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选择理论

2024-07-02

文化选择理论(共8篇)

文化选择理论 篇1

本文以秦皇岛旅游资料文化翻译为例,运用关联理论,分析了旅游资料文化翻译策略的动态选择。文章指出,异化翻译有利于中国特色文化传播,使国外游客在理解译文的过程中获得额外语境效果;归化翻译有利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使国外游客在理解原文文化信息的过程中不必花费额外的认知努力。在实际的旅游文化翻译过程中,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归化和异化策略应该相互交融,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国外游客需求和中国旅游文化之间的最佳关联。

一、加强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迫在眉睫。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旅游翻译的原则应是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然而,属于应用翻译的旅游翻译大多以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为主导理论,为了迎合目标读者,实现旅游翻译等效的文本功能,旅游资料所蕴涵的中国特色文化信息被大量删减甚至曲解,违反了旅游对外文化宣传的宗旨,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以秦皇岛旅游资料的景点翻译为例,探析旅游对外宣传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二、文化因素对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制约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旅游资料中的很多文化信息在外国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是空缺的,有时甚至与其认知语境中的文化概念是相冲突的。例如,老龙头景区名称中“龙”的文化联想意义在中西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截然不同,中国的龙是善的,高贵的象征,西方的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译者该如何处理这种文化冲突现象?在处理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因素时,译者往往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满足国外游客来华体验异域文化的需求,翻译时译者需要尽量保留中国旅游文化特色,采用异化的文化翻译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时如果一律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由于译本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容易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拖沓啰嗦,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面对旅游宣传资料的文化差异,译者该如何做出抉择,作出抉择的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关联理论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理论,可以给旅游资料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从而为译者处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三、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一)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Dan.Sperber(法国认知科学家)和Deirdre.Wilson(英国语言学家)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这样阐述: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者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遍的标准理解话语,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白直接地传达自己的信息,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等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认知能力,对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推断。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语境效果越好,所付出的努力越小,那么关联性就越强。交际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D.Wilson的学生E.A.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认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交际过程,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性。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

(二)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异化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具有对其所处认知环境的认识能力,其认知语境是动态的,表现在:交际双方以一定的认知语境为背景,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新的经历添加到潜在的语境中,构成新的语境,用来处理新假设的语境实质上是旧假设的子集,其和新假设一起产生多样的语境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旅游文化专有项”时,我们应首要采用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策略,即使用非标准的语言形式在目标语中保留源语文本中的某些异质性。这些异质性虽然使目标读者作出了更大的认知努力去理解译文,但同时从中获得了更大的语境效果即体会学习了中国旅游特色文化。异化翻译主要方法包括音译和直译。异化翻译即Gutt提出的直接翻译,意在努力达到原文和译文完全相似的阐释[5]。为了增加译文的关联性,译者应在音译和直译的同时加以注释或释义。例如,山海关著名景点老龙头通行的译名为“The Old Dragon’s Head”,由于在中西读者的认知语境的不同,如果用dragon来翻译中国的“龙”不但无法使外国人了解老龙头长城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不可替代的军事地位,相反会使外国游客产生不好的联想意义并失去前去旅游的兴趣。因此,笔者建议将其直接翻译为:“The old Loong’s head”(龙Loong--symbol of royalty)。

(三)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归化翻译策略

黄友义教授在谈到我们怎样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问题时说道,“第一,要知道自己文化当中的精华是什么。第二,要了解对象国的需求,介绍本国文化的时候要了解外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精华用最通俗最直接的语言、人家最容易接收的方式传达出去。”笔者认为,在中国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翻译时,既要力求通过异化翻译策略保留原汁原味的汉语文化个性,又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反映,当采用完全的异化无法使译文读者取得和原文读者一样最佳关联的理解时,译者应只保留与译文语境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原文信息,采取读者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归化翻译即Gutt提出的间接翻译:译文只求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对原文的表现形式作较大的改动,只求达到译文和原文在相关的方面达到充分的相似性[5]。归化翻译策略具体包括意译、增译、减译、仿译、释义、改写等翻译方法。例如:

所谓怪楼,即奇石而异趣:暗道重门、倒行逆设、镜中结缘、歪门邪道、走投无路、扑所迷离、目不暇接;所谓奇园,移时而景殊、柳暗花明、曲径通幽、高峡悬流、湖水拍岸、芳草萋萋、七彩梦境、枫叶流丹、彩灯夜照、晶红亮绿、五色交辉。怪楼奇园以其标新立异之风采,笑迎四海嘉宾。

Peculiar Chateau smiles to welcome the tourists all over theworld,with its unconventional characteristic.It is called Peculiar Chateau because it has very strange and interesting rooms,such asthe rooms with many back doors,topsy-turvy,mirror world,deadend walk,unreal vision which are too much to see.It is called Odd Garden because people can see different views when they walk.It also has many attractive places such as omnifarious area,colorful lights in night.

原文作者大量的四字词语,工整对仗,音韵和美,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景点的独特怪异。然而考虑到中英不同的思维模式及交际方略、风格及语篇风格,译者采用了释义、省略及改写的方法将原文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了最大的语境效果。

四、结语

旅游宣传资料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旅游翻译是一种非常典型的

跨文化交际,为达到既忠实原文,又能增加外国游客的旅游兴趣的双重目的,译者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源语文化语境与译语文化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不断在两种文化、两种认知语境、两种写作风格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文化选择理论 篇2

消费者选择理论-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什么是新消费者理论

新消费者理论是与传统消费者理论相区别的,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新消费者理论更符合现实消费者行为、更能解释经济现象,为现代经济学奠定了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新消费者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商品的过程,是一个从商品获得某种物质(或服务)的过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些物质(或服务),而不是商品本身。

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消费商品的过程,是从商品中获得某种物质(或服务)的过程。例如,消费者消费面包的过程,实际上是从面包中获得营养的过程。消费者吃药,是为了获得药品中含有的,能够治病的物质。

(二)新消费者理论认为,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间,消费者是通过比较物理化学特征来选择商品。消费者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间的选择,与满足不同需要的商品间的选择,内在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间的选择,是通过比较不同商品之间的物理、化学等客观特征,来选择商品,选择的结果是稳定的。例如,价格相同时,消费者在不同药品之间的选择,是通过比较不同药品的疗效,最后选择疗效好的。而药品的疗效,则是主要决定于药品本身的物理、化学特征。

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满足不同需要的商品间的选择,则不是通过比较物理、化学等客观特征,而是根据社会的、主观的判断,从而,选择结果也不稳定。例如,在棉衣和面包之间,同一个人,寒冷时会选择棉衣,饥饿时会选择面包,选择结果不稳定。

新消费者理论还认为,消费者选择商品,主要是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间选择。例如,消费者选购棉衣,一定是在不同品脾、不同类型的棉衣之间选择一件棉衣,而不是在棉衣和面包或棉衣和自行车之间选择棉衣。

(三)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是性能(有用性)价格比最大

新消费者理论认为,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间,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商品的有用性(性能)和价格,选择有用性(性能)/价格最大的那个商品。例如,在面包A和面包B之间,面包营养含量为1,面包B营养含量为2,但是,面包A价格为1,面包B价格为3,此时,消费者会选择面包A,因为面包A性能价格比更高。

(四)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间,存在强替代关系,可以互相完全替代或者不完全替代;而满足不同需要的商品间,不存在强替代关系。

满足人相同需要的商品间,存在强替代关系。例如,如果甘蔗仅用于榨取蔗糖且从甘蔗种榨取蔗糖的成本可忽略不计,此时,不同甘蔗之间就存在强替代关系。而且,不同甘蔗之间,是完全替代,1根含有600克蔗糖的甘蔗,可以完全替代2根含有300克蔗糖的甘蔗(在满足人相同需要时,1根含有600克蔗糖的甘蔗与2根含有300克蔗糖的甘蔗是完全一样的)。不同住房之间,满足的都是人居住的需要,不同住房之间也存在强替代关系。不过,不同住房之间虽然是强替代关系,却不是完全替代。因为不同住房虽然满足的都是人居住的需要,但是不同住房之间地段总存在差异,从而满足人居住需要时总存在差异,从而不同住房住房之间,不是完全替代,而只是不完全替代。

在满足人不同需要的商品之间,只存在较弱的替代关系。在收入提高时,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很微弱。例如当消费者收入很低时,在棉衣和面包之间,就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棉衣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面包价格。当消费者收入很高时,棉衣和面包之间,就几乎不存在替代关系。

(五)新消费者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消费者在同一种商品之间的选择行为,导致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间,商品有用性(品质)的高低,将决定商品价格的高低。在特定条件下,还会导致商品价格之比等于商品有用性之比。

例如,甘蔗A的蔗糖含量为Ua,价格为Pa,甘蔗B蔗糖含量为Ub,价格为Pb。当甘蔗仅用于榨取蔗糖且榨取蔗糖的成本可忽略不计时,在消费者选择的作用下,将导致甘蔗之间,价格之比等于蔗糖含量之比,也即有用性之比(因为此时,甘蔗的有用性可用蔗糖含量来代表)。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就是:

消费者理论与传统消费者理论的差异

新消费者理论虽然吸取了传统消费者理论中的一些观点,但与传统消费者理论存在一些本质的、重大的差异。例如,

1、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商品的过程,是一个从商品获得某种物质(服务)的过程,而传统消费者理论则认为,消费者消费商品的过程,是从商品中获得效用的过程。

2、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之间的选择,与在满足不同需要的商品间的选择,内在逻辑是不同的。而传统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满足相同需要的商品间的选择,与在满足不同需要的商品间的选择,内在逻辑是一样的,都是比较商品的效用,获得效用最大化。

3、新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是性能(有用性)价格比最大,而传统消费者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标准,是效用最大化。

相比传统消费理论,新消费者理论更加深入地揭示了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更能解释消费者日常的消费行为。

新消费者理论的影响

新消费者理论弥补了传统消费者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为现代经济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得现代经济学更能揭示经济规律和解释经济现象,也使经济学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化选择理论 篇3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理论定位

1.文化自觉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类文明的总称, 文化自觉即人的自觉,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 文化自觉能够使其觉醒并获得前行的动力。国内, 关于“文化自觉最为瞩目的阐述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观点“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

文化自觉视角丰富。一是人对文化的本质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二是表现为人们对文化的价值选择与取向。三是表现为人对于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反思。四是以人类社会的实践作为支撑, 即人类社会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史, 人类实践活动即人类文化活动构成了文化的源头和基础。

文化自觉内涵丰富。其一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失去了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文化的自我意识, 更不会产生文化自觉。其中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文化自觉最基本, 最根本, 最集中的体现。其二是文化反思。文化反思反应了人类特有的智慧, 是区别与动物的标志, 文化反思实质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其三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本质需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 其获得需要不断吸收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因素并获得文化形成的源泉。文化自觉本身就葆有理性精神, 通过实践领域对文化进行创新, 能够不断剔除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旧文化, 继承和发扬新文化。因此,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 文化自觉起到导向作用, 使文化创新成为文化自觉的结果而出现。

2.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作用机理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大学生自觉意识、主动意识的体现, 是其文化认同、文化反思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后而获得的觉悟与觉醒, 表明了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在求取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的追寻及理性的对前途和命运的认识和把握, 是大学生思想意识进入更高层次的表现。

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的发挥需要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大学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发展动力的规律。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规律是指运用大学生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大学化建设。大学生文化在发挥作用时必然要面临着与多元文化、外来文化、非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接触、冲突、对抗及竞争, 面临着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大学生文化自觉能使大学生在对自身反思的基础上理解这一过程都是文化客观现象的存在, 而且是无条件, 不能人文消灭, 这恰恰能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其思想意识的创造性、计划性、目的性及激发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文化自觉。马克思说:“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在那里, 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需要、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发展”2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内外兼修、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反思觉醒塑造自己的过程。大学生文化自觉可使大学生感知到自己个体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并去追求自身特有价值;了解自己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 会有根据环境而产生的关乎自身发展其他历史性社会发展需要;可使大学生认识到对自我进行调控的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会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提升;了解其个人发展是受社会关系发展程度制约的而实现了理性的回归。

三、大学生文化自觉提升对策选择

1.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共生与滋养, 这其中的思维理念、价值观念和民俗风俗都表现着强烈的传承性, 成为新文化得以具备生命的根基。邓小平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 这是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3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 “一定要通过树立对五千年文明的自豪感, 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大学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学会在辩证否定观中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文化自觉源于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形成过程。 文化自觉要来源于主体的社会实践, 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所以, 大学要建立起课内外、校内外多项实践体系, 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物质生产实践如到生产一线实习、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增加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践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增加科学实践活动如增加课程内的实践学时等。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中, 大学生充分展现了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 在其中体现、实现、创造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而这一过程恰恰是人的自觉在指导人如何处理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下产生的, 体现了人的自觉性, 作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 体现了其文化自觉。

3.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在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技术如微博、QQ、微信等已经构成了大学生新的文化生态圈。以新媒体为标志的文化生态圈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新阵地。因此, 一方面要建设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 代表主流文化声音的网络媒体, 如“中国大学生在线”等, 创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品牌, 争取网络文化的话语权;另一方面, 要加强大学课堂的新媒体技术的改革, 新媒体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已经愈演愈烈, 国外的“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方式已经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 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已经对已有的课程进行相应改革, 使大学生能够更为自主学习的学习。

文化自觉是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者。通过使大学生理解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及广泛的社会实践, 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做到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 全程投入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当中。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自觉进行理论定位, 得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作用机理, 提出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自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自觉坚守新媒体文化宣传阵地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理论定位,提升对策

注释

11.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294.

文化选择理论 篇4

随着中国在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观念。如当下倍受青睐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张扬自我风格的服饰和通讯产品等。另外, 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奢侈物的化妆品也广泛普及。甚至它已成为中国第三大重要的消费产品。中国入世后, 大量的外国知名化妆品品牌涌入国内市场, 国内传统美容品牌也寻求国际化道路, 因此, 化妆品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 变得日益重要, 同时也被认为是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集中碰撞的交流之地。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化妆品文本的说服功能, 笔者将从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入手, 探讨化妆品翻译的策略选择。

二、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和翻译观

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 (Maximofrelevance) 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 但它却能有效地阐释翻译, 指导翻译的实践。Sperber和Wilson认为, 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 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 (encoding—decoding process) 。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则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relevance) , 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 接受者 (audience) 要确定交际者 (communicator) 的交际意图, 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 (cognitive environment) 中找到对方话语 (utterance) 和语境 (context) 之间的最佳关联, 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 从而获取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 , 达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绝对值, 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认知努力越小, 语境效果越大, 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 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 (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 而是最佳关联, 即接受者希望能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Sperber&Wilson将其定义为“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 一个人的总认知语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语境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前者指语言前后搭配、上下文语言连贯等内在联系, 后者指交际双方生成和理解话语时拥有的社会文化知识、认知能力等情景语境对语义理解的制约和影响。后者是认知语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涉及到翻译这一交际活动时其作用更加凸显。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

首先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的是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 他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并且包括两次明示—推理过程, 而指导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 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 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 通过推理形成对源语文本的理解, 此为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 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 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此为第二次明示—推理过程。正如Gutt所指出的:“成功的译文就是译者确保译文中交际者的意图和接受者的期待与原文一致。”关联理论虽然只是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 但Gutt对翻译的解释却使人们对翻译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 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源语文本的文字本身, 而是源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

三、情景语境的中西方审美差异

以上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翻译观, 也指出了认知语境中情景语境这一概念。下面则先后对化妆品翻译自身特点和对化妆品翻译起深远影响的情景语境之一中西方审美差异进行探讨。

(一) 化妆品翻译

化妆品翻译是指对一切化妆品相关文本和话语的翻译, 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广告语、产品特性或使用说明等。事实上对于宣扬美、创造美的化妆品文本, 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认为是一种广告, 并且按照功能学派莱斯提出的目的理论划分, 是属于倡导诱发性文本。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 就必须要明确文本的功能。化妆品翻译的功能首先是信息功能, 即对某一化妆品基本功能成分的描述;然后是倡导功能, 即是要诱发读者的做为, 是原文作者一直追求实现的效果 (功能) 。

在化妆品文本中, 为了激起读者的购买欲, 作者即交际者都尽可能地寻求最有效的方式吸引读者, 因为他们深知人们往往都想以最低的认知努力来实现最有效的语境效果 (即实现最佳关联) 。为了实现这一关联, 一些交际双方不言自明的信息就会被删除。然而, 在翻译过程中, 在涉及到文化情景语境时那些“不言自明的信息”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认知空缺。翻译时, 一国的化妆品推广者与另一国的读者的认知语境必然存在差异。如广告词“本是天然蓬莱草, 贵妃驻容百媚生” (贵妃玉容护肤系列本草暗疮皮肤护理系列) 的翻译, 在中国“贵妃”是美的象征, 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贵妃”怎么个美法, 但是大家还是很自然地联想到高贵的气质、光洁白皙的肌肤, 而且作为化妆品的广告词, 该化妆品的功效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 对于西方顾客, 无论是译成“Guifei”还是“Yang Lady”他们都很难理解, 最多知道她是中国古代一个帝王的妃子, 仅此而已。他们的联想可能就不是什么美肌了, 而是一种昂贵奢侈的东西。笔者认为根据西方人线性的思维习惯, 直接译为“milk-rosy skin”效果会更好。由此看来文化情景语境的作用不可小视。

(二) 中西方审美差异

关联理论下交际双方的情景语境包括很多方面, 在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其又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化妆品文本“传达美, 创造美”的特点, 笔者将分析中西方审美差异, 以对后面的翻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 的选择提供依据。

首先, 不同社会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 人们都在所属社会的美的标准之上追求美。尽管审美标准不同, 但是仔细研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 因为很多宝贵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就受到了全球范围的推崇和青睐。另外, 对女性美的标准也多有共通之处, 如光滑、紧致、富有弹性的肌肤, 年轻的脸庞都是千万女性共有的追求。

但是, 由于地域和历史积淀等因素的交错发展, 在很多方面审美差异还是普遍存在的, 以下将讨论中西方审美的标准差异及其在化妆品文本中的体现。

(1) 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佳人要:瓜子脸, 柳叶眉, 眼澈如一弯秋水, 樱桃小嘴, 齿洁如玉, 身材窈窕, 柔若无骨, 十指芊芊若青葱。后来还出现了肩窄为美、脚小为美等。自新中国成立以后, 人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自然为美, 健康为美。目前, 这一基本审美标准仍然盛行, 但也有一些更细致的标准。

a.追求白皙的肌肤

不夸张地说美白是中国女性的梦想, 素有“一白遮千丑”的说法。有些女性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不仅护肤品要具有美白功效, 连饮食、运动中也要挖掘美白功能。化妆品广告中有“美丽不只是白皙, 白皙却总是美丽。” (清妃柔白防护乳液) ;“由内到外的, 如瓷般的净白, 你不想拥有吗?” (细胞活能美白套装) 。

b.内外兼修

中国人不但注重外在美, 而且注重内在美。古代美女中就不乏才女, 如西施、貂蝉、林黛玉都不仅漂亮还精通几门才艺。另外, 年轻姑娘的纯洁也是美的重要部分。总之, 只有内外兼修才是完美的佳人。化妆品广告也常迎合了这种审美标准, 如“再现您心灵的真善美” (法国姣兰化妆品) ;“内在美, 秀发才完美” (潘婷润发精华素) ;“挥洒每一丝魅力, 凝聚每一丝自信, 关怀每一丝骄傲, 保护每一丝尊严” (桃丽丝玉兰脂) 。

(2) 西方人的审美标准

中观古代西方, 无论是古希腊, 古罗马还是中古世纪, 人们对躯体美有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女性美丽的胴体。在大量的古典绘画、建筑和雕塑作品中半裸或是全裸的人体随处可见。西方人对美人的标准可以概括为:a.性感:柔顺的头发, 丰厚的双唇, 圆润的肩部和手臂, 结实的腹部, 细腰丰臀等。b.局部纤细, 小巧有型的鼻子, 立体的脸部线条, 紧致的小腿等。具体来说:

a.性感诱惑为美

让顾客看上去性感是诸多产品的卖点, 西方人从不疲于对性感美的追求。如:“SEXIFY YOUR LOOK” (Christian Dior’SpaPedieure) ;“SO RICH, SO CREAMY, IT HUGO YOUR LIPS” (L’OREAL, NEW COLOUR RICHE.RICH CREAMY LIPCOLOUR) 。

b.张扬个性为美

另外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个性美, 它与西方人爱好自我表达、自我展示, 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如“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fearless.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you.”AMERICAN ORIGINAL (A FRAGRANCE FOR WOMEN FROM STETSO) ;“BARELY MAKEUP, SHEERLY YOU!!”Introducing New CG SMOOTHERS SPE15 TINTED MOISTURIZER。

c.健康为美

西方崇尚自然, 喜爱户外运动, 追求健康。不但肤色偏爱小麦色, 而且体型也讲究力量和匀称。在化妆品广告中也常常发现:“Hold that sets you free.For hair so healthy it shines” (PANTENE PRO-V Flexible Hold Hairspray with E-lastesse) ;“Jour+NEW HYPO-ALLERGENIC BAY CARE TO KEEP YOUR SKIN RADIANT AND HEALTHY” (Jour+the new day cream from ROC) 。

四、由认知语境差异看翻译策略选择

以上说的中西审美差异仅仅是中西文化的冰山一角, 但却是化妆品翻译过程中认知语境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处理文化差异过程中, 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要求保留原文化的风味, 满足目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好奇和探知欲。而“归化”是以目标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强调译文的易懂性, 可接受性, 尤其是用目标语的文化来解释源语文化。“归化”和“异化”是两种文化翻译策略, 很多学者将它们想象成对立的两面, 非要争个主次, 以下笔者将从品牌翻译和广告词翻译两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取舍。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标识,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因此化妆品品牌或商品名的翻译是产品营销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品牌翻译强调找出最佳关联, 即从源语文本的明示交际行为推理得出商品推广者的意图, 再由译者在目标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中将此意图明示给目标语消费者, 进而产生语境效果, 引发购物行为。就以日常洗浴用品的一大品牌“飘柔”为例。这个品牌下面有一系列的洗发护发产品, 它们的卖点是秀发柔顺、光泽, 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事实上该品牌在最早投放的美国市场英文名字叫“Rejoice”, 它是一个动词, 意为:feel or show great joy, 无论在词性还是在语义本身都符合前一部分所描述的西方人独立、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和讲求个性的审美观念。如果采用“异化”手段, 把消费者推向厂家, 将此品牌汉译为“欢喜”或者是“高兴”, 实在难以激发中国女性的购买欲, 甚至让人觉得这个牌子有些俗套。而译为“飘柔”, 蕴含了秀发乌黑、柔顺、丝绸般质感的意向, 符合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和对乌黑柔顺秀发的渴求, 产品的功能和卖点不言而喻。消费者甚至觉得买了这个产品自己的头发也会有“飘柔”的感觉, 也会成为拥有柔顺秀发的淑女。显然, 在这里译者采用“归化”的策略, 让品牌与消费者的共有认知语境最大化, 从而实现了最佳关联。

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间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西方的很多审美标准渐渐为中国人接受, 如健康、个性为美, 甚至性感野性为美。其实, 潜意识里中国人有些许的崇洋媚外, 认为在西方流行的就是好的。这就要求译者适当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猎奇和追求潮流的心理。

如一则英文唇彩广告:

Dior Addict ultra-gloss reflect

Addict to brilliance

Addict to vibrant color

Addict to new sensations

Ultra-reflective shine, extreme volume

Extreme volume for ultra-sexy lips, an incredible volume effect:hyaluronic spheres integrated in the formula swell instantaneously upon application, for ultra-sexy re-plumped lips at any time.

中文译本为:

迪奥闪烁魅惑唇膏

极致炫亮

炫动色彩

轻盈愉悦

镜面反光璀璨光彩

营造晶莹珍珠光泽, 随着光线幻化出立体闪亮效果, 时刻保持性感丰盈双唇

以上广告是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迪奥———新推出的一款名为“Dior Addict”的唇彩的广告。广告中商家想要传达演绎一种迷幻、致命的诱惑, 暗示该唇彩能帮助顾客营造性感双唇。按照关联理论, 交际者在明示过程中传达意图, 而消费者阅读广告则是一种潜在的推理行为, 要看能否实现最佳关联就是要看双方的认知语境是否能帮助达成最佳语境效果。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出现了西化, 也追求性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商家共有部分的认知环境。此时明智的译者需要首先从源语文本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中找出最佳关联, 然后采用“异化”的策略直接将交际者的意图传达至目标语观众。目标语观众则因共有的那部分认知环境 (对美的认识) 而花适当的努力顺利产生语境效果, 接受到交际者的意图。

在这里我们需要仔细分析“addict”一词。根据朗文字典的解释, 它是一个名词, 意为“person who is unable to stop taking drugs, alcohol, etc.or person who is strongly interested in something”。译者不可能直接将它译作“吸毒的人”或是“沉迷的人”, 而是要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读者推理出品牌商家的意图, 即营造一种浓烈的迷幻氛围, 让读者心动, 忍不住尝试。然后, 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交际者明示意图。在传达 (明示) 意图中, 如果迎合中国传统保守的审美, 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为“魅力”或是“吸引力”则使源语交际者强调的那种氛围荡然无存, 导致交际失败;这里用“魅惑”则成功地实现了双赢, 一方面, 源语交际者的意图得意准确传达。另一方面, 读者 (消费者) 的猎奇心理和期待得到了极大满足。

五、结语

最后, 虽然笔者列出的例子十分有限, 但是我们不难得出在化妆品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都是必要的。有时候单独使用二者之一更好, 有时候则是两者结合更为妥当。一定要将两者争出高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呈现能实现预期效果的译文才是最重要的。

摘要: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 接受者根据交际者的示意行为, 结合语境假设, 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虽然该理论是基于认知科学而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 但是对翻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本文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化妆品翻译, 并将最佳关联作为化妆品翻译的最终目标。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把化妆品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 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文规约的归化和保留原文特色的异化策略, 以帮助化妆品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从而最终实现译文说服顾客购买的功能。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化语境,化妆品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外国语, 1998, (5) :54-57.

[2]郑玉琪, 郭艳红.浅谈英文化妆品说明书之美学翻译.中国翻译, 2005, (2) :8-1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丁枫.西方省美观源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5]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 1998, (2) :12-18.

文化选择理论 篇5

关键词:文化识字,内涵诠释,理论建构,实践

一、文化识字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文化:关于文化的概念很多, 其中, 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的概括被较多运用: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物态文化层, 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 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 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 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 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我们的文化主要涵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方面。“汉字”是汉民族文化中最卓越的物质形态, 是汉民族历史演变特有的载体。更重要的, 它是汉民族长期的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物化。

识字: (1) 指认识汉字; (2) 表示知晓文字音义, 精于训诂。本课题中的“识字”概念涵盖了这两层意思。

文化识字:根据以上关键词的界定, 则“文化识字”指的是:通过对汉字物化过程的追寻, 通过对汉民族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追寻和复原, 通过文化濡染的方式识字。

小学生文化识字的建构与实践:基于儿童特点, 通过对汉字物化过程的追寻, 通过对汉民族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追寻和复原, 通过一种文化濡染的方式引导和指导儿童识字的理论建构和实践。

二、文化识字教学的策略选择

(一) 教师应“修字”以“养性”

作为文化识字的施教者——教师, 首先应正确认识汉字, 深刻认识汉字, 奠定文化识字教学的基础。也就是说, 作为教师, 首先要从心灵深处认同汉字的文化性以及汉字教学的承载者——学生。

1. 要诚心基于儿童。

儿童是识字教学的主体, 识字教学效果的好差最终取决于识字主体的效果反馈, 而儿童有着他们特有的认知规律、兴趣特点, 教师要研究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弄清儿童的内在需求, 才能真正让汉字在儿童面前成为一幅幅奇妙的画面、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一支支奇妙的乐曲, 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2. 要衷心敬畏汉字。

文字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同时, 各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又为各自的文字注入了深刻的内涵。

学习汉字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过程。据资料载: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劳动中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 不断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它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 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我国的邻邦日本、朝鲜等很多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书面交际工具。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骄傲。

所以, 在教学汉字之前, 老师首先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你敬畏汉字吗?

3. 要全心了解汉字。

老师应问自己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了解汉字吗?

追溯汉字的历史, 我们看到汉字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鱼”原本不是“⺈”“田”和“一”这三个枯燥乏味的部件的拼凑, 而是“鱼”这一具体事物的形状, 这是象形字的萌芽;“本”和“末”也不只是“木”字上面或者下面加“一横”这样的简单叠加, 而是“树根”和“树梢”的不同位置的标志, 这样的标志实现了从象形字到指事字的发展。不论是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 还是考古人员的发现研究, 都在诉说着汉字的发展轨迹。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构造特点, 也就见证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汉字背后动人的故事和有趣的历史也将随之一一浮出水面。而且, 也只有了解汉字, 我们才能真正敢于在孩子们面前讲解汉字, 讲述汉字的故事。

(二) 让识字融入儿童的生活中

文化识字十分关注儿童, 认为识字活动并不是纯知识的吸纳, 而应是丰富儿童生活的一条路径, 只有这样, 儿童才会喜欢汉字, 从而喜欢汉字的缔造者。孩子们不会因为识字活动而感到生活的枯燥, 感到学习的负担, 感到生命和天性的压抑。文化识字应完全顺应儿童, 理解儿童。文化识字在基于儿童方面有这样的几个关键词——

1. 日常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儿童很喜欢他们的生活, 我们如何巧妙地将识字变成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做到: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 我们可以带着他们参观校园, 认识花坛里、草坪上的标牌, “百合”“月季”“龙柏”“银杏”“雪松”等一个个词汇与这些鲜活的花草树木一起, 滋润着对新校园充满好奇的孩子。接着“办公室”“电脑房”“公寓楼”“卫生间”……孩子们也都一一熟悉了;学前培训结束, 发新书了, “语文”“数学”“音乐”“品德与生活”等各门学科的名称, 孩子们也在第一时间认识了;认识小伙伴, 我们先让6人小组的小伙伴互相认识, 读读胸卡上的姓名, 再举行“发本子”比赛——先认识一列7名同学的姓名, 再试着发其他同学的本子。在这样亦生活亦游戏的过程中, 孩子们不知不觉认识了很多生字。

当然, 这样的活动还应适当延伸到课外, 到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我们可以请求家长配合, 积极带领孩子们认识家中、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中的汉字。

这样的做法似乎很多人都想到过, 但实践证明, 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十分巧妙, 并有毅力地坚持去做。如何巧妙?比如, 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办公室, 如果特意指着“办公室”三个字领着孩子们读, 是断然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的。如果在进入办公室后, 回到教室问孩子们, 刚才到的是什么地方?怎么知道是“办公室”?如果我们没进入办公室, 会知道那里是办公室吗?然后再次带几个孩子去认门牌, 再请这些孩子教其余的同学。这样做, 孩子们会感到很有趣, 又觉得认识这些汉字是很有用的, 从而自觉形成认读习惯。当然, 习惯也是要坚持的, 只有坚持住了, 习惯才能真正成为习惯, 识字游戏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2. 有意活动。

孩子们十分喜欢教师“特意”开展的活动 (我们称之为“有意活动”) , 因为这样的活动使孩子们受到了尊重, 孩子们情绪会十分昂扬, 会感到浓厚的兴趣。比如:中秋节到了, 我们可以“中秋”为主题, 组织孩子们举办与中秋相关的“识字大展台”, 孩子们有的动手画“月亮”, 有的动手剪“月饼”, 有的搜集各种月饼的商标和广告语, 还有石榴、菱角、荷藕、苹果等各种敬月食品的图片和汉字, 孩子们或贴、或写, “识字大展台”成了他们每天下课时流连的乐园。“六一”儿童节到了, 我们组织孩子们排文艺节目, 等等。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先生在他的“零年级预备班”中, 曾出现过这样的场景:这些6岁的儿童, 亲手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做成秘密的纸袋, 送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将自己“出版”的各种谚语成语“书籍”、各种用稚嫩的手编写的精彩故事, 布置在展览桌上, 这些散发着蓬勃生命气息的作品, 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自动成长而产生的巨大力量, 我们应该因这样的力量而感动。

3. 发明技巧。

尊重儿童, 就是要尽量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轻松, 孩子们便会更加主动。因此, 技巧对于教育儿童来说, 显得十分重要。在识字方面, “编儿歌识字”“字谜识字”“比较识字”“自主选择识字”, 这些识字教学技巧的使用, 既激发了儿童兴趣, 又挑战了儿童智力, 孩子们十分喜欢。

比如, 面对孩子们无法突破的“藏”字, 我们编了一个顺口溜:

草头下面有一横, 反写“片”字加大臣, 斜钩撇点就写成。

不需要太工整, 只要孩子们说着琅琅上口, 记起来也就轻松了。学习“燕”字时, 我们又说起顺口溜:

草头下面有一横, 口字躲在北字里, 下面还有四点底, 春天一到飞千里。

这样的顺口溜, 把字形和字义都包含进去了, 说完顺口溜, 笔下就能把这个字写出来, 同时, 字的意思也理解了。顺口溜, 就像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唱的一首首琅琅上口的童谣、儿歌, 很受欢迎。常编顺口溜, 孩子们也会跟着学会。学习“德”字时, 有孩子编道:

十四个人一条心, 黄土也能变成金。

学习“获”字时, 有孩子又编道:

两条狗, 草中走。

学习“亮”字时, 孩子们编了这样的顺口溜:

一点一横长, 口字在中堂。下面秃宝盖, 几字里面藏。

当然, 编顺口溜绝不是唯一的技巧, 而且技巧的目的并不是技术, 而更是激发孩子们主动识字的动力。比如下面的课堂实例:

师:今天我们学习“肉”字, 大家看, “肉”字像什么呀? (很自然地, 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

生:我觉得“肉”像一块肉骨头, 中间的两个“人”像长长的骨头, 外面的“同字框”像骨头外面的肉, 我最喜欢吃靠着骨头的肉, 特别香! (学生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我觉得“肉”像我在烧烤店吃的“骨肉相连”, 中间的两个“人”像长长的竹签, 外面的“同字框”像骨肉。 (说着“骨肉相连”, 学生的口水好像都要流出来了, 其他孩子也跟着发出“啧啧”的声音。)

生:老师, 我觉得“肉”更像火腿肠用刀在外面切出花纹, 然后在油锅里炸熟后, 绽开的样子。 (学生边说边做手势, 生怕别人听不懂, 可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应和, 已经说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

当然, 我们一直反对, 将汉字技术性地嵌在花朵中, 比如将汉字放在动物身上或其他看似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上, 或者采取物质奖励的方法进行识字。我们可以想象, 我们将苦涩的东西放在糖衣中, 让孩子们生吞进胃里的情景。孩子们看似吃得津津有味, 但假如有一天, 他发现了这个秘密, 我们塞进他们“胃”里的知识, 其实是那么的苦涩, 那么的干硬, 孩子们还会不会对知识感兴趣呢?而事实上,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 孩子们是经常能够识破老师们这种把戏的。我们的技巧只有让知识散发出儿童生活的魅力, 关注儿童实实在在的生活, 他们才能对它们如饥似渴。

(三) 让孩子们接受汉字文化的濡染

汉字因其民族性、历史性、演变性, 而积淀了厚重的心理特质, 承载着博大的汉民族思想和胸怀, 反映着汉民族古老而又弥新的思维方式。因此, 汉字的文化性比起别的语言文字来更具文化性。因此, 文化识字, 还要让孩子们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如何做到?在实践中, 要注重这样的几个关键词:

1. 追溯字源。

汉字是通过构形直接记录语义、间接记录语音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形”是汉字原初之貌, 而“形”又恰恰是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基于这样的儿童特点,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追溯字源, 让学生从古老的造字原理中, 从形象的图形文字中, 认识汉字, 理解汉字。

比如教学“白日依山尽”一句古诗, 关于“依”字的理解, 很多老师都是直接让学生查注释, 得出“依靠”的意思;而“依”和“依靠”仍只是两个孤立的意符。为什么是“依靠”?在诗中“依”又有什么样的内涵?依然无果。我在教孩子们学这首古诗时, 出示“依”的古文字, 告诉学生, 左边是一个“人”, 右边是衣服的“衣”, 衣服总是随着人移动, 于是“依”就有了紧紧挨着、靠着的意思。抽象的字符变成了形象具体的“画面”, 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 “依”的意思变得可见、可感了。再把“依”字带到诗中, 我问:“诗中是说什么紧紧地挨着什么呢?”联系前后词语的意思, 孩子们很容易就知道了:是一轮落日紧紧地挨着山慢慢地下沉了。夕阳落山时的不舍、依恋, 因一个“依”字跃然纸上, 同时“依”也在孩子们心中安下了家。

2. 编创故事。

当然, 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这从汉字的字源研究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有时候, 由于字源故事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远, 孩子们对古代的人物、风俗、风情并不是很熟悉, 利用汉字字源识字、解字也就稍有些困难了。但我们仍然可以利用汉字字源创编符合汉字意思的故事, 让复杂的汉字文化简单化, 化繁为简。

以“善”字为例, 笔画比较多, 特别是几个“横”画, 让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 常发生“多横少横”的错误。打开《汉字字源》:金文“善”由“羊”和两个“言”构成。意思是人人都说得到羊肉了, 由此产生给人家好处的含义。引申表示交好、善良等……后面还有长长的一段描述, 理解起来甚为麻烦, 而且对古文字的解释并不利于学生记忆“善”字简化字的构形。如何让这个复杂的“善”字在孩子们面前具体可感?一位教师采用了“化繁就简编故事”的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位教师基于儿童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 在教学“善”字时, 关注它现在的形状——简化体, 根据字源的意思把它编成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双手捧着一个大盘子, 大盘子里是别人送的羊肉, 啊, 好香的羊肉啊!他的嘴里不停地赞叹着。然后, 我让孩子们猜, 这个字里哪个部分与故事对应,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何等丰富啊, 一会儿功夫, 这个字就被画成了“一幅画”:原来, “/”是双手, “一”是大盘子, 上面的“羊”是羊肉, 下面的“口”是人的嘴啊!有的孩子还编了个“顺口溜”:双手捧羊肉, 口中直赞美。如此这般, 把古老汉字的复杂构形“化繁为简”, 形象化为现代的“故事”“顺口溜”, 尊重了汉字的原义, 顺应了天真的童性, 也张扬了汉字的古老文化。

3. 利用字根。

在汉字这个大家族中, 有很多汉字拥有相同的部件, 这是因为它们都带有这个部件的意思, 而这个部件则被称为“字根”。在教学中, 我们如果能让学生掌握这些部件的原初意义, 则可以“以一带十”, 让学生能够自主了解汉字的大致意思, 从而记住汉字。

如“又”字, 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一只右手, “又”的本义就是“右手”的意思, 让孩子们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后, 就能够大致理解并记忆其它带有“又”字的字了。比如“及”, 当学生观察了它的甲骨文字形, 知道“及”就是“后面一只手抓住前面一个人”的意思, 那该多有趣啊!再比如“攴”字, 则是“手持皮鞭”的形状, 于是“攴”有了“击打”的意思, “敲”字的记忆迎刃而解。而由“攴”演变而来的“攵”更是带出了一系列字, 如“攻”“牧”“收”“放”“教”“效”……稍一追寻, 孩子们会欣喜地发现, 原来这些字里的“攵”都是“击打”的意思。如此这般, 在教学中, 常常让学生根据熟知的部件思考汉字的意思, 记忆新的汉字, 学生一定会十分感兴趣。长此以往, 学生还会对汉字产生一定的敏感性。比如, 看到“又”就想到一只“右手”的形状。事实上, 汉字文化的浸润功能, 就是由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字根实现的。

4. 借助意象。

每一个汉字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 还是一幅幅图画、一首首诗, 在世界上各种各类的语言中, 唯有汉字在既表音同时还能表形、表意。对于汉字的记忆和理解除了借助字音和字形以外, 还可以借助其“表意”的功能。苏教版教材中的“词串识字”或者叫“组块识字”就是一个例子。

如《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柳树小草嫩芽/布谷燕子蜜蜂/梨花杏花桃花。”其中学生要学的是“春、雨、芽、面……”等9个生字。试想, 如果逐个去识这些汉字会是怎样的情景?但是, 将这些生字进行组块, 赋予“春天”的意象, 一个个生字组成的词语都与“春天”有关, 一个个春天的美景都能在图上看到, 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 也就能与这些生字迅速相识了。

2011版的语文新课标特别建议: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这样的建议实际上也是基于“语音匹配—单词组块—语义生成”的理论思想。因此, 我们要做的便是让生字从白纸上“立”起来, 形成具体的情境, 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握手, 从而唤起学生大脑中的多个相似块, 这也跟汉字的“表意”的基本功能相匹配。

当下, 已有很多教师成功地使用了“组块识字”的思想。比如一教师在《我为你骄傲》一课的教学中, 将生字“封”和“箱”组成了一个词语块:信封、信箱、便条;将“碎、攒、歉”组成了另一个词语块:打碎、攒了7美元、道歉。首先, 教师让学生寻找“信封、信箱、便条”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 积极联系生活经验, 通过自己的理解将这三个词语进行排序;接着, 她请学生将第二组词语还原成书中便条里的内容, 调动了学生热情好动的特点, 在反复练说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读熟了其中的三个生字, 而且内化了文本的语言。

像词串识字课文一样, 寻找生字之间内在的联系, 将其进行组块, 还原和凸显汉字的意义, 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直接链接, 孩子们感受到汉字文化, 也强化了对汉字的记忆。

5. 辨明微差。

一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 针对学生常常写错的“喝”和“渴”字, 进行了形象化的比较:

师:原来是小乌鸦口渴了, 才去喝水的啊! (老师板书:口渴了) 我们看这个“渴”字, 你觉得它和我们刚才认识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啊?

师:你们真会观察。这两个字的右半部分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左边的部首。渴是什么旁?为什么呢?

生:“渴”是三点水旁, 因为人们没有水就会渴。

师:对啊, 缺水就会有口渴的感觉。每个字的部首都和这个字本身的意思有关。要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看谁反应快? (师生借助生字卡片互动游戏, 缺水——渴, 用嘴——喝。三点水旁的是——渴。口字旁的是——喝)

在这里, 教师巧妙利用某些汉字的细微差别 (我们称之为“微差”) , 不仅没有使孩子们产生失误, 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这些汉字的兴趣。事实上, 确实有许多汉字, 乍一看, 几乎没有差别, 只有仔细观察, 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同。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将这些微差所造成的对识字不利的因素, 变成主动识字的驱动, 使孩子们既扎实识字, 又感受到了汉字的微妙和神奇, 受到汉字文化的濡染。

参考文献

[1]檀江林.中国文化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56-57.

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现实借鉴意义 篇6

一、公共选择理论评述

公共选择理论既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同时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涉及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领域。从经济学理论角度来看, 它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而从政治学、行政学的角度来看, 它分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 (包括选民和政治家) 的具体行为特征, 同时包括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 (尤其是政府) 的行为特征。因此, 学术界常常把公共选择理论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因为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政治市场中官僚的行为动机时, 引入了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 并以此为基础, 对官僚的经济人性质及其危害和治理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官僚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撕开了传统政治理论覆盖在政府官员身上的理想化面纱, 触及了官僚关注自身利益的本质动机, 有助于理性地认识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因此有时候又叫“官僚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 而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 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 (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 , 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所以说, 公共选择在本质上, 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公共选择作为一种政治过程, 它又有着不同的方面:即要经过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过程。在第一阶段即立宪阶段, 所进行选择是制定根本性的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阶段即立法阶段, 主要是在现行的规则和法律范围内展开集体活动;而第三阶段即行政和司法阶段则是个执行阶段, 它将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具体付诸实施, 并且执行各项决策。在这三个阶段中, 问题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阶段, 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 因此, 通常认为这个阶段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阶段。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来源:维克塞尔的公共财政学

公共选择理论来源于维克塞尔的公共财政学。公共财政学的奠基人是维克塞尔, 他同时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人。在公共选择理论中, 其绝大部分理论是研究财政方面的, 而着重又是研究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政府所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为布坎南颁发诺贝尔奖的公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公共选择理论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析的缺陷, 这将有助于解释政府预算赤字为何难以消除的原因。

布坎南从维克塞尔的论文《财政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启发。后来, 他的许多观点都来源于维克塞尔的财政学观点:财政学应该始终以政治过程的研究为前提条件;公共财政学与政治学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研究财政脱离了政治过程, 那它还是传统的财政学, 这并不能彻底地解决财政问题;经济学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提供政策建议, 而应该关心经济运行中进行政治决策的结构。布坎南等人继承和发展维克塞尔的观点, 提出了政治决策的多种模型假设。他们认为政府的集体活动是盈利的, 能够有利可图, 而古典经济学不应该主张政府只是从事保护性的或非盈利性行业的业务。同时他们也认为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的观点是错误的, 认为并不是把问题交给政府去处理就能弥补市场的缺陷, 而经济学应该研究政治的过程才对。因此, 与其说西方国家经济困境是由于经济制度的失败, 那还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的失败。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应用经济人假设及个人主义分析方法, 其基本思想也来源于维克塞尔的观点。维克塞尔认为, 社会的总效用是由各个成员的效用加总起来的, 而政府官员又总是从增加他们自身的效用出发来制定政策的., 也就是说总是站在他们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 他们不会完全地从只是增加公共福利的愿望出发去制定对全体人员都有好处的福利政策;政府官员们能从政府的经济活动中得到好处,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仁慈君主。布坎南认为, 政治官员同样是理性的、自私的, 还有, 他们也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行以后, 财政支出急剧增加, 财政赤字有增无减, 财政支出的很大部分都落入了政府官员的私人口袋。

公共选择理论还把交换关系运用于政治决策的过程中, 这一观点同样源于维克塞尔。维克塞尔认为,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个人是按成本———收益原则来进行决策的。布坎南把选票比喻成货币, 认为选民用选票“购买”到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官员们正是利用对多数人都有利的政策来换取更多的选票, 选票是连接选民与官员关系的纽带。这就好比消费者和厂商之间是用货币联系起来的一样。不过, 经济交换和政治交换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经济交换只是一种简单的交换结构, 而政治交换的结构则更为复杂。在经济交换市场上, 个人在转让一种私人商品的所有权来直接得到另一种私人商品的所有权后, 马上就会得到满足。而在政治交换市场, 不能保证个人在投出选票后就能获得效用, 而只有当个人与其他选民一起集体一致行动才能获得某种公共物品。同时, 只有当选票达到一定的数量后, 选民才能得到相应的等价物, 这一点与市场交换却完全不同。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之所以突然成为经济学的一大派别, 是因为“它开创了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政治 (即行政) 过程, 也就是说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政治生活的内容, 包括国家理论、党派政治、官僚体制、选举规则、选民行为等等”。布坎南在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中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方法论个人主义。所谓方法论个人主义, 就是指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出发点的个人视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 把个人的选择作为公共 (或集体) 选择的基础。传统的政治学认为,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完全独立于个人利益的, 国家和政府是代表整个社会利益的唯一决策单位;而布坎南认为, “集体行动被看成是个人在选择通过集体而不是经由个人来实现目的时的个人活动, 政治被视为不过是一系列过程, 或一种允许上述活动产生的机构”, 所以, 人类的所有行为, 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 都应从个人角度去寻找原因, 因为个体是群体的构成细胞, 是决策的基本单位, 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集体行为。其实, 市场过程与政治过程有相似的地方, 在市场中, 个人行为通常是经过市场发生相互交换、相互使用行为的, 也正是这样产生宏观经济结果的;而在政治过程中也同样是许多个人行动产生了一系列政治结果。因此, 政治决策过程与经济运行过程一样, 同样可以采用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

其次, 经济人假说。所说的经济人假说, 就是指把个人看作理性的自私的个人主义行为, 同时认为个人天生就是追求利益 (或效用) 的最大化的, 一直要持续到这种追求受到制约为止。在公共选择理论诞生以前, 经济学与政治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是采取两种完全相反的标准, 认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经济人, 只受狭隘的个人利益驱使;而政治活动的主体由于是集体利益的代表人, 所以只遵循公共利益行事。公共选择理论对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同样的人可能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就由自私自利的利己者而转变成大公无私的利他者吗?如果在经济决策的分析当中, 认为他是利己主义者, 但是在政治决策分析中, 同样的人却又变成了利他主义者, 这样, 对人的分析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基于这种认识, 公共选择理论沿用“经济人”假设, 将人的自利行为从市场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 体现出对人类行为分析的一致性。并以此为基点, 把政治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 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上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的反应, 以期阐明并构造一种真正能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

最后, 经济学的交换范式。用经济学交换范式来对政治活动进行研究, 自然就会导致将政治活动归因于复杂的交换、契约或者协议。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过程看成一种与市场交换过程相类似的活动,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市场”的概念。所谓的政治市场, 就是指人们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时候, 同其他政治个体和组织发生相互关系的场所。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相类似, 它也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需求的一方是选民和纳税人, 供给的一方却是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们。不管是选民还是政府官员, 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首先要对个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如果一项集体活动的决策给他个人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他投赞成票时所需负担的实际成本, 那么他就会投赞成票支持这项决策, 否则他就要么弃权, 要么投反对票。政治市场交易结构与经济市场的相似性, 最终由人的自利本性来决定。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政府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不但在经济学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而且也为研究政府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研究途径。同时, 它也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特征, 指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度和政府干预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 在我国当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可以从公共选择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

第一, 政府必须把握好在干预经济活动中的适度原则, 在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架构起一套激励共容机制。由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 注定了会在有的时候失灵, 所以政府就有必要对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但是, 政府在干预经济的过程中, 并不一定就能弥补市场的不足之处, 因为政府本身也有职能上的缺点, 它也会失败。因此,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又要把握好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限度, 使政府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而不是取代它;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公共选择理论的结论, 因为对于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官僚体制已达到极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适用的而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理论, 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外生型”的国家,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没有政府的大量干预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 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 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第二,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要进行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逐步转变政府职能。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具有相似性, 经济过程和政治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政治过程的缺点会对经济过程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 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政治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 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与效率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障碍。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 为我们对政府、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 为了早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 并依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将政府的决策纳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布坎南认为, 由于决策者会被自身“经济人”的动机所左右, 导致其对公共利益的理解难于切合实际;另一方面, 由于决策者自利动机的刺激作用, 使得他们的决策行为往往不是倾向于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而是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 所以, 政府的决策并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产生这一政府行为的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来制约政府的决策行为, 所以必须为政府制定政策建立某种规则和程序, 以使政策方案趋于合理, 避免决策失误。所以说,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公共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逐步优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系统, 完善公共决策体制和相关规则, 逐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

第四, 要正确看待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特征, 并且适当考虑政府行为的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政府无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但是, 政府部门和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追求, 我们不但要加以重视, 而且要真确地进行引导, 并进一步加以规范。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调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还有, 我国政府机关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减少成本的激励机制, 缺乏对经济效益的监控。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政府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公共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 以此评价项目的净收益及政府的绩效。

参考文献

[1]James.Buchanan:The Theory of Publics Choice[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

[2]丹尼尔.缪勒:公共选择[M].上海三联书店, 1993.

[3]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4]文健东:公共选择学派[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浅析契约理论与会计政策选择 篇7

企业是“若干契约的联结体”, 在各种契约签订后, 各利益相关者就要对契约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由于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政策本身的契约特性, 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契约责任。为了管理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侵害企业利益和其他利益相关集团利益的行为, 就产生了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在制定企业的各种契约条款以及在监督和评价这些条款的实施过程中, 会计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会计数据在契约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政策本身的契约特性, 企业管理者和各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就会对委托代理关系及其他契约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就是怎样为企业代理等契约关系的确立和考核提供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础。因此, 契约理论便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契约理论被用来解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是从实证会计研究开始的。近年来, 在西方财务会计研究中日趋兴盛的实证研究, 实际上是通过分析各利益相关者选择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行为来解释现存的并预测未来的各种经济实务。实证会计研究的重心是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目的是解释和预测各利益相关者为何选择这种而不选择那种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 不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选择都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 导致企业利益相关集团的不同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 从而影响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倘若使用了不恰当的会计方法, 就可能将投资者引入歧途, 在资本市场上资源就会被错误的配置。如果说会计报表是一种分配资源的手段, 那么, 滥用互相对抗的会计方法就会导致在整个市场经济中投资资本分配效率不高。而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是一种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就可改变业绩的捷径,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是借助于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 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争取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所以, 各利益相关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

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往往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契约安排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般而言, 这方面的实证会计研究结论包括了三个理论命题或假说, 即奖酬计划假说、债务契约假说和政治成本假说。上述假说的运用都与契约理论相关联。会计政策的契约条款以及会计数据的契约特性, 决定了会计政策选择在企业各种契约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这个时期的实证会计研究也被称为契约关系研究。

1. 代理契约, 奖酬计划假说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契约理论认为, 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所有者为了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 往往给予代理人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即通过签订委托代理契约给予管理者一定的红利报酬, 以实现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检验这一报酬契约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之间关系的假说被称为奖酬计划假说。

根据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 管理者和业主 (股东) 之间的契约关系侧重于管理者 (尤其是高层主管) 应用受托资源的绩效及相应的酬金。管理者酬金是由企业经营效果来决定的, 而衡量经营绩效的基本指标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或财务数据。如多数企业在对主管人员的奖酬计划中都明确列明需完成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 并将这些指标作为管理者红利或其他福利报酬的计算依据。因此, 为达到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 管理者有动机利用较有弹性的会计政策来改变相关财务数据, 以增加其报酬。根据奖酬计划假说, 管理者通常倾向于选择可增加报告盈利的会计方法 (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往往采用直线法而非加速折旧法, 存货计价往往采用先进先出法而非后进先出法等) , 其动因并非是要“误导”市场行为, 而主要是通过报告高收益来确保管理者的奖酬。

这一假说也说明, 管理者并非总是选择报告高盈利水平的会计方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如当本年度盈利将低于奖酬计划规定的最低标准时, 管理者则企图选择能降低盈利水平的会计方法。既然本年度无法获取任何奖酬, 管理者就尽可能通过多计费用或少计收益的方式降低盈利水平 (扩大亏损) , 即所谓的“盈利冲刷”, 以便增加未来期间的报告盈利和管理者奖酬。同理, 当本年度盈利水平将超出奖酬计划规定的最高标准时, 管理者亦将选择可能降低盈利的会计方法, 借以将部分盈利递延至未来期间。在西方财务会计研究文献中, 不少实证会计研究结果为奖酬计划假说的成立提供了证据。

2. 债务契约:

债务契约假说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债务契约关系源于借贷业务, 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时, 借贷双方便产生了债务契约关系。当企业和债权人的借贷关系发生后,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就会产生利益不一致, 因为业主或股东关注的是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和股本增值能力, 而企业的债权人或其他贷款人关注的是按期收回贷款利息和本金的可能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 。这种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 股东或经理人员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转移、剥夺债权人的财富。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具有将债权人权益向股东权益转移, 借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 债权人和管理者之间亦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 即债务契约关系。

债务契约是指企业经理人员代表股东与债权人签订的、用于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 包括各种贷款契约、债券发行契约等。企业债务契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经理人员的行为或要求其按照一定原则、目的行事, 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正当权益。债权人通过正式的债务契约, 对借款企业提出一些约束条件, 如限制企业的股利支付、股票回购和举借新债务等行为。这些限制通常是依据相关财务比率加以监控的。此外, 债务契约还可能要求债务企业维持特定水平的营运资本、利息保障倍数、净资产总值等财务指标。显然, 会计政策选择决定了这些监控指标的计量和评估, 对评估既定债务契约的履行或违约有着直接影响。债务契约假说认为, 企业的管理者具有选择可降低违约可能性的会计政策的动机。企业与特定的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契约条款联系越紧密, 企业经理人员便越有可能采用可增加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例如, 负债比率高的企业的管理者将更倾向于选择可增加本期盈利的会计方法, 或者可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的报告方式, 借以降低因为违约而导致的代理人成本, 如债权人要求清偿全部债务或是迫使企业清算还债等索偿行动。

3. 社会契约:

政治成本假说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 还会受政治活动的影响而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 政治活动对企业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影响也是现代实证会计研究的内容之一。

西方管理学理论认为, 企业可能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而加大经营成本。在特定社会 (国家) , 政治家或立法者可能为提高自身效用 (如争取选票或执政机会) , 通过行政或立法手段干预企业行为 (如增加税赋或行业管制) , 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一些学者认为, 政治活动是一种为转移财富而进行的竞争, 这种竞争将导致企业部分财富转移至经营管理者之外的个人手中, 这种由于政治活动的存在而对企业造成的种种损害被称为政治成本。一般而言, 对财务报告以及会计数据的理解在政治化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例如, 当某些行业或企业报告较高的盈利时, 可能引发其他社会团体或公众的不满, 或是产生企业利用社会福利而赚取“暴利”的指控, 从而促使政治家或立法者运用行政与立法手段限制企业的产品定价或是征收调节税。根据政治成本假说, 对政治程序较敏感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可能减少报告盈利的会计方法 (如多计费用、递延收益、提取准备金等) , 借以降低其可能承受的政治风险或政治成本。另外, 一些实证会计研究表明, 除了传统的公用服务行业外, 大企业较之小企业对政治程序更为敏感, 或者需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 故更倾向于选择可减少报告盈利的会计方法。所以, 这一假说又被称为经营规模假说。

三、结论

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 企业之所以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 企业契约未能就企业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所有会计政策条款做出详细规定。从社会根源来考察, 企业的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是为了获得会计数据不同时间分布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利益, 特别是当企业某些会计指标处于会计契约条款的临界值附近时, 此时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明确的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人们不可能完全消除会计政策选择现象, 所能做的是通过对企业契约、社会契约的规范和完善以及通过加强监督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是值得深思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探讨 篇8

一、合并报表三大理论

(一) 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强调企业集团对纳入合并范围内的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 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 它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的法定控制或实际控制关系, 也不强调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在集团内的平等关系。所有权理论以所有者权益为中心, 服务对象是企业终极所有者。所有权理论认为, 以此为背景, 在大集团公司, 合并报表编制应当是向母公司终极所有者 (股东) 提供、报告相关财务数据。所有权理论认为作为集团公司最终所有者, 其需要了解的财务信息是其对应权益下的净资产值。因此对于非全资子公司, 所有权理论要求按比例合并法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即按照母公司实际的持股比例对子公司的资产,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计算后进行合并。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损益项同样依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计算合并。

(二) 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是基于所有权理论及实体理论, 首先以所有权理论主要观点, 把母公司股东作为会计合并报表的中心服务对象, 合并报表的主要信息反映报告所有者权益变化, 同时, 在确定合并报表要素、合并项目时, 又充分采纳实体理论的观点, 通过“控制观”确定母公司合并报表选取的合并报表会计要素。母公司理论主要观点是, 合并报表编制主要是为具有控制权的母公司股东报告相应财务信息数据, 子公司股东被列为外界债权人, 合并报表并不考虑其相关财务信息。通过同时运用完全合并法和比例合并法进行合并报表编制, 更精确地反映合并财务报表数据。总而言之, 母公司理论下, 编制合并报表是对母公司财务报告的一个延伸解读和反映。

(三) 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以法人财产权作为基本理论依据, 将会计主体的法人财产权与其终极所有者分别开来, 对其会计要素及报表事项独立核算, 强调了会计主体财产权的“独立性”。实体理论认为会计主体的中心也不再是所有者权益, 债权人利益也同等重要。实体理论首先强调“控制观”, 认为母公司与子公司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不是所有关系, 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重大管理事项使子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为母公司服务。实体理论同样强调“整体观”, 因为母、子公司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实体理论认为这样实际上母、子公司就形成了一个统一体, 在合并报表中就不需要按比例合并, 应该作为一个统一体按资产、负债、权益等各会计要素直接进行合并, 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母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的所有资源。

二、我国合并报表主要理论方向选择

笔者认为我国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应当以实体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主要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实体理论能更好地体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 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相关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实体理论将所有大股东和小股东都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 并没有只是单单注重母公司大股东的权益, 都是通过公允价值来对多数和少数股东权益进行确认。更为突出的是, 按照实体理论为依据的财务人员, 他们做出的合并报表能够将全部集团的综合会计信息体现出来, 而使得高级管理层可以把企业的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做出更为科学的经营决策;让债权人能更加准确地做出资金是否投发或者收回的决策;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关注集团是否通过自身的权利及内部转移价格等操控企业集团的利润, 从而损害到国家的利益。

(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实体理论中体现

实体理论较其它两大理论更能体现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首先, 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企业集团所有股东、债权人及内部管理者等多方面的需要, 任何相关信息的遗漏都会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因此合并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完整。按实体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包括了所有的股东权益, 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会计信息, 更能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其次, 会计主体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公正客观存在的, 站在集团的立场得出的合并财务报表已经把合并过程中真实发生的并购成本进行了披露, 是母公司和子公司讨价还价的结果。并且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计量, 代表了对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的认定, 因此它披露的信息更加可靠, 也更符合我国对会计要素的定义。

(三) 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在实体理论体现

在所有权和母公司理论中,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拥有另一家公司的资源为基础的。而实体理论中, 却是把控制作为合并界限确定的基础, 即只要企业对另一公司实施控制, 并且能够为集团创造价值贡献, 即使无法完全持有另外一个企业的资源, 也可以将其作为合并对象。这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相符, 准则规定应当以“控制”。控制和被控制关系这种现象, 让母公司和子公司在资产运作, 经营及财务政策上变成与资源所有者相对独立的统一体, 其中编制合并报表的主体也就是这个统一体。

(四) 实体理论维护少数股东权益和减少利润操纵

实体理论主张为全部的信息需要者提供对决策有帮助的会计信息, 把企业集体控制的资源提供给所有的相关方, 强调编制合并报表时以“控制”为基础, 少数股东也有了解企业集团实际经营财务状况、抵制利润操纵、进而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在实体理论中, 合并报表能够把企业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效和现金流量真实地反映出来。而母公司理论和所有权理论因为涉及持股比例的合并, 方便企业集团操纵利润。因此实体理论运用到会计准则中后, 有利于平等对待多数和少数的股权, 有利于企业集团减少通过合并报表对利润进行操纵, 也有利于少数股东按照自身的比例获取企业集团的收益。

(五) 实体理论是我国合并报表理论和实践国际化的趋势

我国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企业合并报表理论主要依据的是母公司理论和所有权理论。自此之后的11年内, 母公司理论在我国合并报表编制方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直至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33号——合并财务报表》, 新准则主导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以实体理论为主要依据, 自此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从以母公司理论为核心转变为以实体理论为主。这种转变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表现, 也更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与国情。新准则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环境和会计环境, 更多地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 并根据国外企业会计实际做法对我国合并报表编制做出了新的指导和规定。自此我国会计合并报表理论也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并为企业合并报表编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理论依据。

摘要: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 我国主要是以母公司理论作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核心理论。新准则中合并报表由侧重母公司理论向侧重实体理论转变。合并会计报表理论主要有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本文从合并理论入手, 三种合并理论进行分析、比较, 认为我国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理论基础应当以实体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高巍.企业合并报表理论探究[J].知识经济, 2013 (20) .

[2]贾孟冉.合并报表理论浅析[J].经济知识, 2012 (13) .

[3]李峰.合并报表理念的选择[J].企业家天地 (下旬刊) , 2013 (1) .

上一篇:数学处方式教学下一篇: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