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2024-05-10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精选12篇)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1

0前言

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 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展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风采, 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指导思想, 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举办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目的是让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 服务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职场需要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 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竞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并为高职英语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

1 历史回顾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每年都认真组织学生参赛。并以比赛为抓手, 促进教学改革, 力争做到“寓教于赛, 以赛促教;赛教结合, 以赛促改;寓学于赛, 以赛促学”。从班级比赛到学院初赛, 从宣传、动员到出题、选拔, 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将比赛精神融入日常教学, 在英语学习上形成“我学、我说、我成功 (learn, I speak, I succeed.) 的优良学风。由于学院的重视, 建立了相关的奖励机制,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们认真学习比赛文件、钻研样题、相互交流、积极拓宽英语教学改革思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2 内容研究

竞赛内容选取职场中典型交际场景, 通过陈述、描述和交流等环节, 考察参赛者英语日常交际能力和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竞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职场陈述、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职场陈述即参赛者抽取一篇应用性文字 (欢迎辞、答谢辞、主持人讲话、导游辞等) , 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 进行脱稿复述;图表描述即参赛者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 根据给出的说明,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情景交流即参赛者抽取一个场景题目, 根据题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式交流。进入决赛最后一个阶段的参赛选手还将参加即席辩论环节的比赛———抽签分正反两方就某一职业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现场即兴辩论。

竞赛的三个部分 (职场陈述、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 , 其内容设计均与职场交际场景相关, 考察参赛者英语日常交际能力和涉外业务交际能力。这是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特色, 研究比赛内容让全体教师对职业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中国高职英语起步较晚, 任课教师自身都是非职业类院校毕业, 在教学中往往脱离不了普通本科英语教学的模式, 但在认真钻研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内容的过程中, 慢慢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观念上的与时俱进, 对于探索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导向性作用, 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了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将竞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这一课题, 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认真钻研, 启发很大。竞赛的三个内容职场陈述、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 由易到难, 从机械封闭式口语训练到开放式交际训练。第一部分、职场陈述内容包括欢迎辞、答谢辞、主持人讲话、导游辞等, 职场范围广, 包括公司、企业、酒店、机场、景区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以“Class report”的形式来展示。教师给定内容, 要求学生课前准备, 课堂以背诵或复述的形式展示。第二部分、图表描述即看图说话, 但其图表内容特殊 (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 , 根据给出的说明,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这部分内容较难,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做到双结合, 效果更好。所谓双结合是指先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先训练学生图表描述和观点阐述, 然后再与口语训练相结合。该部分可考虑小组作业训练。第三部分、情景交流即角色表演。该部分是开放式的交际能力训练, 难度较大, 其中设定职场情境是关键。

教师的课堂设计一般都是按照教材内容来设计的, 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建设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根据竞赛内容, 丰富和发展课堂设计并非易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要实现技能竞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试题库的建设是第一步, 需要花大力气。

4 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英语学科考评一般只有笔试成绩。但对于职业英语教育,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如果单纯笔试, 显然是简单化操作, 与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可以明确的是:职业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口语成绩必须得占一定比例。高职技能口语大赛的内容为教师评价学生口语水平有很大的启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大比例 (50%) 地引入过程性评价, 这为开展口语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学生的个人口语作业 (包括上文提到的“Class report”) 、角色表演、图表写作等都被纳入过程评价。这有效地提高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达到了全面培养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5 结语

由于高职英语教育起步晚, 如何与普通高等英语教育区别开来, 走出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道路还很漫长, 也可能很曲折。作为一线的教师, 很关注, 也很期待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虽然有很多迷茫, 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职技能大赛的举办很好, 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和推进的作用。S

摘要:高职技能大赛 (英语口语) 为高职英语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无论是参赛学生还是辅导老师都从大赛中受益匪浅。从组织参赛到辅导参赛, 高职英语教师受到的启发很大,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都有很大的改进。

关键词:口语大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杨喜存.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对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和导向作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3]司首婧, 张显国.高职高专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衔接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2

关键词::微课;优势;误区;现状;应用

引言:英语学习学生没兴趣、英语教学参与效果差、英语教学效率低等等,仍是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一个良好的途径,但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进行严谨的分析和探索,以求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成功。

一、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微课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法,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好的促进作用。第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课教学形式新颖、多变,易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二,微课主要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教学,教学内容短小而精练,一般在二十分钟以内,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处于一种较兴奋状态,提高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第三,微课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使英语口语教学能够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展开,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差异安排教学内容、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英语口语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四,微课教学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受网络开放性影响,微课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是英语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资料的流通、应用效率更高,知识及教学经验的传播更为迅速、广阔,有效的提升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综合水平。

二、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分析

三、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因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模式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摸索,而新事物的发展一定具有两面性,可能朝着预想的好方向发展,也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有问题并不奇怪,有效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参与英语口语教学的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参与活动等都很被动。第二,师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想、方式都不太成熟,一方面,有的老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使教学更加模式化、约束了教学的灵活性,还有可能造成学生迷恋网络的行为,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屑一顾,对于微课等教学方式也存在这一定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有的老师却过分的依赖信息技术,“完全”让多媒体代替自己上英语课、批改英语作业等,学生只需要与计算机、手机等进行人机交流,不需要找老师、也不好找老师,偶尔的师生交流也涉及不到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质,这一现象极不利于应用口语教学的创新和改革。第三,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不能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不能以学生将来的职业为基础开展,教学难以体现职业特点,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和英语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创造更广阔的英语口语学习空间。首先,要为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英语口语训练等活动服务,以不同的形势和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升英语能力,使学生在竞赛、训练等活动中有更好的成绩。其次,微课的应用应为英语口语教学服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各种通讯工具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再次,微课的应用打破了时间、空间对英语教学的限制,同时拓展了英语教学空间,学生通过互联网、电信网络等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除自己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微课外,学生还能广泛的接触到其他教育机构、个人等发布的课件、微课等学习资料,还能与更多的人进行英语口语学习交流,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空间就被无限的扩大,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更能发现很多有趣的英语口语学习路径,使其对英语口语学习、练习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积极的参与中实现了自身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自身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微课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也应坚持这一理念。第一,通过微课提供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英语知识学习就是一种语言学习的概念,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英语知识在交流、沟通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微课的观看、学习等,避免学生被“泛滥”的网络资源所迷惑,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第三,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制作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教学微课,巧妙设计微课制作中的场景、情境等,使学生体会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教师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070-02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也指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3)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4)对学生的教学和测试进行分级管理;(5)结合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6)正确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7)积极引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条件。

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详细分析,不难解读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重点。区别于本科院校更为学术性的英语教学,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始终围绕“职业性”和“实用性”这两个鲜明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广东省自2010年起面向全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组织开展了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由说课和授课两个环节组成。参赛教师不仅要简明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组织,还要在在授课环节,和学生配合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赛突出呈现教师对授课内容的编排,课堂组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并从学生角度,反馈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高度契合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阶段性检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强有力工具。

一、大赛的特点

(一)比赛时间限制凸显教师基本功

在比赛中,参赛教师现场抽取题目,经过一个小时准备,在5分钟内完成说课和15分钟的授课演示。说课部分要求用全英文介绍授课理念、教学目标、方法和手段。在1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教师需要完成“引入——语言输入——课堂活动——语言输出——课堂评估”的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授课内容,解决难点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精炼授课过程,把握教学节奏,优化课堂设计,最大化完成授课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赛考察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二)授课内容注重实用性和职业性

基于《高级职业英语》教程,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共有30个题目,包含自我介绍、求职面试、职业规划、产品推销、网上创业、会议组织、网络贸易、现代管理、应对压力和办公室事务等日常涉外交际和商务活动范畴。这些题目突出职场定位,强调实用性和职业性,与时俱进、目的明确。同时,大赛还注重题目的新鲜度,定期更新和替换原有题目,以保持比赛的活力和时效性。

(三)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先进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在比赛中,任务教学法因其重点突出,教学效果明显,被广为使用。交际法教学因为互动效果良好,课堂气氛佳,也颇受青睐。教师们也大量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同时,参赛教师大部分都能将授课内容扩展到社会、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入新鲜有趣的补充内容,使课堂真正做到实用性、职业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英语课堂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缺乏互动,学生被动接受语言而不是主动习得。在比赛中,参赛教师都在努力建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组织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将教师“讲授”的功能弱化。相比起传统的解说者,现在的英语教师更多扮演了引导者、构建者的角色。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引入语言知识点;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了学习的管理者,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极大增强,也解决了以往师生互动不多、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无法及时纠错和实时评估的问题。

二、教学技能大赛带来的启发

·教学教法·以教师技能大赛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一)“双师型”教师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某一行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较快适应生产一线岗位的要求。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来说,不仅需要专业英语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我国高职高专教师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企业或行业人才任教比例相对较小,教师自身职业技能存在缺失。在比赛中,“双师型”英语教师缺失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很多教师对稍显专业的比赛题目缺乏了解,课堂内容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设计安排更有深度的课堂活动,从而影响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实践符合要求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二)教学设计仍需优化

“教法大于内容”,好的教师必须是教学法的专家,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体现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进入网络时代后,各种英语音频、视频文件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如何把这些形式生动、内容活泼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真正为教学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编排上更花心思。在比赛中,有些教师虽然教学资源丰富,但教学设计生硬呆板,各个教学环节“各自为政”缺乏合理流畅的衔接,整个教学过程更像是音频、视频资料的演示会;有些教师过分追求学生主导和师生互动,缺乏必要的语言输入和教师引导,也让整体课堂显得随意。因此,我们仍然要加强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讨。

(三)英语测试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广东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对教学效果的评判,也建立在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考察上。但在常规的教学中,英语测试还是通过传统的笔试来进行,读、写技能占比很大,听力比重小,对“说”的评测则完全缺失。英语测试是教学的风向标,在测试中占比大的读、写必然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重点,听、说退居次席。而这刚好是和课程教学要求相悖的。因此,对高职高专英语测试体系进行改革,构建更符合高职高专需求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好促进英语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技能大赛只是它其中的一部分。教师技能大赛既是英语教改成果的体现,也直接反映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前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唐锡海.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2002(04):121-123.

[3]张明.从英语技能大赛看高职英语教育[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91-93.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4

关键词:英语技能大赛,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课程体系,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 大赛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举行的英语口语大赛有“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 “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还有自治区举行的英语口语大赛等。这些大赛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积极参与的英语教育界的盛会。既是全国高职学生切磋职业英语技能, 展示职业风采的舞台, 同时也是总览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窗口。口语大赛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选拔, 其中“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则更是专注于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以及职场交往能力, 它话题所涉及的范围面之广和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比赛所远远不能比的。

英语技能大赛根据2000 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本文简称《基本要求》) 出发, 切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认为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 学生会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并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从而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总之,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不仅激发了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展示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成果, 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成果。英语口语技能赛项为展示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口语才能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突出了“职场实用口语”的特色, 通过竞赛所考查的能力培养与日常英语教学相结合, 探索如何更好地转化大赛相关资源以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 这些对于进一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赛题型和内容

现以2014年“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决赛内容为例, 内容由脱稿发言、现场描述、情景交流和辩论等四部分构成, 脱稿发言内容包括欢迎欢送辞、会议主持、导游辞等;现场描述部分要求选手抽取一幅表现某情景的表格、图画或广告等, 并根据所给的内容 (如环境问题、社会现象等) 进行口头描述;情景交流的内容涉及一般日常交际, 如欢迎接送的日程安排、企业产品介绍或外贸业务, 比如合同的签订或客户投诉等。而辩论部分则要求选手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对所呈现的某一观点或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全面的口头阐述和分析并进行辩论。

因此, “尊重人”和“满足现代职场对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大赛的特点。“全国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 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是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代表之一, 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将“人的发展、人的能力和人的风采”成功融为一体, 真正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养起到了支持和内化作用。而对于参加英语技能大赛的学院来说, 参加大赛能了解目前行业要求, 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培养一批优秀学生, 大赛的指挥棒则代表了目前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

3 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3.1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办学的主题思想和“指挥棒”。高职英语技能的比赛题目采取了图表、图画、广告的方式, 要求学生发挥其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能力, 并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现实的实际问题来设计竞赛内容, 充分体现了“以任务为引领, 以项目为载体,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这使得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真实的工作场景为任务, 优化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方法, 从而使高职英语教育管理工作者们尤其重视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 以采用适合不同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不想学英语走到边学英语边思考的道路上来。

3.2促进教学设计的完善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犹如大楼的蓝图, 没有设计师事先完美的规划, 哪有今天的高楼林立, 所以说教法大于内容, 优秀的教师肯定是教学法的专家。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内容从脱稿发言到情景交流, 其比赛的主题都与高职学生将来面临的职业息息相关。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要以职业能力为杠杆设计职业标准, 并以职业标准为准则编写英语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从而打破传统的以语言知识内容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模式。例如:在讲旅游这一话题时, 旅游专业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分饰不同的角色如导游和游客, 充分体验在旅游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解决这一问题;客运服务专业的学生, 可以让学生模拟乘务人员和旅客, 在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 处理列车上所发生的事情。

3.3更新教材内容

以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内容来讲, 其主题与行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产业情况、人口变化、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等, 这说明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将语言点作为学习内容, 更要以其专业作为教学背景。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就显得尤其重要。高品质的教材对于事实的把握、语言的学习, 文化的运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 突出行业特征并具有时代特色的教材才会对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有一定指导性作用。如果需要, 可根据当地学院的情况选用更合适的教材。 另外, 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写适合本院学习而又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作为本学院的公共英语教材。通过学术委员会的审查客观公正地评价, 配合高职教材用于教学, 并及时更新欠佳的部分。

3.4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模式, 以考试作为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单一评价模式目前是应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了, 英语课不一定非要坐在教室里上, 可以到相关的企业去实践, 建立一系列形成性评价机制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形成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 以英语能力测试A/B级为标尺来衡量英语教学水平的高低显得非常地单一。而加强与优秀教育平台和教育专家的交流与互动, 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课堂都可以作为教学评价机制。

3.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主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增强其职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在当前非常有限的英语教学课堂中, 如此有限的课时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练习。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 学生还可以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使英语教学向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上的各种学习软件, 比如聊天室, 和英文学习网站, 并学习英文歌曲, 观看海外大片,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听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语言词汇发展动态并欣赏国外的风土人情, 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习惯等。老师在布置作业时,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英文学习网站, 练习听力, 并收集网络聊天用语, 学院可以免费向学生开放学校的网络,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要求学生每周与英语为母语的网友聊天若干时间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4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

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确启发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 但要真正行之有效地实施这些措施, 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教学管理部门还存在一些陈旧腐朽的观念。其次高职学院目前仍然普遍实行英语大班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语言交际的有效开展, 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且层次不齐的学生在一起上课, 不利于发挥人人参与的教学要求, 分层教学还未全面实现。再次, 很多学生借自主学习的理由沉迷于网络, 交友不慎等所引起的突发事件屡出不穷。所以如何把大赛所考查的能力培养与日常英语教学相结合, 如何更好地转化大赛相关资源以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 这些对于进一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贵勇.“情境教育”理论的操作特点[J].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3) .

[2]周成海.教师教育范式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1.

[3]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百玲, 阎涛.英语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实践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 (4) .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5

综合知识测试题

一.简答题

1.“八卦”分别代表的含义? 2.海岸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3.请说出日、月蚀的发生条件。4.苏州四大园林指的是哪几处园林? 5.韦驮简介。6.沈阳故宫简介。

7.中国现存著名的楼阁有哪些? 8.少林寺简介。9.景德镇瓷器简介。10.王老吉简介。

11.地陪欢迎词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12.简述地陪抵达景点后的导游服务工作内容。13.全陪应如何做好旅游团入住饭店的服务? 14.当旅游团发生治安事故时,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15.当旅游团发生火灾事故时,导游员应如何处理? 16.地陪应如何做好计划内文娱活动的导游服务工作?

17.遇到不可抗力而造成旅游计划的被迫改变,导游员应采取哪些措施? 18.导游讲解语言的运用应注意哪些方面?

19.导游讲解方法是导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列举8 种导游讲解方法。20.在正式的宴会厅内安排桌次时,要注意哪些原则?

二.案例分析题

1.王先生欲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的西藏旅游团,在咨询时旅行社提供给王先生一张宣传单,看到宣传单上写明住宿标准为三星级饭店时,王先生决定参团。随后旅行社拿出合同请王先生签字,王先生没有仔细阅读合同就签了字。到达拉萨后,王先生发现其入住的并不是三星级饭店,而是普通的经济型饭店。王先生遂电话至旅行社核实,旅行社回复称,合同上写明该团住宿标准为经济型饭店,旅行社没有违反合同约定。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2011年3月7日,西安某旅行社在杨凌示范区工商局注册,工商执照登记名称为“西安某旅行社杨凌高新区营业部”,未向杨凌示范区旅游局备案经营旅游业务。2011年6月22日,西安某旅行社“杨凌营业部”更名为西安某旅行社“杨凌分社”。期间,杨凌示范区旅游局多次要求该分社提供备案资料,但该分社一直未予备案。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3.8月9日,泰国都市航空公司由普吉飞香港的E8256航班因机况原因被泰国航空管理当局禁止起飞,造成9日、10日、11日准备赴香港的近300名中国旅游者滞留普吉岛。经中国驻泰国领事人员协调,泰国都市航空公司向滞留旅游者提供了饮水、餐食及住宿。到12日,已有部分旅游者自行购票回国。13日,普吉府旅游体育局协调安排滞留旅游者226人分两批赴曼谷,目前两批旅游者已在曼谷入住,将安排分批回国,费用由都市航空公司承担。经了解,泰国都市航空公司是一家小型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廉价航空业务,抗风险能力较弱。试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6

关键词:护理技能大赛;卫生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61-0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江苏省教育厅提出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四个覆盖”要求,即覆盖每所职业院校、覆盖每个专业、覆盖每位专业教师和覆盖每位学生;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实现“四个促进”,即促进办学模式改革,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自从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举办以来,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围绕护理技能大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护生的实践技能显著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参加护理技能大赛对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护理专业教师素质、实训基地建设与校院合作水平及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都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以技能大赛为动力,激发护生学习热情

通过广泛的学生动员、推荐与报名、组织策划、技能培训、技能考核,层层选拔,使护生感受到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营造浓厚的氛围,从而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其人文关怀精神。

1. 精心选拔。参赛选手的选拔通过初选、面试、预赛、集训、决赛产生。初试:根据学生的学分积和教师推荐选拔100名学生;面试:根据学生形象、语言表达和各学期技能考核成绩选拔50名学生;预赛:经过静脉输液和无菌技术两项操作比赛,挑选出24名学生;集训:根据学生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选拔出12名学生集训;决赛:根据在集训期间的综合表现,选出10名(高职4名、中职4名、教师2名)正式参赛选手。

2. 周密计划。在大赛前三个月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选手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技能、礼仪、心理、模拟大赛五项。下表为我校历年参加省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与获奖统计情况。

对参加技能大赛的护生进行调查与回访,发现护生工作后能成为护理能手和专业骨干,医院普遍认为参加大赛比不参加大赛的护生操作动作熟练敏捷、大方舒展,与病人沟通良好,综合素质高,更受病人欢迎。

二、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确保技能大赛的成功实施,我校组建技能大赛校指导教师团队,共同参与大赛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分别对每个参赛项目的理论和操作流程进行充分研究学习和临床实践。笔者担任护理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认真研读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查看大量护理技能操作视频,取其精华,在指导参赛选手时将每一条评分标准都落实到护理技能操作中,不能在操作中体现的进行适当口述。通过对参赛项目进行循序渐进、追求完美的训练,使选手的操作做到正确、流畅、优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或直接参赛,接受大赛的锤炼,并将技能大赛的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也使护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笔者作为2009年和2012年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共指导我校六位参赛选手,其中获一等奖二人、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三人,所指导的选手获奖率达100%。

三、以技能大赛为导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我校根据大赛的要求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模式进行做中教、做中学课堂设计,如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室由教师示教,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反复练习,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从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认识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提倡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行了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并根据技能大赛的要求和标准编写了校本教材《护理技能大赛指南》,将技能大赛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汇编和细化,并不断完善与改进,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条件是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我校自2009年以来共承办了三次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我们以护理技能大赛为抓手,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加强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目前具有一万余平方米的实训场地,一千余万元与临床无缝接轨的先进设备,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为护理实践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使护生能够在与临床零距离的仿真实训环境中得到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

五、以技能大赛为推手,促进校院合作

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准入、顶岗实习是公认的职业教育特色,技能大赛得到社会广泛参与和医院高度关注,我校从赛事选拔开始,就与医院展开了积极合作。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请省市各医院的护理专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技术指导及担任模拟大赛的评委,认真听取她们提出的宝贵意见,不断完善每项操作;同时派参赛选手和教师到医院临床实践,使选手在临床实践中了解临床护理新进展,掌握操作要领,提升专业技能,这样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医院的需求之间,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对接,同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从而很好地实现校院双赢。

六、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服务使各项护理工作均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提供更全程、更优质、更温馨、更安全的护理服务。而护生是否具有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能否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思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培养护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并将其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护生,以丰富知识和技能赢得护生的信任,使护生产生敬佩感,培养“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满意”及“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强调在护理技能操作过程中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注重病人的感受和舒适度;突出人文关怀,从而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技能大赛促进了护生综合素质和护理技能的不断提高,为护生今后走向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能大赛已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技能大赛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影响着学校在社会的声誉。通过护理技能大赛,我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就业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技能大赛是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为护生提供了展示风采与才艺的舞台,并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脱颖而出,对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职业技能和护士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作为护理技能大赛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把赛场的高技能应用到平时的护理专业教学之中,把比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更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最终使得所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以增强护生的职业自豪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慕琴玉.从护理技能操作大赛谈护理技能操作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7

关键词: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职业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逐步全球化发展,将英语教育与职业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高职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强调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概述

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是一种对参赛选手进行业务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性比赛,其出发点在于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此比赛受到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随着参赛选手人数与质量的提高,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高职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改革。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分为半决赛和决赛两个部分,在半决赛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描述职场、情景模块以及职场考验,通过半决赛的选手进行决赛选拔,前两个环节内容与半决赛一致,第三个环节替换为即席辩论。

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为全面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提供平台,在比赛中,选拔出很多优秀学生,同时,对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进行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不但存在语言表述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有思维模式问题。第一点,在比赛中,参赛选手选择较为单一的论证方式,大家不能够熟练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观点阐述;第二点,分析缺乏有力的分析论据,某些选手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对问题分析得不够彻底,不能够给人以说服力;第三点,逻辑思维不清晰,选手在进行观点表述前,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思维逻辑也比较混乱,而且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下,就更加无法进行清晰地表达;第四,缺乏收集信息能力,进行比赛前,选手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通过数据信息进行观点论证,而在实际中,很多选手不具备完善的信息收集能力,有时,某些选手收集了较为重要的新颖信息,但是顾虑到其正确表达,就采用比较老的信息,大大降低了选手在比赛中竞争力。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以逻辑作为基础,将人们平日的实际思维与心理的倾向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其涉及的思考过程比较复杂,包括不同的技巧与态度,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涵盖解释、评估、分析、推理、说明以及自我的评估。在情感意向中,涉及到勇气、态度、品格、信念以及情商等。

在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中,其比赛各环节所涉及的标准与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存在着一致性,由此可见,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中,不仅要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且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开展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通过参赛选手的临场发挥情况发现,虽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由于批判性思维能力较低,导致学生的分析、推理以及交际能力都相对较低,很多学生仅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语言逻辑性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够高,缺乏条理性,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够深入。在教师教学时,多会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模式,并且收获了一些较好的效果,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改革,可是,由于批判性思维意识薄弱导致语言存在着重复的问题,这也为从教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带动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英语职业能力。

三、提高英语职业能力的途径

一方面,要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批判性思维意识。如果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多数是英语专业出身,并没有很系统地学习过逻辑学,没有经过专业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不会对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因此,就很难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通过语言表达呈现出思维逻辑。语言作为思维存在与表达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提高了学生英语职业能力,可以从本质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使学生对具体事物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备严谨与清楚的抽象概念表达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实用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提高了高职院校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进一步促进了高职英语教育改革。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听说方面,并且采用情景式教学,提高了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仍旧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英语交流。

参考文献

[1]李姣娇.职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249.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8

1.1 符合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新的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 强调“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 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学习目标。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突出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能力创造的特点, 符合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1.2 符合塑造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内容分为能力测试, 情景交流, 职场应用。能力测试为卷面考试, 主要考察选手英语基本功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情景交流是两人合作环节, 选手A在90秒内用英语对一组图片做出描述及个人见解;选手B与裁判员进行90秒互动问答, 此环节的内容是与生活或工作紧密相关的。职场应用也是两人合作项目, 第一步为按照任务单完成一个与职业场景相关的任务并提交任务解决方案, 第二步选手A陈述任务完成情况, 选手B回答裁判员的问题。从大赛内容上看, 比赛的理念要求学生不仅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而且要有人际交流, 逻辑思维, 职业技能, 舞台展现等能力。如能将比赛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就可把职业素养融合到英语教学中, 把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3 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应用性工作, 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也有相应的英语要求, 比如有流利娴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能力, 但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经调查, 很多学生都认为将来工作完全用不到英语, 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如果将英语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引入英语课堂中, 帮助学生在特定的职场中使用英语, 将来学生则能在职场中胸有成竹。而且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高职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高职英语突出职业特色, 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突出高职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 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职业情境,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2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2.1 教学内容与职业结合, 树立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

调整教材内容, 将教学内容与职业情景相结合。高职英语一年级教材可增加接近学生学习生活情景的内容, 但是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就可侧重对将来可能接触的职业场景的内容的学习。比如可以结合英语技能大赛中情景交流环节, 内容与职场相关。在教材内容改革的同时, 也提高了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英语教师需有更广泛的知识。因大部分专业教师的英语素养无法达到教学需求, 只能要求英语教师将英语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职场场景, 结合学生兴趣, 重组教材内容, 将已有的英语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上课。

2.2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英语教学方法的促进作用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突出合作精神, 以学生为中心, 职场情景任务执行力的竞赛特点。因此应总结大赛体现的教学方法, 将这些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地引入到真实课堂。

2.2.1 合作式教学模式

具有合作精神的竞赛特点启发了合作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相互依赖感, 个人责任感。合作学习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使用并运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 任务的设置难度不宜太大, 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 比如可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 让每组学生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 计划表中可包括社会实践, 健身活动, 娱乐活动等, 然后把计划表写下来, 务必要求学生在制定计划表时只能用英语交流, 这是一个难度不大, 能在课堂上能够实现的任务。类似这样的活动就能有效地把生活场景与语言结合起来。合作项目也是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在第三环节职场应用中的体现, 真实英语教学中可借鉴英语技能大赛的比赛模式。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也在合作项目学习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做到愉快并有创新性的学习。

2.2.2 情境教学法

通过职业英语技能大赛, 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也能促进英语教学。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或实物操作等, 将学生引入生动的职业或生活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酒店服务类专业比赛就是在酒店场景下发生的客户与酒店人员间的事件。将这个场景搬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则可设计成一副呈现“customer”, “hotel”“manager”“receptionist”的画面, 让学生根据情景变成短剧, 一个学生表演“customer———客户”, 一个学生表演“manager———经理”, 另一人表演“receptionist———前台”。编短剧之前, 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句型模板供参考。这个内容可以设计在一个单元的第三课堂。又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高职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safety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y”教师可增加与专业方向相关的内容, 比如学习如何描述施工场所的安全标示, 小组谈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或者可以两人编对话讨论如何求救, 以及学习工作场合安全事项的英语表达。让学生在专业方向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英语对未来工作的促进作用。如课堂教学能借鉴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来展开, 就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情境,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2.2.3 浸入式教学与问题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渗透进去。结合浸入式教学与问题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浸入式教学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 教师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 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知识。在中国, 大部分学校英语为第二语言, 即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内容, 且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浸入式教学使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但在具体实践中, 浸入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英语素养要求较高, 目前来看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可以借鉴浸入式教学的理念, 在英语课堂中要求教师全英模式授课, 其他专业课老师尽可能使用英语授课, 比如给出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等, 让学生无意识中接受更多的英语输入。

问题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线索,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设计职场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学生提升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创设一些开放式问题, 让学生讨论, 各抒己见, 给学生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技能, 学会思考, 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浸入式教学和问题型教学, 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在引导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 也应借鉴大赛形式, 改革职业英语教学评价模式。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评价方式可参考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 使技能大赛与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形成对接与融合, 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特色。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的要素主要包括笔试与口试, 笔试部分要求选手有扎实的基础与较强的理解与写作能力, 口试部分要求选手能做到如下几点:理解图片与信息理解与加工, 具有清晰流畅符合职业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并能完成任务。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摒弃以笔试分数为唯一的英语课程评价方式, 增加英语运用能力考核的模式。比如教师可将班级同学分为几组布置一个在学生能够完成的合作项目, 要求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对合作项目作出贡献, 贡献越多的学生最终的评价分数越高。评价过程突出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考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 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4 结语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与高职英语教学形成了良性互动, 对高职英语教学影响深远。广大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关注好每一届英语技能大赛动向, 并积极参与其中, 仔细分析大赛题目与评分标准, 并积极将这些资料运用到真实教学课堂中, 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真正达到“以赛促教, 以赛促改”的效果。

摘要: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已逐渐深入各职业院校, 作为各大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之一的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已经逐渐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文章针对英语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分析了将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引入高职院英语课堂的可行性, 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以及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英语技能大赛,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丽.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3 (27) :126-128.

[2]何文斐.英语技能大赛发展对职业英语教学改革反拨作用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3, 23 (10) :1366-1368.

[3]李庆.基于英语技能大赛对职校英语教改的探索[J].创新教育, 2013:21-24.

[4]刘晰.英语技能大赛倒逼高职英语教改:从“公共”到“职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3, 15 (2) :217-219.

[5]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9

职业技能大赛向来是高职学校很重视的比赛, 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它不仅是展示高职教育质量的窗口, 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良好测验。现在, 我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将竞技大赛摆在了核心的位置, 开展针对竞技大赛的各种活动和小型比赛, 这也使得竞技大赛成为了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最佳方式, 同时带动了地区内不同专业的技能实验训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几年来, 竞技大赛的内容朝着职业领域发展, 很多竞技的问题都是职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因此, 竞技大赛对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都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竞技大赛中, 英语口语大赛特点突出, 不少学生们都展现出很强的英语口语使用能力。如何在实用英语口语的大背景下, 立足口语大赛, 通过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 重新规划和设置其课程内容, 从而使得高职英语教育更加贴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是笔者最为感兴趣也是长期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口语技能大赛概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项目 (以下简称大赛) , 从2004 年开始举办,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国高职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开始为单独比赛, 在2011 年纳入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中。大赛主要分为三个比赛环节, 包括对职业场的描述、情景交流以及辩论。这三个环节都贴合职业实际环境, 通过口头陈述、与外教一对一交流、选手相互辩论等形式来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大赛以职业教育的特点为出发点, 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目的,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从校级、省级再到国家级, 成为了检验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与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契合点

2000 年教育部颁发的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中规定, 高职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立课时在180 到220 学时的英语课程, 来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应用知识和能力, 能够有符合职业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 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字典等翻译工具来自主学习英语知识;能够处理基础的日常口语交流以及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业务, 为今后英语的提升打下基础;在学习中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英语学习的规律, 弄清楚英语中听说读写的关系, 确保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能力都可以均衡协调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提升学生英语的听说技能成为了目前英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而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风向标, 高职英语口语大赛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对高职英语专业定位不清晰致使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而不可或缺的教育体系, 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尤其是培养理念以及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多的区别。前者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 从事生产以及管理和服务等行业。有鉴于此,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普通高等院校更加注重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建设, 而作为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用于实践, 提高应用水平。这种区别是两者之间最为重要、最为明显的区别。不过, 纵观国内高职教育, 英语课程设置和一般的高等院校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高职院校的教材往往借用其他高等院校教材, 或者是对这些教材进行删改、缩写。由于学术实力以及重视程度的关系, 高职院校很难拥有切合自身需求的教材, 教学计划往往混乱不堪。模糊的定位也使得高职院校学子在就业时无法凸显自身优势。

(二) 偏重课程设置的完整性, 忽视课程设置的效益观

盲目抄袭普通高等院校课程的完整性以及理论性, 这是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对于各类人才都有着极大的需求。而高职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 有研究者认为, 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 课程设置要从效益观的角度来入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 高职教育不能为了顾全完整的课程教育而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利益, 要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东西。实用性才是高职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随着社会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 各种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把握这种变化, 并将其反映到课程教学中去, 不断教授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 不断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三)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 而其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更不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作用。这些学生的词汇量往往较少, 难以用英语进行较为顺畅的交流。这些挫折和困难也常常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最后甚至厌恶英语学习。这种情况不可谓不严重, 最后必将导致英语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学生竞争力难以提高。

四、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对策分析

(一) 避免照搬大学英语课程, 从实用以及职业性出发真正体现高职特色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职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要求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因此, 高职院校课程的设计以及教学内容应该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题和目标。课程设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层次,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另一方面更要有助于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得上述要求得以更好地实现呢?那就要将应用性和实践性充分重视起来, 贯穿在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二) 挑选适合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教材内容, 创设情景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不能照抄其他普通高校的英语教材, 可以采用符合自己学生实际水平的口语大赛的各种辅导书作为教材, 加强这些教材和学生专业之间的联系, 不断强化主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材的内容可以征询学生和教师的意见, 也可以向其他学校的前辈请教。教材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要有层次、有重点、有趣味, 避免生搬硬套, 避免乏味枯燥。可以设置各种趣味的情境, 使得学生和教师在其中能够自如地参与和学习。而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 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教育界热点问题, 使用各种途径, 借用各种材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得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 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创造大赛情境,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突出职业能力

在一些口语比赛中, 往往会让参赛选手从一堆卡片或者图标中抽取一个行业进行描述, 而且要有鲜明的观点。这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学习, 才能在不断的失败和经验中成长进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那些僵化的教材内容, 不能不允许学生怀疑和质问, 要不断创新求变。与此同时,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模仿大赛的环节设置, 从而使得学生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应对能力。比如在教材的某一章节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美国的国民财富与人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图文并茂地反映了这一点。那么作为英语教师,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仿比赛环节设置, 将全班同学划分成不同的小组, 让同学们在充分的讨论之后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论述。这种现场论述使得学生们不得不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 不得不关注教师的动态,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 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五、结语

简而言之,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全球联系更加紧密。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对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 甚至决定了人才的长远发展和命运。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英语比赛的重要价值,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带动全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种英语口语比赛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最好的检验, 另一方面还能使得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短期内得到飞速的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关注并进行教学制度改革, 尤其是课程改革, 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 体现学生特色, 将各种比赛环节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专业紧密结合,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萍.高职技能大赛 (英语口语) 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J].科技视界, 2013 (10) .

[2]朱孔花.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3 (10) .

[3]袁春梅.高职英语口语大赛与英语教学互动关系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 2014 (4) .

[4]王爱支.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材建设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2 (1) .

[5]苗国伟.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 .

[6]李春燕.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对策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7]滕叶.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

[8]曾润婷.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 .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10

关键词:高职,技能大赛,意义

0 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开办较晚,且多数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校转型而来,教学中仍然沿用中专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教学中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与企业的沟通,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诸多不适应。举办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展示高职教育的成果,增强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目前高职教育不能很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技能大赛的开展,成为引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可以有效的缩短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对于深化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技能大赛能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分析我国开展技能大赛以来每年的赛事,从大赛组织机构来看,有教育管理机构和高职院校,也有企业、行业;从大赛命题和裁判构成来看,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专家,也有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分析大赛人员构成,从教育机构出发,为了能了解企业对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了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参与大赛题目的设计,担任大赛裁判。从企业角度出发,为了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为企业寻求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机构,行业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出资赞助技能大赛,以物流技能大赛为例,先后有多家企业出自赞助。陕西省历届物流技能大赛,均邀请陕西省物流协会和陕西相关物流公司参与大赛活动,负责命题和担任裁判。在大赛中,通过校企双方交流,校方了解了企业用人要求,企业了解了人才培养状况,能及时发现企业所需的人才,在我省技能大赛中,就有企业在比赛现场招聘参赛学生为其员工的案例。

2 技能大赛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借鉴

在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院校通过交流和竞赛,能深刻体会到人才培养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能体会到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距离。就以物流技能大赛而言,首先要求高职学生要有一定的工作规划和设计的能力,其次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对高职学生管理、设计、规划能力的检验,也是对高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更是对高职学生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检验。

从先后担任省级高职和中职物流技能大赛评委,我深刻认识到:作为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在于除了要体现“技能型”,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设计与规划能力;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在于具备适当管理、设计、规划能力的基础上,有着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上与本科教育存在有一定的距离,但技能方面要优于本科生。因此,在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界定清楚高职专业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本科教育有什么区别?与中职、技校教育有什么区别?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切实达到高职办学的目的,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 技能大赛能有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文件)》明确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达到教学对“双师”素质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自于本科院校,且很少有企业锻炼的经历,即使有些学校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但企业考虑到安全和效益问题,使得多数挂职锻炼都流于形式,尤其是涉及特殊行业的师资,多数教师理论经验丰富,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从我参加的几届技能大赛来看,在设施设备操作上,确实有些指导教师能力欠缺,为参加比赛,多数学校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际操作指导教师。在比赛的准备、训练及竞赛中,可以使专任教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给学生指导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4 技能大赛能促使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多数学校专业设置大而全,但由于办学资金有限,这就造成了教学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日常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即使有实训条件,也非常简陋,如果不走出去参加技能大赛,这些学校一味的闭门造车,看不到培养的人才的不足。通过技能大赛的参加,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凡是企业给予很高评价、比赛结果理想的学校,实践条件相对较好。

对此,我有深刻体会,我们首次参加省内技能大赛,由于我们实践条件简陋,平常教学中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所以比赛中我们明显感到我们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其他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当然比赛成绩就很不理想。对此,企业也为我们提出很多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回校后,我们在校内实训条件受限制的基础上,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在企业专家参与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加强了校外实习环节,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学院举办讲座,一起探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逐步由单一能力训练型转向综合能力训练型。

5 技能大赛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技能大赛中,同样的比赛内容,不同的院校操作的进度、质量、比赛的结果不尽相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各高职院校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和选取不尽相同。以物流专业仓储学习领域为例,不同院校在教学中所设定的任务不同,学生对于任务的理解导致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不同。加之目前高职的教学内容仍然摆脱不了学科体系的影子,造成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而必须的教学内容要么学时不够,要么知识不全。

我认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完全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从不同岗位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人才的培养首先建立在单项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然后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分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否则,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再学专业课程,造成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对接上的断层,即使单项操作操作能力很强,但综合技能就不敢保证了。

以我所从事的铁道专业教学为例,教学内容上与学科体系相比虽然有所突破,但仍然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类别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基础课中有设施设备,主要学习设施设备的构成、原理、操作,例如车辆的构成、参数等,在后续学习的专业课程中,要用到设施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例如货物运输中要设计装车方案,必然要用到车辆的知识,而车辆的知识又学习的较早,到了该用的时候,老师认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不再讲解,而学生又忘记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对于车辆的相关知识不能和实际装车问题相结合综合应用,这就完全暴露了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问题。

参考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几乎所有专业都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当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改革,任务量大,工作复杂,需要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由于各高职院校在改革方面的步伐不同,使得培养的人才质量就有了差别。

6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学校为主,而培养的人才又是为企业所用,这样究竟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就很难保证了。其次,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评价任然停留在理论考试层面,即使有操作能力考核,但很难在整个考核分数中占主要成分。第三,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停留在最终培养结果的评价上,忽视了对培养过程的评价。

从高职技能大赛来看,竞赛的内容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考核,也凸显团队合作能力的检验。各参赛院校均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学习的尖子生参赛,但比赛的结果完全不同,其原因就是各院校对参赛选手的评价体系不同,致使比赛中出现种种不足。

所以,我认为,要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在整个评价体系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或行业的参与,在具体的考核中,要注重学生单项操作能力、综合操作能力的考核,重视对于培养过程的监控和考核,把理论考核作为辅助考核内容,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为主,适当考虑团队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考核,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攀登,迫切需要造就大批的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技能大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高职教育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2]陈炳和.以四个合一六个合一理念构建化工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J].中国职业教育,2006,(30).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11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专门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对于学生的培养工作,这样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认清自身优势,积极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那么,什么样的方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有利呢?高职院校组织的一些活动对高职学生有什么影响呢?对此,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影响,希望能使有关方面认清职业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升这一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作用。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现状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新途径,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有国家、省和市三个层面的职业技能大赛。一般而言,从市到国家的参赛选手层层选拔,最初就来源于各职业院校的技能比赛,这种形式的活动突出了职业技能的导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高职院校进行的职业技能大赛,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加向生产和服务一线迈进,能够凸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当前,职业技能大赛在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迅速地开展出来。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研究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然后分析调查结果做出结论,以促使社会各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教师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等更好的认识职业技能大赛,不断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1.调查对象。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经历的职业技能大赛数量和信息上的一致,本文选取某市职业大学的部分在校学生,本次调研涉及到的专业类别为文、理科各8个,总共有326名学生受到调研。其中男生占231名,女生95名。男女比例接近2.2∶1,与该校在校高职学生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2.调查内容。在本次调查中,设计了统一的调查问卷,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院系、专业、年级等情况。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影响力的调查主要从如下几个调查内容体现:首先是学生的参赛情况调查。这一项调查中包含学生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态度;学生入学至今参加过的职业技能大赛情况;对于赛事组织和赛事内容设置的了解情况;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和满意度调查。其次是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调查。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学校网络邮箱发送调查问卷形式,回收问卷307份,有效问卷301份,有效率为92.33%。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情况调研结果及分析。从回收的301份有效问卷中,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态度”情况统计,有56.32%的学生在参赛方面是积极主动的,在调查学生中,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呈现不关心和不积极的学生占比达到12.45%,这样的情况表明,即使当前的学生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普遍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但是,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并不关心,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影响力比较弱。剩下的学生认为对于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可有可无,学校应重视这部分群体,加大对这部分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感情上认同。

2.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经调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参与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人数有63人,其他的238人表示从未参加过。学生认为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调查评价情况,整体呈现出有着正面影响,得分相对而言都较高。这样的情况说明,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积极健康的,当然,对于那些从未参与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可能只是呈现出了主观上的愿望,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3.职业技能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情况影响。从调查问卷中的结果来看,有27名大三学生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他们认为职业技能大赛对于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影响最大。结合大赛实际情况分析,这可能与学生需要在参赛前和参赛期间经历大量的对比和淘汰活动相关。学生认为这些大赛的参与对于学生工作态度、职业角色适应性、与企业签约成功率、成功面试次数、录用企业规模、岗位的影响等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大赛的参与,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求职过程中薪酬的影响却与预期的增长不一致。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与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即使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证明学生能力,但是他们还需要经过自身的选拔和考核,在自身公司岗位上经过实际考察才能得到认可有关。

三、总结

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成长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人生观、态度观的影响更大于比赛结果。虽然对于学生后期就业预期而言,除了薪酬变化相对较为离奇,但是就整体而言,职业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还是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易娇艳.浅议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的影响[J].才

智,2014,29:44-45.

[2]贺桂桢,马莉.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J].学园,2013,

26:17+31.

[3]高洋.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力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8:177-178.

[4]王紫虹,游静,黄沛琛.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分析——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1,02:35-38.

[5]吴志立.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J].职教通讯,2013,26:25-27.

附注:本文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课题论文,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商科类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4C2041113。

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篇12

比赛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检验, 因而, 组建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此次大赛的指导教师核心成员从护理学院专业教师中选拔产生。指导教师中有专业带头人, 也有年轻的优秀教师, 他们既有吃苦耐劳精神, 又有丰富教学经验。在此次培训中、后期, 曾先后两次聘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护理专家和武汉中南医院的护理专家对参赛选手的各项操作进行指导。

2 选拔综合素质较强的参赛选手

参赛选手通过层层选拔、不断淘汰的方式决定, 刚开始选拔12名学生, 以后通过训练和校内比赛, 不断淘汰, 最后确定4名选手 (两名2009级学生和两名2010级学生) 。两名2009级学生均在三甲医院完成实习, 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且均被实习医院录用, 两名2010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 心理素质好。这些选手动手能力强, 分析问题能力强, 综合能力优秀。

3 明确护理技能大赛竞赛规程

本次护理大赛共设4个参赛项目, 均为个人比赛, 要求选手以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 按照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要求, 对患者实施整体而科学的护理。竞赛分别设置健康评估室、重症监护室 (ICU) 两个比赛场所。首先, 在健康评估室, 每位选手需要在20分钟内根据给出的临床案例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 以书面形式写出主要3条护理问题;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 列出主要4条护理措施;然后, 每位选手按抽取的参赛号进入相应的重症监护室, 在重症监护室 (ICU) , 每位选手需要在20分钟内连续完成徒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及密闭式静脉输液3项护理技术操作。明确了大赛竞赛规则也就明确了培训任务和目标, 这对选手的培训有指导意义。

另外, 明确大赛使用资源, 如心肺复苏仿生标准化病人、多参数监护仪、经济型静脉注射手臂组合类型, 了解大赛使用的医用纱布块、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单头) 等规格和型号。了解大赛使用CPR床、治疗车的高度等信息, 选手训练环境尽量模拟大赛现场, 使用资源与大赛要求保持一致, 以便大赛时正常发挥, 取得好成绩。训练期间要求信息畅通, 及时了解大赛动态。

4 科学合理的培训

这次大赛既有技能操作, 又有病案分析, 不仅要求选手动手能力强, 还要求选手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项操作题目是已知的, 病案分析涉及内外科常见多发病, 范围广, 选手随机抽取案例, 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培训, 一方面操作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 另一方面病案分析题目, 要准确找出首优护理问题并写出主要护理措施。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 指导教师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制订出合理的培训计划, 分阶段进行培训。第一阶段, 根据大赛制订的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训练选手完成操作项目的质量, 并选取70多个常见的内外科案例, 培训选手对常见内外科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第二阶段, 在高质量完成操作项目基础上, 训练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项操作。选取常见内外科急危重症案例, 让选手进行重点分析。第三阶段, 赛前仿真及模拟实训。模拟大赛现场, 按大赛竞赛规则, 先随机抽取案例做案例分析, 然后连续完成徒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及密闭式静脉输液3项护理技术操作。并请专业教师做评委, 赛后进行总结反思。这样既巩固选手的操作能力, 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比赛经验。

另外, 在训练中实行责任制, 一位教师负责一位选手的训练, 及时指出操作中的不足, 了解选手的心理情况, 在训练中注重人文关怀。选手训练很辛苦, 又担心大赛成绩, 指导教师应运用心理学知识与选手沟通, 使选手能轻装上阵, 正常发挥。

5 选手大赛信心培养

很多心理因素都会影响选手水平的正常发挥, 包括选手自身的心理因素及现场的外在因素。在平时训练过程中, 多给选手鼓励, 培养选手自信心。在大赛现场, 让选手熟悉环境, 了解现场情况, 包括心肺复苏模型、心电监护仪等, 比赛时做到心中有数, 忙而不乱。

6 参赛情况

共有206名选手参加竞赛, 分别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52个代表队。选手展示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校4名选手敢于竞争, 以其良好的心态和扎实的功底脱

我省护生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来平

(庆阳市卫生学校, 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加强技能大赛制度的研究, 对于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引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使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总结我省护生技能大赛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提出规范办学资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明确参赛选手的选拔范围是提高比赛质量的基本保证, 培训参赛选手和评委是比赛公平、公正的前提, 提高教学质量是比赛取胜的根本措施等对策。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纳入“三校生”入学考试成绩, 职业学校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就成为各职业学校常规工作之一, 学生能否入围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参赛学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生技能大赛, 为学生创造了“三校生”考试加分机会, 同时扩大了学校知名度。我省举办的几次学生护理技能大赛比较成功, 获得社会好评, 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有必要进行探讨, 以期今后此类比赛更加完善。

1存在问题

1.1护理专业办学资质良莠不齐

护理属于比较特殊的行业, 办学资质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好, 有些县级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开设了护理专业, 实际上既不具有资质的专业教师, 也无规范的实验及实训基地, 不具备办学条件, 主要通过挂靠的办法取得了招生资格, 客观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整个护理行业毕业生护理技能水平下降。

1.2参赛选手层次不一、比例失调

参赛选手的选拔大多经过各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当地职业学校以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层层选拔, 好中选优。我

颖而出, 不负众望, 载誉而归。其中两名荣获一等奖, 1名荣获二等奖。

7 总结与思考

本次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与平时教学质量有很大关系, 我校一贯遵循“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成才理念和新人才观, 定期举办技能大赛,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激励机制, 突出“做中学, 学中做”的职业特色, 营造“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积极探索“训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大赛项目训练和创新教育的结合, 提高教师教学文章编号:1671-1246 (2013) 06-0091-02

校作为市级职业学校学生护理技能大赛组织单位、省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参与学校, 在此工作过程中发现参赛选手存在资格界定不清现象。参与学校有市级卫生学校、市级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学校, 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县级职业学校参与技能大赛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很差, 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实训课, 学生只是到医院见习几次, 之所以让学生参赛, 一是为完成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比赛指标, 二是为了学生参加“三校生”考试加分。所以, 相当一部分县级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就是冲着“三校生”考试加分来的, 参赛的目的性比较单一。这些学校虽然多数选手没有入选代表所在市参加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但在当地选拔比赛中或多或少得到奖励, 参赛选手“三校生”考试有了加分项目, 但是参与比赛的学生必定是少数, 能考上专科、本科的更是凤毛麟角。

参与比赛的选手名额是以学校为单位计算的, 市、县级职业学校开办护理专业的人比较少, 正规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多, 两者差距非常大。这样, 市、县级职校参加技能比赛的选手比例大, 正规卫校参与比赛的选手比例小, 不公之处显而易见。

1.3护理技能大赛需要完善的细节

全省护理大赛参与学校多、选手多、比赛内容丰富、赛程

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通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促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 为探索新的护理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 将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的改革和发展[1]。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专家决策咨询下一篇:散文教学中悟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