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安全管理

2024-08-20

体育馆安全管理(精选12篇)

体育馆安全管理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 并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进入体育馆的人增多了, 体育馆的数目也增多了, 为了方便职工进行锻炼, 越来越多的大型单位开始拥有自己的体育馆。然而人口密集、火灾危险性高、安全疏散难, 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体育馆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油田企业体育馆为研究对象, 以安全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就预防和控制体育馆安全事故发生的方法进行分析, 为体育馆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一、体育馆的安全预防管理

体育馆因其建筑面积大、电路复杂、流动人员广、现场情况多变等特点, 时常出现火灾、断电、失窃等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体育馆的安全预防管理, 是一项研究重点。

1. 火灾预防

火灾预防侧重点在消防设备的配置与检查。设立消防安全标志, 确保消防设施齐备, 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 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保证正常使用, 若发现火灾隐患则应及时整改, 并记录在案。馆内比赛、集会时应禁止明火, 设立安检防止观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场馆, 网架附近的通风管口周围应重点关注, 以免保温层起火危害整个屋架造成倒塌。部分活动会释放氢气球, 因氢气有爆炸风险, 整个灌装氢气的过程不得在室内进行, 灌装好的氢气球必须暂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 远离明火且切断周围电源, 由指定专人进行看管防止意外发生。火灾的预防是重中之重, 不可掉以轻心。

2. 电灾预防

电灾, 指的不是雷电灾害, 而是因电器设备损坏造成的停电事故, 严重时可能造成火灾, 故而也可以说这是火灾预防的一部分。电灾的预防较为复杂, 要严格控制电容量, 不可乱接电线增加电路负荷, 每年要检查至少一次绝缘电阻, 不放过任何细节, 凡是不符合安全的都要进行检修。照明灯虽小, 也不能忽视, 灯架、灯槽要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并在下方配套防护网, 防止灯管碎片坠落。变电室、配电室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装置和可移动的消防器材, 场馆开放时必须有电工值班以应对突发事故。

3. 失窃预防

体育馆是开放式场所, 人员流动性大, 必须加强监管以防物品的丢失。公用的仪器设备, 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才可借用, 且不得私自带出体育馆,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办公区域。应安排保安巡逻, 保护来体育馆进行锻炼人员的财产安全, 防止盗窃事件的发生, 给场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和信誉损失。在体育馆经营活动结束后, 管理员需彻底清场, 并检查场馆各出入口门窗关闭完好, 做好物品的核对。

二、体育馆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安全预防管理并不能完全杜绝体育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旦遭遇停电、失火、骚乱等事故, 需要做好应急处理, 以有效控制险情。

1. 火灾应急处理

火灾应急的关键在于对体育馆内人员的安全疏散。身为管理人员, 必须深刻了解安全疏散, 能够及时制定合理的疏散方案, 涵盖整个安全疏散的组织、指挥、实施过程。应明确疏散线路, 根据火势规律科学安排方案, 坚持以人为本, 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疏散顺序应合理, 因火势上行, 需首先疏散上层座位区观众, 以尽量减小伤亡。分清轻重缓急以防止发生拥堵, 稳定和控制受灾人员的情绪和行为, 努力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2. 电灾应急处理

如在体育馆经营期间供电突然中断, 体育馆管理人员应立即启用应急照明设备, 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原有设备防止损坏。应安抚群众情绪, 防止其因为慌乱四处走动, 造成其他事故的发生。电工应及时排查事故原因, 及时恢复供电。

3. 失窃应急处理

失窃事件一旦发生, 察觉时往往难以追回, 可在场馆建设时安装监控, 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并尝试根据监控录像追回失窃物品。实在不能追回的, 要及时备案, 做好设施的申报与补全工作, 尽量不影响使用者。

4. 骚乱应急处理

各类事故的发生都可能引起现场的骚乱。平息骚乱, 是整个应急处理的关键部分, 影响其他处理方式的进展。当体育馆内发生混乱、争吵、斗殴或严重骚乱事件, 管理人员应及时到场进行处理, 必要时直接报警。

三、结语

对于体育馆安全管理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广大管理者的共同实践与思考, 安全管理对于前来运动的人员非常重要, 所以加强体育馆安全管理的研究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体育馆安全管理的前期预防与现场控制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 具体工作还需要相关人员积累工作经验进行应对, 不断探讨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宏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及安全疏散检查内容研究[J].煤炭技术, 2005, (9) :80-82.

[2]田玉敏, 王辉.人群安全疏散管理对策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7, (2) :13-17.

[3]王凌东.基于火灾安全工程理论的安全疏散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2) :68-72.

[4]李俭扶.人员集中区域的安全疏散分析和对策[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9, (1) :53-54.

[5]袁玮.文化体育建筑的内外部空间营造——南京高新区泰山园区文化中心、体育馆方案设计[J].建筑与文化, 2012, (3) :26-33.

体育馆安全管理 篇2

为规范体育馆消防安全的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体育馆(场)的隶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分工负责安全的领导为直接管理人,将防火安全工作纳入单位负责人和职工的岗位责任。

二、体育馆(场)的工作人员要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紧急避险、会逃生。具体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三、体育馆(场)的防火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馆(场)内严禁携带或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安全出口处应设明显标志。疏散通道、楼梯和安全疏散门必须保持畅通,禁止堆放物品。

3、设专人管理维护消防器材和设施,保证器材、设施完好有效。

四、体育馆(场)内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对破损、老化、绝缘不良的,及时维修、更换。改装、增设电气设备,须经消防干部审核,报防火负责人同意,由正式电工安装。

2、可移动的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使用橡胶软线。在地面铺设软线,应有防护设施。灯头线须采用耐高温线或套瓷管保护。配线接点应设金属接线盒。灯具与可燃物的距离不得小于0.5米。

五、在体育馆(场)内举办体育、文艺、展览、展销等活动,主办单位必须根据体育馆(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防火安全方案。

防火安全方案应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人数、防火措施和应急疏散方案等,并由管理单位监督主办单位组织实施,并由管理单位加强检查、落实。

六、在体育馆(场)举办体育、文艺、展览、展销活动,必须遵守馆(场)防火管理规定:

1、随时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排除或停止与火险有关的活动。

2、搭建台、板以及使用道具、设置布景等,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3、增设巡逻、值班人员,加强巡逻、值班,确保安全。

4、活动结束后,对体育馆(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切断活动使用的电源。

七、开馆期间,须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安全指示牌及指示灯要保证完整好用。安装的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要保证正常使用。

八、禁止在开馆期间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九、灯光、音响设备由专人管理使用,其他人员不得随意使用。

十、闭馆前,管理人员须进行安全巡视检查,并认真填写《防火检查记录》。

十一、定期检查馆内消防设施保证正常使用。师生员工有权制止损坏、盗窃消防设施的行为。

体育教师要做好体育课安全评估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安全评估 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82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受伤有多种原因,但体育教师没有做好安全评估,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相关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都会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小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患能力都较差,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防患准备。

一、学生防患意识能力评估

小学生喜欢活动,对潜在的安全问题缺少经验支持,所以防患意识普遍欠缺;由于年龄小,体质较弱,平时锻炼不够,其防患能力严重不足。体育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做好评估,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安全教育策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案例:一年级体育课,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做准备活动,围着操场跑了两圈,然后分组活动。一部分学生进行跷跷板练习,一部分学生进行球类活动。教师分别给学生做了示范和提出要求。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球类活动时,玩跷跷板一组开始出现秩序混乱,一个学生从器材上面摔下来。虽然下面有安全垫子保护,但这个学生的胳膊还是骨折。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防患意识和防患能力都缺少正确评估。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常常是“听一半丢一半”,如果教师不能反复要求强调,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话当成耳旁风。安全意识缺位,这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场地器材安全系数评估

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都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做好安全评估,采取适当保护措施,这是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体育场地中的安全隐患。有比较显性的表现,像地面不平整、雨后湿滑等;也有很多隐性的特征,像铺垫材料不稳固、电缆电线裸露等。体育器材安全隐患更多,特别是维护不良造成的器材破损,安全性能大为降低。器材摆放不合理,也会造成隐患。

案例:二年级体育课,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端球平衡比赛,就是用乒乓球球拍端篮球跑接力赛。一共分为四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在交接时出现了问题,乒乓球球拍折断,篮球掉在地上,两个学生撞倒在地。一个学生腿部擦伤,另一个学生面部划伤,到医院缝了五针。

这个游戏使用器材很简单,乒乓球球拍和篮球,场地是平整的操场。不想这小小乒乓球球拍居然是祸根,如果教师课前能够检查器材,做好安全隐患评估,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虽然这起事故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教师没有对体育器材进行仔细检查,是导致学生事故伤害的根本原因。体育课使用的器材,本身都有较强的安全性能,可由于长期使用,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教师要做好检查,不让有安全隐患的器材进场,这是体育教师的责任。

三、安全应急处置措施评估

小学体育课安全隐患很多,为了更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必须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体系,便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或者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伤。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设置安全机构,负责体育课安全事故预防应急处置。机构包括:组织管理、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体育教师主要负责课前的安全检查,场地、器材的检查,学生身体状况的了解,对学生随身佩戴挂饰、钥匙等有碍安全物品的检查。教师要负责课内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注意活动量适中,做好科学调节。一旦出现事故,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家长,立即采取救护措施,或者送医院救治。还要做好事故原因调查,找到问题所在,采取一定措施消除隐患。

案例:三年级体育课上,根据体育课惯例,要做预备运动,教师带领学生做完徒手操,要围绕操场跑两圈。在起步之前,教师专门强调了注意事项。但是在跑步过程中,有一位女生意外摔倒了,后面学生来不及躲避,先后有五六位学生都摔倒。教师急忙救助,其中三位学生没有损伤,两位学生把腿磕破了,最先倒下的女生头部有伤口,出现了昏迷。教师急忙报告学校领导,领导指示不要随便移动这位学生。几分钟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班主任和家长都及时赶到医院。经过医生救治,这位女生很快恢复知觉。三天后,这位女生康复出院。因为纯粹属于意外,教师没有责任,家长也没有为难学校和教师。

很明显,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教师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汇报学校领导,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如果学校没有安全预案,教师很可能会自行开始救治,随便移动伤者,送到医院也可能会出现不可设想的结果。

体育课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做好安全评估,查找各种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针对性补救,这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体育课是室外活动,安全隐患较多,小学生自身防患意识欠缺,防患能力也很有限,教师要特别重视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要细致到每一个环节。

某大型体育馆火灾安全疏散模拟 篇4

“处方式防火设计”是依据相关消防规范进行的, 在保证建筑物火灾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 如随着新建筑不断出现, 尽管设计规范中有具体的规定, 但在进行实际建筑设计时, 经常遇到规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 在不同的设计规范中, 还会出现规范条文互不协调的情况, 导致建筑费用增加。

性能化防火设计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 根据建筑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的具体情况, 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预测和评估, 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 为建筑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1 FDS模型设置

1.1模拟对象概况

研究对象为常州某大型体育馆, 建筑面积为18 155m2, 建筑高度为23.95 m, 主体为框架结构, 屋面为大跨钢结构, 局部为混凝土结构。该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二级, 结构使用年限为50 a, 属于乙级中型体育馆。建筑分东、西两个馆, 分别为主馆和训练馆, 建筑地上4层, 耐火等级为Ⅱ级;局部地下1层 (消防泵房等) , 耐火等级为Ⅰ级主馆可容纳观众4 998人, 可举办会展面积3 300 m2。

1.2模拟软件

FDS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建筑火灾研究实验室开发的基于场模拟的火灾模拟软件, 在火灾安全工程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笔者首先使用PyroSim 2010软件建模, 使用FDS 5.0软件计算, 模拟结果使用Smokeview软件进行三维演示, 并使用Building EXODUS模拟人员疏散, 软件结合了社会因素, 包括人员的特性及社会学特点如年龄、性别、步行速度等22项参数。

由于FDS只能对长方体进行建模和计算, 而该体育馆建筑新颖独特, 流线造型随处可见, 因此对体育馆的几何建模只能尽量近似真实建筑结构, 建立的几何模型见图1所示。

2 建筑火灾模拟

笔者模拟该体育馆火灾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并进行对比, 以改进体育馆现有的消防设计, 保证RSET

2.1 火灾场景设置

笔者主要对无防烟情况下体育馆火灾烟气流动蔓延进行模拟, 其中火源燃烧热释放速率峰值按照ISO 3795的要求, 如表1所示。

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2.2.1 烟气变化

图2~图3所示分别为Smokeview所得火灾发生后600 s时烟气运动与馆内温度分布。

2.2.2 烟气层高度、CO2体积分数、能见度变化

图4~图5所示为某探测位置烟气层高度变化。

根据所有的结果图并对比每个图的测量结果与疏散人员的身高、所在楼层高度等得到三种情况下每层人员达到危险状态所需时间tR1、tR2、tR3, 具体结果见表2。

2.2.3 其他影响因素

烟气体积分数刚开始保持在一定值, 随着时间变化有波动但整体稳定上升, 馆内温度变化规律与烟气层高度变化规律保持一致, 观众席四楼处在900 s时温度在40 ℃以内, 因此温度对体育馆的人员疏散影响不大, O2、CO2体积分数对馆内人员疏散也不构成影响。

2.2.4 模拟结论

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 (ASET) , 如表2所示。

3 建筑人员疏散模拟

3.1 建 模

首先使用CAD创建体育馆每层的平面图, 此平面图只需考虑墙壁、门窗、走廊、楼梯等安全出口。然后导入Building EXODUS软件定义格栅、连接节点、添加出口、添加人群、设置逃生情景等步骤后完成建模。模拟设置逃生总人数为3 000, 大部分位于篮球场观众区, 人员属

性按我国标准设定。Building EXODUS中还可以查看每层的人员密度与人员逃生路径等, 图6为模型中二楼的人员逃生路径图。

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图7为所有人员疏散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7详实地反映了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情况。

(1) 火灾发生后的前15 s, 多数人受到火灾延迟的影响, 刚收到疏散指令, 故此时间内无人离开体育馆。

(2) 15~30 s之间, 虽然人员已经开始移动, 但由于体育场馆较大, 安全疏散距离较长, 只有少数离安全出口较近的人员成功离开火灾现场。

(3) 30~280 s是疏散的黄金时期, 人群快速向最近或最熟悉的出口疏散, 这段时间各主要出口基本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 逃生人数最多。

(4) 280~500 s, 少数出口因为人员多等原因发生拥堵, 逃生速度开始下降, 曲线斜率减小。

(5) 500~626 s, 馆内大部分人员已逃出现场, 篮球场内由于观众较多, 且主要安全出口处发生拥堵, 人员疏散出现延迟。

Building EXODUS中还可以输出每个逃生者的资料与每个安全出口的逃生情况, 表3列举了门17、19、22处的逃生情况。

3.3 模拟结论

每层受困人群全部逃生所需时间如表4所示。

软件模拟发现, 曲线图为S型的出口 (发生拥堵的出口) 有门2、12、19处。因此, 应针对这三个出口重新设计疏散路线。

4 性能化防火设计

4.1 设计目标

根据FDS和Building EXODUS模拟分析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

结合两个软件的模拟结果, 并根据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JGJ 31-2003《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对该场馆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初探, 设计内容从延长危险来临时间、缩短人员疏散反应时间、缩短疏散撤离时间三个方面进行。

要延长危险来临时间必须尽量减小烟气层厚度, 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防火分区、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自动排烟设施、消防控制系统等措施实现。疏散开始时间主要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时间和人员确认反应时间, 因此要缩短疏散开始时间主要通过设置火灾探测系统、报警和通讯系统来解决。疏散撤离时间的缩短可以通过优化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设置安全疏散诱导系统、创造防火防烟防热污染的安全环境、制订防火安全疏散预案、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等措施实现。

4.2 体育馆防火设计评估

4.2.1 防火分区

根据Building EXODUS人员疏散模拟结果, 该体育馆的主要危险区域为主场馆即篮球馆, 而篮球馆的主要危险部位为南北两个安全疏散通道。这两部分在本建筑的防火分区设置中已得到一定重视, 而其余防火分区设置与分区中间的分隔设置稍显冗余, 在设计更宽敞的空间上仍可改进。

4.2.2 消防系统

馆内灭火系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保证所有人员在危险时间来临前成功疏散。主场馆中最危险区域为观众席最高座位处。尽管防火分区2~4和防火分区6中按照相关规范设置了数量较多的灭火器, 但是一旦发生火灾, 只能依靠主场馆的消防炮来延长危险时刻到来时间。因此, 防火分区2~4和防火分区6中的灭火器属于冗余设置。

4.2.3 安全疏散通道

根据Building EXODUS人员疏散模拟, 疏散时发生拥堵情况的为门2、12、19。因此, 应重新设计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 (如增加疏散通道宽度等) , 反复计算, 直到满足各个出口的疏散时间, 符合火灾安全要求;或在原有的通道基础上, 通过在邻近的几个通道设置醒目的安全出口提示等措施分散人流量。

4.2.4 组合出口改进

由于体育馆篮球场内观众席的疏散出口为组合出口。根据Building EXODUS人员疏散模拟观察, 由于疏散人员趋向于选择最近的出口或最熟悉的出口, 大量人群拥堵在个别常用的出口。因此, 建议在篮球馆西侧减少出口密度, 或调整出口位置 (如在篮球场南北两侧增加出口) , 还可在密集的出口之间增加障碍物让人员分流, 避免疏散时由于人员密度过大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

5 结 论

使用FDS对某体育馆进行量化的计算机模拟, 得出每层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ASET) :一楼安全、二楼440 s、三楼350 s、四楼160 s;通过Building EXODUS人员疏散软件模拟得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 (RSET) :一楼626 s、二楼626 s、三楼376 s、四楼65 s;比较ASET和RSET, 结合现有的“处方式消防设计规范”, 从延长危险来临时间、缩短人员疏散反应时间、缩短疏散撤离时间三方面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最后, 在综合模拟结果与该体育馆现有消防设施的基础上, 从防火分区设置、消防系统、安全疏散通道设计、组合出口改进四方面提出修改建议。

在解决按现行防火规范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建筑、火灾危害影响大的工程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项目的防火设计等问题上, 性能化防火设计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 其作为一种更加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法, 会在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然, 胡源, 李元洲.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杨昀.性能化设计标准在火灾安全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 (7) :32-35.

[3]霍然, 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姜传胜, 杨铸.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J].安全, 2004, 25 (1) :7-9.

[5]倪照鹏.我国开展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研究的思路[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4, 23 (5) :23-28.

体育馆管理规定 篇5

海南省农垦中学体育场馆馆(包括羽毛球馆、乒乓球场、健身场、瑜伽馆)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及教职工休闲锻炼的场所,暂不对外开放。为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活动场所,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开放时间

1、周日下午3:30—21:00,周一至周五:17:30——21:00

2、羽毛球专项班上课时间

3、法定节假日、假期按学校安排时间开放

二、入馆须知

1、进入场地健身必须穿着运动鞋,羽毛球馆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进入场地活动。

2、爱护场内一切公共设施,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3、自觉维护场地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食物,保持好场地内环境卫生。

4、谨防火灾,场馆内不得吸烟。注意安全,不要在球场之间快跑穿行。

5、进入场馆健身的教职工,请自觉维护场内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有礼貌,服从管理人员管理,不得赤背练习、嬉戏打闹、大声喧哗。

6、有高血压、心脑疾病等不宜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谢绝入场锻炼,否则,出现安全事故,场馆概不负责。

三、设施管理

1、体育场馆内的设施、器材和物品不得对外租借,特殊情况需要向外租借的,必须征得管理部门的同意。

2、体育场馆内的设施、器材和物品的添置和更换,应由管理员向管理部门提出,由管理部门负责统一购置。

3、体育场馆内的设施、器材和物品实行定置管理、专人负责,井分类登记在册。

4、体育场馆的钥匙必须由管理员和相关部门负责掌管,非管理人员不得配制和拥有。

四、管理员职责

1、按时出勤,坚守岗位,服从管理,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维护体育场馆的正常秩序。

2、活动场地、设施及洗手间应坚持每日清洁卫生一次。

3、要加强对设施、器材和物品的管理,保持活动场所的美观;保证场馆安全管理。

4、要做到文明管理,以理服人,坚持原则。要教育活动人员爱护公物、保持活动场所的清洁卫生、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和管理规定。

5、要注意防火防盗,下班前要锁好门窗,切断所有电器的电源。

7、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处理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及早处理解决。

8、由体育场馆管理员工作不当引起的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员要接受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按学校管理规定对管理员进行处理。

构筑体育管理的塔尖 篇6

池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体育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和圣何塞大学应用科学和艺术学院体育系度过了三年时间,回国后即着手创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并任第一任院长。日前,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畅谈了留学经历和对体育管理工作的思索,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今后的发展目标。

在美国体会最深的是管理规范

谈到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池建感触最深的是国外体育管理的规范制度。他举了密西根大学体育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例子,该中心从纵向讲分成group(团队),所有问题都是通过group的管理者集中再向上反映,越级反映问题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从横向讲,角色定位非常明确,每个人对管理职责和规章制度都很清楚。

由此,池建认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要建立起一套规章制度。国内的硬件办公条件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关键在于软件,也就是说在人的自我约束力达不到的时候,外界有什么样的一种外力来约束,因此,制定规章制度是首先要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次,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实际中怎样执行。北大等高校进行的聘任制度改革,就是中国教育管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具体措施。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可以使两个人的效率之和大于二,降低内耗,提高行政效率。

回国后首先发掘研究生院的市场

池建说,研究生院在发展中存在着规模效益差的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这是个前提。过去人们很容易把规模和质量对立起来,认为规模的扩大势必影响质量,这应该说是个误区。任何行业都必须要有规模,企业没有规模,最终会被大鱼吃小鱼似地淘汰掉,而从餐饮业看,小饭馆没有竞争力,越是大的饭店就越是车水马龙。市场经济有一个特点:鼓励竞争,鼓励强者,不同情弱者,越是形成规模就越容易创造经济价值。作为一个学校来讲,按照北京体育大学现有的条件,应该说规模效益很差,如果同样的师资、场地和设施在国外,学生人数可能要翻到四、五倍甚至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办研究生院,首先一定要把规模效益提高。

扩大研究生规模也是北京体育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大学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一般称水平比较高的学校为研究型大学,它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相对一般的学校就称之为教学型大学,一般来讲以培养师资为主。衡量能否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它培养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规格,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关系。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大概在一比三,就是一个研究生三个本科生,优秀大学如清华、北大能达到一比一,超一流大学可能是倒挂,也就是研究生多本科生少。作为北京体育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首先就要在内部学生的结构上进行调整,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提高。目前校内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是一比七,校党代会上提出目标在五年内达到一比五,教育部领导视察时更进一步提出了一比三的目标。提高比例关系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降低本科生招生人数,这在目前社会普遍都在扩招的情况下不太现实;另一种就是提高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本科生招生提高的幅度稍小一点,研究生提高的幅度大一点,通过这一办法来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定位。

2008年奥运会同样给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008年奥运会需要大量体育管理方面的人才,研究生院的毕业生基本上适应了这一需求,而与国外奥运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相比,我国高层次学历的比例要低得多,这也为扩大规模提供了契机。

国家政策提供了客观机遇,加之北京体育大学的积极争取,研究生院的招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超比例增长。按国家招生计划,今年硕士生应该是150人,实际招生221人,扩招61人;博士生计划招62人,实招87人,扩招25人。尽管扩大的数量不是太多,但是按比例计算达到了70%多,在全国高校里遥遥领先,因为国家扩招的幅度平均控制在8%左右。其他还有学位课程班的200人,在职攻读硕士的100人,还有港澳台留学生、港澳台的高级访问学者,各类学制的研究生总共近650人。

改革,核心是提高培养质量

扩大研究生规模、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质量是一个大概念,它涵盖了课程质量、论文质量等多方面的内容,但质量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学校所应担负起的责任。

目前的情况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很不够。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个倒挂的制度。在中小学阶段,课程难度很高,强度也很大,全部是为了应试,绝大部分的强化训练都是无用功。这些无用功的作用就是相互之间的内部竞争、内部消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价值,真正价值的体现应该在于雄厚的知识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等到进入大学,尤其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不知道学什么了,而进入博士生阶段几乎就没有什么课可学了,如果课程质量再不高就更学不到东西了。一个完善的培养体制,应该在课堂上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课堂以外也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综合起来在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课程内容的价值并不大,缺少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中国体育教育的质量还跟不上,这一阶段学生亟需掌握知识立足社会,可实际情况是严进宽出,越到高层越学不到知识。例如,学校的一门运动生理学课程,从本科开到博士,只是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初级运动生理学”、“中级运动生理学”和“高级运动生理学”,实际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国外的博士课程并没有这么简单,它实行宽进严出,首先必须经过课程一关,课程非常难,学完后又有一个综合考试,之后还有一个论文,经过这三关才能拿到博士学位,80%的人都在这一过程中被淘汰掉了。经过这样严格训练的博士生,走上岗位就能发挥作用,一方面提高了质量,另一方面办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为解决这一问题,池建提出了两个目标:一个课程质量,一个论文质量。

以上讲的都是课程质量,这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而论文质量是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从管理角度看,论文质量和导师队伍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管理者应尽可能发挥管理的职能,来实现论文质量的提高。在往年的论文评审中,评委由导师来找,评委碍于情面,很难让不合格的论文不予通过,从深层利益上讲,评委本身也带有学生,他的学生的论文也要由其他导师来评。这时就有一个良心和制度的关系,导师的良心指导他应该按照客观质量来评审,但不完善的制度造成他很难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进行客观的评审,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对论文引不起应有的重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论文质量的萎缩。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风气,关键是管理者怎样在制度上对论文评审进行一种制约,由此,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从今年开始实行了评委的随机聘任制。首先,研究题目提出后,由校方随机聘任评委,这就清除了个人找评委的因素;第二,匿名评审,一切有可能暴露个人信息的内容在论文初稿都不允许出现;第三,限制评审时间,要求评委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不给应付论文者机会。通过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去年开始的末尾淘汰制,博士生淘汰了两个,硕士生淘汰了三个,这样一个管理上的动作在学生中引起了一定的震动,很多学生停止了一些价值不大的实习,开始认真地准备论文。

谈某体育馆施工技术管理实践 篇7

某市体育馆是由主馆和副馆两个圆形建筑组成的, 是一座设计观众固定座位4 600座, 活动座位880座, 总计5 480座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有关用房组成的4层主馆及副馆的以篮球比赛为主的中型体育馆。本馆定位为多功能型综合体育馆, 既能满足一般比赛要求和平时体育教学训练之用外, 也可作为学校庆典、展览、大型会议、文体汇演的场所, 适应学校教学及市级体育中心使用的双重要求。

体育馆分为主副馆两部分, 主馆为地上4层, 地下1层, 总高度30.95 m (网架弧顶) ;副馆为地上1层, 总高度16.45 m (网架弧顶) ;总建筑面积27 677.7 m2。主馆为螺栓球焊接球混合节点双层球面网壳, 水平投影直径为93 m, 跨度为84 m, 网壳矢高14 m;副馆为螺栓球节点球形网壳, 水平投影直径为50.4 m, 厚度为2 m, 网壳矢高4 m。下部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 项目难点

1) 严格的业主要求和承包方目标。

2) 业主成立的专门管理机构。

3) 高标准设计。项目按国际标准和国际甲级公共建筑标准设计, 远远超前当地的社会发展现状。

4) 成本控制。业主目标:项目从启动至竣工, 在体现城市文化品位、建筑规模、立体效果、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方面都经过科学规划。最大发挥投资效应将总造价控制在1.5亿元以内。承包方目标:通过科学管理组织施工, 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 有效控制变更。技术进步收益率达2.0%以上。

5) 工期控制。业主目标:1年交付使用。承包方目标:11个月竣工交付。为达到此目标, 项目管理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等方面均应进行全面规划。a.采用设计与施工融合, 施工方插入施工图设计, 杜绝将问题带入施工中, 减少返工和变更;b.招标采取边设计边招标, 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 提前进行施工准备;c.施工管理方面把业主、监理指挥管理机构建设在拟建工程附近, 以便总体策划和调度;d.施工中提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积极组织人、财、物尽早进场。

6) 质量/安全/环保。业主目标:质量:“鲁班奖”, 安全:无生产事故。承包方目标:质量:“鲁班奖”, 安全:事故为零。节能环保, 绿色建筑。

7) 科技创新。承包方目标: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一项国家级QC成果, 两项省级工法, 一项省级科技示范工程, 五项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8) 承包方确定的施工技术难点项目。本工程的设计, 无论从结构、建筑、消防、通风空调、机电安装等方面均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新的材料、新的设备、新的系统和声、光、电结合技术, 这些无疑给施工组织带来许多施工新难点。承包方需要对弧形墙体、弧形楼梯、看台、弧形梁、异形梁、屋面钢结构等项目进行科技创新和重点施工技术控制。

3 项目快速推进计划

为了能满足项目进度, 项目管理在设计与招标方面制定了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源头, 以合同管理为大纲, 旨在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的一系列方案。

4 招标策略

1) 举办招标简介会。

2) 采用资格预审, 有定向征集的招标策略, 可大大缩短时间。

3) 评标模式策略:采用的是综合评估法。

4) 价格模式策略:采用的是总价。

5) 秉持专业精神, 选定地基处理等分包商。

5 建立伙伴关系

项目管理作为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沟通桥梁, 要致力于建设良好的伙伴关系, 走出传统的业主与施工对立的框框, 用开阔的眼界进行沟通, 运用新的伙伴关系理念可以增加双方的互信, 更加有效率的开展工作。

1) 在施工单位进场之初, 业主积极主动为施工企业进行周围环境、施工条件、周边关系等各方面的协调, 为施工单位顺利进场开启了便利之门。

2) 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 业主、监理和施工三方积极配合, 共同出谋划策, 在土方开挖、基坑边坡支护等方面进行方案的论证和确立。在快速完成基础工程的同时, 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达到“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现场进行了安全应急预案紧急演练。

3) 与设计单位亲密合作, 提早介入施工图和专业施工图的二次深化设计, 避免将图纸中的不合理带入施工中, 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设计变更, 提高了设计质量, 加快了施工进度, 降低了工程成本。

4) 与当地质监站、政府及社会各协调部门搞好联系, 及时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预验和验收。

5) 与设备、材料等供应方及时沟通, 提早“模型化”, 电脑排版, 减少了二次搬运, 一步到位。

6 订立高标准

由于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必须按照合同最高质量标准“鲁班奖”进行要求, 同时工程的合同标准也就是“鲁班奖”。

工程施工之初, 施工单位就在国家和地方施工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订立本工程的质量标准, 各科验收标准均高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50%。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四方达成共识, 共同监督和执行, 从分部到分项、从分项到检验批都确立了验收标准, 通过各个小单元标准的提高, 达到工程整体标准的提高。

7 进行科技创新及全方位技术管理

1) 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

2) 组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

3) 制定责任, 明确分工。

4) 三定:定人, 定时间, 定措施完成科技创新计划。

8 后期科技创新的形式分析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 通过基础、主体结构及安装技术科技创新点实施的成果, 表明了在本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科技创新和施工技术管理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多方协作配合, 互为伙伴关系, 对科技创新和技术难题解决的高度关注和严谨思路是具有指引作用的。

9 结语

组织重点工程是一项很严格的管理, 尤其是在各群体相互对比、相互竞赛的氛围中, 单项工程全方位特别是施工技术、科技创新的组织及实施显得更加的重要。在全方位的管理之下, 科技创新管理要针对现在的建筑施工产业链, 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战略战术, 才能取得良好的科技创新效应。

摘要:通过对某体育馆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实践, 从项目的立项、选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主要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技术攻关活动和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论述, 总结了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经验, 说明了伙伴关系、科技创新、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对类似工程施工的科技创新具有较为积极的借鉴作用。

某体育馆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 篇8

该体育馆为两层跨度27.5 m的大跨度工程,建筑物最高处为22.4 m,长59.4 m,宽35.94 m,其局部底层地下室用作更衣室和设备房,由一层游泳池、二层体操房、屋面网球场及其各层间的技术层等配套设施组成。建筑物四周基础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地基、条形基础;中间游泳池部分的尺寸为51 m×25 m,底部为深层水泥搅拌桩人工地基、矿渣灌砂层、混凝土垫层基础及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主体设计为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地下室混凝土抗渗标号S6,强度采用C30,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C30,预应力梁强度C40。外墙采用德国都芳弹性涂料及部分铝塑板装饰,正面铝合金大斜窗造型;门窗工程为木门、铝合金门窗;楼地面为一层花岗岩地面、二层木地板地面,建筑面积为6 975.34 m2,施工工期为422 d(2001-03-21~2002-05-17),工程总造价1 800万元,为一类公用建筑工程。本工程监理重点:桩基工程;大跨度预应力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

2 监理重点质量控制

2.1 桩基工程

游泳池底部的深层水泥搅拌桩,设计桩数868根,桩长7 m,单桩承载力标准值55 kN,425号硅水泥掺量为土湿容重的15%,即1 800×15%=270 kg,缓凝早强剂石膏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2%,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2%,水灰比为0.45。施工情况正常,对其质量检测,由于是搅拌桩与土体共同作用,一般是采用载荷板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测试验证软弱土体的加固效果。本工程设计要求进行50%的小应变检测单桩桩身的完整性和强度,单桩检测费用与其桩价差不多,不经济、费用高,没有必要,后经协商抽测20%,由于桩上是矿渣回填层,设计要求用10 t压路机分层夯实,施工单位为了确保压实效果和密实度,擅自采用15 t振动压路机碾压,监理组在基坑开挖时发现临近基坑处搅拌桩顶部1 m范围内断裂后,立即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责其整改,后经设计单位同意采用C10混凝土0.3 m厚垫层进行全面处理,才符合要求。随后浇筑游泳池底板和侧壁混凝土,质量很好。钻孔灌注桩,设计桩数100根,桩长分别为64 m,58 m,30 m,桩混凝土C20,摩擦桩,采用GPS-15型正循环成孔钻机,施工过程中曾出现两次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现象,于是报废这两根桩。设计院提出设计变更,调整桩位及基础钢筋配置,分析原因是施工单位埋管较深,导致导管底部混凝土凝固拔不出来所致,低应变测试没有Ⅲ类桩。

2.2 预应力工程

1)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后,应尽快灌浆,外露于锚具的预应力筋必须用砂轮锯或氧气乙炔焰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切断;当用氧气乙炔焰切割时,其火焰不得接触锚具,切割过程中还应用自来水冷却锚具,切割后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 mm。2)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及灌浆完毕后,对暴露于结构外部的锚具或连接器必须尽快实施永久性防护措施,防止水分和其他有害介质侵入,防护措施还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防火隔热功能。3)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最大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0.75倍,本工程二层单端张拉为0.7ftk=1 302 MPa。4)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数的3%,且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张拉过程中未出现断裂或滑脱现象。5)张拉预应力筋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100%符合设计要求。

2.3 设备安装工程

针对体育馆给排水工程各种管道众多、管材种类繁多的特点,及时核验出厂合格证、出厂质保书等文件。对UPVC排水管实施见证取样,卫生间、淋浴间的热水铜管和PPR冷水管,消火栓系统试压均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实施了旁站监理。卫生间实施1.5 d的闭水试验,立管和地漏周围无明显的渗水现象,污水管、排水管、雨水管分别做了通水、通球和灌水实验,上述测试结果均符合验收标准。

2.4 质量问题的处理

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30 in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构件两端张拉,本工程是在一端张拉,为防止裂缝发生,在张拉屋面8根预应力梁前,曾召开一次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协调会议,商讨是否增加横向预应力筋时,由于估计要增加近百万元费用,施工又不方便,施工单位认为没有必要,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故设计单位采纳了承包商的意见未进行设计变更。后来工程预验收时二层屋面梁没有裂缝,二层楼面梁发现次梁一侧正中间有竖向微细裂缝,未贯穿到板底,该梁的裂缝位于次梁(非预应力梁)的梁中央,C40混凝土,每跨跨中1条,总计8条,符合“开裂有序性”规律。原因为:主梁为预应力梁,次梁为非预应力梁,受拉而中间出现张性裂缝,因裂缝很细,离构件1 in才能看清,缝宽0.2 mm,经评价不影响结构安全,故用弹性腻子经抹灰处理通过验收,建议以后遇此类问题时,如建设资金允许,应在横向增加几根预应力筋,使整体处于约束状态之中(“抗”原则),防止裂缝发生。

地下室薄壁混凝土剪力墙出现裂缝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有预留洞口的位置以及在构件尺寸变截面处(柱板两侧)由于温度收缩作用引起应力集中,导致出现斜向裂缝,总计也有十几条,缝宽0.2 mm左右,后经外侧采用沥青防水涂料处理、内侧采用弹性腻子处理效果较好,防止钢筋锈蚀和裂缝漏水,没有出现渗漏现象。目前设计单位比较喜欢在外墙和卫生间使用粘土多孔砖、内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小型空心砌块,既解决了墙体渗漏问题,又解决了建筑物的荷载问题。屋面经过48 h蓄水试验没有渗漏现象,但工程竣工验收后一段时间,屋面西侧有的跨板有斜向裂缝,并于落水口处渗漏,当时天气很热,受太阳辐射热和昼夜温差大的影响,是出现裂缝的原因之一。柱梁板混凝土标号一致均为高强度的C40,原设计柱梁混凝土为C40,板混凝土强度为C30,由于是一次性浇筑,为便于施工,就高不就低,施工单位提出联系单,设计院同意统一使用C40混凝土,较高强度梁板混凝土也是造成板裂的原因之一。水泥用量多、砂石偏小偏细、水量多、砂率大也是造成裂缝的原因之一。受多种综合因素影响发生板裂,板不裂时约束应力很强,应力释放了就造成板裂,这时应力为零,板处于稳定状态,经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APP(聚酯胎塑性体改性沥青)、保温层处理后经检验不渗漏,卫生间经使用无渗漏现象,游泳池无渗漏,铝合金窗出现渗水现象,由于当时铝合金窗未设泄水孔,致使大雨过后窗台渗水,后经凿出泄水孔整改合格。

3 结语

1)应端正观念防裂控裂防渗防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所决定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少量有害裂缝采用化学灌浆技术处理可以满足设计和耐久性使用要求。2)严把材质和工艺两大关。优良的材质和工艺才能建造出优良的工程,监理工作的重点即是把好这两大关,材料质量尚应满足业主精神愿望。3)监理应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监理是受业主委托的,当然热情服务应排在首位。4)重视监理效果综合评价。

摘要:通过对某体育馆建设工程的监理实践,对桩基工程、预应力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的监理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正确预防、控制与处理工程裂缝的渗漏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以使监理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体育馆,工程监理,质量控制,预应力工程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58-169,264-272,322-340.

[2]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5-129.

体育馆安全管理 篇9

1 研究的目的

1.1 快速发展的体育场馆呼唤专业的管理人才

体育场馆不仅是开展群众体育锻炼的重要阵地, 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在2008年奥运盛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和2010年的亚洲运动会后, 体育场馆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而成功举办大型赛事之后, 场馆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后续的有效利用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关注, 而这就需要成千上万的专业管理人才。

1.2 体育场馆运营不佳的状况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

随着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 体育场馆的建设和配备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体育场馆的运营及管理状况却不容乐观。多数大型的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性较低, 运行成本高, 而体育场馆却缺乏经营意识和专业管理人员。北京市体育场馆协会副会长霍建新就曾这样对记者说过, “长期以来, 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主要有退役运动员以及备维修人员构成, 缺少通体育、懂管理、善管理的专业人才, 使得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因此,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专业和学科建设, 在体育院校和综合性高校开设体育场馆管理专业, 在社会企业培训市场中增加体育场馆管理课程,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场馆管理人才, 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是体育场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

1.3 调查证明体育场馆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体育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薄弱, 国内体育专业的大学相对较少, 体育管理专业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体育场馆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 需要通体育、懂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因此, 体育管理人才, 尤其是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出现供不应求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目前国内各地的体育场馆至少缺乏5000多个专业的管理人才。所以, 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目前已成为体育“职场圈”的宠儿。

2 研究的内容

2.1 体育场馆管理的特点

体育场馆管理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行业。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体育场馆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但体育场馆只有具备优秀管理人员才能高效运行和发展。体育场馆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经营意识、管理专业的知识和全心全意为服务社会的信念。因为体育场馆管理的基本职责是:一、主要负责体育场馆设施的基本维护、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的安排与订约等。二、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要面临管理事件的多样性及不确定性, 一个合格的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场体育场馆内的所有固定因素及不固定因素。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体育和管理知识外, 也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等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场馆管理人才。

2.2 体育场馆引进非体育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势

2.2.1 非体育专业管理人才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

体育场馆需要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应具备体育和管理的综合能力。当前在一些体育院校的体育管理专业已经开设相关的专业, 但其专业性不强, 往往是在体育管理专业中增添相关的课程, 针对性不强, 不能满足社会、学校等各种体育场馆的需要。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 影响对体育场馆的潜力挖掘, 也影响了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 在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中, 非体育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有其一定的优势。非体育专业管理人才经过系统的管理专业的学习, 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 通管理、营销及其运作等, 而体育场馆的管理重视的就是管理的实际操能力。所以, 对体育场馆来说, 非体育专业的管理人才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经过对体育及体育场馆知识的强化培训, 加上自身对管理专业的掌握, 用起来或许更得心应手。

2.2.2 非体育专业管理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理论水平

综合性高校的管理专业拥有较高的文化与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 从理论知识上为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保障。另外, 体育场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综合性大学的工商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要求比较吻合。目前, 社会上普遍采用的进修学习模式, 但这种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需求的要求, 而体育院校现阶段对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又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引进外来人才, 作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必要的补充。人才引进的对象多是管理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他们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平, 加之对体育场馆管理的强化培训, 在短期内能投入到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中。

2.2.3 高校非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大

综合院校的管理专业不仅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而且在全国综合性院校里, 几乎每个学校都都有和管理相关的专业 (如: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 , 他们服务于各种职业管理中。因此, 高校非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大, 为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根据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发展的需要以及我国目前的培养状况, 应尽快建立以综合性大学为基地的体育场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结束语

蓬勃发展的体育场馆急需大量专业管理人才, 目前针对国内体育场馆管理人才数量不足, 整体质量较低的现状, 引进非体育专业的管理人才, 满足体育场馆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实属必要。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注重课程的设置、丰富培养方式、要使培养出来的体场馆管理人才能够适用国内体育场馆的发展, 促进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最终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体育场馆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调查发现:国内许多大型体育场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造成大量体育场馆的长期闲置和利用率较低, 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影响实现它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所以, 我国的体育场馆急需求大量专业的、技能性和实用性强的管理人才。

关键词:体育场馆,非体育专业,管理,优势

参考文献

[1]霍建新.北京高校综合性体育馆经营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5) :612-614.[1]霍建新.北京高校综合性体育馆经营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5) :612-614.

[2]霍建新.我国体育场馆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36-38.[2]霍建新.我国体育场馆研究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36-38.

体育馆安全管理 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育,规划

一、管理的重要性

在学校,也许你所在的班级名誉很高,也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校园一份子,但是这都离不开整个班级的管理。但不管是那种情况,班级管理在班级存在的时候就已经残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管理让班级更好,最终以良好的细胞力量促进整个校园的健康发展。

首先,按照战略要求来说,我们应该拟定好一个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和整个管理体制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战略规划对帮助管理者们履行其管理职责至关重要,并且对战略管理起着骨干的支持作用,当然它并非战略管理的全部而是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过程。班级管理看重战略规划是因为它可以为整个班级的发展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一个规划迫在眉睫。这种规划并不类似于一般的计划,所以我们在其中必须考虑到一些关键因素。作为班级的领导者,首先得确定他是否乐意管理这个班级,是否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最大程度上的保证领导者的积极性。其二是认识风格,管理人员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情况反过来自然会对他们如何制定计划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其三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一种价值为一个人建立了一种标准各种重要决策就是基于这个标准而作出的,各个管理人员(班委干部/辅导员)的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面对着相同的情况的管理人员也许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他们对于班级管理与自身的联系作出比较,有些人认为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就是为了自己,他本人有责任有义务这样做。所以整个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同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并且要打好这个件事的基础,然而在这个夯实的基础上,我们又得走出下一步—计划执行。

一个计划只是基于管理人员的理论构想,而真正执行下来,却需要扫除诸多障碍和实施必要手段。1.班级整体必须与班级目标、实力想适应,关键任务和执行计划所采取的步骤顺序必须加以确定和通告。2.须识别出那些负责具体任务的人员,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充分的理解。管理人员就有对其进行监督控制。3.对计划运营过程中达到有效控制,必须要掌握控制系统放入设计特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人力因素,而管理控制系统本身并不控制什么,因为它的控制对象本身是自由的,所以他们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控制作出反应,引起的更多的只是抵抗而不是接受,因而管理人员必须设计符合其特定情况的控制战略,方便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次,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决策能力。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而做出决策之前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做出决策准备。

最后,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的管理。整个班级管理中只有领导者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如盆和水,二者应该相互依存的,并且二者应该团结起来,虽然班级里的学生还不能称之为人力资源,但是它也具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比如说复杂性,因为班级里的个体各不相同,具有多样化,那么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就要适应这种多样性以及多种特征交叉的复杂性。对于规律性而言,虽然每个个体特征、思想、性格等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你确定好一条适合大众走的路线,几乎所有个体都会按照这种规律办事。最后说到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二、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

体育班级相对于一般班集体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班集体的成员都有一定的特长,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比如: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将专项技术的提高和娱乐集合在一起,同时针对体育生在文化程度上的普遍弱势,可是开展一些基本常识的普及活动。在大学里面,可以开展有关于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过级的集体学习,形成强有力的学习氛围,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在管理规划的制作上面,应该更多的注重就业素质的培养。当前,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能真正从事体育教育或是体育相关工作的比列并不大,因此,可以加强更多的就业素养的培养,这并非一朝一夕,采用的方式的途径也多样。如组织更多的无专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其实总结起来,有效地班级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注重自身施行管理的决策、魅力,带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而做好体育班级的管理,还要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做到以上要求,优秀的体育班集体及其管理将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了。

参考文献

[1]乔治.斯坦纳,李先柏译.战略规划[M].华夏出版社,2001.

初中体育教学管理探索 篇11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管理;探索

体育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体育课堂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体育的真谛。与此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诸多的实践表明,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收获的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强壮,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强壮,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均衡地发展,我们要做好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合理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教学是一项十分严密的工作,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教学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首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对于体育的基本态度,进行体育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教学计划才能够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所提出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强化过程管理

合理的教学计划需要完美的实施才能够达到教学的初衷,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加强过程管理,以过程的严谨来谋求结果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身作则,用我们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保护,让学生能够在合理适当的范围之内逐步地将自己的潜在能力开发出来,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地执行之前制订的教学计划,可以允许计划有所变动,但是都应该围绕教学的初衷来展开。

三、加强教学总结的管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总结毫无疑问是十分重要的,总结的过程是对之前的计划以及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一个详尽的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值得肯定和必须纠正的环节,以加强日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像计划的制订和执行阶段一样给予认真负责的态度,因为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学生的体育成绩才能够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有意地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分成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一定的总结,阶段的划分要尽量地遵守运动项目的客观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体育项目,掌握更多的体育技巧,得到更多的体育锻炼。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接受更为优异的体育教学,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制订出严格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其次就是要严格教学计划,强化教学过程的管理,给予完美的教学结果以一个可靠的保障;最后就是要提高教学总结的管理质量,让教学过程能够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回顾,既让教学工作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也让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系统性的提高。

体育馆安全管理 篇12

一、基础条件差、工作状态好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全国西南部, 坐落在武陵山区, 系长江三峡淹没地段, 与湖北省利川市、重庆市的忠县、万县、彭水县接壤, 属老少边穷县。教育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扶持, 经济基础差。全县幅员3012平方公里, 总人口53万, 有中小学266所, 学生88490人, 其中留守儿童占45.6%。全县仅有体育专职教师178人。全县学校有400米环形运动场2个、300米环形运动场3个、200米环形运动场12个, 其余学校均有篮球场和60米直跑道。体育器材达标率为64.8%, 基础设施较差。但全县广大教职工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在现有条件下, 坚持不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多次被重庆市教委、教科院评为“重庆市阳光体育先进县”、“学校体育先进单位”;2008年12月代表重庆市的农村县接受了教育部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2010年获“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县”称号。

二、重视学校体育, 加强管理力度

位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最基层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 是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最关键的机构。为此,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在县教委建立健全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科, 负责全县中小学体卫艺国防教育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 实现了管理与教研人员的有机整合;在全县各中学建立体卫艺国防教育处;在各小学建立以校长为首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 做到体卫艺工作有机构负责、有人员落实。此外, 每年从大学毕业生中录用10名体育专业学生, 以充实体育教师队伍, 逐渐解决体育师资量少质弱的问题。2008年在学校新建了全县的第一座风雨操场, 2009年为5所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 2010年又为10所学校新建了塑胶运动场 (其中有两块标准运动场) 。2009年, 市、县共下发了价值100万元的体育器材。2010年由县财政拨款, 为每名中小学生每周提供3盒牛奶, 并在中秋节为每位学生发放月饼, 还为住读学生每天补助3元生活费。为广大中小学生加强了营养, 鼓励了留守儿童刻苦学习、加强锻炼的信心。

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项目

自“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后, 我县于2007年5月11日在民族运动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仪式”, 一万名学生表演了大型团体操。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在启动仪式上, 针对阳光体育运动作了详细的工作部署, 要求各中小学把学生体育锻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三、理清工作思路, 建立督查制度

全县将学校体育划分为领导重视、场地器材、课堂教学、教研教改、课间活动、课余训练、课外活动、健康标准、体育竞赛、档案资料, 共十大部分, 便于理清思路、分项管理。每项工作都依据事先有计划、过程有督导、结果全公布、年终要考核、“秋后要算账”的程序执行。

每年, 县教育主管部门都要组建一个体卫艺工作考核小组。其中, 体育、音乐、美术、卫生专员各一人, 深入到各校, 对全县各中学、各乡镇的一所完小进行量化考核, 并在进行考核时, 发现问题、找出对策。

四、注重中心环节, 保证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也是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 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主渠道。全县首先紧抓各校开课率, 通过查“三表” (课程分布表、各班课程表、教师授课表) , 综合反映开课情况, 旨在要求各校按照《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每周的体育课 (重庆市政府要求中小学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 。其次查“三类资料”, 一是教师自订的年度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材》及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三是《学生体育成绩册》。最后查学生的操作能力, 即抽查一个班的学生, 测试其掌握技能技巧的程度。通过以上三种方式, 督促学校按《计划》开课、按《教材》授课。

针对一般体育教师教研教改能力或精力有限的状况, 县教育主管部门不严格要求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选用, 也不片面追求游戏教材, 不强迫教师创造发明、标新立异。但是, 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照本宣科”, 即因材 (大纲、教材) 施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搞好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每节体育课都应有教学常规和“课课练”项目, “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都应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环节紧扣、重难点突出。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注意控制运动量, 达到愉悦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此外, 鼓励体育教师挖掘整理民族体育教材。目前,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运用的校本教材有“土家竹铃球”、“土家脚马球”、“天地球”、“软球”、“土家梭棍”、“土家莲宵”、“土家摆手舞”、“土家摆手操”等。其他民族民间体育教材也以20%的教材量进入课堂, 供学生选择性运用。

五、加强继续教育、开展教研活动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的优劣, 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是教育行政部门最基本的工作。每年全县都要召开“学校体育、艺术、卫生、国防教育工作会”, 采取以会代培的方式, 激励教师艰苦奋斗、踏实工作;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 提高教师基本工作能力;不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观摩县内外体育公开课, 及时掌握较新的教学信息;每年组织一次体育论文评选活动, 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县性体育优质课比赛;每三年举行一次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 以督促教师随时保持动作示范能力。除此以外, 还积极参加省级优质课评选活动, 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每年教师调动考试机会, 有的放矢确定“健身操”之类的试题, 促使山区体育教师提高自身动作的协调性;通过定期举办田径、“三大球”、“两小球”等运动会, 有意识地提高体育教师的裁判水平。同时, 全县中学以校、小学以乡为单位, 建立了体育教研组, 建立健全了集体备课制度, 每周均会开展教研活动。

六、落实“课外活动”, 狠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课外活动在《课程计划》中也称“活动类课程”, 这项活动在山区学校难以落实, 原因有三, 一是部分班主任将其视为软工作, 不愿担当组织者;二是学生家庭距离学校较远, 放学后要抓紧时间赶路;三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往往安排在体育课上完成, 课外活动缺少项目。针对这些问题, 我县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以督查为主:查课外活动场地、器材、人员、时间、项目是否落实, 看“课外活动轮次表”是否设立, 访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将“冬季长跑活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明确到“课外活动”时间内进行。这些措施使“活动率”大大提高。

民族中学的民族体育项目:竹铃球

南宾小学的篮球联赛

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这项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发现问题。自2002年开始, 全县针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 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过3次培训, 并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和有关器材发放至每一所学校, 使各学校基本上能够将该项工作开展起来, 且能够按时将成绩统计上报至“体质健康”网。

七、改革课间活动, 充实活动内容

对各校课间操进行改革。将“集合一分钟, 站队一条线, 动作一样齐, 时间10分钟”, 改为“有序出入场, 内容分3项 (广播操、自编操、分组活动) , 动作20分 (学生统一活动20分钟) , 保质又保量”。要求各校每周变换一次分组活动内容, 每年更换一种自编操。全县每两年通过录像评比一次“大课间活动”。通过连续几届评比活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抓紧中考“龙头”、规范考试过程

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为“龙头”, 带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一是选准人员, 监考员必须是体育教师, 且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未曾出现过循私舞弊行为, 若有违规行为, 必须受到严厉处分;二是选好考场, 由于县城内人事关系复杂, 采取“县城学校集中考试, 乡下学校送考到校”的办法;三是统一标准, 采用“一把尺子量到底”, 即设置一个“体考组”, 用同样的测量器材, 安排同样的人员测试同一项目;四是改革器材, 如“立定跳远”和“实心球”的丈量器材, 统一为“地毯式坐标尺”;五是科学测试, 如, 以距离记成绩的项目, 全部使用“坐标尺”, 减免了逐次丈量成绩的麻烦;六是公开成绩, 测试时监考员要大声向参考学生公告所有成绩。成绩记录表一式三份, 结束时立即“分表”, 受测学校、公告栏、体考组各存放一份, 以便于互相监督;七是不循私情;八是封闭考场。久而久之, 我县中考体育在社会上取得了较高的信誉度, 发挥了应有的“龙头”作用。

九、自筹竞赛经费, 搭建竞技平台

促进学校体育训练的最好办法是竞赛, 提高运动成绩的最佳手段是竞赛, 激发和团结体育教师工作热情的最有效途径也有竞赛。但举办运动会资金短缺, 在“伸手”无望的情况下, 体育工作者自寻门路。起初, 各学校以“轮流做东”的方式举办运动会。如今, 采取“以会养会”、“各负其责”的办法, 逐步将县级运动会引入正轨。从1990年以来, 全县先后举办了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七届中小学生篮球赛、七届中小学生排球赛、六届中小学生足球赛、四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赛, 及三届教职工篮球赛。同时, 每年积极组队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重庆市中学生排球比赛、重庆市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通过举办或参加体育运动会, 激发了体育教师的训练积极性。

上一篇:摄影在广东论文下一篇:二次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