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共12篇)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1
摘要: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践,探讨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推进中职师资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实现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计算机网络专业,专业建设
1 分析特点
1.1 技能竞赛的本质
第一,技能竞赛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质量、教学观念的转变;第二,技能大赛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成功经验,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学理念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从而实现以理论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转变,变学科本位的评价观念为能力本位的评价观念;第三,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采用模块结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实践教学为中心转变的教学组织形式。
1.2 内容
竞赛项目的操作性强,例如省赛综合布线项目要求学生在180分钟的时间内,能够完成综合布线施工图、设备清单、经费、所需材料预算、机框的上架、设备的安装、跳线的制作和测试,模块的制作,还必须在所完成的工程图纸上进行相应的标记。这些操作都需要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要非常了解,对工具的使用也要非常熟练,这样才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从本校所参加的几次省赛来看,学生表现出来的还是对工具的熟练度不够,对于题目的理解也不够,文字功底比较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竞赛项目的实用性强,引领学生就业方向。省赛中的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静态网站的设计,后台的设计,网站平台的搭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网站设计人员所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例如所用的软件、设备:ASP.NET网络编程、SQL 2005、Visual Studio 2008在企业、公司里面应用都比较广泛。因此说,学生比赛的项目都是适应社会需求,是作为一种高端的专业技能考核,走在中职技能教育的前沿,具备一定的引领意义。
竞赛项目综合性高,通过近两年来全国、全省“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和“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技能竞赛题目的研究分析发现,竞赛题目的综合性、难度及对参数精度的要求都有所搞高,不单纯地偏向于某一个学科。如园区网互联及网站建设项目要求开设图像处理、静态网页制作、动态网站、Windows 2008系统和服务器配置、Linu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互连、网络布线等课程。
2 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专业建设
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体现本专业主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几个方面值得探索,促进专业成长。
2.1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第一,从课程设置开始,课程设置合不合理学生就会有明显的感受,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第一个学期没有开设与网络专业相关的课程,这无疑是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早期开设的都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实操性不强的课程,学生会觉得这个专业是虚设。所以应该早点开设专业性比较强的课,这样有几个好处,(1)有利于学生尽快学有所得,减少流失率;(2)学生在三年级就业的时候,心情不够稳定,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对于后面开设的课程也等于白开;(3)为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就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训练;本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一般都在第一学年开设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静态网页制作、组装与维修、常用软件、Windows服务器配置等一些实操性比较强的课程,第二学年开设路由器、交换机设备配置、动态网页制作;第三年开一些辅助性的课,主要是顶岗实习。
2.2 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学校就很难有生存空间。对于有技能冲过的项目,不能再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去进行教学,要把竞赛内容贯穿到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大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对某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
2.3 加强师资培养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所以它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求教师及时掌握IT行业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因为技能竞赛项目技术含量高,因此,应以此为契机,引领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力争成为技术能手和技能名师。通过什么方式来搞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水平呢?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积极参加各种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多到企业实习;第二,加强教师间的沟通,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沟通,取长避短;第三,作为专业教师要有侧重,要有自己的专长,例如,对于专业女教师硬件方面就肯定不如男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注重自己的专长。
2.4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乐意参加竞赛性的活动。教师应创设各种场合,设计和组织一些难易适当、学生乐于参与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参与并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增强学生兴趣和培养竞争意识。学校一直以来,每个学期都有技能节,每次竞赛的项目都不一样,学生参与率是100%,每个项目的评奖方法是:一等奖取10%,二等奖取20%,三等奖取30%。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平时也将这种竞赛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从竞赛中学习,从竞赛中成长。
3 结语
技能竞赛不应只是个别学习尖子表演的舞台,它应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口中,应该是中职学校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新模式,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的催化剂。各中职学校应以此为契机,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改进专业教学方法,推进中职师资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沙.职业技能竞赛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徐新国.以技能竞赛引领中职电子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3]孔凡平.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4]陈炳和.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9).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2
【摘 要】在网络飞速的今天,计算机网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已属于基础实践课程之一,但由于教材的编写、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校的教学模式等因素导致该课程成了一门较为空洞的理论课。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综合人才的广泛需求及行业市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传播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的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使网络技术更好更快的为社会服务,已成为主要任务。然而,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起步较晚、层次不一。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普遍反映是:只学了一大堆网络名词、概念和结构图,一学年总结下来,兴趣已所剩无几,水平仍然停留在只会使用IE浏览器、“上网”和“聊天”阶段。以上这些问题均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问题。因此,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即明确教学是为培养什么类型人才而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因此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形成适应差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为主线,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与不同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通过可操作性的实验来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式教学、分层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考试评价体系方面,依据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标准,立足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网络高层应用;OSl模型:网络协议;通信原理;常用网络互连设备和传输介质;局域网、以太网、因特网特点和组网技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主要培养学生组建网络的能力、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能力、虚拟局域网的划分能力、网络协议配置能力、网络的应用能力、操作系统的运用能力、一般故障检测与排除能力、网络的管理能力等。通过教学实践,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认识网络、熟悉网络、使用网络、配置网络与管理网络。
三、教学方法
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
(一)自主学习指导法
自主学习指导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探索性地学习,来激发学生的未知欲和独立思考精神,培养实践与自学能力。实施过程如下:1.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2.给出学生完成课题所需要自学的参考书目或参考网址,如网易学院、千源网、教师本人的空间或FTP站点等,以供学生参考学习,通过网络联系方式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3.每个学生均完成工作后,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得出评价结果。
(二)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提出问题+要求解决方法”、“引导思考+适当提示”、“找出学生思路正确部分引申”、“扩充认识解决问题的条件”等方式,把握课程的进度,活跃
课堂气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例如:教师给出企业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或将已有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层次需求,采取分层教学,满足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所需。
理论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放低要求和起点,注重讲解和演示,使其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精讲精练,既重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要善于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在原有课本知识已巩固的情况下,教师要引申一些实例让其多加练习,给该层次学生创造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注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课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做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强化基础,巩固技能;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加入设计性实验,在知识、技能巩固的基础上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设计一些应用性、灵活性及探索性较强、思维量大的实验。
(四)类比教学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归纳和总结。例如:对于OSI七层模型的理解,用一个“从上海到罗马的贸易过程”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能体会到为什么要给网络分成这七个层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参考模型存在的意义,但并不对每一层的详细功能做过多的介绍。再比如:文件下载实际上
是对网络协议的规范与遵守,并对协议的组成,以日常生活的现实内容进行对比,引申出知识点,如我国的母语普通话的基本构成,就与网络协议的语义、语法、定时间形成较强的对比性和可参照性。
四、教学手段
(一)通过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验证理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印象。实物展示和现场操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给学生讲解拓扑结构概念时,可以结合本学校校园网的拓扑图和一些实物照片,来阐述为什么会有各种拓扑结构,不同的机构中的优缺点等。
(二)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完美融和,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形象逼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教学内容,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知识时心中有网络体系大框架,便于知识定位。
(三)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目前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关专业技能证书如国际信息化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络管理员级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网页制作操作员认证、全国软件技术水平资格考试证书等。为了让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参加考试。
五、教学评价
传统计算机网络考试评价方法存在两大弊端:
(一)重知识,轻能力;
(二)重笔试,轻操作,根本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个新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质的发展。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与多年教学经验,本人粗略谈一下本人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大致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一)理论考试部分,用于验证学生对定义、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二)实训考试部分,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的完成指定的任务,用于验证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三)实训报告部分,从实训报告中能够看出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四)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部分。最后根据这四个形成最终教学评价。最后成绩=知识
考核占30%+实训过程考核占30%+实训报告占20%平时自主作业及评价占20%。
六、结束语
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其教学体系,改善现有教学带来的不良结果,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目标,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
(1)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16-18。
(2)朱利民,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0(8):169。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
中国分类号:TP393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特点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的设计、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的环节贯穿在其中,才能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目标。在设计课程题目时,教师先选择参考题目,再让每组学生自主选择这些参考题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实训设计时,相关的设计思路应比较清晰和明确,有比较完全的界面,设计的内容应比较的完整,同时要有图形进行辅助和说明,还要有适当的帮助功能。实验完成后要写出实验报告,对于实验的整个过程要做出总结。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模块之间既有相互的衔接也有相互的配合,还要逐渐的深入。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除了要考虑课程的独立性、实用性以及完整性之外,对于学生的技能训练也应该要考虑到。实施教学时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先做再学、边做边学以及先学后做的方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起指导作用,学生则应起主体作用,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针对性不强,理论知识多实践内容少,内容相对陈旧。在教材和选用上,虽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反应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且教材通常只讲理论,没有提供详细的实验方法、步骤等。
2、实验设施缺乏,实验师资不足。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认识不足,导致网络实验设施不齐备,设备维护跟不上。目前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实验员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3、教师知识面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计算机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师固步自封,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多数教师自身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低。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即使开设有实验课,也只是验证性、辅助性的。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形式,虽有部分网络实验题在机房完成,但学生的理论水平明显不适应这种方式,动手能力沒得到完整的展示。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思考
1、加强教材建设,确立实训目标,注重实训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要针对中职学生就业需求做适当调整。理论教学要适度,做到少而精,以够用为度,着眼于实际中应用。实训教学的整体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充分体现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为根本,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局域网络的规划、设计、组建、测试,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联,处理常见网络故障、网络安全问题,能有效进行网络管理。
实训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时代性。实训项目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实训项目和内容一定要补充当前新的知识和技术。二是实用性。实训项目是否实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兴趣,也关系到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三是.综合性。要注意各实训项目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训项目应让学生综合应用各方面的网络知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实践技能。
2、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模式的选择。实训教学各环节的设计方面,知识性的实训应以实训教学大纲为依据,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后评价其完成效果,侧重于学生操作与教学评价两个环节实现实训教学目标。综合性实训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和方法来完成实训过程,学生自己规划、设计实训方案,学生自己确定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法、步骤,利用提供的设备和软件独立完成整个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和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比如,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在知识性实训项目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虚实结合"等教学方法。
3、合理安排实验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实用部分。首先,根据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培养目标,把组件网络和管理企业局域网,基本的双绞线制作、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器材的安装、设置和使用,Windows NT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的安装和使用等作为实训课的重点。其次,巧妙安排实训课的实施过程,重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课对学生来说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去解决或者完成一个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实训任务。第三,注重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实训课程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上想不到的问题和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因此,不管实训是否成功,每次的实训报告是一种及时总结的必要手段,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以便于完善整个过程。
4、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施,尝试使用模拟软件来完成部分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大投入,建设和更新实验设施,加强管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在实验室硬件设备陈旧与不完善的情况下,可采用网络仿真模拟软件来学习和实验。模拟软件能胜任大部分网络配置方面的实践教学需要,其操作简单,实验效果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尝试仿真模拟软件,既能降低网络设备的投资成本,又能提高学生做实验的效率,能够更好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是模拟软件可以方便地使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软件中提供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案例,教师可以此制定详尽、明确的实验任务,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软件分组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从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镇建,蔡群英.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7
[2] 顾明.项目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尝试.计算机时代[M].2005.11
[3] 杜兴勇,刘海东.创新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与实验平台的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防范 篇4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通过资源的共享而实现多台计算机的互联互通, 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及数据, 在共同的协议控制中, 由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若干台计算机、数据通信控制处理中心等成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的集合。每个计算机在网络中都能独立的控制及处理。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广泛使用, 校园中计算机网络也较为普遍, 随着而来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攻击事件也不断的增加, 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网络安全对一个社会、国家及行业都非常的重要, 当前失去计算机网络横多行业将无法运行, 在中职院校也是如此。中职院校很多课程及技术的学习都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较高, 因此对于在中职学校,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预防及控制尤为关键, 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及安全防范技术保证学校的资源及数据安全, 避免学习计算机网络被攻击及破坏, 对于出现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 及时恢复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
1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1.1 网络中的非法入侵
在中职学校中,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较为主要的问题是非法入侵, 存在口令的入侵、IP地址被盗用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口令的入侵主要是一些用户通过非法访问而盗用学校网站内的用户账号及密码, 进入网站内部进行资源的窃取。由于中职学校网络资源较为丰富, 对外是一个信息资源封闭不公开的, 因而一些企图非法入侵、使用及下载校内资源的用户就会采取各种手段破译, 网络中的账号及密码, 非法口令入侵学校网络。IP地址的盗用在校园网络中也比较常见, 主要是通过动态修改、静态修改、成对修改MAC-IP地址对等方式来盗取学校局域网的IP地址, 采取动态修改IP的方式是一些掌握黑客技术的人员, 采用编写程序包, 绕过网络中的上层通信软件修改IPMAC地址对或IP地址, 从而达到IP-MAC的欺骗。静态修改IP地址利用MS-DOS命令在文件中查看未使用的IP地址, 从而利用局域网的IP地址资源。
1.2 网络中的病毒及木马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中, 病毒的入侵也是经常出现, 通过程序、网页或邮件的寄生, 较为隐蔽的在网络中通过致命的病毒入侵, 并在网站上不断的繁殖、扩散, 从而让整个学校计算机网络受到蔓延、感染, 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破坏。病毒的潜伏性、隐蔽性、传染蔓延性以及破坏性都是对网络安全的造成危害的特性。木马程序的植入也是计算机网络的另一大危害, 通过电子邮件的传送、交流等方式让系统受到威胁。而在中职学校中, 电子邮件的使用是较为普遍及广泛的, 木马在电子邮件中隐蔽及潜伏让接收端用户受到危害[1]。
1.3 网络中的系统漏洞
在网络中系统的漏洞主要是系统本身在设计、制作中形成的没有被发现的弊端或缺陷, 对于每一个系统, 从长远来看都或多或少会存在漏洞。正是由于系统漏洞存在, 致使一些病毒、蠕虫等网络攻击不断, 尤其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中, 系统漏洞让更多的信息及数据被盗用, 让整个网络安全遭受威胁, 因此网络的完全问题一直需要关注及防范。
2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对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存在的安全问题, 让学校、用户、计算机及软件都遭受较大的危害, 因此要采取相关措施及技术, 通过制定网络安全制度、网络管理程序、技术监控系统等方式, 结合人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对中职学校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及控制。
2.1 利用防火墙技术, 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中, 防火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控制技术, 在社会及校园中应用都比较广泛, 能够及时的防止网络中的危险性较大的因素流入到网络中, 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较好的防控技术。防火墙能够设置一定的防止范围及防止级别, 通过数据的流通控制来阻止黑客或者其他非法入侵者, 防止其对网络中的数据串改、信息盗窃等行为发生。通过防火墙的设立, 对于允许访问与不允许访问的用户分别较清晰, 这让混杂于普通用户的一些非法入侵无机可乘。对于网络中的病毒、恶意攻击、检测入侵等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采用防火前对外网的来袭进行阻挡, 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内部数据、信息不被泄露, 对于系统中接受的邮件, 端口的非法扫描都能较好防止。
2.2 扫描系统漏洞, 运用网络备份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中, 系统的漏洞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网络中的数据是被侵害的主要对象之一, 可以采用技术时时扫描检测系统漏洞, 通过数据的恢复及备份功能来实现网络数据的安全防范。系统漏洞是网络安全的最底层, 对于整个系统的保护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系统漏洞的保护需要对于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及关节点进行全面把握, 通过制定安全扫描工具, 查找网络中存在漏洞, 评估并及时作出修补, 不断的配置漏洞补丁, 对系统逐渐优化完善, 消除漏洞带来网络的安全问题[2]。同时在网络运行中, 通过数据恢复及备份功能可以有效防止系统被破坏, 数据备份可以将数据完整的复制多份, 可以在本地保存, 也能在异地保存, 让原始数据在受损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恢复, 让系统持续正常运行。对于网络数据的备份, 能够让网络内的系统管理人员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处理及系统的管理。
2.3 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及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 首先要把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强化, 完善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 才能在避免自身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较好应对网络安全防范。在中职学校的教师及学生, 要落实网络安全管理的制度,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掌握正确计算机网络操作, 让网络中的病毒、木马等有害程序没有进入的通道。中职学校加强网络安全制度的制定, 通过确实有效的制度规定来规范用户的操作, 让用户对自身信息及网络数据能较好的保护, 对于网络安全问题采取责权制, 规定管理者的权限及监管范围, 定期了解学校网络中各种设备、机器等硬件情况, 检查测定网络中软件的漏洞、故障等情况。对于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 要及时查找原因, 采取有效的修补措施, 避免安全问题扩大化。通过制度及意识的提高让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正常安全运行。
3 总结
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带动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全面应用, 同时也给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根本上防范网络安全问题, 需要不断的加强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 提高使用计算机网络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技术及措施来阻止不安全因素进入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本文通过介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从利用防火墙技术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扫描系统漏洞运用网络备份, 建立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及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来说明了具体的防范措施[3]。
参考文献
[1]谢秀兰, 张艳慧, 刘慧文.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16 (10) :23-26.
[2]卢文斌.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2) :56-59.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5
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陈海波
【摘要】在社会急需大量新型网络人才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上困难重重,如何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走出困境,如何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就业对接,本文从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对于课程设置的决策,目标和实施给出几条改革建议,希望能抛转引玉,唤起同行们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设置及课程设置的关注。
【关键字】网络人才课程设置
【正文】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在过去的5、6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市场目前急需大量新型的网络人才。我们国家的网络人才的培养现状又是什么样呢?
据统计,市场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高达12万,而实际拥有量不足5.4万,人才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5年,中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网络人才严重告急。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不足6万名计算机与信息类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近100万的人员,输入远远小于供应,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之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T职业教育机构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人才。例如,著名的IT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开设的BENET网络工程师培训班,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网络工程师。虽培训在加强,但网络人才短缺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开有计算机网络专业,那么能否在网络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量的网络人才需求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初级或中等网络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更多的职位更欢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但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现状。
以我校为例,来看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我校是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是我校的示范专业,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我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5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了解,我校的前几届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学生不到30%,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比例则不足10%。而且大部分(80%以上)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有的学生到单位做的工作完全是与本专业脱离的。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而是很多岗位我们毕业生无法胜任,而这些岗位恰恰就应该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究其根源,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校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是:一年级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件三个专业的课程完全一样。到二年级时每个专业每学期都有两门可以体现专业特色的选修课,但每学期只能二选一,其余课程设置三个专业都相同。到了三年级,每个专业总算有了自己的专业课程了,但也是凤毛麟角,最要命的是第一学期还未能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就已经出去实习了,根本学不了什么专业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很能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性特点,但是缺乏实用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覆盖面的确广,但全是皮毛,做不了实事,无任何就业优势。看一下我们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两年半的时间里所学的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VB编程基础》,《硬件维修》,《常用软件》,《网页制作》,《多媒体》,《常用服务器组建技术(选修)》,《局域网组建》,《VB数据库系统开发》,《ASP系统开发》,《系统集成》,《局域网组建与维护》,《系统开发》,《视屏编辑》,《AutoCAD》,《设备使用》。一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两年半里精通这么多。也许,我们担心我们的毕业生如果掌握的技能过于单一会减少他们就业机会,而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藉专业技能获得择业机会。另外,个人认为我们学校的整个计算
机专业设置也不是很合理。早在2003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共同发起“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简称“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在调研了我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后,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三个专业方向:
1.计算机软件:培养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多媒体应用技术:培养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
而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三个名称太大,缺少方向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一半是多媒体应用技术方向,很难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特色。这不是我们学校特有的,据了解,珠三角的其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凸现专业特色!
这里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而且是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应该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以下是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1.注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中职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很多学校都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我们学校校园网建设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网络资讯公司有业务来往,我们应该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建议。课程设置的决策参考应该是来源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动用所有的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设计出最合理的课程体
系。
2.课程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具体的。无论是每门课程本身设计的目标,还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宗旨和指导思想,以便高瞻远瞩,全面驾驭各项工作。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子目标,都要力求具体化,有针对性,有明确的内涵。总目标的表述可参照行业特点,但分目标与子目标要尽可能行为化。
3.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例和应用方法。
4.应该设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也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通过设立计算机网络试验室,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增加真实感。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对模块做增减。
5.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是落实新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这是将新课程设置落到实处的最直接手段,也是最有效的。
当然,课程设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可能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设计过程更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证。我只是认为以上几点应该作为重点考虑的方面。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关键。
教师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演示正确无误,实践管理高效有序”。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应以此为目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苦练教学基本功,争取个个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基
地建设和企业生产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克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所面临的掌握新技术的瓶颈,下大力加强计算机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实习,了解和参与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增加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维护的任课教师应到具体的网络公司参与组网、管网实践。
五、硬件设施现代化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保障
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它们的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体现实验、实习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前,我校已经搭建起校园网,而且已经有数量可观的专用机房,加上学生带机回校,可以说电脑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是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场室,我们虽然有一个实训场室,但是里面的设备过于简单,不能完全满足网络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要求。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场室的硬件投入。
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因为它将关乎学生的人生前途,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计。以上是本人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同时,也希望藉此抛砖引玉,引起同行们对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关注!
【参考资料】
1.“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页于2006年4月8号发表的文章《中等职业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现代社会,人们一直在谈论关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因为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现在国家直接的网络窃听事件一直不断,所以我们要加强網络安全防范,加强防范的意识,强化防范的措施,避免国家和个人信息的泄露。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保护网络免受外界的侵害,进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的总和。正确的采用网络安全措施,能使计算机网络得到有效的保护,能够正常运行。对于我们普通的用户来讲,所谓的安全就是在网上进行数据传输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修改和删除,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和通信安全。如果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计算采取各种防范措施进行修复,降低损失,提高安全性。
本质上讲,网络安全包括了计算机网络的系统软件和硬件,以及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实际上,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本身的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存在,两个方面应相互依赖。其中,人为的破坏计算机网络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黑客对计算机的攻击都是致命的,当今,黑客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发起了挑战。因此计算机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种类很多,有人为的信息破坏和设备的破坏。包括人为的失误行为和恶意的攻击行为,下面对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人为失误行为:人为失误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操作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误,因为计算机操作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些可能是工作人员对安全配置设置不当,保密工作做的不到位,随意向他人透漏密码,而且在进行密码选择的时候不够慎重,选择一些容易破译的数字和字母作为密码等原因造成的。
人为恶意的攻击行为: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是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最大的威胁,而且目标性比较强。如果人为的攻击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将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是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敌意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是这个类别。这种破坏性最强,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如果涉及的是金融机构则很可能导致破产,也给社会带了震荡。人为的攻击行为有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主动攻击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被动攻击不影响网络的正常工作,能够窃取、破译重要机密信息。一般情况下,进行这些攻击行为的都是智商比较高的人员,而且专业技术知识较强。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出现的产物,这种病毒危害性很强,它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为的加入的破坏性的程序和病毒代码。
它通过某种途径隐藏在计算机里,一旦条件成熟就会破坏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的资源进行破坏,对用户造成极大的危害。计算机病毒一般通过网上下载、浏览不确定的网页和通讯工具进行传播和破坏,计算机在传染上病毒之后,会使硬盘数据丢失、文件内容被篡改、自动链接一些网站等等。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藏性,并不可能完全消除病毒,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要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期进行杀毒、更新,这样可有效地预防病毒。
木马和黑客:黑客主要是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使计算机的数据丢失,甚至破坏数据致使计算机系统瘫痪。黑客利用病毒获得一定的利润,黑客利用木马远程控制计算机,窃取用户信息、盗取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黑客木马的攻击会给一些商业公司和国家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1.加强内部监管力度计算机内部网络人员的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对计算机进行访问的时候一般要用口令进行访问,这是最基本的防病毒的办法。在网络上,软件的安装和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关系到网络维护和治理的效率,因此,网络监管部门应督促用户下载和使用正规的软件。另外在网关上也要进行设防,保证在网络的前端进行杀毒,防止病毒的入侵。
2.配置防火墙防火墙就像一个单位的门卫一样,到访者要填写自己的姓名、来访目的和事件,它作为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安全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破坏性的侵入。一般来说,防火墙置于公共网络的入口处。虽然有的电脑装了防火墙,但是并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因为黑客会通过其它的途径入侵网络。防火墙本身应该能够防止渗透,这就需要安装操作系统的可信计算机系统。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危害了大家的权益,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无法完全消除安全隐患,使得黑客有机可乘。因此,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解决,要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保证人们在一个高效、安全的环境中使用网络。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7
现阶段, 由于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逐年扩招, 使得中职学校的生源要求不断降低。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特别是英语、数学等学科的基础较为薄弱。而就计算机网络学科而言, 更是如此, 学生生源文化素质不高, 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学科教学模式
模式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 大自然充满模式。教学作为一种事物存在形式, 也具有一定的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 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成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不同学科由于其学科内在规律不同, 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将应有所不同。
为加快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学科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改革现有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模式, 寻求符合计算机学科内在发展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及时更新
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方面是要体现出应用型的育人机制和教学特色的。学习计算机网络学科更是如此。不能单靠理论, 更要紧密结合实践操作。教学方法应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操作性教学方法为主, 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做、如何做。讲课中可采用一些实例, 分组讨论, 项目教学、讲解演示问题的解决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思维, 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启发式教学中, 教师反复通过“导入一讲解一设问一小结”的过程, 不断地向学生输入大量的启发信号, 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如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编译原理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应用。
(2) 音频视频辅导教学。计算机学科采用音频视频教学模式, 符合计算机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能起到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知识面的作用, 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动态, 学习计算机最新知识。将购买或制作的教学录像, 通过放映系统进行播放, 组织学生在指定时间进行观摩, 或制作成动态视频, 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
(3) 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这类课程教学中根据实验题目要求,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并上机完成。实验过程具有独立性、自由性,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方案内容、实施时间、实验方法都由学生自定, 教师只负责审查和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 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和诱导。
(4) 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身就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Newclass网络教室等先进的教育手段进行计算机教学。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演示, 可以使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通过网络教室的教学进行演示操作, 也可以使学生很快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着手解决问题, 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 提供氛围。
2、软硬设施和配套教材的及时更新
学校应尽可能地改善计算机教学设施、以满足正常的计算机教学的需要。针对专业基础课程, 从死板的黑板教学到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堂, 让学生感受处在计算机的环境中, 较易投入, 能将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 利用实践应用融合在一起, 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一位教师找出与自己对应课程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进行实践教学, 通过一学期的时间调查表对比, 发现该教学方法的优劣互补, 加大改革的步伐, 通过不断的实践, 最终给出课程的教学规则, 建立课程的规则库, 利于其他课程的实践。不同科目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 针对语言类构造编程环境, 给出有意义的课题, 激发学生编程乐趣。如俄罗斯方块游戏等。就一般而言, 计算机主流的软、硬件技术的流行基本上是在以有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 所以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就不必要求一定要讲解最新软、硬件技术, 而应着重讲解其共有特点。
3、加强计算机网络学科师资力量建设
学校应该为计算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新知识、新软件、新方法的机会, 以保证计算机师资本身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更新, 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 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四、结语
多年来, 针对教学模式一直有两种中心论。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 一种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各有利弊, 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能得到体现, 各得其所。如何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这项工作的开展将丰富教学的技术手段, 改善教学环境, 给现代教学的实现提供便利。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教学现状, 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学科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 并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更新作了分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学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亚军:《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大众》, 2009年第2期。[1]蔡亚军:《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学大众》, 2009年第2期。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综合实训设计 篇8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各方面所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在课堂所接收到的有关专业性知识终究是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出理论的价值,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得到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思维能力的真实训练。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训练操作, 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生近距离观察、了解、熟悉和直接参与真实的专业技能操作, 使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得到结合, 使学生能用专业思维去观察、分析实际的职业问题。
纵观各个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都是独立完成的, 分布在不同的学期, 由不同的教师教学, 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无法与实际的岗位衔接。因此, 应当开展以"工程项目"为引导的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的内容应尽量包含工作岗位所需的所有专业技能知识。
二、项目工程的设计
作为综合实训项目, 是在每门课程已经在不同的学年或学期已经开课的基础上设计的, 为了提高实训质量, 结合市场和岗位需求,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训模式, 采用分小组教学, 每个小组不超过8名学生, 安排教师团队全程跟踪、辅导和训练, 以学生个人是否能独立完成各个实训项目为考核目标, 进行两个月的综合实训, 使学生能综合、灵活运用已学的技能, 服务就业。
根据市场调查, 一个中小型企业要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必需具备的职业技能有: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 网站建设和维护,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针对企业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综合实训应当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综合实训设计如下:
1、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 (实训4天) :
要求学生能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 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能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能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能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掌握计算机与互联网联接的各种方式。
2、网站的创建和维护:
(实训25天) 独立完成网站创建和维护, 包含以下七个部份。
1) 新闻发布:是将网页上的某些经常变动的信息, 按某些共性分类, 通过简单的操作加入数据库, 发布到网站上。支持新闻按类别、关键词、发布日期等条件检索;支持新闻类别的管理, 可添加、删除、修改新闻类别;支持图片, 每条新闻可配上图片, 并选择图片与文字的显示方式。发布新闻时, 管理员可根据新闻的重要性, 指定新闻是否属于热点新闻。提供HTML编辑器, 新闻图片的数量和放置位置不受限制, 并且可以象编辑WORD文档那样方便的编辑新闻内容的字体、颜色等。
2) 产品展示:方便、快捷发布产品信息, 而且能给网站访问者提供非常强大的产品快速查找的功能。管理员可管理产品的分类, 产品类别分为一级或者二级。管理员可发布、删除、修改产品信息。管理员可指定产品是否显示, 是否属于新品、热销商品。管理员可指定新品、热销商品的显示顺序。
3) 会员管理:当网站上有一部分信息是限制访问, 有一些栏目只有会员才可以参与, 或者与实际经营相配合, 需要从网站上招募一些会员, 则需要这个系统。浏览者在线填写注册表, 经后台管理员审核后实时成为网站会员。前台会员可自行维护个人注册信息, 可对个人注册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 如遗忘密码可在线查询密码。后台设置会员管理界面, 管理员可对会员信息进行分类查询 (日期、姓名) 、对无效会员进行删除。会员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结合, 为其他系统提供辅助的登录验证功能。会员等好几个等级, 根据企业的业务规则, 管理员在后台可调整会员级别。
4) 留言反馈系统:是在网站与用户间建立一种沟通渠道, 用户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传递给企业。浏览者在线填写留言表单, 留言内容以E-MAIL的形式发给管理员。对不同的浏览者, 可根据选择的不同身份, 自动变换不同的表单内容让其填写。或者对于不同的反馈类别, 自动变换不同的表单内容让其填写。留言内容除以E-MAIL的形式发给管理员外, 还记录在数据库中, 便于管理员随时登录到后台查看, 所有留言内容显示在网站上, 可让其他访问者浏览。
5) 在线调查:企业可以利用在线调查系统在网站上进行调查、统计, 以收集大众对某一产品或事件的态度。管理员自由设定问题形式和答案形式, 系统根据管理员输入的问题信息, 自动生成调查问卷。管理员可统计每一个问题的投票结果, 系统提供柱状图统计, 清楚直观。同一台机器可限制对同一个问卷只允许投一次票。系统可对投票客户端的IP地址、投票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 并给出统计结果。支持记名投票、留言投票, 系统记录投票人信息以及投票留言, 管理员在后台可查看这些信息。
6) 常见问题管理:企业在给客户日常服务过程中, 可将客户经常问到的问题积累起来, 形成常见问题知识库, 提高给客户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同时, 企业的客户也可在网站上在线提问, 及时反馈给网站管理员, 管理员回复后可决定是否作为常见问题公布出来。管理员可灵活地修改、增加、删除常见问题类别。管理员可自由的进行常见问题的增加、修改、删除。浏览者可查看公布的常见问题, 系统记录每个问题的浏览次数。对常见问题中不能解答的问题, 可在线提交。管理员在后台可回复浏览者提出的问题, 如果仅是回复, 则系统自动套用事先定好的与网站风格一致的页面模板, 将解答以页面的形式发E-MAIL给提问者。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管理员可将客户问题和回复公布在网站的常见问题列表中。
7) 全站搜索:对网站几个栏目或者所有栏目进行搜索, 帮助浏览者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提供一个统一的搜索入口, 让访客选择要搜索的栏目, 然后查找访客要搜索的关键词。
3、网络的配置和维护: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进行31天的综合实训。
1) 服务器的配置 (实训3天) :能在Windows2003-Server和Linux两个操作系统上配置WEB、FTP和E-mail三类服务器。
2)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实训18天) , 包含:交换机带外管理、使用telnet方式和Web方式管理交换机、交换机文件备份、VLAN的划分实验、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通信、多层交换机VLAN的划分和VLAN间路由、使用多层交换机实现二层交换机VLAN之间的路由、三层交换机静态和动态路由、三层交换机标准和扩展ACL、交换机实现DHCP服务器的配置、路由器文件的维护和软件升级、路由器广域网各类协议封装配置、路由器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路由器标准和扩展ACL配置、NAT地址转换。
3) 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 (实训10天) , 包含:网络布线标准、网络布线施工和网络常用设备的使用, 局域网的日常维护运行及简单故障排除和系统升级, 网络中常用工具软件的功能、安装与使用, 网络、企业信息系统的知识与应用背景。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工程施工;熟练使用工具软件进行日常运行与维护, 备份与恢复数据。
学生经过两个月的综合实训, 基本上撑握了计算机网络各个岗位的技能, 市场需求相结合, 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充分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进行调整和完善, 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体系。本文根据现有课程体系设计计算机网络专业综合实训所应包含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综合实训,工程项目,维护,网站建设,配置与管理,布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的最新改革与发展动态中国职业技教育2010.5
[2]雍冀慧.欧盟职业教育培训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述评中国职业技教育2009.30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9
一、以能力为导向设计实验
网络实验的设计要以网络专业学生的最终能力为目标, 针对各项能力来设计实验, 这样能让学生清楚知道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 而是为了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能力而做实验。每项能力均有相关的实验与之对应, 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及相关实验。
1. 网络组建方面。
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局域网络组建能力等。这类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 即对网络的规模、设备、应用等进行设计, 完成网络的组建。这方面的实验有:双绞线缆接头制作实验、简单局域网组建、交换机级连和配置实验、二层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设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带宽控制实验、交换机软件版本升级实验、交换机访问控制列表实验。
2. 网络管理方面。
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这类实验主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 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验有:交换机的控制口、远程登录方式和Web方式的管理实验、MAC地址的绑定实验、VLAN配置实验、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实验、三层交换机接口配置实验、配置基于802.1x的AAA服务实验、配置安全的ACL实验、路由器单臂路由实验、配置动态路由OSPF实验、配置VRRP实验、网络的流量实验、带宽监控维护的实验等。
3. 网络安全监控方面。
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的网络攻击能力和防护能力, 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攻击, 并且能对安全设备进行配置。这类实验主要是:防火墙的配置实验、网络监听实验、操作系统安全实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实验等。
二、重视对实验过程的把握
实验室相比教室而言氛围宽松很多, 如果对实验过程不加以重视可能实验课会变成自由活动课。因此, 必须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通过对学生实验的监督检查, 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 促使学生改进。因此在实验中, 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故意设置故障, 让实验小组自行进行解决, 老师在旁边只提示, 不给具体原因。既提高了学生排错的能力, 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综合实验的作用非常关键
实验类型一般有: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实验, 其中演示、验证、操作实验为基础性实验, 完成较低层次的总目标;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为高级实验, 完成高层次的总目标。前述的单项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 学生只是起到机械的验证工作, 其中并未加入自己创新的内容。
四、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试论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网络应用几乎无处不在, 网络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不断增强。尤其近年来, 我国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为我国提供了数十万的就业岗位。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 市场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造成网络基础技能人才短缺。如果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将严重阻碍我国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1. 教材落后陈旧, 跟不上时代步伐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 是学生学习的载体, 但目前大多数教材都与时代步伐相脱节, 教材内容陈旧落后、更新缓慢, 导致网络应用的很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地出现在教科书上, 如防火墙技术、无线技术等。此外, 教材理论性强, 实践操作的内容过少, 学生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不理想。
2. 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学生实践机会太少
现在的中职网络教学仍是一节理论加一节实践的模式。由于学校应有的学习设施不完善, 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理论课上, 教师照本宣读, 学生如同听天书, 导致学生兴趣丧失, 预期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
3.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学生对学习网络兴趣参差不齐, 进而给老师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4.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最根本的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要将以往的旧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进步的新模式。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1. 要选好实验, 激发学生兴趣
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遵循传统模式, 先在教室讲解网络传输技术、网络的发展史等理论性的内容, 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以实验为中心,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实现多方位互动
如采用项目教学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到最终评价,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践,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任务, 让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实践、思考、解决问题, 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点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 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协作两种方式来寻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以项目教学为引领, 以分解出来的教学任务为驱动, 组织教学。
3. 设置过程性与项目化的考核机制
课程考核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具有诊断功能, 还具有激励功能。与此同时, 考核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成败的尺度。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与项目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跟踪考核, 由课程学习、阶段测评、出勤情况、平时表现四部分组成, 各部分所占分值的比例可让学生参与并共同来制订。这种过程性的考核方式既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又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 防止学生形成“放弃平时、考前突击”的不良学习习惯。此外, 到学期末再结合项目化考核结果给出学生网络课程的最终成绩。项目化考核是指以大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随着课程的深入, 逐步完成项目的构建, 并以项目的形式提交给教师批阅和学生讨论互评。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 项目化考核是指让学生在学期末从综合应用项目中自行选取一个, 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的构建提交给教师批阅。
4. 通过校企合作使网络教学与市场接轨
校企合作, 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为抓好教育质量, 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为了加速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 使其具有专业特色, 更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合, 加强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对企业岗位紧缺人才的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调查, 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 并制订一系列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 同时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通过校企合作可强化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 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从教学实际来看, 计算机网络课程相对于一些原理性课程来说还是较受学生欢迎的。如何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传授好, 对于中职教育者来说,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课时限制, 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定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评价体系。因此, 使用“基本理论内容+偏重贴近实际需求的实训”是目前最为直接的方法。
中职计算机网络 篇11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及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86-1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要体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就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贴近市场,增加学生专业实践机会,让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培养高素质中职生的重要载体。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构建》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1.社会实践活动背景。在历年的教学中,该课程的第一堂课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理论、图形结构分析等讲解式教学。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以及网络之间的“构架”没有真切的体会,课堂讲解教学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本学期该课程的启蒙课,我尝试以实践体验为主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该课程以后的实践动手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打下基础。
中职计网班的《计算机网络构建》课是这学期该专业课的第一次课。我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带领学生参观事先联系好的离学校最近的智能化小区“市政天元城”。
2.实施措施。用两节课参观了该小区的部分“智能化”系统,我们周密安排参观“智能化”的四个部分,即:周界报警联动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网型楼宇对讲与住宅报警系统、停车一卡通自动化管理系统。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一边问,对“智能化”系统的构架有初步认识。
3.具体过程。在出发前,我给同学们作了简单说明:到什么小区,参观哪些内容,对同学们纪律上作了些要求,要求同学们做好记录等相关准备。学生对外出参观很兴奋,从整队到步行至该小区一共只用了8分钟。在小区信息管理员小周师傅的带领下,同学生们首先参观周界越防报警系统。在小区物管的总控制室,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矩阵切换系统,选用具有多台摄像机控制功能和多台显示器显示(大屏幕液晶),几乎看清楚小区内所有角落。小区物管演示了日期的叠加、画面冻结和锁定等功能。将我们进入小区的镜头回放了出来,在高稳定、高清晰、彩色监视显示器构成总控室的电视墙上,同学们看见自己的形象也都兴奋不已,议论纷纷。以往教学中,只能口述现象,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亲身感受,效果自然比课堂强得多。
小周师傅带领我们边参观边讲解,我们来到围墙边,给同学们介绍:该系统采用全套原装进口产品由红外对射探测器组成的周边防越报警系统与小区出入口及周边全方位的严密监控报警。同学们,自然思考到小区周界布设红外对射探测器是如何将作为非法入侵的信号采集终端的问题,小周师傅也作了解释,系统主控部分设立报警主机和防区显示屏及警号(闪灯),本系统可自动启动报警程序,同时该系统闭路监控中的多媒体电子地图显示非法入侵者的具体方位和位置等问题理解自然水到到渠成。同学们还认识了固定摄像监控机(也称枪机),全方位摄像机(也称球机)等。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偶尔还提问,真是一个不错的室外“课堂”。
信息管理员小周师傅还让我们演示了连网型楼宇对讲与住宅报警系统,其功能含有煤气泄露、防盗、单元内上下对讲,远距离开启单元门锁,并与物业管理中心连接。同学们尝试了单元对讲、住宅报警的系统,深切感受到该小区信息化网络架构给业主带来的安全和便捷。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了演示学习活动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同学们边说边走,来到小区车辆出入口,只见车辆缓慢驶到刷卡前,刷一下卡,闸门机自动开闸放行。这就是停车一卡通自动化管理系统一部分。小周师傅给同学们介绍了该系统工作原理。在非接触式IC卡读感器的刷卡区刷其停车卡,控制器自动检验卡片的合法性,卡片合法时,控制器会发出提示音,并联动摄像机拍摄车辆外观照片和联动闸门机开闸放行,当车辆驶近闸门机后。有同学问:闸臂落下时间长短是如何控制的?会不会砸坏车辆?小周师傅作了解释:车辆感应器感应到车辆信号。停车场控制器中形成一条车辆进场记录,包括司机姓名、所驾车辆外观照片、进场时间等,该记录同时送到停车场管理系统。当车辆驶出闸臂区域,车辆感应器迅速给出车辆驶离信号,指令闸臂立即落下,以防第二辆车不读卡进入停车场。小周讲得认真,同学们听得仔细,不知不觉两节课的时间过去了,收获非浅,对网络的构架有了初步的认识。
4.活动小结。我针对我所教的学科,争取给学生尽量多的体验与实践的机会,这算是新增的一次,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该课程将要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架构”有了的初步体验,为本门课程以后的教学开了个好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做事要言必行,行必果,每次实践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实践或体验报告,这次也不例外。
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思
1.体验或者实践教学可以看成学生亲身经历、形成经验的过程。对于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任何事情当然不可能都去亲身经历一番,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让学生去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且主要是从书本中来学习的。但是对实习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往往必须安排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为了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尝试以实践场地为课堂,要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给他们多“看”、多“试”、多“练”的机会。实验实习不仅为理论教学服务,而且为培养学生能力服务,因此,要加强技能性、技术性的实验实习,通过操作,帮助学生加强对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技术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学 篇12
1 中职学校进行网络教学改革的意义
信息化社会条件下, 人们在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 需要及时掌握信息、及时补足知识与技能的欠缺。网络教学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 具有容量大、信息丰富、跨越空间限制、传播速度快、信息检索和查询方便等特点;再融合多媒体技术, 又具有沟通灵活、系统开放、资源共享、便于协作等特点。因此, 网络教学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师生关系的弊端, 适合中职学校推行“2+1”办学模式和工学交替的需要, 对实现“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这一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网络教学对中职教学的影响
2.1 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网上信息丰富多彩、层出不穷、传递便捷, 有利于教师选择有用的教学资源, 也有利于学生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大纲、教材, 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设计教学, 推荐学生阅读材料,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且, 网络教学将师生互动、网络技术和图、文、声、画等多媒体技术融为一体, 丰富了教学环境, 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学习气氛, 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 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结合起来,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在网络教学中, 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网络教学中教学的组织者、编制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坐在呆板的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具有一定灵活性的主动学习, 尤其是网络教学的互动性, 可以真正落实“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 从而使传统的适应少部分学生的教学转变为学生自由定制目标学习, 使教学过程体现了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促进了学生内因作用的发挥。
2.3 教学目标更加多样
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这就使传统的集体化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而且近几年中职扩招后, 班级人数过多, 更加难以进行针对性教学。网络教学克服了以上弊端, 网络教学是集体化和个体化二者的有机结合, 利用网络,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参加各种类型的专题讨论组,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讨论, 个别学生还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单独就不明白或想了解问题向教师请教。这样, 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 教师的教学针对性增加,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2.4 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网络教学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实现实时信息互相交流沟通, 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 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 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及时获取教学信息, 反馈学习心得;使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指导学生及时调整,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 多名教师可以开设同一门课程, 学生可以选择教师, 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2.5 教学模式更加开放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一间固定的教室, 打破了空间的障碍。这就为推行工学交替的中职学校带来了教学上的方便, 无论学生在何地工作, 只需教师与学生约定时间, 即可在网络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同时, 也可以使学生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获得教师的指导,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 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3 中职学校进行网络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控制能力
网络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不同。传统教学环境下, 教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的反应, 对学生不正确的反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应对, 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控, 必然要产生“时滞”效应。因此, 对教师来说,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 既要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 组织、引导同学之间的讨论, 又要及时变更教学内容和调节教学方案, 避免教学处于失控状态。
3.2 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引导能力
网络教学并非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在网络教学中, 教师仍要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工作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 提供解决途径, 利用计算机反馈及时的特点, 为学生化难解疑。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授知识, 教师的工作更多体现在“导”上。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 帮助学生决定适合自己需要和实际的学习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网络教学为学生上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但网络世界的内容良莠不齐, 尤其是聊天、交友、游戏等对年龄尚小的中职学生吸引力极大, 部分学生会沉迷其中, 影响学业。因此,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绝不能简单地禁止学生接触游戏等, 要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正确看待问题, 使网络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 网络教学的开展给中职学校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职学校应认真研究网络教学这一新生事物所带来的影响, 趋利避害, 既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有效教学, 又使学生爱学乐学, 培养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丽艳.信息时代网络教学[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1]崔丽艳.信息时代网络教学[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
[2]王贺明.利用网络资源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J].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2]王贺明.利用网络资源组织计算机基础教学[J].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