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缺席

2024-10-26

主体缺席(精选4篇)

主体缺席 篇1

任何文本都是作者经验的物化、体悟的凝结、思想的投影和精神的留存。然而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对文本作者的忽略是司空见惯的, 对“作者主体性”的漠视确有根源, 因而导致流弊渐现。笔者现撷取几则案例对其特征作一剖析, 并试对其背后的根源作一透视。

漠视“作者主体性”之特征分析

一、浮于表面

不少教师由于自身语文素养不够, 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 对背后的作者没有主动去了解或者了解不够深入, 无视作者所处背景和创作缘起, 造成了经典误读。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丑小鸭》, 是世界童话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这样一篇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童话经典, 却因语文教师把它与它的创作者安徒生割裂开来, 漠视了作者的主体性, 在语文课堂上一直是以被误读的面貌出现的。

童话的主人公丑小鸭——它一生下来, 因为长得很丑, 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独, 就离开了家。在外流浪的日子里, 它受尽了欺凌。在寒冷的冬天里, 它几乎冻僵, 被一位农夫带回了家。第二年春天来了, 它终于飞了起来, 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在蓝天上自由飞翔的白天鹅!

不少语文教师把这篇童话解读为:就像丑小鸭通过奋斗最终能变成美丽的天鹅一样, 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只要始终不屈地奋斗, 就能取得成功。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靠的正是自己的努力。

事实上, 只要对《丑小鸭》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及其创作缘起作一了解, 就不会出现“误读”经典的谬种流传。《丑小鸭》这篇作品是安徒生在心情不大好的时候写的, 那时他有一个剧本《梨树上的雀子》正在上演, 像他当时写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 这个剧本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安徒生曾在日记里写道:“写这个故事 (《丑小鸭》) 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转一点。”这就是说, 安徒生是在用《丑小鸭》这个作品安慰和鼓励自己, 同时也是对那些不公正的批评的“批评”, 对那些嘲笑他的世人的“嘲笑”。安徒生坚信, 他的才华最终会获得世人的认可, 他的作品将会为他赢得荣誉!只是在当时, 人们还看不到他在创作方面所具有的天赋, 看不到他的作品的伟大, 而他也如丑小鸭一样, 不得不忍受众人的批评和嘲笑。这篇童话所要表达的主旨, 应该是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是对“只要你有才华, 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认识”信念的坚守。

二、过度阐释

“过度阐释”是阐释者丧失分寸感的量的无限堆砌而引起的过分甚至荒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过度阐释实际上是撇开了作者意图的肆意发挥, 不仅是对作者主体性的漠视, 更是丧失了儿童立场, 抹煞了学生主体性, 最终不但不能产生洞见, 还造成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的偏见与排斥。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涉及鲁迅和鲁迅所著的作品有《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等。然而, 进入孩子们视线频率最高的鲁迅并没有赢得孩子们的青睐,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教师的语文教学对鲁迅的认识仅仅囿于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参考书, 而参考书上对鲁迅的介绍其实还滞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鲁迅研究水平上。所以语文教师向学生展示的鲁迅, 依然是被某种政治话语神化了的鲁迅;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解读, 也不是鲁迅作品的真实存在, 而只是对作品中的人物作简单化的阶级分析。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在教学参考书上, 对“四周围黑洞洞, 还不容易碰壁吗”一句含义的理解, “课文简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154-155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 是这样写的:

理解这句话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 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 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 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 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 不允许发表, 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句中“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 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 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教参上都是如此的条分缕析, 一些“唯教参马首是瞻”的教师更是不敢怠慢, 必定是使出浑身解数让学生明白之体悟之。这样的解读, 让鲁迅走上了神坛, 也让学生的学习走向了艰涩。实际上, 虽然写作时的周晔已经长大成19岁大姑娘, 但是文章所追忆的几件往事都是发生在周晔的童年时期。文本基本上是站在儿童的视角, 来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读这一篇课文, 就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对“伯父”的追忆和怀念。如果我们一味地怀着“这是一个文学青年对大文豪鲁迅的思念和赞美”的想法、一味地把对伟大鲁迅的敬仰之情和横眉冷对的斗士形象渲染到极致, 其结果必定我们的教师越是使劲, 鲁迅就离我们的孩子越远。

三、无中生有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对张继创作《枫桥夜泊》进行了艺术化的虚构描述, 小说中的内容很多与史实的记载是不相符的。据史料记载:公元753年, 张继中进士。公元755年, “安史之乱”爆发, 张继从西北流寓至吴越 (今绍兴、苏州) 一带。公元756至757年, 诗人飘零江南, 但仍心系北方战事,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流露出了这种心态。他在姑苏滞留期间, 写下了《枫桥夜泊》。也就是写作《枫桥夜泊》是在他中进士之后, 而并非落榜之时。

他在同时期也曾写了一首七绝《阊门即事》, 诗中反映了农民应募从军, 农村劳动力缺乏, 耕田大量荒芜。因此, 在阅读与此诗作于同一时期的《枫桥夜泊》时, 就必须认真注意和认识到战乱给诗人带来的重要影响, 尤其是那种难以割舍的思乡愁绪。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理解《枫桥夜泊》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本质。

而不知何时, 这样一篇虚构的小说, 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科考落第”情节竟成为史实资料,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解读着张继的《枫桥夜泊》。如一则在网上点击率颇高的教学案例片段——

师:当时张继去长安赶考, 他文才出众满以为此次必能高中, 可那长长的榜单上就是没他的名字。于是坐船归来到姑苏枫桥边时, 看见当时的情景, 心情抑郁, 这是——落第之愁。正是因为他满怀愁思, 所以他看到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愁”绪啊!《枫桥夜泊》起—— (学生齐读)

师:张继仅仅是愁理想没实现吗?他还愁什么?

生:我想他还在愁, 家乡的亲人怎样了。

生:我想他还可能在愁国家。因为你刚才说过, 他满腹才华, 但是没有被录取, 说明当时的朝廷可能昏庸腐败。

师:真不错。我们很多同学猜得很有道理, 当然也有一些不一定对。但我们通过猜想却能进一步理解张继的愁。是啊, (教补充简介) 张继, 生活在唐代玄宗、肃宗、代宗三朝。那时唐王朝正经历了安史之乱, 那时战火连续不断, 百姓生活十分艰难。诗人张继用笔道出了自己滔滔不尽的愁思啊!

……

在这则案例中, 教师无视诗歌作者张继的主体性, 硬将作家张晓风无中生有虚构的“落榜之愁”拉进对诗歌的解读, 不仅是一种以讹传讹, 更是以狭窄的个人愁绪, 冲淡了作者张继的家国之忧, 思乡之愁, 漂泊之苦。

漠视“作者主体性”之根源透视

李镇西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解释学学习笔记》一文中提出: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存在着三类主体——两类阅读主体即师生双方和文本背后的主体即作者。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这个中介与物质符号系统背后的作者进行对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阅读文本, 实际上是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文本作者主体这三类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阅读教学的过程, 实际上是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平等“对话”的过程。

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表现在他不是“现场主体”而是隐蔽的或者说没有出场的主体, 它可能与我们同一时代但不同空间, 也可能与我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 因而这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是无法言说的, 是出于沉默状态的。但是, 因为有了这个隐蔽主体, 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正如王富仁教授所言:“从根本上否定文本作者有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理解的权利, 否定他们在自己的特殊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权利, 也就抹煞了文本自身的意义, 把文本语言关闭在了自己所应当感受和理解的语言的范围之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特级教师孙双金当年上《春望》, 光是作者杜甫的相关书籍就研读了足足12本之多;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长相思》, 对纳兰性德的传记与词作亦是如数家珍……他们精彩课堂的背后, 藏着的是他们对文本作者主体性的尊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对作者主体性的漠视, 必然导致“对话”的偏差;阅读教学的“对话”, 唯有建立在对文本作者主体性尊重的基础之上, 才能真正进行有意义的课堂对话!

爸爸,请不要缺席 篇2

小时候上舞蹈课, 趴在窗外关心地看着你的人永远只有妈妈?回到家, 练习舞蹈动作, 在一旁耐心指导的人也是妈妈?对于学舞蹈的孩子们来说, 可能大多都习惯了身边一直都由妈妈相伴, 妈妈接送上课, 妈妈陪着去演出、比赛。可是, 爸爸们, 你们去哪了?

相比于妈妈无微不至的爱, 爸爸在家庭关系中似乎常常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因为他们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度、参与度通常都比较少。特别是对学舞蹈的孩子们来说, 爸爸这个角色的“缺席率”就更高了。

学舞蹈是妈妈该管的事?

很多爸爸们都有这样的偏见, 觉得孩子学习舞蹈这件事, 自己可“参与”的部分并不多, 认为大男人没必要管孩子们的一些“琐事”, 习惯全盘交给细心的妈妈们来负责。可是, 在亲子关系中, 爸爸的角色真的是这般可有可无么?

很多男孩子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 会被形容太过“女孩子气”。其实, 这种现象与爸爸们的“习惯性”缺席有很大的关系, 爸爸身上的阳刚、正气对男孩子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多多陪伴在孩子身边, 正确地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才能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知。同样, 女孩子如果缺少了爸爸的关心, 感受不到来自父亲的力量和勇敢, 面对未来的男性, 她将会是担忧和陌生的。因此, 相比于妈妈, 爸爸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力量, 既是他们的避风港, 又是带领他们去认识世界, 发现美好的领路人。

爸爸的功能就是赚钱养家?

在一些传统的观念里, 父亲的角色印象就应该是“威严”、“沉默”和“不苟言笑”, 有人说:“父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可是有时候, 如果缺少了“沟通”, 这本“书”读起来也实在太费劲了吧!

受“男主外, 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 现代社会对于爸爸角色的要求又多了一层, 大家会觉得爸爸在家庭中的职能, 通常就是——能赚钱就好了呀!于是很多家庭里的孩子, 每个月和爸爸说不了几句话, 跟父亲仅有的交流就是伸手去要零花钱。其实, 不是非要爸爸们个个化身小顽童跟孩子打得火热, 只是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爸爸们平常除了辛苦赚钱之外, 多多陪伴孩子才是关键。

妈妈们, 放手吧!

一个完整的家庭, 父爱和母爱应该是并存的, 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也应该是一样的。在亲子互动中, 因为妈妈们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她们往往会表现出对丈夫单独带孩子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 会让妈妈们习惯对孩子的所有一切事物“大包大揽”, 不愿意让爸爸插手孩子的大小事物。可是, 爸爸们就真的那么不会带孩子么?

在美国, 一位老爸带孩子的视频曾在网络上被传播得火热,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爸爸陪着他21个月大的孩子, 一会儿趴在地上一块玩玩具, 一会儿又把孩子放在桌上让他蹦来蹦去, 这种如朋友一般的相处, 是不同于妈妈的陪伴方式, 而孩子们也需要这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同时, 爸爸们在这种与孩子独处的时光中, 自然也会被感动, 体味到陪伴的乐趣。

非比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师、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心理顾问、儿童心理咨询师)

爸爸的角色不能被替代

没有哪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了解孩子的任何问题, 更不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就可以轻易解决掉孩子的问题, 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东西, 需要时间去化解。在这个过程中, 并不是只有“妈妈”才能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爸爸的角色和责任同样是不能被替代的。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 他每天回家后必做的事情是跟孩子进行轻松的聊天, 他的问题主要围绕着:1、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2、今天你在学校有什么好的表现?3、今天有什么好的收获么?4、有什么地方需要爸爸的帮助?只是通过这4个问题, 这位父亲便完成了跟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但是, 不要小瞧这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和孩子讨论价值观;第二个问题则是对孩子表现好的一种激励和认可;问是否有什么收获是为了巩固孩子一天所学到的东西;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将父亲的责任清晰地表现出来, 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孤单的, 有任何问题都是可以寻求爸爸的帮助。这4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其实是父亲一种“角色”的体现, 呼吁更多爸爸们参与到子女的养育中, 给孩子力量、保护和爱, 这个角色不能被替代。

舞者和爸爸:鲍怡凝 (北京音乐舞蹈学校)

爸爸是我的玩伴

爸爸的工作比较忙, 所以和他相处的时间很少, 但丝毫不会因为这个影响我们父女俩的感情。在童年记忆里, 爸爸不论再忙再累, 只要回家就会给我带好吃的, 还喊着:“大宝贝!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经常带我“逃”课, 领着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一次他领我去天安门看升旗, 为了让我看得清楚, 他半夜爬起来背着我, 我就在他背上一直睡到开始升旗。至今, 我都忘不了在爸爸背上睡觉的感觉, 没有什么比那个更有安全感、更踏实了。

14岁那年我疯狂迷上国标舞, 想要作为专业来学习。但是爸爸很反对, 说艺术圈太乱、没前途。我第一次跟爸爸的争执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去学校半年, 我和爸爸之间都没有联系, 直到生日那天接到了电话, 当他跟我说“生日快乐”的时候, 眼睛里不知不觉泛起泪花。现在, 爸爸支持并理解我选择的这个专业, 有了他的肯定, 我的心结也彻底打开了。对我来说, 我想在爸爸老的时候, 陪在他身边, 牵着他的手去旅游, 看各国美景。我想要紧紧抓住爸爸的手, 一直不松开。

给“舞蹈爸爸”们的tips

学会欣赏孩子的舞蹈

孩子在学校学了新的舞蹈动作, 回家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这个时候请爸爸们拿出一百二十分的热情, 认真地欣赏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要知道, 你那种关注和感兴趣的态度, 会让孩子对自己更有自信。

正视孩子的困扰

很多孩子在学舞蹈的过程中, 会遇到一些让他们觉得困惑的地方。特别是男孩子, 心里有一些想法但又不想跟妈妈谈。这个时候, 爸爸们请细心一些, 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后耐心地和他们交谈, 要知道, 很多话从你们嘴里说出来, 效果比妈妈更好呢!

多点赞美和鼓励

学舞蹈的孩子们都要经历枯燥且痛苦的基本功练习, 压腿、下腰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想要放弃。因此, 爸爸们的赞美和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作为男性身上的那种坚毅和勇敢的力量, 会直接感染到孩子们, 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些“别人家”的爸爸

帅爸和他的萌娃们

“万人迷”贝克汉姆用“人生赢家”四个字来形容可谓是一点都不过分, 不仅美丽的妻子常伴左右, 身边的孩子们更是个个聪颖招人爱, 3个帅气的儿子纷纷出落成美正太, 可爱女儿“小七”的出生更是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份欢乐。贝克汉姆作为4个孩子的父亲, 也一直尽职尽责, 不管去哪, 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孩子们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耐心的总统爸爸

奥巴马在第一次竞选总统的时候, 说到一件让他感到很自豪的事情, 就是在长达21个月的竞选战当中, 他从来没有一次错过孩子的家长会。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也曾在演说中提到, 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 仍会每天晚上和女儿一起吃晚餐, 并且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 为她们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难题出谋划策。看看这样一位耐心的父亲, 那些成天嚷着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老爸们, 难道不觉得汗颜么?

最酷的老爸

尤金·塞尔南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所有老爸们的噩梦了, 因为他送给孩子的礼物实在是太酷了!作为“阿波罗17号”的宇航员, 尤金·塞尔南在登月之后, 在月球松软的尘土上写下他小女儿的英文名字缩写TDC, 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他心爱的女儿。

父亲的力量

官员落马前舆论监督缺席 篇3

6月27日15点55分,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就在几个小时前, 万庆良前一天到天河区调研的报道刚在广东省政府网上发布。

据记者观察, 十八大后, 至少有23个地市以上的一把手或者曾长期担任地市以上一把手的高官“落马”, 随其落马而来的则是其在公众舆论形象上的巨大反差, 而这些反差也往往成了媒体在报道官员落马情况的时候, 着重提及的新闻点。

比如万庆良落马前, 见诸报端的多是其“曾分管外贸, 力克金融危机”、履新广州, 省委曾评价“廉洁自律”“拆除违建, 新官上任三把火”“惯用排比句, 下属专门准备唐诗宋词选”“住月租600元的公寓, 也曾是足球健将”。

落马后, 随即有《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被查或因涉揭阳窝案》, 新媒体“澎湃”则描述了彼时已在微博、微信中甚嚣尘上的中纪委抓人经过。万庆良“600帝”“乡下佬”“疯狂与狂妄”, 甚至一些情色传言也开始流传。

以至于有媒体评论指出:官员不出事, 一般就是一个新闻贫矿, 他们有的只是考察、看望、讲话之类的例行公事。而官员一旦出事, 就成为一座媒体竞逐的新闻富矿, 其受贿统计、风流韵事、官场人脉之类, 就成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腐败传奇”。

落马前的监督空白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 这23名“一把手”落马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的场景, 多是参加或陪同会议或陪同调研, 总之都是例行公务的报道。

比如, 作为十八大后落马的首个省部级官员, 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出席四川省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并讲话, 通报中共十八大精神。还有一些高官是在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后“落马”, 比如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和原南京市长季建业。

然而, 官员的腐败事件并非发生在落马的前夕, 而恰恰是在他那些例行公事开会、看望、考察的普通日子里。以十八大后落马的23名一把手为例, 他们都有在同一省份或同一领域长期工作的经历, 同地任职的平均时长达31年。在同一地域或系统工作时间长, 难免形成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网络。

这样的关系网络在贪腐官员处经常演变成为利益网。在他们盘踞多时的地方, 没有任何所谓舆论监督报道和负面新闻出现。一些个性鲜明的官员甚至会在媒体上大谈特谈如何清廉、如何反腐, 其个人爱好也会被媒体夸张放大。

比如, 万庆良的运动天赋就被广东的媒体充分挖掘。一家广东当地的报纸在2011年7月报道称, “万市长总共用了15天便成功渡江。从一点也不懂, 到5米、10米、50米、100米、200米, 一直到800米, 那么快地掌握技术, 这得益于万市长的运动天赋, 也归因于万市长的坚强意志”。

这类报道中跳出固有的新华社、党报通稿议程, 刻画了个性稍微鲜明的官员, 但亦没有舆论监督的内容。极少能够搬石头砸自己脚的, 也只能是官员自己。比如《南方日报》报道, 万庆良2011年1月7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分组讨论中, 时任广州市长的他曾自曝“工作20多年没买房”, “房价高企广州人能幸福吗?”万庆良沉思片刻, “我认为, 我们的观念要转变, 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 我工作了20多年, 还没买房, 现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 在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 每月交租600元, 当然, 政府会补贴一部分房租。”

当时珠江帝景每平米单价已近4万元, 130平米的房子每月租金则通常超过4000元。讥讽他“何不食肉糜”的批评者给他封了个“600帝”的诨名。这算是官员落马前为数不多的讽刺性报道。

甚至还有一些旧的表彰性报道不合适宜地冒出来。比如, 就在刘志军被免职的消息公布前几个小时, 一条几年前的通讯《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访谈:从不回家过年》, 被重发在中国广播网上。

坊间传闻发酵

尽管官员落马前出现了媒体舆论监督的空窗期, 但事实上官员落马前, 坊间传闻早已经开始发酵。

只不过对于在任官员的传闻, 流传范围往往较窄。一旦官员落马, 外界少了很多顾忌, 有关他们的段子便开始通过媒体采访广泛传播。还不乏存在一些曲折的特殊情况。有一些段子传开之后, 官员并没有落马, 但是在职务调整之后, 官员最终还是落马了。

譬如原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在调任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之前, 关于其落马的传言就已经流传。不过毛小平并没有随着传言而落马, 反而进行职务调动。与之类似的还有去年9月落马的蒋洁敏。

分析人士称, 当传言传播开来的时候, 还要参考具体的职位调动来衡量落马的可能。若是由实权职务调一般职位, 那么这名官员可能离落马不远了。不过也有例外, 一些官员在职务调动后, 很可能就平安着陆了。

当然, 官员们还会充分利用媒体对于自己不利的传闻进行降温灭火。去年以来, 数度身陷“落马”传言的万庆良每每需要通过媒体公开露面来证明自己的安全。刚开始传出刘铁男贪腐的消息, 刘铁男也利用媒体来为自己说话, 通过新闻发言人来辟谣, 扬言追究举报者责任。

据《廉政瞭望》报道, 有名市委书记因为在中央党校学习长期未在当地现身, 以至于各种段子层出不穷。后来相关方面特别安排, 书记趁周末休课的机会, 专程回当地视察工作, 接着还在北京接受中央媒体采访。市委书记学习一结束, 省委主要领导就来到当地调研, 市委书记自然是全程陪同。在此期间, 网上有关这名书记的各种段子也受到“重点关照”。

如果官员不落马, 对于再吸引眼球的段子, 媒体也很少闻风而动。《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的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李东晓的统计显示, 中国媒体报道的贪腐丑闻, 有七成以上都是已经结案, 即政府或司法部门已经处理过该丑闻。媒体所做的只是发布消息或做回溯性的解释报道。

痛打落水狗的质疑

对于贪腐丑闻的报道流行着“痛打落水狗”“打老鼠, 不打老虎”“打死老虎、不打活老虎”的说法, 在李东晓2010年于浙江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中国贪腐丑闻的媒介呈现与新闻生产研究》中得到证实。“在中国贪腐丑闻报道的角色构成上‘已落马、已查办、已结案’的官员占了绝大多数;丑闻报道数量与官员级别有着明显的相关, 官员级别越高, 丑闻数量越少。”

她的研究基于815个样本的统计, 结果显示:在媒体报道的贪腐丑闻中, 涉及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只占9.1%;厅局级占23.6%, 县处级占32.6%, 县处级以下占到36.4%。

在十八大后落马的23名一把手中, 根据记者统计, 在他们落马前, 从地方到中央媒体皆没有关于他们贪腐的报道。媒体能够报道的, 是被抓起来的落马官员, 而不是重权在握的高官。

李东晓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所有贪腐丑闻的报道中 (评论除外) , 明确的来自官方的报道占据了72%的比例。有媒体介入调查的报道占据了16.44%的比例, 首先由网民揭发、媒体跟进报道的有4.4%。在所有的贪腐丑闻报道中, 媒介完全介入或者部分介入而促使贪腐丑闻得到曝光的案例占到总数的20%以上。

她在文章中认为, 虽然强势的官方来源占据70%以上比例, 但从中国新闻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20%的比例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突破。通过对这20%的媒体调查报道的分析, 李东晓发现, 有相当的案例是当丑闻被揭露后, 得到了公众的强烈反响, 并形成某种一致的舆论, 从而推动并支持了媒体的揭露行为。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20%的报道中, 更有超过4%的曝光是直接由网络揭露, 并由公众力量促成的。

事实上, 为了摆脱“痛打落水狗”的形象, 越来越多媒体在报道落马官员时注意平衡其双面形象。

去年10月28日,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法违纪, 接受组织调查。媒体报道中的廖少华就极具两面性。黔东南的干部说起廖少华, 主要评价有两点, 其一是说廖工作能力很强, 他担任州委书记的七年, 当地变化很大。其二是说此人虽然没什么架子, 但在用人问题上爱搞小圈子, “进入他圈子的人, 往往破格提拔, 哪怕上面有不同意见, 他都会努力争取, 甚至找机会为此人创造政绩, 没进他圈子的人, 就是不用。”

同时, 高官落马前还在提反腐倡廉的情景往往成为媒体挖掘放大的对象。比如, 在被带走前几个月, 陈安众作为江西总工会主席在该省总工会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时, 要求干部坚守廉政底线, 称“这是为官从政必须坚持的起码标准”。

新华社曾发文称, 个别地方反腐流于形式, 使一些贪腐官员热衷“嘴巴作秀”, 宣扬的反腐论调“连自己都不相信”。其最终目的, 是为了赢得赞誉, 成为其“步步高升”的资本。

尽管如此, 李东晓还在其论文中表示, 贪腐丑闻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她认为虽然这是一个多方面合力的结果, 包括媒体自身开展舆论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提高;政府对媒体的放松管制等。

“贪腐丑闻的报道能够揭开某些以前被认为是禁忌的话题, 改变公众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和判断, 培育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这些方面的改善能够为我国权力监督和反腐败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公民社会环境。”李东晓写道。

让学生的思维不再缺席 篇4

教师首先要进入课堂状态,吸引学生走进文本,引领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要追求一种状态,一种较适合学生都“在场”的状态。只有出于都“在场”的状态,课堂才能完成触动学生思维的表演,显现课堂的智慧。所谓课堂的智慧,有时就是教师吸引学生“在场”的智慧。教师要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其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识和思想健康发展的母体。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要有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教师在解读文本中使用的方法、遇到的难点、困惑及其解决方法,都为学生解读、引领学生思维做好了铺垫,使指导学生分析、思考、感悟、体验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如果教师只是按教参照本宣科,不加深入领会,教书与文本、与学生之间就缺少了思维困惑、情感碰撞方面的交流,使文本游离于教学之外,融入不了课堂之内,自然会导致学生的“不在场”,导致学生思维的缺席。

其次,教师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灵魂要用灵魂塑造,情感要用情感打动。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讲别人的文章,分析别人的感情,而应该是作者、文本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沟通的纽带,要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情随文动,言语传情,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感召和引领下,融入课堂,走进作品,体味情感,赏析语言……

课堂上,有了教师的激情四射、神采飞扬,才会有学生的情趣盎然、兴致勃勃;有了教师的悲壮低沉,学生才会为作者的境遇慨叹,为不屈的灵魂喝彩。悲伤处,教师声音哽咽,学生眼含泪水;高兴时,教师声音灵动,学生也会在快乐的殿堂翻飞……情到兴极处,美在渲染,爱在渲泄,情在流淌,眼泪在飞溅,笑声在荡漾,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的阅读对话才能真正实现。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唤醒是对人主体意识的一种尊重,是一种心智活动。语文教育中倡导“唤醒”,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唤醒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觉得学生难教,或课上得味同嚼蜡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把学生唤醒了吗?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了吗?有些学生汉语语感好,有些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有喜欢阅读的,有喜欢写作的,还有见解独到、思维甚而有点怪异的,凡此种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了吗?教师给他展示的机会了吗?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考、质疑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才能,体味成功的喜悦,发现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带来的审美的愉悦、情感的丰富、思维的纷呈、哲理的深刻。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上学生思维才不会缺席。

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体验”就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世界。学生的见解可能会不全面、不深刻,甚至有偏差、错误,这并不重要,因为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在活动,情感有体验,这些才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是可喜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学生思维中的阻塞、情感上的困乏,教师应适时点拨,顺势深化,从而实现学生灵魂的觉醒。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有一定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唤醒主体意识,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调动学生思维。

巧妙设置问题,点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良好的提问,成功的解答,可以让学生找到自信,调动思维,激发浓厚的兴趣。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让全体学生思考,让大家都有话说。问,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引发钻研的激情,让差一些的学生也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增强信心,激发热情。要由浅入深地逐层发问,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面前了。于是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因人设问,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避免问题过易,没有思考价值,或过大过空过难,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发生。

及时有效地评价,构建和谐课堂,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有效、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感悟从单一走向丰富,思考的时空更加自由,教师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既不能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不管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味地叫好,赞誉;也不能不置可否,让学生如坠雾里云中,不知孰对孰错;更不能一棒子打死,挫伤学生思考发言的积极型。教师必须作出及时、有效、客观的评价,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学生回答的精彩处,教师要有落到点子上的由衷的赞美;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疑惑时,教师要通过追问式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评价、讨论,达到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互动氛围,使学生的认知、体验变得更加敏锐、丰富。

改变以一贯之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无穷的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上一篇:精神生产理论下一篇:环境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