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2024-09-23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精选6篇)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篇1

摘要:休闲体育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对新时期我国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概念与要求。城市体育休闲圈作为城市体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地域形式,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好的健身、娱乐、休闲等功能, 而且休闲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了城市的再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体育休闲圈,体育文化品牌,原则探索

1 前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健身、旅游等休闲活动作为都市公众追求的新兴生活方式, 已不再限于利用都市内部的零散化、点集式、短期化等体育资源, 而选择自然特色与健身项目结合、环绕都市形成空间一体化、大型化、跨地区、综合性的都市圈体育形态和体育结构, 已成为我国城市体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地域形式①。“城市体育休闲圈”作为城市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崭新的区域形式, 依托城市的经济、文化, 整合健身、旅游、休闲、文化、消遣、娱乐等资源, 不但是当代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也是现代城市区域间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体育休闲圈“不仅仅成为体育健身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一种体育文化品牌, 同时也是一个能够吸引旅游人群及市民广泛参与的、具有较大规模的体育产业群。因此, 打造“城市体育休闲圈“可以提供人们环境优美的体育锻炼场所, 强化市民的全民健身意识、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推动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 打造体育休闲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城市的主体是人, 是人的运动赋予城市以生命②。劳伦斯·哈普林也曾经说过“人的参与和活动是城市的基本要素”。 在现代社会,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休闲体育的经济功能日趋明显。休闲体育事业有着极其强大的娱乐和服务功能, 并且能够通过其自身活动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是体育发展事业中一项朝阳产业, 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 城市体育休闲圈的建设与发展成为我国体育界的新课题。目前, 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以及天津天河体育文化圈等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休闲圈。可以看出, 除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是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体育圈外, 其它体育休闲圈都是建立在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就是说, 体育休闲圈是体育产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们通过休闲体育不仅可以消除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自然环境恶化等导致的现代文明病, 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 提高生活品质;而且休闲体育强调“绿色”、“环保”、“宜居”、“宜业”等城市概念, 可以提升城市品味, 塑造全新的、年轻的、活力的城市形象。因此新时期我国对城市体育休闲圈的建设有了新的要求, 同时根据城市特点、体育产业现状、居民的生活习性及体育消费, 对适合当地城市发展的体育休闲圈的构建进行研究和探讨, 建设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地域等特色的体育休闲圈, 以便更好的服务大众。

3 提出建设城市体育休闲圈 (带) 的原则

城市体育休闲圈作为城市体育的一种新的形式, 它不仅仅能够促进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 而且还具有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 因此对城市体育休闲圈的打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家间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作为物质流、信息流、人力流、资本流等在空间上的集聚体, 是未来国家间争夺要素资源、市场、人才的重要阵地, 是国家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增长极, 城市的发展已经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来考虑③。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全局性、长期性的规划, 决定着一座城市将来发展的定向。城市体育休闲圈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设施项目, 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而且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 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亮点。由于城市体育休闲圈具有“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等特点, 而且在景点、场所建设上必然会具有“前卫”、“时尚”、“魅力”的要求, 所以打造城市休闲圈的体育设施及场所建筑时必须与城市文化、城市定位协调起来, 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

3.2 布局的合理性原则

城市体育休闲圈的合理布局能够调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保证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合理利用, 实现整体规划, 综合协调。1972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德盖恩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环状模式”, 提出市区、郊区休闲和旅游区的功能区位的概念。因此打造城市体育休闲圈应该坚持三个圈层原则:日常体育圈、周末体育圈、一周体育圈。日常体育圈主要是以社区体育中心、健身点、健身长廊等形成多层次的体育布局结构。一般来说, 日常体育指居民出门500m~1000m以内具有基本的健身点、健身长廊, 方便居民的日常身体锻炼。周末体育圈是指市民在出门后0.5~1h内到达市区级体育场所, 包括综合性的娱乐场馆、城市绿地、大型体育健身公园等, 这些体育场所主要用于居民周末的休闲时间来进行休闲、健身及观看大型竞技体育比赛等。一周体育圈指市民出门车程在1~3h、内地域上处于城市的远郊区, 主要是居民长假时期用来休闲、旅游、健身的场所, 这一地带远离市区, 自然资源丰富, 具有自然风味的野趣成为打造度假、旅游、健身为一体的度假区的主要特征。

3.3 交通便利性原则

城市交通是连系市民和体育公共设施的纽带, 休闲体育与城市交通有着地域共生的关系, 良好的城市交通条件是促进城市体育休闲圈发展的必要因素。

“轻轨”、“地铁” 具有人流量大、方便快捷的特点, 城市体育休闲圈可以依托其建设, 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伴随城市经济的增长, 城市体育休闲圈的服务半径也会大大增加, 城市交通压力逐渐增大, 公共交通仍然是大部分市民的首选, 因此城市体育休闲圈的建设应该始终保持依托公共交通的原则。同时城市体育休闲场所的选址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方便快捷的交通是直接影响人们能否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4 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 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选择一条既保持经济增长, 又能保证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 摒弃无视自然权利和存在的旧文明, 转向一种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体育生态文明,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④。城市体育休闲圈要利用当地气候、河流、山川、绿地等打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的体育休闲活动, 以便展现更好的体育休闲功能。同时城市体育休闲圈是“绿色”、“环保”的, 应充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杜绝占用自然保护区以及濒危物种栖息地, 建立人、自然、体育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休闲体育新理念, 促进人与体育、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而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带动全民健身。

3.5 符合地域特色的原则

城市体育休闲圈的打造不但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也能促进城市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城市都会优先开展城市优势体育项目, 并对优势项目重点扶持, 建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为城市和国家培养更多优秀运动人才, 保证各自城市的特色。同时, 由于各地域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在人们日常体育锻炼上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特色。每一项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特定的文化背景去支持和促进, 如果没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条件去培养和滋润, 它将不可能产生和发展。因此, 我们在规划城市体育生活圈、布置体育资源时, 一定要考虑城市文化的特点、背景及其对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 着重发展一些符合或突出本地域城市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设施⑤。所以城市体育休闲圈的打造应该重视地域特色, 发展当地个性化体育运动, 提高城市生活居民的体育认同感以及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

3.6 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适度和谐的过程, 其具体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可持续性⑥。现代体育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环境已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危及到未来城市的发展。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 人们在体育锻炼中一旦形成终身体育, 就会不断坚持下去, 实现城市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市体育休闲圈具有鲜明的经济功能, 在打造时要始终贯彻“时尚”、“休闲”、“娱乐”等新时代观念, 以促进人们日常体育消费,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再生、促进城市转型等, 实现新形势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城市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现代城市体育休闲充实了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拓展人们的生活空间, 成为居民城市生活一种新的方式。这对城市体育景观的数量、质量、经营以及布局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从城市、人文、环境的角度出发, 放大城市体育休闲的视角, 系统研究, 以推动城市、人文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家宏, 任平, 陶玉流等.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8) .

[2]尚志强.试论休闲体育与现代城市的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05) .

[3]张可.城市发展潜力及其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0 (01) :84.

[4]温国强.我国生态城市与体育资源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J].前沿, 2009 (12) :87.

[5]郑晓炎.体育运营城市中人居环境的文化视角[J].四川体育科学, 2006 (2) .

[6]罗刚.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生态体育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01) .

[7]盛梅之.杭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8]卢峰.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9]王智勇, 郑志明.大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初探[J].华中建筑, 2011 (7) .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篇2

摘 要:本文基于休闲限制理论,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处于不同体育休闲阶段女大学生的休闲限制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限制女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自身限制、人际限制、体验限制、结构限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限制因素模型。

关键词:休闲限制理论;女大学生;限制模型

在现在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限制因素更值得我们关注。虽然我们现在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是在体育课堂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这一理念来更好的促进女大学生体育休闲的参与呢?李启迪通过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的归纳与分析中认为要想真正的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须尊重学生自然属性与身体活动的社会属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等。[1]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师范大学的650名女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发放问卷650份,回收595份,其中有效问卷有559份,有效率是86%。

1.2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本文基于福德等休闲制约,邱雅君的发展体育休闲行为的理论框架,将女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的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前凝神阶段,凝神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2]制约各类体育休闲参与的制约因素包括:自身限制、人际制约、结构制约、经验限制等方面[3]。并采用其编制的体育休闲限制问卷进行调查,其中KMO为0.804,显著性为0.000,可以做因素分析,Cronbach系数α值为0.813,说明数据比较可靠,可以进行分析。

2 概念的界定

体育休闲约束是指影响个人偏好进行休闲选择,休闲体验和休闲决策的过程,且不会引起不想参与休闲,或减少参与休闲活动动机的因素,属于一种内部控制机制。[4]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认为,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限制是指影响女大学生主体体育休闲偏好的形成,从而致使其不愿意或减少参与休闲活动的全部要素及作用于内部的限制因素。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本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样本总量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查的人中有111人处于前意向阶段(占19.9%),78人处于意向准备阶段(占14%),103人处于准备阶段(占18.4%),有249人处于行动阶段(占44.5%),而保持阶段只有18人(占3.2%)。从样本的情况中我们发现,女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的情况不容乐观。

3.2 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限制因素研究

3.2.1 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各限制因素的方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各限制因素在不同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第一阶段,人际限制因素表现的最为突出,其次是自身限制因素,体验限制因素,最后是结构限制因素。在第二阶段,最为突出的限制因素也是人际限制因素,其次为自身限制阶段,体验限制因素,最后是结构限制因素。在第三阶段,也是自身限制因素表现的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因素、体验限制、结构限制。在第四阶段,自身限制因素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体验限制、结构限制。在第五阶段,最大的限制因素是自身限制,其次是体验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结构限制因素。最后通过对个限制因素总体进行分析发现:自身限制因素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限制因素,体验限制因素和结构限制因素。

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各个限制因素的分析,我们发现限制女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最高的是自身限制因素和人际限制因素,其次是体验限制和结构限制因素,这说明限制女大学生体育休闲参与的因素是自身因素,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对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行为进行引导,减小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实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每个发展阶段不同的限制因素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了比较确定女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阻碍因素的影响力排序,总结出女大学生体育休闲限制因素模型(图1)(自身限制、人际限制、体验限制、结构限制)。

4 总结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女大学生其性别和身份的特殊性,因而很有必要对限制其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总结女大学生不同体育休闲行为发展阶段的限制因素特征:处于前意向阶段的女大学生最大的限制因素是人际限制和体验限制因素;处于意向阶段的女大学生人际限制和自身限制是其最大的限制因素;处于准备、行动和保持阶段的女大学生人际限制是其最大的限制因素。总体来说女大学生的体育休闲参与限制因素最大的是自身限制因素,其次是人际、体验和结构。只有掌握了个体休闲限制的特点我们才能够对其进行很好的引导,更好的促进女大学生体育休闲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启迪,邵伟德.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育课程理念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体育科学.2014,3:15-23.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邱亚君.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限制因素研究—一个假设性理论框架[J].体育科学.2008,28(1).

[4]JACKSON.Constraints to Leisure:Overview of a developing theme in leisure studies[M].State College:Venture Publishing Inc,2005.3-22.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篇3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swot分析法,战略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研究以武汉“1+8”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即:由武汉及孝感、天门、仙桃、咸宁、潜江、黄石、鄂州、黄冈9个周边城市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该次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 查找了大量有关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课题研究。

1.2.2 交叉研究法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同时, 依托于市场学和产业经济学有关需求拉动学说的相关理论知识, 探究影响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 优化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式, 完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 从而顺应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消费趋势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进一步打造人们的体育生活化, 进而推动休闲体育市场的成熟化运行, 使休闲体育产业繁荣、有序的发展。

1.2.3 定性分析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 对休闲体育及其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质”的方面的剖析, 达到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分析

2.1.1 经济稳定发展,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由2008 年7106.79亿元跃至2011年的11859.60亿元, 占全省的60.5%, 增长13.6%, 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1.2 公共休闲体育场馆及设施较齐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之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体育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 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据现有数据统计, 武汉市中心城区目前有的公众休闲体育场馆主要有16个, 分布为江岸区2个, 汉阳区4个, 江汉区2个, 硚口区2个, 武昌区3个, 洪山区1个, 青山区2个。

2.1.3 居民思想观念转变, 休闲自觉意识提高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需要, 因为其丰富范畴与多元化价值而融合了尊重、自我实现、社交等各层面需要, 这一多维化需要属性, 使得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休闲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动力更加多样, 为城市圈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1.4 优越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人文资源

素有“百湖之省”美称的武汉市作为龙头和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 境内有众多湖泊。而其东南山高谷深, 石灰岩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 洞内峡谷和地下水资源充沛。其西北部则是广阔平原, 孕育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例如:潜江、仙桃丰饶的水产资源, 孝感的孝文化也驰名中外。

2.1.5 地理区位优越, 科教资源密集

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湖北近年来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 逐步形成了“支撑中部, 服务全国”的“大交通”枢纽格局。当下, 省会武汉已建成快速客运通道至长三角、成渝、珠三角等地区。

2.2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劣势分析

2.2.1 武汉城市圈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早在2010年, 湖北省发改委发布地关于《武汉城市圈蓝皮书》报告一文中, 指出2010年“1+8”城市圈经济形势逐渐向好, 地区的生产总值也高达8137.66亿元, 增长率为14.7%, 占据全省GDP的62.3%。但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 城市圈中除了武汉一市GDP超过四千亿元外, 其他8个城市尚未有生产总值超过一千亿元的。这意味着, 武汉市“一市独大”, 其他城市规模较小, 社会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

2.2.2 专业人才匮乏,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休闲体育产业离开体育教育的支持, 是难以实现产业发展和壮大的。纵然, 武汉多所高校均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及社会体育专业, 但在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使得高校大学生在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无法和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完全匹配, 甚至产生背离、脱节现象。

2.2.3 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颁布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 大部分是概括性的治理思路和规则, 而没有具体到管理的细分环节和各个运动项目, 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能。因此, 在全面规定的同时, 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管理办法。比如体育产业经营谋划的申办条件、经营条件以及从业人员的资历认证等。

2.3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机遇分析

2.3.1 长江经济带战略, 国家重点扶持武汉城市圈

十八大之后, 我国出台了3个紧要的国家战略, 第一是“一带一路”;第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是长江经济带。三个政策各有侧重, 为呼应国家战略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策划获批, 加强了武汉中心城市地位, 将其作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2.3.2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机遇

2014年10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这是我国第一次从产业角度审视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意见》中指出:要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 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 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培育扶持, 并扫清决策障碍、破除行业比例, 培养有助于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体系。

2.3.3“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

据统计, 至2012年末, 该省A级景区251家, 比2008年增加121家。包括5A级6家, 新增加4家, 位居全国第5位。星级饭店597家, 比2008年增多72家。其中五星级21家、新增加11家, 四星级79家、增加42家。旅行社规模不断扩大, 全省的旅行社总量1127家, 比2008年增加341家, 出境旅游团社也达到38家。

2.3.4 来自周边地区的休闲产业的竞争压力

巨大的竞争压力来自于长株潭城市圈, 它是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的“两型社会”实验区, 且休闲娱乐资源非常丰富。近些年, 湖南以电视媒体为窗口, 成为了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娱乐之都, 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人才与物力投入, 为城市群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1+8”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逐一分析, 现形成不同的战略组合, 旨在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实现和谐、有序、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3.1 结论

被美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的休闲体育产业, 它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工作。然而在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3.2 建议

3.2.1 SO战略——资源整合发展战略

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式的休闲体育产业, 尽管属于文化娱乐业同一类型的产物, 并且存在于统一区域内, 使得它们之间有着难以避免的竞争关系。但是在这种竞争条件下, 可以通过有效地资源整合, 使之互用互利。

3.2.2 WO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据初步核算, 2014年, 湖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49.18亿元, 比上年增加8.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该省GDP规模仍居全国第9、中部第2, 增速前移至全国第7位。虽然湖北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中,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代表。总体上, 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比第二产业快, 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的快。

3.2.3 ST战略——特色品牌发展战略

要想使武汉市城市圈成为全国闻名的休闲体育之都, 需要城市圈中各城市依托现有的休闲体育资源, 在找准产品形象和发展定位准确的前提下, 实行地区差异化发展, 将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 凸显其独特性, 提高文化含量和娱乐休闲体育产品的内容, 使之成为该城市的城市名片。

3.2.4 WT战略——人才发展战略

伴随着以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各种健身、娱乐、消遣等新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也会成为流行时尚。

参考文献

[1]杜伟立.著名未来预测学家:下个千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J].中国经济信息, 2000, 46 (23) :66-69.

[2]崔宏愿, 李建臣.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产业探究[J].体育用品和科技, 2014, 26 (11) :55-57.

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休闲体育 篇4

关键词:休闲体育,大学生,身心健康

21世纪是休闲世纪, 人类正步入休闲社会。休闲也是一种资源, 一种财富, 亦如美国学者勃伦所言:“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学习手段现代化, 将有更多可自由利用和支配的闲暇时间, 在闲暇时间里, 开展健身有益的休闲体育活动, 这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休闲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活动。它以特有的价值魅力, 吸引着更多的人群参加, 丰富充实人们的闲暇文化活动。休闲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 甚至是超越精神的一种生活方式。所谓的休闲体育, 并非一种新的体育形式。它是从余暇的时间、娱乐性、健身性以及休闲体育的活动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状态 (主要是精神状态) 上进行界定的, 是指人们可自由支配时间内, 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 为达到愉悦身心、修身养性, 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休闲体育的功能

(一) 具有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要的自我实现功能

休闲体育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展现。它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体性, 即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可以直接用于发展个人非直接生存目的诸种潜在本质力量的时间里, 人们能够迷恋于自己心爱的体育活动、娱乐活动或发展创造力, 完成从兴趣到志趣再到志向的飞跃, 并在运动中寻求人生的乐趣。另外, 休闲体育有利于改变刻板单调的生活节奏, 改变违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 具有丰富生活、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 休闲体育则具有文化韵味。休闲体育可满足人们对娱乐性、消遣性精神生活的需求, 可满足对美的需求, 可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休闲体育为人们在日益增多的余暇时间, 选择和安排休闲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方式, 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体育可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增进文化知识, 增强审美意识, 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对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具有强身健体、构筑终身体育坚实依托的健身功能

“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 已普遍为人们接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务劳动中的体力支出, 均已降到最低点。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肥胖症“现代文明病”正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病症。人们开始重视体育运动的功能, 在余暇时间参加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 以祢补或消除缺乏运动所带来的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而休闲体育的内容繁多, 方式丰富, 无需高规格场地、器材, 也无严格的技术要求, 可自娱自乐, 也可群体参与。在休闲体育的氛围中, 既无身份地位之分, 亦无职业、性别和年龄之别, 每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 最大限度拓展生命的视野, 使人们彻底摆脱以工作为中心的单调生活, 真实感到生活的意义、价值, 享受生活情趣, 从而为终身体育的普及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具有愉悦身心的功能

休闲体育项目极为丰富, 具有挑战性、冒险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表现性等特性, 使人们在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中, 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表现自身的能力、施展个人才能的同时, 获得身心的满足和愉悦。

(五) 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教育功能

休闲体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 还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它包括学习运动技术、发展体能、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同时, 休闲体育还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 在参与的过程中可汲取相关的学科知识, 使身心得到充分的自由均衡发展, 完善自我, 教会人们做人、求善、养德的道理, 培养人们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及合作精神。

三、休闲体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 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的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活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休闲体育活动直接给人带来愉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大学生常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持续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 使大学生身心劳累, 身体功能失调, 损伤健康, 从而影响学习与工作。所以, 大学生经常参加业余休闲体育活动, 可在良好的运动环境中做轻松的健身活动, 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 从而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绪、放松情绪、调节心态、增进健康的作用。随着健康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需要人们熟悉几种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作为健身娱乐的手段, 并能坚持下去;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和方式, 在余暇时间经常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对于保持健康、调节情绪十分重要。它将对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养成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 保持健康的心态发挥主要作用。

(二) 增进身体健康

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健康是事业之母, 健全的精神高于健全的身体。”[3]大学生自入大学始, 除应付正常的相对固定的课堂学习外, 还需抽出时间, 忙于各种“考证”“过级”考试, 而将毕业的学生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面试和应聘。大学生学习任务紧张繁重, 压力大, 竞争激烈, 而身体运动又不足, 如无相应的调节机制, 长期保持紧张状态, 学生易出现身体机能下降, 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以及身体的各种疾病的产生。而消除和杜绝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 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有益于健康的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体育活动, 这样既可调节业余生活, 激发运动情绪和锻炼热情, 又可使紧张学习后疲劳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恢复, 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 同时也能达到增强体质、体格健壮, 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三) 促进心理健康

大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缺少社会生活磨练,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因此, 在处理学习、社交、恋爱、友谊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等人生复杂问题时, 缺乏综合权衡能力, 不能理智地驾驭感情, 常引起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 造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失调和不平衡, 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甚至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 当今世界, 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青年人死亡原因当中, 在自杀的青年人中, 大学生高于一般社会青年, 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 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北京、江苏、江西、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的一些高校,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高于社会青年。这说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由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犯罪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人数1.26%, 且每年犯罪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表明, 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人数37.9%和64.4%。

据上述调查显示, 因紧张的大学学习生活, 加上业余活动单调和身体运动不足, 或受毕业后择业等社会因素影响, 有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心态不够稳定, 存在不同的心理失衡。这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和各种困难, 就难以承受。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需要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加强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其中积极组织和倡导大学生在余暇时间积极参加运动,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自由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 是十分有益的。在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 体育教师在心理方面和体育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方面加以指导, 使学生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 能最大限度满足其个人心愿。休闲体育最大特点是体育活动的自由度大, 运动项目的娱乐程度和游戏性强、趣味性高。这种运动可舒缓心理压力, 松弛身心, 使情感得以宣泄。大学生通过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又可转移学生的心理郁闷和心理冲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环境, 使其个性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 有助于促进个性的发展

休闲体育活动可促进个性发展,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个性的发展无论发展的内容还是发展的形式, 主要取决于活动。只有在现有的生活条件下和环境中积极活动, 个性才能得到协调、充分地发展。休闲体育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为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可能。在进行此类活动时, 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方式。休闲体育活动环境的广阔性、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方式的灵活性,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自主的选择机会, 从而可使学生充分发挥才能, 并体验到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活动的乐趣。同时, 还可培养其自主独立性以及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合作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

美国史学家福勒斯说:“一个人选择自己的休闲方式, 也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的休闲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的变化, 也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大学生而言, 休闲方式有其自身特点, 读书学习有紧张的休闲, 运动锻炼有积极的休闲, 娱乐休息有高雅的休闲。相比之下, 动态性的休闲活动, 对其生活方式起着最直接、最积极的冲击作用, 强调人在动态的过程中, 体验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 适应了大学生各年龄阶段的需求。

(一) 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往往易受到就业压力、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使其休闲时段容易在盲目、自流的消极的生活方式中度过, 如上网、赌博、逛街、看电视等。而休闲体育活动则恰好能满足大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激情, 突破对正式运动比赛的心理障碍, 改变过去被动但又渴望表现的心态, 使休闲体育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促进其自我价值的体现, 最终成为持久稳定的终身运动观。

(二) 可增进大学生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 现代化生活疏远了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后, 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质量, 很快就退出了体育人群的圈子。在高校中开展的休闲体育就成为休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使人学会了生活, 更应使人学会休闲, 提高生活质量。阳光、空气、水是自然界赋予人的天然资源, 休闲体育能让大学生释放本能的野性, 摆脱传统体育的异化, 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 体验阳光的沐浴和风雨的洗礼, 寻找生命的本源。同时还能对大学生的户外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可更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进而提高自我野外的生存能力。

(三) 拓展学校体育的时空纬度

休闲体育是连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纽带。它打破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的时空局限。从时间上说, 学生在休闲体育中容易学会合理安排休闲时间, 进行自我体能的评价, 体会自我认同的感受, 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 并将这种愉快的情感经历带到以后的生活中, 形成大学生休闲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社团的一系列健身模式, 从而摆脱体育课上什么就练什么的被动局面。从空间上说, 休闲体育彻底冲破了校园的围墙, 和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紧密联系起来, 充分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和家庭的人力资源, 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模式。大学生可在开放式的学校氛围中, 自由选择自己的运动时间、方式、场地、强度, 增强学生独立运动的能力和利用社会、环境的资源创造休闲的决策能力, 加速其由自然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

(四) 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的重新认识

目前, 我国高校开设的体育课课程多采用单向式以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缺乏情景教育、娱乐教育、审美教育, 很难适应现代大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休闲体育作为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使其从休闲文化的价值角度重新认识体育的文化内涵, 懂得体育不仅有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更应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显现出休闲教育的功能。摆脱功利性、政治性和商业性的束缚, 回归到对自身的超越和对大自然的挑战中, 由经验性的体验上升到精神的升华才是体育文化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许再森.试论学校休闲体育教育的意义和选择[J].滁洲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②:78-79.

[2]邓树勋, 陈晓莹主编.体育基础理论教程[Z].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85-86.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篇5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体育开展现状与学生参与现状。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 问卷的制定。通过自编问卷的方式来实现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情况的调查。

(2) 问卷的信度检验。此次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进行问卷的二次发放, 两次发放时间间隔为20 d, 再测发放问卷50份, 回收50份, 回收率100%。。

(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共182份, 回收率为91%, 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78份, 有效率为97.8%。

1.2.2访谈法

对3位学校管理休闲体育的教职员工进行访谈, 了解学校目前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收费情况、开展状况以及学生参与情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1.1调查对象的性别统计

在调查对象中, 性别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在总样本中, 男性人数为90人, 占50.6%;女性人数为88人, 占49.4%;男女比率为1∶0.97。

2.1.2研究对象的每天闲暇时间

在全部调查对象中, 有16%每天的闲暇时间为3 h以上;33%每天的闲暇时间2~3 h;39%每天的闲暇时间为1~2 h, 12%的闲暇时间为每天1 h以下。总体来说, 同学们的闲暇时间充足, 有利于开展休闲体育活动。

2.2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休闲体育个人认知情况分析

2.2.1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程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学生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认识对参与休闲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

从认识程度来说, “非常了解”和“略知一二”在被调查的人数一共占到总数的87%, 说明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被广泛了解, 这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基础, 为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学生中的进一步开展铺平了道路。

2.2.2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首要动机是生理层面的强生健体、提高运动能力, 选择率为62%;其次是心理层面和社交层面的消遣娱乐, 结交朋友、情感交流, 缓解压力、疲劳;最后是消磨时间。显然, 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看来通过休闲体育获得的身心满足是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动力, 同时也反映出, 体育院校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心理层面, 也十分关注休闲体育的社交功能。

2.3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参与校内休闲体育的类型、时间及空间结构

2.3.1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活动类型

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休闲体育活动分别是电子竞技、游戏竞技类运动、健身健美类以及户外运动;最不受同学们欢迎的是康乐游戏类和民族传统项目。

2.3.2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结构

从总体上看, 选择“3~4次”的人数最多, 有71人占40%;选择“4次以上”得有48人占27%;选择“1~2次”, 有55人占31%;仅有2%的学生不参加休闲体育;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每周都会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男女生相比, 男生选择“4次以上”和“3~4次”的比例都远高于女生, 而选择“1~2”次的比例远低于女生。

总体上看, 每次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长以“60 min以上”和“30~60 min”为主, 共占到总样本的75%, 大多数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时间较长这有助于休闲体育习惯在学生中的养成;男女生相比, 男生中有49%选择“60 min以上”的人最多, 女生则以“30~60 min之内”为主, 占42.5%,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部分女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学校所开展的休闲体育运动项目, 无论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还是时间的安排上都应该兼顾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通过访谈得知, 学校目前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上依然是以足球、篮球和排球为主, 而要吸引女生的参与, 学校在体育场馆与设施的建设上应引入更多适合于女生的体育项目 (如毽子、健美操、瑜伽等) , 当然也可以引入一些男女生都能够适宜的休闲体育活动项目 (前提是不受体育设施的限制) , 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见运动项目。只有不断吸引了女同学对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之后, 整个学习的休闲体育活动才会逐渐盛行起来。

(2) 完善休闲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管理。对于体育学院来说, 应该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的条件 (以若干年为一期限, 一旦到达期限即要对学校的体育器材与体育场地进行更新换代) , 合理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以此来为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5]。与此同时, 学校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好校内体育场馆的统筹规划管理工作, 针对广大学生热衷的休闲体育项目来对体育场馆的设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造, 并适当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 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3) 引进和培养休闲体育指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虽然目前每一所体育院校在竞技体育教育上都不缺乏专业的人才, 但针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 明显还缺乏专业的指导人才, 而这无疑间接性地影响了休闲体育在体育院校中的发展以及大学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

(4) 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了解程度较高, 参与休闲体育的意愿较高, 但对于参与休闲体育的满意度并不高。休闲体育的建设需要进一步降低费用、提高服务, 学校也需要在组织和场所方面做出努力, 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兴趣和习惯。

3.2建议

建议后续研究者在自编问卷的检验上要更加全面, 可以在采用信度检验基础上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

参考文献

[1]蒋科.上海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3.

[2]方新伟.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2013.

[3]张良.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4]喻寿龙上海市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1.

[5]常争光.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对策[D].济南:山东大学, 2012.

大学城体育健身休闲圈 篇6

1、休闲时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体育教学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 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从而推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休闲时代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 使得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促进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实现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树立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各个大学通过加大对体育课程的 改革,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终身体育思想, 从而使得学生在日后踏入社会时具有健康的体魄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2、休闲时代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

大学的体育锻炼工作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下开展的。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体制, 使得他们在日后步入社会时具有强迫的体力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 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质量都能与休闲时代相符合, 以实现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具体从两个方面来确立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第一, 在确定大学体育教学目标时, 应明确的认识到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培养学生的休闲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动休闲习惯, 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二, 从休闲的本质特征出发, 注重休闲活动的体验, 从而能够加快教育目标的实现,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2、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休闲时代下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 并在休闲体育的理念基础上进行。我国未来的大学休闲体育教学是朝着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及开展先进的休闲俱乐部的方向开展的。

例如, 通过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自发性早操等体育锻炼相互结合, 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从旁协助指导, 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赛中, 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终身体育精神。

2.3、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管理制度的创新

在休闲时代下, 通过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以及开展休闲俱乐部等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对大学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体育社团作为主要的教学阵地。将现行的教学方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互区分开来, 并完善相关大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以此作为这种特殊教学模式的规范和约束准则, 从而实现对大学体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在完善相关大学体育规章制度和社团活动监督机制的同时, 还应注重对学生对外沟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与社会之间以及社团与学校其他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 以促进大学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还可通过采用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进行负责管理的教学模式, 强化对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

3、休闲时代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3.1、建 立 “以人 为本 ”的新型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 确保学生在健康的体魄的支持下, 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通过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使得学生在获得健康体育知识的同时, 还能提升自身的体育文化修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有助于提升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另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分类教学的模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或者是运动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类教学, 实现因材施教, 共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不注重因材施教, 必将影响学生的教学成效以及学习动机。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 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在课程的设计上应注重科学合理性, 分清主次关系, 选择性的对学生进行深入教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目前, 已有不少院校采用了选项课体制, 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运用选课制度时应注意要适时调整, 不断更新换代, 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将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活动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中, 以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外的体育活动的相互结合。这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受体育教育程度的不同,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注重以人为本, 在多样化的课堂教育中平衡学生的相关体育技能。休闲时代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是对教学的结构进行创新, 并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 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专业性人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围绕课本知识, 大力开展相关培训课程, 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体育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休闲时代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能够有效为国家培养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在实践上通过将大量的体育训练纳入到课程教学中, 不仅完善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得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3.2、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 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 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先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再通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自身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进而消化知识, 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牢记理论,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体育教学通过借助课外体育锻炼来实现对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因此, 教师可适当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已实现除恶深的全面发展。

例如, 教师在开展足球比赛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两者相辅相成,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灵活使用将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相互结合的方法, 在基本训练时强化学生的速度、耐力以及灵活性的练习。训练结束后, 还可组织学生观看训练视频, 使得他们能够从视频中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纠正。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可适当举例, 要求学生客观的分析其他成功运动中成功的原因, 以此作为学习榜样。学生在将身体素质和技术联系相互结合的教学中,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 休闲时代的到来使得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旨在解决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变教学现状。休闲时代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大学体育应将教育重点放在“为了人的发展”以及“发展人”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选择上应重视创新, 才能确保大学体育能够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从而促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储建新.健康体育教育模式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开封大学学报, 2013, 9 (05) .

[2]李少华, 龚耀.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博览, 2011, 15 (5) .

[3]杨波.浅谈“以人为本”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5 (18) .

上一篇:培养体育意识下一篇:功率开关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