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肾损伤的超声诊断(共3篇)
肝脾肾损伤的超声诊断 篇1
肝、脾、肾创伤是急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其临床声像图表现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其中肝破裂占腹腔创伤的5%~10%, 脾创伤占30.2%, 肾创伤占60%~80%, 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1]。超声显像可及时明确诊断, 提高临床确诊率, 降低创伤性出血性休克的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本文对2005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69例急诊腹肝、脾、肾损伤患者的超声诊断进行回顾,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9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急诊患者, 男51例, 女18例, 年龄11岁~72岁, 平均年龄41.5岁。均有创伤史, 以交通事故、施工、车祸为常见原因。特点:来时病情较重, 无法叙述, 致病变部位不详, 诊断困难。病史最短30 min, 最长达72 h。肝损伤32例, 脾损伤18例, 肾损伤12例, 2个脏器损伤6例, 漏诊1例。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NEUSOFT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均选用3.5 MHz。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 对检查部位行全腹内脏常规扫描观察, 并纵、横、斜切面动态观察。探查腹腔内是否有无回声液性暗区, 肝、脾、肾有无损伤的超声特征。
2 结果
超声诊断实质性脏器挫伤38例 (55.10%) , 血肿5例 (7.25%) , 破裂25例 (36.23%) 。手术治疗28例, 漏诊1例, 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89.29%。40例保守治疗, 经超声多次随访动态观察实质脏器恢复, 积液消失。
超声诊断:挫伤38例 (55.10%) , 早期挫伤多表现为高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 边界不清, 体积可增大, 形态、大小、包膜无改变, 重者脏器肿胀, 体积大, 形态饱满, 回声减低;如挫伤时间大于12 h机化可出现较强回声, 正常脏器体积可增大, 形态多正常, 被膜连续性好。破裂伤共25例 (36.23%) , 声像图形态不规则、体积增大, 包膜连续性中断或不规则, 向实质伸展的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呈条带状, 腹腔内有无回声液性暗区, 常可见腹腔游离液。被膜下血肿5例 (7.25%) , 声像图可见被膜局部隆起或膨出, 在被膜下与实质之间显示有边界清楚的索形或月牙形无回声血肿。
3 讨论
迅速而又准确地判断肝、脾、肾损伤程度对临床救治极为重要, 超声动态观察可明确肝、脾、肾损伤的形态、大小, 包膜及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及损伤部位的形态及范围大小, 并探查腹腔内有无回声液性暗区。早期受伤轻微无腹腔积液表现为挫伤, 择期观察可探及隐窝处少量呈线状液性暗区。动态观察可发现积液增多, 腹腔内抽出不凝的血液, 能为临床手术探查提供依据。本组6例 (占8.70%) 合并2个脏器的联合伤患者多处于休克、昏迷状态, 同时伴有腹腔及盆腔积液, 并合并肋骨、脊柱、四肢骨等骨折。肝、脾、肾破裂超声表现较为明显, 多数可在腹腔内抽出不凝的血液。B超实时显像诊断灵敏、可靠, 如超声未能发现实质脏器的损伤表现, 可探及腹腔大量或少量无回声区, 结合创伤史可判断内脏破裂, 应及时手术探查。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其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同时并发小肠破裂, 超声可见全腹气体回声, 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 如输尿管、膀胱破裂, 则有血尿等。结合病史及各项检查尤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内积液的穿刺, 可以明确性质。对于脏器破裂并有大量腹腔积液者, 一般都进行手术探查并行修补术。
本组69例肝脾肾损伤的超声表现: (1) 脾自发破裂患者多有急性腹痛。超声检查发现脾边缘包膜断裂, 腹腔大量积液。 (2) 本组中有2例患者诊断为脾挫伤, 患者绝对卧床治疗。数天后有运动史, 急发腹痛, 超声检查脾周围及腹腔有无回声区, 急诊手术证实脾包膜断裂。因此脾挫裂伤患者应绝对卧床40 d左右。保守治疗同时于短期内多次复查B超, 密切观察其声像图改变, 可为临床提供资料。超声对脾破裂的诊断存在不足之处:受伤时间短, 浅表小裂伤不易显示;受肺气体及肋骨等影响;扫查存在相对盲区, 如肝隔面、肝右后叶及脾隔面等。癌转移患者1例急性腹痛超声发现肝右后叶破裂, 经急诊手术病理证实。由此, 我们认识到对那些癌症转移引发的肝破裂需加以注意。漏诊原因:主要损伤范围小、出血量少、未探及腹腔盆腔积液。肾脏损伤是腹部脏器损伤中较多见者之一, 多为单侧且有腹部创伤史, 左或右季肋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血尿时, 常为实质挫伤, 超声表现为体积略大, 实质内可出现局限性高回声或低回声与无回声。轻微肾创伤超声显像动态观察是否继续出血, 经保守治疗的转归情况优于其他检查。而破裂伤结合病史及临床体征、血尿、超声声像图可作出初步的临床诊断, 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 肝、脾、肾创伤是急诊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超声显像有助于临床对创伤作出及时、明确的诊断, 可协助医师判断脏器创伤的程度, 以其方便、实时、准确率高成为首选的诊疗方法, 是临床医师在诊疗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其对于判断腹腔内脏器的损伤程度及腹腔内出血程度, 确定是否需手术治疗, 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 超声应作为肝、脾、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海根, 王金锐.实用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204.
超声对肝脾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篇2
1.1 一般资料对本医院2002年2月~2006年2月间,外伤后疑有肝、脾、肾损伤的患者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或)多次复查超声或CT检查后证实有肝脾肾损伤的患者共75例,其中男55例,女20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1.1岁,肝损伤32例,脾损伤14例,肾损伤20例,两个器官损伤者9例。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有PHILIPS Iu22、PHILIPS HDI4000、PHILIPS EnVisor、ALOKA 17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均选用3.5MHz。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多切面、多角度扫查,观察肝、脾、肾的形态、包膜及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特别注意包膜的完整性、损伤部位的形态及范围大小。常规探查腹腔内有无液性暗区,同时注意膈下和胸腔情况。
2 结果
分析75例肝、脾、肾损伤患者声像图特征:患者有明显外伤史,超声检查可见在短期内形成的血肿为液性暗区,积血凝固成块后为低回声区,血凝块机化后呈强回声或强回声性条索状、分隔样结构,不规则。综合75例肝、脾、肾损伤的声像特征,将肝、脾、肾损伤分为三型[1][2];Ⅰ中央型(实质内挫伤或破裂出血)共27例(占36%),脏器实质内见无包膜的混合性暗区,无明显边界,内部回声较杂乱,多呈稍强回声;Ⅱ包膜下破裂(包膜完整)共17例(占22.7%),脏器包膜下出血或血肿,并在相应部位出现液性暗区,呈扁平状或梭形,深呼吸时随脏器同步上下移动,如伤后时间较长机化者可出现较强回声;Ⅲ真性破裂(包膜不完整)共31例(占41.3%),脏器包膜及该处实质表面回声不连续,脏器内部可出现液性暗区,常可见腹腔积血暗区(本组31例均探及腹腔积血),当脏器发生严重外伤撕裂时,正常脏器形态发生改变,并伴有伸向实质的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
3 讨论
迅速而又准确地判断肝脾肾损伤程度的具体情况,对肝脾肾损伤的临床救治极为重要。超声在外伤性肝脾肾损伤出血患者的动态观察中有特殊意义,其准确率达90%左右,可发现直径1~2cm的实质内血肿,并可发现脏器包膜连续性中断和实质破裂等情况[3]。受伤初时往往仅发现腹腔少量积血,最少者只见肝肾隐窝里只存在线状液性暗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发现积血增多,这一特征可为临床手术探查提供依据。肝脾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以真性破裂较为容易,多数可在腹腔内抽出不凝的血液,而对中央型和包膜下破裂,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超声的实时显像对诊断肝脾肾损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它可显示腹腔及其周邻脏器的解剖,对肝脾肾破裂的部位、范围、腹腔内与腹膜血肿以及腹腔内其他实质性脏器的损伤都可以做出较清楚的诊断,对腹腔游离积液的诊断更为敏感,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内积液
的穿刺,以明确性质。对于Ⅰ型及Ⅱ型损伤的患者,首先要确定其损伤程度,如果损伤程度较轻、范围较小、积血少且比较稳定,我们建议给予保守治疗并短期内多次复查超声,进行监测。本组Ⅰ、Ⅱ型损伤共有44例,其中29例(占65.9%)经保守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27例痊愈出院。但对于损伤程度较重、面积较大或包膜下积血较多且有逐渐增多趋势以及病情不稳定者,多建议及时手术探查,以免延误病情。本组Ⅰ、Ⅱ型共有15例(占34.1%)行手术探查。Ⅲ型患者一般都进行手术探查并行修补术。综合三型损伤:1型基本无腹腔积液;Ⅱ型无或仅有很少量腹腔积液,这可能与包膜下血肿渗血有关,此型有5例有少量腹腔积血;Ⅲ型患者都可见较大量的腹腔积液。
我们在对75例肝脾肾损伤的超声与手术病理对照时发现二类较特殊损伤类型:①肝癌自发破裂。本组有2例:1例是一位20岁高三学生上体育课后急性腹痛来做超声检查,发现肝左外叶边缘包膜断裂,并可见裂处有一直径约2cm实性团块向外突出,腹腔大貴积液;另1例是一位68岁的肝硬化患者在家摔倒后急性腹痛做超声发现肝左叶破裂。2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是肝癌巢破裂并大量出血。由此,我们认识到肝破裂还要注意肝癌的自发破裂,对于那些癌巢在肝脏边缘的要特别加以注意。②延迟性脾破裂。本组有2例:2例患者均为超声诊断是Ⅰ型脾损伤,住院治疗数天后急发腹痛,超声检查为Ⅲ型脾损伤并大量腹腔积液,手术见脾包膜断裂,于下极可见多处小裂口,裂口内有血凝块。因此我们建议Ⅰ型或Ⅱ型的脾挫伤作保守治疗时,应于短期内多次复查超声,密切观察其声像图改变,为临床提供需要的资料。
肾脏损伤多有明确的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不难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但要以此确定肾损伤的类型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肾脏损伤的程度不一致,而肾脏损伤诊断的关键在于及时判断肾脏损伤类型,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超声检查快捷、简便,不加重伤情和患者痛苦,可以作为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并作为大量外伤患者的筛选。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肝脾肾损伤有特异性的声像表现,超声分型对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为临床选择手术治疗提供较佳的方案,并可对保守治疗的肝脾肾损伤予以动态观察,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同时,超声检查具有经济方便、可在床边检查、可重复进行动态观察、无创无痛以及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因此应作为肝脾肾损伤治疗中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青萍.超声诊断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08—209.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802.
肝脾肾损伤的超声诊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诊的67例肝脾损伤患者使用超声进行诊断,本组患者中存在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32~54岁,平均(43.57±1.89)岁。从病症造成原因上看,车祸22例,建筑事故12例,高处跌落28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在事发后3h内到院受诊。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均使用超声进行诊断,主要设备为百胜Mylab30cv床旁彩超机,探头频率为凸阵探头2.5~5.0MHZ,线阵探头频率5.0~10.0MHZ。检査中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或者仰卧位,主要对肝脾等部位进行检查。腹部位置主要借助低频超声进行诊断,对肝脾部位进行初步判定。随即使用高频超声对包膜极易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并对肝脾部分浅组织回声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将超声诊断情况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都借助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行χ2检测,并按照%表示,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无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诊断情况
在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FAST)中,本组患者共存在中央破裂15例,包膜下破裂24例,其他患者均表现为包膜破裂,与手术结果相比,准确率为92.54%(62/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超声诊断特点
(1)中央性破裂。在所诊断的15例中央破裂患者中,存在7例患者在诊断中包膜回声完全消失,可观察到明显裂缝发展到实质中,同时腹腔内部存在含量不等的积液。其他8例患者未发现腹腔积液,且包膜回声较为完整,但结合声像图可发现其实质中存在不规则回声部位。血肿部位回声呈现出杂乱的特点。渗血部位渗透时间越短,回声越高。
(2)包膜破裂。28例包膜破裂患者中,经超声诊断存在脾脏损伤17例,其余患者则为肝脏损伤。诊断中,声像图呈现出明显不连续性,且图像不清晰,部分患者可观察到大小不均的裂口。伴实质区存在暗区以及高低不均回声区。于腹腔内可发现积液,并现场实施超声引导下快速、精准的腹腔诊断性穿刺抽液,均抽出不凝的血性液体。
(3)包膜下破裂。24例该类患者超声诊断,存在脾脏损伤14例,3例患者肝脾村出现损伤,其余患者仅肝脏出现异常。诊断中可发现在包膜和实质两部位之间存在明显的低回声区,主要表现为梭状与条状。针对血肿较严重患者,可观察到损伤部位前缘存在明显隆起,同时存在实质向内凹陷的症状。未检测到腹腔内存在积液。
3. 讨论
肝脾为人体最为重要器官,呈现出较强的实质性,弹性较小,极易因外力影响而导致损伤。及时确诊并给予针对性治疗能最大限度降低病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此外,肝脾损伤的各类症状与隔损伤存在较强的相似性,极易导致误诊[3,4]。临床用于该类病症的诊断方式较多,但诊断价值较低,无法保证诊断精准性。而超声可实现对肝脾损伤部分的动态检测,具备较高的准确性[5,6,7,8]。
在超声诊断中包膜下损伤患者因表层组织细胞较薄,使用低频与高频超声相结合的方式可获得极为清楚的损伤部位声像图,且根据实践可发现对于包膜裂口与肝脾内部存在的凝血块,均能极为清晰的观察到,再根据腹腔积液的情况便可实现对该类患者的确诊。而包膜破裂患者在高频超声诊断现,可对损伤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再根据腹腔等部位的声像图特点,便能达到确诊的效果。针对中央破裂患者,声像图因损伤时间、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点,具备多年诊断经验医师可根据声像图中存在的异常,实现对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的准确判断。针对腹腔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穿刺,可实现对积液及时处理,加快恢复速度,同时依据超声诊断对积液部位的定位,可将腹部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降至最低,具备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可见,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超声诊断技术在肝脾损伤类病症的诊断中确有显著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肝脾损伤患者诊断过程中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诊的67例肝脾损伤患者使用超声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超声诊断中,本组患者共存在中央破裂15例,包膜下破裂24例,其他患者均表现为包膜破裂,与手术结果相比,准确率为92.54%(62/67),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对肝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可有效提升临床对于该类患者的诊断效率。
关键词:肝脾损伤患者,超声诊断,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路锦,吴江.超声诊断在创伤所致肝脾损伤中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90-1691.
[2]张宝珍.高低频超声诊断外伤性肝脾损伤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4):2152-2153.
[3]韩世洪,田勇强,赵开银,等.肝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9):72-73.
[4]殷晓慧.高低频超声诊断外伤性肝脾损伤18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26.
[5]李征毅,冯健,滕国召,等.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FAST)在胸腹外伤急救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22(13):95-97.
[6]杨翠霞,李志刚,苑学,等.高低频超声诊断外伤性肝脾损伤1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94-6695.
[7]朱裕辉.肝脾损伤的超声诊断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6):185-186,192.
【肝脾肾损伤的超声诊断】推荐阅读:
肝脾损伤09-12
睾丸扭转的超声诊断08-06
子宫疾病的超声诊断11-15
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10-20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07-09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则06-09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论文06-03
早期肠梗阻的超声诊断05-17
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分析05-19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现状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