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教学行为

2024-07-25

不当教学行为(精选10篇)

不当教学行为 篇1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怎样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跟进,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落差?不妨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若干行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教师实现教学行为跟进。

一、曲解对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快乐的小公鸡》的一个片断。

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1:怎样才能快乐?

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生2:解决了。

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3: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

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生4:他爱动脑筋,他有了问题就去问别人。

生5:是一只很虚心的小公鸡,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见,帮人们做事了。

师:小朋友们觉得怎样才能快乐呢?(很多孩子谈了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马上进入角色表演)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即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指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盲目综合

《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以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在参与式讨论时,执教老师谈了自己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认为,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无度开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总结全文时与学生有如下对话: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1: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2: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3:乌鸦很勤快,渴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4: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5: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吸管喝水多方便。

生6: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

生7: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

这种开放已经走入了误区。开放性的思维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如果教师在肯定文本“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价值取向的同时,再让孩子发散思维,如让孩子说说“乌鸦要喝水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效果会好得多。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次、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四、泛化体验

感悟和体验是《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些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追求读书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与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读书与思考,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当前,教师似乎不太愿意提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更愿意谈论“自读会悟,个体体验”。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能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也就谈不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五、淡化整体

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在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必须经历“整体——部分——整体”,这也是认识论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感悟与体验,而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首先是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听课中,我发现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才初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学生所说的只是些枝枝节节、琐琐碎碎的东西,所提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主要内容的感知也比较片面。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让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喜爱的内容来读,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学习不能单凭自己的好恶和兴趣,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与艰苦努力,如果学生的读书所得只是来源于“喜欢读”的内容,“不喜欢”读的就可以不读,那么长期下来,这种不完整、不系统的阅读就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缺陷。

我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不把握整体,直接割裂文章的选读是有害的。有的教师喜欢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子,或在某些段落中着重标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诵读。试想,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教学中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至少要以整段文字呈现,且要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感悟更要在师生创设的大的文本背景下进行。《标准》强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用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六、误解实践

《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里的“语文实践”至少应该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表明了语文的性质;二是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三是强调了语文教学实施的途径与方式。可是很多老师一谈“语文实践”,就是认为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会、自然、生活中开发利用大千世界的学习资源,去开展带有“语文性”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亲历过程。对照《标准》对“语文实践”含意的解释,我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那么,语文实践内涵的核心是什么?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是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实践——在识字中学会识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认为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让学生琅琅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一句话,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更重要、更经常、更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除此以外的所谓“语文实践”,可能是音乐美术活动,可能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有可能是教育考察活动,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活动。

七、削弱基础

《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在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目前语文课堂中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不写字,不读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这样的课怎么看也不是好的语文课。如果语文课上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不当教学行为 篇2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评价方法,要求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通过学习《课堂教学教师不当行为与纠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1.教学基本功。①普通话。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还让学生习惯性地接受那些错误的读音,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钢笔字、粉笔字的水平。板书直接影响学生的视觉记忆和学习兴趣,钢笔字、粉笔字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写字习惯和生活习惯,乃至生活态度。③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口才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使知识言简意赅、清晰透彻,学生乐听勤学。而干巴巴的言词,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昏昏欲睡,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为降低。④应变能力。教师的应变能力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能力和速度,影响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2.知识水平。优秀教师在众多学生面前,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应该是一座四季常青的高山大川。深厚的知识功底,渊博的知识,是一个好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的求知欲有着巨大的影响。3.教学技能技巧。课堂上有声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教师丰富的体态语言有时显得更为重要。体态语言包括坐姿、站姿、行姿、手势、表情等。教师的眼神和手势动作,也可以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4.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教师的各个方面的突出能力的凝聚,也是教师众多显著成绩的凝聚。教师的威信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上进,能让学生信心十足地跟随教师完成学习任务。5.业余爱好。学生是极易受教师影响的,教师的某些业余爱好都容易让学生佩服而效仿,从而使学生也在某些方面形成有特长的爱好„„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都会效仿教师的行为去做。

二、实施影响的方法教师在全方位地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立足点放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有的教师对那些学习好、听话、反应快的学生格外器重,而对那些不够顺从,反应较慢,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愿多交往、多接触,甚至对一些所谓学困生表现出厌弃或鄙视的态度。其实,那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体贴,需要教师与他们多接触,多交往,多沟通,以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和抵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没有歧视和压抑,没有嘲笑与斥责的环境,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思想觉悟与行为的转变。2.以教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该具备品行高尚,学识渊博,通晓教育,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无私奉献,仪表庄重,举止文雅,兴趣广泛,善于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思想感情,以自己完善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感化,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3.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体意识也逐渐觉醒和日益增加。这时,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强化,对外界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他们特别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这时教师如果对他们多加关心、宽容,对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是很有效的。4.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要通过“电话热线”“家校联系卡”等各种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互相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不当教学行为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手教师;不当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78-04

一、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相关专家及教师们逐渐认识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诸多不当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效率,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开展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对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综合运用教学现场观察、教学录像分析、文献研究和学生访谈方法,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手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当教学行为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以期新手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行为,顺利完成教学的过渡阶段,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二、相关概念界定

1.不当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微观层次,大量研究证明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成绩产生显著影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教学行为进行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到教学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行为指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狭义的教学行为仅指教师的行为,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教学行为。笔者将教学行为理解为:教师为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环节中所展现出的一系列显性行为和隐性行为的总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不当教学行为可以说成是教学行为偏差、不良教学行为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不够健康积极的、使教学效率低下的教学行为,这种行为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低。

2.新手教师

国内外学者对于新手教师的界定各有不同,但都认为新手教师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他们都是完成了职前培训,二是他们都是刚上任1-2年的教师。结合学者们的概念界定和本研究的实际需要,笔者将新手教师界定为: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接受过师资培训,正式踏入教学岗位任教1-2年的中小学教师。

三、信息技术新手教师不当教学行为典型表现

本研究选取了沈阳市四所初中和五所小学的20名信息技术新手教师为观察研究对象,他们均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教师素养和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但作为新手教师,他们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种种困扰。笔者走进教学现场听课,课后对学生进行访谈并细致分析教学录像,归纳出信息技术新手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几种典型表现。

1.操控过度

20位教师均出现讲授时间过长的问题。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基本都在机房进行,方便学生操作实践。小学每节课时40分钟,中学每节课时一般是45分钟,20位教师平均讲授时间为25分钟左右,仅仅留给学生15-20分钟进行实践,整堂课下来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S老师的课,要求学生利用图文混排的知识设计一个精美的板报,她讲完后给学生仅留下14分钟的时间。下课铃响时,一个女生抱怨道:“这么短的时间,哪能完成啊!找素材就要很长时间!”显而易见教师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一节信息技术课究竟教师讲解多长时间合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调整时间的分配。

另外,被观察教师存在切换屏幕次数过多的问题。有的教师切换屏幕时没有给予学生任何提示,并且切屏后所强调的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S老师在第4次切屏后引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反感,嘘声一片,一男同学拍起桌子以示不满。切换屏幕会打断学生在制作任务过程中的思路和想法,事实上老师讲授完新课、把屏幕切换给学生之后,再切换屏幕就要很慎重。课后对学生访谈,A学生表示上机操作时间不够,加上老师频繁切换屏幕,每次都很难完成课堂任务,导致他逐渐失去了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表1详细列出了其中十位教师的讲授时长和切屏次数。

2.任务驱动力不足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目前信息技术课堂上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它的任务设置是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

L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利用美图秀秀美化图片,教师通过一张脸部有瑕疵的女孩图片,给学生演示祛痘祛斑、磨皮、唇彩、添加饰品等工具的使用,对图片进行细致处理,之后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是完成该作品。这样完全封闭式的任务没有给学生留出发挥的空间,难以个性化,缺少基于封闭式任务的开放式任务。

H老师在课堂上给六年级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上网搜索近几年我国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且用表格、图表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对此任务并没有多大的动力和兴趣,就业问题离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太遥远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后访谈中B同学表示“我不喜欢所有人都做一样的任务,太没意思了!”C同学说:“我觉得老师有时布置任务的难度有点大,而且有时是脱离我们生活实际的任务,所以我们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显然,这样的课堂任务对学生来说驱动力是不足的。

3.提问低效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提问是优质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但20位教师课堂提问都存在低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提问目标不明确、问题类型不合适、提问次数偏多这三方面。

课堂观察中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有些老师提问随意性很大,提问大多缺乏目的性。W老师重复提问7名学生“你认为网上聊天代替面对面聊天好不好?”这7名同学仅以“好”和“不好”来回答,有的只是无意识的应付,W老师并没有进一步追问。

在教学录像分析阶段,依据Bloom认知领域分类的6个层次,笔者结合教师提问的作用和目的,将提问分为识记、管理、重复、提示、理解和评价6种类型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问题的类型多处于低层次水平,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思维。表2列出了其中十位教师提问的类型和次数。

另外,20位教师提出问题后候答时间较短,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课后访谈中D学生表示“老师的提问很好对付,只要我们回答是否、好坏之类的就可以啦!” 可见这样的课堂提问对学生来说收益并不多,是低效的。

4.评价缺失或形式化

20位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置身于课堂中发现7位老师根本没有评价环节,6位老师只是利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口头评价,7位老师虽然形式上有,却是在下课前5分钟通过展示部分完成任务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本来紧迫的上机操作时间再被占用5分钟,学生就更没有时间完成课堂任务,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不合理。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出现随意和僵化的问题,甚至一些教师根本就没有标准意识。

课后访谈中E学生说:“反正老师也不看我们的作品,做不完也没关系。”F学生表示“老师从来不评价我们的作品,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现在我对做任务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表3具体展示了其中十位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时间。

新手教师除在上述四个方面存在典型的不当教学行为之外,还存在如教学准备不足、课堂的组织管理不善、缺少人文关怀、忽视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等问题。

四、成因分析

笔者在课后对20位位新手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教师的自述和观察结果来分析形成不当教学行为的原因。

1.入职的迷茫与恐慌

由于新手教师刚刚从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进入到教学工作状态,这对于他们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即使在学生阶段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但真正以教师的身份走进课堂,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兼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总会对教学感到迷茫与恐慌,出现许多不当的教学行为,甚至有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不当的。

2.教学反思不足

教学反思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师的水平。新手教师在工作之初并没有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甚至有时只是出于一种应付上级要求的心态进行教学反思,更谈不上从学生角度进行深入地反思。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持续的反思,才能有意识地监控和调节、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促使不当行为的积极转变。

3.缺乏前沿引导

新手教师起点低、视野窄,缺乏有高度的理论指引和前沿知识的引导。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现有教材的更新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因此,迫切需要教师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将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适当穿插在课堂授课中,不断补充、更新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学科教学知识(PCK)匮乏

PCK影响着教师对知识的教学表征。拥有丰富PCK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将学科知识组织、调整,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形态,PCK匮乏的新手教师难以做到这些。

另外,PCK影响着教师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实施。PCK水平低的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能以适当难度的形式呈现,不能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建立恰当的桥梁以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PCK还影响着课堂对话,PCK匮乏的教师不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难以对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做出反应,缺乏对学生合理的引导,学生因此失去思考的空间与表达思维的机会。

五、矫正建议

结合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国内外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对新手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提出以下几点矫正建议:

1.把时间还给学生

信息技术学科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所以新手教师一定要将讲课内容进行凝练,用最少的时间把要讲的内容演示给学生,留下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究完成任务。新手教师要学会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时刻提醒自己以新的课程理念来授课,不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大胆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2.精细化设计任务和问题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教师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设计和呈现任务时一定要仔细推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合理确定任务的角度、密度、难度和梯度。布置的任务不能是绝对的封闭型任务,应该是建立在封闭式任务基础上的开放式任务,这样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发挥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最后的升华。

新手教师对提问的问题也要作好精细化设计。做到提问的目标明确、方式得当,问题的难度适合、数量适当。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一定趣味性的问题,减少低层次类型的提问。

3.专家引领与深度反思

作为新手教师,要时刻注意专家的引领。比如听专家的公开课、报告讲座,参加高层次的研讨,追踪专家的博客、书籍和研究成果等,在此过程中尽量抓住机会与专家教师沟通,善于提出问题,做到保持追踪新理念,具有较高的开阔视野。

与此同时,新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多角度的深度反思,通过反思不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检查自身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新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从而促使其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强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且是不间断的连续性评价。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需要按照严格的评价标准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批阅每个学生的作品并附上评语,通过学校局域网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评语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下一次课课前教师可以展示几位学生的优秀作品。

六、结语

关于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不当教学行为,各方仍在不断研究当中,希望新手教师多关注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同时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规律,顺利完成新手教师的过度阶段,尽早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参考文献:

[1]穆肃,左萍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方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9):62-69.

[2]苏学权.浅议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路径[J].高教论坛,2014(5):70-72.

[3]罗生全.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4(4):129-132.

[4]李亚云.探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措施[J].科教文汇,2015(20):30-31.

[5]杨志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行为分析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70-72.

[6]方征,余美君.班额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 31-35.

[7]许凌云,郑长龙.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课堂教学行为转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3):27-32

[8]孙晓倩,徐恩芹.信息技术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2(3):38-40.

[9]李伟,林建香.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36-40.

[10]金建峰,顾小清.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9):82-86.

[11]章婧.国内外关于教师不当教学行为的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2):16-19.

[12]王小平,邹逸.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话语的比较研究——基于四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实录的分析[J].基础教育,2013(2):68-74.

教师不当教育行为探析 篇4

关键词: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心理健康

中小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 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普遍较弱, 若受到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则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如果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当, 比如语言暴力、体罚或变相体罚、歧视、冷漠等, 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中小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害怕教师, 或者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等, 最终演变为师源性心理问题。

1 导致教师不当教育行为的原因

1.1 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

“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教育观念在部分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教师必然会对中小学生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 或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代替帮助与引导。很多教师认为, 严厉批评和惩罚是为了让中小学生对所犯的错误有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教师严厉批评和惩罚中小学生的主观愿望是好的, 但其结果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斯波尔丁研究发现, 教师采用惩罚手段会增加中小学生的焦虑感。华尔伯格和安德森在对美国高中生的研究中发现, 教师教育中的专断行为会使中小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使中小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 并且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师长期采用以严厉批评和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就会使中小学生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退缩、不合群、孤僻, 甚至敌对, 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同时还会造成中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感到学习是痛苦的事情。

中职教育阶段仍然是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还是他评, 主要是通过教师、父母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对自我的看法。教师以批评和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给中小学生的是消极的评价, 经常性的消极评价必然会导致中小学生也消极地看待自己, 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 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方法应以赏识和激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要让中小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和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1.2 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我国只注重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忽略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才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2.1 缺乏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少教师会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中小学生。如教师要求中小学生在45分钟的一节课中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集中。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注意的稳定性是随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而逐步增强的。7~10岁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20分钟, 10~12岁约25分钟, 12岁以上约为30分钟。许多教师还会从成人的角度主观地推测中小学生的行为动机, 把自己的想法当作中小学生的想法, 并且不容中小学生为自己辩护。实际上, 在很多场合, 中小学生与成人的想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教师主观地推测中小学生的动机难免会委屈和冤枉某些中小学生。中小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 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性成熟, 他们在外表越来越接近成人的同时, 心理上也要求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看待, 以成人的标准评价他们。如果教师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往往会使中小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1.2.2 缺乏心理卫生知识

许多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模糊, 对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难以鉴别, 常常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比如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小学生写字太慢、作业拖拖拉拉大多是由于其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 属于心理障碍, 而大部分教师认为是中小学生太懒惰的缘故。对于中小学生厌学这样的心理问题, 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是中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是思想问题, 结果不厌其烦地对厌学的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论证他们思想上的错误, 并对中小学生的所谓错误思想进行分析与批判, 责令改正。对于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 大部分教师都会认为是其性格内向。对于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 很多教师会认定他们的道德品行太差。由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乏, 在教育教学中只注重中小学生的品行问题, 而忽视了其焦虑、孤独、沮丧、抑郁等异常的心理和行为, 同时也忽视了其表现出来的自卑、敏感、依赖等异常的人格。这样必然会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恰当的疏解, 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1.3 教师自身存在心理问题

近几年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 教师群体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存在心理问题, 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化以及偏执倾向比一般人群高。造成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 一是教师存在着较多的角色冲突。当前社会把教师宣传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求教师成为下一代的榜样与楷模, 而无法接受教师作为“凡人”的一些表现, 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在教学与中小学生的管理工作中, 既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又要作为管理者、引导者, 还要作为中小学生的贴心人, 充当在校中小学生的监护人, 多重角色的存在, 致使教师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产生心理问题。二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待遇在横向对比中偏低。这很容易使教师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教师的工作环境具有相对封闭性, 在职务升迁、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机会较少, 这些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心理状态。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讲, 由于学校仍保留着传统的管理体制模式, 官僚主义严重, 许多领导只对上级负责而很少对下级负责, 在处理与教师利益有关的事情时往往有失公平与公正, 给教师带来了严重的挫折感。当然, 也有一些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比如人格异常, 自身修养低, 不注重学习提高等。教师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和榜样, 教师的行为方式、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都会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教师自身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教师不当教育行为会直接危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比如, 教师情绪烦躁、教育行为粗暴就会使中小学生惶惑不安, 自尊心、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产生过度焦虑、压抑心理或者抗拒、逆反心理, 并很容易导致中小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产生厌学情绪, 从而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

2 减少教师不当教育行为的对策

2.1 开展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要避免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当务之急是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应用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当前学校一般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放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和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而忽略了对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时应该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概念与理论。包括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等理论知识。二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小学生各种认知能力和良好人格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中小学生在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等。三是教师心理健康与保健。包括教师应如何完善自我, 应如何缓解职业压力, 应如何处理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如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四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生反馈的心理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心理诱导等。

2.2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是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比较抽象、简单, 或以成绩论优劣, 或以功绩评好坏。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校应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制订教师评价制度。在评价主体上应实行多元化。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主要是领导和同事, 甚至连中小学生都排除在外, 这样做是相当不恰当的。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中小学生, 并且其工作的影响波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因此教师的评价主体一定要包括中小学生、家长, 甚至社区等。在评价内容上应该多方面结合。除传统的教学态度、教学成绩、班主任工作之外, 还可以包括社会活动情况, 自身的形象和素养, 与中小学生、家长、同事的关系等。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还包括人格力量的影响与传播, 因此在具体评价指标上应具体化与抽象化相结合, 避免走极端。既不能全凭领导的个人印象来判定教师好坏, 也不能对教师的所有行为实行量化;既要有客观标准, 也要把教师放在某一环境中对其进行定性评判。在评价形式上应该坚持多样性。除了各项成绩的统计指标外, 还应该采取听课、中小学生访谈、教师自评、问卷调查等形式。当然, 在对教师的评价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教师的个性差异, 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应该得到鼓励。鼓励教师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创建学校的教学特色。总之, 只有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才能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 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3 学校内部管理要引进竞争机制

要减少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 归根结底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呢?根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看, 竞争是提高效率的有力手段。同样, 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 形成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 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进取心, 调动教师调整自我、自觉规范自身教育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竞争机制只是一个抽象的、综合性的概念, 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整合。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公平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竞争体系、培训体系等来支撑。所以, 要使教师之间的竞争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动力, 就要保证做到公正、公平。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具有个体特性的, 而每名教师的具体情况又千差万别, 因此应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能力的教师进行级别与层次的划分, 区别对待, 避免公平标准过于简单。学校可以通过教学比赛、定期听课评审等形式来展开教师之间的竞争, 通过竞争来实现优胜劣汰。而激励是竞争的推进器。激励其实就是利益, 凡是有竞争力的教师都应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利益不应单单是物质的, 还应该包括精神上的以及各种发展机会。评价是竞争的依据。学校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评价制度, 才能对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做出公正的评判, 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使竞争机制真正起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

2.4 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 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 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的人, 还要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应该是学科的专家, 还应该是教育的专家。从本质上讲, 教师专业化就是要实现教师现代化,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既要有科学的理念支撑, 也需要国家、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包括教师职业准入、从业管理、专业发展、教育机构认证、教师资质认证等各方面。我国教师专业化尚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如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问题, 相关制度的建设问题, 教育投入和教育机构的建设问题。只有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保障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和规范, 保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 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3]卢家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学生学习不当行为整改通知书 篇5

同学:您好!

本周内你你未写作业已经超过次,请你高度正视,立即整改!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初二1班班委会(盖章有效)

年 月 日

整改通知单发放家长回执

同学的家长:您好!

我已经了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并会督促孩子改正。其他意见: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初二1班班委会 年 月 日

学生不当行为整改通知书

同学:您好!

本周内你你未写作业已经超过次,请你高度正视,立即整改!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初二1班班委会(盖章有效)

年 月 日

整改通知单发放家长回执

同学的家长:您好!

我已经了解整改通知单的内容并会督促孩子改正。其他意见: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分校

初二1班班委会(盖章有效)

不当教学行为 篇6

关键词:道德型领导;组织认同;印象整饰;组织不当行为;社会感染理论;情感事件理论;情绪感染;意志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2.92;C9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6010106

一、引言

组织不当行为是指有害于组织或其他员工的消极行为,此种行为在各行各业相当普遍,相关研究表明组织不当行为给组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Marcus 和 Schuler(2004)指出33%~75%的员工都有过组织不当行为,总的来说组织不当行为属于意志行为,是员工为达到自己目的而侵犯组织的合法利益。Ozgur Demirtas(2015)认为员工的组织不当行为是组织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以往对于组织行为的研究重心大都集中在积极的组织行为上,忽略了对消极的组织不当行为的研究(Deanne et al,2012;储小平 等,2009;李燕萍 等,2012)。随着组织之间竞争的加剧和组织内部压力的增大,组织中的消极行为频繁出现,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员工组织不当行为的产生和防范进行深入研究。

组织不当行为是员工有意对组织或者其他组织成员者实施的侵害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意志性,绝非偶然;二是违背了组织的管理制度;三是对于组织或组织成员是有害的(张永军,2015)。Marcus和Schuler经过元分析总结出影响组织不当行为前因变量的分类架构,认为影响组织不当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包括人格特质、自控能力、制度规范以及工作满意感等变量;二是诱导因素和抑制因素,包括压力、员工感知到的公平感、组织正直性和组织文化等变量。长期以来,对组织不当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群体、组织和环境四个方面(Robinson et al,1995;Weiss et al,1996)。

目前,相关文献大多只是研究组织不当行为前因变量的直接作用,而较少研究中介作用。不少研究表明,员工与组织契合度、社会期望、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以及组织不当督导和控制程度等与组织不当行为密切相关,但是这些变量大都聚焦于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和义务,而很少考虑组织领导者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实际上,组织中员工产生消极行为与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对待员工息息相关,因此探索领导者对组织不当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价值观—态度—行为”的理论框架来进行的,对意志行为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组织不当行为属于意志行为,表现为员工为了达到既定目的采取的行为,而这大都与组织中的各种关系和事件有关,比如领导的训斥和领导的不公平对待等。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社会感染理论,按照“事件—情绪或者态度—行为”的逻辑研究道德型领导、组织认同与员工组织不当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员工个体特质(印象整饰)的调节效应。

许颖:道德型领导影响组织不当行为机制研究

二、研究假设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道德型领导具有总揽大局的能力,能牺牲私利,顾全团体的利益,或者牺牲小我、完成大我。Deanne(2012)通过认同的激励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解释了道德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影响。道德型领导尤其重视道德标准,通过双向沟通能让下属员工更明白组织规范,这样能弱化了组织不当行为的动机;道德型领导通过激励与惩罚让员工意识到自己与组织道德标准必须保持一致,继而下属员工能从领导管理方式中感受到自己所做的组织不当行为的后果并进行自我行为校正;道德型领导注重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的公正处理通常也会降低员工的组织不当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道德型领导与员工的组织不当行为负相关。

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在行为与观念上趋同,继而感觉自身对组织既有非理性的归属感,又存在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Van Dick et al,2007)。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当个人接受组织文化继而认同组织价值观时,便会产生组织认同感,进而愿意为组织付出。组织认同与现实中的劳动契约不同,主要表现为个人在心理层面的认同。因此,有高度组织认同感的员工即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最符合组织利益的行为(宝贡敏 等,2006)。当员工对组织认同感越低时,违反组织规范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当组织成员对组织认同感越高时,从事组织不当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越低。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员工的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负相关。

相对于其他领导者,道德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影响力具有潜在性与间接性,它鼓舞与激励下属,扮演着加分与补强的角色。郑伯埙(2000)指出道德型领导的主要维度包括公私分明和以身作则,其中公私分明是指不徇私情和克己奉公,特别是指不利用权力和职位损害他人利益和谋取个人私利;而以身作则主要是指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role model),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体现出以身作则的潜在影响(黄嘉欣 等,2013)。因此,道德型领导行为将使下属员工的自我身份认定与组织认定趋于一致,进而对员工的组织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领导者表现出越多的道德型领导行为,下属员工的组织认同越高。

社会感染理论(contagion theory)强调通过“循环反应”原理激发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De Hoogh等(2008)认为组织中下属员工行为与领导者对待他们的方式高度相关,并基于认同的激励模式和社会感染模式解释了道德型领导是如何对下属员工产生影响的。道德型领导对下属员工的信念和自我认知形成了价值驱动,并通过充当其追随者楷模的方式影响追随者的自我概念和信仰,有助于使追随者认为工作更有意义,继而起到激励追随者的作用。道德型领导通过“循环反应”会对员工组织不当行为起到抵消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不当行为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

印象整饰也被称为自我呈现,是员工在组织人际互动中通过语言或者肢体信息操纵或引起他人对自我形成良好印象的行为和企图,其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并取得积极回馈。印象整饰源于员工自身内心,具有不易察觉和自知自明的特征。林玲等(2010)指出,员工组织不当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压力—情绪模型和因果推理理论,这两种理论对组织不当行为的发生机制做了大量的阐述,其前提是利己主义假设。但此种假设只看到了组织不当行为的被动利己诱因,而忽略了主动和积极的诱因——印象整饰的价值和动机。很明显,员工采取印象整饰的策略可能减少组织不当行为。对低印象整饰的员工来说,他们在工作中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或者说具有较低的“自制”能力,不会刻意去采取一系列的“饰”性策略,因此,其较少关注自身的公众形象,从而对自己的意志行为控制较低,继而基本不会减少其组织不当行为。但对高印象整饰的员工而言,他们有较高的情绪“自制”能力,会刻意去采取一系列的“饰”性策略来迎合社会, 因此他们有可能尽力控制自己的意志行为,有意识地压抑和控制其外显态度,从而减少其组织不当行为。根据上述推论,本文提出假设5:高印象整饰员工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比低印象整饰员工强。

三、实证研究

本文所涉及的变量均为成熟的中文量表,研究中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在郑州、乌鲁木齐、北京和新乡等地发放问卷共计502 份,最后回收且有效的问卷有442份。调研样本平均年龄为29.45岁,女性占54.2%,男性占45.8%;研究生及以上占12.1%,本科占54.6%;专科及以下占33.3%;工作5年及以下占22. 02%,6~10年占8. 98%,11~15年占20. 26%,16~20年占20. 45%,21年以上则占2929%。对“道德型领导”变量的测度,参考台湾地区学者郑伯埙(2004)所编制的量表,该量表信度为0.86。对“组织认同”变量的测度,参考魏钧(2007)所编制的量表,共6个题项,该量表信度为0.88。对“组织不当行为”变量的测度,参考Vardi(2001)的问卷,共有19个题项,该量表信度为085。对“印象整饰”变量的测度,采用Harris等(2007)的量表,共15个题项,该量表信度为0.77。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测量,控制变量包括员工最高学历、工作年限、性别和年龄。

本研究所有变量的测量皆是来自于受访者自评,可能因为相同数据源产生同源偏差,进而高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首先进行区分效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整体配适度良好 (χ2 =162.56,p<0.001;GFI=0.94;CFI=0.97;NNFI=0.96;SRMR=0.04)。

如表1所示“道德型领导”与“组织认同”显著正相关(γ=0.128, p < 0.01)、与“组织不当行为”显著负相关(γ= -0.676, p < 0.01)、与印象整饰不相关(γ= 0.368, p < 0.1),“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显著正相关(γ= -0.221, p < 0.01)、与“印象整饰”不相关(γ= 0.167, p < 0.1),“组织不当行为”与“印象整饰”正相关(γ=0.528, p < 0.01)。

采取逐步回归和层级回归的方法验证假设1(道德型领导与组织不当行为负向相关),以“组织不当行为”为因变量,依次引入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结果表明“道德型领导”对“组织不当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89,p<0.001),当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全部进入模型以后,“道德型领导”仍旧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道德型领导对组织不当行为有着独立而直接的负向影响,因此假设1得到了验证。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对假设2—5进行检验,首先将控制变量(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和最高学历)纳入模型,然后将预测变量纳入模型,结果见表2、表3。“道德型领导”正向作用于“组织认同”(β=0.25, p<0.001),假设2 得到支持;“组织认同”对“组织不当行为”B=-0.20, p<0.01)同样有显著的正效应(β=0.20, p<0.001),假设3 得到了验证。引入“组织认同”后,模型的解释力明显增加(△R2=0.286***),“组织认同”对“组织不当行为”产生了明显的负向作用(β=-0.518***)。由于模型中的t 检验都是显著的,可以得出“组织认同”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20×0.518/0.346=299%。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对组织不当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4得到了验证。引入“组织认同”和“印象整饰”以及两者的交互项之后,模型解释力明显增加(△R2=0.142***,△R2=0012***),“组织认同”和“印象整饰”的交互项对“组织不当行为”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β=-0109**,p<0.001),“印象整饰”的调节效应显著。参考Aiken和West(1991)检验调节效应的方法,使用简单斜率分析“印象整饰”的调节效应。如图1 所示,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的关系在“印象整饰”较高时(simple slope=0.47, p<0.01)比较低时(simple slope=0.13, p<0.05)更强,因此假设5 得到支持。

四、 结论和启示

近年来,随着组织间竞争加剧和组织内部压力情景复杂化,保持组织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就是维护组织内部稳定,因此研究员工的组织不当行为的诱发机制和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社会感染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双重视角,探讨了道德型领导对员工组织不当行为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第一,道德型领导与员工组织不当行为显著负相关、与组织认同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与组织不当行为显著负相关;第二,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影响组织不当行为机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员工印象整饰调节了道德型领导与组织不当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

道德型领导除了对待下属能公平无私、不求私利、以身作则之外,其心胸开阔、敬业负责也是下属所尊重的,进而通过感染传递过程负向影响员工的组织不当行为;道德型领导能成为员工的标杆,下属员工认同领导的价值观,从而认同组织文化和组织愿景,组织认同将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正面态度,进而减少组织不当行为;高印象整饰的员工更多地掩盖了自我个性,而展现出情境所要求的适当的情感反应,可以有效增强组织认同对组织不当行为的负向影响。总之,道德型领导对组织员工起到标杆示范和表率作用,员工会模仿道德型领导行为从而减少自己的组织不当行为;反过来,员工减少组织不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可和内化了道德型领导的价值观,继而认同组织文化。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道德型领导对组织不当行为的影响机制,同时验证了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及印象整饰的调节效应,不仅对相关领域研究结论进行了经验性验证,并得到如下启示:一是组织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改变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提升领导效能,并让管理者表现出更多的道德型领导行为,进而塑造下属对组织的积极态度。当然,除了训练领导者的道德型领导行为技能外,也应该致力于提升领导者的组织认同。二是组织认同对道德型领导影响组织不当行为具有中介作用。组织不当行为属于意志行为,道德型领导通过情绪感染使得员工对组织产生认同,进而减少组织不当行为,这符合情感事件理论机理(张奇勇 等,2013)。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更在意领导行为,认可领导就意味着至少从部分上认可了组织。这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进而可以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进行对比研究。三是印象整饰对道德型领导影响组织不当行为具有调节效应,当员工倾向于展示积极形象而回避消极形象时,组织不当行为将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组织应通过道德型领导的带动,塑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氛围,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引导员工积极展示正面形象,以有效防范组织不当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宝贡敏,徐碧祥.2006.组织认同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1):3945.

储小平,汪林.2009. 家族企业中的心理契约破坏——组织与员工的双重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49(3):213222.

黄嘉欣,汪林,储小平.2013.伦理型家族企业领导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53(2):199208.

李燕萍,涂乙冬.2012.组织公民行为的价值取向研究[J].管理世界(5):18.

林玲,唐汉瑛,马红宇.2010.工作场所中的组织不当行为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18(1):151161.

张奇勇,卢家楣.2013.情绪感染的概念与发生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1(9):15961604.

张永军.2015.道德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多层次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5:926936.

DE HOOGH A H B,DEN HARTOG D N. 2008. Ethical and despotic leadership,relationships with lead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p management team effectiveness and subordinates optimism: A multimethod study[J]. Leadership Quarterly,19(3).

DEANNE N,DEN HARTOG. 2012. Work engagement and machiavellianism in the ethical leadership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07:3547.

MARCUS B,SCHULER H.2004. Antecedents of counterproductive behavior at work:A gener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9(4):647–660.

OZGUR DEMIRTAS. 2015. Ethical leadership influence at organizations:Evidence from the field[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26(2):273–284.

ROBINSON,BENNETT. 1995. A typology of deviant workplace behavior: 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tud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8(2):555572.

VAN DICK R,HIRST G.,GROJEAN M W,WIESEKE. 2007.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 and follower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follower attitudes and behaviour[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7,80(1):133150.

WEISS H M,CROPANZANO R. 1996. Affective events theory: A theoretical dscussion of the sructur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experiences at work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8:17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Intermediary Role of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djusting

Effect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XU Y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 Chinese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Organizational misbehavior is the passive behavior harmful to the organization or other employees, and the producing of the passive behavior of the employe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ow the leaders deal with the employe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ic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cluding 502 employees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s of China,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its intermediary mechanism.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ethical leaders a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misbehavior of the employees but are obvious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that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that the more ethical the leaders manifest, the higher the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employees is, and that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partly play intermediary role in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mechanism affected by ethical leadership.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mployees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employees of low impression employees,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has an adjusting effect on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thical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The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tendency of the employees should be consolidated via ethical leadership behavior so as to avoid the producing of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Key words: ethical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isbehavior; social contagion theory; emotional event theory; feeling contagion; will and behavior

CLC number:F272.92;C933.2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48131(2016)06010106

民事诉讼不当证明行为之研究 篇7

在证明行为如此被重视的情况下, 不当证明行为的现实也不期而至, 并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

(一) 逃避债务型

诉讼参与人通过故意采取编造事实、伪造证据等不当证明行为进入法律程序, 从而达到逃避债务之目的。如申请人甲与被执行人乙公司合资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一案, 法院冻结了被执行人的账户后, 接到了黎某等四个申请人根据仲裁裁决书申请执行乙公司所欠的40万元的工人工资, 法院在办理此案的过程中发现:本案申请人与被执行人意图通过不当证明行为进入法律程序, 恶意参与执行分配, 稀释债权, 从而达到部分逃避债务之目的。

(二) 侵占他人财产型

行为人通过不当证明行为提起诉讼, 意图凭借法院之判决书、调解书侵占他人财产。如:陈振聪伪造香港富豪龚如心遗嘱一案, 就采取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的不当证明行为方式, 侵占龚如心的遗产。后来经香港高等法院裁定, 陈振聪败诉。

(三) 转移财产债权型

为了在以后的诉讼中多获得本来不应当获得的财产, 与他人串通以不当证明行为的方式提起诉讼转移财产, 如2012年10月, 张某以赵某及其妻王某为被告, 以有赵某签名的5张借条为据, 诉至法院请求二被告共同偿还其借款本金110万元及利息。法院在审理本案的过程中发现张某和赵某通过不当证明行为串通提起虚假诉讼, 目的是使赵某能在日后的离婚诉讼中多分些共同财产。

(四) 规避法律型

规避法律指当事人己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为逃避法律制裁而实施不当证明行为, 意图钻法律程序空子。如夫妻双方通过虚构事实等不当证明行为假离婚, 以达到拆迁补偿转移财产、逃避债务、逃避计划生育政策处罚、骗取第二套福利性住房等目的。违章建筑以不当证明行为的方式通过诉讼取得合法地位。

二、不当证明行为机理之考量

(一) 不当证明行为之涵义

通过上述案例, 不难发现不当证明行为通常具有表象的合法性;当事人的通谋性、趋利性;证明行为的便易性;案件领域的集中性等特点。究竟该如何对民事诉讼中的不当证明行为进行界定呢?当前学术界尚无完备之论述的前提下, 对民事诉讼中不当证明行为进行研究, 运用文义解释和逻辑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证明是在民事诉讼领域必然产生的一种特殊活动和思维过程, (1) 是思维活动与诉讼行为的统一, 其目的是说服法官做出对己有利的事实判定, 从而追求有利的诉讼后果。证明对外表现出来就是在民事诉讼中行为人的一系列证明案件事实的行为,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证明行为。

证明行为是诉讼活动的核心, 证明行为的成功与否事关诉讼的成败。对其合理的界定事关重要。我们认为证明行为是指行为人为向审判机关证实案件的真实情况, 依据诚实信用原则, 积极主动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证据的行为。这里讲的证明行为是一种正当的行为, 是一种诚信诉讼的行为, 是一种证明案件事实的行为, 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反观证明行为, 从逻辑解释的维度来讲, 不当证明行为是指行为人出于非正当的目的,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提供证据之内容不真实、收集违法的行为或者实施证明妨碍的行为。不当证明行为不仅是一种违背诚信的行为, 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对其必须予以严厉制裁, 才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才能切实捍卫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才能切实构建诚信社会。

综上, 我们认为, 民事诉讼中的不当证明行为是指在民事诉讼领域, 行为人出于非正当的目的,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提供内容不真实之证据、收集证据违法的行为或者实施证明妨碍的行为。

(二) 不当证明行为之类型

根据不当证明行为的内涵, 我们将不当证明行为划分为三大类:

1. 提供证据内容不真实的行为

(1) 一方提供虚假证据的行为。在民事诉讼中, 一方当事人为了避免败诉的风险, 往往会有自己伪造、变造或者指使他人伪造、变造证据的行为。如在陈振聪伪造香港富豪龚如心遗嘱一案中, 陈振聪就是企图通过伪造遗嘱的行为达到自己不正当的目的。

(2) 双方合意串通提供虚假证据的行为。司法实践中, 这种类型较上一类型常见, 其操作方式主要是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 提供虚假证据, 通过调解或者仲裁迅速达成协议, 然后通过向法院申请执行或者自己主动履行, 从而达到行为人的不法目的。报纸等媒体常见的“假讨债”、“假离婚”、“假倒闭”企图逃避债务等双方合意串通提供虚假证据的案件就是这种类型的真实写照。

2. 收集证据手段违法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是我国对收集证据手段违法的不当证明行为的一种法律的否认。主要包括三种情形: (1) 收集证据采用刑事违法行为的。比如采取抢劫、盗窃、抢夺、侵犯他人住宅等暴力方式取证的等。 (2) 收集证据采用侵犯他人人格权、隐私权、商业秘密权等重要民事权益的行为。比如在他人住房安装窃听器、摄像机等等。 (3) 收集证据采用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收集证据违反国家保密法、违反公序良俗、采用有伤风化的行为等也属这类情形。

3. 实施证明妨碍的行为

所谓证明妨害是指, “一方当事人在诉讼前或者诉讼过程中通过其特定行为故意或者过失地使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公平地利用证据, 而导致对该另一方当事人产生不利裁判后果的情形。” (2) 证明妨害这种不当证明行为在民事诉讼上的蔓延趋势令人触目惊心, 已经成了当代民事诉讼的悲哀。对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做了原则性规定。

实践中的认定主要考虑以下要件: (1) 主体要件:既可以是诉讼当事人, 也可以是受当事人控制或者支配的诉讼外第三人; (2) 主观要件: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3) 客体要件:仅限于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证据种类即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4) 客观要件:存在某种证明协助义务、存在特定的证明妨碍行为、受妨碍的证据或证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导致对被妨碍人产生不利的裁判后果、因果关系的形成。

(三) 不当证明行为之性质

证明行为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权能。证明行为对实现民事诉讼目的、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解决民事纷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不当证明行为, 违背了证明行为创制的宗旨, 严重背离了司法的正当性目的要求。从宏观上说, 不当证明行为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正, 浪费了司法资源。从微观上说, 不当证明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 扰乱了诉讼秩序。简言之, 不当证明行为具有非正当性和侵权性。

三、不当证明行为规制之考究

对不当证明行为的规制已经刻不容缓, 规制不当证明行为应该以理想主义路径为目标, 走现实主义的进路。

(一) 现实主义进路

所谓现实主义路径, 在当下的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实操的路径。

1. 在考核指标中增设查证不当证明行为案件数

法院绩效管理不能让指标主导一切, 应该以司法为民的实际工作为根本。在现行法院考核指标继续适用的情况下, 规制不当证明行为应该在法院的考核指标中有所体现, 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经办法官为了追求其完美的考核数据而不愿、不敢、不去规制不当证明行为。

2. 建立不当证明行为识别机制

这个机制实质上就是强化法院主动审查职权, 尤其是对三方诉讼和群体诉讼, 法院应予以特别的关注。

(1) 立案时:严审查, 减少不当证明行为进入诉讼程序。如发现有不当证明行为嫌疑, 对之进行严格审查并告知立案人相应法律后果。在七天期间内不能查实, 先立案并对有关嫌疑予以记载, 随案移送业务庭, 以引起业务庭审判人员的注意。

(2) 立案后: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对立案庭移送的或审理中发现有不当证明行为嫌疑的案件, 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经办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对不当证明行为予以特别关注, 对此案的一些异常情况要记录在卷。

(3) 判决前:中止审理和及时报告制度。经办法官对不当证明行为能够心里形成确信, 要认定还需要查证。此时应允许经办法官裁定中止案件的审理, 并将案件提交本院审委会讨论作出决定, 由审判委员会授权有关机构进入不当证明行为的查证程序。

3. 理顺不当证明行为的处罚机制

对查证的不当证明行为, 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制。目前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应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112、113条的规定对其予以拘留、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要注意拘留、罚款和构成犯罪处罚之间的衔接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中对此做了部分规定。

(二) 理想主义路径

所谓理想主义路径, 就是在实体上能够完善预防和打击不当证明行为的路径。从法律上来讲, 理想主义路径最主要的就是要实现刑事制裁与民事救济。

1. 完善刑事立法

不当证明行为是一种严重妨害司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其“情形的严重”不仅仅在于它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更为重要的是它敢于在法官眼皮子底下、在庄严的法庭上极具蔑视性地从事违法活动, 将法庭作为违法活动的“舞台”, 将法官当作“傻瓜”玩弄于股掌之间, 将司法权变成他们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这时候, 它侵害的就不是一般的司法秩序, 而是整个司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因此, 不当证明行为对司法的伤害是根本性的、制度性的, 是最为恶毒的伤害。

虽然, 不当证明行为发生在民事诉讼领域, 但其危害性较之刑事诉讼领域的伪证罪等妨害司法的犯罪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完全存在实施刑事制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更具伪证罪的行为特征。遗憾的是我国现行《刑法》仅对刑事诉讼领域的伪证行为进行了定罪量刑, 对民事诉讼领域的妨害司法行为未作明文规定。而刑法的“罪刑法定”、“法无明文不为罪”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刑法对不当证明行为的适用, 使不当证明行为很大程度上并不构成犯罪。 (3)

为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 我们迫切需要在适当时候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扩大伪证罪的适用范围, 使发生在民事诉讼中的某些严重违法行为能够以伪证罪进行刑事责任追究。或者, 直接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在《刑法》中增设不当证明行为罪, 专门规制不当证明行为。

2. 构建不当证明行为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不当证明行为实质就是利用不当证明行为桥接诉讼程序进行违法活动, 不当证明行为者通过各种违法手段, 以合法外衣之表象行不法行为之实, 诱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 使他人和国家司法受到损害。形式上加害人是法院, 实质上是不当证明行为者借用法院之力量, 使他人和国家司法受到损害。因此不当证明行为者构成了对他人的侵权, 造成他人损害, 因果关系清楚。上述情形完全符合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因此立法上完全可行。不当证明行为民事侵权是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将这种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 以畅通受害人的索赔渠道, 让不当证明行为者在经济上受到惩罚是很有必要的。在制度设计上, 我们建议对于不当证明行为人适用的不仅仅是补偿性赔偿, 可以选择性的适用惩罚性赔偿。对于一般的不当证明行为实施补偿性的赔偿, 对于那些行为人不仅出于故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恶性, 就对其实施惩罚性赔偿, 除了让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 还将对其进行处以重罚以防止将来重犯, 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

摘要:证明行为是法治社会中人们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受到不法利益的驱使, 一些恶意当事人利用现行民事诉讼制度相关规定的缺失, 异化证明行为的功能, 把法律视为侵权方法, 把不当证明行为当做侵权手段, 把法院作为侵权工具。运用不当证明行为,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损害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 是恶性程度相当高的不法行为, 必须审慎认定、积极防范、严厉惩处。

关键词:不当证明行为,识别救济机制

注释

1本文是从化法院课题组对不当证明行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1 在我国, “证明”这个概念较之“证据”而言尚属新型范畴, 在职权主义模式中, 法官往往借助证据来查明事实, 对案件事实的揭明似乎仅是裁判权行使主体的单向事务, 而与诉讼的利益攸关者不发生直接关联, 这种模式查明事实的方法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历史性障碍, 因而不能适应现代诉讼机制的构建需要.随着当事人主义的日益臻于完善, “证明”这个概念日显重要, 并逐步形成一个制度性体系.

32 毕玉谦.民事诉讼证明妨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不当教学行为 篇8

【案例】2014 年12 月29 日, 由于包工头张某携带从建设单位结算到的全部工资, 和“小三”跑得无影无踪, 曹某等3 人见自己辛辛苦苦一年的工资转眼成了泡影, 一气之下, 他们强行搬入张某家居住, 以期逼迫张某家人找到张某或代为付清工资。张某家人曾多次拒绝并要求3 人搬出, 但3 人却一再不予理睬。出乎他们意料的是, 20天后, 3 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不久, 法院也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判处他们一年至一年零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难道只是为了索回自己工资, 也真的会构成犯罪?”直到手持判决书, 3人似乎仍然觉得无辜。

【点评】 法院判决并无不妥。《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也指出:“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 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与之对应, 曹某等3 人具备了该罪的构成要件:一方面, 尽管张某拖欠工资属实, 携款潜逃也已导致3 人的权益受到损害, 但即便如此, 3 人也只能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来维权, 而不得以非法方式“以毒攻毒”。另一方面, 3 人属于未经张某家人同意, 强行进入住宅, 甚至不顾张某家人的多次要求而拒绝搬出, 时间达20 天之久。

误以为老板逃薪, “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

【案例】2015 年1 月3 日, 因他人拖欠货款, 使得公司资金运转出现困难, 以至于一时难于付清所欠员工工资, 老板林某遂外出筹款。不料, 员工李某却不顾相关人员的一再解释, 坚持认为林某是故意逃薪, 并固执己见地在网络上发起了对林某的“人肉搜索”, 不仅先后公布了林某的籍贯、家庭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 甚至还上传了林某的照片。此举不仅给公司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给林某的生活带来了干扰, 名誉、精神也受到一定伤害。林某曾要求李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而李某以自己只是不明真相, 导致误会为由拒绝。

【点评】李某必须承担侵权责任。隐私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等。公民的籍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当属其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 造成他人损害, 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 李某恶意发起“人肉搜索”, 公布林某的相关信息, 给林某带来伤害, 明显侵犯隐私权。

索要工资无结果, 偷单位财物抵偿也属盗窃

【案例】2014 年, 黄某等5 人所在的公司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销路阻塞, 产品大量积压, 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连锁反应。时至2015 年1 月11 日, 急需领取工资回家过年, 却又希望渺茫的5 人, 将主意打到公司的原材料上。5 人利用风高夜黑、夜深人静之际, 悄悄撬开公司仓库, 搬走价值9 万余元的原材料, 然后低价抛售, 从中获利3 万余元。直到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被法院判处刑罚, 5 人仍疑惑不解:“我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 收回自己被拖欠的工资, 即属于自我救助, 要说也只能是方法或手段存在错误, 怎么会扯上犯罪?”

不当教学行为 篇9

生活安宁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正常生活所享有的不受他人干扰、妨碍的权利。生活安宁权是自然人在人文社会中得到尊重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自然人身体和心灵健康以及保障生活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无论是对公众人物或是普通大众而言都有保持私人生活不被非法干扰,维持个人生活安宁与祥和的权利。王利明教授认为生活安宁权主要包括排除对私人正常生活的骚扰、禁止非法侵入私人空间和对个人自主决定的妨碍三方面的内容。在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对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侵犯最主要体现在对私人正常生活的骚扰和非法侵入私人空间。

二、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一)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公众人物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2015年1月16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深圳病逝。对于姚贝娜事件无论是新闻界或是社会公众都关注于三名记者为抢独家新闻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拍摄的行为引发的媒介道德问题与侵权问题。从姚贝娜事件整体来看,媒体不当采访行为不仅表现在记者伪装成医护人员潜入太平间的侵权行为,还表现在新闻从业者在姚贝娜逝世前的蹲守行为,也严重侵犯了姚贝娜的生活安宁权。具体来说,姚贝娜在逝世前,病房门外挤满了记者,他们在那里蹲守,等候着姚贝娜的死亡,以追求对该新闻事件的首发。在具有现代文明的法治社会中,人人都享有获得个人生活安宁的权利。对姚贝娜及其家人来说,他们都希望姚贝娜在逝世前能拥有最后时刻的安宁,而记者的不当采访行为不仅不尊重逝者的生命,违背了公共利益至上的媒介伦理道德,更侵犯了姚贝娜离世前所该享有的生活的安宁、不被非法打扰的生活安宁权。与此同时,记者的过度报道也对姚贝娜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

此外,姚贝娜病世后,记者进入太平间进行偷拍,亦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伦理。首先,记者的偷拍行为一般都是被禁止的,并且在此事件中的偷拍行为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只是为了追求独家报道,即为了经济利益而为之。这不仅是对逝者及其家人的不尊重,使逝者的亲人更为痛苦,同时也侵犯了其家属在此悲痛时刻生活安宁的权利。虽然新闻的价值要求新闻具有时效性、接近性和重要性等,但是追求新闻自由与新闻价值的同时,必须尊重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不能以侵犯受害人的权利为代价。

(二)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对民众生活安宁权的侵犯

2011年10月22日发生的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媒介关注度持续升高。与此同时,媒体对此事件狂轰滥炸式的报道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也深刻地体现了媒体的道德缺失。案发后,一些媒体不仅在新闻报道上为了追求吸引力,采用带有侮辱性色猜的新闻标题。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一些新闻媒体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一味地迎合公众的窥探欲,弃新闻的伦理道德于不顾,在受害人极其痛苦的情况下,闯入被害人的私人生活空间,进行强行、轰炸式的访问,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向受害人询问事情的经过。最终使得受害人更是痛苦不堪,侵犯了受害人的隐私权,严重破坏了被害人的生活安宁,使受害人无法拥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和时间来医治心灵的创伤。此外,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媒介型社会,各大传媒对于某信息无节制的报道和影像呈现对媒介信息接受者的心理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普通民众的心理上投射了社会不安宁因素过多的社会印象,媒介道德无处可寻,也变向侵扰了作为受众的生活安宁权。

三、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解决路径

法治社会的建构过程中,公民权利的维护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生活安宁权作为公民人格权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解决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在法律上更加确立生活安宁权的地位,赋予其更多的法律上的保护。其次,要完善新闻法规,以明确媒体具体的权利范围、建立新闻媒体人的伦理规范准则并具体确立媒体侵害公民生活安宁权的责任承担问题,为受害人提供有力的保护。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媒体不当采访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活安宁权,着眼于在日常的媒介操作过程中维护公民的生活安宁权,成为媒介参与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发力点。再次,要提高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在新闻实践中平衡好职业冲动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增强新闻媒体从业者社会责任感,加强其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保护,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

结语

总之,对于媒体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侵权现象的发生,在确立生活安宁权、完善新闻法规和提高职业道德的同时,也需要在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之间进行平衡。在新闻媒介日常的新闻实践工作中培育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以法律为保障来夯实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保障公民生活安宁的权利不被媒介的不当采访行为所干扰、侵犯。

摘要:法治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公民生活安宁权的保护被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地位,一些法学学者提出将生活安宁权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独立出来进行法律保护。而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媒体在倡导新闻自由和追求独家新闻的同时,也伴随着由于媒体的不当采访行为而产生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的现象。本文基于对媒体侵犯公民生活安宁权相关案例的分析,对媒体的不当采访行为导致的对生活安宁权的侵犯进行研究分析,倡导对公民生活安宁权予以更多重视的同时,提升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水平,完善新闻法规,平衡新闻自由与公民权利保护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履行媒体服务公众的天职。

关键词:媒体,生活安宁权,媒介道德,侵犯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9辑[M].法律出版社,2014

[2]朱青.场域视野下的新闻伦理——以姚贝娜遗体偷拍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不当教学行为 篇10

市场观察编辑部:

香港上市公司──五洲国际集团(以下简称“五洲国际”)利用境外上市公司国内一些管理部门难以监控的漏洞,采取未批先建、改变用途、无证销售、恶意欺诈等手段,引起了众多投资群体的不断投诉,经营商户集访维权活动不断升级。他们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适时果断出手,依法予以处置。

“五洲国际”在河南省荥阳市开发的郑州五洲工业品博览城2013年5月举行开工盛典,同时进行所谓的全球招商VIP认购活动,单位或人交5000元办入会卡,入会即送3000元大礼包并可抽奖,奖品是一辆炫红的奔驰轿车,并承诺3年回报购房总额的21%作为返利。

然而这个号称占地1万亩、总建筑面积约为1600万平方米,一期总投资45亿元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实际上只是购买三四百亩土地,其它并没有太多投入。该项目在申请时是仓储用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前景利好的商铺地产。

查阅荥阳市国土资源局官方网站,2013年12月10日发布的荥国土资告字[2013]29号国有土地挂牌出让公告及2014年1月9日发布的出让结果公告显示:郑州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房地产有限公司通过出让取得的土地,其中的商业用地约112.65亩,仓储用地约319.08亩,商服用地价格约合93万元/亩,仓储用地约合28万元/亩,两者每亩地价相差约65万,按照这样计算,五洲城在仓储用地上建商铺出售,则少交了2000余万元的国有土地出让金。

荥阳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关于五洲城2014年4月4日的规划审批公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显示,郑州五洲国际工业品博览城一期建设项目A1#--A8#共八栋楼,建筑分类为仓储。

据悉,商服用地的使用年限是40年,而仓储用地的年限则是50年,如果业主购买以后去银行抵押贷款,商服用地的价值却要比仓储用地价值高的多。但这些信息却被“五洲国际”刻意隐瞒,从开始购买,商铺业主就被设计陷入了暗井。

对于该项目将仓储用地建成商品房(商铺)并对外销售的违法问题,荥阳市国土资源局在今年5月29日曾公开下达过《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该通知中明确显示:“五洲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然而“五洲国际”却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务院第248号令《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荥阳市国土资源局的处罚通知于不顾,依然大张旗鼓对外宣传和销售。同时明知该项目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该集团公司董事长还在现场为之“摇旗呐喊”。人们不禁要问:这里面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除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欺骗商户业主之外,“五洲国际”甚至敢在商城土地未挂牌、无土地证的情况下就开始建设并对外宣传和销售。譬如,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南侧的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简称“哈五洲”),其违法行为引起了许多投资者和同行业的举报并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在有关部门依法干预下,终于收敛了些。

但不久后“哈五洲”又变换花样,将其中的2000多亩土地在立项、规划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以“文化产业”用地的名义实行招拍挂。而“哈五洲”开发公司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文化产业”,这自然属违法经营开发。

近年来,“五洲国际”在全国许多城市开发了城市综合体项目和市场,几乎都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如湖北襄阳五洲国际工业品博览城、沈阳五洲国际工业品博览城、牡丹江五洲国际商贸博览城、江阴五洲国际广场、龙口五洲国际商贸城、盱眙五洲国际广场、大理五洲国际家居广场等,当时均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就擅自开盘预售。 其中, 通辽五洲城并未办理土地招拍挂,却于2014年8月30日开盘预售,一些地方的投资商户打出了“欺诈销售、坑害百姓,还我血汗钱!”等条幅,社会愤怒情绪不断集聚,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五洲国际”凭关系钻漏洞频频违规违法的同时,其引以自豪的售后包租模式也引发广泛争议,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纷纷发文予以质疑。

“五洲国际”的售后返租模式的核心就是高投资回报。业内人士指出,以承诺高额返租、无风险回报等诱导方式销售房地产,首先,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这些销售行为的实质,是以承诺售后高回报、低风险的方式促销商品房,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或者为滚动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如果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售房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其次,3到5年后,高租金回报一旦不能兑现,购房业主必将向“五洲国际”就收益讨要说法,“五洲国际”将面临极大的信誉破产风险和现金流压力,物业经营也未必理想,反而易成为其拖累。

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五洲国际”一系列违法违规、恶意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是该引起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了,到了该整治和打击的时候了。

读者 郑襄哈

背景资料:

五洲国际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自2004年便开始在无锡市开发、运营商业地产项目。截至2013年9月底,集团已在无锡、南通、淮安、盐城、重庆、襄阳、杭州、温州、大理、保山、洛阳、烟台、德州、长春、牡丹江等18个城市发展商业地产项目31个,覆盖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及重庆共计10个省及直辖市。其中,15个为专业批发市场,16个则为多功能商业综合体,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上一篇:农业科技与知识下一篇:全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