土地开发监管

2024-10-12

土地开发监管(共11篇)

土地开发监管 篇1

1986年, 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土地管理方式的重要转变, 从不同部门分散管理过渡到统一管理[1], 有效加强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分别经历了1998年国土资源部的成立、2003年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建设及2006年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成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机制改革, 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土地管理体系。同时, 我国的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监管机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完善, 特别是2006年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土地监管网络, 有力地保障了土地管理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维护了土地管理正常秩序,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防止国家土地资产流失和维护土地权利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方法运用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基于土地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仍然层出不穷, 不少学者也纷纷寻求解决方案, 有的从土地管理体制机制着手[2], 有的从立法角度来分析[3], 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但是鲜有从土地监管方面来找办法和思路的。土地监管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往往只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才有人从监管上找缺陷[4]。

土地监管的作用不是为解决违法违规问题, 而是应该参与土地管理工作全过程, 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另一方面土地监管体系的完善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该文在分析我国土地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索提出包括法律法规、组织管理、公众参与、教育培训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土地监管体系, 按照依法、可操作、系统性的原则对其进行完善。

1 土地监管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在土地监管机制建设过程中已取得一定成效, 总结不少成功经验,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既有机制建设本身的问题, 也有机制落实中的问题;既有外部因素, 也有内部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中的弊端, 也有法律、制度上的缺陷。

1.1 土地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多部门联动机制不完善。土地监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并非由一个部门可以直接完成, 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但实际上存在职能部门条块分割, 缺少配合和沟通, 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 在文件中多提到多部门联动, 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二是对基层政府的考核机制也不够健全, 土地监管的力度不大, 各级地方政府在追求政绩与有效监管的选择中更易于选择前者, 并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和共识。

1.2 土地监管队伍力量薄弱

真正从事土地监管工作的人员非常有限, 往往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问题很难组织有效的力量行动。特别是基层土地执法人员隶属于当地国土部门, 除监管工作外往往还承担大量的相关工作, 面对土地监管提出的不同要求, 执法监察工作力不从心。有的执法监察人员在编不在岗, 被借调做其他工作, 因人员配备不齐, 导致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受到影响;同时用于监管的车辆等装备有限, 使动态巡查等工作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1.3 现有的技术手段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土地利用形势

目前, 土地监管多采用卫片和遥感监测的方法, 卫片执法客观、准确, 但受监测成本、监测条件等因素制约, 难以实现全面覆盖, 容易造成农村、小乡镇等相对落后的潜在快速城市化边缘区域成为土地监测的盲点。遥感监测的周期性又导致监测滞后, 而且只有在形成违法事实后才能监测到, 不能达到事前监督、及时纠正的效果。

1.4 土地监管范围不全面

从土地监管范围来看, 面对日益复杂的土地管理形势, 监管范围不够全面, 目前多将重点设置在耕地保护目标和建设用地指标上, 而对土地管理的重要部分如生态用地等则重视不够。同时国家、省重点工程及民生工程建设用地也未得到有效监管。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保证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 存在大量的交通、能源、水利工程及民生工程未批先建、边报边建的现象。

2 土地监管体系构建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其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与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对土地的严格管理, 完善土地监督体系。

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是土地监管的思想灵魂, 是土地监管的依据和评判标准, 具有较好的明示作用、预防作用和校正作用。因此, 对于土地监管来说, 有效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就十分重要。

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土地资源, 既具有自然资源属性, 又具有资产属性, 目前土地管理依据的最高法律是《土地管理法》, 从立法目的层面看主要是确立了保护耕地和推进国有土地使用群制度改革这两大目标[5], 这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6]是不相适应的。因此, 应尽快出台土地根本法律《土地法》, 构建良好的土地管理的法制环境。土地法是财产法与自然资源法的统一, 既是以土地为客体的独立专门法律, 同时又是广泛涉及诸多民事权利和政府管理职权的综合性法律。与《土地法》相应的一系列职能法规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陆续制订与颁布,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法》《土地产权法》《征地法》和《农用地保护法》等[3]。同时, 为保证法律能有效实施, 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应配套制定, 如土地产权登记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集体土地流转条例、土地节约集约条例、生态用地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

2.2 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土地监管工作的保障。土地监管属于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土地监管的主体包括土地监管的机构和社会公众。土地监管机构主要指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中央和地方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土地主管部门设置的专项职能机构。从对土地资源利用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的监管职能方面讲, 现行组织形式难以达到土地监管的目标。

建设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应突破现有的以政府、土地管理行政部门和土地督察机构组成的结构形式, 纵向突出现有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和权责, 横向上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 形成一个纵向上从中央到地方, 横向上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制约的监管网络, 组成组织严密、信息畅通、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土地监管体系, 特别是有效发挥基层土地监管单位的积极作用, 才能有效保证土地监管的实效性。

2.3 强化公众参与体系

公众参与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 是一种让社会上多数人能够参与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工程中的方法和途径。社会公众作为土地使用者, 是土地监管主体的一部分, 公众参与体系成为土地监管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监管工作中, 要强化公众参与体系,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有效发挥公众参与体系的重要作用。

土地监管的范围很广, 涉及利益群体很多, 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 是土地的最直接使用者, 对土地使用情况有最直接的感知, 对土地信息的获取有大的优势, 公众的参与将给土地监管带来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通过设立网站论坛、上访者接待窗口、投诉热线、电子邮件、广播电视媒介等多种方式, 获取最快、最真的信息。另外, 可以根据行政区本身特点, 以市域或县域为基本单位, 鼓励公民参与的社会监督, 号召社会上的律师组织、评估机构、会计公司和公证机关等组成一个独立而且专业的机构———土地监督联盟, 利用先进网络技术, 搭建信息平台, 设立问题论坛, 积极引导网上发帖咨询。

2.4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土地监管体系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 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加快, 城镇经济日益发展, 土地价值日益显化, 刺激了土地违法者趋利的欲望, 土地违法违规活动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 很多不法分子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想尽办法造假, 这就为土地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土地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完善法规政策, 不断地提高预防、发现、侦破水平, 借用高科技手段、高科技产品, 发挥土地监管作用。

教育培训体系承担了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功能, 一方面, 让土地执法者和土地使用者能够知法、懂法, 土地执法者能够依法执法, 土地使用者能够依法行事, 社会公众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对新的土地监管方法、新的土地监管理论进行普及、培训, 不断提高土地执法者的执法能力, 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 维护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 不断壮大土地执法队伍, 为土地监管培养生力军。

2.5 优化技术方法体系

合理高效的技术方法体系是土地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一方面, 随着高新科技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 传统工作方法的优势仍然存在, 只有优化组合, 才能有效发挥各种技术方法的作用。

土地监管技术方法体系既要包括现有先进科学技术, 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监管网络, 扩大土地监管范围和力度, 也要继续发挥传统巡查方法作用, 落实巡查责任, 发挥信息员、监察员及群众举报的日常监督作用, 同时合理应用好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功能, 大力推进土地利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摘要: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但基于土地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并没有因此得到遏制和缓解。从宏观层面来看, 有效监管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从土地监管体系建设着手, 提出包括法律法规、组织管理、公众参与、教育培训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土地监管体系。

关键词:土地监管,制度反思,体系重构

参考文献

[1]施建刚, 黄晓峰, 陈英存.对土地垂直管理体制的经济学思考[J].土地市场, 2007 (9) :45-48.

[2]阮兴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市场化—基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分析[J].社科纵横, 2014, 29 (3) :41-43.

[3]郑晓俐.立法角度浅析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思路[J].资源与产业, 2009, 11 (1) :122-125.

[4]王灵慧.土地监管的制度缺陷和创新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11, 4 (3) :164-165.

[5]程雪阳.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7) :15-20.

[6]新型城镇化呼吁土地新政[J].国土资源, 2014, (1) :24-26.

土地开发监管 篇2

质押监管业务的优势在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增加仓库客户资料,且信贷

的主管方在于银行和客户,而我们只是作为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参与到他们的合

作中。我们开发的直接客户不但是质押物企业,更重要的是金融企业。银行可

以根据它的信贷业务特点,让我们以第三方的监管名义参与到它与客户的合作

中,以此降低其信贷风险,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市场开发,寻求资信良好的企

业,根据其融资需求,主动帮助企业以质押监管的形式寻找银行促成三方业务

的合作。

判断融资需求

业务经理通过与客户联系交流,判断目标客户是否有质押融资需求。也可

通过各大实力银行联系交流,判断银行信贷业务类型,并进行分类促成不同融

资的要求的实现。

信息收集内容

业务经理对有质押融资需求的客户进一步确定其详细情况,包括:

质押融资额;目标客户提供的质押物;质押物数量;质押融资模式;质押物的

控制方式;质押融资银行;质押监管仓库(或质押监管地点);质押监管时间;

银行信贷特点;动产融资限额。

1

、出质人调查

出质人调查是指通过与出质人及其相关业务单位的接触和调查,对出质人

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并通过建立的综合评定风险体系,对出质人进行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出质人的资质认定、基本情况、经营能力和相关方

评价等内容。

、出质人资质认定

资质认定主要解决出质人的合法性检验,从质押融资角度是要确定授信主

体的合法性。这个阶段需要出质人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企业工商登记相关资料,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企业章程,验资

报告,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企业代码证书等,上述资料均需提供复印件并

核对与原件是否一致,营业执照需要检查是否经过工商年检。

企业税务登记及银行开户相关资料,包括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基本

账户开户许可证、贷款证等,上述资料均需提供复印件并核对与原件是否一致。

3

出质人经营能力分析

(

1

)财务方面主要掌握出质人如下资料:

最近三年的经过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时提供完整

的审计报告,包括报表的附注和说明;

最近一个月份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近期财务状况有

无变化;

根据上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计算主要财务指标,包括资

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净现金流量等,评价其财务

状况。

(

2

)业务方面主要掌握出质人如下资料:

采购量,采购金额,采购周期,采购的主要品种,以及主要供应商和供应

量;

销售量,销售金额,销售周期,销售的主要产品,以及主要的客户和销售量;

库存量,库存价值,库存周转周期,库存的主要品种;

4、出质人相关方评价

合作伙伴的评价,包括出质人的上下游企业;

竞争对手的评价,主要是出质人所处行业的同业竞争者;

第三方企业的评价,包括银行、工商、税务以及出质人的服务提供者,质权人必须向监管方提供出质人贷款卡的相关信息。

5、监管地点评审

监管地点分为出质人自有库和第三方仓库两种类型。

监管地点的考察和评审工作由部门经理负责,业务经理负责出质人及质权人的联络和相关情

况的配合,监管地点考察完毕后,由部门经理出具监管地点考察报告,对于考察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项目,还应向出质人提出存在问题及整改通知书,要求出质人限期整改。出质人整改完毕后,部门经理负责对监管地点重新进行考察和验证。不达到整改要求,监管方不进入监管地点开展质押业务。

5.1 出质人自有库

出质人自有库是指监管地点属于出质人自有产权或使用权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评审程序和内容如下:

5.1.1 背景资料

监管地点的背景资料是保证监管地点不存在任何法律上障碍的法律凭证。 监管地点属于出质人自有产权的,出质人需要提交土地证、房产证等能证明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料复印件,加盖出质人公章由监管方留存,并由监管方的业务开发人员核实资料与原件是否一致。

监管地点属于非出质人自有产权的,出质人需要提交租赁协议等能证明其拥有使用权的资料复印件,加盖出质人公章由监管方留存,并由监管方的业务

开发人员核实资料与原件是否一致,同时出质人还需要提供所有权人同意转租的证明,以及所有权人拥有监管地点的土地证、房产证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5.1.2 出入库制度

提供监管地点的质物出入库管理流程和制度等相关材料,包括入库单、出库单、作业单、码单等主要单据名称及格式(附单据样本),以及单据流转的部门、人员和环节。

5.1.3 作业规范

质物作业的特殊要求,包括码放规定、具体作业设备、计量方式、堆码记录和其他特殊要求等各种作业信息。

5.1.4 库区管理

能否做到货位的划分和标准化管理,以便能够快速定位指定的质物,便于质物的盘点与检查。

5.1.5 安全管理

灭火器、排水沟渠等防火、防盗、防汛设施的配备情况,防火、防盗等安全制度具备及执行情况。

5.1.6 工作环境

办公地点和住宿等情况,如果环境恶劣可考虑为监管员提供适当的工作补贴。

5.1.7 通讯保障

电话、传真、上网条件(ADSL和局域网)和供电条件是否具备,能否使用计算机并及时保证上网要求。

5.1.8 保管要求

库房和场地能否按照质押监管三方协议和仓储保管协议的要求保证质物的

储存和保管。

5.1.9 信息系统

有无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按照要求提供数据转换接口,保证对帐需求。 5.1.10 业务量 质物入库、出库的频率和作业量,占用的库房和场地面积以及监管面积,并据此考虑配备监管员的数量。

5.2 第三方仓库

第三方仓库是指出质人租赁第三方仓库进行质物储存和保管,由此需要监管方到第三方仓库内部实施监管。这种情况下首先对第三方仓库进行资质认定,资质认定的主要内容有: ――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资料,包括营业执照正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书、企业章程等,上述资料均需提供复印件并核对与原件是否一致,营业执照需要检查是否经过工商年检。通过这些来证明其合法的经营资格。

6、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解决质物认定、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质押监管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中提交合同评审表之前所需要到考虑、讨论和解决的。

6.1 质物认定

质物认定主要是考虑质物监管和出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首先判定是否符合总公司批准的可质押品种,如果不符合则必须上报总公司质押监管部进行审批;然后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分析质物的市场行情,包括供需情况分析,价格波动区间、波动规律、库存变动情况等;第三进行质物风险分析,包括质物

变现风险、质物跌价风险、质物市场风险等,降低质物的监管风险。

6.2 业务风险分析

业务风险分析主要是在业务开展前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今后业务操作过程中降低风险。业务风险分析主要考虑和分析如下风险,并填写业务风险分析评估表:质物变现风险、仓储保管风险、质物跌价风险、市场风险、出质人道德风险、地区环境风险、质物合法性风险、质物质量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质押监管部将根据以上企业资料制定综合评定风险体系,首先确定体系中的各种指标,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情况分配不同的分值和加权系数,最后综合得到出质人的基本评价和分析。

7、风险防范

在这个业务环节,将根据风险分析制定或完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包括应急方案和预案的提前准备(应急预案的样本见附件九),按照总公司的相关规定制定的各种抽查、巡查、盘点制度,以及监管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监管人员一般要求异地三个月、本地一个月必须轮换。

8、仓库评审

质押监管部门根据对企业的调查资料填写监管地点报告、出质人调查报告、风险分析报告、

监管流程、应急预案、受理审批表、合同审批表等资料报评审小组审批,经仓库同意后,向总公司质押监管总部申报。

9、总部评审

为加强库外质押监管业务的管理,根据总公司规定所有库外质押监管项目的签订和执行必须经过总部评审通过。质押监管部将出质人基本情况表、出质人调查报告、监管地点考察报告、风险分析报告、监管流程、应急预案、受理

审批表、合同审批表等资料准备齐全后,连带出质人相关资料向总部申报,如果不属于已经总公司质押监管部批准审核过的标准格式合同,还要将要签订的合同一同报送。

10、合同签定:质押监管部将根据总公司质押监管部的审批结果与客户签定系列监管协议。

11、客户档案管理:质权人和出质人均应确认为我们的客户,依据不同的类型分别建立客户档案(附件17),并按照总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12、监管流程制订

监管流程是按照监管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制订专门的操作要求、操作步骤、履行的手续、控制的关键环节等,是现场监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质押监管部可根据公司标准流程及实际项目的运作情况作调

出质人相关方评价

合作伙伴的评价,包括出质人的上下游企业;

竞争对手的评价,主要是出质人所处行业的同业竞争者;

第三方企业的评价,包括银行、工商、税务以及出质人的服务提供者,质

权人必须向监管方提供出质人贷款卡的相关信息。

5

监管地点评审

监管地点分为出质人自有库和第三方仓库两种类型。

监管地点的考察和评审工作由部门经理负责,业务经理负责出质人及质权

人的联络和相关情况的配合,监管地点考察完毕后,由部门经理出具监管地点

考察报告,对于考察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项目,还应向出质人提出存在问题及整

改通知书,要求出质人限期整改。出质人整改完毕后,部门经理负责对监管地

点重新进行考察和验证。不达到整改要求,监管方不进入监管地点开展质押业

务。

5.1

出质人自有库

出质人自有库是指监管地点属于出质人自有产权或使用权的情况,这种情 况下评审程序和内容如下:

5.1.1

背景资料

监管地点的背景资料是保证监管地点不存在任何法律上障碍的法律凭证。

监管地点属于出质人自有产权的,出质人需要提交土地证、房产证等能证

明其拥有所有权的资料复印件,加盖出质人公章由监管方留存,并由监管方的 业务开发人员核实资料与原件是否一致。

监管地点属于非出质人自有产权的,出质人需要提交租赁协议等能证明其

拥有使用权的资料复印件,加盖出质人公章由监管方留存,并由监管方的业务 开发人员核实资料与原件是否一致,同时出质人还需要提供所有权人同意转租 的证明,以及所有权人拥有监管地点的土地证、房产证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5.1.2

出入库制度

提供监管地点的质物出入库管理流程和制度等相关材料,包括入库单、出 库单、作业单、码单等主要单据名称及格式(附单据样本)

,以及单据流转的部

门、人员和环节。

5.1.3

作业规范

质物作业的特殊要求,包括码放规定、具体作业设备、计量方式、堆码记 录和其他特殊要求等各种作业信息。

5.1.4

库区管理

能否做到货位的划分和标准化管理,以便能够快速定位指定的质物,便于 质物的盘点与检查。

5.1.5

安全管理

灭火器、排水沟渠等防火、防盗、防汛设施的配备情况,防火、防盗等安 全制度具备及执行情况。

5.1.6

工作环境

办公地点和住宿等情况,如果环境恶劣可考虑为监管员提供适当的工作补 贴。

5.1.7

通讯保障

电话、传真、上网条件

(ADSL

和局域网

)

和供电条件是否具备,能否使用计

算机并及时保证上网要求。

5.1.8

保管要求

库房和场地能否按照质押监管三方协议和仓储保管协议的要求保证质物的 储存和保管。

5.1.9

信息系统

有无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按照要求提供数据转换接口,保证对帐需求。

5.1.10

业务量

质物入库、出库的频率和作业量,占用的库房和场地面积以及监管面积, 并据此考虑配备监管员的数量。

5.2

第三方仓库

第三方仓库是指出质人租赁第三方仓库进行质物储存和保管,由此需要监

管方到第三方仓库内部实施监管。这种情况下首先对第三方仓库进行资质认定, 资质认定的主要内容有:

――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资料,包括营业执照正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税务登记证、企业代码证书、企业章程等,上述资料均需提供复印件并核对与 原件是否一致,营业执照需要检查是否经过工商年检。通过这些来证明其合法 的经营资格。

6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解决质物认定、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

在《质押监管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中提交合同评审表之前所需要到考虑、讨 论和解决的。

6.1

质物认定

质物认定主要是考虑质物监管和出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首先判定是

否符合总公司批准的可质押品种,如果不符合则必须上报总公司质押监管部进 行审批;然后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分析质物的市场行情,包括供需情况分析,价 格波动区间、波动规律、库存变动情况等;第三进行质物风险分析,包括质物 变现风险、质物跌价风险、质物市场风险等,降低质物的监管风险。

6.2

业务风险分析

业务风险分析主要是在业务开展前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有针

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今后业务操作过程中降低风险。业务风险 分析主要考虑和分析如下风险,并填写业务风险分析评估表:质物变现风险、仓储保管风险、质物跌价风险、市场风险、出质人道德风险、地区环境风险、质物合法性风险、质物质量风险、业务管理风险监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质押监管部将根据以上企业资料制定综合评定风险体系,首先确定体系中

的各种指标,然后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情况分配不同的分值和加权系数,最后 综合得到出质人的基本评价和分析。

7

风险防范

在这个业务环节,将根据风险分析制定或完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 包括应急方案和预案的提前准备(应急预案的样本见附件九)

,按照总公司的相

关规定制定的各种抽查、巡查、盘点制度,以及监管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监 管人员一般要求异地三个月、本地一个月必须轮换。

8

仓库评审

质押监管部门根据对企业的调查资料填写监管地点报告、出质人调查报告、风险分析报告、监管流程、应急预案、受理审批表、合同审批表等资料报评审 小组审批,经仓库同意后,向总公司质押监管总部申报。

9

总部评审

为加强库外质押监管业务的管理,根据总公司规定所有库外质押监管项目

的签订和执行必须经过总部评审通过。质押监管部将出质人基本情况表、出质 人调查报告、监管地点考察报告、风险分析报告、监管流程、应急预案、受理 审批表、合同审批表等资料准备齐全后,连带出质人相关资料向总部申报,如 果不属于已经总公司质押监管部批准审核过的标准格式合同,还要将要签订的 合同一同报送。

10

、合同签定:质押监管部将根据总公司质押监管部的审批结果与客户签 定系列监管协议。

11

、客户档案管理:质权人和出质人均应确认为我们的客户,依据不同的 类型分别建立客户档案(附件

17

)

,并按照总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12

监管流程制订

监管流程是按照监管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制订专门的操作要求、操作步骤、

履行的手续、控制的关键环节等,是现场监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质押监管部 可根据公司标准流程及实际项目的运作情况作调整、补充、修改和完善监管流 程。

13

合同终止

质押业务结束后,如果在监管质押监管业务开发流程协议中有约定,就需要签订终止协议,或通

土地开发监管 篇3

关键词: 土地整治;监管;绩效;形成机理;困境;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1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430-04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的稳步、快速发展现状相比,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监管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农村土地整治已进入提升项目监管绩效水平、提高项目监管质量的重要时期。目前,国内多位学者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王红雷等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土地整治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王瑷玲等结合具体项目,构建了由社会、经济和景观生态效益3大元素组成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治效益的影响建立了模糊分布函数,计算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效益 [2];罗文斌等将物元模型引入到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评价当中 [3];展炜等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建立了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4]。然而,这些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土地整治项目本身的绩效,而当前针对项目监管绩效的研究还很欠缺。鉴于此,本研究尝试界定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的内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阐述当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三重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体系,并提出监管绩效的提升路径。

1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的内涵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1 1 内涵界定

监管由监督和管理2部分组成。监督,即对特定过程﹑环节进行督促、监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周三多教授对“管理” 一词的定义为: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5]。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通过对具体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定义为: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的监管机构或组织,为高质、高效、保量完成各项资金来源投资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督促、管理和协调的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强制功能。此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不局限于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监管,而是包括从项目构想及选址、到项目决策及立项以及项目使用和后期管护的全面系统性、综合性监管(图1)。

由图1可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涉及的内容广、环节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监管绩效的综合性以及绩效评价的复杂性。

绩效至今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学术界对绩效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目前,对绩效的理解主要有3种观点,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以及绩效强调员工素质和未来发展 [6]。柯洪认为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是项目建设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项目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情况如何,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它侧重反映项目的结果;效则指完成项目的效率,侧重反映项目的过程 [7]。Katzel认为绩效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其目标的实现程度 [8],监管是综合评测过程和结果后的结论。

综合上述观点并结合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自身特征,笔者认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绩效的内涵包括: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行为和结果的综合反映,包括监管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措施以及这些方法、措施所产生的结果。

1 2 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 [9-11]的梳理、归纳,本研究将影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2大类。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及项目治理,其中,项目管理可以细化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项目治理可以细化为激励、约束和协调等职能,由于这些影响因素可以被不断优化从而改善项目管理绩效,因此将它们界定为可控的影响因素。而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很难依靠人力改变,因此,将它们界定为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表1)。

由表1可知,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项目治理,对项目绩效的影响都可通过组织内部的不断改进而提升整个项目的监管绩效。 其中,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 [12]。而项目治理是一种制度框架 [13],它的提出源于项目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代理问题及项目契约的不完备性。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执行者、中心对象、首要导向和主要内容上(表2)。

从表2可见,项目管理由直接管理项目过程的一方来执行,更偏向于行政力量的推动;而项目治理则需要项目主要利益相关方的集体参与,其权威来自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续互动。尽管如此,项目管理和治理活动的共同目标是提高项目管理的绩效,都是根据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来实施的。

2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形成机理及面临的三重困境

nlc202309041717

2 1 基于SCP范式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形成机理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的形成有其特有的规律和特征,本研究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经典理论分析范式——SCP范式 [15],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SCP即“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它提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市场行为,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的绩效水平。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SCP范式的基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以及较稳定的企业组织;但是,由于公共项目的本质是一组利益相关方围绕共享项目资源、公共需求而缔结的长期性契约,公共项目市场即公共品市场,它是健全、稳定的,因此,SCP范式对于公共项目而言是适用的 [16]。由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是公共项目的一种,因此,该范式同样也适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

将SCP范式运用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可得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形成机理图(图2)。

由图2可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治理将影响项目的管理活动,而项目管理活动将影响项目的监管绩效。具体来讲,通过优化项目管理能够改善项目监管绩效,而项目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本身不能创造经济绩效,但是它可以通过项目管理间接贡献于项目监管绩效。

2 2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三重困境

笔者从决策依据、制约机制以及资金监管等方面,阐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中存在的三重困境。

2 2 1 困境一:公众主体偏好多样性与项目监管的决策依据困境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属于公共项目的一种,其主体应当是全体公民, 地方群众应当具有决定项目投向的基本权利,项目投向的决策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然而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理性经济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效用函数。肯尼迪·阿罗“不可能定理” [17]表明,公共选择过程并不总是有效的。这种悖论表明,在公共选择中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选择上,要真正体现地方群众的共同需求有相对大的难度,这就给地方政府预留了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年份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完全由地方政府行政官员主观决定,这就导致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决策监管缺乏指向性、针对性,只能浮于表面,审查项目的运作程序和手续等,不能真正确保项目投向了地方群众最需要的、亟须通过实施项目改变现状的地区。这种困境同样也体现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例如,在项目区内规划新增防渗渠道原本是一件利民工程,但有部分农户可能会认为这对项目区儿童的安全将产生隐患;又比如,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机构的选择,项目实施主体也有较大的自由裁量度,项目区群众一般很难有发言权。

2 2 2 困境二:多层次的委托代理与项目监管的制约机制困境 作为政府投资项目,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两层多级委托代理链(图3)。第一层委托代理“自下而上”,体现为公众将公有资产交由政府进行管理;第二层委托代理“自上而下”,即由政府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委托给项目业主(一般为县级以上土地整治中心),项目业主再委托各相关企业进行实施。

由图3可知,在两层多级结构的委托代理链中,政府既是原始委托人的代理人,又是最终代理人的委托人,扮演着被监督者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政府投资项目业主行政代理模式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有明显的政府化特征 [18]。

在以上两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代理人可能会面临道德风险,即为了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自己的资源投入或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影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水平 [19]。另外,由于委托人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具体代理过程中,还存在逆向选择问题 [20],即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代理人事先拥有了委托人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时,签订对自己(代理人)有利的契约。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来自真正投资者监管约束的不足,也使政府作为委托人时,无法行使对代理人(项目建设方)的有效监督。

2 2 3 困境三:投资的软约束与项目资金监控困境 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在《短缺经济学》提出了“预算约束”的概念,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一种预算软约束。而之后又有学者以此为基础,提出预算软约束是集权体制内生决定的 [21]。而本研究认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投资软约束主要来自投资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正是由于目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主要来自公共财政,不存在民间资本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导致各利益相关者均希望争取的资金数额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虚增投资数额的现象。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业主以完成项目的规模为政绩,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以及测量单位按照投资额的比例计提相应服务费用,施工单位一般都以超预算的账目谋取利润的最大化,最终导致项目实施后实际发生的资金量远大于项目预算。

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实施单位为政府国土部门,临时成立的项目指挥部等非法人机构根本不必承担筹措、运作资金的责任。鉴于此,在整个建设实施过程中,仍然由政府国土部门来履行具体监管职责。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项目审计制度,但是作为中介机构的审计单位只能被动地对已经发生的账目进行核对,至于是否应该发生则没有发言权。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很容易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用相对较低的投资预算争取到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之后,就以各种理由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3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绩效提升

3 1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公共物品属性,利益相关者较多,具有多元价值与目标,其监管绩效评价要比私人项目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也体现在其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上。本研究参考了相关文献 [22-24]中关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内容,结合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自身的特点及其监管的影响因素,从行为和绩效2个维度初步构建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3)。从表3可以看出,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项目监管各个环节所应涉及的因素,监管绩效的提升过程也就是对这些指标进行优化的过程。

nlc202309041717

3 2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绩效的提升路径

3 2 1 加快土地整治专项法律法规建设步伐,强化监管效力 项目的监管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当前针对农村土地整治的专项法律、法规还很欠缺,没有形成“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执行力和绩效。因此,应当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土地整治专项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大违法成本和惩戒力度,确保土地整治项目的健康、持续运行。

3 2 2 加强土地整治相关定额、标准的执行力度,规范监管尺度 项目监管的结果绩效应以定额、标准的执行情况为依据。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推进下,全国以及各省(区、市)陆续制定并发布了土地整治相关的定额、标准,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科学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笔者通过对一些项目实施单位的调查发现,很多定额和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其中有定额、标准更新滞后的原因,也有监管部门监督缺位的因素。因此,应做好土地整治相关定额、标准的更新工作,同时各监管部门要加强执行力度,保证项目的每一个单体工程、每一项单项工程都符合标准。

3 2 3 加快“3S”技术在具体监管过程的应用,提升监管科技水平 项目的监管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3S”技术(RS、GIS和GPS)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四难”问题(即定位难、丈量难、记录难、分析难),能极大地提升项目监管绩效;但是目前该技术只是在个别地区进行了试点,暂时还没有得到推广普及,因此,应尽快将“3S”技术引入土地整治项目监管工作之中,最终实现项目监管的数字化。

3 2 4 改革项目关键环节的行政化态势,确保监管成效 项目关键环节的处理直接影响监管的绩效。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包括立项、招投标、实施、审计、验收等,这些关键环节的行政化态势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质量。以立项环节为例,现实状况通常是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下达立项通知,要求申报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可研报告、规划设计报告,结果导致很多可研和规划设计文本都是“赶”出来的,有的设计单位甚至连项目区都没去过,坐在办公室就完成了设计文本。这种模式很难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大大降低了项目立项阶段的监管绩效。又比如在验收环节,当前大部分项目的验收都是由主管单位通过行政指令,组织部分专家,在1~2 d的时间内就完成项目内、外业的验收并得到验收结论,这种方式难以对项目做出全面、科学的评判,对项目监管的结果绩效有一定影响。

3 2 5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共参与,形成监管合力 公共参与程度与项目监管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公共参与,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在可研报告或者规划设计文本中请项目区群众签字,知道有项目的存在,而是要让群众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进来。可以将土地平整等简单工程分包给当地农户,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可以请有经验的农户参与可研报告、规划设计的编制;可以与农户签订管护合同,将重要的单体工程交由农户管护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共参与,能够与监管单位形成合力,不仅能调动项目区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大大降低监管成本,提升项目监管绩效。

4 结语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区域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但是随着项目数量和投资额迅速增长,对项目实施监管不足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具体表现为工程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项目建设周期过长、资金超预算、项目变更频繁等。如何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提升项目监管的绩效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提升项目监管的绩效,首先要了解项目监管绩效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其次要对当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监管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层次分析;最后,应从行为和结果2个维度构建项目监管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土地整治专项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定额和标准的有力执行、“3S技术”在项目监管中的应用、项目关键环节的行政化态势改革以及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共参与,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绩效。

参考文献:

[1] 王红雷,王秀茹,刘 曦,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10(15):67-70

[2]王瑷玲,赵庚星,李占军,等 土地整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43-147

[3]罗文斌,吴次芳,杨 剑 基于“流程逻辑”框架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物元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4):55-61

[4]展 炜,何立恒,金晓斌,等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3(2):145-148

[5]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及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付亚和,许玉林 绩效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柯 洪 基于企业代建模式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7

[8]Katzell M E Productivity:the measure and myth[M] New York:Amaeom,1995

[9]王宇龙 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初探[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3):83-85

[10] 葛鑫伟,万昌烨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大转型与政府职能的大转变[J] 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67-69

[11]郑华伟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的形成、测度与改善[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12]项目管理协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3] 严 玲,尹贻林 公共项目治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14]Turner J R Towards a the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the nature of the project governance and project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6,24(2):93-95

[15]杨公朴 产业经济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杜亚灵,尹贻林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形成机理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2007,6(7):13-17

[17]肯尼迪·阿罗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18]王红领 委托人“政府化”与“非政府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关于中国乡镇企业转制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0(7):56-62

[19]王晓州 建设项目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及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J] 中国软科学,2004(6):77-82

[20]周 君 公共投资项目管理的组织再造[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1]Dewatripont M,Maskin E 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5,62(4):541-555

[22]张 艳,江志斌 重大建设项目评审专家遴选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04(12):9-11

[23]杨 宇,谢琳琳,张远林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3):102-106

[24]肖洪钧,袁钦华 基于Delphi法的知识联盟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科技与管理,2007(5):20-22

土地开发监管 篇4

一、领导重视, 成立专班抓好落实

土地房屋是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构成的重要部分, 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封县对这部分资产的管理高度重视, 成立了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并从财政局, 国土资源局, 审计局, 监察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了土地清理工作组、房屋资产变更工作组、财产移交档案工作组、国有资产普查工作组, 每个工作组既责任清楚、任务明确, 又分工合作、相互协同。

二、专项清查, 进一步摸清家底

掌握状况、摸清家底, 是加强土地房屋资产的基本前提。开封县开展土地房屋资产清查的范围包括全县所有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事业单位 (含县属学校, 医院) 使用的国有土地、 (含垂直部门政府划拨的土地) 房屋等国有资产。清查分宣传发动、自查申报、清查核实、资产移交四个阶段有序展开。一是对各单位未办理所有权证等证照的资产, 直接移交县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公司, 统一办理所有权证照。对在资产清查前已转让但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资产, 各单位要及时完善相关过户手续。对存在纠纷的资产, 各单位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限期解决。二是各单位应将单位办公以及闲置、出借、出租及经营性房屋和土地资产的土地使用证, 房屋所有权证等所有权证照移交给县资产统一管理领导组办公室, 由资产公司向有关部门申请过户, 变更产权和手续后, 进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县财政局负责监督移交, 对于存在纠纷的资产, 应由资产占有单位写出情况说明, 再进行处理。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已签订出租, 出借合同或协议尚未到期的, 要将合同原件和有关资料等移交到国资公司进行登记, 由县国资公司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合同, 协议文本, 明确界定国资公司和相关各方的责任、义务, 重新规范办理合同, 协议手续;对未签订合同或协议的, 承租方或资产借用方必须于2010年8月25日停止对资产的使用或经营, 由国资公司按照公开, 公平, 自愿的原则, 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租。四是未经政府批准就私自处理的, 要写明情况, 待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五是各单位完成资产移交后, 要凭移交清册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形成合力, 加强各环节监管

(1) 全县党和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含县属学校、医院) 使用的国有土地、房产 (包括垂直部门政府划拨土地) 等国有资产, 由县政府授权县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并承担授权经营范围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2) 县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公司根据政府的授权, 会同实行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的单位, 到有关部门办理土地、房产变更手续, 依法实施对这部分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

(3) 产权过户后, 按照“保障需要、确保完整、无偿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单位要与县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公司及时签订使用协议, 并负责所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日常维修、维护和管理。

土地开发监管 篇5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土地利用监管模式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通过业务应用系统与基础数据库的整合,提出了一套加强土地利用监管的技术模式,为提高土地利用监管的效率和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监管技术

1土地利用监管现状

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将是未来土地管理工作的趋势与方向。节约集约用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就必须强化土地利用监管,对土地利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

目前土地利用和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需要加强监管:

(1)违法违规用地。一些地方和单位为了局部经济利益需要,违法、违规搞开发,由此产生的与违法用地相关的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

(2)改头换面,违规审批。一些地方为了项目审批的需要,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变相处理,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合法手续。

(3)数据失真。一些地方刻意虚构、隐瞒数据,无法反映土地利用的真实情况,蒙混过关。

(4)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的要求,不利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而目前加强土地利用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1)监管的技术手段跟不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监管模式上,主要依靠执法人员的巡查和违法用地举报,监管质量和时效性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土地基础数据库尚未完全建立,土地基础数据库是整个土地利用监管的基础,没有现势性的数据,就无法为土地利用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3)监管方法不系统、不全面,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不配套,难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全程跟踪。

提高土地利用监管水平就要改变目前的监管模式,不仅要从组织和制度上完善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制度建设,还要从技术层面上为土地利用监管提供高效、质高的技术手段。本文将重点对土地利用监管的技术层面进行探讨,并摸索和总结一套符合当前业务发展和土地利用监管要求的新的土地利用监管技术模式。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也为构建土地利用监管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研究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监管业务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依靠纸质材料的监管模式无法实现业务数据的有效互动,难以提升基础数据的应用效益,各项技术手段融合集成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种模式从技术层面上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土地利用监管的要求。

要解决土地利用监管问题,除了完善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外,还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技术问题:(1)完备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土地基础数据是土地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土地利用监管的基础,通过基础数据库,可以更好的实现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互动,可以为建立科学的供地机制提供基础,也可以为批后跟踪与违法用地查处提供可视化手段;(2)进行土地利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如果土地基础数据是核心,那么土地利用监管信息系统则是对核心数据的集成融合与复合利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为解决土地利用监管这个难题提供业务和技术上的准备。

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二次调查最终将形成相关基础数据成果,相关的成果均采用了最新的数据标准,有利于多项业务的数据共享与集成应用。利用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影像数据(dom)和土地登记数据、整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土地开发整理数据和土地交易数据等国土资源基础??的更新与完善,从而可以解决基础数据库的问题。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建设用地供地信息、建设用地利用信息、建设用地发证信息、土地开发复垦信息和土地交易信息的拓展,从而为土地监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保障。因此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契机,整合基础数据资源,复合应用业务数据,实现土地管理业务的信息化,进而再利用土地管理业务的信息化,推动以图管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与监管水平。

根据现状和未来土地利用监管的目标要求,制定如下技术研究内容与目标:

(1)结合二次调查和金土工程,完成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并建设完成各类基础数据库。

(2)设计开发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土地利用监管系统,为土地利用监管提供信息系统支持。

(3)提供分析手段,把握数量变化的趋势,提高土地利用的决策支持水平。针对建设用地、地政地籍、执法监察等业务,能够直观地查询、统计,并可以形成相应的柱状图、饼状图。

(4)结合空间数据提供图形浏览和定位。在业务数据结果基

础上提供属性查图形、图形查属性等功能,通过专题图层获取业务办理信息和流程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制定区域分析该区域内地块信息和关联业务办理信息。

(5)提供空间数据专题地图显示。针对业务专题图层如建设用地、开发复垦和土地利用现状等,提供多种分类的专题地图显示并且允许叠加影像图层显示。

(6)空间分析和对比。提供辅助业务审查和违法用地查处的图形分析功能,同时可以将不同专题和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显示。

3解决方案

各类国土资源业务及其依赖的相关数据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国土资源业务实体,通过现有业务梳理,对信息化成果进行整合和优化,充分利用和发掘业务管理中的自动化内容,发挥土地利用监管系统的功效,实现监管流程的程序化、监管数据的实时化、监管业务的电子化、数据报表的统一化,让监管数据能够按照需要进行自动、实时、有序地传输。

土地利用监管技术建立在现势性运行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基础上,具有自动化信息传输与控制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信息综合分析和信息提取功能,以及图形、图像等显示输出功能,将支持土地利用监管业务全过程,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全面实现土地利用监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并最终实现土地的节约化和集约化利用。

项目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计划指标数据、开发整理数据等为数据基础,构建土地利用监管系统,把信息化手段引入到土地利用监管业务中,实现土地利用监管的电子化、流程化、图形化,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与业务支持。

3.1制定并完善土地利用监管制度与规范

制定并完善土地利用监管制度,从业务上对土地利用监管进行完善与规范,为土地利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3.2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建设和优化内部局域网,配置必要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设备,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安全体系,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3.3数据库建设

(1)根据部和省厅统一制定的数据库标准和数据建库指南,开展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整合。

(2)结合二次调查工作,开展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数据库等的建设。

(3)对于已经完成数字化建库的数据库,或通过专项调查、日常监测获取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数据整合、格式转换、数据抽取,在数据库和arcgis平台上建立满足金土工程需要的数据库。

(4)对于纸质资料,按照标准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数据库和arcgis平台上建立满足金土工程需要的数据库。

(5)对于业务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按照数据库标准,直接进入业务数据库。

3.4业务应用系统整合项目以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为依托,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城镇地籍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开发复垦项目数据、建设用地项目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等基础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局域网,应用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搭建的土地利用管理系统,完成土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供地管理、执法监察、在线分析等业务的流程运转与业务审查;通过国土资源专用网上连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下连所辖市县区国土部门,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完成项目申报和项目接收。

系统功能如下:

(1)建设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

建设用地预审管理子系统完成预审项目的流程审批与业务数据管理,业务审查以流程为主线,实现协同办公,在审查过程中,结合基础oman">gis技术。

(2)建设用地管理子系统

建设用地报批实现对报国务院批准和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项目的组卷、初审和上报的过程管理,包括建设项目用地申请的受理、辅助审查、一书四方案组卷、督办管理、信息发布、网上接收批复与申报上报等功能。

(3)供地管理子系统

供地管理子系统完成供地项目的流程审批与业务数据管理,业务审查以流程为主线,实现协同办公,供地数据与建设用地分批次或者单独选址报件数据实现无缝衔接,并可以实现对供地项目的动态跟踪。

(4)执法监察子系统

主要实现土地违法案件的违法线索、立案信息、案件查处信息、结案归档等案件信息录入、查询统计、从网上报送和接收重大违法案件备案信息功能。

(5)在线分析子系统

根据建设用地管理子系统、供地管理子系统、预审管理子系统等业务系统运行结果,自动建立土地转、征用数据库、建设供地数据库、土地开发复垦数据库等业务数据库,建立地政数据在线分析展示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数据、建设占用耕地数据、土地供应数据、农用地转用数据、耕地占补数据、违法用地数据等信息按时间点、时间段、区域等条件进行分类、关联、汇总、统计,掌握相关耕地变化信息,以空间图形和图表的方式,实时监控全辖区或某一区域内已批准建设用地、已供的建设用地、耕地的补充情况、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行业分布等信息,为参与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

4结束语

土地开发监管 篇6

【关键词】绿色食品;开发保护;政策

一、引言

政府对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发展至关重要,这不但是理论研究的共识,也是被各国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发展的实践证实。因此,区域政府等组织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和方法,选择什么类型的资源开发保护服务与监管政策,已成为现阶段资源开发保护发展的核心问题[1][2] 。

二、政府的监管与服务政策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政府的监管政策分析

黑龙江省政府在转变政府的监管职能方面下达了一些文件,但主管农业的一些部门,对于监管职能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没有分清楚到底什么是监管,只要不拖欠相关的各项收费,就颁发各类相应的许可证书,监管过程粗放,出现问题主要是以罚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转变监管职能与方式。国家在《乡镇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除依法向乡镇企业征收税收之外,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事业单位、各社会团体以及垄断性行业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向乡镇企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下同)、政府性集资、罚款、摊派和其他要求乡镇企业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行为。但是,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反映当地的政府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而且收费项目比较多。同时《办法》明确要对乡镇企业负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实行农业(乡镇企业管理)、经贸、计划(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和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然而,根据我们的走访农产品加工企业了解到,部分政府管理部门在监管上存在一些偏差,部门之间配合不是太默契[3]。

(二)政府的服务政策分析

黑政发(2005)30号文件规定,对到工业走廊内投资进行税收优惠,对于开发利用工业走廊内土地需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除上缴中央30%部分外,省级所得70%部分全部返还当地财政。同时对从省外、国外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由省级财政按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对引进项目的地方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服务与监管政策的改进

(一)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1.土地价格收费减免。省政府应在建设用土地指标上向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倾斜,按照发展需求,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产品深加工相关项目,减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减收土地出让金。

2.增值税、所得税返还。目前,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偏高,不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按照税收政策规定,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产成品,如果不是《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产品,则视为工业品按17%计提销项税额,如棉花加工成棉纱,黄豆加工成豆酱或酱油。由于这些产品的加工原材料属于适用13%扣除率的农产品,而加工出的产品销售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由此造成深加工产品税率与原材料进项抵扣率之间产生了4%的差异。表面上看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享受了初级农产品的抵扣优惠,但实际上却由于“高征低扣”使企业的增值税税负高于其他企业,显然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相关监管收费的减免。农产品加工行业费用与其它制造业相比较多,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为吸引个人、集体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人农产品加工业,政府可以考虑减免部分收费项目。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对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减免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防洪资金)、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费、排污费、城市污水处理费、车辆通行费、堤坝维护费、出入境汽车运输车检签证费。对畜禽养殖农户、养殖企业、畜禽加工企业减免征收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同时执法部门一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减少或杜绝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促进企业和监管部门和谐发展。

(二)依法科学监管

1.设立独立监测机构确保政策下达落实到位。确保政策下达落实到位,黑龙江省政府应设立独立监测机构——农业产业化联合委员会,由资源开发保护内部的企业负责人、农业协会的负责人、农业科研领域的专家等非政府人员组成,主要职能如下:一是调查各个主管职能部门下达和落实产业政策的情况与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的发展状况,定期向政府反馈信息和情况,以便政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产业政策或督促政策的执行;二是协调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内部的企业进行日常的自我监管,既维护本行业的利益,又约束本行业的行为;三是负责对职能部门的绩效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

2.加大执法力度并改进执法方式。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监管方式比较传统,监管的方式较粗放,缺乏一定创新性,黑龙江省政府应该在现有的法律的基础上加强依法执法的力度,有法必尊,执法必严。但也要考虑行政执法的方式,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应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角度出发。同时加强立法,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相对应的法律,加强创新性,应对突发事件。

(三)加强公共服务与金融支持

1. 加强服务意识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可以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疫情防控、信息、服务等服务性设施工程建设为主,用现代的理念、手段、方式主动服务于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保护。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建设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专项,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补偿机制。

2. 改进金融支持政策。建立财政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有效引导机制。要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及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要尽快改变农业龙头企业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集中支持有市场潜力、有发展意识、敢于承擔市场风险的企业做强,形成财政资金的几何级数放大效应;也可以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采取参股的方式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年03期

[2]林红、周玉玲.黑龙江省生态农业补贴问题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土地开发监管 篇7

1.1 管理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既然说土地问题在一个国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那么理所当然的, 土地问题也一直是引起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一项发展事业, 现代的土地问题虽说较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我国并不能够掉以轻心, 在许多方面的措施依然是很不完善的。我国相比较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 仍然是落后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不能够很好的开发本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过度的开发也是不当的, 而就单个的土地开发来说, 我国是属于不能够完全开发出来的, 这样会严重的阻碍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的。下面我们来具体的谈一谈政府部门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 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方面十分的薄弱, 相关工作人员的贪污受贿的现象十分的严重, 在利益面前, 工作人员常常开小差, 走后门, 没有实际的为国家的发展考虑, 只是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 以至于在审计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就通过检测, 为后期工作的发展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

第二, 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也是不足够的,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就是通过了管理部门的审批, 而在后期工作展开的过程中, 管理部门始终没有尽到督促、管理的作用, 事实上, 管理部门前期的审计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整个就完成了, 在企业开展工作时, 管理部门应当时时的委派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以此来保障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第三, 在完成土地管理的工作时, 并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完成的, 而是要将相关的工作分配到各个部门, 由众多部门专职整理某一项任务, 最终合力完成整体的工作任务。但是, 问题就是这样显现出来了, 各个部门在工作中并没有做到具体的工作的连接, 常常的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没有考虑到其他信息的及时的变化信息, 就会导致整体任务的分散性, 没有连贯性。

1.2 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 其中土地的合理使用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土地使用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违规违法的土地使用现象已经逐步的减少, 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严重的制约了土地的合理使用, 不利于国家的健康稳定增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土地资源数量不清。很多土地的使用并没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缺乏相应的备案处理, 导致政府无法从掌握的文件中弄清土地资源的数量。

第二, 土地权属混乱。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 存在着土地的乱开发现象, 出现了很多新增的土地, 但都没有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 导致了土地权属混乱。

1.3 共同责任机制缺乏

在土地管理过程中, 国家是土地管理的主体, 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的关系式土地管理的客体, 目标是维护土地公有地, 并通过国家对土地的利用的监督, 土地关系的调整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由此可知, 土地管理着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 这其中主体、客体之间的责任是如何承担的是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必须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2 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从政府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政府作为土地管理的领导者必须从根本上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发挥其在共同责任机制中的主体作用。对此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建立政府问责机制。通过相关的立法与法规的完善切实将这一机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明确规定责任的主体、责任的性质、责任的承担等, 并将此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责任追究级别机制, 就土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来判断其责任的轻重程度, 并以此划分责任追究级别。再次, 建立资源通常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土地资源的具体利用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把握, 以适时根据具体的需求状况来做出相应的策略,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建立严格的审批、监督机制。在具体项目的审批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切忌出现盲目的追求政绩的情况出现, 做到从源头上杜绝, 同时在审批后仍要进行相关的跟踪与监督管理, 切实把握土地利用的动态, 以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决策, 发挥主体作用。

2.2 从国土资源部的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国土资源部作为土地管理的重要部门, 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效益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 必须支持共同责任机制的构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 建立基础管理责任机制。基层管理虽然是基础部门所执行的, 但却处于关键部位, 是土地管理相关政策的直接执行者, 基础管理责任机制的构建能够及时的发现和查处相关的违法行为。其次, 建立内部责任追究机制, 从根本上防治各种失职行为, 将职权与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 做到有权必有责, 凡出现不及时上报、错报、漏报的行为必追究相关权利人的责任。最后, 建立激励机制。

2.3 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角度建立与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国家土地监督机构作为共同责任机制的监督机构, 在整个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将土地监监察机构的责任落到实处。

必须建立全程监察机制, 从而对整个项目的审批进行全程跟踪, 以确保把握整个项目的全过程, 对土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问责情况的监督, 做到将责任落到实处, 认真的贯彻共同责任机制。从而从外部力量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 对资源进行保护。

结束语

对于土地管理的工作来说, 它并不是单独的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团队就能够完成的任务, 它需要的是所有地区的全面联合, 现代的信息技术这样的发达, 更是应该将全国范围的土地信息数据整合, 建立一个整体的联合系统, 这样既是方便的相关的工作, 同时也能够为人们准确的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国家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及时的公布最新的土地变更的信息, 让人们充分的享受自己当家作主的监督权力。这样的土地管理的共同的责任机制, 对于有效的解决在土地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的技术发展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契机, 因此国家应当重视起来, 加强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 促进国家更快、更好的进步。

摘要: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主要要素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就是主权,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其次就是人口和土地了, 起初的各个国家战争主要就是为了争夺国家领土, 东征西讨也是为了能够增加国家实力和范围, 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对这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个以世界和平为主题的地球中, 对于本国家的土地整理问题日益突显出来。

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共同责任机制,策略

参考文献

[1]谈淑芳.如何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J].房产探究, 2010 (3) .

土地开发监管 篇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 农村耕地弃耕、薄耕、撂荒、流失和缺乏长期性投入, 农民掠夺性经营土地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不管以前城镇化的有序推开, 还是现在的全面铺开, 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 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城镇化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财力和物力, 但随着城镇化的深入, 各地对土地经营、管理和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向上反映, 如土地产权归属、不同地块价值差异、实施新农村建设后原宅基地的确认等等。的确,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大潜力, 但推进城镇化从始至终都绕不过农村土地权属这一核心问题。土地以怎样的方式转移所有权, 以怎样的形式经营, 土地增值收益的最终获利者应该是谁等等, 在推进城镇化之前都应尽量考虑周全, 可以避免一些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而且一旦问题出现, 可以有稳妥的解决办法。

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一) 一次性补偿并未体现出农民生产资料的全部价值

目前情况是,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个人无权决定去留。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往往由村干部小集体决定, 经常出现肥了个别人, 损害一大片的情况。甚至有些村民自始至终都不明白自己突然不能种地了, 突然变成城镇人了, 突然有了一笔收入, 而这笔收入与土地的价值是划不上等号的。保住耕地红线, 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保住了这些普通农民的生命线, 但土地红线最终还是保证不了农民根本的合法权益。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能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 进而保护农民根本的合法权益。

(二) 农民并非真正的受益主体

利益从来就是博弈的焦点。当前“土地财政”依旧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卖地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还一时难以改变, GDP基数不断扩增的压力, 使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有增无减。在土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与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及整合之后土地留差的真空地带, 地方政府必然要有所“作为”, 这虽然不能讲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是相互矛盾的, 但过去对地方政府或官员的政绩考核的核心指标没有真正改变, 新的政府领导要一下接受财政收入猛减速的事实还有困难。2012年中国房地产销售6.4万亿元, 政府、银行获利占总收入的75%, 农村城镇化催生的土地矛盾并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扩容企业与农民集体、个人之间的, 而是政府自我调控的失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所谓“钉子户”和房地产开发商其实都是受害者, 双方是在获利总量的25%中间的你争我夺。从表面看政府取得土地收益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 而房地产商却要为自己的投入能否收回担忧, 因此锱铢必较, 与农民形成对立, 而农民在这场博弈中始终处于劣势, 农民土地经营权价值补偿的利益肯定会受到损失。

(三) 土地价值被低估, 农民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虽然农地的确权工作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 但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缺乏定价权。农民作为农地流转的主体, 理应有权决定自家农地的流转价格。然而无论是政府征用集体土地, 还是与政府达成的协议价格, 都不是类似土地市场竞争下的价格, 而是变相的政府定价。同时在实际操作中, 农户对农地流转的信息缺乏获取权、知情权、参与权、获得服务与指导权等程序性权利, 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非对等地位。此外, 农地流转中存在的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价格偏低且各地差异巨大、流转收益无保障、流转纠纷难裁处等问题, 都对农民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四) 缺乏有效的土地中介评估和有效监督制度, 容易造成利益不公和利益受损

建立农地使用权流转中介组织的作用在于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 规范和畅通市场交易, 促进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还相对落后, 农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农民自发, 缺乏政府或集体组织的协调和服务。土地流转一般都会牵涉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使用权主体和承包经营权主体等方面利益, 这些利益主体相互间关系复杂, 在缺乏一个中介平台法制规范的维护下, 极容易引发土地纠纷。此外, 落后农村地区的农地流转往往在亲戚、朋友、邻居间进行, 交易成本大, 流转关系不稳定, 同时也限制了土地流向边际产出率高的使用者。加之农民数量多, 人均拥有农地面积少, 在竞争激烈而自身又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的情况下, 由于个人或家庭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较少, 其积极参与市场的动力不强, 在市场交易谈判中也就容易处于不利地位, 最终因与预期存在明显差异, 土地流转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五) 无地农民后期生计问题堪忧, 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当前我国大量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出发点, 是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种植,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从而实现真正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然而, 无地可种的农民后期存在十分棘手的就业问题。青壮年农民可以外出就业, 但年老或身体有残疾的农民以及妇女只能留守农村;农村地理地貌并非都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尤其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能实现综合整治的土地比例少, 且需投入的资金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农业兴, 则国家稳。农村土地确权的根本目的是既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使用权和经营权, 同时还要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 提振农村消费市场, 为推进多样化的城镇化进程创造条件。

二、财政在土地流转中的监管

(一) 完善农村会计核算, 土地价值及时登记入账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均按照中央要求, 延长了30年的土地承包期, 进一步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 对维护国家、集体和农户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的发展, 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的土地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将土地纳入账内核算, 是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法律规定, 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土地作为村集体的一项重要资产, 以前由于未纳入会计核算, 不能清晰反映土地的状况、特征、位置、数量, 主管部门无法行使管理职权。农村土地虽属集体重要资产, 但由于未纳入账内核算, 会计只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提供定量信息, 因此不能全面地反映和监督农村资产状况, 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 因此乡镇财政所要帮助培训和指导对村社会计人员完善农村土地会计价值核算体系。

(二) 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中心,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财政应支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村级设立服务点,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承包经营土地的基础资料整理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基准流转价评估;接受土地流转双方委托登记和发布土地流转信息;组织土地流转双方商谈, 提供交易场所;委托代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具体交易事宜;指导流转双方及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办理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仲裁、纠纷调解及立案归档工作。村级服务点设立信息员, 负责收集土地流转的基础信息。通过县、乡、村三级流转服务体系,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平台, 为流转双方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县 (市、区) 、乡 (镇) 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合同审查、备案、登记、管理、相关奖励和项目申报工作。

(三) 加大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投入

财政应加大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 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水平。大多数的失地农民尚处于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年龄, 如果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他们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赚取更多的收入, 并用自己的收入来支付职业教育的费用。政府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市场需求, 组织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 疏通中介渠道;加大对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经费投入;改进培训方式, 扩大培训效果;加大自主创业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农业技能。通过以上培训方式和渠道, 可以使失地农民拥有一技之长, 能够用自己的劳动收入较为顺利地解决未来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障等问题。

(四) 建立健全规范的土地征占补偿保障机制

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建立合理规范的土地征占补偿保障机制。一是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 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限和征用范围, 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二是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土地征用听证制度和土地征用纠纷仲裁制度, 尊重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征用农民土地, 一定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协商。涉及群体利益的要征求群体意见, 充分体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能完全按照农用地内部市场价格确定征地补偿费用。从国际经验看, 农民的土地转为非农用地, 补偿标准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 而且价值评估必须透明。四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分配使用的监管。全面落实专账核算、专户管理、专项审计和财务公开制度, 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和侵占征地补偿费行为。五是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把完全失地农民统一纳入城镇职工再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托文.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2002 (3) .

[2]王悦, 张水仕.抓好土地延包引导土地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富顺县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思考[J].农村经济, 2001 (6) .

[3]曲修珂.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J].山东农业 (农村经济版) , 2001 (2) .

[4]王林波, 王仁山, 张爱玲.土地流转应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山东农业 (农村经济版) , 2001 (12) .

土地开发监管 篇9

散装水泥行业是建设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为建设工程担负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重大责任。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有关要求,推广发展应用散装水泥,是利国利民、长期发展的方针。

按国家通用标准计算,每推广使用1万t散装水泥可节约:优质木材330m3,标煤229.76t,电7.2万千瓦时,烧碱22t,拆包人工费5万元,减少水泥损失500t,减少粉尘排放量100.5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97.38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953t,折合经济效益60万元以上,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水泥散装率的必要措施。近三十年来,散装水泥的发展和应用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体发展方式粗放和分散,这对我们管理服务行业的水平和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限于人力物力和监管手段,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和新的形势要求,亟需通过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通过有限的人力掌握整体信息、实施有效监管,确保散装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进行散装水泥生产和应用系统的研究,准确掌握行业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发适合散装水泥发展应用行业的“散装水泥发展应用监管信息平台”,通过培训、宣传推广应用,使用这一技术手段,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监管工作跃上新的台阶,为我国散装水泥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2 项目简介

⑴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本课题来源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度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K8-2。课题进行散装水泥生产和应用环节的系统研究、掌握系统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发适合广东省实际的“散装水泥发展应用监管信息平台”,面向的用户包括全省的水泥生产、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设备租赁、散装水泥中转、运输企业、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信息系统。授权的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平台,开展组织的业务活动或监督管理。属于电子信息、软件科学技术领域。

⑵主要内容及研究重点

该项目实现了对散装水泥行业企业的资料统计、信息共享,提高了散装水泥信息化动态监管能力;建立的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提出的“一站式”系统管理服务模式,促进了散装水泥管理创新;实现了生产项目的在线审批和企业数据的采集、监测,解决了散装水泥相关企业的布点可视化,具有创新性;为各级散装水泥主管机构全面把握行业动态、实施行业监督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了资信、办事、咨询、服务平台。

①建立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销售、运输以及相关设备租赁单位的数据库参数标准,对全省散装水泥生产的企业供散能力、运输物流能力;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分布、资质情况、人员队伍、原材料使用、产品开发应用、装备技术状况;预制构件的企业分布、产能、工艺技术现状等信息进行数据标准表格化模块开发,并形成生产、使用、检测、管理动态信息监管系统。

②根据有关政策对新建、改建、扩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建设建立网上办事渠道,构建联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散装水泥主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政务平台。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散装水泥主管机构也可对行业相关企业规划、建设和发展动态情况进行跟踪。

③研究并制定基于备案监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评价考核的内容主要为:企业生产基本条件、诚信建设、质量管理、生产设备管理、质量控制、企业文化和安全文明生产等六项。企业信用评价结果设AAA、AA、A三个等级。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将作为企业晋级和评优的参考依据之一。同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制度,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⑶总体思路和应用推广情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推进散装水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开发研究适合散装水泥发展应用实际的散装水泥发展应用监管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对散装水泥行业生产、运输、使用、设备租赁企业以及散装水泥中转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企业基本信息,企业人员、设施设备、生产数据等信息的备案管理,建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散装水泥主管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平台,宣传贯彻执行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协调解决推广散装水泥应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本课题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型,研制针对散装水泥行业规范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制定散装水泥行业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结合当前先进的ASP.NET开发技术和B/S体系架构[5],散装水泥行业管理提供基础平台。目标研发省级散装水泥管理信息系统一套。包括:①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销售、运输以及相关设备租赁单位的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一套。②企业人员信息库:建设企业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的信息库一套。③企业设备信息库:建设企业设备信息库一套。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于2013年9月28日正式运行。目前已在广东省内各地市、县(区)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各行业管理协会、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等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研究概述

该监管信息平台以散装水泥行业管理为主线,开拓基于B/S体系结构的散装水泥管理信息服务模式。该平台提供的主要应用服务包括:企业登记备案管理服务、生产项目申报管理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服务、散装水泥报表信息管理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服务、执法监管服务等。平台面向的用户包括水泥生产、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制品、设备租赁、散装水泥中转、运输企业和各级散装水泥主管部门等。用户通过运营门户进行注册,根据企业类型登记不同的信息,选择所需的免费应用服务,并依据组织结构建立组织内部的用户和角色,进行权限的分配。授权的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平台,开展组织的业务活动或监督管理。散装水泥主管机构负责对企业用户的信息进行审核,并根据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时更新服务,供行业用户选择使用。

4 研究方法

为确保该系统能够利用先进、稳健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我们对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策略是:选择先进、主流、成熟而稳健的计算机技术。

⑴先进性:本系统遵循整体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强调整体规划,保证业务与管理功能的协调统一,并且在系统统一的平台上打消地域上的分隔。系统内部采用统一的编程规范,包括统一的语言规范、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数据表达方式、统一的数据访问方式和统一的数据表现方式。在整体化设计模式下,采用模块式的组织方式构造系统,在保证系统设计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功能的最大分隔化。

⑵简单易用性:本系统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应用软件,同时由于要求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生产企业备案企业详细信息,因此应充分保证系统的简单易用,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机界面和操控性,保证使用者的操作舒适。

⑶健壮性和安全性:本系统对散装水泥行业企业形成统一单位编号管理机制,因此必须要充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健壮性和安全性,能够经受长时间、大操作量的使用,同时也能够抵御来自网络的入侵和破坏。

⑷开放性: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应用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于随着系统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业务量的增加平滑地进行系统的扩充。系统高度透明,提供良好的接口和完善的技术文档,能进行二次开发。系统的可管理性,提供对系统运行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功能,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⑸可扩展、流程化:考虑到本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扩充的过程,系统采用积木式结构,整体构架考虑与现有系统的连接,为今后的专项应用留有扩充余量,同时系统基于省市县主管单位实际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工作、方便监管为原则进行工作流程开发,各流程之间采用松散耦合和单元素耦合的方式,同时可以在不改动程序代码的前提下使系统能够适应工作流程的变动。

5 课题成果

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节约资源,城市环境保护,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建筑技术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其蕴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为可观。因此把信息化的最新技术成果与散装水泥行业的业务需求很好的融合起来,推进建设行业的健康、快速和跨越式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总体趋势。本项目产品顺应了这一趋势,市场推广前景非常好。“散装水泥应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为省市县各级散装水泥推广应用职能部门实施行业监督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目前存在的人力、物力不足、难以监管到位的弊端,克服人为的影响因素,使日常监管工作纳入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本项目在国内散装水泥行业信息化方面属于首创,已于2014年1月11日通过建设部课题验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6 创新点

⑴移动互联技术———基于4G通讯和互联网的散装水泥行业一站式管理服务本系统利用4G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全省散装水泥主管机构“一站式”系统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散装水泥行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透明化管理,解决了制约行业管理发展的“信息孤岛、标准不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⑵大数据技术———基于数据仓库的散装水泥行业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一是基础数据统计分析,本系统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包括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等多个动态的基础数据库,对全省范围内的数据进行传输、统计、分析、汇总和开发利用,采用数据仓库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针对企业、人员、设备、产能数据进行监管,实现管理手段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事前监督向过程中监管的转变。

二是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数字综合评估模型研究,研究并制定基于备案监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

⑶物联网技术———采集真实的混凝土生产配合比,杜绝偷工减料

在混凝土生产线的控制计算机上加装数字监控装置,实现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和在线监控三项主要功能。在混凝土生产线的生产过程中,该装置在混凝土生产线上实时采集每槽、每车的真实生产配合比,并通过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通道传递给系统。该装置定时上报装置工作状况,一旦装置被非正常关闭,系统将予以记载并报警,从而确保采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混凝土企业诚信动态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7 应用情况

该项目研究成果已于2013年9月正式运行。目前已在广州等地市建成了示范应用基地,并在广东省内各地市散装水泥管理部门、各行业管理协会、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等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截止目前,信息平台机构用户和企业用户共计1598个。企业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备案企业全省共有865家散装水泥相关企业完成在信息平台的登记备案。其中预拌混凝土企业656家,预拌砂浆企业103家,其余为水泥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和中转、设备租赁等其它相关企业。在系统中备案的车船类及混凝土泵有12204辆,搅拌机有1716台,流动罐和中转库有534个。登记备案的各类企业主要人员9734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1211人,试验室人员4076人,持检测证试验室人员3618人。数据类型包括属性数据(企业基本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企业生产信息、企业规划信息等)、图片数据、文档数据等。

目前,系统已实现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建设征求意见网上申报。至今全省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建设,通过网上申报征求主管部门意见的企业共有48家已完成建设申报审核。

散装水泥应用信息报表实现网上数据录入和管理、报表导出和上传、统计信息发布等功能。系统实现了如下三个功能,一是链接到商务部全国散装水泥“三位一体”网上智能直报系统,目前全省各市散办用此系统进行数据上报,省散办审核后上报商务部;二是散装水泥统计信息查阅,省散办按月发布最新的报表数据;三是各市统计报表上传情况按月循环公示。

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从企业申报,到专家现场评价、评价结果公示、评价结果核准和公告实现全程网上运行。目前已完成对广东省十一批四十七家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为AAA三十一家,AA十五家,A一家。绿色达标企业二十一家。

8 社会效益

本项目在国内散装水泥行业信息化方面属于首创,已通过建设部课题验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本平台的建立,打破了建立了全省散装水泥主管机构“一站式”系统管理服务模式,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散装水泥行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透明化管理,解决了制约行业管理发展的“信息孤岛、标准不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散装水泥行业实现了生产项目的在线备案、企业动态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解决了全省散装水泥行业宏观布局发展的科学化和可视化,微观协调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构建了基于备案监管信息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实现了散装水泥企业多层次、立体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全省散装水泥行业的健康、科学、稳定发展。

土地开发监管 篇10

1 苏州市土地利用特点分析

1.1 农用地比重较小

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 总体开发强度较高, 而且拥有太湖大水面。相比而言, 农用地面积较少,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56%, 其中耕地为其主要地类类型。2010年, 全市耕地面积239911.72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19.13%。

1.2 耕地面积减少较快

苏州市耕地面积从2006年初的245345.31公顷减少到2010年末的165594.43公顷, 减少了79750.88公顷, 年均减少15950.17公顷。

1.3 建设用地扩展较快

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GDP从2006年的5457.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228.91亿元。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 建设用地也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建设用地面积从2006年初的166990.21公顷, 扩大到2010年底的233822.43公顷, 增加了40.02%。

1.4 土地利用效益提高

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耗地率由2006年的32.04公顷/亿元, 降低到2010年的25.33公顷/亿元, 比南京市低8.93公顷/亿元, 土地利用效益位列全省前两位。

2 苏州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土地利用监管问题

2.1 供需严重失衡, 用地矛盾进一步加剧

根据供需平衡分析, “十二五”期间, 建设用地供需缺口在14483.7公顷左右, 是全省13个地级市中供需缺口最大的, 矛盾十分突出。当前土地资源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投入要素, 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土地刚性需求短期内无法削减。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将着力发展新产业, 新建一批有代表性的新城, 建设区域一体的基础设施,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其他惠民项目也将逐一落地。这表明投资拉动仍然是重要的增长模式, 用地需求仍呈扩大之势。

2.2 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 保护压力大

根据《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苏州市在规划期间需要保有207453.3公顷, 而2010年苏州市实有的耕地数量是165594.4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已远大于实有的耕地数量, 两者的比例为125.28%。按照相关规定, 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确属必要时, 可将水土条件良好的可调整地类划入保护范围。由此可见, 苏州划定的基本农田中有相当数量的可调整地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苏州市耕地保护的巨大压力。“十二五”期间, 随着新增建设用地量的增加, 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的耕地。在基本农田保护率如此高的情况下, 占用基本农田也是无法回避的。

2.3 县域经济活跃, 违法行为趋增

苏州市下辖五个县级市经济实力雄厚, 均列全国百强县前十位, 县域经济与园区经济已成为支撑苏州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活跃的县域经济对土地的旺盛需求与用地指标的紧缺依旧是今后土地利用上的主要矛盾。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4.7%, 但用地指标却仅为全市的47.5%。由于下达的用地指标向市区倾斜, 且苏州市域内可供开垦利用的土地资源匮乏, 导致县域“双保”难题难以破解, 经济利益又催生违法用地行为。同时市域内产业布局与分工的不同, 再加之一些乡村远离市区容易成为监管薄弱环节, 造成县域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反弹。

2.4 城乡统筹迎来压力与创新并存的新阶段

按照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2011年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全面提升年”, 将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机制, 全面提升“三形态”“三集中”“三置换”工作水平。2011年苏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重点开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的试验。由于苏州市城乡统筹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 要重点防止在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 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大肆圈占农村集体土地。因此,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成为破解重重压力的唯一选择。

3 苏州市土地利用监管对策与建议

3.1 稳步推进存量建设用地内部挖潜

农村土地整治是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破除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一个重要的平台。要在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 坚持“拆旧”和“建新”并重、“用地”和“复垦”并重、“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 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内部挖潜, 适度扩大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规模, 通过综合土地整治, 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 借助建设用地的空间置换, 缓解苏州市土地供需矛盾。要对全市域内企业破产、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开展拉网式清查, 大力开展工矿废弃地整理工作, 充分利用存量土地,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3.2 适度调减苏州市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由于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指标是以变更调查的数据为基础, 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各地资源禀赋的基础分解的。根据苏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 下达苏州市基本农田保护的指标已经是现状耕地面积的1.25倍。基本农田保护的调控指标超出了苏州市耕地保护的能力, 既不利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落实, 也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过度的约束。在现行的制度背景下将会加大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成本。因此, 建议在将来的规划调整中适度调减苏州市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划指标。

3.3 建立土地监管前置机制

督察前置是及时发现、及时制止违法用地发生的有效途径, 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督察前置机制就是坚持预防为先的措施, 做到早巡查、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降低执法成本, 把违法用地消灭在萌芽状态。采用“3S”技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和实地调查相结合, 发挥监测点作用, 充分利用基层土地管理所、村级土管员、基本农田管护员、信访信息员、土地监督员等人员形成的土地违法行为报告机制, 提高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覆盖面, 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提高预知风险, 发出警报[2]。

3.4 农村居民不动产权市场化

农村产权的模糊性与无法进入市场自由流转是城乡差距的重要特征, 以此为根源引发的一系列诸如土地违法征用、农村群体性事件等已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的障碍。应吸收借鉴苏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中的经验, 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谋求农村资产的合法有序流转, 破解当前城乡统筹瓶颈, 保障农民利益, 维持社会稳定。

3.5 建立社会监管体系

根据欧洲、日本和美国环境监管的经验教训, 没有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内的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环境目标难以实现。借鉴环境监管中成立的第三方监管, 建立土地社会监管体系。它是指独立于政府与行政行为相对方之外的具有较强组织性、自愿性、专业性的非营利性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相关利益群体的公共利益, 能更好地调整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冲突, 实现两者利益的平衡, 有利于土地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同时, 由于第三方的介入, 使土地监管更具有效率性、公正性、专业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大大降低了土地监管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志刚, 王青, 赵小风, 等.中国土地违法现象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 2010, 32 (7) :1387-1392.

土地开发监管 篇11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 杭嘉湖平原西侧, 北濒太湖, 西接安徽省, 东临江苏, 南与杭州相邻, 是连接江、浙、皖、沪的重要交通枢纽。湖州西部属丘岭半山区, 非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东部为平原, 航道纵横交错, 港口密布, 具有十分优越的水运条件, 航道网络十分发达。

湖州航区现有定级航道1 1 6条, 总里程1163公里, 设有各类标志标牌510座, 其中发光标志69座。长期以来, 在航标维护管理方面均采用传统的以航标艇巡查方式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而辖区航标设置线长、点多, 最远的航标距航标管理部门约50余公里, 采用传统方法维护航标不仅维护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而且不能及时发现航标失常。加之专职航标维护工作人员编制有限, 维护力量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必须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 探索设计航标遥测监控系统来提高航标巡查效率, 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日常维护费用开支, 确保航标发光正常有效。

2 系统设计

2.1 设计概述

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由单片机和P C机串行口组成, 这些系统大多采用RS232和RS485或有线Modem的通信方式, 虽然经济实用, 但是其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应用环境的拓展。

移动通讯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利用现有的GSM网络资源, 发挥网络覆盖率高、传输特性好等优势, 为现有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一种便捷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这种方式已成为工业控制和现场监测等领域新的发展趋势。该系统主要结合移动通信网络和单位局域网, 成功解决了航标技术参数的实况采集和传输, 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控制和了解航标运行情况, 实现受控航标的实时监测。

2.2 系统架构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航标前端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和后台监控管理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2.3 通信设计

系统通信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主控计算机通过串口与外置G S M-M o d e m相连接, 读取G S M接收到的短消息从而获得现场传来的测量数据, 并可直接下发指令要求远端设备发数据。 (2) 如发生故障, 则可通过GSM—Modem向航标管理人员的手机发送报警信号。 (3) 现场信号经采集器采集后转换成数据信号, 发送给现场的G S M-M o d e m, 通过GSM网络发送给主控计算机。 (4) 发送时间间隔可由航标管理人员定时设置, 也可直接接收数据。 (5) 航标管理人员也可直接通过手机下发指令给远端GSM-Modem, 远端设备收到指令后向该手机发送现场数据。

2.4 测控对象

该系统的测控对象为航标灯及其相关辅助设施, 主要为以下设备。

(1) 主灯:绿光, 175W, A C 1 1 0 V供电, 无换泡机和闪光器, 一台A C 2 2 0 V交流日光开关。 (2) 副灯:白光, 8秒4闪, D C 1 2 V 2 0 W, 2节6 V/5 0 A H蓄电池供电。 (3) 充电:AC220V交流转直流给蓄电池充电。

2.5 测控设备

(1) 主测控站:电脑, 打印机一套, 通信控制箱一台。 (2) 通信控制箱:通信控制箱内设置SIEMENSTC-35GSM-MO-DEM一台。 (3) 测控设备箱:测控设备箱内设置一套电量变送器, 一套Z-W O R L D公司生产的LP3500 FOX低功耗RTU及相关器件。

2.6 测控平台软件设计要求

(1) 总体要求:操作简单、明了, 界面简洁、美观, 以图表表示为主、文字为辅;系统容量为200个子站。 (2) 数据库要求:数据库需要设计原始数据库、故障数据库、运行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其中原始数据库数据信息要能反映被测点的原始数据, 如编号、名称、描述、照片等。 (3) 软件主要功能:实现向子站信息查询, 接收子站信息功能;对报警信息, 在屏幕上醒目显示;能查询各子站原始数据, 增加、删除、修改数据 (对后三项设置操作权限) ;能以图、表形式查询子站的信息 (原始、历史、运行等) ;能以表格形式打印数据并对相关功能进行加密和密码控制。

3 系统功能

航标遥测监控系统由测控主站和测控子站组成。测控主站由计算机和通讯控制箱组成, 设在航标站内。用户管理平台由系统完成, 该系统能实时输入和修改航标基本信息和技术参数, 具有记录运行参数和数据存储查询功能, 包括以下基本功能:信号查询、招测数据、用户管理、系统设定、整理数据库、数据查询等, 并设置完善的口令系统,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功能, 使得系统更适用, 升级换代和维护保养方便。测控子站由测控设备箱和通讯设备箱组成, 测控设备箱担负检测和控制功能的完成, 通讯设备箱担负通讯功能的完成。测控设备箱和通讯设备箱均为三防水密机箱。其主要测控功能为:

(1) 监控中心可随时向测控子站查询信息。 (2) 子站定时向主站发送信息, 间隔时间可根据需要设置。 (3) 子站的航标设备一旦失常或故障, 能及时向主站报告。 (4) 用手机能与子站建立联系, 得到子站的工作信息。 (5) 当主灯故障时, 向主站和手机报告。

4 技术指标及参数

4.1 测量参数 (子站)

交流供电:电流、电压。

主灯:动态电流、动态电压、静态电流、静态电压。

副灯:动态电流、动态电压、静态电流、静态电压、闪光灯质。

蓄电池:电流、电压。

充电控制器:充电电压、充电电流。

断电时间:停电时间、恢复时间。

4.2 测控技术指标

闪光采集精度:≤±1%。

交流:电流传感器精度0.5级, 电压传感器精度0.2级。

直流:电流传感器精度≤±2.5%, 电压传感器精度≤±0.5%。

4.3 监控设备指标

(1) 测控设备箱要求:威图三防水密机箱。连线有标识, 走线规范。工作电压:D C 1 0 V~1 5 V。

整机工作电流:≤6 0 m A.整机静态电流:≤30mA.工作温度:-2 5℃~+55℃。

(2) 通信设备箱要求:威图三防水密机箱。连线要标识, 走线规范。工作电压:D C 1 0 V~1 5 V。

整机静态电流:整机不工作时, 处于待机状态。工作温度:-2 5℃~+5 5℃。

5 结语

内河航道航标遥测监管系统的成功开发, 重点解决了野外航标设施技术参数的实况采集和传输, 对内河航标的管理和维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 可以实现航标的实时监测控制。该系统在浙江湖州内河航区推广应用后, 可使航标管理和维护由传统的管理手段向科学化、自动化过渡,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晨, 《ASP.NET2.0+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G.Andrew Duthie编, 《Microsoft ASP.NET进阶》.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2.

[3]李红, 李凤洁, 杨森等主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1.

上一篇:SPARK课程下一篇:实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