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障碍

2024-11-27

行为障碍(共10篇)

行为障碍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肇庆市端州区三所小学的一、二、三年级共275 名儿童,年龄为6~9 岁,其中男生149 名,女生126 名,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进行关于ADHD的基本情况调查。对符合调查条件的64 名儿童,其中男生24 名,女生40 名,实施为期1 年的膳食营养调查。

1.2 方法

1.2.1 观察工具

(1)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包括学习、品行、身心、焦虑等问题、多动指数、冲动-多动等6 个分量表。(2)膳食营养回顾表:采取为期6 个月的平均频率膳食回顾调查。

1.2.2 实践手段

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发放问卷调查,并于发放后3 天回收。评出:品行、学习、身心、焦虑、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等6 个因子。在相关医师的专业指导下,据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得出结果。据不同性别、年级、年龄之间的异常情况,筛选出符合关于ADHD观察组的儿童。在控制被调查学生的精神方面为排外因素、问卷的填写者是被调查学生的监护人条件下,对符合调查条件的128 名儿童进行1 年的膳食营养回顾调查,据年龄、性别,以配对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问卷的发放时间为每个月发放1 次的频率,研究出膳食营养与学习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1.3 统计分析

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利用营养素计算器对食物摄入量进行换算;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2 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的275 名儿童中,可被诊断为ADHD儿童有32 名,总患病率为11.6%。不同性别、各年级之间、年龄差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据275 名儿童的学习行为障碍情况显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身心问题、焦虑各个因子合并比例占为58.723%,53.689%,47.900%,41.551%,33.723%,13.579%。

(1)两组儿童的膳食营养素含量比较: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异。结果显示:蛋白质、钙、磷、钾、镁、锌、铜这7 类营养素的摄入量,观察组均较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222,p < 0.05;t =-1.0165,p < 0.05;t = -1.2695,P < 0.05;t = -1.3655,p < 0.05;t =-1.2715,p < 0.05;t = -0.9155,p < 0.05;t = -1.063,p < 0.05);两组间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膳食营养素的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利用营养素计算器的换算,对营养素因素摄入量进行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得出影响ADHD的因素。结果显示:蛋白质、磷、钾、钙、镁、锌、铜这7 种营养素是影响ADHD的因素,与ADHD的关系均呈负相关。

(3)营养素的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有统计学意义的7 种营养素进行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蛋白质、磷、钾、钙、锌、铜这6 种营养素被剔除,剩下元素镁是影响ADHD的因素,元素镁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4)比较各种食物摄入量:把调查的食物根据其性质可分类为谷物、禽类、水果等26 类,两组间儿童的食物摄入量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儿童的水生蔬菜、禽类、其他牲畜类这3 类食物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蔬菜、禽类、其他牲畜的摄入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121,p < 0.05;t= -1.012,p < 0.05;t = -1.175,p < 0.05);两组间其他各类食物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把归类的26类食物摄入量,采用单因素条件分析,得出各类食物对ADHD的影响因素。实验显示:水生蔬菜、禽类这2 类食物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6)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2 类食物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禽类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7)两组儿童食物摄入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观察两组间日常食物摄入量。 结果呈现:观察组儿童食物中豆浆、赤小豆、牛腩、鸡肉、奶油、这5 类食物的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的食物摄入量。两组间的豆浆、赤小豆、牛腩、鸡肉、奶油这5 类食物摄入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食物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各类食物的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把调查的食物摄入量,采用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得出影响ADHD的因素。 显示:赤小豆、牛腩、奶油、鸡肉这4 种食物是影响ADHD的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9)各类食物的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上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 种食物进行多因素条件分析,得出对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赤小豆这种食物是ADHD的影响因素,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p < 0.05)。

3 讨论与对策

3.1 讨论

本研究合并数据表明ADHD异常率男生高于女生,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符合以往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问题(58.723%)、学习问题(53.689%)、冲动—多动(47.900%)、多动指数(41.551%)所占的总比例较高,身心问题(33.723%)、焦虑(13.579%)所占的总体不大。可见,品行、学习、冲动—多动、多动是ADHD症状中最常见的伴随原因,而身心与焦虑问题有可能是继发性问题。

本研究通过膳食调查进一步对ADHD的膳食营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发现,ADHD观察组儿童的蛋白质、钙、钾、镁、磷、锌、铜的摄入量总体低于对照组儿童的摄入量。蛋白质缺乏时,会影响脑细胞的形成,使脑细胞总数减少或脑细胞变小,不仅导致机体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学习能力会下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涣散,容易出现疲劳、贫血,易于感染疾病且恢复缓慢的症状。锌是机体内重要的微量营养素,锌原子对含锌酶的活性起到关键的作用。缺锌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是一种必需的元素。钾不仅能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参与能量代谢以及支撑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作为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镁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机体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镁元素能够对人体的神经肌肉起到镇静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元素镁是ADHD的保护因素,镁元素缺乏与ADHD的发病有关联。镁和钾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仅能维持正常细胞中钾的含量,而且起到保护钾元素的作用。铜元素缺乏可导致神经元减少,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脑萎缩等症状。膳食中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禽类和赤小豆是ADHD的保护因素,究竟哪一个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 对策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营养状况是保证实现遗传所决定的生长潜力能否实现的基础。由于必须由食物外源性获得天然食物较为缺乏的微量营养素,这使得它来源受限;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消化功能不成熟导致对食物的偏爱程度不同甚至挑食,这是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原因。

食结构不合理,可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骨骼、智力的发育,应被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应下达指令要求学校重点引导学生对健康营养知识与不良饮食行为的转化,通过家长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校园短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传授食品安全、营养科普内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为一体、自上而下共同关注、关心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工作的良好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真正有助于生长发育的健康饮食习惯。

摘要:本研究项目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膳食营养回顾表进行调查,在2014年9月份开始对肇庆市三所小学一、二、三年级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儿童膳食营养与学习行为障碍相关性,为今后的儿童膳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膳食,膳食营养,学习行为障碍

参考文献

[1]Todd RD,Neum an RJ Gene-envionment intera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type ADHD:evidence for a synapse-based model[J].American Joum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Neuropsychiatry Genetics),2007,144B:971-975.

[2]苏林雁,李雪荣,黄春香.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1.9(4):241-243.

[3]王改青,杨期东,刘尊敬.铅镁及智商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782-783.

行为障碍 篇2

理解沟通障碍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沟通。什么是沟通 交际学方面的定义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沟通具有三大要素和四大原则三大要素

1、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2、达成共同的协议

3、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四大原则ⅰ准确性原则ⅱ完整性原则ⅲ及时性原则ⅳ非正式组织策略性运用原则。其次什么是沟通障碍。所谓沟通障碍是指信息在传递和交换过程中由于信息意图受到干扰或误解而导致沟通失真的现象。在人们沟通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使沟通受到阻碍。沟通障碍来自哪里 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信息传播通道的障碍。

1、发送者的障碍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倾向、个人感受、表达能力、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信息的完整传递。障碍主要表现在ⅰ表达能力不佳,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ⅱ信息传送不全及信息过滤令人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ⅲ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适时信息传递要及时就如军事上的情报不在正确的时间传递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ⅳ知识经验的局限 ⅴ对信息的过滤无用的信息的传递会造成接收者不能准确及时的得到所需的信息会受到无用信息的干扰。

2、接受者的障碍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ⅰ信息译码不准确打个比方相当于用错误的密码去开保险箱 ⅱ对信息的筛选及选择性认知接收者会在沟通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兴趣和期望 ⅲ对信息的承受力及信息超载每个人都有其处理信息的上限超过上限的信息就无法处理 ⅳ心理上的障碍 ⅴ过早地评价 ⅵ情绪当人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对同一信息的解读会截然不同。

3、沟通通道的障碍沟通通道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沟通通道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沟通媒介不当。比如对于重要事情而言口头传达效果较差因为接受者会认为“口说无凭”“随便说说”而不加重视。

2)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当信息用几种形式传送时如果相互之间不协调会使接受者难以理解传递的信息内容。如领导表扬下属时面部表情很严肃甚至皱着眉头就会让下属感到迷惑。3)沟通渠道过长。组织机构庞大内部层次多从最高层传递信息到最低层从低层汇总情况到最高层中间环节太多容易使信息损失较大。4)外部干扰。信息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界各种物理噪音、机器故障的影响或被另外事物干扰所打扰也会因双方距离太远而沟通不便影响沟通效果。沟通障碍的形式

1、组织的沟通障碍在管理中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沟通。但是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那么信息从最高决策传递到下属单位不仅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同时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如果中间层次过多同样也浪费时间影响效率。有的学者统计如果一个信息在高层管理者那里的正确性是100%到了信息的接受者手里可能只剩下20%的正确性。这是因为在进行这种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受到的信息自己甄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此外在甄选过程中还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当发送的信息涉及到传递者本身时往往会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信息失真。这种情况也会使信息的提供者畏而怯步不愿提供关键的信息。因此如果组织机构臃肿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形成多头领导或因人设事人浮于事就会给沟通双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沟通的进行。

2、个人的沟通障碍1个性因素所引起的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2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此外个体经验差异对信息沟通也有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凭经验办事。一个经验丰富的人往往会对信息沟通做通盘考虑谨慎细心而一个初出茅庐者往往会不知所措。特点是信息沟通的双方往往依据经验上的大体理解

去处理信息使彼此理解的差距拉大形成沟通的障碍。3个体记忆不佳所造成的障碍。在管理中信息沟通往往是依据组织系统分层次逐次传递的然而在按层次传递同一条信息时往往会受到个体素质的影响从而降低信息沟通的效率。4对信息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障碍。这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考虑。一是认识差异。在管理活动中不少员工和管理者忽视信息的作用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为正常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二是利益观念。在团体中不同的成员对信息有不同的看法所选择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很多员工只关心与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的信息而不关系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方面的信息这也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5相互不信任所产生的障碍。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向上反映的情况得到重视向下传达的决策迅速实施。管理者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应该不带成见的听取意见鼓励下级充分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情报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6沟通者的畏惧感以及个人心理品质也会造成沟通障碍。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属的恐惧心理以及沟通双方的个人心理品质而形成障碍。一方面如果主管过分威严给人造成难以接近的印象或者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同情心不愿体恤下情都容易造成下级人员的恐惧心理影响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不良的心理品质也是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如何应对沟通障碍 对于信息发送者 ①要有认真的准备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正确选择信息传递的方式 ③沟通的内容要准确和完整 ④沟通者要努力缩短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⑤沟通者要注意运用沟通的技巧。关于信息渠道的选择 ①尽量减少沟通的中间环节缩小信息的传递链 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沟通的速度、广度和宣传效果 ③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噪音的干扰。对于信息的接收者 ①信息的接收者要以正确的态度去接收信息 ②接收者要学会聆听。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由此可见沟通在我们的职场上是如何的重要。众所周知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说自己可以离开社会独立生活。而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和其他人交流这种交流正是沟通。所以人类是离不开沟通的。然而有沟通就必然有沟通障碍。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一般相互间的沟通只不过是让彼此都理解了对方的大致意思罢了主要信息得以流畅得沟通而在沟通过程中双方所发出的一些微小信息对方并不能完全掌握也即是说有沟通障碍的存在。有沟通就有沟通障碍有沟通障碍就要去应对沟通障碍。如何去应对沟通障碍需要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双方共同的努力同时双方还要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信息发送者要准确无误地发送信息信息中要减少个人的信息过滤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和失真并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及信息不超出信息接收者的上限信息接收者要避免选择性认知避免仅仅只是得到了部分信息而选择性地忽略了其他信息要减少情绪上的波动避免因为大喜大悲而解读出错误的信息同时信息接收者应避免沉默及时反馈信息不论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收者都应当尽量避免沟通焦虑无法表达或接收信息信息渠道的选择应当根据需求决定口头沟通速度较快并能及时得到反馈但经过多人时易失真书面沟通可长期保存但时间长且缺乏反馈机制非口头沟通形式多样意思丰富但易产生误导。沟通无处不在沟通障碍亦无处不在因而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如何去应对沟通障碍。沟通双方都应当积极应对沟通障碍且要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

《组织行为学》学习心得

为期不久的选修课已经降下帷幕。通过这次《组织行为学》的学习,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交流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它不光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对于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的我来说,无疑是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听任课老师戴院长介绍《组织行为学》是从组织学中剥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其中的观点核心都与组织学同出一辙。我看了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些沟通的技巧。其中文中说了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

1、目的地不变、手段机动;

2、有异议时强调一致;3.、确认需求;

行为障碍 篇3

关键词:情绪障碍 行为问题 智障学生

1.引言

与正常儿童相比,智障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研究表明,情绪与行为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融合,同时对其身心健康也有不良影响。我们发现这些不良的行为并不完全是由学生先天缺陷造成的,还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且在有的放矢的干预下是可以缓解的。本案例以一个12岁中度智障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疗法、正向行为支持疗法、自我指导法等多种策略对其进行干预训练。

2.研究对象

2.1基本情况晓勇(化名),男,12岁,中度智力障碍,上海浦东辅读学校3年级学生。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易怒,难以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2家庭背景原籍河南,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文化程度均不高。父亲,性格温和,比较溺爱晓勇。母亲,性子急,脾气急躁,对孩子的期望较高,教养方式简单粗暴。

2.3成长史晓勇出生后生长发育均正常,1周岁时因发烧导致额叶系统损坏,2周岁时说话吐词不清,只会简单的双音词,4周岁时不慎掉入水塘被淹造成大脑缺氧。6周岁时,晓勇进入普通小学就学,完全不适应普校学习环境。4年级来到上海,经测试个案几乎无知识基础,再加之语言发展迟缓,故调到2年级就学。

2.4情绪与行为问题表现

2.4.1情绪和行为的自控能力差。晓勇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常常受生理和心理需要所支配,同学A不小心踩了晓勇一脚,晓勇当场被激怒并爆发攻击性行为,事后,老师进行教育时,晓勇心里仍不服气,坚持认为自己没有过错。

2.4.2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生活中的晓勇通常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和行为反应非常直接。如看电影活动,虽然老师提前一一告知需要遵守的规则并反复强调要保持安静,高兴时不要大声喧哗。但事与愿违,晓勇看到欢喜的场景时还是一如既往地大声喧哗。

2.4.3情绪容易愤怒。晓勇接受性语言和表达性语言发展水平低,难以理解复杂的语句,也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晓勇与他人沟通存在困难,容易因老师或同学难以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愿而生闷气,而且一生就是一整天。

3.家校合作过程中的矫正策略

3.1行为矫正技术

3.1.1贝克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即是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意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其认知,从而改变其行为。通过观察、走访,老师发现晓勇攻击性行为源于错误的认知,他断定同学听不懂自己讲话是故意嘲笑自己;同学不愿意和他玩是歧视自己;同学踩他,也是有意为之。所以,老师决定改变晓勇的认知观念,从意识上渗透同学没听懂他说话是因为同学真的听不懂;同学踩了他一脚不是故意去激怒他,而是不小心。待晓勇理解后,老师逐渐地让其明白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他应该多多照顾小同学。同时,老师要求家长向晓勇多多灌输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当同学尤其是年龄小的同学撞到或踩到晓勇时,不能将其当作是故意的行为,更不能斤斤计较。

3.1.2正向行为支持法

3.1.2.1正强化

行为矫正过程中,老师和晓勇制定双方契约:与同学产生摩擦时就直接来找老师,主动讲明事实过程。若是同学做的不对,老师一定会站在他的立场上批评同学。只要晓勇能做到,老师就会奖励他。与此类似,老师和家长也达成协议—若是晓勇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减少了攻击性行为,家里人就要多多表扬晓勇。

3.1.2.2惩罚法

老师运用晓勇性格比较热心的特征,推荐其担任大队委员,当晓勇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就撤销大队委员一段时间,让他承担行为后果,以使该行为发生频率降低。

3.1.3自我指导训练法

自我指导训练法主要是通过教会儿童自我指导,正确对待产生焦虑和应激情景的刺激,从而形成良好的应答行为来取代不良行。针对晓勇在任何场所都喜欢大声喧哗的情况,老师不仅教导他在公共场所说话要轻声细语,还带晓勇去真实情景中练习;父母在家中树立起说话要轻声细语的规则,若是晓勇出现不当的言语行为父母立刻给予纠正,同时,妈妈自身暴躁的性子和行为也要减少。而针对晓勇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采取的策略是让他学会自我控制,先自我平静一下,想想攻击性行为之后续的事情来告诫自己,若是心里难受就来找老师,把不满和委屈都宣泄出来。

3.2集体帮助,担任社会职务

首先,老师告诉班级同学晓勇很喜欢大家,希望与大家交流,只是方式不对,消除晓勇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顾虑;其次,老师告诉大家晓勇愿意为大家服务,并命名他担任老师的小助手,增强晓勇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最后,老师要求晓勇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大家要共同监督晓勇的工作,让其体验到成功。

3.3家校互动,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3.3.1净化家庭环境,创建非攻击性的氛围

家长需要创设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妈妈而言,亟需改变强硬的态度、粗暴的行为,做到多鼓励孩子,不要随意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此外,家长鼓励孩子每天把自己在校经历告诉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对他的行为上多一些的建议,做对了就多夸夸他。

3.3.2建立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老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看到孩子未来的希望,使得家长树立起正确的特殊儿童观、教育观。尤其是母亲要学会全面看待孩子,既要看到不足也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同时,母亲对孩子期望值要适当,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情和理解,建立起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

4.合作效果

经过一年的时间,晓勇情绪和行为问题明显减少,性格开朗了,集体生活中也愿意帮助小朋友。另外,晓勇担任大队委员期间热心帮助其它同学,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人也变得更自信了。慢慢地,晓勇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如班级中的自闭症同学踩了他,即使不主动道歉,他也不会和同学过多计较了。本研究表明,采取多种治疗手法对矫正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有明显的效果。首先,研究发现与被矫正者及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开展治疗的基础,案例中教师和家长关系融洽,双方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希望继续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其次,从本案例出发,可以发现晓勇攻击性行为一部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所致,整个矫正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教给家长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最后,本研究还有需要深入的地方,如建立家校合作的制度体系,家长可以利用该平台和教师沟通,教师定期给家长介绍一些教育方法并指导其实施,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华红.行为改变技术[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福娟,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和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6.

[4]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17-222.

作者简介:佘丽(1988.9-),女,汉族,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民事行为中诚信原则的障碍分析 篇4

我国民法中设立了恶意串通的概念, 通常意义上“恶意串通行为 (malicious collaboration) ”又称做恶意通谋行为, 是指在商业活动中, 双方以损害其他人利益为目的, 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具体表现包括:掩盖事实真相;在商业行为中通谋;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四款就是“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无效民事行为, 对于这种情况, 第六十一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对方都有过错的, 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恶意串通, 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 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 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可见,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是将恶意串通作为一种认定民事行为无效或认定合同无效的条件来规定的。

《拍卖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竞买人之间、竞买人与拍卖人之间不得恶意串通, 损害他人利益”。

我国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对“恶意串通”进行了相关规定, 但是却没有明确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与之相应其他法律特别是大陆法系中存在“通谋虚伪表示”的概念, 这2个相似法律概念的区别何在, 深入探讨和分析这2个法律概念, 有利于加强对法理的理解, 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1 我国法律对“恶意串通”概念的界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了:恶意串通,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是无效合同。《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二款也规定:双方恶意串通, 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 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从以上2个法条的规定可见, 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 合谋实施的牟取不法利益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的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 合同当事人是出于主观故意。出于恶意串通而签订的合同当事人主观上都是故意的, 其本质是试图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获取非法利益。当然因恶意串通而成立的合同不以行为人已经或必然获得了非法利益为必要条件, 只要是恶意串通, 危及他人利益的故意就可以认定。值得一提的是, 因恶意串通成立的合同, 未必都是当事人的故意, 例如当事人的代理人与对方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串通危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订立合同, 就不应认为是当事人的故意。代理人的故意足以构成恶意串通。

(2) 恶意串通的合同是为牟取非法利益。当事人订立恶意串通的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非法利益。

(3) 恶意串通的合同一般都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由于这种行为是由于双方相互勾结在一起, 共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 因此这种合同在被确认无效后, 在处理上不是一方赔偿另一方的损失或者互相赔偿损失, 而是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收缴双方所得的财产, 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2 比较分析我国法律中“恶意串通行为”

为了更好地理解“恶意串通”的法律概念, 我们参阅以下相似的境外法条, 德国民法典第117条第 (1) 项规定、日本民法典第94条第 (一) 款和第 (二) 款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7条第一款规定, 可见我国的“恶意串通”与上述国家和地区民法上的“通谋虚伪表示”有诸多相似之点: (1) 恶意串通行为与通谋虚伪表示, 均为法律行为, 而非事实行为, 因惟有法律行为, 才有有效、无效问题; (2) 恶意串通行为与通谋虚伪表示, 其参与者均须2人以上, 或互为意思表示, 或一方为意思表示, 对方明知而予受领; (3) 恶意串通行为和通谋虚伪表示, 其参与者相互间均须有通谋之意思联络; (4) 恶意串通行为和通谋虚伪表示, 其通常指向的均为第三人, 即通常有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动机。

除了上述相似之点外, 我们也能对比分析出以下差异点:

(1) 主体范围各异

在行为人和受害人方面均有差异, 通谋虚伪表示之表意人为法律关系之当事人。其民法理论一般不讨论代理人如何损害本人利益的问题。即使将通谋虚伪表示的规定适用于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虚假行为, 也被认为是对该规定的扩大适用。日本民法学明确排除在代理人或法人的代表机关为虚假表示时其本人或被代表的法人作为民法典第94条第 (二) 款所谓“第三人”的资格。

我国民法上恶意串通之行为人及受害人的范围并不明确, 学理上有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 恶意串通的行为人系指当事人;另有观点认为应包括当事人和代理人。有人甚至认为, 恶意串通就是指一方的代理人或代表人与相对人串通一气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行为。与此相应, 关于受害人范围也就有不同看法。至于恶意串通行为所损害的国家及集体与“第三人”之间究竟有何种关系, 也甚费解。

(2) 在意思表示方面的差异

通谋虚伪表示, 系指违背真意之表示, 与心中保留相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亦同。而我国民法学就所谓恶意串通行为是否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行为的问题, 存有歧见。通说认为其意思表示并不必然为虚假, 也包括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 只要行为人有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恶意, 并且双方有通谋, 也可构成。但也有观点认为, 恶意串通是指行为人串通合谋实施的与其内心意思不一致的意思表示。

(3) 法律评价基础和功能方面的差异

通谋虚伪表示相对中性, 其行为可出于各种动机, 尽管实施虚假行为大多是想欺骗某个第三人, 但该意图并非必须的构成要件。德国法系民法对通谋虚伪表示之效力的否定, 其基础为意思真实原则。在学者看来, 既然表意人及受领人均不欲使当事人表示的内容产生法律效力或成为法律行为的内容, 则法律不使其发生效力是不言而喻的。并且, 相对人既明知表意人非真意表示, 虽使其行为无效, 相对人也不致因此受损害。可见, 通谋虚伪表示之无效, 是尊重表意人真实意思的必然选择, 而并不包含对其道德上的任何否定性评价。我国民法对恶意串通行为显然持道德上的否定态度, 所谓“恶意”“损害”, 均为贬义之词, 已表明其行为的非正当性以及法律对该行为的价值判断, 法律使之无效, 其评价基础为他人权利之保护及社会公平, 目的在于保护第三人。

(4) 法律效力不同

通谋虚伪表示被认定为无效, 但20世纪初, 德国最高法院的一系列判例试图制定不得以隐藏法律行为对抗第三人的原则, 提倡公开法律行为有效论。20世纪后期的德国学理和判例试图尽量限制虚伪行为理论的适用范围, 总的意图就是撇开民法典第117条的无效规定。与德国民法相比,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在法条结构上更能体现对第三人的保护, 按照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 通谋虚伪表示的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即为相对的无效。我国民法之恶意串通行为, 因其内容具有明显的不法性, 故其无效是绝对的, 无任何例外。

行为障碍 篇5

【关键词】传统美德;学生心理;行为障碍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中华民族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它在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它的传递和发扬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1.热爱祖国、天下为公。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是一种人们与生俱来的感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奉献出来自己的生命,在他们的身上充分的体现出来大公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爱国精神也越来越淡薄。比如,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不良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行为障碍,因此我们针对这些不良的倾向,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的贡献。

2.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劳奋斗、艰苦不屈的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也开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从学生做起,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懈奋斗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事观。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风雨,但是从没有过放弃,都是依靠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细,这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屈服。而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也要在学习或者生活的过程中,也要具有这样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有着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诚实守信、严己宽人。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着。这种美德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在与人交往中,要真诚待人,互相信赖;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诚老实。

5.重视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我国早期教育中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可我们的部分学生文明素养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人们就要针对这些行为,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加强自律,把自己的各种不良习惯限制在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

二、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

1、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所谓的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表现出现和自身年龄、文化以及道德素养不符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这不仅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而目前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类别主要有:①注意力障碍;②依赖;③失败综合症;④情绪低迷;⑤自我心理。

2、在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目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容易受到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就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就要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改善的新举措

1、在教学方式和在校时间的安排。心理和行为障碍学生往往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这是他们不适应学校生活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把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变为辩论法,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并且教师还要把生活融入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利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而降低其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行为改变技术策略。该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心理动力学方法和再教育计划。心理动力学方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加注意自己的需要、愿望和恐惧。其中行为改变技术的主要手段表现在以下几点:

正强化:如果一种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这种刺激就叫做正强化物,而有目的地使用正强化物,以使行为的出现频率增加的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就是正强化。

惩罚: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差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厌恶刺激或撤出正在享受的正强化物,以使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它主要包括从事厌恶活动、罚时出局、反应代价、谴责等具体方式。

塑造:指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而最终做出这种目标行为的区别强化的过程。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感染学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塑造的工程师,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学的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激励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给学生留下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计划,让其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来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思考,进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来改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障碍。

5、开展网上授课进行辅助课堂教学。德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仅靠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借助网络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和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学、开拓思维领域,将各科学习交叉相融,有利于学生探索钻研的兴趣,推动德育教育的更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而学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未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影响,导致其心理和行为出现障碍。为此,我们在对学生的进行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到其中,从而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家太.传承在于光大,继承依赖创新——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研究[J]. 教师. 2010(29)

[2] 陈忠华.中华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J]. 党史文苑. 2010(08)

行为障碍 篇6

1 临床资料

1994年8月—2006年5月在我院首次住院的少儿期精神分裂症患儿共56例, 诊断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男29例, 女27例;年龄9岁~14岁;攻击行为19例 (33.92%) , 出走行为28例 (50.00%) , 行为紊乱23例 (41.07%) , 自伤行为4例 (7.14%) , 生活自理能力差52例 (92.86%) , 毁物26例 (46.43%) , 拒医38例 (67.86%) , 孤僻、懒散24例 (42.86%) , 易激惹19例 (33.93%) 。

2 护理

2.1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3]。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查找不安全因素, 对患儿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预见性。

2.1.1 自伤行为护理

通过观察发现, 患儿自伤多表现为以头撞墙、撞床, 用拳头击打自己, 抓伤自己, 对此类患儿要专人看护, 必要时采取保护性措施, 要松紧适宜, 定时放松, 解除保护后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动向, 必要时手拉手和患儿一起活动, 了解患儿自伤的原因, 引导其表达内心的痛苦, 并给予善意的身体接触, 让患儿感受到关怀。

2.1.2 出走患儿护理

对于有出走企图的患儿要重点监护并交班, 工作人员进出病房要注意有无患儿守在门边, 带患儿外出要注意力集中。了解患儿外出的原因, 如患儿思念家人, 可给予联系, 让家人定期探视, 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 同时加强工娱治疗, 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2.1.3 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毁物患儿护理

接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毁物的患儿时, 语言性安抚至关重要, 多用正面教育, 表扬多于批评, 耐心倾听患儿的讲话, 接受、确认患儿的情绪, 同时给予一些劝说性和暗示性语言使其安静下来不可在患儿面前议论或低声交谈, 以免引起猜疑产生敌意。对于极度兴奋者, 要重点护理, 安置在单间, 采取保护性措施,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同时保护好治疗时用的物品, 防止患儿损坏或伤人、自伤, 一旦发生冲动伤人行为, 要沉着冷静, 从患儿侧面、背面制止, 保护患儿的安全, 事后要进行批评教育, 帮助其认识错误。

2.2 拒医患儿护理

对于拒医患儿从入院时就应给予单独的指导和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消除患儿对住院的紧张、恐惧, 进行治疗时技术要熟练, 语言要亲切, 尽量减少疼痛和创伤, 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对仍不接受治疗者可采取强制措施。

2.3生活饮食护理

本资料显示92.86%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差, 所以护理人员要主动做好晨晚间护理, 帮助患儿洗漱、更衣, 同时制订可行的生活技能训练计划, 实行奖励制度, 让患儿感到成功的喜悦, 逐步达到生活自理。对懒散患儿生活上多督促, 兴奋躁动患儿要多帮助, 夜间因药物或年龄小引起尿床者, 睡前督促排尿、少饮水, 夜间将其唤醒, 协助排尿1次或2次, 并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对于暴饮暴食者应控制进食, 拒食者查明原因, 尽量劝食, 或给予患儿平时喜欢吃的食物。疑饭中有毒而拒食者可采取集体用餐, 打消患儿的疑虑, 仍拒食者可采取鼻饲, 保证营养的供给。

2.4 心理护理

少儿期由于精神和躯体发育未达到成熟阶段, 因而缺乏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能力[4], 患儿情绪不稳, 常无故喊叫或哭闹, 易激惹, 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毁物甚至伤人等, 所以快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第一步, 接触患儿要言语亲切, 并给予适当的身体接触, 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 鼓励患儿说出内心感受, 宣泄痛苦。组织游戏活动, 分散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当患儿表现不良行为时要给予劝说劝说无效时可采取漠视的方法, 使患儿得不到注意而减少不良行为, 当患儿出现良性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口头或物质上的奖励, 促进其适应社会和亲近社会行为。

3 讨论

通过对56例少儿精神分裂症临床资料分析, 发现此类患儿存在明显的行为障碍, 包括攻击行为、行为紊乱、自杀、自伤、据医、易激惹、懒散等行为障碍。其原因一方面与大脑功能紊乱有关;另一方面与儿童自身行为特点有关, 如儿童本身好动恶静、自控能力差等, 其行为障碍均带有幼稚性、易变性等。

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差, 少儿期精神分裂症更为突出, 患儿的行为障碍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直接关系到患儿的预后, 也是少儿期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根据患儿的行为特点, 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 预防为主, 及时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为病房创造一个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 保证患儿及其他病人的人身安全促进患儿的病情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蔡焯基, 翁永振.精神分裂症[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443.

[2]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

[3]陈淑清, 王述彭, 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68.

行为障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在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ADHD的病例作为研究组, 经主治医师以上的精神科医师确诊, 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ADHD诊断标准[3], 年龄7~12岁。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及其它器质性疾病。共入组157例, 男115例, 女42例, 年龄10±2岁。对照组来自周围中小学健康儿童152例, 男112例, 女40例, 年龄7~12 (10±2) 岁。两组年龄 (t=0.20, P=0.846) 与性别 (t=0.18, P=0.923) 构成差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受试者或监护人经过知情同意。

1.2 工具

1.2.1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 ̄CV) [4]

分为10个分量表, 评定其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

1.2.2 Barratt冲动量表 (BIS) [5]

24个条目, 分为3个分量表, 每个条目1~4级评分, 得分越高说明越具有冲动性。

1.2.3 3~7岁儿童气质问卷

(BSQ) [6]、8~12岁儿童气质问卷 (MCTQ) [6]评价儿童气质, 分9个维度, 每个条目按1~6级评分, 得分越高表明气质特点越活跃和敏感等。根据问卷前6个维度的得分划分为5种气质类型:平易型 (E型) 、麻烦型 (D型) 、发动缓慢型 (S型) 、中间近平易型 (I ̄E型) 和中间近麻烦型 (I ̄D型)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标准差) 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 (构成比) 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 (P=0.752) 、母亲受教育程度 (P=0.768) 、母亲职业类型 (P=0.984)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父亲职业类型 (P=0.0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FES ̄CV得分比较

研究组在亲密度因子、情感表达因子、知识性因子、娱乐性因子、道德宗教观因子、组织性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在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控制性因子、独立性因子、成功性因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两组Barratt冲动量表得分比较

研究组运动冲动性 (19.6±4.7vs.16.6±3.8, t=6.21, P<0.01) 、无计划冲动性 (13.7±3.2 vs.12.2±2.9, t=4.35, P<0.01) 及冲动总分 (57.0±7.9 vs.51.8±7.7, t=5.90, P<0.01) 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注意冲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6±4.5 vs.23.0±4.5, t=1.26, P>0.05) 。

2.4 两组儿童气质问卷得分比较

研究组儿童的活动水平 (P=0.000) 、节律性 (P<0.01) 、反应强度 (P=0.000) 、心境特征 (P<0.05) 、持久性 (P<0.01) 、注意分散 (P=0.000)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反应阈 (P<0.01) 低于正常对照组。见表2。

2.3家庭环境等因素对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影响分析

应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研究组1, 对照组为2) 。自变量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 以及FES ̄CV、BSQ、MCTQ的总分或因子分。采用Forward ̄LR逐步筛选策略, 经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父母文化程度高 (OR=4.69, P=0.045) 、父亲的职业好 (OR=4.25, P=0.048) 是冲动行为的保护因素;亲密度因子得分低 (OR=0.38, P=0.010) 、情感表达因子得分低 (OR=0.20, P=0.000) 、矛盾性因子得分高 (OR=2.60, P=0.015) 、D型气质 (OR=3.60, P=0.022) 是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Barratt冲动量表结果提示, ADHD儿童的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及冲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表明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可能与先天的生物学因素有关, 但后天的环境因素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7]。而在各种环境因素中, 对人的心理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8]。童年早期不良行为的危险因素开始于婴儿期, 与其成长中爱的感受缺乏及家庭关系紊乱有关[7]。本研究发现, 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诸多因素中, 反映良好家庭结构的因素, 如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反映不良家庭结构因素的矛盾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研究组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国内研究发现ADHD儿童家庭成员之间有较多的矛盾冲突和严格限制, 情感交流少, 家庭亲密度低[9]。吴丽慧等[9]调查研究也显示夫妻关系的恶化或离异, 可加速其子女ADHD的发生发展。国外有报道, 父母离婚和受虐待会使儿童一生中发生ADHD的危险性增加15倍[9]。这些研究显示不良家庭环境为ADHD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

儿童气质量表结果提示, ADHD儿童气质量表中的活动水平、节律性、反应强度、心境特征、持久性、注意分散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反应阈低于正常对照组;ADHD儿童气质类型为D型和I ̄D型者较正常儿童多。有文献认为[10]D型、I ̄D型、S型三个气质类型发生行为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尤其是D型儿童。D型和I ̄D型儿童气质特点为生物活动无规律, 对新环境的适用慢, 对新刺激的反应是消极退缩, 情绪反应强烈。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儿童其行为经常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容易与家长及周围人发生矛盾, 不易被老师及其同伴接受。ADHD儿童这些自身的个性特点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加重了他们的亲职困扰。父母作为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和监护人, 其压力水平既受到儿童特质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着对儿童的教育和抚养。国外有研究显示儿童ADHD会导致父母的养育压力升高和教育不良[9]。黄赛君[9]发现ADHD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 AD-HD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存在相关。

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与家庭环境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父母文化程度高、父亲职业好是冲动行为的保护因素;家庭亲密度差、矛盾大、情感表达不佳、D型气质是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以上结果提示, 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发病及预后的影响不容忽视, 同时, ADHD儿童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对父母在教养上所承受的压力的影响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 应加强ADHD儿童家庭的干预, 帮助家长充分了解这些信息, 从而改变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减轻父母的压力水平, 以降低ADHD的发生发展和提高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ADH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以及和冲动行为的关联性。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 、Barratt冲动量表 (BIS) 、37岁儿童气质问卷 (BSQ) 、812岁儿童气质问卷 (MCTQ) 对157例ADHD儿童及152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儿童的家庭在FES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而矛盾性则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儿童在Barratt冲动量表的运动冲动性 (P<0.01) 、无计划冲动性 (P<0.01) 及冲动总分 (P<0.01) 均高于对照组, 注意冲动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儿童在气质问卷的活动水平 (P=0.000) 、节律性 (P<0.01) 、反应强度 (P=0.000) 、心境特征 (P<0.05) 、持久性 (P<0.01) 、注意分散 (P=0.000)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反应阈 (P<0.01) 低于正常对照组。FES的某些环境因素与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有关。结论 ADH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有影响。

关键词:儿童精神病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学,家庭环境,冲动行为

参考文献

[1]郑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2.6-16.

[2]Glass L, Ware AL, Crocker N.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associated with heavy prenatal alcohol exposure are not exacerbated by ADHD.Neuropsychology[M].2013, 27 (6) :713-724.

[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Ⅳ-TR[M].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78-85.

[4]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34-141.

[5]王长虹, 苏林雁, 李晏.Barratt冲动量表用于小学生的信度效度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 (17) :1342-1345.

[6]洪琦, 张风, 周胜利, 等.儿童气质测查量表的修订和标准化[J].中华儿科杂志, 1999, 37 (3) 135-138.

[7]Bralten J, Franke B, Waldman I.Candidate genetic pathway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show association to hyperactive/impul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DHD[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3, 52 (11) :1204-1212.

[8]Pearson DA1, Santos CW, Aman MG.Effects of extended release methylphenidate treatment on rating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nd associated behavior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ADHD symptoms.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J].2013, 23 (5) :337-351.

[9]冼丹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家庭环境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 (7) :578-590.

行为障碍 篇8

一、研究目的与方案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一例典型品行障碍青少年的行为矫正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关于品行障碍及相关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有关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及在矫正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式,为品行障碍问题提出有效的矫正建议,总结有效的矫正方法,为特殊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案

1.对案例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系统的观察,对问题行为进行诊断与功能性评估。

2.探讨对品行障碍青少年行为矫正的可能性和有效的矫正策略与方法。

3.确定矫正目标,矫正方案和技术。

4.对矫正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品行障碍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并根据品行障碍的行为矫正提出建议。

二、案例陈述与行为评估

(一)案例陈述

小程,男,15岁,今年初二,独生子女,就读于安徽省某县级普通中学。在家庭结构中,父母对其特别溺爱,基本做到言听计从。小学阶段的小程因为经常不写作业,欺负女同学,导致很少有品行端正的同学愿意与其玩耍。且经常逃课前往游戏厅。上了初中后,小程在原本的坏习惯上变本加厉,开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在品行上的偏差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学校经常骂人,甚至打人,成绩更是不堪入目。

(二)问题行为分析与评估

1.上学时经常不独立完成作业或者干脆不写,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甚至威胁同学帮其代写。其原因在于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上课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课导致不会写作业,这是注意力不集中,懒散的表现。父母的溺爱消弱了其对于潜在惩罚的畏惧,而老师缺乏相关行为问题正确的处理策略,千篇一律的运用惩罚策略,导致其行为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恶化。

2.缺课,或者逃课。经常与其他同学结伴进入游戏厅。父母没有正视逃课的严重性或者轻微的说教对于行为的改变几乎没有效果。老师的冷漠对待,绝大部分同学的轻视的目光以及明显的疏远会导致其对于学校生活的更加排斥,内心更加的孤独,也就使其逃离这个让他难受的地方的愿望更加强烈

3.上初中时经常主动挑衅同学,甚至会对同学进行谩骂,殴打。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积极关注导致其同情心,进取心,以及罪恶感的消弱甚至缺失。并且因为疏于教育,致使其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又因为长期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而逐渐形成了对于社会具有危害性质的行为习惯。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其在品行偏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诊断小程为品行障碍,但因为其程度不深,故轻度品行障碍更为准确。ICD-10的诊断标准为:

(1)起病于少年期,多为7岁以上,持续时间半年以上;

(2)至少有以下不同行为中的一种:(1)好斗;(2)无故伤人或虐待动物;(3)无辜破坏财物;(4)无故纵火;(5)经常偷窃;(6)反复说谎;(7)经常逃学,一学期三次以上;(8)其他触犯法律的行为;(9)无辜离家出走,彻夜不归。

(3)不是由于其他精神疾病引起。

三、制定矫正目标

1.应端正学习态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任务,杜绝缺课,逃课现象。

2.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远离结伴打游戏,聚众斗殴。

3.理性对待父母的溺爱,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矫正方法与方案设计

(一)主要矫正方法与技术

1.Beck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此案例中,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程找到不合理认知与信念,通过识别认知错误并进行真实性检验等认知治疗技术帮助他改变这些不合理思想,并建立积极的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2.示范模仿疗法

示范模仿疗法是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和观察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及其所示范的行为,进而导致个体增加或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在此案例中,可通过真实性示范模仿、符号性示范模仿、参与性示范模仿、想象性示范模仿等模仿形式来帮助小程获得新行为或抑制已习得反应。

(二)制定矫正方案

在具体的矫正方案实施前,矫正者应与小程以及小程父母多次进行深入的交流,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了解小程家庭的家庭结构与沟通模式,运用用正强化技术以及示范模仿技术提升父母及孩子共同改变的信心,强化改善家庭环境的决心。

1.对打架斗殴等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案

(1)与小程进行安静单独的沟通,让其观看与浪子回头有关的电影,阅读有关的书籍,重新点燃内心深处的进取心与动力。向其介绍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并引导他主动搜集有关犯罪所造成危害的资料,让他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事件主人公是他,这个结果是否能够接受。

(2)鼓励小程说出自己攻击性行为的动机,指出其中的错误观点并提出正确的观点,帮助他改变攻击性行为的错误认知,并引导他培养遇事冷静的行为模式。

2.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关的抄袭、逃课等行为以及矫正方案

在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态度端正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的进步。帮助他排除错误的学习观念,不良的学习风格,并且在以前落下的知识上进行课后补习,对于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给予耐心的关怀与打气,助其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并且鼓励小程课下与同学进行讨论,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继续强化小程在学习上的自信与动力。当小程意识到学习不仅能给他带来充实的生活,还能带来老师的积极关注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去执行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小程在经历过行为矫正之后,取得了较为全面的进步。在学习上,按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人际关系上,小程与那些不良少年彻底断绝了来往并且结识了很多新的好朋友,并且现在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与生活委员,不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上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在生活中,小程会主动的帮助父母做家务,而小程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无理由的让步,做到了赏罚分明。

其实,对于小程来说,其不良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主要还是源于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语言文字学习、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应起到榜样的作用,因此,作为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摘要:通过对一例青少年轻度品行障碍的行为矫正,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品行障碍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探究品行障碍行为矫正所用策略与方法,总结评估所用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类似不良行为的行为矫正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品行障碍,行为矫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姜忠信,洪福泽.认知治疗的实物手册[M].台北:台北扬智文化,2000.63-79.

[2]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9-282.

[3]吕静.儿童行为矫正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209-232.

行为障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5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住的195例抑郁障碍患者。其中男63例 (32.31%) , 女132例 (67.69%) ;年龄男13-76岁 (平均年龄40.89±11.56岁) , 女8-78岁 (平均年龄40.17±9.87岁) ;平均住院天数 (33.72±5.29) 天。

1.2 方法

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R) 确诊的孩患者。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采用的软件为:The SAS System for Windows 6.12。

1.3 自杀风险评估

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根据病史资料、家属提供的资料共同进行评估。有关自杀相关问题, 参考有关分类[1]分别定义为:自杀意念为有寻死的愿望, 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为;自杀未遂为有意采取毁灭自我的行为, 但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为有意采取毁灭自我的行为, 并导致死亡。

2 结果

2.1 自杀方式统计

有自杀行为的12例, 占总人数的6.15%, 自杀方式与总人数百分率见表1。用水果刀、玻璃碎片自杀者最多, 其次是过量服药。

2.2 自杀时段、季节月份分布

见表2。

2.3 自杀史、家族史情况统计

见表3。

2.4 自杀相关问题的总体状况

入院时有自杀意念123例, 自杀未遂32例;治疗后1周自杀意念94例, 自杀未遂3例;治疗2周自杀意念39例, 自杀未遂7例;治疗4周自杀意念13例, 自杀未遂2例。先把4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比较4个时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的差异, 结果表明入院前与第一周比较有自杀意念的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而自杀未遂则有统计学意义, 和第二周第四周比较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有统计学差异, 见表4。

3 护理对策

3.1 严格执行病房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自杀特殊方法的应用和它的可获得性相关[2]。本组病例以割腕、过量服药多见, 因此做好病房管理是关键, 要求对每个患者做入院宣教严禁患者及家属携带危险物品入病房, 每天进行安全检查, 危险物品给与暂时保管。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必须有一对一的24h陪护。

3.2 加强病情观察, 识别高危患者

要把识别高危患者作为预防的重点。高风险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是否存在与自杀有关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3]。当前提示风险增加的临床特征包括心境低落、有自杀意念、自伤和绝望[2]。早醒是另一个高危因素[4], 抑郁障碍自杀多发生于凌晨, 见表2。因此, 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是观察病情的重点之一。

3.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与患者有效沟通的基础, 也是实施自杀风险评估的有效桥梁。在此基础上责任护士要引导患者说出内心体验和有否自杀的想法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3.4 美化病房环境, 丰富病房生活

和患者一起打扫病房卫生, 整理床铺, 摆放花盆,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 使患者有家的感觉。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 参与各项娱乐活动, 以满足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需求, 还可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 有效地调节情绪, 摆脱负性情绪, 建立良好的正性情绪, 对抑郁自杀的危机干预起到积极作用[5]。

3.5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 提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能力

医务人员组织患者及加上你讲解抑郁障碍的相关知识, 定期组织病友交流会, 邀请恢复期的患者现身说法, 交流在治疗中的经验教训, 使患者看到希望, 知道如何应对问题,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让家属充分了解抑郁障碍和患者的病情特点, 学会观察患者的日常变化, 懂得识别反常情况;组织义工参与院内外的康复活动, 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看到康复的希望。

4 讨论

开放式心理病房的应用, 患者可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和尊重。同时也带来了护理风险。抑郁障碍占住院患者总数的46.89%。抑郁障碍在精神疾病自杀风险中最高, 其自杀率为650/10万, 高出一般人数的50倍, 自杀未遂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 4%-12%的自杀未遂者日后会再次自杀[6]。故对于病程长、有自杀史和强烈自杀意念的患者, 应加强自杀风险评估, 注重细节, 有预见性的采取综合措施, 预防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心理病房抑郁障碍自杀行为的对策。方法 对2008年10月5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住的195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和干预后自杀意念明显下降, 而自杀未遂在治疗好转时有所增加, 治疗4周时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明显下降:入院前与第一周比较自杀意念没有统计学差异, 而自杀未遂则有统计学差异, 和第二周及第四周比较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开放式心理病房采取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

关键词:心理病房,抑郁障碍,自杀,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凌江.精神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91.

[2]陈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 15 (5) :303-304.

[3]陈少仕.抑郁症自杀的危险因素与自杀预防[J].南海医学, 2004, 15 (9) :128.

[4]陈进, 张小红, 翟书涛.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相关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10) :717.

[5]周爱花, 黄垦, 尹雪冰.开放式工娱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 :51-52.

行为障碍 篇10

(一) 美国的定义

美国1997年《身心障碍个人教育法修正案》的修正公布以及1999年5月公告实施的《协助各州执行身心障碍儿童教育以及身心障碍婴幼儿早期介入方案法规:最终执行细则》有关多重障碍的定义:“多重障碍系指同时伴随有多重伤残 (诸如:智障兼盲、智障兼肢障等等) , 此种合并障碍会造成重度的教育需求, 而此种教育需求并不能藉由仅为一种障碍类别所设的特殊教育方案来加以调整改善, 但此种障碍类别并不包括盲聋在内。”

(二) 台湾的定义

根据台湾特殊教育法相关法律的规定, 多重障碍的定义系指:1.兼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2.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非同一个原因;3.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不具有连带关系;4.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会影响学习而言。

二、多重障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特征

(一) 社会性

大多数的多重障碍儿童缺乏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其所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往往不是过多, 便是太少。多重障碍儿童表现出的社会性行为, 比如, 在合作、社交礼仪等方面, 正常人如果在不了解是障碍者的前提下, 一般是不容易被常人所接受的。

(二) 沟通能力

以智力障碍为主或者是以自闭症为主的多重障碍儿童多数是无法用口语表达和沟通的, 多数的多重障碍儿童在语言上只能说出几个字或较短的句子, 有时由于多重障碍儿童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 由此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 比如, 大声哭喊, 发脾气甚至是攻击他人。

(三) 自理能力

多重障碍儿童大多数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对一般正常儿童而言是相当容易, 比如进餐, 穿着, 如厕等技能, 对于多重障碍儿童都需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学习和适应, 并且在掌握自理能力技巧上也会发生很大的困难。

(四) 行动能力

大多数的多重障碍儿童都缺乏身体移动的能力和理解记忆的能力, 所以要求多重障碍儿童能在行动上完全独立自主是相当不容易的。尤其对于伴随有肢体障碍的多重障碍者而言, 行动会有所限制。

(五) 其他特征

大多数的多重障碍者, 通常也会伴随着其他障碍, 并且障碍的程度越严重, 相伴随的其他障碍也就越多, 可能性也愈大。并且有些障碍者常会有不自主性的反射动作与姿势异常;有些则因障碍或损伤伴随有癫痫、呼吸问题、耳朵感染、皮肤溃烂、气喘、过敏等现象;还有些多重障碍儿童会出现自残、自伤的行为。

三、多障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干预策略

(一) 心理和行为矫治的主要原则

1.个别化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多重障碍儿童的某些行为问题是具有独特性的, 比如, 攻击他人的行为, 这就需要进行个别化的治疗, 但是有些多重障碍儿童的特征是具有共性的, 这就可以采用集体治疗的方法, 而且集体治疗可以使障碍儿童有机会感受到或观察他人的行为, 以此获得学习的机会。

2.注重家庭参与的原则。对多重儿童在训练和纠正他们某些行为的时候, 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来实现教育计划, 并且父母要承担某些训练的任务, 及时提供反馈有助于矫正的顺利实施, 家庭成员的参与, 也会让多重障碍儿童以此获得和家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3.增强适应性行为的原则。大多数的多重障碍儿童由于无法适应正常的环境缺乏与正常环境相适应的行为, 所以他们大多不知道应该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所需和所想。因此, 在行为治疗过程中, 要增加其行为方面的适应性, 以其消除不良的行为。

(二) 心理和行为问题矫治的方法

1.认知行为塑造法

(1) 社会技能训练。认知行为塑造法在对多重儿童进行社会化技能训练时, 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比如, 带领多重障碍儿童熟悉各种环境, 减少和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畏惧, 或者可以多听听教师的声音, 触摸教师的手和脸, 再熟悉教师的情况下再在一起做游戏, 逐渐地增加在一起的时间次数, 使多重障碍儿童慢慢接纳训练人员。

(2) 言语交流训练。根据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制定其相关的目标。为了能起到让多重障碍儿童说话的欲望,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比如, 用手势、表情等来表达自身的需要;理解指令。通过教师的发音模仿简单的音节以刺激其语言中枢的发展。

(3) 生活自理技能训练。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让多重障碍儿童在生活中进行反复多次的生活技能训练, 直到能够掌握或有所好转为止。在生活自理技能训练中, 要把饮食技能的首要的重点, 再逐渐过渡到穿衣、脱裤、洗涮等方面的训练。

2.身体放松法。由于多重障碍儿童在精神状态、情绪以及行为问题上发生的次数比较多, 所以对多障儿童进行身体按摩及运动训练, 可以使其肢体肌肉放松, 改善体质从而缓解其不适。在这个过程中要与其按摩师进行协商, 根据多重障碍儿童的变化及时调整其按摩康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郭小牧, 袁进兴.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市盲童学校出版, 2007.

[2]郭小牧.多重残疾儿童综合性主题课程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1 (1) :40-41.

[3]多重残疾儿童教育与研究培训资料.美国柏金斯盲校, 2009.

[4]彭霞光.美国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12) .

上一篇:影像人才培养下一篇:参数分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