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嗓音的保护(共7篇)
儿童嗓音的保护 篇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学习声乐的儿童越来越多,儿童声乐教育也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以我国儿童声乐学习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儿童嗓音在声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儿童声乐学习的现状,重点讨论声乐教学中对儿童嗓音的保护方法。
关键词:我国儿童,声乐教学,嗓音
目前我国儿童的声乐教学已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对声乐艺术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热爱。通过声乐这门集语言、音乐、表演于一体的艺术的学习和训练, 激发、挖掘儿童歌唱的兴趣与能力,使儿童更好的感受艺术, 最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好地去创造美,从而达到开发智力、领悟美感、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当前我国儿童声乐学习现状
儿童声乐的学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学校为主普及性的声乐学习,二是以家庭为主送儿童去专业机构参加的声乐学习。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各个学校声乐兴趣班、合唱团的开设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歌唱兴趣,增强了学生开口唱歌的自信。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的不断涌出,也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与此同时,各类学生艺术节的举办,更是从侧面上提高了我国艺术教育的水平。
然而,这些培训机构在丰富儿童声乐学习需求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声乐学习的“功利化”趋势。部分家长让儿童学习声乐是为了参加考级、比赛或者为以后报考重点中学的特长生做准备。其次,声乐教学师资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声乐技巧,忽视儿童生理特点,“成人化” 趋势教学,不注重保护儿童嗓音。长此以往儿童健康的嗓音将慢慢受到损害,也影响儿童声乐水平的蓬勃发展。
二、我国儿童声乐演唱问题
儿童嗓音总体的特点为:音量细小;音质纯净、清脆; 音色甜美、圆润。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现如今还有不少老师强调孩子歌唱用真声,这虽然可以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但用多了就会对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导致儿童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常出现嗓子不舒服甚至嘶哑、疼痛的情况。有的儿童只知道一味模仿大人的音量、 音色,习惯挤、卡、撑、压着喉头唱歌,使喉部肌肉长期处于过分紧张的状态,歌唱状态失去平衡,听起来费力、不自然,种种行为都会导致儿童较为严重的嗓音问题。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气氛与音量而不顾及孩子们今后的发展,儿童声乐要量体裁衣、扬长避短,针对每个儿童孩童时期独特的嗓音条件、歌曲表现、情感表达等全方面的素质进行合适的教学指导,因此科学用嗓及嗓音保护在儿童声乐教育体系中值得我们格外重视。
三、儿童声乐学习的嗓音保护
1.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有的家长在平时的生活说话声音洪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于是孩子就会模仿父母说话的音量,认为那样的发声才是正确的发声方式。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将错误的发声方法带进歌唱中, 于是出现喊唱现象。这时候,声乐教师要通过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良好的歌唱技能为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使枯燥的声乐理论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师正确的范唱对儿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选择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在声乐训练周期上,不应急功近利,以免对儿童的嗓音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对儿童音域的过早扩展,对高音的过分注重或者练习难度较高的歌曲,以及长时间的超负荷演唱,容易造成声带的紧张和疲劳。声乐教师需要了解声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声乐教学的原则,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准确地选择发声练习和声乐曲目,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3.科学安排学习或练习声乐的时间。儿童声带本身十分脆弱,长时间枯燥的练声和歌唱加重了学生声带的负担, 使声带出现肥厚、水肿等病变。要采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控制好用嗓时间,多做适当的基础练习,如无声练习、张口练习、 气息练习、哼鸣练习等,用轻声歌唱来体会头声,而不大声乱吼乱叫。
4.对变声期嗓音的格外保护。在儿童从少儿时期过渡到成人时期的过程中,嗓音要经历特殊的“变声期”,具体表现为变声期的声带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情况(如声音变得沙哑、粗糙、等),这些声音上的变化会让儿童难以适应和接受,从而情绪激动。这一阶段教师和家长在正确引导儿童用嗓之余,还要重视和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并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让发声器官健康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切忌乱吼乱叫,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多做一些音乐欣赏,在节约用嗓的同时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和乐感,为声乐学习也提供了必要的音乐素养;适当改动作品,量力而行,遵循声乐训练的自然规律,在不断地训练时,也要保证愉快歌唱,增强儿童唱歌的自信心。避免过度用嗓使儿童娇嫩的声带受到伤害,使每位儿童都拥有清脆、健康的嗓音,都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
结语: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唱、演、欣赏的融入和结合,儿童们用像只快乐的小鸟接受着美的熏陶, 因此健康的嗓音才能还原儿童最纯真的歌声,科学、素质的声乐学习对儿童的情感满足、心理素质、表演能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儿童声乐学习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地继续学习、 探索、研究。
嗓音保护浅析 篇2
关键词:发声技巧;原理;嗓音保护;歌唱
人人都会说话。人人都能歌唱,但要做到高度艺术性、技巧性的歌唱,则不是一般人都能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学习、反复练习,才能在大脑建立歌唱运动的动力定型,即建立歌唱艺术运动的程序——信息的存储,指令的传输及发声的反馈系统。这样才能达到日臻完善的演唱技巧。
嗓音嘶哑的原因很多,对于嗓音职业工作者来说,经常由错误的发声方法滥用嗓音和全身状况不良所引起,但是这三者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然而错误的发声方法经常是嗓音嘶哑的主要原因。现将如何保护嗓子,从以下三方面加以介绍。
首先必须不断地提高发声技巧,纠正错误的或不甚完善的唱法。属于唱法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一些。
1.呼吸运动失去平衡摘要: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器官是发声运动的动力部分,歌唱的呼吸简单地说是以胸腹式呼吸为主,在呼吸肌群使胸廓保持半吸气状态下,由腹肌控制着腹压的变化,使横膈因歌唱气息的需要上下运动来变换胸腔的压力,控制着气息的流量和压强。不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使呼和吸两组肌群的机能失去平衡,歌唱时气息失去控制,致使呼气的力度和声带闭合的张力之间失去协调,因而不是“气冲”就是“漏气”,以致引起喉头出现“挤”、“卡”现象,使声带经常受到强烈气流的冲击,造成声带粘膜充血、喉肌疲惫等,因而丧失了正常发声的能力。
2.调节声带发声的肌肉失去平衡摘要:控制声带张力的肌肉分为甲杓肌组和环甲肌组。发“胸声”时,声带做整体振动,主导肌肉是甲杓肌。发“头声”时,声带做边缘振动,主导肌肉是环甲肌。发声时由低到高,由“胸声”到“头声”,是由这两肌组机能互相协调变换的。其机能的获得是声乐艺术家长期进行刻苦锻炼的结果。但是发声方法不良的人,往往不能把握或把握不好这种技巧,经常单用一种形式演唱,如仅用“胸声”发声,当唱到高音时,仍是声带做整体振动,结果唱到一定的音高时即出现发声困难。相反,不用“胸声”而长期应用头声歌唱,必使环甲肌运动过度,出现喉肌运动动力平衡失调,初起尚能唱高音,低音则表现空洞无力,最后高音也将出现障碍。
3.调节共鸣的方法失当摘要:歌唱时喉头发出的喉头原音,经过喉腔、咽腔和口腔。这些声腔是随着发声的需要,调节着腔体的外形、大小、长短,产生适宜的过滤、共鸣和扩大。如将这些可变共鸣腔调节得太宽太短,会失去和声带共同协调阻抗声音的功能,因而增加声带的负担。声带由于受到强烈呼气的冲击,会失去正常的能力心必将可变共鸣腔调得太细太小,使声腔阻抗系数加大,则发声难以得到最大的共鸣效果,发出的音量必定很小,使人感到喉音很重。同时又因为发声效率较差的关系,发声时喉部各肌肉势必加倍努力,结果喉肌易于疲惫,久之即可发生咽喉部的慢性炎症。
其次是合理使用嗓子,防止滥用嗓音摘要:
1.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每个人嗓子条件不同,身体健康状态不同,歌唱技巧水平不同摘要:所以,学习歌唱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生在中声区未能正确运用及把握时,不要过早扩大音域。尤其是过多地猛练高音,过度演唱力所不及的歌曲。过大地大音量,这些都轻易发生运动过度性喉病。
2.要正确地鉴定声部摘要:声部和发声器官的条件必须相应的协调,声部确定错了是引起声乐学生坏嗓子的常见原因之一。声部的确定,不能凭个人主观愿望。尤其对难以确定的学生,应作多方面的探究,和有经验的声乐教师和喉科专业医生共同商讨,必要时,甚至可以试行练习。从中观察,以求得正确的判定。
3.使用嗓子要注重劳逸结合,不可过度使用,就是演唱方法比较好的演员,过度使用嗓音,亦可产生声带充血、水肿、肥厚等。初学歌唱的人,每日练声1-2小时左右,一次不超过20分钟。有经验的演员,一天的练习也不要超过3小时,每练唱半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
再者,歌唱是全身心的劳动,是高度艺术性、技巧性运动,所以必须注重保持身心健康。
1.要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做一定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精神旺盛,心情愉快。睡眠时间要充足,这样演唱时才能精力充沛,声情并茂。同时注重寒暖,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和声休。注重饮食,少用刺激性食物,尤其在暑热天气演出时,慎用冷饮,以免招致忽然音哑。
2.要戒烟戒酒,因烟酒不仅影响全身,而且可以直接危害发声器官。吸烟的人常有咽干、痰稠、干咳等自觉症状,是烟中的有害物质刺激上呼吸道的结果。长期吸烟者能导致声带发生息肉样变,致使嗓音失去光彩以致嘶哑。饮酒,尤其是饮烈性酒,可以刺激咽部和喉部人口及杓区的粘膜,使之充血、水肿,影响发声。
3.演员用药应有所选择,因为有些药物可使嗓音发生异常变化,影响正常的发声功能。如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苯海拉明类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咽干、嗜睡性副功能,治胃肠病的解痉药物,如颠茄用后能使咽喉正常的粘液腺分泌减少,产生咽干舌燥,嗓音失去光泽,所以这些药物在演出前勿用。
4.女演员行经期声带的反应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出现声带水肿、充血和声门闭合不全等,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减少演唱甚或完全声休。妇女妊娠6个月后应停止演唱。产后由于腹肌、膈肌松弛,呼吸肌控制的能力减弱,所以不要过早地恢复演出,要经过一定的腹肌练习和发声练习后,才能恢复演唱。否则,常易发生喉病。
5.应科学地对待少年的变声期。变声期在戏剧界称之为“倒仓”,它是儿童到了青春期,由于内分泌腺的功能,全身发育长大,这时喉头声带长大变长,嗓音相应发生了突变。在此时期应适当声休,节制用声,如过度用声会影响喉部正常发育,致使喉部发育异常或出现变声性发声功能障碍。
最后还应加强歌喉保健的医学监督,有条件的文艺单位,应设专职喉科医生,负责噪音治疗和医务监督,定期地对每个演员做发声器官的保健检查,制定必要的嗓音保健制度。每个演员也要珍惜自己的嗓子,主动和医生合作,这样才能早期发现喉病,及时得到治疗。
参考文献:
[1]赵玉涛.嗓音保护不可忽视[J].教育,2006,(1).
[2]刘媛媛.如何让“声”命常青[J].大舞台,2010,(5).
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篇3
变声初期:嗓音无太大变化, 有时会感觉嗓子不听使唤, 发出怪音。
变声中期:嗓音的变化明显, 男生最为突出, 音调变低, 唱歌时不易控制, 高音唱不上去, 有的人则发声嘶哑, 音色不纯。
变声后期:说话的声音变成了成年人, 但唱歌的声音还不太稳定, 声音不够“沉”“实”。
一般情况下, 男生变声期的年龄在12至14周岁, 持续一至两年;女生在11至13周岁, 持续时间较短, 几个月至半年左右。变声期后, 男生比女生声音低一个八度。如果不注意这个时期的嗓音保护, 轻则引起变声期障碍性疾病, 重则会影响发声器官的均衡发育, 嗓音偏高、类似假声, 或是嗓音偏低、沙哑。青少年要很好地度过这一特殊的时期, 应做好以下几项保健措施。
一、了解自己的春青期变化
对第二性征的出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知道青春期前后嗓音的变化是个正常的生理现象。
二、 注意心理对变声的影响
有些女生, 平时说话喜欢娇声娇气, 到变声后期, 嗓音仍和幼年相似, 还有些同学为了让自己显得成熟, 故意压低嗓音, 结果声音变得很低沉。这些都应当注意, 要克服不正常的心理倾向。
三、 不要过度用嗓
变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必有过多的顾虑。但是毫无节制的唱歌, 长时间大声地说话, 声嘶力竭地叫喊等, 都会使声带受到机械性的损伤, 还会造成声带黏膜血管破裂引起声带出血。变声期间, 应减少唱歌的次数及每次唱歌的时间, 不要多唱高音和感到费劲的音, 如按歌曲指定的调号演唱感到太高时, 可以适当降调。
四、科学饮食
合理科学的饮食, 不仅可以保证身体营养的需要, 而且也是嗓音保健的重要途径。变声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B、C的食品, 多吃水果和蔬菜, 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葱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品对口腔咽喉黏膜不利, 会引起声音嘶哑。用嗓前喝冷水进凉食对喉部肌肉收缩的协调性、准确性和灵敏性均有影响。用嗓后喉部正处于充血状态, 此时代谢机能旺盛, 突然遇冷刺激对喉部也是非常不利的。另外, 在饮后和剧烈运动过后, 也不宜马上歌唱或大声讲话。
五、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均会影响嗓音, 甚至累及喉部。如果喉部炎症长时间不好, 嗓音就会嘶哑或沉闷, 严重的可因剧烈咳嗽导致声带出血, 应及时就医。
儿童嗓音的保护 篇4
歌唱的呼吸与发声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能有优美的歌声,因此,呼吸与唱歌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常见的三种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现在的声乐学习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胸腹式呼吸方法,这是一种运用了胸腔、横膈膜和腹部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全面地调动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使胸腔、横膈膜和腹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使胸腔全面扩大,气息的容量大,因此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这样的呼吸方法对学习声乐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正确的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巧最基本的练习,必须要有意识地运用气息来发声,逐步做到由横膈膜来控制呼吸,这样才有助于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声乐中常见的错误发声及喉音
学习正确科学的歌唱发声一定要持之以恒,还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有不怕困难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学习歌唱不能只用嗓子,还要用脑子,多思考多总结。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的发声,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但是必须及时纠正过来,否则对声带是有损害的。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歌唱发声时歌唱器官的调节和运用不恰当,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喉音、鼻音、颤音、憋气、漏气等。
比如喉音,这种错误发声多见于学习美声者,由于压喉头追求大音量、结实的声音、浑厚深沉的音色而造成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感觉是喉腔或喉咽腔在挤压着唱,声音听起来呆滞无泛音、闷而空,特别沉重,主要表现为声音紧而不自然、上下共鸣不统一,使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缺乏音色的变化。
经过查阅资料得知,产生喉音的原因是由于喉头上提或下压、喉头前伸或后缩,使喉头受压或喉头的位置不正确,阻碍了发声的声波与气息的畅通,影响了声带正常发声。歌唱的喉头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发声器官的正常运动,影响到歌声的音质、音量、音色和声音的持久性。喉头又称喉结,各种喉内肌收缩与放松牵动喉的软骨和关节,可以使声门闭合、分开,声带绷紧、放松,并在气息的配合下使振动发声喉外肌与邻近的组织连在一起。
那要怎样才能使喉头放松而不紧张呢?其实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就能使喉头降到一个很低的位置——打一个深深的哈欠。打哈欠的时候喉头就是最低位置,而唱歌的时候所要求的也是这样一个固定位置,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声带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反反复复做打哈欠的动作,久而久之这个动作自然就会成为习惯,当真正掌握了这个动作后,唱歌时只要一吸气,就能很轻松地把喉头放到最低位置了。
一位声乐教育家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歌唱发声时,喉头在喉外肌的作用下积极向下挡气与气息向上形成了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建立稳定的可变共鸣管,这样才不会发出喉音。而这种对抗随着语言变化、音区转换、音色明暗、音量强弱等进行适当调整。喉头的相对稳定不仅符合语言发声的自然规律和歌唱发声的共鸣原理,吐字清晰灵活,声音丰满圆润,而且还不会导致错误的发声。歌唱技巧就在于‘字’和‘声’在喉头的相对稳定中得到统一。”
如何纠正喉音
纠正喉音要注意喉头的相对稳定,使喉头在发声中处于自然的振动状态,控制好吸气速度和喉咽腔的空间体积,确保共鸣贯通。吸气时,切勿吸到胸腔和咽喉,练习时,可以用”ha“来发声,”ha“不但能让下颚和舌根放松、软颚自然地向上抬起,而且还能经过长时间练习,在吸气状态下轻松地稳定住喉头的位置,这样喉头也能自然地放下,共鸣位置也提高了。掌握了”ha“的发声练习后,可以用”u“来进行练习,使用“u”音的好处是它容易使气束集中,便于协调气息和共鸣腔体之间的关系,在练习好“u”音的基础上再用其他母音,这样下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练声中,最好使用三度或五度,由浅入深,逐步改掉喉音,同时树立起歌唱的信心。
嗓音卫生
学习声乐者的嗓子就好比人的心脏一样重要,因此应该更加注意加强科学用嗓及对嗓音的保护,避免发声器官受损害。首先,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关键,科学合理用嗓,错误的发声方法是导致嗓音受损和病变的原因之一;其次,在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饮食要定时定量,要有节制,合理的饮食规律不仅能给身体提供营养,而且是保持健康体质的重要因素,切忌暴饮暴食,饮食不能过冷过热,要少食有刺激的食物,控制烟酒等不良嗜好;最后,坚持日常嗓音保养,最好能坚持每天用淡盐水漱口,这样可以有消炎保养的功效。
儿童嗓音的保护 篇5
一、嗓音保护的现状
“嗓”指喉咙,是发音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自我身体为艺术创作工具的演员来说,嗓子的健康与否至关重要。一部成功的作品离不开演员精湛的演技与台词的处理,这其中,必然与嗓音好坏这一因素息息相关。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高效、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进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得高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在这个大背景下, 演员嗓音的重要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在面对观众检验自己的艺术创作,进行大量舞台实践的同时,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渐渐显露出来。在排演话剧《我的老婆叫嫦娥》的时候,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频频出现喉咙肿痛,嗓声沙哑,失音,痰多影响正常说台词的情况。 最后甚至影响到整个演出的效果。这难道是简单的用嗓疲劳吗?当年多少老艺术家、老演员们演出上百场的话剧,嗓音条件都能够达到始终如一。那么,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在台词教学中,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科学发声方法,也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往往忽视了最基本的本体——嗓音的保护和修复。“嗓音保护意识的培养”应该在台词教学中,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二、影响嗓音保护的不良因素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学生不注意用嗓卫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经常会出现学生因患上咽喉炎、声带小结等咽喉疾病,而影响台词课的正常行课的情况。尤其是到了换季的时候, 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甚至一个组可能只有几个学生可以坚持正常上课。这种情况还在日趋严重。导致嗓声受损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空气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
(一)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质下降
1. 饮食不合理
进入大学,远离了家长的“唠叨”,什么时候吃饭、 吃什么就变成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上了大学的孩子不再讲究食物是不是有营养、用餐是不是按时、外面“小摊” 上的食物是不是干净卫生,“吃饭”变成了一件随性而为的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拥有了吃饭的“自主权”, 或者根据自己的起床时间,或者根据自己玩电脑的时间, 或者根据自己的心情等等,而形成了食不按时、食不按量、 食不按营养的各种不良习惯。
通过对吉林艺术学院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83% 的同学认为不吃早饭的原因是所谓的“没有时间”, 而能够有规律饮食的学生仅仅不到20%。在平时的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喜欢添加剂过多的零食抑或是过度辛辣刺激的食品,久而久之,会对他们的胃造成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学生们的饮食规律极其不合理,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其健康的体质。
2. 压力过大且休息不足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深造的地方,同时也锻炼着学生的适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学生会感受到来自学校、亲友、家庭、 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各种压力,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 冷漠、心神不定、容易激动等不良情绪,没有好的心情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恶性循环下,往往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身体搞得更差。另外,由于离开了家长,又缺少自律,现在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大学生作息时间非常混乱。也许是由于影视、网络、K歌、泡吧等娱乐方式的普及,学生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并且睡眠质量也越来越差,导致出现失眠、半夜惊醒等多种健康问题。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没有优秀的体质,就没有优秀的嗓音,因此,嗓音保护的知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了解关注的层面上,而应该作为台词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只有通过教师把嗓音保护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嗓音卫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在学生中普及用嗓保健及救护常识,避免他们在发现咽喉不适时盲目应对,或者求助无门。
(二)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损伤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遭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垃圾燃烧所释放的有毒废气、汽车的尾气等都是污染大气的祸源。它们时刻侵袭着我们的呼吸道和肺,使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当空气轻微污染时,人体吸入的空气可以由鼻腔里的鼻毛除去部分灰尘,再由鼻腔里的黏液和各类支气管里的黏液将灰尘粘连住。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纤毛有几千万根,它们每秒约摆动12次,像“清洁工”一样从下向上推扫呼吸道里的黏液垃圾,直至咽喉部,再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当空气严重污染时,呼吸道的净化作用被明显弱化, 甚至完全丧失。此时,呼吸系统就会因失去人体防御机制的保护极易受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病原体的侵袭而患上各种疾病。由于种种社会及人为因素,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各种空气污染持续加剧。近期国内各个地区反复、广泛的多次雾霾现象,正是影响学生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之一。
(三)外来物种入侵
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是较具代表性的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普通豚草在南方比较多,三裂叶豚草在北方比较多。它们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产生了直接威胁。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又名艾叶破布草、 美洲艾,隶属于菊科豚草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在我国长江流域已驯化野生成为路旁杂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贫瘠,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其叶子中含有的苦味物质和精油,一旦被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 带有恶味;豚草还会传播病虫害;豚草花粉是引发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症的主要过敏源之一。
三、嗓音保护的预防措施
嗓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演出的最终效果,一副好嗓子,圆润动听的声音,很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然而当前的诸多因素导致了演员的嗓音受损,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永远强于病时求医问药”,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够保护嗓声使其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一)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是嗓音保护的最佳途径。戏剧表导演是全身心的劳动,演员不仅需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保有舒畅的精神状态,只有具备健康强壮的体魄,才能练就优美的嗓音。下面列举一些有关嗓音保护的具体措施:
1. 用嗓应量力而行,避免用嗓过度,出现轻度嗓音疲劳,就应当声休;
2. 要注意冷暖气候变化,注意咽喉部的保暖;
3. 用嗓后宜饮温热水,忌冷饮,亦忌辛辣或过咸的饮食;
4. 在喉部作一些保健按摩,例如上下轻按人迎穴, 每次数十下,每日1-2次,可促进气血流通,消除嗓音疲劳;
5. 要坚持进行有氧运动,以增强肌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咽炎、喉炎的发生;
6. 养成咽喉部卫生习惯。饭前饭后要进行咽部清水含漱,平时多喝温水,保持咽部清洁;
7. 抽烟、喝酒这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能免则免,不能避免则要适度,否则会刺激咽喉部组织而产生慢性炎症;
8. 雾霾或者空气指数过差的时候,记得带口罩防护;
9. 充足的睡眠会提高免疫力,抵御病毒对呼吸系统的侵害。
(二)台词教师对表导演学生常见的咽喉疾病的症状要有所了解
表导演学生常见的咽喉疾病主要包括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其症状各有特点。
慢性咽炎患者常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干燥、 发痒、灼热、隐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附于咽后壁,常用干咳来清除分泌物以缓解症状。
声音嘶哑是慢性喉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早晨起床时, 症状比较严重,随着身体活动的增加,声音嘶哑的症状有所缓解;讲话过多时症状会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 用声容易疲劳,嗓音低沉粗涩。
声带息肉的主要症状也是声音嘶哑。嘶哑的程度因息肉的大小及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巨大或多发者,除导致发音困难外,还可能阻塞喉腔导致呼吸困难。
声带小结起初会感到声音疲劳,高音上不去,轻音嘶哑,说话时间长时声音嘶哑的症状加重。如果延误治疗, 会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
教师在学生发声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咽喉不适、 发声障碍,要及时提请学生就医,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学生症状加重,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结论
儿童嗓音的保护 篇6
一、“站要有站相, 坐要有坐相”, 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也要讲究练声的姿势
它和唱歌时的站姿是基本相同的。注意练声时应该是站立式的, 其他方式都不适于身体呼吸、共鸣器官的正常练习。正确的练声姿势应该是: (1) 人体自然直立, 上身放松, 下半身稳而不僵硬, 使整个身心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 (2) 两脚如肩宽, 成丁字型分开站立, 支撑点可放在前脚或上, 以便练声时保持重心。 (3) 腰部直立, 使胸部挺起, 同时微收小腹, 两肩平放而向后舒展, 手臂自然下垂 (手臂的放置也可以双手合抱, 放于小腹处, 这样有助于使学生在呼吸时有一种“气沉丹田”的意识) 。 (4) 头眼平视, 颈部放松, 下巴自然下垂而微向后收, 切不可向前突出。两眼向上或向下看和颈部收紧都会影响调节共鸣和发声点的意识。 (5) 脸部肌肉放松, 表情大方。切忌皱眉、噘嘴、歪头等。正确的练声姿势, 简言之就是“自然、放松。”
二、练声时的呼吸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 说明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呼吸的方法。我们平时说话一般是用胸式呼吸, 用这种呼吸方式来歌唱练声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学会运用胸腹式呼吸法。才能让呼吸有一定的深度, 歌唱练声才有气息支持。中学生呼吸训练应注意: (1) 吸气时切忌抬肩, 此时要求双手叉腰, 体会腰部的膨胀感, 以及缓吐时的收腹感。 (2) 吸气时, 不要误解为吸气越多越好。正确的吸气是很自如而流畅的, 吸气应以七八分满为宜。 (3) 吸气时像打哈欠一样, 就是一种很舒畅的吸气过程, 同时有利于使歌唱腔体呈打开的状态。
三、练声时的发声
练声时应以发头声为主, 用头声发声方法歌唱时, 声带边缘部分和连接部分振动, 长久歌唱不会疲劳, 声音清澈干净, 能保持声调准确, 声音优美明亮;从口腔前方发音能传到远方, 还能唱出极弱的声音, 有丰富的表现力;用头声歌唱练声还可以使变声期缩短, 变声后能保持良好的歌喉。训练用头声歌唱的主要方法是用轻声唱和从高音入手。因为这是必须用头声才能唱得出来的高音, 从这个方向向下唱到低音, 就可以尽可能的用头声来唱。此外用“呜” (u) 韵练习比用“啊” (a) 韵更容易获得头声, 故应多用u音或由u为韵母的各音做练习。学生在练声时, 老师应让学生自然地打开下腭, 舌根不要隆起, 保持喉头稳定 (唱“呜” (u) 音能很好的训练这个问题) , 防止和纠正挤、压、提喉等不良唱法。轻柔的唱, 可以制止不少发声方法上的错误, 使音色倾向统一, 并且有利于集中思想和保护声带。轻声唱也有一定的力度、层次上的变化, 还要注意气息的支持, 这点是要注意的。此外, 练声时要注意气息要往下沉, 发声的动力位于腰腹部, 要达到这点, 可以在起声时辅以叹气的状态来发声。中学生在练声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个问题是音准问题 (练声时冒调或者偏低) ,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缺乏严格的音准观念、呼吸急促、气息冲击过猛或不足, 呼吸支点没有控制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呼吸支点的位置, 加强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注意气息的方向与力度, 加强其稳定性, 可多做些音量由强到弱的发声练习。让学生之间互相听辨模仿也是解决音准问题的一个方法。
四、练声时的嗓音保护
中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正值变声期。变声期的嗓音训练要采取保护措施, 实行保练结合。只保不练, 往往因多用嗓、不加节制而加重变声期的生理症状 (如水肿、充血、闭合不全等) , 造成嗓音疾患;若只强调保护而不训练, 就是禁声, 这种消极的养声会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声带、喉肌因长期得不到训练而不能自如的控制。其实所谓“禁声”只能在歌唱训练时禁,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禁不了的。学生要说话、要交流, 在体育活动中打球时也会大喊大叫, 岂不知大声喊叫一次对声带的损伤远比歌唱训练要严重得多, 积极的方法应该是帮助他们如何了解声带保护。所谓保练结合就是要根据学生变声期中嗓音状况的实际情况, 合理养声, 有节制的用嗓, 科学的练声。保练结合, 就要求教师在唱歌课或练声课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变声期的知识, 使学生懂得变声期的卫生常识及自我保健方法, 教育学生说话、唱歌时不要大声喊叫, 不要滥用嗓子。平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多喝淡盐水, 以顺利通过变声期。学生在变声期时, 教师应经常测试学生的音域变化情况。发声练习和练唱歌曲应控制在学生现有的音域上, 不可让他们勉强唱太高或太低的音。练声时要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间, 宜用轻声进行短时练声, 每次练声不要超过10分钟。当学生进入变声后期, 各种变声症状逐渐消失, 但学生的声带、喉肌比发声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时学生还不能自如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发声。这时应注意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发声练习。一般用“a”和“i”两个母音进行发声训练及多进行哼鸣练习, 使声带的伸缩机能同时得到锻炼。每次练声后做一些声带保健练习, 如“气泡音”练习、“嗦鸣”练习等, 用轻微的声带颤动, 来放松声带, 解除疲劳, 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声带功能的正常发展, 达到积极保护嗓子的目的。
科学的发声训练是良好歌唱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发声训练才能使发声器官的功能得到正确发挥, 习惯性的准确的控制声音, 使声音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最后我想用英国声乐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对于歌唱发声训练的概括做为本文的结尾:“用无声的呼吸把喉咙打开, 开始发声就要落在准确的音上, 像打哈欠样的唱着‘啊’字, 吸气就好像是在激动时的模样。”
参考文献
[1]徐小懿等/编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田恩鸣/著.《科学的唱法——如何唱高音》.人民音乐出版社
浅析少年儿童嗓音特点及声乐教法 篇7
一、少儿教学歌曲的选择
对于少年儿童歌唱教学来讲,正确的歌曲选择不但可以保护声带,而且对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针对少年儿童嗓音的特点,教师选歌要尽量选音域跨度不太大的歌,最好避免六度以上大跳,过大的音区转换容易损伤少儿还未完全成熟的声带,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少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最好2拍子或3拍子。这种旋律节奏的歌曲以进行曲和舞曲居多,很有动感,也很上口。
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最好是整齐的,有利于少儿对歌词内容、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例如,儿歌《好妈妈》,通过儿童的口,叙述爱妈妈的真实情感。曲调天真活泼。歌调完整,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了孝道的美德。音乐形象传达了孩子对妈妈的关心,从而达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少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种程度的启迪。所以,选择形象鲜明、乐曲短小、简单易懂、节奏性强、旋律优美、有感染力、易被少儿接受和激发其情绪的高尚音乐,是搞好少儿歌唱教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启发引导,给少儿留下创造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当他们学会歌曲后可以自行表演添加,如一些队列或舞蹈的表演,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歌曲歌词要健康向上,不仅有利于抒发情感,也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千万不可为省事教唱大人歌曲,这非常不利于少儿理解音乐。
二、少儿歌唱吐字训练
大多少年儿童都会存在咬字不准、吐字不清等问题,但歌唱恰恰又是一门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所以,良好的咬字、吐字成为能否学好歌唱的重要因素。对吐字归音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准确:字音准确、规范,即“字正”。一般口语表达,必须按照普通话语音规范吐字发音。
2.清晰:字音清楚,让人听得明白。一个人无论声音多么好听,如果吐字不清晰,也就很难让人听清他所表达的意思。
3.圆润:即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悦耳动听,也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口语表达应尽力使字吐得圆润些、饱满些。
4.集中:字音集中,会给人以精神关注的感觉,更易于传入人儿,打动人心。
三、歌唱中的呼吸与共鸣
教师在少年儿童歌唱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他们认识到呼吸与歌唱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正确的歌唱呼吸是好声音的动力源泉。没有充足的气息支撑,任何的努力和方法都是毫无根基的。歌唱呼吸的方式很多,针对少年儿童我们主要介绍“缓吸缓呼”和“急吸缓呼”两种。
“缓吸缓呼”指吸气要像闻花一样自然。平静、柔和,要吸到膈肌,吐气悄无声息,流畅持久。这种吸气要注意保持吸气状态不要马上泄掉,即保持胸腔外扩和横膈膜下降的状态。教师可用示范、比喻、启发等手段诠释。例如,告诉少儿像打哈欠一样吸气,像吹生日蜡烛一样一次比一次强,最后用力吹灭;或用唱长音“si”训练,吸气时不可耸肩,小腹带动吸气,要放松挺拔,不可吸得过饱,因为吸得太多,不但解决不了气息不足的问题,而且难以控制,慢慢吐气支持弱声即可。让学生亲身感到自己像气球一样有弹性并控制着气息的进出。
“急吸缓吐”是指在短时间内,用口鼻一起快吸气到小腹,就像儿童大吃一惊时倒抽一口气一样,然后快速将气稳住,然后慢慢呼气出来。这时控制气息的力量要适中,力量太大会把气息憋住;力量太小,气息又会很快泄掉,所以横膈膜要起到支持的作用。一旦少年儿童懂得并掌握了这种呼吸技巧,歌唱将更加容易,歌声将更加优美。
共鸣是基音在共鸣腔内产生的共振称为共鸣。共鸣对少年儿扩宽音域有很大的作用,在歌唱中共鸣有以下几种: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口腔共鸣的产生源于口腔自然打开,提起笑肌即面带微笑,下巴自然放下,声带发声到硬腭前端集中反射引起震动。这种共鸣效果比较明亮,声音靠前,容易联系头腔。
头腔共鸣是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声音在硬腭的反射点移后一些,使声波到鼻腔、鼻咽腔、头腔各窦处。这种声音效果更饱满,但要防止气息直接从鼻腔出来,造成鼻音的毛病。
胸腔共鸣。共鸣点从硬腭移动到下齿背上,让声波在喉头气管附近产生更多振动,再由气管传递到整个胸腔产生共鸣,从而使低音变得宽厚结实。
当然三个腔体的共鸣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配合的。在对少年儿童教授歌唱技巧时应让他们注意声区之间的转换和融合。
参考文献:
【儿童嗓音的保护】推荐阅读:
嗓音保护08-29
嗓音的科学训练06-18
嗓音评估07-23
如何发挥嗓音在演讲中的作用05-20
喉癌术后嗓音康复训练07-03
刘振浩演讲与嗓音训练05-09
儿童权益保护致孩子06-27
长沙县社区儿童保护现状和需求调查报告08-21
杨伟伟校园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演讲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