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通液

2024-08-21

输卵管通液(共9篇)

输卵管通液 篇1

输卵管疾病是女性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约占25%~50%[1]。输卵管通液是检测输卵管通畅与否的一种有效手段, 也可作为输卵管再通术后防止粘连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无法直观了解子宫腔及输卵管腔是否通畅及阻塞部位, 只能靠术者的主观感觉, 还有可能使原有输卵管积水患者的病情加重, 或发生类似宫外孕破裂的情况, 因此, 已经在临床上渐渐废弃。我院B超室从2000年开展了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技术, 我们认为在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检查过程中,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非常重要, 现就206例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患者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共对208例患者进行了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检查。其中原发不孕32例, 继发不孕132例, 宫外孕术后30例, 输卵管再通术后14例。患者年龄在21~42岁之间, 平均 (29.14±4.52) 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0例, 大专以下88例。

1.2 方法

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 先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全面扫视, 了解子宫附件情况及盆腔有无积液。如发现子宫内膜过厚 (>1.0 cm) 或有输卵管积水则暂时不要检查, 以免通液过程中出现子宫内膜移位、原有输卵管积水程度加重或输卵管破裂。对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常规消毒会阴部及阴道, 铺无菌单, 窥阴器扩张阴道, 暴露宫颈, 插入双腔子宫通水管至宫腔, 向气囊内注入3~5 ml生理盐水, 轻轻回拉导管, 使气囊卡在宫颈口上方, 以免通水管滑出宫腔, 也防止宫腔内的液体外溢。阴道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套上无菌保护套, 实时监测通液情况。每次经注药管注入无菌液体 (2%利多卡因1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8万U+生理盐水至20 ml) 3~5 ml, 注入时压力不要过大、过猛, 控制在33.3 kPa以下, 通过超声显像观察注入的液体在宫腔、输卵管腔内的流动情况, 根据推注无菌液体时的阻力情况, 判断输卵管通畅程度。

2 结 果

208例患者大多数顺利完成检查, 仅2例因疼痛中途放弃检查。其余206例患者中, 双侧输卵管通畅54例, 单侧输卵管通畅30例, 单侧通而不畅112例, 双侧通而不畅3例, 双侧输卵管阻塞7例。在通液过程中, 7例患者因过度换气出现口唇、颜面麻木、四肢僵直等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3例患者腹痛剧烈而引起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跳加快等虚脱症状, 经相应处理, 患者症状均缓解或消失。

3 护 理

3.1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认为,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在妊娠方面女性压力更大, 因为不能生育, 女性在维护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方面处于劣势, 有的甚至因此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2];同时, 很多不孕女性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因此, 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产生的原因, 制定个体性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丈夫、公婆等家属积极沟通, 讲解心理因素对受孕的影响, 争取他们对患者的关心和理解, 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为患者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尊重患者的隐私

因为长期不孕等原因, 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 要以同理心来感受她们的痛苦, 站在她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帮助患者分析适合她的检查、治疗方案。沟通时可能涉流产史、性生活及性伙伴史等隐私问题, 故应将患者安排到安静、独立的环境, 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交流过程中贴心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安慰性的抚摸都是患者敞开心扉、释放情绪的动力[3]。

3.3 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及指导

了解患者月经史、受孕史、流产史、手术史等, 确定检查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输卵管通液应在月经干净后3~7 d内进行, 检查前3 d禁止性生活, 确定无妊娠。检查当日进行阴道分泌物及妇科检查, 如阴道有炎症, 则需要治疗后再检查, 以防止炎症逆行感染引起更大的伤害。

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过程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进行每步操作时要事先与患者沟通。告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减轻症状的方法, 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及身体准备。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检查, 为操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4 腹痛的观察及护理

使用阴道窥阴器、气囊注水及注药管注水时患者会感到疼痛, 此时通过嘱患者深慢呼吸、室内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与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减少因紧张而痛阈值的降低;将药液加温至人体温度可减轻因输卵管痉挛而引起的疼痛。向患者说明腹痛是输卵管通液过程中常见的反应、检查后半小时左右自会缓解,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组除2例因疼痛而放弃手术外, 其余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休息0.5~2 h, 疼痛均缓解或消失。

3.5 无菌液的作用及推注方法

输卵管通液推注的无菌液体内含有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磷酸钠、糜蛋白酶及庆大霉素8万U。其中利多卡因是为了麻醉输卵管黏膜、解除输卵管痉挛、降低其阻力、提高通畅度;地塞米松可以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防止组织释放黏多糖, 抑制纤维细胞增生和组织胺释放, 降低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力, 避免检查创伤引起的早期黏膜反应;庆大霉素和糜蛋白酶可以减少黏膜的炎症反应, 保护细胞内溶酶体系统。药物需加温至人体正常体温, 以防止输卵管痉挛引起疼痛而使检查结果出现误差。护士在推注液体时要分次、少量、缓慢推注, 压力控制在33.3 kPa以下, 通过对输卵管产生挤压, 使轻度粘连的输卵管分离, 但需注意对粘连严重者不能强行推注的, 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3.6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6.1 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患者因紧张、疼痛等原因大口呼吸、大声喊叫时会因过度换气出现轻微呼吸性碱中毒, 表现为颜面、口唇发麻、四肢僵直等。此时向患者解释出现的症状与过度换气的关系, 指导患者采取适合的呼吸方式, 如腹式呼吸、缓慢呼吸, 通过减慢呼吸频率, 减少或消除过度换气的倾向。本组有7例患者出现过度换气现象, 通过面罩限制通气, 重复吸入面罩内的二氧化碳, 十几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

3.6.2 防止出现虚脱

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过程中, 由于输卵管痉挛性疼痛可引起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阿托品、身体保暖、取头低脚高体位等措施来缓解早期虚脱症状, 一般很快会恢复正常。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虚脱, 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及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3.7.3 防止麻药中毒

输卵管通液的无菌液体中含有利多卡因, 它可以通过腹膜快速吸收入血, 使血中利多卡因浓度突然上升, 出现麻药毒性反应。应用时须观察患者神态变化, 一旦患者出现头晕、晕厥、惊恐、寒战、肌肉震颤等应视为是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先兆, 要立即停止通液, 迅速高流量吸氧, 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安定, 如症状不缓解, 表明毒性反应严重, 需及时抢救。本组没有患者出现麻药中毒现象。

3.8 通液术后健康指导

通液后指导患者半月内禁止性生活, 避孕3个月, 以免输卵管轻度粘连通开后对组织造成的损伤未修复而引起异位妊娠[4];1个月内禁止盆浴, 保持会阴部清洁;口服抗生素和奥硝唑3~5 d, 以防宫腔或盆腔感染的发生。对于输卵管再通术后患者, 指导患者按医嘱反复通液, 通过清洗输卵管管腔, 清除细胞碎屑、微小血块和纤维蛋白凝块及应用抗粘连药物, 防止输卵管粘连[5]。

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查方法有输卵管碘油造影、输卵管通气术和腹腔镜术等, 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据Tufekci等报道, 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和腹腔镜结果完全一致者占76.3%, 部分一致者占21.05%[6]。与碘油造影相比, 没有碘对比剂、电离辐射的影响, 经阴道超声输卵管通液检查凭借其直观、准确性高、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滨, 曹贵文.介入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6-277.

[2]韩喆.不同文化层次不孕症患者心理护理策略[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1) :857-855.

[3]张圣芳.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思路[J].中外医疗, 2009, 31:144-145.

[4]郑雪芬, 张媛华.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介入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6) :723-724.

[5]于冰, 王剑玲, 郭爱英, 等.经阴道超声输卵管声学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 2 (3) :159-162.

[6]TUFEKCI E C, GIRIT S, BAYIRLI E.et al.Evaluation of tubalpatency by transvaginal sonosalpingography[J].Feril Steril, 1992, 57:336-340.

输卵管通液 篇2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不孕症;输卵管通液;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4-98-02

输卵管炎症引起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症或盆腔炎,结核或盆腔手术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目前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为9%,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随着性传播疾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输卵管炎和盆腔炎发病率明显增高,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2],临床上一般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但效果不佳。2008年12月~2010年1月,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及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不孕症患者54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年龄23~40岁,均经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排除其他不孕因素。

1.2 中医辨证

在输卵造影确诊为输卵管阻塞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为:①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腹胀痛,白带增多,舌黯苔薄,有瘀点,脉弦细;②湿瘀互结型:表现为下腹坠痛劳累及月经前后加重,白带增多,月经失调;③寒凝血瘀型:表现为腹胀痛,白带增多,舌黯苔白,脉沉紧。

1.3 治疗方法

1.3.1 输卵管通液术 月经干净第3天开始行输卵管通液,要求通液前无性生活,隔日通液,连通3次为1个疗程。通液术药物组成 0.9%氯化钠20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 000 U,地塞米松5 mg。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0.2%碘伏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单,放置窥阴器暴露宫颈,宫颈钳夹持宫颈上唇,16号FOLLY式尿管放置宫腔,气囊内注入4~5 mL空气,缓慢注入药液,观察其阻力及药液回流情况,若通畅下个月行造影术加以证实,于次月指导同房,尽早怀孕。若阻力大回流量多下次月经干净第3天继续下1个疗程,以此类推,最多治疗6个疗程。

1.3.2 中药灌肠治疗 赤芍20 g ,三棱 10 g, 莪术 20 g, 透骨草30 g, 桂枝 15 g, 威灵仙 10 g皂刺 10 g, 上药浓煎至200 mL,每晚保留灌肠,经期停药。

1.3.3 口服中药治疗 根据局部辨证及全身辨证分为3种类型:①气滞血瘀型 四逆散加味 柴胡 10 g,枳实10 g, 赤芍 20 g, 生甘草 10 g,丹参30 g,穿山甲 10 g。肝郁加枳实15 g,制香附10 g ,血瘀加水蛭10 g, 蛰虫10 g;②湿瘀互结型 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30 g,丹皮10 g, 赤芍30 g, 桃仁10 g, 茯苓30 g, 水蛭10 g,白芥子10 g, 泽兰20 g,马鞭草10 g,肉桂10 g; ③寒凝血瘀型 阳和汤加味 熟地20 g,鹿角胶10 g,干姜3 g, 白芥子10 g, 麻黄3 g,生甘草3 g, 肉桂3 g, 穿山甲10 g,路路通20 g。

1.4 疗效标准

治愈:双侧输卵管通畅且在1年内受孕。有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通畅1年内未受孕 。无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双侧输卵管仍堵塞。

2 结果

经治疗54例中33例受孕,治愈率为61.9%;有效15例,有效率为33.9%;无效6例,无效率为11.1%。

3 讨论

据杨一帆[3]报道,66.7%的不孕症是因输卵管阻塞所致。占女方因素不孕症40%左右,任何导致输卵管阻塞的因素均可导致精卵不能结合而致不孕[4-5],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常见病因为慢性炎症、药物和人工流产术后、盆腔术后所致[6]。输卵管通液,在机械作用下扩张输卵管可使粘连部位松解,同时药液与输卵管病变直接接触,可减轻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组织形成,溶解或软化粘连,使阻塞的输卵管复通,但输卵管常规通液不能解决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管壁僵硬,致使输卵管蠕动功能丧失等问题,笔者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者临床多无特异质症状,常因多年不孕,经西医检查而被发现。故以中医传统辨证与输卵管局部辨病相结合的双重诊断方法治疗本病。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主要湿热瘀结,蕴积胞中,气血运行不畅,日久胞脉,冲任瘀阻,经遂不通,湿热凝聚,气滞血瘀为其病机,中医治疗以活血通畅为主,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其中穿山甲,气腥而窜,走窜之性,贯彻经络,穿破石归肝脾经,破血消癥。丹参活血祛瘀,王不留行活血通次,香附疏肝理气,路路通利水通经,赤芍清热凉血,消瘀止痛,泽兰活血祛瘀行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经血化瘀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巨噬细胞增多,并给活跃其功能,有效的使粘连组织松解,有利于

输卵管通液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68例不孕患者, 年龄26~43岁, 中位年龄31.5岁, 不孕时间2.5~7年 (均为继发不孕) 平均5年, 所有患者均经过宫腔镜检查, 内膜活检, 基础体温测定, 内分泌六项测定, 除外子宫、卵巢等不孕因素, 配偶精液检查未见异常。

1.2 仪器

彩超为东软NAS-1000HF, 探头频率3.5MH2, 宫腔镜为德国产WOLF, 外径5 mm, 带有操作管道的检查镜。

1.3 方法

患者无宫腔镜检查禁忌征时, 月经干净后一周内接受检查, 膀胱适度充盈, 取截石位, 将宫腔镜在彩超监护下置入宫腔, 先检查宫腔全貌、宫底、宫腔前后壁[1], 然后窥视双侧输卵管口形态、大小、位置, 通过操作管道导入3 mm白色透明塑料管, 缓慢进入单侧输卵管口, 进入深度为0.5~2 cm, 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 (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透明质酸酶1500U、注射液用水20mL、可加用0.5%的利多卡因2 mL, 减少输卵管痉挛) [2], 观察液体入量, 推注阻力, 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是否由输液管口溢出, 彩超取最佳切面, 观察子宫充盈情况, 两侧子宫角是否有动态液体声像向两侧波及, 观察输卵管有无增粗及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情况。在宫腔镜退出过程中观察宫颈内口和宫颈管。

1.4 判定标准

1.4.1 输卵管通畅:

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无阻力, 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无液体反流、溢出, 彩超示输卵管扩张状态, 后穹隆可见积液。

1.4.2 输卵管不全梗阻:

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稍有阻力, 宫腔镜下少许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自输卵管口溢出, 彩超示输卵管扩张不明显, 后穹隆见少许液体。

1.4.3 输卵管完全梗阻:

推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阻力大, 宫腔镜下0.9%氯化钠注射液或者抗生素溶液完全自输卵管口溢出, 输卵管不扩张, 后穹隆无积液。

2 结果

2.1 一次监测

40例, 双侧通畅28例中, 15例由双侧阻塞转为双侧通畅, 8例单侧阻塞转为双侧通畅, 双侧输卵管完全通畅15例。单侧通畅18例中, 双侧阻塞转为单侧通畅10例, 原单侧通畅8例。

2.2 二次监测

20例, 单侧阻塞转为双侧通畅16例, 双侧阻塞转为单侧阻塞3例, 单侧阻塞无变化者1例。

2.3 三次监测

8例, 双侧阻塞转为双侧通畅3例, 双侧阻塞转为单侧阻塞3例, 单侧阻塞转为通畅2例。

以上输卵管通畅成功率见表1。

本方法与子宫输卵管造影比较:68例中, 本方法监测之前, 曾行碘油造影26例, 见表2

2.5 孕育率:

68例患者中, 15例正常分娩, 5例为孕期, 1例宫外孕, 2例自然流产, 孕育率29.6%。

输卵管口息肉患者均先行息肉钳取术后行通畅治疗。

3 讨论

提高诊断, 准确率:彩超监视下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液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比传统通液方法成功率明显增高, 同时并不增加患者痛苦, 对输卵管状况诊断确切。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使众多输卵管不孕患者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碘油造影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堵塞往往不可靠, 当宫内压力增高时, 宫腔的内膜碎片, 黏液或血块被冲入输卵管中形成闭锁的假象, 息肉及宫腔粘连也可以造成输卵管堵塞, 本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治疗作用:本研究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的情况, 进一步排除不孕的宫内因素, 如宫腔粘连, 内膜息肉, 子宫发育畸形等, 并可直视宫颈管, 清楚显示宫颈管黏膜, 确定有无宫颈管疾病, 宫腔镜对宫颈管显性增生、息肉能做出明确诊断, 并能在直视下切除病灶, 切除组织可送病理学检查, 从而收到诊断治疗双重效果[3]。药物可直接进入输卵管内, 彩超监测通畅情况, 可以看到规则的输卵管及后穹隆积液。查出不孕的真正病因, 对不孕症的研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彩超、宫腔镜在临床诊断不孕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68例继发不孕患者行彩超, 宫腔镜联合监测输卵管通液。结果 一次监测输卵管再通率为90.47%, 二次监测输卵管再通率为82.6%, 三次监测输卵管再通率为78.5%, 平均为86.1%, 孕育率为29.6%。结论 应用彩超、宫腔镜联合监测输卵管通液科学准确, 避免传统通液的盲目性, 为不孕症患者提供现代高科技治疗手段。

关键词:彩超,宫腔镜,输卵管,不孕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99-420.

输卵管通液 篇4

方法:对6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照组患者行普通输卵管通液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21例,通畅率为65.63%,对照组患者输卵管通畅13例,通畅率为46.43%,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不孕症输卵管插管通液

【中图分类号】R713.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45-01

不孕症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女方因素约占60%,而最常见的因素是输卵管因素,尤其是输卵管阻塞,约占20%-50%。随着宫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妇产科诊治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60例,年龄21-36岁,平均26.3岁,不孕时间1-9年,平均4.2年。均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检查确诊输卵管梗阻。通液前均常规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宫颈黏液衣原体检查,存在感染的治疗后行通液检查。

1.2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照组(28例)行普通输卵管通液术,两组在实验室检查、体重及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于月经干净后3-7天,无阴道炎症及盆腔炎性疾病、常规阴道准备。观察组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术前米索前列醇200ug阴道放置软化宫颈,1%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用奥林巴斯宫腔镜,按顺序依次察看子宫内口、前后壁、侧壁、子宫底、双侧子宫角及输卵管开口。用3Fr的硬质空心塑料导管,经宫腔镜的操作孔道将导管尖端插入输卵管开口并向内进入1-1.5cm左右至间质部,然后加压向内推进,疏通间质部梗阻。然后向管腔内注入稀释美蓝液,根据注水的压力、速度、有无液体外溢及停注后有无回流,判断输卵管通畅度。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消毒后用通液导管将美蓝液注入子宫腔内,根据注射液体的量和注射阻力情况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如推注无阻力镜下观察无美蓝液返流,说明输卵管通畅;如推注有阻力,有美蓝液返流,说明输卵管阻塞。对输卵管阻塞者反复加压注水。阻力由大变小或突然消失,则注入药液(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利多卡因混合药液)进行通液治疗。对未疏通或需巩固治疗者,则在下次月经干净后3-7天继续行通液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行普通输卵管通液术,消毒后通液管将上述混合药液注入子宫腔内,根据注入液体量和阻力情况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

1.3疗效判断。注入无明显阻力或阻力很小,或经加压注射后阻力明显变小或消失,镜下无美蓝液逆流者输卵管通畅。注入有明显阻力,加压注射后阻力变小,但持续存在,镜下见少量美蓝液逆流者输卵管部分通畅。注入阻力大,加压注射后阻力持续存在而无变小,液体难以注入,镜下见大量美蓝液逆流者输卵管阻塞。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21例,通畅率为65.63%,对照组患者输卵管通畅13例,通畅率为46.43%,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升高,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也明显增多[2]。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因炎症引起输卵管管腔狭窄、粘连或闭锁等导致输卵管阻塞,从而造成女性不孕。因此如何疏通输卵管,使其恢复功能已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生的关注。随着宫腔镜的应用,将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与其他检查相结合,达到正确的诊断及治疗目地。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使输卵管得到的压力较小,不宜起到扩张、输通作用,且无法确定一侧或双侧输卵管不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观察正常子宫和输卵管内部形态时比较理想,但觀察双侧输卵管阻塞时则不满意。有时还会引起输卵管痉挛造成暂时性阻塞而误认为输卵管不通。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可使因炎症渗出物,组织碎屑或轻度粘连形成阻塞的输卵管复通[3]。它的优点是:①诊断输卵管疏通的准确性高,可修正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输卵管疏通性的诊断;②可改善输卵管的疏通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③可分别对左右输卵管的疏通性进行判断和治疗。由于直视下插管至输卵管,所注射液体的压力较普通方法大数倍,更有利于输卵管的畅通[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为65.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4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沂峰.宫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397-398

[2]杜炜杰,汪晓箐,方嵘等.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输卵管不孕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1):45-46

[3]杨清,赵岩,王玉,等.大剂量通液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3,32(2):125-127

输卵管通液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无生殖道炎症且其丈夫精液常规正常的患者123例, 进行B超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术, 患者年龄21~37岁, 不孕时间在1~8年, 其中原发不孕45例占32.2%, 继发不孕95例占67.8%, 其中32例为经产妇, 既往有人工流产、清宫史81例, 盆腔炎史者59例, 曾行碘油造影者56例。

1.2 操作方法

使用LOGIC 400型B超仪, 探头频率3.5MHz, 输卵管通液所用液体为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mg、α糜蛋白酶4000U共30m L, 患者于月经干净3~7d行通液术, 充盈膀胱后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后宫腔内置入金属通液管, 锥形橡皮塞堵塞宫颈口, 远端连接注射器, 在B超检测下推注生理盐水。缓慢注入液体, 感觉推注阻力大小, 注射器内有无液体返流, 同时B超取最佳切面观察子宫充盈情况、两侧子宫角部是否有动态液体声像向两侧波及, 观察输卵管有无增粗, 如效果不满意, 注液后再注入少量空气, 观察气泡的流动, 有无气泡溢出及其速度。B超观察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情况, 所有通液术由固定的妇科医师操作。

1.3 结果判定

液体可顺利推入, 患者无不适, B超立即显示两侧子宫角部有液体溢出并迅速向两侧流动, 呈连续带状回声, 后穹窿有积液者为输卵管通畅;液体推入时有一定阻力, 但加压可顺利推入, 注射器内可有少许返流, 患者感觉轻微下腹坠胀, B超显示双侧液体流动较慢, 输卵管局部可有断续增粗光带, 观察5min后穹窿有积液但不够清晰为输卵管通而不畅;推注液体量<8m L, 推注阻力大, 停止加压后液体有10m L以上返流或自宫颈口外溢甚至将水囊自宫口挤出, 患者感觉下腹坠胀明显, 不能继续推注, B超观察子宫角部无液体流动, 输卵管积水, 5min未见后穹窿积液者为输卵管堵塞。

2 结果

本组140例中双侧输卵管通畅者31例 (22.2%) , 双侧输卵管阻塞者42例 (30.%) , 单侧通而不畅者38例 (27.2%) , 双侧通而不畅者19例 (13.0%) , 其中输卵管伞端积水者7例 (7.1%) 。

140例中有23例患者在置金属通液管时感觉下腹坠胀不适, 有5例出现恶心、下腹痛等不适, 均为检查前精神高度紧张者, 术后休息5min后均缓解, 未给予治疗。

3讨论

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方法包括B超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术、HSG、输卵管通气术、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等。过去我们多采用直接输卵管通液术进行检查, 凭术者感觉推注液体时有无阻力及患者有无腹痛进行判断, 具有盲目性, 常出现假阳性, 部分输卵管积水者也可出现假阴性。本组观察根据液体在宫腔内分流、积聚情况, 通过输卵管时的影像及附件区及子宫直肠窝积液并结合推注时的阻力, 返流等临床判断, 较准确的诊断输卵管通畅度, 显示B超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术与HSG诊断符合率接近, 目前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已经广泛应用, 它对输卵管通畅性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优越性为操作简单、安全无创、耗时少、不受放射线的影响, 可动态连续重复多次检测。感染引起的生殖道炎症极为普遍, 炎症引起输卵管粘连、伞端闭锁与瘢痕形成, 使输卵管蠕动减弱与周围粘连并扭曲, 为输卵管不孕症发病的主要病因。本组观察中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不仅有检查作用, 而且有治疗作用, 可以使输卵管轻度粘连起到分粘作用, 超声下还可以发现盆腔、子宫和附件的异常, 故可作为输卵管通畅度的门诊首选检查方法, 如诊断为通而不畅或阻塞者即可行腹腔镜和 (或) 宫腔镜检查术。临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方法很多, 以腹腔镜下通液术诊断符合率最高, 但患者需要麻醉, 手术操作复杂, 费用昂贵且有一定创伤, 设备及技术要求高, B超监视下输卵管通液治疗, 操作简便、安全无创、痛苦小、费用较低、可重复性强, 可作为输卵管通畅度的首选检查方法, 由于研究例数少且时间不足, 故还需进一步的了解治疗效果。若能进行腹腔镜检查对照, 则更能了解该方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孟莫奇.B超监测输卵管通液及造影100例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29 (3) :179~180.

[2]范光升.不孕症三种诊断方法的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0, 25 (1) :41.

[3]徐金霞.声学造影诊断180例输卵管性不孕的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6, 12 (5) :302~303.

输卵管通液 篇6

关键词:不孕不育,宫腔镜,输卵管通液

不孕不育症为临床常见病, 其中, 发病率最高的为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治疗时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 但疗效并不理想, 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比较低,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 不孕不育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时, 可提升疗效, 促进患者痊愈, 因此, 本院治疗不孕不育患者时,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106例, 年龄24~37岁, 平均年龄 (29.7±2.4) 岁;原发性不孕46例, 继发性不孕52例, 复发性流产8例;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73例, 输卵管完全阻塞28例, 输卵管通畅5例;病程1~7年, 平均病程 (3.4±1.7) 年。纳入标准: (1) 均接受B超检查、性激素检查及妇科检查, 结果显示无器质性病变及异常; (2) 监测排卵期发现, 均排卵; (3) 排除丈夫不孕因素、手术禁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宫腔镜组和常规组, 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宫腔镜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 具体如下。

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首先给予妇科检查, 对子宫情况进行准确了解, 窥阴器放置后, 宫颈利用抓钳钳住, 扩张宫颈, 至6.5号停止扩张, 宫腔内插入宫腔镜, 注入生理盐水, 膨胀宫腔, 接着给予患者宫腔镜检查, 对宫腔形态、大小、占位病变发生情况进行明确, 确定后, 在宫腔镜直视下, 于输卵管开口处插入硅胶管 (带标志) , 将40~80 m L美蓝夜推注到管道中, 回抽美蓝夜后, 向对侧试插, 防止宫内膜受到美蓝夜污染, 降低视野清晰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 美蓝夜注入后, 未发生溢出现象, 或者不存在阻力判定为通畅;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 观察妊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

术前,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 宫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宫腔镜组相比, *P<0.05

2.2 随访1年妊娠率

随访1年后, 宫腔镜组妊娠32例, 妊娠率为60.4%;常规组妊娠18例, 妊娠率为33.9%。宫腔镜组1年妊娠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女性不孕症为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病, 其主要类型为输卵管行不孕, 诱发原因为输卵管炎症, 急性或慢性输卵管炎症会导致输卵管不通、输卵管功能障碍, 炎症严重时, 会造成完全的堵塞输卵管, 引发不孕[1]。不孕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会导致患者家庭破裂。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症, 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 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在不了解输卵管管腔内部的情况下进行, 而且也未明确输卵管病变情况, 手术风险性比较高, 疗效并不理想, 仅在输卵管轻度粘连时, 传统输卵管通液术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但通液治疗需要反复进行, 导致输卵管自身的蠕动能力、纤毛的摆动能力受到破坏, 增加感染发生率, 降低疗效, 影响患者受孕[2]。

近年来, 腹腔镜技术以及临床医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腹腔镜手术, 尤其是妇科手术中, 应用更为广泛,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减轻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 促进患者术后尽早的康复[3]。目前, 临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时, 开始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 术中, 通过妇科检查, 对患者的子宫大小、位置进行了解, 接着运用宫腔镜对宫腔的情况明确, 最后在宫腔镜的直视下进行输管卵通液术的操作, 提升了手术的明确性及准确性, 降低了手术风险, 而且药物直达病灶, 有效地提升疗效, 促进患者输卵管通畅[4]。在本研究中, 将医院收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分为两组, 宫腔镜组接受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而常规组接受传统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经过手术治疗后, 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明显优于术前, 而且宫腔镜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常规组, 手术效果良好, 术后,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后, 宫腔镜组妊娠率也明显高于常规组,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 手术时使用的仪器比较精密, 术者在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 技术需要十分精湛, 尤其是显微缝合技术, 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5]。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及护士的培训, 提高医生的手术操作能力以及护士的配合能力, 以保证手术操作准确的进行, 提升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痊愈。

综上所述, 临床治疗不孕不育症患者时, 应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可促进患者输卵管通畅, 促使痊愈, 提高患者术后成功受孕率,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玉梅, 罗鸣, 李芬芳, 等.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23) :44-46.

[2]李晓虹.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在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2 (03) :27, 30.

[3]刘宪.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 2015, (23) :6-7.

[4]李哲田.妇产科不孕不育症应用宫腔镜治疗的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 2 (08) :90, 92.

输卵管通液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湖南省常德市德星医院妇科门诊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 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为双侧输卵管不通者85例, 年龄25~40岁。其中原发性不孕13例, 继发性不孕7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 (n=50) 和对照组 (n=35) 。

1.2 诊断标准

根据参考文献[1]的诊断标准确定输卵管的通畅度。Ⅴ度:对比剂能顺利达盆腔底;Ⅳ度:对比剂排出输卵管, 至盆腔但有粘连;Ⅲ度:伞部梗阻;Ⅱ度:峡部梗阻;Ⅰ度:角部梗阻。

1.3 纳入标准

年龄≤40岁, 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 经造影证实双侧输卵管不通,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有急、慢性盆腔炎病史; (2) 曾有过白带量多、腰腹疼痛等慢性盆腔炎症状; (3) B超显示盆腔积液, 积液深<6cm; (4) B超显示一侧或双侧盆腔炎性包块且包块直径<5cm; (5) B超显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或轻度输卵管积水; (6) 妇科检查子宫压痛、输卵管增粗、触及结节或附件区包块。

1.4 排除及剔除标准

排除男方因素、严重排卵障碍、先天性输卵管缺陷、盆腔结核、免疫因素所致不孕及以下情况: (1) 患有全身性严重疾病者; (2) 出现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不宜继续接受治疗; (3) 治疗过程中因某种原因自行停药、换药或加药者; (4) 治疗过程中不能坚持统一的综合治疗方案、未能完成整个疗程或观察中失访者[2]。

1.5 治疗方法

对附件包块和输卵管积水的患者, 先进行月经期抗感染及中成药治疗, 等包块及积水消失后再行下一步治疗。对无输卵管积水, 检查确诊为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 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第3~7天在B超下做通液术, 观察组在通液治疗的同时口服中药通管方, 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用, 月经未净可推迟到经净后服用, 连服15d, 两组均以3个月为l个疗程。

所有患者均于每次月经干净后第3~7天, 在B超下做输卵管通液术,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取生理盐水30mL, 庆大霉素16万U, 地塞米松5mg, 糜蛋白酶4000U。使用硅橡胶双腔子宫造影管, 操作与造影相同 (但不在X线下操作) , 缓慢将药液推入宫腔。术后2周禁止性生活。一般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造影复查通畅情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同时口服中药自拟通管方 (协定处方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枳实10g、路路通15g、炮甲6g、皂刺10g、甘草5g) , 水煎服, 月经来潮第5d开始服用, 月经未净可推迟到经净后服用, 连服15d, 3个月为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连续治疗3个月后行B超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 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 盆腔包块及输卵管积水等临床改善情况, 根据输卵管通畅度确定疗效, 并随访观察2年内受孕及异位妊娠发生率。Ⅴ度:治愈;Ⅳ度:显效;Ⅰ、Ⅱ、Ⅲ度:无效;治愈和显效均为有效[2]。

1.7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输卵管通畅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在治愈率、显效率, 有效率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 经统计得出, χ2=8.937, P=0.003<0.01。中药通管方联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2.2 妊娠情况

完成治疗后随访2年, 观察组失访1例, 妊娠32例, 妊娠率65%;对照组失访者2例, 妊娠11例, 妊娠率33%。观察组无异位妊娠发生, 对照组发生1例。

3 讨论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属中医“断绪”、“绝后”、“无子”等症, 中医认为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阻塞多因气滞血瘀、经脉瘀阻所致、经期、产后、术后调养不当, 以致风塞湿邪侵袭、气血凝滞, 瘀阻胞宫、胞脉不通, 故治疗以化瘀通络为主, 随证加以疏肝解郁, 益气养血, 补肾温经等中药。方中黄芪、党参行气益气, 以推动血液运行;三棱破血行气, 消积化瘀;莪术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 二者合用其消散结通络之力颇佳;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 软坚通络;柴胡、枳实调畅气机, 疏肝理气, 化瘀通络;炮甲为血中有情之品, 引血入经, 破血行瘀;皂刺、路路通穿经通络、化瘀散结, 性猛力强;甘草调和诸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起消炎、通管作用, 中西药共奏活血化瘀通管之效, 以期达到受孕的目的。

临床证实, 输卵管通液术联合自拟中药通管方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确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柯, 戚延龄.临床妇科子宫输卵管造影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44-45.

输卵管通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 均确诊为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 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精神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 治疗组年龄22~37岁, 平均 (26.43±3.64) 岁, 不孕时间1~8年, 平均 (3.24±0.62) 年, 双侧输卵管堵塞5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 平均 (26.78±3.34) 岁, 不孕时间1~9年, 平均 (3.83±0.92) 年, 双侧输卵管堵塞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 于月经干净后5 d行手术治疗, 术前1 h服用米索前列醇, 常规消毒并局部麻醉宫颈;插入宫腔镜, 调节至能清晰看见宫腔及宫颈管, 然后定位腹腔镜, 分别在两侧输卵管开口处, 将0.6 cm左右的导管插入输卵管, 并将15 m L生理盐水、美蓝液、地塞米松等混合液体注入堵塞侧输卵管, 对其进行疏通。密切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 对于堵塞或部分堵塞者, 进行加压注液75 m L, 并严格控制注射力度及速度。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 常规消毒后, 将15 m L生理盐水、美蓝液、地塞米松等混合液体经子宫造影管注入子宫腔内, 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 并随访1年, 观察两组术后1年内妊娠情况。输卵管通畅判断标准为: (1) 部分堵塞:输注药液时遇到一定阻力, 加压输注时阻力显著降低, 经宫腔镜检查可见输卵管口无药液流出; (2) 堵塞:输注药液时遇到的阻力较大, 经宫腔镜检查可见输卵管口有药液流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并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输卵管堵塞及部分堵塞例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后两组堵塞及部分堵塞例数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P<0.05) , 治疗组治疗后堵塞及部分堵塞例数与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表1) 。

2.2 两组1年内妊娠情况比较

治疗组1年内妊娠率为74.29% (26例)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43% (18例) ;受孕时间为 (8.24±1.16) 个月,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1.76±1.32) 个月,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疾病, 其发病率较高, 由于输卵管管腔一般不会完全堵塞, 堵塞物主要是子宫内膜等物质, 因此, 对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 提高输卵管疏通率, 对术后妊娠尤为重要。

目前, 对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效果显著, 可最大程度减少组织损伤, 且术野清晰, 确保了手术安全性。此外, 在向输卵管注入药液时, 液体压力比常规输卵管通液术大数倍, 故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畅通更为有利[2]。本研究显示, 治疗后, 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均显著提高,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随访1年, 治疗组妊娠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且妊娠时间较短, 这与张凤霞结果相似。表明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及妊娠率, 可作为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洁.探讨输卵管通液术对输卵管堵塞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5) :37-38.

输卵管通液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年龄25~37(26.94±6.83)岁,对照组年龄23~39(29.27±7.4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具体治疗方式:首先麻醉处理,妇科常规检查掌握患者子宫位置、大小。将窥阴器放置后,依次将宫颈扩张至6.5号,将宫腔镜准确、缓慢插入宫腔[1]。以宫腔镜查明宫腔形态,带标志的硅胶管轻柔插入输卵管开口处,适宜速度与压力将美蓝液(40~80ml)推注,并回抽,适当加压推注,直至推注过程完全无阻力[2]。

1.3观察内容和疗效判定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成功受孕情况。显效:推注过程无阻力、无溢出;有效:推注过程有轻度阻力、少量溢出;无效:无改善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见表1。

2.2受孕情况比较观察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19例,受孕率82.6%(19/23);对照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13例,受孕率为56.5%(13/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使得近年来在快节奏生活方式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下,不孕不育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寻求较好的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方法,帮助缓解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疏通效果极佳。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输卵管常规插管通液治疗)和观察组(宫腔镜下插管通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观察组19个月内成功受孕率为82.6%,高于对照组的56.5%(P<0.05)。从研究结果可进一步看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可在直视条件下对输卵管开口情况、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进行全面掌握[3];同时宫腔镜下进行输卵管加压通液时,还可促使输卵管腔内轻度、中度的梗阻得以有效分离、疏通[4];可显著帮助患者改善输卵管梗阻问题,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效果良好的不孕不育治疗方法。综上所述,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用于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输卵管阻塞情况,提高受孕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梅.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40-41.

[2]刘秋香.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94-95.

[3]王敏晶.探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8(62):77-78.

上一篇:“非典型散文”教学下一篇:高效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