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著

2024-05-14

护理论著(精选6篇)

护理论著 篇1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2006-2010年九种护理期刊的论著类文献信息,探讨护理科研发展策略。认为应立足区域现状发展护理特色研究,增加对外学术交流,多方寻求高层次护理研究基金资助,进行跨学科、跨院跨系合作研究,争创高水平学术产出成果。

关键词:护理论著,文献计量学,护理研究

护理期刊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护理学术产出的一部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护理学科发展轨迹及学术动态。护理期刊中的 “论著”是护理论文体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具有特定的概念。它是作者将自己的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以严密的逻辑论证、形成规范化的文字作品,是护理论文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体,论文质量与学术价值较高[1]。因此,从论著类文献中可以分析目前护理科研现状,把握学科建制化思路,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6~2010年九种护理期刊中的论著类文献做一分析,以期获得对目前我国护理科研状况的深层次认识。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依据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印证报告》(核心版),选择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居前九名的护理期刊,分别为《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护理学报》、《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2]。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选择2006—2010年九种期刊中 “论著”栏目刊载文献,删除部分不合论著要求的综述、个案报道,增加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的“科研之窗”载文。共获得3168篇论著类文献。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逐篇提取文献第一作者的单位、学历、职称、课题基金资助、合作机构信息作为分析指标。并在校对文献数据后,运用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推断性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一)近五年九种护理期刊论著类文献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

(二)第一作者基本信息(见表2)

(三)文献来源单位及合作状况分布(见表3)

(四)文献所获课题基金资助情况(见表4)

(五)文献区域分布的相关因素分析(见表5)

注:部分杂志未提供第一作者学历、职称信息,故该表总人数少于3168人

本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带﹡者为P值<0.005

3 讨 论

3.1 文献作者所在区域呈阶梯状分布

3168篇论著类文献涵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者分布面较广。但也同时显示出区域分布不均衡性,呈阶梯状分布。最顶端(阶梯一级)为北京和广州(占总数比例为29.6%),其次(阶梯二级)为浙江、上海、广东(27.6%),阶梯三级为江苏、广西、湖北和四川(28.7%);四级为重庆、黑龙江、湖南、河北、山西和福建(占总数比例为14%);五级为安徽、辽宁、河南、江西、新疆、吉林、山西、天津(9.3%);最底端为云南、宁夏、甘肃、海南等省份(占总数1.3%)。其中香港、澳门各4篇,台湾2篇,因未统计当地主流护理期刊,因此,暂不认为处于阶梯层次中。科学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高等学校的分布(尤其是本科院校区域分布、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区域分布)、期刊的分布等。本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见表6),文献分布区域与护理院校分布、课题基金、院校协作程度成正相关,即经济发达地区、护理院校密集地区,其课题基金数量增多,高校与医院的科研协作也增多,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也可由此推断,发达国家的护理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与当地经济状况、护理高等教育机构分布、课题基金数量、院校协作状况有关。由此,提示我们在注重区域经济影响的同时,应关注护理高等院校的均衡分布、研究资源的分布渠道及院校协作程度。

3.2 文献作者队伍以主管护师、本科学历为主

表2显示,在论著类文献第一作者队伍中,本科和硕士学历人员明显占较大比例,分别占总人数的54.9%和26.6%。年度分析显示,本科学历呈平稳发展,始终占51%以上;2006年大专学历人数比例高于硕士;但自2007年开始,硕士学历人员明显增加,近五年硕士学历作者从2006年的77人(17.5%)增至2010年的148人(33.7%),基本达到大专学历人员数的2倍左右。这与近年来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扩招有关,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高层次学历继续教育快速发展势头。博士学历作者总人数不多,但所占比例逐年增加(1.8-5.5%),2010年增加至原来的2倍。而中专学历人员明显萎缩。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护理高等教育发展,今后将有更多的硕士、博士学历人员投入护理科研工作,对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美国的高等护理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发展护理研究生教育,将大力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3]。我国应继续推动护理研究生教育向着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护理学术产出大幅度增加。但根据目前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现状,短时期内还将以本科学历人员为主,如何建立良好的继续教育平台,鼓励在职本科护士获得研究生教育,是目前护理高等教育者应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第一作者职称分布情况发现,卫生系列和高教系列中,均以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多数。但卫生系列侧重于中级(主管护师)为主,占到总数的41.7%,高教系列以高级职称(副教授)为主,占总数比例为26.8%。这提示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攻关时,应适当注意区分我国护理高等院校和医院临床一线的护理科研力量,改变部分课题的职称限制,同时也给予中高级职称人员更多的培训机遇,增强其科研能力。有文献报道,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在25~45 岁之间[4]。我国医院目前的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年龄一般在25~40岁之间,护理高教系列的副教授职称人员年龄也处于35~45岁之间,与该报道结果接近。

3.3 文献作者多来自医院,合作研究力度呈增加趋势

通过对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信息的统计,得出发表期刊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 可以展示各类机构参与研究活动的活跃程度。本次文献数据分析显示,近五年九种护理期刊中论著类文献作者多来自临床一线,地方医院(包括大学附属医院和地方普通医院)作者一直占据总数60%以上,军队医院作者逐年呈平稳发展,这表明医院对护理科研的重视和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有关医院管理部门对护理科研的激励政策、科研促进措施多有报道,许多医院在对临床护理人员职称晋升考核中加入科研能力[5,6,7],推动了医院论著类护理文献增加。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护理实践是产生科研成果的基础,护理研究必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提高研究应用价值,也折射出本研究所分析的九种护理期刊多以吸纳临床护理研究最新成果为主,引导着我国护理学科前沿学术动态,有较好的护理学术代表度。数据分析同时显示,来自护理教育机构(包括本科院校、高职和医院开设的护理系)的作者逐年增多,从2006年的62人(占12.8%)发展到2010年的133人(占21.1%),翻倍增加。这一方面与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有关,也与教育机构日益注重学术发展有关。国内很多院校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过渡期,在科研水平指标上有一定的硬性规定,也促进了更多的高校教师从事护理研究。

分析数据发现,文献作者与本单位人员合作研究最多,占73%以上,其次为与高等护理院校协作,自2007年以来,始终占总数13%左右。护理科研缺少丰富的临床经验支持,不利于发现护理科研切入点,因此,应建立院校协作机制,结合高校、医院学科发展及重大疾病研究方向,探寻研究关键点。高校之间的横向合作数量一直平稳,但保持在较低水平(3%以下)。这可能与目前护理院校中尚未建立不同层次护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有关,很多护理科研项目的开展还处于自由结合、离散状态,缺少大规模、有组织的科研协作平台。本研究数据发现,护理跨专业合作项目从2006年的0项累积到2010年共有10项,占总数的0.5%以下,合作单位多为公共卫生、心理学、教育经济管理等院所。护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融汇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类学科知识,涉及到疾病治疗、心理支持、人际沟通、精神卫生等领域,需要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才能获得较快发展。不同单位作者间的合作,对于资源共享、拓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今后应注重跨专业合作课题研究,与教育、心理、社会、文化等研究机构合作,从多维度探讨护理学科丰富的内涵,有利于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同时,本数据显示,五年中共有8项合作课题是与大陆以外更多地区进行合作研究的,以与香港地区合作者居多。从数量、区域分布上,都显得数量不足。这提示我们,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与大陆本土文化较为接近的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护理学科建设经验,可能在地缘、人缘、资源方面更为有利于我们获得合作研究的机会。目前国内护理界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合作与交流,提升护理学术国际化水平。本数据中的作者合作度分析显示,文献独著者有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42人(占总人数8.7%)降至2010年29人(4.6%),平均比例水平为7.4%,与其他医学期刊独著率相近[8]。该结果说明护理论著类文献合作程度加大,也符合当前跨学科研究趋势。有研究发现,发表在世界顶尖医学科技杂志的论文都是跨国、跨专业合作研究的成果,这对于起步较晚的护理研究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启迪。

3.4 课题基金以地方局级和省、厅级为主,基层、高层课题基金较少

目前,各类基金论文因其较强的新颖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而成为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直接支撑条件。本研究数据显示,近五年的护理论著类文献中,主要以地方科技局、卫生局科研课题为主(占总数33.3%),其次为省卫生厅、教育厅、科技厅项目(占总数21.7%),省级课题占到总数的18%。而院级、校级课题占少量比例(以10%上下浮动)。部级课题、对外合作课题更少(各占3%左右),而专业学会资助课题更少,不足2%。军队课题基本平稳发展,始终在4%上下浮动。五年内共有5篇论著类文献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项,数量较少。年度分析发现,省级课题增长幅度最大,从2006年的11项(占8.1%)跃升至2010年的76项(占26.6%)。这反映出目前护理科研已逐渐获得各级管理部门重视,个别省级课题中开始设立护理专项科研基金,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院级课题较少,不符合科研课题金字塔理论,即基层科研应多于高层课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院内、校级护理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同时,努力争取高水平的国家级课题项目,横向争取各专业学会科研支持。美国自1936年创立护理研究基金,1986 年成立了国家护理研究中心, 各州护理专业组织设定个人创新奖和集体创新奖[9],推动了全美的护理科研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级护理学会一直在努力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创造条件把更多的护理前沿进展信息传播给基层护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借鉴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经验,多方争取科研资金,通过联合医药企业、保健行业、政府部门、个人基金赞助等途径,进行较大项目的科研攻关,推动护理学术发展。本研究数据进一步揭示:对外合作课题共44项,占总课题数的3.2%,比例较小,提示需增强我国的护理对外学术合作力度。通过参观、短期访问、进修培训或访问学者等形式,加强与国际护理同仁的学术交流,国内也有不少护理院校开设涉外护理专业,与国外机构建立了人才输出通道,可借助部分沟通渠道,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科研合作项目。与其他专业相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护理人员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省级国际交流项目等研究课题较少,相应地,影响国内护理人员的国际学术视野拓展,在捕捉护理研究热点、焦点问题时受到一定限制。同时,我国护理学界参加国际护理学术会议的机会也较少,主要是语言问题和研究质量、研究理念上受到一定制约。随着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注重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对外学术交流能力,通过研究生教育,增加国际合作课题项目,提升我国的护理科研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尽管本研究中仅有5项省级科研成果奖项,但毕竟是可喜的进步,印证了我国护理学术研究正在逐步向高水平发展。可以预期,随着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数量增加,将有更多的护理科研成果奖项涌现,带动护理学科整体迅速发展。

4 小结

本研究依据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得分,选择居于前九名的国内护理专业期刊作为文献来源。通过分析3168篇具有较高学术性的论著类文献信息,对文献作者的区域分布、学历、职称结构和单位分布、基金课题、合作信息等做了实证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护理科研现状,对护理科研发展思路做了一定探讨。因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时间限制,对护理科研发展策略思考的广度、深度可能有限,希与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北京,2009

[2]《护理管理杂志》编辑部.本刊对“论著栏目”论文的认定基本标准[J].护理管理杂志,2010(5):374-375

[3]刘慧玲,段志光.试论美国护理学科建制化过程[J].护理研究,2009,23(5B):1298-1299

[4]王续琨,张崴,田宇力.科学学类元研究期刊论文及其作者的统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10):5-10

[5]田付丽,倪元红.护理科研骨干培养在护理论文写作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综合版:58-59

[6]孙京文,王在英,魏爱华.将护理论文撰写纳入星级护士管理体系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3A):633-634

[7]廖小卿,隋丽颖,丁小容,等.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高措施及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34-35

[8]时秋宽.《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2005年载文引文及著者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14(2):111-114

[9]No authors.The Twentieth Century Timeline[DB/OL].[2009-01-06]http://nsweb.nursingspectrum.com/Articles/timeline.htm

语义学论著的对比研究 篇2

(一) 都是语言学的语义学专著

这三本专著都是以汉语的语义为中心, 都是把语义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之间的关系。

(二) 都是体系严密、重点突出, 精炼明确、可读性强的好书

三本书各有自己的体系和侧重点。贾著用了三章的篇幅重点阐述义素、义位、义素分析法;石安石先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富有争议的问题用典型的例证阐述得很清楚, 道出其实质;而詹人凤先生的精炼明确则体现在严谨清晰的结构、透辟精要的论析。

(三) 借鉴国内外理论成果, 结合现代汉语的实际

这三本专著都强调了要把国外现代语义学、传统训诂学与汉语结合起来, 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现代语义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汉语语义方面的材料与实践结合起来。

(四) 客观公允, 实事求是

客观公允是指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实事求是, 既指作者对语义问题研究的态度, 也指作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态度。能够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概念进行分析, 又能对不同学术流派或学术观点的贡献和缺陷公允地加以评述。

二、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石安石《语义论》、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三本书的不同点

(一) 侧重点不一样

贾本的突出特点是阐发了义素、义位这两个概念, 并阐述了义位演变的规律、原因和结果, 讨论了属于结构语义学范畴的语义场理论, 然而对歧义、模糊、笼统等阐释就很少;石本突出特点则侧重作者研究的兴奋点, 重点阐述模糊语义、歧义、蕴含和预设、寓意等方面内容;詹本突出特点是运用语言层次性原理分析语义, 他认为语义是层次的, 语义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单位, 单位和单位之间可以有聚合关系, 也可以有组合关系。这三部著作代表着对以词义研究为主要对象的传统训诂学的某种突破。

(二) 同一问题不同的表述或看法

1、不同的表述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

比如对于歧义问题, 贾著认为歧义就是语义的不明确, 对语义的其他方面如意义、作用, 分类等都很少涉及。石著从歧义本身出发对其内部的格式做界定并对歧义的意义、分类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詹著则把歧义分为词汇性歧义和组合性歧义, 并把歧义与语境结合, 但较少提及歧义的分类、意义问题。

2、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

乍一看这三本书几乎没有什么重合之处。如, 石本对语言成分在组合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 分为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而詹本则把这种关系成为显性的语法关系和隐性的语法关系。我倾向于石安石先生的看法, 我觉得显性与隐性的提法有问题, 因为任何一个词语组合都同时具有一定的实现了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从来没有人认为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是语法关系, 那么语义间的组合关系也可不必叫语法关系。

(三) 三本书中作者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突出鲜明的特色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的闪光点

(1) 贾著肯定了语义是可以分析研究的。

(2) 贾著着重论述了义素、义位、语义场问题, 开创了运用汉语实例分析汉语语义, 和汉语语义成系统有重点地分析的先河, 这些都给后来的学者进行语义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2、石安石《语义论》的思想闪光点

(1) 对模糊语义的研究, 石安石先生曾说过:“模糊不是歧义”。歧义属于言语范畴, 歧义有可能被消除, 模糊却不能被消除。

(2) 对语义蕴含问题, 石著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独辟蹊径,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3、詹人凤的《语义学》一书的特色

(1) 充分考虑汉语特点和汉语语义研究的传统, 在汉语事实的发掘方面显得格外细致深入。

(2) 詹著一直努力贯彻语义研究与语法形式、语用规律相结合这一原则。

(3) 重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 并把歧义与语境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三、三本书的不足之处

(一) 贾著个别地方说得不太清楚。

第34页说:“语法作为语言中的一个层次, 同语言以外的现象没有直接联系。”而218页则说“句子由语法显示的语义结构可以叫做句义的表层结构”。我觉得这个论断在理解上容易出现误差, 作者说它是“纯语言现象”, 但是每个说汉语的人, 在记忆里就储存着大量的以词的形式出现的, 具有“音响现象”的汉语义位和它们的句法结构模式, 因此贾先生这个论断不严谨。

(二) 石著不尽如人意之处的主要表现是作者对某些问题未能展开充分地论述。

比如虽对涉及句义问题的蕴含、预设、寓意等方面着墨较多, 但对如何从语义角度分析句子即对句子语义结构的分析则语焉不详。

(三) 詹著各部分的论述不够均衡, 有些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

比如短语义和句义的部分都还稍嫌薄弱, 语义组合的框架还不够明确。另外, 一些当前国内语义学的热点问题在书中反映较少。

四、三本书的成就和影响

贾彦德先生的《汉语语义学》被誉为“是我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语义学专著”[1], 标志着现代汉语语义学与传统训诂学的分野, 也可以说这本书是第一本联系汉语本体所作的语义学著作;石安石先生的《语义论》被誉为:“深入浅出, 雅俗共赏, 是语言理论研究的一部上乘之作”[2];詹人凤先生的《现代汉语语义学》被专家誉为“佳处纷呈, 创见迭出[3]”、“既在理论上高屋建瓴, 又切近汉语实际 (1) ”。总体来说, 这三本书各有特色。紧接着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石安石《语义论》、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语义研究, 语义研究的分支越来越兴旺, 促进了文化语义学、情境语义学、动态语言学等的产生和发展。但无论将来语义学理论如何发展, 往哪些方向发展, 我想我们都不能忘记贾彦德、石安石、詹人凤三位先生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汉语语义学理论研究, 我想他们也期待从他们开始, 语义学的发展将会被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史金森.现代汉语语义研究新收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2:127-128.

[1]石安石.语义论[M].北京市王府井大街5号:商务印书馆, 1993, 05:3.

[2]王远新.语义研究的新进展[J].语言文字应用, 1994, 3:105-109.

护理论著 篇3

战国时期, 私学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我国各学派学术的第一繁荣事情。由于这一时期各诸侯之间相互斗争, 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争夺权利上, 虽然各派的学术理论达到了一定水平, 但是很少有具体的论著保留下来。到了战国后期,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征战, 政局基本稳定下来, 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的政府。为了建设发展国家, 领导人越来越重视重视教育教学活动。开始对教育各家的教育经验和系统的理论总结, 并著成各种典籍。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大学》, 是论述大学 (古代大学:“十五成童明志, 入大学, 学经术” (1) ) 教育的一篇论文。《大学》以“三纲领”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2) ) 和“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 分别论述了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做人的最终目标。其次是思孟学派的《中庸》, 与《大学》互为里表, 并与《论语》、《孟子》被宋代的朱熹成为“四书”。《中庸》中比较经典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是学习过程的五步骤, 即学、问、思、辩、行。此外还有道家的《天下篇》, 法家韩非子的《显学》, 和杂家的《吕氏春秋》等。

二、标新立异你的《学记》

纵观世界教育史上关于教育学的论著琳琅满目, 但却没有一个能撼动得了《学记》在教育史中的地位。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论文, 也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学记》记载着战国后期儒家教育活动、教育理论并首次充分的说明了教育、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用“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群总想要学习的愿望, 即教育的目的。运用“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的形象比喻了学习的必要性也就是教育的作用。“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表示献血知识, 然会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不足, 然后在通过学习弥补不足之处, 这样循环下去, 就是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记载着当时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办学形式, 也有人称这是最早的学校制度。“记》曰:’凡学, 官先事, 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学记》里很大一段篇幅都在是写教育、教学的原则很方法。“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是说因每个学生的不同, 教师尽量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及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故君子之教, 喻也”是说好的老师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通过启发诱导教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思考并从中理解所学内容的真正含义。“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强调学生要尊师乐道。《学记》除了对教育的目的、作用、教学原则做了阐述之外还对教师观进行了研究。“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夫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前相互学习, 相互提高的过程。是《学记》中对教师观最重要的论述。

三、《学记》教育学始祖的历史地位

《学记》出自《礼记·内则》中的一篇, 是战国后期较多的教育学论著中的一篇,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述。《学记》以世界上最早的确定了教育的目的, 承认了教育的作用, 制定最初的古代教学制度, 叙述了较详细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而著名。因为《学记》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教育学发展在世界教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值至今日《学记》中的教学相长的教师观还对我们有很深远的借鉴意义。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等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在现待的教学中也起到很到的促进作用并一直沿用到今天。由此可以看出《学记》在教育学中的始祖的地位。

结语:

《学记》综合的论述了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 并提出很多就现今而言仍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的教育实践意见。《学记》是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乐正克写的,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还要早上一段时间。《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教育学的论著。由于《学记》中论述的教育目的、作用、教育教学方法被后人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参考文献

[1]邢海霞.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课堂教学探析[J].科教导刊 (上旬刊) .2011 (04)

[2]刘守钦.《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1)

[3]蒙冰峰, 廉永杰, 邢凯.《学记》人本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04)

[4]葛蔓.试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7 (02)

[5]张静, 韩利红.《学记》中的教育管理思想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6 (06)

[6].杨培明.《学记》在中学教学实践中的借鉴——《学记》教学思想管窥[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4 (03)

[7]袁志华.《学记》中的创新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04)

[8]黎军, 金荷香.论《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及现实意义[J].煤炭高等教育.2006 (01)

[9]刘秋云.《学记》和《雄辩术原理》课程思想的比较与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5 (02)

护理论著 篇4

一、学习执行公文处理法规有待强化

早在20世纪80年代, 中办、国办就分别经过试行、修改并正式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应该说, 这两个文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正式制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公文格式、公文办理、公文管理最规范、最可操作、最具权威的法规文件。那时候, 两文刚印发, 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办公部门, 立即掀起了积极组织学习、认真落实执行的热潮。广大文秘人员对两个文件应知应会、熟练掌握, 作为自己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运转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但随着时间的转移, 文秘人员新老交替频繁, 不熟悉公文处理法规者增多, 全国各地按规范实施文件要求的差别增大, 贯彻执行不够平衡。据调查了解, 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党政办公系统和部门, 由于是领导机关重点, 秘书领导重视, 实施情况较好, 而其它系统、部门和单位随意性比较大。我在许多省市和地区, 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 直接提问、模拟笔试等等, 结果不够理想, 普遍现象是许多年轻的文秘人员不知有此两个文件, 即使是老一些的文秘人员, 对其内容也知之甚少, 回答似是而非, 应知应会两文者更是廖廖无几。

法者, 国之权衡, 明者则强, 漫者则弱。《条例》和《办法》, 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之规范、准则和规章。两个文件制发已20多年, 文件一些内容虽值得修改和补充, 但在办公室人员中, 像这样不学不知、缺乏公文处理知识、规范、规则者, 恐怕不在少数, 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困惑和悲哀!专业人员以其昏昏, 怎能拟好稿、办好文、保证行文质量呢?

二、公文专著, 数量多、精品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由此推动了公文写作、公文写作研究的大力开展, 同时出版了各种版本的公文写作著作, 其数量之多, 难以统计。对于这种繁荣局面, 业内有识之士既表庆贺同时也深为忧虑。因为繁荣多在数量、少在精品。据我接触和阅读的范围, 有两类人撰写的公文写作专著质量较高, 堪称上乘和优秀之作。一类是学者型的秘书领导, 如河北省委原副秘书长李昌远,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段柄仁,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桂维民等, 他们是资深的秘书领导, 长期在高层领导机关工作, 从事政策研究和专项文件起草工作, 对机关公文写作有深厚的功力, 同时又具有渊博的写作知识、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高超的运用文字、辞章表达能力。所以, 由他们撰写的公文写作论著, 观点明确、论据确凿、阐释准确、表述规范、结构严谨, 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针对性强, 材料与观点相统一, 很有适用性和说服力。另一类是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 如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教授曹润芳、成都大学教授常崇宜、四川行政学院教授叶黔达、湘潭大学教授周森甲、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闵庚尧、中国公文学常务副会长张保忠等, 他们是资深公文学或秘书学专家学者, 学有专攻、业有专长, 有丰富的公文学知识和公文学教学经验, 他们搜集了大量的、系统的古今中外公文资料, 并对其进行透彻的剖析和解读, 他们对当今公文写作章法、准则、规范、要求和写作规律深有研究, 不但精辟透彻地解读公文写作规范要义, 而且有理有据地、条分缕析地析明当今公文写作中的种种弊病。因此, 由他们撰写的公文写作论著, 观点清晰、理据充分、表述简明、逻辑严密、概念准确, 字词规范, 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和教学实用操作价值。

类似这样治学严谨、有真才实学的秘书领导和教授学者, 令人尊敬, 其论著值得学习参考。

三、当前公文写作中的严重弊病值得注意

在日常文字生活中, 公文的使用和受众量可能是最大的。但若以公文具有“法定效力、规范体式”和“以法行政、进行公务活动”的两个质的规定性来衡量当前公文写作和公文写作著作状况, 不仅令人担忧而且令人不满。

1. 不必要的发文数量多。

据某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向下属区县乡有关领导和办公室人员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认为下发文件三分之一是必要的、群众关心拥护的、写作质量高的, 三分之一是可发可不发的、写作质量一般的, 三分之一是不必要的、写作质量比较差的。

2. 层层转抄、重述多。

据调查了解,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到省区市, 省区市领导很重视, 认真研究并提出贯彻落实的决定和意见。但办公厅在行文时, 几乎是全文照抄照搬。如果不全抄, 仅变动了个别文字或语句, 假如仔细对照分析研究, 变动部分不是抄错了、就是误解变调了。这种照抄照搬的发文办法完全是多此一举。建议改为:一是全文印发上级来文给下属;二是省市县乡发文时, 先强调原原本本学习上级文件, 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提出本级贯彻实施意见和措施办法。

3. 一些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办公部门, 公文写作不规范。

比如, 公文版头中的机关标识、发文年份不规范, 标题中的发文机关使用不规范, 标题中公文内容提示不准确、不正确、不规范, 公文文种使用不正确、不恰当、不规范等等弊病屡见不鲜。至于行文中使用的概念不准确、判断不恰当、推理、结构不合逻辑, 文字表述不明晰、语句不通顺、字词不规范、标点不正确、出现错别字等等, 公文盖章落款、发文日期使用数码不规范, 附件、附注不规范、主题词标写不规范放位不正确等等, 更是比比皆是。

4. 公文写作专著重复多、起点低。

一是雷同。许多出版的公文写作专著, 内容大同小异, 结构标题相同、表述相同、解释相同, 甚至一些出现的解释错误、举例不当也跟随照抄。二是平淡。有些来自机关干部的著作者, 文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 文书处理、常用公文写作规范和格式应知应会并熟练掌握, 他们积累并收集了许多有关公文写作方面的正反资料, 他们有写作的热情和欲望, 但综合知识和文化底蕴较浅薄, 写作技巧未能很好掌握, 出书容易上档次难, 所写著作质量不高则是必然的。另一部分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他们出版的公文写作著作, 大多是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的长篇讲稿, 所讲都是普通教材的内容, 人云亦云, 缺乏自己的思想、观点, 缺乏独立的结构、体系, 有的只是换了一些例子、加了一些图表、前后调整了一些结构、表述多了一点变换而已。三是不规范。公文写作规范, 党内有《条例》, 行政有《办法》, 但是有些著作, 讲公文定义、讲公文处理、公文格式概念、讲公文写作要求等, 不按《条例》《办法》讲。讲公文文种, 讲不清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公报与公告、通报与通告、批复与函的区别和使用范围。举例证, 所选的优秀公文不够经典, 所挑有弊病的公文则文不对题。四是错情多。对公文写作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解释错误者有之, 对相似文种之间关系和使用范围解释错误者有之, 史料引用、解释错误者有之, 举例错误者有之, 错别字、硬伤等等则更成为笑谈。

四、提高公文写作质量和公文写作著作质量的若干断想

我国古人早就说过公文乃“经国之大文”的重要性。历代最高执政者都十分重视公文写作, 并培养、使用了一批杰出公文撰写者, 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公文传世之作。当今要提高公文写作质量和公文写作著作质量, 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治理文风学风环境。

当前我们的文风学风环境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求真务实、严厉批评讲大话空话套话的作风。时至今日并无根本改观。在职场内, 文山会海依然难“搬填”, “领导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秘书代劳”难以执行, 开会长话短说、没话不说难以实现。有些领导总以为不讲大话长话高调话显得没水平、没气质, 不找人代写而署名发表大文章长文章显得没才气、没分量。受“代人捉笔”之风深刻影响, 代笔代写已重重地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文风学风难以改观, 公文写作质量难以达到新水平。

2. 各级领导要带头树立好文风学风。

现在的各级领导, 就其个人文化科学知识、理论政策水平、工作实践经验、文字写作能力来说, 综合素质都很高。在革命战争年代, 毛主席、党中央要求高级领导定期亲自动手向中央写报告, 不要秘书代劳, 许多领导都以身作则。改革开放初期, 党中央又重申并下发了执行这一指导思想的文件。现今, 如果大多数领导这样做, 亲自用文字表达政策思想、执政方略、思维创新, 亲自体会写作的甘甜, 定会形成亲民爱民、求真务实、惜墨如金的好文风。

3. 出版社要严把质量关。

出版自由推动了著作的繁荣, 但也带来了大河奔腾、泥沙俱下的后果。私人出书多数不为利益, 只为个人收藏、送友、留作纪念, 有的是为了能评上职称, 而有的则推向市场销售。对后者, 如何把好质量关, 值得认真研究。

4. 民间评奖鱼目混珠值得注意。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大发展, 公文写作的著书立说也掀起了热潮。为了鼓励和推介, 一些社会团体和学会严肃认真举办论著评奖, 邀请真正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 对征来的论著进行初选、筛选、初评、复评、总评几道环节, 最后专家投票决定得奖作品, 应该说这样的评奖是严肃认真的、名副其实的、有权威性的、有意义的, 也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和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 由于受腐败学术之风的影响和名利引诱, 有些民间个体为了赚钱私设评奖活动是不严肃、不负责的, 参与活动的领导是不知情的, 有些专家评委是自封的, 获奖是自报奉送的。这既有悖于评奖的原则, 也加剧了公文写作著作质量的下滑。

五、关于修改《条例》《办法》的建议

护理论著 篇5

第一, 在学科建设上, 提出并初步构建了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框架, 形成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 是一项原始创新的成果。

在《农村经济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 (1984.8) 、《昔阳县农村经济历史考察的启示》 (1984.12) 、《农村发展的新趋势》 (1985.4) 和《中国农民的分化和流动》 (1986.6) 等文章中阐明了一个理论前提和六个基本命题。

一个理论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经济社会有9亿农民, 受几千年封建土地占有制的束缚, 农业生产力长期停滞在畜力手工劳动的低下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公有 (集体所有) 制经济,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及其经济关系运行的规律性。

六个命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基本矛盾运动;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那部分社会力量, 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的基本力量;

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发展的原动力, 是本原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中的内在动力, 即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等分配原则;在分工分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建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的商品经济关系;农村的劳动积累 (投资) 是农业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 也是为国家工业化初期提供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农民 (主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分化与流动, 是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历史过程, 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点。作者认为, 上述经济关系的演进, 是一个孕育生长的新陈代谢的变革过程, 故称“经济关系变革论”。

第二, 在探索把握农村经济变革发展趋势上, 分别提出了未来农业、经营方式和改革走向的构想和思路。

关于未来农业:在《未来农业的产业属性、地位和特征》 (2000.7) 中, 他认为, 现代农业阶段经过“石油农业” (前期) 和“生态农业” (后期) 的发展, 渐进地发展到未来农业阶段的初期, 即“以投入可再生能量的生物工程农业”为主要特征的时期。那时, 农业产业将担负起经济社会的三大根本任务, 维持生命的食物生产、维持环境的绿色生物生产和维持发展的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所以, 未来农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类产业, 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高效产业, 成为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关于经营方式:在《初论‘产业大户’》 (2001.3) 、《关于农业经营大户的理论思考》 (2002.2) 和《论农业经营大户》 (2007.4) 等文章中指出, 农业经营大户是在农村建立家庭承包经营新体制以后, 在致富奔小康的市场竞争阶段, 从小农户分散的经营方式中孕育成长起来的新事物。实际上, 它是从农业专业户中分化出来的掌握先进科技的经营大户, 它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还将继续分化出多种形式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譬如雇主经营制的农场大户, 合伙 (合作) 经营制的组织大户, 公司经营制的企业户, 等等。其中, 由大户牵头创办的专业合作社, 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它们将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适应国内统一市场需求的农民中坚的组织力量。

关于改革走向:在《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走向———‘体外’改革与‘体内’变革相结合》 (2009.9) 一文中提出, 把我国《宪法》规定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体制, 称为“体内”;把这个基本体制以外的农村经济其他经营单位和组织, 均称为“体外”。他认为, “体内”自身的演进是一个孕育成长的新陈代谢过程, 故称其为“变革”;“体外”其他各项经济关系的演进, 是一个贯彻实施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的过程, 故称“改革”。两者的区别在于, 变革属于自主决策的自发行为, 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改革属于规范决策的促发行为, 表现为一定的主观自觉性。在实践中, 一般是先从农村生产基层出现变革的新事物, 后由政府决策上层出台改革的新政策;两者的关系是, 改革一定要根据变革新事物的成长需求, 去谋划设计新的方针政策, 以保护、鼓励和促进新事物继续向前发展。而变革在获得适宜的外部改革政策和环境的引导下, 顺利地演进, 又不断分化出新的事物, 如此往复, 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就是“体外”改革与“体内”变革相结合的基本内涵。作者的上述论述, 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的伟大创举的诠释与解读。

第三, 在山西经济发展研究上, 最早提出经济的转型问题, 并首先提出建设新能源大省+文化生态经济大省=可持续发展实力强省的构想和建议。作者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1985年在《论山西省经济结构》 (1985.8) 一文中指出, 山西经济属于资源优势型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在有资源储备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能够继续发展, 一旦资源枯竭或者是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而失去市场的时候, 它就随之萎缩下去。所以要尽早向我国江浙地区和日本的资本优势型和技术优势型的产业转变。

1989年在《关于建立‘山西能源重化工商品经济区’的探讨》 (1989.3) 一文中, 提出建立山西能源商品经济区的构想。建议在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 适当扩大山西地方的经济自主权, 真正做到地方的事情地方管。

1994年2月, 作者在山西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 郑重提出把山西建设成21世纪的文化生态经济大省的构想和建议。强调指出, 山西积储了大量稀世珍贵的华夏文明的人文古迹, 其价值和数量堪称中国之最。只需必要的投资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保护修缮和开发, 就是一笔巨大的人文财富和无限增长的资本。再加上广义的现代绿色产业和广义的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一个鼎立的支柱产业格局, 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未来山西的远景。

1995年又发表《山西由能源大省迈向文化生态经济大省的构想》 (1995.2) 的建议。1996年在《山西‘巨人’经济构想结构》 (1996.12) 中, 提出了山西文化生态经济大省的框架构建及其远景描述和发展预测 (2015年) ;从科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充分论证和系统描绘了山西建成新能源大省+文化生态经济大省=可持续发展实力强省的美好前景。

1997年在《关于未来发展的一些思索》 (1997.6) 一文中, 根据最新成果和未来人类发展趋势, 提出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核心的发展观, 目的是为了从一个新角度, 补充说明他建言的初衷和来由。2002年在《山西发展中的观念问题》 (2002.10) 中, 又再一次明确建言领导者的决策观念的重要性, 认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得失同领导者的决策观念正误是密切相关的。

护理论著 篇6

晚明是中国瓷艺的大发展时期,无论官民窑生产都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同时,晚明又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许多文人士大夫忙于著书立说,相关工艺美术者亦颇为繁多,而其中即包含有大量与瓷艺相关的论著,这些论著具有传播瓷艺审美风尚和制瓷工艺的重要作用,对瓷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与解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晚明瓷艺风格及工艺特色的形成原因。

1 晚明与瓷艺相关论著概述

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秉承着“重道轻器”的观念,对包括陶瓷在内的工艺美术颇为轻视,从而导致对陶瓷艺术与工艺方面的相关论著颇为缺失。这一状况进入明代后开始改观,曹昭的《格古要论》一书成为明代文人瓷艺鉴赏相关著作的先驱。其论著中的“古窑器论”一节对一些古名窑器特征进行解析。其后,相关瓷艺的文人论著日渐增多,特别是晚明时期,对瓷艺鉴赏达至高峰,大量相关瓷艺的论述散见于各著作中。

在晚明与瓷艺相关的著作中,最著名的为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其将晚明景德镇制瓷业的状况、制作技法、器物特征都进行了论述,是极重要的史料。而从史料意义来看,嘉靖王宗沐的《江西大志·陶书》可谓对晚明景德镇瓷业状况最详细的论述。如果说《天工开物》和《江西大志》都过于偏重制作及史料而与文人趣味有所不合的话,那么明末名士文震亨的《长物志》则更倾向于表达士大夫阶层的审美理念,虽然人们常将其归入园林专著,实则其对工艺美术亦有深涉,瓷艺亦颇多谈及。这类名士以收藏鉴赏的角度来谈工艺美术的论著在晚明可用浩若烟海来形容,大有不谈则有失风雅之势,不过与瓷艺相关论述均散见于各论著中,大多为只言片语之感受,互借雷同现象亦较多。

晚明科技类、史志类书籍是后世重要的研究材料,但是对当时的社会影响则远不如名士之作,名士借助其名气,著作传播更远,即便只言片语亦往往为人所津津乐道,因而其影响力更大,直接影响审美倾向、收藏市场并进而影响至瓷艺制作本身。与《长物志》相似的晚明名士著作还有谷应泰《博物要览》、黄一正《事物绀珠》、王世懋《窥天外乘》、董其昌《骨董十三说》、陈继儒《泥古录》、高濂《燕闲清赏笺》等,均是其中涉及有瓷艺内容的重要论著。

晚明士人品鉴瓷艺相关著作的迅速增多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晚明以江南地带为中心,商品经济趋于活跃,新兴市镇和富裕阶层迅猛增长,从而带动艺术品制作与消费进入发展高峰,文士对包括瓷艺在内的艺术品的鉴藏活动空前活跃,其在收藏实践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其中颇有心得的名士即根据收藏实物和自身理解来对瓷艺作品进行评价和鉴赏,从而使这类论著大量出现。这类瓷艺相关论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用作鉴藏历代瓷艺的依据。

2 晚明瓷艺相关著作与瓷艺的仿古之风和文人品味

晚明是中国艺术品收藏主要高峰期之一,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以及以徽商为主体的富商群体掀起了空前的收藏热潮,瓷艺是其收藏的主要品类之一,江南富裕家庭均收藏有大量历代瓷艺,收藏有较多瓷艺的文士纷纷在其著作中探讨与评论瓷艺作品,从而成为瓷艺收藏的风向标。随着名士相关瓷艺论著的传布,中下层士人阶层亦对瓷艺有了较多的认识,富商们亦以此按文索瓷,从而大大刺激了全社会收藏瓷艺的热潮,他们以名士论说为收藏宝典,以名士审美观为风尚,从而对瓷艺风格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晚明士人瓷艺收藏的首选为宋瓷,津津乐道于宋代各大名窑瓷艺。如高濂《燕闲清赏笺》中对古窑器的排名便极具代表性,其称:“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然柴则余未之见。”在对汝、官、哥窑特征描写之后,接着论述定窑,然后再指出:“定窑之下,而龙泉次之。”随后再描述吉州窑、建窑、均州窑、景德镇窑等。除宋窑器之外,明中前期的名品亦广为称道,如永乐压手杯、宣德红鱼靶杯、宣德青花、成化斗彩杯等等。对宋代及明代中前期名瓷的推崇与赞美成为晚明士人瓷艺相关论著的共同特点,并进而成为晚明士人的一种共识,从而使晚明瓷艺呈现出显著的仿古倾向,掀起了中国第一个仿古瓷高潮,宋代及明中前期名窑之器多有仿制,甚至出现专事仿制的仿古瓷高手,如万历年间的制瓷名家周丹泉即以仿宋定器而闻名。仿哥、汝、官、龙泉等宋名窑器亦风行一时,仿永乐甜白、宣青、成彩者亦很多见。仿制者的仿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晚明士人论著中对古窑器的特征描述所制,同时,仿制亦根据审美习尚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如明末徐树丕《识小录》中记述:“窑器当重哥、汝,而迩来忽重宣德、成化,以至嘉靖亦价增十倍。”因而,在文人审美的推动下,明末崇祯时甚至嘉靖瓷亦成为仿制对象。而晚明相关瓷艺论著对审美倾向的变化产生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晚明与瓷艺相关论著的盛行显示了文人士大夫对瓷艺的空前热情,论著中所提出的具有浓郁文人品味的瓷艺评述尽管带有极重的主观性,但却对瓷艺审美倾向带来极重要影响,使瓷艺按照论著中所体现的审美要求而产生相应变化,从而使得瓷艺由宫廷及民间趣味向文人趣味发生显著转型。在这些论著未流行之时,瓷艺审美取向主要来自两个方向:宫廷及民间艺术。当晚明士人以掌握话话权的方式大举介入瓷艺中时,晚明瓷艺迅即转向了文人趣味,以迎合士人集团的追求,宫廷趣味在万历后期官窑衰败时即遭到几乎彻底的摒弃,民间趣味则日益向文人趣味靠近,即使是缺乏文化的工匠亦尽力使其作品与文人品味趋近。

3 晚明与瓷艺相关著作对制瓷工艺的推动与局限性

晚明与瓷艺相关论著不仅传播和推动了瓷艺的复古审美倾向和文人品位,并为瓷艺制作提供了较详尽的工艺特征和制作技艺。宋应星《天工开物》对制瓷工艺流程记述最为完整,主要记述了景德镇白瓷和青花瓷的制作过程。不过宋应星的士人身份决定了其显然并非十足的内行,其介绍某些瓷艺制作工艺时甚至出现严重错漏。如其提及“宣红明末已失传,正德中历试复造出”,但实际上,晚明并没有恢复宣德铜红釉技术,只是制作出低温矾红釉;再如其纹片釉瓷的制作工艺亦忽视了其工艺原理。尽管如此,但其传播景德镇制瓷工艺的贡献仍是很大的。嘉靖王宗沐《江西大志·陶书》则记录得更为全面详实,是对官窑瓷艺制作的真实还原,万历年间陆万垓又进一步补充了隆庆、万历年官窑瓷制作状况。这部具有史书性质的典籍只是官方对官窑瓷业的记录,民窑是难以得到这部典籍并藉此以窥官窑工艺。因而,晚明两部最重要的记录瓷艺制作工艺的论著,其对于制瓷工艺的传播具有一定功用,但其局限性亦是颇为明显的。

江南名士所撰艺术品评鉴类著作将部分名窑品质按工艺上划分等级,成为制瓷作坊用以仿制的主要依据。如文震亨《长物志》中即对宋至明前期各名品在工艺特征上进行了详细阐释,例如他对宋代官、哥、汝窑提出的工艺要求是:“以粉青色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纹取冰裂、鳝血、铁足为上,梅花片、黑纹次之,细碎纹最下。”对宋钧窑则提出:“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不过,文震亨论著的局限性亦是相当明显的,其从釉色、纹片等方面进行评价等级,主观随意性太强,如其主观地指出:“至于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色葡萄杯,及纯白薄如玻璃者,今皆极贵,实不甚雅。”以一句“实不甚雅”就简单地否定了明永乐青花、成化斗彩、甜白等当朝名品,显示了晚明士人普遍存在的尚古和轻彩倾向。并且,名士论著中常包含有大量从古史书或其他名士著作中摘抄的内容,而并非均为其亲眼所见,因而错漏亦常在所难免。

晚明名士们还往往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而将瓷艺名品的工艺特征以极具美感而形象的语句表现出来,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使瓷艺的工艺特征更能深入人心,也更有利于其广泛传播。如文震亨以各种形象的色泽比喻即能在极短篇幅内将宋代各名窑不同等级的工艺特征表述得十分清晰,充分达到睹文思物之效。再如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中记载:“昊十九者……尝作卵幕杯,薄如鸡卵之幕,莹白可爱,一枚重半铢。”仅寥寥十余字,卵幕杯轻薄莹白的工艺特性即跃然纸上。不过,过于文学化的记述亦带有主观渲染,从而有可能产生误导。

总之,晚明与瓷艺相关论著对于制瓷工艺和瓷器工艺特性的相关记述对于推动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过,因其为士人阶层所著,常带有主观性,具有显著的局限性。

4 结语

晚明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文人士大夫阶层热衷于探讨与谈论包括瓷艺在内的工艺美术,其本质上并非关注制瓷业,而是出于附庸风雅,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奢靡生活,但其却起到了传播瓷艺和推动瓷艺发展的重要作用。晚明是瓷业高度发达时期,瓷艺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与瓷艺相关论著的数量激增及推波助澜是其中极关键的推动因素之一。当代,各类书籍及报纸杂志更为丰富,包含极为丰富的相关瓷艺的宣传、评价等,其推动瓷艺发展的作用则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熊寥.中国陶瓷古籍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傅丽叶.中国士大夫的“优良设计”—通过《长物志》看中国晚明时期的物质文化传统[J].艺术与设计,2011(04)

[3]沈振辉.明人的收藏活动[J].文博,1998(01)

上一篇:隔热保温层下一篇:芳纶纤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