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法

2024-07-28

信息量法(精选12篇)

信息量法 篇1

所谓压缩, 本质上讲就是借助特定的编码, 对文件数据进行重新组织, 去除信息中的冗余, 以实现文件“瘦身”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对无损压缩的原理产生困惑, 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字符信息在无损压缩的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呢?②压缩既然是编码方式的调整, 那何以说这种调整能够实现去除冗余信息的目的呢?

● 课堂实验的引入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笔者借鉴了陈凯老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上开设的栏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集锦”系列文章中《更多信息, 更少容量》一文的内容, 在课堂上引入了这个实验:先打开附件中的记事本, 利用键盘输入并保存一个含有全部不重复英文大小写字母的文本文件, 其大小为26个字节 (每个字母占一个字节) , 使用计算机中安装的Win RAR压缩软件对其进行无损压缩, 再观察其压缩后文件的大小。学生就会发现, 压缩完之后文件所占空间不仅没有缩小, 反而增大了许多。其原因学生很容易理解, 压缩一个文件不仅是转换一种编码方式, 同时文件还被做了一个“加壳”操作, 新格式的文件中含有描述自身特性和编码方式的相关内容, 而这些必要的信息描述本身则会占去相对较多的文件容量。

接下来让学生尝试进行若干实验, 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从而引出他们对压缩编码的一些思考。

按照操作要求, 在原始文件内增加字符信息, 然后观察文件压缩前与文件压缩后容量的变化情况。尝试的操作有:将某个字母重复多次;添加重复的单词;将整个字母表复制、粘贴多次等。使用Win RAR软件进行压缩, 压缩前后文件大小的对比如表1所示 (内容仅作参考) 。

对比观察后, 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在一定次数的整体复制后, 压缩软件会将重复的字母过滤掉, 无论多少次操作, 压缩文件的大小基本不变;②若在字母表中添加不重复字符, 则压缩软件在压缩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 实验以及现象的解释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字符压缩的方法, 笔者又让学生继续尝试新的实验。

首先, 还是使用记事本文件新建两个纯字符的文本文档, 使用键盘在第一个文档中输入一整句英语绕口令“canyoucanacanasacannercancanacan” (你能够像罐头工人一样装罐头吗?) , 并去掉其中的大小写、空格和标点符号, 完成后保存。在第二个文档中输入26个英文小写字母外加“123456”, 完成后保存 (字符数和第一个文档完全相同) 。然后, 分别对这两个文件使用Win RAR进行压缩, 结果如上页表2所示。

实验结果和学生想象的有很大出入, 大家都以为第一个记事本文件压缩后会更小, 因为其中存在很多反复出现的单词 (即所谓的冗余信息) , 而第二个记事本文件中未出现一个重复字符, 可最终压缩后的文件大小竟然是一样的。若要解释这个问题, 就必须对压缩机制作更深入的分析。

其实, 压缩软件在对文件进行压缩前, 首先会对将要被压缩的文件进行检索。检索过程中压缩软件会将一部分字符挑选出来, 放到一个指定的位置, 称之为“搜索缓冲区”或者“字典库”。之后在进行字符压缩时, 若检索到出现的字符在字典库中已经存在, 就用对应关系来替换字符本身, 以达到缩小空间的目的。

上述实验中之所以两个文件在压缩后大小都一样, 主要是因为两个文件中的内容都被整体当作字典放入了字典库中, 也就是说只有当字典库中放入了一定规模的字符信息后, 压缩软件才真正开始表现出压缩功能。

● 字典法压缩实践

初步介绍了压缩软件的工作机制之后, 笔者又尝试让学生进行如下小实验:用人脑, 而不是用计算机来对文本进行压缩。希望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 体会字典法压缩的原理。

先打开记事本文件, 输入一段英语绕口令 (A writer writes:Don’t write write as rite.) , 保存并查看文件大小 (42个字节, 其中包含空格和标点符号) 。然后取其中若干个字符作为字典, 以字典法来进行信息的压缩, 将压缩后的信息内容保存到另外一个记事本文件中, 并观察对比文件大小的变化。压缩时, 以前面的几个字符作为字典, 具体字典信息如表3所示。

若在压缩时, 绕口令中有连续两个字符与字典库中所存在的字符相符, 那就用两位数字表示从第几个字符开始取几个字符, 如35表示write。如果字符并没有在字典中出现过, 则要标注上0, 如0s就表示s这个字符不在字典中, 以免解压缩时产生混淆。另外, 有些字符虽然出现在字典中, 但只有一个字符与字典相符, 这样也就未必需要使用到字典。

根据规则, 压缩后的信息如表4所示。

通过对比, 发现压缩前后文件缩小了1个字节, 字典法在压缩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此作为基础, 笔者又让学生尝试对之前使用过的英语绕口令 (加入空格字符) 使用字典法进行压缩 (如表5) , 让学生先讨论并寻找适合的字典放入字典库中, 然后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字典进行相应的压缩。

如表6、下页表7所示, 是学生讨论探究后尝试使用的部分字典以及使用该字典进行压缩后的信息及信息大小, 针对不同的字典笔者发现有很多值得和学生探究的地方。

使用这个字典后, 学生发现压缩率的高低与字典有很密切的关系, 如果使用了不合理的字典, 字符在压缩后, 空间不仅不会缩小, 反而会变大。

使用这个字典后, 学生会发现压缩后文件的大小明显减小了。因此, 笔者又提出问题:压缩后信息中的“126”代表什么意思?还原时是否会出现问题?学生会发现其中有歧义:是从12位置取6个字符, 还是从1位置取26个字符。所以如果使用字典内容过多需要用两位来标识的话, 那么压缩时所有涉及的内容都应用两位来标识。于是, 为了能够压缩信息, 字典选取和编码方式都要有所调整, 这一次, 不仅扩大了字典, 而且规定用2个字符来索引字典的位置, 用2个字符来存放字符的长度 (如表8) 。

学生尝试以后发现, 如果文件中数据本来就不多, 想要对它进行压缩, 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探索的过程中, 有部分学生尝试使用“can a”或“can a can”作为字典进行压缩, 所得文本大小相较原文本也有所减小。然而, 对这种方法笔者又提出了质疑:在编码过程中是否遗漏了什么因素?学生思考后提出了问题:这两个字典本身并不处在压缩语句的首部, 而是从中间开始节选的, 除非在编码过程中另外补充信息说明, 否则不能简单拿来使用, 如果要使用文件中间的内容来作为字典, 则在压缩时还需要考虑字典本身的偏移量, 这样一来, 又需要额外增加压缩后文件的大小。讨论到这里, 笔者引出当前很流行的LZ压缩编码, 建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研究一下:编码的设计者是如何将字典本身所占容量尽可能减少的?这又是一个值得自主学习探索的好课题。

带领学生研究字典法压缩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完善细节的过程, 只有亲自实验, 学生才能体会到将一个看上去简单的理论落实为可应用的实际方案, 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信息量法 篇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实践是创新的源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教学:

1、鼓励求异出新

布置作业时不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强调一份好的作品创意必须要新,不怕学生异想天开,存异才会有创新,例如在布置学生进行贺年卡设计时,对轮廓、内容等格式不作统一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从整体构思、编排技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设计。不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看新不新,好不好。

信息技术课堂中任务驱动法应用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54-002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带着驱动“任务”进行研究性学习,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而这恰恰又符合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特征,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以下是我这几年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思考:

一、创设的任务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任务设计的实践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与生动形象。学生接受任务后,会去思考如何完成任务,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学生因为背负着任务,所以会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去解决困难,学会新的知识与技能。当学生遇到尝试过而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凭着切身体会提出问题,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时已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此时再传授新知识给他们效果出奇的好。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知识与技能自我构建的过程。例如:在“复制与粘贴”一课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画一个风车,布置任务后先不进行演示,而是请学生在接受任务后自己分析与尝试操作。学生们利用本来学过的知识完成了任务,其中很多同学提出有没有更加快捷的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也就是内隐在这个任务中的这节课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复制与粘贴”。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复习本来的知识,而且也学习了新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提高和激励学生前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上机操作,才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光看不练是没有办法学好的。所以在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新知。例如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操作时,不需跟同学多讲解windows xp的基础知识或窗口知识,而是直接布置任务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画图中操作,回过头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发现并提出问题时,再由浅人深的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先感性再理性的一个过程把知识学得更扎实。

二、任务驱动中任务难度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有些家庭有计算机有些没有,因此他们的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经常有同学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时就应该发挥同学中“大虾”的作用来帮助一些“菜鸟”或针对一些基础更差的学生就应该由老师向他们讲解更加具体的操作步骤来共同提高。例如在进行word教学中,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在家中经常写写作文,还有一部分同学从没有接触过word,这时我在任务设計时,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积累摸底调查的结果,把word教学中的几课整合到一起重新设计,把各个任务设计的很细,学生在完成了任务时:“菜鸟”仍然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去完成任务掌握新知,“大虾”们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挑着进行学习,当完成任务后再去帮助“菜鸟”一起解决共同提高。我这时对“菜鸟”更加关心,把步骤讲细问题说明,而对于这些“大虾”们,我在他们完成任务时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高手们去解决,学得更精。

三、任务设计时注意问题解决多元化

在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多元化,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产生更多的学习迁移。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大部分问题的解决都是多元化的,而且是普遍的。比如:在windows中关闭所有的窗口都有很多种方法;学习下载时同样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用,可以直接保存、利用上载软件……在word中保存一个文件可以用单击图标中的保存按钮,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的中保存……学生在问题解决时的多元可以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得到的不只是“鱼”。而是学到了如何去“渔”。

四、任务设计时注重任务的拓展空间

在任务设计时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现在的计算机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许多应用软件都有帮助功能,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功能。同时,应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去发现,要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比如:在“插入影片和声音”一课中,开始学生都是插入书本中提供的声音,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录音软件来自己录一段声音插入;在“下载与软件的安装”一课中,我们可以在任务布置中设计让学生尝试利用各种方法来进行下载,也可以让基础好点的学生下载除书本上提供的软件以外的文件;我在“设置动画效果”一课时,在完成了书本上的任务后,尝试让学生设置一些难度稍高的动作效果,如让一个球沿路径运动,结果学生任务完成的非常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信息量法 篇4

目前较为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但是, 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存在着周期长、成本高的缺点。研究人员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第四代程序生成工具和各种系统开发生成环境诞生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RAD) , 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尽快地开发出可以使用的原型系统, 因此也把此方法称为快速原型法简称原型法。

1.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运用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总结, 然后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系统并运行, 此后, 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 不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直至符合用户要求为止。它并不注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和分析, 而是根据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大致了解, 借助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 迅速构造一个新系统的原型, 然后通过反复修改和完善, 最终完成新系统的开发。快速原型法的特点是快速地创建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本, 该版本可以用来演示和评估, 用户可以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更加详细地提出自己的需求, 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测试版本进行修改。

原型法的上述基本思想, 体现出以下特征:

1) 原型法并不要求系统开发之初完全掌握系统的所有需求。事实上,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系统的所有需求不可能在开发之初就可以预先确定, 用户只有在看到一个具体的系统时, 才能对自己的需求有完整准确的把握, 同时也才能发现系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2) 构造原型必须依赖快速的原型构造工具。只有在工具的支持下才能迅速建立系统原型, 并方便地进行修改、扩充、变换和完善。

3) 原型构造工具必须能够提供目标系统的动态模型, 才能通过运行它暴露出问题和缺陷, 有利于迅速进行修改和完善。

4) 原型的反复修改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必须根据用户的要求, 随时反映到系统中去, 从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使系统提供的信息真正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2. 原型法的工作流程

原型法的基本工作流程可描述为以下几步:

1) 用户对新系统提出开发需求。

2) 开发人员对开发需求 (各种问题) 进行总结

3) 利用工具开发一个系统原型。

4) 双方一起进行测试和评价, 确定下一步处理方式:对该原型进行分析和修改, 并根据新的要求修改。

5) 反复对修改后的原型进行测试和评价, 是否还有新功能需要增加。直至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

上述工作流程归纳如图所示。

原型法的运用, 必须依赖强有力的软件支撑环境作后台。这个环境至少应具备:一套操作方便灵活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一个与数据库系统相适应的数据字典生成工具;一套与数据库系统相适应的快速查询系统并支持复合条件查询;一套支持结构化编程、代码自动生成和维护的高级软件工具或环境。

3. 在实践过程中优缺点

快速原型法的特点是快速地创建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版本, 该版本可以用来演示和评估, 用户可以借助这种测试版本让用户在开发之初就看到系统雏形,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 更加详细地提出自己的需求, 有利于用户及早参与开发过程, 激发参与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使用户培训工作同时启动, 有利于系统今后顺利交接和运行维护。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借助这种测试版本挖掘用户的需求,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测试版本进行修改。

(1) 使用原型开发方法有下面一些明显的优点:

1) 对于那些用户需求无法确定的项目来说,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发方法;

2) 鼓励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 提高了用户使用系统的热情;

3) 由于用户参与到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所以项目开发过程的透明度和支持度都非常高;

4) 用户和管理阶层可以更快地看到可以工作的信息系统原型, 也就是可以更早地得到企业的解决方案;

5) 与其他开发方法相比, 可以尽快地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错误和疏漏, 提高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

6) 测试和培训相对简单, 因为许多用户在开发过程中已经参与了测试和培训;

7) 这种开发方法大大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开发风险, 这是因为使用不断循环的技术解决方案取代了一次性提交的技术解决方案。

(2) 使用原型开发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如下:

1) 对于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 没有充分的系统需求分析、功能分析、结构分析, 很难构造出原型;

2) 这种方法鼓励采用了“编码、实现、修复”的开发方式, 这样可能提高了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运行支持和维护成本;

3) 这种方法失去了开发过程中选择更好的技术方案的机会, 因为技术人员和用户都希望尽快地看到可以使用的原型;

4) 这种方法过于强调速度, 使得许多潜在的系统质量缺陷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 使用原型开发方法开发进程管理复杂, 要求用户和开发人员的素质高, 配合默契;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支撑环境, 否则无法进行。应用原型法进行系统开发, 构造原型快速;开发进程加快, 周期缩短, 反馈及时。一般地, 快速原型方法适于开发小型的信息系统项目。

摘要:本文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原型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 同时笔者分析了此方法在实践过程优缺点。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原型法

参考文献

[1]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2]严建渊, MIS的概念和开发[J].电子与信息化, 2001.2

[3]百度文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Z].2010-9-22

信息量法 篇5

滨海县八巨初级中学 周月岭

学习是人不断进步的前提。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想法:

一、兴趣激发,实施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拥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可以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汲取知识,并能够为己所用。但是,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都知道,当前的社会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不论是电子风暴,还是其它事物,都具备着极强的吸引力,想要在这其中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这无疑是一道时代性的难题。

另外,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我们是在使用教材,而不是依靠教材。也就是说,我们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但并不是说我们所有的教学方法都要遵循教材,毕竟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假如无法将学生代入其中,那么再好的教材也是徒劳。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教材中的某些点将知识活化,并让知识的教授方法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这样,才可以有效实现教学的初衷。

比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时候,因为这项知识是信息技术当中最为基础的。所以在讲解之前,我事先用该软件制作了一些精美有趣的电子报刊、贺卡等,然后在电脑上为同学们进行演示。其中,这些贺卡和电子报刊的内容可以取决于其它的知识,如:英语、语文、数学等,然后用漂亮的字体将文字诠释出来。这时,学生们,特别是女学生不仅深深地被这些精美的事物所感染,同时她们还极力要求我讲解这些事物的爬山制作方法。趁此机会,我及时向他们布置任务:如何利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刊呢?带着这样的任务与兴趣,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便会摆脱被动局面,而是深刻地自主探索,这样无疑会让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二、明确目标,完善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效率

当教师将教学任务明确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之时,首先要保留一定的悬念性,也就是让学生去自行探索,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该怎么去做,而是要让学生在任务当中进行思考的讨论,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抽丝破茧、逐步理清,从而明确目标。这时,学生便会在任务当中顺利发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的关键点。

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之超链接》的时候,我首先提醒学生这个知识点与我们之前学的《在Powerpoint中实现幻灯片之间自由穿梭的超链接》的方法类似。这时,通过我的提醒和引导,学生们很快寻到了有效的解答对策,他们开始从以往的知识入手,并结合当前新学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成功串联他们对新旧知识的掌握,并且还可以起到温故效果。而在这时,我们可以及时布置有趣且充满探索性的任务,如:超链接的对象分别有哪几种呢?超链接的实现媒介是什么呢?此时,由于学生们正处于学习的最高涨时期,所以面对我所布置的任务他们会很积极地去完成。

三、问题反馈,强化任务驱动,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强,但又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在初学阶段难免要遇到许多的阻碍和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职人员,我们不但不能感到厌恶,同时还要感到高兴。因为只有学生发现了问题,他才能够解决问题,从而完善自我。假如一名学生无法发现学习上的障碍,那么他们将很难再进步。所以,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适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并结合其他同学一同进行探索,这样一来,在合作学习氛围的渲染下,课堂教学将会变得越演越烈、如火如荼。

比如在学习WORD《文本的选中操作》时,由于选定文本的方法和对策有许多,并且每种方法都有着其固有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实际操作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错误选择的情况。面对此,我们可以编辑一些趣味的顺口溜,让他们一边读顺口溜,一边掌握要点。另外,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制作一些精美的电子报刊,让学生们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理解新知识、把握新知识,这也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是架通世界经济发展的桥梁,是提高一国发展的重要工具,缺乏了信息技术的扶持,那么我们不仅丧失许多的信息获取通道,同时还会与世界严重闭塞。所以,提高我国信息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从而娃娃做起,强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这不仅是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点,同时也是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给予关注。

同类归并法解信息整合题 篇6

例一

想起陶

宋长征

⑤金木水火土,陶是乡间的土著。

⑥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千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匆匆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灌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黛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一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⑦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滩,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一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每一个烧陶人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

(节选自《散文》2010年第4期)

问:作者称“陶是乡间的土著”,阅读5至7段,指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分析:“鄉间的土著”是一个比喻,主要说明陶与乡间的关系,因此,根据内容的分类,在规定的文本范围内,只要涉及到乡间类别的内容都可以将它提取出来,譬如第六段的“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第七段的“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每一个烧陶人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等,然后根据问题的需要,就可以分点将答案归纳如下:陶的质地是泥土,不高贵典雅,不属于宫殿,只属于乡村民间;陶的来路是乡间,孤单、贫穷,不精美不华丽,浸透了劳作的汗水和祖先的味道;陶的生活属于民间,见证了乡间的辛苦和岁月,包容乡村的冷暖;陶代表乡村原始单纯的虔诚,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圆和小小幸福的价值观。

例二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对,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联。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以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

(节选《美术报》2009年12月12日)

问: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家是怎样做到“达心”“适意”的?

分析:首先将画家怎样做的有关内容归纳在一起:“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不受客观对象拘束”,“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他们把绘画看作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然后将表达效果的内容归纳为一类:“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正是为了以达其心”。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概括,就可以得到下面两点答案:依据客观“迹象”,但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可以运用“运实入虚”“运虚入实”的手法去创造画意。(或“不为客观迹象所牵,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可以用画直接抒发较强的主观情绪,也可借助画的物象寓意来传达情感、志向等。

例三

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杨利景

处于一个正常发展状态的当代文学,为何不断出现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判断?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每一轮对当代文学的质疑和否定,其立论者大多是将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一种“比较主义”的逻辑基础之上的。比较的结果是,当代文学既没有李白、杜甫、曹雪芹,也没有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更没有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于是得出结论:当代文学一片凋零,毫无建树。

……

这种不平等或者不匹配首先在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学,文学创作只掌握在极少数精英阶层的手中。但是今天文学创作在更多的人手中成为可能。门槛的降低和“准入”机制的取消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良莠并存、鱼目混珠。在这种情况下对它们进行笼统的比较,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同时,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已经经过了“历史化”和“经典化”处理,过滤掉平庸之作,同时对保留下来的作品进行不断阐释,提升、放大它的经典品质,远非历史的原貌。而当代文学由于时间切近,显然没有经过或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

对当代文学本身而言,我们的“在场者”身份恰恰对我们认识时代的文学构成了某种遮蔽。事实证明,经典往往是时代淘洗的“历史效果”,对当下文学进行整体评价的无力感其实反映了“在场者”“身在此山中”的认识困境。

……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问: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比较,当代文学的现状如何?试简要概括。

分析:根据问题的需要,需要将文章中有关“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跟“当代文学”比较的这一类内容相同的句子找出来,如“当代文学既没有李白、杜甫、曹雪芹,也没有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更没有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于是得出结论:当代文学一片凋零,毫无建树”;“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学”,“但是今天文学创作在更多的人手中成为可能”,“经典往往是时代淘洗的‘历史效果’”。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概括,就可以将答案分点概括为:⑴缺乏大师(大家)。⑵参与创作的人多,良莠并存,鱼目混珠。⑶还没经过“历史化”和“经典化”处理(或:还没经过时代的淘洗和经典的提升)。

总之,只要把相同类别阅读信息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命题者意图筛选所需信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魏羲之,高级教师,执教于广东省江门培英高级中学,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

信息量法 篇7

一、《慈善法》信息公开的亮点

信息公开是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根本保证。我国颁布的《慈善法》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十分重视信息公开, 设置了专门的章节, 详细规定了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监管方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针对缺乏信息公开和共享的制度与渠道,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慈善信息。针对不同主体的信息公开义务, 规定政府要公开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信息, 慈善组织要公开组织章程、财务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要定期公开募捐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和经审计的财务报告。针对外部监督体系建设, 明确了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监管地位、监管义务、惩罚和问责机制;同时, 鼓励多元化的监督方式, 推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鼓励公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针对捐赠者保护角度, 规定捐赠人有权查询募捐情况和资产使用情况。

二、《慈善法》信息公开规定实施的建议

(一) 构建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加强政府监督

由于公众获取慈善组织信息的渠道有限, 为了使公众能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慈善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设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免费、及时的向大众公开慈善信息。政府部门作为监管慈善组织的权力机关, 应当着手制订一套完整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详细规定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筛选, 发布的流程、时限、平台。县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的慈善信息发布平台, 统一收集慈善组织的信息, 并统一公开, 可以使公众在网络平台上查询和监督。

我国之前发布的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属于指导性意见, 不具有强制性。《慈善法》的颁布确定了慈善组织财务报告公开的强制性, 文件明确指出, 慈善组织须每年向社会公开财务报告和工作报告, 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财务报告需经过审计。《慈善法》规定, 慈善组织的监管部门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这是慈善组织最根本的监管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监督慈善组织的活动, 指导慈善组织的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采取定期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慈善组织的运营、财务信息、项目信息、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 还要加强财务、税务和审计的监督。对于违法违规的组织及时进行惩罚、责令整改。

(二) 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设

按照《慈善法》的规定, 民政部门应当对慈善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予以鼓励和支持, 评估结果需要对外公布。

在公共管理方面, 第三方评估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管手段, 能够将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联系起来。第三方机构的成立是为了评估慈善组织的财务透明情况、检查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有效性等, 第三方的监督不仅包括专业方面的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管, 还包括行业协会的评级监管。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缺乏会计知识的捐助者起到指导作用, 帮助他们识别慈善组织的竞争优势, 有效地实现慈善资源的配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可以降低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成本, 实现公开透明, 帮助慈善组织恢复公信力。

第三方评估机构首先应当是完全独立的, 只有满足独立性, 才能公正、客观、专业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培养专业的评估人才、发展评估机构、借鉴国外影响力高的评估机构的先进经验等方法。评估费用的来源是一个重要问题, 评估机构要想保持独立性, 就不应当以被评估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估费用来源对象, 防止被评估对象发生贿赂、舞弊问题。评估机构应当以民间力量为主体, 同时获得政府的授权, 明确其地位的合法性、权威性, 评估机构在建立之初少不了政府的扶持, 通过政府购买评估机构的服务, 帮助评估机构进行推广, 扩大评估机构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借助媒体的传播职能, 将评估结果广泛传递给社会大众, 使公众了解并信任评估机构。评估机构间的竞争也可以促使评估机构更加完善。为了确保评估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 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当设计评价体系, 将慈善组织的捐赠信息、财务运作、善款使用、慈善购买、绩效等信息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国外专业的技术、评价方法,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第三方评估机构还应当扩大信息的收集范围, 不仅从政府和慈善组织处获取信息, 还可以设立网络评价渠道,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使评价依据更加全面。

(三) 鼓励公众和媒体监督

《慈善法》鼓励媒体对慈善文化进行传播, 鼓励国家公众和媒体对慈善组织实施监督, 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 微博、微信、论坛、社交网络等, 他们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 具有发布起点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民互动性强等特点, 已经成为社会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借助新媒体监督慈善活动, 能够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 发挥强大的社会舆论作用。借助媒体监督可以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 提高慈善项目运作的透明度。由于媒体监督的存在, 给慈善组织带来了外部压力, 迫使慈善组织必须公开相关信息, 进而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新媒体监督的方式还可以提高慈善监管效率, 因为新媒体传播及时, 公众通过网络实时关注并参与互动, 慈善组织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报道和评论作出回应, 使监督变得更加有效。新媒体也可以直接作为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公开的网络平台, 将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信息、项目善款使用信息等进行透明化, 方便社会公众通过新媒体直接了解。然而目前, 我国的新媒体监督受到公众的情感影响, 无法保持公正客观, 公众在情绪化的影响下, 没有弄清事情真相之前, 就侵犯他人隐私、恶意中伤、动辄出现极端的言论, 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 甚至能改变舆论导向, 慈善组织若反应不及时, 组织的信誉和口碑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我国需要对媒体监督进行完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加强网络管理, 引导新媒体, 促进媒体监督的有序发展, 对于新媒体利用虚假信息损害慈善组织声誉的行为, 要严加惩罚。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主要通过媒体, 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投诉渠道, 创造直接与社会公众沟通的环境。

(四) 保障捐赠人知情权

《慈善法》规定, 捐赠人对所捐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信息有权进行查询和复制, 慈善组织应该主动、及时的将使用情况反馈给捐赠者。如果慈善组织违反使用协议, 造成捐赠资产的滥用, 捐赠人有要求慈善组织进行改正的权利;如果慈善组织拒绝改正, 捐赠人可以投诉到民政部门, 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前, 我国关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一直是空白状态, 慈善组织的信息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都是自愿的, 使得公民不能够及时了解慈善组织的信息,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随之降低。知情权是我国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其中社会知情权保障了公民了解社会动态的权利, 但我国公民对于慈善组织信息的知情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慈善法》的设立可以说弥补了这一空白, 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一章, 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 明确规定了慈善组织有为公民提供信息的义务, 强制要求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有了法律约束, 不得不进行信息公开, 可以说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慈善组织按照法律规定, 定期向社会公开募捐信息和开展项目的财产使用情况,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法律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 对于没有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慈善组织和负责人都有严重的惩罚措施, 具体的还是要依靠民政部门及时行使监督权, 不然法律会形同虚设。对于应公开却未公开的信息, 捐赠人还可以通过举报, 提起诉讼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法律规定的公开内容还有待完善, 比如国外慈善组织都公开的高管薪酬, 为了防止群众不满, 高管薪酬应当透明化。

(五) 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要想慈善透明化, 仅靠外部监督是不够的, 只有慈善组织内部健康, 组织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 实现信息透明, 提升公信力。因此, 慈善组织要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完善内部决策制度, 规范管理层行为;对于组织的财务、信息公开等工作, 都应任命不同的理事专门负责。《慈善法》规定, 在慈善组织的章程中必须载明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 可以看出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慈善法》还规定, 除特殊情况报备外, 慈善组织的年度管理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否则需要进行整改。这一法条是为了促进慈善组织财产的高效利用, 减少组织开展项目的不必要开支, 同时也能减少高官腐败现象的发生。所以慈善组织应当重视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设立监事会, 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管和考核, 监督组织的日常运作、项目开展、资产使用情况;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对组织的财务, 特别是对组织所募集的善款的使用、项目的开支进行监督。

(六) 完善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

《慈善法》要求慈善组织健全行业规范, 加强行业自律。总体来看, 我国慈善组织的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还相对落后, 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行业自律体系, 缺少能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专业性的、独立的、权威的行业自律组织。因此, 慈善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建立行业内部评估的专门制度等一系列行业规范, 规范业内组织。建立行业的信息公开平台, 实现业内慈善组织的数据共享, 实时公开慈善组织的捐赠信息、项目信息, 增加公众查询和监督的渠道。行业自律机制, 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提高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真实性, 还能促进慈善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 提高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严格落实《慈善法》, 及时、真实的进行信息公开, 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一定会推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思斌.慈善法草案的亮点解析[J].中国民政, 2016 (04) .

[2]刘丹.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J].新闻世界, 2015 (12) .

[3]冯翔, 郑薇薇.论我国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的完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6) .

信息量法 篇8

●注意角度, 形成“信息技术介入时机法”

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 我根据具体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同时, 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心理、情绪的影响, 科学评价幼儿心理发展特质, 避免持续刺激、过度刺激, 注意度和量的把握。

1.站在活动设计角度, 注意信息技术的辅助性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能抓住重点、易化难点, 但它始终无法取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实践、创造。因此,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我避免将应该让幼儿讨论思考的问题、体验内容在课件中展示, 以免阻碍幼儿独立思考, 对屏幕产生依赖。

绘本的静态画面可培养幼儿对图画语言的认识, 如果全部以信息技术的动态手段代替, 无疑是不可取的。因此, 可在解决难点或渲染氛围时使用信息技术。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在静谧的画面中, 添上几片动态飘落的叶子或摇动的小草, 无疑会增加萧索的故事氛围和场景的真实感。又如, 在绘本《幸福的大桌子》中, 可将不断变化、增加的人物做成动态出现形式, 以帮助幼儿记忆、了解。同时, 还可以将一些细节进行放大, 如放大兔老二身上背的吉他, 以便于幼儿猜测他是一位音乐家。

2.站在幼儿角度, 讲究信息技术的科学性

多媒体课件在选用、设计上要讲究科学性, 而不是为了动画效果而滥用技术。在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制作要注意清晰、准确, 不要为了吸引注意, 制作成抢眼的动态效果, 这样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另外, 在声音的穿插上, 一味地使用音乐, 有时反而会破坏和谐的教学氛围。如大班绘本教学《小海螺与大鲸鱼》中, 浩瀚的大海时而静谧, 时而波涛汹涌。在欣赏时, 只需配上一些大海的声效, 而不必过于渲染不同场景的音乐, 便会增添故事的魅力, 使幼儿犹如身临其境。

3.站在教师角度, 重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在提供学习资源方面, 要筛选最为实用的网络资源来辅助教育教学, 要注意信息技术素材的实用性, 绝不能因为追求技术而忽略了身边最朴实的教学资源。例如, 美术活动《画小鸡》中, 我利用网络技术给孩子展示各种形态的小鸡图片以及不同造型风格的小鸡作品, 而不是运用Flash技术制作一只动态的小鸡。

●挖掘深度, 构建“信息技术效能升华法”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 有效地弥补一般教学的不足, 努力跨越时间和空间, 把难以理解的抽象、微观的现象或事物, 进行动态模拟, 化抽象为具体, 使重、难点直观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 易于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让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发挥自己的想象, 充分挖掘整合的深度。

1.提高效率, 解决难点

信息技术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 这些对于教学难点的化解实为有效。如在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帕》中, 我运用信息技术, 解决了示范中存在的图像小、速度慢、涂色费时等问题, 幼儿不但看得清楚而且听得仔细。当幼儿有疑问时,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再次演示, 强化示范步骤。传统的示范讲解一般需要10~15分钟, 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时间可以缩短到5分钟左右, 有效化解了难点, 提高了效率。

2.丰富认知, 手脑并用

对于活动进程中的操作环节, 信息技术亦可成为教师教学的帮手。结合汶川大地震, 我开发了原创教学活动《爱心献灾区》, 活动首先展示了汶川大地震的一些场景, 拓展幼儿的认知。在操作过程中, 我更是借助多媒体技术, 以立体图示的方法指导幼儿按照大小、厚度等物体属性分装礼物。当幼儿操作遇到困难时, 课件中还会以奇特的音效作提醒, 以检验操作是否正确, 有效促进了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明确效度, 探究“信息技术经验运用法”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倡导幼儿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活动。从教学活动各环节效率的提升着手, 构建理想的教育活动。

1.感官刺激、激发兴趣, 提高幼儿的参与效率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是提高参与的第一步。因此, 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制作出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 加上声音的配合, 从视觉与听觉上刺激幼儿感官, 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美术活动《爱心鱼》中, 多媒体课件首先把幼儿带入到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海洋世界中, 我再结合课件示范讲解花纹鳞片的画法, 幼儿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地学画间隔排列的鳞片。

2.抓住重难点, 提高幼儿掌握技巧的效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内容, 让孩子难以理解消化, 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 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 可以使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提高幼儿掌握技巧的效率。如在美术活动《画曲线》中, 我利用课件演示线条与旋律之间的联系, 播放几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旋律, 使线条也随音乐的变化而起伏, 再配以形象的动画, 幼儿通过体会线条的数量、形状、起伏变化、疏密相间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感觉, 继而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音乐的旋律转化成一张色彩斑斓的线条画。

3.开阔视野, 发挥想象, 提高幼儿的创造效率

教学活动需要孩子进行自我创造, 而幼儿由于本身经验的匮乏, 常常无法发挥想象。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 根据教学的需要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 并通过不同手段把资料“整合”起来, 给幼儿一定的直接经验, 从而更好地激发其创造力。

例如, 在音乐教学中, 利用信息技术配上不同的画面、图案, 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 进行创编乐句、创编动作等活动。又如大班故事教学《小猪变形记》, 我在多媒体课件里设计了四个不同的页面, 包括图案、声音和动画, 幼儿只需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图标, 就可以接受不同的内容。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电脑, 让视觉、听觉以及其他知觉形象尽可能完整化, 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丰富且深刻的事物形象。

4.面向全体, 照顾个别, 提高了幼儿的操作效率

体育教学中巧用“假信息回馈法” 篇9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 由于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技能技巧以及学习兴趣、气质、性格诸方面的差异, 发现学生在学习与练习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即有的学生对学习的技术动作和练习次数掌握得快速, 完成得好, 而有的学生则掌握得慢, 质量又不好, 以致越来越不敢完成动作, 对本堂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也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兼顾这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在抓好中间 (大部分) 的前提下, 要重视“两头生”的区别对待, 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 有所学、有所提高, 防止“吃不饱”与“掉队”生出现, 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现在就本人近几年来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用“假信息回馈法”所取得的点滴收获, 与各位同行共享。

一、找准“托”, 再运用语言激励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 为体育困难生提供假信息, 再运用语言激励之, 能发掘这些学生的潜能, 帮助这些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比如一次中学“纵箱”教学中, 有七位学生辅助练习能很好地完成, 分解动作时也符合要求, 就是胆小, 人一跑到踏跳板前就自动减速, 不敢起跳, 或者是踏跳后弱弱地坐在跳箱上, 这样反复两次后, 我把他们单独喊到一跳箱前面, 为他们分析了不能完成动作的原因, 强调助跑不能减速, 然后指着其中一位学生说:“我们任一位同学都能完成, 比如瞿中新同学, 你其实做得很好, 只要在腾空后把手前伸到标志线后推手就完成了, 不信你试试。”听我这么一说, 瞿中新同学立即跑上了跑道, 在老师的帮助与保护下, 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心理底线, 完成了动作。我反过来再对旁边的几位说:“你们看瞿中新原先是由于胆小不敢跳, 刚才跳的多好, 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行的!”于是, 在我的提示与帮助保护下, 附加“就这样”“做得好”“做得不错”“做得标准”等语言激励, 除一个个子很小的学生没有完成外, 其他六人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个案例中, 我提供了一个“假信息”, 瞿中新同学的体育成绩在班上是很好的, 只是这一阵子因父母闹离婚, 导致心情不好, 练起来不专心, 所以这次课完成任务欠佳而已, 不经意中成了我的一个“托”, 这个“托”虽然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也曾经设计过真“托”, 效果也很好。) 但我认为真正起大作用的还是教师的信任和鼓励, 是语言激励的功效。

二、降低动作难度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不可更改的, 同一班的学生完成同一动作也就会存在差异, 我在教学分组中习惯按层次分组, 这样让好的学生有空间去发展, 对差生也就方便辅导, 更主要的是在回馈“假”信息、为学生降低动作难度时, 不至于打乱课堂秩序。降低动作难度, 这也是“假”信息回馈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对个体差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活动, 起着良好的作用。

上一个案例中, 学生最后能出色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语言激励对学生是有不可估摸的作用, 但其中与我为学生降低了难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本来, 教学要求是踏跳板离箱体是1~1.5m, 而最后练习时, 学生的踏跳板是挨着箱体的, 也就是把学生的空中腾空距离缩短了1~1.5m, 学生踏跳后, 手随意一伸就能到跳箱面的另一端, 成功跳过跳箱也就理所当然。

降低动作难度的案例有很多, 如跳高时降低高度, 跳台阶时少一阶等。

三、“谎报”成绩法

这是一个不太雅观的词, 却是善意的“谎”, 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我有时会给学生报比实际好的成绩, 有时却给学生报比实际差的成绩, 事实证明, 这样的“谎”, 就是“假”信息的回馈, 前者对提高学生的信心有效, 后者却对于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 学生进行立定跳远小测时, 为了更好地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教师在课前画标志线时故意多加5厘米, 也就是学生所报成绩都少5厘米, 这样一来, 学生认为这一阵立定跳远练得太少, 成绩不仅没长, 反而降了, 后阶段学生自然更加勤奋地去练习, 以求下次小测时有好成绩。

总之,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教学任务完成是否顺利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合理地运用信息反馈, 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在教学活动前, 分析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境, 确定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计划, 选择最佳教学策略。在具体教学活动中, 监控教学进程, 反馈、维持或调控教学行为, 具体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总结。教师如果对教学活动的监控能力很强, 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使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所以, 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 顺利完成素质教育下在体育课中的体现, 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地位的优势, 既要输出准确的教学控制信息, 又要捕捉准确的反馈信息, 使教学训练任务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

摘要:目前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常运用信息反馈法来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的心声, 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情况, 可以说, 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获取反馈信息。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 学生的“学”是信息输入的过程, 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而“假信息回馈法”则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在一些难度较大, 要求较高的学习内容中有所畏惧、情绪不稳定时, 教师在收到反馈信息后, 有意地制造一些假信息, 通过语言或行为将这些信息回馈给学生, 使他们认为能完成动作或达到要求, 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的方法。

论信息公开法中的损害评估机制 篇10

各国信息公开法当中的信息公开例外可以区分为损害式 (Harm—based) 和类别式 (Class—based) 例外两种。损害式例外是损害评估运用的具体体现。损害评估有消极型和积极型两种。损害评估由损害可能性和损害程度两部分构成。损害可能性有四种。分别是“将造成”“、将有可能造成”“、可合理预见造成”和“可能造成”。损害程度有三种, 分别是“一般损害”“、严重损害”和“重大损害”。

1. 损害式和类别式例外。

政府信息公开法当中的例外可分为损害式和类别式例外两种[1]。损害式例外是指公开例外的信息并不当然成为例外信息而不予公开, 它只是在公开后可能出现特定的损害后果才不予公开[2]84。类别式例外则是基于该例外信息所属的类别, 而被直接确定为信息公开例外不予公开[3]216。即一旦被请求的信息属于该例外规定中所确定的类别, 该信息就应不予公开。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有利于贯彻信息公开法当中“最大化公开”或“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原则。

2. 损害评估的类型。

损害评估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积极型要求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会对例外信息所保护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大多数国家的信息公开法采用了积极型。消极型要求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政府信息, 除非公开不会对例外信息所保护的利益造成损害[1]115。一般来说, 积极型比消极型更容易证明。这是因为积极型适用于保护那些倾向于公开的信息;而消极型适用于那些倾向于不公开的信息, 如刑事侦查信息[1]115。

3. 损害评估的构成。

损害评估由损害可能性和损害程度两部分构成[2]。其中, 损害可能性有四种, 包括“将造成”“、将有可能造成”、“可合理预见造成”和“可能造成”。损害程度有三种, 包括“一般损害”“、严重损害”和“实质性损害”。 (1) 损害可能性。在“将造成”“、将有可能造成”、“可合理预见造成”、“可能造成”四种损害可能性当中, 以“可能造成”或“将有可能造成”最为常见。这四种损害可能性的证明要求不甚相同。相比其他可能性来讲, 证明“将造成”的要求最高。在英国, 证明“将造成”要求证明损害后果的发生“很有可能”,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损害后果的发生必须是绝对有可能[5]。证明“将有可能造成”的要求次之。 (2) 损害程度。就损害程度而言,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般损害;另一种是严重损害;最后一种是实质性损害。虽然各国信息公开法对损害并没有界定, 但是微不足道的 (Trivial) 损害并不考虑在内[4]。

二、我国信息公开立法当中的损害评估分析

1. 我国信息公开立法损害评估规定之不足。

我国《条例》在借鉴国外立法关于政府信息公开例外保护的先进经验方面略显不足。首先, 在公开范围一章中, 我国《条例》一并将第十四条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例外归属于类别式例外, 而非损害式例外, 这样规定没有照顾到信息公开例外背后所应保护的利益的不同。因为该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这里的“不得公开”术语说明只要申请的信息落入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之列, 就不应公开, 无论是否会造成损害与否。尤其国家秘密, 毫无争议地当属类别式例外。这是因为该条的但书并没有将国家秘密列入其中。该但书规定“, 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可以予以公开”。从该但书可以推导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例外归属于损害式例外,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 该但书的立法意图是从公共利益角度, 而不是从对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损害角度本身判断所申请的信息是否公开, 所以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例外不应被归类于损害式例外。从各地在执行《条例》、适用这些例外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部门也是按照类别式例外的标准操作的, 即只要所申请的信息落入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相关部门就会以不予公开答复申请人。其次是损害评估机制没有规定在公开范围里, 却规定在《条例》总则第八条的属于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公开例外, 即三安全一稳定例外。但是即使针对这些例外, 也只是规定了一最低标准的损害评估, 同时没有就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背后所保护的利益做出区别对待。《条例》第八条规定,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 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从该条可以推导出这些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例外都属于积极型的损害式例外。不过, 该条只采用了三种损害程度当中的最低的那种, 即“一般损害”。这是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使用了“危及”一词, 并没有添加“实质性”或“严重”这样一类的副词形容损害的程度。“危及”一词也说明了在损害可能性上, 《条例》采用了“可能造成”这一最低标准。

2. 确立区别对待原则为损害评估立法之指导原则。

从如上分析可以得知,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对于损害评估作用的认识并不全面。即使有的立法采用了损害评估, 但是却没能真正理解损害评估的内涵。对于像“实质性”等术语的采用也不科学, 因为并没有照顾到各个政府信息公开例外自身的不同而予以区别对待。这和第三代信息公开立法, 即除第一代立法, 如瑞典, 和第二代立法, 如美国之外的最近三十年才制定信息公开法的国家, 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 在对待信息公开例外问题上的态度不相一致。贯穿第三代信息公开立法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区别对待每个例外, 使之享受不同程度的保护, 而不是毫无差别地同等保护[5]。这种区别对待要求对于个别信息公开例外应当排除公开, 归属类别式例外。该类例外最典型的是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已经经过加密处理的例外。而对于大多数信息公开例外, 则需要通过损害评估, 将其纳入损害式例外予以保护, 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决策过程信息例外等。但仅仅将这些例外一并纳入损害式例外进行保护只是实现了第一步。更进一步是要区别出不同例外的保护权重或等级, 而采用不同的损害可能性和损害程度。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贯彻“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这一原则。

三、对我国未来信息公开法当中损害评估立法的若干建议

我们不仅要对信息公开例外中的损害评估予以高度重视, 而且在损害评估的立法上, 也应予以充分权衡各种应受保护的利益而采用不同的损害立法。贯彻损害评估立法的一个核心就是区别对待每个应受保护的利益, 而采用不同的损害类型, 和不同的损害可能性以及损害程度。当然, 对于涉及特别重要利益且倾向于保密的例外信息, 宜将其纳入类别式例外进行特殊保护。

首先, 在未来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时, 我们首先应避免采用消极型损害, 全部采用积极型损害。因为消极型损害更倾向于不公开政府信息。这和信息公开法的最大化公开原则或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原则相悖。积极型损害要求我们采用“当 (何种) 信息的公开可能造成对 (何种) 利益的损害时, 行政机关应不予以公开该信息”的表述。这就需要避免采用“行政机关应不公开 (何种) 信息, 除非公开可能损害到 (何种) 利益”的表述。

其次, 对于损害可能性立法应基于应受保护利益的轻重缓急而采用反映不同程度的损害可能性标准。总的来说, 我们应在较多采用“可能造成”的标准的同时, 兼顾其他三个更高标准的采用。“可能造成”的标准需要达到的要求最低, 所以适合保护那些相对重要的利益和那些倾向于保密的信息, 如决策过程例外。对于需要保护的一般利益和那些倾向于公开的信息, 则可依据倾向于公开的程度不同而采用“可合理预见造成”“、将有可能造成”或“将造成”标准。

最后, 在损害程度上, 应区别应受保护的例外信息背后的利益, 而采用不同的适用标准。不能因为“严重损害”比“损害”更为不好把握而将之在损害式例外当中予以去除。可以通过《条例》适用方面的情况说明书对两者做不同区分, 防止在实际运用时造成扭曲立法本来意图的后果。对于那些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和那些倾向于保密的信息, 则采用“损害”标准。这可以降低损害达到的标准, 进而实现对这些重要利益和倾向于保密的信息的保护。反之, 对那些需要保护的一般利益和那些倾向于公开的信息, 则采用“严重损害”标准, 从而提高损害达到的标准。

摘要:损害评估在信息公开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现有信息公开立法在损害评估立法上相对简单, 未来我们有必要通过区别对待原则将损害评估机制系统运用到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立法设计当中。

关键词:损害评估,信息公开,类别式例外,区别对待原则

参考文献

[1]Maeve McDonagh.European Access Legislation:Consistence or Divergence?[A].Georg Aichhozer, Herbert Burkert.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C]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4.114-115.

[2]Maeve McDonagh.Freedom of Information in Ireland[M].Dublin:Round Hall Sweet&Maxwell, 1998.84.

[3]Moira Paterson.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Privacy in Australia:Government and Information Access in the Modern State[M].Australia:LexisNexis Butterworths, 2005.216.

[4]The UK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Awareness Guidance No 20[EB/OL]http://www.ico.gov.uk/upload/documents/library/freedom_of_information/detailed_specialist_guides/awareness_guidance_20_-_prejudice_and_adverse_affect.pdf, 2010-10-18.

信息量法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驱动

G40-057

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文就“任务驱动法”如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壞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動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许多《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着做”、“试一试”、“动手做”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可以明确的说,《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在机房进行。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1)“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大家都知道,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4)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课堂教学的效果,着眼点并不仅仅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教育报 2000-11-07

[3]王吉庆教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4]樊志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5]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信息量法 篇12

1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兖州矿区位于鲁西南兖州、曲阜、邹城等市境内, 包括兖州煤田南屯煤矿、兴隆庄煤矿、鲍店煤矿、东滩煤矿、杨村煤矿、北宿煤矿、唐村煤矿 (2002年闭坑) 等7对矿井。矿区为一轴向北东东的不完整向斜盆地, 属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建造, 地层主要包括:第四系、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山西组和太原组, 上组煤主采煤层为2煤、3煤和太原组6煤, 下组煤主采煤层为太原组16上煤、17煤。

矿区东为峄山断层所切割, 南、西、北三面以煤层露头为界, 外围分别为邹西、曹洼、曲阜奥陶系石灰岩水源地, 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煤田内主要含水层包括:第四系下组砂砾层孔隙承压含水层, 侏罗系底部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山西组3煤顶部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石炭—二叠系太原组第三、十下灰岩及本溪组第十四层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

2 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矿区综合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以开采17煤受奥灰水威胁为研究内容, 分析矿区受突水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奥灰水头压力。兖州矿区内17煤开采奥灰水压变化较大, 在兖州矿区东部东滩煤矿附近水压最高, 平均可达8 MPa, 在钻孔O2-D4附近, 水压最高可达9.2 MPa;在兖州矿区西部杨村煤矿附近水压较低, 约为3 MPa, 在钻孔220及O-3附近都只有1.8 MPa。兖州矿区东部东滩煤矿、北部兴隆庄煤矿、中部鲍店煤矿及南屯煤矿水压较高, 而西部杨村煤矿与南部北宿煤矿水压较低。

2) 隔水层厚度。根据兖州各矿钻孔资料统计, 17煤至奥灰间距在矿区东部的东滩煤矿、中部的南屯煤矿、鲍店煤矿及南部的北宿煤矿厚度较大, 平均厚度达75.53 m;而北部的兴隆庄煤矿、西部的杨村煤矿厚度相对小一些, 其中兴隆庄煤矿厚度最小, 平均只有50.10 m。矿区平均厚度为67.87 m。

3) 地质构造。兖州煤田位于兖州向斜构造中, 其东端被峄山断层切割, 西至孙氏店断层与济宁煤田为邻。南以凫山、龙宝山断层为界, 与凫山背斜相连。北接滋阳背斜, 以郓城断层为界。煤田为一向东倾伏、轴向北东—南西向的向斜构造, 地层倾角较为平缓, 一般小于10°。其南为凫山背斜, 北为滋阳背斜。

4) 富水性。兖州矿区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在煤田浅部及较大断层带内溶穴、裂隙较发育, 局部地段呈蜂窝状并有溶洞, 连通性好, 在西部及北部露头附近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富水性不均一。兖州煤田南部、西部和北部奥灰与外围奥灰水源地 (奥灰单位涌水量大于10 L/ (s·m) , 含水极丰富) 紧连, 开采中易于形成水害, 主要通过断裂构造向矿井充水。

3 多源信息复合

3.1 复合原则

根据研究区具体情况, 为便于信息复合处理, 先进行如下分类:

1) 奥灰水头压力。根据研究区奥灰水压资料分析, 将水压 (p) 分为4段:小水压 (p≤3 MPa) ;中等水压 (37 MPa) 。

2) 隔水层厚度。根据研究区隔水层厚度资料分析, 将厚度 (D) 分4段:小厚度 (D≤45 m) ;中等厚度 (4585 m) 。

3) 地质构造。本次研究将兖州矿区按经纬网格划分为200 cm×200 cm (即5 000 m×5 000 m) 的块段, 共35个, 在每个块段内, 对矿区内落差H>10 m的断层进行统计, 得到网格半径r=100、50、25 cm时的N (r) 值, 将其投放到lg N (r) —lg r坐标系中, 得一拟合直线, 用最小二乘法解算拟合直线的斜率, 其绝对值为所求块段的相似维Ds, 即:

把块段的分维值赋给该块段的中心点, 然后用Surfer软件进行样条插值, 绘制出兖州矿区断裂构造分维等值线图。兖州矿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在0~0.450 8内。将分维值 (F) 分为4段:构造简单 (F≤0.24) ;构造中等 (0.240.40) 。

4) 富水性。根据研究区奥灰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 (q) 及水文地质规程, 划分奥灰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富水区 (q≤0.1 L/ (s·m) ) ;中等富水区 (0.15 L/ (s·m) ) 。

本着安全生产, 预防为主的理念, 本次多因素复合遵循以下原则, 见图1。

3.2 多因素复合

按照以上多因素复合原则, 采用逐级复合的方法, 即:首先将水压图与构造图复合 (第1次复合) , 再将隔水层厚度图与之复合 (第2次复合) , 最后将富水性图与之复合, 得到最终复合图 (第3次复合) 。各阶段复合图见图2~4。

由各阶段复合图的变化程度可以看出, 水压较重要, 隔水层厚度次之, 构造再次之, 富水性影响较小。即:在兖州矿区, 影响奥灰突水危险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富水性。

4 结论

1)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评价了开采17煤受奥灰突水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和富水性等。

2) 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 评价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从大到小依次为奥灰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地质构造、富水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多因素复合原则。

3) 评价结果可为评价矿区下组煤开采突水危险性提供有力依据, 对制订奥灰水防治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强, 张志龙, 张生元, 等.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J].煤炭学报, 2007, 32 (11) :1121-1126.

[2]魏久传, 李白英.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4) :57-59.

[3]李白英.预防矿井底板突水的“下三带”理论及其发展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8 (4) :11-18.

[4]施龙青, 韩进.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42 (1) :16-23.

[5]张心彬, 程久龙, 李丽, 等.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在矿井奥灰突水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 2006 (6) :146-148.

[6]李忠建, 魏久传, 郭建斌, 等.运用突水系数法和模糊聚类法综合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 37 (1) :24-26.

[7]李娜娜, 施龙青, 李忠建, 等.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 38 (2) :28-30.

[8]刘双跃, 陈丽娜, 王娟, 等.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层底板突水区域预测[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3, 40 (2) :85-88.

[9]高卫东.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9 (2) :22-24.

[10]李世峰, 金瞰昆, 赵英凯, 等.聚类判别矿井突水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 35 (1) :30-32.

上一篇:小学课后课堂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