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感知

2024-10-18

多角度感知(共3篇)

多角度感知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然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文章讨论了自然资源的伦理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并结合环境感知的过程和特点, 提出了“人为自身立法”,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所带来的新境遇面前, 为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提供一个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自然资源的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感知

就自然资源的伦理与环境感知这一话题而言, 我们首先要理解何谓“自然资源”?何谓“伦理”?人与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伦理关系?如果有, 它具体指什么?这种伦理是不是值得提倡?如果值得, 我们该如何做?反之, 我们又该提倡什么?而这一切与环境感知又有何关系?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关于自然资源的伦理的讨论

关于自然资源的伦理至今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而自然资源在外延上属于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所以笔者从生态环境伦理的角度来了解自然资源的伦理。

1.背景。

工业革命后, 人口急剧增加, 经济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正在超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对于这些问题, 过去人们常常仅仅把它们看作是自然而然的或者是局域内的现象, 是科技不完善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 只是从科学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然而,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解决, 但全球资源环境的问题却并未好转, 反而越来越恶化, 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方面。人们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 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资源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 而不仅仅是单一的, 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 任何人想独善其身都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

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伦理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该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人类应该从道德方面关怀自然环境, 因为自然环境拥有人类欲求的价值。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尽管多种多样, 但从生态环境伦理学的讨论来看, 基本分为两种:一是工具价值 (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对人的效用性, 它是由人类赋予自然界的, 是以人为尺度评价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而使其获得价值) ;二是内在价值 (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以自身为尺度评价自身的价值) 。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具有工具价值而应该受到保护, 就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认为动物本身拥有权利, 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 并为自然界承担道德义务, 就形成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

2.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c) 的基本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认为, 人是自然界中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 这种理性是人自在的就是一种目的, 自在的具有内在价值, 因而伦理或道德只是人类社会的专利, 是专门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所以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 也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 只有人才有资格享有道德关怀。自然界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由于不具备理性, 属于价值客体, 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 因而他们根本不具备道德关怀的资格。“伦理关系”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范畴, 它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不同主体的存在;二是不同主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实际存在着义务与权力的关系。伦理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伦理主体应当自觉地、能动地履行道德义务和享受道德权利, 必须具备履行道德义务和享受道德权利的能力和资格。正因为它有着特定的内涵, 所以有着特定的应用范围——它只适用于人类社会中的主体即人与人之间得到的生活领域, 而不适用于非人类社会生活领域, 也不适用于人与物 (包括动物、植物和其他非生物) 的关系领域。也就是说, 伦理关系的两端都只能是人。因此, 人与自然界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伦理关系, 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 从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且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直接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 孤立地说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伦理关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 因而人类应该从道德方面关怀自然生态环境。但是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自然生态环境本身, 而完全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人类自身的利益才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我国著名生态伦理学家傅华教授对人类中心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认为其基本观点如下:

(1) 立论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 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

(2) 基本要求。

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行为的依据, 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

(3) 基本原则。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是主体, 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 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而且对自然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

(4) 基本信念。

人的主体地位, 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技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的能力。

3.非人类中心主义 (Ant- Anthropocentric) 的基本观点。

20世纪初, 西方伦理学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伦理, 并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因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道德顾客的资格赋予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 超越了传统伦理学研究所规定的视域, 因而被认为是伦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扩展道德关怀的范围首先是从动物开始的, 接着发展到所有生命, 最后直至整个自然界后生态系统。根据道德关怀对象的不同, 一般将非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动物权利/解放论 (Anmal Right/Liberation Theory) 、生物中心论 (Biocentrism) 、生态中心论 (Ecocentrism) 和深层生态学 (Deep Ecology) 。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观承认并尊重自然环境的价值与权利, 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

4.自然资源的伦理是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外衣的人类中心主义。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笔者认为, 自然资源的伦理是指资源伦理, 是指在社会发展中人类和自然资源的伦理关系, 是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即人类应如何认识、对待和处置自然资源, 它反映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因为自然资源的伦理首先是以人类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 强调生态环境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价值, 所以, 这种伦理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基本信念。它虽然将道德关怀的外延拓展到自然资源, 但无论是自然资源的内涵, 还是外延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确定的。它也会提出一些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但它最终只是着眼于人类自身的利益。无论这里的人是指某一个地区的人群, 还是整个人类, 乃至整个人类的延续, 它都无法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足够的道德保障。因此, 笔者认为自然资源的伦理在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 不提倡以这一伦理为基础与自然共处。原因如下:

(1) 在实践操作层面, 自然资源的伦理把自然存在物仅仅当作对人有利的资源加以保护, 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第一, 人的知识不完备, 理性有限, 根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一个物种的毁灭或一个特定生态系统的破坏究竟会产生哪些长远的影响。有些自然存在物, 现代人可能觉得毫无用处, 但谁又能保证这些事物不会在未来的某天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呢?如果我们因一时无法确认其价值而将其毁灭了, 那岂不是在对后代犯罪?第二, 资源总是有稀缺程度的不同, 把自然物仅仅当作资源来加以保护, 我们就不得不对它们的稀缺性进行排序, 把大自然的各个部分人为地分成不同的等级, 从而使大自然与大自然对立起来。第三, 如果那些不具有资源价值的自然物的毁灭并未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那么, 那些主张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的自然保护措施就再也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如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个责任由该谁来承担?有又谁承担得起?

(2) 自然资源的伦理和利己主义遵循的是同一逻辑:一个行为主体 (作为个体或整体) 只应选择那种对它有利的规则, 自利是行为主体所行为的唯一动机。然而, 如果以个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是错误的, 那么为什么以人类整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就是合理的呢?开明的自利可以作为道德的出发点, 但绝对不是道德的标准和最终目的, 道德总是以对义务对象自身的尊重为特征。一个人, 只有当他超越了自我中心的世界观时, 他在道德上才是成熟的, 那么, 对作为个人之集合的民族和人类整体呢?

二、第三条路——人为自身立法

笔者不提倡人类中心主义。虽然在批判以“神”为中心的伦理观时, 人类中心主义功不可没, 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人们在自然面前任意妄为。因为这是“人为自然立法”, 自然生态环境有它自身的规律, 我们应当更多地尊重。笔者也不提倡非人类中心主义, 因为这是“自然为人类立法”, 意味着它将人性视为恶, 将伦理看作是约束人性之恶的道德规范, 虽然用“自然为人类立法”能够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为自然立法”而导致的人类为所欲为的现象, 但它将生态环境伦理构建成为与人相对立的法则。这显然也是不可取得的, 因为道德更强调的是自律。所以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 笔者提倡“人为自身立法”,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

1.自然资源的辩证观。

(1) 自然资源系统是开放的, 人类认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

因此, 要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区别对待, 既不能单纯持资源有限的看法而消极悲观, 也不能片面地持无限性的看法而盲目乐观。辩证地、具体地分析自然资源的特点, 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2)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大国与自然资源小国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 但又“人多物薄”。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自然资源潜力大, 以坚定发展的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微观上人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短缺, 以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3)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

不利于开发的保护是无意义的, 不做保护的开发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能将开发和保护融为一个过程, 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4)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品质既决定于天然秉赋, 又决定于技术经济水平。由于自然资源的优劣差异很大, 我们不能像以往简单地以各类自然资源总量来反映自然资源国情, 而要以一定技术经济尺度对各类资源进行标准统计, 真正对自然资源家底心中有数。

(5) 要辩证认识自然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

河流有效利用后就能发电、开发航运;但如果利用不善, 就会出现洪水等自然灾害。因此, 我们应该开发资源的有用性, 最大限度地防御和转化自然资源的有害性。

2.自然资源的系统观。

常有这样的现象, 上游开荒或采矿破坏植被水土流失, 导致中游河床淤积, 进而危害下游入海口鱼群的生存。不同自然资源之间紧密关联, 成为资源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观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只就某个自然资源来论及自然资源管理保护。按系统论基本原理, 一方面自然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是维持该系统可持续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各自然资源系统之间彼此释放的功能要互相耦合, 建立良性的互馈机制。在人与自然这个巨系统中, 人类社会系统对资源环境系统所施加的影响要适应资源环境自然系统的功能释放、更新与调整的能力;资源环境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系统的功能要合于人类社会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条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 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原则。系统间的功能耦合, 系统内的动态平衡, 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理,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3.自然资源的层次观。

自然资源系统是可以进行纵横双向划分的矩阵系统, 具有重要的层次性。自然资源既可以横向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等十多种;又可以从纵向按照人类利用的不同而分为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等多个层次。农业社会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仅到物体的程度。工业革命通过机械把物质转化为能量, 利用煤和石油等新能源, 把自然资源利用提高到分子—原子的水平上。工业社会后期人们开始利用原子能, 自然资源利用提高到了原子核的水平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到自然资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自然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注意到自然资源系统利用层次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动态演进。历史证明, 每递进一个自然资源利用层次必然带来一次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大提高, 必然带来一次自然资源利用领域的大拓展。

4.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过去自然资源不被当作资产, 资源无价, 资源性产品低价, 加剧了自然资源过快消耗。在可持续发展时代必须进行自然资源更新建设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价值属性日益凸显出来。只有树立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才能有利于理顺资源产业链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自然资源的价值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能科学地建立自然资源租税费体系, 依法有序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各种权益;才能科学地确定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体制, 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新的宏观调控机制。

5.自然资源的道德观。

规范人类在自然资源上的社会行为, 最普遍有效的自律机制是确立适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自然资源道德。这也是“人为自身立法”的落实。可持续发展时代, 最主要的自然资源道德原则是公正原则。公正原则也称正义观、公平观, 表现为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人际公正、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公正和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公正。

(1) 人际公正。

人际公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利益群体在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维护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机会与风险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赏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等。它主要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是一个以时间同一性、空间差异性为向度的人与人之间保持正义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 同一代人要公平地享用资源, 共同地保护生态, 合理地承担责任, 合适地取得补偿。代内公正的主要矛盾是两方面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在利用资源、承担环境问题责任上的公正性。这一点已经基本上得到广泛认同。而代际公正是一个以空间同一性、时间差异性为维度的当代人与后代人间行使公正的概念。其基本要求是, 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要发展的同时, 又要维护支持继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 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由于“后代人”是未出生的、看不见的潜存在, 因而在代际公正上的争议也颇多。但总的来说, 我们有义务留给后代人一个适宜生存的自然空间, 因此, 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互补互济、相协共振, 不可孤立而论。一方面, 唯有代际公正的关照才能显示人际公正的完整性, 代内公正问题也才能真正有效、恰当地解决;另一方面, 唯有代内公正问题的真正解决, 代际公正的解决才具有实现基础。试想, 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水平和基本诉求的巨大不均衡不能现实地得到公正解决, 又何以设想和期待保持代际公正?可见, 在实际中二者还是存在孰先孰后的矛盾。发达国家由于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已有所舒缓, 他们的资源环境忧虑主要在于国际层面, 因而更多强调“代际公正”;发展中国家面临生存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 加之在不平等的国际环境格局中处于弱势, 因而更多关注“代内公正”。显然, 主体需求不同, 选择的次序也就不同。另外, 由于代内公正更具有现实性、敏感性、紧迫性, 因而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代际公正向代内公正让步。事实上, 不同主体在代际公正上往往能达成一致, 而对代内公正则要求苛刻, 如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方案的争议就是如此。

(2) 国际公正。

国际公正是代内公正与代际公正在时空交织上的现实体现和国家主体际范围上的扩展。如果说代内公正尚包含同一时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环境保护中的正义性的话, 那么国际公正则首先是指同一时代不同利益个体、群体以及整体代表即国家之间在处理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公正性。不仅如此, 由于国家利益不但关系该国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该国后代人的生存, 因此, 国际公正也内在地包容着以国家整体形式体现的代际公正。

(3) 种际公正。

所谓种际公正是指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自然等异种之间的公平问题。人际公正、国际公正的形成、发展及履行都是以种际公正为基本内容的。而种际公正并没有赋予自然以神性, 并没有否定人的尊严。人类虽然没有占有和主宰自然的权利, 却具有享用自然的权利, 即在自然中栖息、利用自然的价值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只是与其它生物以本能享用方式不同, 人类以实践的方式享用自然。

三、自然资源观与环境感知

任何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是人的问题, 人们正确的环境感知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 积极回应政府环境政策至关重要。

1.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环境感知是指个体周围的环境在其头脑中形成的映象 (image) , 以及这种映象被修改的过程。狭义的环境感知仅指环境质量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本文所论皆为狭义环境感知概念。尽管环境感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但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 它们只是感知对象的差异, 而感知心理过程则是一致的。许多学者都认同戈尔德 (JohnR.Gold) 和博奈特 (K.P.Burneett) 提出的环境感知过程。

心理学中将环境区分为物理环境 (或地域环境) 和心理环境 (或行为环境) 。前者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的。心理环境则是指物理环境在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印象。简单地讲, 环境感知过程就是感知主体在物理环境的剌激下收集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在大脑中形成心理环境, 从而根据它来指导、评价自己的外在行为, 调整信息收集。因此, 环境感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取信息阶段、处理信息阶段和指导行为阶段。

2.环境感知特性。

以往环境心理学比较注重分析环境感知过程中的主体差异, 实际上环境感知是否准确既依赖于主体的信息采集是否全面、信息处理是否合理、指导行为是否正确, 同时也与客观的物理环境是否具有有利于主体感知的“明显特征”有关。我们在此主要从感知主体方面分析环境感知的特性。

(1) 环境感知的不精确性。

感知论者认为人不可能准确地接受环境印象, 因此, 人所做的决策是根据了一定程度歪曲的现实印象的。正如感知过程图所示, 物理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任何一个感知个体均无法将所有的环境信息全部、准确地接收到。原因之一, 是环境感知门槛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threshold) 使人们忽视一些细微的环境信息。既然环境感知是以个体感觉器官对环境刺激的有效回应为先决条件的, 那么在生理上无论哪一种感觉器官都存在一个最低环境刺激强度, 以便感官能够接受到这一剌激。低于这个强度, 就无从讨论环境感知了。这个环境剌激的最低值就称为“环境感知门槛”。环境感知门槛首先受人体器官生理机能的制约, 其次受个体后天培养的接受信息习惯或倾向的影响。如果某一个体在环境方面受到的教育较多, 那么该个体与另一个生理条件基本一样的个体相比, 他对环境信息的剌激就敏感一些, 其环境感知的门槛就相对较低。原因之二, 个体还要对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在这个阶段, 一些环境信息会被较为真实地转变为心理环境的一部分;还有一些环境信息则会被扭曲或过滤掉。因此, 感知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不精确性。

(2)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有两重含义:其一, 每个人的不同感知器官 (眼、耳、鼻、手、舌等) 收集环境信息的空间距离是有层次性的, 距离被感知的物理环境越远, 所能利用上的感觉器官越少, 当然在感知不同环境事物时, 感官的空间感知顺序会有一些变化。其二, 人的某项感觉器官距离某一特定物理环境的空间距离越短, 收集到丰富的、确切的环境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其三, 人群差别。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对环境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人群的差别上, 1993年一个国际社会调查项目组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荷兰、西班牙、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家调查了人们对环境成本的支付意愿, 发现在不同年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的人群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3) 环境感知的文化集团性。

尽管个体间环境感知千差万别, 造成差别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后天对个体的塑造使得环境感知主体具有集团性。在集团内部, 个体间的感知差异相对集团间的感知差异要小得多。因此, 也有的学者认为在观察人与环境关系时应考虑三个系统:社会系统、个体系统和环境系统。人们可以根据每一个体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角色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标准划分出多种集团, 同一集团内的个体由于具有相似的利益视角或关注领域, 因此, 在环境感知过程中会有一些相似性。在各类集团中同一文化集团内部的个体环境感知差异性相对较小。

3.小结。

正因为人类只有通过认知环境, 才能从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环境感知是人们环境行为的心理基础, 准确的环境感知是导致合理环境行为,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观的前提。笔者认为,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 提高公众的受教育程度, 这将有利于环境感知敏感性的提高, 使更多的市民自己建立起“环境预警”概念、“资源预警”概念。而在目前市民既定的受教育水平下, 资源环境宣传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上, 尤其是中小学生。帕莫 (JoyA.Palmer) 等人在分析了英国环境教育者的行为后发现, 儿童时期的个人阅历对资源环境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起很大的作用。美国的情形也相似。实际上,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儿童时期的资源环境教育对一生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 环境感知的空间层次性告诉我们, 大多数人由于没有或较少接触到自然资源的纳污体, 如河流、郊区垃圾场周围等, 因此对它们的资源环境状况感知极其不准确。为了让人们意识到这些, 应以各种媒体形式让人们了解到他们看不到、闻不到、更触不到、尝不到的资源环境状况。正确的资源环境感知引导对建立公民资源环境意识是必要的。

第三, 就具体的某个地方而言, 在进行资源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时, 要了解当地公众的环境感知特点,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有效促进当地人们资源环境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任俊华, 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增建平.寻回绿色——环境道德教育.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恩涌.人文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陈爱华.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之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

[6].梁学庆, 陈红霞.关于资源伦理观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2003 (3)

[7].吕国平.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适应的新资源观.资源科学, 2001 (5)

[8].翟辅东.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资源科学, 1998 (11)

[9].王伟博, 殷有敢.基督教环境伦理及其生态回归.文化, 2006 (1)

[10].彭建, 周尚意.公众环境感知与建立环境意识.人文地理, 2001 (6)

多角度感知 篇2

“感知”在《辞海》上有2种解释:一是利用人体的感官对事物做出有意义的印象判断;二是包含感觉和知觉两层意思,在人的大脑中直接反应出对客观事物感受。《辞海》中这2种解释都包含2层含义,即“感”与“知”。《说文》中有一句“感,动人心也”,就是指“感”是人会因为外界的刺激而产生情感的波动;而《玉篇》中的“知,识也”,是指“知”是认识和理解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到,“感知”是人脑感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了解周边信息,为了达到理解的目的把这些刺激(周边信息)转译为“知”的过程,即包含感觉与知觉的过程。在“感觉”时,人们只是根据个人感受,对事物进行简单的信息辨别,没有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印象;而“知觉”是对“感觉”过程中对外界事物的简单区分、简易识别等信息进行综合,通过综合升华的过程形成对事物全面的映像,即所谓对信息进行转译。

1)“可读”容易识别,即认知城市的各部分并综合形成一个凝聚形态的特性,就像一本书,它的可读是因为它由可认知的符号组成,可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形态[1]。

2)“空间”在《辞海》中解释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表现出物质存在的特性——广延性与伸张性。无限与有限的统一构成空间具有相对性。大的方面如宇宙,其空间无限辽阔,而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个人或事物来说,空间却有限,具有一定的边界。空间是指与实体相对的概念,凡是实体以外的部分都是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空间又是物体与感知他的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对空间的“阅读”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感知”的重点是在物质层面上通过感官定义空间特性,确定空间定位。“阅读”是指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强调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和人对空间的反应,因此“阅读”受无形因素的影响更大,具有主观不确定性。使用者从“感知空间”到“阅读空间”的进程是对外界空间从外部环境到内在空间意象的感知过程。

2 记忆中的街区

景观空间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第一要有容易识别空间的形式,可被快速识别和感知,这主要涉及物理空间层面,是空间认知的基础阶段;第二,空间应该进一步注人情感因素,关注空间的表达形式,激起观者的情绪共鸣,这些情绪刺激可促进人们对场所的记忆,这样可以进一步感知空间。

一个整体而生动的物质空间环境能够在人们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意象,而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是构成群体交流活动印象的符号和基本材料。许多有代表性神话故事的原始部落其场景都十分惊人,孤独的战士在战争中相互交流时,最初和最可能谈论的是对“故乡”的记忆。

走在传统村落的大街上,总能从每个巷口的不同标识寻到目的地。凭着记忆总能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这就是通过对空间事物的信息检索并储存记忆中,并且再有意识地通过记忆的信息寻路,是最简单的感知空间。

传统的村落,通过细微的变化或建设初期不同因素的考量,从而形成了让人们相对较容易感知的空间——与现代部分住区的设计很难让人们感知与阅读形成鲜明对比。

不同形式,不同色彩,但和谐地统一在同一生活界面上,从而具有较强的感知性与阅读性。记忆中的小城镇,不尽完美,但其似乎在讲述着近几十年的生活变迀——具有故事情节的感知。

3 街区空间的获得途径

人对空间的感受可通过3种感知方式(层)次)获得:一是对空间的静态体验,即静态感知;二是在空间中运动的体验,即动态感知;三是对空间的推理及联想,即逻辑感知。需要说明的是,这3种对空间的感知方式,是笔者为了在本文中更方便进行自我观点陈述而单独进行的分类。在人们的实际体验中,对空间的3种感知方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别,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为促进认知这3种方法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类比:我们把复杂的商业综合建筑室内空间类比成一部影片,把人们的静态感知所得类比成影片胶片中的每一“帧”;把人们动态感知所得类比成影片的片段或全部的情节故事;把人们的逻辑感知所得类比成观众看完影片后产生的情感共鸣、故事联想、情节推理和其他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3.1 静态感知

静态感知是人们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状态下,在停下来或休息时,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对每个元素空间环境的整体体验。

3.2 动态感知

对空间的感知是由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的,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与运动是对空间感知的基本途径,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人们对空间环境会得出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运动体现出空间艺术的时间性,把时间和空间相关的因素结合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四维”时间和空间概念。人们必须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感受这个“四维”空间所诱发的一种人们能把握的体验和变化。如果你想充分感受空间,就必须置身其中,不仅要成为该建筑物的一部分,还要能够度量他。

3.3 逻辑感知

逻辑感知是在对空间感知中,以静态和动态感知为基础更进一层的过程。逻辑感知按照四维形式可被分成两部分:推理和联想。把对空间中物质环境的感知类比成信息处理中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建设者尝试与使用者相沟通,并试图把图像信息的意义和情感概念传递给用户,用户依靠个人经验和看法来解释环境。建筑环境能传达各种不同的信息,从实用到隐喻均可根据个人感受体悟。设计师更关注隐喻的信息,可以增加和丰富环境,使人们从环境中升华出更多的象征意义及联想,获得情绪上的共鸣反应,从而得到高度的体验。

4 感知尺度,阅读情节

4.1 感知尺度

对空间尺度的感知通常是基于人的自身尺度,并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使用者的感知经验、观察点、观察速度和整体空间尺度关系等。这使人感到空间尺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尺度的设置规模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重视空间造型的尺度规模;根据观者的视点,考虑建筑位置及视点变换引起的与景物间的视距变化;根据人的视觉特点,设置不同视距条件下的尺度空间造型。

随着城市发展,街区与建筑空间的规模大小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设计元素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面对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对新的环境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设计不仅要使规划内容与自然环境兼容,还要在如何运用环境设计要素,如景观设计元素、建筑元素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由静态和动态感知,明确环境的空间序列,设置标志物获得街区的规模尺度,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4.2 阅读情节

当人们记住或理解一件事时,像传闻、古代和现代的奇闻轶事,人们喜欢其丰富的故事情节,便可以记住该事物。如果人们进入某空间时,该空间能够给人一种有趣的“情节”,引起人们记忆的兴趣,在空间序列不断展开中,持续刺激人们的这种记忆,即可实现该空间的可读性。所以,在人们能够感知空间之后,才能够阅读空间,如阅读故事情节一样,实现真正的空间阅读。

5 街区场所空间的意义

要理解场所,我们只能去体验它。在心理学上提供了“空间中的人”与“人感知的建筑空间”这样的对应关系。从“人”的角度看建筑和空间环境,建筑和空间环境就带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从建筑和空间环境角度看人,人必须是空间环境的有效组成部分。两者必须相互包含、相互融进,是辩证存在的关系。在相互接触中相互联系、相互塑造。其实,空间环境是一个完整的领域被“人”所感知和体验并深入感受的。而对于场所的感知要包括其空间形态和特点,对空间形态的把握使人产生方向感,而对场所特点的感知使人产生认同感。方向感让人们建立自己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定位自己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安全感。而认同感则使人们掌握和认知自己的文化生活,最终形成对场所的归属感。

6 结语

不同城市、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营造不同的环境空间。不同历史时期又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读。运用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同时,相对深入研究我国的传统地域文化,解读传统的环境空间。

城市规划运用地域性、文化性,分析人的行为,并对人展开心理研究,进而理解空间序列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且具有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在人们里解的尺度中,展现地域文化,运用现代技术与现代表现手法,展现现代街区场所空间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贺炜.城市特色景观易感知空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沈菲力.从“印象空间”角度探求空间人性化设计——以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多角度感知 篇3

零售商自有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相对应, 是由零售商委托制造商为其制造商品, 生产出来的商品以零售商名称命名, 并在零售商的店铺内进行销售的品牌。目前零售商自有品牌在各个零售业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中以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发展最为普遍, 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近年来, 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稳定提高, 同时研究也表明中国连锁超市的自有品牌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国内不少连锁超市企业对顾客需求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 使得部分自有品牌商品供需脱节, 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因此顾客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普遍较低。而自有品牌商品的顾客感知价值是促使顾客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顾客感知价值是连锁超市开发自有品牌时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连锁超市零售业态为研究对象, 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体系, 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顾客购买意愿进行分析。本文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与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为量表设计和样本收集, 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

二、基本概念与研究假设

(一) 购买意愿

Dodds、Grewal和Monroe (1991) 认为, 购买意愿是顾客企图去购买某种产品的可能性, 可以被用来预测顾客的购买行为。Monroe (1990) 的研究指出顾客的购买意愿取决于顾客对产品的感知价值, 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购买意愿是感知价值的评价结果, 对产品的感知价值的判断通常会影响顾客的购买。

(二) 顾客感知价值

感知价值是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比较,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利得越高时, 对于价值的感受也就随之提高, 而高的感知价值会提高顾客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顾客感知价值是个复杂的变量, 很多学者将顾客感知价值分成多个维度, 使用量表来衡量顾客感知价值。ESFEC模型提出顾客感知价值的五个价值维度: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Sweeney, Soutar (2001) 将顾客对产品的感知价值分成质量因素、情感因素、价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四个维度。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的经验, 将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感知利失纳入感知价值的影响维度。除上述四个维度外, 本文认为应增加形象价值这一新维度。它关注的是连锁超市的有形形象, 主要包括:人员形象、产品形象和服务形象。

(三) 研究假设

1. 功能价值对购买意愿影响。

功能价值是指顾客感知的商品的实体功能, 诸如耐用度、可靠度等与商品质量相关的因素。Hoch等 (1993) 的研究发现自有品牌质量比价格更能影响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选择, 提出了感知质量的变化是影响顾客购买自有品牌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范小军、黄沛 (2012) 也通过实证检验了质量是推动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1:H1:功能价值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2. 情感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情感价值是指产品在发挥实体功能的过程中给顾客带来愉悦和情感满足。Yim等 (2008) 提出了消费者-企业情感的概念, 并强调消费者情感对品牌忠诚的重要意义。陶鹏德 (2009) 在研究中指出如果商品能够带给顾客轻松闲适的心情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使顾客产生愉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偏好, 那么顾客对它的购买意愿就较强。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2:H2:情感价值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3. 社会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社会价值是指顾客从产品中获取的社会效用, 与社会形象、身份、社会自我概念有关。Wang, Yonggui (2010) 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如果一种商品或者服务能给顾客带来社会认同, 提升社会形象, 那么顾客对该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就大大提升。陈秋英、陈庆兰 (2011) 通过实证证实了社会价值在顾客感知价值维度构成的重要性及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3:H3:社会价值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4. 感知利失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感知利失是指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金钱, 时间、精力等方面的牺牲。本研究主要以货币成本衡量感知利失。Zeithmal (1988) 认为较低的价格可以减少顾客的感知利失, 增强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所以, 感知利失越大, 购买意愿越小。但是有研究认为价格不敏感的顾客愿意为相同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而且价格上涨时仍愿意购买。因此可能出现感知利失越大, 购买意愿越大。本研究考虑到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商品品类多为日用消费品, 超市多采用低价策略, 同时顾客更看重其物美价廉。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4:H4:感知利失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有负向影响。

5. 形象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形象价值是指顾客对零售商不同属性感知的集合体, 包括选址、商品、店铺气氛、广告、人员销售、顾客服务等。良好的商店形象会影响顾客的购买意愿。江明华、郭磊 (2003) , 汪旭辉 (2007) 的研究表明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5:H5:形象价值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 量表设计

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及调研时的深度访谈, 同时结合连锁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特点, 本问卷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连锁超市顾客个人特征资料, 二是量表。量表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感知利失、形象价值和顾客购买意愿共计23个测量项。各测量项均采用5级Liker量表, 测量值从5-1分别表示“非常赞成”、“赞成”、“没有意见”、“不赞成和”和“非常不赞成”。其中感知利失测量项为负向题目, 其余各测量项为正向题目。

在正式调查之前, 为确保问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首先进行了预调查。在预调查阶段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0份, 回收率为90%, 其中有效问卷82份, 有效率为92%。通过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对顾客的深度访谈, 剔除了3个结构效度较低的测量项, 并对测量题项的语意内涵、表达习惯和用法进行了适当调整。在正式的量表问卷中有关顾客自有品牌商品感知价值测量项共16项, 关于顾客购买意愿的测量项共4项, 共计20个测量项。

其中功能价值的测量项 (Q1-Q3) 包括该自有品牌质量较高, 该自有品牌和其他产品一样很实用, 该自有品牌品质始终如一;情感价值的测量项 (Q4-Q6) 包括我喜欢该自有品牌, 该自有品牌能激起我的购买欲望, 该自有品牌让该自有品牌能带给我愉快的感觉, 社会价值的测量项 (Q7-Q9) 包括使用该自有品牌可以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 使用该自有品牌可以帮我留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该自有品牌可以给我带来社会认同;感知利失的测量项 (Q10-Q12) 包括该自有品牌价格过高时, 感觉买的很不值得, 该自有品牌不够经济实惠, 我会感到失望, 如果购买该产品的花费过多, 我可能不会购买;形象价值的测量项 (Q13-Q16) 包括该超市服务人员乐于助人, 该超市的商品整体形象好, 该超市提供很好的服务, 该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口碑好, 知名度高。购买意愿的包括4个测量项 (Q17-Q20) , 分别是在购买同类商品时, 该自有品牌是我的第一选择, 我非常愿意向他人介绍和推荐该自有品牌, 即使竞争商品的价格较低, 我也会选择该自有品牌, 我以后会继续购买该自有品牌。

(二) 数据来源及顾客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本文以北京地区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的方式采取在超市出口处随机拦截顾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三家样本超市店内、店外的顾客的随机访问, 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问卷267份, 回收率为89%;有效问卷237份, 有效率为88%。被调查的连锁超市顾客的基本信息情况:男性59人, 女性178人, 分别占24.9%和75.1%;年龄22岁以下的占2.11%, 23-30岁的占49.79%, 31-40岁的占28.27%, 41-55岁的占10.13%, 55岁以上的占9.7%;个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14.35%, 1001-2000元的占13.93%, 2001-3000元的占23.21%, 3001-5000元的占29.96%, 5000元以上的占18.55%。

四、数据分析

(一)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SPSS18.0进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结果显示各个潜变量Cronbach's Alpha在0.603-0.884之间, 量表整体信度为0.946, 问卷所得数据具有较高信度。接着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 结果显示KMO值为0.876, 大于0.7, Bartlett球度检验的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 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 表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

(二) 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按特征根值大于1的标准共提取6个因子, 能够解释总体变异的89.38%, 并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 载荷矩阵见表1。

(二)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检验H1—H5, 即感知价值各价值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为:

上述模型中, 因变量为Y, 即购买意愿, X1代表功能价值, X2代表情感价值, X3代表社会价值, X4代表感知利失, X5代表形象价值, β0为常数项, 误差项为ε。根据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可知, 模型的拟合度R2=0.901, 调节R2=0.899, F=307.202, 显著水平为0.000, 说明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较好。

从表2可以看出, 功能价值回归系数为0.408, 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功能价值对购买意愿有正向的影响, 假设1成立;情感价值回归系数为0.222, 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情感价值对顾客购买意愿的有正向影响, 假设2成立;社会价值回归系数为-0.041, 不显著, 系数为负数, 说明社会价值越小, 顾客购买意愿就越大, 与假设3相悖, 原因可能是自有品牌商品多为日用品, 顾客感知的社会价值较小, 因而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出现了非正向影响。感知利失的回归系数为-0.087, 显著性水平为0.000, 假设4成立;形象价值的回归系数为0.477, 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形象价值越高, 顾客就越倾向于购买此商品, 假设5成立。

各感知价值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其中对顾客购买意愿影响最大的是形象价值, 因此可以说明顾客在购买自有品牌时更多受零售商的整体形象影响。其次商品带来的功能价值同样是顾客极为重视的。情感价值对顾客的购买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表明顾客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对某些自有品牌的购买偏好。价格对顾客有影响, 但影响较小, 说明仅采用低价策略不能有效激发顾客对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构建了连锁超市自有品牌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 并研究了不同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顾客对自有品牌感知价值会影响购买意愿, 而且各价值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形象价值会正向影响顾客对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购买意愿, 而且影响最大。这表明顾客对零售商的形象尤为重视, 即如果零售商在零售市场上有比较高的品牌形象, 开发自有品牌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对于零售商而言, 自有品牌营销的关键首先在于建立良好的零售商形象, 并在开发自有品牌时突出与零售商声誉紧密相连的特点, 从而提升顾客的感知价值。

功能价值依旧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 并且其影响程度远大于感知利失带来的影响。商品质量是功能价值的核心体现, 因此质量是推动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零售商不应仅凭经验或主观臆断开发自有品牌的开发品类或品种, 而是首先要保证自有品牌商品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这要求零售商在进行自有品牌开发时, 一方面要对自身的开发资源进行客观的评估, 另一方面要对顾客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

顾客对自有品牌接受度越来越高, 并且已经具有对某些自有品牌的购买偏好, 零售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 通过适宜的营销活动培养忠诚顾客, 增强顾客的情感价值。

对自有品牌的仅采用低价营销策略并不足以有效激发顾客的购买意愿。由于价格—质量联想的因素, 过低的价格反而会让消费者降低对自有品牌质量的评价, 因此零售商应该在保障自有品牌质量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与制造商品牌的价格差异, 提供价优物美的商品, 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摘要:本文构建了顾客对连锁超市自有品牌感知价值的维度体系, 并以此为理论框架, 实证检验了不同的价值维度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性质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各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 形象价值对顾客购买意愿影响最大, 表明顾客在购买自有品牌时更看重连锁超市的整体形象。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也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价格因素对顾客购买意愿有较小影响, 说明连锁超市仅对自有品牌采用低价策略不能有效激发顾客的购买意愿。

关键词:零售商自有品牌,顾客感知价值,购买意愿

参考文献

[1] .Dodds, W.B., K.B.Monroe, and D.Grewal.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Product Evalu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1 (8) :307-319.

[2] .Monroe, F.Agreement between Product Ratings Generated by Different Consumer Testing Organizations: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Consumer Reports and Which from 1957 to 1986[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1990, 24 (1) :44-68.

[3] .Sweeney JC, Soutar GN, Geoffrey.Consumer Perceived Value: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1, 77 (2) :203-220.

[4] .Hoch S J, Banerji S.When do private labels succeed?[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3, 34 (4) :57-67.

[5] .范小军、黄沛.自由品牌成功的先决因素和影响效应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2:25-39.

[6] .Yim, Chikin, David k.Tse, and Kimmy Wa Chan, Strengthening Customer Loyalty Through Intimacy and Passion:Roles of Customerfirm Affection and Customer-staff Relationships in Servic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8, 45 (6) :741-756.

[7] .陶鹏德.零售商自有品牌感知价值对购买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9, 9:40-45.

[8] .Wang, Yonggui, Hing-Po Lo, Renyong Chi, Yongheng Yang.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Customer Value and 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erformance:A Customer-based Perspective from China[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10, 14 (2/3) :169-182.

[9] .陈秋英, 陈青兰.消费者感知价值实际维度实证分析-以移动服务消费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1, 6:63-71.

[10] .江明华, 郭磊.商店形象与自有品牌感知质量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3, 4:119-128.

上一篇:电子节能下一篇:少先队艺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