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科技创新

2024-06-17

蚕业科技创新(共7篇)

蚕业科技创新 篇1

专题简讯

乐至县生态蚕业科技园, 始建于2007年, 园区涉及童家镇五通村3、4、7、11四个社, 111户农户。园内桑园面积500亩, 常年养蚕户50户左右, 养蚕200张, 年平均单产37公斤, 产值约10万元。养蚕户户均养蚕4张, 户均茧款收入2000元。桑园综合产值3000元/亩以上。园内建培训中心及共育室一座, 占地300平方米, 年共育小蚕能力1200~1500张;桑树品比园一个, 有新桑品种16个;引进西南农业大学最新果叶兼用品种建果桑试验园一个, 约2亩;建开放式标准大蚕房35间。是资阳市唯一的蚕桑专业园区。

1 科技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科技园的指导思想

依托科研院所, 强力推进蚕桑科技“三大行动”;建设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产品、新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基地和蚕业科技转化平台, 推动乐至县蚕业科技发展。

1.2 科技园的建设目标

亩桑养蚕5张以上;年养蚕单产40公斤以上;蚕茧上车率92%以上;桑园综合产值5000元/亩以上。

2 科技园的主要技术特点

2.1 桑园建设, 快速高效

2.1.1 桑园宽、窄行带状栽植。

科技园桑园栽植规格是:宽行1.7米, 窄行0.8米, 栽双行, 株距0.5米, 亩栽桑1000~1100株。设计年亩桑养蚕5张。其特点:一是宽窄行栽植,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便于管理;二是合理密植, 形成规模, 利于发展。

2.1.2“肥团育苗、薄膜覆盖、一步成园”。

3月中、下旬, 采用肥团育苗技术培育小苗, 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实行座水、座肥移栽成园。园内新植桑园, 当年嫁接率达90%以上, 次年投产率达80%以上。

2.2 养蚕设施, 标准适用

2.2.1 标准化的小蚕专用共育室。

园区内修建标准小蚕共育室6间, 年共育小蚕能力1200~1500张。共育室采用自动电热升温、补湿设备, 使用专用蚕盒饲养小蚕。

2.2.2 开放式的标准专用大蚕房。

开放式标准专用大蚕房的标准是:长8米、宽4.5米、檐高3米、蚕房两边为开放式矮墙, 墙高0.8~1.0米、房顶为人字形两分水 (机制瓦) 、檐宽0.8~1米、室内蚕台两套 (分两边靠墙) 同时配套消毒池。其特点是:一是蚕室通风条件好, 解决了川东丘陵地区高温多湿的特殊气候对养蚕的严重影响;二是蚕室宽敞透风, 为省力化养蚕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三是蚕室规范标准, 便于消毒和养蚕操作。

2.2.3 统一的省力化蚕台。

蚕台标准是:蚕台架, 高1.8米, 离地一层60厘米, 以上层高50厘米, 蚕台内空1.4米, 每付3个蚕架, 每间蚕房2付蚕架。蚕台的规范使用提高了养蚕效率, 增加了户营规模, 催生了新的养蚕大户。

2.3 技术措施, 规范创新

2.3.1 改进收蚁方法, 保全基本头数。

即在点青时, 按需要分区定卵量, 进行称卵装袋, 装袋后进行黑暗保种, 促使孵化整齐。收蚁时直接打开纸袋感光, 待完全孵化后, 消毒、给桑、整座、定座、饲养。该方法好处是:一减少蚁体损伤;二蚁蚕头数充足。根据调查, 平均张种蚁蚕头数比普通布引收蚁多10.6%。

2.3.2 引进使用蚕桑机具。

蚕房消毒引进了洗车用高压电动喷雾器;共育室引进小蚕专用切桑机;桑园管理引进了省蚕研所开发的伐条机;还引进了移动式桑枝粉碎机。有效的提高了蚕桑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2.3.3 规范常规养蚕技术。一是蚕前实施专业队统一

消毒, 并增加用药量确保消毒效果。二是全面组织小蚕共育, 提高小蚕饲育质量。三是强化蚕体、蚕座消毒, 除配套药品外, 张种用鲜石灰30公斤以上。四是贯彻以蚕座面积为核心的稀蚕勤喂, 鲜桑饱食技术。五是实施上蔟自动化和方格蔟化。通过规范常规技术, 科技园养蚕水平和养蚕单产迅速提高。

2.4 技术服务, 合作社运作

2.4.1 合作社的服务职能。

一是统一组织小蚕共育;二是统一组织蚕前消毒;三是统一组织蚕用石灰供应;四是统一解决闲置桑树资源有效合理流转;五是统一组织栽桑、桑园管理、嫁接等专业技术队伍;六是统一安排试验、示范和综合开发项目。

2.4.2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三大行动”。

充分利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 围绕科技园主导产业, 积极开展蚕桑科技大培训、蚕桑配套技术大示范、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大推广。努力提高科技服务到位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土地生产效率。

2.5 蚕桑产业综合开发

2.5.1 探索桑园套种。

桑园套种以黄豆、秋洋芋或半夏为主, 套种指数100%。黄豆亩产平均100公斤, 产值约300元, 秋洋芋亩产平均1000公斤, 产值1500~1600元, 两项套种可亩增效益1800~1900元。2008年园区共套种黄豆、秋洋芋300余亩, 农民增收50多万元。2009年上年园区内又种植半夏30余亩, 下年将种植200亩以上。

2.5.2 开发“桑园鸡”养殖。

2009年, 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 科技园开展了桑园养鸡试验。落实养鸡户6户, 桑园面积9亩, 投放鸡苗720只, 预计3个月左右出栏, 每只鸡纯利润可达20元左右。年养2~3批, 亩增收入3000元以上。

2.5.3 引进桑枝食用菌生产技术。

科技园与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合作, 引进、开发桑枝食用菌—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该技术完全以桑枝 (桑木屑) 为培养料, 既可保护生态环境, 又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力, 对于稳定蚕桑产业基础, 延长产业链, 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生产操作简便, 亩产可达1750~2000公斤, 亩产值可达10000~12000元, 一亩食用菌可利用二亩桑园的桑枝。该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 2009年计划种植5~10亩。

2.5.4 蚕沙综合利用。

依托乐至县通世达生物有限公司, 开展蚕沙综合利用。蚕沙提取叶绿素, 叶绿素市场价80~100万元/吨, 余料生产有机肥, 肥料市场价1700~2200元/吨。每吨蚕沙农民增收约1000元, 工业产值约3万多元。

2.6 试验示范, 储备科技

2.6.1 引进新桑品种。

科技园在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蚕业研究所、三台县、安岳县等地, 引进嘉陵20号、果叶兼用、川826、川852、川7431、川7637、14-1、48-3、台98-1、鄂桑2号、丰田2号、丰田5号、丰田14号、丰田16号、湘7920、农桑14、育7-11等新桑品种17个。建桑树新品种品比园一个, 果桑试验园一个。同时择优进行了中试, 为全县桑树品种换代做好准备。

2.6.2 试验新蚕品种。

科技园2008、2009年, 分别在西南农业大学、省蚕研所、三台县、引进了渝蚕1号、川蚕18号、新萤×玉泉等三个新蚕品种, 进行了小区和中试。新品种在产茧量、抗病力、抗逆性、上车茧、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单丝长、解舒丝长等方面均与现行品种“8”字号接近或略优。以新萤×玉泉综合性状最好。

3 科技园对乐至蚕业的推动作用

3.1 提升了乐至蚕业的整体形象

3.1.1 主要领导关注科技园发展。

省政府副省长钟勉、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业厅厅长、资阳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市政协、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技监局、市工商局等领导先后二十多次到科技园检查、指导工作, 并对科技园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科技园已成为乐至特色农业的典范, 形成了乐至蚕桑品牌。

3.1.2 科研院所, 专家、教授指导科技园发展。

科技园的建设得到西南农业大学、省蚕业管理总站、省蚕研所、资阳市林业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中科院、西南农业大学、省蚕业管理总站、省蚕研所、资阳市林业局等科研院所和业务主管单位的领导、专家亲临科技园指导, 并对科技园建设予以高度评价。极大的提升乐至蚕业在业内的知名度。

3.2 提高了乐至蚕业的科技水平

2.2.1强大的科技支撑。科技园与中国蚕业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省蚕业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科技园成为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和新技术转化平台。为乐至蚕业持续、健康发展, 储备了丰富的科技资源。

3.2.2 加速了蚕桑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园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生产、服务体系。是蚕桑新技术、新品种、新科技产品、新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基地。同时配备了较强的科技工作人员, 能将先进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应用。较好地引导全县蚕桑科技发展, 推动蚕业科技进步。

3.3 促进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

蚕业科技园为乐至县蚕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桑园栽植模式。改进收蚁方法, 规范养蚕技术, 养蚕单产突破40公斤。全县蚕桑产业正向着规模、相对集中方向发展。

蚕业科技创新 篇2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产业的大势所趋。新世纪以来,广西蚕桑产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下,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转移的决策部署指引下,抢抓机遇,乘势快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良种良法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三高”蚕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为发展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选育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可喜的两大步:2005年蚕茧产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之后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到2013年约占全国产量的45%、世界产量的36%;2006年桑园面积登上全国榜首,稳步增长,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2012年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种饲养量、公顷桑园产茧量、生丝产量、桑枝食用菌产量、蚕农售茧收入等7大指标均创全国第一,被业界称为神奇的“广西现象”[1]。广西蚕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效,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发展。

本文通过剖析广西蚕业50年发展历程,回顾科技创新在广西蚕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其成功模式和经验。

1 科技创新对广西蚕业快速发展贡献突出

1.1 创新科技平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广西蚕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依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不断巩固、拓展、提升,逐步搭建形成。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为广西蚕业指导所)成立于1964年,至今已有50年历程。其宗旨就是“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集科研、推广与良种繁育于一体,避免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相脱节”[2]。基于此,该站(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蚕业科学研究、种养技术推广、蚕桑良种繁育等,具有资源整合好、成果转化快等优势。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蚕业指导所于2001年更名为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进一步明确了“面向全区生产、开展应用研究与实用技术推广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2009年,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增挂“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牌子,既保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体制,又提升了科研开发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大大增强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科研开发能力,拓展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功能,也进一步提升了广西蚕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成立后,在继续抓好技术推广职能的同时,下设家蚕遗传育种、桑树遗传育种、养蚕与蚕病、桑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控、家蚕良种繁育、蚕种保护与质量管理、野蚕及蚕桑资源利用、茧丝加工与设施机具、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科技项目管理等10个功能研究室,产业专业技术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到2014年,广西以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蚕业科学研究院为载体,先后创建了广西桑蚕茧丝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中心(广西)、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桑蚕遗传改良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蚕业研发人才小高地、广西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平台,为广西各有关单位相互之间以及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交流合作创造了机会,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还是西南大学国家蚕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工作站、苏州大学国家丝绸重点实验室广西工作站、广西亚热带蚕桑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桑蚕丝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单位、广西“八桂学者”亚热带蚕业技术研究设岗单位,以及广西蚕学会、广西蚕种业协会理事单位、广西蚕业信息网、《广西蚕业》期刊主办单位。

1.2 加强人才培育,强化产业发展智力支撑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科技中最具活力的生产力。广西蚕业的发展,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2014年上半年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其中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28人,中级职称49人。广西蚕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仅2007—2013年,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新加入的本科生就有16人,硕士以上人员10人;拥有广西“八桂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5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广西蚕桑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2人。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还积极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联合举办蚕学专业大专班、本科班和农业推广硕士班,着力培养蚕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2013年7月已完成学业并获得毕业证书的大专生有44人、本科生48人。目前仍在校就读的大专生有25人、本科生29人、硕士生28人。广西蚕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梯队化、年轻化发展态势。

1.3 着力推动桑蚕的品种选育,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境内,日照充足,雨水充沛,一年可以饲养8~12批蚕[3]。其高温多湿的气候特点,对桑树品种的要求是产量高、耐剪伐;对蚕品种的要求是强健好养、抗病强。因此,江浙地区的桑蚕品种并不适合广西饲养,要想实现产业高速发展必须立足广西本地选育优良的桑、蚕品种。

多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作为广西唯一集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以强健高产为目标,以夏秋用种为主,春秋用种为辅,贴近生产需求,一边收集本地土种加以驯化,一边引进省外品种资源,选育适合广西适合本土的桑、蚕品种。通过连续多代选育,现已保存有亚热带蚕品种489份,建立完成了广西的家蚕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丰富了育种素材资源库。

到2014年上半年,广西先后育成了14个(对)家蚕品种。从原来土种的单张蚕种产茧量约10kg上升到38kg;茧层率从13%以下上升至22%;一粒茧丝长从原来的300m上升到1100m;鲜茧出丝率从5%以下上升到15%;生丝品位从E级上升到普遍的3A~4A级,部分达到5A~6A。广西还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多元化、多用途品种的选育工作,并选育出了一批特殊用途品种。

上世纪90年代,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所合作育成的两广二号家蚕品种以强健好养、丝质好、繁育系数高等优势,成为两广地区的当家蚕品种。目前,两广二号依然是华南省区的主要夏秋用种,被指定为全国强健性夏秋用家蚕品种审定的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在广西的年推广量500万张以上,约占广西全年用种量的80%~85%;从推广到现在,累计发种量7 000多万张,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入新世纪以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育成高产优质家蚕品种芙桂×朝凤、抗氟品种桂蚕F95、桂蚕N2、桂蚕H9等多个品种。

1.4 加强种养技术的创新集成及推广,增加了产业发展科技含量

广西一年饲养蚕批次多,劳动强度和密度都很高。创新种养技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重要途径。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探索,广西围绕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以及蚕农生产水平,因地制宜总结出了一套“良种+良法”蚕桑技术体系,基本满足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下的多批次养蚕需求。

在桑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面,通过培育优良桑树品种,创新适度密植快速成园丰产栽培技术、多批次收获片叶与适时合理剪伐技术,满足了广西一年内多批次滚动饲养蚕的用叶需求,为迅速扩大桑园面积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选育优良家蚕品种、集中催青技术、节本高效小蚕共育技术、省力化大蚕地面片叶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营茧等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劳动力、养蚕工具、蚕房设施与桑叶饲料等生产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大大提升了“滚动式”养蚕技术的经济效益[4]。

1.5 创新理念推动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桑、蚕全身都是宝。自“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以来,广西以“物尽其用”的资源综合利用理念,持续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力度,创新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促使蚕桑产业从单一的产业方式向多元化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转变。

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广西的桑枝食用菌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2年广西桑枝食用菌超过1亿棒,产量约4t,实现产值4.4亿元,为蚕农收益拓宽了发展方向。另外,到2014年蚕茧产量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的广西,蚕丝被产业快速发展。据资料显示,广西现有蚕丝被生产厂家约150家,年生产蚕丝被约180万床,产值达16亿元[3]。另外,广西在桑果酒、桑叶茶、蚕沙制造有机肥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2 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成效有目共睹,但广西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差、底子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继续重视并大力扶持。

2.1 家蚕品种培育仍需进一步突破

广西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对品种的强健性要求较高。现行推广量最大的两广二号蚕种进入市场已有20余年。虽然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还培育出多个优良蚕品种,但丝质好与强健性这两个相关因素,始终制约着广西蚕品种的繁育与推广。纵观我国的蚕种育种历史,要想在丝质或强健性方面突破瓶颈,必须在育种材料或育种方法方面实现创新。

2.2 种养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

种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广西过去10余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30~40岁的青壮劳动力从事蚕桑生产[5]。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目前留在农村从事种桑养蚕的人员中,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居多。这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一年多批次的轮作养蚕,也容易造成饲养技术粗放,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用工紧张和劳动力老龄化是制约广西蚕桑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西应继续开展桑园机械化管护,小蚕共育、大蚕高效饲养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采茧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种桑养蚕技术轻简化、省力化,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3 人才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直以来,广西都比较注重蚕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但由于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在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一直欠缺。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例,目前在职人员180人左右,科技人员110人,实际从事科研一线的科技人员只有60人左右,约占全站在职人数的1/3,占科技人数的1/2。而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更为缺乏,与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蚕桑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2.4 资金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

2000年以来,中央和广西地方财政对蚕桑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持项目资金平均每年348.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资金890万元,平均每年63.5万元;地方项目资金3 990万元,平均每年285万元。加上广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对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人力、财力投入有限,影响和制约着广西蚕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继而影响蚕桑产业持续发展与提升。

2.5 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业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基础设施受投入资金限制,仍然存在蚕房不足、蚕具缺乏等问题;种桑养蚕条件较为落后,不能满足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的需求。同时,农村基础环境条件较差,一些村屯环境状况达不到家蚕饲养、消毒防病的基本条件;一些山地、坡地的桑园水利条件差,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一些早期建设的蚕种场条件更为落后,生产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在茧丝绸加工方面,主要是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滞后,企业治污能力有限;蚕茧收烘场地较为简陋,设施设备也比较陈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茧丝质量的提升。

3 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方向

广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提升,加快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1 推动产业的多样化

树立“种桑不一定养蚕,养蚕不一定结茧,结茧不一定缫丝,缫丝不一定织绸”的资源综合利用理念,加快对蚕、桑、茧、蛹、蛾、蚕沙、桑枝、桑叶、桑果等资源附加值的开发研究,全方面、多层次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注重能效转化,保护环境,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2 推动种业的集团化

整合广西现有的蚕种生产单位资源,探索组建紧密型的广西蚕种集团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广西蚕种业。进一步加快蚕品种选育,创新育种材料和育种方法,通过诱变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良性状的实用家蚕新品种,创建蚕种生产核心技术。

3.3 推动技术的省力化

不断加大种桑养蚕技术的创新研究,建立和完善一套更具亚热带特色的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尤其在杂交桑有性繁殖、桑园速生丰产栽培、叠框式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地面育、方格蔟自动上蔟、消毒防病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配套集成亚热带蚕区特有的先进实用高产高效节本种养技术。

3.4 推动产业的高效化

谈蚕业科技队伍的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蚕业,科技队伍,人才培养,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是一个以柞蚕研究为主的专业研究所, 1947年在接收日伪时期的辽宁省安东野蚕试验站的基础上, 经过60余年的建设, 如今成为我国第一个柞蚕专门研究机构。建所62年来,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 经过全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全所职工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3人。到2009年为止, 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209项,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实行成果奖励政策, 极大鼓舞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取得的209项成果中, 国家级奖7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64项, 厅市级奖60项。同时, 在广大科技人员中, 有14名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其中终生制11名) , 另外, 还有4名同志获全国劳动模范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名同志获省、市劳动模范或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有9名同志被评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千人层次人才。

在62年取得的209项科技成果中, 已有80%以上应用于柞蚕生产, 为我国柞蚕研究的科技进步和柞蚕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柞蚕科学研究和国际野蚕研究中心。

回顾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走过的62年创业历程, 可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科研单位必须要出成果, 因为成果是科研单位的生命线, 但是出成果就必须有人才, 必须有队伍。一个科研单位要想搞得好, 就得有人、财、物作保证。而在这3个因素中, 人是第一位的, 只要有了人, 特别是人才, 就能要到课题;有了课题, 就有了经费;有了经费, 根据课题需要就可以购置所需要的仪器设备[1]。总之, 科技队伍的建设, 科技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是一个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

1科技队伍现状

全所在职职工196人, 专业技术人员113人, 其中研究员8人, 副研25人, 中级职称55人, 博士生7人, 硕士学位18人, 本科生34人, 专科生51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的52人, 36~45岁的31人, 46~54岁的15人, 55岁以上的5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在国内外蚕业界比较有影响的老专家大部分已离退, 目前, 缺乏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缺乏学科带头人;人才断层, 学科单一, 不能满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该所培养的硕士、博士虽然在入学前已签订协议, 有一定约束力, 但仍存有流失现象;取得高级职称资格后, 不能及时聘任, 不能及时兑现工资待遇, 影响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对主持人和获奖成果缺乏激励政策,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人员聪明才智的发挥。

3人才培养采取的措施

(1) 为了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1996年所办公地址由凤城市四台子村迁入凤城市内。特别是近几年来, 由于国家对农业科研工作的政策倾斜, 全所科研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很好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为吸引人才创造了条件, 1997年以来招收的毕业生90%是本科生。

(2) 优化人才队伍专业、学历结构,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坚持普遍培养和重点、实践、专职培养相结合, 走出去和请进来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2]。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配备, 对现有科技人员进行分类排队, 确定学历层次以博士生、研究生为主, 本科、大专为辅, 力争在培养研究生上有所突破。在学科建设上, 引进遗传育种、植保、生态专业的博士生, 充实所内学术带头人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推动所学科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3) 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 为此, 制订学习考核制度, 跟踪管理。每年制订年度在岗职工培训计划, 建立学习培训名册, 将学习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内容记录在册, 强化对培训效果的跟踪管理,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鼓励科技人员撰写高质量论文, 鼓励多出成果, 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3]。一是凡发表的科技论文被SCI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 报销版面费, 并奖励3 000元;凡在学报类等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 报销版面费, 并奖励1 000元;凡在《蚕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 报销版面费。据统计, 仅2008年全所共发表科技论文32篇, 平均每3~4名科技人员就有1名撰写科技论文。二是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及省部级一等奖的成果, 所长基金匹配相同数额的奖金;凡是获得省部级二等奖的科技成果, 所长基金匹配50%的奖金;省部级三等奖以下的成果, 所获奖金全部由课题组自行分配, 所里不再提留。三是实行专家津贴制度, 首席专家津贴1 000元/月, 专家津贴500元/月, 博士津贴1 000元/月, 特殊艰苦岗位津贴300~700元/月。与此同时, 对课题主持人实行奖励政策:主持国家级课题的, 津贴500元/月, 副主持200元/月;主持省部级课题的, 津贴200元/月, 副主持100元/月;主持市级课题的, 津贴100元/月。

(5) 不定期举办老专家与科技人员座谈会, 请老专家讲述他们获得高质量、高水平成果的经验和体会, 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树立实干、奉献、创新、协作精神和“三严”作风, 尽快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态度。与此同时, 每年举办一次青年科技人员学术报告会, 由学术委员会进行把关评比, 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综上所述, 一个科研单位要想兴旺发达, 跟上时代发展需要, 要想保证多出成果, 快出人才, 首要任务是抓好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4]。然而培养人才工作不是一句空话, 必须要有具体措施, 必须要有激励政策, 只有这样, 一个科研单位才有生命力, 才能不断为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晋福.对凉山州农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西昌农业科技, 2002 (2) :7-8.

[2]何骥.广西农村蚕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探讨[J].广西蚕业, 2009 (3) :56-59.

[3]林树汉, 梁杰宏, 侯辉萍, 等.浅议广东蚕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对策[J].广东蚕业, 2001 (3) :24-27.

蚕业科技创新 篇4

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介入、农户参与”的蚕沙无害化处理模式发展有机肥料是宜州市探索治理蚕沙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桑蚕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宜州市逐步建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商业运作模式,大力扶持企业开发桑蚕产业附属产品,形成了“桑→蚕→菇→肥→田”和“桑→蚕→沼气→肥→田”等循环经济发展链条,提高了桑蚕产业的综合效益。

宜州市还提出“向良种要桑,向科技要蚕,向技术要丝”的发展思路,加大对农民种桑养蚕的科技培训力度,从种桑到养蚕进行全程一条龙跟踪服务,及时指导蚕农解决此类问题,提高桑蚕生产科技“含金量”,促进产业提质、农民增收。

蚕业科技创新 篇5

1 组织模式创新

1.1 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蚕桑生产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中的源头和基础, 按桑园用途划分可分为叶用桑园和果叶两用桑园、蚕桑新用途桑园 (食品、化妆品、医药、桑叶茶) 。单就传统的栽桑养蚕组织模式来说, 蚕桑生产完成了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单纯养蚕向复合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创新“适度规模经营+果叶两用桑园+桑园复合经营”生产模式, 利用土地流转, 以培育养蚕大户和家庭蚕业农场为目标, 以果、叶两用桑园建设为立足点, 利用多批次滚动养蚕技术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形成“1农户2-3劳力1/3~2/3公顷 (5~10亩) 桑季养蚕量达到8~10张”的规模;通过利用桑园、蚕室和养蚕大棚空间资源, 开展桑园复合经营, 实施桑园间作、套种、套养技术, 对蚕桑副产物资源进行集群开发, 利用“桑园—蔬菜”、“桑园—中草药”、“桑—禽—蛋”、“桑叶—畜—沼气”和桑基鱼塘等几种比较成熟的复合经营模式, 提高生物多样性和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效益, 拓宽蚕桑产业增收途径, 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1]。

1.2 产业组织模式创新

蚕桑产业作为茧丝绸产业链的上游产业, 产业基地生产的波动直接关系到缫丝原料的供应的稳定, 产业化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蚕桑生产举步维艰。实行产业化经营不可避免, 在市场竞争机制下, 构筑“农、工、科、贸”为一体的经营格局的创新型蚕业产业化模式顺势而生, 如江苏的“富安模式”[2]、浙江的“淳安模式”[4]、广东的“信达模式”[3]。其模式的核心就是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以效益为中心, 因地制宜地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以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模式。与此同时兴起的家庭蚕业农场成为蚕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新亮点, 其带动的蚕业休闲旅游模式成为蚕业经济发展的强心剂, 开辟出全新的组织模式。

2 技术生产模式创新

种桑养蚕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产环节多, 劳动强度大。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 劳动力日益紧张, 对蚕桑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劳动力缺乏和成本增加的难题, 以轻简化为核心的蚕桑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国家科研和民间发明创新多点开花, 山东省平度市刘家张村青年农民刘德龙于2003年9月研制的第一台自动摘茧机在中国知识产权局成功申请了专利, 其机器的效率是人工的20多倍, 可以大大减轻蚕农的劳动量。广西宜州推广的大跨度的轨道式给桑喂蚕装置是地面育养蚕的新突破, 鲜茧缫丝成为广西缫丝加工的主流工艺。蚕种自动催青、加温补湿自动化, 消毒防病电气化或机械化极大地降低了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和大蚕饲养过程中的用工投劳, 微耕机、机动、电动喷雾器、伐条机、施肥机在桑园少免耕管理上的应用使桑园管理变得规范化、轻简化和集约化。积极推进蚕桑品种优良化, 桑园作业机械化, 小蚕共育商品化, 多批次养蚕省力化, 通过利用机械、土地、资源和技术的优化组合, 从而降低桑园管理、采叶、喂蚕、除沙、上簇、采茧的栽桑养蚕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强度, 增加蚕桑产值[6]。全面推广桑园少免耕技术、小蚕电气化共育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和多批次循环养蚕技术等, 从而实现新型蚕桑生产技术的模式创新。轻简化养蚕技术体系图见图2。

3 研发、服务体系模式创新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覆盖了我国蚕桑产业主要产区, 形成了全国蚕桑产业技术产、学、研协作研发网络。体系建设9年来, 在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蚕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多元化应用, 加大生态桑产业化研发, 促进我国蚕桑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围绕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的任务要求, 各省市创建相关技术服务平台, 形成省、市、县、镇四级联动的种桑养蚕生产技术指导网络, 统一完善生产管理及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通过建立桑病虫防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创建高效的电子网络服务体系, 培育养蚕示范大户、创立蚕业生产数据库, 在重点蚕区集镇进行培训咨询活动, 建立蚕桑科技核心示范园区, 成立科普惠农中心, 为蚕农提供便捷服务。江苏、浙江、广西等地相继开发了蚕桑专家系统, 充分发挥蚕业信息网的服务功能, 开辟高效桑蚕产业化科技服务平台, 以养蚕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单位, 在新型职业蚕农培育上走在了前列。

4 小结

现代蚕业的转型与升级展虽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但蚕桑产业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中实现跨越发展。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下,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途径,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 着力在生产组织多元化、产业经营一体化、技术生产轻简化, 服务创新社会化、资源整合配套化等方面下功夫, 创新蚕业生产经营模式, 有效解决蚕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全面提升现代蚕桑产业化水平, 推进蚕业科学发展。老树新花, 前景更靓。

参考文献

[1]熊晓军, 刘明鲁, 吴强等.推进汉中市强村大户蚕桑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的[J].北方蚕业, 2014, 35 (1) :47-50

[2]史常亮.江苏富安蚕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分析[J].广东蚕业, 2013, 43 (2) :7-11.

[3]罗展勇, 陈远忠, 林石清, 李琦等.构建“信达茧丝绸经营模式”促进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J].广东蚕业, 2014, 48 (3) :1-4.

[4]张建华.方旭东。蚕桑产业发展的淳安模式[J].广东蚕业, 2012, 46 (3) :18-20.

[5]冯爱丽, 周建刚.蚕业经营模式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蚕业, 2007, 28 (1) :50-51.

蚕业科技创新 篇6

1强基地,进一步夯实蚕业发展基础

依托“宜宾市10万亩蚕桑循环经济产业带”建设,以建设“万亩亿元”蚕桑核心示范区为载体,深入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区”建设。采取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优质桑园,打造优势产业带,截止目前,全镇共有桑园1467hm2(2.2万亩),良桑率达98%。强化蚕桑重点村、组建设,对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重点村、组,加大扶持和培育力度,集中力量抓好蚕桑收入千万元村和百万元组的建设,今年春茧收购,我镇8个村中有3个茧款收入突破100万元,有8个生产组茧款收入突破50万元。

2重示范,进一步培育新型业态

针对我镇存在的蚕农思想意识保守、养蚕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突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蚕农发展现代蚕业。依托立华蚕茧公司,大力推行以“共育+仪评+蚕农”的订单、合作模式,采取预约售茧卡、仪评售茧卡,以规范仪评定级方式确定鲜茧等级和价格,评级过程公平、公开、公正,真正体现好茧好价、优茧优价。积极培育蚕桑大户、蚕桑家庭农场,以蚕桑技术能人为主,采取租赁、转包、入股、托管、股份合作等有效形式,促进蚕桑资源向业主大户集中,解决单家独户养蚕缺劳力、缺技术等问题。一种以公司为龙头,大户为重点,广大农户为支撑的现代蚕业发展新型业态正在形成。

3比效益,进一步提高蚕业科技水平

全面推行“八化”主体蚕业技术集成与配套,着力狠抓小蚕共育、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和仪评收茧“三大蚕桑关键技术”的推广、落实。

以小蚕共育为抓手,建立“蚕技站+共育室+蚕桑科技员+蚕农”的技术服务体系,对蚕农开展科学养蚕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培训超过4500人次;充分发挥乡镇农业技术员、蚕技站员工、共育户和村级蚕桑科技员的技术优势,以上门技术服务和统防统消解决蚕农生产技术难题;新建成小蚕共育室22个,共育率从去年不足10%提升到40%,新推广纸板方格蔟7万片,仪评优质茧率达50%。一系列技术的推广,带来了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参加共育的蚕农单产同比提高了12kg,仪评优质茧质量达到缫5A、6A丝的标准,仪评茧平均价格达到42.94元/kg,比普通茧均价34.44元/kg提高了8.50元,增幅24.7%。卢湾村高家组蚕农严有珍春季参加共育,养蚕1张,按照技术人员指导,张种单产54.3kg,经仪评评级单价47.5元/kg,养蚕收入2579.25元,实实在在的效益放在眼前,蚕农们推广、利用现代蚕桑技术的积极性更高了。

4促增收,进一步拓宽蚕桑综合利用渠道

以增加亩产效益为中心,做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对桑园土地时间与空间的综合利用,推行“栽桑养蚕—桑园养鸡—鸡粪育桑”现代蚕业发展新模式,培育示范户50户,年出栏桑园鸡2.5万只;在未投产桑园推行桑———生姜、桑———蔬菜等多种立体种植模式,亩增收超过5000元。以桑枝食用菌为重点,做好桑枝的综合利用,投资68万元的长丰村标准化桑枝食用菌扩能项目已竣工,可年产食用菌60万袋,产值超过500万元,这将成为我镇桑枝综合利用的又一亮点。

5明责任,进一步强化蚕业发展保障措施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始终坚持发展升级蚕桑产业不动摇。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评估办法,确保蚕业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发挥好村党支部引领发展核心作用,全面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带头人队伍建设,村两委中蚕桑发展带头人有12人,占村两委干部人数的52.2%。积极做好蚕茧市场秩序规范工作,采用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分片包干,带领生产队长深入骨干农户,村两委突出重点,组织本村养蚕大户到仪评售茧点售茧等办法,全力以赴做好正渠道售茧组织协调,力求颗粒归站,今年春茧我镇产收率达到80%以上。

蚕业科技创新 篇7

1 家蚕品种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山东省家蚕品种资源主要由山东地方品种、从国内外引进品种和省内各单位育成的品种或材料等3部分构成的。目前,保存了中、日、欧三大品系共83个品种,中系45个,日系35个,欧系3个,三眠蚕5个,四眠蚕78个。现已完成所内保育的种质资源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调查研究,包括各个品种的孵化率、龄期经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茧丝纤度、解舒率等指标的调查分析。此外,还进行了一些特殊性状的研究,如抗氟性及抗高温多湿方面的研究,为资源的进一步创新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分析了85个家蚕品种蛹期血淋巴酯酶同工酶,发现不同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较大,最多显现13条酶带,其余4-12条不等。根据酶带的染色深浅、迁移率及相对集中的程度将其划分为A、B、C三大染色区,并利用酶谱的相似度,分别选用中国系统、日本系统、欧洲系统共15个家蚕品种进行种间亲缘关系的预测,聚类结果表明家蚕中国系统、日本系统、欧洲系统各自聚为一类,说明酯酶同工酶酶谱做为家蚕不同品种聚类分析的依据是可行的,指导了家蚕育种实践。同时,根据RAPD指纹图谱计算了不同家蚕品种之间以及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以野桑蚕为外群对照,聚类分析了58个家蚕品种,发现中系品种与日系品种明显各自聚为一类,其中,中系品种又分为4个类群,日系品种又分为3个类群,系统内的品种明显以地域特征聚类。这方面的研究为山东蚕区开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指导家蚕新品种的选育及杂交组合的选配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目前,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系统收集了桑树种质资源共计450份,分别为山东桑树资源237份(野生资源1份、地方品种77份、选育品种12份、优良品系133份、遗传材料14份),引进省外桑树资源194份、国外桑树资源19份,建立了国内山东桑树种质资源最齐全的封闭式资源圃,为全国多家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提供种质资源2000余份次,对所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鉴定评价,获得研究数据4万余个,并建立了桑树种质资源数据库。

在育种手段上,创新了成龄桑诱导混倍体技术,提高了育种效率。现阶段,已建立了鲁桑品种“昌盛”的高效无菌体系及再生体系,确保了建立再生体系所需的无菌叶片,筛选出一种可延缓褐化5天的药物,有效减轻了无菌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工作量。在无菌体系建立过程中,探讨出防治组培苗褐化的综合措施,如建立时间、外植体采集时间、部位及各项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并进行了耐盐基因THIPK2的转导工作。

3 蚕桑种质资源创新的代表性品种

建所以来,选育的蚕桑新品种和育种新材料促进了山东蚕桑产业的不断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利用华合、苏17、苏3、苏15、东肥、苏4、成4、苏16、春日长、东四、苏春、827、8214、菁松、苏17和856等,育成了春用品种东四×华四、东春2×757、9601×92、鲁17×92、0547×0548;夏秋用家蚕品种8401×8402、827鲁×8214鲁,特殊家蚕品种荧光茧色判性品种荧光×春玉,三眠蚕品种如芊春×知日等。以及先后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各具特色的桑树新品种,其中,高产优质、抗桑黄化型萎缩病桑树新品种“选792”,耐剪伐、适合条桑育桑树新品种“7946”,早生早熟、适合稚蚕饲育桑树新品种“8033”,叶质特优、适合种茧育桑树新品种“鲁诱1号”,抗桑疫病能力强、适合条桑育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不定根发根力强、适于硬枝扦插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均通过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有关机构审定。

3.1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种:荧光×春玉

采用紫外线下荧光选茧,定向交配、定向培育等育种方法,历时10年,育成了独有的具有荧光茧色判性性状的新蚕品种“荧光”、“春玉”及一代杂交组合“荧光×春玉”,其蚕茧在365nm波长的紫外线下,呈现紫荧光色的茧为雌性,呈现黄荧光色的茧为雄性,判性准确率“荧光”为100%,“春玉”为98%,“荧光×春玉”为99%。良种繁育时,以此鉴别雌雄,比肉眼视蛹尾部形态鉴别雌雄蛹提高工效13.53倍,一代杂交种雌雄茧可分别缫丝,提高生丝品位。一代杂交组合荧光×春玉,经1993—1994年国家特殊用途蚕品种鉴定,全国品审会评审认为,该品种具有荧光茧色判性特点,可以节省大量蚕种生产中的雌雄鉴别用工,体质强健,产量高,茧丝质优,茧丝长达1500m以上,其主要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该杂交组合,在国内外尚属首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6年12月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3.2 桑树新品种“鲁插1号”

上一篇:网络传播与新词发展下一篇: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