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权

2024-09-23

行政执法权(共12篇)

行政执法权 篇1

一、消防行政执法权界定

(一)消防行政执法权概念

消防行政执法权就是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具有行使行政执法权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行使消防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能过程中的权限。

(二)消防行政执法权的主体

消防行政执法权属于政府行政执法权的范畴。消防法第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本级行政区域的消防监管职能,根据此规定,消防行政执法权的主体是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消防行政执法权的属性

消防行政执法属于具体行政行为。首先,消防行政执法权具有特定性,即针对具体事项、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其次消防行政执法权具有单方面性,即这种行政行为无须取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行政执法;再次,消防行政执法权具有权利义务相关性,即通过行使执法权影响行政相对人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到相对人的切身利益。

二、消防行政执法权的内容

消防行政执法的内容是消防行政主体执法过程中采取的执法行为和直接涉及的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消防监督检查权

消防监督检查权是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所管辖的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检查。消防法53条规定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所管辖的单位进行守法监督,即对辖区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第54条规定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防火检查职权,即在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有权责令其整改以消除隐患、对其实施查封措施。根据以上法律条文,公安消防机构监督辖区内人们对消防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在消防监督检查的时候,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对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且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单位或个人采取临时查封的执法措施。

(二)消防行政处罚权

行政处罚一般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给予的惩戒或制裁。由于行政处罚具有侵益性,即具有限制或剥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及利益的内在特征,所以行政处罚需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不论在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是如此。对于消防行政处罚权而言,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行政相对人进行处罚。在消防法中规定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罚款、警告、拘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等。

三、消防行政执法权的责任

(一)行政责任

从广义上说行政责任便是行政法律规范要求行政主体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从狭义来说,它是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就消防行政执法权而言,行政责任就是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行政行为中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不履行法律义务而依法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消防行政执法权的行政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消防宣传教育、建筑设计文件消防审核、建设工程的消防验收与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前消防检查、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灭火业务指导、接受监督、行政处分等。

(二)刑事责任

如果在消防行政执法中出现消防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三种情形,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且构成犯罪的,消防执法人员需承担刑事责任。

1.滥用职权罪

2009年12月底,时任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的被告人严某某明知某网吧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仍违规决定给该网吧发放《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致使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网吧顺利开业。2013年4月14日5时40分许,网吧发生火灾,火灾迅速蔓延并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51.78万元的严重后果。法院认定被告人严某某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2.玩忽职守罪

2014年4月8日,某消防大队对某木业公司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被告人巴某某某身为消防大队大队长,检查时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该公司存在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允许其“边整改边生产”,酿成该木业公司2014年5月20日发生火灾,造成死亡三人,受伤二人,直接经济损失3273182元的火灾爆炸事故。被告人巴某某某犯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3.受贿罪

2006年至2012年,被告人杨某某在消防部门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或者以帮助他人承揽消防工程为名,多次向他人索要钱款;多次要求房地产开发公司按其指定的价格销售房屋,指定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以此索取贿赂,杨某某受贿数额共计1842888.64元。法院认为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

四、消防行政执法权的边界——合法性与合理性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即依法行政,属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范畴。它要求行政主体根据国家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行使行政权,从而在实体和程序上获得合法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六个方面。总的来说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所谓的实体合法,就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从而影响行政相对人利益的时候,能够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调整其权利义务。所谓的程序合法,就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时候要采取法律规定的程序,比如依法取证、依法检查、依法告知、依法听证等等。不能单纯的认为只要按照法律规定不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加重其负担就达到了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程序的瑕疵同样是对合法性的否定。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在国家管理中不仅有合法性问题,而且还有合理性问题,”行政合理性原则主要出于对行政公权力的约束以及“有限政府”论的学说,也就是说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不仅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里活动,而且还要尽可能约束其行为,以免在这种活动中过分干预相对人的权益,从而产生不适当的处理结果。现代行政法关于行政合理性原则还有一些新的人权标准,比如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文明执法、对自由和私权干预的最小化等等。在社会层面,行政行为还应当考虑过程和结果是否公平、是否符合公众的合理期待、是否符合一般人能接受的标准、是否符合惯例和社会风俗等等。在我国,学界通常把失当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作为一对相应的概念加以研究,前者指滥用法律授权,是一个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度”的把握问题,而后者是超越了法律的授权,触犯禁止性规定的问题,但二者同属行政执法权的边界。

摘要:消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消防行政执法权包括消防监督检查权和消防行政处罚权。消防行政执法权的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消防行政执法权的行使体现了权责统一,其边界是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统一。

关键词:消防,行政,执法权,边界

参考文献

[1]黄仕红.论行政处罚的法定原则[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5(5).

[2]王显光,王春英.浅析行政责任[J].知识经济,2010(8).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5条.2004年3月22日国发(2004)10号.

[4]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88.

行政执法权 篇2

姓名: 部门:

一、单选题

1、行政处罚的种类中,不包括()。

A.罚款 B.责令停产停业 C.行政拘留 D.强制隔离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由()行使。

A.权力机关 B.人民政府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3、当场收缴的罚款,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执法人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A.1 B.2 C.3 D.44、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由()决定。A、该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B、上一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C、该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 D、上一级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

5、下列选项中,()是行政处罚主体。

A.**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B.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

C.**市城管监察大队 D.**市城管监察大队收费中队

6、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公民处以()以下罚款或警告的适用简易程序。

A.50元 B.500元 C.1000元 D.2000元

8、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对单位进行罚款的上限是()。

A.5000元 B.3000元 C.2000元 D.1000元

9、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要求,对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进行建设的,由()管理,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由()管理。

A.城管局 规划局 B.规划局 城管局 C.住建局 规划局 D.规划局 住建局

10、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记者的人员使用手机进行录像。如果你是这两名城管队员,应当如何处理该局面。

17、一城管队员在路上巡查时,发现一市民有违反《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规定的行为,准备当场对其实施行政处罚,请结合《行政处罚法》的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哪些情况下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②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

③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的内容是什么?

行政执法权 篇3

关键词:农业;综合执法;执法水平

引言

2004年3月国务院国发[2004]10号文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印发,2004年11月农业部农政发[2004]4号农业部关于继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2008年12月农业部农政发[2008]2号文件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印发

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237个市(地)、2286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县级覆盖率达到应建比例的98.2%,农业综合执法县级全覆盖目标基本实现。经过数年的发展,很多农村的执法大队通过强化综合执法队伍的管理和相应制度的建设,有效的提升了执法大队的业务能力,对于当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农业安全以及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过农业综合执法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法制观念薄弱,综合素质相对低下的问题,因此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的主要措施分析

1.1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建设 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要设立综合执法机构。很多县市为了加强农业执法水平,对农业执法资源进行了整合,需要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相应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并明确综合执法大队的组织结构,形成农业综合执法的骨干力量。第二要明确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职能,一般而言目前综合执法大队的主要职能主要是负责农作物种子以及农药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对植物新品种以及农村野生植物的保护。第三要完善执法手段,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保障执法机构的经费,这需要政府将其纳入财政经费预算,确保执法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执法手段,在执法过程杜绝暴力执法的问题。1.2 注重执法规范建设

为了保障农业综合执法行为的公正公平公开,需要组织全体综合执法大队人员认真学习,提升综合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聘请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法律专家进行培训,还需要建设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规范制度,执法人员要通过培训进行上岗,在执法过程中要要进行亮证执法,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的法律文件行使行政处罚权利。违法案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三公,行政处罚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1.3 完善执法制度建设

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完善,首先要建设投诉举报制度。在综合执法大队设立举报电话,综合大队的办公室需要配置专业人员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并接待投诉举报人,并如实登记当事人的相关联系方式,当出现投诉或者举报之后,需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相关情况向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回报。然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法机关效能建设的相关规定,并被直接服务的对象投诉,或者是违反了国家新规定的行风建设行为规范,存在明显的吃拿卡要等行为,以及严重影响到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形象是,都要给予责任追究,刑事案件交由司法机关处理。第三要建立备案制度,当综合执法大队出现行政处罚金额超过2000元或者以上的案件,则要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四要建立报告制度,遇到重大以及突发性的农业安全时间要随时报告相关部门。

1.4 完善执法监督制度

有了综合执法大队,就要有相应的执法监督人员,因为目前综合执法大队还属于行政系统,其执法范围相对界限模糊,如果缺少了相应的监管,很容易造成执法存在问题,因此很多城市农村在建立综合执法大队的同时,还聘请专业的监督员,对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进行有效监督,这能够有效的促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将执法工作落实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下执行。在提升执法水平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监督管理人员日常的监督主要包括是否建立了农资商品经销台账,是否出具信誉卡以及是否出现经营假劣伪冒农资产品,对辖区之内的农资门店定期进行监督,配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展开农资市场整顿,特别是对高毒农药的整顿。

2 总结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规模化的发展,通过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执法组织来加强农村执法,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设立相应的执法机构的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制度,特别是监督制度,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农业执法水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朱华兴,潘锦平.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势在必行[J]. 中国牧业通讯. 2010(01)

行政执法权 篇4

关键词:行政执法,边防行政检查,统一性

一、边防行政执法统一性的渊源

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行政执法是指除制定或解释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外行政处理、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以及行政处罚行为。边防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的一种, 而在研究统一性时的边防行政执法亦是指在狭义状态下的边防行政检查。边防行政检查机关履行行政执法的职能, 由于边防行政检查工作影响我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因而边防行政检查工作则是一项涉外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工作。我国对边防行政执法进行多层级的行政管理体制, 而在立法方面, 从中央到地方也形成了不同位阶的法律体系。而WTO规则则要求成员国在国内统一实施其规则内容, 据此, 需要在多层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多位阶的法律规范之下寻求边防行政执法的统一性。而坚持边防行政执法的统一性, 对边防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坚持边防行政执法的统一性要求在多位阶的法律规范中寻求统一, 不能出现上下矛盾或者同级矛盾的法律规范。其次, 坚持边防行政执法的统一性多层级的边防行政执法机关在实践中统一对现有法律规范的认识, 同时根据既有的法律规定依法检查。此外,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国家理念, 为了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 需要统一立法、执法, 最终“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1]

二、边防行政执法统一性的具体内容

(一) 理念统一

理念统一是边防行政检查统一性的首要问题, 在我国基层的边防行政检查机关中, 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边防行政检查理念, 加之工作人员依法检查的意识并不是很强, 例如有些边防行政检查站是由现役军人执行检查工作的, 而“没有把边防行政检查站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2]此外, 边防行政检查人员的证据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异,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执法理念。据此, 需要在边防行政检查工作中, 树立依法检查的理念。并重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联接, 在证据理念上达成统一性。

(二) 体制统一

我国在边防行政检查体制方面还缺乏统一性, 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一定差异。公安边防管理局是我国的边防行政检查主管机关, 我国实行现役武装军人检查体制, 在边防行政检查机关内部则由出现职业制和现役制并存的情况。而国外则实行公务员体制, 相对而言, 在体制上具有更强的统一性。据此, 我国需要健全边防行政检查体制, 实现边防行政检查管理体制的统一。为此, 需要整合相关的机构, 将边防行政检查机构改为职业制, 将边防行政检查权统一由公安部领导。而我国目前已经开展此项统一的实践, 并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领导体制统一后, 边防行政检查人员的着装和执法证件也能够做到形式上的统一。

(三) 依据统一

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 我国边防行政检查的依据是《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关于惩治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 (边) 境犯罪的补充规定》。由于涉及边防行政检查的法律规范比较少, 因而在实践中会出现一些边防行政检查行为没有相关法律支撑的情况。例如对于边防行政检查的具体职责以及如何行使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 法律并没有直接的规定, 由此导致, 实践的一些边防行政检查行为没有获得有效的法律支撑, 甚至会出现有些法律规范互相矛盾的情况。对此, 需要统一边防行政检查的实体法规定, 实现边防行政检查依据的统一, 最终迎合边防行政检查的需要。

(四) 职能统一

在边防行政检查中有的检查人员没有认真或者积极地履行自己的检查职责, 在履行职责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有的检查人员在实践中会出现越权的情况, 为非法活动提供通行便利, 以谋取个人利益。又例如有的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实行差别待遇, 将本应该通行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予通行。据此, 为了保障边防行政检查职能的统一, 需要边防行政检查人员转变思想, 积极履行自己的检查职责, 摈弃地方保护主义或者差别待遇的观念, 以遵守WTO的规则, 实现入世承诺。

(五) 方式统一

在实践中, 有些边防检查机关并没有实现边防检查方式的统一, 例如有些边防行政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实行较重的处罚, 而忽视了对行为人的教育。又例如有些边防行政检查人员在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出现重实体而轻程序的问题。对此, 需要改变现有的单一的边防行政检查的方式, 实现边防行政检查的多样化和统一性。具体来说, 应当增加边防行政检查的程序透明度, 规范检查行政检查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在管理中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

(六) 监督统一

我国目前在边防行政检查的监督工作中存在监督制度操作性不强和边防行政检查监督不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边防行政检查监督的统一性, 需要发挥行政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具体来说, 在内部建立严密的监督机制, 从源头上防止监督不力现象的存在。此外, 还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等外部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 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第一款。

行政执法权 篇5

为开阔眼界,领会、学习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4 月 9 日至10 日,我们城管局一行 11 人,前往上海世博园和杭州钱江新城学习、考察。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全球总人口的 55%将居住于城市。因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紧紧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环境、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始终在不断探索与完善,这也是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者的追求目标。

上海和杭州是 21 世纪中国最具代表的现代化金融、贸易及旅游城市,杭州还是中国最宜居的人文都市,城市品位、城市管理水平与理念都堪称楷模和经典。

在上海世博园,我们为完美的设计、和谐的布局、人文的关怀、环保的理念和科技的创新而深深折服。这里的每寸土、每片草、每棵树、每方水、每个建筑体都蕴含着“和谐”的城市管理理念。在园区,我们感慨万分的是绿地与道路的无缝链接; 价廉却物美,用树桩装饰外墙的公厕; 简洁而实用,几片毛竹搭成的休闲长椅;

清澈可见底,那布满水生植物的园区内河水环境……。

当夜幕降临时,黄浦江边,那成片整幢的高楼笼罩在变幻莫测的奇幻灯海之中,我们又在体验高科技给城市带来的勃勃生机。

由于时间的关系,从科技让人耳目一新的大上海,我们又匆匆来到了亦城亦村的旅游城市----杭州。

杭州的记忆是从西湖时代开始,那个“浓妆艳抹总相宜”的大自然神赐总是让我思路万千。当我们这几年感叹杭州在改善民生,打造最宜居城市的大手笔投入时,又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理念的超前。

钱江新城开发建设已有几年,如今,我们愣是没有看到一处踩坏的绿地,一块损坏的匝石,一片散落的废纸。严格的考核和高标准的管理,又是钱江时代给我们传递的另一种城管传奇精神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海世博园、杭州钱江新城之行,也是我们江东城市管理与服务者的一次学思之行……。

总结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有关行政执法:城市行政执法管理局外出考察心得体会的全部相关内容了,喜欢我们的可以继续关注其他的大全。

「行政复议」法制宣传总结模板

「从严治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

行政执法权 篇6

关键词:行政执法证据;行政诉讼证据;衔接;完善

一、概念及特征界定

1.行政执法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执法证据的概念应当是建立在对行政执法涵义的理解之上的,目前我国法律学术界对行政执法概念存有广义狭义的不同认识和主张。罗豪才、应松年教授主编的教科书《行政法学》中是较为广义的观点:“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是主管行政机关依法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狭义一点的理解又如杨惠基先生所著的《行政执法概论》一书中说:“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直接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和特定的行政事务采取措施并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行政执法证据的特征包括:①收集的主体是确定的。调查、收集、提供、运用行政执法证据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相对人。②证据的形式具有特定性。行政执法证据都是可观、可听、可触、可闻等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为实体状态的存在物,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言辞类证据。③证据的用途具有特定性。在证据内容方面,与行政决定相关的事实便是行政执法证据承载的信息所映射的唯一对象。④证据的内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行政事务的广泛性决定了行政事实涵盖了各方各面的专业技术,反映在行政证据上也一定的技术性和专业性。⑤审查证据的主体具有单方性和职权性。证据的收集是行政主体依职权进行的,不管是行政机关主动收集的证据或是由相对人提供的证据,它们都要经行政主体审查。⑥审查证据的效率性。管理者的本性就是要追求效率,如果无法及时处理事务,低效率也是行政程序中不公正的表现之一。

2.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从刑、民、行三大诉讼法体系来看,唯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作出了界定。行政诉讼证据同刑诉、民诉证据的本质应该是一致的,在内容上它一定是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在程序上它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诉讼证据具有复查性。行政执法证据只能在行政程序中被收集和提供,用于在行政程序中初次确定权利义务,从而形成新的行政法律关系。②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诉讼的中心问题就是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判断,而不是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行政诉讼证据就是法院作出判断的依据。③行政诉讼中最主要的证明主体是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和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诉讼法中,被告的举证是主要的证据来源,诉讼程序中的证据受到行政执法证据的很大影响,大部分的证据都是在行政程序中形成的,因此行政主体是行政诉讼中最主要的证明主体。

二、行政执法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衔接存在的问题

1.行政执法证据规范的普遍缺失

比如,《行政处罚法》中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及“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如此强调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重要性,但该法真正与证据规则相关的条款却只有第三十七条对询问和检查的要求规定,其他一些重要的证据规范则全部没有提及。再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第一百零二条赋予了被处罚人对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因此也就要求了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要确实充分,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公安机关是证据的收集者、认定者、提供者,据统计,行政诉讼中公安机关的败诉大多是因为证据不足、不实或不规范造成的,这也说明了行政执法机关对证据这一领域还是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行政复议法》中有关证据规则方面也未有全面的规定,只在第二十三条中规定了由被申请人提交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但该法中没有对诸如证据的形式、如何质证、如何对证据进行审查等内容的规范,这让有关证据的认定无法可循。除去以上举出的那些法律,许多单行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对行政证据问题都做了某些规定,可是在体系方面,依然存在着内容缺漏、体系杂乱等各种问题,还是无法满足行政实践的需求。

2.行政实践中大量移植诉讼证据规范引发混乱

在行政工作过程中,行政机关每日都会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刻都会出现成为被告的可能性。所以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必须考虑到如果被告上法庭,怎样才能够打赢官司。那么,避免出现这种情形的最佳方法就是在行政过程中依据诉讼法的标准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例如,陕西榆林某干部包二奶并育有一子的案件中,当事男女双方在计生局调查时均不承认彼此的关系,随后执法人员通过验血的方法来证明举报内容的真实性,最终那位干部受到严厉的惩处。在这个事件上可以看出,那位干部所受到的惩处并没有违反行政处罚法与计划生育法。从行政程序角度来看,处罚也是合法、合理的,但若起诉到法院,就会存在被认定为是通过利用窃听、偷拍、偷录等方法取得的证据的可能,并有可能被认定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最终导致违法的取证。作为案件中的唯一证据,如果被否定,干部的违法行为就难以追究,由此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可是如果适用该规则,那就是承认司法解释的效力可以延伸至行政程序之中,这一样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三、行政执法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衔接的完善

1.尊重行政机关证据收集和审查的自由裁量权

从我国的实情来看,法院对于事实问题的审查并不像对像法律问题那么严格地去审查,像政策问题和法律问题那么专业,也就不能那样高度地去尊重,学界普遍同意对事实问题采取中立客观的审查标准行政机关熟悉就业范围内的工作,有众多专家和充裕的时间财力,并且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一般要经过较为充分的论证和调查,法院并无这方面优势,不能希望法院会作出比行政机关更为科学的结论。因此法院在审查事实问题时,并不能轻易用自己的判断取代行政机关的判断,在技术性专业性强的领域尤其如此,所以法院应当在尊重行政机关事实认定的基础上酌情对事实问题进行审查,至于什么时候尊重行政机关的决定,对行政机关的审查判断到什么程度,这就有赖于行政关系与司法的正常化、法官素质的提高,以及行政程序本身的完善了。

2.严格证据规范的适用

人民法院对行政执法证据要进行再一次的认定和审核,它一般不单独取证,而主要依靠被告的举证来进行复查,人民法院据以裁判的事实是构筑在证据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时候法院审查的主要是证据的形式以及行政机关是否程序违法的问题,也就是对非法的证据进行排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对不合格主体收集的证据的排除。在行政执法中,法律对取证主体有明文规定,非法定人员所作的调查,即便是收集到客观真实,甚至能证明案件重大事实的证据,也会因其取证主体的不合法而不被法院采信。在行政实践中,违法的主体大致可以列举为:行政机关僭越权力搜集的证据、不具备法律上资格的主体搜集的证据、缺乏鉴定人资格的人给出的鉴定结果、当然还包括民法意义上的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提供的证据等,只要是上述非法主体搜集的证据一律不得采纳。②对违反程序取得的证据的排除。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取证主体应当严格的按照其取证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之,否则,取得的证据便属非法证据,无论在行政程序中还是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都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行政证据制度中,行政机关的取证应在其法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否则便是越权。取证的程序和手段必须符合程序法的严格规定,否则就会导致程序违法,最终破坏程序的正义,因此,违反法定程序和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排除。③对证据形式和内容不合法的排除。应当注意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和原件、原物的内容和形式及其他特征是否相符,是否具有法定机关的说明等等。对书证物证等物由于具有客观真实性,其本身的内容、性状及证明价值不会因取证主体、取证程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则一般会考虑其制作的机关、方式、时间。④对未经行政程序正式提出的证据材料的排除。这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以及参与人掌握的事实材料如未在行政程序中提出,进入到诉讼程序中这种证据是不被法院所接受的。

3.对行政执法人员及法官的要求

专利行政执法办法 篇7

第一条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规范专利行政执法行为, 保护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开展专利行政执法, 即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调解专利纠纷以及查处假冒专利行为,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遵循公正、及时的原则。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专利纠纷, 应当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 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 促使当事人相互谅解, 达成调解协议。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处假冒专利行为, 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给予的行政处罚应当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第四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力量建设, 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规范开展专利行政执法。

专利行政执法人员 (以下简称“执法人员”) 应当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严肃着装。

第五条对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假冒专利案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必要时可以组织有关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查处。

对于行为发生地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大案件,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处理或者查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开展专利行政执法遇到疑难问题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当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依据本地实际, 委托有实际处理能力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部门查处假冒专利行为、调解专利纠纷。

委托方应当对受托方查处假冒专利和调解专利纠纷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 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指派的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应当回避, 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 应当说明理由。

执法人员的回避, 由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负责人决定。是否回避的决定作出前,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

第八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展会和电子商务领域的行政执法, 快速调解、处理展会期间和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专利侵权纠纷, 及时查处假冒专利行为。

第九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第二章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

第十条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 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请求人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

(二) 有明确的被请求人;

(三) 有明确的请求事项和具体事实、理由;

(四) 属于受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受案和管辖范围;

(五) 当事人没有就该专利侵权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一项所称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权人的合法继承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中, 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提出请求;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请求的情况下, 可以单独提出请求;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不能单独提出请求。

第十一条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 应当提交请求书及下列证明材料:

(一) 主体资格证明, 即个人应当提交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单位应当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者其他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副本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二) 专利权有效的证明, 即专利登记簿副本, 或者专利证书和当年缴纳专利年费的收据。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请求人出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 (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 。

请求人应当按照被请求人的数量提供请求书副本及有关证据。

第十二条请求书应当记载以下内容:

(一) 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委托代理人的, 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

(二) 被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三) 请求处理的事项以及事实和理由。

有关证据和证明材料可以以请求书附件的形式提交。

请求书应当由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三条请求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在收到请求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并通知请求人, 同时指定3名或者3名以上单数执法人员处理该专利侵权纠纷;请求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在收到请求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请求人不予受理, 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请求书及其附件的副本送达被请求人, 要求其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并按照请求人的数量提供答辩书副本。被请求人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 不影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处理。

被请求人提交答辩书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请求人。

第十五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时, 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 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制作调解协议书, 加盖其公章, 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 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口头审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决定进行口头审理的, 应当至少在口头审理3个工作日前将口头审理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的, 或者未经允许中途退出的, 对请求人按撤回请求处理, 对被请求人按缺席处理。

第十七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举行口头审理的, 应当将口头审理的参加人和审理要点记入笔录, 经核对无误后, 由执法人员和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八条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所称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是指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也包括与记载的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 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 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并且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第十九条除达成调解协议或者请求人撤回请求之外,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应当制作处理决定书, 写明以下内容:

(一)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 当事人陈述的事实和理由;

(三) 认定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理由和依据;

(四) 处理决定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并需要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 应当明确写明责令被请求人立即停止的侵权行为的类型、对象和范围;认定侵权行为不成立的, 应当驳回请求人的请求;

(五) 不服处理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处理决定书应当加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公章。

第二十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者人民法院作出认定侵权成立并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处理决定或者判决之后, 被请求人就同一专利权再次作出相同类型的侵权行为,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处理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直接作出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处理决定。

第二十一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 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结案。案件特别复杂需要延长期限的, 应当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批准。经批准延长的期限, 最多不超过1个月。

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公告、鉴定、中止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所述案件办理期限。

第三章专利纠纷的调解

第二十二条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专利纠纷的, 应当提交请求书。

请求书应当记载以下内容:

(一) 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委托代理人的, 代理人的姓名和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

(二) 被请求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三) 请求调解的具体事项和理由。

单独请求调解侵犯专利权赔偿数额的, 应当提交有关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的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处理决定书副本。

第二十三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收到调解请求书后, 应当及时将请求书副本通过寄交、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达被请求人, 要求其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意见陈述书。

第二十四条被请求人提交意见陈述书并同意进行调解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在收到意见陈述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立案, 并通知请求人和被请求人进行调解的时间和地点。

被请求人逾期未提交意见陈述书, 或者在意见陈述书中表示不接受调解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予立案, 并通知请求人。

第二十五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专利纠纷可以邀请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协助, 被邀请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进行调解。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 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制作调解协议书, 加盖其公章, 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未能达成协议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以撤销案件的方式结案, 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第二十七条因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归属纠纷请求调解的, 当事人可以持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受理通知书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中止该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有关程序。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 当事人应当持调解协议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恢复手续;达不成协议的, 当事人应当持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撤销案件通知书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恢复手续。自请求中止之日起满1年未请求延长中止的, 国家知识产权局自行恢复有关程序。

第四章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

第二十八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受举报、投诉发现涉嫌假冒专利行为的, 应当自发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或者收到举报、投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立案, 并指定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查。

第二十九条查处假冒专利行为由行为发生地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管辖。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 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指定管辖;无共同上级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管辖。

第三十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封、扣押涉嫌假冒专利产品的, 应当经其负责人批准。查封、扣押时, 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有关通知书。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封、扣押涉嫌假冒专利产品, 应当当场清点, 制作笔录和清单, 由当事人和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 由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清单应当交当事人一份。

第三十一条案件调查终结, 经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批准, 根据案件情况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 假冒专利行为成立应当予以处罚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二) 假冒专利行为轻微并已及时改正的, 免予处罚;

(三) 假冒专利行为不成立的, 依法撤销案件;

(四) 涉嫌犯罪的, 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第三十二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决定之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的, 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行政处罚。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核实。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属实、理由成立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予以采纳。

第三十四条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 应当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十五条经调查, 假冒专利行为成立应当予以处罚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制作处罚决定书, 写明以下内容:

(一)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 认定假冒专利行为成立的证据、理由和依据;

(三) 处罚的内容以及履行方式;

(四) 不服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处罚决定书应当加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公章。

第三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查处假冒专利案件, 应当自立案之日起1个月内结案。案件特别复杂需要延长期限的, 应当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批准。经批准延长的期限, 最多不超过15日。

案件处理过程中听证、公告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所述案件办理期限。

第五章调查取证

第三十七条在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部分证据的, 可以书面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查取证。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查处假冒专利行为过程中,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根据需要依职权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执法人员调查收集有关证据时, 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其行政执法证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应当协助、配合, 如实反映情况, 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八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采用测量、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勘验。涉嫌侵犯制造方法专利权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被调查人进行现场演示。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由执法人员、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签名或者盖章。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 由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

第三十九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查收集证据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式。

涉及产品专利的, 可以从涉嫌侵权的产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品;涉及方法专利的, 可以从涉嫌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品。被抽取样品的数量应当以能够证明事实为限。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抽样取证应当制作笔录和清单, 写明被抽取样品的名称、特征、数量以及保存地点, 由执法人员、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签字或者盖章。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 由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清单应当交被调查人一份。

第四十条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 又无法进行抽样取证的情况下,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进行登记保存, 并在7日内作出决定。

经登记保存的证据, 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毁或者转移。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登记保存应当制作笔录和清单, 写明被登记保存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以及保存地点, 由执法人员、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签名或者盖章。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 由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清单应当交被调查人一份。

第四十一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需要委托其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协助调查收集证据的, 应当提出明确的要求。接受委托的部门应当及时、认真地协助调查收集证据, 并尽快回复。

第四十二条海关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进行调查, 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供协助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涉及进出口货物的专利案件的, 可以请求海关提供协助。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专利侵权行为成立, 作出处理决定, 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 应当采取下列制止侵权行为的措施:

(一) 侵权人制造专利侵权产品的, 责令其立即停止制造行为, 销毁制造侵权产品的专用设备、模具, 并且不得销售、使用尚未售出的侵权产品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将其投放市场;侵权产品难以保存的, 责令侵权人销毁该产品;

(二) 侵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使用专利方法的, 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使用行为, 销毁实施专利方法的专用设备、模具, 并且不得销售、使用尚未售出的依照专利方法所直接获得的侵权产品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将其投放市场;侵权产品难以保存的, 责令侵权人销毁该产品;

(三) 侵权人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侵权产品的, 责令其立即停止销售行为, 并且不得使用尚未售出的侵权产品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将其投放市场;尚未售出的侵权产品难以保存的, 责令侵权人销毁该产品;

(四) 侵权人许诺销售专利侵权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侵权产品的, 责令其立即停止许诺销售行为, 消除影响, 并且不得进行任何实际销售行为;

(五) 侵权人进口专利侵权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侵权产品的, 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进口行为;侵权产品已经入境的, 不得销售、使用该侵权产品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将其投放市场;侵权产品难以保存的, 责令侵权人销毁该产品;侵权产品尚未入境的, 可以将处理决定通知有关海关;

(六) 责令侵权的参展方采取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销毁或者封存相应的宣传材料、更换或者遮盖相应的展板等撤展措施;

(七) 停止侵权行为的其他必要措施。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专利侵权行为成立, 作出处理决定的, 应当通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及时对专利侵权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侵权产品相关网页采取删除、屏蔽或者断开链接等措施。

第四十四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认定专利侵权行为成立并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处理决定后, 被请求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在诉讼期间不停止决定的执行。

侵权人对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的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处理决定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五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假冒专利行为成立的, 应当责令行为人采取下列改正措施:

(一) 在未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或者终止后继续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或者未经许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的, 立即停止标注行为, 消除尚未售出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专利标识;产品上的专利标识难以消除的, 销毁该产品或者包装;

(二) 销售第 (一) 项所述产品的, 立即停止销售行为;

(三) 在产品说明书等材料中将未被授予专利权的技术或者设计称为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 将专利申请称为专利, 或者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专利号, 使公众将所涉及的技术或者设计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或者专利设计的, 立即停止发放该材料, 销毁尚未发出的材料, 并消除影响;

(四) 伪造或者变造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立即停止伪造或者变造行为, 销毁伪造或者变造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并消除影响;

(五) 责令假冒专利的参展方采取从展会上撤出假冒专利展品、销毁或者封存相应的宣传材料、更换或者遮盖相应的展板等撤展措施;

(六) 其他必要的改正措施。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假冒专利行为成立的, 应当通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及时对假冒专利产品相关网页采取删除、屏蔽或者断开链接等措施。

第四十六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认定专利侵权行为成立并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决定, 或者认定假冒专利行为成立并作出处罚决定的, 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及时发布执法信息。

第四十七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假冒专利行为成立的,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行为人的违法所得:

(一) 销售假冒专利的产品的, 以产品销售价格乘以所销售产品的数量作为其违法所得;

(二) 订立假冒专利的合同的, 以收取的费用作为其违法所得。

第四十八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作出处罚决定后, 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在行政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停止决定的执行。

第四十九条假冒专利行为的行为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 到指定的银行缴纳处罚决定书写明的罚款;到期不缴纳的, 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第五十条拒绝、阻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 由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通过寄交、直接送交、留置送达、公告送达或者其他方式送达有关法律文书和材料。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行政执法权 篇8

“钓鱼执法”又称为诱惑侦查(entrapment),这是英美法系的一个特殊概念。指侦查人员通过创造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条件以求在违法行为正在进行时对其实施拘捕的一种非常规的侦查手段。“执法圈套”是诱惑执法的一个相对概念,指本没有违法意图的行为人因受到执法人员设计的诱惑陷阱,从而做出一些违法行为并受到惩罚的侦查手段。在司法实践活动中,严格限制诱惑侦查使用情形,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来看,“钓鱼执法”应该属于执法圈套的范畴,当事人事先并没有违法事实,不属于诱惑侦查的范畴。因此,“钓鱼执法”可以定义为执法机关诱使本没有违法意图的公民实施违法行为,并当场收集证据据此对其进行处罚的行为。

二、“钓鱼执法”存在的原因

(一)公权力滥用是“钓鱼执法”滋生的土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政府的行政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涉及众多利益,理应受到合理的制约,在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在“钓鱼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的行政权力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和制约,容易产生权力的滥用,随意决定处罚金额。将本来是保障公民权益的权力变为向公民索取利益的工具,权力的无限侵蚀和扩张导致执法人员权力滥用,破坏了法律的公正,为“钓鱼执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执法经济化是“钓鱼执法”实施的动机

所谓执法经济,是指行政执法机关或代表其执法的个人和团体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执法行为。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来看,在理论上行政处罚决定和罚款收缴应该是相互分离,互不影响的情形,也就是说行政处罚机关负责对违法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而罚款的收缴则有另外的法定机构负责。但从实践操作中,有些行政机关通过实行罚款返还制度来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当罚款成为政府财政创收的手段,罚款的数额直接关系到执法机关甚至是执法人员的个人收入时,地方政府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为了保证自己的财政收入,就会给执法机关制定一系列创收指标,执法机关为实现罚款返还最大化又为执法人员设定绩效考核制度,三者都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如此看来,杜绝执法经济化现象对治理“钓鱼执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立法的缺失为“钓鱼执法”提供了空间

立法的缺失,法制的不健全客观上为“钓鱼执法”的存在提供了空间。由于利益的存在,执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违背了初衷,使违反法律程序、打法律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由于缺乏法律的规定和标准,使得本应酌情处理的情形也遭受行政处罚,导致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四)监督的漏洞为“钓鱼执法”提供了机会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然而,我国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形式上看似健全,但监督主体之间互相推诿,彼此之间缺乏协调,虚假监督、遗漏监督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监督主体之间相互利益的交叉,监督者多掣肘于被监督者,监督的独立性欠缺直接导致监督效果欠佳;监督过程中的非正常化和非专业化常导致监督几近形式主义。监督力度不够直接导致行政权力升级,没有较好的约束和限制让有权无责、权责分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钓鱼执法”中,正是执法人员的权力没有受到制约,缺乏良好的监督机制,他们才敢为所欲为,违法执法。毫无疑问,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即便违法也不会受到限制,违法成本极低,为“钓鱼执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钓鱼执法”的防范与规制

(一)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咨询建议功能

政府法律顾问的发展与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密切相关,它建立在政府对法律服务的内在需要的基础上,是实现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配套措施。在“钓鱼执法”案件中,作为行政机关应该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咨询建议功能,避免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法律规范的执法行为,从而加强行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合理合法运用手中的权力,遏制权力滥用和违法行政事件的发生。

(二)树立依法行政理念

公众将权力赋予行政机关是为了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和维护,所以应将权力的行使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行政机关应该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其职责,坚决杜绝有超出职权范围的行为。依法行政是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法律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不仅实体法上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且程序上也应遵循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执依法行政的目的。

(三)完善行政立法

行政法制定的初衷是保证行政权力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有法可依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所以当法律规定模糊不明,可操作性不强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权力滥用就会变得难以避免。因此,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切实保证有法可依,完善立法就尤为重要。

在程序法方面,如果想要从源头上遏制“钓鱼执法”,完整的行政程序法是不可或缺的。从“钓鱼执法”案件的发展过程来看,执法程序并没有得到执法人员的高度重视,存在诸多违法现象。部分执法人员为了追求执法效率甚至无视程序的规定,漠视程序的价值,最终导致行政权的滥用。所以应该在制定实体法的同时规范严格的执法程序,双管齐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树立正确执法观念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对于依法行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执法人员的执法形象是对政府形象的一个展示,优秀的执法人员是政府依法行政决心的最好体现,所以要着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和系统的法律、政策教育和业务培训;针对执法队伍年龄、文化层次、业务素质的差异将执法队伍进行优化组合;面对繁杂的执法工作,合理安排编内人员,在数量上和录用上逐步减少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的编外执法人员。

转变执法人员的执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执法机关应加快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以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重,转变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思想。对执法人员的考核从“指标任务”转变到“满意质量”上来,营造一种尊重公民权利和保障合法权益的执法氛围,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五)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钓鱼执法”的存在是行政权力没有受到有效监督的强有力佐证。目前社会关系复杂,社会矛盾突出,行政权力滥用现象屡见不鲜,但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却没能很好的完善。在没有监督体制存在下的行政权力显得太过自由随意,所以为了行政行为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完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自身的行政活动进行自我监督的行为。履行内部监督职责的部门熟悉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与其他监督部门相比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经常性,并且成本较低。在我国,很难真正实现行政监督,原因在于监督机构往往因为受制于政府而失去独立性。所以,想要完善内部监督,就应该保证监督机构不能受制于任何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法律保护,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确保行政行为真正在阳光下实施。推行执法责任制和业务考评制,形成监督性和规范性的监督体系,督促行政机关积极改进工作。

其次,加强人大监督。人大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是人民内心呼声的代言人,最能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行政机关接受人大监督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监督体系,政府应积极配合人大检查工作,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人大汇报,从而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

再次,健全司法监督。司法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武器,是公民寻求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监督的欠缺是“钓鱼执法”现象频出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健全司法监督。着重发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作用,尽量避免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和干预,使监督作用更具有权威性。司法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摒弃漠视法律的陋习,在行使监督权时更加注重公平与公正,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行事。

最后,重视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公开透明等特点,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影响了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公民对于行政机关的行为较为敏感,易受舆论的影响,从而对事件的真相难以做出合理公正的评判。所以要保障舆论监督渠道的畅通,在法律和制度上保护言论自由,使舆论监督不受任何行政权力的干预和限制,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综上所述,执法行为的规范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政府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钓鱼执法”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偶然的行政违法行为,它的存在只是我国现今社会众多问题的一个代表而已,是社会现象的一个方面。想要彻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需要从更多的机关、部门和公众共同做出努力。如果只是单单依靠某个人、某个机关团体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

参考文献

[1]朱顺.政府法律顾问主体地位问题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5).

[2]赵润时.关于“钓鱼执法”问题的行政法思考[J].才智,2011.

[3]谢张真.论“钓鱼执法”事件中行政权力的违法性与规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

[4]尹清伟.“钓鱼执法”的违法性及其启示[J].中国金融,2013(3).

行政执法权 篇9

一、行政执法的现实困境与道德构建

1、行政执法制约机制的问题现状及原因

(1)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缺失。以人为本,善治于人,是行政执法的执政理念。行政执法应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执法过程中以人为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才能达到善治的目的。当前,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中普遍存在道德缺失现象,执法人员在执行权力的时候,若没有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很容易出现违背正当性和公平性违法行为。

(2)执法目的出现偏差。面对违法行为,拥有执法权的执法人员在这个时候执法目的容易出现偏差,例如,为建立规范的道路运输秩序,国家出台了打击“黑车”的相关法规,详细列出了惩处方法,前提是要抓到“黑车”。有些执法人员为了抓获黑车获得更多罚款,为所在部门获取更多的利益,滥用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不惜违背原则强制执法,这种行为致使执法目的出现畸形,而针对这种行为,国家并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法律法规,国家的行政执法建设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3)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存在越权行为。有些执法人员和执法部门的职业道德素质比较低,在利益面前,出现越权行为,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偏要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的人民的利益,违背了合法行政、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职权法定必须坚持的标准。

(4)没有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行政执法本是为民解难的严肃事情,它要求执法者必须按照程序,在人民的监督下合法行使权力,但是执法人员用权力制约人民,为了完成任务取奖励而采取不合理的执法方式行使权力,违背了对公权力行使的要求。

(5)法律法规存在缺陷。交通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约束执法人员的条例,拿“钓鱼执法”而言,由于人口众多,市场对车辆的需求量较大,这个时候一些没有运营证的个体出租车上路,成为这些执法人员行权对象,而执法人员以抓黑车为借口,为获取更多的罚款不惜违背执法原则,私家车本就理亏,只能委屈接受惩罚,而法律对于执法人员的滥用职权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制约。

2、道德观的构建

在行政执法中,行政执法人员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践行者,必须注重塑造执法人员的职业的道德观。首先,要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其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以人为本;再次,要加强行政伦理对执法人员的约束,建立良好的伦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到的环境;最后,要借助于法律规范道德体系,通过制度的强制力维护道德的纯洁性,对执法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对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执法者进行惩处。

二、行政执法权的制约机制

1、行政执法权的特点

(1)执法领域广泛,以国家强制力行使。行政执法权存在于国家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国家权力,是国家行政管理权威的体现,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现。

(2)自由裁量度大,具有扩张性。法律赋予行政执法权的自由裁量度比较大,因此行政执法权几乎能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提高行政效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行政执法权本身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行政执法权干预经济与社会生活,其范围和强度便呈扩张趋势。

2、完善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

任何行政执法机关不论拥有多大的权力,都必须明确法律界定,在执法过程中要勇于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使行政执法权得到有效的控制。

(1)制定地方性的法规法章。建立地方性的法规法章,通过地方立法,赋予执法机构较大的职权,以增强执法机关在执法中的权威性。

(2)强化人大的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的监督机制,对于约束行政权力,防止权力腐败的现象有很大的作用,是完善行政机关监督机制的保障,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

(3)完善司法监督体制。司法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审判机关和检查机关,人民法院的监督主要从保障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入手,避免在审判中受到地方的干预;人民检察院则是对违法构成犯罪的人员、事件和行政执法机关、人员的职务犯罪进行监督。完善司法监督体系,能促进执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

(4)健全和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机制。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舆论对于实现社会的民主政治非常重要。新闻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并且具有公开性和及时性等,在新闻上获得的信息也比较真实,舆论影响力非常广。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有利于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农夫山泉”事件、以及近期的老鼠肉冒充羊肉的事件,事情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舆论下得到解决,使人不得不承认新闻媒体在舆论方面充当的重要作用。

(5)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明确职责范围。行政执法机人员是维护社会的正义者,因此加强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道德素质和人格素养势在必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是实现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而执法监督人员同时也要接受监督,不能拿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

(6)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完善公民监督机制。公民是社会的主体,法律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知情、监督等权利,因此,社会需加大宣传,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许多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法制宣传不到位,公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公民的眼皮底下,因为法律意识薄弱,只能看着这些事情发生并扩大破坏力。其实事件要得以解决离不开公民的舆论和监督,这就需要完善公民监督机制,明确公民的监督权利,依法保护公民的信访、举报、申诉等,还要保护在监督人员在监督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免图谋不轨的人进行报复。

三、结束语

总之,道德构建在行政执法中非常重要,职权由法定,这是行政执法权得到有效制约的保障,而凡是法律没有授予的,执法机关和人员不能有越权行为,行政执法权也须接受监督机关和广大人民的监督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和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机制,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自由。

参考文献

[1]唐宏强.从“钓鱼执法”事件论程序正义的实现[J].金陵法律评论,2012(12).

[2]陈新.道德视阈下的行政执法权制约[J].人民论坛,2013(1).

论引导行政执法的行政诉讼意识 篇10

关键词:行政执法,行政诉讼,监督意识,证据意识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逐渐发展完善, 无论从法律制度的实践, 还是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观察, 对行政执法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 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决策, 也将依法行政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一、行政诉讼意识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关键引导

依法行政与否的衡量标准、手段、途径等问题逐渐成为各级各类行政主体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必须注意两个前提, 一是在网络时代自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 行政主体自说自话的标准在其公信力下降的背景下比较难以获得认可;二是静态的法律条文在法律意识有待增强的社会环境中不易被理解和应用。那么什么样的选择才能够被普遍认可呢?结论是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内, 在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产生争议的情况下, 只有利用法院这一独立第三方主体才能够避免上述两个困境。基于此, 由法院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判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成为衡量依法行政与否的可操作、具有公信力的途径。可是行政主体往往在发生行政争议后才意识到行政诉讼对判断行政行为合法性的重要性, 也往往同时发现为时已晚, 败诉的局面大多已经无可挽回。因此, 如果从行政诉讼是衡量依法行政有效途径的视角出发,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关键点在于建立行政诉讼引导行政执法的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行政诉讼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认识、感觉、理解、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等等。正确、清晰的行政诉讼意识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关键因素, 它可以帮助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诉讼中, 获得独立第三方法院的合法性评价, 并由此获得社会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可, 提升其已受损的社会公信力。

二、引导行政执法行为的两点基本行政诉讼意识

(一) 行政诉讼监督执法的意识。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将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中的“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修改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表明行政诉讼制度只强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不再通过行政诉讼制度为行政执法提供保障服务。与此相对应, 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做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 判决种类中也取消了维持判决。

长期以来, 行政主体的执法者存在这一种潜意识, 认为行政机关和法院都是国家机关, 维护国家、社会正常运转的利益一致。坚信即便是出现违法行政的情形, 只要不是违反原则的问题, 法院也会予以“照顾”。这种潜意识的来源主要基于两点原因:第一, 被错误理解的国家权力理论;第二, 淡漠的法律意识。行政诉讼法修订以前, 法院在司法审查中, 主观上过分强调了“维护”目的, 并将立法目的中的“维护”字样作为其不受理案件、“带病”维持判决、忽视相对人诉讼权利的堂而皇之的借口。客观上, “维护”的立法目的也成为行政机关干涉行政诉讼独立审判的着手点。上述两方面的结合, 弱化了行政诉讼对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 使部分行政执法者对行政诉讼丧失了畏惧感, 行政诉讼对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的影响作用也就不明显了。

在行政诉讼法修订后, 法院对行政行为不再有法律上的“维护”义务, 同时法院也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获得了摆脱行政主体干涉行政案件审理的可能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面临丧失法院“配合、维护”的局面,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上述错误意识, 树立行政诉讼对行政执法的完全的监督意识, 微观上讲, 会带来大量行政案件的败诉;宏观上讲, 不会带来依法行政水平质的提升。大量的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的出现, 会进一步导致行政执法主体公信力的下降, 为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带来更多的不便。

监督意识的树立要建立在全面理解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立法目的的基础上。一是建立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司法监督、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的侵犯的意识。二是要摒弃寻求法院“维护”的非正常理念, 强化树立行政行为公定力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树立的监督理念将迫使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时刻警醒———为避免强力司法监督带来的行政诉讼败诉风险, 应该严格依法行政。

(二) 契合行政诉讼要求的证据意识。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证据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也是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案件的基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坚持“证据裁判”原则。证据在行政诉讼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因此, 为避免在行政诉讼中因证据问题处于不利的地位, 形成契合行政诉讼要求的证据意识非常重要。

1.以诉讼证据规则意识提升证据证明力。随着依法行政建设的不断推进, 行政执法主体开始重视执法程序的制度化建设, 推进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证据制度是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努力, 行政执法已经在证据的收集、运用等方面基本实现“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可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 仍然大量出现法院对行政执法主体提交的证据不采信的情形, 原因很多还是执法者提供的证据不符合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要求。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依“据”、依“章”收集的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丧失证明力的现象呢?以下原因值得深思。

(1) 级别法律冲突。行政执法主体收集、运用证据的依据有一部分是效力级别较高的法律、法规, 但是这些依据往往因为法律的概括性特征操作性不强。为解决这一问题, 大量的规章、规定被制定出来以细化证据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及证据收集的“调查”仅为一节14条, 而与之相配套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涉及证据收集的“调查取证”被设置为专章, 条文多达62条。问题在于, 被细化的证据制度往往由于部门利益有意无意地突破高级别法律的对应规定。而行政执法人员对于细化的证据制度则非常欢迎, 奉为圭臬, 广泛使用, 却没有意识到, 一旦出现法律冲突, 就会出现证据证明力因法律依据效力级别低而被否定的情形。

(2) 部门法律冲突。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使用的证据法律制度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三个法律规范中的后两个虽然是在行政诉讼法修订前制定的, 但是并没有失去法律效力。只是与行政诉讼法相冲突的部分因为效力级别低而失效。而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行政规章、规定。两者之间不一致、不协调之处, 被公认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通病, 不可避免地存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通病。由于法院有权对“规章”进行隐性审查, 以决定是否“参照”;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更是赋予法院对级别较低的“规定”的审查权。这导致当规章、规定与司法解释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 法院很可能否定行政行为依据的有效性, 使行政执法主体认为依“法”收集的证据随之在行政诉讼中被法院认定为非法, 进而行政行为被认定为不合法。在行政诉讼法修订之前, 因为法院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维护”功能存在, 这种冲突被淡化。如今, 这已经成为导致行政行为证据证明力消失的隐患。

(3) 行政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关系问题认识错误。一些研究认为行政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应该明确区分, 因为其存在着包括性质、目的、范围、证明对象、调查取证阶段等不同。并且这些差异会引发一系列认定行政行为合法性不当、行政效率缺失的问题。因此, 在行政诉讼中, 法院应当根据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证据规则来审查行政行为。因为行政程序在先, 诉讼程序在后, 只要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和其他行政法律的证据规定就应当是合法的, 法院不应当另起炉灶, 再以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为准否认其合法性[1]。受到这种理论的影响, 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完全摒弃法院对证据的要求, 并力图在行政诉讼中说服法官, 但结果往往不理想。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 清晰区分行政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并没有问题, 问题出现在学者的研究过于理想化。在现今执法、司法环境中, 这种理论并不具有指导依法行政的决定性意义, 也不能完全成立。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我国司法程序中, 法院的主导地位明确。这种主导地位并不仅是体现在具体案件审理中的控制地位, 更高层次是体现在诉讼规则的制定上。事关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则已经制定并生效, 法院不可能将其束之高阁。二是在我国依法行政仍处于发展阶段之际, 高标准的、甚至有些严苛的证据制度会对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发展带来强力引导。三是尽管我国已经实行了案件登记制, 疏通了行政案件立案的管径, 一定程度上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增加了。但整体来讲, 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相对基数庞大的行政执法行为来讲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 加上行政诉讼法的“主要证据”要求, 严格的证据制度对行政执法整体效率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因此, 行政执法中坚持行政诉讼证据意识在现今对依法行政的发展健全是有益的。

基于上述分析, 解决行政证据证明力问题的途径就是将行政诉讼的证据意识前置于行政执法的过程中。

2.强化主要证据意识。《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 主要证据不足的, 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并可以判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这一规定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证据问题都能够引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否定性评价。行政执法主体可基于此法律规定, 在执法过程中, 分类开展证据收集工作, 形成主要证据意识, 以提升行政效率。

主要证据不足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缺乏事实根据, 导致认定的事实错误或者基本事实不清楚。作为判断标准“主要证据不足”有很大的包容性, 在遵循基本含义的基础上, 应当结合司法实践和行政管理实际情况进一步认定。这意味着法官在此问题上有一定的自由心证的权力。行政执法主体通过自身的执法行为和相应的诉讼行为, 影响法官的自由心证, 有可能形成某类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主要证据模式。一旦实现, 从微观上讲, 可以在诉讼案件中获胜;从宏观上讲, 可以形成类行政行为的良性运行模式。

有观点认为, 证据确凿和主要证据不足的逻辑不周延, 主要证据充足但次要证据有所欠缺的, 不能被称之为证据确凿。因此, 与《行政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不吻合。解决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对“证据确凿”的理解, 证据确凿标准应当指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确凿、充分, 而不是要求任何细节都清楚无疑[2]。一般来讲, 主要证据包括案件基本事实的证据和其他事实的主要证据。实施行政行为是建立在所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 就可以认定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确凿。因此, 主要证据不足与证据确凿是可以被认定为确定行政行为违法与合法的相对应的标准。

3.非法证据排除意识。非法证据排除在我国当前的部分行政法律规范中是有明确的规定的, 例如《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4条规定,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采用上述方法收集的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被害人陈述、其他证人证言, 不能作为定案根据。这一理念的规范化, 加强了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但是存在两点问题, 第一, 法律规范往往采用列举式, 尽管规定了“等外”, 但是难以避免部分执法人员刻意规避明确规定的禁止手段, 采用其他手段非法获取证据;第二, 贯彻执行的力度有限。这主要是在以办结案件为目的的执法利益驱动下产生的。长期以来, 部分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非法手段获得“物证”具有证明力的实践, 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43条规定,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使行政执法中排除非法证据的意识有机会再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在行政诉讼中都不会被采信, 任何非法手段收集到的证据都有可能会使案件成为死案, 无法结案。将这种意识和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 必将大幅提升证据的合法性, 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

三、培养引导行政执法诉讼意识的途径

强化诉讼监督意识和诉讼证据意识对行政执法的引导, 必然能从实务操作层面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因此, 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培养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诉讼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全面学习行政诉讼相关法律制度的内容。法律意识不能够自发形成, 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培养的基础是对法律文本扎实的理解。

(二) 建立全员参与行政诉讼过程中的制度。为防止执法者思想上的不重视, 行政执法单位应建立执法者本人参与因其执法行为引发的行政诉讼过程的制度。由于大多数行政执法单位设置了专门的法制部门, 行政诉讼的应诉业务一般由其承担, 部分行政执法者潜意识中认为不需要从事行政诉讼方面的工作, 行政诉讼法律知识与己无关, 这显然不利于行政诉讼意识的养成。如果通过制度建设, 使每个执法者都要应对行政诉讼过程的考验, 定将能确实实现行政诉讼意识在行政执法中的贯彻。

(三) 建立行政诉讼责任制。对败诉的行政诉讼案件, 依法追究行政执法者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姬亚平.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关系之重构[J].行政法学研究, 2008, 4:46

[2]徐海波.行政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3]张芳, 张艳.论行政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的相异与衔接[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5:29~30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研究现状 篇11

关键词:城市管理执法;手段;方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市容市貌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困扰。当前的城市化问题包括流动人口激增、交通堵塞、社会分层日益明显、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恶化等。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化问题,单靠行政命令已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于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便应运而生。

综合执法是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产物,虽然当前行政处罚的职能以及责任正在发生横向转移,然而原有管理机关的人员、编制、经费以及其他职能并没有发生相应的转移。因此,综合执法机构所获取的权力、人员编制以及经费是有限的,但其管理职责和义务则又是无限的。本文主要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现状为研究对象,介绍行政执法在大型城市的实施情况,首先介绍城市管理执法的手段以及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联合执法

联合执法是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之前,城市管理采取的主要方式。由于各执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无法以共同名义做决定决策,此外联合执法也具有临时性、偶发性的特点,因此无法改变城市管理的领域分散执法、重合执法以及多方执法的状况。因此在此背景下,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以及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手段便应运而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违法事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城管部门执法的有效性和效率仍然依赖于其他执法机关的保障。

2柔性执法

柔性执法是指城管执法不借助扣押、处罚等强制性方式实施,相反借助劝说、教育、行政指导或者行政合同等非强制性手段实施。柔性执法表明说明行政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精神。柔性执法应对执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暴力抗法事件,取得一系列預期效果。

3社区非政府力量的协助监督

城市管理涉及的日常性事项,大多很繁琐,因此如果事无巨细均由城管部门来负责处理,则会使执法队伍疲于应付,影响效率。因此,在许多发达国家,城市管理都借助社区、自治团体等非政府力量的帮助。例如与警察机构或者地方政府组成联合防范协会,改善社区的治安状况。我国城市社区处于政府主导之下,虽然近年来状况有所改善,如政府大力推进社区自治,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与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取得社区协助等发展,仍然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此外,政府也可以尝试将本隶属于政府管理以及维护的公共设施交由社区自行处理,在节省政府开支的同时,也可提高公共设施的管理效率。

4加速电子政府建设,加强信息管理

传统的城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口流量巨大、事务繁多的现代化大都市,因此,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等管理方式的引入成为必然。从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新型模式已经取得非常显著效果,各项指标都较平稳。监督中心的职能也得以充分发挥,有效解决城市管理中的政府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真正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虽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执法依据不足

(1)执法范围。城管执法虽然有《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授权,但并没有具体法律法规对城管的执法范围予以明确规定,自然也就没有赋予城管部门执法权。正因为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执法范围缺乏稳定性,影响效率。

(2)行政职权。除行使《行政处罚法》授予的处罚权外,城管部门在实践中亦可以行使行政检查权、强制权等。然而,由于处罚对象大多是流动的小商贩,如果不立即处罚,事后则无法有效执行,因此赋予城管部门的强制执行权似乎理所当然。从法律角度来说,行政检查是行政处罚的必要前提,是行政处罚实施者必须拥有的权利。然而,行政检查则具有独立性,必然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由法律法规对相关行政检查的行使予以规范。

2职能范围不清

(1)城管与其他行政机关存在职能交叉、范围不清的现象。虽然对城管综合执法范围的界定较为清楚,但在许多领域,仍与其他行政机关存在着职能交叉、范围不清的现象,常常发生重复执法、多方执法的现象,职能划分不完整。虽然这种划分具有针对性,但也容易造成职权过于分散,效率低下,不利于执法的全面执行。而且,部分划转后,相应的职能履行往往需要两个机构互相配合,往往引起新的问题。

(2)职能划转空白。例如停车管理的综合执法。警力不足的现状再加上对“黑车”的打击,将原来隶属于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一“贴单权”以“职责划转”的形式转移给城管部门。然而,这种转移并没有清晰划定范围,非常容易导致管理的空白,也会引起人们对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担心。

(3)职能界定模糊。主要是指法律规定笼统,模糊。法律法规所表达的范围过于宽泛、模糊,因此在划分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纠纷和分歧。然而作为职权转移的主要规定文件,这样笼统规定是不适当的。

(4)城管职能过多。目前城管拥有约300项职权,随着时间推移,城管的职能则不断增加。这些职能的增加很容易造成城管队伍的膨胀。机构的规模、性质与职权或者执法手段以及机构地位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被破坏,则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目前,城管机构规模相对不小,而机构的职权则相对过多,其中包括很多难度系数比较大的职权,容易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应。

3执法机构存在缺陷

(1)城管执法机构没有独立性。作为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综合执法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与其他行政部门并列,不隶属于任何其他职能部门,具有独立性。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本应该作为政府直接领导的一个独立行政执法部门,依法独立履行法律规定的职权,并承担法律责任。

(2)领导体制不顺畅。北京现行执法部门的领导双重体制,实际上是上级并没有实权,政府则掌握编制、人事以及财务等各种领导权。此类型分散型管理体制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但导致后来的综合执法领导体制也未能顺利理顺市——区——街三级的关系。

(3)编制混乱,队伍人员素质不高。理论上来说,城管执法人员应该是公务员,然而受行政编制的限制,目前城管综合执法人员的身份较多样,综合执法队伍里各种身份的人都有,包括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此外还有一些协管员等。然而在某些地方还专门拿出一些执法编制、专项编制解决行政编制。

4.城管部门与其他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

论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创造性 篇12

一、行政执法的内涵

对于行政执法的定义和内涵, 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机关的所有行为都是行政执法, 即任何行政行为本身就是执法行为[1]。第二种观点认为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行为, 在范围上同具体行政行为等同起来[2]。第三种观点是狭义的行政执法, 认为行政执法就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执行法律规定, 对特定相对人或事务产生影响的行为[3]。这几种定义都属于比较常见的观点, 笔者无法在这里给行政执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可是在强调民主、强调依法的今天, 管理、服务是行政执法应有之意。无论是强制或是非强制的执法行为, 都应以行政行为的目的或者相对人的意思为目标, 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柔性”手段来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二、行政执法的原则

行政执法作为一种行政行为, 应该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行政效率原则等都可以体现行政执法的创造性。

(一) 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合理、适当。该原则确立的初衷是限制政府的自由裁量行为, 但我们也可以认为,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只要是合理的、适当的行为, 行政机关都可以采取, 包括行政执法。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执法, 其方式就可以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该符合行政目的并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手段, 当有多种选择时, 应当选择侵害行政相对人最小、最符合行政行为目的那一个, 而且要综合考虑公共利益等多种因素[4]。随着社会的发展, 行政执法更应该追求创新, 不断探索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措施和方法, 以便符合比例要求。

(三) 行政效率原则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以最小的经济消耗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提高行政效率也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行政效率的低下是对当事人权益的损害。”[5]既然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行政执法必须要不断改进其方式, 这种创造力是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当然, 无论行政执法如何富有创造性, 其必须受制于行政法治原则, 一切行为都应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新。

三、服务理念下行政执法的创造性

行政法理论曾受到古典自由经济主义影响, 认为政府仅充当“守夜人”角色。后来随着社会发展, 人民又要求政府运用公权力履行公共职能。但这种模式通过对公权力的运用管理、控制行政相对人, 又影响到公民的个人权利。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公平、竞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服务理念悄然出现。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例如有的学者提出了“行政服务契约”的概念[6]。无论以何种方式解读, 都要求政府抛弃过去强硬、单方行政管理方式, 转而以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尤其是我国这样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 在转型后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更加需要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 突出政府的服务理念。

在服务理念的指引下, 行政执法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既然把公民当作“顾客”一样服务, 政府作为“经营者”在行政行为的各个方面都应当为公民考虑, 想方设法“创造”更加公平、公开、有效的方式进行行政活动, 行政执法亦包含其中。

第一, 行政执法过程公开化, 深化公民参与程度。公众参与原则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的同时应当保障相对人的知情权、话语权、行动权、救济权等参与性权利。公民在参与行政执法的同时, 也能为行政机关提供广泛的思路, 使行政机关更加了解公民的需求, 改善执法方式。

第二, 摒弃个人意志, 加强交流互动, 柔性执法。既然是服务型行政, 执法者应该更多的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集思广益, 避免采取强硬的手段, 尽量采用柔性手段执法, 可以运用奖励、协商等多种方式与相对人达成一致, 降低因野蛮执法使公众抵触而产生的执法成本。

第三, 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 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执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比相对与社会稍显滞后的法律来说更加具有创造性, 而行政执法通常要直接接触频繁变化的社会, 其内在也必须具有创造性。因此, 将行政执法同高科技手段结合, 将行政执法人员从一些不必要的琐事中解放, 降低执法成本, 使行政执法更具有效率。

总之, 无论从行政执法的内涵还是原则, 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行政服务理念, “创造性”都成为行政执法不可忽视的内在属性。我们的行政主体应当重视行政执法的这种属性, 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完善执法手段, 让公民感受到即便可能是限制其利益的执法, 对社会也是一种助益。

参考文献

[1]许崇德, 皮纯协.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1.

[2]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

[3]杨惠基.行政执法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998.

[4]肖金明.原则制度:比较行政法的角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5]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做好中考数学复习下一篇:成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