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

2024-07-24

创新环境(精选12篇)

创新环境 篇1

摘要:基于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探索是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 结合实际, 着眼未来的发展, 分析了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提出了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以及途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现实需求,方向,途径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业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基于创新驱动战旅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1.1 农产品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石, 也是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凝聚人类劳动的重要产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类对农产品的安全, 特别是是数量和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 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环境资源作为基础支撑,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借助科技创新的手段, 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效能,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成为必然要求。

1.2 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持

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常规支柱产业, 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或者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科技问题,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 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事故, 降低环境经济损失, 从而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技术推广、新设备研发、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变革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和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 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 也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推动我国农业环保科技发展水平的飞跃, 需要加快农业环保科技创新, 抢占至高点。

1.3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创新为更多的环境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是农业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我国农业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但局部污染严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全球化来看, 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农产品质量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涉及农业环境领域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而伴随引起的次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 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 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 提升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必将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2 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目标与方向

2.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

提高农业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 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 提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能力, 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 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 缓解和解决环境与生态压力, 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为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2.2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方向

随着人类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 从人类保护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保护———人类中心主义,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过程也逐渐有意识地消减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 农业产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活动, 而赋予农业则有更多功能, 在注重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 也在关注和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 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功能、抗灾减灾功能等, 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置于环境保护的大范围, 大致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领域引导型创新研究。从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 以单一环境因子的研究向复合型多因子研究深化;从外源性环境影响向内外源环境影响深化;从早期的工业三废、化学投入品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从保护人类保护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向保护人类———生态中心转变的研究;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自身平衡、再造平衡到既要保护生态自身的安全, 也要保护环境中的人类生存安全、健康安全的研究等。二是从边污染边生产到边生产边治理。从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角度来看: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共识, 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道德、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等学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实现蓬勃发展, 使人类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使用价值, 从而从人类行为的规范上起到一定的自我约束。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上, 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可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实践。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到提高单位面积资源利用效率, 从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到消除环境的不经济性, 减少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失 (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 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使用价值。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 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 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三是从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的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大量创新型技术的组装和实际应用结合, 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解决了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短缺、利用效能低下、农业环境污染频发等问题, 从生态和技术角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系列实用技术推广的培训体系和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和设施, 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产业链条驱动, 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瓶颈。

3 基于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途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 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功能。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共同演进的产物, 通过各学科门类集成创新和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 从领域上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 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运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 以研究为先导的知识理论创新, 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为依托, 追求探索农业环境科技领域的未知领域, 以理论创新为主要标志, 旨在突破理论的束缚, 为理论体系的创设创造构架。比如探索环境物质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物质元素在环境中的物化生理性状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异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研究、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研究等, 探索农业环境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1]。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 应以开放、协作为总基调, 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 突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和亮点, 同时加强相关项目的建设, 从研究体系上设计和配置项目, 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创新,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2 以应用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 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 降低环境 (生态) 污染, 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解决产业重大需求和科技问题为导向技术应用创新, 瞄准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提高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功能, 更加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功能, 特别是以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环境质量, 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 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 降低环境 (生态) 污染, 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 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 国家应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 建立农业环境应用技术的推广体系, 加大和加快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示范, 加强技术链条的集成, 以自主创新为标志, 通过一批试点示范建设, 带动和辐射,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 以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带动的环境技术应用、推广和传播体系。

3.3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 为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由于农业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受到各界关注, 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科技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农业环境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 加强动态数据的监控和研究, 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性预见, 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 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带来农业环境科技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也促进提高管理执行力, 使大量的农业环境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 更加注重农业环境工作规律, 更加注重农业环境科技的内涵开发和利用, 实现农业环境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全链条式设计, 加强农业环境领域各类信息的高度融合、整合和联动, 以信息化为手段, 以第三方为管理平台,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终极目标, 不断完善国家农业环境科技立项、审查和社会公示, 提高项目研究和应用的实效性、创新型,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督[3]。

同时, 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创新, 创导建立以解决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体系, 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 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尽可能地克服科技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技成果展示度不高的问题, 避免单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 特别是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 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 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合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中, 发挥好引导导向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 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3.4 适应新常态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起步较晚, 随着国家和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的不断重视, 农业环境科技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环境科技领域是当代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领域, 涉及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多个部门的分段管理, 适应新常态, 积极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科技的发展趋势, 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环境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就要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 加强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打破结构性缺陷, 即以学科为统领, 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为出发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重点、有目标地突出, 通过项目设计构建创新主体结构体系;打破功能性缺陷, 即以学科集群为统领, 以团队为主体, 恒定团队研究方向和目标, 避免在申报、组织项目之间相互打架和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 造成研究目标的混乱, 提高申报和组织项目的水平和质量, 体现出技术研究、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打破机制性缺陷, 即进一步强化研究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 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分类机构改革, 以创新目标为导向, 以项目研究为平台, 以成果产出、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基点, 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盘活各类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体制性缺陷, 即科技创新必须与人事制度、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一体化推进, 与事业单位改革和现代院所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形成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4]。

参考文献

[1]于水, 张海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4) :69-71.

[2]奚涛.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5) :180.

[3]刘霞.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 (11) :11-13.

[4]王农.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18) :347-348.

创新环境 篇2

环境监测体制创新思考

摘要: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变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制分散的状况,建立高效统一的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提高政府对环境监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 者:董明朝 何华 刘玉梅 肖功云 作者单位:竹溪县环境保护局,湖北,竹溪,442300期 刊:科技创业月刊 Journal: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年,卷(期):,23(2)分类号:X830关键词:环境监测 体制创新 思考

会计创新环境研究 篇3

一、引 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因素影响和制约我国的自主创新?笔者认为,创新环境不佳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创新环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国家对创新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家对创新行为的经费投入力度以及社会对创新行为的态度等等。会计创新环境是国家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会计领域内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从事创新、科研的必备条件。

在创新环境问题上,实验经济学与实验会计学的不同发展结果值得关注和思考。

实验经济学是美国于1948年率先兴起的新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举世公认的经济学新学科。2002年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公告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美国两位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其中,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就是以其在实验经济学研究中的开创性成就而获奖(夏业良.2003)。

早在1955年,我国东北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也出现了会计实验活动,并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于玉林、程夏.2004)。但是,这一很有希望的会计实验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却夭折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会计教育界为了加速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急需的财会专业人才,重新兴起了会计实验活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会计实验作为一种新的会计实践活动已在会计教育界形成全国性的规模。但是,对会计实验的研究却还缺乏重大理论突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实验会计学的进一步研究可谓举步维艰。

可见,实验经济学与实验会计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独立学科,但二者的产生时间相近(仅相差7年),学科性质也相近(都是以开展实验为基本特征)。而50年后,两者发展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已获诺贝尔奖,后者尚举步维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笔者认为,两者所处的创新环境不同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是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型科技强国。其创新环境方面的基本特征除了具有法规和科技政策的保证、对R&D和教育的高投入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形成了一个能包容多元文化、鼓励自由思考、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这种创新环境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前,摆在实验经济学面前的首要问题是人们普遍不承认这一新学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我国学界所熟悉的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当时就曾断言:“在科学实验室所特有的人为控制条件下来进行经济观察,通常是不可能的”(萨缪尔森[美]1979.)。在一边倒的反对声中,弗农·史密斯的第一篇科研论文“竞争性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却在权威的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杂志上正式发表(1962年)。1965年,他再次在该刊发表“实验性市场与瓦尔拉斯假定”的论文,从而初步奠定了实验经济学的地位。但是,新学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上世纪70~80年代,对实验经济学的批评仍然十分尖锐,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批评实验室模拟的经济活动太简单,与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差距太大;二是指责实验方法缺乏方法论上的依据。弗农·史密斯与从事实验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学家们一道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其中,普洛特(Charles Plote)认为,实验经济学对各种相互竞争理论的实验比较和评估并不因简单实验而影响其效力,这种简单性使得模型失败的原因可以被分离出来甚至有时可被测度出来。因此,“简单性”恰恰是实验经济学的长处。同时,史密斯和普洛特提出了用“效率”做测度的技术。史密斯还将经济分析引入实验室,发展了一系列经济学的实验方法。至上世纪90年代,实验经济学已经成熟,并成为举世公认的新学科。

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创新环境在新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初期,反对实验经济学的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有当时已是美国顶尖级的经济学权威萨缪尔森(时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经济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会长,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弗农·史密斯当时还只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却得到权威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杂志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一权威杂志的独具慧眼,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可能就会曲折得多。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经济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就主动修改了其著作中关于经济领域不能实验的论述(连朋.2003)。这不仅反映出一代经济学大师对科学、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确实具有那种能包容多元文化、鼓励自由思考、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

三、我国会计创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会计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新学科。与国外的实验经济学比较,虽然同样是新学科,我国的实验会计学却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且至今前景堪忧。

前已说明,早在1955年我国就出现了会计实验活动。但由于当时面临的所谓“白专道路”的压力与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其在萌芽状态就夭折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速培养现代化经济建设急需的财会专业人才,会计教育界又重新兴起了会计实验活动。据初步调查,目前会计实验已经在财经类中专学校基本普及。在高等学校,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包括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展了会计实验。在实践层面,可以说会计实验在会计教育界已经形成全国性规模。但是,对会计实验的研究却还处于一种主观猜测与经验总结的初期阶段。至今为止,对会计实验的研究还缺乏重大理论突破。二十多年来,虽然会计教育界的老师们一直在苦苦地进行探索,尤其是由天津财经大学发起的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关于会计实验的专题理论研讨会已连续召开了好几届研讨会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却始终未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据笔者初步调查,认为目前会计创新环境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数量轻质量。我国每年对会计科研、教学人员的目标考核,基本上是以在SCI和CSSCI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而不考虑论文本身的质量。于是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一篇影响性比较大的原创性论文,还不如两篇低水平重复的论文。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可能一百篇低水平重复论文也比不上一篇原创性论文。而这种考核带来的更大麻烦是,由于是与奖金,职称晋升或降级等挂钩,这就必然造成迫使大家想方设法增加论文数量。而重数量轻质量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可轻视的。

(二)重“计划”(或规划)项目轻 “自选”项目。会计科研项目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凡计划或规划内项目,可以立即在资金、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方面得到优惠,在国内发表论文也有了保证;而凡“自选”或计划外项目,不仅没有前述优惠条件,还会受到歧视或排挤。前述“关于会计实验的专题理论研讨会”为什么不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既不是国家项目,也不是部委项目,而只是部分高校间的“民间项目”或“自选项目”。当然,重“计划”(或规划)项目其实也并没有错,因为没有计划或规划就不能突出重点。问题在于不能“轻自选”项目。科研和创新活动不同于经济建设,没有那么强的计划性。相反却具有很强的非共识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用管理经济建设的办法来指导科研和创新活动,必须重视“自选”项目,尤其是由“好奇心驱动”的“自选”项目。国家973计划基础研究共性重大问题战略研究组在《对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中明确提出两点相关建议:一点是“对好奇心驱动的研究和新的学科增长点要有一定的安排”;另一点是“对自由探索项目的评估不要过分强调其经济效益,要着重看它的学术价值和对人才的培养。”( 973计划基础研究共性重大问题战略研究组.2004.)

(三)重“大”轻“小”。所谓“大”是指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等,而“小”自然是指“小字辈”、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前者一般在某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做出过重大贡献。重视他们、尊重他们,可以在创新和科研工作中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成果。但是,如果权威专家与新项目、新学科意见相悖,则应允许保留不同意见。不能以地位的高低、权势的大小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要“给‘小人物’和非共识研究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973计划基础研究共性重大问题战略研究组.2004.)因此,对待科学问题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轻视甚至压制“小人物”。这与科学研究精神和公平竞争的原则都是相悖的。

除了以上“三重三轻”方面的表现外,对会计科研经费投入过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也并不是科研经费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不少科研领域中,出现了以人际关系为主导因素的‘小圈子’”,“科研资金由少数专家垄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些现象“不仅没有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有所改善,相反,在某些领域问题愈益严重”(陈健、何国祥.200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查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在会计领域是存在的,而且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四、改进我国会计创新环境的建议

创新环境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从创新过程看,会计创新环境是指在会计领域内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即创新环境是“外因”,而创新人才是“内因”。“外因” 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也即创新环境必须通过创新人才而起作用。我们常说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是正确的,但不能脱离创新环境。如果没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人才的积极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结果很可能被浪费或者流失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社会广泛参与并共同支持的伟大事业。我们主张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在创新面前人人平等、鼓励自由思考的社会环境,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和其他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因为社会发展从本质上需要不断创新,然而人们的社会心理普遍趋于守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大多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自然容易选择人们熟悉的利高项目,回避甚至排斥所谓投入高、时间长、风险大的创新项目。因此,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国家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才能逐步形成。

为了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制度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

根据调查,影响创新环境的制度障碍首先应归结为人们常说的“长官意志、计划色彩”。这实际又涉及微观的科研计划管理体制和宏观的“官本位” 体制两个问题。前者表现为前述“三重三轻”的影响和在科研过程中的“重申报轻验收”等而直接影响创新;后者则在更大范围内影响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苛求人才而宽容庸才”。“官本位”不尊重科学规律,喜欢按长官意志办事。由于人才有主见而不大听话,有创新贡献也会受排挤;而庸才无“才”但听话,不能创新反而“吃香”。二是“官本位”吸引了太多的优秀人才去从政而影响创新。具体吸引了多少,目前尚无确切数据。但时下在校硕士、博士中的“公务员考试热”、“1000多人竞争一个职务”的现象值得关注。此外,“三个博导竞争副处长,高级研究员争当科长”也不是最新的新闻。目前,我国大批的优秀人才已去了国外,据统计,仅在美国硅谷地区供职的中国科技人员就已超过10万人(徐冠华.2004.)。如果剩下的优秀人才又去从政,那谁来搞科研和创新?而且还有不少在职的科研人员也随时准备从政,这就使问题变得愈益严重。针对时下的“当官热”,有专家批评是“国人官瘾重”,这是从个人价值取向的角度而言。而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那就是“官本位” 体制强烈导向的结果。其实谁都能看出个中的缘由。目前,科研、企事业单位都要对应相应的行政级别。而调资时,所有的职称也要对应一定的行政级别,而且向中、低端级别倾斜(教授对正处、副教授对副处)。这必然使年轻人误认为搞创新和科研无前途、“当官”则前途远大。因此,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就是要打破残存的科研计划管理体制和“官本位”管理体制,建立“开放、流动、公平、竞争”和“重实绩”的管理体制,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

(二)把创新放在首位,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包容多元文化、鼓励自由思考、营造创新的社会环境系统,对新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实际上还未形成社会环境系统。从历史上看,国人就不大提倡创新和“怀疑精神”,而是敬奉“子曰”、“圣人言”,提倡“中庸之道”,反对拔尖、出众。否则,“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也就是说拔尖、出众就很可能受到非议和打击。这种墨守成规的儒家传统,给我国现代社会遗留的阴影是十分深远的。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已有了较快发展,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旗帜鲜明地宣扬“拔尖、出众”,从而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期刊、新闻媒体和科技成果转让市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的独具慧眼和远见卓识,对创新环境系统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建立科研项目追踪评估责任制

创新环境 篇4

一、创新人才特质与创新环境评价

1. 创新人才特质

创新人才具有坚实专业理论基础, 有良好的科技素养, 思维富于独创性, 思辩能力强, 专业兴趣浓厚,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是最新科技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引领社会科技潮流,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同时带动和影响身边一批同伴一起为社会科技进步作贡献。郝克明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有创造精神和能力, 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创新人才拥有专注精神, 他们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 去创造尽可能大的成绩。他们规则意识极为强烈, 讲究公平, 他们精神消费重于物质消费, 大多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追求自我实现层次, 反感并排斥琐事烦扰, 时间与心态是他们创新产出的重要变量。

2. 创新环境及评价

(1)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政策、法律、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活等支撑条件的总和。人们发现创新绩效高的地区, 都是支撑条件良好的地区, 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成功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区域科技创新环境与科技创新产出具有正相关关系, 创新环境影响创新成果产出。

从基于集聚创新人才角度看, 创新环境既要有利于创新人才工作上创新绩效提高, 又要利于生活上便利与舒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创新人才追求自我实现价值, 更为看重人文环境。因为人文环境不仅影响其生活品味, 更直接影响创新活动的开展, 甚至影响创新思维的产生。好的创新环境对吸引创新人才作用就像是招引凤凰的梧桐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创新环境评价

创新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 科学评价创新环境是创建创新环境的重要前提。创新环境评价需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归纳和描述, 研究影响人才环境的因素及大概趋势, 相比较而言, 定量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和更易于直接比较。定量评价创新环境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工作是找准评价指标及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人才在哪里创新活动就在哪里, 因此创新环境核心要素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相关因素。创新环境评价指标具体划分为:政府支持、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研发环境、中介服务、市场环境、创新知名度、人居环境等八个创新环境, 它们对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绩效产出影响极大。

二、成都创新环境现状分析

用前述八项评价指标对成都创新环境评价, 成都至少在四个环境方面特色明显。

1. 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把成都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2015年底成都市委发布关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决定, 紧密结合成都实际, 就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进行了研究部署, 成都有了很好的创新政策支持环境。

成都市先后出台了《成都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成都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海外短期项目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 紧密结合创业、就业、项目激励和人才待遇, 着力于深化改革、创业扶持、就业服务、税费优惠、落实待遇等方面, 从政策层面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但成都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在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优势上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2. 有较好的研发环境

成都良好的人才环境不仅吸引着全球500强企业, 也吸引了大批先进的创业创新企业来到成都创业。早在2012年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发布“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企业与创新人物评价体系”, 成都就荣获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在“2014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中成都综合创新指数位列全国第五。

2015年, 成都市全年专利申请量达77538件,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791件, 同比分别增长19.34%和34.83%, 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和第三位。截至2015年底, 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达19758件,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3.6件, 相比较重庆市2015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3个, 陕西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21件和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而言, 成都以专利为代表的创新成果丰硕, 成都有较好的研发环境。

3. 有较好的市场环境

创业创新活动受限于市场基础, 市场环境是重要的创新环境。没有好的市场环境, 创新活动必受”无米之炊”之困。成都201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生产总值74273元, 同期西安市人均生产总值66739元, 重庆市人均生产总值52330元。2015年末成都市机动车拥有量428.6万辆, 其中私人拥有汽车330.9万辆, 排全国第二, 成都经济实力和市场购买力较强。

4. 有优越的人居环境

成都历史悠久, 既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又是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川菜是极具特色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麻辣鲜香征服人们的肠胃, 让人们形成“吃在成都”印象。成都是道教发祥地, 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成都人工作之余的休闲生活状态已经形成一种生活观念, 工作与生活完美兼顾体现出了成都人的能力与智慧。但与日本、瑞士等先进国家相比, 成都人居环境治理理念与效果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基于集聚创新人才的成都创新环境建设思路

1. 增加项目经费投入, 营造良好研发环境

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仅仅直接增加创新绩效与创新成果产出, 还能直接增加当地就业、拉动当地经济。成都市2010年科技项目投入资金45.4亿, 2011年投入53.2亿元, 2012年投入45.5亿元, 2013年投入46.7亿元, 但2014年与2015年分别下降为:12.3亿元和10.2亿元, 2015年投入资金仅仅相当于2011年的19.2%。如果增加科技项目资金投入, 成都市在专利申请与授权等方面的优势将更为明显, 科研产出更多, 对科研人才更具吸引力。

2. 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完善公平竞争环境

成都市2011年年内新上科技项目1359项, 2012年1633项, 2013年2233项, 2014年2178项, 2015年2423项, 总体上呈逐年上升之势, 做好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与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其他人群, 创新人才更关注公正与公平的竞争环境。现行《成都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保证项目遴选的公开、公平、公正”。2014年6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科技评估专家库入库专家的通知》中有“保障了各类科技评估业务客观、科学、公正的开展。”表述, 相关政策重视公正与公平竞争环境。为防止实践中可能出现事前关系人”打招呼”或领导与名望专家挂名牵头科研现象, 有必要将相关政策进一步细化, 在现有“盲评”做法基础上, 借助大数据分析, 探讨建立个性 (个人) 信息过滤系统, 让评审专家不受说情干扰, 独立评价科研项目立项与管理工作。

项目成员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名, 为避免领导因优势地位被排名第一 (大多是挂名) , 一是所有项目成员必须列示领导职务与级别, 二是对领导排名第一的项目申报要启动特别报批、特别公示形式。严格实行利害关系人回避制度、巡查回访制度。

建立对评审专家的评审机制, 动态管理专家库。采用事后监督评价即“二审”程序或两套评审系统同时评审, 甚至采用“德尔菲法”背靠背独立评审等方式, 对专家评审结果启动数理统计分析等控制办法, 评选优秀评审专家, 促进评审专家发挥专业水准客观评价。

另外, 项目申报向年轻人倾斜。年轻人研究基础和科技成果积累低, 在科研项目申报中相对处于“劣势”地位, 加大青年基金项目比重, 一般项目与重大项目尽量向年轻人倾斜。

3. 大力发展医疗与教育等公共服务业, 解决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

成都市2015年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5:43.7:52.8, 成都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战略支点城市和国家区域性服务业核心城市。大力发展医疗与教育等公共服务业, 解决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是当务之急。

在医疗服务方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国内顶级医院, 华西在很多专科领域名列前茅, 但华西医院挂号“一号难求”, 即使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等著名医院也是“一床难求”, 医疗资源稀缺。医疗服务最重要的要素是人才与设备, 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增加政府投入, 吸引精英人才积聚, 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医疗服务事业, 医疗服务质量自然改善。采用类似省医院托管县医院方式的省市县医院“联办”制度可一定程度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在基础教育方面, 学区房看涨等信息说明优秀教育资源稀缺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除了加大对教育资金投入, 提高教师待遇, 从整体上提高基础教育服务质量外, 还可采取名校教师流动交换制度, 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等方法。事实上, 民办教育已成为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4. 进一步建设优秀的生态人居环境

(1) 保护成都乡村旅游资源

成都乡村旅游开展有声有色, 全国第一家农家乐就诞生在成都, 农家乐文化已经成为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地方名片。以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发展趋势看, 以后最奢侈最昂贵的消费是在农村。随着城市的扩张, 部分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正在退缩或消失, 部分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正在面临征地拆迁等威胁, 要以爱护和敬畏自然之心保护现有乡村旅游资源。

(2) 整治污染问题

成都市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成都工业经济贡献较大, 导致成都地表水污染和大气中硫氧化物污染比较严重。如果对汽车配件、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做好如产品研发、创新、品牌和售后服务, 既拉动成都经济增长, 又因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 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提升市场环境, 还能减少工业导致的环境污染。

很多废旧物资是有价值的, 之所以成为垃圾, 不是扔进垃圾桶了而是将不同的东西混淆了。可借鉴日本管理经验, 成都将垃圾分类作为整治环境的着力点, 将利用志愿者工作作为突破点, 以启动并维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进一步改善成都优秀的生态人居环境。

摘要: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成功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创新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的重视。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人居环境”在内八个指标。成都应该在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等基础上加大项目经费投入, 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大力发展医疗与教育等公共服务业, 解决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建设优秀的生态人居环境, 以优秀的创新环境吸引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环境,人才,政策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12) .

[2]胡园园, 顾新.创新环境和开放程度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5年第2月.

[3]陈碧红.成都跻身十大创新型城市[N].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2013-04-20.

[4]冉倩婷.2015年成都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3.6件[N].四川日报, 2016-04-27.

[5]2010年~2015年成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张建强等.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灾害学, 2007.03.

软环境制度创新讲话 篇5

机努力推进忙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在全乡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工作

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忙丙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彬

(2011年7月1日)

同志们:

6月28日,县召开了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杨文章作了题为“深入推进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讲话,从“认识要再深化,以更大决心推进软环境建设”、“措施要再强化,以实际行动推进软环境建设”、“责任要再落实,以更大力度推进软环境建设”三个大方面就去年6月份来我县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年抓好制度创新工作的切入点、措施保障等作了分析和要求;县长杨永红对今年全县制度创新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全县开展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从6月开始至11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查找问题、制度创新、总结考评四个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此次县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工作动员大会精神,总结我乡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深刻查找存在的问题,激励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开展好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差距 一年多来,我乡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乡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干部积极支持参与,全乡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和履职尽责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人重视软环境、维护软环境、优化软环境的氛围正在形成;机关作风有所好转,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范,政务信息逐步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全乡“三个一百”、新家园行动计划等重点工作,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均创历年来最好水平。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今年,是全市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的制度创新年。在决定发展方式、发展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我乡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制度

建设重视不够,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没有制度可依;二是有制度,但没有发挥作用,只是挂在墙上,装在柜子里,在年底接受检查时使用;三是有些制度,不够规范和科学,不便操作,缺乏约束力;四是有相当一部分制度,只强调严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做了怎么办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有制度但不执行、不认真执行或不严格执行。五是有的制度,过于强调“一刀切”,缺乏灵活性,全局的各项制度之间不协调一致,遵守制度的人就会无所适从。

为进一步把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引向深入,从制度和机制上切实解决影响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软环境问题,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要在全乡的制度创新工作中各负其责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动的工作局面,把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引向深入。这是我们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国务院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省、市、县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完成全乡“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必须以坚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这项工作。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

新工作

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以“诚信、公正、公开、效能、服务、廉洁”为主题,重点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依法行政、保证廉洁从政、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诚信忙丙”等内容,按照合法性、可行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践特色,扎实开展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

全面开展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动员部署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在7月5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召开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制度创新工作动员会,对优化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安排部署,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部署上来。二是查找问题阶段。这一阶段将在今年7月25底前完成,主要任务是: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查找我乡软环境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为制定制度奠定基础。三是制度创新阶段。主要任务是: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依法行政、保证廉洁从政、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诚信忙丙”,组织力量对现行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并结合上阶段查找问题情况,深入开展制度创新,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制度创新的题目及内容将于

8月1日前报县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各村、乡直各单位制度创新成果及运用情况务必及时报乡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四是总结考评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在今年11月中旬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全乡各党(总支)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制度创新成果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统筹评定后依据评定结果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统筹兼顾,努力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抓好几个结合:

一是要与抓机遇、促发展相结合。当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给我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将机遇带来的各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具体项目,做好项目论证、储备和上报工作。努力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到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规划盘子中。

二是要与推进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真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实现忙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突出主旋律、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的要求,自觉把制度创新的成果体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今年乃至“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

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是要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通过开展优化软环境制度创新工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切实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努力提升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强化制度管理,完善用权、用人、用地、用钱等方面的有关制度,严防职务犯罪行为发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卡恩:创新需要自由的环境 篇6

12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出席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时,用了两个“恰逢其时”来形这次来华的时机。

两个恰逢其时,分别对应欧洲债务危机和中国转型。2011年,卡恩三次来华。“因为中国很重要”,坐在对面的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头发花白,说起话来慢条斯理。

现年62岁的卡恩拥有丰富的政府管理经验。1997年他出任法国财政部长时,首次把法国的财政赤字削减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此后,在他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四年间,又把该组织的紧急拨款额度扩张了90多倍。19日当天,卡恩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此前的演讲中曾提到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风险,比如银行部门、人口结构等等,如果从短期看,你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卡恩: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令人震晾。但是,在发展当中还是有危险存在的,这主要源自于一方面:第一个来自于全球金融和经济方面出现的危机;第二个来自于中国经济本身越来越复杂。

中国经济短期风险,首先是银行系统,的风险,其次是通胀风险。你很难想象像中国、印度这样每年增长%、9%的国家没有通货膨胀的问题,但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管理它。

中国新闻周刊:类似通胀这样的短期风险有没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卡恩:如果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眼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这显然很荒谬,通胀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众所周知,经济增长带来的结果是人们的购买力提高,当你有了更高的购买力便用于更多的消费,因此便带来了通胀,这也是大多数发展迅速的经济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的通胀问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这些短期风险外,中国经济的中长期风险可能有哪些?

卡恩:对于中期的风险而言,我认为有环境、污染方面的风险,以及人口流动的风险,比如说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需要工作,需要住房,需要教育和医疗,这势必就会带来很多风险。

就长期而言,我看来,主要还是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也就是老龄化的问题。但无论是城市化还是老龄化,这些风险都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会非常好地管理这些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你刚才提到了中国经济可能存在的风险,但现在对于欧洲来说,政府负债过高的风险已经开始爆发,有人将之归咎于社会福利水平过高,你怎么看?

卡恩:福利制度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足够强劲,那么现在欧洲的福利机制是没有问题的。但眼下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了,欧洲人的购买力在下降,而失业率不断上升,支撑福利制度的基础也有被掏空的危险,如果继续恶化,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和政治的问题。

欧债危机背后的问题主要就是经济增长放缓。目前我们一方面要解决欧债危机,另一方面一定不要去打压经济增长(此处指希腊等国采取的紧缩政策),否则这只会使得隋况更加糟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欧洲的领导人提出建议时,就告诉他们,解决欧债危机首先要解决经济的发展和成长问题,而不应该制定一系列抑制经济增长的政策。

中国新闻周刊:福利制度有没有可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这几年政府开始强调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合理的福利制度将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

卡恩:现在中国政府所走的这条路,就是从以开放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向以内需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非常正确的方向。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还是非常高,既使今后可能有所降缓,但是整体而言还是非常高的增长。

中国是一个幅员非常辽阔的国家,在居民的消费领域就会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这其中,特别是在卫生、保健领域,以及退休服务领域,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说这些福利体制的发展和变化可能不会在一夜之间就会完成,但是如果我们有时间,慢慢去实施的话,这种从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向内需驱动的经济转变最终会实现的。

中国新闻周刊:要实现这种转型,还需要哪些条件?你此前说过,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一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你怎么看未来中国的创新能力?

卡恩:中国由于掌握的先进技术还不够充分,因此更加需要社会给大家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来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要努力巩固这样一个非常自由宽松的环境,让这些技术创新能够在社会不断地传播下去。

在过去十年,包括中国、法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很多创新策略是来自于中央政府,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推动着国家的各种创新,包括制定政策、推动一些项目等等。但在下一个十年,我们需要对这种来自中央集中式的创新作出一些改变,让创新的决策不再仅仅来自于中央的决策。

创新环境 篇7

随着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大众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 互联网+等新经济模式迅猛发展, 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经济模式, 创新成为各行各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高校在历史上始终都是改革创新的主力阵地, 承担着培育出时代所需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 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高校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独立完善的教育组织, 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是高校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 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发展步伐, 这对高校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在管理上如何推陈出新, 成为高校管理岗位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高校管理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1.1 各高校管理创新发展不均衡, 部分管理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

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全新高校发展运作模式的需要, 各大高校都在管理工作上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但由于各学校自身的发展条件不同, 观念转变的速度有较大差别等因素, 导致不同的高校其管理工作创新水平发展不均衡, 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创新技术水平已达到了较高的高度, 而部分高校却相对滞后;这种管理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拉大各高校之间的总体发展差距。虽然改革创新的需求不断被提出, 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部分从事管理的工作者长期采用相同的工作方式, 经验主义让其对新的工作方法不愿尝试, 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其实, 这当中不乏具有相当工作经验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色的工作者, 思维的定势让其固步自封, 其没有意识到如果缺乏创新精神, 不能把“好”变为“更好”, 那么最终也会在发展的浪潮中被淘汰。

1.2 为创新而“创新”, 没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由于创新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许多高校也争先恐后地进行着各种创新改革, 力求在这股浪潮中勇争先锋。但是我们发现在创新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为创新而“创新”的一些奇怪现象, 即不顾自身的具体情况, 盲目跟风照搬一些创新方式方法, 不但没有在“创新”中提升自己, 反而陷入“四不像”的尴尬境地。创新的目的是通过打破陈规来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是根本目的, 打破陈规只是一种手段, 而现实中却出现了把打破陈规当成了最终目的的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不适合自身实际的创新方式不仅不能为我们的管理工作带来发展, 甚至会搅乱原有的工作秩序, 打击工作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1.3 部分高校管理创新发展较快但覆盖面不全

目前数字化管理在高校中已非常普及, 校园网、校园一卡通等网络数字服务平台在各大高校中几乎都已建立, 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同时, 通过这些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能够让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全校师生的各方面情况, 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与高效。依托着各种网络工具的创新与发展, 校园管理也越来越科技化、信息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 一些更加细分的领域却仍然采用着比较陈旧的管理方式, 比方说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宿舍管理工作方面, 很多高校信息数据处理仍然采用纯人工录入的方式, 无纸化程度不高, 造成数据堆积、查询不便、难以储存等问题。如此一来便形成学校部分领域管理设施设备与方法高度现代化、科技化, 而部分领域却依然沿袭着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这样一种不平衡状态。

1.4 注重硬件发展创新, 忽略软件同步更新

前面我们谈到为实现管理创新, 各高校都引进了许多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与相关设施设备;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即人才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引进了这么多的技术设备, 如果管理人员不具备充分使用这些技术设备的能力, 那么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是摆设而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可以看到, 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 许多管理人员因无法熟练使用这些设施设备而继续沿用原来的老技术、老方法, 这其实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也会阻碍管理创新的推行。

2 高校管理工作创新方法探索

2.1 以制度创新带动意识创新

制度创新是依据创新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思想、创新理念而制定的与之相符合的管理制度、章程、办法等。如果我们的创新意识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 没有制度作为保障, 很多创新行动就难以落实下来。而以制度创新作为契机, 又可以激发参与制度制定与执行的管理工作者们的创新意识, 增强其进行创新的动力。对于制度创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是知识资源管理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极大提高组织的效能与效率。高校作为知识的凝聚地, 聚集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高度集中的知识资源是高校独有的优势所在。对于以教书育人为核心职责的高校来讲,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肯定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与此同时, 如何有效地管理与整合这些知识资源,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是我们管理创新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知识是在实践与交流的碰撞中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如何调动与整合这些知识资源来建立健全的知识累积存储、交流共享管理系统, 是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以着手尝试的。比方说通过拟定制度办法来专门建立本校的知识库, 系统的记录、储存、归类、归档现有知识资源并做好及时更新工作, 为师生建立知识共享网络交流平台等。在平时开展的活动中, 定期开展知识交流会、座谈会、辩论赛等, 以制度的形式把这些活动固定下来, 达到让知识资源流动起来并充分得到利用的目的。

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如何引进人才、善用人才、管理人才、激励人才, 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即“项目越来越多, 成果越来越少;论文越来越多, 创新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多, 大师越来越少。”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的一些陈旧、低效的管理方法与制度, 如何打破陈规, 根据实际的人才发展需要来制定新的相关规章制度, 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因制度缺乏创新而引发的多种问题:比方说一套制度沿用多年, 即使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却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动;用同样的制度标准衡量不同类型的人才, 死板的衡量标准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审核评价作用, 还大大的打击了许多人才的工作与创新积极性;人才激励办法陈旧, 没有根据人的需求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由于人事制度与激励体制的固化, 使得人才创新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所以, 从人才激励体制创新着手来带动人员意识创新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2.2 以目标创新带动管理创新

明确的发展目标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与围绕的核心;是各项管理制度与方法制定的标准依据;是衡量与评价管理工作优劣的基本标尺。我们要进行管理创新, 从根本上来讲是要实现目标创新。目标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与客观环境的实际要求以及为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对于目标的适当调整或重新树立都是有必要的。由于总体目标对高校发展起着长期的指引作用, 其创新与改变是需要谨慎对待的, 但是我们可以在短期目标、中期目标的制定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以带动管理的创新。

2.3 注重管理创新的均衡发展

组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其发展过程中需注重各个组成部分的成长均衡, 才能够稳步提升。在高校管理创新中, 要合理调整创新所必须的资源配置, 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与高校整体发展实际需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调整实施方案以适应需求, 做到“合理创新”、“有度创新”, 让创新工作起到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翱.学校管理创新浅谈.

创新环境 篇8

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性活动,需要广泛的技术资源和专业能力,企业面临的创新压力大大增加,单独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大公司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前沿领域维持研究的努力,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不可能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研发模式开 始由内部化逐渐走向外部化。实际上,早在1959年卡特尔和威廉姆斯就强调,与外界适当交流是技术领先的公司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创新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克利斯·弗里曼认为,19世纪最典型的创新模式是发明家兼企业家,20世纪最典型的创新模式是与外界充分交流的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部门,而在21世纪这些模式逐渐被网络化合作系统的创新模式取代[1]。

Teece(1986)指出,企业不仅需要评估决定在新知识生产中是依赖于外部知识还是依赖于内部知识,而且还要选择是将内部可供利用的知识作为一种商品在技术知识市场上出售,还是将它作为生产其他产品时的投入[2]。Chesbrough(2003)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认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机械的思维方式,而将外部的和内部的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技术许可,从外部获得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激活在封闭的创新环境下可能被抛弃的某些企业技术,从而获益[3]。

通过对IBM、Lucent、Intel、P&G等多家公司的调查研究,开放式创新的优势在于企业获得外界的创造性的思想和技术;能够和其他组织特别是大学合作研究;对很有前景的新技术公司直接投资;转让不同于自己战略方向的技术;通过资产分派加快公司内部新科技的发展;鼓励其他公司和顾客成立内部科研项目。然而同时开放式创新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投资风险和金融风险;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增加了交易成本;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纠纷。

2 开放式创新带来的挑战

企业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平台战略,不管是资源流入还是资源流出,都是动态和开放性的,但都是基于市场需求和企业经济获利的一种对于产权欲望的追求。因此,该种创新模式的推广,必将对现有技术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2.1 外部技术交易市场

在既定的产业、技术或区域条件下,可供利用的外部技术知识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禀赋,它有助于获得其他知识和相关组织的特征。参与者的多样性,比如企业、大学和研究中心以及经纪人和其他专业从事技术知识扩散的参与者,能够促进外部技术知识数量的增长。作为技术知识的提供者和互补性参与者,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活动会更加频繁。因此,有必要构建能够联接技术供给者(诸如发明者、提供者)和技术需求者(诸如创新企业)的外部技术交易市场。

完善、成熟的市场体系,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以资本市场为例,研究美国经济发展历程,会发现美国的崛起与它强大的资本市场密切相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和平发展时期,美国、欧洲和日本都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性高速增长。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粗犷式的发展之后,从七十年代开始,初级消费达到饱和,经济增长乏力,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滞胀”的现象。由于金融改革严重滞后,资本市场的发展落后,金融体系缺乏弹性,德国、日本等国的经济在取得短暂辉煌之后,开始了长时间的持续衰退,至今未能走出低增长的困境。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则依靠资本市场的推动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走出了这一困境,一轮一轮的高科技浪潮帮助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美国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过去的三十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无一例外从美国本土兴起。

有专家预言,多学科的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它超越了过去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技术的高度融合性和多学科性进一步加剧了创新的复杂性,也带来了对研发活动广度和深度的更高要求。可以预见,随着这一趋势的延伸,对外部技术交易市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构建完善的外部技术交易市场将有助于促进技术、知识的广泛充分流动,有助于我国实现大国崛起。

除了技术交易平台的构建,这个市场中的各种交易机制的设计,也是需要解决的。“如果不阻止知识的互补性、积累性和替代性的作用机制,事前和事后的过度专有性都有可能降低。这时,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整体层面上,对知识交易的管理就是必要的”[4,5]。成文的技术知识能够更好地满足交易条件,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外部交易的技术知识市场。内容契约的设计和实施相对可行和可靠。过程契约不能对交易的内容给出完全的定义,但是能够确定双方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次序。根据投入的数量和实际的结果,为了解决参与过程、各方的职责、进入和产权分配的时机、暂时的和局部的排他性与过程、时间滞后以及相关贡献者的特权范围等问题,必须要设计一套完善的过程契约并加以实施。

2.2 内部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继Chesbrough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之后,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但开放只是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能够在开放创新过程中获得同样有意义的发展。如何有效实施和管理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新的难题。外部丰富的创新资源的存在,将增加企业创新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如何管理开放式创新成为新的研究焦点。

Hansen(1999)在对一个大型公司的网络联结进行分析时,发现当网络规模超过某一程度后,网络的维系费用会非常大[6]。Laursen和Salter根据英国政府对制造业做的一次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创新绩效随着开放度的增大,表现为倒U型关系,即随着开放度的增加,创新绩效随之增加,但到达某一临界点后,创新绩效会随之下降[7]。

Chesbrough通过对My Space、IBM、Linux等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开放式创新,但是他们的获利模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如My Space能把创新带来的收益锁定在企业内部,而有的公司却不能完全享受到创新带来的收益。他认为,长此下去,那些不能完全享受收益的公司在创新方面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此,他提出了“开放式战略”(open strategy),并将它定义为“企业在价值创造(value creation)和价值获取(value capture)之间谋求的平衡”[8]。

由以上学者的实证分析、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开放式创新概念的提出,为企业寻找创新来源、使用创新成果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但是外部创新资源不会自动流入企业,如何使用好这种方式为企业创造价值、获取价值,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于完善开放式创新理论和提供实践指导都是十分必要的。

2.3 知识产权制度

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常常涉及到技术创新产权问题。在研究创新激励、 合作创新、模仿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管理等问题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技术创新活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人们愿不愿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收益相关,而技术创新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社会对创新产权的保护状况。

依据Nonaka等的观点,创新的本质就是知识创造[9]。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公司管理知识产权的目的是创造并保持对新技术的绝对控制权,避免别人使用它,此时知识产权发挥着进入壁垒的作用,尚未被视为收入和利润的来源。企业之间主要是一种竞争关系,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Arrow所提出的信息披露悖论(Disclosure Paradox),即信息的买方往往会在没有支付的情况下就获得了信息[10]。Arrow认为信息披露悖论导致了市场失灵,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所以应该实行严格的占有制度,如私有性的知识产权,旨在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这时企业会实行封闭式创新,并通过严格的知识产权来提高知识占有程度。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构造事前的进入壁垒能够提高技术知识由市场供给的激励,但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又会阻碍技术知识在经济领域中的自由流动,丧失该项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机会,从而产生一定的机会成本,这就需要在知识产权的优点和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完全排除搭便车行为也是有风险的,它会破坏技术知识之间的互补性进而阻碍新技术的产生[11]。知识产权制度的那些可以刺激技术知识市场供给的优势,现在被技术采用延迟和技术无法扩散引起的成本抵消了[12]。知识产权的实施能有力地打击盗版行为,但是采取这样的法律手段,代价是高昂的。由于监管和惩罚的困难,原来很多利用专利和版权来进行商业运作的技术发明者,现在也开始考虑使用其他的方法来获得技术发明带来的价值了[13]。

随着企业创新环境的变化,社会学习周期大大加速,相对于信息披露悖论,知识的价值悖论成为创新企业所面临的更大威胁。价值悖论(Value Paradox)是指当我们提高产品中知识的编码与抽象程度的时候,我们从中取得的效用越大,同时却越会因为竞争力量所推动的技术诀窍扩散而难以确保其稀缺性,从而加快了知识的贬值。Boisot(1998)指出,对于知识的价值悖论,可行的解决办法不是“堵”而是“疏”,将对知识存量的关注转移到如何提高知识的流量[14]。

3 开放式环境下的技术创新管理

虽然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比如网络创新、集成创新、合作创新,但是相比较原来的封闭式创新,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采取了不同的开放程度。所以未来技术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开放式创新,而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充分利用产生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技术和创意,提高创新绩效。通过技术转让或者股权合资等手段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和外部已有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即创新要素的流入和创新成果的流出。要达成这样一种“自由流动”的境界,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方面需要实现以下突破:

3.1 构建外部创新网络

与传统的“企业内部研究和创新”的封闭模式不同,开放式创新重视采用现成的成果并加以发展,企业需要向外部的思想和知识融合开放,行业之间的界限不再分明,一切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投资、研发等)在企业之间、企业和相关组织之间都可以实现快速流动和共享。因此,企业需要更多地借用外部的创新成果,以充分利用这些成果的潜在价值。这些相关组织可以是价值链的每一个主体,包括用户、供应商、竞争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也可以是区域创新平台、行业创新平台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和技术扩散。具体如图1所示。

3.2 搭建内部创新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还在于企业创新的内部支撑系统。管理就是搭建一个平台,综合各种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配置组织资源,借以实现组织愿景的活动,创新管理也不外如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必须相应地适应开放式创新的背景,技术创新管理的重点转变为建立能够识别新的价值、获取外部新技术并消化吸收,应用到商业目的上的新技术管理能力。即公司不但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更需要建立评估、消化吸收外部技术的外部技术获取机制,也要对公司的研发成果进行评估,避免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不匹配而被搁置。通过建立一支技术评估专家团队,对来自公司内部、外部的技术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判断未来的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新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匹配程度,将来自公司内部或公司外部的新技术应用到公司现有业务中;将不适合本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通过技术转让或专利许可等方式给其他企业而获利。

3.3 运用灵活的知识产权管理方式

传统的知识产权往往是用来保护表达观念的物理转化形式,而对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并非总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且作用的发挥还是高成本的,正式的产权保护如专利的作用仅能体现在法律诉讼中。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战略行为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企业对组织间关系的强调与对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运用促使企业建立与运用更加灵活的知识产权,为企业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利发挥重要的保障与激励作用。

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浅析 篇9

一、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分析

对区域创新环境分析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结合创新活动的特点, 在调研及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 建立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规模、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及创业水平等重要因素。其中, 二级指标可分解为实力 (指总值) 、效率 (指相对值) 及潜力 (指增长率) 。辽宁省相关数据见表2。从数据中可见, 固定电话用户实力及效率、国际互联网用户实力及效率、财政支出实力、进出口差额实力及效率、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实力、居民消费水平效率、大专以上学历效率、国家创新基金潜力、地方创新基金匹配实力及效率等指标都在前10位。而公路里程实力、财政支出效率及潜力、国家创新基金获得效率、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获贷款潜力、高新技术企业效率及潜力等指标排名都在20位之后。可见, 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实力指标基本较好, 特别是近年由于重视创新活动加大了相关投资, 但效率指标与潜力指标较差, 说明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支持还是不足。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9) 整理

二、促进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发展的对策

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 政府的主要功能是立足于企业的需求、动员各种相关主体来共同培育区域创新环境, 而不是直接进行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1.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核心的区内、区外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以宽带通信、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平台, 为创新活动提供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2. 构建社会文化吸引力。

区域内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作为一种隐含经验类知识, 深深地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不断通过媒体、社会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一种开放的思想文化氛围来培育全民的创新精神,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 形成诚信、有效的社会环境, 通过建立互惠机制和各种组织建设促进创新主体产生合作的文化气氛。

3.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支撑, 在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流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科技评估中心、科技咨询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 营造良好的中介服务环境, 诱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和个人间形成运作规范、服务高效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4.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环境分析 篇10

创新基地发展的初步成效

初步完成整体布局,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

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条件平台等重大工程和计划, 各级政府和科研单位围绕优势学科, 初步构建起了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工程化开发、产业孵化服务等创新链全过程的创新基地系列。例如,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基础研究能力, 1984年开始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开发, 1992年以来陆续建设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在火炬计划的支持下, 先后建立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的各类创新基地已超过2 500家,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丰富多样的物质基础, 在集聚创新资源、培养人才、转化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和管理制度基本成型, 基地的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 国家对创新基地在研发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创新服务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渠道更为多样化, 稳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创新基地特点的建设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创造了条件。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覆盖国家创新体系内各重点学科领域, 成为我国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 与国家实施的各项重大科技计划相互配合, 推动了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2008年, 工程中心总资产达340亿元, 获得科技成果2 013项 (其中自行研发成果1 253项) , 申请专利3 819项 (其中发明专利2328项) , 转化科技成果4 726项, 总收入206.02亿元。

影响创新基地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伴随经济结构转型, 我国科技活动正面临着投入主体、产出主体及产出形式的结构转型, 对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创新要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主要创新基地的调研发现, 我国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 建设部门和依托单位性质以及垂直管理体系对基地功能发挥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基地的布局和发展。

分散化的管理体系制约了创新基地的运行效率

在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 各部门形成了分别建设、分散管理的格局。如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 各部门均建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领域, 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这类基地多数建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 分属教育部、中科院、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管理。这些同一领域或子领域内的创新基地受本系统的影响较大, 造成创新基地的运行管理存在着许多差异, 也产生了一定的管理障碍。主要问题有:一是多重管理使具体的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大多数创新基地由一个或多个部门与依托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 随之形成一些自成体系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基地, 不同部门的管理和评价方法并不统一, 致使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当中难以落实, 也使得开放服务的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二是经费多种来源、分散申报, 降低了使用效率。创新基地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初始建设投入、后续运行投入及竞争性项目投入等多条渠道, 分属财政部及科技部、发改委等不同部门管理, 经费来源与规模、申请与使用方式差别较大, 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依托单位的性质对基地运行和功能发挥的影响

目前国家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即选择依托单位的核心优势研发组织作为创新基地。这种模式下的创新基地普遍采取非独立法人形式, 实际管理和运行受到依托单位的自身性质、运行规则和历史沿革的影响。

以企业为依托单位建立的创新基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尽管运行机制相对灵活, 但是在管理中却存在企业性质与公共性目标的冲突, 不能直接获得公共财政的机构性资助, 而只能获得短期、非连续的竞争性项目支持, 与创新基地所需的持续支持和公共性的特点不匹配, 使得对企业内创新基地的公共财政支持存在法律和制度障碍。

以大学和公益性院所为依托单位建立的创新基地, 由于其依托单位的事业单位属性, 使得对这类基地的管理和投入相对能得到政府各部门的认可。但也正由于事业单位属性, 一方面制约了要实现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创新基地的绩效考评, 另一方面, 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增大了跨部门整合科技资源的难度。

以转制院所为依托建立的创新基地, 由于转制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差距较大, 造成实际运行管理差别较大。部分重点行业、基础性或公益性的基地由于获得的经费较为充足, 设备更新较快, 人才流失较少, 运行中的问题相对较少;部分小行业的关键院所, 由于技术领域细、服务范围小, 获得外部投入的能力较弱, 设备更新较慢, 公共服务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 人员身份管理和绩效考评有一些问题。

公共服务目标缺乏有效保障

随着财政投入模式逐步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 要求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组织应更多地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除个别基地不适合开放外, 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乎全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应该在各自领域内对外提供研发支撑或共享科研设施。但是公共服务至少存在两个障碍:首先, 除国家重点实验室外, 其他多数创新基地都未得到政府的稳定支持[1], 使得这些创新基地往往为生存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仅发展的能力不足, 而且缺乏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其次, 有的公益性基地自身也在参与市场竞争, 缺乏为其他竞争者提供开放服务的利益动机, 即便有余力和能力提供公共服务, 也因管理效率低下而甚少有实际的共享或服务。

缺乏稳定的支持方式和运行费投入

我国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行”的问题。在经费支持阶段上表现为对基地初期建设费投入较为重视, 后期的持续运行投入相对欠缺, 使得大多数创新基地都将争取竞争性项目作为获取经费的主要渠道。竞争性项目随受计划安排、财政预算和竞争的影响而变数较大, 制约了创新基地开展基础性的能力积累。如果有了对创新基地的以运行费为主的稳定支持, 那么结果将大不相同。据对多家重点实验室的调研反映,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获得可基本满足发展需要的运行费支持后, 更能专注于研发和创新活动, 主动加强学科整合和创新能力建设, 制定提升持续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已获启动经费支持的国家工程中心也普遍认为启动经费基本可以满足创建需要, 但大量公益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资金尚需通过市场获取。

不同行业、地区内的基地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我国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以及行业间的科技发展很不均衡, 直接导致面向创新基地的配置资源很难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虽然中央财政采取的是较为均衡的配置方式, 但由于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二次支持中, 拉大了不同行业和地区创新基地实际获得支持的差距, 使得创新基地的实际发展不平衡。如个别重点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获得支持的渠道和资金较多, 有的基地的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达数亿元。另外一些关键小行业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尽管是行业内唯一的、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研发机构, 但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年均约百万元, 筹措的研发和技改经费只能维持缓慢而有限的设备更新。20世纪70、80年代购置的研究实验和生产检测设备仍在广泛使用, 精密度与国际先进水平望尘莫及, 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无从支撑。据对部分创新基地的调研反映, 在中西部省市由于省级财政较少对基地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进行二次配套, 而东部沿海省则进行1:1甚至是1:3配套, 使得不同地区创新基地实获支持差别较大, 中西部地区创新基地的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关于加强创新基地规范管理和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基地,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在提升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 促成均衡协调发展。

保障国家创新基地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分类考评体系和稳定投入机制

国家创新基地的两个重要功能是自身的持续创新和对外的技术扩散。二者都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支持。应进一步明确国家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 建立相应的考核依据和考评体系, 促进其创新能力更多地转化为技术扩散能力。有关部门可根据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的需要, 尝试建立对各类国家创新基地的稳定投入机制。

高度重视地区差距对国家创新基地发展的影响, 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央投入

鉴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配套投入能力较弱, 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其对创新基地均衡布局的影响, 分区域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 对确因地方政府配套投入弱造成的基地运行困难, 建议对其人才引进、设备改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央级财政投入。

调动各方积极性, 健全治理模式

依托单位作为创新基地的母体, 对基地的发展及管理运行非常重要。选择依托单位建设国家创新基地, 尤其是需要跨部门、跨单位建设的综合集成性创新基地时, 应本着尊重历史的务实态度, 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 协调解决创新基地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及相关运行问题。建议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试点, 尝试按照产权关系理顺创新基地与依托单位的关系, 区分基地应当承担的公共职能和自身创新发展的职能, 探索公共投入和私有投入相结合的公共治理模式, 调动依托单位对创新基地发展投入和管理的积极性, 保障基地的顺利运行。

加强对创新基地的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应有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统一规划, 明确财政投入方式, 加强能力建设和绩效监测, 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作为择优支持、稳定发展的依据。

我国科技活动对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创新要求。

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篇11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创新动力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仍是我国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一方面,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不够普遍,平均研发支出强度较低,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资源、能源等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稀缺性和外部性,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过度激励投资的政策,加上部分可竞争领域存在行政性垄断,导致一些企业通过“政策寻租”盈利,不愿承担创新风险;创新的市场出口不畅,对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培育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足,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偏少,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缺乏,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以及新技术、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步伐。

因此,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须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要素向创新企业集聚,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一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减少行政性垄断,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资源的市场环境。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及产业组织调整,健全反映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机制和税收体系,形成促进企业创新的市场倒逼机制。

二要有重点地落实政策,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切实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各项政策,重点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以多种方式加强鼓励创新的需求政策,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政策,发挥政府采购对创新的激励作用;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等措施促进新技术的利用和推广,对应用节能减排等社会效益明显的创新产品和技术,给予适当补贴和减免税。

三要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对假冒侵权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降低维权成本,保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四要积极拓展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根据创新和创业的各阶段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创新融资渠道。继续鼓励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办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向创新企业倾斜,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融资。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活力

在企业创新能力偏弱、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富集的现实条件下,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还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的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建立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应在明确各类创新主体定位的基础上,发挥产学研各自优势,促进协同创新。大学和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方面有明显优势,应加强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发现为主的基础研究;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研机构则应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集成平台,重点从事以任务为导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系统集成;企业的优势在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工艺研发和技术集成,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一些体制性因素制约着产学研的深入结合。必须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体制,促进协同创新。

一是改进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改变目前以专家为主确定科技计划项目的局面,提高企业对应用性科技计划立项和执行的参与程度,从企业被动接受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向由企业主导创新过程。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果转移和扩散机制,完善和细化各级政府科技计划的成果转移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和监督制度。

二是以合理的利益机制引导产学研加强合作。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资源平台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建立合作研究的长效机制,按照自愿组合、政府支持的原则,建立合作者之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完善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治理结构。

三是逐步统一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基本保障制度,消除人才双向流动,尤其是从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的体制障碍,鼓励更多人才向企业集聚。

四是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和重组。根据行业的集中度对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进行改革,注意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共享技术研究机构,以及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根据科研机构的性质和功能,分类进行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有效发挥各类研究机构的作用。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科技创新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政府要在市场难以调节、企业无力或不愿投入的领域有所作为,发挥引导作用。

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更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和突破战略性技术方面,政府责无旁贷;一般性的应用技术研发则要多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普遍性优惠政策,引导和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应公平对待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能耗、安全、环保等标准建立准入门槛,由市场选择技术方向。

当前,公共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政策引导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

体制改革对创新体系建设意义重大,政府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创新环境是包括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在内的各种制度和各项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突破科技体制的局限,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防止政策之间的相互抵消,把创新政策融入财政、金融、贸易、产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环节,目标一致,形成合力。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培育和发展创新要素,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改进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公共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机制,加强创新链条上各环节政府投入的协调和衔接;突出公共科技资源的社会效益,政府要重点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改革科技计划和项目的管理方式,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减少科技经费浪费,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特别要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增加对成果转化环节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滨海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培养 篇12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英国卡迪里大学的库克最早在1996年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政府等行为主体, 他们作为区域创新的主体、动力、人才供给地、引导者等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此之外还包括享用创新成果的顾客以及连接各主体间的中介机构。

国内在区域创新系统方面前人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彭纪生 (2000) 认为培育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沟通, 主要通过中介组织的间接渠道进行, 德国在此方面做的较为成功。中介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具有三大功能:沟通粘结功能、咨询服务功能、协调重组功能, 可极大地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邢春生 (2002) 在构建滨海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一文中提到, 就一个区域而言, 创新系统有自然形成的可能性, 但真正完善而有效率的创新系统是需要培育的。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几个创新子系统或称创新模块所组成, 即技术创新模块、产业创新模块、制度创新模块、文化创新模块。张晓旭 (2007)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是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网络联系。这种网络的形成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不断磨合实现的, 政府尚无足够的信息和资源促进网络的发展, 但是政府的不合理政策却可以轻易地阻止这些网络的形成和壮大。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这就需要在区域内部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 即本文所讲的区域创新环境。

作为后起之秀的滨海新区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以它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环渤海地区的一颗明珠。滨海新区现包括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三个行政区和东丽区无暇街、津南区葛沽镇两个工业区。总体空间布局为:“一轴”、“一带”、“一城”、“七个功能区”。到2007年9月份, 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6.52亿元, 同比增长19.3个百分点;累计利用外资35.4亿美元, 同比增长27.7个百分点。尽管滨海新区的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它依然是一个年轻的体系, 在制度、企业组织及政府组织层面上仍存在许多值得注意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区域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二、滨海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分析

构建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会极大的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下面本文将从鼓励发展合作文化和营造学习氛围两个方面, 基于2002年到2007年的数据对滨海新区的区域创新环境进行分析。

滨海新区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 丰田、摩托罗拉、百事、三井、松下、三菱等等世界知名企业也都已纷纷入驻滨海新区。这些企业都有各自的企业制度和文化, 但彼此间缺少相互的学习与合作。

这里把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定义代表为区域内合作程度的指标, 用X1表示, 区域内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作为区域对学习氛围营造程度的衡量指标, 滨海新区区域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用Y表示, 其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均归为其他, 这里不做讨论。

建立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

用计量软件对2002年到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如下结果:

利用OLS估计所得样本回归方程为:

对模型进行经济检验可以看出, 滨海新区直接利用外资总额、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总额和区域生产总额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随着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和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增加, 区域生产总额呈上升的趋势。

对该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首先是拟合优度R2检验。样本可决系数为R2=0.998737, 修正样本可决系数为Adj ust ed R2=0.997895, 计算结果表明, 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

其次, 对模型进行F检验, 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0.05, 查出F0.05 (2, 7) =4.74。因为F-st at i st i c=1 1 85.976>4.74, 所以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即在滨海新区内, 区域生产总额与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和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最后对模型进行参数显著性的t检验, 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α=0.05, 查出t 0.05/2 (7) =2.37.因为t 1=7.780962>t 0.05/2 (7) =2.37, 所以变量X1对Y有显著影响, 即可认为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对区域生产总额有显著影响。又因为t 2=2.796425>t 0.05/2 (7) =2.37, 所以可以认为教育支出对区域生产总额有较为显著影响。

通过以上建模分析可以看出, 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和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总额均对区域生产总额有较大影响, 即可推知合作的文化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滨海新区的创新环境培养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因素, 资金、劳动力、科技等等自然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把这个定义为硬件因素, 那么与其对应的软件因素我们可以认为是区域创新环境的培养。在环境的培养中着重以下两点的讨论:

1. 滨海新区的区域合作文化氛围培养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间总是存在竞争的文化, 而区域创新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制度上的互动与学习的前提下完成。所以, 合作的文化显得特别重要。因此, 开放、愿意学习与资源共享就被当成是进步与不进步厂商的重要差别。如果在区域中能孕育一种合作的文化, 形成互动组织的宏观环境, 最好能采取包括的态度, 使不同利益团体得以参与, 这样有利于区域中的企业等多方利益集团达成共识, 共同促进区域的创新。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思想认为, 创新系统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 相互协作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 企业与供应链相关企业 (包括供应商、分销商、客户, 也包括同业竞争企业) 的相互合作水平是决定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以知识和资讯的共享鼓励社会对话, 来改进厂商的创新文化;透过购买与供应者的联结方案、资源共享及合伙等诱因方式, 鼓励厂商间的交流与互惠;强化部门组织间的接触 (如工会、商会、地方政府、区域发展相关机构等) , 以使集体资源效率最大化等方面。

滨海新区内众多企业, 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 因此应选举具有一定能力的组织者来带领区域中各企业一起营造合作的氛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余家在滨海新区落户, 像三星电子、可口可乐、霍尼韦尔、美国电话电报等知名企业, 有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较为完善的企业制度。如果这些各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能够在滨海新区也起到倡导合作文化发展的领头羊作用, 那么不但为区域内各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也为其自身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营造学习的氛围

这里的学习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通过老师的教授或从书本上学习知识, 这样仅能提升个体能力和竞争力。学习应该被置于一定的环境下来考虑, 在一特定的区域内, 各主体间应该积极主动地交流、互动与协同, 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并形成组织能力和自主创新,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认知和模仿行为。区域中的大型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应该积极带动区域学习氛围的培养, 让学习的氛围由个体行为扩展到产业行为, 再渐渐扩展到区域中, 从而成为区域行为, 营造一种区域学习的氛围。

与弱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相比, 一个强势的创新体系应有学习的癖好并知道如何学习。这里可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学习癖性程度。第一, 专业技术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占的比重;第二, 不同层次教育训练的质量;第三, 学习研究机构和产业的连接紧密程度;第四, 科研成果中的科技含量和多样性;第五, 媒介对商业咨询情报的提供。如企业处于这样一个学习型的创新环境中, 必然有利于其发展。滨海新区地处天津市的东部沿海, 具有便捷的交通网络, 北京、天津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供给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生产方案。这对营造一个具有学习氛围的区域创新系统也是十分有利的。

区域中人才的自由流动, 也是影响区域学习氛围的一大要素。滨海新区作为后起之秀, 应该将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发展战略。择优任用, 尊重市场的选择, 尽量避免政府的行政选择。自由的人才聘用有利于学习氛围的培养, 让区域创新经济发展永葆充足动力。

参考文献

[1].高鹏:“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 (12) ;

[2].周正龙:《全球化与区域》.[M].詹氏书局, 2002年4月7.1-7.27;

[3].《天津统计年鉴》.2001~2008;

[4].余桂玲:“滨海新区区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创新.[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3月;

[5].张雁琳, 宋艳艳, 张弘扬:“学习型区域的内涵及工具价值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07 (10) ;

[6].胡凯, 尹继东:“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7.7;

[7].陈琪, 徐东:“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7年8月 (8) ;

[8].林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统计应用》.2006 (1) ;

上一篇:疫情动态下一篇:合理的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