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许可(精选5篇)
规划许可 篇1
在房地产登记工作中,一直以来存在建设项目经规划部门许可时确定的建筑面积与房管部门测绘的面积不相一致的问题,二者少则相差上百平方米,多则数千平方米,因工程规模大小而异。这个问题的存在既给建设单位(开发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带来了麻烦,也给房屋登记部门(测绘部门)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是建设领域滋生腐败的一个因素,笔者就此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差异存在的原因
众所周知,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工程(包括新建、改建)在开工前必须取得城市规划部门许可的《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其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般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规划用途、房屋层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有的附件还有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设计平面图等,相关数据更为详细,应该说规划部门依法许可的这些具体指标都具有合法性与严肃性,是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
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规定,对竣工的建设工程予以登记发证,是法定职责。《湖北省实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房地产权属证书是房地产权利人依法经营使用或处分该房地产的唯一合法凭证。这就证明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房地产权属证书及其上的载录的数据、相关信息都具有法定性和严肃性。房地产管理部门在登记中的房屋面积数据来源是专业的房屋测绘机构依照相关规范计算并绘制的相关图表。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存在规划许可的面积与房产测绘部门测定的面积不一致,通常是后者大于前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很多业内人士都作了深入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建设(开发)单位主观上违规建设。这主要是建设(开发)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许可的要求组织施工,刻意去“增高长胖”,施工项目竣工后,与规划许可的内容存在差异,建筑面积自然而然就会大于原许可的面积,同时,也存在建设项目在规划放线时,超出了原许可的范围。对于这种现象,只能按违法违章建筑处理,不是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二是因采用的计算标准不同而形成的。出现两个面积不同后,规划部门、房产测绘部门和建设单位都在认真找原因,最后追根溯源,才知道两个部门采用的计算规范是不相同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下称《建筑规范》)与《房产测量规范》(下称《房产规范》)对建筑物应计或不计面积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仔细对照二者,会发现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前者对建筑物的阳台无论封闭与否都按水平投影的面积的1/2计算;墙面抹灰、飘窗等不计算面积,而后者规定封闭式阳台按全面积计算,墙体按外围计算,飘窗计算面积;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前者按1/2计算,而后者全算;属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车用棚、货棚、加油站、收费站,前者按1/2计算,而后者全算等等。这里还没有分析公摊问题,否则差异更突出。两个规范确实存在如此多的差异,由此而产生的建筑面积的不同就可想而知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有效解决两个部门的建筑面积不同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国家标准的两个规范会有如此的细节上的不同呢?我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建筑规范》在确定建筑项目面积时,出发点主要侧重三个方面:1.侧重建筑主体性。对于建筑项目的功能主体非常突出,面积大都全算,现时构件、辅助性的一般是不算或按1/2计算;2.侧重使用的频率。建筑物使用效率越高的大都是全算;3.侧重投资的资金。建筑物投资建设的资金相对多的就容易被全额计算面积。《房产规范》主要侧重房屋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要获得价值就必须付出必要的资金,付出了资金就得计算面积。
二、差异的认识
对上述差异的存在,有很多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就会带来不同的处理办法。
(一)误差的观点
一些部门与管理人员认为,产生两种差异的原因是误差造成的。误差的概念是什么?误差的概念在物理学上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是因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和测量人员等不一致造成的。偶然误差是因测量工具、仪器的冷热性质、测量的时间不同造成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两个测绘结果的不同既不是系统误差,也不是偶然误差,而是计算方法不同形成的。每个计算方法自身的差异才能用误差理论去解释。
(二)互不干预的观点
两种不同计算结果既不是规划部门的错,也不是房产测绘、登记部门的错。因为他们都是照章行事,但是如果对这种不同不予解决,不仅影响了建设单位的各项手续的办理,而且会造成国家税费流失,更主要的是会给房产登记部门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要追究责任。因为《房屋登记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或者未按照规划许可的面积等内容建造的建筑申请登记的,不予登记。”当房产测绘面积与规划许可面积不同时,直接按房产测绘面积发证是不符合上述规定的。
(三)按比例控制的观点
很多地方认为两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按百分之三或者其它百分比的方法来处理。这种认识与方法只能说是给出了一个规定、一种说法,但是处理的理论依据不是非常充分,也不便操作。他们的做法源于商品房销售法中的面积多与少的处理规定,这个规定主要是解决约定面积与实际面积的多与少的问题,主要是为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这个规定中涉及的面积怎么计算来的呢?也有一个用什么规范来计算的问题,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三、差异的处理
找出两个面积差异的原因与存在的客观性,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所在。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各地有各地的办法,有的地方尚没有正面回答和处理这个问题。比较一些地方的先进做法,我个人认为,关键是房地产管理部门与规划部门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统一意见,能以地方政府名义形成文件更佳。
(一)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面积以房管部门的实测报告为准,若实测面积与该项目规划许可面积不一致的,应当提交情况说明;
(二)建设单位申请规划竣工验收方法时,应当提供房管部门的实测报告;
(三)房管部门测绘面积大于规划许可面积时,建设单位应在验收时补缴超出部分的相关规费。
这种处理方法的基础是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划许可组织、施工建设,也就说没有主观上违规。这种方法有理论依据,既不否认两个规范的具体规定,也便于操作,切实解决问题。当然要从源头上解决这种客观上的差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两个规范予以统一。
规划许可 篇2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理建筑许可)规划许可服务指南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理建筑许可)规划许可服务指南 一、适用范围 涉及的内容:
适用对象:个人,法人,其他组织 二、事项审查类型 前审后批 三、国家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条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条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29号)
四、省级法律依据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 《浙江省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第十三条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 《浙江省防空地下室管理办法》
五、市级法律依据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杭政办函〔2018〕111号)第三条第(一)点第5款 优化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办理环节。市规划局负责明确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重点地区范围(覆盖十城区),并报市政府同意后发布。项目业主单位在完成设计方案或初步设计后,由牵头部门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联合技术指导。政府投资项目(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除外)在方
案设计招投标环节,规划部门参加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并依据规划条件出具意见,作为专家评审意见重要内容和后续审查的依据;发改或建设部门会同规划部门牵头完成初步设计审查,组织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进行公示,通过后即由规划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企业投资项目(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重点地区的建设项目除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时一并进行方案审查,规划部门组织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进行公示,通过后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业园区内“标准地”项目,不再组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实施告知承诺制,依承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周边有利害关系时需完成公示后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日照分析、节能评估、交通组织均纳入设计方案文件内容中,不再单独编制评估报告。对交通组织专篇内容,交警部门仅在设计方案或初步设计审查时参与提出意见。对日照分析专篇内容,由规划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实行抽查复核。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公示的格式、内容和制作时间等要求。
六、县级规定
七、受理机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八、决定机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九、数量限制 无数量限制
十、申请条件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二)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条件、城市规划管理等技术规范;(三)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四)符合人防工程易地建设法律法规规定。
十一、禁止性要求 无禁止性要求 十二、申请材料目录
材料名称 材料形式 必要性及描述 备注 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审批事项业务申请表 电子 必要
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违法补办项目提供处罚决定书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非必要
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建筑方案或初步设计图纸(平、立、剖面图一套),含方案说明书、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方案图的设计方案文本一套(含日照、节能、交通组织专篇、综合管线图、必要的设计依据文件、重点风貌区项目提供三维景观分析报告),成果电子文件(含三维电子模型)、景观分析报告(根据需要提供),1/500(范围较大时 1/1000)总平面蓝图四份(依据承诺许可制度文件,列入承诺许可范围的项目附建设项目许可事项承诺书);市政工程项目提供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的初步设计图纸(平、纵、断面图一套),本项目管位平面图、管线综合图一套,排水平面图,雨、污水纵断面图、桥梁平、立、剖面图,1/500(范围较大时 1/1000)总平蓝图四份)
电子 必要
施工图审查报告及加盖审图章的全套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施工图联审系统自行获取)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临时建设影响交通、市容、安全等的项目还应提供相应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非必要
提交 工商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授权委托书,委托身份证明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日照补偿协议和经公证的建筑所有权人放弃权利主张的有效证明(杭州辖区范围内达不到日照标准要求的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还应提供)
原件扫描件 非必要
补缴土地出让金证明(杭州辖区范围内变更规划条件涉及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建设项目还应提供)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非必要
民用建筑节能确认意见书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允许临时建设的批准文件 系统自动获取,如数据不全则需申请者提交 非必要
方案确认意见书 系统自动获取,无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建设用地选址意见书、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系统自动获取,无需申请者提交 必要
十三、申请接收 申请方式:网上申请,现场窗口申请,邮寄申请 联系电话:0571-85085216 办公地址: 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H 楼)(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 18 号市民中心 H 楼)二楼综合受理窗口;十四、办理基本流程 环节
办理时限
办理人员
审批标准
办理结果
申请
申请人向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窗口提交申请材料,或在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并选择结果送达方式。
受理个工作日
窗口受理人员
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经审核,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决定予以受理。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但申请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同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核实的事项、理由及时间。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有权更正人当场予以更正,由更正人在更正处签名或者盖章、注明更正日期;经确认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属于许可范畴或者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事项,应当即时决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1.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受理书》;
2.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补正告知书》;
3.不属于许可范畴或者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审查/核准
个工作日
审批人员
提交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材料需要核实的,核实相关材料。
决定个工作日
处领导
根据审核情况,作出准予行政许可或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1.做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送达相关文书;2.做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送达《不予行政许可通知书》。
送达个工作日
窗口制证人员
根据申请人选择的送达方式送达相关文书,相关信息在省政务网予以公示
十五、办理方式
十六、办结时限 法定时限:80 工作日
承诺期限:15 工作日
时限说明:
十七、收费依据及标准 收费依据 收费项目名称 收费标准 减免说明
十八、审批结果 工程初步设计审批、方案审查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十九、结果送达 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送达 送达方式:当场送达,快递送达 二十、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一)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有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的平等权利,行政机关不得歧视。
(二)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二十一、咨询途径 电话咨询:0571-12345;0571-85085216 二十二、监督投诉渠道 电话投诉:0571-12345 或 12345 投诉热线 网上投诉:http://zxts.zjzwfw.gov.cn 二十三、办公地址和时间 受理地点: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H 楼)(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 18 号市民中心 H 楼)二楼综合受理窗口 受理接待时间:工作日,夏季:上午 9:00-12:00,下午 14:00-17:00;冬季:上午 9:00-12:00,下午 13:30-17:00
二十四、办理进程和结果公开查询 电话查询:0571-12345;0571-85085216 网上查询:bsjd.zjzwfw.gov.cn 二十五、办事者到办事现场次数 0 次
次数说明:
附录 1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理建筑许可)规划许可流程图
附录 2 相关申请材料示范文本
材料空白表、示例表,请在“申请材料”中单独下载打印
规划许可 篇3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问题;完善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对当前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而事物通常是具有两面性的,因此也是一种挑战。而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工作是对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和落实,也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直接需求,因此是势不可挡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就是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因此要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
1、城乡规划管理应该遵循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实施依法行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依法行政是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体现,只有实施依法行政,才能确保完善城乡规划制度,使得公众更积极全面的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并保证他们的权利,只有实施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城乡管理规划的职能得以履行,并实现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第一,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从本质上看,无法保证行政机关和被管理者具有平等的地位,行政机关滥用职权或者是没有依法行使管理职权而导致了管理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确保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能受到保护,避免管理行政机关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发生,就必须规范行政机关的管理职能以及权限;第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且会涉及到很多的利益关系,光是通过行政协调是无法实现对各方面利益的合理调整权衡的,也无法保证公众的利益,因此需要借助法制手段来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调整,以使得公众的利益得到保证;第三,在城乡规划管理中,无论使用任何方法和手段,都要确保其和法律手段相结合,进而形成完整统一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机制,才能从为管理的实施提供可行的依据。
2、完善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行为的基本要求
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必须要以行政许可法作为基础,依据行政许可法中的相关要求,要明白规范的城乡管理行政许可行为的基本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合理合法。
2.1确定城乡规划的公布及公共参与制度
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项决策制度来对待,而且公众参与的内容应该整个城乡规划管理的全部过程当中。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编制当中,在这个阶段,可以以访谈或者是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征求公众对城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建议,在编制时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第二,公众参与到对规划方案的评议和选择当中,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中,也体现了民众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权利,公众参与到对规划方案的评议和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城乡规划的公正和科学性;第三,公众参与到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中,一旦城乡规划方案得以确定之后,公众就需要对各种建设行为进行监督,确保行机关的所有行为严格遵循城乡规划方案中的要求,监督其依法进行管理;第四,公众要参与到城乡规划实施效果的信息反馈当中,城乡规划的实施需要较长的时间,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是动态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一些政策调整时难免的,这就需要公众可以随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各种信息,同时行政主体应该给公众提供一定的参与途径,以确保公众能真正的参与到整个城乡规划管理当中。
2.2公开行政许可申请和受理的基本条件
第一,《行政许可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受理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公开,要求在城乡规划中,行政部门的应该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所有的行为的决定和行为都是公开的,而且公众有权知道这些活动的内容;第二,《行政许可法》中明确的规定了行政许可受理的基本条件,所以说行政许可的条件是法律规定的,任何人和部门都不能擅自更改;
2.3要全面了解行政许可审查决定的标准和依据
以前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强调城乡规划管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通常都是通过内部讨论以及论证的方式来完成审查和决定。一旦建设单位的行政许可没有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许可,通常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实际上违背了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虽然城乡规划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是城乡规划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因此要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要明确将审查的标准和依据制定出来,同时要对审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
2.4要建立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
《行政许可法》中明确对听证的程序以及利害关系人制度进行了规定,如果行政机关发现行政许可中的事项和厉害关系人的重大利益有一定的关系,要让利害关系人知道,同时他们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2.5要对行政许可做出和实施的时限进行统一
第一,对“一书两证”审发的工作时限进行规定,《行政许可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最长时限为一个月。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担任着审批的重任,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做好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进而保证审批工作的顺利完成;第二,对“一书两证”实施的有效时限进行规定,目前城乡规划法中并没有对“一书两证”的有效期限进行规定,所以管理起来和比较麻烦,为了方便管理,应该在地方立法中给予相应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的发现趋势以及管理进行考虑,笔者认为“一书两证”的有效期限应该规定为两年,如果在规定的期限之内没有完成的,建设单位要提前一个月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等待其的决定。
3、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意义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城乡规划行政许可工作基本上指的就是城乡规划法中所指出的“一书三证”的许可制度。“一书三证”和“一书两证”的许可制度相比起来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善,过规定的内容也日趋完善,但是公众参与机制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后期实践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比如很多工程得到了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之后,开始了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以及工程完工结算中,对于一些移民拆迁的处理以及建设项目的有关问题方面都产生了一些纠纷,为了使得这些纠纷得以解决处理,无疑很造成很多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这都是在整个城乡规划工作没有让公众充分参与进来而导致的,如果让公众充分参与,提前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期望,就不会造成后续这些问题的出现,所以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是由没有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而引起的问题。想要减少或者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中,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尤其是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和要求,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出现,进而减少对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做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确保整个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公正科学,使得城乡规划行政许可观看的智能得以正常的发挥,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4、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公众参与机制上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对城乡行政管理部门智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制约作用。
4.1法制保证存在一定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法中只涉及到了城乡规划项目在景观相关部门完成对规划的编制人后得到城乡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就可以按照规划进行实施,但是没有对公众参与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想要确保公众真正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当中,避免出现一些列的问题和纠纷,就应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证。
4.2组织职能存在问题
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信息的填报申请环节,各级政府机构多半拘泥于形式上的,光光是走流程。纵使相关正机构给公众提供了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平台,但是并没有获得公众的信息反馈,所以对于城乡规划项目的水平和实施来说,公众的参与并没产生任何影响。综上所述,政府相关部门的组织职能依然不够完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4.3技术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城乡规划中,政府针对城乡规划项目所开展的以书面调查或者是交谈的方式来对公众的意见进行征求,但是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第二,政府部门对没有充分对各种辅助技术的应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虽然针对城乡规划项目制作了三维虚拟图,但是三维虚拟图主要是针对项目的一些关键地段来制作的,不具有整体性,而且不能在公众参与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出来,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众参与。
5、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措施
正是因为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确保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下文中将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背景下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措施。
5.1要不断加大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法规的建设力度
为了确保公众参与城乡行政许可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加大对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法规的建设力度,应该将对公众意见的征询以及听证等公众参与的方式都纳入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当中。此外要给与公众真正行使监督的权利,,使其能对城乡规划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以确保其权利得到真正实现。各级地方政府就够应该将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专项化,对在整个规划管理中参与方的利害关系进行详细的规定,以避免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使得各种行政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不会造成浪费。
5.2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组织保障体系
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中,政府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起到主动性和服务性的作用,处理好自己主体参与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实施。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创立一些相关的代理性机构组织,通过社会咨询的形式来广泛的获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从根本上保证公众参与机制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实施。
5.3要将传统和现代的技术相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的信息技术给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提供了一些辅助的技术方法,但是公众参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得以实现主要还是需要政府提供的主导性技术作为保证。政府作为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参与者,要积极构建虚拟场景,以及网络平台等方式实现和公众进行更好的交流,将规划的内容告知公众,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并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当中,以推进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中,让公众参与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公众能真正的参与到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中,确保管理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毛洁玮.浅谈公众参与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2]黄礼城.公众参与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管理[J].建设科技.2010(13).
[3]贺旺,茅海容.《城乡规划法》和《物权法》给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带来的影响[J].
北京规划建设.2008(2).
[4]刘锋.城乡规划管理制度与《行政许可法》的衔接[J].工程与建设.2009(23).
[5]隋骊强.以推进应用系统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J].学理论.2010(22).
[6]李晓龙,门晓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探索[J].规划师.2004(20).
[7]刘伟卿.浅谈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 (4).
[8]李黎,冯彦,王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谈城乡规划及其管理观念的转变[J].城市发展研究.2006 (5).
[9]张以红.发展中地区中小城市的规划实效问题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10(1).
规划许可 篇4
一审判决后, 某区规土局和乙公司面对有史以来上海市的第一宗类似判决大惑不解, 笔者随同主办律师参与了乙公司几次案情讨论后, 发现其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带征地是上海市城市建设中的历史产物, 按当时的政策, 开发商对周边不可分的零星土地一并进行拆迁, 拆迁工作完成后, 该带征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国家, 任何单位包括该建设单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占用。也就是说, 该建设单位对带征地的投入已经一并计入其开发土地的成本, 按当时政策规定, 该建设单位对该带征地不再拥有权利, 而某区法院作相反认定, 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2.在房地产业内所称的四点一线是指:规划条件、土地出让合同、规划许可证、房地产权证所认定的土地面积必须一致。而区规土局核发给甲公司的规划许可证与前述其他三者明显不符, 以核证为准, 按物权法的规定, 当然按甲公司的土地出让合同和房地产权证认定的土地面积为准。一审在审理中已经发现这个问题, 但仍然将抽象的规划许可证误认为是具体的土地权证。
3.准确地说, 区规土局核发给乙公司的规划许可证并没有错, 如果说有错, 那是错在核发给甲公司的规划许可证上有错。该证既表述甲公司的用地面积包含了300平方米带征地, 但同时又称该带征地属国家的规划道路面积, 建设单位不得使用。该自相矛盾的表述, 倒是应该被撤销的。一审法院不仅没有将这个明显的缺陷当作问题, 反而把它当成判决的事实依据。
4.退一万步说, 假如甲公司确实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 而区规土局存在编制修改控制性详规时, 犯有程序性错误, 那么区规土局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即本案的诉讼标的应当是什么?业内专家都认为, 是区规土局在编制和修改控制性详规时是否作为过, 征求甲公司的意见。如区规土局确实存在行政过错的, 那么法院可以按照相关法条规定判令区规土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或判决其赔偿。而区法院却反其道而行之, 根本没有合理性。
5.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 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特别是将认定行政行为是否有效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是否损害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他人利益, 作为乙公司, 即便受到了巨额经济损失, 其最终还将诉之法律, 这个损失最终还是将由国家来买单的。
6.根据城乡规划法第50条的规定, 即便发生本案中所称的情形, 其法定处理的方法也是有明文规定的, 是判决赔偿, 而不是撤销行政行为。此外,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市规土局必须对区规土局编制和修改的控制性详规进行实体和程序审查, 区法院跳过市规土局, 是否存在越权审判?
纵观本案, 双方的争议焦点是某区规土局是否存在行政过错, 某区法院所作的判决实质上是认定了该所谓被两份规划许可证重合的近300平方米 (实际争议面积173平方米) 土地使用权属于甲公司所有, 或者是其已尽义务而未享受过权利的行为, 这是该院发生错判的事实基础, 但事实和法律都证明, 建设单位不存在另外还享有什么权利。正因为这样, 某区规土局在编制控制性详规时未将其列为利害关系人并无过错。
此外, 暂搁置区规土局是否存在行政过错的争议不说, 就从诉讼程序上来说, 该判决也至少存在两个严重错误:1.扩大诉求:具体来说, 乙公司所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严格依照国家有关土地使用的招拍挂程序取得的, 根据法律规定乙公司可直接以此获得行政许可, 简言之, 乙公司取得该许可证与区规土局在的编制和修改控制性详规行为都是各自独立的法律事实, 那么某区法院受理的甲公司本宗行政诉讼的标的就应当是区规土局该不该、有没有在编制控制性详规过程中听取甲公司的意见。也就是说, 某区法院只要对该争议作出认定和判决即可, 但某区法院的这种诉讼程序错误却导致了陷入无法选择其他判决的困境;2.越权审判:从现行规定来看, 某区规土局编制和修改控制性详规时, 一并应将该详规编制和修改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相应的程序呈报给市规土局, 由市规土局批准后方生效。换言之, 既然该编制和修改已获批, 那么就应当视作为市规土局已在实体上和程序上作过审查, 如果有错, 那错也不在区规土局, 而在市规土局。由此可见, 要么原判越权审判, 要么原判错列了被告。
退一万步说, 即便某区规土局在本案中存在过错, 且区法院的诉讼程序也没有错, 那么某区法院对本起案件的择需法律适用也是错误的。1.从维护社会稳定、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 国家在立法时, 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 那就是在决定是否撤销行政行为时, 必须考虑到该撤销行为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及他人利益。如果存在, 法条明确规定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 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造成损害的, 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 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或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某区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撤销了区规土局核发给乙公司的规划许可证, 同时引用了城项规划法第50条的规定。从前后两条的法条关系来说, 前者是一般性法条, 后者是特殊性法条。从学理和立法上说, 一般法条应当服从特别法条, 况且该一般法条中也未将“撤销行政行为”列为是唯一的处理方式。而后者特殊性法条, 即城项规划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了, 如遇本案所见情况, 并不是采用撤销行政行为的处理, 而应当采用经济补偿的方法。
最终, 二审法院认为, 区法院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将该案发回区法院重审, 等于也是间接采纳了乙公司的观点。该案最终以甲公司撤回起诉而告终。
附1:相关法条引用
(1)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3月8日颁发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第58条、59条。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篇5
部门主页:http:// 办理窗口:县政务服务中心双流县城市规划局窗口 承诺时限:4个工作日 法定时限:30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不收费
联系电话:85817032 投诉电话:85817119 联系地址:县政务服务中心双流县城市规划局窗口 网上审批:是
办理程序
第一步::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局窗口提出申请。
第二步::窗口工作人员按标准查验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申请材料齐全、规范、有效的项目予以受理,打印《受理通知书》;对申请材料不齐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承诺时限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第三步::在承诺期限内,土地权属文件、建筑放线报告、施工图、消防、人防等审查均已通过的,依法向建设单位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份及加盖骑缝章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1份。
申请材料
申请表格:、《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原件1份(窗口索取或网上下载)。
申请附件:
2、法人证明及委托书原件1份;
3、国土权属文件复印件1份说明:(1)出让土地 : 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划拨土地 : 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国有土地划拔文件;
4、计划批准文件原件1份;
5、规划局审批通过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原件3份 6、加盖双流县建设局施工图审查备案章的《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通知》原件1份 ;
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红线图复印件各1份;
8、建筑放线报告原件2份;
9、人防缴费完结单原件1份;
10、其他需要说明的图纸、文件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章第四十条
前置条件
1、申请的项目已取得我局审查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总平图。
2、申请的项目已取得我局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取得土地权属文件。
3、申请项目已完成建筑项目坐标放线、人防费的缴纳。
备注
备注信息:
1、建设单位在取得盖有我局骑缝章的建施总平图后应妥善保管,是以后办理房产证的法定依据,遗失后我局不予补办。
2、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应在六个月申请开工,逾期未开工又未提出延期申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
【规划许可】推荐阅读: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07-12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办理建筑许可)规划许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06-1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处理08-29
工程规划许可申请,,建筑城乡规划类表格05-09
私人建房规划许可办理分类处置办法10-03
办理规划许可证所需材料10-21
市政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09-12
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需资料06-08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审批操作规范07-16
生产许可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