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2024-10-23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共12篇)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1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高质量地开展发散思维训练呢?通过实践摸索, 我略谈一二。

一、想象能力的训练

形象思维是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 它是以意象、想象、显示、描述等作为思维形式的。表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而意象则是对形象的理性认识, 是思维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它比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广的内容;想象是思维主体对意象进行能动的加工组合, 形成可供显示、描述的整体形象的过程;显示、描述, 则是用语言描述形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难看出, 在形象思维的诸多形式中, 想象起着关键作用。因此, 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重点应放在想象能力的提高上。良好的阅读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阅读者再造想象产生和完成的过程。读者根据所揭示的语言符号, 唤起和调动自己记忆中的有关表象, 经过归纳、组合, 从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作者所描绘的形象, 从中获得审美感受。这种再现于阅读者头脑中的形象, 越具体越清晰, 就越能深入细致地体验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和境, 久而久之, 必将增强阅读者的再造想象能力。但作为作文指导而言, 还不能就此为止, 还必须进一步倡导和鼓励学生再度调动积贮的记忆表象, 融合个人的体验和理解, 努力充实和不断完善头脑中展现的再造形象, 尽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 或口头或文字予以复述表达, 以此巩固和强化再造想象能力。

二、用阅读培养思维习惯

培养思维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 要以思为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 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 第二阶段是“有疑者, 却要无疑”。朱熹的见解还可从心理学研究上找到依据, 那就是: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 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 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 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 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 而要求学生去自己思考, 那是徒劳无益的。在教学中, 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在教室巡回,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 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 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并作答题示范, 其余问题暂不作答, 留给学生思考。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 教师应予以表扬, 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 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 应通过启发, 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 教师应正面引导, 以理服人, 切忌挖苦讽刺。总之, 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即便是差生, 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三、挖掘训练凭借

中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们曾经慨叹过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 我们也曾呼吁过教师“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所有一切都表明,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能起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尤其是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里所说的训练凭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材中所蕴涵的可作为思维训练对象的文字材料;二是指学生阅读过程中容易激发出思维火花的突破点, 前者为导火线, 后者为引爆点, 两者的有机结合, 就会在学生的思维场中发生一场场大裂变, 就可能循环往复地推动思维次第发展。文字材料教材中无处不在, 关键是教师对之合理取舍和精心设计, 使之成为有趣、有味、有意义的形象, 起到导火线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突破点如何寻找呢?学生的思维突破点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与未掌握的知识, 不知道却想要知道的愿望之间构成的矛盾冲突, 这种“矛盾冲突”在学生思维场中常以“潜在、静止、活跃”三种状态出现。当这种矛盾冲突呈潜在状态时, 学生就会忽略它的存在, 甚至视而不见, 这种思维如没有导火线, 便处于睡眠状态, 学生的思维活动中, 就会出现盲点, 盲点越多带来的负效越大, 甚至会从根本上抑制思维的展开;而一旦能抓住盲点, 唤醒沉睡的“矛盾冲突”, 就能产生不可低估的正效应。当这种思维冲突呈静止状态时, 学生只注意表象, 而忽略本质, 只承认存在, 而不思其源, 思维中会出现“冷点”, 冷点越多, 思维则越处于冷冻, 其灵敏度、深刻度就会大打折扣, 这其实是阅读教学中的被动阅读, 出现的状况是老师讲一点, 学生记一点。这种被动的阅读与现在的高考选拔背道而驰, 效果可想而知。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解事物、分析问题也是这样, 从不同的角度, 分析同一事物, 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E-mail:jdjx_100@126.com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2

职业教育如何多角度提高学生能力

职业教育如何多角度提高学生能力-06-05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渐入成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日趋为业内所关注。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使人才的引进机制逐步从“学历为先”转型为“能力为本”,企业对创新能力人才的渴求趋之若鹜。时下在创新就是生产力的趋势下,多角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一、改变思路,更新理念  我国教育制度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的弊端,知识能力培养流于书面,这就造成了技术型人才的市场缺失。加之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院校还未认清当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形势,教育思路仍沿袭传统理念,对培养对象仍习惯性的停留在理论灌输,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就教育本身的功能而言,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促进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和选择的功能。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来在我国的迅速崛起恰恰迎合了教育体制的发展规律。然而,在大步前行的同时也暴露出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培养思路转型的相对滞后,理念的`固守陈规。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学院自身必须要认清所处环境,解放思想,开拓办学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成功经验,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的时空同时加强相应引导启发式教育。  二、调整教师结构,建立新型队伍  为人师表,授业于人。培养技能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一支思维活跃,顺应潮流的教师队伍。职业教育院校在师资引进上应不拘一格,在考虑教学经验和阅历的同时也要大胆应用年轻人才。  1、积极引导教师进行开放式教育。职业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应“死磕”教材照本宣科,教师在传授理论同时更应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所谓“开放型”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突破现有教材的局限性,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多动手多动脑,立足理论开拓思想。  2、树立创新观念,整合教学资源。学校应调动青年教师的热情,利用年龄优势加强师生的课内外交流,帮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同时认真分析本学校的专业优势和办学实力,尽可能地运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生产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重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定期对现有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相关创新思维教育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强化教师队伍自身的创新意识。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尤其着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生存能力和开拓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就更要求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修养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方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模式转型  1、面临近年来国内外劳务市场中能力人才的紧俏形势,职业教育院校要把握发展机遇不遗余力的为在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与学校的纽带,要在培育学生智商能力的同时关注情商的引导,使他们在校期间更多的更广泛的了解社会,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复杂环境的心理素质。  2、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的为在校学生提供接触业内前沿信息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院校课题研究申报国内外专业评奖,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同时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厂房”,亲身感受实践生产中自身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并引导其独立解决,从而达到修于校内而自身已与社会接轨。通过与社会全方位沟通,使学生一方面扎实理论知识,一方面悄然融入社会实践当中,使其从容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考验。  3、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加大教学评估的全面性。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剖析年龄阶层的兴趣点,启发其潜在的想象力和学习动力,利用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授课形式树立学生创新为先,能力争优的观念。对于教学效果从传统的应试考核转变为全面的素质考验,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的培训目标,是学生切实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面对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当前纷繁复杂的就业趋势,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劳务人才来讲,创新能力在诸多技能的考核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必须着重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创新就是生产力的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主力军。   来源: 《科技日报》06月05日

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的能力 篇3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以不同的主题解读文本内容

1.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灭亡

贾氏家族衰败和枯竭,象征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衰败,“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贾氏家族一家所折射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没落。

2.对封建家长制的诅咒

宝黛的爱情悲剧,晴雯的病逝,司棋的撞墙,金钏的跳井……都跟贾母、王夫人、贾政的专横独断、凶狠残忍有关。正是他们断送了宝黛的爱情,葬送了宝钗的青春、毁灭了晴雯等如花似玉的姑娘们的美好生活。

3.对个性自由、美好爱情和婚姻的追求

宝玉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情弱者,敢摔玉,敢诅咒科举,敢蔑视权贵,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已折射出他身上的自由个性,敢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情,对龌龊世俗的抗争(虽然这抗争的力量很微弱)。

4.对女性的赞颂和同情

晴雯的刚烈,金钏的纯净,宝钗的聪颖,湘云的天真,体现的是她们美丽的外形,纯净的心灵,高尚的灵魂,让我们对女性重新审视。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人物性格

1.个性化的语言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我来迟了”,看似歉疚,实则道出“我”繁忙无比,突出“我”的重要性,“不曾迎接远客”,当然知道是老祖宗无比疼爱的外孙女,恭迎黛玉?分明是恭维贾母!这恍若惊天炸雷的笑声,突显其放诞无礼,轻狂无比!

2.照应,对比、衬托手法

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黛玉说,只刚念了四书,当黛玉反问贾母姊妹们读什么书时。贾母道:“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后来宝玉问及黛玉读书一事时,黛玉回答“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种前后对比、照应的写法,看似黛玉前后矛盾的回答,恰恰突出黛玉“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见微知著,抓住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更能把握人物的

性格。

3.个性化的动作

“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雪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众人对贾母的“搀”既突出她年岁已高,更突出贾母众星捧月的独特地位;一个“迎”字把亲人相见的那种激动、亲热、急切的心态表现了出来;一个“搂”字把贾母对外孙的疼爱、喜悦、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4.个性化的服饰

王熙凤一出场:“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穿红着绿、大红大紫、艳而俗、美而恶,独得贾母之宠,恃宠弄权,俗不可耐,自恃与众不同的“泼皮破落户儿”跃然纸上。

三、含英咀华悟佳句——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语言

1.遣词造句

刚进大观园时,一座青翠假山作为屏嶂遮景挡在前面,“叠翠”“锦嶂”“赛香炉”“小终南”等题名虽能扣住假山特点,终是过于直白,且有喧宾夺主之嫌,此山并非大观园主景,不过是作为屏嶂以突出园子的深邃清幽,终题以“曲径通幽处”,此种遣词造句,因景赋辞,因事造文倒也给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诸多启迪。

2.铺陈排比

《芙蓉女儿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通篇的排比句式,华丽非凡,文采焕然,突出了晴雯的美丽容颜、冰洁气质、高贵品性,充分表达宝玉的敬慕喜爱!

3.引经据典

十二钗正册写钗黛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停机德”出自典故《乐羊子妻》,乐羊子外出求学未果,妻子停下织布机,并剪断织了一半的布匹,规劝丈夫求学。这是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称“停机德”,暗指薛宝钗。“咏絮才”:谢安聚家人咏诗,谢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后称谢道韫“咏絮才”,赞女子咏诗的才华,暗指黛玉。此种解读,既丰富扩展了阅读内容,又批文入里,掌握更多的古典文化知识。

四、苦吟深究方得趣——以不同的隐喻解读表现手法

1.双关手法隐喻

在一个特殊时代,曹雪芹写《红楼梦》得用曲笔,以巧妙的隐喻达到目的,真可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好一个“贾雨村”:假语存抑或假语真?正应了文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正是这个名、这个人,才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荒唐和可笑!

2.比喻手法隐喻

十二钗中迎春的画册及批语: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以恶狼比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恰当又深刻揭示忘恩负义之流的可憎面目。

3.以小见大隐喻

小说以贾氏家庭,特别是以大观园为中心展开,展示出不同人物的悲切命运,也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生活画面:三教九流、衣食住行、尔虞我诈……这又何尝不是一幅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生动图画呢?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际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个性化阅读以及自由、有个性、有创意表达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研究问题、形成成果时离不开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时离不开分析、 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的心智操作。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 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化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及鉴赏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言语能力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内部言语又可分成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类。高中语文以及性学习强调小组合作研究,强调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的经常交流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口头言语——口语交际来完成;高中语文研究成果的表达主要应由书面言语来担任, 当然,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尤其不能离开内部言语。特别是阅读活动中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必须借助内部言语——思考问题时对自己发出言语的活动才能完成。显而易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心象是当对象不在眼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 心象是一类很重要的知识表征,它能够使我们在对象未出现的情况下去表征和加工这些对象。在学生构思想象作文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到头脑中出现的颜色、形状、大小、方位等视觉特征的形象———视觉心象;他们还常常会用到经过头脑对记忆心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的新心象———想象。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让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和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 能够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有创意的表达。显然,这样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定会经常运用视觉心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不断丰富学生的心象储备,从而为提高创造能力奠定基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活动那种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爽直的、协作的、亲切的、善于社交等性格。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教师来说,教读是手段,教写是目的;对学生来说,读就是学,写就是用,就是实际操作。而技能必须经过实际操作才能获得的。只有在写的反复实践中,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写作,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基于此,我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基本上是写。两周一篇大作文,每周一篇周记或读书笔记。另外,课堂上还临时设置一些片断作文。我还尝试运用了一套二次作文的教学法,就是同一个题目学生做两次:第一次学生自由做,第二次在教师指点下修改再做,然后学生比较前后所做作文必将大有所获。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我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读讲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或朗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或演讲,或背诵一篇古诗文。从本学期开始,我还要求学生每周抄写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做点评。天长日久,积少成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5.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尤其是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一个只能被动学习,不会主动探求知识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麻烦,甚至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 一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础训练, 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骛远,前面的没有学会、弄懂,就急着去学后面的知识,基本的问题没有弄好,就一味地去钻偏题、怪题。二是教育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对问题的本身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举一反三。三是教育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猜哑谜,平时要注重思维训练的严谨性。例如语句排列顺序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学生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这就要求学生首先通过初读,理清思路,然后对题中的每一步的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切忌胡乱猜测,我们课文中的写作顺序、作者的安排意图等就是解题的根据,必须牢记,且要理解它们,并且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完一个单元,要回顾学了哪些知识点,作完一个题目,要理顺思路,在大脑中有一个完整的解题框架,还要善于给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发现、研究每一个题是课本中哪一个题的变式,或者是你做的哪一个题的变形。若能做到这样,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授之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与总结,浅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5

摘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突出,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持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参与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主体,应从党和国家的政策出发,深刻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教育以人为本,顺应大学生就业新趋势,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不断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要。

一、“双创”能力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双创”这个词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指国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每个人参与创新,尝试创业,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广大人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效发展。

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同样是人,而大学生则是“双创”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O性,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持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和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针对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高校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和激励更多大学生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之中,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所谓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就业能力涵盖专业知识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根据教育部和人社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人,超过了2016年的765万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各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就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路径。

综合来看,“双创”教育不仅可以唤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同时,双创教育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意思维、市场识别、资源整合、团队的组建、新创企业管理等,使之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大量学生在择业时将工作是否“稳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竞争激烈,就业选择面窄是导致大量学生待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培养大学生“双创”精神,本质上就是要扭转大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将创业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将被动求职转变为主动创业,使大学生能够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之中,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依托专业知识的创新所带动的创业,其本质和出发点是学科创新,而创新需要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能够夯实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基础,使其扎实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此外,创新创业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和管理学科知识,如市场营销等。因此,具有“双创”能力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因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而具有更高的就业能力,容易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

(三)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创新创业的内动力是创新创业精神,是励精图治、积极进取、不断开拓、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的具体表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特质,使其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是“双创”的关键因素,“双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大学生要想成功实现创新创业,除具备相应的专业学科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业,通过实践验证创新成果。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能够使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切实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要注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双创’能力提升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多次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高校提供的优越条件,深入探索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找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获得社会的肯定和尊重。总而言之,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能够使其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获取更优厚的就业条件。

三、高校进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然而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早已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独立的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均拥有较完备的创业教育和支持体系,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要多策并举,不仅需要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且需要理论结合实际,要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综合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自觉行动。

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学生层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走向创业道路,有利于孵化出一大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型企业,从而成为持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从高校层面而言,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清障搭台,是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解决目前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保证高等教育持续蓬勃发展的新动力;从学生层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同时,创新创业催生出的创新型企业将会有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需求,能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可以说,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破除我国大学生就业“低薪高就”“学用落差”“有业不就”等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避免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举措之一。从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第一,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使大学生组成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第二,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全力推进创新创业理念、思想、内容、手段、师资、模式、机制、评价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双创”教育带动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科研体制、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目标。

第三,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知行结合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具有多项选择,造就一大批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第四,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践实训教育,还包括课堂以外的各种活动,目的是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模式。

第五,高校在大学生中实施的“双创”提升教育培养的是大学生“能创业”的就业能力。当下,大学生最欠缺的就业能力是将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相融合的综合能力。这要求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要勤奋努力,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掌握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良好的交往、沟通、协调能力。

四、高校针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将“双创”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双创”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设立创业基础课程,并将其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按照教育部要求,创业基础课程需至少包含32学时2学分。二是构建“双创”教育和学科教育双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形成专业带动实践,实践反哺专业的教学方法。三是深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双创”教育培养目标特点,加入德育教育、人文知识、人格培养等多方面内容,回归高校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实质。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

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功能不再单单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要求创业课程教师一方面要与专业课教师多沟通,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创业活动相结合,设立一对一导师制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创业课程教师要多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企业资源,同时学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校讲学或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活动,也可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直接参与创业实践。

(三)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

第一是丰富第一课堂,通过创业基础课程学习,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初创企业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是反哺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社团共享创业经历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自觉创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将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举办如“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实践大赛”等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和比赛,打造出一批学生科技创新的骨干队伍,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双创”活动中来。

二是在高校园区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指导服务机构,配备指导教师,规划建设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等特殊用地,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可将创新想法落地实施的平台。

三是通过学生会,引导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多种性质的创新创业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形成“人人创新、班班创业”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是激活第三课堂,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高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与校友、企业家的互动,可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知名校友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关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和政府的有机配合,以实现大学生自主完成高质量就业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6

关键字: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对策

一、前言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人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需要认识到自身在人才培养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注重创新性教育,实现创造性教学,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来拓宽思维领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开展使得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注重多样化以及创新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更加注重全面性、创新性教学,这就需要了解学生共性,引导学生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重要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来看,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生活实际想脱离的现象,造成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无用的思想。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实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需要转变置之不理的教学态度,注重教学思路多样化,实现正确的引导以及解释。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新课程理念所传达的思想,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关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此外,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的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关联,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提升可感性,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诸如,火箭发射、行星运动等现象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线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知名建筑、服装设计等内容来引起学生对黄金分割点知识点的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以及探索,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数学知识进行关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提升教学效率。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留下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腐朽陈旧思想,对人们具有很大的影响。意识观念的落后制约人们行为,中庸之道思想使得人们产生从众思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学生创新意识受限,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探索心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养成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精神,只有学生存在疑问,那么整个学习才能够更加有价值,学习效果才更加理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以及解决。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妥善的处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要让学生保持问题意识,保持新鲜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意识,让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在想象中获得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抛物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来引入教学,诸如,球的落地时间,等等,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3、坚持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信息分类以及整理能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以及数学学习欲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来提出数学问题,给予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安排实践课程,鼓励学生能够将学习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热点社会问题,诸如,购房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析买房中的按揭问题或者是信贷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建筑图,注重现实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根据实际问题来深入研究数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关联,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三、结语

由于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性,实际学习效果也存在着差异。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增加学生创新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去思考,转变过去课堂被动学习地位,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传统课堂教育不同,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为学生营造更加宽松、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思维定势,提升自身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实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 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07(04):147-148.

[2] 杜向兵.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03):15.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7

一、调动积极探究情感因素, 使小学生愿意参与探究

对外界事物或生活现象充满好奇和疑问, 对不懂的“问题”总喜欢提出“为什么”的“口头禅”, 是小学生主动探究潜能的外在生动展示。同时, 小学生对适宜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态”。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部分小学生“怕难”“怕吃苦”, 不愿参与探知数学知识, 解答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内心”入手, 将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知情感进行充分“调动”, 切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设置生动性、趣味性或矛盾性的问题案例或教学情境, 抓住学生学习情感的“切入点”, 发掘起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动特性, 使愿意参与探究成为内在要求。

如在“百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利用小学生对生活问题“敏感”的特点, 设置出“有一桶油, 第一次取出它的40%, 第二次取出的比第一次少12千克, 桶里还有28千克, 这一桶油原有多少?”的生活性案例, 让学生在感知该问题案例时, 内心产生“亲切感”, 探究百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主动潜能得到“激发”, 从而主动参与到该节课的探知活动中。又如在“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伊始,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的面积大小, 然后向学生提出, 在长度单位的换算中, 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那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不是10呢?这样, 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新知探析中。

二、教会学生分析探究方法, 使小学生能够进行探究

常言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实践证明, 小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需要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引导, 教会小学生进行问题解析的方法和策略。由此可见, 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和策略, 是小学生探究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将解题方法的传授作为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既要教会小学生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又要做好小学生探析、思考分析过程的指导, 让学生在有效思考、探析中, 实现探究问题方法的有效掌握。

如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教学活动中, 在进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活动中, 设置一下教学过程:

教师: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它们的和不变。a+b=b+a (板书)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 (a+b) +c=a+ (b+c) (板书)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它们的积不变。a·b=b·a (板书)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它们的积不变。 (a·b) ·c=a· (b·c) (板书)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再把两个积相加, 结果不变。 (a+b) ·c=a·c+b·c (板书)

教师:把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在上述过程中, 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对学生的探析过程进行了有效指导, 同时,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和领悟解题的方法, 为小学生今后开展有效探究活动积累了方法基础和能力基石。

三、实施探究过程互动评析, 使小学生善于有效探究

小学生处在学习探知、解答问题的初级阶段, 思考分析水平较低, 动手探究的能力不强, 经常在探知活动中出现“瑕疵”。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就应发挥“指导”“评析”和“纠偏”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 特别是自主探知、解答的过程进行实时的评价和指导, 将学生探知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明确指出,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进入到高效探知的“轨道”。

如在“要把30%的糖水与15%的糖水混合, 配成25%的糖水600克, 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的教学活动中, 由于部分学生对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致使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案例时出现解题错误。此时, 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复习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并就如何解答该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 然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评价”活动。这样, 学生就能在“新的高度”对解题过程进行科学分析评价,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促进探究活动的高效实施。

总之, 探究能力是能力培养目标的组成内容之一, 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构件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 要创新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指导, 实现小学生的愿意探究、能够探究、高效探究, 进而使他们成才。

摘要:动手操作是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新知、探知问题、解答问题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之一。教师要根据新课改探究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探究能力进行研究。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8

思辨能力是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选择题题干形式多样, 考点覆盖面广, 题肢干扰性强, 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 精选引文, 编制“引文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引文材料的能力

引文型选择题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和经典论断等为题干的素材, 能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有利于找到政治学科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从而培养学生周全思考和清晰判断的能力。

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这句话启示我们

(1) 文化素养的培育比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2) 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培养健全的人格

(3) 重视教育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方面的特定功能

(4)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引文“我到处走动, 没有做别的, 只是要求你们, 不分老少, 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 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强调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但是, 不等于说人们身体素质不重要, 也不能说文化素养比身体素质更重要, 启示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 要以优秀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从而选出B项正确答案。人要全面发展, 必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人文思辨能力。

2. 巧设材料展现形式, 以“材料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辩证思考的能力

例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选项的内容与右图中曲线反映的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外汇汇率, Y轴为本币币值

B.X轴为某投资产品的安全性, Y轴为该投资产品的收益率

C.X轴为某商品的价格, Y轴为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

D.X轴为生产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Y轴为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

上图坐标材料反映的是两个经济现象的正相关关系, 某商品价格越高, 则该商品的需求量越低, 而其替代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则越高。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 并做出清晰的判断

3. 巧设数据, 命制政治学科“计算型”选择题,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周全思考的能力

例三:2012年南平市某企业生产W商品20万件, 其价值总量为300万元, 如果2013年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价值总量要达到360万元, 在2013年生产W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的情况下, 不考虑其他因素,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本题需要学生运用企业一定时期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企业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数量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通过综合分析得出, 2013年单位商品价值量是300÷20÷ (1+50%) =10 (元) , 2013年该企业需要生产的件数是360÷10=36 (万件) , 该企业生产W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 (36-20) ÷20=80%。企业的价值总量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本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考虑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经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新情境, 巧妙设问, 通过非选择题考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中政治命题和考试对素质教育的极佳着力点。政治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多层次、多角度回答问题, 因此, 它对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思维品质具有极高的价值。

1. 依纲据本, 巧设辩点, 命制辨析题, 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辨析题以正误混杂的“片面型”类型最为常见。政治辨析题辩点复杂、附加条件多样、辩中套辩, 对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四: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 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有人认为:“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就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论证正确点, 评析错误点, 补充不全点, 是政治辨析题的能力要求, 本题考试旨在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论证正确点,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党的领导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补充不全点,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要坚持依法治国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身建设, 最后, 还要综合结论,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2. 精选数据, 巧设关联点, 命制图表材料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图表材料非选择题具有内涵丰富、形象直观与抽象思维巧妙结合的特点, 要求学生具有横向、纵向比较问题和用联系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例五:2012—2014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在10%以上, 美国25%左右, 日本20%左右, 欧洲15%左右。

概括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 (3分) 有人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联系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评析这一看法。 (9分)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全面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辩证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近三年来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都逐年上升, 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数据反映的问题有喜有忧, 要求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全面的结论, 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化产业发展了, 就能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这是片面的。生产决定消费, 文化产业的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发挥财政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作用;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此外, 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还需要国家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文化企业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消费者要重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又一极佳试题。

3. 以史为鉴, 巧选史料, 命制“认识类”非选择题, 提高学生以史论今, 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认识类非选择题常常要求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来分析问题, 考查学生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辩证地思考问题。

例六:战国时期, 荀况说:“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者载舟, 水者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也深谙“得人心者得天下, 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历史规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知识, 谈谈你对“载舟覆舟”说到“人民观”的演变的认识。

本题从“是什么”角度认为,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从“为什么”角度认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怎么做”角度认为,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英语教材涵盖了大量的知识内容, 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增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重在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在学习认知过程中通过认真思考, 对认知的事物所作出的正确评价, 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英语教学中深化批判性思维观念

新的教育体制中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目前采用的高中英语教材, 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认知能力。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可用资源,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深化课堂效率, 在课堂上不断渗透批判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灵活使用教材, 不断挖掘知识内容

“话题”是高中生最为熟知的一个知识点, 同时它也是英语阅读教材中的核心内容。高中英语阅读教材中采用的阅读资料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 包含大量的当今发展中的前沿内容, 扩展到了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活用教材, 有效利用教材中的阅读话题。例如, 教师在讲解Module 5 Unit 2“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学习文中辩手的各种观点, 最后设置一个活动, 即也进行一次小组辩论, 一方面可以巩固文中所学知识,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当今热门话题———环境展开讨论,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在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该如何取舍。通过这一活动, 给学生提供讨论发言的机会, 发表自身见解及对于问题的对策,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

2. 注重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力求建立“学生为主体, 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建立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采用教师学生互换的角色转换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前提条件。例如, 笔者在讲解必修课2 Unit4“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的课程内容时, 综合分析文章内容, 不难发现, 虽然该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涉及情感方面时又不难发现此标题又不全面。笔者就这一问题, 在课堂上提出“Do you think the title is a good one?Can you suggest another title and give reasons for your suggestion?”该问题不具备标准的答案, 所以需要学生集思广益, 自圆其说。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讨论平台, 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活跃了思维, 激发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Module 1 Unit 1中主要是探讨school life,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回顾自己的初中生活, 抑或鼓励发散思维, 描述自己理想中的高中生活, 这样可以使得所有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调查中, 我们发现, 同学们各抒己见, 带动了课堂氛围, 教师将学生带入讨论的环境中, 活跃了课堂氛围, 调动了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

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侧重于采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寻求标准的答案, 注重常规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改革后的英语教学方法则是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方向, 采用灵活的问答形式, 不具备标准的答案, 要求学生自行思考, 发散思维。高考中任务型阅读这项就是一个例子, 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替换原文中的词, 而不是局限于抄写原文中的词或词组。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超越课本知识, 敢于发言、敢于与老师进行讨论, 进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

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写作教学要求中的主要内容, 教师在英语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善于发现事物特点、全方位地进行考察、认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模式, 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发散思维, 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写作初期,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的收集, 做好素材讨论工作, 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 通过批判思维, 在重复的思考中不断探寻出正确的观点, 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结语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10

1. 阅读能力与研究性学习的考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最大特色

新高考的命题依据是:不再寻求记忆具体知识和方法, 而是给材料、给工具 (图表内含方法) , 通过图文阅读, 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 如判断推理、体系综合分析、主要成份分析、区域情景比较等。近几年地理高考中, 材料分析题一般涉及的图表、名词、概念较多, 信息量大, 它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阅读材料提供的文字及图表信息进行理解、分析, 挖掘实际问题的内在规律, 明确答题要求及其限制条件, 然后才能联系所学的知识建立模型,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在解题时, 如果连题目都读不懂, 那就根本谈不上建模、解答。因此, 在高三复习中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 对表达能力的重视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是地理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也是答题的前提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 找出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充分运用地理语言, 使表达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新高考《考试大纲》地理技能中的最后一项也是要求最高的一项是“对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具体分两个层次: (1) 规范地使用学科语言。 (2) 形成科学合理的答题习惯、答题模式。因此对表达能力的重视也是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表达能力薄弱是目前高中学生的通病。通过观察、课堂对话、作业、测试, 笔者发现学生的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影响着他们成功建模——换句话说, 学生不会运用地理语言表达, 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随意表述。这其实是表达能力的问题, 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展示自己知识储备的重要渠道, 此渠道不畅通, 在高考中将严重阻碍学生得分, 因此培养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

二、地理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阅读是学生地理学习中获取各类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学生顺利建模、解题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阅读技能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加强教师的导读示范活动

导读的过程, 实际上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基础, 带动各方面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阅读时,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进行阅读, 要明确阅读目的, 让学生心理上既有外在的压力 (教师的指令) , 又有内在的动力 (解难析疑的求知欲) 。教师作导读示范,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导学生对重点要点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 全面正确理解概念、原理、规律的实质。如对地理概念的阅读, 要紧紧抓住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要点和关键词语、用来说明概念的实例 (包括正例和反例) 、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弄懂概念中模糊词语的含义。此外, 对文本素材可指导学生对比阅读、试背阅读、句子结构分解式阅读等。这既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结构层次, 又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和迁移。

2. 阅读能力训练的另一个渠道是习题训练

适当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能够起巩固知识、弥补阅读缺漏、培养阅读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科学设计习题, 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提取地理“关键词”。如题目中“句子”的成份——“主语” (确定题中主题, 认定答题方向) 、“定语” (锁定概念内涵外延, 找出目标项, 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 、“连词” (看看要回答几个问题) , 还有关于位置、方向、数量特征、时间、变化方向、变化过程等要素。这些“关键词”的提取是获取有效信息并顺利解题的突破口。

3. 重视培养和训练读图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 其突出的特点是将“空间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件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利用地理图表为载体, 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一直都是地理高考中最大的特色。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经常利用地理图像来落实地理知识, 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的地理图像语言,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读图能力。具体的做法如下。

(1)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像图表材料, 丰富学生的地理图像语言。学生地理图像语言的储备, 是培养和提高图像阅读能力的根本。因为只有拥有丰富的地理图像语言, 在读图分析时, 才能快速准确地解读有效信息, 从而找到已知条件, 以利于解题。其实教材上的图像类型十分丰富, 平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上的各类图像图表, 教给学生图像语言, 以后学生遇到类似的图像, 他们读图、析图的速度与准确度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 选取一些典型地理图像, 充分挖掘图中的信息, 学会地理信息加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高考经典图像或母图, 通过以图释文、以图释图、以图解题, 用图像来说明和解决问题。例如:假设下图中湖泊A、B都只有一条河流与它们相连, 则湖泊A、B中哪个属于咸水湖?

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是从等高线图上获取有效信息:河流是在山谷位置, 在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 即湖泊A只有河流流入, 湖泊B有河流流出。根据咸水湖主要靠蒸发而 (不是径流) 支出水分的特点, 即可以判断湖泊A为咸水湖。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图像类型如此丰富, 地理图像中隐含大量的信息非常有用。

通过这样有步骤地训练, 在地理建模过程中, 尽管题目长、图像多、信息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并有时显得隐蔽, 但学生对信息的感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能通过文字阅读进行图像信息加工处理, 提取问题中的有用信息, 建立这些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能将数据条理化, 理顺各种关系, 建立起直观的地理信息图, 成功建模。

三、地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面对新的地理高考命题特点, 学生要会用学科语言答题, 做到描述科学、严谨、规范。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要规范授课语言, 起到语言示范作用

教师在说明地理问题时, 要注意改进自己的授课语言, 不能通俗讲述, 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这样不但准确易懂, 而且可以影响、带动学生。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表述方位时, 不能随意使用“上、下、左、右”, 而要用“东、南、西、北”;在讲解地质构造时, 不能将“向斜槽部”说成“岩层中间”、“向斜中间”。教师语言不能随意性太强, 只求讲明白, 一定要做到语言规范, 学生听的多, 自然也会说。鉴于此,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专业术语讲述, 起到语言示范作用, 在教师规范语言潜移默化的感染下,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然有提升。

2. 加强地理概念的教学, 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地理问题的表达离不开地理基本概念, 如不掌握一些主要概念, 就难以构建地理知识的结构, 学生就有口说不出。所以, 对地理概念教学, 不仅要学生记忆积累, 更要理解其本质含义, 重视概念、原理等重要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便准确地应用于表述中。例如:“季风”和“季风环流”;“气温”和“温度”;“地方时”和“区时”;“寒潮”和“寒流”等等。

3. 加强语言训练, 培养地理语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而内化。教学中, 通过语言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常用的做法是:让学生说过程、说意图、叙述解题思路、说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通过看、想、议, 最后正确完整地表述。

语言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 (1) 正确性。在应用文字表述时要注意, 地理专业术语的运用应力求准确,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叙述要符合地理学科习惯和规范。 (2) 完整性。没有信息丢失, 尽量多角度分析, 不遗漏知识点, 但力求言简意赅, 不漫天撒网。 (3) 逻辑性。在表述过程中, 做到逻辑严密、文意顺畅、层次分明, 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在表达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得出多方面的要点, 但要围绕主题进行阐述, 重点要分明、简洁, 千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

实践证明, 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 通过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 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思考的机会, 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地想、有条有理地讲。

4. 要重视评分标准的应用

从心理角度谈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篇11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要不断地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最大程度地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本文从教学实践的环节,从掌握学生心理的角度来谈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的源头把握学生,力图让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融情感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能力的源泉,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首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教学中使他们有感而发,有思考的余地,从中完成心理体验。一次,让学生完成的题目是《An exciting Gift》。从礼物获得的途径上,大家的想法就各不相同,或从父母那里得到,或从朋友那里得到,讨论得异常激烈。然后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收到一个意外的贺卡,是她一位高中同学的道歉,原因是他们曾经在学校有过一次误会,致使他们互不理睬。若干年后,男孩勇敢地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们重归于好,最后发展成为恋人。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与青年人的心理体验相同。然后,提出几个类似问题:Take you own experience for example.If you were the girl,what would you do?What would you get from the story?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boy?让同学们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鼓励他们上台陈述自己的观点,对差生也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哪怕夹带汉语。同学们的反应都很积极,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来表述各自的观点,把他们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这就是“转换视角法”的妙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想”与“说”的关系,对事物要有兴趣或新鲜感,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环境中能够得到肯定,那么他对周围的一切才会感兴趣,这种兴趣的出发点就在于体验激情和快意。相反,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很快就没了兴奋点,状态也就没了,最终导致“目标偏差”。

每个人都是有头脑的,都有一定的思维形式,对周围事物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要不断地调整学生内心的情绪点,控制好课堂的气氛,创设出一种良性循环。

二、用真实的体验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要注意让学生从体验这一角度出发来进行不同的情绪体验,使之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情绪化的表现有两种:积极的与消极的。内心的情绪是第一感受,一般认为先有感觉,也就是机体变化。同时还有一个心理效应问题,当你调动出他内心的心弦,那么就要把握这一反应,然后帮助他表达出来。从口头上表达是第一反应,而后进入思考的过程,如果他有所触动就要帮助他们记下来。有两种写法:一是不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尽量利用听到或看到的现有材料,模仿写作,把文中有意义的句子、感人的段落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性的语言都一一模仿下来,反复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仿写。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要靠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行。当然这其中应避免有的同学一字不差地背写,要在段落中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且表达的内容要有意义。二是要把自己快乐、悲伤的感受,哪怕就是只言片语也要记录下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感。

人需要成功,成功才能使人自信。学生反复地练习其实就是对他们自己成功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才能使之产生创作的欲望,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一点就要循序渐进地努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表达的问题上,并能够将思想过程记录下来。

三、利用版面制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使我们学会思维发生的变化,写作同样离不开阅读,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书为起点,进行了一项实验。具体的做法是:提供一个题目以及一定数目的阅读书籍,首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然后以制作英文版面的形式来布置任务,分小组完成各自不同的版面。同学们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分别就自己的想法设计出各自理想的报纸来,每个人好像都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又写又画,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体验成功,最终交出各小组满意的答卷。在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了评比:优秀奖、文学奖和进步奖等,从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肯定。这一项实验使教师看到学生不同的闪光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有感而发,体会用英语写作的乐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这叫做“突破自我限制”。每个人都有一种潜意识,如何把这种潜意识激发出来?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这样的实验:用一块透明的档板把水族箱从中间隔开,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分别放在水族箱的两侧,见到那些游动的小鱼,鳄鱼就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可每次都被撞得头破血流,就这样直到它放弃不再攻击。这时把档板抽掉,结果鳄鱼照旧一动不动,眼见小鱼在眼前游来游去,它却失去知觉一样潜伏在那里直到饿死也没发动进攻,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限制”,也称为“透明档板现象”。人们的潜意识就像这一档板,由于曾经的失败便放弃了至关重要的尝试,本来可以不饿死,却未能把握。

如果在教学中,我们把题目设为一个个的挡板,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但是往往感觉压抑,有的同学连挣扎的勇气都放弃了,所以要打造他们的心理优势,就像把挡板拿掉,鼓励他们进行尝试,一次一次地设定不同的高度,让他们进行练习,给予他们肯定,鼓励他们突破自我限制。

四、帮助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要创造一种新的学习观,即“建设性的学习”观念。这种观念是由一位日本精神科医师提出的,他把个人成长诠释为人处于自己的思维控制下,忽略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不断地训练,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体系,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

首先,通过沟通把对问题的看法摆出来,与学生进行讨论,看谁的观点说明力强,包括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对于不善于表达,对外界缺乏兴趣或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励,可以请别的同学协助进行交谈,广播、因特网或电视,都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活力。其次,学习中的种种困扰往往不在于感觉怎么了,而是行为。比如说,因考试的压力,有的学生会急功近利,考完就掷之脑后。作为教师就要在行为上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思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困扰就会逐步消失,学习就会变得主动,从这一点讲,这说明了行为正确导向的重要性。最后,要提到的是丰富的积累是学好写作的基石。当一个问题出现,就要在大脑中创建出一系列的步骤,知道如何下笔,怎么写好等。汇总诸多的素材和观点,最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总之,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地思考,并能产生各自的观点是很重要的,有观点并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来,并因此享受到表达的快乐,这一过程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并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英语写作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掌握学生的心理,这不但涉及到语言的表达,还有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学习的习惯和多种能力的综合形成。一种习惯的良性循环需要反反复复地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学的过程就是再利用、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中,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实上提升了人的思维方式,为具体性的事物进行一种概括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友珍.作文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外语学刊,2005(2).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多角度培养学生能力 篇12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绝对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因素完善自我。因此, 应该从以下构成因素来探讨幼儿的发展。

社会规则意识的建立, 是幼儿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它构成了幼儿的交往能力。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与学习工作当中所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它存在于人与人、社会组织与人、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 是不可缺少的契约。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不仅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必要因素, 更是幼儿社会化历程当中的核心任务。幼儿处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中时, 都会遇到不同的社会规则与角色期望, 如果幼儿想要在未来成为整体社会的一员, 那么就必须读懂这些规则所蕴含的信息。

国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皮亚杰曾经指出, 任何行为模式都不可能不包含有情感因素, 并且情感因素应当作为动机存在于其中, 反之, 如果所构成的行为模式之中, 其认识结构与意识理解并没有参与其中, 那么情感状态也就不会存在。由此可见, 情感与认识活动之间存在着深深的芥蒂。情感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需求关系的反映。幼儿在社会性的发展路途中, 必须学会控制与理解情感, 它对幼儿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如果早期情感培养过程当中出现了巨大变化, 如幼儿情感受到强烈刺激, 意外落入水中, 那么就会对今后的社会化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他的一生也许都会害怕水。 (2)

行为习惯与人际关系的建构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影响意义。幼儿因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 他会模仿亲人的行为, 一些不良行为极易诱导幼儿学会不良行为, 如乱扔垃圾等。此外,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也会造成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与交流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并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幼儿自我控制

幼儿的自控能力是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所必须学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我将对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 社会规则的认知作为幼儿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的社会规则认知主要来自于幼儿初期的社会互动以及父母与教师的影响。当幼儿掌握并内化了一定的社会规则时, 就会根据社会规则来控制自己的某些不合理行为。

其次, 幼儿的坚持性、自制力等品质也是幼儿自我控制力的体现, 这也可以归类为一种自控能力。幼儿的情绪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情绪发展可以促进幼儿坚持性、自制力等品质的养成。 (3)

再次, 幼儿在社会化过程当中, 会产生许多的社会行为, 如具有攻击性的不良社会行为, 但是幼儿的社会行为会通过习惯的养成形成一种稳定性并表现出来, 这对幼儿的社会认知态度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 培养幼儿, 将其不良行为改正, 并培养成习惯性的亲社会行为, 如帮助、合作等, 可以帮助幼儿在今后的社会化过程当中养成较强的自制力与同情心。

最后, 同伴的交往模式会影响幼儿的自控能力。同伴交往作为人际交往当中的基本要素, 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和谐健康的同伴关系可以有效地使幼儿改掉“自我中心化”。如在同伴交往过程当中, 幼儿经常与同伴合作, 帮助同伴克服困难, 承担责任, 这样会使幼儿在今后的发展中确立良好的责任心与爱心, 并可以在同伴的冲突中通过语言交往进行自我调节, 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 具有系统性, 因此在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时就需要通过多种角度, 利用多种方式与方法, 有系统、有步骤地逐步完成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首先, 通过设立相关游戏来内化社会规则, 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学习相关社会规则。游戏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在游戏中可以让幼儿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明确社会责任与角色任务, 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了解如何通过合作以及自我努力来克服困难、控制环境变量, 实现整体目标。

其次, 在行为体验中正确调整情感。成人要帮助儿童在不同的情绪中做到正确的表达与控制欲望, 帮助他们在行动中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再次, 通过设立活动, 完成活动目标来激发幼儿的坚持性。通过给幼儿安排相关活动与目标, 鼓励幼儿在困难的环境中完成目标, 激发其坚持性。

总之, 正确培养幼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控能力, 可以提高幼儿社会化进程的效果, 帮助幼儿形成优良的品格, 因此,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分析幼儿的控制能力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注释

11 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99-103.

22 韩妍容.利用游戏策略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J]教育探索, 2010 (2) :41-45.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与创新下一篇:长生久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