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2024-08-13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共10篇)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1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按照国际化组织 (ISO) 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是指:“一个组织以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这是一种涵盖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为企业质量管理创造了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我国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图书馆为保证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动员图书馆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 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思想教育、经济手段和科学方法, 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对服务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经济地开发、设计、生产和提供读者满意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做到最高质量、最低消耗、最优生产和最佳服务, 最终实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体现在一个“全”字上。

(一)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不仅图书馆领导, 每个馆员乃至读者都要参与图书馆的工作质量管理, 要使全体馆员自觉树立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二)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优劣, 不仅取决于流通部门, 而且还包括采编、维护、后勤保障等部门,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全员质量管理的延伸, 二者共同构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点。

(三)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方法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是单一的, 而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组成多样化的、复合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

二、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

总体看,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现行图书馆管理方法往往偏重于活动结果的考核、控制和处理。结果造成质量不合格, 浪费极大。多年来图书馆始终没有找到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办法。首都图书馆馆长金田春所说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图书馆管理者并没有像企业经理那样去追求效率和效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图书馆不必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和决策, 也无法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选择。长期依赖的结果, 造成了一部分管理者理念和思想的僵化, 只会墨守成规、照章办事, 普遍缺少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因而生存和发展十分艰难”。此外, 我们所采用的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岗位责任制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法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质量问题, 这些都是对未来图书馆提出的挑战。建立质量管理体制, 可以通过过程控制, 使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质量检查, 消除每一环节的不合理因素,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样就可消除最终的工作质量问题。

图书馆建立质量管理体制, 采用的是质量管理方法。一是改变传统管理的结果, 抓事故、重处理的指导思想的方式;二是改变传统图书馆局部被动的管理方式, 代之以系统、主动的管理方式;三是改变传统管理中的以经验为依据, 代之以记录的信息、数据作为依据;四是改变传统管理“消防队”式的工作方式, 代之以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总结四个管理阶段;五是改变传统管理中领导及少数人参与的局面, 代之以分层负责、职责分明;六是改变传统管理中缺乏有力约束机制的状况, 代之以内外审核的约束机制。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强调全过程、全部门和全面质量管理并重视科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 这些都是与图书馆管理原则相一致的。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一是确立“用户第一”的理念: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用户”的理解, “用户”并非单纯指利用图书馆的读者, 图书馆员也是用户, 如在文献采购——编目——流通这一工作流程中, 每一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下一环节工作的展开, 因此, 每一位馆员都要树立“用户服务”意识, 注重为读者服务, 注重为其他工作人员服务, 加强工作上的协作, 共同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二是对图书馆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 从质量管理角度重新分配管理职能。对图书馆这个动态组合系统, 实行分层管理。图书馆工作内容很多, 它包括体制机构、规划计划、文献资源、学术研究、业务管理、存放分编、流通阅鉴、部室科组、行政事务等等诸多方面, 头绪很乱很难做得极好。如果我们把它按照工作过程, 分成几项主要工作, 然后再把每项分成若干细目 (具体工作) , 并按照每项工作的质量要求, 制定出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就便利得多。这样将图书馆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分类, 环环相扣, 相互配合, 再制定一个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 就为图书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立图书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 主管质量部门组织专人对图书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 查计划落实、查办馆条件、查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实行自检、互检和专门检查。

四是根据总体质量管理体系和图书馆实际情况, 由上而下逐步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工作规范, 同时, 结合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 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质管责任系统, 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保证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 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是对各工作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图书馆可利用自动化系统对员工工作效率、设备分配使用情况、文献管理与利用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 及时掌握新情况, 发现新问题。一切用数据说话, 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以保证提高服务质量。

四、图书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管理, 需要每一位员工和管理者的全力投入和不懈努力, 并在各自的岗位上, 学习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观点和方法, 高标准、严要求地搞好本职工作, 只有人人重视质量,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搞好。

第二,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质量过程, 必须认真规划和制定质量目标, 否则, 不但不会提高质量, 反而会降低效果。

第三, 全面质量管理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 质量管理的本质就是质量信息运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反馈网络, 因为它是改善和提高质量管理的必备条件, 缺乏这一环节会使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寸步难行。

第四, 在图书馆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技术决不能生搬硬套, 要结合我们的国情、馆情, 有分析、有比较、有选择地学习、吸取和改造, 并结合我们现有的好的经验, 创建一套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适应图书馆发展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要认真做好质量评估工作。做好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调动管理部门和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全面质量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通过长期实施, 使图书馆在管理观念上彻底更新, 使“质量第一”的观念深深根植于全馆员工的心中。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修正与发展, 持续改进, 精益求精, 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质量, 这就是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提出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振云.图书馆引进实施ISO9000:2000标准的意义与可行性操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4 (8) :44~46

[2].罗曼.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TQM) 模型研究[J].图书馆, 2001, 2:35~36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2

近日来,一直在认真研读张熙庭先生编著的《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阅读之后,心潮澎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预算管理引入到国内已经很长时间了,一直实践的不理想,到底是人员上有问题,还是机制上有问题,其实都有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预算管理没有很好的方法论进行指导,这是我国预算管理这么多年来最大的败笔。

预算管理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滚动预算就是其一。很多传统的预算书籍都把滚动预算描述得非常简单,实质上就是在

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单

一、市场需求量大,如果能把生产抓好,基本上年度预算的总目标就可以实现。但问题是现在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产品品种多、批次多、每批数量极少、产品变化非常快、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等等,如果我们还是在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不去做好每个分期的滚动预算,那预算的价值何在?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后,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编制滚动预算,但滚动预算又暴露出新的问题,很多企业都把滚动预算当成是一个参考值,无法与年度预算相衔接,那年度预算的总目标该如何保证得以实现呢?如果要衔接,又该怎么衔接呢?滚动期内,市场不同、产品不同、资金的需求、人力的配置等等都与当初预计的不同,这就是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以及滚动预算后执行不下去的关键问题。

预算绩效是预算管理的第二大难点。为什么要实行预算绩效?为什么不是平衡计分卡、KPI、360度?难道人力资源的核心模块要出让给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给我们找到了答案。之所以要以预算绩效来盘活整个体系,是因为预算绩效把体系内所有人的利益都放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相互促进,更能相互博弈、相互制约,尤其是全过程在实施绩效管理。这一点是传统绩效实施不成功、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因为系统内的每一个模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光强调一个模块的绩效发挥到极致,实际上会导致其他模块无法发挥绩效,那么整体绩效就会削弱。如,企业刻意强调销售绩效,销售部门通过赊销、低价等方式把业绩做起来了,别的部门可能会很难生存,所以,必须通过体系内的其他利益群体来博弈,才能使得各个利益群体趋于平稳,始终处于整体利益最佳的一个分界点上,这就是预算绩效最大的魅力所在。《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说道:传统绩效考核侧重结果,却没有告诉我们如果去实现这个结果,传统绩效的制定者本身也不清楚为什么要定这个结果,因为其没有结合整个系统和战略,即使结合了企业的战略,却又没有切入到系统内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而预算绩效不同,第一,它保证了企业有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机制;第二,它平衡了所有人员的利益关系;第三,它告诉了目标结果的制定过程以及实施路线,它保证了企业与员工能够共赢;最后,它将企业的战略完美地与预算结果对接,并且绝大部分都渗入到预算体系当中。而传统的预算书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只能沦为搞搞招聘、培训、行政、收收报表之类的工作。

内部银行是预算管理的第三个难点。为什么要把内部银行牵扯进预算管理系统呢?因为内部银行能够衔接整个预算管理体系,在资金的收支控制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内部银行是模拟银行的操作,对资金的额度进行控制的,它与传统的预算控制在操作手法上完全不同,是一种非常主动、积极地控制手段,体现了现金为王的控制原则。其次,它可以集中各种分散资金,统一调度,保证极好的资金利用效率。而传统预算书籍并没有强调到这一点,所以,很多企业在资金的控制上非常薄弱。也有些企业错误的认为,只有大的集团公司才使用内部银行这一高招,《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告诉我们,内部银行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实行的资金控制方法。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为我们解决了上述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而且从书中的走直线、全过程的案例来看,该书非常务实,完全具有可操作性,该书从系统上把握了每一个关键点的衔接,而且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得懂、看了有作用、看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更加可喜可贺的是,该书的作者一再强调要绝对保证读者能够全过程实战,非常难能可贵!

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国预算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预算管理体现的形式更多的只是理论,就理论论理论。虽然,近些年预算管理的书籍出版了不少,但真正能指导企业运用的几乎没有,预算专著始终还在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没有与时俱进。国内学术界对预算管理也有一些研究,但理论性太强,结合现实的并不多。国内也有一些专家,确实在预算管理方面有独到见解,但教给大家的都是些零散的概念。下面,简单列举几个问题就能说明现在的实际情况:

1.预算书籍不管作者是谁,是不是内容都差不多?

2.预算书籍是不是理论特多,案例特少?即使有案例,是不是简单提起,然后又匆匆结尾?案例是不是大多只告诉我们某某大公司实施了预算以及预算后取得的成果,却没有告诉我们该公司是如何做预算,一、二、三、四步是什么?每一步是怎么衔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案例是不是只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新鲜的名词,然后就结束了?

3.预算书籍是不是计划经济成分多,市场经济成分少?是不是年度预算多,月份滚动预算少?既然年度预算因为跨度期长会导致预算不准确,每月的滚动预算才具有最强的指导意义,那么,预算书籍有没有告诉我们滚动预算如何与年度预算完美衔接呢?

4.既然预算是一个高绩效的管理工具,那么,预算书籍有没有告诉我们如何为各人员设计绩效,使各人员在预算体系这样同一个操作平台上相互博弈、相互促进呢?

5.很多的培训、讲座、论坛都有预算专家在讲解,那么,预算专家有没有让我们听了他们的课程后就能对预算形成一个系统?既然预算管理是一个工具,那么,为什么听课后还是无法操作?预算专家是不是只是将深奥复杂的预算书籍作了简单的口语化处理?所讲述的内容是不是跟预算书籍差不多?既然预算书籍是在重复计划经济的老路子,那么,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预算专家是不是对先进的预算理念与方法保留得太多,而教给我们的太少?听了专家的课,你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核心的技术,还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仔细分析上述5大类问题,就可以知道我国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先进的预算方法想学学不到,自然会制约我国预算管理的发展。自行摸索的方法可以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不一定先进,既然不先进,也就无法再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缺乏竞争力。

预算是高绩效的管理工具,而我们却运用得这么少,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论来指导预算管理的实施,所以,行动必缓慢。这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只停留在费用预算、局部预算的层次,只把预算当作一个参考值,却无法细分目标,使之环环相扣,最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真正原因。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3

关键词:图书馆;创先争优;职业怠倦;团队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50-02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应仅挂在口头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不仅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馆藏体系,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信息资源网络,同时还拥有一只具有系统的图书馆理论知识、深厚的科学文化修养、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的工作团队,特别宝贵的是他们具有很强的信息能力。利用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激发出这支具有强大潜力的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各种职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刻背景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中央的大政方针已定,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都已明确,关键要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贯彻落实。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现在一些基层组织存在思想观念落后、能力素质不够、执行力差、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等问题,在建党90周年的今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刻不容缓。

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要把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

二、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1.共产党员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应该产生的影响,即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的行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在社会各方面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才无愧于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称号。共产党员無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服务部门的现实是,长期以来党员意识比较淡化,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大家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做了一点事情还斤斤计较,利益面前争先恐后,面对困难都往后缩,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弱,服务结果就可想而知。

2.单调的工作产生了职业倦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工作没有了一点新鲜感,天天重复着借借还还的机械动作,使大家没了激情,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没有激情的人就变成了机器,不发指令就不主动工作。职业怠倦的产生使得服务缺乏主动性,工作人员上班闲聊,或者自己看书,有的发呆,看到读者到馆爱理不理,有的干脆马虎应付打发读者,导致图书馆的读者越来越少。

3.团队战斗力没有形成。由于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起好,图书馆的服务团队没有凝聚力,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大家不是同心协力做好工作,而是斤斤计较,遇到困难互相推委,出了问题互相责备,推卸责任。没有团队意识的集体是没有战斗力的集体,就没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同样,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也就不会有团队精神。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精神离职”。其特征为:工作不在状态,对本质工作不够深入,团队内部不愿意协作,个人能力在工作中发挥不到30%,行动较为迟缓,工作期间无所事事,基本上在无工作状态下结束一天的工作。

三、借创先争优的东风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和质量

1.争当优秀党员,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体现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到带领群众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作为图书馆的共产党员,在工作中要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现党的基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图书馆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努力达到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师生,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克服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直接影响到工作准备状态,然后又反作用于工作,导致工作状态恶化,职业倦怠进一步加深。它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对工作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消除职业倦怠,对于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工作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馆里积极开展“争做表率”的活动,让馆员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同时认识到工作同样是个人能力提升的一种历练,会因为工作业绩上突出的表现获得他人的尊重,提升个人影响力,可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具体做法:结合图书馆的《服务承诺》,签订个人服务承诺,设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岗”;开展多种多样的评比活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让工作人员主动服务,以“我是党员我最好”的态度,挂牌上岗,竭诚为读者服务;积极为读者推荐好书,在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作用的同时,帮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使图书馆成为他们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积极向上的服务团队。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①先进基层党组织,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强;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度原则,重要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尽责履职,团结和谐,整体功能发挥突出;具有良好的作风形象,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具有公道、正派的形象,严于律己,廉洁从业,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②在先进基层组织的基础上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服务团队。团队精神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一个集体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这个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团队建设首先应该从班子做起,班子之间亲密团结,协作到位,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没有士气的团队,是缺乏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而士气旺盛的团队,无论在任何环境,遇到任何困难,都是无往而不胜的。因此打造一支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图书馆服务团队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

总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在图书馆建立一个优秀的基层组织,掀起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潮,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各种职能,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4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大学图书馆,教育方法

对大学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要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团体或者机构在全体部门的共同管理下,应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开发或者生产出让群众满意产品的管理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管理意识思维、人员开展管理的积极性,管理手段是综合化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可见,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的管理手段。图书馆管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以使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使图书馆发挥为学生服务的功能。

一、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提出的,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以人员和产品为质量核心的管理手段,可以集中专业化的技术、管理技术和数据统计,从而构建出科学性强、质量有保障的管理体系,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主要依靠优质的工作和科学化的生产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最开始的起源是制造业,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和完善,渐渐从制造业扩充到了其他领域,并在最后发展成了一个专业化的服务部门。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关注的是人员的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强调人的价值以后,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图书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它在很多方面和企业相类似,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图书馆的读者,将书籍作为图书馆的产品。因此,完全可以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行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 在思想观念和服务技能上提高服务质量,并综合使用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努力构建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对图书馆服务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将资源消耗降到最低,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从而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综合来说,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应用某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对图书馆实施整体管理和考核。

二、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图书采购方面。

大学图书馆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研人员开展教学活动、查询相关资料的重要地点,因此,对书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采购工作量非常大,是影响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采购效果关系到图书质量。因此,在图书的采购阶段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方法是协调各个部门、将全体相关人员集中起来,分工协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从而减少重复工作的产生。另外,采购工作是非常严格的,在采购前要首先核对需要购买的数量,对馆藏数进行查询,并要做好采购记录、了解订货和发货的流程,达到以最少的资金获取最佳采购效果的目的,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稳定顺利进行。

(二 )图 书名 目的分 类 、编 目 和 上 架 。

大学图书馆中的图书类别有很多种,有论文、文献、文学读物、专业文献等,其中,期刊和论文是大学图书馆存在及发挥自身价值的重点内容, 对这些期刊和论文进行编目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图书之间不会杂乱存在,从而为读者提供优质化服务。但是,一些大学对书籍进行分类和编目时会出现混乱和错误,比如,上架的书籍顺序混乱,为学生和教师查找书籍带来麻烦,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对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在学校建立信息系统,读者可以在网站上输入图书的名称、拼音或者首字母就可以检索到需要的书籍,读者取书和阅读会更加方便。

(三 )图 书馆 全 面 质量 管理 。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 更是大学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 通过对服务质量提供全面管理能够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最终使读者获得满意的服务。大学图书馆面对的主体人群是大学生,学生的需求总是和时代发展相适合的,因此,要不断推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服务质量管理。图书馆的领导和员工要能够以身作则, 强化责任意识,将服务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当前,很多图书馆中的电子文献和纸质的文献加工和利用的过程都是统一的, 每个管理步骤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内部顾客”的理念下开展的,每一个顾客都是下一个服务环节的受益者。因此,要充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服务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

三、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图书馆不同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重点服务工作要放在读者身上,要以满足顾客为目的。因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所以,服务形式和服务指标存在差异。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含各个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如下:

(一 )做好 市场 调 查 ,了 解 读 者 需求 。

不同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不同的,比如,理工院校的图书馆理工科类的文献和书籍较多,因此,图书的采购方向和重点是理工类的。综合类大学的图书馆专业多,因此要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借阅等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但是借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云南大学借阅规则是必须在成绩达到80分才能借阅, 并且要凭借校园一卡通借阅。云南大学的新生在登录考试服务系统以后,就可以进行培训测试,测试合格后,就可以开通图书馆借阅服务权限,这种方式在国内还是首例。

(二 )构 建 满足读 者 需求 的 质量 服 务 系 统 。

大学可以按照读者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图书馆的检索方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样的, 读者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图书文献资料, 可以向读者发放代书板以此减少借阅错误。

(三 )全 体 工作 人 员 共同参 与 。

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到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活动中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全面质量管理对管理人员有特殊的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管理中,营造“人人懂管理、人人有责”的管理氛围。此外,还要努力将各个部门和部门间的人员职责划分清楚,分工明确,使每个人员之间都能相互配合,共同为全面质量管理服务。

(四 )树立 长 期 质量 意识 。

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会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并能够与时俱进,全面应对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5

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张云华

双田中心小学近年来,一直秉承“抓常规管理,促质量提升;抓规范管理,促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爱教、爱学,乐教、乐学、博学善思”为指导方向;以师生的成长、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团结进取,务实求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规范管理中,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和谐共进。

一、抓业务素质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的发展之本,成功的教育理念要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去贯彻实施。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学校才能不断的前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专业要求不断的提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课改需求。中心小学努力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搭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1、在学习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鼓励教师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中心小学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业务学习不少于10次,笔记和体会不少于5000字,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针对性的教学论文。中心小学每年为每所完小订购了4份教学杂志,并要求每位教师订阅一份以上教学杂志。学校还经常请教学专家和市学科带头人为教师做讲座、上示范课,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借实验小学与上河小学结对的契机,把结对的成果扩展到全镇,本学期实验小学应我校的邀请,为全镇教师送教两次。学校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鼓励老师向更高层次进修,更新知识,培养能力,提高业务素质,从去年至今,学校已经安排26人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种培训和学习。

2、在实际的教学和教研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常练基本功,练好“三字”,练熟做课件,练强心理素质,练活课堂应变能力。学校把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规定每教师要经常写教学反思和后记,并定期进行交流,使教师能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之间互听推门课,互相学习进行取长补短。做实校本研究,每学期各辅导区都要针对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专题研究采取以老带新,以强扶弱的形式进行,中心小学根据各辅导区开展的情况和全镇存在的普遍问题,定期举行研讨活动、开设研讨课。还经常开展优质课评比、说课竞赛、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

通过努力,近年来,教师在参加各级教学业务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市小学现场教学设计竞赛中,有四人荣获一等奖,两人荣获二等奖,在全市首届语文素养大赛中有一人荣获一等奖,在全市数学教学能手中有两人荣获二等奖,在全省录像课比赛中有一人荣获一等奖,一人荣获二等奖。

二、抓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常规的执行是教学质量的保障,要想抓好教学常规就要克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11年双田中心小学重新制订了《双田中心小学教学常规执行制度》,出台了《双田中心小学作业、计划评分标准》。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课外辅导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中心小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进行教学常规督查,规定各完小每次进行常规检查后必须召开反馈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和整改,对在常规执行中先进的人事及时表扬。经过近二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基本构建起了符合本校实情和教师自我发展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即:管理更有效,教学更创新的总体目标,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教学管理思路。围绕备课强化一个“实”,抓课堂讲究一个“严”,作业布置控制一个“量”,“学困生”辅导坚持一个“恒”,形成团队合作体现一个“齐”上做文章,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性,实效性。通过对抓教学常规为突破口,使教师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一套有顺的工作流程。

学校还制定了《双田小学质量检测考核办法》和《教师获奖奖励制度》,每年提取2万多元经费对教学质量分层次给予奖励,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本学期市局的质量抽检成绩喜人。

三、抓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中心小学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育人途径、育人方法,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素质教育中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发展。

坚持开展优秀班级评比活动。我校所有班级都创办了“一刊、二栏、三册、四表、五有、六无、七优良”的班级文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如:《我为学校添光彩》、《告别网吧,远离毒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每学期根据各班开展活动的情况都要评比一批优秀班级。在优秀班级评比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特长、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近年来,我校注重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开展了语言礼仪、学校生活礼仪、课堂礼仪、朋友交往礼仪、问候礼仪、校园交往礼仪等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同时还开展了“争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宽厚待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识。如今你走到任何一所完小都可深刻感受每位学生文明和礼貌:一声声恭敬的问候,一个个得体的动作,一次次文明的行动,使你无法感觉到是身处农村小学。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活动。如:“六一”、“元旦”文艺汇演,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感恩教育”、“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等小学生演讲比赛。培养数学特长生的数学学科竞赛,发展学生绘画和运用电脑能力的小学生电脑绘画比赛等。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发展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抓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要管理好学校,首先要抓好人的管理,完善对学校、老师的考核、督查制度,全面实行目标管理,每个教师的考核结果与教师聘任、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改变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观念。中心小学出台了《教师考评方案》、《教师职称聘任方案》、《双田小学学校评估方案》、《双田小学教师轮岗制度》、《双田小学学校校长请假制度》等。重点抓好学校校长的在岗制度,要求校长请假半天以上,必须经过中心小学校长的批准,凡未向中心小学请假的,经查实,作旷工处理。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落实各完小的管理已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如今走进双田的任意一所村完小,你都可以看到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醒目的校训、严紧的教风和优良的学风。在规范的管理下学校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整合力,学校处于快速全面的发展中。

近年来,中心小学千方百计,力争上级基础建设项目工程,兴建了店上小学、德明小学、龙珠小学的食堂,范家小学的食堂和围墙,耆德小学的教学楼,官坞教学点的教室。中心小学不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施系列惠师工作。中心小学每学期都要有计划的,从紧张的经费中拿出20多万投入到各完小,为师生配备新的课桌椅,为学校购置文化宣传栏、名人名言匾、仪器图书橱、配置远程教育室、维修校舍。如今,华家小学、上河小学、黄岭小学、双溪小学已建成全镇校园文化示范学校。为了改决教师的交通和用餐问题,中心小学从上学期开始,每学期再挤出7万元经费用于教师的交通费和午餐补贴。让教师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馨,工作积极性倍增。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6

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 图书馆管理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转换角色, 充分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 增强图书馆工作的教育功能。

笔者原是一名农村教师, 由于工作原因, 从事了图书管理工作近十年, 在此期间学习了不少东西, 也感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真正认识到书籍对人成长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图书馆应成为学生的真正的第二课堂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诚实正直的学生与学业突出的学生相比, 前者更有利于社会, 因而, 我们的教育更要注重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价值, 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而健康的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 而非病态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倡导者、美国教育家多姆生的观点。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身就是以宣传教育为基本功能, 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也是自主学习的最佳课堂之一。它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 还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及特长等教育作用, 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图书管理员可以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应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密切合作, 当好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向导, 应引导学生利用大量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从书中学会做人, 感悟名家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 让学生主动地、愉悦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人格得到升华,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作用

1.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者

在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 一方面, 学校要全面地向广大学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加强图书情报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在书海中检索自己所需的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能的力;另一方面, 又要加强对教师们的图书情报服务意识, 变过去的“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的主动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科学管理好各类书刊资料。对新购图书及时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 做图书资料的借出和归还工作。

(2) 做好书籍的修补与管理工作。定期检查, 整理好书报、杂志资料, 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 月底、年底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装订保管工作。

(3) 填好各项登记表。为规范管理, 便于查找, 各项登记表格填写应认真及时。

(4) 要做好新书推荐工作。

2.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适应时代要求, 学会和师生合作, 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学科信息, 提供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 应该与教师教的学工作密切配合, 加强情感投入, 取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积极主动去服务, 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工作再苦再累, 也不耽误教师教学, 不能影响学生对图书的阅读。

3.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者

德育工作应常抓不懈, 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工作者也是德育工作者, “以德育人”是图书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图书馆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它可以通过书刊推荐、等方式指导阅读或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多进馆, 多读书。还可以结合读书活动和常规管理, 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树立爱护图书馆的观念, 使学生的图书馆意识增强, 并从自觉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 形成“多进馆, 多读书, 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从而使学生少进游戏机室、不法网吧、地下书摊等不良文化场所。因此, 图书馆应成为有力抵制不良文化场所对青少年思想侵害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道德

1. 道德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何,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根据图书馆的专业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来看, 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图书馆员指导自己言行, 调整馆员与读者、员工与图书馆、馆员与社会之间关系, 以及判断自己与他人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图书馆员要正确理解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能在正确分析、把握、预测社会期待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图书馆员应热爱图书馆事业, 爱岗敬业, 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真诚接待读者,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 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者是图书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离开了读者,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就失去了它的上帝, 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2. 业务素质

要加强图书馆员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综合服务效果。在逐步具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书馆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 要努力提高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最新知识, 逐步深化知识水平, 这样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被事业所淘汰。同时, 图书馆员要不断接受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学知识、网络知识、相关学科和新学科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教育, 不断接受岗位培训, 使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办好图书馆事业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图书馆管理员必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发挥图书馆管理员的功能,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7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 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考核、激励和开发等系列管理过程。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有两项, 一个是人力资源测评, 另一个就是岗位分析”。在复合图书馆时代, 人与岗的最佳配置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要, 人的能力本位的确立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视角。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要逐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 并积极创造条件, 达到个体发展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 创造持续高效的服务业绩。与此同时, 要逐步采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通过能力测评、岗位分析、绩效评估、薪酬管理、激励计划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创造条件以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达到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

2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

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管理的重要部门, 必须具有管理上的战略远见, 抓住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核心, 构建知识资源管理的强势阵地。“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弹性管理、柔性管理、文化管理, 管理富有人情味, 尊重个人的需求和发展”。这种管理上的根本转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事业的战略管理过程联系起来, 强调其协调性和一致性。因此, 人力资源管理对图书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复合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的基础;是数字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动力;是优化图书馆人员配置, 提高服务效益,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 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增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拥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3 图书馆人力资管理的组成

通过近些年来对国外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研究, 认为“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学科馆员制度”、“能本管理”模式以及“图书馆精神”文化观念等都是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1

3.1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所谓“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就是按照国家或行业指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 通过政府认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机构, 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成为劳动者进入该领域的必备条件的一种制度。实行“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与社会影响, 树立图书馆馆员专业化形象, 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社会地位与信息服务的权威性, 吸引更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图书馆知识创新的活动中来。

3.2 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用户需求的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创造性服务。是图书馆根据某一学科专业的需要而指定的信息服务人员, 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可使信息服务人员跟踪了解高校学科建设, 为满足教学科研工作者的需求, 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断更新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信息分析与知识创新能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 用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用户、吸引用户, 提高用户满意与忠诚度。减少用户流失, 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ISO9000族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

3.3 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对象和管理核心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这里的“能力”其内在结构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构成的。具体地, 知识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体现;智力是人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技能是智慧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种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则是以知识、智力、技能为基础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样, 由知识到智力再到技能, 最后到实践创新能力, 是一种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能本管理”中建立的各种激励机制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内潜在的能力, 这些能力所体现出的内在的知识、智力、技能使管理者们尽量让它们发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 并充分体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和“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等特殊管理模式, 这一特殊管理模式是实现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优质产品 (服务) 的保证。

3.4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是时代特征与图书馆个性相结合的群体意识, 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图书馆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 反映了图书馆人员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 是历代图书馆职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缩影。2知识经济时代, 质量进行管理, 首先要做好对人的管理。而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对人的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文化是群体人的基本属性, 只有当组织全体员工拥有有共同的质量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 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于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时, 才能够真正自觉主动地进行质量创新, 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因此, 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和培训, 在图书馆范围内树立起共同的质量文化观念, 这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同时更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 最终体现出的是图书馆精神。

4 图书馆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与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

ISO9000族标准中提出“能力”是指员工的受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程度。并明确提出:组织应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角色职业化、服务标准化、操作技能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成员的基本要求。工作能力或质量能力越高, 则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也就越高, 由此, 工作质量应该是好的或更好的工作业绩。换言之, 控制工作质量就是在逐步创建优秀业绩工作体系。

因此, 图书馆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与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 并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组合成一个部门, 在制定工作岗位职责、程序文件等质量文件时, 有利于对ISO9000族标准描述的能力需求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分析, 把每一个工作岗位的质量责任、质量控制标准明确下来, 使岗位职责确保与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一致, 在质量管理文件中遵照ISO9000族标准要求, 突出“以岗定员”和“以能定岗”的特点, 这也是突出体现人力资源管理“能本管理”模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 这对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证实质量管理体系在图书馆的有效性,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往往要求对工作过程的质量和过程结果的质量进行监测与测量;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中, 为调动员工积极性, 奖优惩劣, 也需要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为促进质量管理, 要把质量管理要求作为绩效考核和激励的重要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 不妨适当增添或提高质量管理要求方面的考核指标或其权重, 并对考核结果加大奖惩力度, 将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表现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挂钩,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员工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以上考核结果奖优惩劣、激励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等正是“能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图书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学科馆员制度”、“能本管理”模式以及“图书馆精神”文化观念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着极大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与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理是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有力保障。

摘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运用, 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着重探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全面质量管理管理体系相结合下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通过各种模式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积极协调, 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增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春.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

[2]曹树金, 陈忆金.论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价值观[J].图书馆论坛, 2005 (5) .

[3]秦段石.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6 (6) .

[1]李春.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下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8

知识创新带动了社会对知识信息量需求的急剧增加, 为公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电脑技术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作为科技、文化信息处理和传播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的信息载体单一、信息处理缓慢、服务周期漫长、反馈形式单调的现状必将被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图书资料管理新模式和全方位、多元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服务取而代之。图书资料管理必将经历一场从以印刷品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转变的重大变革。

有鉴于此, 全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水平,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强化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建设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是知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 是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 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自觉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基本路线,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 把理论学习和图书资料工作实际有机结合,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 从事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信息产业的不断深化,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能满足于到图书馆来直接获取的信息量。流通印刷型文献的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方式向数字化管理方式的转化已成图书馆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对图书资料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图书资料管理者已经不能凭借原来的知识和技能来从事现代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必须适应图书工作的发展态势,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基本的管理知识入手, 学习使用现代化的图书资料设备, 培养造就信息的认知、研究、组织管理能力, 做到既懂信息技术, 又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既是知识的提供者, 又是知识的管理者。从而更好掌握知识、促进知识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第三,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前,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周期缩短,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作为传播知识的特殊行业工作者, 只有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知识,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才能与现代图书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同步前进。每个管理人员在本职岗位上奋发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图书资料管理的主管部门也必须改变“重用轻育”的传统人才管理办法, 将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通过经常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 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和再教育。

购、借阅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与图书资料的使用有机结合,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使知识传播的功能实现最大化。二是要不断通过完善、健全监督管理及约束激励机制, 以先进、科学的制度管理人、激励人、监督人, 实现社会服务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观念创新就是树立“开发利用第一、数字化技术优先、管理服务效率并重”的发展理念, 在不断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建设同时, 着力进行数字化图书资料管理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广运用, 力求形成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协调并进的馆藏格局和多种现代服务模式;技术创新就是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 利用先进设备创建数字化的图书馆。“软件建设”中, 要通过创新, 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和知名度。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富有特色、高质、高效率、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管理创新重点是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的创新, 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就要紧密围绕编目和典藏两大业务的改革创新, 推进管理机制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管理方向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图书资料管理资源共享

伴随着数字化革命和因特网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图书馆迈进,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存成为今后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趋势。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是以藏为主, 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各自为政、互不干扰。而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束缚。一是争取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图书资料作为国家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壮大首先得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应该把图书资料发展事业列入政府工作目标, 直接向图书馆提供经费保障, 政策支持, 促进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二是要大力进行宣传。向社会普及图书资料有关基本知识, 积极争取各界的支持,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图书资料管理事业浓厚的舆论氛围;三是要理顺体制, 要有统一规划, 实现文献共建共享;最后要加强数据库建设。树立信息观念, 资源观念, 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 充分发挥各馆的馆藏资源, 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达到文献信息的共享共存。

参考文献

[1]李海鹰.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肖永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我校图书馆事业[J].科技广场, 2007.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9

1.1 信息化条件下的图书馆建设中, 人依然是决定因素

如何看待人的因素, 是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随着大量的现代高科技和信息化不断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高效快捷成为常态。一方面, 计算机管理的科学高效, 似乎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角。另一方面, 以单纯靠人的手工操作业务在骤减, 似乎要退出图书管理的舞台。人们对“信息化条件下人仍然是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产生了前所未的困惑。事实上, 信息化条件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中, 人只是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减少作用和失去作用, 其变化有三:一是人的作用的地位从管理的“主体”向“主宰”转变;二是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向服务对象提供人文关怀;三是人与书的关系从“分离’向“融合”转化。图书馆从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机构转变为情报信息机构, 把人获取的信息、知识和智慧通过图书馆平台变为最有效的咨询、引导和服务。这使得人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准, 成为图书馆建设的新的着力点, 人的因素更直接地决定了信息技术效能的发挥。

1.2 推动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图书馆员

谁是推动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 是信息技术设备还是广大图书馆员?有人怀疑, 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 图书馆员还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 人的因素到底还有多大效力?从而忽视图书馆员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实际上, 就图书馆建设而言, 图书馆员既是实践的主体, 又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宏伟蓝图, 离不开图书馆员的勤奋实践;驾驭先进的图书管理设施, 离不开图书馆员的科学操作;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方法、组织文献资料、开发情报信息等都离不开图书馆员的不懈努力。

1.3 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馆员的创新精神

馆员的创新精神是改革年代所特别青睐的。尊重这种精神,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 也是顺应现代潮流的要求。可是有人错误认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图书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馆员仅仅是命令的执行者、设施的使用者、管理的受控者, 因而轻视了对馆员创造精神的挖掘和运用。以人为本的建馆理念, 正是对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批判。必须尊重馆员的首创精神, 把图书馆建设的希望寄予依靠人、尊重人和为了人。应看到馆员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能:一是馆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馆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创新素质已经极大地提高;二是随着馆员教育培训的转型, 创新体制正在完善, 创新文化逐步形成;三是创新成果日益丰富, 并转化为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的方法。

2 紧紧抓住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

2.1 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馆员队伍

无论是完成图书馆本职工作任务, 还是建设信息化图书馆的目标, 以及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图书馆建设, 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促进馆员的全面发展,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这成为图书馆建设中最根本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培养人才上来, 着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馆员队伍培养体系, 抓好图书采编队伍、图书情报队伍、图书流通队伍、图书馆技术保障队伍等的建设。

2.2 着力提高馆员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 搞好图书馆建设的目的, 就是维护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 为广大读者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 这是馆员的服务宗旨, 也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在图书馆建设中, 就是馆员能够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做好为读者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贯彻以人为本, 履行馆员的历史使命, 所以馆员的自身的工作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应该切实提高。

2.3 切实加强图书馆的民主建设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以人为本, 必须把加强民主建设作为图书馆正规化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新时期馆员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 图书馆应不断丰富民主建设的内容, 拓宽民主生活的渠道, 切实维护馆员的正当民主权益。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图书馆内部的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馆员的聪明才智, 调动馆员的积极主动性, 推动图书馆建设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2.4 不断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条件

对图书馆而言, 馆员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 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是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灵魂。贯彻以人为本, 就是把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 保护馆员的正当权益, 作为增强工作能力的基本条件。通过实现馆员的整体价值与自我价值, 调动馆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尽可能地解决馆员的实际问题, 改善馆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 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使馆员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愉快、图书馆的温暖, 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处理好若干关系

3.1 尊重创造精神和从严治馆

馆员的创造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活水源头, 而从严治馆又是图书馆的命脉。有人认为两者的关系是“非此即彼”, 只能择其一而为之。事实上, 从严治馆是基础, 从严施治, 严得合理, 严得科学, 馆员发挥创造精神就有了环境和土壤。

3.2 改善物质条件与提倡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有些人认为, 在图书馆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仅仅提高馆员的生活待遇, 改善馆员图书馆的工作和物质生活条件, 人为地把其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这是对以人为本的误解。说到底, 不断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与艰苦奋斗并不矛盾,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 物质财富不断积累, 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应该不断得到改善, 这当然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人艰苦朴素的观念趋于淡薄, 不思进取, 追求享乐, 浪费严重, 这严重地损坏了广大馆员的形象。我们提倡艰苦奋斗, 就是反对浪费, 勤俭办馆,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馆员的待遇上。

3.3 提高馆员文化素养与强化理想信念

科学的人才观, 强调德才兼备原则, 既看能力和业绩, 更看思想道德水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是履行本职和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提高馆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成份和利益主体多样化这一特殊背景下, 馆员的理想和道德规范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更加迫切需要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只有坚持把提高馆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与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培养出新型的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 篇10

一、旗县级图书馆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旗县级图书馆因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自身发展与职能发挥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求得最佳的服务方式与模式。首先, 旗县级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知道, 图书馆资源主要包括文献、馆舍、设备等, 而旗县级图书馆是文化事业单位的下属机构, 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 而地方财力不足, 或对图书馆事业不够重视, 就会出现经费拮据, 购书、设备等购置资金紧张的情况, 其馆藏不足或资料不能及时更新也是必然的, 更难以升级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子图书馆。其次, 旗县级图书馆的馆员素质偏低, 工作能力及服务意识较差。在旗县里, 图书馆被视为养老单位, 馆员的年龄较大, 学历较低, 工作能力较差, 没有进取心, 工作不热心, 而图书馆又没有自主用人的从事权, 高学历, 能力强, 又年轻的人员难以进入,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从而形成了馆员知识结构失衡, “外行”做着本应该是内行做的事情, 懂图书馆学、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更为鲜有, 根本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低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 形成的必然是缺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其服务意识和能力都将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如果深入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旗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着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服务方式简单的问题, 至于开展定题服务、报道服务、情报服务、编译服务、文献检索等参考咨询服务工作, 更难以达到。这种文献不足, 设备落后, 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致使旗县级图书馆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职能。

二、旗县级图书馆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中应该采取的策略

旗县级图书馆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要多方面着手, 多管齐下, 从根本上寻找解决的办法。

首先, 要以多种形式进行馆员继续教育或培训。旗县级图书馆要着眼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同时要针对馆员各自具体情况, 通过各种方式, 如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定期派出进修学习, 也可以在本馆举行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培养馆员热爱图书馆事业, 做好图书馆工作的思想意识, 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才能, 积极、主动、热情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知识教育方面, 要以实用为主, 向馆员介绍和传授一些必要的图书馆业务知识, 如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计算机等知识等, 使馆员掌握一些基本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 以能为读者提供简单的信息服务。

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 图书馆员因要向读者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 因此就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 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员,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此, 图书馆要组织馆员进行学习, 有计划在安排馆员学习一些中外文化方面的知识, 丰富自己, 提升自己, 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以制度促学习, 以制度提服务。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 旗县图书馆与其它事业单位有着独自的特点, 据此, 要制定组织制度、职工管理制度、读者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藏书建设制度、图书分编制度、读者服务制度等, 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能力, 强化职工按制度工作的自我约束能力, 培养图书馆员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杜绝松、散、懒的现象。要确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各部门、各馆员的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和奖励办法, 为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推行馆员聘任制, 馆员的录用、聘任和解聘由考核实绩决定。确立了聘任制, 对员工定期考核, 就能把工作做好, 就能促进馆员有意识地, 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 笔者认为, 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规范旗县级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要从实际出发, 针对实际问题,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 使制度真正发挥正能量, 使县级图书馆能更好地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就县级图书馆来说, 馆员工作能力差, 素质低, 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实,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有效地提高馆员的能力素质, 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 以更好的为推进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笔者关注的事情, 也是笔者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小康社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

[2]上海图书馆.图书馆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0.

[3]花明.论以人为本观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实施,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4]田晓娜.中国学校图书馆 (室) 工作实用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5.

上一篇:安全启封下一篇: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