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血气胸

2024-07-12

自发性血气胸(通用10篇)

自发性血气胸 篇1

自发性血气胸系非外伤所致胸腔积气并积血, 常继发于自发性气胸[1]。我院呼吸内科、胸外科2009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结核性自发性血气胸12例, 占同期自发性血气胸 (124例) 、自发性气胸 (1281例) 的9.7%、0.9%,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2010年我院共收治了1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 年龄19~59岁7例, 60~71岁5例, 其中男11例, 女1例。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 肺结核4例, 肺癌1例, 肺部无明显病变2例。诱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剧咳8例, 大便用力2例, 抬重物1例, 诱因不明1例。左侧气胸4例, 右侧气胸3例, 双侧气胸5例。临床类型:闭合型8例, 张力型2例, 交通型2例。

1.2 临床表现

(1) 就诊时间:起病2~28h; (2) 症状:呼吸困难8例, 咳嗽3例, 胸痛4例, 发绀2例, 休克2例。具备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胸廓饱满及叩诊呈上鼓下浊或实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典型变化者3例 (25.0%) , 另9例 (75.9%) 气管偏移不明显或偏移程度较积气、积血量轻。

1.3 X线检查

(1) 气胸压缩面积<30%4例, 31%~50%8例。 (2) 积液 (血) 征:大量 (液面超过第2前肋) 1例 (8.3%) , 中等量 (液面于2~4前肋间) 4例 (33.3%) , 小量 (液面在第4前肋以下) 7例。 (3) 肺上野结核7例 (1例合并中下肺野病变) , 胸膜炎3例;结合细菌学、血沉、结核菌素试验、胸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存在活动性病灶2例, 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例。

1.4 治疗与疗效

根据气胸的临床类型、自觉症状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其中2例肺压缩<10%的闭合型气胸予保守治疗, 其余10例均在抗感染、平喘、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采取胸穿抽气术或胸腔切开闭试引流术, 其中3例复发性、顽固性气胸复张后予胸膜粘连术, 胸腔内注入50%葡萄糖以预防气胸复发。4例行胸穿抽气术, 平均需抽气2~5次, 肺复张时间3~14d, 平均7.5d;疗效欠佳须改行胸腔切开闭式引流术1例, 5例早期行胸腔切开闭式引流术, 肺复张时间1~5d, 平均3d。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自发性血气胸1828年由Lalnnle在尸检中发现, 其发病率一般占自发性气胸的1.4%~12%。本组12例结核性自发性血气胸占同期自发性血气胸的9.7%, 发现早期行胸腔切开闭试引流术具有肺复张时间缩短、肺复张完全、复发较少等优点。老年人气胸多为张力型、交通型气胸, 胸穿抽气只能暂时减轻症状, 很快气体又复进胸腔[1], 造成压迫而危及生命, 故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宜及早行胸腔切开闭式引流术。

各年龄阶段发病多有明确诱因, 以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胸痛起病, 多伴明显呼吸困难, 多数病例症状与体征不完全吻合。X线气液平面出现时间低于48h, 气胸以少量居多, 积血以中、少量为主。积气、积血量与临床症状、体征不完全吻合。多需外科手术治疗, 疗效尚好。原发疾病以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居多 (50%) , 其次为浸润型及胸膜炎;病变部位以肺上野居多 (75.0%) ;近半病例存在活动性病灶 (41.7%) 。

气胸之病因如同时伤及肺及胸膜表面血管即引起血气胸, 因血供来自肺循环, 压力较小, 多为少量出血。当肺迅速萎陷, 脏、壁层胸膜粘连带被撕裂, 其内的血管撕裂, 由于血供源自体循环, 加之胸腔负压作用, 出血量大。Deaton[2]还认为索带中的小血管结核病变尤其是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 可致患者肺功能下降以及肺萎陷、胸膜粘连等异常改变, 造成病者症状、体征、X线表现诸项结果不尽吻合, 出血量大。国内学者报道[3,4,5], 自发性血气胸多因胸顶与肺尖的粘连带撕裂。本组病例肺上野结核居多 (66.7%) 与之一致, 但上述文献报道自发性血气胸多为年轻人, 与本组不一致, 文献未限定病因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缘故。另有文献报道[6], 高龄结核性气胸发病率在增加, 本组与之基本一致。

多年来, 国内多采用以下方法治疗血气胸: (1) 多次胸穿; (2) 早期剖胸止血; (3) 先行闭式引流, 出血不止再行剖胸手术。由于结核性血气胸出血量大且难止, 故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剖胸术, 不提倡其它疗法。单纯胸膜炎并发血气胸, 由于出血量小且易止, 故而采用闭式引流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林道平.自发性气胸诊疗进展[M].现代呼吸病进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734-740.

[2]Deaton WR, Greensboro NC, Jobnston FR, et al.Spontaneous hemopneumotho-rax[J].J Thorax Cardiovasc Surg, 1962, 43 (2) :413.

[3]方祥和.自发性血气胸[J].中华医学杂志, 1988, 68 (3) :176.

[4]金志成, 彭寿行, 方作平, 等.10例自发性血气胸的手术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5, 8 (4) :221.

[5]吴国良, 冯卓荣, 范关荣.特发性血气胸21例报告[J].上海医学, 1988, 11 (2) :90.

[6]刘冬媛, 张新高, 刘桂英.肺结核并发气胸规律探讨 (附142例分析) [J].医学研究通讯, 1997, 26 (12) :32.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 篇2

摘要: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64-02

自发性气胸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是自发性气胸的高发人群,这类患者心肺功能较差,并发气胸后会对其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本研究以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例,年龄在49-77岁,平均年龄52.5岁;所有患者均与自发性气胸诊断标准相符,治疗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血压低、胸痛、心悸、四肢发凉等症状。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x2=1.083,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胸痛等症状,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医生;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面色变化等;如患者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脉搏加快,提示可能合并胸腔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创口情况;给予患者高蛋白食物及适量粗纤维食物,以防止便秘;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低流量吸氧[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自发性气胸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心里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及预后产生负面影响。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充分了解患者真实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沟通方法对其进行疏导,使患者了解到气胸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等等,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缓解其不安情绪;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使其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2)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提前准备好胸腔穿刺抽气及闭式引流的相关物品,了解患者肺压缩情况,采用一次性引流装置进行操作,如气泡冒出水柱无波动,且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则要查看引流管是否存在打折、受压、脱出、置管不当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如患者伴有较大范围的皮下气肿,可采用50ml注射品进行皮下穿刺抽气[3]。(3)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定期复查。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效果评价标准: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音、X胸片显示正常视为治愈;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视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或有所加重视为无效[4]。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并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6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3例,余者1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16例,余者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26例患者中,15例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9例比较满意,余者2例感到不满意,观察组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2.31%,对照组非常满意者6例,比较满意者12例,余者8例對护理服务不满意,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多是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所致,或由胸膜下病灶、空洞溃破、胸膜粘边带撕裂等原因引起,胸膜下气肿泡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种,其中前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后者常见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自发性气胸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需要等各方面出发,为其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缓解患者的治疗痛苦,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护理目标[5]。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其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江会,马丽莉,李王莺等.临床路径护理文本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1-893

[2] 张艳,于兰贞.自发性气胸外科手术临床路径的变异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7(28):3384-3386.

[3] 姜好,自发性气胸雪,王薇等.320个病种临床路径检验项目设置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5):359-361.

[4] 黄苏苏,王晓萍,吴宝凤.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J].临床内科学杂志, 2015,10(2):21.

自发性血气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 年5月~2011 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自发性血气胸患者40 例 (年龄18~60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0.5~12h)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 例 (男12 例、女8 例) , 年龄 (28.2±10.7) 岁, 发生于左胸13 例、右胸7 例, 12 例有屏气、咳嗽、剧烈活动等诱因、8 例无明显诱因, 入院时伴有休克1 例;对照组20例 (男17 例、女3 例) , 年龄 (25.4±9.9) 岁, 发生于左胸14 例、右胸5 例, 16 例有屏气、咳嗽、剧烈活动等诱因, 4 例无明显诱因, 入院时伴有休克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剖胸手术。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腔管气管插管, 静脉复合麻醉, 健侧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巾, 于腋中线第6 或第7 肋间作胸腔镜观察孔, 腋前线第4 肋间、腋后线第5 肋间为操作孔, 切口长度为1.0~1.5 cm。进胸后单侧通气, 血胸患者先清除胸腔内积血或血凝块, 依次探查心脏纵隔、大血管、肺、胸壁、膈肌, 确定出血点, 所有患者出血部位均于胸顶, 肺尖与胸顶粘连带断裂, 粘连带血管蒂活动出血, 胸顶出血点均电凝或钛夹夹闭出血点, 肺尖多数可见肺大疱, 同时肺尖的粘连带断裂部分也伴有活动性出血, 用胸腔镜切割缝合器 (Endo-GIA) 行肺尖部分切除, 同时切除肺大疱和粘连带。如果术前估计出血量较多甚至术前已出现休克的, 为了尽快清除血肿, 明确出血的部位并能迅速处理, 在胸腔镜辅助下于第4肋腋前至腋中线的部位做一辅助4 cm左右小切口, 可以尽快清除积血同时迅速处理出血部位。手术操作熟练后难度不大。术中同时行胸膜腔固定术, 干纱布擦拭壁层胸膜, 胸膜腔均匀喷洒50%葡萄糖100 mL。术毕放置2 条胸腔闭式引流管。并常规硬膜外置管术后镇痛。

1.3 观察项目

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并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及其他不良症状, 注意观察肝肾功能及术后肺功能影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手术经过顺利, 无死亡患者, 自发性血胸患者视术前失血情况, 不同程度输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手术时间约60~150 min, 平均80 min。观察组手术时间30~90 min, 平均50 min。两组病例患者术后均有轻度漏气, 引流后漏气均能自行停止。所有患者术后无大出血、胸内感染、切口感染、急性肺水肿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至今均无复发。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 肺复张满意, 无手术死亡, 均治愈出院无后遗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对照组术后早期有1 例发生轻度复张性肺水肿, 4 例持续漏气时间长;观察组术后早期有2 例发生轻度复张性肺水肿, 5 例持续漏气时间长。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有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 (P>0.05) 。肝功能、肾功能也均无明显改变,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自发性血气胸发病原因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是肺大疱或疱性肺囊肿及壁上的血管破裂, 或因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血管撕裂所致。过去多采用保守治疗 (反复胸膜腔穿刺抽液和胸腔闭式引流术) 和开胸手术, 前者复发率高达22%~29%, 后者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 手术后疤痕较大, 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临床表现为咳嗽、喷嚏、深呼吸或体位骤变后突感上胸刺痛, 继以渐进性呼吸困难和内出血, 并可迅速休克, 多为大量出血, 不易自止[2]。且目前用血源紧张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是诊断明确的自发性血气胸的病人, 我们会更积极的放宽胸腔镜探查手术的指征, 如胸部CT提示液气胸, 同时有肺大疱存在;引流液首次引流为血性, 排除穿刺引起的, 量大于500mL;既往有自发性气胸或自发性血气胸的病史;引流有血性液伴血细胞进行性下降的趋势。本次研究中的两组40 例患者所见大多与这些临床表现相符。这些患者也大多是肺脏结构先天性发育缺陷, 部分肺泡壁结构较为薄弱, 形成肺大疱, 并常伴有肺尖部有粘连束带, 当肺内压力突然升高致肺泡破裂, 气体通过裂孔进入胸腔内时可造成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引起肺压缩时, 可牵拉粘连带, 致粘连带撕裂, 粘连带中的小动脉破裂出血[3,4]。

本组通过对观察组和对比组的对比, 同时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 患者术后疼痛较剧, 且恢复较慢, 加之此类患者多为青年, 对美观及上肢功能恢复有特别要求, 故采取VATS 治疗此类疾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过与治疗自发性气胸不同, 我们发现一部分自发性血气胸病例在采取单纯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 在操作上会有一定困难。部分病例胸壁残端索带较短且靠近或直接发源于胸顶大血管, 仅靠钛夹及电凝刀止血不容易且不够保险; 若遇到胸腔出血量大, 胸腔镜视野受限, 寻找和处理出血点都会很棘手, 可能会影响手术进程, 有出血量较多的可能会加重休克, 使病情加重, 一旦出现以上情况, 我们采取在VATS 基础上辅以小切口开胸。小切口即方便了手术操作, 又因其隐蔽性而不影响术后美观, 如遇到意外还可进一步扩大手术切口, 保证手术安全性, 与胸腔镜配合运用效果良好。

总之对于自发性血气胸患者, 特别是对于中青年多次发病者, 手术应采取积极态度, 小切口微创手术, 特别是胸腔镜的应用可达到微创、恢复快、效果好的目的[5]。综上所述, 目前急诊电视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是有效, 安全可靠的,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是值得广泛开展和提倡的一项技术。

参考文献

[1]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103.

[2]贾钢伟, 黄汉荣, 黄清南, 等.自发性血气胸89例发病原因及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6) :1419-1420.

[3]王箴, 吴新天, 王明松, 等.电视胸腔镜自体血回输治疗自发性血胸和血气胸[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8) :1104-1106.

[4]陈胜喜, 龚伟, 罗万俊, 等.自发性血气胸280例的外科治疗[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30 (3) :363-364.

简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篇4

自发性气胸一般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原发病引起,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突然用力、大笑、剧咳、憋气等,导致肺大泡内压突增而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这是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以突然出现症状而急诊就医。患者及其家属处于应激状态,一般相关知识缺失,所以护士及时地实施全面细致科学准确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现简谈几点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1心理护理

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消沉、抑郁等是病人常出现的心理反应。当病人出现如胸闷、呼吸困难、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以及心律不齐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时,无论病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护士都要表现镇定不慌张,给病人以信赖和希望,使病人心态尽量平和放松,暗示病人危机很快过去,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抢救和治疗;护士要深入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各方面关心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多与病人交谈,语言要轻柔简单明了,告知病人和家属有关病情及检查治疗方案;有意识的让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出现在病人床前,给病人以积极的影响,减轻其焦虑、烦躁不安和恐惧程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的病人一般都比较消沉、抑郁、悲观,甚至有自杀倾向,护士除做好上述护理外,还要做好应急预案,加强防护,同时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给病人更多的关怀爱护鼓励和体贴,让病人享受更多的亲情,更好的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宣教,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和恐惧,让他们以稳定、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对于个别家庭特困病人,安慰好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以治病救人为目标积极治疗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联系解决住院费用问题。

2一般护理

病室:一定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尽量在21:30时左右熄灯,以保证病人睡眠和休息。温度及湿度要适宜,温度在18-20℃之间,湿度在50-70%;少量气胸患者,告知病人限制活动,臥床休息,气体逐渐被吸收后逐渐增加活动。如果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胸痛,立即给予半坐卧位,吸氧,必要时给予排气治疗以减轻症状。病情严重时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饮食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常规给予润肠剂,减少排便用力引起胸腹腔内压升高,延误伤口愈合。病情严重的、身体消耗严重的和老年病人要加强皮肤观察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如果病人伴有结核、肝炎等传染病,要按相关消毒隔离措施进行空气、床铺、排泄物、引流液的处理和隔离,同时护士要做好个人防护。

3排气的护理

少量胸腔内积气一般2-4周内被吸收。无需特别处理。气体较多者可抽气治疗,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胸腔和进针处皮肤感染。抽气后观察48小时至72小时,如未见好转。行胸腔闭式引流。排除胸管堵塞脱离扭折等因素,无气体引出时应夹管观察1-2日,无不适,可拔管停止引流。

3.1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插管前,应对患者和家属作好解释工作,说明插管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合作和家属支持配合,做好知情同意书的签字。②预防胸腔感染:护士要认真定时巡视病人,询问病人感受,倾听病人主诉,观察引流瓶中液体的颜色、性状、并发液气胸时应记录引流量。每日更换引流瓶,或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瓶液体。水封瓶置于患侧床以下,低于患者胸部40-60cm,防止水封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更换引流瓶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伤口处每日更换敷料,按医嘱定时足量给予抗生素。③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水封瓶中水封管排气情况,保持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胸腔内气体多,压力高时,水封管内连续冒大量气体;胸腔内气体少,压力小时,水封管气泡排出少或咳嗽时才会有气泡排出,这表示引流管通畅。必须保证引流水封管在液平面以下1-2cm,若水封管插入水内过深则气体要克服较大阻力才能排出,过浅则易使水封管露出水面使气体进入胸腔。所以要严防引流瓶倾倒,一般我们采取把引流瓶固定在床下某个位置。术后初期应该30-60分钟向水封瓶方向挤压引流管一次,这样既可以促进引流也可以防止引流管堵塞。如果出现堵塞,护士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④保持舒适的体位,积极预防并发症:如无禁忌症多取半坐卧位,鼓励指导病人适当活动,嘱患者作深呼吸运动,咳嗽(避免剧烈咳嗽),以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认真观察插管周围皮下有无气肿发生。建议护士巡视病人时要经常触诊引流管周围皮肤是否正常,认真听取病人主诉,如果皮下出现握雪样感觉,要马上报告医生处置。对于引流时间较长的患者,护士往往不能指导患者正确及时的活动患侧肩部,致使不少患者出现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并协助可以适当运动的部分病人下床活动,告知没有禁忌症的患者适度活动肩关节,避免大幅度过分用力的运动,以患者无不适感为佳。活动要循序渐进,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对于引流时间较长的患者,护士要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的活动患侧肩部,以避免患者出现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并协助可以适当运动的部分病人下床活动,告知没有禁忌症的患者适度活动肩关节,避免大幅度过分伸展用力的运动,以患者无不适感为佳。活动要循序渐进,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⑤拔管:如水封管末端连续无气泡排出,提示肺已复张。经X线证实后,可以先夹闭引流管管,观察24小时以上,无不适可以拔除插管。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等不适,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3.2病情的观察对于气胸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果发热、寒战、胸痛加重,白细胞增高。如果感染发生,应及时留取痰液标本,按医嘱给予抗菌素治疗,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脉博和血压以及呼吸的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皮肤紫绀、大汗、四肢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应立即进行抢救。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篇5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护理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按照病因分为特发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指靠近胸膜的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 肺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本病属呼吸科急症, 严重者可危及性命。本病根据发生时间及积气多少来制定救治方案。收集我科收治的4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护理体会,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43例, 其中男28例, 女15例;年龄16~72岁, 平均年龄31.3岁;病程0~26年。

1.2 临床资料

43例患者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1例 (其中合并肺心病4例) ;肺结核7例;15例青壮年无病史, 运动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43例患者均有活动后呼吸困难。39例X线胸片有气胸征象, 18例合并肺气肿;6例伴有双下肢水肿;5例伴有口唇、面部发绀。均为单侧气胸 (右侧31例, 左侧12例) ;肺部压缩为25%~80%;14例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7例患者单纯性气胸发生时间短, 积气量少, 无需特殊处理;7例患者做胸腔抽气1~3次;28例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4例行手术治疗。

1.3.2 护理方法

1.3.2. 1 急救护理

气胸患者起病急骤、变化快, 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多数患者是在慢性肺部疾病、肺心病等疾病的基础上并发本病, 本组占65.1%。若患者突然气急或原有气急加重、呼吸困难加重、烦躁、大汗等表现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 并备好引流包和水封瓶等, 便于协助医师及时行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1.3.2. 2 常规护理

(1) 给予吸氧, 采用持续低流量 (1~2L/min) 吸氧, 达到了促进积气吸收及防止肺大泡破裂加重气胸及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目的[1]。 (2) 患者住院后应立即进行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患者取半卧位, 减少搬动和活动, 减少患者的耗氧量。 (3) 若患者咳痰困难, 嘱患者多饮水, 可遵医嘱行雾化吸入, 口服祛痰剂等。 (4) 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便秘、感染及褥疮等的发生。

1.3.2. 3 心理护理

自发性气胸患者本来就经受了慢性病的长期折磨, 又并发气胸症状突然加重, 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表现, 主要疾病能否治愈的担心和经济上的压力。因此, 加强心理护理意义重大。护士在患者住院后要主动、热情问候, 言语要亲切、礼貌, 并且要学会倾听, 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 多与患者交谈, 尊重患者的意见。使患者树立信心, 积极乐观的面对现实, 这样有益于战胜疾病, 早日康复。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就能使患者顺利配合完成治疗、护理措施。从而做到心理、治疗、康复融为一体, 实现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而达到疾病的痊愈。

1.3.2. 4 术后护理

(1) 7例患者进行胸腔抽气, 术前进行无菌消毒, 拔除针头后应用无菌纱布包扎。术后如发生皮下气肿, 在相应部位消毒皮肤后将12号针头插入皮下, 挤压局部皮肤使气体从针头排出。 (2) 2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记录引流液体的数量、颜色等;肺部破裂孔闭合的表现是引流瓶上的水柱停止波动, 水柱停止波动后 (除外故障所致) , 禁止患者过度用力, 包括咳嗽、大便等, 以免闭合的裂孔二次破裂。勤于换药, 防止切口、胸腔感染。 (3) 4例手术患者的术口勤于换药;疼痛难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用药后要观察患者呼吸, 防止出现呼吸抑制的现象。

1.3.2. 5 出院健康指导

(1) 告诉患者有关气胸的一般知识和自我放松技巧, 消除诱因, 心情放松多休息;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戒除不良嗜好, 每天定时排便, 勿用力排便, 便秘2 d以上应用开塞露等措施。 (3)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防止呼吸道感染而导致气胸复发, 一旦有胸闷、突胸痛等提示气胸复发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2 结果

43患者经过2~8周的住院治疗, 37例以痊愈出院, 无切口感染;6例患者X片示有极少量游离气体 (约<5%) , 出院2周后复查消失。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常合并其他原发病, 约有近1/4的病例起病缓慢, 症状逐渐加重,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明显加重;有的患者无明确诱因, 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胸闷和气急, 常进行性加重;40%~60%的患者剧烈咳嗽后出现突发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少数患者可有运动、用力排便、喷嚏等诱发原因。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和端坐呼吸等。大量气胸的症状严重, 早期即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大汗等症状。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肺压缩30%以上时, 患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体征类似肺气肿。合并重度肺气肿、肺功能不全, 胸膜粘连等患者的症状类似于哮喘发作, 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在肺部可闻及哮鸣音, 此种患者在气胸引流后气急症状很快缓解, 哮鸣音迅速消失。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原则:少量的气胸患者 (肺萎陷<20%) 可继续观察, 不必抽气, 一般空气可自行吸收[2];气胸量略大或者观察吸收不明显以抽气治疗;气胸量继续增加的需作闭式引流;高压性气胸应做紧急抽气, 后作闭式引流。同时要治疗治疗原发病。

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合理的心理疏导、耐心的解释、精心的照顾, 能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自发性气胸的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向涛, 安之壁.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33.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要点 篇6

自发性气胸一般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癌等原发病引起, 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如用力、大笑、剧咳、憋气等, 使肺大泡内压突然增加而破裂, 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自发性气胸。通常将自发性气胸分为三类:闭合性或单纯性自发性气胸、开放性或交通性自发性气胸、张力性或高压性自发性气胸。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 现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恐惧、消沉、抑郁等是患者常出现的心理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如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以及心律不齐甚至更严重不良反应。护士要深入病房,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在各方面关心患者, 语言要轻柔委婉, 告知患者有关病情及检查治疗方案, 有意识的让患者结识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 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 减轻其焦虑、烦躁程度,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稳定、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

2 一般护理

2.1 病室

舒适安静, 温度及湿度适宜, 温度在18~20℃之间, 湿度在50~70%, 少量气胸患者, 可不吸氧, 限制活动, 卧床休息, 气体可逐渐被吸收。如果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胸痛, 立即给予半坐卧位, 吸氧, 视情况用止痛剂治疗, 必要时给予排气治疗以减轻症状。

2.2 饮食

应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 以保持大便通畅, 也可以常规给予润肠剂, 减少排便用力引起胸腹腔内压升高, 延误胸膜裂口愈合。视患者情况给予镇咳剂, 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治疗。

3 排气的护理

肺萎在20%内的患者, 胸腔内气体一般2~4周内被吸收。气体较多者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 每次抽气不超过800 ml, 防止感染。抽气后观察48 h~72 h, 如未见好转。行胸腔闭式引流, 无气体引出时应夹管观察1~2日, 无不适, 可拔管停止引流。

3.1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3.1.1 术前心理护理

插管前, 应对患者作好解释工作, 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取得患者合作。

3.1.2 预防胸腔感染

要观察引流瓶中液体的颜色、性状、并发液气胸时应记录引流量, 每日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冲洗更换引流瓶液体。水封瓶置于患侧床以下, 低于患者胸部, 防止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 手术伤口处每日更换敷料,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3.1.3 保持引流管通畅

随时观察水封瓶中玻璃管排气情况, 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胸腔内气体多, 压力高时, 管内连续冒大量气泡, 胸腔内气体少, 压力小时, 气泡排出少或咳嗽时才会有气泡排出, 表示引流管通畅。必须保证引流玻璃管在液平面以下1~2 cm, 若管插入水内过深则气体要克服较大阻力才能排出, 过浅则易使玻璃管露出水面, 气体进入胸腔。

3.1.4 保持舒适的体位

多半坐卧位, 鼓励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作深呼吸运动, 咳嗽 (避免剧烈咳嗽) , 以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

3.1.5 拔管

如水封瓶中玻璃管末端连续无气泡排出, 提示肺已复张。经X线证实后, 可以先夹管, 观察24 h以上, 无气急等症状可以拔除插管。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等不适, 发现异常报告医生。

4 病情的观察

对于气胸的患者, 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发热、寒战、胸痛加重, 白细胞增高, 感染发生, 应及时留取痰液标本, 按医嘱给予抗菌素治疗。对于原发病应根据年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脉博和血压以及呼吸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皮肤紫绀、大汗、四肢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 应立即进行抢救。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篇7

1临床资料

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住自发性气胸55例, 均为闭合性气胸, 年龄18~76岁, 4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后46例肺组织3~7 d后复张, 3例转院;拔胸腔闭式引流管后, 伤口均无感染。另外6例肺压缩在30%以下予保守治疗, 肺组织2~8 d后复张。

2护理

2.1 病情观察

因患者基础肺功能差, 故即使气胸局限, 亦可导致呼吸衰竭加重。但临床极易误诊为原发病加重而延误正确处理。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发绀及呼吸困难的程度, 当患者出现于原发病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或进行性加重时, 就应想到是否并发气胸, 应仔细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 及时做X线检查, 当病情危重不易搬动时, 在高度怀疑气胸的情况下, 应配合医生做诊断性穿刺, 以便及早明确诊断。

2.2 心理护理

认真评估和判断患者的心理问题,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患者的尊重, 帮助患者接受长期治疗的现实, 增强患者对生活的兴趣。指导家属增加对患者的心理支持, 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1]

①引流管是否通畅, 及时发现和处理分泌物堵塞或机械性压迫;②引流管置入胸腔内4~6 cm即可, 用线与局部皮肤缝合固定, 防止移位或脱出;③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 cm, 防止水封瓶内液体回流至胸膜腔;引流管应在水封瓶内水平面下2 cm, 如水平面过高则影响胸腔内气体排出, 必要时加用持续低负压吸引;④指导患者取平卧或半坐位, 适当床上活动, 有效咳嗽, 作深慢呼吸, 促进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 促进患肺复张, 改善循环、呼吸功能;⑤为预防切口感染, 早期全身或局部给予抗生素, 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应用, 观察抗菌素的协同作用, 注意慢性过敏反应;⑥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拔管前应夹管观测 24~48 h, 如引流管无气泡逸出, 水柱正常波动且听诊患侧呼吸音清, 表明患侧肺组织复张, 经X线或胸部CT检查确认后, 可考虑拔管。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 要给予抗结核治疗, 如已引流, 注意引流液量及性状, 并送化验和细菌培养。本组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者12例。

2.4.2 胸腔内出血

应确定系插管切口渗血, 还是胸腔内出血, 并给予对症止血治疗。本组病例中合并血胸2例。

2.4.3 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局限于引流切口周围者用手掌及指腹由远至近向闭式引流切口轻轻挤压, 使气体排出;皮下气肿扩散至颈部或对侧胸壁时, 可插放无菌针头, 并配合手法驱赶皮下气体至针头处排出, 同时配合局部微波治疗促进气体吸收。

3出院指导

积极防治原发病, 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3~4次/d, 8~10下/次。教会患者咳嗽、排痰的方法, 因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直接关系到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况[2]。有条件者可坚持每天家庭持续氧疗15 h以上, 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率[3]。吸烟者劝其戒烟。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体力劳动及用力提拉等动作, 可适量运动, 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定期复诊。一旦出现突发性胸痛, 随即感到胸闷、气急时应立即就诊。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55例自发性闭合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后46例肺组织复张, 3例转院;另外6例肺压缩在30%以下自行复张。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确保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以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周桂香, 黄湘萍.老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当代护士, 2005, (03) :33-34.

[2]孟共林, 肖桂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 2005, 20 (15) :60.

自发性气胸36例诊治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4例, 女12例, 年龄17岁~76岁;左侧20例, 右侧16例。

1.2 病因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最常见于肺大泡, 好发于25岁以下瘦高体型者;其次是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多见于肺部疾病如老年慢性肺气肿、肺部结核、囊肿、脓肿和肿瘤等。本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 肺大泡5例, 肺结核1例, 不明原因7例。

1.3 临床表现

发病多在突然用力、剧烈活动、用力咳嗽等诱因下突然发生, 表现有胸痛、胸闷、呼吸紧迫、咳嗽、心悸等。体检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气管向健侧移位, 患侧叩诊鼓音,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和CT检查:患侧肺压缩, 呈气胸征象, 或见肺部继发性病变。但需与肺梗死、肺大泡等鉴别诊断。

1.4 治疗方法

分常规治疗和特殊治疗: (1) 常规治疗:一侧肺压缩<20%者, 多采用卧床休息, 镇咳、止痛、吸氧、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症状较重者除外) 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特殊治疗:一侧肺压缩>20%者, 多需要特殊治疗, 其包括胸膜腔穿刺排气 (胸腔穿刺) , 胸腔闭式引流 (闭式引流) , 胸膜修补术和肺叶切除术。张力性气胸应立即采用闭式引流术, 如闭式引流10 d以上效果欠佳者, 应采用剖胸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其中胸腔未穿刺2例, 胸腔穿刺排气1~3次8例 (1次2例, 2次5例, 3次1例) , 闭式引流26例。

3 讨论

3.1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常见急症, 多需要紧急救治, 其主要治疗措施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胸腔穿刺排气、

闭式引流、胸膜修补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其病因、病变范围和程度, 患者组年龄、症状、体征等多种因素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本组有1例40岁左右男性患者, 1例肺压缩40%, 采用胸腔穿刺1次, 由于疾病导致肺部粘连, 不久出现呼吸衰竭, 进行闭式引流等抢救措施而痊愈。为此在治疗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对患者的疗效、疗程, 预后及费用等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3.2 对气胸患者必须仔细认真地辨别类型。

在此本文介绍一种简易辨别法供参考, 即用5 m L针栓光滑的注射器局麻后刺入胸腔, 观察针栓移动情况, 如针栓立即、快速地向外推移, 表明胸腔内高压, 多为张力性气胸或肺压缩比较严重;针栓随呼吸方向上下移动或不移动者, 表明为闭合性气胸或者气胸比较轻。

3.3 张力性气胸和交通性气胸多需要闭式引流治疗, 特

别是张力性气胸在闭式引流同时应做好胸腔手术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3.4 对气胸的抽气量, 一般以症状明显减轻为度, 尤其是

气胸发生3 d以上时更需小心, 以免胸腔突然减压, 引起肺复张后肺水肿, 故宁可增加胸腔穿刺次数, 以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

3.5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防治 篇9

何谓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或胸膜病变,造成脏层胸膜(包着肺脏表面的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气胸产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增加(正常时胸膜腔内为负压),使肺不能膨胀,肺压向肺门,甚至使气管、心脏等发生移位,被推向对侧胸腔。

引起气胸的原因

引起自发性气胸的原因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肺纤维化、肺大泡破裂等较为常见。肺癌、肺结核空洞、肺脓肿亦可引起气胸。就老年人而言,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占多数,发病诱因多为感染、剧烈咳嗽和哮喘等。

自发性气胸的分型

自发性气胸根据其类型不同,病情也轻重不一。通常分为闭合性气胸(单纯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闭合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破裂后“漏气”到胸膜腔,不久“漏口”自行闭合。此型病情景轻,漏进胸膜腔的气体经过抽气便可解决。如果漏气量少,不用抽气也会自行逐渐吸收。交通性气胸是脏层胸膜的“破口”开放着,气体可以从肺部漏到胸膜腔,胸膜腔的气体也可“回流”进肺部。对这种类型就不能经过一次抽气解决问题了。最严重的是张力性气胸,那是因为脏层胸膜的“破口”呈活瓣状,气体不断地从肺部漏入胸膜腔而不能再“回流”进肺部,于是胸膜腔的气体不断增加,由于胸腔内的压力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就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症状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严重者可出现发绀乃至发生休克。①胸痛:由于胸膜粘连牵拉、撕裂,多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呈刺痛或胀痛性质,咳嗽及深吸气时疼痛加剧。但老年人感觉比较迟钝,故胸痛常不如年轻人明显。②呼吸困难:由于气体压缩患侧肺部,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遂可出现呼吸困难。③咳嗽:多为干咳,为胸膜反射性刺激引起。若合并感染,则咳嗽加重,并可咳脓性痰。④休克:张力性气胸如未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可发生休克,这时患者表情紧张、胸闷,常挣扎坐起,烦躁不安,有发绀、出冷汗、脉快、虚脱,甚至有呼吸衰竭、意识不清。如不及时处理,可能致命。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防治

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排除积气、缓解症状、促肺复张、防止复发。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包括一般疗法、排气疗法、胸膜粘连术和手术治疗。

一般疗法 绝对卧床休息,少讲话,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剂,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这样就可减少肺部活动和防止肺泡内压升高,以利于破裂口愈合和积气吸收。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有些闭合性气胸通过一般疗法即可康复,若经过1周末愈者则需进行胸腔穿刺抽气。

排气疗法 中、重症患者通常要在一般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排气疗法。医生会按照患者病情的轻重和进展情况采用人工气胸机抽气法或水封瓶闭式引流法。前者适用于闭合性气胸,多数一次抽气即可。后者适用于交通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胸膜粘连术 对于上述处理无效或复发性气胸,可采用胸膜粘连术。经引流管注入粘连剂(四环素粉、滑石粉等),通过无菌性炎症使胸膜脏壁层粘连,从而使破口闭合。

手术疗法 根据胸膜裂口或支气管胸膜瘘的大小,可分别采用胸腔镜下气胸手术(采用电凝或激光治疗使破口闭合)或开胸手术治疗。

本病的预防在于对原发性疾病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应当戒烟和避免受凉,以防呼吸道遭受刺激或引发感染而为自发性气胸“推波助澜”。

自发性气胸80例临床分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患者80例, 男64例, 女16例;年龄16岁~82岁, <20岁4例, 20岁~30岁32例, 30岁~60岁21例;>60岁23例。

1.2 病因

原发性54例;继发性26例, 其中继发于肺结核6例, 肺癌2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8例。

1.3 诱因

原因不明32例;剧咳20例;呼吸道感染14例;用力屏气14例。

1.4 部位和类型

右侧51例, 左侧27例, 双侧2例。闭合型57例, 交通型10例, 张力型13例。

1.5 气胸气量

患侧肺被压缩<25%2例, 25%~50%48例, 50%~90%30例。

1.6 并发症和复发率

并发胸腔积液12例, Ⅰ型呼吸衰竭1例, Ⅱ型呼吸衰竭5例, 休克1例。本组患者2次复发者17例, 3次、4次复发者各5例, 总复发率为33.7%。

1.7 误诊情况

本组误诊10例, 分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例, 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肌炎各1例。

1.8 治疗及预后

休息、吸氧、胸腔穿刺抽气等对症治疗治愈者55例, 肺完全复张平均17 d;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滑石粉胸膜固定术25例, 即在胸腔闭式引流后, 肺完全复张拔管前用5%滑石粉100 m L注入胸腔后转动体位, 再将药物尽量引流出, 肺完全复张平均14 d。经上述治疗无效死亡3例, 其中死于肺癌脑转移1例, 呼吸循环衰竭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

2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急症, 本组患者显示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但青壮年占68.7%, 男性占80%, 原发性占67.5%。

原发性与继发性气胸比较有如下特点: (1) 原发性气胸多为青壮年, 继发性气胸以老年人为主。 (2) 临床表现胸痛明显而呼吸困难不明显, 继发性胸痛不明显, 但既使少量气胸, 呼吸也困难, 因原肺部病变致肺功能下降。 (3) 病因多为先天性的弹力纤维发育缺陷而致的胸膜下大泡破裂引起, 而继发性则继发于肺部疾病, 大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因气道不畅使肺内气体滞留, 肺泡膨胀、破裂、融合而形成继发性肺大泡, 用力后可造成破裂致气胸。 (4) 气胸类型以闭合型占多数, 而继发性以交通型或张力型为主, 部分患者因原有疾病和壁层胸膜粘连, 牵拉瘘孔部位肺组织或形成活瓣;部分患者因患病的肺组织破裂形成气胸难愈合;部分患者肺内病变后支气管腔狭窄, 半阻塞形成类似活瓣作用。 (5) 一般治疗及单纯胸穿抽气治疗多能治愈, 而继发性多需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膜固定术。 (6) 原发性并发症少, 本组仅2例并少量胸腔积液, 而继发性并发症多且严重, 本组并呼吸衰竭6例, 休克1例, 胸腔积液10例。

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一般不难, 但本组仍有10例误诊, 均为继发性气胸, 其中8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即有呼吸困难, 在并发气胸时体征不典型, 且临床医生往往只满足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加上查体不细致, 以致漏诊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我们认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下述情况应警惕并发气胸: (1) 呼吸困难突然加重, 尤是在用力剧咳或其他诱因后发生时; (2) 一侧肺或局限性呼吸音减低, 尤在原来呼吸音清晰的部位, 突然变为呼吸音减低。 (3) 前后胸部X线片对比有局部透亮度增强或膈肌明显降低。对可疑病例应仔细查体, 及时行放射线检查, 以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医疗侵权责任下一篇:共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