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知识

2024-07-25

产业知识(共12篇)

产业知识 篇1

近年,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作为研究主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但从目前研究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来看, 其研究焦点是分析集群知识溢出的概念, 而对于具体到某个产业的集群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少之有少。本文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从知识形态角度重点研究了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过程和途径,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期通过知识溢出促进软件产业集群的快速良性发展。

1 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必要性

马歇尔 (1920) 指出:“一个人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 其他人接受了这个思想并且结合自己的考虑, 于是进一步产生另一个新思想, 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得益于‘产业氛围’的影响。”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像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 而集群以外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这些知识[1]。而软件产业集群由于自身特点, 与传统产业相比, 尤为需要这种氛围获得创新的种子。

(1) 软件是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 具有技术变化迅速、产品寿命周期短、产品性能改进快等特点。这意味着与传统企业相比, 软件企业创新要面临更多的风险, 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加快,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在其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完全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 所以软件企业创新不是一种孤立行为, 在创新的每一步都需要得到外部知识源的支持。集群知识溢出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 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 所以说知识溢出是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基础[2]。硅谷的成功也正是因为知识溢出通过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非正式和正式交流使得硅谷空气中遍布创新知识, 企业可以随时吸收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种子, 相互学习再整合创新使得硅谷的生机无限。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很多技术还没有申报专利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软件的专利申报率相对偏低, 这也为集群中知识溢出、企业相互学习创造了条件, 降低了由于引用他人专利而带来的法律纠纷。

(2)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导致软件产业集群甚至整个软件产业都需要知识溢出。软件产品不同于传统产品, 单个企业的产品就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软件产品须嵌套在硬件产品上使用, 需要和其他嵌套的软件产品兼容, 比如某企业研发出一款非常先进的视听播放器软件, 如果与现有使用量最大的微软操作系统不兼容, 也会直接影响该产品的销售。所以任何一个软件企业都不能闭门造车, 软件产品的兼容性造成软件产业集群以及整个软件产业必须非常重视软件的标准, 每个企业研发的产品都遵守该标准, 这样就能做到兼容。而标准是通过软件企业间联合创新而产生 (也有些标准是先进企业在自有知识基础上通过整合其他企业知识制定, 所有企业共同遵守) , 是相对先进的技术协议, 是通过企业间知识流动、整合产生的创新知识。知识流动包括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扩散。前两者知识流动方向有目的性, 可以看作主动溢出;而知识扩散是最原始、最低级的知识流动, 没有目的性, 完全是自发的, 完全不可控制的, 可以称为被动溢出、不可控溢出。所以知识流动的过程也可看作知识溢出的过程。软件产品的兼容性决定了软件企业必须通过知识溢出, 整合创新产生共同遵守的标准, 也可把标准看作就是知识溢出的结果。

2 基于知识形态的知识溢出过程研究

在Fallah M H, Ibrahim S, 朱秀梅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总结得到了知识溢出过程图 (如图1) 。

基于知识形态,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表述了的知识”, 其溢出往往是附着在语言、文字、图形、数字等载体上的, 通过它们的表达, 在集群内不同的主体之间传递。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语言或其它形式表述的知识, 它存在于特定的个人头脑中或组织体系中,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并且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复制或窃取、不易传递给他人的知识[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有不同的溢出特点。基于知识形态研究知识溢出, 可以把隐性知识进一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通过个体的学习积累但还未被表达出来的知识, 如果知识拥有者能够表述出这种知识, 那就变成了显性知识, 因其未被编码化, 所以只有通过交流、会议等直接接触才能得到[3]。第二大类是情景知识, 零散分布于企业和集群环境中的知识, 这种知识通常需要特定地点、特定时间, 在特定环境中直接接触才能获得, 如很多国家模仿硅谷建立了多个软件产业集群, 给予企业很多优惠, 但发展态势都不尽人意, 硬件设施、产业扶植政策都可以模仿, 但是集群或企业具备的情景知识比如企业文化、集群文化却难以模仿, 而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这种情景知识提供的良好创新氛围。第三大类是特定专业知识, 嵌入在企业或集群的未编码的专业知识, 比如技术诀窍和方法, 企业都有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 而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和从事产业类似, 容易相互影响, 形成集群独特的未编码的特定专业知识, 只有深处于集群中的企业才能理解这种知识。第二、三大类隐性知识是企业、集群层次的, 其获取不是通过外化, 而是需要个体以自己的经验或实践, 通过直接接触吸收、理解、获取这种知识,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有利于这类知识的获取。第四大类是个体的心智模式, 这种知识可以看作个体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 能够激发个体从现有知识中发展新思想, 或对现有知识进行综合或重组[4]。

隐性知识的转化从个体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开始, 这种知识通过外化过程转化为显性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或共同的文化背景下, 通过直接接触才能转化为显性知识[3,4]。对显性知识的吸收需要一个内化过程, 在这一内化过程中, 需要利用个体的心智模式 (朱秀梅, 2007) , 这种心智模式是嵌入在人脑中的模糊知识, 是不能够被其他个体获取的。个体通过学习积累了大量的隐性知识, 而能够表述的隐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个人心智模式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和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集群或企业是由大量员工个体组成, 个体的隐性溢出知识互相影响, 最终整合形成集群或企业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而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也会对个体的心智模式产生影响, 使得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拥有的知识储备更符合集群或企业的要求, 使得集群中的个体思考问题趋于相似, 从而使得群内企业创新趋于同质化。所以集群内企业必须注重与集群外部的联系。

3 基于知识形态的软件产业集群知识溢出途径研究

3.1 显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集群的显性知识大多是一些技术资料, 比如源代码程序、技术设计方案等,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正式交流获得对方编码化的技术资料;软件企业业务外包和联合创新又会产生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 而且很多都是显性知识溢出;软件企业共同遵守的标准也是显性知识溢出的表现;软件企业分裂衍生也会造成大量显性知识溢出。总之, 直接购买、正式交流往往要支付高额成本去获得技术资料, 产业链间的垂直溢出和水平溢出是主动溢出, 双方都要付出成本, 但在显性知识溢出发生的同时也会伴随隐性知识的溢出, 这是企业要多加防范的。由于显性知识是规范化、系统化和编码化的知识, 可以明确表达并且易于转移和存储, 所以它的溢出也比较容易发生, 而且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 比如标准、购买专利等完全可以和群外企业完成。而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 隐性知识溢出要靠直接接触获得, 大多是发生在集群内部。所以为了避免集群的同质化, 应鼓励更多的外部显性知识溢出。

3.2 隐性知识溢出

软件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 其创新难度极高, 而且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比如只要取得可口可乐配方 (固定不变的显性知识) 就能获得巨额利润, 但软件产品千变万化, 编程技巧远比源代码程序重要, 编码化的显性知识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而且获得显性知识需要支付高额成本, 因此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产业集群而言尤为重要。隐性知识包括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情景知识、特定专业知识、个人心智模式四大类。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对个人的影响, 也就是这两者的溢出是必然存在的, 与集群内部不同企业长期直接接触、个体具备吸收能力, 就能获得这部分知识, 所以说这两类知识能否对企业创新起作用还取决于个体的吸收能力, 研究个体的吸收整合能力对于这两类知识而言更有意义。而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不是必然存在的, 必须通过适当途径才能产生溢出, 所以有必要研究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途径。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是个人层次的知识, 比如个人掌握的技术诀窍、编程技巧等, 因为没有编码化, 人是隐性知识溢出的主要载体, 必须通过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获得。

3.2.1 正式交流

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等集群代理机构为集群成员安排的学术论坛、专题会议、新品推介会, 以及相关专题论坛和研讨会等获得正式直接面对面的正式交流机会, 在获得显性技术资料的同时, 还能通过技术人员的直接接触获得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3.2.2 非正式交流

集群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 使得不同企业的员工有可能彼此熟悉, 并在工作之外发生较多的面对面的交流, 非正式交流带来的是可表述的隐性知识溢出, 员工不可能交流企业显性知识, 因为编码化知识是所有企业严加防范的, 但是通过员工的交流, 溢出了隐性知识, 员工或多或少地还是会把溢出的新知识和创新想法带到自己所在的企业, 进而被企业所共享。硅谷的酒吧就为技术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场所, 非正式交流促进了可表述的隐性知识的溢出, 加强集群内知识的流动和沉淀, 提高不同知识源的知识碰撞、整合频率, 最终提高集群整体创新水平。

3.2.3 人员流动

软件行业是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行业, 集群企业间的人才流动能够促进集群内部知识流动, 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种子。虽然软件企业员工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不允许离职后泄漏公司技术机密、带走显性的技术资料, 但是嵌入在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比如技术诀窍、编程技巧还是被员工带到了新公司, 员工个人的可表述隐性知识就很自然地在新公司溢出了。人员流动能够加强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中知识创造与扩散的自增强机制, 促进集群创新。但是过度的人员流动也会破坏集群内部和集群企业的知识的延续性和积累性, 尤其是对于需要知识积累和创新的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因此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尤为重要。

4 建议

知识溢出是把双刃剑, 既能促进知识流动, 增加知识存量, 也会带来很多风险, 对此, 分别从集群层次和企业层次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 显性知识是编码化知识, 可以通过直接购买专利技术、源代码程序、合作创新等形式溢出, 编码知识溢出容易控制, 是主动溢出;而隐性知识是未编码知识,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溢出, 溢出内容不可控制, 是被动溢出, 所以极易溢出核心知识。建议企业:

1) 通过知识分享加速隐性知识在企业的传播,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如果个人隐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变为企业知识, 则企业不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所以有必要通过知识分享促进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隐性知识的有效分享, 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值, 提高隐性知识效用[5]。企业可以定期召开技术、管理类别的知识交流会, 为员工分享知识提供环境和场所, 加强员工间的交流, 促进个人不可表述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可表述的隐性知识, 从而产生隐性知识溢出, 相互整合, 进而形成可编码的企业显性知识。企业应建立“按知识贡献分配”的激励制度, 把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程度和薪金、升职挂钩, 用知识薪酬支付制、知识股权期权制度等从近期和远期进行激励。企业还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形成一种能促进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使员工建立自觉合作、自觉交流、自觉共享的价值观体系。

2)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基础上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 加强对核心知识的保护防范

企业区分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对于所有的知识企业防范其知识溢出要花费巨额成本, 是不经济的, 而且对于集群中的企业而言, 是有贡献知识溢出义务的, 企业只要严加防范核心知识溢出, 而对于非核心知识可以促进溢出, 以便于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隐性知识虽深隐于个人大脑中, 属于个人知识, 但是通过企业知识分享会改变个人心智模式, 极大增加个人隐性知识;而且很多由此产生的隐性知识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一旦员工离职就会毫无保留地带走这部分隐性知识, 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建议企业应当加强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6]。显性知识溢出的防范措施容易实施, 对得到的编码知识进行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的分类, 比如涉及企业核心技术即为核心知识, 对于这部分知识应加强防范, 防止溢出。企业可以通过加薪升职等手段留住掌握核心知识的人才, 减少核心知识溢出;如果员工执意离职, 企业可与其签订保密协议, 防止知识溢出;而且企业已经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 掌握了与核心知识相关的个人隐性知识, 这就可以极大减少由于员工离职带来的知识损失。

3) 必须创新, 并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企业必须有创新, 有创新才能在吸收集群其他企业溢出知识的基础上再次创新, 产生新的知识, 增加企业知识存量, 贡献更多的知识溢出, 增加集群知识, 从而形成集群发展的良性循环[7]。如果企业没有创新, 只是一味索取其他创新企业的溢出知识, 那么创新企业会采取严防知识溢出的措施, 集群也就失去存在意义;而且创新企业和不创新企业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落后企业即使重新选择创新, 也难以利用集群层次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2) 集群层次应鼓励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1) 通过法律保证知识溢出合法化, 并建立知识溢出补偿机制

这主要是针对显性知识溢出, 鼓励集群内部的创新企业及时申报专利、设计版权等, 群内其他企业想使用该项技术必须征得创新企业同意, 并支付相应的使用费用。行业协会应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对于非法使用创新技术的企业应给予通报, 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及时做出惩罚。知识溢出是具有正的外部性, 是必然存在的, 创新企业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损失,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奖励等激励机制切实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 减少知识扩散带来的损失, 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应为创新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 比如提供公共知识溢出、创新项目的搜索、核心技术攻关等。

2) 建立正式沟通机制, 鼓励正常的知识溢出

正式沟通机制[8]指的是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专门为集群企业组织的学术论坛、技术研讨会、专题会议等交流形式的活动, 为企业创造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便于群内企业及时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向, 也便于创新企业与集群企业或者群外企业进行沟通, 实现了知识的正常溢出。

3) 培育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在软件产业集群内应着力打造集体学习和协作竞争的集群文化, 营造 “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注重培育诚信文化, 提倡敢冒风险并宽容失败、淡化等级观念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的创新文化[8], 通过培育集群鼓励创新、知识分享的文化和正常合法的知识溢出,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形成集群独特的情景知识和特定专业知识, 为集群良性发展提供氛围保证。

4) 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如前所述, 隐性知识溢出对于软件企业至关重要, 企业层次应做好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保护企业核心知识基础上鼓励非核心知识溢出;而集群应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 比如设置集群企业的技术论坛, 或者开设酒吧等休闲场所, 鼓励不同企业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 加强集群知识流动, 促进集群创新。

摘要:从知识形态角度, 可以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这两者的溢出特征是不同的。研究基于知识形态的溢出过程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对软件产业集群而言, 知识溢出是必需的。为此, 重点分析了软件产业集群显性知识溢出途径和隐性知识溢出途径, 并提出了促进软件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知识溢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软件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BATHELTH, MALMBERG A, MASKELL P.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Druid Working Papers, 2002 (12) :31-56.

[2]GIULIANI E.Knowledge in the air and its uneven distribution:a sto-ry of a chilean wine cluster[C].Conference Paper for DRUIDpsWinter Conference, January 2003.

[3]FALLAHMH, IBRAHIM S.Knowledge spillover and innovation intechnological clusters[C].IAMOT 2004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2004:3-5.

[4]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5]ANETWETERINGS.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software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does spatialproximity matter[C].Paper Prepared for the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Regional Growth Agendas”, Den-mark, 2005 (5) :28-31.

[6]AUDRETSCHD, FELDMAN M.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3) :630-640.

[7]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8]刘珂.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及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6.

产业知识 篇2

文化产业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导言:

在西方,文化产业被称作“文化工业”,英文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它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而在许多欧美国家,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是同一个词,并且与“大众文化”的范畴十分接近。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柱产业:如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就业人员的10%。据报道,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的容量已经达到1兆200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电影、音乐唱片、动画、电脑游戏等大众文化娱乐领域。

一、文化产业产生与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产生

文化的变迁是与特定文化的物化方式和传播技术分不开的,传播方式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文化衍生的动力。

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登堡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基础上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带来了传播媒介的技术革命,使得文化传播得以商品化、批量化生产。

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这一天,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他们拍摄的短片,有《工厂的大门》等。

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摄影术、录音术、无线广播等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以工业化的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文化工业。

文化传媒介质的三次革命:印刷术;电视技术;电影、录音、无线电。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性依据:

1.工业化时代的市场经济模式催生了文化的产业化。

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提供了发展空间。工业生产型社会向消费服务型社会转变。

2.现代高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3.文化资本的全球化竞争把文化产业推向社会经济的前沿。全球化趋势,产生助推作用。

二、文化产业的理论发展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化应用理论侧重于文化产业化的的实践总结和政策探讨,二者都起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学术团体,是20世纪西方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

1.早期:1930年至1949年。代表人物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明等。“文化工业”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

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 3.末期:20世纪70年代末,走向解体。

2.鼎盛期:1949年至1969年,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施密特、内格特等。4.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主要观点:

(1)文化工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丧失了文化本该具有的批判和否定精神。(2)文化工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将无法实现艺术的超越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

(3)文化工业使人的个性趋于消亡,不可能实现自由创造。

(4)文化工业的商品化生产是标准化、程序化或复制性的,这会丧失传统艺术的“韵味”(aura)破坏传统民族语言既有的优美和纯洁。

(5)文化工业产品消费者的独立判断能力日渐丧失。

(二)英国文化学派(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学派研究重点在于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探讨,注重研究文化产业的符号生产机制及符号生产的原则。

1.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标志着英国文化学派的成立。

2.代表人物有雷蒙·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特里·伊格尔顿。

雷蒙·威廉斯

斯图亚特·霍尔

3.英国文化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

特里·伊格尔顿

(1)英国文化学派侧重从制度话语和权力等微观政治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文化产业,注意了文化产业生产和消费中的能动和解放力量。

(2)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所持的摈弃态度不同,英国文化学派主张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带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甚至为大众文化高唱赞歌。

(3)英国文化学派重新界定了“大众”的概念。提出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

(4)对“文化”做了新的诠释。

(三)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

1.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研究侧重于文化产业实践的理论探索,以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有关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以及文化产品提供企业的管理和运作等方面。

2.西方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形成了这样一些观点:(1)文化产业主要指“大众文化”或“流行艺术”;

(2)文化产业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广告、流行报刊等;(3)文化产业需要把文化推向市场;

(4)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按资本运行的逻辑进行生产的;(5)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1.从1992年到2000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的第二十一章里,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形成了对文化产业的权威共识。

2.从2002年到2003年,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3.从2003年至今,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多元融合文化相互影响我国文化发展虽然总体上步伐较慢较之发达国家,然而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承使得我们有很大的铆劲,在经过长期的积极发展之后,逐步形成属于我们的中国文化模式。

1.我国的文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逐渐形成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事态。

(1)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萌生提供了充足营养和坚实基础;

(2)经济高速增长,收入水平提高,文化消费激增,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丰富厚重的文明和存量可观的人力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创性资源优势;

(4)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虽晚,但特点突出,潜力巨大。

但是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自发转向自觉。文化体制改革将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我们的文化产业还相差甚远,因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不发达注定文化产业的滞后。我国文化产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物质支持的缺失,政策支持的缺失,还有文化的创新,文化分类的混乱模糊,一些偏远的非主流的文化不能形成产业。市场机制也有弊端。要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任重而道远。

引人深思的社会事件

“限娱令”这一官方文件下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对此各执一词。这一事件的发生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制度的完善化处在蹒跚学步的阶段。娱乐,难道有错么,显然广大人民是需要娱乐的。娱乐 文化是我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那么为什么广电局还要下达这样的文件呢,那是因为现在社会上许多的电视台,媒体,报社等等为了吸引社会的聚焦点,笼络人们的群聚性,采取一些很不恰当的方式而广电局的这一做法也正是要整顿这一股不良风气。

此次,广电局这么做的初衷也是为了彻底整顿这种不良的风气,对我国的文化产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内地有些节目确实应该受到限制,因为如果这些节目仅仅是内容低俗也还好,重要的是有的节目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涉嫌造假,暗箱操作,刻意炒作,等等。当然,也许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罢,但另一方面确实有刻意挖掘人性的阴阴暗面来吸引观众之嫌,所以整顿还是必须的。

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 篇3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在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被首次正式提出的。“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软件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大门类,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附加值高。

在国内各大城市中,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都在逐年增长。以北京市为例,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57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06.7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占GDP比重已接近13%,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该市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从2013年开始,全国各地掀起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热潮,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金融融合、文化与创意融合等成为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大中小城市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趋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以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灵感、创意。当创意被盗版、抄袭,企业就可能瞬间被扼杀,譬如目前国内音乐产业凋零的主因就是互联网版权保护制度缺失。不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文化产业不可能发展壮大。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创造成本高、投入大,但易复制、复制成本低,在网络传播技术飞速发展条件下,这个特征就更加显著。这一特性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很容易受到侵权伤害的产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没有收益,创意主体也就不会有创意动力,没有创意,也就不会有文化创意产业。

总体而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急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减少知识产权侵权事件的发生。

要加快立法减少知识产权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类纠纷,特别是强化对新创作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保护,保障和鼓励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流通,促进文化贸易和文化消费发展。

在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完善相关登记和年检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同时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理顺和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

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控系统,联合专门知识产权机构和广大的社会力量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部分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知识产权岗位,知识产权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文化创意企业应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区域优势,结成知识产权同盟,联合加强知识产权的利用和防御。

此外,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较弱,侵权行为很普遍。因此,还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利用与服务水平。(支点杂志2014年10月刊)

产业知识 篇4

在一定的社会阶段, 某种 (或几种) 的生产要素总是居于支配地位, 因而该社会总是打上该要素的烙印, 在农业社会, 土地处于支配性地位, 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农耕文明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占支配性地位, 这个阶段就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理所当然地, 如果知识在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 我们就可以当然地称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早在1996年, 亚太经合组织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指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 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所有的一切都向世界表明, 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将逐步取代土地与资本要素, 成为新的支配性要素而发挥作用,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形态, 具有自身的特点。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要素为基础, 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网络为工具, 以创新为动力的知识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新形态, 知识经济的出现决不是要简单地构造一些所谓的虚拟产业去替代原有的产业, 而是用一种新的支配性的产业元素———知识重新构造原有产业, 使原有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实现产业创新和融合。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从知识经济时代一开始就显得十分突出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

产业融合 (industry amalgamation) 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产业边界模糊,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或重构原有产业的过程。尽管产业融合早已有之, 但早期的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 即产融结合。它是资本要素内部简单形式的结合, 而不是跨要素的复杂结合。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融合只有在知识作为独立的支配性要素起作用时, 才有可能发生。现代产业融合从技术变革开始, 国内外研究产业融合的学者大都这样认为, 如日本学者植草益。其原因在于早期的产业融合集中在技术革新基础上的计算、印刷、广播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这种技术革新只不过是知识要素在生产中取得初步支配地位的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 是产业之间跨要素融合的开端。近20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 知识作为一种支配性要素的作用越发突出。一方面, 由于知识本身的不断创新, 产生了一些新的知识型产业体系;另一方面, 通过知识溢出, 技术的运用, 信息的渗透, 网络的展开, 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得到实现, 特别是由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的融合等融合的有机衔接, 新的知识型产业把原有的相互独立的产业之间的端口相互藕合与连接起来, 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总之, 不管是在传统的数字产业融合领域, 如金融、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产业中, 还是在现代产业融合领域, 如物流、能源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中, 产业融合都在展开。产业融合在改变产业间的交互关系, 重塑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 打破原有产业的边界的同时, 也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从而使行为——结构——绩效的产业内在逻辑关系朝良性循环方向演进, 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发生如此深刻和复杂的产业融合现象, 它将完全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产业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二、知识共享是产业融合的基础

现代产业是各种知识的集合, 产业融合表现为知识的交流、共享与融合, 产业融合就其实质而言是知识的融合。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产业创新与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产业融合中的知识共享是产业体系中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产业链条对共同知识的分享和利用, 通过知识共享, 不同产业提高了对知识源的认识与理解, 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链条之间的互补关系就更能为不同的产业所熟悉, 减少了对共同知识的重复投入。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知识共享, 知识外化——融合——内化的循环加速了知识的系统化进程, 分散在不同产业的专有知识的融合成为这个循环的一个必然结果。知识的系统化进程直接促成了产业的系统化的进程。也就是说, 通过互补性知识相互之间有目的的知识交流、积累、融合, 实现了不同产业相关各方知识资源的迅速增长, 促进了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把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异质产业连结成一个个有机结合产业整体。

现代产业体系演进包括产业融合与知识共享两个几乎同时进行的方面。一方面, 不同产业拥有不同的知识, 而不同产业的知识之间往往具有互补性和兼容性, 通过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不同产业的知识相互嵌入、融合与结合;另一方面, 产业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寻找不同产业对接口的过程, 是一个寻找不同产业对接知识的过程。两个方面中, 产业融合对所需的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 知识共享提供产业融合所需要的知识。产业融合强调不同产业融合的共同知识基础, 知识共享为产业融合提出的具体要求提供可以互补和融合产业的知识, 产业融合的端口和知识共享的潜在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产业融合中, 没有产业融合对知识共享的要求, 知识共享将失去其目的性, 同样没有知识共享所能提供的共同知识基础, 产业融合则不能最终实现。诚如马歇尔所说, 知识是生产中最有力的发动机, 知识本身的融合带动了产业的融合, 使原来产业之间潜在的连接端口被发掘出来, 连接成难分彼此、专业界限模糊的新产业形态。

三、知识是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

众所周知, 事实上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 人类已经步入一个以知识的占有配置, 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扮演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角色, 所以知识也是决定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知识成为产业融合的支配性要素是通过知识的物化作用来实现的。产业融合的进程是知识和有形的要素与具体产业相结合的知识的物化过程, 在物化的过程中, 知识融入工业经济的过程中成为与劳动、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 顺其自然地取得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地位。

产业融合的实质是知识融合。知识融合是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推演的过程, 它是产业融合的一个显著特征, 知识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与必要准备。由知识的融合所导致的产业融合必须首先通过知识的物化作用来实现。当知识通过群化、外化和内化等形式与具体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等相结合, 成为具体的产业的一部分时, 知识就完成了其自身的物化进程, 与此同时知识也成为产业融合的最活跃因素, 产业融合的进程是一个知识融合的进程。

知识作为产业融合的最活跃因素这一点是由知识的特征来决定的。首先, 知识具有共享和开放的特征, 知识共享特征使受让方在获得知识使用价值时并不损害持有者同时使用知识的同一使用价值, 由此而导致知识可以被兼容和扩充性地广泛利用, 一旦知识由一个领域渗透到其他领域和具体的生产要素融合起来的时候, 知识就实现了自身的物化, 从而也就实现了不同产业端口的对接与藕合。其次, 知识向其他产业扩展的边际成本很低, 甚至为零, 也就是说, 知识具有报酬递增的特性, 是一个驱动型的要素。有人说:我有一个苹果, 给了你, 我就没有了;我有一个主意, 告诉了你, 你也知道, 我也知道。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复制的低成本特征, 一旦若干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产业找到共同的知识的时候, 受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驱使和受知识报酬递增的引诱, 新的产业形态就会形成以加速产业融合的趋势。再次, 不同产业间的互补与互动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这个特征由知识的共享性来决定的。知识的共享链条式传播和网络式传播的习性, 和产业体系的特征非常相似, 因此, 在产业体系中, 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更容易发生, 知识的共享打破了传统产业间相对封闭的状态, 为产业融合找到了共同的知识基础, 为产业内、外推广应用融合工作的技术提供了推动力。

四、知识要素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不论是产业融合的哪一种形式, 如产业交叉、产业延伸或产业重组, 相对于原产业来说, 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从这一点来看,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不同于原有产业的产业创新。在产业融合中, 知识要素以技术、信息、经验等形态为不同产业所共享, 使产业与产业之间分离的边界通过某种形式连接起来, 导致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知识要素对产业融合的作用表现在从产品开发到被市场接受的全过程中:首先,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 改变原有产业生产的技术路线, 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后, 然后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其次,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改变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征, 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 实现了熊彼特所说的创新, 提高了产业的价值创造功能,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再次, 知识要素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 重新实现了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新兴产业的功能, 给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空间。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 知识是自始至终起作用的因素, 知识是使不同产业联结起来发生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和其他要素相比, 知识的特点非常突出, 在诸生产要素中, 土地在空间上不能转移, 资本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即排他性, 只有知识具有时空流动和非排他特征, 因此, 知识要素天然是产业联结的要素。一旦和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条件相结合, 知识要素就成为了产业融合的粘结剂。

知识要素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是由知识的强溢出性特征决定的。众所周知, 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产品, 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 知识溢出是知识外部性特征的重要表现。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过程中的外部性, 是指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开发出新的知识, 却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 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 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没有承担全部成本的现象, 因此, 知识具有正的外部性特征, 即知识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哈耶克认为:对社会来说, 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免费的礼物”。知识溢出一旦发生在产业上时, 产业融合就有可能发生。知识溢出成为产业融合的粘结剂有两条最基本的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当同一产业内部发生知识流动时, 知识溢出诱发产业内部竞相进行知识创新或模仿创新, 导致产业边界不断延伸。第二条途径是:当不同产业之间发生知识流动时, 知识溢出使产业之间相互找到了对接的产业端口, 产业交叉与藕合发生。同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进一步诱导知识的流动、聚合、裂变, 驱动原有产业价值链解体与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产业网络, 因此,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产业重组与产业创新的过程。知识要素作为产业融合粘结剂, 源于知识的租金外部性所产生的联结经济。在知识溢出的联结经济的作用下, 产业内部的产业链之间或是不同产业之间具有补足关系的领域的知识扩散, 带来了超过它们原先各自领域利益之和的利益。一旦这部分利益成为诱导产业边界发生变化的原因时, 不同产业间的协调变得更为容易, 不同产业之间, 产业内部和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将诱发连锁创新, 促使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不同的链条之间发生融合。

五、产业融合需要知识创新推动

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另一种方式, 不同产业之间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 促进产业融合。知识的共享不但不排斥不同产业之间知识的相互交流, 反而会强化产业之间的知识共享, 这是由产业创新所能预见的结果来决定的。产业融合是典型的产业创新形态, 必须依靠知识创新来推动, 知识创新通过知识共享来激发和完成, 在现代知识创新体系中, 封闭的知识状态已经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产生新的知识。

知识创新是知识共享的结果。追求知识的合作剩余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理由。在产业体系中, 每个产业都有自身的独特的知识, 不同产业知识的异质性是一个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 在知识分割的状态下, 不同产业的端口是闭合的, 因而产业是分立的, 产业边界十分清晰, 即使产业之间有关系, 也只可能通过迂回的方式来表达, 所以, 产业之间或者同一产业不同产业链之间没有合作剩余。产业之间若要获得合作剩余, 只有一条途径, 即不同产业作为知识的集合, 通过知识的共享途径来把分立与分割的产业联结起来共同实现产业合作剩余, 也就是说通过知识合作剩余的实现达到实现产业合作剩余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产业异质知识的交流、共享从而融合与创新实现了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显然知识融合推动了产业融合, 观念上的合作剩余的追求通过实际产业合作剩余的实现而得以具体落实。

六、结论

显然, 知识在产业融合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知识共享, 知识要素物化于具体的产业之中。知识物化于具体产业的过程是一个异质知识不断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是一个组合性因素, 因而是产业融合的粘结剂。知识融合促进了产业的融合, 顺其自然地, 知识在产业融合中获得了支配性地位。同时, 知识融合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出于对知识合作剩余的追求, 作为知识集合的产业也同时实现了其自身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实质是产业创新, 通过产业融合, 降低了产业间的交易成本, 创造了新的合作剩余, 完善和优化了产业结构,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因此, 必须加强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 为产业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少安, 宫明波.论两主体情形下合作剩余的分配——以悬赏广告为例[J].经济研究, 2003 (12)

[2].芮明杰.刘明宇, 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的过程及其基本含义[J].社会科学, 2004 (5)

试析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5

关键词:动漫产业 知识产权 第三人知识产权保护(作者:毛艳 贵州大学法学院)奇麟笔转帖整理

我国的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是继《白雪公主》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

五、六十年代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令世界瞩目。而如今,提起动漫,我们想到的都是:唐老鸭、米老鼠、樱木花道、蜡笔小新。现在,动漫似乎成了美日韩等国的“专利”,中国原创的优秀动漫作品已经很少。

一、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一)动漫产业的定义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漫、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本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与动漫直接形象有关的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销售产业。动漫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动漫作品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动漫产品和动漫形象具有无体性、可复制性、易扩散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很容易被无限的复制和广泛传播。使得权利人无法通过有形实体的占有来保护其权利,这样侵权的形态时有发生,动漫产品带来的价值权利人无法完整的实现。这样,赋予动漫作品权利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享有法定的垄断权,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权利人在动漫产业链中的权利和利益,显得尤为必要。

二、动漫产业涉及的权利形态分析

(一)概述动漫产品形式多样,涉及的权利形式很多,涵盖了作品、商标、专利等多种样态,为统一起见,本文统一称为“动漫”。

(二)著作权动漫产品中的动漫形象、情节、插曲、软件程序及其文档等多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中“作品”的构成要件,融合美术、音乐、图形、摄影、计算机软件、模型等多种作品形式。创作者自完成作品之日起即取得著作权。

(三)商标权以经典动漫形象或者图形为基本元素,将动漫作品申请商标保护,动漫形象的识别和保护功能都会大大增强。同时,对著作权中无法涉及的动漫产品的名称、形象、造型等进行保护,这种交叉保护的方式对权利人维护权利的圆满状态是有益的。

(四)外观设计专利权为制止不良商家在动漫衍生品上侵权,动漫企业可以将其创作的动漫产品申请为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权利人许可,都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五)商品化权商品化权(merchandisingrights),又称形象权(rightofpublicity)也称“公开权”或者“角色权”(rightsincharacters),在我国立法中还没有规定。郑成思将其定义为“形象权”,指出“形象”包括真人的形象(例如,在世人的肖像)、虚构人的形象、创作出的人和动物形象、人体形象等等,而把这些形象付诸商业使用的权利,统称为“形象权”。具体到动漫作品,众多个性鲜明的虚拟形象、虚拟角色名称、知名标志等被创造出来之后,推广到其衍生品,对公众产生广告效应,产生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权利人可以自营或者授权他人使用动漫衍生品。

(六)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权动漫作品直观、易传播,动漫商品及衍生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为知名商品。假冒商品出来后,而动漫权利人还未对动漫作品采取其他保护性措施,而制止侵权行为又相当急迫时,权利人可提起不正当竞争之诉,保护其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和装潢。

三、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

(一)猖獗的侵权盗版《喜洋洋与灰太狼》热播后,市面上80%的喜洋洋玩具是盗版。如果正版喜洋洋产品是一个亿的话,盗版市场的产值就已达到10 亿。这种“搭便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比较特殊的侵权行为,像侵权人或者对原作品进行演绎,或者采取不同的、非显而易见的使用方式,甚至以构建在先权利的方式拽去不当利益,这种侵权行为具有潜伏性、长期性,对原创作品的影响更大。

(二)天生残疾的知识产权立法

1.著作权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是整个作品,而动漫更多的是要求对作品角色保护,角色无法构成整个作品,因而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能是间接性的。

2.商标权我国商标申请时采取分类申请的方式,权利人只能禁止他人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驰名商标能跨类别加以保护,但认定又较为严格,无法对新生的动漫角色加以保护。

3.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存续时间较短,仅为十年,当权利人以诉讼途径主张权利时,侵权人往往以行政复审程序中止审理拖延诉讼,这样权利的根基被彻底动摇。

4.商品化权最大的遗憾是我国还未引进商品化权的概念,立法上没有确认的制度,无法制止泛滥的侵权衍生品。

5.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权由于区分标准是一般公众对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的区分混淆度,没有量化标准,司法过程中只能借助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认定很困难。

(三)举步为艰的知识产权侵权执法动漫权利人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会被要求提供三样东西:

一是关于对方确属盗版的证明。这个企业都能提供对方侵害产品知识产权的证据。二是提供对方储存产品的仓库以及运输的具体途径。这对企业来说就有难度了。

三是需要盗版数量达到一定的份额。而实际上很多盗版都是零打零敲的。这样高难度的出勤标准,对动漫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使本来很低的出勤率更是雪上加霜。

(四)得不偿失的知识产权司法救济当动漫企业联合公安机关历经千辛万苦逮住了盗版商,却大多只是“象征性”的罚点小钱,盗版商对此根本不在乎,完事之后依然盗版侵权。而刑事处罚的“门槛”很高,司法救济形同虚设。

(五)意识淡薄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很多创作者,都是一心想着创作,不愿意“浪费”宝贵的创作时间来打击侵权盗版,更有甚者怀着“盗版的人越是多,证明我画的作品越好”的态度。“公众的版权认识水平决定着中国的版权保护水平”,如此认识低的创作者,保护水平自然要低。

四、完善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构想

(一)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动漫产业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横向包括动漫产品的授权,纵向包括创作、报刊杂志发行、单行本出版、动漫电影、游戏改编、相关衍生品、主题公园等,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涉及知识产权,如果动漫创作企业或者创作者个人每一样都亲力亲为,往往力不从心。本人认为,政府可以指导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专业管理机构。由该专业管理机构与动漫企业或者个人签订“一揽子”的知识产权代理合同,帮助管理和运营动漫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权利。

(二)建立健全相关立法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商品化的动漫形象保护不足,可以通过专门立法赋予动漫形象创作者“商品化形象权”。将形象用于广告宣传、商品包装装潢、形象改编、制作出售立体形象和衍生产品、注册企业名称、注册商标等商业化活动中。

(三)优化权利保护环境 “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职能部门主动查处市场竞争中侵犯知名动漫角色的产品,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动漫作品易受侵性和多重商业价值,侵权损害程度可能是其他作品的数千倍,数万倍,立法可以考虑单设高额赔偿标准,遏制侵权行为。

(四)建立创意产业展示平台,构建动漫产业链条针对我国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动漫形象推广和交易上的颓废状态,可以建立一些立足本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创意产业展示平台,可以定期组织活动,邀请知名人士洽商交易,提供机会,促进交易。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动漫产业链。

注释:

王宇红,贺瑶,殷昕.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9). 田晶,李伟.论动漫角色的法律保护.时代经贸.2007(1).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广东原创动力公司市场总监杨雪平的讲话。这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主要有非法演绎、淡化、非法抢注三种。

非法演绎是指,演绎作品在原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或者其法方式创作新作品的行为。由于未经原著作权人许可,非法演绎侵犯了原著作权人的修改权,例如超人对奥特曼如果未经许可就可算是一种非法演绎。

淡化是指,通过将驰名商标用于非竞争性商品,以至逐渐消磨或者分散其识别性,破坏商标在公众中的形象。像将“米老鼠”、“唐老鸭”等形象在商品上超范围使用引起品牌效应减低就是例证。

非法抢注是指,非法抢注商标、域名、抢先申请专利等。中国其实在这方面的损失很大,很多无形资产流失。例如,日本光荣公司在2002 年就抢注了《三国志战记》,巨摩公司2004 年抢注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麻将》等商标。

产业知识 篇6

摘要:基于模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NetLogo建模仿真平台,文章结合知识创新和智能体(Agent)仿真模型等相关理论,对知识密集型产业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在基于Netlogo仿真模拟过程中,微观的知识密集型公司作为智能体,我们发现知识基因(Kene)是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 Kene理论建立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创新的知识空间模型,提出创新假设(Innovation Hypothesis)是知识创新内在动力,描述了知识创新演化的适应性机理,经由复制(模仿)、变异、选择的过程而演化。文章提出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律对持续性的知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仿真;演化;知识基因;Kene;Netlogo

一、 知识密集产业与知识基因研究进展

1. 知识密集产业的相关研究。生产要素的不同投入比重可以将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显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产业。国内学者高汝熹(2007)突破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定性认识,构建了一套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进行定量研究。许强(2007)重点研究上海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揭示了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陈伟等(2013)认为专利创新绩效水平会影响知识密集型产业,利用2005年~2010年的专业时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影响专利创新的主要因素。罗守贵提出知识竞争力概念来量化描述知识密集型相关产业,揭示亚太地区知识竞争力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特别为上海指出如何保持知识竞争力优势地位的措施。王炜(2015)利用生态学理论,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中融入生态特征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知识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

2. 知识基因在知识创新中应用。SKIN模型(Simulating Knowledge Dynamics in Innovation Networks Model)是伴随着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而提出的,其包含了很多同质的智能体(Agent),这些智能体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行为。在SKIN模型中,Gilbert(2004)基于meme的基础上提出Kene概念(知识 knowledge+基因gene),又称为“知识的基因”,用以表示知识创新过程组织中的知识单元的集合。Pyka(2007)基于Kene是知识单元的集合,认为每个知识单元是三维向量,知识密集公司通过合作、组建创新网络来传递知识,基于agent仿真模拟复杂知识创新系统的动态变化;Pyka(2009)对近来年的文献进行汇总纳入创新网络架构,更全面地解释了知识密集产业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Petra(2011)基于Agent分析合作策略(Agent-oriented Scenario)场景和资本结构分布(Structure-oriented Scenario)场景,用Kene来描述知识间动态流动,结论是通过合作来弥补先天的不足资金,一是当初始化资本结构平均分布时,其创新效率和规模小于初始化资本结构不均时的效率和规模;二是保守策略合作,积极策略合作都有正面影响,但保守策略合作更好于积极策略合作。

与国外相比,孙冰等(2012)设计339份调查问卷进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假设成立,Kene是技术演化中的重要知识结构,是技术演化的关键内部要素;同时,孙冰等(2012)认为适应性是技术演化的根本动力。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研究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创新呈现的新特征,是促进动态环境和变量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将Kene理论引入产业技术的动态研究,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的适应性演化新观点。通过仿真模型对技术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及其演化的七个复杂适应特征。孙冰等(2013)引入Kene探讨技术创新的适应性演化问题,提出技术创新在环境中适应性演化中的自然选择与学习。

3. 小结。基于以上知识密集产业和知识基因研究,目前知识创新演化的表达形式还不够丰富,尚未从时间角度来连续地观察与定量分析演化进程,知识密集型产业中技术演化过程的内外部驱动机制。本文全新演绎企业知识基因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创新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在netlogo生态仿真模拟平台上,用 Kene理论建立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创新的知识空间模型,提出创新假设(Innovation Hypothesis)是技术知识创新内在动力,描述了知识创新演化的适应性机理,经由复制(模仿)、变异、选择的过程而演化。

二、 NetLogo仿真平台建模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公司从供应商买进原材料,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消费者。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的技术就由若干 Kene所构成,我们基于Kene对知识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动力进行仿真,Kene包括了多个知识单元,每一单元是一个三维向量,三维向量都由 C、A、E三个整数值组成,分别代表知识的属性C(Capability)、能力A(Ability)和专业水平E(Expertise level):C代表在科学、技术或商业领域的一种产业(如生物化学产业);A代表在该产业中的一种特定能力(如生物化学产业中的技术);E是主体运用这种能力A能够达到的专业水平,也是知识创新的知识在市场中的适应强度。

同时,NetLogo模型有两部分包括可视化部件和例程,两者具有紧密联系。先在Interface中创建可视化部件,然后在例程中实现相应的代码,通过设置控件的属性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模型中例程包括初始化例程和仿真例程:(一)初始化例程通过setup实现,Interface页中建立一个按钮与setup例程相联系,在setup中对模型初始状态的设置,生成所需的知识密集型公司,设置其状态,比如每个知识密集型公司初期有一些资本量,资本量反映公司规模大小,初期资本量是随机的,资本多则公司规模大,大型公司的资本量是小公司资本量的10倍,公司用这些资本来生产并提高知识水平;(二)仿真的执行通过例程go实现,在go例程中编写所需执行指令,完成循环仿真。建立可控化部件中的一个按钮与go例程相联系,该按钮是一个永久(forever)按钮,点击后将不断重复执行go例程,直到用户再次点击该按钮或遇到stop指令则仿真终止。在go例程实现过程中,知识密集型公司将自己知识应用于生产,我们定于其潜在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假设(IH:Innovation Hypothesis),创新假设集合是知识基因Kene的子集,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是公司创新继而盈利的动力。从创新假设IH映射到新产品过程是对创新假设集合中的属性值Ci汇总取模的过程。

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来源于创新假设的子集,计算过程类似生产新产品过程。若所需原材料在市场上找不到,则公司停止生产。若有多个供应商,则选择最便宜价格的那个供应商;若有多个相同便宜的供应商,选择最高质量的。为了描述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知识创新演化的适应性机理,我们将合作方式和学习强度作为内在演化动力。根据合作关系是否合作、和谁合作,我们将合作策略分:无合作策略、保守策略、积极策略。保守策略是为了合作顺利,寻找相似知识基础的合作伙伴,积极策略是为了最大程度吸收新知识,寻找知识基础差异大的合作伙伴。如何寻找合作者中,广告传播的公司信息capabilities作为是否合作的基础,首先寻找之前有合作过的公司、供应商、客户、最后是其他公司。比较合作两者之间的capabilities,若使用保守策略,公司将和自己相近的capabilities;若使用积极策略,公司采用与自己有差异的capabilities。当capabilities是新的,该公司的专业水平E值将减少1以此来反映整合外部知识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当capabilities是旧的,当该公司的合作伙伴有较高的专业水平E值时,该公司会提升到合作伙伴相同专业水平E值,否则,该公司的专业水平E值不变,此类合作创新是一种组合创新,组合多个合作者的知识。如果公司最新的创新获得成功,利润大于阈值,公司有些合作伙伴,则会建立一个网络,该网络作为一个特殊的agent能够自动创新,将产生的利润分配给其成员。网络作为特殊的agent,他的知识基因来自其成员的基因,当网络联盟成功时,将分配大于初始成本的利润给其成员,若失败,则会破产直至消亡。当获得利润后,更多的新公司会因为利润进入,但新公司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完全复制现有公司,其专业水平E赋值为1。根据学习强度有不学习、边干学模型、调整产品价格、增量学习模型、辐射性学习模型、成为合作者、成为网络成员。边干学模型:公司运用创新假设中的知识来生产,若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则增加该领域的专业水平E值,创新假设集合中的专业水平E值增加1,其他专业水平E值减少1,当专业水平E值减少为0时,其隶属的三维向量则从Kene知识空间中退出;增量学习模型:若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公司需要通过花费更多的成本来增量学习新产品(Incremental Research),通过增量投入R&D研发,通过改变专业水平E来提高产品,其中Ability是可增可减,即有两种研究方向。一开始研究方向是随机的,随后从成功或失败中学习调整Ability值。如果在行动空间方向是正确的,公司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否则改变方向;辐射性学习模型:若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并且公司濒临破产或处于困境公司需要通过花费更多的成本辐射性研究(radical Research)来生产迎合市场的新产品,转向完全不同领域的市场,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方式是随机产生新capability值来替代一个已有的capability值。

三、 模拟仿真分析

通过以上建模,我们通过模拟仿真公司行为变化发现如下规律:

(1)我们看到合作策略影响着市场上公司的数量:保守合作策略为了合作顺利,寻找相似知识基础的合作伙伴,由于合作成本和相似行业创新力度不够,导致公司数量是一直下降趋势;积极合作策略是在初期整个市场的公司数量是减少的,后来才慢慢地增加数量,其原因是公司为积极合作时,为了最大程度吸收新知识,寻找知识基础差异大的合作伙伴,由于跨行业之间合作,为整合付出的成本会远大于利润,致使公司资金入不敷衍继而退出市场,很多初创企业倒闭,随着时间推移,积极合作毕竟带来了跨行业知识的创新,企业间迭代合作研发了很多新技术,随着创新活动增多,使得一部分企业存活下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公司进来;出乎意外的是,不合作策略过程中,公司数量是一直增加的,原因是公司通过自主知识创新来增加市场竞争力。

(2)我们看到学习强度影响着市场上公司的数量:边干学是通过市场价格调节产量使得越来越多新公司加入,由于知识无法在公司间流动吸收,无法真正驱动公司的知识创新的能力致使公司盈利能力不佳导致公司数量还是下降;增量学习中公司数量增长速度不如辐射性学习方式,其原因是辐射性学习方式多采用与自己不同知识基础的企业合作导致知识创新的成效越来越大;意外的是,创新网络合作的方式反而使得公司数量一直减少,其原因是网络间合作的耦合性太高,互相影响大,有一个中心公司,广泛与其他企业合作,而其他企业很少有其他合作,如果一个中心公司有经营不佳则会影响整个创新网络失败继而使得网络内所有成员公司退出市场。

(3)我们看到大型公司数量占公司总量的占比会影响着市场上公司的创新网络的数量和创新网络大小:当整个市场全为同类规模的小公司时,由于小公司规模小和实力小,导致无法有向心力凝聚成创新网络;当大公司占比为小部分,毕竟大公司数量很少能形成的创新网络的个数不多,形成创新网络agent寡头局面;当大公司占比为超过一半时,我们发现有广泛合作行为,原因是大公司的创新能力不够,所以需要与高科技小公司合作,同时,高科技小公司需要借助大公司来使得他们的知识产品更加商业化,几乎每个大公司与小公司有合作,形成创新网络agent多个寡头局面。;当大公司占比为绝大数时,大公司之间往往会一起合作会形成超级大公司,形成较大的创新网络规模包括更多的公司,形成创新网络agent垄断局面。

四、 结论与展望

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知识创新演化过程是一个比较慢长的动态的复杂过程,通过本文netlogo模拟仿真发现,创新假设(Innovation Hypothesis)是技术知识创新内在动力,描述了知识创新演化的适应性机理,经由复制(模仿)、变异、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不同规模企业在同一时期选择知识创新的方式是不同的,比如在产业发展初期,我们发现有广泛合作行为,原因是大公司的创新能力不够,所以需要与高科技小公司合作,同时,高科技小公司需要借助大公司来使得他们的知识产品更加商业化。合作方式可以相互替代,也可以相互补充,不同场合下会有不同的效果。未来,本文还需要引入更为复杂的竞争合作策略机制,构建更为复杂的创新交互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汝熹,许强.上海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J].上海经济研究,2007,(7).

[2] 许强.知识密集型产业评价和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7.

[3] 陈伟,沙蓉,张永超,田世海.我国知识密集型产业专利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J].管理评论,2013,(8).

[4] 罗守贵,陶金,王冰,张宇飞.亚太知识经济发展新形势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4,(6).

[5] 王炜,罗守贵.基于agent的技术演化创新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5,(8).

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述评 篇7

关键词:知识扩散,产业集群,扩散优势,扩散层次

1 引言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从发源地向外传播、转移,通过市场及非市场渠道,使知识从生产者传递到使用者的过程。在扩散过程中,知识体现了隐性或者显性的特点。Nonaka等[1]指出隐性知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代表企业知识资本中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深层的部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且,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通过知识扩散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多次的迭代实现的。产业集群中由于企业在地理上高度密集的影响,使得知识扩散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2,3,4]认为是积累的知识最终会以某种方式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该观点激发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兴趣,去探讨地理在知识创造、知识扩散、产品开发方面的作用。

Grossman等[5]认为知识扩散促进了知识积累,该过程受到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有所不同。Glaeser等[6]分析了产业集群地理上高度集中对和城市扩张和知识外化的影响。Brezis等[7]和Pouder等[8]指出产业集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消亡,要么被新的产业集群所取代。为了避免消亡或被取代,许多产业集群选择迁移,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将加工厂搬迁到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利用这些地区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鉴于此,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背景对知识扩散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深化人们对知识扩散及相关问题的理解,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本文第2节简要阐述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第3节探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扩散的特点以及相互转化的过程;第4节分析产业集群中,因为地理上高度集中的影响,知识扩散具有优势的原因;第5节根据扩散边界对知识扩散的层次进行划分;第6节总结全文,并为后续研究开拓思路。

2 产业集群概述

1990年Porter在《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9]一书中首次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Porter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发现[10,11,12,13],同行的企业往往表现出在同一地区高度密集的现象。例如,瑞士的手表行业、法国巴黎的时装行业、美国底特律的汽车行业、好莱坞的电影行业、纽约的金融行业以及硅谷的电子行业等,这些行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形成了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高度集中,这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学家指出,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产业集群通常分布一个科研中心周围,例如知名大学或国家实验室等。许多研究人员利用这个特点来研究产业集群的经济性能。Krugman[14]基于专业化人力资源和中间产品的优势和知识的外延性研究地区专业化问题。Porter[9]指出产业集群除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关系以外,还提供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由于技术,周期以及文化等不同,产业集群也从彼此有所区别。Porter[12]、Padmore[15]以及Steinle[16]等从企业价值链的输入和输出上对不同产业集群进行对比。也有研究人员在国家层次上对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和分析[17]。

3 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特点

Polanyi[18]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他把隐性知识定义为通过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全面审定而获得的知识。换句话说,隐性知识是和阐述背景以及表达能力相关的。Polanyi指出个人阐述赋予隐性知识个性化特征,需要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对此作进一步地解释,才能满足知识扩散的要求。Polanyi把显性知识定义为能够以一定的编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还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各种符号)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Nonaka等[19]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称为外化(Externalization),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称为内化(Internalization)。

3.1 显性知识扩散特点

显性知识通常是规范化、系统化的知识,易于传递和分享,所以扩散范围较广。总的来说,显性知识扩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基于Web2.0的扩散模式和基于引证网络的扩散模式。

(1)基于Web2.0的扩散模式

Web2.0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开放性互联网,Web2.0的核心就是让用户参与内容创造,从而更好地变革互联网的内容组织和信息传播,创造关联性和社会性[20]。Web2.0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显性知识扩散的手段,促进了显性知识扩散的开放性和自主性。例如,Blog使人们能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内容可以是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也可以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Wiki作为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允许多人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将同一个问题谈得很充分很深入,目前Wiki使用最多也最合适的就是共同进行文档的写作,特别是与技术相关的(尤以程序开发相关的),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21];Podcasting作为一种让用户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采用订阅feed的方式来自动下载文件;Micro-Blogging[22],一种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个字符的即时发布消息系统,其群聊功能和跨平台数据交互与互动功能,允许用户之间进行方便简洁的信息交流;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它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订阅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电子期刊、数据库、Blog文章、Wiki百科、Podcasting节目,并实现相关内容的简单聚合和主动推送服务[23]。该模式的扩散载体是互联网,其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显性知识单向扩散的特性,实现双向乃至多向的显性知识交互扩散。

(2)基于引证网络的扩散模式

引证网络是指研究成果之间因引证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知识网络。研究成果(如论文、专著、专利、报告以及标准等)是上升到理性的、归纳成理论的显性知识的载体。研究人员通过引证,表明对他人研究成果的认可、借鉴、继承、修正、反驳、批判或者是向读者提供更进一步研究的参考线索等,于是研究成果之间建立起一种引证关系[24]。研究成果之间的引证关系表达了知识的承接和继承关系,构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而这种知识网络实际上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知识扩散。引证网络作为知识扩散的媒介和渠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交流、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发展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追溯知识扩散的起源,评价知识扩散的规模和趋势[25]。此外,引证网络是一个管理知识的网络。人们不断地将隐性知识外化载于文献,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于是,基于对知识管理的需求,应用各种理论方法技术,产生了各种集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等功能的知识网络。其突出代表是清华中国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NKI,其目标是按照知识本来的内在联系和人们获取知识的本质需求,将庞杂无序的知识资源整合为有效、有序的标准化内容产品进行传播[26]。该模式的扩散载体是引证网络,其最终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多个学科、多种类型、多种媒体、多数据库存储的显性知识之间的无缝链接,达到知识的互联互通、准确定位和快速获取的功效。

3.2 隐性知识扩散特点

隐性知识由于本身的特点,其扩散一般只局限于个人之间,而且需要事先外化成显性知识。就隐性知识扩散的动机而言,知识拥有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一般出于以下几种目的:①期望他人的认可;②获取他人的反馈;③教授他人技能。隐性知识外化之后,他人理解吸收并从中受益,达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益的双重效果。

Castillo[27]提出了一种四层式的隐性知识拓扑结构模型,定义了隐性知识的四个维度:非正式、社会文化、语义以及睿智。

(1)非正式的隐性知识

非正式的隐性知识是指知识拥有者未作阐述或者表达的知识。显然,非正式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拥有者阐述或者表达之后,转化为显性知识。这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可以多次迭代,直到显性知识变得清晰和易于沟通。当隐性知识首次外化之后,它一般是非成文的形式。例如,使用肢体语言和声调来表达情感;突然触发了灵感,萌发了一个特殊的想法;研讨会上各抒己见等。这种非成文的显性知识是不清晰的,解释不当的话甚至容易引起误解。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也有可能被遗忘。科学家Andre误把马车当成黑板追着写公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必须将非成文的显性知识整理成备忘录、指南以及手册等书面文件,使之转化为成文的显性知识。

(2)分散在社会文化中的隐性知识和语义的隐性知识

这两种隐性知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分散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或语境中。前者是零碎的、分散的知识,需要深入到整个社会文化中,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去把握其内涵。例如,Goodall[28,29]在坦桑尼亚的丛林中花了两年时间了解黑猩猩的社会行为。Spender[30]提出的群体隐性知识和Cook等[31]提出的小组隐性知识,也属于分散在社会文化中的隐性知识。后者是融入到社会行业中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各行业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业术语,外行人员是很难理解其含义的。例如,医生开的处方,很少有人能看得懂。这两种知识的扩散,除了知识拥有者阐述或者表达以外,更重要的是知识接收者的理解能力。即知识接收者必须和知识拥有者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从属于相近的行业。

(3)睿智的隐性知识

睿智的隐性知识是指个人需要拥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智慧来理解和吸收的知识。它包括重组现有知识和挖掘现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并创造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Polanyi[18]认为,睿智的隐性知识是科学发现的引擎。除了知识拥有者本人,睿智的隐性知识是不可获知的。个人拥有的睿智的隐性知识越多,其知识洞察能力和吸收能力就越强。例如,很多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但只有Newton从中受到启发,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Nonaka[32]指出,直接、亲密的交流有助于促进睿智的隐性知识外化。

知识外化和内化过程如图1所示。以非正式的隐性知识为起点,通过阐述的方式外化成非成文的显性知识。当然,外化的结果取决于知识拥有者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经过整理,得到成文的显性知识,包括专利、专著、论文、图书、报告以及标准等。一篇论文从最初的构思,起草,撰写,修改,直到发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成文的显性知识,被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和智慧的接收者理解和吸收,内化为睿智的隐性知识。该过程包括阅读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聆听技术报告、查询专利以及标准等。睿智的隐性知识经过接收者重组和挖掘之后,创造出新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融入到社会文化中,或者形成行业的语义知识。这些知识经过理解吸收以后,则进入下一个知识外化和内化周期。这样周而复始,知识不断被创造并积累沉淀下来,人类和社会文明也逐步地提高。

4 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如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传真等)为知识扩散提供了便利。但是,无论是知识外化还是知识内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交流[32]。这也是产业集群中,因为地理上高度集中的影响,知识扩散具有优势的原因。

Babtista等[33]指出,由于许多知识属于隐性知识,无法通过计划、指示以及科学文献等方法进行编辑,即非正式的,所以有理由期望出现技术创新者在地理上高密度集中的现象。他们认为,学习一项新技术,尤其是当该技术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与技术创新者经常交流,并反复使用这项技术。这可能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Corno等[34]在研究工业区的时候,也提到了产业集群和知识扩散,称之为“企业之间的复杂网络”。他们从地理上分析了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扩散问题。Nonaka等[35]使用“Ba”的概念来阐述知识扩散模型。Ba提供了一个促进不同主体(个人或企业)知识扩散的平台,使得不同主体参与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交流的过程中来。Fallah等[36]将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扩散分为知识传播(有意识地扩散)和知识外溢(无意识地扩散)两种形式。

产业集群中,技术发达的企业通过技术交流等手段扶持技术落后的企业,实现知识扩散。主要目的有两个[37]:一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下游企业掌握生产相关产品或零部件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二是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只有通过转移知识才能迅速提升下游企业的技术能力,才能提高整个生产网络的整体技术水平以适应产品升级需要。

在产业集群的环境下,相关企业在地理上集聚而居,有利于企业间进行经常互动交流,而且在长期互动中还渐渐形成与地缘、亲缘相关的人文纽带等社会植根性[38]。与其它组织形式相比,产业集群的地理接近和社会根植性等特征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使得隐性知识更易于转化为显性知识。因此,产业集群不但有利于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同样也促进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集群环境下大量知识外溢加速了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也为企业间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显著特点在于隐性知识的大量外溢[39]。隐性知识的外溢载体主要是个人。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特定人才库,并且有技术创新者,有技术应用者。这个系统对于隐性知识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条件。因为特定人才聚集在一起,技术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扩散。集群企业内部的个人可以分为高层团队、关键管理和技术人员、一般人员和熟练工人,而且越是高层的和关键的人员,其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具有稀缺性,以他们为通道外溢的知识也就越具有经济价值。

此外,地理上的集中,使得企业能够有机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直接交流沟通。这有助于企业获得显性知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知识是非成文的。产业集群也允许企业吸收蕴涵在集群社会文化中的隐性知识。在产业集群中,可以通过监测新技术、提炼行业中的共性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等途径,丰富技术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与产业集群外的研究人员相比,产业集群内的研究人员创新周期更短,创新能力更强。

5 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层次

Levin等[40]和De[41]认为知识扩散是企业在技术研发中战略投资的边缘效应。Kaiser[42]也指出,技术创新中创造的知识如果不专属于某企业,那么随着知识扩散,其他企业也将从中受益。技术发达的大型企业在技术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固然希望通过专利、版权、著作权等方式在法律上保护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但创造的知识还是通过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渠道扩散开来。因此,一些中小企业虽然自身没有设立研发部门,或者即使设立研发部门也没有实际的投入,但在技术上和产品上仍然不断地进步。

如图2所示,Fallah等[36]根据扩散边界将知识扩散分为三个层次:

(1)个人层次

该层次的知识扩散发生在个人之间。个人可以驾驭自己的知识,即可以与任何想要或需要的人分享知识。个人可以利用专利或版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但也可能在不经意中发生知识外溢,或者隐性知识因使用需要而外化。例如,一个团队的成员,无论是否来自同一企业,当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生知识扩散。这又分为两种情况:成员主动地、有意识地交流知识,这属于知识传播;反之,则属于知识外溢。

(2)企业层次

企业之间也经常交流知识,尤其是在产业集群内。Marshall[43]、Arrow[44]以及Romer[45]研究指出,产业集群内知识扩散是行业专业化的必然产物。产业集群内技术发达的企业往往通过技术交流等方式扶持技术落后的企业。显然,这属于有意识地交流,即知识传播。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受益于这种知识传播,比产业集群外的企业发展速度更快。

(3)国家层次

国家层次的知识扩散一般有两种方式:①国家之间产业集群的迁移,例如美国的制造业曾将大量的加工厂搬迁到加拿大[46];②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这通常包含了技术转让的过程[47][48][49][50]。该层次的知识扩散既有无意识的知识外溢,也有有意识的知识传播。例如,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发达国家进口了一个产品,并实施反求工程对该产品进行解剖、分析、重构和再创造。尽管反求工程不一定圆满成功,但仍然从中获取了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一部分知识。这属于知识外溢,因为出口国原本并没有打算将产品的技术转让出去,只是希望通过产品交易获取巨额的利润。换句话说,出口国卖的是产品,而不是技术。再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将知识转移到当地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手中,这就属于知识传播了。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产业集群为背景的知识扩散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人员在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分类、知识转化以及知识扩散规律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研究进展,使人们对相关领域的认识不断深入。然而,由于知识扩散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有些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1)现有的研究多侧重于对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特点、扩散模式、扩散层次等问题的框架性分析,这些成果在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的初期阶段具有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的推进,理论界更需要对扩散机理、动力机制、作用机理、选择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剖析。

(2)现有的研究只注重于对共性的知识扩散过程和规律的总结,而忽略了行业特点、地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对知识扩散途径、知识扩散模式和知识扩散过程等造成的差异。因此,如能基于一定的行业和地域进行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后续研究,则会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3)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研究运用了文献计量学、Web2.0、社会网络理论、自组织理论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特点。但是这种学科交叉多以定性分析和类比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增加广泛的实证研究和实验数据分析,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于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理论的发展将更为有益。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共享网络 篇8

一、产业集群与知识共享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式。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知识共享作为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的两种重要机制之一,已成为集群获得强大竞争力的深层原因,是决定集群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产业集群是因为相关企业的聚集而形成的,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产业集群内部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都对知识共享给予高度重视,为集群内部知识共享纷纷创造条件。集群内部知识共享可以给集群及内部企业带来的效用有:降低知识获取成本、提升集群创新能力、提高集群适应能力和扩大集群竞争优势。因此,知识共享网络在产业集群中至关重要。

二、知识共享网络的概念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利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缩小组织知识差距。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即要建立新的基于网络的社区。通过这一社区,公司可以改进内部协作,更紧密地联系合作伙伴和客户。知识网络可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从由具有相同经历或目的的个人组成的社区,到在各自行业内进行知识交流的供应链企业。

Mentzas等人区分了知识共享网络的四个层次:个人、团队、组织、组织间。个人网络层面涉及在这一层面的知识工作者的能力、经验、技能以及个人发展问题。团队和组织网络层面包括公司内部网络,例如在一个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组织或从事相关活动的人们组成的正式组织(如项目组)。组织间网络指的是跨企业关系,网络的重点在于核心竞争力、无障碍对外环境以及发展能力。因此,产业集群中,与客户、竞争者、分包商、合作伙伴等之间的网络属于这一层面。

三、组织间知识共享网络模型与分类

为了得出组织间知识共享网络模型,我们重点研究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知识流动过程的轨迹控制;二是组织实体间知识流的交换。

模型的横轴反映了对知识交换过程的控制。我们将知识网络分成两类:一类是“封闭式”,即一个单独的公司或公司中的一个小的团队控制并拥有知识传递及其成果;另一类是“开放式”,即由第三方进行控制和协调,如中介机构。这一区分在知识网络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在现有知识网络的实践中会产生特有的模式,将“封闭式”网络看作私人的、无中介的、控制程度高且参与者较少的网络,而将“开放式”网络看作公开的、有中介的、参与者控制程度低且有很多参与者的网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是封闭式的还是开放式的来区分知识网络的“社区属性”。(图1)

模型的纵轴是基于知识交换的属性。由于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可以从经济方面评估它的内在价值。这提供了将知识作为一种可用于交易的资产操作的可能,与基于互惠、名誉与利他主义的“传统的”知识网络形成对比。在知识交易模式中,作为提供知识的回报通常是经济等价物,如钱或股票,然而在知识共享情况下,提供知识的回报是非经济等价物(如名誉),或间接经济等价物,如合资企业中一项新服务的发展机会。如图1中所示,将这一知识网络的维度称为“交换属性”。

由以上的模型可以看出,根据交换属性和社区属性,知识共享网络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知识社区、知识链、知识产品和知识市场。

1、知识社区。知识社区主要关注众多参与者知识共享的便利条件。知识社区的参与者可以是密切的合作者,或者是特别的合伙人,甚至是竞争对手。

2、知识链。知识链通常旨在将虚拟社区的概念扩展到公司供应链的利害关系方。知识链通常由一个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组织起来;其他组织要参与这个私人的网络必须由核心企业鉴定认可。

3、知识产品。知识产品这一网络形式将知识的供应看作在规范渠道的信息密集型服务的供应。这些网络为他们的成员提供获得专家组织的质量信息和知识的机会,以及和知识渊博的专业人员交流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机会。

4、知识市场。知识市场是公开的商业市场,知识资产可以通过类似于产品或服务的B2B市场来进行交易。(表1)

四、产业集群的类型与其适用的知识共享网络

产业集群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

大量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分级承包成为集群中核心企业的附属企业,该核心企业处于领导地位,附属企业独立自主经营。核心企业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入并实现组合,以某一类产品为主的产业资本在一个区域较快集聚,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的特点是:大量中小型企业聚集在一个或几个特大或大型企业(核心企业)周围,核心企业控制核心技术(包括品牌、商标、专利等),主要负责终端产品的组装和生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对规模生产十分关键的配套产品;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低、专业化分工程度高或批量较小的零部件、半成品。

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内适用的知识共享网络是知识链。知识链由集群中的核心企业组织起来,知识链的最终目的是使供应链内的知识流动和知识整合能够平稳进行。知识链内的知识共享活动通常都与某个特定的交易活动有关(如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供应零部件等)。

构建知识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基于网络社区的发展和支持,它将提供合作的工程环境、供应商和商业伙伴的支持,并建立新客户。对这些外部关系的有效管理对集群中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组织需要与商业伙伴和供应链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就需要协调、知识的传递和交换以及选择最佳做法。

为了实现关键任务协作,知识链要求能够针对具体公司特有的价值链,为公司的网络过程和知识流动提供理想的控制水平的综合能力。作为提供知识的回报,知识链使得公司的知识共享更有效;合作双方的协作更加深入;关键、敏感的知识产品的提供更加快速和灵活;隐私和控制信任关系;获得顾客满意的服务质量。因此,在供应链层面达到了知识共享,企业就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该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的竞争优势也得到了增强。

(二)基于市场的产业集群。

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较低。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下,产业集群围绕一个专业市场形成,可以充分接纳产业集群生产的大量产品和提供的各种原材料、配套设施与服务。

基于市场的产业集群内适用的知识共享网络是知识市场。在知识市场中,由于有许多供应商提供的是类似的产品,产品可明确认定,经过高度整理,易于比较,因此同普通商品一样,数量和价格是决定供求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最先进的知识市场允许关于知识形成过程的交易。人们可以看到问题解决的每个步骤,从而保障了预期目标的实现。在一些已经形成规范的领域,这些知识形成过程可以被打包出售。

发展知识市场要考虑以下三点:

1、知识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内容和背景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特定情况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因此知识资本不能以简单的检索关键字来描述和检索。

2、在电子知识交易中,不能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地照搬照抄工作方式,而应该开发多种同步和不同步通讯手段。

3、管理和维持一个电子知识市场的技术、业务和组织机制不能源于对普通电子商务模式的简单改造。

(三)基于高新技术的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高新技术用户是这类产业集群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间的联系通常涉及从研究开发、中间实验到生产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彼此对信息的反馈和共享、技术的互补和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适用的知识共享网络是知识社区和知识产品。

1、知识社区主要关注众多参与者知识共享的便利条件。

通常情况下,成员参与到网络中是由于某个特定的共享的利害关系。这些网络由解决这些利害关系的需求驱动(目标驱动),和解决问题的专长知识的可获取性驱动(以专长为基础)。在很多情况下,中介机构在网络过程和知识流动过程中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并且为社区的有效运转提供必要的管理规则和控制。

2、知识产品将知识的供应看作在规范渠道的信息密集型服务的供应.

在这一网络形式中,通常提供者和购买者的数量会比在一个公开市场要少,但是交易双方的联系更加密切并且固定,购买的公司可以获得对知识交换过程的更高程度的控制,完善地制定了权利和义务,交易过程由合同协议管理。

产业知识 篇9

产业集群创新是指在集群内各成员 (包括企业及相关机构) 通过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 运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知识流动与知识增长,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生产新的产品, 提供新的服务, 占领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能力。产业集群创新的一般途径包括集群内单个企业自身通过生产实践产生, 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间通过交流互动产生, 以及群成员从集群外获得知识后再结合实际创新, 其创新过程是知识流动促进知识增长, 知识增长促进技术创新, 同时知识流动也可直接促进技术创新, 三者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具体说, 知识流动的过程, 即群成员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共享、传播、应用本身就是知识增长的过程, 而知识增长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关键因素, 知识流动又对知识增长有指数繁殖的功能, 正如德鲁克所言, “知识的生产力是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因此, 研究产业集群内知识流动的过程及其与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改进并加强产业集群乃至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文献综述

知识流动是指知识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产业集群主体要素内部、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之间扩散、转移、共享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体知识增长的过程[1]。知识要素的流动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流动中最有活力和最具指数效应的流动, 这种流动在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作为知识需求方的企业和作为知识供给方的科研院所、大学等之间的合作, 包括联合研发、专利共享、合作出版以及其他非正式联系。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核心主体要素, 单个企业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和知识溢出, 产业集群的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主要来源于集群内各主体要素的异质性知识流动以及集群内外横向主体要素之间由于资源互补有效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提高创新效率、促进创新能力形成且一直保持的关键是保证创新知识流动渠道畅通, 有效推动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扩散、知识应用的能力, 进一步促使知识流动以实现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增值和知识的创造。

关于知识流动与产业集群创新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Gup和Govindarajan (1991) 指出, 知识流动是组织或组织间技能和技术的转移, 技术的隐含性越强, 技术的独占性也越强, 知识就越难转移和流动;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 因此知识流动因技术的隐含程度、独占性以及技术能力的积累性、渐进性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2]。Basant (2002) 认为知识流动是企业集群特征的函数, 由于不同企业集群的产业特征、技术特点和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 因而全球价值链中企业集群知识流动的特征和决定因素也各不相同[3]。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 (1995) 的著作《创造知识的企业》最早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创造新知识的理论体系, 阐述了经营型组织如何组织全体成员有系统地创造知识[4]。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 (2006) 在《知识创造的螺旋》中将知识创造的核心归纳为“SECI型”即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4个转换过程, 4种知识转换模式构成了创造知识的螺旋, 它跨越个体、团组、部门和组织的边界, 在更大的范围里不断扩大、完善和升华, 同时还提出了创造知识的方法 (概念生成、知识转换、跨层次的流动、净化和沉淀) 、管理模式 (“承上启下”式) 、组织结构 (“超文本”式) 以及具体的5段式知识创造流程 (共享体验、创造概念、验证概念、建造原型、转移知识) 和知识创造的5个促进条件 (意图、自治、冗余、波动/创造性混沌、必要多样性) [4]。而国内学者方凌云 (2001) 从企业间知识流动的角度分析企业间知识流动的4种方式, 并提出了几种企业间知识流动的测度方法[5]。范丹宇 (2006) 从创新系统方面研究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了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在流动中的转化机制[6]。顾新 (2006) 从分析知识流动入手, 界定了组织之间知识流动所形成的知识链, 阐释了知识链管理的内涵、原则和目标[7]。梅述恩, 聂 鸣, 黄永明等 (2007) 指出了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知识流动的特征[8]。

从理论上看,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邻近、同处或相关特定产业领域、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联系在一起的网络组织, 要素集成、竞争合作的“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在知识获取、知识流动与共享方面具有重要优势, 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像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因此, 关于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研究意义深远。目前国内外对于知识流动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 (2006) 等人研究之上进行的, 一般从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过程的4阶段——社会化、外化、整合、内化或从知识在个体、团队和企业3个层次之间的流动螺旋模型SECI来反映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知识流动, 对于知识流动的过程和路径研究已经颇为成熟, 但对知识流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还较少。而知识流动促使产业集群内创新要素重新组合对改进并加强产业集群乃至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因此, 本文将围绕知识流动在产业集群创新中的作用, 找出群内知识流动促进创新的重要因子,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 构建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2 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作用机制

按知识属性, 知识主要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各种知识在产业集群主体要素之间流动, 各主体要素根据对知识需求对知识层层筛选, 减少了不相关信息对创新造成的信息冗杂, 创新要素通过知识流动进行重新组合然后产生新知识、新技术。目前理论研究较多地把区域创新网络理解为一个类似共生生物群落的社会网络, 它们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体。我们认为, 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过程可更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容器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在这个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 产业集群可近似比作容器, 科研院所、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拥有的知识可近似比作容器中的各种不同物质, 经过类似催化剂作用的集群内外各种要素的协同运作, 各态分子在容器内不断运动碰撞, 最后反应不断进行, 逐渐有新物质生成, 或蒸发出来或结晶或继续保持液态, 其中产生的新物质就是我们在普遍意义上指的创新技术。因此, 加快创新的速度就要加速知识流动的速度, 知识越是有效的流动, 创新技术就越快产生, 随之产业集群内资源的利用率和周转率提高, 进而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步伐。

知识流动的实质是促进创新要素在各系统中的有效组合, 其规模与效率直接影响着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在产业集群中, 知识包括公共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在群内各主体要素间通过知识获取、共享、扩散、应用和人才流动等方式流动, 彼此接收对方的新知识, 通过知识的创造、交流、储备和转化创新要素产生, 同时, 通过政府、中介机构等产业创新参与者的推动, 促使产业升级或新产业的产生, 并逐渐提高产业创新的效率。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流动促进了群内各单个主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缩小了单个主体之间知识水平的差异, 同时也促进了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结合图1、图2, 我们认为知识流动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知识的流动使集群内的各种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和高效使用, 产业集群及其各主体可直接实现效率目标。 (2) 知识流动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多样化的网络关系, 各网络节点之间的单线连接、多线交迭或通过专业协会、科技中介等“结构洞”形式的连接[2]使集群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活力不断增强、模式不断改进。 (3) 知识流动是集群内外要素联系的载体, 可实现互补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和知识溢出带来的协同效应, 实现了集群创新的扩散目标。 (4) 知识流动多样性的特点, 可为群成员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渠道, 提高群内各主体识别环境变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适当的知识冗余还可帮助其分散创新风险, 拥有更多的技术资源。 (5) 知识的有效流动可为原始创新系统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提供原创性的知识、技术等研究成果, 使原始创新成果通过有效配置, 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力推动整个集群创新体系的良性运转和持续成长。 (6) 知识流动使得各创新主体由于获得知识有效共享权利而加强合作和技术联盟, 从而降低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梯度, 减少知识流动的障碍, 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进而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3 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评价

考虑到本文研究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我们选择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是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一种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是结合层次分析法 (AHP) 和模糊数学方法 (Fuzzy) 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隶属度理论把定性指标合理的定量化, 很好地解决了其它方法中定性与定量评价不能很好结合的问题, 使评标方法在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等方面得到了改进。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驱动下, 在充分发挥区域专有因素的基础上, 不断寻找新的创新空间、打造新的价值空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群创新的关键是创新的系统化, 而不是某一单方面的能力。集群创新能力体系结构由产业创新链结构、组织网络结构、跨地区创新体系之间的对接结构等要素构成[10], 它是充分发挥体系内部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创新能力, 促进各类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吸纳聚集国内外科技与人才资源的保障。创新主体相互联系构成创新网络, 各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具有重要的作用[2], 而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依靠知识在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快速流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速度等同于知识集成和知识创造的速度, 也等同于产业集群创新的速度, 因此, 创新主体通过合作和技术联盟在创新活动方面的相互作用降低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梯度, 减少知识流动的障碍, 培育并提高集群知识流动的能力的过程就是形成并保持集群创新的能力的过程, 由此我们构建了产业集群知识流动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

3.2 确定评价因素集

评价因素集是产业集群知识流动能力评价指标的集合。由于评价指标分为若干层次, 故评价因素集具有层次性, 或称为多级, 即有

U={U1, U2, …, Ui, …, Um}i=1, 2, …, m (1)

Ui={Ui1, Ui2, …, Uij, …, Uim}j=1, 2, …, ni (2)

其中, m表示U中因素的个数, ni表示Ui中因素的个数。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具体权重的方法一般有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本文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德尔菲法评价指标体系赋权。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权重分别记为:

A= (a1, a2, …, ai, …, am) i=1, 2, …, m (3)

Ai={ai1, ai2, …, am}j=1, 2, …, ni (4)

其中, A表示U中各因素的权重, Ai表示Ui中各因素的权重。

其中满足i=1nai=1, 0<ai<1 (5)

3.4 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是评审人员对各评价指标所给出的评语的集合, 表示产业集群知识流动能力各指标的合理程度。我们设评语集V= (v1, v2, …, vp) = (合理, 较合理, 一般, 不太合理) 。我们通过专家评分的方式得到每个指标在每个评语下的得分, 并将专家的评分数据进行汇总计算。

3.5 综合评判

第1步, 首先按第二层次评价因素Uij作模糊综合评价, 求得综合评价集Bi, 公式为:

Bi=AioRi= (bi1, bi2, …, bik, …, bi4) (6)

o为关系合成算子。按照模糊运算定义, AiRi合成运算方式有4种, 即主因素决定型 M (∧, ∨) , 主因素突出型M (.∨) 与M (∧, +) , 加权平均型M (., +) , 前三种用于突出主要因素, 不考虑或稍微考虑次要元素的综合评价, 后一种综合考虑了所有的因素, 比较适用于要求整体指标的情况。对产业集群知识流动能力的评价, 不能仅仅由个别指标集确定, 应该统筹考虑以上提出的指标, 故在此取M (., +) , 则:bik=j=1niaij·uk (xij) k=1, 2, 3, 4 其中bik式表示因素uik级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第2步, 按第一层次评价因素Ui作最后的模糊评价, 求出综合评价集:

B=AoR=Ao[B1B2Bm]= (a1a2a4) o[b11b12b14b21b22b24bm1bm2bm4]= (b1b2b4) (7)

第3步, 归一化处理, 若Κ=15bk≠1, 则采用归一化处理, 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 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

4 总结与展望

我国的产业集群绝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很低。同时, 由于金融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的缺乏, 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融资成本较高, 总体说来, 我国产业集群知识流动能力总体比较低, 主要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环节问题比较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同时希望能为下一步研究给予启示。

4.1 加强并完善知识流动的服务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化发展, 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 其创新的成功越来越多地依靠从大学科研机构获取的知识, 而这需要有市场化经营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作为媒介。政府应加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提供有效的技术创新服务, 为企业技术创新寻求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具体可加强知识的社会传播, 以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为依托对企业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 这种知识流动可以视为促进政府以市场为导向,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 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率有效途径, 通过技术和人才的教育培训促进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三者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知识创新的素养和各主体对新事物的理解, 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精神。

4.2 政府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先导者

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强制性地进行权利和利益格局的再造, 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和大学是一般研究活动的主要执行者, 政府应努力成为合格的区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的政策制定者。特别是, 随着各国创新系统开放性的增强, 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活动的国际化知识流动日益国际化, 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来清除创新主体要素间合作的障碍, 促进知识在主体要素间的有效流动和共享, 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有效平台, 从国外获得技术、购买外国专利和许可、不同国家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服务业 (如技术咨询业 ) 贸易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合作发表等, 如OECD对其成员国间 “诀窍”知识 (包括许可证、专利、商标、技术诀窍和智能服务 ) 的流动进行了分析:美国是“诀窍”知识最大的进出口国, 其次是英国、瑞典和荷兰, 而这些国家都是创新技术的多产国。

4.3 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知识的流动受到知识源、知识受体、知识客体的影响, 此外, 知识流动的环境对知识流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降低知识的交易成本, 促进知识在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流动, 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而信用的缺失会阻碍知识的生产与扩散, 会造成创新主体之间知识交流障碍, 使创新合作无法进行。因此, 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保护知识所有者的权益, 有利于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

4.4 加强产业集群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互动

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可以使企业获得互补性知识资源, 从而增加创新成功的机会。近年来许多关于企业创新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 85%的企业希望通过合作来缓解越来越大的创新压力, 其中与竞争对手联合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大多数国家, 企业间的R&D合作以及战略性技术联盟正在急剧增长, 这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尤为明显, 这些新兴领域企业间的合作带来了丰富的技术源泉, 由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互补而构成的协同效应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 由此使集群中的企业必须比其他区域的企业能更快地创造、获取、积累并应用知识。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成为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 而通过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要素集成和网络结构优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原理, 构建了知识流动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剖析了区域内外知识流动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因子, 并针对性地提出扩散、集成、提升和转化产业集群显性和隐性知识, 实现集群创新的突破性发展的战略思路。

产业知识 篇10

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中的产业依赖集群式发展。这种集群式的产业链在区域内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主体通过相互学习,互相吸收对方的产业优势,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产业的高度集中,提高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必然伴随着知识在区域内的扩散和转移,由最初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复制、转移和创新,形成区域的知识高地和完整的产业链。同时,通过知识的扩散效应,也降低了区域内产业的学习成本,提高了区域的知识竞争力,使得某种知识在区域内获得应用与推广,提高知识的生产回报率,增强了区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溢出效应三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扩散是基于生产网络进行的,产业集群知识的流动机制、网络的联结机制和集群知识扩散的实现机制等都影响着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万幼清,2007)。而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集群的升级取决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企业的努力强度和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机制(赵君丽,2009)。这其中龙头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龙头企业知识扩散对本地中小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存在一个重要的条件,企业吸收能力弱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非正式交流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企业吸收能力强时,龙头企业知识通过协作关系进行扩散能够实现有效的创新带动(杨菊萍,2009)。因此,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要发挥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作用,必须抓好龙头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同时,对于集群内的非龙头企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集成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集成能力有利于知识主体通过不同知识面的交叉重组而产生新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位势的提升(李莉等,2007)。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可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帮助企业和集群外部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技术委托、合作、知识创新成果转让等创新合作,使群内企业有效利用集群外部的信息和人才,同时减小企业对知识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阳志梅,2008)。总之,产业集群的知识扩散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扩散环境,寻求一个多方参与,由龙头企业主导,政府建立平台,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的合作模式。

二、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存在着价值与策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问题。从价值角度来看,知识共享是产业集群的必然选择,而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则需要从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技术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培育集群企业的内生和外生知识共享的动力(姜莹,2009)。万幼清(2008)、唐锦铨(2009)、朱兵和张廷龙(2010)等利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障碍和共享机制的建立问题。因此,集群内知识共享应当注重发挥价值优势,建立共享机制,确保知识共享在产业集群中顺利展开。同一地区的相关产业间通过知识共享、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知识扩散,并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知识系统结构和创新模式,并最终形成地区某一产业的集体竞争优势。

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知识主要还处在孵化期。原始企业通过对外知识获取和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内涵,并形成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构建完整的区域产业链,积极向外扩散自身的自有知识,帮助产业链上的企业获得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形成。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质企业不断出现,这些企业既相互合作,又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此时集群企业间的知识扩散主要通过协同竞争的方式实现知识共享和转移。

三、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

伴随着产业集群生产的网络化和知识的共享,必然带来知识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特别是同行业间的知识溢出可显著地提高知识创新的社会效益,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吴慈生,2005)。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的知识溢出,也存在着“搭便车”的行为,许多后发企业通过模仿等手段,也很快获得相应的知识体系,这就极大地降低了区域内产业间知识扩散的积极性。同时,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也受到诸如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心理,知识共享能力的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当集群中的企业认为知识扩散带来的效应大于独立研发的效应,才会乐于扩散知识。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联盟,通过相应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措施,激励企业在集群内扩散自由知识,同时加大对知识共享企业的产权保护力度。在共享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不同企业的知识特点,形成差异化的知识结构和特色,保护企业的竞争差异,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

谢荣见(2009)认为,知识扩散及其外在性在当今的经济增长中作用已勿庸置疑。而知识扩散在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一地区的相关产业间通过知识共享、技术转移等方式实现知识扩散,并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知识系统结构和创新模式,从而最终形成地区某一产业的集体竞争优势。

综上,国内学者对基于知识扩散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研究已经十分丰富,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的知识的扩散过程已经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并作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知识扩散的一般机制,对于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的演化机制、扩散路径、合作模式等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知识扩散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的研究触及较少。同时,以上研究都偏重于静态研究,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知识扩散的动态过程和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但是目前丰富的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参考,也对后续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相信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知识扩散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大有作为。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学者对基于知识扩散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篇1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现今社会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点产业。然而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等诸多不成熟的因素,以至于在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企业的普遍认知度较低、关注度不够、保护意识单薄,缺乏相关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充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背后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助推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导致诸多企业在该产业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侵权现象,使得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挫伤了其创新积极性,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着手,介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侵权保护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因势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此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保护是渗透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之中,而知识产权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增强企业及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稳定和良好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1 文化创意产业介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定义如文化产业、创意知识产业、内容产业等。而“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首次出现并正式提出是在1998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門,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软件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大门类的创意群体。其特点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附加值高。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代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最初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萌芽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欧美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等,极大的影响着传统的工业社会结构。人们主张解放天性、张扬个性、重视差异,并逐渐接受、承认以及致力于发展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给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紧接着80年代期间,鼓励私有化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更是激发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在此机遇下,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之后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在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地球村”的社会背景形成下,文化创意产业逐步走向世界,蓬勃发展。

我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免不了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亟待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基于此况不断加大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力度。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充分展现了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得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晚。1991年,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着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现有资料中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至此,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初现雏形。

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把“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产业”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9月13日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而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现状

3.1 自主研发性不高、侵权现象严重

虽然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雄厚,但由于该产业在我国发展晚、不成熟,其产品自主研发性不强,并没有突出显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创造力”。以我国内地影视为例,目前一些大热的综艺节目大多是从韩国借鉴发展而来,通过购买其版权,租借其制作团队,仅仅在此基础上再添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影子,致使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出现侵权现象。再如互联网上2008年最火热的流行词,“山寨”二字绝对榜上有名。在那个“山寨产品”泛滥的过程中,产品的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侵权现象更为严重。虽说山寨产品大多源自对先进产品的模仿,但由于一些山寨企业受科技水平,科研能力和资金不足的限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所谓的创新就是简单的组装改装,这就有可能会侵犯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而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不具备进行自主性研发的实力,没有能力获得知识产权,更谈不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2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

我国相关文化创意企业规模不大,发展经验不足,缺乏对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意识和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现实中仍有大部分企业对其作品不申请著作权登记,对创意产品不申请专利与商标。只侧重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制作与销售,追求眼前短暂的物质利益,而不注重对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与社会利益。多数企业商家轻视对设计和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配置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也并不会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奖励机制等等。同时由于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认识不到位,在自己的合法知识产权权益受损之际,也不会通过积极的诉讼解决机制来保护自身权益。

3.3 体制性障碍下政府角色错位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上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还亟待加强。对待这样一个新兴的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经验薄弱,缺乏具体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办法来指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发展地域来看,地区与行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相对较大,体现在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贫富差距”;从发展对象来看,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主要集中于国家政府支持下的文化产业领域,而对于社会其他领域与个人发展的文化产业没有相应的监管与引领;从发展方式来看,文化产业主要是基于政府强大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和发展的,很少运用到金融、法律等方式。因而,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还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经验富足的“领头人”。

3.4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式存有缺陷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国有化的较少,多数企业倾向于服务和商贸,出口相对较少。大体说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是用创意服务大众,来进行文化方面的商事贸易,同时获取一定的利益,且产业发展基本上仅限与国内,发展空间狭隘。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工艺设计、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虽种类繁多,但多集中于某一类,分布不均衡且地区发展差距大,这多体现在中西部的部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种种复杂现象造成法律法规和规章出现短板,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不周全。

4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4.1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借助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力量,开办相关讲座与研讨会、由政府部门人员对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解读,由专家学者对理论进行分析研讨,由专业机构进行实务操作指导等方法,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的知识产权培训,使管理者准确定位自身发展阶段,准确采取保护措施,填补保护黑洞。建设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才辅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防止创意流失而造成企业不必要损失。[3]

4.2 增强主体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護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对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首先需要采取的就是培养与提高文化产业主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首先,企业自身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学习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制,相关管理队伍及时为企业的“创意”申请专利、商标或者著作权等保护,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次,政府要学会引领社会各界,并且在高校和专家学者的合作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意义、增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最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人员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了解与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侵犯与被侵犯的情况下所遭受的社会损害和经济损害,逐步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底。

4.3 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职能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而这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辅助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机制、减少知识产权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类纠纷,加强保护和鼓励高质量、富有创造力的新创作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完善相关登记和年检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同时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理顺和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控系统,联合专门知识产权机构和广大的社会力量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2]汇集知识产权局、工商局、文化局、公安局、法院、仲裁等政府机构,从前期侵权检索、专利申请、版权登记、侵权投诉、调查取证、诉讼维权、裁判执行等各个方面都能找到对应机构,全面、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

4.4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社会团体和相关组织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助推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这部分主体的支持与推动。同时在此主体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知识评估体系有利于产业主体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所在。从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来讲,第一,要建立文化知识产权公开的市场。以文化交易所作为平台,为文化企业商标着作权和专业制作企业提供服务,形成培育机制。 第二,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化当中的作用。 第三,鼓励银行、担保机构、中介组织开发各类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评估模式。在锁定未来收益权的前提下鼓励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模式,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信托质押模式等信贷模式。[3]

4.5 加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

首先企业加强对自身创意的保护,及时申请专利或申请着作权的保护措施。企业内部强化管理,通过培训、选拔挑选出高素质人员,成为专业、专职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人员,并设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监控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契约形式,与企业员工签订保密合同。在企业受到知识产权侵犯的情况下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而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机与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极为密切。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不能产生知识产权的“创意产业”,不是真正的创意产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意产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4]在当前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健全,基础薄弱,问题横生,而对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又有重要作用的阶段,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个问题(2).http://www.ruccci.com/zhxxw/50_2.html.中国人民大学创意研究所引用.2013-02-8.

[2]牛家儒.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荆楚网.2014-11-10.

[3]尹昌龙.投资精英和产业人士在深圳呼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在线专稿.2012-05-19.

产业竞争力与知识产权 篇12

1 产业竞争力理论概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即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1.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该概念下定义: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 (金碚) ;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 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 ;产业竞争力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对市场的驾驭能力 (静态) 及对产业未来发展的促进能力 (动态) [1]。

1.2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优势, 一般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大类, 伦蕊 (2005) 依照各学派的理论文献将其整理为九个方面, 即禀赋优势、生产率、创新、竞争强度、市场需求、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组织效率和政府作用[2]。

而波特认为, 竞争优势包括:生产要素 (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 、国内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政府的作用、机会 (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供求的重大变动等) [3]。

笔者认为, 产业竞争力就是某一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能适应市场变化保持其优势的能力。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来自许多方面, 如禀赋优势、广大的市场、企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成功的经营管理、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合理的产业结构、科学的产业布局、适宜的产业政策、创新等等。其中,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是一种最活跃、最有渗透力的优势,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 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制度发生了多次革命, 而在最近几十年发生地更频繁、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 比如, 今天各国竞争最为激烈的信息技术, 它几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制度创新可以发生在许多领域, 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管理等等, 且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所以, 制度创新具有无限潜力。与其他优势相比, 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更加根本和关键, 因为其他优势只是暂时的、有限的、相对的, 而创新是永远的、无限的、也是绝对的。

2 知识产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或者商业经营过程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在知识经济时代, 它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1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

一般来说, 产业竞争力表现于产业附加值, 产业附加值高, 产业竞争力就强;产业附加值低, 产业竞争力就弱。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中, 都会形成一定的附加值, 但其高低有所不同:研发阶段和品牌营销阶段附加值高, 生产加工阶段附加值低。整个产业的附加值是产业链各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之和, 而其高低取决于研发和品牌营销这两端:无研发和品牌营销, 产业附加值肯定低;当然, 有研发和品牌营销, 产业附加值并不必然高, 因为它们固然附加值高、利润大, 但失败的风险也大。研发和品牌营销在附加值的创造上之所以与生产加工不同, 是因为前者包含有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 而后者只是比较简单的劳动。归根到底,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目前, 我国许多企业只是为跨国公司进行加工组装, 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很少, 因而产业的附加值很低。

2.2 知识产权是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

从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信息产业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依次更替来看, 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也是产业附加值的提高过程。而产业附加值主要来自于知识产权, 或者说来自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和品牌。当然, 一项成功研究开发的技术, 即使没有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也会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由于不受保护, 人人可用, 它就很难形成附加值, 因为它并不稀缺。事实上, 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 各国对技术、商标、商誉等的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加强。

传统产业一旦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形成品牌, 就可以实现产业升级, 如现代高科技农业。所以,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加工业与服务业的区分是相对的, 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 加工业中也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具有强大的渗透力, 它们既催生了新兴产业, 又可用来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

2.3 知识产权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方式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是在产品价格、质量、成本上展开竞争, 物美价廉是占领市场的法宝;在知识经济时代, 消费者的偏好有所变化, 其关注点主要不是价格和质量, 而是绿色、环保、品牌效应、文化内涵、企业信誉等, 这使得企业在专利、品牌上进行激烈较量。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优势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那么,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产权优势则是区分高低的标准。

2.4 知识产权优势是一种最有效、最有潜力的优势

知识产权是产业附加值的主要来源, 利用知识产权可以形成一定的经济优势, 这种优势就是知识产权优势。与其他优势相比, 知识产权优势最有效, 因为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享有垄断权利, 可根据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来圈占市场, 排斥竞争对手的进入;知识产权优势也最有潜力, 创新永无止境, 人类无限的需求欲望与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解决, 知识产权是对创新的鼓励和专有保护, 知识产权优势来自于创新的经济效益。

3 形成知识产权优势, 提高产业竞争力

知识产权优势是一种最有效的优势, 因此, 要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力, 就必须形成知识产权优势。但它并非易事,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投入、研究开发、成果巩固、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的利用、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许多方面, 需要企业、行业、国家、社会的长期努力。下面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面依次进行论述。

3.1 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与国外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主要有如下不足:1、意识薄弱, 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足, 没有确立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差;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意识落后, 没有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最大化。反观国外企业, 它们具有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管理, 如日本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发展支柱”2、管理水平低。当前, 我国超过半数企业无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在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国营企业中, 也主要是进行日常的事务性管理或偶尔进行管理[4]。而国外企业实现了专门化、全面化、制度化管理, 企业内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且对知识产权从投入、研发、成果确认、到利用和保护, 实行全过程管理。美国企业把人员聘用、对研究开发和知识产权的申请、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签订与实施、发生侵权后的诉讼与调解等一系列环节都纳入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范围[5]。国外企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2 行业:协调、管理和服务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现代公共管理的变革, 行业组织的职能逐渐扩大, 它可对其成员进行管理、协调、监督以及提供市场信息和专业知识培训等服务。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 行业组织可发挥如下作用: (1) 进行协调, 包括制定行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统一行业的技术标准、组织进行联合技术开发和签订交叉许可合同以整合行业的资源、对行业内的知识产权纠纷进行协调处理等。 (2) 进行管理, 主要是对其成员的知识产权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进行集中管理。这与权利人自己进行管理相比, 具有许多优势, 比如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使用效率、节省权利人的时间和精力等。国外有许多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 我国也成立了一些, 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 (3) 提供服务, 如专利文件的检索、知识产权申请和知识产权诉讼的专业培训、参与案件的调查、支持当事人进行诉讼、提供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的信息、反映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3.3 国家:加强制度和环境建设、发挥主导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各国政府在经济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她们或者直接参与其中或者出现在台前幕后或者以优惠政策进行支持。在知识产权优势的竞争中, 政府更是有所作为, 她可以在资金、人才、信息、制度和环境上给予企业支持。

首先, 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并利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手段保障实施。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 依赖外国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进行生产加工, 造成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制于人。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必须制定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当前应抓紧部署围绕科技发展的政策方向和重大课题, 进行知识产权态势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政策研究, 提出综合性、全局性的知识产权战略报告, 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宏观政策指南。要结合科技规划、重大课题的立项和进展, 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为重点, 掌握和了解国外在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 确定自己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方向, 形成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群,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6]。

其次, 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 鼓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用好成果。主要是制定调整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政策, 依法赋予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应享有的权利, 利用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研究开发, 合理调整技术成果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因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而发生的利益关系;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包括建立技术成果的评估体系、完善技术合同制度、建立技术市场中介组织, 以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最后, 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营造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首先要完善立法, 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我国的知识产权法经过几次修改,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合理使用的范围过宽,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对于合理使用的范围作了列举式的规定: (1)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 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其中的第三款、第十一款、第十二款显然值得深思。其次要加大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力度, 积极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摘要:在对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指出知识产权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知识产权优势是最有效、最有潜力的优势。同时, 从企业、行业、国家三个层面论述知识产权优势的形成。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优势,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2]张志新, 曹东锋.知识产权在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业时代, 2007 (6) .

[3]程恩富, 丁晓钦.构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战略—兼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 2003 (9) .

[4]张俊, 杨为国.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6 (1) .

[5]金永红, 慈向阳.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2) .

上一篇:经营管理原则下一篇:门诊部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