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业困境

2024-10-02

中国纺织业困境(精选3篇)

中国纺织业困境 篇1

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步伐的悄然放缓, 人民币升值步伐的不断加快, 中国纺织业必然面临严峻考验, 可以说, 走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关口,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因此, 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 尽快走出困境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分析

中国全方位扩大开放,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为中国纺织业赢得巨大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甚至陷入重重困境。

(一) 国内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处于流动性过剩、经济趋热的局面, 央行一直奉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加之在通货膨胀压力下, 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下调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 可以说, 中国的纺织业已经是在困境中艰难生存。据统计, 中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仅为3.9%;另一方面2008年4月10日,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突破7元关口, 按照“汇改”之初8.11元的汇率计算, 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15.6%, 这无疑对承受能力已经非常有限的纺织业雪上加霜。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但直接造成了巨大的汇率损失,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减弱了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 从而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进一步压缩了纺织业原本非常有限的利润空间。

(二) 国外方面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中国不断对外开放, 中国纺织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也正是这种强劲的发展带来了中国纺织品出口额的不断高升, 其负面效应便是中美、中欧就中国出口纺织品方面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这不仅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和困扰, 而且势必影响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 这必将造成美国消费放缓, 从而直接导致美国对进口商品需求的下降。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 2008年1月, 美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16.6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3.1%, 金额25.9亿美元, 同比下降7.7%。同时, 美国经济衰退也将导致贸易保护压力的增大, 进而削弱中国纺织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全球经济来看, 受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影响, 欧洲、日本等与美国经济具有密切关联国家的经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此, 中国出口纺织品不仅面临对美出口的下行风险, 同样面临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下滑的风险, 这种连带效应是非常可怕的。

二、中国出口纺织业困境应对策略

面对上述国内、国外的双重困境, 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化解风险, 尽快引导中国纺织业走出困境。

(一) 优化出口纺织业产业结构, 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一方面在纺织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刻也许正是该行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因此,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调整中国出口纺织品业的现有产业结构, 为该行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例如, 我们可以考虑将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 从而实现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企业市场化理念等的转移, 确实起到促进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而且在这种产业转移的带动下还可以实现资本要素转移与资本积累, 进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我们要致力于提高纺织业的产品附加值, 因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行业, 较低的附加值势必影响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 必须要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实力。

(二) 提高出口纺织业创新能力, 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其谋求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理念的创新, 包括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等的创新, 引导企业适应形势的变化, 及时更新、拓宽经营和管理的思路;二是注重科技创新,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 以科技创新解决产品创新, 不断开发新的、适应顾客需求的低成本、无污染产品, 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

(三) 有效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

一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币种进行结算, 比如以日元和欧元为主, 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业务沟通, 采取及时结汇以降低汇率变化损失, 以外币付款减少结汇购汇的汇差损失,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防范汇率变动风险等措施;另一方面纺织企业转变固有的外向型思维, 充分发挥开放型企业的角色, 利用国家进出口经营权的备案登记制度, 一是可以通过进口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辅料等抵消出口汇率波动风险, 二是可以通过进口不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等 (经营范围内) 来增加业务收入。而且, 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在境外投资设厂 (如在非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 减轻贸易顺差的同时规避人民币升值波动风险。

(四) 积极化解贸易摩擦, 为出口纺织业发展扫清障碍。

一个行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就是贸易摩擦的增多, 这是一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有效化解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注重官方外交的基础上, 有效结合民间外交, 尽量争取各方的谅解互信、合作共赢。同时, 加强自身能力, 提高自己, 规范自己,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自律, 加强产业预警, 维护产业安全, 等等。只有自身足够完善和强大, 才能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自己赢得尊重、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总之, 我们要在肯定中国纺织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深刻认识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正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一个积极、理性的心态来应对困境, 寻求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 为中国纺织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纺织业困境 篇2

一、广东纺织服装业概况

纺织工业是广东重要的传统产业,广东进入机器纺织时代是以1880年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开办为标志。解放后,广州变成新中国最大的对外窗口,也成为纺织工业的对外窗口,这得益于“广交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

广东是全国的服装大省,服装素以质优价廉闻名国内外市场,占据了全国服装市场1/3的市场份额。服装产品包含西装、皮革服装、时装、休闲服和内衣系列等大类,且已形成了多个生产基地。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的资料统计,当前广东具有不少于26个产业链完善的制衣产业集群,其中深圳以生产女装为主;惠州以生产男装为主;休闲服在中山;时装则在虎门等等。

广东也是世界知名的服装加工中心。由于香港北移制造业,广东取代了香港原世界服装工业中心的地位,所以各种各样的国际服装生产标准、国际服装质量标准、服装生产运作模式、跨国集团先进的服装企业管理也相继在广东驻足。多年来,由于广东早期发展“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最终形成了许多具有高技术水平的服装企业,能为世界名牌进行加工。经过改革开放以后三十多年的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制衣工厂遍布全省各地[1]。然而,近些年,由于内地的纺织服装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因而与其他省份出现竞争状况,对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出口造成威胁,同时国外的保护主义也给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方面带来挑战。

二、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缩小

我国纺织品对欧美国家的大量出口,所以对欧美等国的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中有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世贸组织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致对这些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时,那么这些世贸组织成员国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因此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业的发展,美国、欧盟相应启动了世贸组织允许的“特保”条款,对多种纺织服装实施进口数量限制。“特保”已逐渐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给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二)存在绿色贸易壁垒

虽然关税壁垒已经不再是纺织服装出口时的主要障碍,但目前限制出口的最大难题是产品质量和安全认证等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正在逐渐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设置新的技术障碍限制进口,从而构建的“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纺织服装的最大非关税壁垒。

(三)缺乏专业人才和生产工人

尽管近年来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吸引了很多人才投身纺织服装产业,但目前广东服装行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高学历的人才十分匮乏。缺乏设计、营销的人才成为了制约广东服装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广东纺织服装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巨大障碍。自从2005年至今,随着内地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逃离大城市,珠三角陆续出现“民工荒”现象,缺工企业工资被迫提高,使得纺织服装业的成本增加,从而弱化了服装出口的成本优势。

(四)缺乏名牌产品

从广东省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尽管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比较晚,广东省在2004年才拥有第一个中国名牌,第一个驰名商标到2006年才拥有,所以品牌建设比较落后。广东省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很多企业一味追求订单带来的利润,靠低价优势来扩大出口数量。有的企业难以在国外市场打响,正是因为它们没有知名品牌,即使在面料、制作工艺上以及款式上拥有较高的水平也无济于事。很多企业品牌意识缺乏,没有重视巨大利润隐藏在品牌背后,自主品牌出口有限,出口的产品中多为贴牌生产。产业软肋仍然是因为稀缺品牌产品,在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就更不用说跟强手如林的外国相比了,名牌产品的缺失导致最终沦为加工基地[2]。

三、广东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对策

(一)开拓拉美新兴市场

拉丁美洲是公认的新兴市场,近年来与中国的贸易活动频繁,其中经济发展势头最猛的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等国,中拉经贸合作的有利的条件是我国与拉丁美洲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了拉美地区,在巴西出席了第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这为中国与拉美合作共赢带来更多的机遇,给中拉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搭建极好的平台。拉美许多国家在设计、服装生产等方面都比不上中国,而且纺织服装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像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家的服装主要依靠进口。此外,由于拉美地区各国的经济总量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服装市场也存在巨大的潜力。

(二)制定针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针对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府应善于通过国际法规和条例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国际贸易,同时也要积极与其他国家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加强快速反应机制。要使广东服装行业协会的协调引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帮助企业提高抵抗市场经营风险和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3]。

1. 以行业协会为先锋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广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在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中遇到国际贸易纠纷时应该起到先锋兵的作用,建立信息部门机构,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信息中心,专门收集外国关于服装产品的新规定、新标准,积极掌握和收集外国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发布通知给相关企业和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建立预警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水准,扩大信息通道。同时,关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规范、标准的变化趋势,行业协会要能够有远见地预测,及时制定与国外标准相一致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先人一步才能够使广东纺织服装业出口企业不受制于人。

2. 建立贸易纠纷调解机制。

在遇到国际贸易纠纷时,由于广东纺织服装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纺织服装行业对外依赖度较高,所以这些中小企业极易受到影响。政府及行业协会要指导企业根据世贸规则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应对困难。为协助各企业争取合法的权益,省WTO/TBT(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在广东在最先建立,在各地市覆盖重点行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预警机制。广州建立有技术性贸易措施联合应对体系,国内首个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系统在深圳建立,帮助企业排除各种国际贸易壁垒是政府建立这些机制的目的所在。例如,广州建立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联合应对体系,在遇到贸易壁垒后,这个体系就会马上开展对不清楚、不利于广东企业的条款进行研究、评议工作,然后提出意见,上报世贸总部,要求壁垒发布国家进行修改或解释,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减缓、降低或消除损失[4]。

(三)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广东纺织服装企业应重视提高创新能力,大型的纺织服装企业要尽快建立起技术开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开发投入和推广运用的主体,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5]。同时,重视广东现有纺织服装高等教育资源,培养大量具有熟练技术操作能力的工人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贸易规则,能够参与解决贸易争端的管理人才;还要加强对营销人才的培养,以便在贸易的过程取得更大的优势。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应加强政策的长效性和前瞻性,在维护公平稳定竞争的市场秩序的同时,要建立一套客观完整有效的评估机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通过合理的评估,对出口效果好、能够自主创新、生产产品附加值高、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在创新审批业务手续、企业出口信贷、人才吸纳、出口退税等各方面给以大力的鼓励和扶植。此外,对于当前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无序竞争、大量发展等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完善监督机制,对市场的准入、环境的保护、产品的质量、技术装备和劳动保障等制度标准要严格设立。为保障守法企业的利益,针对其他不守法的企业如损害员工利益、偷逃税费和污染环境等不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政府要完善税收制度,通过对税率的高低调节,从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引导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纺织产业结构转型,鼓励出口品牌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良.对发展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思考[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6,(6):19-23.

[2]吴喜玲.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13-14.

[3]贾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东盟博览,2012,(9):33-37.

[4]欧志葵.广东地方政府牵头构建贸易壁垒应对体系[N].南方日报,2009-10-24.

中国纺织业困境 篇3

当全球经济下滑或萧条时, 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抬头。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 为了保护本土市场, 拉动经济和促进就业, 一些国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 纺织业因而一度陷入严重困境。据统计, 2008年前11个月,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利润增长率约为负1.77%, 行业亏损面由16.97%扩大到20.44%, 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09年年初是纺织行业最困难的时期, 出口大面积受阻、亏损面扩大等问题凸显, 纺织行业多项运行指标数据大幅下滑。

在国家“扩大内需”、调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的支持下, 纺织行业实现了稳定较快发展。2009年全年纺织服装出口1 713.3亿美元, 同比负增长9.65%, 但降幅减缓1.37个百分点, 主要的出口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占前五位, 占全部出口的65.3%。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 无论是从国内形势还是国际形势来讲, 2010年第一季度纺织行业都进一步延续了2009年第二季度之后的趋好态势。今年以来, 纺织出口量在缓慢回升, 纺织行业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有所加快。2010年第一季度, 纺织行业出口总额为478.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1%, 增速较上季度提高39.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9.6%, 增速较上季度提高11.3个百分点。

江苏是中国纺织服装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0 400多家, 波司登、红豆、雅鹿、海澜之家等品牌家喻户晓。2008年, 江苏纺织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销售总量位居第一, 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5。此次国际金融危机, 江苏纺织服装业受到极大的冲击, 是江苏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08年6月江苏省纺织服装出口进入增幅下降阶段, 2009年3月份以后一路震荡回升, 渐趋平稳。据统计, 今年1月, 江苏省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5.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3%, 比去年12月份增长9.1%, 整体呈现回暖趋势, 对主要出口市场———日本、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一、后危机时期江苏纺织服装业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1.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纺织服装业复苏困难重重

纺织行业在全球贸易救济案中一直被关注, 其在全球贸易救济涉案产业中居第五, 在中国涉案产业中居第三, 全球两成以上的纺织产品反倾销案针对中国。1995—2008年, 世贸组织成员中涉及纺织行业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71起, 占反倾销案件总数的7.9%, 属于第五大涉案产品。此次金融危机, 纺织服装业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贸易制裁。2009年, 国外对华纺织产品启动19起贸易救济调查, 同比增加6起。

2. 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占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利润空间

金融危机导致纺织品消费量大幅下降, 2008/2009年度世界棉纺厂棉花用量下降了12%,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改善, 2010年世界棉纺厂用量预期继续复苏。但是受到产量减少与消费量恢复产生的缺口的驱动, 2009年7月以来, 棉花及棉纱价格均有大幅提升。今年, 棉纱价格上涨幅度已达到20%~30%, 目前这股“涨价风潮”已几乎扩张至纺织业的所有原料领域及加工领域。一路上扬的棉价让回暖的纺织企业再次感受到了“寒冬”。

3. 出口市场集中阻碍纺织服装业复苏

江苏省纺织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此次金融危机, 许多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 推出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 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振, 使得纺织行业出口大面积受阻、亏损面扩大。美国、欧盟和日本是江苏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 2009年, 三者合计占江苏口岸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52.8%。当前, 尽管欧美国家经济已缓慢复苏, 但消费意愿在失业率持续高起的情况下依旧谨慎。因此, 由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消费不振等因素的影响, 纺织品出口要恢复到以往的高水平增长难度相当大。

4. 品牌建设缺失, 产品竞争力不强

当前, 中国纺织服装的大批企业使用的装备、面料, 采用的工艺、缝制质量、生产过程的管理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中国纺织服装品牌还较少能与国际品牌较量。江苏纺织服装业虽然拥有一大批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 还拥有中国纺织行业的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阳光”, 以及中国服装行业的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波司登”。但是, 江苏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面临着国际品牌的挑战。

二、江苏纺织服装业的突围路径

1.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一般而言, 全球金融危机会带来新一轮产业转移, 一些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纺织工业企业会被淘汰, 这是必然规律。因此, 江苏纺织企业要利用现有的优势和产业基础, 加快产业优质转型, 吸收更先进的纺织技术和管理, 开发新产品, 增加新品种,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此次金融危机中, 江苏纺织业中不乏成功转型的企业。比如, 2008年, 在全国纺织行业陷入困境的时候, 江苏红豆集团通过实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升级, 营业收入增长20%, 达207亿元;2009年, 宜兴乐祺纺织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 产品档次大大提高, 成为远近闻名的“星级”印染企业。

2. 加大品牌建设和研发

名牌战略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中国纺织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 一些没有品牌、纯粹依靠出口加工的企业困难还比较大, 而一些有品牌、有研发力量的企业业务较好。江苏纺织业拥有众多的品牌, 拥有两个国际品牌, 50多个中国名牌、3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 300多个江苏省名牌, 这是江苏纺织业的优势和发展契机, 如何推动江苏品牌走向国际品牌是当前江苏纺织业成功转型的突破口。

目前, 江苏常熟市古里、虞山、梅李等特色名镇在着力发展、提升一批产品品牌, 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吴江市盛泽、震泽、桃源三个特色名镇也提出了以升级制造、推进区域品牌为目标, 有的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品牌的特色。

3. 努力扩大内销市场和新兴市场

去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时候, 在外需市场急剧萎缩的情况下, 很多的纺织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国内市场,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09年, 纺织行业出口下降了9.65%, 但整个纺织工业全年实现了12%的增长, 主要得益于内需市场的扩大。

就江苏纺织服装业出口情况来看, 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比较显著, 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据资料显示, 2009年1—10月, 江苏口岸主要出口地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降幅较大, 而对非洲、东盟、加拿大分别出口纺织服装1.4亿美元、0.8亿美元和0.5亿美元, 分别下降3.5%、增长0.3%和增长6.8%。因此, 今后中国纺织企业还应该把更多的眼光转向国内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国家。

4. 积极主动应对贸易制裁

纺织企业在应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中, 应积极摆脱低档产品的恶性市场竞争, 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向以质取胜转变。

积极主动的应对各类贸易纠纷在当前贸易摩擦日趋增多的背景下, 显得尤其重要, 千万不要等国外正式实施制裁结果后才作出反应, 更不能选择沉默。姚明织带案就给了我们一个深刻启示。2010年2月6日, 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窄幅织带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倾销部分的初裁结果, 两家强制应诉企业中, 姚明织带以“零”关税的极端成绩获得初裁应诉成功, 放弃应诉的另一家企业获得231.4%的惩罚性关税, 其余13家企业均被裁定为115.70%的倾销税。

参考文献

[1]李克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应对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 2004, (9) :59-61.

[2]郭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J].纺织导报, 2010, (1) :24-27.

[3]张小华.反补贴规则对中国纺织贸易的影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 (1) :77-80.

[4]马鹏宇.金融危机中国纺织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1) :84-85.

上一篇:体育新闻报道下一篇:积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