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高等教育(精选12篇)
闽台高等教育 篇1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 一水相连, 闽台渊源历史久远。闽台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局面。近年来, 随着闽台在经济往来、文化交往上取得的进展, 闽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一、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
福建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省份之一, 在1999年之前, 全省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长期保持在30所左右。1999年以来, 随着大陆高等教育的扩张, 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量快速增加, 至2007年, 福建省拥有高等学校83所, 其中本科院校19所, 高职高专院校55所, 成人高校9所, 另外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9所;在校大学生58.53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本科专业布点733个, 高职高专专业布点1334个。全省高校教师2.7万人,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36%, 其中本科高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51%。全省高校副教授 (或相当级别职称) 以上职称的教师9000余人。未来若干年, 福建省高等学校数量和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 2010年高等学校数量超过100所, 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84万, 其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64万左右。
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台湾共有158所高等教育机构, 其中包括67所大学、75所学院及16所专科院校。[1]随着台湾“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 20多年来, 岛内的入学率已达到100%。目前, 岛内高等教育分为专科学校、独立学院、大学, 以及院校研究所, 学习成绩按学分计算。除高级职业学校以外, 还设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除了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 台湾还采取多种方式普及推广业余教育。
二、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存量正在逐步接近。在此背景下,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即将出现竞争与互补的局面。
1. 闽台高等教育层次与水平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 台湾的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制向大众化的转型过程中, 出现了大学提供的就学名额比报考大学的考生名额还要多的现象, 达成了教改人士“人人念大学”的理想。但是, 高等院校数量的暴增并没有提升台湾的整体水平, 带来的资源过剩等结构性矛盾已日益显现。
福建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比, 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福建省高等教育分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 还有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另外, 近些年来新建了许多所民办高校, 其中包括民办本科高校、民办高职院校。
虽然台湾高等教育水平总体高于福建省, 但随着福建等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闽台在高等教育水平和办学层次上逐步呈现互补的局面, 因此需要在办学理念、管理理念、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才能互相借鉴与补充。共同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是闽台两地共同的愿望与目标。
2. 闽台高等教育学科与人力资源的竞争与互补
近年来, 福建省坚持以发展工科教育和应用文科教育为重点, 大力改革和改造传统学科专业,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初步构建起了与全省及各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 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主要体现在:福建省高等教育中专业种类覆盖面广, 布点多, 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为适应加快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的需要, 福建省优先发展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命科学为主的理工类专业, 全省理工类专业布点1018个, 占全省专业布点总数的51.05%, 已成为福建省高校的主干专业群。但这些新兴的学科基础薄弱, 实验及实训条件缺乏, 还处于萌芽阶段。福建省近些年来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教师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但在总体上, 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新的高等学校建立, 仍然有较大的师资需求缺口, 特别是高层次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团队领军人物严重缺乏。
台湾存在着一些学科资源过剩的状况, 台湾省工科专业比较成熟, 工科发达。台湾高校师资力量雄厚, 各高校有专任教师, 其中包括助教, 还有数目可观的兼任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高、职称高这一现象在台湾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着。台湾高校资金充裕, 教师待遇高。但随着“少子化”现象的出现, 一些学校生源不足, 教师职位也将面临危机。
3. 闽台高等教育生源的竞争与互补
基于人口形势的变化, 闽台高等教育在当前若干年内出现互为补充的契机, 2007-2010年, 是大陆高等教育的入学高峰, 由于扩招步伐放慢, 学生入学机会大幅下降, 高考录取率从原来的70%下降到60%。福建省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 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基础相当薄弱, 高中阶段教育又比较发达, 其潜在的生源已成为各省市区争夺的热点。仅福建省, 今后3-5年, 每年将有12-15万考生落榜, 这是港台大学赴闽省招生的最佳时机。
2010-2017年, 福建省高校生源将逐年下降, 至2017年下降到最低点, 而此一时段, 又是高校数量持续增加的阶段, 预计全省本专科学校到2020年将达到120所以上。从2014年开始, 部分高校将出现生源不足, 2017-2020年, 全省高等教育资源将明显过剩。此时, 闽台高校都将出现生源危机, 大陆各省区及港台高校在闽的生源争夺将甚于当前。
而在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方面, 由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已修正通过, 如果日后大陆大学可以到台湾招生, 台湾就没理由不采证大陆学历。但在此同时, 如果不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大学, 台湾大学就无法加入生源竞争, 就会有些大学逐步被边缘化。
有分析人士认为, 香港高校一度也因港籍学生外流严重, 导致适龄学生不足、优秀生源匮乏, 直至2002年开始从大陆招生后, 生源情况才有所好转。台湾可以借鉴香港经验, 这样既可以为台高等教育的明天找到出路, 又能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正面影响。[2]
4. 闽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与互补
这些年, 许多台湾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了大陆。但由于管理观念上的差异, 不少台资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回台湾招聘管理人才, 为此, 造成了台资企业内部的矛盾。如果今后福建省学生到台湾接受学习和培训, 再回到大陆台企工作, 对台资企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可以用成本低的本地人才来取代“台干”。同时, 也可以解决福建省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在台湾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毕业生涌入社会后就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 有一批台湾高校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到大陆就业, 尤其是福建省就业或者投资创业, 都会得到利益保证和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目前, 大陆已经陆续向台湾学生开放一些执业资格考试项目, 实际上彻底解除了对台湾生毕业后留在大陆就业的限制。
三、闽台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及展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两地高教领域的人员来往与学术交流日渐频繁, 90年代达到了高潮。目前, 两岸有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不少高校通过校际合作方式, 互派学生进行为期几个月的互认学分的学习。大陆高校学科门类全, 师资力量雄厚, 基础研究水准领先;台湾高校资金充沛, 科研设备先进, 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 两岸可以优势互补。另外, 两岸同名及具有相同历史渊源的学校, 如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师生间的交流、学术讨论情况也非常热络。[3]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部门及高校一直在对台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问题积极采取行动,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福建省目前有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对台湾学生实行单独考试、单独招生, 对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至2006年, 福建省高校累计招收台生达3000多人。招收的台生主要攻读工商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贸、贸易、法学、外语、艺术设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在福建省, 通过福建省教育界的学会、协会、促进会等民间机构, 以及福建省大学校长联谊会、“6.18”福建项目对接会、“98贸易洽谈会”、两岸四地中医药学术论坛和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等平台, 初步建立起了闽台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机制。通过合作与交流, 以把握全球化浪潮冲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共谋提升两岸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但目前闽台教育合作的渠道仍不够通畅, 层次和规模尚待提升, 还存在发展的瓶颈。
随着闽台教育文化交流增多, 以及台湾自身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台湾在近几年来也开始策划与福建省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方案。依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 2009年在台湾高校交流的大陆交换生及研修生人数为2888人;2010年则估计有3000人, 分别在台湾146所姊妹校进行短期 (最长一年期) 交流。
今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坚持这样的思路:先私立后公立, 先系科后学校, 先互认课程与学分后互认学历;以台企为中介, 台商子女与台企员工、准员工为对象;从交换学生、交换教师、访问学者起步, 发展到联办专业、联办学院。鼓励两地学校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不同专业领域的合作办学, 进行联合科研与开发。推动两岸学校学分、学科和学位互认。大陆方面, 可多渠道、多途径安排台商子女就读, 如允许直接进入大陆学校, 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可部分聘请台湾的教师到大陆任教, 也可利用现代科技、网络的便捷实施远距离教学。两岸的教师和相关人员可定期举行研讨会, 进行教育资讯交流和学术研究, 还可组团到省内外开展考察。以教育交流为载体, 继而进行人员互访、教育资讯传递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和广泛交流活动, 使沟通更深、更广, 促进闽台教育资讯交流, 分享两岸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3]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7-04, 第03版.
[2]天下杂志 (303期) .
闽台高等教育 篇2
在我国,茶与婚姻有着密切联系,早在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清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与茶有关的婚俗,最有趣的当推闽南和台湾。
闽台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天礼”。“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在旧社会,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茶杯斟满后,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由此拉开了“相亲”的序幕。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举止,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时,由待嫁女端甜茶(闽台民间叫“金枣茶”),请男方来客品尝。喝完甜茶,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这一礼物叫“压茶瓶”。到了娶亲这一天,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甜茶内置一个脱壳煮糖的鸡蛋)。
男方婚宴后,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捧上放有蜜饯、甜冬瓜条等“茶配”的茶盘,敬请来客,此礼叫“吃新娘茶”。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杯为回礼。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合捧“金枣茶”(每一小杯加两粒蜜金枣),跪献长辈,这就是闽南、台湾民间著名的.“拜茶”,也是茶礼在婚事中的高潮。倘若远离故乡的亲属长辈不能前往参加婚礼,新郎家就用红纸包茶叶,连同金枣一并寄上。
在闽南、台湾,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据郎英的《七修类稿》和陈跃文的《天中记》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
闽台送王船 篇3
耗资巨大的“烧王船”
海滩上人山人海,围绕着一艘舷边插满彩色纸偶的木帆船。船身彩绘,长六七米,舱中央有座小神庙,三桅白帆,船头插着一面“代天巡狩池府千岁”的红旗。围着木船忙碌的,是一群红衣人和黄衣人,他们齐心协力,肩扛、手托,一寸寸挪动,把木船固定在底架上。外圈几队艺阵还在卖力吹打,锣鼓、军号、唢呐响成一片,热闹非凡。
终于,激动人心的高潮到来了,大火燃起,这条制作了20多天、耗资巨大、装饰精美的王船,转眼间陷身火海。风助火势,火焰高腾,那些色彩鲜艳的纸偶、纸帆瞬间灰飞烟灭,船身和桅杆是木质的,还能坚持一阵,金黄的火焰在暮色中十分华丽耀眼。火光照亮了信徒们虔诚的面孔,他们面朝大海,手握线香,默默诵经。
这就是闽台送王船。据了解,送王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天河,就是烧王船,另一种是游地河,让王船漂流出海。王船烧毁后,我向一位红衣老人请教:“为什么现在都烧王船了?以前不是还有游地河的习惯,让船漂流出海吗?”
老人叹口气说:“游地河要有人跟船,驶出海口再回来,找不到人了。还有,船要造得好,要经得起外海的风浪,不然就要沉的,难啊!”
在老人看来,送王船的办法最好是游地河,让王船游天河、烧王船,更多还是限于人力物力的无奈之举。闽南民间的信俗活动,声势惊人,往往耗资巨大,其中尤以王爷崇拜最甚。
王爷是不是瘟神
送王船祭祀的是什么神,目前还有争议。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送瘟神。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烧纸船送瘟神的习俗。毛泽东就写了《送瘟神》的诗,其中云:“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福州也有送瘟船习俗,做法大同小异,纸竹扎船,送到水中烧毁。福州人送的神叫五帝,又称五圣、五通、五福大帝、五方瘟神、五瘟王爷等,总之是五位面目狰狞的瘟神。
闽南地区关于王爷的来历也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王爷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活埋的360名博士,另一种说是明末不肯降清而集体自杀的360名进士。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这些书生都是冤死,并非善终,这给王爷崇拜带上了恐惧的色彩;其次,他们并非坏人,因此王爷并非恶神,而是正神。
福州地区烧纸船送五帝显然属于瘟神崇拜,但闽南地区的王爷信仰是不是瘟神崇拜,学者意见不一。赞同的认为王爷实际上就是瘟神,送王船就是驱逐瘟神。但反对者也不少,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石奕龙教授认为,王爷崇拜并非瘟神崇拜,而是对海上遇难的孤魂野鬼的祭祀转变而来的一种地方性的神灵信仰。
福州人造纸船送瘟神,已经被明代学者谢肇淛斥为“闽俗最可恨者”。闽南地区造真船祀王爷,更是引起古代士大夫的众多批评。清人施鸿保《闽杂记》描述见闻说:“厦门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赝者,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计一船所费,或逾中人之产,付诸无用,殊可惜也。”王船上装运之物,有时奢侈到了荒谬的地步,龙海人蓝绶世痛心疾首地说:“至船上所办之物——妓女、赌具,亵渎侮慢,罪不胜诛。”道光《厦门志·风俗志》也批评:“赁女妓,饰稚童,肖古图画曰台阁,坏风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
漂过台湾海峡的王船
那些侥幸漂航过海的王船,被当地人发现,视若神明。《澎湖厅志》描述道:“或内地王船偶游至港,船中虚无一人,自能转舵入口,下帆下椗,不差分寸,故民间相惊以为神。曰王船至矣,则举国若狂,畏敬特甚。”台湾民众多半是闽南移民过去的,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无非是做醮禳解,祭祀一番,然后再将王船恭送出海,或就地焚烧。
1903年旧历6月的一个下午,台湾苗栗县后龙镇的渔民正在海边修理渔具,发现远处有一艘彩船顺风航行,搁浅在岸边,走近才知是大陆送出的王船,慌忙祭拜。
据日本人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记载,这艘三桅帆船名叫“金庆顺”号,杉木建造,梁头长1.5丈(约5米),龙骨长2.14丈(约7米),载重200担(约2万斤),船头左右两舷写着:“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聚津铺富美境新任大总巡池金邢雷狄韩章七府彩船。”该船于1903年农历6月13日从泉州富美乡出发,农历6月19日午后到达台湾苗栗县后龙镇外埔,前后漂航7天。除了船尾舵部右舷立木折断,船体其他部分完好无损。船上装载的物品五花八门,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碗盘、时钟、烟盒、畚箕等日用品,还有1只活鸡和1只活山羊。
王船到来的消息在全台引起轰动,信徒们和进香团从各地赶来参拜,络绎不绝,神灵显赫,香火旺盛。当地人亦感到十分荣幸,称:“百年来本庄共有三次王船漂来的记录,本境可说人杰地灵圣地,神佛卧藏福地……”
台湾人往往把王船的到来视为天意,将船上的神灵请回家中,或殷勤建庙祭祀。台湾的许多王爷庙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著名的南鲲鯓代天府供奉着李、池、吴、朱、范五府王爷和中军府神像,相传神灵由清初的一艘王船漂来,当地渔民认为五府千岁与这里有缘,搭建草寮祭拜,1662年建庙。该庙灵异昭著,又衍生出许多分灵庙,被奉为台湾王爷的总庙。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篇4
2009年5月6日,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表,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 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实施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在此历史背景下, 闽台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本文重点关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诸多问题。
一、闽台职业院校领导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2007年12月04日, 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107所职业院校的校长参加, 围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前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了解, 近年来闽台教育交流频繁, 2000年以来, 来闽访问的台湾地区教育界人士近8000人次。2000年至2007年期间, 福建省教育系统有600多批、1600多人次赴台讲学, 开展合作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2007年, 教育厅组织了三批职业教育代表团赴台访问。高教院校领导交流先行先试, 签署相关合作交流协议, 带动闽台院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等各对应团体进行沟通, 进而交流与合作。
二、闽台职业院校学生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2002年开始举办, 至今共举办12届, 闽台职业院校学生较少参加, 主要是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辩论赛的成功举办, 促进两岸大学生的了解和沟通, 增进友谊和感情。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创办于2006年, 以篮球为载体, 以运动为媒介, 为两岸大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友谊的桥梁。闽台职业院校学生组队参加比赛, 篮球比赛已成为两岸高校影响力较大的一项重要赛事, 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 促进两岸大学生思想、感情和文化交流, 增进两岸大学生的互信、了解和友谊。
“学生辩论赛”“篮球赛”等闽台高教院校学生间的各种文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 促进闽台大学生之间, 部分带队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使闽台各院校间从认识、相识到相知, 部分院校间结成兄弟、姐妹院校, 从而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
三、闽台职业院校科技和文化交流
邀请台湾地区专家来闽讲学。2013年8月, 台湾兰阳技术学院院长林江龙教授等专家受邀到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福建职业院校选派教师赴台开展项目交流。2014年4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该项目获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独具闽台特色的茶文化交流。2014年11月, 由天福集团与漳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在漳州科技学院隆重举行, 两岸500多位茶农欢聚一堂, 赛茶、品茗、用餐、谈心、颁奖, 穿插文娱演出, 丰富多彩, 庆祝新一届茶王的诞生。
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涉及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闽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刚起步, 有待今后共同努力, 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严格控制大陆人在台就业, 两岸职业资格证书无法通用, 无法互认。
五、高职院校间人员交流合作
拓展交流渠道, 建立长效的闽台高职院校交流互动机制。分期分批组织职业院校领导赴台访问, 实地考察学习台湾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和管理方法。邀请台湾地区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和研究人员到福建交流、讲学和开展科研, 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 取得初步成效。自2011年以来, 与台湾地区多所职业院校先后多次互派教师参观访问、交流学习。2014年1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编写教材, 双方教师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 针对教材编写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交流与合作, 双方取长补短, 强强联合, 既促成教学内容的契合, 又建构教学方法的互通机制。
六、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探索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 启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闽台职业教育资源的互补性, 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 开展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 聘请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知名教授、研究人员来福建高职院校担任研究生导师, 讲授相关课程, 共同指导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早在2009年, 福建就有多所院校开展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如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学制4年, 普遍采用“3+1”“2+2”模式, 专科学制3年, 采用“2+1”模式。学生前段在闽读书, 后段在台读书, 学分互认。这些合作项目比较成功, 多年来一直实行, 现在已经是新常态。
七、闽台高职教育学分、学历互认
2014年4月18日,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宣布新承认18所大陆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 目前承认名单已达129所。所承认学历的大学以综合大学为主, 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均未在这129所承认学历的名单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 2006年3月, 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学历。闽台高职教育学历互认处于单方面状态, 闽承认台而台不承认闽。闽高职院校招收“2+1”学生, 即前两年在闽就读, 后一年在台就读, 闽承认在台就读的学分, 因而发放毕业证书。
八、台资企业在闽创办职业院校
2007年, 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出资人民币2.5亿元创办民办高校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突出茶的特色, 重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2012年3月经过教育部专家组检查后更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以来, 职业学院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以上八个方面已经取得进展, 并且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 成为闽台职业教育院校新常态, 成为闽台交流合作的亮点。陆生赴台就学自2009年开放以来, 数量逐年增加。交流与合作重在往来, 有往而无来, 非礼也。台生赴陆就学亦由来已久, 但是台生普遍选择知名度高的研究型学校, 如厦门大学。然而, 陆生赴台就学无法改善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 与台生赴陆就学一样, 即使台当局未放开顶尖学校, 陆生普遍选择竞争力较强的院校。近五年来, 台湾地区竞争力较弱的高等院校出现招不到学生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严重, 部分学院甚至整个系、整个专业停办, 原因是招不到学生维持运营。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从整体来看,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源过剩, 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不足,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台教育资源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是, 实际操作并不容易, 存在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相当多的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对福建不了解, 不愿意赴闽就业。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 公办院校对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吸引力较大, 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问题, 需要政府相关单位出台政策, 用于招聘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民办高职院校的待遇难以满足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的需求。
2009年, 福建省教育厅启动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进一步覆盖福建省全部高职院校和大部分在闽台资企业, 促进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 福建省高职院校应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适应台资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本地化的需求。一方面, 高职院校设立实践教学周, 聘请台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 另一方面, 安排学生到台资企业参观、学习, 由企业技术人员亲自指导。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与台资企业紧密合作, 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这些过程同时使高职院校教师更新知识, 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提高教学和技术水平。
纵观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 政府政策支持, 闽校台校积极推动, 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有深度, 而且有广度, 对全国来说, 大部分政策是先行先试, 具有带动效应。笔者认为, 新形势下应重点推动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校与在闽台资企业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谭世贵, 华世佳, 龙腾.大力开展琼台高校合作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25 (1) .
[3]李红, 林华东.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高等教育交流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
[4]王长旺.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2) .
高起点深化 闽台农业合作 篇5
[福建日报] 2011-08-17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闽台农业合作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创优势,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着力在加快创业园建设、农业产业对接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增创两岸交流合作新优势,对台经贸合作要有新突破。我们要进一步突出闽台农业合作的优势与特色,巩固和提升在全国领先的地位,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拓展产业深度对接合作。
着力在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我省拥有六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全国最多。要按照发挥特长、优化技术、创新产品、拓展市场的总体要求,落实省政府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高起点完善规划,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产经营条件有大的提升;加强良种、技术的引进与合作,把创业园建成现代高优农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融资、合作经营、高效管理的新模式,为两岸合作提供试验示范;突出“一园一特色”,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引导相关产业集聚,打造融生产持续发展、生活宽裕舒适、生态环境优美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着力在深化闽台现代农业产业深度对接上取得新突破。依托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
试验区建设的广阔平台,注重优势互补、提升层次、提高实效,拓展果、茶、菜、花卉、药材及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度对接,着力培育莲雾、金线莲等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基地。拓展合作新领域,增创合作新优势,倾力打造闽台合作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生物科技等产业集中区,注重产业链条的配套和延伸,引导合作项目集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打造两岸现代农业合作新亮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台湾基层农业组织的合作,推动我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豫闽台姓氏源流 篇6
唐代及其以前中原百姓南迁对福建姓氏家族的形成影响深远
在历代由北而南的人口大播迁浪潮中,闽越一带曾经是中原难民的主要归宿地;与福建隔海相望的台湾岛,则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外出拓荒者的目的地。因此,河南、福建、台湾三省在历史上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地缘和文化等方面的渊源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今天的河南固始县(唐代属光州)起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由中原经淮南下扬州的水路通道之咽喉部位,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百姓向江南移徙的重要集散地和出发地之一。如今,由于年深日久,中原移民的后代经辗转分迁,已经难于确知其先祖世系及籍贯之所在,他们往往把祖先们南迁的出发地视作自己的故乡,并手传口授,记入家谱之中,于是,这些地方就成为南方各姓氏家族朝宗祭祖的圣地和祖籍纪念地了。
福建是明清以来北方移民后裔由大陆向台湾转迁的主要输出地和中转站。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反叛之后,曾将今浙江中南部和福建地区的闽越人北迁于江淮地区,此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人烟稀少,再加上气候条件恶劣,因此被中原汉人视为“蛮荒之地”。东汉以后,由于中原地区天灾频发,战祸连年,人口不断外迁,闽越地区始有北方汉民零星迁入。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皇室内讧,爆发“八王之乱”,导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武装集团大量进入中原,晋都洛阳城毁于战火,西晋灭亡。 为免遭屠戮和避免接受异族统治,中原汉人大量随晋室南渡,先后达上百万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由北方向南方的移民潮。当时地处江淮腹地的固始县,是中原流民汇聚和南下的主要通道之一。后来,一些南下的难民为了寻求新的生活空间,又辗转向东南更边远地区移徙,最后进入福建,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其实,晋代入闽的远不止这八姓,据后世闽台的方志和谱牒追述,还有张、刘、杨、梁、钟、温、翁、卓等众多姓氏。晋代入闽的北方汉人虽然数量不太多,但他们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闽越之地,对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坚实的奠基作用,今福州的晋安河,泉州的晋江、洛阳桥等地名,都是这次移民留下的历史印痕。
自晋代永嘉大移民之后,历史上由中原向福建影响最大的移民活动发生在唐朝,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州、潮州(治今广东潮安)一带发生“蛮獠啸乱”,朝廷以固始人陈政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3600名、将校123员由光州固始南下,前往七闽百粤之界的绥安县地予以镇抚。当时皇帝诏曰:“莫辞病,病则朕医;莫辞死,死则朕埋。”陈政率部长驱直入绥安(今漳浦西南),初战告捷,后因将士不服水土,生病致死者日众,便退守九龙山(今九龙江中上游),奏请朝廷增兵。朝廷又命陈政之兄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他们多带家眷同行。部队行军途中,陈敷、陈敏染疫相继病死,他们的母亲魏氏率众继续南下,终于与陈政会合,驻军于梁山之云霄镇。云霄镇边有一条河流,水清澈见底,陈政指着河水对当地父老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当地人遂名其水曰“漳河”,后来的漳州名称也由此而来。
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逝,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陈元光自幼敏异过人,博通经史,英勇善战,父亲死后,率众历经大小百余战,终于平定了骚乱。此后他屯军于云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和开发闽南,并于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奏请朝廷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立漳州,被任命为州刺史。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广东潮州蛮复叛,进逼梁山。陈元光闻报,率轻骑前往迎击,大队人马在后行动稍缓,结果陈元光寡不敌众,被蛮将蓝奉高刃伤而卒。陈元光去世后,其子陈珦代领州事。他继承父业,在漳州大力兴办教育、发展农桑,努力传播中原文化和农业生产技术。陈珦死后,他的儿子陈酆和孙子陈漠依次接任漳州刺史,这时中原地区正遭“安史之乱”荼毒,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地处东南边陲的闽越之地社会安定,于是又有许多北方百姓和固始乡亲陆续前来投奔陈氏政权,并在闽南一带定居下来。
唐初入闽的中原将士及其家属总共有多少人,史无确载。据康熙《漳浦县志》卷十九追记,唐代随陈政入闽的将领有婿卢伯道、戴君胄,医士李始,前锋将许天正,分营将马仁、李伯瑶、欧哲、张伯纪、沈世纪,军谋祭酒等官黄世纪、林孔著、郑时中、魏有人、朱秉英,府兵校尉卢如金、刘举、涂本顺、欧真、沈天学、张光达、廖公远、汤智、郑平仲、涂光彦、吴贵、林章、李牛、周广德、戴仁、柳彦深等30人,共计20个姓氏。《台湾省通志》记载,随陈氏入闽者有45姓。新编《固始县志》(1994年6月出版)依据有关家谱资料统计,随陈氏入闽的将士和眷属共有8000余人、84姓。结合前文所述陈敏、陈敷所率援军“58姓军校”,以及陈氏祖孙五代治闽近百年间由中原陆续前往投奔的百姓,唐朝前期入闽的北方军民总数当达万人以上。陈元光父子及其所部将士入闽,是福建自晋代永嘉之后出现的首次有一定规模的军事移民,揭开了中原百姓由固始入闽的序幕。这些中原将士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闽南,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福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他们受到闽人的高度尊崇和爱戴。
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于唐朝中后期。唐朝天宝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时间长达8年之久,给全国人口最稠密的中原地区带来极为惨重的破坏。其中河北一带首当其冲,“农桑井邑,靡获安居,骨肉室家,不能相保”。洛阳以东至徐州一带尤为惨烈,“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汴河沿岸,“百姓凋残,地阔人稀”。而当时的淮河以南地区战事较少,且南方物产丰富、土地丰裕,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的最好去处,于是北方百姓纷纷南逃,出现了“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大迁徙情景。“安史之乱”平息以后,我国北方藩镇割据的局面没能得到根本改变,手握兵权的将领们还时常发动叛乱。另外,吐蕃人的东侵更加剧了关中地区的混乱局面,因此,仍有大批北方人民络绎不绝地南迁。直到唐朝末年,北人的南迁活动几乎没有中止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民众迁到福建。这些民众入闽,也可以视作唐初陈氏父子开发闽南之后移民活动的继续。
唐代中后期入闽的北方人大多数是平民百姓,因此能留下姓名和事迹的不多。葛剑雄等撰写《简明中国移民史》时说:“安史之乱时,由于许远、张巡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淮南得以保全。大批北方人民经此南下,一部分便在此居留下来。”“安史乱后,大批北方移民进入福建。仅贞元四年(788年),‘奔闽之僧尼士庶一次便达到五千人。唐文学家徐颜伯的儿子徐务、宋代筑木兰陂的李宏的祖先、河南考城人江文蔚等皆于此时避乱入闽。”后世福建的江、方、汪、洪、翁、龚六姓组建了“六桂联宗”宗亲组织,其族裔散布闽、台、粤各地,这六姓的祖先也多是于唐朝中后期迁入福建的。
第三次移民活动发生于唐末五代时期。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安徽寿州人王绪、刘行权等乘势揭竿而起,率众攻占了寿、光二州,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三人加入义军。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绪为蔡州刺史秦宗权所败,于是率寿、光二州军民由固始南下,转战江南,经江西进入福建。后因王绪猜忌心重,“部将有材能者多因事杀之”,王潮恐其害己,便联络前锋将士发动兵变,囚王绪于军中,王绪愤而自杀,众人共推王潮为首领。王潮等行至沙县时,地方士绅因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不仁,纷纷奉酒拦道,请他为民除害,王潮乃引军围攻泉州,杀廖彦若并进驻其地。不久,他被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为泉州刺史。陈岩死后,王潮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再经数战,尽有闽岭五州之地,统一了全闽。当时,处境危困的李唐王朝无力南顾,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王潮病故,其弟王审知继掌闽地军政大权,开始对福建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开发。朝廷以福建为威武军,授王审知为节度使。不久李唐灭亡,后梁主朱温加封王审知为闽王。此时中原群雄并起,争战不休,王审知采取保境安民政策,使辖地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期间,他招抚流民,减轻赋役,兴修水利,还在泉州等地设立“招贤馆”,接纳各地前来避难的士人(知识分子)。中原百姓及李唐旧臣纷纷前来投奔。王审知治闽长达30年,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病逝于福州,享年64岁。王审知死后,其子孙皆无德才,为争夺权位而相互残杀。其次子王延钧继位后,于公元933年称帝,立国号曰“闽”,正式跻身于五代十国之列。南闽国于公元946年被南唐所灭,王氏遗族被迁往金陵。
唐末随二王入闽的人数,据《新五代史·闽世家》记载:“(王)绪率众南奔,所至剽掠,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葛剑雄《中国移民史》也说:“唐光启元年正月,王绪、王潮率光州(治今河南潢川)人约二三万,经江西进入福建。”《台湾省通志》统计:唐末五代随二王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寥、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等27姓,以固始人居多。另据闽台一带的族谱和县志资料显示,唐末入闽的还有萧、卓、林、刘、黄、缪、姚、阮、赵、程、朱、严、邓、柯、吕、湛、虞、庾、邹、孟、许、戴、连、释、余、骆、蒋、包、袁、赖等30余姓。
在唐代移民潮中,北方百姓除了由中原直接南下入闽的之外,还有不少六朝时定居江南的中原移民的后裔为避世乱而再次转迁入闽的。总的来看,唐朝中后期及唐末五代是北方汉人大量徙居福建的高峰期。这些人定居福建,使当地人口迅速增长,姓氏家族和姓氏种类不断增多,对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许多福建人和台湾人都称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把“光州固始”视为故乡,称固始人为“老乡”,可见唐代的中原移民活动对闽、台地区影响之深远。
宋代北方百姓向吴越大播迁,奠定了近代福建姓氏的基本格局
唐朝以后,中原百姓向南方的大移民活动还发生过多次,其中以两宋时期北方百姓向吴越大播迁的活动对福建的影响最大,较为集中的有两次。
一次始于北宋靖康、建炎年间。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铁骑南下,攻陷汴京(今开封),俘虏了大宋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朝臣、百姓10余万人北去,北宋政权覆灭。次年,宋康王赵构在南京(今商丘)即皇帝位,改年号建炎,重建宋政权。不久,赵构为金兵所逼,率群臣逃往江南。金兵数次南下追击,赵构继续南奔,最后定都于临安(杭州)。靖康乱后,宋、金反复争夺中原,战火燃遍大江南北,北方百姓为避战祸而纷纷南迁。据估算,自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的15年中间,大约有500万北方百姓迁徙江南。他们从江淮直至汉江各渡口相继南下,流落于江南各地,主要寓居于今天的江苏、浙江、皖南和江西等地。另有一部分人于建炎元年(1127年)随隆祐太后南逃,流落于赣南。赵构定都临安后,隆祐太后及部分皇亲、臣僚自虔州前往投靠,其他没条件去临安的难民在动乱中继续南下,翻越大庾岭进入岭南。
南宋定都临安后,由于福建距宋都较近,故接纳的北方移民迅速增多。据《简明中国移民史》统计:“南宋嘉定十六年,福建户数比崇宁元年增加了50.6%,增幅仅次于广西路,居第二位。户数次于江西、两浙而居第三位。”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管理宗室成员的西外、南外二宗正司分别迁到福州和泉州,当年迁入福建的皇室成员分别为180人和340余人。至南宋中期,仅泉州的宗属已达2300余人。皇族尚且如此,何况平民百姓。当时流徙至闽地的北方难民不计其数,他们多经今江西和浙江衢州一带进入福建。毗邻江西、浙江的邵武军(治今邵武市)、建宁府(今福建建瓯)、汀州(今福建长汀)以及福州、泉州等地,都是外来移民较多的州府。
另一次是南宋末年。当时元军大举南下,临安失陷,宋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拥立年仅9岁的皇子赵为帝,从温州乘船奔往福州。元军进入福建后,宋军残部约50万人自福建分海、陆两路逃往广东。公元1279年,宋军在广东进行的最后抵抗失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赵昰病死,张世杰等又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在海南厓山投海自尽,南宋灭亡。幸存的10余万人除少数流落海外或北归外,大部分隐匿于广东各地。与此同时,文天祥在福建召集南宋残军,号召收复江西,匡复宋室。江西百姓纷纷组织抗元义军起来响应。后来文天祥兵败,抗元义军有相当一部分由赣南逃入粤北。受战火波及,原居闽西、粤北的汉人又分批向更南的珠江流域迁徙。
宋建炎以来和宋元交替之际的北人南迁活动持续时间长,人数多,规模极为浩大,是我国历史上汉人南迁的第三次高潮。这次北人南迁,使福建人口剧增,并奠定了近代福建、广东地区姓氏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福州学者刘观海在《闽台同胞同宗同文初探》一文中考证说:“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福建人口达204.59万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人口为324.06万人。宋末南下的姓氏约有50个,其中赵、简、游、范、杜、纪、程、姜、田、白、涂、袁、邵、童、骆、饶、华、凌、俞、钱等姓,是宋代以前从未入闽的。”宋建炎以来南渡的北方人不仅有仕宦贵族,还有大量的普通百姓。他们到南方之后为寻求活路而不断移徙,历尽艰辛,特别是宋末元军南下时大肆洗劫,浙赣闽鄂湘一带战火熊熊,致使许多原已定居下来的北方移民及其后裔为避战祸而再次南迁,流入粤东北山区及岭南海隅,直到元朝统一全国之后,这些人才逐渐定居下来,他们追根思源,均不忘自己的祖地在中原。月是故乡明,对于祖先的居地,这些中原移民一直抱有深深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台湾汉族姓氏的源头均在祖国大陆
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人民本系同种同文同姓氏,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大家都知道,明清时移民台湾的民众大部分人祖籍是福建,还有约20%是来自广东的客家人。而福建、广东两省居民,很多是历史上由黄河流域迁徙到江南的移民后裔,特别是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成为北方移民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由大陆向台湾最后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国民党军退守台湾岛时,约有200多万人随往,这些人除了来自福建、广东之外,还有部分人来自国内其他省区。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闽台地区的姓氏族谱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家谱中都赫然标注着“先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再对照族谱中的“世系图表”,也会发现各姓氏的开基祖多半都是唐代以来由光州固始县辗转南下入闽的。1953年,台湾曾进行过一次户籍调查,结果是:台湾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姓氏中,有63姓的族谱材料上记载其祖先来自固始县。这63姓共计67.0512万户,占台湾总户数的80.9%。1988年,台湾出版了台湾族姓巨著《台湾族谱目录》,共收录200余姓1万多部家谱,其中所载之始迁祖的原籍绝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中原。另外,台湾文献委员会曾对台湾十大姓的堂号源流进行考察,也发现大多数堂号名称都来源于中原地区。这充分说明,豫、闽、台三地的姓氏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地缘和文化方面的联系,闽、台地区绝大多数家族姓氏的祖源,都可以追溯到河南以及“光州固始”。
现在中国大陆常使用的姓氏约有4000个左右,台湾人口比大陆少,现有2300余万人,汉族约占98%,其中80%是闽南人,20%是客家人;原住民只占台湾总人口的2%。目前台湾使用的姓氏有近2000种,人口最多的十大姓为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杨(据1989年统计资料)。此外,许、郑、谢、郭、赖、曾、洪、邱(丘)、周、叶、廖、徐、庄、苏、江、何、萧、罗、吕、高、彭、朱、詹、胡、简、沈、施、柯、卢、余、翁、潘、游、魏、颜、梁、赵、范、方、孙、钟、戴、杜、连、宋、邓、曹、侯、温、傅、蓝、姜、冯、白、涂、蒋、姚、卓、唐、石、汤、马、巫、汪、纪、董、田、欧、康、邹、尤、古、薛、严、程、龚、丁、童、黎、金、韩、钱、夏、袁、倪、阮、柳、毛、骆、邵等90姓也人口众多,与上述十大姓合称为“台湾一百大姓”。
台湾各大姓氏的源头都在中国大陆。如台湾人口最多的十大姓:陈姓的起源地在河南淮阳;林姓在河南卫辉;张姓在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王姓祖地在河南洛阳、卫辉等地;黄姓发源于河南潢川县,其地有春秋时黄国故城遗址;李姓的祖地在河南鹿邑县,该处是李氏先祖老子(李耳)的故乡;吴姓发源于江苏苏州;蔡姓发源于河南上蔡县;刘姓祖地在河南鲁山县(有刘累墓)和偃师市(刘国故城址);杨姓发源于山西省洪洞县,其望族“弘农杨氏”发迹于陕西华阴和河南灵宝。台湾十个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台总人口的50%以上。正如台湾谚语所说:“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台湾的一些小姓人口不多,有的至今只有三五户,这些小姓多半是20世纪40年代末才进入台湾的。
闽台高等教育 篇7
之前的研究中, 我们提到比较台湾与福建教育游戏教学的推广、比较两者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研究的深入, 我们发现, 二者相异背后更多的是教育的一致、文化的融合。同时, 也看到福建在教育游戏的实施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文化背景的异同
福建与台湾一峡之隔, 自古福建就是台湾人的祖籍来源之地。客家话、闽南话, 海峡两岸的乡音一直不改。谈到二者的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说是相似至极。这样的环境带给我们的是接受新兴事物时, 两者的反应都很相像。台湾的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安排丰富、具有多样性, 课后兴趣活动也很多, 虽然学生同样有应试的压力, 但教育的总体是面向素质教育。教育游戏在台湾一经提出, 就有许多学者投入研究, 比如, 台湾著名学者洪荣昭、蔡今中、黄国桢等提出“寓教于乐、育乐于教”的教育思想, 将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 同时开发部首拼字游戏、数学四则运算游戏、品德教育游戏、喂鱼乐 (简易数学运算游戏) 等许多适合教学的游戏[1]。
福建的文化可以说是“土壤肥沃”, 福建出国的人数很多, 带来许多国外新兴的思想, 同时与本土的文化相互碰撞,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非常浓郁的中西文化融合的气息, 这是与台湾文化背景相似的地方。福建教育界接受教育游戏的速度很快, 从我们开设教育游戏专题讲座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对教育游戏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追风热过后, 更多的是应用教育游戏教学作秀或是课堂积极、课后就忘的现象。我们不得不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太多的新兴事物需要接受, 教学中这种来也快、去也快的现象确实屡见不鲜, 教育游戏应该如何适应这样的环境, 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能让一种好的教育模式绚丽登场后又随风消逝。
教学环境差异
台湾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很大, 教学设施配备完善[2]。教育游戏的教学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等硬件设施, 没有好的机房, 教育游戏的教学就不容易开展。相比之下, 福建的教育设施大部分还很落后, 设备很陈旧。据2011年我们对福建学校计算机配备情况的简单调查, 当时各个小学、中学的计算机就出现城市学校有设备, 但是太陈旧, 农村学校部分有设备, 有的学校甚至没设备的情况, 这是对教育游戏教学实践的一大阻碍。时至今日, 我们再次开展福建学校计算机配备情况的简单调查, 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 虽然有些学校设备有更新, 旧设备送到农村学校进行补足, 但福建省的计算机配备还是不容乐观, 这也是近几年教育游戏教学全省推广缓慢的原因之一。
教学环境的优劣,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及学校领导的重视, 全省教育资源配备不均匀, 不管是师资还是设备, 沿海地区都有绝对的优势, 教育游戏的教学实施很好开展, 但困难地区的教学就没有那么容易开展了。我们不能要求教学环境的改观能够立即实现, 抱怨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远程技术促进教育均衡, 比如厦门一带的学校, 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广泛, 同时网络资源丰富, 我们可以利用远程实时教学的方式将厦门与其他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 让没有设备和条件的学校参与实时课堂, 使学生感受游戏学习的魅力。
关于教育微游戏设计的思考
教育游戏的设计主体是角色扮演类游戏, 海峡两岸的游戏设计种类多以这种形式体现[3]。设计各种角色, 安排合理的提问机制, 让学习者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从教育游戏的发展来看, 多样的游戏种类更适合教学, 设计者应该突破角色扮演类游戏为主体的教育游戏设计, 比如, 开发即时类的游戏、回合制的游戏都可以丰富我们教育游戏的种类, 吸引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 台湾的教育游戏的设计立足教学的很多,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游戏不一定需要很复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 以微游戏的方式设计游戏。当我们立足于教学本身, 就会发现许多教学中的知识点用微游戏来体现会更完美。比如, 在学习小学数学简单运算这个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设计简单运算的游戏, 运用学生的速算能力进行一次虚拟的赛车比赛, 计算越快越准确, 赛车开得就越快。这个游戏并不需要制作太多内容, 微小简练的设计反而是课程练习的最好需要。
教学评价的思考
教学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们强调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技术的深度培训, 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规范、有目的地运用教学评价。教育游戏的教学,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教师设计不好教学评价是常有的事。教育游戏的评价研究在台湾开展的也不多, 我们搜寻近年论文, 谈及教育游戏教学评价的内容还很少。评价作为一种学习的激励手段应该是有过程、有目的、有意义、有结果的。
通常的评价是封闭系统下教师以促使学生通过特定的方式获得特定的知识体系为目的。在教育游戏设计的框架中, 评价可以通过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判断来开展, 评价应该是共同背景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 即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平等性, 以发展为目的。评价的结果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水平, 而非分数和作业完成的情况。
完美的游戏教学评价既包括普通评价, 还应该考虑游戏中整体性、可用性的评价, 这是考查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全面的关键。《忆江南》是一款以小学语文古诗学习为主线的教育游戏, 其设计评价以内容、标准和思路三个问题为主, 即“评价哪些方面的内容?依据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评价?按什么样的思路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问题应该根据知识的分类决定评价的内容。游戏设计中要求教师尽力将所有的知识点安排在游戏问题、游戏情节及对话中, 通过作品的游戏记录来进行评价。下表是教师制作的教育游戏《忆江南》中对学生学习能力量化的评价设计案例,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能力的体现由各种数值的统计得出, 参考该作品的制作, 提交的作品既具有定性的评价性, 也有定量的评价性[4]。
理性看待教育游戏的发展
1.多样的文化适合教育游戏的教学
一颗种子要茁壮成长需要营养丰富的土壤, 教育游戏教学同样需要丰富的文化基础, 福建文化的多样性是适合教育游戏发展的。现在, 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教育游戏的研究中, 但如前文所述, 理论的探索还是研究的主流, 教学实践不是很多, 丰富的文化提供给我们的实践背景可以接受各种失败的尝试, 既然有理论探索, 何不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我们已在中学开展三年的实践, 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 学生学业的繁重, 家长对游戏的不认可, 教师制作游戏课件的无从下手……但是, 通过实践, 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应用游戏教学后教学质量在提高, 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以及学习回归娱乐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和模式的创新, 教育游戏存在两个可观的市场——家长市场和学生市场。现在的家长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他们能够看到社会的发展, 他们对教育方式的看法也不再停留于过去的传统教育上, 他们会更希望为孩子学习和成长提供有益的游戏;不论是幼儿还是大学生, 游戏用户的年龄跨度之大, 人数逐年递增, 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立足两个市场, 教育游戏的研究必然有利于进一步证实教育游戏的价值。
2.淡化教学环境对教育游戏发展的限制
教学环境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 但设备不更新, 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就可以止步不前?教育游戏需要计算机来实现, 但是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推进教育游戏的教学。农村学校机房少, 但只要教师上课有一台机子, 我们就可以让教师做游戏、演示游戏, 利用微游戏, 能够强化学习一两个知识点, 这样我们应用游戏的目的就达到了;教学环境差的学校, 我们研究者和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资源包, 让教师有东西可用, 有内容可教;条件好的学校帮助条件差的学校, 尽量利用网络多开展远程教学, 网络视频教学等, 形成以优带差、以强带弱的趋势。
3.结合新理念发展教育游戏
目前, 教育教学中出现微课程、翻转课堂、高阶思维能力等的研究思潮, 我们发现教育游戏可以与这些理念相融合。即对于一个主题或是针对一两个知识点学习的教育游戏就可以设计为微游戏。正可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微游戏中同样应包含知识点的介绍、分析、应用和评价, 用一个小游戏强化少量的知识点, 可以做到更精细、更深入。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先让学生课外自学课程,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 这个过程可以设计为先让学生课外自学课程,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 通过学生游戏化学习, 评价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翻转课堂同样适用于教育游戏的教学。
许多游戏的成功进阶需要考验玩家的高阶思维能力 (领导力、组织力、统筹力) , 比如疯狂农场、帝国时代、英雄无敌等。这样的游戏可以作为教育游戏的一个方向, 我们在课外提供这样的游戏给学生甚至是家长, 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充分发挥各种能力, 通过游戏中的成败总结和分析个人的高阶思维能力, 并在不断的游戏中提高。
4.教育游戏教学需要明确应用目的
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 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 有教学目的, 有教学主题。教学的过程需要书写规范的教学设计, 这样才能将游戏作为课堂的一部分融入教学中。我们曾开设撰写教育游戏教学设计的教师培训课程, 但是教师提交的游戏教学设计并不很理想, 有的教师将教育游戏与普通教学游戏相混淆, 有的教师没有明确使用游戏的目的, 教学安排杂乱, 还有的教师游戏主题与教学主题不一致……问题的暴露给我们很多启示:不论课堂内外, 使用游戏教学都应该有目的和主题, 可以用游戏课件做导入, 这时游戏的目的就是引入教学;可以用游戏做课后练习, 这时游戏的目的就是巩固教学, 总之, 不管游戏应用在何时何地, 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5.教育游戏教学的评价要具体
教育游戏教学评价很多时候都是模糊地得出结论。游戏结束, 我们都会将游戏结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学习者谁的得分最高或是过关最多就是掌握知识最好。这样的想法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我们提出过程性的评价, 在游戏中也应该看到其身影。很多教师都说过程性评价不好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很少应用, 其实, 教育游戏的过程评价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统计评价, 这是需要教师在游戏设计时考虑的问题。游戏中哪些任务是体现理解力的、哪些任务是体现记忆力的, 事先都应该做个总表。游戏中可以多设计分支线路, 每个分支是知识点深入的一个方向, 同时在支线活动中加入特殊的问题。游戏教学结束时, 教师统计学习者对这些问题的完成程度, 就可以看到其游戏的过程和路线, 掌握游戏者对同一个知识学习的效果, 从而最终给出评价。
总结
教育游戏的教学具有巨大的潜能, 基于游戏的学习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之一。我们要更好地实施教育游戏的教学, 不能只停留于理论的研究。计算机游戏对于教育不是噩梦, 在信息时代, 人人接触游戏, 人人通过游戏学习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教育游戏教学是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学科的表现, 应用飞行模拟游戏进行飞行员培训, 通过赛车游戏练习驾驶平衡, 通过美食制作游戏学会做蛋糕, 和家人一起玩游戏《爸爸去哪儿》开展亲子教育。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每天网络中上架的游戏不计其数, 恰到好处地应用游戏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断的惊喜, 希望教育游戏的教学能够开创全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高岚岚.闽台小学阶段教育游戏教学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 (8) .
[2]陈明溥.台湾数位教育游戏研究之现况与发展愿景[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1548d29ed630b1c59eeb5c1.html.
[3]王世红.比较视野下的台湾与大陆课程改革[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8) .
闽台高等教育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中外以及两岸四地合作办学飞速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自2009年以来, 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正式开启并得到了迅猛推进, 标志着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已由浅层次水平进入到实质性阶段。
由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是在相对特殊的行政区划和敏感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 相对中外及中国大陆与港澳教育之间的合作, 更具有特殊政治意涵[1]。因而, 闽台教育合作问题已成为两岸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基本情况
本文通过使用“闽台+教育+合作”和“两岸+教育+合作”检索期刊论文篇名, 共有96篇文献, 剔除一些非研究文献24篇, 共有72篇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是本文的分析基础和依据。从论文发表的时间分布上看, 最早一篇有关两岸教育合作论文发表于1992年, 然而2008—2012年发表的文献占全部文献的比例达81.9% (见表1) , 文献数量非常集中, 说明两岸教育合作问题是近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从作者单位的地域分布上看, 论文作者主要来自于福建、广东、台湾、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 占88.9%, 而福建作者占61.1% (见表2) , 说明福建省在推进两岸教育合作实践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也产生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
注: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11月10日, 下同。
二、研究述评
(一) 大陆相关学者研究述评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 大陆学者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历史与进展、合作层次、合作专业、合作内容和形式、学生管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等几个方面。
1.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舒邦华 (1994) 从规模与结构、招生对象和招生方式、学籍管理、办学体制、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比较两岸高等教育的异同, 还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学历与学位结构等方面比较了两岸高等教育学位与学历的内涵, 最后对两岸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相互承认的可行性及操作程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郁道银等 (2001) 分析了中国继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从台湾高校新兴、交叉学科优势和对台资企业的深入了解等方面论述了加强海峡两岸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3]。代明 (2006) 比较了粤台两地高校发展, 认为台湾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膨胀期以后出现“疲弱”态势, 其客观原因是台湾高教“产能”过剩, 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其主观原因是台湾当局所采取的限制政策, 分析两岸教育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与合作存在利多空间及双赢前景。同时他还比较两岸两所暨大的发展, 认为教育领域是继农业和旅游业之后21世纪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4]。张向前 (2007) 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互补性和可行性强, 加强高等教育合作有利于进中华区域经济的发展[5]。郑文谦 (2009) 介绍了台湾地区高职教育成功经验, 着重探析福建省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借鉴台湾地区高职教育成功经验与加强闽台两岸高职教育合作的思路[6]。王长旺 (2009) 认为台资企业人才本地化策略为闽台高职院校合作提供了契机, 并提出台资企业参与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7]。金孝柏 (2010) 从两岸加入WTO所承诺的法律义务角度分析了两岸相互开放教育服务必要性, 探讨了WTO体制下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若干法律问题, 如学历和学位的互相认可、学生权益的保护、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法律实施问题[8]。张宝贵 (2011) 对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进行基本判定, 并认为两岸实行职业教育合作可以实现“双赢”[9]。杨江云 (2011) 认为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先试先行实验区仍处于理论层面并分析了理论困境的原因以及解决思路[10]。冯静 (2011) 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 并论述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意义重大, WTO框架下开展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建议[11]。张宝贵 (2011) 对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了基本判定, 然后分析了两岸高等教育的合作潜力, 最后提出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推进策略[12]。张英玉 (2012) 认为台海两岸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宏观运作体制上具有相同之处, 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存在有利基础, 但也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壁垒[13]。
2.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历史与进展研究。许明等 (2010) 认为, 从1987年开始,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经历了了解初探期、互动交流期、紧密合作期三个发展阶段, 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可以归纳为浅层互访交流模式、中层互动参与模式、深层联动合作模式, 并于2011年系统梳理了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政策进程[14~15]。黄艳平 (2010) 分析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演进和影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瓶颈, 提出两岸教育合作应“学术化”、要全面实现学历互认、建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试验区等政策建议[16]。李红 (2011) 归纳了当前正在进行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七个类型项目, 提出了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八个困难和问题[17]。邓岳敏 (2011) 认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来越高, 普通教师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 两岸高校相互招生及联合培养人才开始实施,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两岸学历互认的阻力仍然很大, 领导参访多, 实质性合作少[18]。蔡舒钰 (2011) 认为, 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校际交流关系愈加密切、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19]。张宝蓉 (2011) 认为福建省高校在对台招生、与台湾联合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术交流与教师交流、校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
3.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层次研究。陈文滨 (2002) 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提出海峡两岸四地研究生教育要从学术上的交流到学科建设的合作、从一般性的交流到共同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合作、从低层次留学生的交流到培养高层次留学生的合作[21]。肖川 (2008) 认为福建地区高职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提出以闽台合作办学为主要途径, 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 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全面改革[22]。陈银秀 (2011) 分析了当前闽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不足, 探讨闽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23]。李维民 (2012) 从民办 (私立) 高等教育角度分析了海峡两岸合作的可行性及合作前景[24]。
4.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研究。陈启锋 (1992) 探讨了闽台农业教育合作的基础、意义和对策[25]。杨国豪 (2010) 分析了闽台海洋海事教育合作的可行性, 并在互派人员、合作创办闽台海洋海事教育与培训基地、加强闽台海洋海事院校校际交流和合作等闽台海洋海事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提出展望[26]。陈超 (2011) 分析了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并提出了教育管理对策[27]。陈银秀 (2011) 也从中医药领域研究了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23]。
5.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研究。谭世贵 (2007) 以海南大学与台湾一些大学在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术交流项目的合作交流为例, 探讨了琼台高校交流合作的优势和特色[28]。林木明 (2010) 认为海峡两岸高校在教育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内容和方法、管理队伍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并从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推行教育管理机构扁平化、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四个方面构建适应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29]。林中燕 (2011) 以闽江学院为例探讨了海峡两岸本科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30]。邓启明 (2011) 从教师交流与合作、高校交流与合作、学生交流与合作三个方面分析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并构建了合作的新平台[31]。李明 (2011) 对两岸的高等教育资源与环境进行SWOT分析, 研究了闽台交流合作的基础与对策, 认为福建省可以通过推广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形式, 加快建设闽台教育合作实验园区[32]。邓启明 (2012) 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并从开放招生、合作办学、共同研发、扩大就业等方面提出加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路径与策略选择[33]。
6.其他问题。林素川 (2011) 分析了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 认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正在呈现竞争与互补的局面, 今后将逐步从互补转向相互竞争, 并指出在闽台高等教育水平、闽台高等教育学科、闽台高等教育生源、闽台高等教育师资、闽台高等教育就业等五个方面均存在竞争和合作[34]。刘地松 (2012) 认为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教育大学生[35]。
(二) 台湾相关学者研究述评
台湾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如谭以德 (2005) 分析了五十多年以来台湾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所形成的特色, 并提出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利用数字学习、两岸人才就业接轨、企业结合等推动两岸技职教育合作[36]。黄燕飞 (2009) 认为两岸政治的新形势孕育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合作新契机,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经验可供大陆借鉴, 同时, 台湾的社会环境 (如少子化、老年化) 与经济环境 (产业国际化及其他经济环境变迁) 也给台湾职业教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挑战, 并分析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接受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可行性[37]。陈松柏 (2009) 以台湾空中大学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术交流合作为例探讨两岸远程教育合作方案[38]。许淑敏 (2011) 分析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 认为两岸具有互补优势, 并提出四项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的合作策略[39]。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闽台学者们对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逐渐走向深入, 并最终有助于实现彼此之间高等教育制度、理念、体系、机制等的真正沟通和交流。从这些研究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1) 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合作办学必要且可行; (2) 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政治因素影响较大, 得到了国家教育政策和福建省先行先试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而台湾当局也因势利导予以响应; (3) 闽台合作办学的层次多样、专业逐步增加、内容逐渐扩大, 说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是全方位的, 有利于两岸高等教育的全面认知。
然而, 在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快速推进过程中, 闽台教育合作办学的对称性和可持续性、合作院校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合作办学机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性、两地教育与生活的文化差异性、营造“海峡两岸教育共同体”的可行性等是今后学术界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摘要:中外以及两岸四地合作办学飞速发展, 加快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回顾1992—2012年期间闽台教育合作研究现状, 全面介绍闽台两地学者关于闽台教育合作的相关研究议题。根据文献整理和分析, 目前大陆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岸 (闽台) 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历史与进展、合作层次、合作专业、合作内容和形式、学生管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等几个方面, 而台湾学者研究集中在台湾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分析以及合作的可行性。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深化闽台教育合作有重要启示, 同时, 在未来的研究中也有一些新领域值得关注。
闽台高等教育 篇9
一、闽台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异同
(一)师资队伍建设
1. 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机制
目前我省高职类院校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约占52%,新设置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过于年轻化,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使得绝大多数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课时量过多,教师无暇学习提高、更新知识,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能教书又能操作示范的师资。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的多样化以及多变性,还需要一定比例的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师资。但是由于课酬等现实原因,高职院校的企业兼职教师存在队伍不稳定,授课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台湾地区高校都提出较高的要求。凡新进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多要具备国外教育的背景。台湾高校教师的职称聘任分为四个等级: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台湾高校注重教师的实务导向,鼓励教师重视实务技术研究和在职实务进修,并积极参与“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课题和项目,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准。在台湾技职体系的高校中,60%以上是来自业界的兼职老师。与大陆对进入高校讲坛的兼职老师的资格要求较高不同,在台湾,只要是有一技之长,并在业界成绩突出者,或是有特殊人生经历的人士都可以走入大学讲坛,与学生分享其工作、生活的心得。
2. 教师职称评定与升等制度
政策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依据的准则和指南,也是师资队伍建设正常运行的保证。一直以来,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地位不高,职业声望较差,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优秀人才的引入,导致了众多教育不公的产生。由于缺少政策依据,常引起教师与其所在单位的矛盾。同时,高职院校本身对于教师的培养和职业规划也因“先天不足”而受限颇多。
台湾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无论公立、私立学校,其标准是相同的。这样有利于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校际间的人才恶性竞争。台湾教育部门在实施“师资法”的同时,规划教师的“资格检定制度”及“评鉴制度”,及时改进职业技术教师的“聘任及升等制度”。对于教师的工作考核分为以教学为主或以科研为主两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工作任务都有一个相当规格的比例,由各教学单位决策,教师个人自主选择。对教师的考评上,把主要权重放在学生方面。对于教学评价较低的教师,校方会找教师本人谈话,予以警示。
(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校内教学督导与校外评估机制
福建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普遍由教研室、院系部、教务处三级单位共同实施,在课程总体实施过程中,由校内教学督导牵头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此做法对于规范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由于企业和市场参与度不够,课程体系的建设偏离了或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台湾高校课程建设委员会注重吸纳校内外学者专家及业界意见,促进课程规划合理,课程及学程设计符合学校特色、学术发展趋势、整体教学目标及学生毕业后就业需求;课程发展规划与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建立检讨评估机制,纳入校外评估机制。
(三)学生素质教育
1.“公共课”与“通识课”
大陆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要按规定学习“公共课”,学分一般在35分左右,其中公共选修部分只占到20%左右的学分。公共课主要围绕政治、法律、外语、体育、中文、计算机等科目展开。多年来形成的公共课程体系对于适应中国特色,教育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现代大学生的兴趣极具广泛性,他们希望在校所涉猎的知识层面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公共课的范畴。再者,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无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选修”二字通常流于形式。闽江学院海峡学院提出的“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博雅选修课程体系”涉及五大门类、30门课程,是闽台高校本科层面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中重要的人才培养内容之一。该课程体系通过整合校内外以及两岸优质教学资源,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开设专题讲座和教学课程,引领学生涉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物质科学等学科领域。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源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与专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某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及其职业能力的宗旨不同,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自然的基础知识的教育,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播及其对学生人格的教化作用。对于通识教育,台湾各大学均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例如,淡江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多元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为:“推动学生语言与资讯能力检定,提升学生基础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博雅人才”;朝阳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世界观,加强语言、沟通协调与资讯应用能力”等等。尽管各高校通识教育目标的设定不尽相同,但是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是大致相同的,即其通识教育课程均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共必修课(核心课程),占12—14学分;一类是公共选修课程,占14—16学分。其中,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文、英文、历史、法政和社会、体育、国防教育等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则是涵盖文化、语言、政治、法律、体能、自然、艺术、哲学等领域。如:陶艺DIY、玻璃工艺、CPR急救技能、客家文化、易经、风水学等等。服务学习、劳作教育是台湾地区高校学生必修课,计算学分与否,由各学校规定。这两门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一起,结合服务性社团活动进行。很明显,通识教育在训练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更具实用性和现实性。
2. 勤工俭学活动与教学助理行动
福建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与勤工俭学,大部分院校会通过学生处、就业办或者学生社联组织帮助学生联系能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的校外单位,有条件的学校还向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但这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多为后勤生活方面的事务或工作,贫困学生的参与面不大,而且在获得一定收入的同时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也非常有限。
教学助理行动是源自美国、加拿大高校的TA(Teaching Assistant)制度。台湾高校的TA制度则是由共同教育委员会推动通识课TA衍生出来的。其目的首先在于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特别是针对大班授课的课程,可透过TA来协助教师,提升授课的质量。其次,藉由TA的带领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投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以此改善浅碟式学习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担任TA的学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各大专院校的教师,因此透过TA制度的训练,可以让这些潜在的未来教师在正式取得教职之前,培养教学的能力与热忱,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台湾高校的这种教学助理行动更加适合在本科类院校开展。但这种做法给了我们高职院校一定的启示,资源、条件有限的高职院校可以效仿其中的精华,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到教学事务,甚至是教学管理中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学校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评选出优秀教学助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学分奖励。
(四)教学基本条件
1. 教学评估与教学评鉴
我省的高职院校,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遵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在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评估指标上的要求也完全一致。但是,民办大学能够得到各级政府拨款补助的项目和金额无法与公办大学相比。办学经费拮据导致大量民办院校“先天不足”,在评估的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台湾高校建立教学质量长效评价体系,建立并落实学校、院系、教师三级评鉴制度,包括跟踪每次评鉴后改善建议的落实情况,定期举行全校教学单位评鉴,并对教学评鉴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最后由台湾“教育部”派出评审专家复核。通过评鉴的所有高校,无论“公办”与“民办”,均可以公平地获得台湾“教育部”根据该校招生情况核定的经费补助。
2. 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
台湾教育部门大力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该计划围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及“提高课程调整质量“等三大核心要素,旨在“提供奖励教学卓越之竞争性经费,以鼓励各大学校院赓续追寻教学之改进”。该计划提供项目竞争性经费,补助台湾大学中约30%至40%的学校,使之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学卓越大学的典范。“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主要内容就在于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大学重视教学,引导大学在教学制度层面做整体的调整及改善,并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发展岛内教学卓越大学的典范。
该计划自2005年施行以来,台湾岛内大学及社会各界多予肯定及好评,并逐渐带动大学重视教学之风气,获得经费补助的大学均积极进行全校性教学制度改革。
二、闽台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育体系的异同
(一)“产学联动机制”与“官产学联动机制”
福建省高校的实习普遍采用“产学联动机制”来实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工作持合作态度。但这种机制由于缺少政府的直接介入和督导,一些企事业单位是否能够接受实习生以及履行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培养义务成为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台湾大部分高校实习活动实施“官产学联动机制”。这种做法是由政府当局、企业机构和高校三方组成合作推动机制。政府当局直接介入和督导,并对高校实习工作行使组织、督促甚至经费补助等职能。企业机构向资讯媒合平台申请成为该机制的实习机构,接受实习生至单位实习,可申领由台湾“教育部”颁发的实习补助金。
(二)毕业实习与在业弹性实习
福建省高职院校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大多按照传统模式,即由学校组织联系实习单位或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毕业前交一份实习鉴定给校方,成绩合格后发给毕业证书。如果能由校方统一安排推荐学生至合作单位实习,并得到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实习过程中校方和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生,那么学生的毕业实习将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并富有成效。但如果实习单位无法积极支持校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和管理,或者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那么校方对于实习的管理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台湾高校在实施“官产学联动机制”的同时,倡导学生“在业弹性实习”。以台湾实践大学为代表,“在业弹性实习”在台湾“教育部”等政府当局管理部门督导下进行。实习机构、指导老师配备及设施环境经历政府当局跨部门审查小组审核鉴定,具备相应的资质。经过鉴定的单位和学生,可以领取由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实习经费补助。该计划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实施,经过校方选拔,以弹性学习方式完成实习期间的课程学习。实习期间采用远程学习、实习地实地学习和弹性学习等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但这些方式都应尽量配合实习工作的作息。“在业弹性实习”机制获得了良好的行政支持、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不仅能够破解传统式实习安排所面临的难题,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良好效果。
三、福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打破陈旧观念,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在专业建设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跟着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整。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更应该把握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校企联合办学等机遇,找到本校的特色和强项,不求专业“广”而“泛”,摈弃“市场销路不好”的专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竞争性强、“市场销路好”的专业上。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口行业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权衡考虑,同时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和“职业”特性。民办高职院校可借助社会力量,把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资源引进学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方案,真正做到两岸高校、台资企业、学生四方受益。
(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打破陈旧观念,加大对于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训练的课程比例。积极引入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和优质教材,在原有的公共课基础上,引进台湾高校倡导的“通识课”或“博雅课程”模块,通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跨领域接触更多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品格、气质和修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扩大产学联动范畴,从校企双向沟通向政府、学校、企业三向沟通过渡。
建议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借鉴台湾高校“官产学联动机制”的做法,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三方共同推动实习工作。强化政府的支持和介入,由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联合牵头与协调,出台相应政策法规,建立高校学生实习平台,创立学生实习与创业基金,或予以财税方面减负支持,构建我省高校学生实习工作的“资讯媒合平台”。
(四)闽台共同培养高校师资
为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优秀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拓宽专业带头人的海外视野,学习借鉴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持续开展闽台两地的师资交流,建议可在台建立我省高校师资培训基地,由省政府、省教育厅筹措相应资金,每年选派省内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师赴台培训交流,向台湾同行深入学习专业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并借助这个平台促进两地教育的互动交流、双赢合作。2011年5月,由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和台湾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浙江在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挂牌暨2011浙江省高职教师培训班”正式启动。该做法非常值得我省借鉴。
台湾的技职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总体水平较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学经验,在诸多方面值得我省高职院校学习借鉴。诚然,闽台两岸由于制度、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同,福建省高校不能对台湾高校的所有教学和管理模式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并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才能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前提下,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达成资源共享,为海峡两岸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闽台高等教育 篇10
一.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教学模式”的概念。李秉德 (1991) 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 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1]叶澜 (1993) 则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模式的构成:“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 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2]由此可见,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和评价等因素组成。研究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方式和考核评量方式等方面对宁德师范学院和屏东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1. 教学目标
屏东大学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四个知能为主, 即学生丰富的教育与文化专业知能、创新的课程与教学专业知能、实用的文教行政与产业知能以及广博的社会关怀与服务知能;[3]宁德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小学教育理论素养, 有较为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以及相关研究的小学教育复合型人才。[4]
两所大学均强调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这正符合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但两校的教学目标也存在差异:屏东大学的教学目标更为具体, 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具体知能要求;宁德师院的教学目标以教育教学素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为主要方向。
2. 教学内容
两所大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方面。宁德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类课程强调系统性与理论性。首先是教育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无论是课程群还是具体的某一门分支学科课程都强调完整体系的呈现与构建。以心理学领域课程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了包括《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四门心理学课程。通过前后衔接的课程, 循序渐进地建构与小学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教师在讲授新知都重点突出原理、相关理论的讲解。通过注重抓核心概念, 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
相比宁德师范学院, 屏东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突出专题性和可操作性。其中, 课程的专题性表现在课程内容不严格按知识体系来组织。例如, 开设的心理学课程仅有《教育心理学》一门, 突出专题性。此外, 屏东大学强调与小学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以《特殊教育导论》课程为例, 全班根据事先分好的小组, 自行设计、策划相关的体验活动。通过体验特殊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掌握相关学习原理, 从而更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困难,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可操性强。
3. 教学方法
A.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两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差异, 采用问卷的方式请两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各题项采取五级评分制, 1-5分, 从非常符合到不符合。对各题项两校学生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 两校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差异显著。屏东大学学生认为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素养高, 上课生动有趣, 经常与学生交换意见。宁德师范学院学生在相关题项上的评价较低。在“教师鼓励表达自己观点”这一题项里, 两所学校的学生选择无显著差异, “比较符合”和“一般”的占多数。
B.实际体验
屏东大学教师课堂教学以讨论法为主, 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以《社会学习领域概论》课程为例, 全班以“世界咖啡馆讨论法”分组讨论。首先, 将全班分成若干组, 教师鼓励各小组将讨论中出现的想法、意见记录在纸上。其次, 控制讨论时间, 组织课堂秩序。最后, 由教师将各组的讨论结果依依呈现。讨论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透过弹性的小团体讨论,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促使其反思问题、相互分享知识。
宁德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以《教育学》课程为例, 教师通过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让学习者明了事理, 生成新知识。首先, 设置悬念, 提出问题;其次, 讲授新知;再次, 留余时间, 学生讨论;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讲授法既有利于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也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4. 教学程序
两所大学在教学程序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屏东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为主, 由学生承担学习责任。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 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 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5]以《教育社会学》课程为例, 教师采取“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前预习新章节, 课堂小组进行15分钟课文纲要报告, 分组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最后由教师总结重点并解答学生疑问。
宁德师范学院以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大部分课程教学按照教师讲授新知、学生听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教师检查与反馈、继续新知教学等程序进行。目前, 已经有部分教师运用了类似翻转式课堂的形式进行授课。如《小学心理学》等课程, 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充当教师角色进行授课。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将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交由学生自行支配, 而且能够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学习。
5. 作业方式
A.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屏东大学和宁德师范学院作业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作业布置方面, 屏东大学注重课堂效率与课后复习, 宁德师范学院侧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在“作业缺乏弹性”题项中, 两所高校的学生均认为教师作业布置以写、读、背这三种形式为主导, 形式单一, 缺乏趣味性、有效性。详细情况见表2。
B.实际体验
屏东大学注重学生课堂效率与课后巩固复习。以《教室言谈》等课程为例, 教师要求学生做课堂记录, 课后整理章节重难点及心得, 再上传至学校网站———数位学习平台。宁德师范学院强调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虽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对章节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整理, 但现在已经有部分教师对作业方式进行改革。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文献, 通过修改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逐步让学生掌握写论文的程序, 为学生日后写论文打下基础。
6. 考核评量方式
A.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考试方面两所大学无显著差异。但就亲身体验, 在“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考核”题项中, 其调查结果不符合事实。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发生错误, 进而不能客观地回答问题。
B.实际体验
两所大学的考核评量方式存在差异。宁德师范学院成绩考核以期末考为主, 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部分教师已经在尝试变换考核评量方式。如《班级管理》课程的考核方式由口试、实践以及笔试三部分组成, 比例分配平时表现占50%, 包括作业、课堂发言和期中考试, 期末考占50%。屏东大学考试形式多元化:平时小测、期中考 (分为考试和报告两种形式) 、期末考 (分为开卷、闭卷, 有的科目不实行考试) 。屏东大学平时分占大部分, 多数情况下为70%, 期末、期中考所占比例相对而言较小。
二.启示
1.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我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从宏观课程设置到微观课程内容的组织都强调教育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由于过于强调学科性, 课程内容却显得较为空泛、抽象。台湾屏东大学教育类课程强调模块化, 可操作性较强。因此, 改革课程内容, 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在剔除部分过时、没有多大指导意义的课程的同时, 也要适当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增设文理渗透类、教育教学管理类和教师技能类等课程。其次更新教学内容, 讲究“T”字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以课本内容为主, 课外相关教材为辅助, 结合基础教育实际和教师研究专长设置“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亲职教育、生命教育”等专题性课程,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共鸣、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 我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应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育科学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为前提, 设置多种课程类型, 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 增强课程的整体功能。
2.转变陈旧的教育观, 确立素质教育新观念
我校教学方法以传统授课法为主, 此种教学方法富于启发性, 但比较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屏东大学以讨论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要实现一个重大转变。这一重大转变即实现由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教师应该起引导作用, 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性、创造性学习, 确立新的学生发展观。同时, 教学模式应该推陈出新, 确立素质教育新观念。我校可以依据班级学生人数、课程性质而定, 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讨论法进行授课。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 其中小组讨论可以以同桌为一组, 也可以以相邻的几个学生为一组;可以是几分钟的讨论, 甚至是整节课的讨论。
3.强化课程作业改革, 实现知识观转型
作业布置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 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主要评价标准。在作业布置方面但两所高校教师作业布置均存在作业形式单一, 缺乏趣味性等缺点。
针对两所大学存在的缺点以及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 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除了以读、背、写等形式, 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教学用具、板书板画、歌曲表扬等。其二, 作业布置要有巩固性。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作业布置应有计划、有层次, 通过让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各章节重难点、列提纲等形式, 从而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识, 做到查缺补漏。其三, 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变换不同的作业布置方式, 除了个人完成作业任务, 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作业, 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4.加强实践性考核, 评量方式多元化
屏东大学的作业方式以注重学生课堂效率与课后巩固复习为主;评价考核往往以平时分占总成绩的70%为主, 期末、期中考所占比例较小。我校作业方式形式过于单一;大部分科目的考核评量方式以期末考占70%、平时分占30%为主。
良好的评价考核方式, 能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可持续状态。针对我校目前的评价考核方式, 现拟定出以下改革方案: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三份, 一是平时成绩 (占40%) , 包括作业、出勤率、课堂发言等;二是期中考试成绩 (占30%) , 以学生对课本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的理解为主;三是期末考试成绩 (占30%) , 以对课本的基本掌握程度为主。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 既能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又有利于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秉德, 李定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论》, 1991, 9.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3]国立屏东教育大学教育学系课程与学习手册2013级.
[4]宁德师范学院2014级小学教育专业 (师范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
闽台名吃“红龟米果” 篇11
闽南、台湾人很会做红龟米果,从米果皮的制作到馅料选用都很考究。米果皮用糯米、籼米粉浆混合成干湿适度、又软又韧的团块,待蒸到六七成熟时,加进少许食用染料揉匀为皮。然后,像做包子一样,包进预先备好的咸馅或甜馅。咸馅料通常是八宝饭、葱油豆沙等。甜馅多为麻酥、花生酥、绿豆沙、芝麻、番薯茸、蜜饯碎块等。馅料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圆团,在木刻的凹状模压出图纹。图纹大都为“寿”字或花草等。看上去犹如一件精美可爱的艺术品。在印好的红龟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垫上竹叶、香蕉叶,入蒸笼蒸上10多分钟即可食用。那一个个红龟米果,红艳艳、香喷喷、甜滋滋,真是令人过口难忘。有的农妇还习惯到百草茂盛的郊野采摘艾叶、鼠曲草(保健草药)的嫩叶,经过洗净,煮数分钟去涩味,再捣烂加入米浆粉揉匀,制成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这不但口味殊香,而且还有保健作用呢!但在温饱问题未能解决的年代,沿海人逢年过节常到海边采集虎栖(食用海藻)充当红龟米果的馅料。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充满辛酸的俗语:“红龟皮虎栖馅”,其意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闽南侨乡永春县,有一种名为“榜舍龟”的红龟米果自古出名,成为人们普遍爱好的美食。“榜舍龟”的来历有一段轶闻: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叫叶绍本的常到孙榜经营的红龟摊买红龟米果吃。他后来考中进士,选进翰林院,几年后,叶绍本到福建任职。有一次,到永春主考乡试后,特意来到孙榜店作客。一时,孙榜小店门庭若市,人们羡慕说:“有这位朝官光临做靠山,孙榜当尊为舍人了,不用再卖红龟了。”然而,孙榜并没有依附权贵,他不但像往常一样,起早摸黑制售红龟,而且更注重食品质量。于是,赢得更多人对他的敬重,人们尊称他“榜舍”。久而久之,把他制作的红龟米果叫“榜舍龟”。这种红龟,米果皮鲜嫩,龟馅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带冰凉,十分可口,在东南亚华侨中一向享有盛誉。1982年11月上旬,莅临永春视察小水电的胡耀邦、李鹏等一行,品尝到榜舍龟,很感兴趣地询问了这种食品的名称、制作方法,并赞美它香甜可口,富有地方特色!
闽台高等教育 篇12
一、“故事化”呈现, 平民视角, 凸显“走亲”主题
综观整个主题报道, 无论是录音报道、海峡之声网文, 还是台湾导报专版、图片展, 我们从中都能感受到八闽各“乡镇”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亲情互动等浓厚气息。
为了使报道更接地气, 让两岸同胞更易于接受和喜欢, 我们专门对闽台共有的“崇宗敬祖爱土爱乡”文化心理进行了专题研究, 确定以纪实报道、深度报道、记者手记等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闽台乡镇的历史文化渊源、宗亲联系现状、现今交流交往等故事。
2014~2016年三年间共派出35批120多名记者, 走访闽台两地150多个血脉相连、渊源深厚的乡镇, 采访乡镇镇长、文史专家、台商及当地民众等1600多人。采访中, 着重以普通老百姓的平民视角, 在讲故事中娓娓道来乡镇的历史和现状, 特别是与台湾的渊源关系, 叙述历史和时代大变迁, 引人思考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和未来, 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同时, 侧重与受众互动交流, 在台湾导报开设征答栏目, 收到台湾读者征答来信14800多份。
二、联动新媒体, 借势造势, 扩大“走亲”的影响力
不可否认, 传统媒体曾经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贡献了不少精品, 曾经带给了千万受众难忘的点滴。然而,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 “酒香也怕巷子深”, 传统媒体欲淋漓尽致地表达、演绎精彩内容, 更需有机联动新媒体, 拓宽传播渠道, 借势造势, 扩大影响力, 进一步把精品内容全方位地呈现出来。这方面, 《闽台走亲乡镇行》策划方尤为重视, 并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有机联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当地媒体与岛内媒体形成立体传播, 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客户端等全方位、全覆盖进行包装推广, 提高了主题报道的知名度。
截止到2016年12月1日, 台湾导报刊登152期、304个整版专题报道, 选登文章近80万字、图片2400多张, 收到14800多份台湾读者的征答来信;500多集系列报道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闽南话广播、新闻广播及台湾“宝岛调频联播网”同步播出;同名报道在海峡之声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推出, 被华夏经纬网、中国台湾网、今日头条、搜狐公众平台、台湾今日新闻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 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
三、借“活动”落地, 品牌推广, 延伸“走亲”的意义
《闽台走亲乡镇行》的媒体实践, 不仅仅停留于报道两岸交流交往及现实往来的静态展示, 还善于通过举办活动进行“品牌”推广、延伸, 入岛落地, 深化报道意旨。
例如, 第八届海峡论坛期间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闽台走亲乡镇行大型图片展”、10月份成功入台举办的同名图片展以及“闽台缘·中华情”两岸专家论坛, 均获得了强烈反响。
第八届海峡论坛上, 国台办新闻局局长马晓光对图片展予以高度评价, 认为图片展把静态的历史和动态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是“两岸一家亲”最生动的体现, 希望两岸各界能携手多举办活动, 为两岸青年和基层民众创造体验式交流的机会。全国台联副会长江尔雄表示, 图片展是两岸媒体精诚合作结出的累累硕果, 也是新时期两岸大交流大发展背景下闽台各领域交流互动所取得的成果。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董事长邱雨指出, 两岸乡亲可以从图片展中找到闽台渊源、两岸交流的精彩瞬间, 感受到两岸历史的厚度, 触摸到祖地发展的温度。
10月份入台举办的同名图片展也收获颇丰, 反响甚好。随团专家卢承圣表示, 《闽台走亲乡镇行》报道和展览开“逐市逐县系统寻访报道, 全景展示闽台血肉相连脐带关系”的先河。台湾民意代表王惠美表示, 图片展呈现闽台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两岸密切交流中令人动容的故事, 对增进两岸了解融合、发展进步做了最好的印证与实践。《台湾导报》社社长林文雄表示, 图片展示的均为闽台两地渊源深厚的乡镇, “让台湾读者有熟悉感, 这熟悉感正是‘两岸一家亲’的根源所在”。鹿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王康寿说, 通过图片展可更清楚地知道“我从哪里来”。还有不少岛内观展民众对图片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赞叹不已。有民众观展后表示, 展览展现了两岸的血脉亲情, 看了之后很感动。也有民众说, 图片展可以帮助他“按图索骥”去寻根。还有民众表示, 看了图片展, 让他很想到大陆、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去走走看看。
四、结语
闽台根亲, 从“心”走起。抚今思昔, 我们发现, 闽台乡镇间发生的故事不再是沉默的历史, 而是鲜活的现实。故事仍在继续, 情感依旧交融, 走亲不会止步, 记录不会辍息。今后, 我们将继续携手两岸媒体同业, 心手相牵, 通力合作, 讲好两岸基层交流、亲情互动的故事, 为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而不懈努力。
摘要:作为两岸媒体深度合作的典范之一, 大型主题报道《闽台走亲乡镇行》的开展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如故事化呈现、联动新媒体、借“活动”落地等。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结合实例分析其媒体实践经验, 以期能为业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闽台走亲乡镇行》,故事化,新媒体,“活动”
参考文献
[1]钟志刚, 冉继业.闽台走亲乡镇行 (2015) [M].福州:海峡书局,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