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2024-09-20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共12篇)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1

一、故事导入法

中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在课前, 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段小故事, 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 也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瞬间得以激发, 如, 关于物理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 或是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物理事件, 都能激发起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莫大兴趣.

例如, 在讲到“简单的磁现象”这一内容时, 可用“马隆磁石吸敌兵”来进行导入:晋军主帅马隆率部到达一个山口, 前面山谷道路狭窄, 即刻传令士兵到附近的某处运石头, 并把石块垒在路的两侧, 再让士兵们全部换上犀牛皮盔甲.待凶猛的鲜卑族士兵冲过来偷袭西晋军时, 一个个都被两旁的石头吸住动弹不得, 大叫:“汉人有妖术.”就这样, 马隆一举收复了凉州.就在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之时, 我趁势说道:“为什么穿盔甲的鲜卑族士兵会被吸住?为什么穿犀牛皮盔甲的西晋军却没有被吸住?汉人真的会施妖术?学习完今天的新课, 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则精彩的小故事, 成功的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 也为整节课的成功埋下伏笔.

二、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 能集文本、图象、声音、动画于一体, 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的优势, 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如果能结合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创设情境, 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得到直观的欣赏, 同时, 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思维能力.

例如, 在学习“光的反射现象”时, 我选择了电影“赤壁”中的一段关于“盾牌反光破敌”的视频:长坂坡, 曹操大军杀来, 张飞率领兵马断后, 眼看敌人已经冲到面前, 张飞大喝一声“分”!最前排的盾牌兵马上翻转盾牌, 原来背面是金黄色的黄铜镜, 迎着太阳反射出炫目的光芒, 曹操的骑兵猝不及防, 纷纷堕马.就在学生看得意犹未尽之时, 导入了新课内容, 这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让学生看到了最直观形象的例证.

三、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法

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 可以说, 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现象进行导入, 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信息, 体会到物理的无处不在, 通过把生活模型变为教学案例, 带领学生步入物理的世界中,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热情.

例如, 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这节内容时, 那天下午正好刚刚下过一场小雨, 地面上有些地方已经干了.一上课, 我首先用沾有水的棉花球在黑板上随意写了几个字, 并让学生进行观察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消失的过程, 接着提问:

“黑板上用水写的字怎么没有了?”

“水蒸发了”.学生回答.

“大家看看窗外, 刚才下过的一场小雨, 为什么地上的水也没有了?这些水到哪里去了?”

“水也变成水蒸气了”.学生回答.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新课内容, 不仅使学生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而且, 也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总结知识, 更好的掌握和记忆物理知识.

四、实验导入法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典型特征.在新课教学时, 利用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进行导入, 不仅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实物, 从感官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 通过观看整个物理过程, 学生对这一过程中的知识也有更为深刻的记忆.很多教学实践证明, 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甚至, 有的学生在若干年之后都还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例如, 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 盛满水, 让一位学生把一根家里常用的筷子放入杯中, 很快学生发现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了, 这位学生立刻把这根筷子拿了出来, 发现筷子又变直了.经过几次试验, 学生接受了筷子放入水中会变弯曲的事实, 但是没人知道其中的奥秘, 就在学生深感疑惑的时候导入新课内容.采用适当的实验导入新课, 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因为好奇, 也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对学习新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形式还有很多, 如, 复习导入、谈话导入、设疑导入、游戏导入等方法.良好的教学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这需要我们教师正确把握导入的原则, 多探索、多实践, 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殿军.激趣导入, 事半功倍—例谈初中物理课堂导入设计[J].中学物理, 2012 (6) :27-28.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2

河北省无极县大陈镇学区 成军红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的一开始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点出课题,引入新课,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讲述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由于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直接进入主题可节约时间,将课堂前短时间全部用于教学新课使学生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但由于初中生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这种方法不易把学生从课间的注意力转入到课堂中来,因而,此方法在初中数学课上使用是比较少的。

二、生活事例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多观察、多挖掘,创设出在学生生活情境中熟悉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习《事件的概率》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小芳和小丽都想观看“水立方”的游泳比赛,但只有一张门票,你能否想一个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谁去观看?有同学建议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确定:因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是一样,所以是公平的。”有男生说:“世界杯裁判就是这样决定谁先发球的,肯定是公平的”。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踊跃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四、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复习旧课中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也就是复习引入,这是我常用的导入方式。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我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又如:教学三角形相似判定时,我从复习三角形全等判定后引出来,学生在思考和回忆中构建知识体系,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而增加了理解和记忆。这种复习类比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平方根》时我这样设计导入:正方形ABCD是面积为2m2的`白铁皮,请你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会建立如下方程:设AB=x,则x2=2,但是学生求不出这个方程的解。因为在有理数范围内,找不到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2。为了求出方程的解,我们要引入一些新数了,这些数是什么数呢?就此设置悬念,引出课题。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旧知识已经无法解决新问题,必须学习新知识,于是学生就会带着疑问集中注意力,追求新知识。

六、实例导入法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提问:小明买4千克苹果,3千克梨需27元;若买4千克苹果,2千克梨需22元,问梨和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苹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苹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给出方程组引入好的多。

七、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八、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此法运用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九、游戏导入法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坐标时,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让一个同学做原点,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x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坐标也就随着变化。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3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因此,如何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每位物理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结合高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谈一谈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一、温旧知拓新识引入新课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物理知识的传授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温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复习前一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内容顺利引入。通过上一节的实验探究可以发现,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从而推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这样不但使学生温习旧知识,而且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讲故事创情景引入新课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天性。课起始,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很多人虽进入了课堂,但心中想着的是课间的玩乐。此时,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如学习“电流的磁场”时,给学生讲述18世纪末,年轻的奥斯特受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启发,想象电、磁和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在一段时间内,他一边思考,一边实验,经历了无数次挫败,终于发现了课堂上像是偶然实为必然的揭开电磁新时代帷幕的故事。这样能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物理原理讲得生动活泼。用扣人心弦的生动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教学。采用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献身科技事业的事迹或物理规律发明的历程引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意志品质,提高献身科学事业的愿望,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能力无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诵诗词激趣味引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古代诗词具有丰富的内涵,用其吸引学生注意,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如讲“物体的运动”时,可用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的诗词引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云天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系,云是静止的。

四、做实验获猜想引入新课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弟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一上课教师先演示与本课时内容有关的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高度的集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多方面猜想,自然引入新课。例如对“交变电流”的引入,可采用如下几个演示实验:1.把两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注意使两者正负极的方向不同,然后连接到教学用发电机的两端。转动手柄,两个磁极之间的线圈随着转动。边实验边让学生注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会发现小灯泡交替发光,一亮一暗)2.观察某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以零刻度线为基准左右摇摆)3.用电流传感器先观察电池供给的电流波形,再观察学生电源交流档供给的电流波形(前者是一条直线,后者是数学上的正弦函数图像或者余弦函数图像)提出问题:以上几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样一开始使学生进行感知,为理解教材准备了条件,生动、新奇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新奇而不见怪、有趣而不乏味、直观而不繁琐的实验引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把学生引过探索知识的海洋。

五、设疑团制悬念引入新课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的引入,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为什么拿在我们手中的书本、铅笔不会滑落呢?

六、用电教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中,采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内容时,可以播放几段视频:“水流星”的杂技表演;翻滚的过山车;中国民间舞龙表演等等,让学生猜测、发表观点;也可展示一些图片:骑自行车、摩托车转弯,汽车、火车转弯,飞机作俯冲运动、汽车过拱桥等。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并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4

进入初中阶段, 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小学比起来明显加重, 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 通过在课前讲述一则生动有趣或耐人寻味的故事, 或是一些物理学家的趣闻轶事等, 使学生能放松紧张的大脑, 求知欲望瞬间得以激发, 就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 在学习“平面镜”这一新内容时, 给学生讲述一段关于古希腊的一位最伟大的数学家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在阿基米德晚年时, 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 他率领叙拉古人民手持一样“秘密武器”, 将阳光聚焦在罗马军队的木制战舰上, 使它们焚烧起来, 致使罗马军队大败.故事一结束, 学生便纷纷对这“秘密武器”议论开来, 抓住时机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这个“秘密武器”是什么吗?是许多面镜子!把强烈的阳光反射到波斯船帆上的一点, 最终使它们焚烧起来, 物理就是这么神奇!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通过一则精彩的小故事来诱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既活跃了课堂氛围, 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神奇,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设疑导入

教师在讲授新课内容时, 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出一个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悬念进行导入,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转化, 促进其思维的深化.

例如, 在学习“世界是运动的”这节内容时, 对学生提了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1962年11月, 美国的一架“于爵号”飞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结果机毁人亡.后经调查, 击毁它的竟是一只天鹅.那么, 飞得很慢的天鹅怎么会像炮弹一样厉害呢?

问题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 发现身边似乎有条“小虫”, 他抓来一看况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那么, 子弹那么快的速度, 怎么能随手捻来?

以真实的故事引出悬念, 不仅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也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

三、多媒体导入

近年来, 多媒体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手段, 它通过图、文、声、视频等, 以其特有的优势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多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所需要的课件, 激活学生内在思维, 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

例如, 在学习“探索更小的微粒”这节内容时, 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关于汤姆生提出的原子内部的枣糕结构模型和卢瑟福提出的行星结构模型的图片和视频,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觉得哪一种模型更为科学.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 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四、实验导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 通过物理实验进行新课导入, 可以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牢牢抓住学生心理.而且, 通过直观的观看整个物理过程, 让学生自己探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而且通过得出结论,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内容时, 让学生分别做如下三个小实验:1.用一个煮熟的鸡蛋用力在桌子上一敲, 会发生什么?2.让学生用手掌用力的拍打桌子, 看看手有何感觉?3.让一位学生穿上旱冰鞋, 站在墙边, 并用力推一把墙, 会发生什么?.接着又提问:用鸡蛋敲桌子, 鸡蛋为什么会破呢?用手拍打桌子, 手又为什么会疼呢?穿上旱冰鞋推墙, 为什么会后退?学生议论纷纷, 有一些学生回答的非常好:“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也就是说‘打人的人也是挨打的人’.”通过简单又形象的小实验,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使学生通过生活现象感受到了力的作用效果, 从而进一步的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无定法, 初中物理教学的导入形式还有很多, 如, 复习导入、联系生活导入、谈话导入等.虽然方法不同, 但只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就是好方法, 都值得我们教师去借鉴.

摘要: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一个成功的导入, 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以多媒体、故事、设置悬念以及实验等形式, 对如何做好初中物理课堂的导入环节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导入形式

参考文献

[1]卡孝武.初中物理课堂导入面面观[J].数理化学习, 2011, 12:73-74.

[2]孙爱艳.浅谈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学习, 2012, 8:55.

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 篇5

一、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导入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为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物理这门学科中,许多物理概念就是用类比方法得出的。教师借助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可以将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和思考类似的已经学过的概念来接受新的物理概念,最终达到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电势能时,教师可以与重力势能类比,从而引入电势能的概念;还可以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从而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把电流和水流进行类比,引入电流的概念;把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引入电压的概念,将交流电相与相差类比于简谐振动,可以建立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等等。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导入,不仅让学生重新复习了一遍旧知识,还能顺利引出新知识,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二、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

物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物理实验,许多物理概念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演示得出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凸透镜成像这节课时,可以先在课堂上做一个成像的实验,为学生讲解产生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理解这个概念。又如,在学习弹力概念时,教师通过挤压气球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变形,学生观察教师松手后气球被弹出的现象,可以直观地看到弹力是怎么产生的,这样也就能深刻地理解弹力这个新的物理概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理解和掌握新的物理概念。

三、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外延的方法进行导入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教师应该选择外延的方法进行导入,帮助学生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成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些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力这个抽象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推和拉这些常见的力的外延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概括力的概念。在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外延的方法进行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激趣的方法进行导入

因为高中物理这门学科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运用激趣的方法进行新课导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来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五、高中物理教学新课中运用设疑的方法进行导入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设疑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积极思考问题后接受新知识,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新知识的效果要好。例如,教师想引入全反射这一概念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再逐渐增大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为什么就不存在了?为什么反射光的强度却加强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疑问,引导学生抓住本质得出全反射的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立疑问,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提高物理成绩。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有许多种,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刚。谈高中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A].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高小丽。说说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12)。

高中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6

关键词:物理;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物理课中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可让学生动手去试一试,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白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而导入新课。当学生发现一个做直线运动而另一个做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

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可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極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故事导入法

有的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学生都爱听。在故事的情节与新知识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2000米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问学生,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故事导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很受学生欢迎。

三、联系生活导入法

生活是物理的源头。由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现象,所以,新课的导入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开始。如讲惯性时,可以举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紧急制动时,总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一现象来导入。这种利用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不仅能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而且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四、质疑导入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学生已知由于重力的作用,手中的铅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看到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篮球与铅球快慢不同(教师演示)。教师可问:“为什么铅球和篮球下落的速度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铅球比篮球重。”教师可进一步追问:“那么,将铅球和篮球绑在一起下落,又会怎么样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它们下落快慢介于铅球与篮球单独下落之间;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说,它们下落的快慢比铅球与篮球任何一个单独下落都要快,原因是重量更大。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到底怎么样?”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将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发生矛盾,问题就在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前提是错误的。接着开始讲新课,学生没有不认真听讲的。

质疑导入,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五、多媒体导入法

现在,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多媒体课件正在走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如在讲“摩擦”这一内容时,把人走路时与地面摩擦、车辆与地面摩擦、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先制成课件,在上课前播放,然后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六、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教学中,有的内容是相关的,我们在上课时,可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也有利于学习新课。例如,在讲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一节时,先提问:(1)你对洛伦兹力了解有哪些?(2)物体什么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3)你还记得匀速圆周运动有哪些公式?(4)若一个电子从垂直匀速磁场射入,请你预测电子的径迹。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几种外,有时还用到:求异联想导入法、定量计算导入法、物理学史导入法等等。教学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导入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物理新课导入方法初探 篇7

1 实验法导入法

实验法导入即用实验导入新课, 例如:讲授《探究物质的密度》时, 可先将体积相同的一铁块和一铝块分别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的两盘, 结果天平失去平衡, 表明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 (铁和铝) 质量不相等, 从而引入密度这一概念的教学。又如:讲授《大气压强》时, 可演示空气塑料挂衣钩吸在光滑的墙壁上, 能挂很重的物品;一张硬纸片托住杯中的水柱;用注射器吸水;喝汽水比赛:一人用吸管吸入, 另一人用嘴含住瓶口吸入。或直接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半球很难拉开。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再如:在讲授《奥斯特的发现》时, 先演示“指南针”在桌面上静止时两极有一定的指向 (南北方向) , 将导线平行地架在“指南针”的上方, 然后把导线的两端接入电源的两极, 闭合开关, 《指南针》的指向发生改变, 断开开关, 指南针又恢复原来的指向, 从而引入“奥斯特的发现”———电流的磁场。实验导入法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我们的教学视线。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给学生一个强而有力的刺激, 使之在头脑中产生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 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通过故事或历史资料导入新课。例如:讲授《浮力》时可介绍“死海不死”故事, 从战俘平安躺在海面上, 没有沉入海底, 引入浮力的教学。又如讲授《凹面镜》时可先介绍阿基米德的“魔镜”破敌故事引入新课。故事导入法趣味性强, 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 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3 多媒体辅助导入

多媒体辅助导入就是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与教学有关的音频、视频材料引入新课。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主题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的片段, 且出现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并展示课件中的:“两边的山不动, 船向前行进;船不动, 两边的山向后退”引入《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引入教学, 可以加大信息量, 缩短时空距离, 把一些静态的平面型的教学转化为图、音、像、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的动态教学, 使教学过程音、像并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性、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 从生活实例导入法

从生活实例导入法就是列举生活中具体的事例引入新课教学。例如:讲授《比热容》时, 可先介绍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没有内陆地区显著, 且内陆地区上半年多刮东南风, 下半年多刮西北风 (季风形成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学科渗透) 。塔里木盆地一带常有“早穿棉袄, 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气候特点及江南地区的农民育早稻秧苗时, 白天把田间的水放掉一些, 傍晚又把水灌满一些, 以防止轻微的霜冻等引入《比热容》教学。又如:讲授《连通器》时, 可列举茶壶、洒水壶、酒壶、过路涵洞的结构特点, 引入连通器的概念。再如:通过讲述刀的刃很锋利而墙基做得宽而厚引入《压强》的教学。又如:讲述机动车驾驶员开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 上完坡到平路面时又要换成高速档引入《功率》的教学。这种方法形象、直观, 且所列举的事例有的是学生感知过的, “一点即通”, 这真正应印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客观性原则。

5 习题导入法

习题导入法就是通过解答计算习题导入新课, 例如:讲授《密度知识的应用》可先编一些习题, 像怎样从货店购买2千米细铁丝?怎样用量筒量出100克酒精?等引入新课。又如:讲授《安全用电》时, 可让学生计算某一用户有1000瓦的电炉一只, 100瓦的电视机一台, 40瓦的灯泡5只, 200瓦的电冰箱一台, 问应配什么规格的熔丝?若某处火线与零线相碰, 结果会怎样?这种方法, 学生直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能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难点。便于抓住主要矛盾, 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能使我们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 从而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物理课的导入方法不局限于以上几种, 还有许多好的方法, 如:谈话法、类比法、讨论法、设疑法、悬念引入法等。这里就不一一叙述。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物理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导入方法。同时, 各种导入方法可以交配使用。不能每一堂课都用同一种模式的导语。否则, 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难于引起师生的“共鸣”。另外, 导入过程不能太长, 否则就会主次颠倒、喧宾夺主, 难于突出教学重点, 使学生抓不住中心。

总之, 新课导入应是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防止学生产生厌烦心里, 有利于教和学。

参考文献

[1]吴思法.谈新课程下物理课导入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06) .

[2]王增科.谈新课标下物理新课的情境创设[J].科学之友, 2010 (08) .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法初探 篇8

一、出奇演示导入法

此教法是利用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 针对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好奇心理, 做一个出奇的小实验而引学生进入佳境,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以后的学习和听讲。如在讲“汽化和液化”一节时, 我一开始用水在黑板上写“注意”二字, 学生精力一下子集中了。而过了一会儿“注意”二字却在学生的注意中不见了, 接着老师讲这一现象就是“汽化”, 我们今天专门学习它。又如在讲“大气压强”时, 可先取大小合适的两支试管, 大试管装上一半水, 将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后倒置, 当水流出时, 小试管会运动到大试管底部。这是为什么?要弄清楚原因,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 这时的学生已在惊奇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二、简介科学家导入法

此教法是利用物理学凝聚着物理学家执著的追求和毕生的精力及智慧的结晶, 陶冶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初中物理是物理学入门阶段, 使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探究问题, 是学好物理的开始。如在讲“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一课时, 我先介绍了牛顿为研究这一问题“吹肥皂泡”的故事。牛顿吹肥皂泡痴迷到被邻居误认为好好老头疯了, 像个孩子一样, 一天到晚吹泡泡玩。后来人们知道他是为了进行科学实验, 并且又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 都肃然起敬。牛顿到底是在搞什么实验?研究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问题。接着板书课题——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又如在讲“电荷”内容时, 可先讲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为了试验摩擦生电, 他在雄猫身上狠命搓揉直到双手伤痕累累, 他的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电荷”一节。这种开课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感动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借用“顺口溜”的语调技巧导入法

此教法是把物理学中的一些现象, 借用“顺口溜”的语调制造悬念?引起学生注意力。如讲“摩擦力”一课, 笔者说了一连串悬念 (用评书语调) :当你奔跑中不小心脚踩在西瓜皮上时, 会出现什么情景?你能在光滑的冰面上行走自如吗?没有一点功夫你能抓住鳝鱼吗?用这些悬念很自然地导入下面对摩擦力的学习。再如笔者也可以朗读“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等。接着问学生坐地能走八万里吗?两岸青山能走吗?带着这些问题导入新课“运动的描述”一节的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可谓一举两得。

四、趣事导入法

此教法是运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故事而导入新课。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探求。如讲“阿基米德定律”时, 可以给学生讲“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故事。又如讲“运动的描述”这一节时, 除了用上述“顺口溜”导入法外, 还可讲这样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 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 令他吃惊的是, 他随手抓到这个小东西时, 发现竟是一颗子弹, 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要想弄清楚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学习“运动的描述”这节内容。

五、类比导入法

此教法是运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知识的形式和性质上的类似性, 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方法导人新课.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讲“电功率”时, 可用功率来类比, 讲“电压”时可用水压和水压差与电压和电压差相类比。又如在讲内能时, 可将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来类比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这些类比教法既增加了物理新概念的通俗性和直观性, 既达到对知识触类旁通的效果, 又对学生科学思维起了示范作用。

六、思想教育导入法

此教法是告诉学生,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 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大陆。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如讲“磁现象”一节时, 首先介绍我国四大发明, 讲述我国在公元11世纪就已将指南针运用到航海技术上了。12世纪末、13世纪初, 指南针才传到欧洲。指南针的发明, 推动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指南针的发明, 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它是一个具有什么性质的物体呢?接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磁现象”一节的学习, 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又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七、幽默语言导入法

此教法是指物理教师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语音、浯调

并做轻微变化, 应用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如讲“杠杆”一节时, 可风趣而幽默地说:“假如有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一只小蚂蚁足以把一只大象撬起来, 假如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 以月球作支点, 我可以把地球撬走。”从而引出杠杆能省力的性质。如讲“压力和压强”一节时, 可以诙谐地问学生:“担水用扁担而为什么不用圆担。”这样生动的语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样,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晓鹏.这样学习最轻松[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

[2]李新乡, 张德启, 张军朋, 等.物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李诚忠, 王序荪.教育控制论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艺术浅探 篇9

一、结合实验演示导入新课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演示可以说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为了有效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课堂导入阶段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实验演示来进行新课导入。

例如,执教《浮力》一课的时候,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在讲台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大玻璃杯,然后将一个鸡蛋放入杯中,此时鸡蛋下沉;然后我又用勺子不断搅动水(同时不断加盐),此时鸡蛋慢慢上浮。看到此种实验现象,我说:“请同学们 思考一下 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 现象呢?”问题提出之后,我并未急着让学生回答问 题,而是继续做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入杯内,此时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待一系列 的实验演 示完后,我请学生 回答问题,但学生没能准确回答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并未出乎我的意料,我顺势说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受到了浮力的作用,请大家和我一起打开课本,学习新课《浮力》。”

实验演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亦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积极性。所 以,结合实验演示导入新课是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重要方式。

二、结合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这里所说的趣味故事主要是指与我们的物理知 识相关的小故事。结合趣味故事导入新课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我在日常教学之余,经常会搜集一些趣味小故事,以便用于新课导入。

例如,执教《重力》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给学生说了这样一个趣味小故事:“一名外商从中国福建渔民的手上买了五千吨大青鱼,准备拉到赤道附近的一个非洲国家去卖。到了港口的时候,上秤一称,不得了,整整少了将近 十九吨的 大青鱼。这 究竟是为 什么呢?难道大青鱼不翼而飞了?这不可能啊,一路上船没有在任何港口停靠过。用的秤也是同一个秤。虽 然运输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重量上的消耗,但是也不至于会少这么多吧?一系列的疑问都让这名外商头痛 异常。”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同学们也觉得不可思议。看到同学们久久找不出问题的答案,我微笑着说道:“事实上,这就是地球给人们开的一个小玩笑而已,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所以才会产生 这种情况。 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 学习《重力》,学习完之后,你们就会明白了……”

故事的最大魅力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初中物理新课导入阶段可以多结合趣味故事导入新课,让我们的新课导入更加丰富多彩。

三、结合教学道具导入新课

何谓教学道具呢?简单说,教学道具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工具,主要包括:模型、实物、图表、幻灯等。在新课导入阶段,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道具进行新课导入。

例如,执教《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课的时候,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在课堂上展示出两枚金戒指,其中的一枚是真的金戒指,另外一枚是镀金的金戒指。且两枚戒指看上去是一模一样的。看到我拿出这两枚金戒指,同学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问我拿这两枚戒指究竟要做什么?听到学生这样问,我也没有 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这两枚金戒指,其中的一枚是真的金戒指,另外一枚是镀金的金戒指。请问你们能够运用什么方法判断哪枚戒指是真的,哪枚戒指是假的吗?”听到我这样说,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进行尝试,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方法是用嘴咬,因为他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古人就是这样辨别黄金的真假的。看到同学们的这种表现,我禁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事实上,你们所采用的方法不科学。最科学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来进行辨别。本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新的内容 --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完之后你们就可以轻松、准确地辨别戒指的真假了。”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利用两枚真假金戒指这一道具进行新课导入,并利用教学道具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由此有效完成了新课导入。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运用起来相对简单,且易于操作,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整个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新课导入艺术展开讨论,提出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方法探究 篇10

物理的学习由初中进入高中学习阶段, 其精密性和逻辑性要求都更高, 使许多同学学习起来觉得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高中物理的信心。这时就要求教师在每节课正式讲解前进行恰当的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对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有促进作用, 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积极性。

二、新课导入的主要方式

1. 故事导入法

高中物理课程相比初中物理, 不管是内容量还是内容深度上都有了很高的要求, 大部分同学刚刚接触到高中物理, 都觉得无从下手, 自然而然对将要学习的课程有或多或少的排斥心理。作为教师, 就要利用合适的方式消除这种差异, 使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模式。这种情况下, 故事导入法就比较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 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前先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 先利用故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注意到故事中包含的物理现象, 最后把故事中的内容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 使同学们把对故事的兴趣转移到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中。如在讲解运动速度有关的物理知识时,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一名空军在空中飞行时, 把自己脸上的类似虫子的东西夹下来, 发现居然是颗子弹。学生肯定会好奇, 人怎么可能抓住子弹呢, 就会想要了解这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教师就可以利用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好奇心来讲解运动中包含的各个物理原理。

2. 实验导入法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 一般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先向同学们讲解本节课物理内容, 再向同学们展示相应的实验或是带领同学们一起做相应实验。其实实验也可以作为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一种方式, 许多学生都对各种物理实验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教师做实验演示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们发现问题, 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学生们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更快地理解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物理知识。如教师在讲解压力压强的章节时, 可以通过首先演示实验的方式, 准备好杯子、硬纸片和水, 在杯子里放上水, 在杯口放上硬纸片, 一只手在杯底, 另一只手盖在硬纸片上, 慢慢翻转杯子, 当装水的杯子完全翻转过来后, 把覆盖在硬纸片上的手松开, 硬纸片没有脱落, 水也没有漏出。可以先在手松开前让同学们猜测一下水是否会漏出, 等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再开始讲解本节课所涉及的物理原理。

3. 设疑导入法

教师在讲解新课程前, 可以先通过针对将要讲解的知识向同学进行相应的提问, 当同学们回答不上来时, 就会对问题的答案特别渴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选择也应尽量选择有新意的、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并对后续的记忆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想到当时老师提问的问题, 就能回想起相应的学习内容。如讲全反射时, 教师在上课开始可以向同学们提问:“大家都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么?”当同学们回答“知道”时, 教师让学生举出一些光的折射的例子, 然后继续提问“大家都知道如果将一只筷子斜插入水中, 会产生光的折射, 但是如果将一束光斜插入水中, 并且慢慢增大插入角度, 到一定程度后, 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学生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肯定非常盼望得到问题答案, 就可以趁此时同学们求学的积极性开始讲解全反射的知识, 肯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4. 类比导入法

类比法是科学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 在物理这门学科中, 类比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新的物理知识与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肯定有一些联系, 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补充或者提升, 但是本质都是相同的。如把电流和水流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电流是由电压形成的, 之后同学在学习电流相关知识时, 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联想水流的流动, 把电流与水流相类比, 从而对电流方向正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水压是由抽水机提供的, 相类似, 电压也是由电源提供的;水流可以转化为涡轮的动能, 相类似, 电流也可以转化为灯泡的内能和光能。再如可以把分子的动能和物体的动能进行对比, 把微观的分子看作直观的现实存在的物体。类比要注意类比两种相似的事物, 优缺点和原理都大致类似, 只是表达起来的载体不同。也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 将两种有鲜明区别的物体进行比较, 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加深同学们的记忆, 类比和对比都是很有效的新课程导入方式。

5. 生活导入法

物理就是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科学课程, 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 可以挑选一些与日常生后联系紧密的物理知识,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说明进而讲解相应的物理知识。可以先在讲课前讲解一个日常现象, 如大家都会注意到, 在油锅里溅入水后可以听到“啪啪”的响声, 并有时候会溅出油, 这就可以运用到水的沸点低于油的沸点, 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 溅入的水滴迅速沉入到油底并且迅速升温, 所生成的气泡到油面破裂, 发出响声。腌菜要很久才入味而炒菜很快就可以入味, 这可以运用到高温下盐离子运动速度比低温下盐离子运动速度快。教师通过讲解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使同学们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而重视物理的学习。

三、结语

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中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 如何能在知识的传授过程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成了任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恰当的新课导入方式的运用, 特别是把几种不同的方式相结合使用,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承保.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的技巧[J].教育教学研究, 2013, 7 (4) :16.

[2]候明英.物理导课方法的艺术性[J].学周刊, 2011, 5 (1) :56-57.

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物理;新课导入;有效性

引论

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正式讲授新课内容之前的开场白。新课导入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求“趣”、“新”、“巧”、“活”、“精”,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实现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向专家学者求教,和众同仁交流。

一、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新课导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这一教学主体。这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精心设计如新课导入等诸多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其教学主体地位。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备课,也要充分备学生,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学业水平来设计新课导入。一般来说,我在进行新课导入时会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地思考和交流,最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如,我在教学《热机的效率与环境保护》这一块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知道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向内能的转化,建立热值的概念等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人的生命、生活和生存都离不开能量;而机器的运转也是如此。内能又是人类和各种动力机械主要利用的能量形式之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然后,我又提出问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能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常见的燃料有很多,比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木柴等,大家想一想家中使用哪种燃料?这些燃料有哪些共同特点?为什么同样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不同?”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应该多关注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学以致用。而本课的新课导入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探索物理问题的积极性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氛围和效果都比较理想。

二、课堂实验导入,凸显学生主体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来进行新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物理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多选取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实验的最大功效。如,我在教学“长度和时间测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位的引入及换算、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的方法等,我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展示图1和图2,让学生观察,说出图中的线和图形的长短、平行、 是否弯直等;然后,我问大家,“同学们,你们的感觉准确吗?这个事实给了我们什么感悟?”为了进行判断,我们要进行测量实验,让各个小组找2名同学进行测量并体会什么是测量。如果我们在进行测量过程中不用尺的话,如何证实我们目测的结果是否正确呢?(提示:可以先选用一个比较标准物体)这样就引入了新课,之后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目测自己的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短,并交流方法,最后进行实际测量验证。

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长 度单位时间单位;归纳总结单位换算关系及规律;熟悉单位长度等,完成了教学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课堂教学氛围良好,效果良好。

三、利用多种方法,提升新课导入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中,新课导入的作用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新课导入的方法。除了联系生活,创设有效的情境外,还可以在导入新课时采用悬念式导入法。这是根据中学生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来进行的悬念设置,或是进行疑问的有效创设,以此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行有效探索和探究,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知识时,我这样导入新课:“五一小长假,家人要团聚,或是外出旅游,这就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 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以像片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照相机为什么能拍摄风景和人物呢?你们想了解它吗?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来走近它,认识它。”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照相机,让同学们观察。然后找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说照相机由哪几部分构成?(学生明确:照相机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之后,再进行演示实验和观察实验,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再如, 教学过程,教学“透镜”知识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宏观与微观世界: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星系、恒星照片、微观世界。之后,找学生谈谈观后感并找了解的同学进行介绍,然后我说:“这些视频资料是通过望远镜、照相机和显微镜观测和拍摄出来,科学家透过他们让我们的眼睛延长和变大了,我们看到了肉眼无法看到的神奇世界,那么望远镜、照相机和显微镜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个工作的呢?学完了这章的内容,同学们就能有一个清楚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了解这些光学仪器共同拥有的核心构件——透镜。”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尝试过新闻故事导入法。教师新课导入环节,如果能够选用一些新闻、故事片断等,并以新闻、故事导入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意境,对学生理解知识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时,我联系最近热点新闻MH370事件,先是介绍马航民用客机MH370,之后我向同学们提问:如此庞大的飞机是如何飞起来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接着在硬币模拟飞机起飞过程中发现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结论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尤其要注重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通过多种导入方法有效运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热爱物理,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庆彪.导入设计就在“灯火阑珊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7).

[2]盛丽.漫谈导入新课的技巧.教法研究, 28-29.

[3]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J].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法 篇12

一、趣味引入

引入数学新课, 寓趣味于其中,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

如, 教师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有理数的乘方”, 请大家把书翻到51页 (人教版) .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不是不行, 但长久使用就显得千篇一律, 枯燥乏味.这种导入只体现教师的行为, 而没有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流程.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导入:从前, 有一个聪明的乞丐, 有一次他讨回一块面包, 他想, 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 第二天再吃剩下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下的一半, 这样下去, 我就永远不用再去讨饭了.你知道第十天, 他将吃到多少面包?他的想法对吗?利用小故事切入, 会使学生静下心来, 投入到数学环境中, 这时可再抛出悬念:“第二天、第三天…第十天各吃多少面包, 他以后再不用讨饭了, 这种想法正确吗?”更吊起了学生的胃口, 纷纷动脑思考, 这就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实际问题引入

构想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 引入新课,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 上课铃一响, 教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 装出焦急的样子说:“我有一件要紧的事, 那位同学帮我办一下?”学生纷纷举手, 几个平时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 我继续说:“我有一块玻璃摔成了两块 (如图1) , 需要照原样再配一块, 是不是要把两块都带到玻璃店去?”此时学生议论纷纷, 有主张带一块的, 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如果带一块, 那带哪一块呢?”学生拿不定主意时我又说:“到底带哪块, 就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全等三角形及其判定, 哪位同学学得好, 就找哪位同学去配.”接着便转入新课, 使之在思维情境中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实验操作引入

这种引入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 发现真理.

如在立体几何引言课中, 一开始, 我先给每个学生分发6根火柴棒, 然后提出实验要求:以桌面为基础, 6根火柴棒为元素, 摆拼正三角形.实验问题:能摆几个正三角形?此时学生摆弄火柴棒, 并积极思索,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紧接着可深化问题“最多能摆出几个正三角形?”于是全体学生进入了更深一层的思维之中.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以致有的学生摆出图2后, 手执剩下的火柴无从下手.面对此情景, 我及时点拨, “火柴能否向桌面外摆弄?”不久就有学生摆出图3所示的正四面体的模型, 得出答案.接着引出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的区别与联系等等, 从而顺利完成引言部分的教学.

四、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自然引入

以旧知识作为桥梁, 使知识递进, 能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自然引出新课.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知道, 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 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 它们还存在着两边和三边相等的特殊关系.那么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特殊关系, 这就是我们这节要研究的问题:勾股定理.

这种引入方法的好处在于, 既复习了旧知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又很自然引出新问题———勾股定理.

上一篇:学士学位下一篇:聚焦两会科技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