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性不育

2025-01-31

输卵管性不育(共4篇)

输卵管性不育 篇1

在我国不孕症发生率约在10%左右[1]。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尤其是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 不少家庭萌生了生育二胎的想法, 高龄产妇比例逐渐增加, 不孕症的发病率也日益上升, 其中输卵管因素最为常见, 约占引起女性不孕的30%~40%[2]。目前不孕症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即子宫输卵管造影, 其是能够直观显示输卵管与子宫情况, 并诊断子宫先天畸形、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和输卵管再通的术前检查[3], 具有操作简单, 方便快捷, 影像直观, 安全性、可靠性极高的优点。本文以我院106例30岁以上不孕不育患者为例, 结合临床讨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中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和价值, 并对其中93例患者检查之后的妊娠情况作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106例不孕患者的资料。年龄30岁~46岁, 平均年龄 (34.68±3.86) 岁;不孕期限1年~8年, 平均 (3.7±0.5) 年;其中有生育史者46例, 人工流产者36例, 异位妊娠行手术史者10例。所有患者均无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或外生殖器急性炎症。患者均是在月经结束3 d~7 d, 无过敏史和无阴道出血。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造影前3 d内严禁性生活, 术前做常规碘过敏试验, 确保无手术禁忌, 嘱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

1.2.2药物、器械准备对比剂选择碘佛醇;选用GMM数字胃肠机、造影通液诊疗仪 (珠江海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

1.2.3具体方法患者取截石位, 仰卧在数字胃肠检查床上, 常规行阴道、外阴消毒后, 铺无菌洞巾, 在宫腔内插入一次性双腔气囊造影导管, 并将气囊充气至2~3 m L, 向外轻拉导管。确认导管未脱落后将通液诊疗仪与导管末端相互连接, 透视下将10 m L碘佛醇缓慢注入其中, 动态观察造影剂进入输卵管及子宫的全过程并观察输卵管、子宫的形态, 待子宫输卵管均充盈并显影时, 取适当时机摄片, 完成造影。患者在接受造影检查后的14 d内禁止性生活, 并且需要酌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对106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结果予以观察分析并记录, 对其进行1年的电话随访, 对妊娠情况进行随诊及记录。

2结果

2.1 106例患者中子宫异常9例, 占8.5%;其中弓状子宫2例, 双子宫2例, 纵隔子宫1例, 单角子宫4例;子宫正常者97例, 占91.5%;其中输卵管堵塞患者39例, 占40.4%, 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21例, 占21.6%, 输卵管通畅者33例, 占34%, 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后4例, 占4%;其中输卵管单侧堵塞30例, 占76.9%, 双侧输卵管堵塞9例, 占23.1%。

2.2随访结果对106例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对其妊娠情况进行追踪随访;对33例输卵管通畅者进行期待疗法, 其中自然受孕者16例, 占48.5%, 宫内妊娠15例, 异位妊娠1例;对21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行造影后受孕9例, 占42.9%;对39例输卵管堵塞患者采取IVF-ET治疗。

3讨论

子宫大小形态异常、输卵管形态异常以及子宫输卵管疾病是长期以来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 由于性生活不洁造成的传染性疾病、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以及异位妊娠的不断增多, 造成女性输卵管疾病有着明显的增加趋势。因此, 准确、全面地评价和诊断患者的子宫输卵管形态大小、功能、疾病, 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子宫输卵管造影是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最佳的检查方式, 适用于:1宫颈松弛度的检查, 如习惯性流产。2宫颈管狭窄度的检查, 先天性颈管狭窄, 慢性疾病如结核、炎症、性传播疾病等引起的狭窄。3子宫发育情况有无畸形。4炎性病变、慢性宫内膜炎、结核病等。5宫腔内异物及占位性病变。6输卵管通畅或闭锁、存在或阙如。7输卵管形态、宽度、长度、弯曲度及走向。8输卵管疾病如炎症、积液、结核、外周粘连引起的纡曲。9诊断异位妊娠及腹腔妊娠。

在行造影检查期间应注意以下事项[4]:1全身重要脏器有严重疾患者;体温超过37.5 ℃;生殖器官感染, 盆腔有急性、亚急性炎症者;宫腔恶性肿瘤, 防止癌细胞向卵管及腹腔转移;不规则子宫出血不适宜做此检查。2造影最佳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 d~7 d内, 时间太早子宫内膜修复尚未完成, 时间太迟则输卵管及子宫内膜肥厚, 对比剂难以进入输卵管管腔内, 导致检查结果受影响。3特殊患者行造影前可适当给予阿托品等解痉剂, 以便减少或避免子宫痉挛与输卵管痉挛所致的插管困难亦或造成假象。4在注入对比剂之前其温度需与人体温度相接近, 特别冬季, 以免子宫输卵管由于过冷刺激而痉挛收缩造成假象。5对比剂推注时密切观察造影通液仪压力变化及患者疼痛情况。6若有造影剂注入压力大或充盈不良表现时, 可暂停注射, 将患者略加移动或气囊略减压, 同时检查有无漏溢现象。 7若发现穿孔现象, 立即停止注药并退出导管, 观察病情变化。

总之,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能直观地了解子宫形态以及输卵管通畅与否, 继而明确诊断出输卵管阻塞程度和部位, 已成为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检查手段及输卵管成形术前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 对指导患者治疗和评估患者生育能力有重要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在30岁以上女性不孕不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选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岁以上配偶精液正常的不孕不育患者106例, 均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原因并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式, 通过随访对其妊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中9例宫腔出现异常, 其中弓状子宫2例, 双子宫2例, 纵隔子宫1例, 单角子宫4例;子宫形态及功能无异常者97例, 其中输卵管完全堵塞患者39例, 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21例, 输卵管通畅者33例, 一侧输卵管切除术后4例;输卵管堵塞中一侧完全堵塞30例, 双侧完全堵塞9例;经治疗自然受孕者16例, 其中异位妊娠1例。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能够诊断出不孕不育的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可靠、准确的依据,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不孕不育,原因,治疗

参考文献

[1]陈莹, 张益, 丘彦, 等.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 (6) :741-744.

[2]李宇彬, 吴艳欣, 麦庆云, 等.不孕病史与腹腔镜下盆腔病变诊断关联性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1, 32 (26) :812-817.

[3]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030.

[4]郭政, 王丽英, 石彩萍, 等.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输卵管检查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 (16) :402-403.

输卵管性不育 篇2

关键词:不孕不育,宫腔镜,输卵管通液

不孕不育症为临床常见病, 其中, 发病率最高的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治疗时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 但疗效并不理想, 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比较低,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 不孕不育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时, 可提升疗效, 促进患者痊愈, 因此, 本院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时,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06例, 年龄24~37岁, 平均年龄 (29.7±2.4) 岁;原发性不孕46例, 继发性不孕52例, 复发性流产8例;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73例, 输卵管完全阻塞28例, 输卵管通畅5例;病程1~7年, 平均病程 (3.4±1.7) 年。纳入标准: (1) 均接受B超检查、性激素检查及妇科检查, 结果显示无器质性病变及异常; (2) 监测排卵期发现, 均排卵; (3) 排除丈夫不孕因素、手术禁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常规组, 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宫腔镜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 具体如下。

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首先给予妇科检查, 对子宫情况进行准确了解, 窥阴器放置后, 宫颈利用抓钳钳住, 扩张宫颈, 至6.5号停止扩张, 宫腔内插入宫腔镜, 注入生理盐水, 膨胀宫腔, 接着给予患者宫腔镜检查, 对宫腔形态、大小、占位病变发生情况进行明确, 确定后, 在宫腔镜直视下, 于输卵管开口处插入硅胶管 (带标志) , 将40~80 m L美蓝夜推注到管道中, 回抽美蓝夜后, 向对侧试插, 防止宫内膜受到美蓝夜污染, 降低视野清晰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 美蓝夜注入后, 未发生溢出现象, 或者不存在阻力判定为通畅;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 观察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

术前,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宫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宫腔镜组相比, *P<0.05

2.2 随访1年妊娠率

随访1年后, 宫腔镜组妊娠32例, 妊娠率为60.4%;常规组妊娠18例, 妊娠率为33.9%。宫腔镜组1年妊娠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女性不孕症为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病, 其主要类型为输卵管行不孕, 诱发原因为输卵管炎症, 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症会导致输卵管不通、输卵管功能障碍, 炎症严重时, 会造成完全的堵塞输卵管, 引发不孕[1]。不孕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会导致患者家庭破裂。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症, 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 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在不了解输卵管管腔内部的情况下进行, 而且也未明确输卵管病变情况, 手术风险性比较高, 疗效并不理想, 仅在输卵管轻度粘连时, 传统输卵管通液术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但通液治疗需要反复进行, 导致输卵管自身的蠕动能力、纤毛的摆动能力受到破坏, 增加感染发生率, 降低疗效, 影响患者受孕[2]。

近年来, 腹腔镜技术以及临床医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腹腔镜手术, 尤其是妇科手术中, 应用更为广泛,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减轻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促进患者术后尽早的康复[3]。目前, 临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时, 开始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 术中, 通过妇科检查, 对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进行了解, 接着运用宫腔镜对宫腔的情况明确, 最后在宫腔镜的直视下进行输管卵通液术的操作, 提升了手术的明确性及准确性, 降低了手术风险, 而且药物直达病灶, 有效地提升疗效, 促进患者输卵管通畅[4]。在本研究中, 将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分为两组, 宫腔镜组接受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而常规组接受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经过手术治疗后,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优于术前, 而且宫腔镜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常规组, 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后, 宫腔镜组妊娠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 手术时使用的仪器比较精密, 术者在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 技术需要十分精湛, 尤其是显微缝合技术, 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5]。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及护士的培训, 提高医生的手术操作能力以及护士的配合能力, 以保证手术操作准确的进行, 提升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痊愈。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可促进患者输卵管通畅, 促使痊愈, 提高患者术后成功受孕率,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玉梅, 罗鸣, 李芬芳, 等.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23) :44-46.

[2]李晓虹.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2 (03) :27, 30.

[3]刘宪.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 2015, (23) :6-7.

[4]李哲田.妇产科不孕不育症应用宫腔镜治疗的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2 (08) :90, 92.

输卵管性不育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不孕不育患者64例 (2014年9月~2016年4月) 选入研究中, 将其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女性, 其年龄为 (23~38) 岁, 平均年龄为 (25.71±3.42) 岁;不孕年限为 (1~7) 年, 平均不孕年限为 (4.16±0.81) 年;其中有20例患者的输卵管通而不畅, 单侧输卵管不通畅25例, 双侧输卵管不通畅15例。

上述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完善常规妇科检查后, 为其开展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 取适量的麻醉药物为患者麻醉, 随后将患者的体位调整为膀胱截石位, 完成铺巾与消毒工作后, 清洁患者的阴道、外阴以及宫颈等, 同时对其进行消毒, 对子宫使用窥阴器显露出, 随后将宫腔镜置入, 检查宫颈的形态同时对宫颈内是否存在病变进行观察, 对患者双侧的输卵管进行探查, 同时对其具体病变的情况进行观察, 将输卵管开口找出并开展治疗。在输卵管内插入宫腔镜导管及通液管, 注入24 ml美兰稀释液再通, 对药物注入期间的阻力及返流的情况进行观察, 针对不畅的情况应当进行反复的加压注入, 直至将输卵管疏通为止。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以上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概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受孕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

若患者的疏通液注入后未有阻力存在, 且无返流情况即为完全通畅;若疏通液在注入的过程中存在返流情况即为完全阻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概率同对照组比较, 明显较高, 其术后受孕概率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n (%) ]

3 讨论

受孕是较为复杂的一个生理过程, 受孕成功不仅对精子与卵子具有较高要求, 而且对子宫环境以及精子与卵子顺利进入宫腔内亦具有较高的要求[2]。输卵管是将卵巢与子宫相连接的通道, 具备贮卵、输精以及排卵作用, 是精卵结合的重要场所, 同时对孕卵至宫腔具有输送的作用。为此, 输卵管阻塞可对精卵结合及受精卵进入宫腔内具有影响存在。

常规输卵管通液是以往临床中对输卵管阻塞进行治疗较为常用的方式, 该项治疗措施无法对患者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情况以及输卵管的病变情况进行明确, 不仅可增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感, 而且可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欠佳。

宫腔镜属于临床中新兴的微创技术,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中, 医生利用宫腔镜明确患者子宫的形态、病变情况等, 对输卵管所在位置进行检查, 掌握其阻塞的情况, 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3]。该项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视野, 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可以将疾病反复发作及盲目治疗对患者身体所产生的痛苦感减轻。

本次研究中, 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概率及术后受孕概率分别为87.50%、62.50%, 均明显较经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的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研究结果表明, 为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 可以明显将不孕不育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概率提升, 进而提升患者受孕及妊娠的概率, 且该项治疗措施具备操作简便、损伤小及效果显著等优势。

综上所述,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显著, 有利于疏通患者的输卵管, 对提升其受孕及妊娠概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秋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31) :34-35.

[2]李文香, 安新涛, 焦守凤, 等.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J].中国性科学, 2016, 25 (9) :110-112.

输卵管性不育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年龄25~37(26.94±6.83)岁,对照组年龄23~39(29.27±7.4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具体治疗方式:首先麻醉处理,妇科常规检查掌握患者子宫位置、大小。将窥阴器放置后,依次将宫颈扩张至6.5号,将宫腔镜准确、缓慢插入宫腔[1]。以宫腔镜查明宫腔形态,带标志的硅胶管轻柔插入输卵管开口处,适宜速度与压力将美蓝液(40~80ml)推注,并回抽,适当加压推注,直至推注过程完全无阻力[2]。

1.3观察内容和疗效判定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成功受孕情况。显效:推注过程无阻力、无溢出;有效:推注过程有轻度阻力、少量溢出;无效:无改善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见表1。

2.2受孕情况比较观察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19例,受孕率82.6%(19/23);对照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13例,受孕率为56.5%(13/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使得近年来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下,不孕不育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寻求较好的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方法,帮助缓解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疏通效果极佳。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和观察组(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观察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56.5%(P<0.05)。从研究结果可进一步看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可在直视条件下对输卵管开口情况、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全面掌握[3];同时宫腔镜下进行输卵管加压通液时,还可促使输卵管腔内轻度、中度的梗阻得以有效分离、疏通[4];可显著帮助患者改善输卵管梗阻问题,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效果良好的不孕不育治疗方法。综上所述,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情况,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0-41.

[2]刘秋香.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94-95.

[3]王敏晶.探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8(62):77-78.

上一篇:牛羊布病防控下一篇:室内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