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诊断(精选5篇)
院前诊断 篇1
低血糖症是内科的常见急重症之一, 也是院前急救医生常常面对的疾病。低血糖症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 甚至死亡, 常易误诊、漏诊, 故正确及时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院前接诊治疗的126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依据
(1) 低血糖症状; (2) 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 (3) 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1]。所选取的126例患者均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 女71例;年龄25岁~93岁;1型糖尿病15例, 2型糖尿病87例, 其中伴高血压31例, 脑血管意外15例, 心脏病8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10例, 肝硬化4例, 恶性肿瘤2例, 酒精中毒2例, 剧烈运动后低血糖1例, 不明原因5例。起病至接诊时间1 h~48 h。对126例患者现场使用微量血糖仪做快速血糖测定, 检测值在0.6~2.6 mmol/L。
1.2 诱发因素
(1) 糖尿病患者进食减少或过度劳累后按平时剂量使用降糖药物81例; (2) 糖尿病患者伴随合并身体其他部位 (胃肠道、呼吸道等) 感染者15例; (3) 部分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过量降糖药6例; (4) 有慢性基础病患者进食严重减少16例; (5) 大量饮酒剧烈呕吐2例; (6) 剧烈运动后低血糖1例; (7) 不明原因5例。
1.3 临床表现
到达现场时24例患者意识清, 主诉为心慌、头晕、颤抖、出汗、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等;102例患者意识不清, 其中90例患者为昏迷状态, 8例患者呈嗜睡、昏睡状态, 4例患者出现胡言乱语、躁动、幻觉、行为怪异等精神失常的表现。经治疗意识转清后追问病史, 80例患者在出现意识不清前有头晕、乏力、多汗、心悸等前驱症状。
1.4 治疗方法
除2例清醒患者拒绝现场治疗外, 其余22例清醒患者立即给予口服糖水、食物等治疗。10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予50%葡萄糖20~40 m L缓慢静脉注射, 并予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维持, 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重症患者均予开放气道、吸氧、心电监护和其他对症治疗。经院前处理, 有88例患者意识转清, 有14例患者在监测血糖水平恢复正常达30 min以上, 意识仍不清, 考虑存在脑水肿的可能, 予20%甘露醇250 m L静脉滴注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17例患者症状缓解后拒绝到医院继续治疗, 其余109例患者均转送至院内进一步治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 经院前急救治疗后, 现场症状缓解、意识转清81例, 途中意识转清31例, 清醒时间在5 min~20 min, 院前救治症状缓解的病例共112例 (占总数的88.9%) ;14例患者在院前治疗后仍意识不清, 接回医院进一步治疗后, 12例患者康复出院, 2例患者因本身合并肝、肾功能不全, 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低血糖症或低血糖昏迷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导致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低血糖症首先表现为出汗、心悸、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饥饿、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反复发作的持续严重的低血糖将导致昏迷, 称为低血糖昏迷, 并可使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损伤, 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因而院前急救时, 及时诊断低血糖症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3.1 尽早行血糖测定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 存在时间紧迫、随机性强、病情复杂多样、急救环境多样、急救条件差等因素, 加上院前急救医师水平参差不齐, 常会忽略低血糖患者的现场快速末梢血糖检测, 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所以院前对于所有昏迷、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药物过量、酒精中毒以及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常规进行血糖测定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3.2 重视低血糖症的常见相关因素
由本组病例分析, 可见院前发生低血糖症最主要因素为糖尿病, 约占80.9%。糖尿病患者多由于饮食减少、过度劳累、感染发热而未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导致出现低血糖症;也有部分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过量降糖药致低血糖症。其次为肾功能不全, 约占7.9%。出现肾功能不全时, 患者对胰岛素的分解及排泄减少, 肾脏糖原合成减少以及磺脲类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等, 引起低血糖症[3,4]。再次为肝功能不全, 约占3.2%。严重的肝脏疾病时, 肝细胞大片坏死, 导致对糖原的合成和异生作用降低, 对胰岛素分解作用减弱, 肝癌患者肿瘤细胞过多吸收葡萄糖并分泌较多胰岛素样物质, 易引起低血糖[5]。其他如酒精中毒、药物中毒、恶性肿瘤、剧烈运动等均可引起低血糖症。因而急诊医师不能忽略病史采集, 如糖尿病患者最近的用药情况、情绪饮食、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 加强对低血糖症常见相关因素的认识, 对于院前急救快速及时诊断低血糖症提供重要的依据和线索。
3.3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
在本组病例中, 未发现能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采用血糖测定和进食糖水、食物自救的病例, 说明本地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以及低血糖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仍非常欠缺。所以医院可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 邀请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使其了解糖尿病及低血糖症的特点, 增强对低血糖的认识。教会患者使用微量血糖仪, 在家中要备有血糖仪, 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血糖波动较大时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的用量。嘱患者要随身携带含糖较高的食物, 在出现低血糖昏迷的前驱症状时能及时监测血糖及口服糖水或食物自救, 这些均会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同时可以协助院前急救工作, 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 低血糖症是院前急救医生经常面对的常见急重症之一, 临床症状复杂多样, 容易误诊漏诊, 早期及时识别诊断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院前急救医生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认识, 重视常见相关因素, 细致了解病史, 快速测定血糖水平, 迅速筛查出低血糖症患者, 提升血糖水平, 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 为患者安全转运和入院后继续治疗打下基础, 降低低血糖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使其加深对低血糖症的认识, 能及时监测血糖及口服食物自救, 减少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造成不可逆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低血糖症院前急救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措施, 提升院前急救能力, 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院前急救中诊断为“低血糖症”共计1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经过院前急救, 症状缓解112例 (88.9%) , 14例仍意识不清, 接回医院进一步治疗后, 12例患者康复出院, 2例患者因本身合并肝、肾功能不全, 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院前快速反应使低血糖症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救治, 效果显著, 可减少并发症及为院内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关键词:低血糖,院前急救,诊断,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志寅.内科危重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14.
[2]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3-184
[3]文涓.低血糖症175例相关因素与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6 (18) :183-186.
[4]徐平.院前低血糖204例回顾性分析[J].四川医学, 2013, 11 (34) :1713-1715.
[5]董砚虎, 钱荣立.糖尿病并发症当代治疗[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2:140-142.
院前诊断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 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 (18例) 和对照组 (17例) 。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的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肿瘤患者。观察组中男11例, 女7例;年龄24~56岁。对照组中男10例, 女7例;年龄25~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1) 加强培训和学习。首先对护士进行集中思想培训, 让护士从思想上开始转变, 自身主动重视院前急救护理学, 加强知识的积累;其次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抢救体系培训和管理, 采用模拟患者的方法进行现场抢救和护理措施, 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护士应急反应能力, 在发生院前急救工作时, 护士能够在接到紧急任务后迅速出发并赶赴急救现场实施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帮助患者尽快进入手术室治疗, 在整个过程中有条不紊, 帮助医生救治。 (2) 信息及时掌握。护理站工作人员应该24h值班,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患者所在区域和大致情况, 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医院相应科室做好准备工作, 并且调派人员出发去现场, 抢救患者。 (3) 保证急救物品和设备齐全完好。护士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急救管理制度, 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损毁急救设备和药品, 保证设备和药品的齐全, 平时应该有专人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定期查看设备和药品是否出现问题, 以期能够在第一时间整理所需设备和物品, 出发去现场进行急救, 在去现场的途中, 保证和医院本部的联系, 能够双管齐下, 充分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4) 规范现场急救制度。鉴于平时急救培训获得一定经验, 要求急救护士在进入现场时, 能够保持冷静客观, 对患者进行迅速诊断, 保证患者从头到脚, 没有一丝遗漏, 之后针对不同病情进行相应救治, 如患者有骨折或者肢体实质性损伤时, 应该保持患者体位不变, 尽快止血。实施心肺复苏时, 开放患者气道, 并且保证患者处于平躺地位。另外, 对于平时身体素质较高, 遭遇特殊状况下受伤, 抢救应该有足够时间, 一般而言, 心肺复苏的时间需要持续30min以上。 (5) 对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加以规范。院前急救患者应该秉持先救治后送回的原则,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人员和设备的调配, 在患者脱离危险时, 尽可能让患者自行就医, 将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将患者运送到医院时, 应该小心搬动,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2]。
1.3 评价指标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和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近些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伴随而来的医学也有了长足地进步, 在很多领域上已经能够和国际上接轨, 医院作为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 更加容易引起关注。特别是院前急救护理, 关系到患者生命存亡, 更需要引起重视。国际研究表明, 猝死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为4min, 严重伤员的黄金抢救时间为60min, 白金抢救时间为10min, 由此可见,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对于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重伤患者, 院前急救及时与否, 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本院加强院前急救护理, 内容重点包括加强培训和学习、信息及时掌握、保证急救物品和设备齐全完好、规范现场急救制度以及对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加以规范等内容, 并与进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后, 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所需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等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均有一定程度改善,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宗旨, 具有深远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 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 (18例) 和对照组 (17例) 。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 治疗结束后, 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护理管理研究,护理
参考文献
[1] 冯晓薇, 吴仙蓉, 向美焕, 等.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2) :71.
院前诊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6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3例。其中, 观察组:最大年龄79岁, 最小年龄45岁, 平均年龄 (55.7±14.7) 岁;女31例, 男72例;对照组:最大年龄86岁, 最小年龄43岁, 平均年龄 (57.7±18.6) 岁;女33例, 男70例。所有患者均经MR或CT等影像学检查, 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研究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排除恶性肿瘤、造血异常、贫血、严重肝肾功异常患者及合并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患者[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脑卒中急救护理措施,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判断病情, 对病情评估,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后转运入院。
1.2.2 观察组
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接听急救中心电话后, 尽快到达现场, 途中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尽可能多获取与患者病情有关的信息, 例如患者的病史、目前神志状况、发病时间、药物过敏及以往用药情况, 尽快制定救治计划。院前急救护理步骤如下: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电话嘱咐家属, 切勿搬动患者, 使患者保持静卧、头高位, 清除患者口腔异物[3]。②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评估病情:GCS≥8分, 立即转运入院;患者GCS<8分, 即患者陷入昏迷, 立即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抢救, 吸痰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 再转送入院。③途中, 防止误吸维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若恶化应及时对症处理[4]。④与收治科室的大夫做好联系, 使其做好入院抢救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从呼救到入院时间、治疗效果 (即致残率和致死率) 。致死是指因脑卒中患者死亡, 致残是指因脑卒中, 患者失去部分活动能力[5]。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从呼救到入院的时间 (31.3±10.9) min, 短于对照组的 (43.1±12.6) min;其治疗效果、致残率 (57.28%) 及致死率 (8.74%) , 低于对照组的致残率 (70.87%) 及致死率 (16.51%) , 治疗效果和呼救到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卒中为一种致残和死亡系数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 绝大多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致残率高达70%~80%, 其具有病情凶险、发病急、进展恶化快的特点, 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6 h以内, 越早进行护理干预, 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死率就会越低。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全新的临床医学护理模式, 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 在患者突发疾病而不能及时送入医院进行专业救治时, 可以根据此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提供护理, 避免过于慌乱中遗漏护理项目, 规范了程序, 大幅提高了护理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 根据病情评估, 采取不同救护措施, 对GCS评分8分以下, 也就是昏迷级患者, 立即根据院前优质护理进行护理抢救,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运入院。院前优质护理缩短了从呼救到入院时间, 降低了致死率和致残率, 研究结果与谭承雯[6]发表的临床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结果基本相符。
本研究, 主要对比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院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组:致残率57.28%, 致死率8.74%;对照组:致残率为70.87%, 致死率16.51%。从呼救到入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院前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可以有效加快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时间, 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5) :106-108.
[2]薛兰芳.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3) :62-63.
[3]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8) :41-43.
[4]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2) :88-89.
[5]赖启姣, 孙玉萍, 刘华萍.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156例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8 (1) :121-122.
院前诊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自宁波市急救中心(不包括县市区急救分中心)在2010年1-12月的全部病例共计18030例(排除出车后患者已自行转运或因各种原因拒绝救治等的空诊次数)。
1.2 调查方法
对院前救治病例的诊断以出诊医生的诊断为准,根据院前救治病例的年龄、性别、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出诊月份分布、病种等进行统计,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出诊的一般情况
2010年1—12月宁波市急救中心共计出诊18030例,平均每天出诊49.40次,其中男9439例,占52.35%,女8591例,占47.65%,男女之比为1.10∶1.00。年龄范围1~96岁,以46~64年龄组为多,占53.94%,各组男性多于女性(见表1)。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为(10.41±1.62)min。全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救护车空诊(指出车后患者已自行转运、因种种情况拒绝检查或送医院等导致救护车跑空的情况)[1]共计2856次,平均每月空诊次数为238次。
2.2 院前急救患者性别及病种分布构成比
18030例院前急救患者前5位病种分别为创伤、脑血管急症、心血管急症、呼吸科急症、各种中毒(见表2)。
2.3 院前急救出诊月份分布
1、7、12月份院前急救出诊次数较多(见图1)。
2.4 院前急救疾病发生的季节分布
创伤以12月份较多,脑血管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以1、2月份较多(见图2)。
2.5 院前急救死亡患者情况
院前死亡患者217例,其中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已死亡或抢救后死亡的患者181例(83.5%),运输途中死亡36例(16.5%),死亡原因前5位分别为:脑血管急症59例(35.77%),心血管急症56例(34.29%),创伤41例(18.89%),各种中毒7例(3.23%),儿科急症4例(1.84%)。
3 讨论
3.1 宁波市急救中心简介
3.1.1 院前急救患者呈现性别与年龄差异
宁波市急救中心主要承担宁波市中心城区221.82万[2]常住人口的日常急、危、重患者和自然灾害事故、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伤病员的院前急救任务。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与柳松等[1]、阮海林等[3]的调查结果一致,但性别差异较其不明显。发病年龄以46~64岁年龄组为多,这可能和青壮年是社会劳动的主体,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且该年龄段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有关。
3.1.2 空诊率高
平均每月238次,不仅造成了院前急救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延误了抢救的黄金时间。
3.1.3 创伤位居疾病谱首位
在18030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位列第一,导致创伤的主要原因是车祸和各种意外事故。这和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经济相对较发达,境内陆路交通便利,私家车拥有量多有关。据统计,宁波市辖区内高速公路里程达300余公里,私家车达20余万辆,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导致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4]。另一方面,宁波市中小企业较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自我防护知识欠缺,也是导致各种创伤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在院前急救患者死亡原因排序中,脑血管和心血管急症位居前二,是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3.1.4 疾病的发生率与季节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年月平均急救人数为1502例,其中1月份出现最高峰,达1634例,6月份最低,为1355例。创伤以12月份较多,脑血管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以1、2月份较多,其余差别不明显。
3.2 对院前急救管理的启示
3.2.1 掌握院前急救规律,明确院前急救工作重点
院前急救工作的重点应该适应现代疾病谱的新规律、新特点,因此应当加强对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急症的研究,并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建立合理的院前急救诊疗体系。(1)对于院前急救中的常见病、危重病,应当建立急症诊疗或急救常规,从而提高急救医疗质量。(2)加强急诊外科建设。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三环理论”,即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实现院外、院内和重症监护治疗全程一体化的创伤救治模式[5]。沈阳市急救中心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展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业务功能,通过各环节密切联系,协调运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缩短了治疗延误时间,降低了死亡率[6]。 (3)高度重视救护车抢救设备,救护车上应该配备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设备,以提高对创伤的综合抢救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供养、输液、复苏监护以及呼吸机等的配置并保持各项设备处于完好状态[3]。(4)以疾病的季节分布规律为依据,做好人力、物力的合理安排,使工作更具主动性和预见性,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5)进一步健全急救网络系统。加强急救中心与基层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的联系、交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诊科的学科建设,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加强与110及119的协作,使之形成完整的急救网络,从而缩小急救半径,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
3.2.2 降低空诊率,提高急救资源利用率
针对空诊率高,急救资源浪费多的特点,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宣传,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呼救。(2)加强对出诊人员,尤其是救护车司机对城市及近郊道路的熟悉,以便于能及时到达急救地点。(3)急救人员在出车后应保持通讯工具的畅通,出车后积极与病发现场人员取得联系,明确急救地点,避免接车地点误差,节省救护途中时间[7]。
3.2.3 提高院前急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院前急救具有多样性、危重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对院前急救人员的岗位培训,将常见急症作为培训重点,既要注重培养急救人员的全面救护能力,又要确定重点培养方向,做到一专多能[1]。此外,还可根据各地条件酌情安排院前急救人员参与院内急救轮训,提高对院内急救的了解,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提高院前急救人员在向院内急救医生交待病情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从而减少接诊延迟时间,更好地做到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
3.2.4 加强公众院前急救知识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交往日趋频繁,活动空间增大,人均寿命也在增长,车祸等各种意创伤害明显增多,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扶摇直上,并往往以急危重症的形式危及生命[8]。因此,要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必须提高公众的急救能力,建立完善的社区公众急救网络,倡导第一目击者参与急救,从而让公众真正拥有急救的“白金10分钟”[9]。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加强对院前急救的宣传,并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对公众开展有针对性的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进而提高公众的院前急救能力[10]。另一方面,转变公众对急救的认识,急救并不是医务人员的专利,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第三,在加强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从而形成居民自救、急救中心院前救护和院内救护三位一体的急救网络。
摘要:目的 调查宁波市院前急救的现况。方法 对宁波市急救中心在2010年1—12月的全部病例共计18030例进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结果 院前急救平均每天出诊49.40次,男女之比为1.10:1,以46~64年龄组患者为多,占53.94%;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为(10.41±1.62)min;发生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创伤(56.78%)、脑血管急症(9.44%)、心血管急症(7.15%)、呼吸科急症(4.46%)、各种中毒(3.88%);月平均急救患者数为1502例,1月份急救出诊最多,创伤以12月份较多,脑血管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以1、2月份较多;院前死亡患者217例,脑血管和心血管急症是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分别占35.77%和34.29%。结论 院前急救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和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院前急救管理
参考文献
[1]柳松,王东华.沈阳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7(5):519-521.22010宁波统计年鉴[EB/OL].(2010-10-08)[2011-1-
[16]].http://www.nbstats.gov.cn/tjnj/2004njbg.htm.
[3]阮海林,杨春旭,丁爱国,等.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689-1691.
[4]朱兴德,王国文.宁波地区突发性事故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探讨[J].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6):474-475.
[5]Jiang GY,Shen WF,Gan JX.Development of the trauma emergency care system based on the three links theory[J].Chin J Traumatol,2005,8:259-262.
[6]刘秀香,刘义德.急救中心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4):369-370.
[7]周峰,陈一峰.丽江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62-63.
[8]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9]何忠杰.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J].中国全科医学,2006,19(20):1659-1662.
院前诊断 篇5
关键词:院前猝死,心肺复苏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国猝死的发病率和发病人群已经有较大改变。然而, 猝死的流行病学、救治成功率、发病年龄高峰及死亡原因分布等情况, 国内尚未有统一和权威的数据报道, 国内关于院前猝死的流行病学数据, 仅零散分布在各个期刊上[1,2,3,4,5]。院前猝死救治成功率极低[2,3,4,5,6]。如何提高院前猝死的救治成功率?国内的观点集中在院前急救的专业化[7], 指南应用的本土化和大力普及CPR技术[8]上。笔者整理了南京市急救中心南京市中医院分站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接诊的院前猝死病例, 分析临床特点, 试图找出提高院前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笔者整理了南京市中医院120分站的出车记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医师判断死亡的患者74例, 其中有8例患者姓名、年龄均不详, 7例患者仅年龄不详, 9例患者仅性别不详。男43例, 女31例, 年龄最大为94岁, 年龄最小为20岁, 平均年龄为67.5岁。
2 病例临床特点
2.1 无名氏的问题
74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姓名、性别不详, 仅有发病地点, 占全部病例数的21.6%。
2.2 性别差异
男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2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为63.6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10例, 40~60岁组13例, 60岁以上20例。女性患者中, 年龄最大94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为80.0岁。划分年龄组, 其中20~40岁组4例, 41~60岁组10例, 60岁以上17例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到, 60岁以上年龄段猝死高发, 这与年龄较大, 机体衰老, 各种基础性疾病增多有关。男女比例有明显不同, 男性猝死发生高于女性, 且女性猝死多发于较高年龄段, 平均年龄为80岁, 而男性在中青年龄段也有分布, 或许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疾病有关,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讨论
3.1 无名氏的问题
我院120分站地处南京市城南繁华地带, 夫子庙、雨花台等景区和安德门民工市场, 通往江宁区的交通枢纽等均在我站急救半径内。因此, 呈现患者社会阶层多、意外多、无主患者多的特点。因此, 不少猝死患者的120呼叫由目击者和警察、交警等完成, 在呼叫时无法报出患者具体姓名、年龄等, 成为“无名氏”, 这些患者在猝死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未及时送医院救治, 现场宣布死亡的患者中比例更大。在无名氏患者中, 有明确病因记载者仅6例, 死因多为坠楼、外伤等。因此, 120工作更多的呈现社会性的特点, 需要120医师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相关法律知识, 才能很好的与警察、交警和大量围观群众沟通, 并进行自我保护。
3.2 发病到心肺复苏开始的时间问题
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准确的发病时间, 心肺复苏是否在6分钟之内开展, 并不能确定。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是被家属和邻居发现而呼叫120, 呼叫时经常出现昏迷, 喊不醒, 甚至没有主诉, 仅有急症症状的描述, 也无法说清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120医师抵达时才发现患者已经死亡。除外一些明显失去急救指证的情形出现 (例如体温下降、肌肉僵硬、尸斑出现等) , 很难判断具体死亡时间。有旁观者目击发病过程的也无法提供准确的时间, 因为人在慌乱紧张时, 存在感觉与具体不符合的情况, 往往觉得过了很长时间, 而实际仅有短短的几分钟。能够记得看时间的患者更少。
3.3 死亡原因的问题
绝大多数的目击者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呼吸心跳骤停, 仅是发现患者无反应或嘴唇发紫等情形呼叫120。120医师抵达现场后, 忙于搬运和心肺复苏, 无暇判定死亡原因。部分患者抵达医院时, 体温下降, 血液抽不出, 更加无法判定死亡原因。因此, 很难在临床判定患者的真正死亡原因。从院内急救的反馈来看, 能够明确判定死亡原因的患者, 常常为气道异物、溺水、电击、外伤等。大部分死亡患者为老年人, 加上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 能够接受尸检者极少。因此, 很难统计出准确的死亡原因分布。
3.4 搬运和转运过程中的问题
从既往的报道来看, 目击者到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是制约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瓶颈, 很多专家也提出普及心肺复苏技术, 城市道路拥堵和急救资源调配等问题。然而, 罕见报道提出城市和小区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困难。我站急救半径内居民区密集, 楼间距小, 小区大门和通路狭窄, 街巷多, 除了近年来新建的居民小区外, 没有专门的停车场, 小区居民的车辆停在小区道路内;很多旧小区没有电梯、楼道无灯、楼梯窄小;新建小区配备的电梯, 往往是客梯, 没有货梯, 无法将担架车放入电梯内。有些新近建设的城区, 夜间路灯稀少, 寻找街巷和门牌号码困难。江宁通往市区的主干道经常处于拥堵状态, 加上城市建设, 地铁开挖经常造成围挡, 降低了120运行速度。因此, 在行车、搬运和转运过程中, 均存在效率不高, 鸣笛示意依然无法通行的状况。
3.5 流行病学意识的缺失
我站成立至今运行已经10年, 人员变动频繁, 甚少重视数据的保存和研究。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交接班记录本和部分急救病历, 诊断简略, 部分数据不全, 缺乏送往医院后诊治情况的记录。李春盛认为, 要重视流行病学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9], 目前120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细化, 规范病历书写, 留存典型病例, 做大量的整理汇总和随访工作。市区内急救资源分布不均衡, 急救任务几乎全部由三甲医院承担。三甲医院集中于城区, 新城区急救资源少。因此, 三甲医院急诊科爆满, 门前道路及院内通向急诊科的道路拥挤。
3.6 急救知识仍需普及、宣传, 急救设施需要完善
有资料显示, 我国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远不及国外。当发现猝死发生时, 公众采取的方式最主要是呼救120, 而不是实施CPR[10]。公众参与急救在提高猝死救治率上占有重要作用。猝死患者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以内 (《院前猝死321例临床分析》) , 若超过10min, 生存率几乎为零, 但120救护车到达事发地时间受抢救半径的限制, 不可能全部在所需的时间内到达, 即便半径较短, 也有可能因上所述道路、小区建设状况等影响使救护无法及时赶到, 这就使得公众参与急救尤为重要, 所以需要加大公众急救培训, 熟练掌握CPR。同时有必要在公共场所增加自动体外除颤器仪 (Ao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 同时普及AED的培训。目前AED培训是我国急救知识普及与国外相比最为薄弱的环节, 有必要引起重视。急救措施应该多样化, 我站的最终目的是抢救患者,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 只要能尽快让患者苏醒, 恢复生命体征, 就值得借鉴使用, 所以不断地创新急救措施, 拓展多样的急救方法有重要意义。
3.7 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除了急救知识普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宣扬和法律保护, 这是确保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的大众主动参与急救的保障和动力。如果没有这两点, 即便公众急救培训的水平再高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果。有调查显示, 公众不愿实施CPR与缺少相关法律保护热心救助者有关。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接二连三出现的好心人反而遭诬陷事件, 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11]。所以社会应该大力颂扬热心急救之人, 国家也应制定相关法律使救人之举得到保护, 这样热心的公众在面对猝死患者时的犹豫就很可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