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模式新构思(精选4篇)
班主任工作模式新构思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全面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航者, 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培养健康文明的学生和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德育教育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摸索出以下教育模式。
一、让学生进行行为参与的教育模式
在班主任工作中, 对学生进行引导, 提高思想认识, 有时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 比我们说教式的教育有效果, 让学生自己体验一下, 他不但明白了道理, 还能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我班曾有一个学生,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打扫卫生。是很“让人头疼”的学生。一次, 他在晚自习上让另一位同学叫声“哥”, 那个同学不叫, 他感觉特没面子, 趁那个同学低头捡钢笔时, 竟然抬起板凳砸那个同学, 结果造成重伤。学校立即打了120, 通知了双方父母, 而且让他也全程跟随陪护, 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给那个同学带来的伤痛, 事后追悔莫及, 万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后来在学校和班主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下, 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和错误, 不但不再打架, 而且逐渐学会关心同学, 帮助同学了。所以让学生进行行为参与有时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参加到事件中, 全面认识自己的错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是非观!我们要让学生有机会去面对真正的社会道德问题, 切身体会、感受和思考, 在提高他们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触及其深层意识, 最后通过教师引导, 能够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固的道德观点和观念, 并完善其道德行为。
二、让学生进行情境参与的教育模式
德育需要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创设情境教育模式,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将一些德育内容移入真实生活, 会取得意想不到效果。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 在学生的寝室的卫生管理上制定了不少条例, 条规。但是收效甚微。一次我利用学校的一次宿舍卫生检查的机会, 亲自带领学生打扫卫生, 整理床铺, 摆放日常生活用品。通过给学生创设情景, 教师的督促指导, 学生的积极参与, 使枯燥的条例条规具体实在的进入学生的生活, 学生通过实际的情景, 具体操作, 加强了认知和记忆,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见, 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少一些空洞的说教, 多一些身体力行的示范,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进行角色参与的教育模式
角色参与教学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模拟的情景参与教学模式。而开展活动是班级进行角色教育的主体,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认知, 提高思想道德观念, 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去年, 在我校艺术节活动中, 我班学生根据当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上网打游戏, 自编自演小品《上网》, 生动地刻画出望子成龙的父亲、聪明但无自我约束力的主人公小明、好学但对同学漠不关心的小李、调皮捣蛋但乐于助人的小张, 剧本内容真实可信, 贴近生活, 学生表演栩栩如生, 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 让学生多参与, 多感受, 置于不同的社会环境, 扮演不同的角色, 处于别人的立场来思考处理问题, 进行这样的换位思考, 学生可以理解许多问题并对此达成共识。
四、让学生进行思维参与的教育模式
让学生进行思维参与的教育模式就是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或材料, 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多角度, 多方面的进行地进行分析讨论, 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观点, 最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讨论结果, 进行汇总展开细致分析, 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例如, 安全教育是我们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 是我们德育工作常抓不懈的主题, 是我们一切教育的基础。而初一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 不会进行自我防范, 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当务之急。我在初一时利用班会时间, 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先提出问题:我们身边存在那些安全隐患?我们如何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自己?学生们畅想欲言, 发言积极。教师最后总结我们应加强安全意识, 在生活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五、让学生进行民主参与的教育模式
以班主任为指导, 以班委会为核心, 由全体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方式, 是一种把规章制度和班级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灵活管理方式。实践证明, 发扬民主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主动的环境中, 如果每个学生都参与管理班级事务,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荣辱感与成就感, 从而形成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我在班级管理中, 初一、初二在班干部的选拔任命方面, 不是用传统的以学习好或者有管理经验为标准来选拔,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让每个学生轮流做班干部, 例如, 我班有学生42人, 一人做一周班长, 两学期刚好轮流完, 每学期由学生投票选出三名优秀班长, 予以奖励表彰。初三我用竞选的方法让学生竞选班干部, 学生通过演讲等方式方法给其他学生宣传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 最后全班学生投票选出班干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 可以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班级事务, 融入到班集体中。
德育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不断变化的环境, 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掌握其特点, 发现其规律, 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探索出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中如何实施有效管理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探讨了笔者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几种新模式。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谷知.树立角色意识, 增强德育实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21) .
[2]李刚.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27) .
[3]陈文艳.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2) .
班主任工作模式新构思 篇2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全国各高校基本采取的是专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双重学生管理机制, 即由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工作处理、违纪处理、学生干部管理、学生活动与日常经费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具体事务, 由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与学风建设。当前, 我国大学生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环境、新变化和新问题, 一方面, 互联网、新媒体、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等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等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的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也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这些都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班主任工作, 特别是对肩负有较重教学、科研任务的高校兼职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面临新挑战
新时期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90后”, 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全球化进程迅速推进和信息化手段普遍应用的共同作用下, 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较大改变, 思想和行为上呈现出的新特点、新问题, 给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90后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潜能与人生价值的信念更加坚定, 其多元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并存、交流和碰撞, 理想与现实又带来了矛盾与困惑, 在思想认识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混乱性, 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为高校班主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
2.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
新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给高校班主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 要不断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 还应大力拓展对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等内容。另一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 传统以说教为主的单调的教学方式面临现代网络便捷、自由的信息获取模式冲击, 高校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 运用现代网络、新媒体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激发其年轻心态的热情, 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2.2 对大学生的学习管理与引导工作提出新挑战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大学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又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随意性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更加大了高校班主任对大学生的学习管理方面的挑战。一是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与大学生个体自我实现的自主性矛盾突出;二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有限性与互联网环境下专业课程的开放性、共享性的矛盾突出;三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性与社会需求的实用性的矛盾突出;四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学习与教学环境干扰。
2.3 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工作提出新挑战
受家庭、社会及网络影响, 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复杂多样, 如作息时间无规律、娱乐休闲无节制、饮食行为欠科学、消费观念不成熟等现象突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管理,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模式创新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新挑战, 作为高校专业教师, 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 必须紧跟社会环境变化步伐, 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模式, 以做好班主任工作。
3.1 加强专业教育指导, 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作为专业教师, 高校班主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纪律观念、心理辅导的同时, 应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特点,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优势, 重点加强专业教育指导, 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与目标性。
(1) 创新专业学习教育模式。通过专业教师、优秀老生与新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座谈等, 让学生熟悉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该专业考研就业情况、学院师资情况以及学院的学风、教风等, 培养专业兴趣。
(2) 创新职业规划教育模式, 通过邀请资深教师、杰出校友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及时沟通和反馈职业规划信息并予以指导, 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3) 创新主题班会内容与形式, 通过影像、对话、考察、读书会等形式促进专业兴趣培养, 使他们进一步稳定专业思想, 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激发专业学习动力。
(4) 通过班主任自己以身说法向学生讲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以解他们的疑惑, 加深对专业的了解, 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3.2 加强班级管理建设, 创新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委建设, 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以有效平衡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的压力。主要创新模式有:增设班级助理, 通过在高年级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助理, 搭建老师与新生之间、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之间沟通的桥梁, 传承大学文化, 使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优化班委会组成, 在坚持民主选举机制产生班委会的基础上, 积极优化班委会成员组成, 做到男女比例、地区差异以及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相溶性与互补性, 做到对班级管理心中有数, 能恰当地控制班级局面, 使班级管理进入既民主开放, 又有条不紊的良性发展的轨道。
3.3 加强家校联系, 创新日常事务管理模式
高校家校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 双方的有效合作影响和决定着学生教育的成败。家庭参与有计划的家校合作活动越来越多, 合作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宣传、学业提高、违纪处理、心理情感危机干预、与学生家长互通互动、交换信息, 通报学生的学业、品行等方面的内容, 使家长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传统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等渠道基础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通过微博、微信、QQ、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学生个体发展上, 家庭教育血浓于水的感化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及的。通过家校合作, 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 能够相互间找出各自尚未发现的问题,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以此来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内驱力, 不断进步, 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4 加强教师协作,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大学生人才培养是各专业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与任课教师的协作及科研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模式。一方面, 利用课堂教学, 沟通交流, 及时掌握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增强各专业教师授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 利用科研平台, 引领学生参与各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 指导学生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 同时, 在与专业教师长期相处中, 学生会受到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的熏陶, 必将对学生优良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为学生提供打开科研、学术之门的钥匙,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有利于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人才, 培育创新人才。
3.5 加强新媒体应用, 创新与学生沟通模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 作为高校班主任, 要加强新媒体应用, 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整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同时, 基于大学生性格特征,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培育活泼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引导、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 作为专业教师, 要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优势, 创建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交流平台, 如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分享与沟通行业专业信息与知识, 建设“第二课堂”, 引导职业规划, 实现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建构。
4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不断加大, 这就要求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在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 掌握新时期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与时俱进, 创新工作模式, 不断对班主任工作内容及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加强入学专业教育, 增强班级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家校合作,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发挥网络时代新媒体优势, 以身作则, 乐于奉献, 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摘要:分析了在社会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作为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 必须与时俱进, 创新工作模式, 不断对班主任工作内容及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加强入学专业教育, 增强班级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家校合作,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发挥网络时代新媒体优势, 以身作则, 乐于奉献, 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专业教师,班主任,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钱宇平, 张炳生.大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 (5) :46~48.
[2]龙世荣.简论信息社会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 :83~85.
[3]刘沛.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及教育对策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37~39.
[4]马新.90后大学生特点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6) :68~70.
[5]魏东伟, 贾磊, 李晓.高校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 (12) :190~192.
班主任工作模式新构思 篇3
1. 企业构成
可以以一个行政村为单位, 采用自愿的方式组织农民以所承包土地入股。根据当地农业年平均每亩收入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 并以评估价值作为标的计算农民在股份制企业中所占比重来, 来决定其所持股份制公司的股份数量。入股农民原则上具备双重身份。他们首先是企业股东, 参与企业重大事项的表决、监督。同时, 入股农民还是企业员工 (自愿方式, 如果只入股, 不参与生产, 就只能做股东) , 参与企业生产经营。
2. 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采用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进行管理与经营。具体是, 将所有权、监督权与经营权分离, 成立董事会, 监事会和管理层。董事会采用全体股东投票表决的方式, 在全体股东中产生, 负责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方向、成本核算、利润核算与分配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还负责对管理层的聘用、考核及任免等重大事项的裁决。监事会负责对公司管理层的日常经营、费用开支、关联交易等方面的监管, 并将监管结果及时以书面形式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法提交给董事会, 以作为董事会对管理层考核管理的依据。
3. 企业经营的基本任务
成立现代农业企业的基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是发挥农业规模化发展的效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 提高入股农民 (股东) 收益, 增加股东社会保障。因此, 这将作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写入企业纲领。具体是
3.1 股东收益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保证每一名入股股东每年在基本自然条件下有不低于以往水平的收益。举例说就是, 如果一股东以10亩土地入股, 入股前每年在正常自然条件下能取得5万元收益, 那么入股后, 每年在正常自然条件下的收益应大于等于5万元。
3.2 股东福利与社会保障
企业除了3.1款的规定以外, 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以合理的方式对入股股东提交必要的社会保险费用, 主要是五险一金。对于双重身份的股东, 企业必须提供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4. 企业主营业务
作为农业现代化企业, 其主营业务首先是利用公司土地, 整合各种技术、设备与工艺, 根据对市场的调研与考察, 进行种农作物生产与销售。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企业可以在实际成熟的情况下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经营, 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增加公司收益。
5. 企业的兼营业务
这是企业发展成熟, 效益提高, 规模扩大之后的任务。在企业成立初期, 企业的兼营业务可以主要从劳务输出方面开展工作。即, 由于生产技术、劳动力水平的提高, 管理水平的提高, 规模经济发挥作用, 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 其也必定会出现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挥规模经营的效用,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 成立劳务输出部门, 组织企业内部富余劳动力到城市或者其他农业企业提供劳务, 从中获取企业收益。
当然, 如果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各种技术、设备非常发达, 那么其也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成立相应的专业部门, 例如运输队、收割队、耕种队等, 拓展企业兼营业务, 增加企业获利渠道。
6. 企业的其他责任与义务
企业必须依法经营, 必须依法维护全体股东的其他合法权益, 必须依法纳税等, 还有其他一些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都应该认真履行。
7. 农村农业现代企业化发展模式的优点分析
构建农村农业现代企业发展模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可以帮助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许多问题。例如, 可以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 可以丰富和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可以解决农民小规模进城务工所产生的种种不便利, 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并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关联问题问题等等。
总之, 农村农业采用现代企业制度, 构建现代农业企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必将在今后我国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摘要: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为我国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本文运用规模经济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原理, 对我国农业现代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构思性研究。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构思 篇4
关键词: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英语教学
1. 前言
1.1 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一至二年级)和应用提高阶段(三至四年级)。公共英语教学指在基础阶段进行的英语教学,又被称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应用提高阶段的教学包括:专业英语和高级英语教学。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开设近三十年,为培养大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英语社会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英语语言共核。语言共核是语言学家在对语言功能意念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概念,是指讲某种语言的人群中大多数人都使用的那部分语言。这部分语言不受地域、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职业、话题等方面的制约,在词汇、语法和意念功能方面的差异也不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在这部分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地由中学英语所承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是在重复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
以我国目前许多高校正在使用的公共英语教材来看,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等系列教材,其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共核。可是两年大学英语必修课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英语与专业无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帮助不大,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无论在上学期间还是在大学毕业后,都很少阅读英文书刊杂志,更少有机会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用英语交际。即使有机会阅读英文原文书刊或与人交谈,由于对本专业英语几乎一无所知,也很难达到迅速、及时、充分利用的目的。这也成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一大缺憾。
1.2 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也叫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这里所说的用途主要有两点:一是工作的需要;二是学术研究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又被称为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和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它是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延伸,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不是单纯教授英语,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以实践训练为主,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
就教材而言,由于我国的专业英语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各学校使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随意选用原版专业文献;有的是专业书籍的片段拼凑。学生使用以后,普遍感到专业词汇多、句子长、概念难,与基础阶段所学的公共英语差别很大,因而产生畏难情绪。
就教学而言,1999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提出,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四级或六级后,都必须修读专业英语。大部分高校都在三、四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专业英语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由于课时短,专业英语的教学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从师资来看,大部分学校都由专业教师承担,用英语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交流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在公共英语学习阶段从未接触过专业英语,对专业英语的词汇、语法、文体特点知之甚少,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大部分时间对文章进行翻译解释,甚至还要进行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因此,很难在专业英语课堂对本专业前沿知识进行讨论和应用。
1.3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公共英语教材在中学英语教学基础上以扩大阅读量和提高阅读速度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宗旨,确实有利于大学生公共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但对直接阅读英语原文以获取重要科技信息和社会信息却显得作用不大。大学专业英语教材既包括各学科基础知识也及时吸收了该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各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通过英语原文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紧跟各个学科发展新潮流,具有公共英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专业英语教学的这种优越性仅仅靠一学年或一学期的教学是难以得到贯彻的。它不能使学生去应付各种具体的交际场合。新闻专业的学生难以根据中文或英文的消息编译成文;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国际上先进的管理专著了解只能依赖于译著,等等,这些都是专业英语的素质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将大学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并行并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2.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可行性
第一,学生对公共英语的掌握程度是顺利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随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词汇量与各项技能要求的提高,中学生对通用英语的掌握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已经掌握了英语基本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等运用技能。升入大学后,可以在第一学期加大这五种技能的系统训练,到第二学期开始进入专业和公共英语的共同学习。这样,经过两或三学期的专业英语基础学习,到三、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英语课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基本具备了阅读本专业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多元化的交流沟通成为可能。
第二,高等院校教师队伍是实现专业英语教学的前提。教师队伍主要包括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就公共英语教师而言,多数高校的公外教师结构都呈年轻化、高学历化的态势。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实现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中坚力量。另外,就专业教师而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不仅可行,而且对于提高其本身的专业素养大有裨益。因此,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不仅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对于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合理化、科学化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科学系统的教材是专业英语教学的有力保障。许多机构对公共英语教学阶段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已达成共识。因此,有许多是从国外引进的,或是国内专家和英语教师合作编写的一系列的高质量的专业英语教材,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专业英语基础丛书、西南交大出版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丛书等。同时,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科技使各种专业资料的获得也变得越来越便捷,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及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的模式
建立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就是要在不削弱目前公共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各专业特色,对目前公共英语的授课内容及方式加以改革和更新。根据目前其他高校及我校在此方面的尝试总结出以下模式:首先建立分级测试系统,因材施教;第二步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掌握程度和对专业英语的接受程度,建立以突出专业英语特点的教学模式。
3.1 分级测试系统
由于各大学普遍扩招,在学生方面,数量增加与素质发展显然不够协调,特别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愈显突出。就入学分数而言,不仅专业与专业之间由于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不同产生巨大的差距,就是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专业方向的英语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素质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此,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模式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分级测试系统。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分级测试可以将学生的高考入学成绩作为参考。但是这一成绩并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标准。为了使分级测试更加客观公正,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之前,首先应参考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建立分级测试题库,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本学校的学生特点每年增加新题目和题型。其次,就分级测试题型而言,应体现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五方面的能力。再次,建立科学分班标准。按照专业编班是首要的原则,但是具体哪些分数的学生能够直接进入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并行的模式,而哪些分数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英语能力之后再进入两种英语并行的阶段,则需要长期的实践不断归纳总结。
3.2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是要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同时突出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一般地讲,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介绍、阅读和对比,使学生熟悉专业英语词汇,并通过简短篇章介绍专业英语文体特色。专业英语文体相对简单、稳定和单一,比较容易掌握。第二步,在已掌握的词汇和文体知识基础上,借助阅读和教学,进一步扩大专业词汇和专业常识,熟悉专业术语和专业英语中一些特殊用法。第三步是关键的一步,通过教学、实践和大量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和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重点放在阅读理解和英译汉上。在教学过程中,这三步不是完全截然分开的,对每个环节,根据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3.2.1 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
(1)专业基础词汇和文体特点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专业词汇的补充,和对专业英语中的语法现象进行总体的介绍,对易混淆和误解的地方做必要解释和提示。强调语言的发展变化属性,使学生对语法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进行句型分析,重点分析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不同的表达方法、句型结构和一些特殊形式,通过例句来说明和解释。
(2)专业常识扩充阶段
专业常识的扩充主要来源于阅读理解。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阅读理解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有参考译文和标准答案的阅读材料,建议学生不要过早地看译文和答案,更不能边看译文边阅读,这样对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弊多利少。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对专业常识的理解上。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已经学过相关中文教材的内容,练习使用英语对此部分内容进行阐述或讨论。
(3)专业文体阅读与翻译阶段
在此阶段可以增大阅读量,介绍一些常用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如翻译标准和方法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主要手段是大量的实践和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翻译,从一个段落开始,再扩大到章节,最后通译全篇文章,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逐步提高翻译水平。同时,在此阶段可以加深专业文章的选材,使得文章能够与本专业在高年级进行的专业英语教材相互贯通。
3.2.2 在教学模式中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的大学公共外语虽然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学生往往只能充当录音机。由于,专业方向的英语知识性强,趣味性略显不足,这样死板的课堂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体会到知识增长的快乐,因此,学生上课不配合、缺课、打瞌睡等现象就难免出现。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英语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现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1)由师生共同提供专业词汇来源
学生第一学期已上过部分专业基础课,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收集相应的专业词汇并在课堂上分享这些成果。一方面做到了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况下,使学习氛围更加热烈、浓郁。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补充相应的专业词汇和专业英语知识。
(2)请学生上讲台,讲解专业常识
这一形式要求学生对该专业常识比较了解,对语言的驾驭比较熟练。适用于学生已经用中文学过的内容。这样,他在对知识的把握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即使有偏差,听的学生也能及时发现,并共同探讨。
(3)将学生分成小组,按照一定的线索编订专业知识小册
这种形式较适合第三或四学期,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知识手册的主题,或对几个学期以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分类。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英语,编辑成册使得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4. 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建立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的建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是师资培养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协调问题。
第一,为了实现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目标,必须对现有的大学英语师资进行改造和加强。要使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的学生认识到专业方向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并丰富和扩大大学英语教师的来源,鼓励英语教师学习一门(非英语)专业,使他们能够胜任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第二,大部分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都以公共英语为主,而专业英语的学习大多在高年级进行且学时较少,学习内容与低年级公共英语相去甚远,无相关性。另外专业英语课教师多为有该专业的教师,他们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是缺乏英语语言背景。教师对专业英语文体及篇章理解不能给予有效指导。因此,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
总之,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课程并行并重的教学模式与我国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发展趋势一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我国现有的外语高教基础上也能够进行尝试并加以推广。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的模式在许多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都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建立科学的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宏,高玉卉.公共英语教学向专业英语教学的过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9-110.
[2]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杰.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28-31.
【班主任工作模式新构思】推荐阅读:
班主任工作构思07-08
班主任工作管理模式08-04
新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07-06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08-10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刍议08-24
如何当好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09-06
新课程下的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培训10-15
班主任工作的新策略09-01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究10-01
班主任工作的新理念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