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创新系统

2024-08-25

低碳创新系统(精选8篇)

低碳创新系统 篇1

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一致达成《巴黎协定》,这是继G8峰会、《哥本哈根协议》后关于碳减排协定的又一重要历史节点。党的十八大聚焦低碳环保,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经济模式”,确保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行动目标。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分工程度的日益加深,区域集聚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1]。2015年10月,区域经济一体化平台———经济北约(TPP)达成,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契机。创新系统(IS)与低碳经济两者间关系紧密[2]。“互联网+”绿色生态模式就是通过打造“双创”格局,激发低碳创新活力,重塑低碳创新体系。可见,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研究低碳创新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但目前关于该系统的研究忽视了其动态演化特性。本文基于区域中观和动态演化视角,深入研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拓展创新系统的研究方法,为制定低碳创新发展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及自组织特征

1.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及结构

低碳发展背景下,创新系统向生态效率跨越式的功能性转变被认为是必然的发展趋势[3]。为了更有效地挖掘环境问题及其潜在解决方案中的内在联系,Geel等[4]将社会网络与制度框架的低碳转型纳入创新系统概念中。本文认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在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绿色生态经济目标的低碳发展途径中,由特定区域内,各种与低碳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低碳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中介及金融机构等)和环境要素(低碳资源、制度、政策要素等)的相互作用下,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低碳创新技术、产品、工艺和服务提供媒介和平台的复杂网络系统。该系统以地域和低碳技术为双系统边界,创新主体要素居于系统核心位置,承担执行功能,环境要素则贯穿于该系统运行中的各个阶段,与主体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相比于其他创新系统的本质区别是,该系统将传统的系统演化目标从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增加到生态价值3个维度,兼顾更加全面。该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理论源于自然科学系统领域,目前,该理论的规范与方法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革新、组织、动态演化等领域[5,6,7,8]。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是在一定区域内,多个低碳创新过程的聚合与叠加,是低碳创新集聚发展的过程,该系统演化不但符合自组织复杂适应系统的发展规律,而且具备该系统典型的4大特征。

1.2.1 开放性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区位指向和低碳技术范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另外,随着低碳创新项目的完成或参与主体间的优势互补性丧失,部分创新主体的参与是动态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从外界输入低碳发展趋势、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产物资、人才、技术等,通过系统内部的低碳资源整合向外界输出低碳技术、产品、工艺、服务等作用于外部要素,通过“无碳”“减碳”“去碳”等低碳创新技术达到“低污、低排、低能”的生态目标。

1.2.2 远离平衡态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时间维度,各低碳创新主体进入系统时间存在差异,且各创新主体要素发展速度不一致;基于空间维度,低碳创新意识的形成、低碳创新知识的获取、低碳创新产品的生产在系统内部分布不均,系统关键环境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的聚集程度也不均衡,并产生资源、信息等的流动和动态互换。

1.2.3 非线性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规模增量并非仅是各状态参量投入值的累加。基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系统进行低碳创新政策刺激,或追加低碳研发投资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边际效益产出增速变缓甚至呈递减趋势。同时,系统各主体要素由于所扮演角色、承担职能的不同,以及低碳创新能力的差异,必然存在一定的竞协关系。

1.2.4 随机涨落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处于非平衡态的复杂开放系统,以能源需求多样化、原材料低耗化、生产过程低排化为指导目标,系统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企业重组和政府政策变更等都会引起涨落。这些看似偶然的随机涨落正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的有利影响因子,通过非线性放大形成可导致系统宏观态势改变的巨涨落。

1.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方式

邵云飞等[6]将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分为原有创新范式下的自稳定和新旧创新范式交替过程中引发的自重组两大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沿原有创新轨道进行低碳创新活动,一般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局部改进或消费者建议的结果,属于渐进式低碳创新活动,即自稳定。传统低碳创新范式为区域低碳创新过程中各个系统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提供了稳态环境与发展模式,各参量变化在可预测范围内。该方式下的涨落回归,对系统演化产生增强作用。另外,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主体要素在新旧创新范式交替下从事低碳创新活动,否定原有局部低碳创新模式,系统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质变,多种新的低碳创新范式形成,实现自创生。通常是低碳创新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活动的结果。此时,系统内部涨落随机性大,对系统未来发展状况预测难度大。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在选择机制下,通过非线性作用向符合低碳发展的技术范式演化,即自重组。该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如图2所示。

2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模型

2.1 基本假设

H1:在特定时空内,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受到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发展要求,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的倒逼和约束。系统演化会由于传统型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企业的激烈竞争而产生波动;具有协同关系的主体之间,通过互补优势产生的叠加作用对系统演化速度及增长幅度起到增强作用,称之为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H2: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程度可用系统演化各阶段的整体发展规模表示。考虑到系统各主体要素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低碳资源等环境要素的稀缺性、市场规模的有限性等因素,其整体发展规模存在上限,且忽略到周期性因素,则其演化状态曲线表现为“S”型。

2.2 Logistic改进模型与数理分析

2.2.1 模型构建

Logistic方程由R.Pearl首次提出,现广泛应用于种群数量增长演化的研究中[10]。本文用来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总体发展规模增长情况。基于以上假设,本文在对Logistic标准原始方程Yx+1=βYx(1-Yx)[11]改进的基础上构建该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模型如下:

其中:Q(x)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在x时期的整体规模参量;P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发展规模极限或市场最大承载量;a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自然增长率或产品扩散率,且a>0;b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随机涨落项。

2.2.2 模型分析

本文首先对Logistic演化模型式(1)作积分处理,此时令初始值Q(0)=Q0并代入公式,得到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方程的初始解为

其中:C为常数,其具体数值由极值P和系统初始规模Q0决定。式(1)表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速度。当a>0,即d Q(x)/dx>0,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演化速度曲线呈现“N”型,式(2)、(3)表示该系统演化曲线呈现“S”型,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x1时刻,系统积聚达到规模经济。随着区域内低碳创新系统规模的扩大,低碳创新资源、信息、人力、资本等出现竞争,负面效应大幅涌现,即x2时刻。之后,系统发展速度迅速减慢,当两者效应等同时,创新系统发展达到均衡,即x3时刻,创新系统的规模不再增长。此时出现3种情况:一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结构升级,低碳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新系统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容量,研发出新的低碳技术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提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发展路径为S1;二是系统规模趋于稳定,系统内部要素被锁定,发展路径为S;三是系统内部缺乏适度的管制规则,恶性竞争严重,环境要素不能被合理利用,系统整体竞争力降低,加速了系统主体要素的退出,导致系统退化,发展路径为S2。

对式(1)再次求导,进一步研究该系统演化过程及速度变化规律,如下:

此时,该系统在x时刻演化速度的加速度用式(4)来表示。令d2Q(x)/dx2=0,因为0<Q(x)<Px,可得到该系统演化曲线拐点Q(*x)=P/2,将此点带入式(2),则可知:

此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速度的最大值为

进一步对公式(4)求导,得到Q(x)的三阶导数:

同时,令d3Q(x)/dx3=0,则可得:

将两解带回公式(2),则可得:

这样可得到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规模的增长速度为

2.2.3 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计算与推导可知,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演化速度曲线存在2个关于x*对称的拐点,分别是(x1,a P/6)和-(x'1,a P/6)。随时间x的延长,该系统演化曲线存在一条Q(x)=P的渐近线,且演化曲线与速度曲线存在3个拐点。傅首清[12]将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分为初始、离散、整合、集群以及优势创新五个阶段,分析得出该网络不断向优势创新阶段演化。本文结合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特性,将其自组织演化过程分为4个时期,如表1所示。

3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各时期特征分析

3.1 孕育期

该阶段,新兴的低碳创新技术较为隐蔽,符合低碳化市场需求的产品刚刚入市,通常是若干具有龙头作用的创新型企业为取得低碳领域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发起低碳创新活动,是以自身为凝聚源,寻求能力、资源互补的创新参与主体,自发性低碳创新企业、产业开始集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有关低碳创新领域的发展尚不完善,政府开始初步干预,此时区域内低碳创新技术演化轨道多样化。

3.2 成长期

该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部主体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共享性和互补性最大化,系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低碳创新技术逐步成熟、完善,低碳产品需求信息越发明确、稳定,各低碳行业标准逐渐形成。系统产生的积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具有较强的“吸虹效应”。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关低碳创新的研究大量开展,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向集聚区域集中,低碳创新文化开始形成。

3.3 成熟期

该阶段,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内外部低碳创新资源、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趋向稳定。系统创新主体间以自主、协同创新为主,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系统内部微涨落较多,系统内外部熵流处于平衡对冲。低碳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程度最大化,低碳创新产品实现标准化,低碳创新生产工艺实现规范化,低碳创新服务更加迎合低碳化需求。相关低碳行业竞争态势进入白热化,核心低碳技术潜力不复存在,技术主导转变为价格主导。

3.4 衰退期

该阶段,区域内低碳创新技术趋同,优势互补性消失,低碳产品、工艺和服务供过于求。现有低碳产业亏损局面开始产生,系统内外部关系网络开始解体,低碳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大量优质创新型企业外迁,低碳创新环境恶化,低碳环境要素由于稀缺或转移,供给能力下降,低碳创新活力减弱,系统功能衰退。该系统各个时期演化特征,如图4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各时期,系统结构、主体职能、创新模式以及文化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更。该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组织特性,有利于认清其演化本质,利于系统内部低碳创新主体更好地调配创新环境要素,协调系统内的竞协关系,延长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发展、成熟的作用期,避免或缩小系统衰退风险。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和非线性特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多项权衡,动态适宜地协调系统多方利益;系统内部主体要素、环境要素的涨落为系统演化提供能量,可通过引导市场需求低碳化,优化低碳资源要素配置,增加碳减排限制,规范产业低碳生产标准及流程,造就有利的随机涨落,不断寻求打破系统内部平衡的时机。因此,培育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应充分考虑并遵循不同演化阶段下系统发展和演化规律,使各主体要素能为实现系统总体目标达成共识,营造适宜低碳创新系统演化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OHMAE K.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1993,72(2):78-87.

[2]HEKKERT M P,HARMSEN R,DE JONG A.Explaining the rapid diffusion of Dutch cogeneration by innovation system functioning[J].Energy Policy,2010,35(9):4677-4687.

[3]WEBER M,HEMMELSKAMP J.Toward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ystems[M].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2:45-47.

[4]GEELS F W,HEKKERT M P,JACOBSSON S.The dynamics of sustainable innovation journeys[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2008,20(5):521-536.

[5]REN H,HONOLULU H I,JIN F F,et al.Dynamical Self-Organization Processes for NAO[C].21st Conference o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hange,Hawaii.2009:789-798.

[6]王明星.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8-40.

[7]王莉静.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128-132.

[8]刘明广.珠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及演化机理[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3):181-184.

[9]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8):1-11.

[10]王跃伟,陈航.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流行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9(4):34.

[11]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6(2):21-25.

[12]傅首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产业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为例[J].管理世界,2010(6):8-13.

低碳创新系统 篇2

一、在全国低碳日当天,各单位除信息机房等特殊场所外,停开办公区域空调一天;6层以下办公楼及其他公共建筑原则上停开电梯,高层建筑电梯分段运行或隔层停开;减少办公电器待机能耗;双面打印纸张;少乘电梯;少用一次性牙刷、塑料袋、水杯等。工作人员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

二、节能宣传月期间,各单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树立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观念,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三、倡导辖区各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使用环保再生纸和抵制商品过度包装活动,倡导使用环保再生纸,要求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自觉抵制商品过度包装。

四、合理使用办公设备,不用电脑时用待机代替屏幕保护,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降低电脑屏幕亮度,不用打印机时请关闭电源。

五、合理利用文具,减少使用一次性文具,选择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用电子书代替印刷品,用电子邮件代替纸质信函。

六、节约照明用电,注意随手关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白天可以干完的事不留晚上做,坚持节能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

七、从点滴做起,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树立良好的节水意识,转变用水观念,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惜水、爱水、节水。

低碳创新系统 篇3

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低碳产业集群也应运而生。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它虽然具有品牌提升、资源整合和营造创新氛围等优势,但它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集聚区。而低碳产业集群则是以低碳理念为导向,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低碳技术与政策的创新推广,实现集群内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联动发展,集群企业通过低碳技术创新和联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资源利用方式,低碳产业集群更加强调资源再生和新能源的利用,在保证低排放的前提下提高产能;传统产业集群看重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低碳产业集群主要是突出其绿色竞争力,注重产品或服务的低碳和生态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其核心理念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理论。Philip Nicholas Cooke(1996)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关联与分工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各类专业人才、资金和组织资源吸引到同一地方,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有利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推广。但如果把低碳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则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因此,构建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低碳产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以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典型成功案例,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三大子系统构成,即由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具体内容(如下页表1及下页图1所示)。

(一)技术创新子系统

技术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层,由产业链上游企业、产业链下游企业、竞争企业、合作企业和科研单位等要素构成。具有横向、纵向和网络状联系。横向关系上,在集群内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由于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较短,随时受到竞争压力的影响,集群内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必须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往往通过技术知识共享、相互模仿学习、相互人才交流,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激发低碳技术的创新潜能;纵向关系上,低碳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流通,实现了低碳技术知识传递,可以产生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从而获取低碳价值链的竞争优势;网络关系上,集群内部不同类型的企业构成了一个复杂网络,正是在这个网络的节点上不断激发技术知识的交互扩散效应和累积效应,形成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促进集群网络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低碳工业化进程。此外,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子系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服务创新子系统

服务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辅助层,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交易)机构等要素构成。在服务创新子系统中,政府部门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税收部门、科技部门、工商部门等。在此方面,发达国家如英国,政府为了鼓励减排,从2001年开始了税收减免政策,通过推出为期二十五年的可再生能源义务和气候变化税来督促电力供应商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随着碳交易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对于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也日益重要。需要为集群内的中小型企业,设立低碳基金,帮助这些企业增加先进的设备,引进节能技术等,以最终实现国家设定的减排目标。这些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通过评估测算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预估和成本控制都融入日常业务中。此外,中介服务机构业也十分重要,它们可以为低碳技术的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创新效率,是区域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环境创新子系统

环境创新子系统是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外围层,由公共服务部门、硬件基础设施和公众参与机制等要素构成。其中公共服务部门具有广泛、专业的职能,它可以结合低碳产品市场需求和低碳科技信息,向客户提供低碳创新方面的金融分析和预测等低碳技术或者产品信息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关低碳消费市场及用户的市场调研、公共关系和广告服务等;结合低碳物流、低碳金融、电子商务知识,为供应商提供低碳技术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服务;结合低碳产品创新、低碳知识等,向客户提供环境审查、咨询、垃圾处理、信贷等低碳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低碳管理系统集成和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低碳管理咨询服务以及低碳战略规划服务,以及低碳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及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等。而硬件基础设施则是指厂房、道路、通讯、水电、管道等维持集群政策运转的相关设备。此外,公众参与机制对于创新环境系统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即要重视低碳产业集群中的公民参与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公众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二、政策建议

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及其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创新机制的完善、核心企业的培植与引导、区域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一)优化调整集群产业结构

构建低碳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首先要注重优化调整集群产业结构。如现代服务业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努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低碳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提高高碳产业在产业集群中准入的市场门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国的产业集群向低碳集群发展。此外,大力引入信息技术业、IT业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同时也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

(二)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

完善促进集群创新机制首先是要规范市场管理行为,培育技术市场,重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风险投资机构、产权交易、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与企业孵化器的对接,积极引导科技中介机构进入企业孵化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其次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诚信系统,营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还需要加大行业协会服务和引导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还应建立绿色信息系统,提供国际国内最新政策法规信息和绿色产品的科研动态,使企业能紧跟国际标准和科技前沿,研制和开发绿色产品,有效提升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三)扶持引导集群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通常拥有核心技术,而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它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集聚创新,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因此,要大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成为核心企业,并给予更多的优惠扶持,优先支持以核心企业牵头的科研机构进行创新研究,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中小企业和中介组织等科技的资源力量,发挥创新服务的作用,从而形成以核心企业创新为带动的区域创新系统。

(四)培育净化区域文化环境

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集群内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它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企业内部是否有创新源泉、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否建立信任机制等。因此,需要培养人们低碳环保的意识和创新的动力;通过营造开放的思想氛围,平等、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促进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和传播,从而让人们轻松地创造价值。

总之,在特定区域内,通过相关企业的制度、技术等创新,从而形成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高产出的产业集群就是低碳产业集群,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该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子系统、服务创新子系统和环境创新子系统构成。而低碳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创新机制的完善、核心企业的培植与引导、区域创新文化的培养和传播等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9,(10):9-12.

[2]吴小波,赵文华.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15-19.

[3]刘丹丹.对中国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评述[J].经济师,2012,(1):14-15

[4]曲忠一,朴恩哲.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以哈尔滨为例[J].北方经贸,2012,(5):30-31.

[5]杨丹辉,李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全球机制:文献综述[J].经济管理,2010,(6):164-171.

[6]宋德勇,卢忠宝.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3):85-91.

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探析 篇4

1推进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文明实行的是依赖于不可再生资源的高碳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在促进人类经济发展的同时,浪费了资源和破坏了环境,工业文明所对应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问题己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挑战,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CO2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高碳燃料大规模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巨量CO2排放,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快速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危及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遏止气候恶化,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使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体现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重要转变。

低碳发展是一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低碳发展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低碳经济为基本发展形态,通过开发低碳能源和能源利用技术,达到控制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低碳发展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发展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产方式的一次变革,是从以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向以清洁能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变。只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经济活动对气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国内外学者基本取得了一个共识,就是“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个关键途径”。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只有不断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的转变[2]。

低碳技术是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研究低碳技术,与欧盟国家相比,我国低碳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很多先进的低碳技术都需向国外购买。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工业领域关键的62项减排技术,其中43项核心技术需要由发达国家引进。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选择引领低碳发展方向的低碳技术,集中投入研发力量,重点攻关,对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链接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大力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开发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创新是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为基本目标,通过提升能源效率和开发低碳或无碳的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模式。

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依赖,形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低碳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碳排放减量化的前提,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应着重在以下领域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首先,大力推动清洁煤技术创新,发展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以煤为主,因而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其次,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创新,加强节能技术开发与推广。在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大力发展节能新技术,提高能效水平,力争在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上有重大突破,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再次,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提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可再生能源环境污染低,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一般的化石能源,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第四,大力研发CO2的截取、存储和利用技术。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简称CCS)是通过捕捉、储存和管理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来缓解气候变化危机。碳储存主要是从火力发电厂等较为集中的碳源捕捉CO2,将其封存在地下变成碳酸矿物或者通过工业流程将其凝固成无机碳酸盐。

3我国加快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的对策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出发,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只有增强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3.1充分发挥企业在发展低碳产业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

首先,要树立低碳意识。企业是发展低碳产业的主体,在选择低碳技术、确定低碳技术项目上必然渗透其价值理念。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传统发展理念,把低碳技术创新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从企业战略规划到企业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严格操作,明确低碳技术创新方向。通过低碳战略创新、低碳产品创新和低碳工艺创新,重点发展有普遍推广意义的低碳技术,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化[3],使碳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转化,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其次,企业要增加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投入。低碳技术创新是一种高成本的经济活动,企业要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机制,并引入以人为本的人才机制,保障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2发挥市场的作用,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

市场是驱动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主要通过需求拉动、市场竞争以及利益反馈作用于技术创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需求的拉动作用主要是由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和企业社会责任、公民环保意识的驱使产生,并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进而驱动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4]。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萌芽期,只有不断完善市场规则,优化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服务内容,才能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

首先,完善低碳技术创新市场服务内容。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低碳技术创新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一般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通过中介组织等机构向公众进行低碳、节能宣传,向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低碳技术创新信息,加快企业对国内外市场上低碳技术创新信息的获取速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市场服务体系,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并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鼓励与国际低碳技术创新市场对接,为低碳技术创新的技术开发方和需求方提供技术信息。

其次,加强低碳技术创新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发展低碳经济、引入市场机制、拓展融资渠道、运用金融杠杆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潮流。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和完善国内的低碳金融市场,加强低碳资本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此外,还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国家重点扶持的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发展多层次的投资主体,鼓励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低碳技术创新投资领域,也要鼓励民间及个人资本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投资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国融资,争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政府间贷款及国际银行组织的专项贷款,积极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3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互动体制和机制

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互动体制、机制是加强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科研机构是从事科学研究、知识创新与传播、技术开发的主体,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企业能前瞻性地掌握市场的潜在需求,使其研究开发的产品更具针对性。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加速低碳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实现。

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应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支持产业界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中心,选择重大关键低碳技术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积极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按照结合形式的不同,低碳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以技术转让或技术协作为主的契约型、以研发基地为载体的共建型、以技术入股或者兴办实体的一体化型、产学研战略联盟[5]。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包括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实施不同的合作模式,共同对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

3.4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欧美等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政策对于推进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我国应当健全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财政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来规范和引导低碳技术创新。

第一,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财政支持政策。低碳技术的长周期性和高投入、高风险性使得企业与科研单位在研发投入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要加大对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的财政投入力度,运用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等财政手段,引导企业从事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活动。低碳技术创新具有周期性特征,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研究开发(R&D)、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应用3个阶段,政府要根据这3个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研发阶段,政府要对一些前期投资大、研发周期长的大型项目进行直接投资,通过R&D资助和政策支持使低碳研发投资达到最优;在示范推广阶段,通过资助示范、税收减免、低息贷款以及临时性的价格补贴等措施,加快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成熟速度,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财政投入渠道,并在各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支持,保障重点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通过财政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产业化应用阶段,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手段宏观调控低碳技术市场,引导和支持企业购买低碳技术,从而实现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第二,采取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措施。激励性税收优惠政策能合理降低低碳技术创新的成本,增强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主动性,更适合政府推动低碳技术创新的开展。一是完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完善现行税制税种。制定鼓励企业碳收集、碳存储技术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低碳能源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给予适当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二是修订消费税制度,把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低碳产品纳入税收优惠范围,对高效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的产品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清洁产品适当减免税,对符合低碳技术要求的机器设备与产品实行减免优惠和税收返还政策。运用低税率、减征、免征等办法对核能、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予以支持;三是继续完善增值税制度,对企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创新给予税收返还、豁免。对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的无污染产品实行低增值税、税收减免或者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第三,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发挥政府采购对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与引导作用。把政府采购政策纳入国家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优先采购国内的低碳技术产品,对重大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可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替代竞争性招标采购。健全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制订低碳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建立低碳产品的政府采购和订购制度、建立低碳产品的自主品牌认定制度和海外采购审核制度。

3.5建立健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法律支撑体系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得以顺利进行的客观保障。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包括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低碳产品的认证、低碳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交易、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出台法律法规,为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第一,加快开展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并顺应全球低碳技术创新方向的低碳技术发展法律,引导创新资源投入重点,整合系统内的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和修改《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同时为保证法律的实施,对颁布实施的法律进行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等。

第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鼓励创新、推动创新应用的重要法律制度,要把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上升到战略层面纳入到国家的创新体系之中。为了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必须赋予低碳行业的创新成果以合法的垄断权,使低碳技术创新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收益,收回前期的研发投入,激发低碳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低碳技术在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3.6积极打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

为了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布局建设一批低碳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鼓励高新区、产业集聚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结合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应该加强建立低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首先,要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建立国家级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平台主要以实现不同研发主体或者研发主体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交流和共享为目的,增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的协作或联合开发,建立合作研究机制,以提高研发能力。研发平台的建立能够强强联合,发挥集合效应,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平台。相信随着低碳技术研发相关促进政策的逐渐成熟和完善,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平台的数量会持续增加。

其次,围绕低碳产业,支持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转化平台。低碳技术要成为低碳经济的驱动器和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得到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市场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低碳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通过整合相对分散的科技及产业资源,以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构建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相关的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区域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技术平台。通过重点打造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再次,建立低碳技术交易合作平台。成立低碳技术服务和示范中心,由环保部门、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主要进行低碳技术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究、国外低碳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及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等,使之成为低碳技术的培育示范基地和扩散中心。还应建立高效的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低碳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要建立健全可靠的低碳技术数据库,将各类低碳技术最新研究进程在各研发机构中进行共享,避免研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要建立科技研发与能源利用、碳排放的信息收集与扩散及各种数据库的信息中心,开展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交流,为低碳技术研发等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政府提供或者促成这样的服务平台建设,才能够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等关键环节,为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

3.7制定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必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统一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逐步完善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转化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是对低碳技术创新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是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系统评价。通过制定客观、公正、统一的低碳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引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积极探索和完善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标准,是优化低碳技术研发、合理配置政府资源的依据,也是促进低碳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低碳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包括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碳技术创新效益等3个方面。低碳技术创新投入包括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人员、设备等投入;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从事低碳技术研发的研究人员素质水平、工人技术等级水平、设备水平先进程度、技术水平先进程度、引进吸收比率等。低碳技术创新效益包括低碳产品销售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成本率、生产规模提高程度等。

总之,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战略,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方面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国家相关部门应发挥推动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为低碳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承担起创新主体的重任,建立低碳技术研究联盟。企业应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特别是推进低碳技术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大学、科研机构应把握低碳技术发展趋势,超前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中介组织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低碳技术转移与产业化。

摘要:推进低碳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加快低碳技术创新驱动低碳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低碳产业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驱动机制和产学研合作互动体制,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支持,积极打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制定低碳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0-11.

[2]吕俊杰.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0(17):56-57.

[3]秦书生.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绿色技术创新[J].科学经济社会,2010(2):123-126.

[4]陈文剑,黄栋.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障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20):21-24.

[5]杨锦琦.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J].科技广场,2011(08):11-14.

创新设计 低碳发展 篇5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 对冰冻圈、生态系统、海岸带、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地区安全、经济发展带来明显影响, 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的热点和焦点。同时, 温室气体减排催生的低碳经济, 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 已是全球经济新发展模式的共识。美国已经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克服经济危机的核心手段, 奥巴马曾发人深省地讲到:“当今世界, 能够领导全世界在21世纪发展清洁能源的国家, 必定是领导21世纪全球经济的国家”。当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也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同时, 一些发达国家已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钳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外交工具和继续控制世界经济命脉的技术手段。气候变化问题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产生的深刻影响将远远超过金融危机, 并可能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大国际国内约束。与此同时, 应对气候变化也是我们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 (绿色革命) 的重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低碳发展道路, 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 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 我国在产业、经济、能源结构调整, 节能减排技术推广, 陆地生态碳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空间巨大, 低成本减碳量比较优势明显, 低碳发展有利于我们缓解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抢占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竞争制高点。同时, 将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部署的要求结合起来, 形成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有利于更加明确目标, 更加集中体现、广泛动员、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 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 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为关键,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建筑领域的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必须长期应对的艰巨任务。IPCC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 能源供应、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废物处理七大关键领域是世界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领域。其中, 建筑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但大量既有建筑中采暖、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炊事用具等用能设备消耗着大量能源, 而且在新建建筑的建造过程中, 消耗了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玻璃、塑料等建筑材料, 在这些建筑材料的制造、运输、能源生产及加工等为建筑业服务的环节也消耗着大量的能源。

目前, 城乡建设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 决定了建筑行业的“用能锁定”特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建筑业能耗将迅猛增加, 建筑将超越工业等其他行业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并将建筑节能纳入到节能工作的重点, 采取各种举措有力推动建筑节能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 起步较晚, 虽然在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与加快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 建筑节能还有很多重要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

对此,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相关调研。通过调研, 我们认识到, 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首先, 我国建筑量大面广, 发展绿色建筑前景广阔。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 同时每年新建16~20亿平方米。然而, 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3倍。截至2009年底, 全国绿色建筑仅2000多万平方米, 不到既有建筑面积的0.05%, 发展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 建筑节能承担了我国全部节能任务的20%, 如果切实执行50%的节能标准, 局部地方执行65%的节能标准, 到2020年, 能节约3.54亿吨标准煤, 占同期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的30.7%。其次, 绿色建筑投入低、比较效益高。据测算, 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 建筑要比工业投入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至2030年, 全球建筑行业可分别以小于0美元、20美元和100美元/吨CO2当量成本每年分别减少45亿吨、50亿吨和56亿吨CO2当量, 大大低于工业节能的投入。第三,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一是推进建筑节能为绿色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过“十一五”的努力,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截至2010年, 我国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阶段达99%, 施工阶段超过90%,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到1.67亿平方米。二是形成了相关技术储备。我国从“十五”开始, 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三是绿色建筑示范不断深入和扩展。截至目前, 共组织实施了64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示范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米, 许多地方开展了绿色建筑示范, 积极探索和推动区域性绿色建筑建设模式。同时, 在绿色建筑示范基础上延伸的低碳生态城市的示范推广也逐步展开。今后几年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 更将成为绿色建筑大发展的契机。

创新发展, 推进绿色建筑应用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减少室内外污染, 保护环境, 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 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并对转变城镇建设模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应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大力推广。今年3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 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 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

针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将发展绿色建筑纳入政绩考核目标, 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政府主要领导牵头, 发改、建设、财政、国土、工信、交通、科技、机关事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 统筹解决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三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阶段性目标, 明确到2020年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应达到的刚性比例。

第二, 完善政策法规,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

一是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尽快修订《规划法》和《建筑法》, 明确从规划阶段抓绿色建筑, 从设计、建设、运行和拆除等阶段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期监管;在《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中增加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内容。二是出台系统的财政、税收、金融、行政等方面激励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低息贷款、能源合同管理等激励手段, 解决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性问题;对建造绿色建筑的企业, 减免部分营业税、所得税, 返还建设当年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建立民用建筑能耗定额、超定额加价等强制制度, 实施“节能量购买”等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 给予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城 (区) 低息贷款、贷款贴息等金融优惠政策, 给予绿色住宅的购房者贷款利率优惠。

第三, 加快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建设。

一是国家设立绿色建筑领域的重大研究专项, 组织实施绿色建筑国家科技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二是加强集成创新。在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开发应用基础上, 着重推动符合中国国情、注重地域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动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不断进步。三是参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 重点支持一批绿色建筑研发建造企业、设计院所、科研机构对绿色建筑的技术集成、推广及应用。四是加快绿色建筑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建设, 积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设计、咨询、检测、评估与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第四, 健全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价体系。

一是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按照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要求, 完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等各环节标准;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 制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技术细则。二是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加快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实施, 推广建筑能耗性能和绿色建筑性能评级, 扩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范围, 强化绿色建筑评价的能力建设;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手段, 加强绿色建筑的后评估和运营过程的综合评估。

第五, 提供全过程服务, 加强绿色建筑上下游行业能力建设。

一是大力扶持绿色建筑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评价、运行维护企业发展, 提供绿色建筑全过程咨询服务;二是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报废从业主体的资质准入, 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市场有序竞争;三是对绿色建筑设计咨询成效突出的设计机构, 鼓励其扩大业务范围, 允许其从事绿色建筑的项目管理、代建或BOT等业务。四是完善绿色建筑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增设绿色建筑课程, 强化职业培训和考核, 建立绿色工程师、能源管理师执业资格制度等。

第六, 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行动。

一是大力促进住宅产业化。各级政府应在每年住宅建设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住宅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二是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制定时间表逐步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 加快节能改造;扩大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发展绿色低碳城区, 推动区域性绿色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必须长期应对的艰巨任务。IPCC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 能源供应、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废物处理七大关键领域是世界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领域。

低碳经济下的财务创新 篇6

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已初露端倪, 不仅能源行业将朝着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 而且建筑、制造业等等, 也都必然朝着低碳化、无碳化方向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我国也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因此, 今年的两会也将低碳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调整经济结构, 抢占竞争制高点。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的财务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各国政府正在酝酿和制定一系列政策性工具来推动本国乃至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具包括:减排目标的制定和减排指令向企业的下达, 碳税的开征, 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资金支持计划等。此外, 各国政府将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减排目标的实现。在英国、美国、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在内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当中, 都包括了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的规定。例如, 美国政府计划分配1000亿美元的开支, 用于提高能效、轨道交通、电网现代化, 以及以能源为中心的研发工作。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新能源以及气候友好技术, 政府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解振华也表示,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 除了政府的直接投资外, 鼓励社会投资、给予企业、民众直接补贴都是已经在做的经济政策。

财务环境起点论认为, 企业理财环境决定理财模式。企业要获得成功, 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环境, 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理财模式。一般认为, 经济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而经济环境的变迁又直接影响着其他环境的变化, 在企业理财环境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财务创新的内涵

现代企业财务创新, 是相对于原有的方式、方法和模式而进行的比较。有的是全新的, 是原来所没有的, 有的是对原有的补充和充实, 使其进一步完善。有的是对原有工作的修订, 使之不断趋于完善;有的是对原有工作的改正, 使之更加准确而完备。这些都是新的因素、新的表现。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思想方面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认识、新观点、新理论、新体系等;手段方面的新方法、新程序、新公式、新操作过程、新操作手段、新建议、新措施等;体制方面的新规范、新制度、新模式、新管理等。现代企业的财务创新应树立以下几个理念:

1、财务战略管理的理念。

公司的财务战略应与经营战略高度融合,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 互为统一的。企业发展在某一时期也应采取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目前, 许多公司从市场竞争地位来分析, 都采取的是稳健的财务战略, 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 采取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 以保障公司各项战略的顺利执行, 从而实现公司总体做大做强的目标。

2、现金流量管理的理念。

现金流量在公司财务战略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企业应追求基于现金正向流量和利润同步增长的投资回报能力。为避免公司良好的经营成果和让人堪忧的财务状况同时存在, 企业现金流量及创造现金的能力必须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要高度重视现金流量和营运能力的分析, 不仅要充分理解财务报表上的信息, 还要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变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管理业绩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成绩和问题, 只能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高度吻合, 才是企业经营健康的表现。

3、财务目标日趋多元化、协调性的理念。

现代企业中包含了多种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如销售收入的取得包含客户 (业主) 的利益, 销售成本的发生包含供应商和员工的利益、管理费用支出包含管理人员的利益、销售费用饮食客户的利益、财务费用给了债权人利益, 税金是政府的利益, 净利润是所有者的利益, 各利益集团的目标都集中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不断增长之上。财务工作的目标就是要统筹考虑, 协调好各种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达到“多盈”的局面。

4、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理念。

清晰把握风险何在, 提高风险的防范能力。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企业随时面对的一个问题, 只有千方百计地规避风险, 才能防患于未然, 财务部门必须清晰地了解风险的存在之处, 要从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入手, 提高风险意识, 提高决策能力, 成为风险的把关人。

5、强化财务预算控制的理念。

财务预算管理是公司财务战略的保障与支持系统, 是经营业务、财务收支活动的控制尺度, 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考核标准, 是协调工作的有力工具。财务预算一般通过公司最高决策机构批准后执行, 它体现了公司内部的高度计划与集权控制和受权审批的有机统一。

三、低碳经济下的财务创新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的创新, 应尽量减少重复的研究和实践, 要从现代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把研究的水平定在相应的标准上, 以便提高财务工作或会计发展水平和相应的地位。

1、财务观念的创新

(1) 创立新的财务资源观念。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企业必须确立新的资源财务观念, 并以此拓宽理财的范围。既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的财务资源等能被企业利用的有形资源, 又要确立和利用以智力为基础的或无形的资源。

(2) 确立绿色财务管理的观念。绿色财务管理是全球绿色革命的产物, 它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 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背景下,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见, 与现行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同, 绿色财务管理已把生态环境考虑在内, 要求企业在谋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应该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这显然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2、现代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

(1) 构建体现低碳经济内涵的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在投资领域, 企业应做好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规划。在营运领域, 企业应通过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 实现营运过程中的低碳要求;在分配领域, 企业可按低碳收益对绿色投资者进行额外分配, 同时为企业的后续低碳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2) 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财务控制权。在低碳经济时代, 为了确保财务治理的时效性, 主要的财务控制权应该由经营者掌握, 使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但由人力资本最大拥有者主导企业财务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经营者治理财务无效时, 财务控制权就会向非人力资本或财务资本所有者转移。财务资本所有者主导控制的选择依据, 是对企业贡献和风险的大小。

(3) 知识和信息专家参与现代财务治理。在低碳经济时代, 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作为财务决策机构的董事会, 应当是知识型的。

3、财务内容的创新

(1) 将知识资本纳入财务内容范围。现代企业要研究好知识资本的构成、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 还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

(2) 将资本经营纳入财务管理体系。新经济加剧了企业的技术竞争与商品竞争, 在这种条件下, 企业应善于寻找和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和机会, 必须引入并全面运行资本经营工作。

(3) 改革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经济对企业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信息及时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特别作业班组制度、灵活制造、零仓储管理及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出现, 都要求研究和建立相适应的新型成本管理制度, 如作业成本管理等。同时, 由于知识产品的大量出现, 也要求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控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重大改革和发展。

4、财务目标的创新

(1) 财务资源配置。财务所配置的资源应该是广泛资源, 它在结构上是由硬财务资源和软财务资源组成。企业的理财应在尊重硬财务资源在整个资源系统中的作用的同时, 重视软财务资源的战略作用及其对硬资源的调控作用。

(2) 财务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里,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是多种多样的, 企业的管理层通常把利益相关者分为第一级和第二级。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来看, 第二级利益相关者也应当纳入财务资源配置的范围。换句话说, 企业在配置财务资源时, 必须考虑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要求, 投资者期望其资本增值且最大化, 员工期望其薪金收入最大化, 政府期望企业的社会贡献最大化, 公众期望企业的社会经济责任与绩效最大化。这样定位财务目标, 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 又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海华.浅议树财务创新发展新理念.广西电业, 2007年第8期

[2]、张婷.论现代企业的财务创新策略.经营管理者, 2010年第1期

[3]、姜涛.浅谈企业财务创新.商场现代化, 2006年第31期

[4]、郭海芳.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会计之友, 2010年第3期

[5]、鲁务顺.绿色财务管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性选择.会计之友, 2005年第9期

低碳经济下企业采购的创新 篇7

关键词:低碳,企业,采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 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增高, 但是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了焦点, 工业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灾害也是与日俱增, 因此, 我国也下定决心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但是由于我国是第一次尝试, 积累的经验不足, 从而导致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经常走偏。与此同时, 我国企业是整个国家资源配置最对的单位, 在进行资源采购时, 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浪费,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怎么做好在低碳经济这样一个背景下, 实现采购的绿色环保, 是十分重要的, 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是我国在低碳经济下一项重要的创举。

一、绿色企业采购的内涵及其效应分析

1.企业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 其采购的商品, 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是非常巨大和繁多的, 因此, 要在低碳经济下实现采购的创新, 那就需要了解市场的机制, 把控市场的命脉,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通过采购环保和绿色的商品来引导消费者的价值观, 让消费者转变思想, 树立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 企业也要时刻注意把控好市场, 一旦市场失控, 就会给资源合理的配置带来威胁, 从而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宗旨, 使我国的经济出现紊乱, 从而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2.目前, 我国大部分的工业生产依旧存在“消耗大”的诟病, 是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论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这给我国的环境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要想彻底消除这些诟病就要从转变思想的角度出发,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提倡绿色消费, 这就要我们的企业在其中做“引路人”, 毕竟我国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比价大, 仅仅一次采购的数量就十分的庞大, 企业进行绿色采购就可以做出表率作用, 可以再一些大型企业面前给它们示范, 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低碳经济下的采购方式中, 增加绿色商品在市场中的份额, 从而可以带动群众来进行消费, 从而使更多人参与到低碳经济中去, 从目前来讲是为了规范市场, 让市场中流通更多的绿色产品, 从长远的来看就是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使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低碳经济的概述和基本特征

1.针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认识到, 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 通过对市场的框架进行改良, 推广绿色环保的商品,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使用节能技术, 以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我国企业今后的采购方向就是走低碳经济的道路, 通过购买绿色环保的商品, 来减少温室气体, 通过低碳经济的理念来转变经济结构, 让各项工业的发展向低能源进发, 通过加大创新力度, 让我国国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对我国国民的消费也是一种福音,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让人们逐渐远离昂贵的消费, 走上适中的消费道路, 低碳经济的理念就是反对奢侈浪费, 但绝对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通过降低对昂贵商品的购置力度, 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使温室企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我国企业在低碳经济下采购出现的问题

1.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科技投入不足, 各项技术一直是停滞不前, 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是根本小巫见大巫, 相对来讲是比较落后的, 正式由于科技技术不行, 又没有加大创新, 导致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 要想发展好低碳经济首先就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 让各项技术都走上正轨。煤炭最为我国的第一能源物质, 对各项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来说都是必须的, 但是, 烧煤带来的副厂品也比较对, 各种各样的温室气体也随之排放到温室中去, 因此, 企业也要认识到在低碳经济下进行采购要根据商品的特性进行, 要杜绝能源高的商品, 这样才能让企业的采购工作得到发展。

2.当前, 我国企业在进行商品的采购时也随着国民的消费理念而进行的, 依然停留在非理性的消费当中, 这就导致采购成本的提高, 对我国财政支出也是一种威胁,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 企业的采购人员也不对商品进行一一的甄别, 也不考虑商品是否环保, 就进行采购, 这就让消费观逐渐膨胀, 企业部门所用的工厂和办公用品只追求最好和档次高, 存在着很强的攀比心理, 如果企业部门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的话, 那根本无法转变国民的消费观点, 这只会让我国依旧停留在消耗高的经济道路上无法自拔。

四、我国企业采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1.我国企业进行一种绿色的采购模式, 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实施绿色的采购模式, 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国实施绿色采购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 和国外已成型的技术比起来还是差距太大, 要想完善这一措施那就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并向国外的发达国家取经, 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采购模式。

2.我国企业应该在采购方式上加大科技投入, 创新采购方式, 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宗旨, 对采购产品的企业加大监督力度, 让这些企业加快经济转型,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对传统的产业技术进行改造, 鼓励他们引进新能源, 发展新技术, 对一些消耗大量能源的商品进行杜绝, 一定要采购绿色能源的商品, 这就让企业不得不生产绿色商品。与此同时, 企业要加大对采购人员的创新力度, 培养他们厉行节约, 节能减排的意识, 在采购产品时一定要观察商品是否属于能源超标产品, 如果超标就不要采购, 其次, 企业也要加大干预力度, 应当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 来监督一些企业生产造成温室效应的商品, 在源头上遏制这些商品的销售。

3.企业要利用好当代新型的媒体来对绿色采购模式进行宣传, 让公众都知道企业在采购办公用品时是如何选择的, 这样就可以再人民群众中间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 给人民以引导的作用, 让人民群众都参与到绿色采购的行动中去, 通过这些媒体的宣传, 让人们群众深刻了解到绿色采购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些企业也可以通过企业部门宣传的政策, 采取一定的措施, 生产更符合条件的绿色商品, 这样不仅便利于企业进行采购, 更让人们群众发展低碳经济, 进行绿色采购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全民参与才能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让我国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呈现给公众。

4.在我国的企业的资源配置中, 存在着许多没有利用的资源, 这些资源由于很长时间没有被利用, 常年的搁置在那里, 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种违背低碳经济的行为,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就是会产生更多的维护费用, 这样企业财政的压力也会加大, 由于之间企业盲目的采购, 根本没有考虑后续的问题, 这就让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的整合, 因此, 企业进行绿色的采购模式, 就可以考虑到这些问题, 采购的资源对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 是否能促进当地的经济, 通过这样一系列思考, 这样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购置, 更好的利用当前购买的资源, 这样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五、结束语

如今, 我国企业应当在低碳经济下, 大力发展绿色采购的模式, 结合我国的国情, 寻找出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企业应当做绿色采购的引导者和引路人, 通过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经营生产, 从而生产绿色环保的商品, 支持环保的绿色产品, 与此同时, 企业更应当主动去采购绿色环保的产品, 在工资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采购节能和可再生的产品, 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 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 2005 (11) .

[2]王丽华.刍议企业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机制[J].生产力研究, 2010 (9) :147-148.

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篇8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是由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体验旅游等转型升级形成的一种旅游集成创新发展模式。广义上说,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必然结果,是一种促进碳循环良性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的责任型旅游发展模式。狭义上说,低碳旅游是旅游主导理念转型和旅游发展模式升级的理性表达。低碳旅游不仅注重旅游者和旅游地的利益最大化,而且更加注重降低碳排放、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与环境生态耦合的责任最大化。

“低碳”这一理念形成的触点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文中第一次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文明和高碳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1997年在日本东京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试图以法律约束力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2007年联合国制定的“巴厘岛路线图”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迈向低碳经济时代的步伐。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作为世界环境日的主题[1]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宣传。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各国提交了本国的减排计划,并就新的气候协议进行了商讨。

人类在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进程中走向了低碳时代,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转暖所带来的问题,国际上已经兴起低碳经济研究[2]。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必须以低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方位实施低碳战略,集成创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旅游降低碳排放、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与环境生态耦合的责任最大化。

二、低碳旅游的演进与基本特征

(一)低碳旅游模式的演进

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79年,从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设立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开始,旅游产业的发展才渐渐兴旺起来。纵观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在经历过传统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体验经济模式后,逐步演进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如图1)。

(二)低碳旅游的基本特征

1.低碳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主题深化。

可持续旅游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强调旅游活动的开展既满足当代旅游发展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以,低碳旅游是一种强调低污染、低能耗的新旅游理念,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低碳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理念,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它要求在旅游活动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耗,其宗旨是降低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凸显低碳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降低碳排放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正不断变化,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日益凸现,世界各国正在商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共同保护地球环境,降低碳排放、节约能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发现旅游产业碳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4.4%,截止到2035年其排放量会以3.2%的平均速度增长。因此,推行低碳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低碳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3]。

2.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理念升级。

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旅游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旅游发展理念。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对环境和旅游地文化有较小的影响,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保存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感的旅游。从狭义上讲,生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追求融入大自然奇特环境的刺激性所进行的一种冒险性生态空间的跨越行为和过程,同时对保护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生物共同繁荣承担责任的旅游活动[4]。

与生态旅游相比,低碳旅游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规模、旅游过程等方面都有了更新的理念和要求。(1)从旅游目的地角度看,生态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自然旅游区,特别是生态环境良好、受干扰较小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而低碳旅游则对目的地没有特定要求。(2)从旅游规模角度看,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避免或减轻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而低碳旅游不涉及旅游规模,强调旅游过程中食、住、行等全方位的低碳化。(3)从旅游过程角度看,生态旅游强调在游的过程中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而低碳旅游则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产业系统,一个融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产业,旅游产业必须通过挖掘旅游产业的基础生态位,整合提升旅游产业的生态效能,从而减少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

3.低碳旅游是绿色旅游的责任强化。

绿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寻求最高旅游满意度的同时,尊重环境伦理,注重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旅游方式。绿色旅游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行为,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低碳旅游不仅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尊重环境伦理,而且要求旅游企业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时注重能源的节约,同时还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责任明确化、具体化。

发展低碳旅游就是要培育低碳观念,生产低碳产品,开展低碳经营,推动低碳消费,实现低碳发展,在全行业中切实推行低碳行动,在全民心目中真正树立低碳意识。培养低碳观念就是要培养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和追求低碳旅游愿望,培养旅游管理者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思想的基础,培养旅游经营者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经营理念,引导以低碳环保为宗旨的健康旅游消费。生产低碳产品就是努力形成低碳旅游产品体系、低碳企业体系、低碳交通体系等,使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全行业低碳化。

开展低碳经营就是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大力推行低碳管理和低碳服务。例如酒店行业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交通行业,要积极使用绿色能源,鼓励游客使用景区内公共交通设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5]。推动低碳消费就是倡导低碳消费理念,树立低碳消费观,把旅游消费控制在一定的生态承载范围之内,选择绿色饭店、绿色交通工具、绿色商店等。实现低碳发展就是在低碳观念的指导下,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和谐统一。

4.低碳旅游是体验旅游的模式创新。

体验旅游是在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健康的体验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个性化、情感化的旅游方式。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与融入性。

在知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者不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满足自身的体验需求,而且希望旅游的每一环节都能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低碳旅游正是在体验旅游的基础上,本着“低碳”的原则,进行了模式创新。

首先,从效用看,体验旅游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为基础,设计紧扣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使产品及服务能引起消费者的联想和共鸣,让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体验某种情感,体验自我尊重和自我完善[6]。而低碳旅游则使旅游者在实现自我尊重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追求,即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贡献力量。

其次,从目标来看,体验旅游注重旅游者整个经历过程的享受,而低碳旅游旨在让游客在体验旅游的同时,将节能环保意识付诸旅游活动这一实践中,进而使游客精神层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三、低碳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战略

在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必然向低碳旅游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实施高新科技战略、集成创新战略和知识经济战略。

(一)旅游产业高新科技战略

发展低碳旅游的首要问题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实现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旅游发展模式。

1. 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

以旅游交通为例,旅游交通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7],发展低碳旅游必须发展低碳交通。现代旅游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汽车等使用的均为碳排放量高的化石燃料,要实现交通的低碳化,就必须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作为旅游交通的主要能源供给。因此,必须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旅游产业所用;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旅游成本;提高新能源新技术其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使之成为满足旅游产业发展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2. 努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

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旅游,当前旅游企业由于节能技术的欠缺和节能意识的不足,致使能源浪费的状况一直存在。为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要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节能和清洁能源体系,开发使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标[8]。

3.重点关注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9]。

目前,中国过对碳捕获和碳储存的研究还不成熟,国家为发展低碳经济,对此技术的研究开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旅游产业要密切关注这项新技术的研究成果,积极跟进这一技术的开发和使用进度,第一时间在旅游产业中推广和应用新低碳技术,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低碳发展。

(二)旅游产业集成创新战略

作为无边界产业,产业集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旅游地应以旅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创意、融合、链条、协同、集群等集成创新,进行旅游的资源配置、产品开发、行业管理、企业组织和相关配套,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0]。

低碳旅游是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实现低碳旅游的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实施集成创新战略,实施旅游产业集成创新战略是实现低碳旅游的高效途径。实施旅游产业集成创新战略,就必须寻求旅游产业边界扩展的新途径,实现旅游资源禀赋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转化;加快旅游产业纵向扩展和横向渗透的融合,推动旅游产业收入结构的改善;加强旅游产业实质性的跨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产业区域品牌的打造;探求旅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推进旅游产业价值链结构的优化;强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催化旅游产业集成战略的实施。

(三)旅游产业知识经济战略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决定旅游产业在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是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11]。旅游产业作为强有力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之一,必须突破知识管理的边界,构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实施旅游产业知识经济战略。

1. 以学习型组织为载体,促进旅游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到“伟大的团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而是透过学习如何创造惊人成果所致”[12]。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旅游企业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员工学习系统知识,从而促进企业知识的积累和转化。

2. 以知识供应链为基础,实现旅游企业知识的转移和扩散。

旅游产业以旅游企业、供应商、消费者作为其知识供应链的主要知识节点,在环境、技术等条件的支持下,实现知识在不同旅游企业主体以及旅游企业内部的扩散和转移,达到知识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而实现高效率的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如图2)。

3.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旅游企业知识平台系统。

旅游企业要培育知识共享和团队学习的组织文化;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鼓励知识的团队共享;建立知识传导平台, 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建立知识优化平台, 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建立知识沟通平台, 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建立创新激励平台, 激发知识的内在动力。总之,企业要努力构建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系统,以此促进旅游产业的知识集成,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集成创新发展。

摘要:世界经济在新环保主义的倡导下走进了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在日益成熟的旅游产业理论指导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演进路径,阐述了旅游产业低碳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低碳旅游的创新发展战略。

关键词:低碳旅游,低碳经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2]顾朝林,谭纵波,刘宛.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

[3]Peeters Paul,Dubois Ghislain.Tourism travel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0(18).

[4]张延毅,董观志.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

[5]Tzu-Ping Lin.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6]宋咏梅.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特区经济,2007(1).

[7]Kuo Naewen,Chen Peihun.Quantifying energyuse,carbon dioxide emission,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Journal ofCleaner Production,2009(17):1324-1330.

[8]Yeoman Ian,Lennon J.John,Blake Adam,etal.Oil depletion:Whatdoes this mean for Scot-tish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354-1365.

[9]郭万达,郑宇劼.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4).

[10]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11]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8(12).

上一篇:特色精品农业发展下一篇:生物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