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输卵管粘连(共7篇)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1
输卵管、输精管结扎术是目前计划生育工作常用的绝育方式, 具有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有效高的优点。输卵管结扎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期避孕方式, 其手术过程要求熟练细致, 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笔者在对育龄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时发现输卵管、子宫粘连者130例,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输卵管、子宫粘连结扎术的指征并分析其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在对育龄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时发现输卵管、子宫粘连者130例, 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34.5岁;其中, 有症状者14例 (10.77%) , 无症状者116例 (89.23%) ;有病史者18例 (13.85%) , 无病史者112例 (86.15%) 。所有输卵管、子宫粘连者均为后位子宫。
1.2 手术方法
采用两种手术方式:双折压挫结扎切除法与抽芯包埋法。首先, 用0.5%~1.0%利多卡因对手术者进行局部麻醉, 继而探查腹壁是否有粘连, 对大网膜粘连可进行分离, 但粘连严重时不可强行分离。指板将输卵管提起, 在峡部位置用小弯止血钳、皮钳将输卵管峡部系膜小血管区夹住, 保留约1.5cm的间距。然后将输卵管固定拉直, 采用4号丝线将两端结扎, 检查腹内无出血后将腹腔关闭。术后连续服用阿莫西林胶囊5日, 每日3次, 每次服用0.5g。单侧输卵管、子宫粘连者采用抽芯包埋法, 输卵管伞严重粘连者采用双折压挫结扎切除法。
1.3 资料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准确完整记录检查结果与手术记录, 对所有手术者进行跟踪随访。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30例输卵管、子宫粘连妇女中, 单侧输卵管、子宫粘连86例 (66.15%) 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子宫粘连44例 (33.8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行输卵管结扎术时, 10例 (7.69%) 单侧输卵管未结扎明显少于28例 (21.54%) 双侧输卵管未结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双侧粘连相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双侧未结扎相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130例输卵管、子宫粘连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情况对输卵管、子宫粘连结扎术的指征进行分析:由于盆腔炎导致的输卵管粘连是引起输卵管结扎失败的重要原因[1], 输卵管结扎术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做好受术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防止并发症的产生。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助于提高输卵管结扎术的成功率。对输卵管伞严重粘连, 导致粘连组织无法分离或无法复位的患者, 输卵管结扎术往往无法成功。因此,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与临床症状, 重视妇科检查, 对子宫大小、位置、压痛、活动度、附件包块等情况清楚掌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受术者造成伤害。
3 讨论
输卵管结扎术是目前计划生育工作常用的绝育方式, 具有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有效高的优点。对输卵管、子宫粘连者行输卵管结扎术时手法要轻柔, 避免撕裂附件引起出血, 对粘连严重者, 必须仔细辨别组织与子宫的关系, 注意观察切除物是否有管腔[2]。本文收集的130例输卵管、子宫粘连者均为后位子宫, 无法复位, 对无法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应选择其它节育方式。
对输卵管、子宫粘连者大多数可选择抽芯包埋法进行输卵管结扎, 其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对粘连严重者即便采用双折压挫结扎切除法, 其手术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因此, 对育龄妇女而言必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及早发现盆腔炎与输卵管疾病及早治疗。育龄妇女在行输卵管结扎术后使用抗生素, 避免切口感染。
由于现代社会, 人们工作压力普遍较大, 无症状的输卵管、子宫粘连妇女往往无法及时发现盆腔炎的发生。因此, 对有流产史、刮宫史等高危因素的妇女, 务必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以期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育龄妇女输卵管、子宫粘连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输卵管结扎术的有效性, 在术前必须对盆腔炎及输卵管疾病进行积极防治, 以提高避孕节育的有效性, 保证妇女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3]。通过健康教育加强宣传计划生育工作, 提高妇女对急慢性盆腔炎发病的认识,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实现对输卵管、子宫疾病的有效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输卵管、子宫粘连结扎术的指征并分析其对策。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育龄妇女在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时发现的268例输卵管、子宫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侧输卵管、子宫粘连86例 (66.15%) 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子宫粘连44例 (33.8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行输卵管结扎术时, 10例 (7.69%) 单侧输卵管未结扎明显少于28例 (21.54%) 双侧输卵管未结扎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育龄妇女输卵管、子宫粘连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输卵管结扎术的有效性, 在术前必须对盆腔炎及输卵管疾病进行积极防治, 以提高避孕节育的有效性, 保证妇女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关键词:输卵管,子宫,结扎术,指征,对策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2-113.
[2]张敏.86例输卵管结扎术中子宫输卵管粘连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1) :1669-1670.
[3]姬树伟.输卵管结扎术后腹痛16例原因分析[J].中外医疗, 2010, 29 (4) :94.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2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诊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腹腔镜
在女性不孕症中,输卵管性不孕是最常见的因素。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原因很多,但以输卵管不通或功能障碍为多见。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 salpino graphy,HSG)和腹腔镜是诊断妇女性输卵管性的主要和互补方法,在临床上也得到的较为普通的应用[1]。近年来,我院通过对女性不孕症中接受HSG和腹腔镜检查的198例患者进行了诊治,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录的接受腹腔镜诊治的不孕症患者396例768条输卵管进行检查。其中年龄最大的44岁,年龄最小的22岁,平均(31.1±4.2)岁;不孕时间最长的16年,最短的1年,平均(5.1±2.6)年;按是否有过妊娠来分,原发性不孕患者212例,继发性不孕患者184例。
1.2 检查方法
1.2.1 HSG检查
选择自月经净后3日至排卵期前进行,即月经周期中的第(7±4)日间。欲了解子宫颈内口情况者,应在排卵期后造影。患者排空尿液,卧位作妇科检查,摸清子宫大小、位置及屈度,更换手套,造影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造影剂为40%碘化油,宫腔内推注碘油5~10mL。为避免空气气泡随同造影剂注入到子宫腔,应当将造影剂在导管内填充完全后,再将导管经子宫颈外口缓慢插入进子宫颈管内,然后按操作规范进行造影和摄片。24h后擦洗阴道,清除可能积留在阴道内的碘剂,再摄盆腔片一张,观察造影剂有否进入腹腔,以确定其通畅情况。如用泛影葡胺作造影剂者,于注药完毕及20min后各摄片一张,次日不再摄片[2,3]。
1.2.2 输卵管通液和手术
腹腔镜下诊查患者,经各种检查证实确未妊娠者。术前3d禁性生活,月经干净3~7d后住院进行检查。经子宫行美蓝(亚甲蓝)通液术,在术中,医生要除了要全面探查盆腹腔及上腹腔外,还要对患者的盆腔粘连程度进行评价。观察美蓝液出伞端情况,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4]。通液术后2周内禁性生活,以防感染。腹腔镜下诊查:结果分为3类:通畅,部分通畅,不通。
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检查通畅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当腹腔镜下诊断与HSG诊断有不同,如果腹腔镜下通畅而HSG不通,判定为假阴性,反之判定为假阳性[5]。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盆腔粘连患者HSG和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结果比较
384条输卵管经HSG和通液检查,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256例,占总数的79.0%,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228例,占总数的61.6%。详见表1。
注:例数<10则不计算百分率。按数据比例直接对比
2.2 与腹腔镜下检查情况220条比较,HSG结果提示患者软管形态不佳和伞端粘连的共有310条,符合率(220/310)为71.0%;而HSG检查提示,显示积水的输卵管580条,腹腔镜下的检查结果只有410条,符合率(410/580)为70.7%。
3 讨论
女性不孕症未采取避孕措施正常同居一年而未妊娠者,可诊断为不孕症。有研究表明,
输卵管和盆腔病变占女性不孕原因的30%~35%。
输卵管具有运送精子、拾取卵子及把受精卵运送到子宫腔的重要作用,输卵管不通或功能障碍成为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最常用的方法是HSG和腹腔镜。
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ography,HSG)于20世纪20年代时即已被采用,系通过子宫颈管向子宫腔内注入由高原子序数构成的高比重物质碘剂,在X线摄片下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的人工对比,使管腔显影,从而了解子宫及输卵管腔道内情况。造影不但能提示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的部位,还能观察子宫腔形态。此种检查比较安全、不需麻醉、无明显痛苦、能为患者所接受。
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术是当前治疗输卵管堵塞最佳技术,它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可以将手术视野放大,使手术部位更加清晰可辨,因而大大减少了手术的难度,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由于手术是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减少了组织干燥和污染的机会,也减少了异物进入腹腔的危险。因此减少了术后粘连形成的机会[6,7]。
研究结果显示,384条输卵管经HSG和通液检查,阳性符合率(敏感度)为256例,占总数的79.0%,阴性符合率(特异度)为228例,占总数的61.6%。盆腔粘连程度越轻,HSG与腹腔镜诊断的阳性符合率越高,提示HSG的敏感度越高。反之亦然[8]。
本研究同时也显示,与腹腔镜下检查情况220条比较,HSG结果提示患者软管形态不佳和伞端粘连的共有310条,符合率(220/310)为71.0%;而HSG检查提示,显示积水的输卵管580条,腹腔镜下的检查结果只有410条,符合率(410/580)为70.7%。
我们认为,因为HSG对盆腔粘连的不孕患者检查在敏感度与特异度方面有所不同,不管HSG结果如何,应积极进行腹腔镜检查。
参考文献
[1]卢少红,杨进琼.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6(22):122-123.
[2]陈冬梅,谢梅青,李春花.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在诊断输卵管性不孕中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1):81-84.
[3]左文莉,王苹.四种输卵管通畅性检测方法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44(1):29-31.
[4]耿俐,马俊英.B超监视下行子宫输卵管通液的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8,19(1):43.
[5]孙爱军,黄坚,周远征,等.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腹腔镜检查对盆腔粘连不孕诊治价值的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69-371.
[6]张逢春.腹腔镜诊治不孕症35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8,52(47):96
[7]李荣香,刘春玲,李燕.206例不孕症患者应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655-1656.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3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疗效
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 这与输卵管、卵巢等都存在很大关联, 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输卵管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 发病率甚至出现增长趋势, 因此, 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也一直被医学界所探讨。常用方法为通液试验, 不过这种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国外首先研发了利用生育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虽然让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不过治疗费用很高, 且易给患者身体造成创伤。现阶段, 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 为研究腹腔镜治疗不孕症如输卵管粘连等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以该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腹腔镜治疗不孕症如输卵管粘连等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以该院在收治的5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在22~45岁之间, 平均年龄 (29.34±2.64) 岁, 不孕时长为3~14年, 继发不孕患者39例, 原发不孕患者17例。把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平均年龄 (30.63±2.84) 岁;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平均年龄 (31.73±2.65) 岁, 每组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测得知排卵正常, 患者的输卵管中有积水存在。除此之外, 患者还接受输卵管造影检查, 通过检查发现其输卵管有阻塞现象。
1.2 一般方法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在行手术之前, 患者分别要进行心、肝、肾、肺等功能的检查, 然后给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 在患者月经结束3~7 d内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首先给患者行全身麻醉, 在此状态下, 先取脐部作为穿刺点置腹腔镜, 人工气腹压力设定为14mm Hg, 再取右下腹麦氏点、左下腹麦氏点对应点作为穿刺点置套管, 通过腹腔镜观察患者的输卵管、卵巢、子宫外形的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腹腔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 对36例输卵管粘连患者行盆腔粘连分解手术, 采用单极电凝方式将粘连的输卵管进行分离, 尽量使卵巢形态、盆腔脏器、子宫等器官的解剖位置恢复正常。对输卵管积水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若患者管腔较为狭窄, 则对其行输卵管吻合术。术后将稀释后的美蓝液体注入患者宫腔内。仔细观察患者输卵管是否通畅, 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术后均给予患者服用孕三烯酮, 2次/d, 1粒/次, 持续服用90 d即可。除此之外, 还为患者行抗感染治疗, 避免手术部位受到感染。
1.2.3 术后处理方法
术后, 用术尔泰 (羧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 50 m L对患者的输卵管进行疏通。针对通而不畅的患者则建议其在月经完毕后的5~7 d内使用这种方法疏通输卵管, 每月1次, 持续3个月即可。为了避免出现输卵管再次粘连现象, 在术后不要采取避孕措施。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输卵管无积水现象, 且输卵管完全无粘连、梗阻扭曲症状。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2 结果
半年后, 对56例患者进行回访, 其中宫内妊娠45例、异位妊娠11例。经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有26例 (92.9%) 患者经治疗后输卵管疏通, 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 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 (64.3%) 输卵管疏通, 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结论
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很复杂,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上看, 女性不孕人数在近2年呈现上升趋势, 传统对不孕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输卵管造影与输卵管通液术, 不过这两种治疗方法均没能取得理想效果[1]。而通过腹腔镜可以对患者的不孕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检查, 它还能够实现对盆腔状况的直接观察, 除此之外, 也可以对患者的子宫双附件进行详细检查。
腹腔镜的检查工作需要在患者麻醉的前提条件下才可实施, 它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出现假性梗阻现象, 并且在镜下输卵管还可以进行通水实验, 以此判断患者输卵管是否完全通畅, 观察期输卵管的梗阻位置及蠕动功能的变化情况[2]。腹腔镜可以与染色液联合使用, 通过两者的联合可以将患者的输卵管形态、伞端情况、梗阻部位、管外粘连情况等病变清晰展现出来, 以患者的输卵管阻塞及盆腔粘连情况为依据, 对患者行腹腔镜手术。
据统计, 女性发生不孕症的概率为10%, 输卵管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9]。女性的输卵管是卵子受精的良好场所, 它位于腹膜与子宫之间, 若女性体内的病原扩散蔓延, 便会引起输卵管出现扭曲、梗阻现象。粘膜也会遭到破坏, 且蠕动功能会受到很大损害[3]。输卵管性不孕症发生病变后并无疼痛症状, 体征变化也不明显, 因此常常会被忽略, 无法及时发现自身的病情变化情况。输卵管造影是以往检查输卵管的主要方法之一, 不过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 它只能够对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情况做出判断, 并不能够对患者输卵管的粘连情况与盆腔病理进行仔细观察, 无法改变输卵管梗阻现象。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利用腹腔镜对患者进行检查, 能够直接观察到其体内输卵管形态, 确保对排卵管通畅性的诊断准确无误。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取活体组织对患者病因进行明确,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 医生能够通过加压通液、伞端成形等方式使女性输卵管功能得到恢复, 并且实现正常解剖。另外, 通过腹腔镜检查还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盆腔脏器, 及时发现导致患者不孕的患者潜在盆腔疾病, 例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IVF/ET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中的主要适应症就表现为输卵管性不孕症, 通过相关资料显示, 这类适应症的发生率所占比例为55%[4]。现阶段, 随着医疗技术越发成熟, 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输卵管不孕症的治疗中, 患者通过行腹腔镜手术后, 输卵管梗阻现象完全消失, 实现了输卵管的通畅性, 盆腔结构也得到合理改善, 给患者术后受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
输卵管是异常是导致女性不孕的最主要因素, 通过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患者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 从该次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 观察组输卵管粘连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好, 患者术后输卵管疏通率高达92.9%, 这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法能够对输卵管粘连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将腹腔镜治疗与美兰通液相结合使用,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输卵管的变化情况, 通过它可以及时观察到患者输卵管的梗阻现象, 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这种病症后, 便会立刻找出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它不但可以对患者的不孕症情况进行诊断, 而且还可以给医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使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得到缓解, 其活动性也能够尽快恢复正常。除此之外,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清除患者子宫内膜中的异位病灶, 处理患者的囊肿剥除及其子宫肌瘤剔除等状况, 以此实现治疗目的。
通过该研究发现, 腹腔手术治疗存在很多优点, 例如手术创伤切口小, 不影响患者术后受孕, 且能够提出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患者术后皮肤组织基本不会受到损伤, 术后并发症率低, 出血量非常少, 盆腔结构恢复快[6]。在手术进行过程中, 可以实现对患者盆腔的彻底清洗, 并且给患者使用防粘连药物, 避免不断渗出大量炎性物质, 有利于使患者盆腔内的环境得到改善, 妊娠几率也会因此大大增加[7]。
腹腔镜手术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女性输卵管发生病变后的受损程度和经过治疗后输卵管功能的恢复情况。除此之外,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卫生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给患者传授受孕知识, 降低输卵管粘连的发生率, 使受孕率得到提升。据研究表明, 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率非常低[8], 从该研究可看出腹腔镜手术治疗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有26例患者经治疗后输卵管疏通, 且无患者出现并发症。
在手术进行中, 医生操作需谨慎, 对患者进行止血后, 要将其卵巢、子宫、输卵管及周围组织的粘连现象及时解除, 剪掉粘连带, 使脏器功能的解剖关系恢复正常, 提高女性输卵管的通畅性, 加强其运卵功能。术后对患者盆腔进行仔细冲洗, 给患者使用防粘连药物, 避免出现术后粘连现象。
参考文献
[1]徐晓仙.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10) :47.
[2]蒋亚玲, 李冰, 刘璨.宫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输卵管不孕症96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5下旬刊) :742.
[3]孙书斌.宫腔镜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13 (7) :85.
[4]张耀, 潘长青, 舒晓芳.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 2011 (11) :1222-1224.
[5]卢晓玲, 彭晓莹, 文小荣.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1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6) :983-985.
[6]黄钰华.妇女不孕症合并盆腔粘连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18) :30-32.
[7]王红霞.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治疗妇女不孕症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 2013 (26) :97-98.
[8]比丽克孜·艾克木克比努尔·艾则孜.宫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2013 (6) :76-77.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伴输卵管不孕42例, 按输卵管通畅受损程度分为:输卵管近端阻塞8例, 远端阻塞31例, 通而不畅3例, 全部合并盆腔炎性粘连。
1.2 腹腔镜诊断
盆腔炎性粘连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周围有较多粘连带, 与盆壁、子宫或卵巢粘连。输卵管卵巢自身粘连:输卵管与同侧卵巢包裹粘连。盆腔粘连:除附件粘连外, 还可见子宫、附件与盆底、腹膜、子宫与大网膜、子宫与盆腔浆膜粘连。输卵管通畅度检查[1]判断方法为在腹腔镜下通美蓝液实验。迅速并准确诊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及阻塞部位、输卵管形态、伞端情况、管腔外粘连及盆腔其他病变。输卵管通畅:经宫腔注入5~10 ml美蓝液, 见双侧输卵管伞端有美蓝液流出, 注药阻力小。输卵管近端阻塞:一侧阻塞多见于宫角部或间质部阻塞, 注入美兰后输卵管不充盈, 无美蓝液自伞端流出;两侧宫角均阻塞, 见宫壁变蓝色, 美蓝进入盆腔静脉丛。输卵管远端阻塞:多见于伞端完全闭锁或不完全闭锁。完全闭锁时, 注入美兰液后, 整条输卵管充盈, 输卵管浆膜变为蓝色;伞端部分闭锁时, 伞端变形有美蓝自伞端小孔流出。输卵管通而不畅:注入美蓝液, 虽有美蓝自伞端流出, 但阻力很大。
1.3 手术情况
手术方法首先分离粘连。将输卵管与子宫、卵巢、侧盆壁及与肠管、大网膜粘连分离。电凝分离加剪刀锐性分离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伞端造口[2]。具体操作:用剪刀剪开伞端开口处瘢痕组织, 弯分离钳插入伞端开口处, 慢慢张开钳嘴, 扩张伞口后缓缓退出, 无损伤钳钳夹已切开的伞端, 向不同方向轻拉伞端组织, 直到伞口完全张开, 然后在开口外侧, 用电钩在距边缘约0.3 cm处电凝浆膜层, 使伞口外翻;或在伞端外侧间断缝合2~3针使其外翻。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用于近端阻塞患者, 具体操作:宫腔镜探查宫腔, 用5f的导管插入输卵管开口处, 镜下见导管通过输卵管间质部时, 钳夹输卵管浆膜层并把输卵管拉直, 使导管顺利通过输卵管狭窄部, 取出导丝, 注入美蓝, 看到伞端有美蓝流出, 说明输卵管通畅。手术结果:输卵管近端阻塞行宫腔镜下插管两侧不通2例, 一侧不通3例。通而不畅改善2例。远端阻塞均通畅。围手术期药物处理:术前阴道擦洗3 d, 术后予抗生素治疗3~5 d, 首选头孢菌素类和替硝唑。术后3个月内输卵管通液, 盆腔理疗及[3]中药治疗, 预防输卵管阻塞, 防止宫外孕发生。
2 结果
术后结果:42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病例,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最短20 min, 最长70min, 平均40 min。术中出血5~30 ml, 平均10 ml。平均住院天数4 d。术后受孕情况:术后三个月内怀孕8例;半年内怀孕17例;异位妊娠2例;受孕率67.5%。
3 讨论
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伴输卵管不孕, 不仅创伤小, 出血少, 恢复快, 并发症少, 而且检查的同时, 可以实现治疗目的。且手术显示清晰, 创面可细致剥离和对合, 减少邻近组织损伤, 使用无损伤器械对盆腔, 腹腔干扰小。我们体会, 通过盆腔粘连松解, 恢复输卵管正常解剖形态, 清除粘连组织, 避免输卵管分离面再次粘连。伞端造口不用电刀损伤伞端组织, 以免影响日后拾卵。伞端出血双极电凝点到为止, 不可过度电凝。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不可暴力插管, 损伤输卵管。总之, 术后受孕率较满意。腹腔镜手术是盆腔粘连及输卵管不孕患者的最佳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伴输卵管不孕的临床效果及技术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伴输卵管不孕42例患者的资料,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4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1例中转开腹, 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070 min, 术中出血530 ml, 平均10 ml。术后受孕率达67.5%,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腹腔镜诊治输卵管不孕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等优点, 既明确诊断, 又能达到治疗目的, 是诊治输卵管不孕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盆腔粘连,输卵管不孕,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322-2325.
[2]李光仪.实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10-123.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从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到本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8例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患者年龄22~41岁, 平均 (27.4±3.6) 岁;不孕年限2~7年, 平均 (3.3±0.5) 年;原发性不孕36例, 继发性不孕52例;有宫外孕史15例。输卵管单侧阻塞14例, 双侧阻塞74例, 其中输卵管伞端闭锁52例, 其他部位闭锁22例。根据盆腔粘连致密程度、是否有子宫直肠窝闭锁、粘连范围、输卵管是否粘连评价盆腔粘连程度, 其中盆腔轻度粘连30例, 盆腔中度粘连38例, 盆腔重度粘20例。
1.2 腹腔镜手术
患者月经干净后3~7d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各项检查, 常规全麻, 取膀胱截石位, 根据患者子宫粘连情况放置适宜举宫器;在脐周做一个1cm左右切口, 制造CO2人工气腹, 压力为11~13cm H2O柱, 置入10 mm Trocar, 在两侧下腹麦式点水平处做2个0.5cm左右的操作孔;将手术器械置入腹腔, 再采用套管将腹腔镜镜头呈30°置入腹腔, 按照子宫直肠陷凹、两侧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表面、子宫膀胱腹膜陷凹、子宫体的顺序进行探查, 根据病灶情况选择手术方案。①电凝术, 采用单极、双极电凝将盆腔粘连分离, 使卵巢、子宫及输卵管之间能充分游离, 恢复正常解剖关系。②输卵管造口术, 对于输卵管伞端闭锁或者输卵管积液的患者, 行输卵管造口术疏通。在输卵管伞端做一切口, 使输卵管黏膜充分暴露, 并将其呈卷袖状翻出, 对输卵管伞端进行电灼固定。③松解复位术, 对于输卵管粘连、扭曲的患者, 行松解复位术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对于盆腔重度粘连患者于松解复位术后实施体外受精助孕。手术完成后, 常规美兰通液, 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 盆腔内留置透明质酸钠或者200ml甲硝唑注射液防止盆腔再次粘连[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1例中转经腹手术治疗,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2年的随访。随访发现, 88例患者中, 术后妊娠的有33例, 占37.50%。33例成功妊娠者中, 正常妊娠19例, 占21.59%;异位妊娠8例, 占9.09%;早期流产4例, 占4.55%;中期流产2例, 占2.27%。
2.2 盆腔粘连程度与妊娠关系
术后盆腔粘连程度决定着妊娠率, 盆腔轻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中度及重度粘连患者。轻度、中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比较χ2=5.7073, P<0.05;轻度、重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比较χ2=17.0139, P<0.01;中度、重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比较χ2=4.6148, P<0.05。不同盆腔粘连程度患者妊娠率比较见表1。
[例 (%) ]
3 讨论
导致育龄期妇女不孕的原因较多, 包括急、慢性盆腔炎, 输卵管阻塞, 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负责输送卵子、精子及受精卵, 是精子贮存、获能及受精的主要场所。输卵管阻塞会导致患者排卵障碍, 即使排卵后也会阻挡卵子及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最终导致不孕。盆腔粘连多因盆腔受到解脲衣原体、沙眼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后引发炎性反应所致[4]。盆腔粘连会累积卵巢, 使卵巢内分泌及排卵功能受到影响, 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最终也会导致不孕。
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模式的转变, 患者及临床更倾向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主要采用器械操作, 能减少盆腔器官长时间暴露, 能有效切断空气中的感染源, 同时也能减少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中纱布、手套等对盆腔的损伤, 有效降低术后粘连发生率。腹腔镜手术一般以电凝、电切为主, 可以彻底止血, 减少术中出血量。此外, 腹腔镜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创手术, 其切口较小, 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术前一般会用腹腔镜对盆腔进行全面探查, 可将微小病灶充分显现出来, 可提高病灶清除率。张耀、何玮、孙敏等[5]研究发现, 对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术后妊娠率与传统经腹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 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与经腹手术相当, 而其创伤却比经腹手术小, 放大效果易于观察盆腔粘连情况, 有利于准确评估粘连程度, 且能充分而有效暴露术野, 便于手术。因此, 腹腔镜手术比传统经腹手术更具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妊娠率为37.50%, 与笪玉静, 徐菲红等[6]报道的30%~40%相符。值得注意的是, 盆腔粘连程度与妊娠率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中, 轻度、中度、中度粘连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较明显 (P<0.05) , 说明盆腔粘连程度越轻, 患者就更容易受孕, 妊娠率就越高。因此, 对于中、重度盆腔粘连患者, 应考虑进行辅助生育治疗, 如采取输卵管结扎术、试管婴儿等实现生育目的。
综上所述,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伴盆腔粘连性不孕症, 可将微小病灶清晰显现, 提高病灶清除率。术后妊娠率容易受到盆腔粘连程度的影响, 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辅助生育技术, 提高患者妊娠率。
参考文献
[1]张炜, 夏和霞.输卵管性不孕的病因和流行病学[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 27 (8) :561-563.
[2]沈念春, 何造雄, 曾琼, 等.3种方式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 19 (2) :101-105.
[3]刘红丹, 吴菲远.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应用临床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20) :1870-1871.
[4]孙少青.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26) :3676-3715.
[5]张耀, 何玮, 孙敏, 等.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0, 19 (1) :55-57.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因继发性闭经或经量减少等原因就诊,诊断为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的患者50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2.28岁,宫内操作次数都在1~9次,平均次数为1.5次,平均病程5.2个月,所有患者排除内分泌异常,且无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无雌孕激素使用禁忌证。其中经量减少36例,继发性闭经14例。
1.2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研究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宫腔操作次数及粘连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联合IUD放置术及人工周期治疗,研究组给予TCRA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及IUD放置术及人工周期治疗。
1.3术后处理方式:研究组术后宫腔放置球囊子宫支架(型号J-BUS-404000)一枚,术后第5天取出球囊子宫支架并置“母体乐”宫内节育器一枚,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补佳乐”(德国拜耳,1毫克/片),2毫克/次×21 d,后10 d加服“地屈孕酮片(达芙通)”(荷兰,10毫克/片),10毫克/次×10 d,形成撤退性出血。下一周期于月经第3天开始,共用3个周期。对照组术后宫腔放置“母体乐”宫内节育器一枚,术后常规给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术后行人工周期治疗3个周期,具体用法及剂量同研究组。
1.4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标准:术后随访3~1 2个月,无停止治疗者。术后2个月常规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内膜情况及宫腔形态是否规则,是否复发粘连。有生育要求者取出节育器。停药后随访月经及妊娠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月经改善情况。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月经恢复正常,子宫腔的形态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镜下可见;(2)显效(好转):月经量较术前增加,宫腔形态基本正常,宫腔镜下未见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开口;(3)无效:术后宫腔再粘连,需行二次手术治疗。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应用卡方检验和四格表确切概率法进行数据分析。若P<0.05,则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术后宫腔粘连情况比较: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有6例发生粘连,其中轻度粘连3例,中度粘连2例,重度粘连1例,总粘连率为20%(6/30);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有10例发生粘连,其中轻度粘连6例,中度粘连2例,重度粘连2例,总粘连率50%(10/20)。两组之间比较P<0.05(P=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CRA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及IUD放置术及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减轻TCRA术后再次发生粘连的程度。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愈12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9/30);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14/20)。两组之间比较P<0.05(P=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的综合治疗能够很好的预防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优于未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的治疗。
3讨论
3.1宫腔粘连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宫腔粘连主要危害育龄期妇女,导致经量减少、继发性闭经、反复流产、周期性下腹痛及继发性不孕等。宫腔粘连的发病原因包括内膜损伤、感染、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及低雌激素状态等[2]。子宫内膜基底层功能异常和组织结构破坏是引起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此外,子宫内膜急、慢性炎症、严重感染,特别是子宫内膜结核也是促使宫腔粘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宫腔粘连存在与妊娠相关的三联征:宫腔器械操作、感染、低雌激素状态[3]。本研究50例宫腔粘连患者中,有宫腔手术史48例,大部分与妊娠相关,与文献报道一致。
3.2宫腔粘连的治疗方式:目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宫腔粘连治疗的标准方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确定宫腔粘连部位后,通过镜下手术剪对宫腔粘连部位进行锐性分离来增大宫腔容量的一种微创手术。对于大多数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根据粘连情况的不同,手术器械及方式也不同,如宫腔镜下微型剪分离术、宫腔镜下环状电极切除术、宫腔镜下针状电极及宫腔镜光学激光切除手术等。为了改善IUA患者预后,人们提出了很多TCRA后辅助治疗方法改善手术效果及预防粘连复发,这些辅助治疗包括物理屏障、雌激素疗法、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治疗等。物理屏障包括宫内节育器(IUD)、Foley尿管水囊、cook宫腔水囊、凝胶等。Kodaman PH[3]等研究认为对于宫腔粘连术后置入介质机械性膨开子宫内膜防止再粘连,并应用雌激素促进内膜生长修复,也可以应用一些新型的抗凝剂,有望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率与活产率。TCRA手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但由于宫内节育器不能使子宫壁完全分离,在节育器中间子宫壁仍有可能再次粘连,且有嵌顿的可能。术后宫腔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3-10天被认为是另一种有效的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方法。刘明星等[4]研究认为TCRA手术后宫腔内放置球囊加置宫内节育器联合治疗比单独放置球囊或者单独放置宫内节育器预防粘连效果好。但Foley球囊导尿管放置时间过长患者会感到不适及有盆腔感染的可能,且充水球囊注水后宫腔压力不易掌控使球囊压迫子宫壁,导致内膜缺血,影响内膜修复。Acunzo等[5]研究表明TCRA术后宫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几丁糖等防粘连药物,能在近期有效降低再次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减轻粘连程度,被认为是防止再次粘连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药物在宫腔内发挥作用及停留时间有限,远期效果欠佳。因特系防粘连膜也尝试用于宫腔粘连的治疗,但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TCRA术后放置cook球囊子宫支架起机械屏障及支架作用。和宫内节育器等其他物理屏障比较,cook球囊和子宫正常的宫腔形态相似,更好的使双侧宫角及宫腔边缘充分分离,并使子宫内壁所受压力均衡,在有效止血的同时,促使子宫内膜沿支架表面规律生长。对于内膜严重纤维化的宫腔粘连患者,雌激素可以促进内膜再上皮化,加速内膜层再生,通过形成功能性子宫内膜,达到分离宫腔,预防再粘连的目的。TCRA术后给予雌激素或者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已取得广泛认同,本文吸收宫腔粘连的综合治疗理念,采用TCRA+术后物理屏障联合雌激素的辅助方案治疗宫腔粘连,观察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TCRA联合球囊子宫支架放置术及IUD放置术及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减轻TCRA术后再次发生粘连的程度,能够很好的预防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优于未放置球囊子宫支架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Robinson JK,Swedarsky-Colimon LM,Isaacson KB.Postoperative adhesiolysis therapy for intrauterine adhesions(Ashermans'Syndrome)[J].Fertil Steril,2008,90(2):409-414.
[2]Westendorp IC,Ankum WM,Mol BW,et al.Prevalence of Asherman's syndrome after secondary removal of placental remnants or a repeat curettage for incomplete abortion[J].Hum Reprod,1998,13(12):3347-3350.
[3]Kodaman PH,Arici A.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d fertility outcome:how to optimize success?[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07,19(3):207-14.
[4]刘明星,李冰,王芳.宫腔粘连分离术后3种抗粘连方法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1):869-870.
子宫输卵管粘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结婚同居2年未避孕仍未怀孕,经常规影像学检查证实输卵管阻塞,择期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排除有手术禁忌症者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子宫发育不良、合并肿瘤者以及不能配合完成12个月随访者。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其中几丁糖组患者年龄21~40(27.06±4.33)岁;病程2~11(3.06±2.17)年输卵管阻塞88条。丹参注射液组患者年龄21~39(26.98±4.21)岁;病程2~10(3.22±2.05)年;输卵管阻塞87条。联合组患者年龄21~39(27.17±4.05)岁;病程2~11(3.05±2.10)年;输卵管阻塞89条。3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输卵管阻塞条数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d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经单弯导管注入几丁糖注射液2ml,术后1个月再次注入几丁糖注射液2ml;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20ml,1次/d,连续治疗7d;联合组患者同时给予几丁糖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与几丁糖组、丹参注射液组相同。三组患者术后均给予3d消炎、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输卵管介入再通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术前输卵管阻塞率分别为91.67%、92.55%和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96.59%、96.55%和97.75%,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及12个月妊娠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术后12个月妊娠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联合组比较,*:P<0.05
2.3 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或中度腹痛术后1~3d有少量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也未出现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孕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占总发生了的30%~40%[2]。输卵管阻塞发病原因复杂,输卵管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引起输卵管纤维组织增生或发生疤痕样改变,损伤输卵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纤毛运动功能以及内膜功能,最终造成输卵管阻塞。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再通率高,创伤小,术后妊娠率较高,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常规手段[3]。但需要注意的是,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黏连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对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黏连发生中均有报道但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并未有明确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单用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以及联合用药在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黏连发生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几丁糖为聚氨基葡萄糖,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无抗原性以及降解吸收好等特点[4]。临床研究表明,几丁糖对上皮细胞内皮生长以及组织生理性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局部出血、血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预防组织粘连的发生有确切效果[5]。丹参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丹参酮、丹参醌、酚性酸等均有加速组织修复、抑制纤维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抑制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发挥预防再黏连的效果[6]。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均较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再通率较高,而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对术后再通率无明显影响;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黏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且两药连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和丹参注射液、几丁糖安全性均较高。
总之,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摘要: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将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几丁糖,丹参注射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预防,术后再粘连,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任荣强,王茂林,钱曙芳,等.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05-2806.
[2]邓全越.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3065-3066.
[3]蔡庆娟.输卵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0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26-1727.
[4]陈增.几丁糖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粘连阻塞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93.
[5]黄益,张东木,庄娘妥,等.医用几丁糖预防输卵管再通术后粘连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685-3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