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2024-09-22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共12篇)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篇1

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

目前, 中职学校在校生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中职学校已成未成年人集中的场所。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多年居高不下, 个别地方还呈上升趋势。中职生作为我国社会生产与建设领域的生力军和接班人, 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及培养已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中职生法制教育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1) 中职生身心正处在成长阶段, 易误入歧途。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岁~18岁之间, 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期, 他们思想活跃, 但极不稳定, 好奇心强, 却易变化, 对社会上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缺乏判断和抵御能力, 经不住不良风气的影响, 不能够辨明是非。一些学生不讲理想和信念, 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和奉献, 只图享受;不要组织和纪律, 只有自我。另外, 随着年龄增长, 中职生独立性逐渐增强, 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但有时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容易冲动, 不能实行自我监督, 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 意志较脆弱, 经不起挫折, 常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气, 如吸烟、酗酒、斗殴等。由此可见中职生处于不成熟与成熟、不稳定与稳定的临界点, 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 中职生整体素质偏低, 法律意识不强。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 大多数家长认为上高中, 考一个好大学是唯一的成才之路, 只有无法继续升入高中的学生才会选择中职教育。因此, 中职学生的素质明显不高, 部分中职生的求学欲不强, 来到职校就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 随性而为, 放任自己, 甚至自暴自弃。中职生中违纪、违法的现象比较突出也就不足为怪了。据中国法制网统计, 中职生中有厌学倾向的约占42%, 有违法倾向的约占28%, 许多中职生强行索要、殴打他人是司空见惯的事, 丝毫不以为这是种触犯法律的行为。

(3) 易受社会不良现实影响, 法律观念存在偏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但社会各方面发展还很不完善, 特别是法制建设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还不相适应, 难免滋生腐败及权钱交易, 以权谋私, 以权代法等现实问题。有部分学生认为, 权可以大于法, 有权有钱阶层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不受法律之约束, 法律不能够惩恶扬善, 从而对其公平性和正义性不甚理解, 一些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信任感, 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质疑。一些青少年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么选择沉默, 要么选择暴力应对。

(4) 中职学校对于法律教育不够重视, 中职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目前, 大多数中职学校只重视专业课教学, 法律课时一星期两节课, 一个学期上完, 由于课时量小, 法律教学只是蜻蜓点水;而且, 中职学校的法律课只是作为考查科目, 考试不过是走走形式, 使得学生认为法律课无关紧要,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使中职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无怪乎中职学校的老师们总是抱怨“现在的中职生素质差, 特别难管”, 这多少与学校对于法制教育不够重视不无关系。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欠缺, 导致中职生的法律观念模糊, 相当多的中职生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认为违法就是犯罪, 犯罪就是违法。甚至有不少中职生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 他们没有注意到法律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

(5) 中职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虽然, 中职生通过宣传学习, 有了一些模糊的法律意识, 从理论上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在现实中, 不知如何真正运用或采取法律措施, 通过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身的权益, 如有的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 往往是头脑一热, 就采取一些过激, 甚至愚昧的方式, 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学生怀疑同学偷东西时, 而对他人进行非法搜身和查包, 无视他人的人格尊严;有时学生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有的学生在购物时不知道索要发票与“三包”凭证, 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却只能自认倒霉;还有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时却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等, 不胜枚举。足见中职生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

二、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 学校应高度重视法制教育。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法制教育, 进入中职学校后, 面临一个相对较大, 也相对复杂的环境, 碰到一些社会现象, 他们心里会感到迷惘和困惑。此时, 学校除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外, 还必须抓住时机, 给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的任务是既要教会学生立足社会的本领, 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即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中职学校的学制一般是3年, 学生有一个较长且比较稳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学校应该从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向法制教育倾斜, 安排足够的课时。比如可规定如果法律课不及格不能毕业, 同时可配备有针对性的教材, 配备既懂教育又精通与中职生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通过系统的、正规的法律知识学习,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律素养, 知法才能守法,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不至于偏离方向。

(2) 加强中职生的法律基础课教学。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在学校, 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职校教师不仅要将法律知识告诉给学生, 而且, 还应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所具有的价值。比如在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教学时, 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 什么是犯罪, 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 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同时, 通过身边人、身边事, 特别是选取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相符, 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典型案例, 让其自我教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 要围绕目标, 注重引导和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教育他们对语文知识做到系统化地学习和积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宝是什么?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法宝是什么?那就是多“读”和多“写”。比如, 名篇经典一定要不打折扣诵读, 烂熟于心, 而且在写作中要有意识地运用, 让学习积累发挥作用, 在应用中巩固所读所诵。

一、多读

平常说要“博览群书”, 就是读书对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是很重要的, 自然对提高语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知识的积累, 除了自己接触生活, 接触自然, 获得第一手知识之外, 更多的对生活, 对社会的认知是来自书本的。一个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 大多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力量。作家姚雪垠为了写长篇小说《李自成》, 日夜苦读明史, 做了很多资料卡片, 上万张的专题卡片堆积如小山。成功的饱学人士这样不遗余力苦读, 那么作为未来事业接班人的我们, 在求学的路上更应该在书海里畅游, 孜孜不倦汲取书本的营养。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心情, 和书中人物共心跳;读书可以欣赏世界各地风俗民情, 领略缤纷多彩的人情世故;读书可以理解宏观世界的玄妙与伟大, 更可体悟微观世界的生命体的律动。总之, 书本是一扇窗, 读它, 宇宙就在你的面前, 一切狭隘都将在书本面前销声遁形, 拂面春风必将带你进入神清气爽的境界。我们读的多了, 写作的素材自然就源源不断。实际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开阔视野的过程, 更是一个知识积累的

育, 明辨是非,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有的放矢, 预防和减少中职生违法、犯罪, 教育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 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中职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教学与实践。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如:组织学生开设模拟法庭, 组织开展辩论赛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二是指导学生开展法律实践。经常性组织学生收集身边的真实案例, 开展分析与讨论, 并设立法制宣传园地, 在校园内外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 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并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是定期组织学生收看法治节目。如每周组织学生观看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以及《经济与法》等法制类节目, 并让同学根据节目中的案例写出观后体会, 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鲜活生动的法律知识。

(4) 提高中职教师的法律意识。学校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作为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只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 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不能过激, 甚至是违法行为。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 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 改进教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多写

语文学习的“写”能力很重要, 在今天各种考试缤纷出现的大背景下, “写”尤其重要。“写”是“读”的延伸、巩固和转化。同时, 写作时候, 由于我们的认识毕竟有限, 一定会出现“卡壳”现象, 遇到这些疑难, 都可以透过读来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作文时, 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写、勤写。日常多写, 思维就活跃, 头脑是越用越灵。写什么?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所见所闻。写, 让我们进一步观察生活, 促使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实际, “写”是思想的梳理, 起到日常行为纠偏的功效。总之, “写”能够让我们的思想更缜密。“读”和“写”都不可过于单方面强调,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只读不写, 学生就成了书袋子, 读的营养不能转化为有效材料, 读的价值就失去了很多;只写不读也不行, 只写不读, 我们就感到词语的贫乏, 内容的无趣, 我们的文字就少色彩, 文章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味同嚼蜡的文章谁爱读呢?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只有“读”“写”结合, 才能最大化相互促进。实际上, 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的视界更扩大了。“读”“写”有效结合, 我们写的本领就能大大提高。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多写, 养成良好的习惯, 语文素养一定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唐河县第三初级中学)

育方法, 不应歧视有问题的学生, 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 改正错误。还要组织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 及时消除个别学生的不良心理。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聘请法律顾问, 定期对教师进行法律讲座和法律问题大讨论, 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教学管理问题, 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的“摩擦”, 提供大家进行讨论、分析,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从而在学校里营造一个“人人守法, 人人讲法”的法律氛围。

另外, 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仅仅依靠学校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与配合。教师可以电话、书信等形式,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表现和思想动态, 积极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离校后, 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家庭教育;同时, 学校应努力改造学校周边环境, 经常与当地社区、派出所等单位沟通、协调, 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 中职学校应切实加强中职生的法律教育, 通过法律教育, 使学生全面和正确地认识到法律所具有的功能与价值, 法律才能为广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通过法律的认知与应用才能从自发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0%左右,这群人的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其他30%左右的人口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提得再高也不能根本提升我国的法治水平。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而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现在我深感我们的这个基础层次太低有待提高,如今它成了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的症结所在。当然普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普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第二,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的办案质量和民众的满意率。

如今,基层法院的法官常被指责办案质量低,当事人满意率低等。我感觉近年来的司法改革已使法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能老把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法官,其实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事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基层法院特别是郊县或比较偏僻的地方的法官接触的当事人普遍法律意识比较低:他们中不乏法盲,言行举止无不表现出对法庭、法官的害怕,完全不懂其实法院也是他们主张要回自己权利的地方,打官司是一件丢脸的事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观念之中;他们中也不乏刁民,无视法庭,完全不遵守法庭秩序,甚至随意在法庭上侮辱法官或动手打人,还有拒不签字等等。我深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法官实在很不容易,一方面其作为法院系统中的一名法官他受着错案追究制等一系列法院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如此一群几乎没有法律常识的当事人面前运用法律断案阻碍重重。暂且不说其听不懂法言法语要费力地一遍遍解释,一些和他们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相背的法律准则他们完全听不进,情绪一激动就导致当庭谩骂法官甚至动粗。在这种环境中办案的法官还何来威严感和职业荣誉感?所以要提高法官的办案质量,要提高当事人的满意率,提高法官素质是一个方面,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同样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官素质的提高还会有自然的促进作用,因为法官在有着很强法律意识的当事人面前也不敢乱来。

第三,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优化我国的法治环境,提高法律工者的素质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因为后者涉及的面要广得多,正因为面广所以普法也是困难重重。我们可以采用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先努力提高法

律工作者的素质再逐步提高整体民众的法律意识。我感觉近年来由于司法改革的原因我国的法律工作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强调提高这一小部分人的素质的同时我们不能对民众的法律意识采取太过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味强调法官、检察官素质的提高而对民众的法律意识持放任态度必然会使两者之间产生落差而不匹配。就算有了高素质的司法工作队伍也很难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所谓“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身体单薄的人你给他吃再好的补药也没法改善他的体质,因为他的现有体质根本没法吸收你所提供的补药,所以要让补药起作用必须要使其体质达到一定的标准。我国现在的司法改革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法治环境中的,在一个民众法律意识比较低的环境中是很难实际操作的,这样在这些地方谈司法改革就显得其改革意义不是很大。要想使司法改革收到更大的成效,那么我们必须要重视普法,要尽可能地把普法提到与司法改革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两者协调而发挥各自最大的效用。

第四,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视。

要让百姓去主动吸收枯燥乏味的法律常识似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需要运用法律常识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去了解,既然主动学习有困难,那么我们就应当用宏观调空的方式来被动灌输。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构想:

首先,我们应当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使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这样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同时基层法院在碰到典型案子的时候要适当作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扩大影响面,对百姓起一个警示作用。基层法院具体的承办法官也要主动承担起法律宣传工作,基层法院特别是派出法庭很多案子往往是调解结案的,此时法官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些法律上的教育,使当事人以后能有所受益。简而言之就是以点带面,通过法律工作者来带动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

其次,电视、报纸等各新闻媒体在加大法律宣传工作的同时,要适当考虑大众化问题,要吸引民众的目光,如果太过专业化恐怕还是不能达到法律宣传的目的。现在案件聚焦、法律与道德、社会方圆、东方

110、终极对话、今日说法等节目都是比较好的节目贴近百姓生活,希望能充分发挥这些节目的作用。

再次,希望演艺圈能多产出一些国产法律类影片,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比刻意的宣传要有效得多,像《秋菊打官司》那样成功的有关法律的影片实在太少了,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再把今天的法治环境理解成秋菊打官司那个年代的样子了,可我发现很多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那个年代,我们需要新时代的法律影片来刷新老百姓头脑中的打官司概念。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像《失控的陪审团》等,引进国外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对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

而言效果恐怕不会很明显,国外的片子往往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像打造《英雄》等国产大片一样来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法律影片来刷新我国民众的法律观念,唤醒民众的法律意识。

最后,我建议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都应该开设法律课程,其内容应该是实用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有关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内容,可以以案例形式把有关法律理念零零碎碎地慢慢传授给他们。不能把法律课程只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法律课程也应该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甚至要作为中考高考的内容之一,让大家充分重视法律。大学才开设法律课程太晚了,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法律意识,同时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生动的案例和相关法律常识回到家往往就充当起法律宣传者的角色,一人受教全家受用。我认为这是普法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考虑这个建议。

浅淡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3

【关键词】中职 法律意识 培养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依法治国,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可或缺。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可以造就一代优秀的技术工人,而且可以进—步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一、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里诸如打架斗殴、偷盗赌博、诈骗恐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职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至18岁之间,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渴望独立的心理,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易受外界影响,如果引导不当则容易误入歧途。

2、在校期间普法教育薄弱。中职学生教学计划中,只有第一学期有《道德与法律》课程,学时少,内容少,且教材内容滞后,法律条文多而适应学生特点的案例少,学生不喜欢学习。平时进行的一些普法手段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法律宣传力度不大。

3、部分学校的法治环境差。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人为治校多于依法治校,个别领导和部分教职工家长作风严重,素质不高,学生权益受侵害的事实客观存在。

4、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影响很大,个别学生与校外闲散人员相互勾结,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赌博讹诈、沉溺网络游戏,严重地败坏了校园风气。

二、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不应该仅是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更应该是注重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宣传法律知识的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1、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生无疑是主力军。他们的可塑性很强,从小培养法律意识,进行普法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就是遵纪守法。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就成为了中职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加强学生管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些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该行为的社会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很难对法律产生敬畏感。如果我们将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寓管理于教学中,使法律教学成为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将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中职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教育方法,不歧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还要组织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消除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

3、老師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制度,多以电话、书信等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学生表现,积极指导家长搞好节假日子女的家庭教育。

4、努力改造学校周边环境。经常与当地社区、派出所等单位沟通、协调,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4

关键词: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 到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将这一法治道路完成了从构想到实行的飞跃。然而, 法治社会的实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并不是单纯的将法治写入宪法和法律这么简单, 需要的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塑造的过程。这些年来,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但和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相比较, 差距显而易见。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

一、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 当和普通老百姓谈到法律的时候, 他们大多一片茫然, 很多人简单的将手铐、公安局、坐牢和枪毙等同于法律。认为只要自己安守本分, 不做违法的事情, 法律就与自己无关。中国数量最为广大的老百姓, 一直以来不喜欢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 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能商量着解决才是正道。而当“私了”不成的时候,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中间人”来解决, 而所谓的“中间人”还必须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通过他们两头传话, 说服矛盾双方各让一步, 让问题得到解决, 而“中间人”则在其中收受一定的“好处费”。而当“中间人”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时候, 民众才会想到法律,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一方面希望法律会为他们“伸冤昭雪”;另一方面则仍然抱着通过法律给对方一点压力, 让其主动和自己“和解”的目的。这些都是法律意识不健全的表现。

二、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

一方面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推进法治进程, 一方面是公民的法律意识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我国公民深受传统思想和宗法制度的熏陶和影响。中国公民一直生活在孔教和儒学的大文化背景下, 本来就不主张个性的释放。而传统思想和旧有的宗法制度, 更是给普通民众大力灌输“情大于法”的思想观念。认为“打官司”是人际矛盾极端激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 在发生纠纷的时候, 人们往往通过调节和和解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而不选择诉诸法律。这一国情注定了我国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其次, 我国法律体系的缺失。中国的法律体系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 但纠纷和矛盾的多样化, 让一些矛盾在解决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法制本身包括立法、守法和执法等诸多环节, 而立法无疑直观重要, 没有可以依循的法律, 守法和执法也就是空谈。而立法层面上的法律缺失, 也会直接导致公民对法治信心的缺失。

再次, 立法、守法和执法环节的剥离。我国的法制框架虽然已初具雏形, 并日趋完备, 但很多法制制度仅仅停留在立法层面, 真正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权大于法, 钱大于法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情执法”最终会影响民众对法治的预期, 而当民众对法治丧失信心的时候, 虽然“有法可依”, 但“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终究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些情况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就大打折扣。

三、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法律的普及, 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治的有效实施, 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取决于公民的法律意识程度。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灌输一种法治的理念, 并以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依法办事, 在出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 更多的求助于法律。

(一) 观念上的引导

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我们必须通过种种措施, 消除公民在法制领域的认识误区, 从思想上认同依法治国。同时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 让公民消除对他们的顾虑和恐惧, 再配合立法、守法和执法领域的力度增大, 从根本上肃清法律顺利实行的障碍。只有让广大民众从心里认同法治, 法治建设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中国公民作为法治的主体, 如何获取法律知识, 懂得法律制度, 无非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公民自觉学习法律相关知识;另一种则是国家的法律普及。公民自觉学习固然重要, 但真正能自觉学习法公民又有几人?因此, 就需要我们的党和政府为主导, 借助新闻媒体和各种先进的传播途径, 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让法律家喻户晓, 从而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三) 提升法律权威

公民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来自于法律本身的权威。而法律在普通民众中的权威建立, 来自于法律在解决民间纠纷的可信度, 在说得通俗点, 就是当老百姓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法律能够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救济。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诉讼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机构应该做到及时应诉, 理性分析调解和和解程序, 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从根本上给广大民众信心。

当然, 困难时暂时的,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公民的法律意识必将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法律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公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法治社会和依法治国终将完美实现。

参考文献

[1]申亚东.中国法治进程中公民法律意识的若干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 2002 (3) :158.

[2]郭学文.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心理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伯尔曼, 梁治平 (译) .法律与宗教[J].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

浅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5

大学生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各所大学也顺应着社会的需求开设了各式各样的法律知识课。但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不降反升,杀人、强奸、偷窃等犯罪方式层出不穷,以下几则是较为突出的案件。

云南大学西南学院的马加爵由于与同宿舍的男生玩纸牌发生争执。为报复泄愤,他在当晚用钝器杀害了第一位同学,第二晚又用同样的手法杀害第二名同学,第三天晚上,他又继续杀害了另外两位同学,并将尸体藏于储物柜中。

东莞理工学院一女生在上课的时候在教学楼4楼的洗手间内,遭到一名同校的大四男子袭击,企图强奸。但由于该女生的顽强反抗,男子惊慌之下,用力地掐着脖女生的脖子,抓住女生的头发将女生地头往墙上撞。最终致使女生死亡。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一对情侣带着两台电脑在学校一僻静的荔枝园谈恋爱时,遭到三名歹徒抢劫。男生顽强反抗后遭到歹徒用刀刺杀。破案后发现三名歹徒为学校的学生。

根据这些案例,不难看出现在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状况。

缺乏做人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极其淡薄。有些学生崇尚权利,迷恋金钱和财富,没有深刻明白法律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甚至认为法律是为获得权利和金钱的手段和工具。有些学生或者动辄恶言相向,或者漠视对方的权益,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些问题明显体现出大学生没有正确地对待法律。

法律知识不足,对法律一知半解,法律意识肤浅。当代大学生学习了解法律的途径绝大部分是来自课堂,致使他们法律素质不高,在主观上认为“法律只有在违法时才有用”,而且并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

强调自身的权利却忽视了应有的义务。部分学生随着对法律认识不断加深,对自身拥有的权利就格外地想加以保护,但他们却忘记了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没有义务的相伴,何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许多原因,自身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幼稚与成熟的过渡期间,心理正在成长,却又要面临进入社会、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致使他们无所适从。外界环境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亦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被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主刑辅”观念和“人治”思想影响,要接受现在新的法律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大学生现在拥有更多和社会接触的机会,而社会中的负面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冲击。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将来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政府和社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拥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法律,将法律融入自身的生活中去。如果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那么学习再多的法律知识,也是于事无补。建立健全的法律机制,制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创建利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和道德环境。社会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和观念,当大学生拥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的时候,他们便会在从中学习和了解到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注重理论学习,增加课堂教学。要拥有法律意识,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作为底蕴。现在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能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课堂中学校法律,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联同学校增加学习法律的课堂。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40-02

法律意识是人们从心底对法律的认同和接纳,在我国全面开展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提升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一维。本文试分析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分析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办法和对策。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第一,在大学生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必然要求。从某个方面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提高,其中很大因素也是法律意识,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综合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积极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大学生素质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根基,要求学校必须时常加强法制教育,以达到整体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生拥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合格的重要方面,是国家在法制建设上的长远战略和方针。从本质上来说,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核心是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教会大学生主动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依法治国新时代下的依法办事和遵纪守法接班人。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当前,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知识薄弱

在长久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法律教育仅仅来自课堂。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停留在“不犯罪不学法”的认知程度,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深入钻研的少之又少。其实,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法律基本常识,对于其将来的就业、婚姻、家庭和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法制观念淡薄

现在一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动不动就语言上恶意中伤他人、轻视别人、对于他人的权益表示冷漠、在网络中造谣传谣,甚至从身体上伤害他人,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受了侵害只能默默忍受。最严重的就是目中无法无天,侵害了别人的利益,触犯了法律。

(三)法律信仰缺乏

法律信仰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到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的高度,表现为大学生从心底认同我们的法律价值,有了法律信仰,大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遵纪守法。当然,影响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社会对金钱和财富的负面价值观在不断地动摇大学生的法律信念,最终导致大学生对法制社会提出质疑并且失去信心。

三、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自我发展是他们关注的最重要的主题。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太多矛盾的选择,因此,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过早接触竞争激烈、现实冰冷的社会使得大学生犹如困在笼中的野兽,他们渴望释放压力,过自由无约束的生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身体上正在快速成长,而心理上又未完全成熟。这种身心成长不对等,使他们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和情感,对待一些事情更多的是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来看待,以自我为中心,不想接受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和约束。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处在一个教育文化系统的集体环境中,在课堂上经常能够接触和了解来自前沿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状态,这对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打开视野是有利的。同时,信息化社会的各种真假信息又在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大学生对一些是非难辨、真善美丑、对与错的认识上不够坚定,容易受到他人利用和不良诱导,最终触犯了法律。

(三)大学生法律教育薄弱

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但对待法律主动学习不强。青年大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学习的能力很强,但是对于法律知识的需要和渴望不是很主动。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意识,但是他们对法律本身就显得兴趣不够浓厚。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主要的法律知识来源是通过自己主动汲取,这个现状如实反映了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不强,主要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个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法治教育教与学的尴尬。

理性的法律理念不足。大学生喜欢用道德标准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法律现象中的是与非、对与错。他们的法律认知是感性的,而这一特点又与他们自身对法律的非理性诉求存在一定矛盾。有时候他们明知违法却仍为之,说明他们的法律意识只停留在感性的认知阶段,没有形成守法护法的法律理念。清华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大学生法律认知与法律行为的矛盾、这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反差,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对法律没有足够的理性认知。这就是大学法制教育缺失的一种必然结果。

(四)教育教学方法不恰当

许多高校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3个部分。但是,法律课程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跟其他应用性学科一样,法律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怎样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是当今高校法律教育教学共同面临的难题。实际上,现在高校的法律教育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教与学,很少有实践上的结合,法制教育手段缺乏,教育方式方法老套,难以很好地实现最终的培养目标。

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我们的法律法规,并且有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应该立法为民,执法为公,确保法律执行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们正处在热血方刚的年代,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们期待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关注国家法制建设进程。

2.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网络社会法制环境,通过媒体和舆论来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各种典型人物树立正面引导,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法律法规推广,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道德风尚,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1.高校自身要做到言传身教,具体表现为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自觉遵守教育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校。学校本身应该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得办事办学有法可依,尤其对于同学们广泛关心的操行评定、奖助学金评选、推优育苗等重大问题上,做到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特殊办事,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严格处分。

2.形成依法治校的良好法制校园环境,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可以结合法制宣传日,联合校园周围的公安、消防、法院等进行法制现场教育,构建浓郁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推进现代大学生形成法律法规意识。

(三)培养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和法律信念

大学生应该以法律作为坚定的信仰,培养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是对法律信仰的欠缺,法律法规就没办法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从而不能指引大学生的守法行为。法律不仅仅是表现在书本和纸张上的文字规定,其背后更体现了一个社会的道德评判和人们对法律寄予的坚定信念。法律只有被人们认可并从内心去接受,才能形成人人自觉遵守法律的良好风气。应在现代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法律自身存在的价值,从正义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四)提高法律教育教学质量

1.科任教师应该言传身教。学校的法律道德基础课任课教师应该是法律专业毕业,掌握完善的法律知识结构,了解法律法规前言资讯,平时注意积累和收集一些典型的违法犯罪案件以及案件分析,懂得从法理和情理两个角度客观去分析案例,给予学生全面的指导。

2.加强学生学习法律理论,同时也应配合一些法律实践教学安排。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案设计,抓住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关键法规,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比如劳动合同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3.法律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该多种多样。比如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任务导向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小组讨论、课堂发言、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互动较多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法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最终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让学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运用新媒体开展法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推广,成为高等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新手段,实现法制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时融入慕课教学和翻转课堂,使新媒体下的法律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网络教育教学可以让我们的法治教育更生动形象,内容更丰富,时间更灵活掌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讨论法律问题。比如现在各高校正在大力推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易班”,就能够成为我们进行法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总而言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论是对学生个体本身,还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国家的法制化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仅意味着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水平高的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心理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密切联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文化体系建设同步进行,促进良好的社会法治风气形成,培养高素质、强技能、法律意识强的综合型人才,让他们成为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2]宋向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J].嘉定学院学报(哲学科学),2014(10)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篇7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基础教学,法律培养

我国一直以来所推行的政策都是依法治国。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在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尤其是高校学生, 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建筑栋梁, 更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相应的也就需要对高校中的法律基础教学模式进行改善。

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 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的不成熟, 而且也容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主要的表现如下:

(一) 主体意识薄弱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学生的普遍学习心理都是被动接受, 在具体的教育学习中, 根本没有主人翁意识, 而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开发的学习环境, 要求学生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要发挥个人的主体意识, 特别是在法律意识上的主体性。由于大学生本身对于法律知识薄弱, 对法律所规定的相关权益不了解, 再加上长期被动意识的灌输, 以至于在法律意识上, 认识不到法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且密不可分的事物, 法律主体意识相当薄弱。

(二) 权利意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在法律知识和常识的学习上比较薄弱, 对法律所能做到的个人权利保护不了解, 以至于在自己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 不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 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放弃维权, 如此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权利不负责任, 也是对社会不负责。

(三) 守法的自觉性薄弱

很多高校的学生都具备较强的法律知识, 在生活上也能自觉遵守法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面对一些违法现象的时候, 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很难意识到其本身是一种违法侵权现象, 而不用说利用法律来维护其合法权益;而往往做出的, 是以社会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来看待或者处理发生的违法现象。如此一来, 使得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意识越来越差。

(四) 理性意识薄弱

理性意识是指在面对事件时, 能从法律的方面客观的处理事件。而目前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中, 注重的是理论性的法律知识基础, 更多的是一些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文, 而不是教授学生应以什么样的理性思维, 依据法律去处理一些事情。这也就使得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不是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二、基于主体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改革

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指进行大量的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不存在正比关系。现在的高校法律基础教学, 主要就是对法律内容的传授,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能对法律条文背的滚瓜烂熟,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不知如何下手等现象。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

(一) 以法律知识做基础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的教学时要清楚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不仅应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 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传达法律思想为主, 在这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对教材进行处理, 将法律法规简单化。该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简单明了, 还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游刃有余。

(二)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为基本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因此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例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课、辩论课、模拟审判课等。这些活动课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法律实践, 自觉的将法律知识与自身的意识相结合, 更好的认识法律。

(三) 教学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想要学生更好的学法用法, 增强法律意识。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比如说, 教师在进行法律基础教学时, 可以将难点集中起来进行讲解, 然后结合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法律本身是枯燥的, 可是如果能将法律与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法律就“活”了过来。这样课堂教学是不会出现沉闷死板的课堂气氛的。

(四) 改革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法律知识考核都是通过对法律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完成的。如此的考核方式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在法律运用及法律意识培养上也十分不利, 因此, 要对考核制度和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开发式考核模式, 联系实际的法律情景, 引导学生利用法律知识对具体事件进行法律处理, 如此不仅考核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现今的社会中不乏有消极腐败的现象, 但仅仅是一小部分, 这是社会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 学生是社会中的敏感群体, 对于这些现象, 总会愤愤不平, 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等。这时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法律工作, 让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法律学习。

三、结论

以上就是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基础教学的探究, 从中我们了解到现今高校中法律基础教育的现状, 并根据现状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杨菁.浅谈“专升本”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以黄石理工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为特例[J].法制与社会, 2009, (28) .

[2]刘莉娅.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探索[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

[3]杨梅菊, 何新春, 刘遵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1) .

[4]赵任凭.浅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09, (04) .

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8

一、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

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在需要,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可见,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 有利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中职生法律意识提高了, 就会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就会法拿起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会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 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而且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中指出,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 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

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中职生马上步入社会, 在各行各业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们的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因此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二、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从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一些案件来看, 尽管我国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 但是中职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据调查,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到达70%至80%, 而中职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与其他未成年犯罪相比, 中职生犯罪主要是侵犯财产权案件 (如偷盗、抢劫、抢夺等) 和故意伤害案件 (如聚众斗殴) , 而且大多是共同犯罪、初犯、偶犯。由此可以看出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主要表现为:

1) 中职生自身素质包括法律素质比较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缺乏劳动锻炼、缺乏挫折教育,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 尤其是中考失败的中职生, 他们来到中职学校, 一旦遇上不如意的事情, 很容易走上法律的边沿, 触及法律问题。而且中职生缺乏社会阅历, 见识少, 虽然对法律有所了解, 但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制教育, 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

2) 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环节比较薄弱。首先, 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有《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它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就这门课程中的法律知识而言, 过于简单、过于条理。教材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经济法等内容, 可以说是对这些部门法进行了高浓缩。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 教材还欠缺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其次, 职业学校的法律老师配备存在问题, 法律课基本上是由政治老师但任, 这些非专业教师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 也没受过系统的培训, 面对庞大的法律体系, 遇到问题有时自己都解决不了, 怎么教学生?再次, 教学方式单一。在法律课上, 教师多是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老师讲学生听, 理论多案例少, 缺乏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来, 学生学起来没兴趣, 这样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很难培养。

3) 学校的管理不到位, 法制宣传不力。有些中职学校住校生比较多, 对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 这对学生的安全、对约束学生的逃学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有的住校生冒着生命危险选择了跳墙逃学, 有的住校生假冒班主任签字, 自己给自己批假条擅自离校, 有的住校生利用学校周末晚上对住校生不点名的空隙, 就在周末晚上通宵上网吧, 尤其是有部分回家的同学, 周日晚上呆在网吧, 跟家里人说上学去了, 跟班主任说在家里。这些学生纪律性差, 法制观念淡薄, 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与校外游手好闲人员相互勾结, 在校园充老大, 打架斗殴、敲诈勒索, 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还影响周围的同学, 在校园内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 增加校园普法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

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在学校, 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教学, 可以让中职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比如学习宪法可以知道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可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了解我国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增强中职生的法制观念, 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 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他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课堂教学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 学校还应该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 学校要多搞课外活动, 通过各种普法活动来做好法制教育工作,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模拟法庭”, 开展校园法律知识咨询, 请法律专家、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来校给中职生进行法律讲座等, 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 得到教育和启迪。通过一系列的普法活动, 营造出浓厚的法律文化氛围,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实行法制教育课程改革, 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教学效果如何, 关键在于教学创新。教学要创新, 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还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中涉及的法律内容过于简单、过于浓缩, 教师就应该对法律教学的内容进行大胆的革新, 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增加贴近实际的法律知识和案例, 突出“新”和“趣味性”, 同时运用多媒体把法制节目如《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融入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以前“填鸭式”的单一讲授方法, 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问题情景法、阅读指导法、活动引导法等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 重视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活动课为主, 如举行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当中把握理论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增强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职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振兴之希望。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提高中职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摘要:目前, 多种原因造成中职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 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学校的稳定, 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分析了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 并结合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了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渗透式方法 篇9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作为一个有机综合体,法律意识包含着人们对法律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从法律制度的制定形成到法律制度的实施运行,都与法律意识有密切联系。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养成支配学生法律活动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和法律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部分。让学生在法律意识下明晰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懂得崇尚法律、尊重法律,自觉维护国家尊严,成为一名合格公民,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二)灌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法制教育的意义所在。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和国家法治程度的标尺,因此,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的法律意识培养现状与完善个人成长和推进社会法制的要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较突出的就是灌输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是当前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虽然在对法律教条和原则的传授上确实有效,但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多元文化给学生展示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其独立人格的逐渐形成,在各个方面都昭示了简单的灌输越来越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灌输式方法把学生简单看作知识的接收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如果课堂教学的知识面狭窄和文化陶冶的薄弱,即便学生掌握了法律知识和概念,也很难应用于社会实践;形不成法律感情,法律意识就可能是冰冷的。

邀请专业的法律人士或国家司法人员,以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是一种好方法。他们与法律的接触更为密切,也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且讲座展现的往往是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生动的现实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深入浅出地说明法律知识。但讲座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传递的大多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法律常识,内容比较片面,多为正面灌输法律的许可与禁止,难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法律思维。讲座通常有明确的目的、既定的内容和主题,所以其灵活性也受到束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效果。同时,由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山区并不具备举办讲座的条件,这是其局限和遗憾的一方面。另外,讲座的次数一般不多,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有时也捉襟见肘。

二、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基本理念

渗透式培养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学作为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而非一种工具手段。渗透式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教育者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1]

(一)培育学生的法律情感

渗透式教育方法与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区别之一,就是渗透式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种带着感情的浸润。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一种情感体现,“法律信仰是信仰主体对法律精神和品格的神圣体验和理性确认。”[2]如果我们以一种藐视或无视的态度来看待法律,那它将在某种意义上形同虚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对法律被践踏和扭曲的现象表示愤慨,也对为追求法律尊严和德行所作的不懈斗争表达敬意和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终究要以法制文明秩序为价值依归,人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注定不能离开法律。”[3]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要在告诉学生法律的许可与禁止的背后,传递一种法律的精神,将法律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对于法律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让“冷静”的法律走进温情的故事,让法律带着“温度”催生学生内心的法律信仰萌芽,让法律意识更加强烈和持久。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法律意识能够改进现实生活,它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也才有被不断强化的可能。我们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当以培养法律感情为起点,让学生能够领悟,可以通过法律可以描绘一副美好的理想图景。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法律意识培养

渗透式教育方法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将学生简单的视作教学活动的被动接收对象. 我们很早之前就有“教学相长”的理念,不能将教学看作一个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定位。渗透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灌输式教学的单向独白为渗透式教学的双向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同时,渗透式教学将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两个方面相互沟通与配合,使整个教学具有完整的能动性。

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追求和内涵所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都深刻影响着学生学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和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4]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而不在于“主导”,在法律意识培养中,如果把立体的、系统的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简单化作师生间法律知识的授受和灌输,以致于学生的学习趋向被动、刻板、脱离实际,甚至是死记硬背,将会严重降低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和伤害学生的个体发展。

(三)重视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

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往往把法律意识的培养简单化为法律知识的传递,而忽视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学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渗透式教学方法则将二者科学而动态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法律知识并培养法律精神,进而获得自我的发展。

苏格拉底(Socrates)曾提出被称之为“产婆术”的帮助学生获取真知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寻求答案。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一个调动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助产”,帮助学生在认清法律事实,明白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归纳所探究概念的真正含义。在法律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通过一些生活表象,使学生有初步认识,形成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法律现象后的法律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的获得并不意味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理性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牢固掌握理性认识之上,要与现实生活联系,与其他知识联系,重视在生活中的思考和运用,在生活中进行确定和再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通过渗透的方法,引导和刺激学生“生产”出新的、也是属于自身的法律意识。

三、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展示

渗透式培养方法的广泛运用,强调构建更为综合的方法体系,通过多元化的培养途径,开发更加丰富化、生活化的培养内容。

(一)综合的方法体系

渗透式培养方法突出强调培养的思维方式,它不是单一具体的操作模式,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在方法的运用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质,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反对单向的灌输,倡导师生在互动和交往中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的过程,而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群体互动的认识过程,“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来往、交际、沟通、交流等意”。在交往的背景下,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的运用突出以过程为导向,博采众长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模式,例如价值澄清模式、价值分析模式、社会行为模式等。通过综合的方法体系,帮助学生运用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来塑造自我的价值观,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用一种具体的方法去实现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是不现实的,无论何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是与特定的环境和背景相联系的。尽管如此,通过一些典型的具体方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渗透式方法的整体,这无疑是有价值意义的。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蕴含浓厚的渗透式思维,PBL把学习当作是学生自导的一个建设性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合作的、前后联系的过程。教师是基于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自导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的过程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各种问题均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合作的环境中学生彼此互动进行学习。PBL运用到法律意识培养中,能够变学生的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由片面联系到多元联系,提高学生的自导学习能力,有效形成动态的法律意识。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要区分学生的不同阶段和同一阶段不同对象的差异,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有准确的定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特别是信息化背景的现在,信息化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以更敏锐的眼光和更科学的态度来探索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二)多元化培养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多元的途径进行整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意识培养模式。学校是法律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中给学生配合讲授系统的法律知识讲授,通过校园环境、校园活动多方面渗透法律文化,配合老师专业的悉心引导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形成法律意识。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懂得尊重子女的个性和尊严,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以诸如谈心、讲道理等方式与子女相处和交流,并把生活道德与法律思想渗透到日常家庭生活中,使子女逐渐养成良好的法律品格。

法律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置身于社会中,使内容得到更加丰富的表现,学生可以接触各种法律宣传活动,走进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感受社会事物中的法律温度。

多元化途径体现灵活变化的特点,不默守陈规,也不局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律事务所、法制机关、法律文化广场等地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文化;也可以组织模拟法庭,或老师带领学生现场旁听法院审判,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对案例分析讨论,促进他们形成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行为能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让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文明社会中得到细雨润无声的熏陶,是多元化培养途径的永恒追求。

(三)丰富的培养内容

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在内容选择上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与学生社会化的基本要求相适应,与现实生活和国家的法治大背景结合起来;同时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于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往的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狭窄,中小学主要通过《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相关章节中的法律内容进行学习,包含的知识面和内容的系统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掘。我们在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法律内容在很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特别是在历史课程中比较明显。拓展开来,即便是音乐、美术这些表面看似无关的课程中也蕴含着法律思想与法律文化。比如美术或建筑中的色彩使用,就与我国古代的礼法规范有关联。在生活中小到服饰,大到国家的庆典等等也鲜活地体现很多法律思想,比如在成人仪式中,唤醒学生的社会担当和法律意识。在生活中或其他课程中挖掘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不仅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搜集,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法律内容。这种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倍感学习的乐趣。丰富的内容还应当与一定情景相结合,学生在情景式教学中思考某一问题的历史和传统、涉及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等,不仅能深化认识,还能激发思维的火花。要使法制教育内容不断的丰富,教师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在注重内容层次性的同时,为内容的生活性、文化性开启新窗口。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有新事物的呈现,新的变化将使渗透式的法律意识培养方法不断地拓展更新,法律意识的培养永远是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法律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法律是我们共同生活和互相尊重的规则,实施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也更为丰富多彩!

摘要:学校法制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是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反思传统法律意识培养方法倾向于灌输式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态度为起点,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提出与生活联系更密切的渗透式法律意识培养方法。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10

法律意识是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因素,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及深层、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法律心理是指对法及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状态,是对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理念的向往和勇于接受的基础上和引导下所形成的直观而不片面、具体而不盲目的感性认识,它是法律意识的最低层次,体现了对现代法制的信任和依赖。法律理论是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化、整体化的理性思维体系,是现代法律观的理论表现,它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法律信仰是在现代社会中对法及法律现象反映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必须被信仰并内化为心理的一部份,才能使守法、敬法成为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时刻以法律指导约束每时每刻的行为。

从国家实施“一五”普法规划起,教育部就要求各高等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每一个非法律专业在校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26个课时的教学工作仅能使学生处在告知的层面上,再加之内容庞杂,大学生对法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的现象严重,更谈不上法律信仰,所以难以将守法、执法内化为自觉、自发的行为。

1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从他们的生活、学习、感情等诸多方面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家庭教育的失误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化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能够考上了大学,就是“人之骄子”,“国家栋梁”,父母也为其感到骄傲,对子女的管教也随之淡化。很多父母会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事业上面,很少会有精力再对子女进行严格的管教;也有些父母仍然会向中学时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但是对其思想和心理方面欠缺了解,忽视了与子女之前的心灵交谈和沟通;还有的父母将孩子送入学校之后,便从此不管不问,使其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怀;加之有些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给孩子造成了直接的不良影响等。这些原因酿就了部分大学生傲慢清高、孤芳自赏或自卑孤独、迷失方向等心理,这些心理进一步淡化了他们的法律意识,甚至很容易为违法犯罪行为埋下祸患的种子。

1.2 高校中法律课程的开设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学生虽然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许多学校对该门课程投入不够,教学课时少,而学生学习的内容太多,教学内容涵了所有的法学基本理论和主要法律部门的主要内容,教学量大,教师也只能灌输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知识和一般的理论,使学生远离现实而感觉法律索然无味。

1.3 学校管理存在负面的影响

当前很多高校的管理都引入了竞争机制,个别学校把一切工作都纳入量化管理,通过打分测评等办法评优,把一切管理的手段和标准量化,把学生的一切行为与学习或训练成绩挂钩,处处以加分或评优来做向导,这种结果导向式的管理忽视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关怀,甚至造成了部分学生畸形心理,为追求好的结果,甚至不择手段,久而久之,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事的行为规范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进而导致心理上对法律的蔑视。

1.4 缺乏依法治校的氛围

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本身法律意识不够,对法律知之甚少,在教学工作中起不到带头的作用,甚至自己就有违法行为存在,如有的学校乱立规章,有的教职工侵犯学生的权利等。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很多不良现象没有相应的处理依据,甚至仅凭管理人员自身的好恶处理,管理主观性大,此种管理方式,不能发挥规章制度的警示作用,甚至有的管理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能做到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表现为人际导向严重、人情大于法的现象。没有法律意识的环境很难培养出具备强法律意识的学生。

1.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

有人称大学生是“第二断乳期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处于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最敏感、最动荡的时期,对事物的判断经常失去客观性,再加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观念的控制力愈显薄弱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吸收能力极强,判断能力尚待提高的群体,金钱观念、个人主义意识容易占居上风,导致法律意识的薄弱。如何帮助大学生安全平稳的渡过“第二断乳期”应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2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对策和途径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是当前高校德育、教学和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对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出如下建议及措施。

2.1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

党中央强调在高校“两课”教学中,《法律基础》作为公共课程专门设置,大学生被列为普法教育的对象。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已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首先从解决学校领导干部的认识做起,始终坚持“领导抓、教师带、学生学”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治校的方针,杜绝腐败、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风气,正本清源,以身作则,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象培养其的专业能力一样真正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己任来落实。

2.2 加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健全的法律意识必须以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法律基础课是高校系统传播法律知识的主渠道,所以发挥好法律基础课的作用尤显重要。现在法律基础开设中的一些问题,很难满足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需求。

首先,要增大法律基础课的课时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高校急需改善教材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是和其课程体系的安排与所增学时数相适应;

再次,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精选典型的与大学生生活接近的案例,正确剖析,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实用性及教育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式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促使教与学良性互动,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和自觉的法律行为。

2.3 法德并重,双管齐下

道德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善恶评价的标准,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德,国之基也。”同样道理,道德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德,校之基也,道德建设关乎学校的文化底蕴,关于学校的形象塑造,坚持以德治校,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法是治国之根本,学校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制校之根本,他们是道德之底线。高校的管理要坚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有机统一,两者互相补充,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既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德育人,又要加强学生法律意识,以法治校,依法办事。

2.4 注重家庭的支持,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坚强的后盾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良家庭教育的将会严重影响一个学生对法律意识的淡薄,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身先士卒,自身做到知法守法,做到行为语言文明,积极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和睦融洽的家庭关系。同时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时常保持与子女联系,积极与子女进行思想沟通并掌握子女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给子女及时的关爱和指导,排解他们思想上的症结,纠正他们行为上的偏差,限制他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使子女在亲情关爱之下,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抵制外界消极因素的抵抗能力。此外,学校应建立一套能与家长保持联系的网络管理系统,家长通过这套系统协助学校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合力,共同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坚固的屏障。

2.5 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把法律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一方面,积极开辟法律第二课堂,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有一定影响的法官、监察官、律师或立法工作者来校进行专场司法实践讲座,让学生感受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秩序,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使大学生亲历法律实践,达到升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

3 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满足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必须把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放在重中之重,唯有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法律教育的合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努力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合格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为共创和谐中国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通过加强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等系列措施,来营造依法治校的法治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树立正确荣辱观。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成良.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2]陈中立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

[3]张淑玲.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法律杂志第一期,2002.

[4]【美】哈罗德·丁·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

[6]欧阳秋群.大学生法律意识探讨[J].黑龙江高校研究第七期,2004.

[7]刘庆华,陈冬林,刘敏,于展,张妮,林瑜,陈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试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现状 主要途径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地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难发现有以下特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第二,法制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化倾向。第三,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出现违规的情况。第四,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势在必行。

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现实路径的思考

(一)社会因素

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校因素

1.精选内容,扩充课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首先,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其次,通过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再次,在扩充课时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法”、“讨论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走出课堂,旁听审判,让案例事实说话,会比老师在课堂上的泛泛讲解更有震撼力。

(三)学生因素

学生要自觉学习法律,强化道德自律,培养人文精神。现代法律意识只有经过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才可能对法产生信任,才可能对法产生信仰,才可能根植于内心。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 篇12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 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 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这种反应和体验是积极的, 能动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 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四个基本要素, 这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形成由低级向高级, 由深层到表层,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多层次结构。只有当四要素产生最佳组织效应时, 才能实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又有自己的特征, 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 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 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 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 因此, 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其特殊性, 总体的生源特点就是高考分数相对较低,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他们入校后所表现出的思想特点, 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法律意识, 所以, 我们先要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才能进而了解以及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由于高考分数较低, 入校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或者虽然有学习的热情, 但由于基础较薄弱或者学习方法不妥, 效果不佳。不少学生在踏进民办高校的大门时, 始终有不服气心理。很多人认为自己并不应该进入民办高校, 而是应该考上更好的学校, 因此刚进校时, 对学习抱有一种强烈的积极性, 特别渴望成功, 然而由于自身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如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缺乏恒心等等, 使很多学生逐渐变得厌学、不自觉、不自律, 甚至影响了周围的同学。

第二,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 特别是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大学生, 生源背景比较复杂, 素质上具有差异性。在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距悬殊。这类学校的收费普遍较高, 每年都需要一万五千元左右, 但入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各有不同, 其中不乏有贫困生, 特别是专转本的学生, 他们特别珍惜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机会, 因此学习非常努力刻苦;当然也有不少是被家长逼着来读书混文凭的学生, 正因为学生在生源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 所以, 在管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第三,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会受到歧视, 就业压力较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比较务实, 一旦被用人单位录用, 就很踏实肯干, 也不会像名牌大学的学生那样会挑三拣四, 但是, 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中, 大部分的用人单位还是为学校品牌论, 社会对民办大学的学生的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曾经和我的一个毕业班学生谈话中了解到, 他在找工作期间, 多次进入人才市场投简历, 但是都杳无音信, 感觉十分沮丧, 希望社会能给他们多一点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机会。面对这种压力, 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对于他们学习的目的和将来的出路产生了许多疑惑。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第一, 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 而民办大学的大学生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 就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现今社会, 充斥着各种道德观和不同的文化, 再加上社会压力和竞争的激烈, 大学生很容易受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近几年, 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 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 同社会犯罪比, 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身处“象牙塔”的学生们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平静和安宁, 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第二, 民办大学在法律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民办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模式是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较为重视专业课的设置, 几乎都没有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学。而在这门公共课中, 法律基础仅占一小部分的课程, 课时很少, 对于法律的讲解都是一带而过, 学生几乎不加以重视, 在考试时也只求及格, 这样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第三,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一般法律知识的掌握比较弱, 对法律的整体认识还不足,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维权意识也不强。高校学生虽然通过法律基础课能初步了解一些法律法规, 但是, 并不能在心中真正形成知法, 懂法, 守法的法律意识, 大多数学生仅仅将课堂上的学习当作任务一般去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如遇到纠纷就会不知所措, 不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而是往往采取“息讼”的消极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结果只能导致他们自身的权利收到侵害。例如, 学生择业就业时, 缺乏法律意识。部分用人单位就利用这一点, 再加上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就设计了一些侵犯学生正当权益的招聘陷阱。通过口头协议、模糊条款等方式来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培养民办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1、在校园中要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和法制文化。民办高

校在管理学生和学校各种日常事务处理的过程中更加应该做到依法治校。例如, 在辅导员和老师在进行学生的德育考核, 各类的评奖评优, 贫困生的助学金发放以及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时, 要根据校纪校规按章办事, 做到公平公正。而在处理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时, 一定要严肃处理, 并且给予其充分的胜诉权利。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充满法律氛围和法制文化的校园中逐渐加强依法治校的观念, 从而培养其法律意识。

2、在日常工作中要向学生灌输一些法律知识, 不仅让学

生能知法, 还要懂法和守法, 做到德育教育, 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三者要有机结合, 从而加强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面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 民办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指导学生培养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从而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要进行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 要加大法律基础课程所

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课的比例, 要请法律专业的老师来专门讲解法律基础这部分的内容。还可以开一些实用性强的法律类的公共选修课程。例如开设民法、刑法、宪法法、劳动法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 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4、大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 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法律

知识的积极性, 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的活动, 让大学生从中了解法律知识, 使他们在法律实践中能走出校园真正接触到真实的案例, 加强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比如, 听专家普法教育讲座、开展生动的法制演讲、法律热点问题的辩论赛、法律基本知识竞赛等活动, 督促学生经常关注电视台的法制节目, 有条件的情况下, 还可以组织旁听典型案件的庭审, 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从而得到教育, 这些方法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在就业工作中, 要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一些法律

知识的培训。在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业压力就更大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更有必要对毕业生加强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传授。如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讲座, 介绍我国高等教育法, 让大学生加强自身学业学习的意识;介绍我国劳动合同法,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遵纪守法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介绍我国公司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等, 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我国相关经济法律制度, 为今后走入社会创业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 在认清民办大学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 通过校园法治环境的建设, 法律知识的普及, 日常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以及多种活动的开展, 等等, 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法律的严肃性和实用性, 从而使他们产生对于法律的信仰, 最终才能逐渐培养出较高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中秋, 杨春福, 法理学, 2001.

[2]陈建新, 袁贵礼.中国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透视[J].社会科学论坛, 2002, (04) .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司[J].思想道德与法, 2006.

上一篇:现代百货下一篇:城市再生水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