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学(通用12篇)
科普教学 篇1
摘要:许多教师把科普课文的教学策略与其他类型课文的教学策略等同起来, 导致学生的科普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本文拟从科普课文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科普课文的教学策略:一是要激发兴趣, 驱动学生的欲望;二是要整合信息, 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三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品词嚼句, 感悟文本中语言运用之准确。
关键词:科普课文,兴趣,整合,感悟
在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编者都会安排一定量的科普性课文让学生学习, 这样做既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普教育, 提升学生的科普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普探索意识, 又可以发展学生对信息的选择与加工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解读这一类文章。教学科普性课文, 要针对性地落实相应的教学策略, 才能让学生的科普素养与探究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 如何教学科普性课文呢?下面, 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践, 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的教学, 谈一谈科普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驱动欲望
科普文中所写的内容往往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 有的甚至是学生听都没有听过的事物。学生面对这些新事物, 由于没有生活经验作为基础, 很难对文章产生兴趣。当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不了兴趣时, 他们就没有一种想学习的欲望, 内心没有动力驱动情况下的学习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 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会太好。所以, 在教学科普课文时,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 让内驱力促使他们投入到课文学习中来。
比如在教学这一课时, 因为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高科技玻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 所以在教学之前, 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 即一位偷盗者在一家金店准备砸玻璃偷东西, 但是无论他怎样砸玻璃, 玻璃就是不碎, 虽然玻璃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却还是被一种神奇的东西给黏在一起, 让偷盗者束手无策, 最后只能离开。当我播放完这一段视频之后, 班里就像炸开锅了一样, 学生纷纷说不可能。此时, 我就对他们说:“这就是最新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玻璃, 可以有效地起到防盗作用。在我们生活中, 还有很多种可以起到各种作用的玻璃, 大家想了解它们吗?”学生纷纷表示非常想了解, 甚至有的学生站起来请求老师说一说还有哪些新型玻璃。这样, 导入新课的契机就成熟了, 我就顺势地说:“那就请大家阅读第11课《新型玻璃》, 看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
科普性课文由于内容趋于平和, 没有一定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缺少激情,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自我驱动情况下学习课文。
二、整合信息, 梳理内容
科普性课文虽然内容比较简单, 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却很多, 教师在教学科普性课文时需要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提炼课文内容中的诸多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 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 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促进学生更有条理地学习课文。
比如, 在教学这一课时, 我采用的是表格梳理方法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信息进行整理,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在这里, 教材中一共介绍了五种玻璃, 而我设计表格时多设计了一行, 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来了解其他的一些新型玻璃, 并写出它们的特点与作用, 然后在一起交流, 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同时, 通过这样一种表格的方式, 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各种玻璃的特点与作用, 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再从文章中寻找。这样既发展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归类信息的能力。
三、品词嚼句, 感悟语言
科普性课文由于带有很强的科普性, 在语言表述方面也非常严谨, 不能有半点不准确的文字在里面, 它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必须做到准确无误。所以, 在教学这一课时, 带着学生品词嚼句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进行解读, 从而养成严谨的作风, 还培养了学生说话、做事都要负责到底的品质。
比如, 这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在介绍“吸热玻璃”时, 有这样一句话:“在炎热的夏天, 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 使室内比室外凉爽, 在严寒的冬季, 它能把冷空气挡在室外, 使室内保持温暖。”我抓住这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语“强烈”, 让学生交流这一句话中为什么要使用“强烈”这一词语, 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能不能把这一个词语去掉?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认为, 这一词语是不可以去掉的, 首先是它与前面“炎热的夏天”中的“炎热”一词相呼应, 因为是在炎热的夏天, 所以阳光就会非常强烈, 其次也说明了“吸热玻璃”并不是可以把太阳所发出的所有热量都吸去, 只是在遇到强烈的阳光时, 阳光的温度已经非常高的时候, 它才会起到吸热的作用。如果把它去掉, 只是说“它能阻挡阳光”, 那么就说明室内将会是一片黑暗, 因为阳光已经被阻挡在外面了, 这样的玻璃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价值了。只有出现强烈阳光时, 这种玻璃才会阻挡, 让室内比室外凉爽。
总之, 科普性课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课文教学策略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 但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有立足科普性课文的文体特征与描写角度, 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才能让科普课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才能促进学生科普兴趣与科普意识得到不断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卢雁红.小学语文全息阅读教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2]郑春.主线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3]陈伟.构建生命课堂[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2.
科普教学 篇2
教学单位:**社区
课程名称:城市科学技术普及
教学课时:123H
适用人员:城市居民
一、概述
(一)教学性质
社区科普大学教学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对城市未成年人和城镇劳动人口实施科学普及宣传、教育,传授相关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学素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一项群众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学设计与思路
《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突出群众性、适用性、经常性、灵活性,以科普工作“四季歌”为课程教学流程,紧紧围绕关乎群众健康、方便群众生活、激发群众热情、提升文明素质、增强科学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开设讲座、举办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市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授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市民科学工作者素质。在实际教学中,以开设讲座为主,聘请具备一定师资的专业人员和具备一定特长的行业技术人员,就市民关心的生活、生殖、卫生、健康、健身、养生、环保、安全、法律、教育、文化、艺术等问题组织相关知识讲座与讨论。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完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相关目标。
(二)分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科普教育的基本情况;
(2)了解科普教育的相关理论;
(3)了解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定;
(4)掌握一定的科学生活常识;
(5)懂得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够较正确的科普工作的流程,并能运用科技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般现象与问题;
(2)能够学会收集与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并能指导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3)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4)能够掌握一两个现代科技程序与规程;
(5)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保护生态与环境;
(6)能自觉、有意识的抵制封建迷信与伪科学习俗。
3、情感态度目标
(1)能够热爱科普工作,并能主动积极参加科普实践活动;
(2)能够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遇事有科学的态度;
(3)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有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强烈欲望;
(4)能够主动接受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并自觉从自身做起;
(5)能够自学培养自己科普宣传方法与技艺。
三、课程设置
同前表中教学内容,共预设82节课每一次学习1.5小时,共计123课时。
四、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现行健康手册。
3、中国科普网科普信息。
4、具备一定师资条件的学校、医院及相关科研单位研究成果资料。
编写单位:**社区
编写人: ***
科普说明文课堂教学策略 篇3
一.整体把握,纲举目张
当前的阅读考查和教学理念均把整体阅读和整体感受位列第一。科普类说明文阅读尤甚。因为科普类说明文通常是以读者的认知习惯、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写作层次的,一般都能做到说明的对象凸显、说明的层次分明、说明的条理清晰。教学时如果随意肢解文章内容,对课文条分缕析等,学生往往无法感知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而无法顺利阅读、理解文本。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整体感知、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获得清晰的整体认知。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说说文章中依次写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就把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整体和盘托出来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会留意和依次画出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名称、性能、实用功能等的介绍了。事实证明:学生对课文只浏览了一遍,就能够毫无遗漏地找到并流畅地说出课文中对五种新型玻璃介绍的全部信息了。
可见,如此引导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学生对《新型玻璃》的感受是整体的、系统的,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也会记忆犹新。而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整体感知科普类说明文的能力,设计的问题就要具有“包容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提出的问题也要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关注课文说明对象的整体性。
二.筛选信息,重点把握
筛选信息、重点把握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活与维持阅读、探究文本的兴趣,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收集、整理、筛选、记忆、运用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对象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识别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科普类说明文,必须严格训练学生掌握上述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因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说明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并在阅读科普类说明文中主动发现、主动认识、主动获取重要信息,深刻体味说明文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技巧。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我们应该把教学重点设置在这些新型玻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为人类造福的实用功能上。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与上述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自学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找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字、词、语句、段落等,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归纳概括并小组讨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找出来的信息加以比较分析、分类筛选等,之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刚才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总结归纳“重要信息”的涵义和寻找、筛选重要信息的途径等。
三.妙引练说,读写结合
学习是为了运用。任何一门学科如此,小学语文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亦然。因为这样,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可以举一反三;既可以巧妙地激发学生说话和写作的兴趣,激活学生自觉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意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后表达出来,求得口头表达能力或写作水平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比如,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完全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我非常巧妙地将学生从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环节顺利过渡到读读写写这一教学环节:“大家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实用价值了吧。不过,现在我不要大家说,而是要大家写。写什么?怎么写?每个同学按照我的要求在这五种新型玻璃中自选一种以‘ 的自述为题介绍你所选中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全班按照五个自然小组分配任务,第一小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的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的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的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的自述。现在大家都是‘新型玻璃了,看谁最会介绍自己。但是,有一点,这是科普说明文,要实事求是,不许瞎吹。”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纷纷动脑动手写起来。五分钟后,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自我介绍”了。在“自我介绍”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很多同学既介绍了自己——某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性能和用途,还融入了目己的想象和设想,可以说,这次随堂读写演练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让科普文教学洋溢语文味 篇4
一.深入解读文本, 找准情趣点
要想让我们的课堂有语文味, 首先必须找准情趣、理趣交融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就是课文的重难点、语言的闪亮点、读写的结合点。例如必修3第四单元科普文的教学, 在单元提示中明确地说明了阅读科普文的作用和注意点——“阅读科普文, 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 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要注意审美鉴赏, 感受科学思维及其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这个提示清楚地告诉我们科普文教学除了科普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其科学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特殊美感, 以及感受科学家探索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例如《宇宙的边疆》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说明文, 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形象精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浩瀚无垠和神秘莫测, 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强烈欲望。作为解说词作者抓住说明对象按空间顺序逐步推进介绍, 同时融入大量的议论和抒情, 使文本更具有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也不断地表达了对人类世界的思考。探索宇宙的激情和对人类的关怀结合在一起, 使这篇文章超出简单的科学知识介绍层面, 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因此教学本文, 首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说词的基本特点, 并以此为线索快速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然后重点分析探讨文章的语言, 体会作者在写作本文时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以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可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解说词特点, 把握说明对象、顺序和语言等;
2、了解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体会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好处;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科学精神;
2、体会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重点: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难点: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体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品读文本, 挖掘语言的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文章不是无情物, 科普文也是如此, 它即使再通俗易懂, 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内心情感, 只要我们恰当地引导学生品读, 挖掘语言因子, 品词析句, 深入文本对话, 就一定会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例在《宇》教学过程中, 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了解解说词的特点和明确写作对象和顺序等内容之后, 进而重点分析探讨文章语言的优美。
老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 认真揣摩文章语言的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来谈谈理由和感受。学生通过品读体会到语言的形象精美, 如比喻、拟人手法运用, 语句形象生动;议论抒情结合, 富有激情又引人深思。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语句的品读, 进一步体会作者探索科学的精神。例如引导学生诵读文章题记:
“我索取荣誉的对象不应该是太空, 而应该是我的灵魂。假如我拥有一切, 我就无所用心。好大喜功则为宇宙汪洋所吞没, 开动脑筋则领悟世界。”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 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读题记,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老师质疑:“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深入文本, 展开讨论, 老师点评鼓励。
三.活用文本, 拓展迁移
语文有着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多解性, 是需要被唤醒的, 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可以改变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 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 从而真正“存活”于学生心灵。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熟练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宇》是讲述宇宙探索问题的科普文, 了解解说词和有关宇宙的知识只是浅层次学习, 本文教学重难点应定位在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体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试论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的教学 篇5
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准确、周密、生动。此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功能。
科普类说明文如此重要,其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曾有人就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只有19.1%的教师喜欢教科普说明文;18.2%的学生喜欢学科普说明文。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性文章喜欢程度的62%和70%,这个比例显然是太低了。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类说明文如此被师、生冷落呢?纵观我们现在的科普说明文教学,要不成了科普知识的讲座课,要不成了科教片的放映课。在这样的课上,知识,成了课堂最核心的东西,而承载知识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则似乎成了附庸之物。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就只是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简单呈现,这样的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又在哪里?学生的能力培养又从何说起呢?
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传授科学知识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如何以科学常识的渗透为凭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何让说明文也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呢?以下我结合自己执教的人教版第七册《31飞向蓝天的恐龙》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发掘“风趣”,展现语言文字的趣味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看来,将课上得有情又有趣,科普说明文才会焕发其独有的魅力。在执教《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我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央视《探秘》节目的有关恐龙的视频;在课堂上,我利用优雅唯美的鸟儿图片配上了轻灵的音乐与笨重迟钝的大象形成对比;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小小考古学家,学生不仅能马上提出许多具有价值的问题,更是将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一下子激昂起来。
二、品味文字,领悟语言文字的生动
在《飞向蓝天的恐龙》这堂课上,我的教学活动一直围绕着“哪些词语准确地写出了恐龙这一阶段演化的过程?从这些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展开教学,使得这堂课上语文的味道浓郁而深远。如,在让学生领会作者语言的条理性和生动及灵活性的时候,我紧扣文中的三个“则”来进行操作:
师:这么多种恐龙,作者用了6个“有些”,你们读起来觉得??嗦吗?繁琐吗?
生:不会,因为他不能够不是使用的6个完全一模一样的“有些”,而是还夹着使用了“有些……则”
出示3个红色“则”,齐读:“则”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找到原因了吗?
生:每个“则”字前后的两种恐龙有些相同的特点,但又不完全相同。
教师点拨:一个“则”字,既把两种不同的恐龙连在一起,又非常明显的使之前后两种恐龙形成对比,交代的清楚明白,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语言的灵活妙用。
三、融入情感,激活语言文字的魅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的时候,把自己教学成功的首要原因,归结为“有情有趣”。他说:“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缺的是情趣。我说的情是什么?是情感,或者说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反思我们的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有多少老师千方百计地着力于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在学呢?
在《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师生合作训练朗读:
师引:两亿三千万年前,为了飞翔,恐龙的一支体形开始发生变化,它们……
生齐: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师引:两亿三千万年前,地面上,各种恐龙开始了激烈的生存斗争,为了生存的需要……
生齐: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师引:两亿三千万年前,被驱逐到树上生存的一部分恐龙开始……
生齐: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
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作者徐星用词的准确生动,也深刻感受到这位考古学家执着追求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有学生在课堂上说道:“学完这篇课文我觉得太让人惊叹了,这么多年前的事物都被这些科学家推理出来,他们一定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考察,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劳动,这种精神真让人敬佩!”是啊,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只有在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充分而灵活地运用好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才能使我们的说明文课堂渗透着丰盈的语文味。
四、引导自我阅读,内化语言文字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科普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我感受到科普说明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把握说明的内在逻辑结构。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实验机构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时,如果利用捕捉要点、梳理层次、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引导他们对科普说明文进行自我阅读、品悟领会,再到实践运用这一过程中最好的拐杖!
三策略,给科普童话教学插上翅膀 篇6
[摘 要]相对而言,科普童话语言通俗,趣味洋溢,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对于科普童话的教学,应赋予其更多的语文气息。教学中要紧扣童心,激活科普童话的教学灵性;激发童趣,营造科普童话的诗意空间;重寻童真,插上科普童话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科普童话 童心 童趣 童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5-061
纵观苏教版语文教材,就会发现科普童话几乎每册都有。虽然这一类文章语言通俗,趣味洋溢,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但是很多学生仅仅停留在喜爱层面上,目光也大多留在科普知识上,却忽略了科普童话所特有的语文味。这是本末倒置的。对此,笔者结合实践,运用三个策略,给科普童话教学插上翅膀。
策略一:紧扣童心,激活科普童话的教学灵性
对于科普童话教学来说,需要从学生出发,用儿童的视觉去审视文本内容,用儿童的思维去体验文本内涵,甚至可以用儿童的研究方式去看待科学常识。只有这样,整个科普童话才会充满趣味,才会洋溢诗意,而不是“死板板”的科学知识。因而,教师首先需要按照普通课文的教学方式,通过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让整个课堂彰显童心,从而有效激活科普童话的灵性。
比如《航天飞机》这一课,作者用拟人手法写了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的区别。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飞机图片进行引导,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飞机的认识。对此学生兴致勃勃,其中有个男生坐过飞机,教师就请他到讲台上讲解。在学生讲得最精彩的时候,教师顺势通过多媒体推出一张图片,是飞机垂头丧气的样子,并说:“飞机那么先进,那么有本领,为何还垂头丧气呢?”这样,自然而然就过渡到了航天飞机的内容。
虽然从时间上来看,这个导入有点长,毕竟让学生“废话”了许多。但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但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课堂气氛也十分浓烈。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按部就班,或者直接打断学生发言,也许时间安排是紧凑了,但是学生的兴致却被压抑了。这里教师需要明白,课堂是学生的,作为科普童话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呵护童心,让他们能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去感知文本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能让课堂充满童性。
策略二:激发童趣,营造科普童话诗意空间
对于科普童话课文的学习来说,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童话角度出发,引申学生的无限想象;也可以从科普角度出发,针对相关科学知识设置情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激情。方法可以多样,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整个科普童话教学洋溢诗意。这样,学生在了解科普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品析语言,从而准确理解文本主题。
比如《水上飞机》这一课,其内容是介绍水上飞机的功能。教学时,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学会换位观察,把自己当作一只小海鸥。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询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时,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朗读训练以及对话互动,来了解水上飞机的本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假如自己是一架水上飞机,在遇到海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样,在引导学生对水上飞机功能概括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从效果来看,整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源于教师的多种举措,如换位观察、小组对话、朗读训练等,更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这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先进入角色,如果仍站在“岸边”说兴趣,课堂必然还是“死气沉沉”的。
策略三:重寻童真,插上科普童话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创造力培养的原动力。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是五彩斑斓的,同样也是充满无限想象的。针对科普童话教学,教师需要做的是在科普知识的基础上,在童话联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放大”想象。比如,可以通过说,或者写,或者画来想象,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教师要放手,要给学生时间,还要给他们平台,让他们能想象、敢想象,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充满童真童趣。
还是《水上飞机》这一课,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从水上飞机进行延伸,设想一下,飞机还可以有哪些功能,在未来还能做什么事情。学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图片,进行合理想象。对此,学生兴趣盎然,个个都争着做“设计师”。有的学生设计出救火飞机,有的学生设计出雪地飞机,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设计出太空飞机。整块黑板贴满了学生的精心设计,整个课堂也充满了学生的童真童趣。
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需要的是给学生搭建平台,丰富他们想象的空间。这需要教师走进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更要带领他们走进科普,走出童话。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科普童话的兴趣,而且还能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意。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让学生在科普童话的教学中释放出童真,描绘出斑斓的天空。
科普教学 篇7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对五级的阅读目标描述为,要求学生不借助工具书,能读懂文学、科技等原版的简易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二十五万字;六级则要求学生能阅读科普原著,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三十万字。与《标准》相照应,现行的上海版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科普语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在本套教材中,自然科普语篇所占比例为:第一册75%、第二册41.7%、第三册75%、第四册75%、第五册27.3%、第六册36.4%。从近三年的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来看,语篇题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虽然测试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达到7篇,分值59分,占全部试卷的39.3%。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语篇题大多属于科普语篇。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科普英语阅读教学十分必要。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着科普英语阅读的教学,如阅读材料的限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不高、教学手段单一等。我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了目前高中科普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高中科普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
1. 教学资源及评价手段匮乏
目前系统的针对高中科普英语阅读训练的辅导教材并不多见,大多数教师只是在考试试卷中出现科普语篇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但这些语篇要么过难,要么过易,而且鲜有学校开设专门的科普英语阅读拓展型课程,无法对学生开展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训练。同时,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导致科普英语阅读教学不足的原因之一。据了解,上海市每年都举办“高中学生科普英语知识”竞赛,参赛对象为全市高中生,至今已经举办二十届,而且被列为高考加分项目,可见此竞赛的重要性。该竞赛也有指定的教材,但教材中的科普语篇难度过大,也缺乏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
2. 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滞后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法也有所改进,但对科普英语阅读的教学仍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与支持,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教学科普语篇。
我在多次听课中也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在分析科普语篇时,依旧按一般文章的思路进行讲解。例如,教师习惯于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整句整段的翻译、词汇与语法的学习来让学生了解所读文章的主旨与大意,或是通过阅读理解练习来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形成解题思路。但把这套教学方法迁移到科普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容易产生误区。一方面,科普英语词汇生僻,术语众多,如果科普英语阅读训练中过于强调一字一句的语意,会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效果却不明显;另一方面,教师如果把科普英语阅读当成科学知识普及课来组织教学,又会出现教学目标的偏颇,因为科普英语阅读训练毕竟是英语阅读的一种,在阅读训练中虽然注重科普知识的推广,但教学的重点仍然要放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上。
3.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大多数英语教师往往缺乏相关的科普知识,对现有的科普英语阅读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了解甚浅,理论性不强,从而未能从跨学科语言课程方面去理解科普英语教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面对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教师往往忙于应付日常的“备、上、批、辅、考”教学环节,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大多数学校也未能有效地为教师搭建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培训平台,因而影响着英语教师的整体科学素养,在科普英语阅读教学中会导致教师自身对阅读语篇把握不准确,甚至造成知识性的错误,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4. 学生兴趣未能有效激发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对科普英语文章阅读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科普语篇一般比较深奥,专业术语较多,句子结构复杂,如果选材不当,阅读这类文章往往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就感;另一方面,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甚至是教师,过于看重分数,把阅读片面理解为做选择题。同时,教师分析文章时“死抠”词、句和语法,忽视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面对科普语篇尤为如此。这种“练习至上”“分数第一”的教学使得原本快乐的英语学习变成了学生的“痛苦与负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高中科普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1. 合理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科普英语阅读的兴趣
在科普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的培养,教师既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合理选材,即选取“可理解性”的材料供学生阅读。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选材方面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合理选取与教材主题有关的文本,适当拓展教材内容;二是合理选取符合学生学情的文本,扩大学生阅读量。科普文章一般比较深奥,专业词汇较多,语句结构复杂,加上各类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不一,因此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选择难易程度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科普英语文章,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抵触情绪,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选材也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所在,选择高中生感兴趣的主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不少英语科普文章写得非常生动、有趣,教师要选择优秀的科普文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介绍相关的中文背景资料,降低科普阅读难度系数
科普英语文章因为有专业术语并且语句独特,再加上严谨的逻辑思维与深奥的科学知识,阅读难度要超过普通叙事文章。为了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降低训练难度,教师在选择好一定主题的科普英语文章后,可以收集一部分相关的中文文章作为背景知识来介绍。用这些辅助材料来让学生熟悉相关学科的专业术语与科普信息,了解不同学科的特征与科学思维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训练的时候做到知识的迁移,从而在短时间内从英语文章的语句与语段大意中提取有用的科学信息。
3. 团队合作,提高科普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科普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由于相关知识结构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原因,无法准确把握科普英语文章所传递的信息,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面对这一现状,除了英语教师自身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之外,团队合作是提高科普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良方。
这里的团队合作既是教师之间的也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的合作在课内外皆可进行。英语教师在科普阅读教学之前,应虚心向其他学科教师求教,切实弄懂语篇所蕴藏的科普内涵,如有关动植物方面的文本,可以请教生物学科教师;有关宇宙探索方面的,可以请教地理学科教师等。英语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同时,学校也应多给教师创造一些交流、讨论平台,提供给教师合作的机会,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师增加自己的跨学科知识。
4. 巧设拓展课,视听与阅读相结合
高中阶段三年的拓展课累计170课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科普原著阅读”等课程。因不同层次学校学生英语基础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教师在选取配套辅导教材时应慎重思考,选取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我推荐以下几本辅导教材,以供参考。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中学生百科英语》,该书是一套知识性很强的阅读教材,它以动物、植物、音乐、探险、发明等百科知识为线索,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愉快地阅读和思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此外,还有外研社出版的《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英语进阶》等。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功能,网络上有丰富的与科普有关的影片或视频,语言地道、画面震撼,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小学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探析 篇8
一、依纲贴本, 挖掘科普类说明文中的情感因素
特级教师于永正把自己教学乐成的主要原由归结为“有情有趣”。语文教师应当着力挖掘科普类说明文的情感因素,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去经历情感之旅。教师可利用说明文丰富多彩的题材特点, 运用多媒体来设计导语, 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文字变得熟悉而亲切, 使说明文不再成为一种负担。
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 笔者用“阅读小诗和续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激发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从课文中走向生活。在学生认识并了解了大自然的种种现象之后, 设问:“假如你来到了大自然, 会怎样运用这些文字呢?”同学们各自发表了看法, 然后出示多媒体图片及部分文字说明, 让学生进一步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 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创设出一种真实可感的场景和氛围, 把学生的认识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仔细体味, 同样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感情。
二、通过品读, 领略说明文多种表达方式并存的妙处
学生在作文中不习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对说明文中的这种情况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作用。通过品读, 能领略说明文多种表达方式并存的妙处。
教学时就要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 主要围绕“孪生兄弟”展开。正因为四个“同样”, 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并由此推测, “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时, 我们就应该抓住这四个“同样”, 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 让学生走进文本, 读通、读顺课文, 读懂科学与知识, 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语言有很有特色:一是准确性, 二是形象性。在引导学生读悟课文时, 我不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 课文多处运用“也许”、“可能”等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 因为是在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推测, 如果用了“一定”、“肯定”等词反而违反了科学性, 所以课文用词非常准确、科学。这一点, 我让学生多次反复朗读体会, 学生通过朗读便能很快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形象性、情趣性。如此推敲词语的训练, 在说明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探究:“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 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 为什么没能留住呢?”学生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 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拟人的表达方式, 形象化的写法, 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在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 引导学生品味其独特的表达魅力。
三、迁移运用, 实现说明文的学科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们习惯地以为, 教一篇说明文, 就得讲表达方法, 否则就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 容易导致语言被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这样一来, 科学没有了生命, 文字缺失了魅力, 情感游离了文本。所以, 学习运用语言同样是说明文教学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以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 在写中迁移运用,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 当学习到“可以预料, 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想象一下, 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当学习到“在海底建设城市, 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 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可以启发学生补写“这座海底城市会是什么样的?请抓住一个方面写一段话”。有的说:海底隧道飞驰着无数的汽车, 还广泛分布着加油站;有的说:在水下城市里, 有着成千上万台氧气制造仪, 水下城市外围有三层像蛋壳一样用纳米材料合成的玻璃罩;有的说:水上城市的上方都有一个直径百来米的人造太阳, 它的内部是核反应堆;还有的说:因为陆地上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 人们就将海底的水草和其他水底植物进行压缩处理, 使它们成为一块又一块广阔的人工浮田, 在这种浮田上可以种植任何植物, 而且不需要施肥, 因为植物构成的浮田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有机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师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科普说明性文章大多语言直白, 浅显易懂, 在教学时不妨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尤其是练笔实践, 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聚焦“三味”教学第一学段科普文 篇9
一、聚焦“语文味”,实现语文目标的回归
语文教材中的科普课文,前提是语文,而不是科学。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语文教学特点,按照语文课程目标去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对于第一学段来说,识字写字是其教学重点,科普文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应重视字词语句的教学,实现语文目标的回归。
1. 联系课文学习新词
科普课文中经常会涉及到相关专业术语,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因而往往很难理解。对此,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文本资源,借助其他词语句子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比如在《最大的“书”》这一课中,学生对“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语的理解有困难,对此笔者曾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多媒体出示词语:煤炭、铁矿、宝藏)
师:读了课文,你们认识这些词语吗?(指着煤炭)———
生:煤炭。
师:还有(指着铁矿)———
生:铁矿。
师:它们都是祖国的(指着宝藏)———
生:宝藏。
师:待会儿我们要认识的叔叔就是寻找这些宝藏的———
生:地质勘探队员。
(多媒体出示地质勘探队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层认读,先读准“勘探”,接着再读“地质勘探队员”。)
在案例中,笔者没有让学生孤立地理解“地质勘探队员”,也没有直接讲解词义,而是整合文本资源,借助文本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2. 抓住逻辑理解句子
科普文用词比较精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比较严密,引导学生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学科普文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厘清句子之间的关系。比如针对《恐龙的灭绝》这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笔者这样设计:
(多媒体呈现句序已经打乱的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师:现在我们来给句子排一排顺序。
(学生排序,小组讨论。)
师:因为尘埃把太阳给遮住了,所以———
生:地球上一片黑暗。
师:因为没有太阳光照射,植物大量干枯、死亡———
生: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与动物,渐渐死去了。
师:因为动物的减少,所以———
生:以动物为食物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死去了。
在案例中,笔者没有枯燥讲解,而是让学生给句子排序,并说说其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合作学习这一自然段,加深了学生对句子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聚焦“儿童味”,实现儿童主体的回归
儿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一学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情境,搭建平台,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呈现童趣。
1. 创设角色情境
科普课文内容枯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比如《雷雨》这一课,笔者的具体教学情境创设如下:
(学生自由朗读第7~8自然段)
师: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的小动物,想一想你是谁,正在干什么。
生:(模拟蝉的动作,挥动双臂)老师,我是蝉。
师:为什么雨前你一直不叫,现在却叫个不停?
生:因为雨后空气清新,我觉得叫起来非常舒服。
……
在案例中,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这样不仅契合儿童的特点,而且还能让课堂充满童趣,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提问意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同样,以《最大的“书”》这一课为例,笔者就曾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尝试:
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树叶长在树上,而鱼与贝壳都在海里,对此你有什么需要问的吗?
生:为什么将这三个事物放在一起呢?
师:不错,这个同学很聪明,提的问题很有水平。至于答案,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请你们阅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试着找一找答案。
(生自由阅读课文)
生:老师,有树叶,是因为这里原来是一片陆地。
生:有贝壳,有鱼,是因为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师:是的,而现在这里成了高山。
(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师生合作朗读。)
对于学习来说,过程比答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比答案更重要。在以上案例中,笔者鼓励学生提问,既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寻找答案,并辅以多媒体加以演示,在学生理解地壳演变的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的提问意识。
三、聚焦“科学味”,实现科学精神的回归
与其他课文不同,科普课文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知识,以便从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1. 整合资源,渗透科学知识
人教版教材内容丰富,许多科普课文都相应安排了插图、“课后资料袋”以及“学习小伙伴”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挖掘科学信息,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比如《数星星的孩子》这一课,笔者针对“课后资料袋”曾这样设计:
(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了哪些内容?
生:张衡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生:张衡是汉朝人。
师:你还了解了张衡的哪些信息?好好读一读“课后资料袋”,然后回答问题。
生:老师,张衡是一位文学家。
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很好。谁来将这两句话连成一句呢?
生:张衡不仅是杰出的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文学家。
在案例中,笔者把“课后资料袋”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但是对于张衡的科学成就,比如发明地动仪,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细细讲解,而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运用上,让学生学会完整地表达内容,在整合文本资源、凸显科学性的同时彰显语用。
2. 有效拓展,丰富学生视野
对科普课文来说,教师不仅仅要教给相关的科普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科普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度拓展文本,给学生打开科学之门。比如《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笔者就曾这样设计:
(多媒体呈现电灯、留声机等图片。)
师:这是谁发明的呀?
生:爱迪生。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爱迪生的信息,你们自由读读,说说,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多媒体出示爱迪生的简介)
生:爱迪生发明了很多东西。
生: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
……
在案例中,笔者适度拓展,不仅让学生对爱迪生有了更多的认知,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文本,聚焦“三味”,其教学就会高效,其课堂也一定会情趣盎然。
科普教学 篇10
1. 把握线索,走进文本
把握课文的线索,理清课文的结构是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也是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的基础,科普童话也不例外。低年级的科普童话课文结构较为简单,层次较为清晰,可以引导学生先明确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而理清课文的结构,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读懂课文。
如《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是以飞机看到航天飞机后心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故事的。先是得意,再是奇怪,最后释然。通过对这三种心情的变化,学生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即第一部分飞机对自己本领的得意;第二部分描述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和本领;第三部分明白了两者各有各的本领。这样课文的内容和叙事结构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 角色体验,激发兴趣
科普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因此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置身于童话的幻想之中,通过角色体验来激发学生了解角色形象的欲望,化抽象为形象,运用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走进角色,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受童话的趣味性。当学生走进角色后,对于文中语言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能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字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愿意主动地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例如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这篇课文,在学习台风和卫星第一回合的较量时,可以通过台风和卫星对话时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首先抓住台风的语言“小东西”“你可知道我的厉害”,结合提示语“狂怒地嚷着”,接着表演“台风的怒吼”“狂暴地跳起来”“猛扑过去”,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感受台风的蛮横。通过表演读对话,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还读出了角色形象,感受到台风的气势汹汹和不可一世,更从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中体会到卫星的自信和淡定。在这一部分内容中,课文对台风形象的描绘比较多,对卫星的形象写得较少,其实这就是一种烘托,越是表现台风的狂暴就越能烘托出卫星的本领。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引导学生读好台风和卫星对话时的动作,重点读好“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至于台风对城市的破坏,这里可以借助视频资料感受台风所带来的灾害,再次体会台风的巨大威力。当学生充分感受台风巨大的破坏力后,话锋一转“可台风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原来是卫星早就报告了台风的行踪,城市早就做好了防备工作,渺小的卫星实则威力无比。在本次对话中可创设师生表演卫星紧紧跟踪台风的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体会到卫星的尽职尽责。最后,台风与卫星较量的结果正如文中所写,台风“泄气了”“懒洋洋”地走了。这里要读出台风垂头丧气的样子,而卫星依然履行职责“紧紧地跟踪着、监视着”。在角色的较量中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两者的特点,体会到科技的强大力量,而且还通过朗读享受到了童话的乐趣,走进了童话之中。
3. 科学数据,活灵活现
在科普童话中经常会出现相关的数据,这些具体而抽象的数据在成人看来一目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却非常模糊。尽管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数字概念,但是当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尤其是其中还有不少对比性的数据时,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对于了解文中事物的作用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如果能将这些枯燥的数字变得形象而富有趣味性,相信对于数据的了解就会容易很多,也能更轻松地帮助学生感受角色作用。
如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台风要向卫星猛扑过去,可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怎么蹦跳也不管用。为什么台风怎么蹦跳也够不到?那么首先就得了解台风活动的高度,通过查找资料明确,台风的活动范围一般在距地面15~20千米的高空,如果此时只用简单的倍数关系体会两者的差距未免太过枯燥,学生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将两者制成动画,卫星高高在上,台风处于低处,学生很明显地看出了两者的距离,再将台风蹦跳的样子通过Flash呈现出来,即再怎么蹦跳也不管用。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它们活动的数据有了深刻的印象,进而了解卫星的本领。
再如教学《航天飞机》这一课,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飞机要飞行四个多小时,航天飞机只需要七分钟。时间具体有多长,可以通过对比参照来理解,这里可以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电影进行参照,一部影片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半小时,飞机飞行的时间够看近三部影片;课间休息的时间是十分钟,而航天飞机只需要七分钟,比课间休息时间还要短。这样一对比,两者之间飞行速度的差距显而易见,学生也轻松地了解航天飞机的飞行速度之快。
4. 读写结合,开拓思维
像此类科普童话的课文一般还有一个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的学习点,即围绕科普常识,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对于这个训练点,教师可以根据年段要求和教学实际在读文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续写,甚至是编写整篇童话等多种形式。在读写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童心,渗透科普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将科普知识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创造童话般的世界,走进童话生活。
如《航天飞机》一文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写作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生活中对于人物的介绍方法,结合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按照“我叫(),我的本领可大了,可以()”的句式来介绍航天飞机的作用,进行片段写作训练。在学习文本后还可以设计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介绍一种物体,例如可以是自我介绍或者用绘本插图等介绍一种其他类型的飞机,将课堂所学拓展到课外,激发学生探寻科学知识的兴趣。
摘要:科普童话采用了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把科学内涵和童话构思结合起来,它既具备了童话的特点,又富有科学的启迪。教师应从“把握线索,走进文本”“角色体验,激发兴趣”“科学数据,活灵活现”“读写结合,开拓思维”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在童话的意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科普教学 篇11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科普资源;利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51-1
如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该时刻关注的焦点,教无定法,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都应竭力去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我校的办校理念是科技立校,长时间以来,学校内积累了较多的科普资源,其中有很多属于地学科普资源。譬如图书馆二楼的地学科普馆、三楼的星空小天地、办公楼西南角的气象哨等。结合这些科普资源,我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校内的科普资源,提高本校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兴趣
长期的社会偏见影响下,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没什么兴趣,认为地理就是划重点背书的观念根深蒂固。要让他们转变想法,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地理这门科学很有意思,很有研究的价值。所以在高一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就在各班级进行宣传,成立两个方向的课外兴趣小组,并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地学科普资源。
图书馆二楼的地学科普馆和三楼的星空小天地是我们吸引学生加入兴趣小组的秘密武器。在地学科普馆中,学生能看到一具恐龙骨架模型,很多学生对这种业已灭绝的生物非常感兴趣,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他们会了解到研究恐龙灭绝、研究6500万年前的生物进化不仅属于生物的范畴,同时也是我们地理科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同时他们还会看到一些化学学科中所提到的矿石,由此他们会发现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并非像他们想象中那样,仅仅是学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在星空小天地中,有一台模拟星空演示器,关灯开好机器后,学生在大伞下可以看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间夜空群星密布的景象,会看到他们最感兴趣的黄道十二星座、北斗七星所在的大熊星座。
通过兴趣小组和参观活动的组织,我们在学生中迅速建立起一支铁杆的地理迷队伍,他们的存在感染了周边的同学,很多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觉得地理学科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值得去研究,值得去学习。
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当学生燃起了地理求知欲,在课堂上,就不会再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件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而把这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乐趣。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就很容易被教师调动起来,同时也会增加一定的学习兴奋度和学习关注度。
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科普资源提高学生课堂关注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关注度和兴奋度就会有质的变化,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就不再是事倍功半,而是事半功倍的教学,也可以切实地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但光有兴趣还不够,因为高中地理教学有较多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找到课堂教学内容与科普资源最佳的结合点,将科普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进行科普教育的同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譬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章节时,我们通过给学生介绍北半球夜空中常年可见的、可用于判别方向的那颗北极星来进行天体知识点的引入,教会了学生如何在夜空中寻找北极星,充分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让学生明了了北极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而我们感觉日月星辰在东升西落,我们专门带学生去星空小天地去看了那里的天球仪,很直观的讲解了原因。而地学科普馆中的矿石也让学生了解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通过枯燥文字描述的各类岩石。
三、提高自身科普素质,建立在学生中的科普威信
博学多才的老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老师不是保姆,博学多才是我们能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最大资本。只有当我们有东西教给学生时,学生才会有信赖我们的理由。
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普资源,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科普素养,以此来建立在学生中的科普威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将自身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主动去探索知识。
在星空小天地中,有很多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知识的书籍,通过课余时间的学习,我们有选择地了解了有关夜空中星座的分布(譬如黄道十二星座的相关知识)、世界天文发展的历程,学会了如何利用旋转星盘辨识夜空中的星座、如何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夜空中的各种天体,并且根据星空小天地中现有的日晷模型、漏刻模型、地动仪模型、浑天仪模型给我们老师自己上了一堂科普教育课。在提升了自身的科普素养的同时,也为我们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增添了一份底气,使我们更有自信去面对学生的疑问。
此外,我们也通过自身的学习、一些专家同行的帮助,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探索星空的奥秘》、《气象观测》,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科普教育能力,另一方面鼓励了学生参与我们的地理课外科普活动。
但是由于我们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终究不是很完善,对课程的解读也存在着些许偏差,教师自身的科普素质也有局限性,因此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升,使之日趋完善。
整合科普资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努力实践和思考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仍将以此为切入点,认真思考和总结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困难,努力寻找到最佳的整合点,为地理新课改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谈计算机教学由科普向技能型转变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科普,技能
一、当前计算机普及的形式
进入21世纪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次普及计算机的高潮, 回顾计算机普及的历程, 我们不得不确定计算机的普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之前根本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 计算机的使用权仅归少数专家研发所有。1.80年代初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普及对象包括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师生;部分在职科技和管理人员;部分中学生。普及内容偏重于计算机高级语言, 经过十年的发展, 大学中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大学生结束了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认识到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90年代初我国掀起了第二次普及计算机的高潮。这次普及对象已经扩大到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学历的一般知识分子, 普及对象的范围明显扩大。此次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和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 经过这次普及, 缩小了我国计算机领域和发达国家的距离, 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素质。3.进入21世纪后, 我国又开始了第三次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这次普及的对象是所有有文化的人, 下面列举几件事来说明计算机普及的重大历程: (1) 根据教育部规划, 2010年前全国中小学都要开设计算机课程。 (2) 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迈入新的发展领域, 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提高, 新世纪中叶, 大学生计算机水平会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3) 全国所有领域都会普及计算机, 所有公务员和干部都要学习计算机的应用。三次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学习人数成指数增长, 这样群众性的学习活动是空前的, 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 需指定可行的计算机普及规划, 有政策作保证, 否则普及计划就会落空。
二、计算机教学由科普向技能型转变的必要性
计算机的普及扫除了我国很多计算机盲, 为把我国推向现代化和缩短和发达国家的距离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 普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目的的, 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多么专业的技术知识。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 谁掌握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控未来, 否则只能被社会淘汰。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 计算机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向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水平, 而要让他们掌握核心的计算机技术, 因为现在技术是决定个体或者单位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计算机教学由科普性向技能性转变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现代化不允许人们再停留在知识层面, 更需要的是发挥自身的潜能, 不断发展先进技术,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2.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仅仅掌握计算机知识的人已不再受社会青睐, 落后就要被淘汰。现在社会是一个技术革新的社会, 需要的是掌握技术, 并能不断创新的人才。3.针对学科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 其实践性非常突出, 而且现在社会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 只有不断实践, 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 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 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已经势在必行。
三、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途径
(一) 做好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 让其了解社会中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行情, 亲自到企业中体验真实的计算机相关技术工作, 感受企业的工作过程。还可以引进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担任计算机教师, 不定期的为学生进行讲座, 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 也可选择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 参加资格认证, 提高专业水平
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度, 要求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外, 还必须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业人员从事某种职业的必备证书, 是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最好证明。学生可以在职业资格考试的督促下努力学习, 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俗话说“艺多不压身”, 我们也鼓励学生一专多能, 在学习一门专业的同时学习其它多种技能, 获得多种非本专业的资格证书, 这也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三) 做好订单式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相关专业可以和一些企业单位成立合作关系, 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引进企业所需实践设备, 共同做好专业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岗位要求开设具体课程,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工作中所需的一切技能, 做到实践检验理论,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这样既实现了企业和学校的无缝对接, 又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四) 开设实训基地, 促进学生训练实习
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 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 给学生提供在校实习的机会, 还可以聘期企业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 在引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前提下, 提高了学生适应的社会的能力, 为以后不如社会做好了铺垫。如对于外接计算机项目可以成立软件工作室;计算机维护和网络维护可以成立维护工作室, 在真实的实训设备使用过程中, 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 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
(五) 做好计算机技术外包工作
目前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工作几乎都要用到计算机,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备的工具之一, 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计算机的维护及网络维护和软件开发等工作,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这方面的工作不需要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 所以, 学校可以和这些企业签订外包协议, 让学生担任计算机维护的工作人员, 利用课余时间为企业服务, 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操作技能, 而且实现了岗位了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蔡琼、唐永明:《高职院校计算机技能教学模式初探》, 《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10-25。
【科普教学】推荐阅读:
科普型教学07-24
小学语文科普文的教学09-18
英语教学科普工作计划07-17
我为科普出份力-科普志愿者在行动05-24
科普英语07-15
科普事业10-17
科普期刊10-21
科普小05-08
科普基地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