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2024-06-0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精选7篇)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关的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TCT) 便是其中的一项[1]。TCT技术最早应用于妇科医疗检测中, 之后慢慢推广到其他领域, 但是在脑脊液检测中应用较小[2]。脑脊液细胞检测是临床确诊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数据, 笔者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集的60例癌症患者脑脊液细胞进行了相关检测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集的60例癌症患者脑脊液细胞, 所有细胞活性良好, 无相关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TCT技术进行操作:将标本放置于5℃的冰箱内35min, 取出倒去一半, 保留约40m L, 等量分为两组, 将两组标本分别置于离心管中, 按1∶1加入50%冰醋酸和乙醇溶液, 分离出黏液和红细胞, 离心速度为1800r/min, 时间为8min。结束后去除上清液, 并用吸管取出沉渣, 以1:3的比例加入细胞保存液, 震荡均匀, 15min后再次离心, 去除上清液, 震荡离心管, 并进行制片和HE染色。对照组采用传统涂片法进行操作:将标本放置于5℃的冰箱内35min, 取出倒去一半, 保留约40m L, 等量分为两组, 将两组标本分别置于离心管中, 离心速度1800r/min, 时间为8min。结束后去除上清液, 将沉淀物吸取至载玻片中, 进行涂片, 干燥后需用90%溶度乙醇进行固定8~12min, 再进行HE染色。将两组细胞进行镜检, 统计相关数据。

1.3 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检测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90%, 对照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53.3%,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细胞形态饱满, 核膜清晰且光滑, 细胞核呈椭圆形、圆形, 着色浅, 染色质匀细, 可见细小的核仁;对照组细胞量极少, 着色较深, 核仁不明显, 并存在细胞变形情况, 见表1。

注: (1) P<0.05

3 讨论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TCT) 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项新型制片技术, 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妇科标本检测中, 目前, 正逐步向其他医疗标本检测领域发展, 如脑脊液和尿液检测中。

TCT制片过程在细胞采集时, 其细胞存量较大, 并且细胞的分布较为均匀, 形态较为完整[3]。TCT制片还可以避免因细胞过度干燥而形成检测失误的情况发生, 极大的保护了细胞的原有形态, 减少了检测的干扰因素, 尤其是减少了干燥和挤压带来的细胞变形情况[4]。TCT制片在镜检时极为清晰和准确, 这是因为制片时的清洁液、保存液可以保证细胞与黏液相分离, 极大的避免了阳性细胞丢失或者堆积情况的发生, 并且还可以去除血细胞、组织碎片、杂质、黏液等, 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5]。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90%, 对照癌细胞阳性检测率为53.3%。观察组细胞形态饱满, 核膜清晰且光滑, 细胞核呈椭圆形、圆形, 着色浅, 染色质匀细, 可见细小的核仁;对照组细胞量极少, 着色较深, 核仁不明显, 并存在细胞变形情况。综上所述, 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细胞检测效果极佳, 癌细胞阳性检测率极高, 临床确诊率高。

参考文献

[1]俞志刚.李自强.胸腹腔积液传统苏木素-伊红涂片与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涂片的对比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2) :12-13.

[2]李志娟, 王欣.超声快速处理仪快速病理诊断70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 (8) :21-22.

[3]窦敏, 蔡鵬威, 陈金花.UF-100全自动尿沉渣仪应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可行性探讨[J].海南医学, 2010, 21 (23) :18-19.

[4]严海燕, 郭海霞, 曾华.脑脊液细胞计数Diasys尿沉渣工作站检测法与血细胞计数盘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2 (4) :54-56.

[5]丁振若, 崔桂, 王凤兰, 等.溶菌酶测定用于脑脊液尿液感染的鉴别诊断[J].临床检验杂志, 2011, 29 (2) :15-16.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2

1.1 临床资料

27例患者均为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住院病人, 其中男16例、女11例, 年龄42至75 (53.3±2.7) 岁, 发病至确诊时间12d~86d。其中头痛、恶心、呕吐起病者2 2例, 癫痫起病者3例, 精神障碍者2例。全部病例随病情进展均出现脑膜刺激征。CSF常规压力增高19例, 蛋白增高18例, 白细胞数增高15例, 糖降低14例。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19例, 仅4例平扫见多发性等密度结节灶, 无占位及水肿效应;脑MRI检查2l例, 5例全脑散在多发的圆状长T 1、长T 2信号;4例示脑积水。

1.2 方法

1.2.1 CSF标本采集

11例行1次腰穿, 16例行2次腰穿, 共取得CSF标本43份。每份采集CSF5m1于4h内分别进行EMA、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和常规CSF细胞学检查[1]。

1.2.2 CSF细胞学检查

采用侯氏自然沉淀法染色[2]。取1.5ml CSF, 采用侯氏自然沉淀仪, 置4℃的冰箱中自然沉淀收集CSF中细胞成分, 待玻片干燥后即先给予瑞氏染色, 2min后再滴加4~5滴蒸馏水稀释, 4min后以小流量自来水冲洗 (10~20) s。等玻片晾干后镜检。

1.2.3 EMA、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

取CSF1.5ml, 1000 r/min离心6min后去除上清液, 残渣涂片, 晾干后用甲醛酒精液固定30min后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 在室温下给予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人EMA、CEA单克隆抗体 (购自美国DAKO公司) 染色30min, 随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掉未结合的抗体, 再滴加坚固红显色剂5~8滴, 吹匀, 5min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 (5~8) min, 玻片晾干后即可镜检。

1.2.4 统计学方法

计算CSF细胞学检查和EMA、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率, 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比较用配对校正x 2检验。

2 结果

CSF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18例次, 阳性率为41.86% (18/43) ;EM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38例次, 阳性率为88.37% (38/43) , 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果 (x2=7.13, P<0.01) ;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36例次, 阳性率为83.72% (36/43) , 亦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果 (x2=6.47, P<0.01) 。

3 讨论

MC是脑内并无明显肿块的一种非独立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 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肿瘤种植播散引起, 也可由其他系统肿瘤经血液或淋巴转移发生[3]。国外癌症患者合并MC的比例接近5%, 常见来源为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等。5%的肺癌以M C首发, 2 0%~4 0%的M C临床上原发灶不明”。M 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阳性, 可伴有颅神经损害, 脊髓神经根病变等, 因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易被误诊。

脑膜瘤的诊断, 概括而言有下述征象可资参考: (1) 大多数脑膜瘤 (87.5%) 平扫时与灰质近似, 呈现出等或略低T1信号;T2为等或略低信号者占66.1%;T1、T2为混杂信号者分别为12.5%及25.7%, T2高信号者占8%。 (2) 瘤周“假包膜”或称“皮质扣压征”。T1、T2均呈连续或不连续的低信号环。 (3) 瘤体与脑膜呈广基相连, 相连处为钝角。 (4) 颅内脑外占位征象, 即脑膜瘤由外向内生长过程嵌入脑灰质, 使灰质下方原呈指状突出的脑白质受压变平 (所谓“白质塌陷征”) 。 (5) 瘤体附着部之骨结构受侵, 毛糙, 缺损, 增生。 (6) 瘤内钙化, 表现为斑点状或不规则的无信号区。 (7) 瘤内血管或出血。前者表现为点状, 弧线状的低信号流空影, 后者表现为典型的短T1和长T2点片状信号。 (8) 瘤周水肿。本组病例占56.6%。水肿本身并无特异性, 也不代表与良恶有关, 但提示累及周围引流静脉和静脉窦的程度。 (9) 占位征。常与水肿并存。就大小和部位之相关性而言, 部位似更为重要。 (10) 增强效应。绝大多数脑膜瘤对顺磁性物质甚为敏感。当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或马根维显后, 瘤体均有不同形式的明显增强。其增强率为99.2%。与此同时, 尚可见及部分瘤体附着部位由近及远, 由厚渐薄的增强的脑膜征, 即“脑膜尾征”。其增强程度与瘤内结构 (特别是血管) 有关。以往MC的诊断主要依靠常规CSF细胞学发现肿瘤细胞, 但在疾病早期, 阳性率较低。有报道首次检查恶性细胞的阳性率仅为45%~50%, 重复多次腰穿虽可提高阳性率, 但易延误诊治。本组27例MC患者CSF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41.86%, 确诊率较低。本研究对43份CSF标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方法, 分别检测抗EMA和抗CEA单克隆抗体, 其阳性率分别为88.37%和83.72%, 均显著高于CSF细胞学检查方法, 证明CSF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方法能提高MC的早期诊断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方法简便可靠, 只要观察到细胞膜或细胞浆呈红色, 就可作出阳性判断, 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对CSF细胞学检查时不能肯定为肿瘤细胞的细胞作出鉴别。同时, E M A和CEA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可以区分出炎性细胞, 因为CSF中的中性粒细胞有时可表达少量CEA, 但不表达EMA, 一般不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参考文献

[1] Jorda M, Ganjei-AFP, Nadji M.Cyloioglc charact sIics of mInid carcinomatosls:incrcd diagne tic accuracy usig canmbryonic antigenood pithe|ial membmne antigen immun chemistry[J].Arch Neutol, 1998, 55 (2) .

[2] 粟秀初.我国脑脊液细胞学的进展及其今后展望[J].新医学, 1999, 30 (6) .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由我院收治的17例患有脑膜淋巴瘤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检测和分析。其中有10例患者是男性, 7例患者是女性, 年龄21~67岁, 年龄中位数为49岁。通过相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对其进行诊断, 有8例患者为原发性脑膜淋巴瘤, 9例患者为继发性脑膜淋巴瘤。17例患者均有明显头部疼痛、视乳头出现水肿、脑神经出现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2 方法

脑脊液细胞学技术通过沉淀池聚集的方法对脑脊液内的细胞进行检测,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利用其抗体对相应细胞进行鉴定,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是通过免疫球蛋白轻链对相应细胞进行测量。17例患者中有5例脑膜淋巴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其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 其他的6例患有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以及6例患有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脑脊液作为参照。

1.3 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 采用χ2检验, 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对17例患有脑膜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观察其结果, 并结合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对其进行诊断, 结果见表1。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 17例脑膜淋巴结患者均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结合其相关实验室检查, 1号诊断为继发性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2、3、4、5、7、8、16、17号患者均诊断为继发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其余患者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结论

脑膜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为明显头部疼痛、恶心、视力模糊、精神异常及行为异常, 严重者出现昏迷及癫痛, 伴有压力、蛋白等明显升高的症状, 其症状相对严重。脑脊液细胞学对脑膜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脑脊液细胞学对脑脊液进行检查分析时能见到成群的淋巴瘤细胞, 其体积相对较大且胞质相对较少, 被染色成粉红色, 常常出现不规则的细胞核, 核仁清晰可见, 染色质常聚集存在[2]。目前, 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辅助脑脊液细胞学诊断脑膜淋巴瘤, 增加其敏感性及提高其特异性[3,4,5]。因此脑脊液细胞学在临床治疗上值得的被推广, 以及时正确对脑膜淋巴瘤作出诊断,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减少其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脑膜淋巴瘤的临床症状, 分析脑脊液细胞学对脑膜淋巴瘤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收治的17例脑膜淋巴瘤患者进行脑脊液分析观察, 将其编号为1~17号。利用脑脊液细胞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术对此17例脑膜淋巴瘤患者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结果 显示17例患者的脑脊液中都含有淋巴瘤细胞或变型的淋巴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出有7例患者的脑脊液内很多细胞存在B细胞标志物。其中3号患者的多数细胞呈现CD34阳性, 5号患者的CD20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11号患者的多数细胞呈现出CD19阴性和CD20阴性, 其他患者的脑脊液内的细胞均呈现出CD4和CD8阴性或者很少细胞出现阳性。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得出, 13号和17号患者的脑脊液内出现异常的克隆性B细胞。6例患有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以及6例患有炎性脱髓鞘病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分析发现, 其中有少于7%的CD19细胞呈阳性, 多数阳性细胞为CD8和CD4。结论 脑膜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对脑膜淋巴瘤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也可以帮助脑膜淋巴瘤的诊断。

关键词:脑膜淋巴瘤,脑脊液细胞学,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黄炜静.B细胞淋巴瘤脑膜转移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9) :1093.

[2]吴若芬.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回顾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8, 30 (12) :1152.

[3]关鸿志.脑膜淋巴瘤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2) :113.

[4]关鸿志, 陈琳, 郭玉璞, 等.脑膜淋巴瘤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 (2) :113-117.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7例, 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57例, 女30例, 年龄30 d~13岁。其中诊断为病毒性脑炎 (病脑) 的有59例, 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的有28例, 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1.2 方法及仪器

对所有CSF标本先行白细胞计数检查;然后汲取0.5 m标本液置于细胞玻片离心仪中, 以500~1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后取出玻片, 在常温下进行MGG染色, 用细胞图像分析仪进行细胞分类, 得出细胞学反应类型[1]。所用的离心仪为英国Shandon公司制造的Cytospin-3细胞玻片离心仪。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性, 采用中位数表示, 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2 结果

本组共检测87份CSF标本, 其中5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多在 (43~430) ×106/L,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阳性者54例, 阳性检测率达94.7%。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白细胞数均增多 (570~8 750) ×106/L, 均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 阳性者25例, 阳性检测率达89.3% (表1、2、3) 。

3 讨论

CNS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仍然是细菌和病毒, 临床上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CSF白细胞计数及蛋白、糖、氯化物等测定来判断感染的性质[2]。近年来, CSF细胞学检查对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作用已普遍受到重视:因中枢神经性疾病的不同致病感染原, 可表现为脑脊液细胞学相应的细胞学反应;同一感染性疾病各期 (包括急性炎症渗出期、亚急性增殖期和修复期) 也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和细胞学特点[3]。因此, 颅内感染炎症时, CSF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意义是非常显著的, 一个正确的分类往往可以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产生关键性作用[4]。病毒性脑炎及病毒性脑膜脑炎脑脊液中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白细胞计数不高, 即使有中性粒细胞的出现, 也只是短期存在, 之后马上会完全消失。病毒性脑炎进入修复阶段, 可出现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 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中性粒细胞最高可占白细胞的89%以上, 且以杆状核细胞为主, 常可见细胞核左移, 大多数患儿脑脊液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 化脓性脑膜炎可在短时间内由渗出期转入亚急性增殖期及修复期, 其中增殖期可能出现炎症的再次暴发或进入慢性期, 故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进行脑脊液细胞学的追踪观察十分重要。

本研究证实了此点, 病毒性脑炎患儿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 (P<0.01) ;病脑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化脑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 多可兼见其他细胞反应并存, 比例相差悬殊, 呈混合细胞反应。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二者鉴别有良好的阳性率, 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采集的8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脑脊液行白细胞计数, 采用常规的离心玻片法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5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白细胞计数为 (43~430) ×106/L,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阳性者54例, 阳性检测率达94.7%。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白细胞数均增多 (570~8750) ×106/L, 均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 阳性者25例, 阳性检测率达89.3%。结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学分析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枢脑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学,儿童

参考文献

[1]侯熙徳.脑脊液细胞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39-70.

[2]项全申.实用小儿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473.

[3]李玲, 利玉欢, 黄如训, 等.69例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临床与病理[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 10 (3) :281-283.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5

关键词:脑炎, 病毒性,儿童,细胞学

病毒性脑炎 (viral encephalitis) 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急性炎症改变, 好发于儿童[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有些可表现轻微脑实质受累, 出现轻度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病情表现轻重不一、变化复杂, 病死率较高, 即使给予积极的治疗后遗症发生率也较高[2]。早期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金标准依然是脑脊液的检查[3]。本研究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和同期非中枢感染患儿的脑脊液分别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 男27例, 女21例;年龄4个月~11岁, 平均 (3.6±1.4) 岁。患儿入院后均通过完善的病史追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如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选取同时期非中枢系统病变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其中男23例, 女22例;年龄3个月~12岁, 平均 (3.2±1.7)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急性起病, 发病前1~2周有前驱的肠道感染及其他病毒性感染; (2) 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异常; (3) 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患儿在综合评估病情的基础上均给予积极的治疗。患儿均行局部常规消毒, 局麻后, 选取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 (腰3、4腰椎棘突间隙) 为穿刺点, 垂直进针3~4cm, 抽取脑脊液3ml左右送检, 局部加压包扎, 平卧4~6h。抽取液置入微型细胞沉淀仪内, 自然沉淀后收集细胞, MGG染色冲洗晾干后进行显微镜下检查, 对其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脑脊液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淋巴细胞阳性率、单核细胞阳性率、中性粒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疾病, 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繁多, 约有80%左右是由肠道病毒 (enteroviruses) 引起的[4]。发病机制主要考虑感染性病毒经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进入人体, 在淋巴系统繁殖, 通过循环进入各个脏器, 在脏器大量繁殖进一步扩散至全身, 引起发热等症状。如果机体免疫力不足以对抗这些病毒, 这些病毒可进一步透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5]。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 引起病毒性脑炎。进入中枢系统的病毒直接侵害神经系统, 引起一些精神、神经症状[6]。病毒性脑炎常常累及儿童, 尽管病毒感染在人体有一定的自限性, 但是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不完善, 常常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而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7]。急性期是病毒性脑炎的一个关键时期, 通常持续数日至2~3周, 但恢复较慢, 需数周至数月才能恢复至最大限度[8]。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变化是复杂的,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主要在退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给等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的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性治疗, 治疗效果欠佳[9]。对于病毒性脑炎, 早期的诊断是关键。脑脊液检查仍是病毒性脑炎确诊的金标准。近年来, 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对脑脊液的检查也越来越重视。脑脊液在正常的成年人当中, 白细胞计数在10×106/L以下, 这一比例在早产儿和新生儿则稍高, 多在30×106/L以内, 主要为小、中淋巴细胞, 当脑膜有刺激性或炎性病变时, 脑脊液的白细胞计数可以增多, 其内的各类细胞比例也相应的发生改变[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9.58%、48.89%, 单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3%、10.4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67%、0;说明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可以出现相应的细胞学改变,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以作为其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周勤.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21) :33-35.

[2] Steiner I, Budka H, Chaudhuri A, et al.Viral meningoencephalitis:A review of diagnostic methods and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J].Eur J Neurol, 2010, 17 (8) :999-1057.

[3] 王瑞红.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1, 23 (1) :84.

[4] 吕有道.儿童病毒性脑炎124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4) :122-123.

[5] 吴云敏, 郑淑娇.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肠道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0) :64-65.

[6] 谭帮英.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38例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0) :132.

[7] 刘世会.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8) :67-68.

[8] 李玲, 黄健.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11) :3851-3852.

[9] 丁勇, 何宏蕴.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脑脊液细胞学和细胞因子检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 (22) :1772-1733.

脑脊液单核细胞P38表达及意义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研究对象分为癫痫组和对照组, 癫痫组我院门诊就诊的癫痫患者, 参照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分类及命名委员会修改方案诊断标准[2]分类。共测查癫痫患者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15~65岁, 平均年龄 (35.5±6.1) 岁;起病年龄6~35岁。平均起病年龄 (21.9±9.7) 岁;对照组:与癫痫组患者各个情况均相匹配且无其他神经精神史的健康志愿者15名。

1.2 脑脊液收集

收集初发病历30志愿患者, 初发癫痫后1 h、24 h、7 d、30 d、90 d、180 d分别收集5 m L脑脊液, 勿污染及混入血液等。过液氮后转入-80℃超低温冰箱保存。

1.3 Western印迹检测P38蛋白表达

用蛋白提取试剂盒 (南京凯基公司) 提取总蛋白, 定量试剂盒 (BCA法) 测定蛋白浓度。依次加入5×上样缓冲液煮沸、上样、电泳、转膜、封闭, 滴加兔抗P38 (比例1:100) , 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 (比例1:800) , 4℃摇晃3 h, PBST洗膜10 min×3次后行ECL发光5 min, 应用胶片曝光, 结果扫入凝胶成像系统 (bandscan软件分析系统) 进行灰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认知功能测验成绩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个自变量对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相关性。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8分子生物学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用LSD-t检验。

2 结果

Westernn blot印迹检测结果:各个试验组脑脊液单核细胞中P38蛋白均有表达, 表达有明显差异性 (P<0.01) 。癫痫组在癫痫初期 (30 d) 明显高于对照组, 后期 (60d) 明显低于对照组。癫痫组内组内比较, 蛋白灰度校对值癫痫发作7 d时明显高于1 h、24 h、7 d、30 d、90 d、180 d组, 180 d组最低 (P<0.01) 。

注:组内比较P<0.001

3 讨论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反复的癫痫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脑功能受损尤为受到密切关注, 表现在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3]。已有研究表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而影响认知功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病年龄、发作类型、受教育程度、用药情况、发作频次密切相关, 且起病年龄、发作频次及受教育程度最为显著。药物不规律使用可以导致耐药或癫痫本身不能控制, 长期规律用药, 其药物本身对患者认知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损害。在癫痫患者中, 大部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缓慢进行的, 最后可发展为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

突触素P38存在于所有神经终末的突触囊泡膜上及脑脊液单核细胞内, 单核细胞中P38被分泌至脑脊液从而进入循环, 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 与突出重构及调节长时程增强密切相关[4]。本研究显示, P38在癫痫发病早期, 呈逐渐升高, 30 d前均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 30 d为最高。多次癫痫发作所, 异常放电激活MAPK激活系统, 使P38表达逐渐增加, 促进癫痫发作所引起脑生理生化损伤的修复及促进新的突触形成, 及突触重建修复, 维持认知功能功能, 后由于P38调节长时程增强及突触可塑性, 启动损伤保护过程。所以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长期的癫痫发作, 引起脑部自我功能的失调和破坏, 打破这种平衡, 认知功能即会下降, 微观上P38也可引起多种基因的表达, 引起认知功能神经元的调亡, 即认知功能受损[5]。

综上所述, 本研究表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受损, 而P38脑脊液单核细胞中的蛋白变化随着认知功能变化而变化, 是有关认知功能的重要因子, 但机制复杂, 尚不明确, 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目的 检测脑脊液P38的表达, 探讨其意义。方法 30例癫痫首次发作患者发作后1 h, 24 h, 7 d, 30 d, 90 d, 180 d脑脊液及外伤后复查脑脊液正常者脑脊液为对照组, 用Western bolt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P3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脑脊液中P38表达在各个时间段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化 (P<0.05) 。结论 P38与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是认知功能维持的重要因子。

关键词:癫痫,认知功能,P38,脑脊液

参考文献

[1]谷鸣, 钱元桂.61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 2009, 13 (3) :290-292.

[2]Proposal for revised clinical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From the 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J].Epilepsia.1981, 22 (4) :489-501.

[3]Noe KH, Locke DE, Sirven JI.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J].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2011, 13 (4) :371-379.

[4]Bonora A, Benuzzi F, Monti G, et al.Recognition of emotions from faces and voices in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J].Epilepsy Behav.2011, 20 (4) :648-654.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篇7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清,脑脊液,胰岛素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关于本类白血病的相关研究也并不少见,且关于本病的众多研究中也并不乏关于本类患者血液或脑脊液中检测指标的研究[1,2],而白细胞介素作为在较多疾病中均呈现异常的指标,其在本类患者的血液及脑脊液中的表达研究虽不少见,但是关于其全面且细致的探讨仍十分缺乏,而胰岛素相关指标也是在此类患者中研究较热但是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指标,因此对其进行进一步细致的研究价值也较高[3,4]。本文中笔者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胰岛素及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8月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体检健康的57名同龄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7名健康人员中,男性37名,女性20名;年龄1.6~13.2岁,平均年龄(5.9±0.6)岁。观察组的5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2例;年龄1.5~13.4岁,平均年龄(5.8±0.7)岁。FAB分型:L1型者35例,L2型者12例,L3型者10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与性别方面的统计数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及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将静脉血标本以离心机离心,取血清部分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胰岛素及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胰岛素相关指标为胰岛素1号增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胰岛素2号增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2,IGF-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 3),白介素相关指标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然后将两组的血清及脑脊液胰岛素及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另比较观察组中不同FAB分型者的血清及脑脊液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清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IGF-1及IGFBP-3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GF-2高于对照组,且不同FAB分型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的脑脊液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脑脊液IGF-1、IGF-2及IGFBP-3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FAB分型患者的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的血清白介素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IL-2均低于对照组,其他血清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FAB分型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1)与L1型者比较,P<0.05;2)与L1型及L2型者比较,P<0.05;3)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的脑脊液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脑脊液IL-2均低于对照组,其他脑脊液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FAB分型患者的脑脊液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注:1)与L1型者比较,P<0.05;2)与L1型及L2型者比较,P<0.05;3)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1)与L1型者比较,P<0.05;2)与L1型及L2型者比较,P<0.05;3)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L1型及L2型者比较,P<0.05;3)与L1型者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类进行性的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研究较为多见,且众多研究涉及面较广,其中关于本类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相关指标的研究并不少见,但是众多的关于此类患者血液及脑脊液指标研究结果的差异较大[5,6]。胰岛素相关指标中的IGF-1、IGF-2及IGFBP-3是在多类疾病中均呈现异常的指标,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变化研究也可见,其对于细胞因子的平衡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7,8],且对于邻近细胞的表面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其与恶性肿瘤细胞的移植失控影响较大,这也是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异常的重要因素,本类指标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研究也可见,但是对其的细致变化研究极为必要[9,10],再者,IGF-1、IGF-2及IGFBP-3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肿瘤细胞的抑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发展等关系较大,因此其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研究也极为必要。另外,白细胞介素中的IL-2、IL-6及IL-8也是在多类恶性肿瘤患者中呈现异常的指标,其不仅仅对于此类患者的免疫失衡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且对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及血管生成等有较大的影响[11,12,13],因此在白血病患者中的研究价值也较高。

上一篇:精益会计体系成本管理下一篇:水利电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