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开放(精选4篇)
对内开放 篇1
当外需的快速放慢对外向型的中国经济构成了严重挑战的时候, “对内开放”也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本轮经济危机自2007年初爆发, 已历时两年多, 整个事态的发展演化动人心魄, 俨如一部好莱坞大片。7月2日, 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 今年1月~5月, 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 (FDI) 340.5亿美元, 同比下降20.4%;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890家, 同比下降33.8%。一方面,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 减缓了全球FDI的流动;另一方面,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当前不少国家进一步放宽对外资准入的限制, 出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使得我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
对于已经连续17年来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 外资已经很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纳税占全国的21%, 出口额占55.3%, 进口额占54.7%, 直接吸纳就业4500万人。商务部有关人士称, 我国将进一步为外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重点支持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区域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资。
在这个时候, 我们推出《外资:“超国民待遇”迷局》的封面报道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但需要强调的是,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 同时也认为, 在坚持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同时, 还应总结对外引资操作环节的经验和教训。当外需的快速放慢对外向型的中国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的时候, “对内开放”也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目前, 对内开放应首重开放服务业市场。当前实体经济放缓, 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机遇来临, 更凸现其产业地位, 既可鼓励消费, 也能刺激投资;既可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助力, 又可纾缓内外冲击带来的阵痛;既有助于减轻中国经济对第二产业的依赖, 又能够大幅增加就业, 可谓一举多得。
危机究竟引致倒退还是转机, 全在于洞见与决断。开放市场的核心主要是在这些新型服务业领域, 打破公开或隐性垄断,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 摒弃“贪大求洋”的心态, 纠正政策杠杆对境外企业偏袒过重的倾向, 逐步降低对境外资本的依赖程度, 彻底消除外资企业通过“上通政府”对政策的觊觎, 创造出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对内开放 篇2
【发布文号】沪府发[2001]43号 【发布日期】2001-12-12 【生效日期】2001-12-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若干政策的意见
(沪府发[2001]4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修订后的《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若干政策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加快实现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全国,致力于促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上海和国内各地的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现就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若干政策进行修定,并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第一条 本市各级政府部门应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对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来沪投资设立的企业(以下统称来沪投资企业),实行与本市各类企业同等待遇。
第二条第二条 鼓励国内各类企业和个人来沪投资,注册设立企业。特别是设立从事符合本市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城市功能定位各类产业的大企业。
鼓励来沪投资企业在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保护、现代物流以及科教文卫体等方面投资发展。
鼓励来沪投资企业投资本市各区县重点发展的领域和特色行业。
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投资上海公益事业。
第三条第三条 来沪投资企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经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授予大企业(集团)证书的,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一)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大企业(集团)、中央部委确定的大企业(集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大企业(集团)将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等机构在内的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注册在上海的。
(二)在沪自有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或在沪注册的独资、控股(相对控股)企业注册资本达1亿元(含2001年至2003年内追加投资至 1亿元)以上的;或在沪注册的企业,连续两年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
国内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在上海设立的大型研发中心以及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在沪设立的总部或总部结算中心、业务总部、地区总部,经本市有关部门认定后视同大企业(集团)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条第四条 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工商部门)在受理各地来沪投资的企业登记时,其经营范围涉及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的,均可实行并联审批办法,即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完成(金融业除外)。工商部门在受理企业经营期限、不涉及前置审批的经营范围、章程修改以及名称变更登记时,凡材料齐全的,一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登记。若属于区县引进的重点项目,经申请同意,也可适用“绿色通道”。
工商部门对来沪投资企业名称专用权给予保护。对于名称和简称为社会公众所熟知的,比照字号给予保护,禁止其他新设立的企业名称、字号与其相重名、混同。允许来沪投资业以名称或字号评估作价作为无形资产出资。在沪投资企业要求名称免冠“上海”地域名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协助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报。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以上的在沪投资企业,公司名称可以不反映行业特点。
来沪投资企业要求设立全资子公司,按有关规定批准后,工商部门可予以登记。来沪投资的创业资公司和投资于软件和集成电路的投资型公司,可运用其全额资本金进行投资。凡以高新技术成果、人力资本、智力成果投资入股,其中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超过注册资本35%的,可经股东协议约定。人力资本、智力成果作价投资入股最高可占注册资本20%。高新技术成果和人力资本、智力成果的作价可以叠加进行注册。
鼓励来沪投资企业在沪投资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工商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协调与审批工作。鼓励来沪投资企业参与本市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并可享受工商部门支持国企改革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第五条 来沪投资企业购买本市商品房的(包括住宅和非住宅)的,减半缴纳交易手续费;一次性购买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商品房的,可享受契税税款50%的地方贴费。大企业(集团)可按有关规定,取得总部办公楼建房用地。
来沪投资企业所携带的非本市牌照车辆,可按有关规定予以转籍。
来沪投资企业可按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居住手续。
大企业集团可按本市有关规定为其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户籍或居住手续。
第六条第六条 来沪投资企业在进行企业或产品认定、资质认定和评审、经营权限审批以及项目招投标、业务承接等方面,与本市企业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来沪投资企业按照国家或本市规定的技术和质量标准,自主购置原材料和必须配备的设备,进行生产和销售,任何部门不得另行制订标准或要求进行限制。
来沪投资企业应与本市企业一样,接受本市劳动监察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第七条第七条 来沪投资企业凡符合有关条件的,可享受下列相应的优惠政策:
(一)国家和本市有关鼓励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国家和本市有关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国家和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各项优惠政策。
(四)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
(五)本市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品的优惠政策。
(六)本市投资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七)其他相关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第八条 来沪投资企业参与“一城九镇”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其企业人员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户籍或居住手续。
来沪投资企业注册在本市国家级、市级开发(工业)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九条第九条 优先支持来沪投资企业和国内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本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工作,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股权转让。对大宗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可实行分期付款。
支持来沪投资企业和国内各类企业、个人通过多种形式对本市中小企业进行改制。
第十条第十条 支持来沪投资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来沪投资企业可按有关规定获得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大企业(集团)可按有关规定在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仓储和加工生产企业,在松江出口加工区等设立加工生产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各地外贸公司在上海浦东设立外贸子公司;鼓励来沪投资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设立企业,享受本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同等待遇。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来沪投资企业的中层以上(包括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减免外来人员管理费用和再就业基金。
来沪投资企业吸收本市下岗、失业人员占职工总数一定比例或参与“4050工程”的,可享受本市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从本文件发布起新办的来沪投资企业,免收或缓收在开业和项目投资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收费(包括煤气、自来水和电力增容费)。大企业(集团)办理本市户籍或居住手续时的城市建设费给予减免。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本市金融机构应努力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完善对来沪投资企业在开户、结算、信息咨询、贷款证申请和本、外币业务等方面的服务。对来沪投资企业和国内各类企业申请上市,本市的券机构和专业人才应积极协助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海关对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来沪投资企业,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一律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资信良好的来沪投资企业,可在海关开设的特快窗口优先办理报关手续,海关为企业通关提供便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本市物价部门对来沪投资企业发放《企业交费登记卡》,收费单位不得借各种名义向来沪投资企业乱收费。在向企业收费时,必须出示国务院或市政府批准的有关文件和本市物价部门发放的收费许可证,逐项填写《企业交费登记卡》。收费单位不填写的,企业有权拒绝交费,并向有关部门举报。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来沪投资企业可按有关规定从海外和各地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并可办理本市户籍或居住手续;需要引进留学生和外国专家的,在立项申请、经费资助、经费有偿使用、贷款贴息等方面,与本市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在沪投资企业可委托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来沪投资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本市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可通过职称申报服务机构申请评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工可以参加本市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并向本市劳动部门申请技术等级证书和技师职称的评定。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本市外事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来沪投资企业提供外事服务。来沪投资企业中持有暂住证等有关居住证件一年以上及由本市劳动部门颁发的务工证等有关就业证件满一年以上的管理、技术人员,因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学习考察等需要出国出境,有关部门应按规定及时审批办理有关出国出境手续。来沪投资企业需邀请外国人来沪从事经贸活动等事宜,有关手续参照本市现行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来沪投资企业应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为单位职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并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来沪投资企业职工可按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来沪投资企业职工子女需在本市中小学借读的,可向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办理借读手续,并由所在区、县教育部门安排在附近对口学校借读;其中在沪就读并获得上海高中毕业文凭的应届毕业生,可在本市按上海卷参加统一高考,报考中央部委属院校;已办理本市户籍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按上海卷参加统一高考,享受本市考生同等待遇;已办理蓝印户口等有关手续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按上海卷参加统一高考,享受本市蓝印户口考生同等待遇。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鼓励国内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来沪设立分支机构。
来沪投资企业与本市企业同等享受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家规范的信息、咨询、审计、人才、会计、律师、公证、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鼓励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来沪投资企业可自愿申请参加各相关行业协会,得到相应的服务。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来沪投资企业有权参加本市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各项社会活动。可按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派代表参加市(区、县)的有关参政议政活动,并可参加本市各类先进,模范的推荐、评选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市政府协作办作为市引进内资工作的主管部门,做好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工作;区、县政府协作办负责本辖区引进内资工作。市计委负责有关政策的综合协调。工商部门负责来沪投资企业的注册登记等服务工作。本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落实责任人员,设置服务电话,帮助来沪投资企业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本意见自修定之日起施行。市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和各区、县政府可依据本意见的精神,修定或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对内开放 篇3
通过两年左右力度空前、更彻底、更市场化的综合治理,问题丛生的证券业驶入了健康发展的新轨道。下一步,面对迫在眉睫的外资投行和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面对越来越全面开放的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加快对内开放将成为证券业大转折后的新挑战。
证券业大转折后面临新挑战
这两年,证券业进行了中国金融业从未有过的、彻底市场化的风险处置。其他金融行业如银行和保险的风险处置大多为政府注资予以挽救,真正的退出机制不曾出现过。自2005年7月29日开始的证券业综合治理,则不仅有汇金、建银注资,而且进行了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以及强制性的停业、托管等措施,风险处置的力度更大、更彻底,证券公司的历史遗留风险在短时间内得到化解。
在综合治理中,优质证券公司得到扶持,证券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5年前五位和前十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3%和31%,这一数据在_2006年1.7月分别提高到32%和44%。创新及规范类证券公司数量集中到40家以内,结束了百余家证券公司同质生存的状态。截至2006年1月底,创新及规范类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占全行业的57%,净资产占60%,营业收入占51%。
当前,证券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活跃期。集合理财、资产证券化、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与权证等衍生品业务的推出,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在筹备之中,高风险的新兴证券行业不再危机重重,其赖以生存的行业信誉得以回归。社会资金和人才正向证券公司回流,证券公司新开办的集合理财和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吸收了几百亿元的社会资金;新开户数不断增加;证券公司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和金融债;上市证券公司及其相关投资品种受到投资者追捧。
综合治理让证券业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肌体,但面对外资投行和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中国的证券公司,特别是大型优质证券公司还要更快做大做强,因此,加快对内开放成为必然,这也是证券业大转折后的新挑战。
对外开放压力加大,国内券商需要“野外生存训练”
在国内各金融行业中,银行业的开放程度相对最高,证券业最低。2006年底开始,外资银行可以法人身份在国内开展包括零售在内的全方位业务;外资只能以合资方式经营寿险,并且比例不得高于50%,外资财险公司不能经营法定险;外资也只能以合资方式经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但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3%、49%。
面对越来越全面开放的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证券业不可能永远维持这样的开放尺度,在金融业最大的一块——银行业——全面开放后,证券业也面临进一步开放的压力。眼前,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快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总是挑起金融准入的争端或谈判就是例证。
证券业在中国金融业中最弱,更经不起外资冲击。证券业资产在金融业中几乎可以忽略,2005年,银行业在金融业资产中的比重达88%,保险业为4%,证券业不到2%。从个体资本实力看,2005年底,整个证券行业的净资产为504亿元,排名前三位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的净资产分别为56亿元、34亿元和27亿元。2006年,中信证券完成增发之后,净资产刚过100亿元,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2005年底的净资产分别达到了2570亿元、2877亿元、2555亿元和808亿元,规模之大也是证券业不可比拟的。在发达国家,证券、保险、银行可以说是三足鼎立。2005年,三大国际投行美林、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净资产分别为329亿美元、292亿美元和263亿美元,远远高于国内证券公司。况且,国际金融机构拥有长达数百年的市场制度优势、丰富的管理经验,其全面进入中国证券业后,国内证券公司的境况可想而知。
由于中国实行分业经营,本土证券企业在与外资同行竞争中处于天然劣势。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可以从事商业银行、证券甚至保险业务,像一个完整的机器,而国内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像一个个被拆分的大零件。单个的零件是无法与一部机器竞争的。目前,国内银行、保险公司已被允许涉足其他金融业务,但证券公司的经营范围仍没有放开,由于被分业经营及监管捆住了手脚,本土证券公司处于欲飞不能、望洋兴叹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对证券业一味保护,是培养不出世界级优秀企业的。东亚各国和中国开放的实践表明,哪个产业越是及时开放,就越能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越能及早创出本土品牌。圈养动物只有放生到野外,才能恢复天生野性,增强生存能力。所以,对内进一步开放,让国内证券企业经受野外生存训练,才是对其真正的保护。而对外开放也可以让我们借助外力打破原有体制的限制,推进对内开放,借外推内或许是我们现有制度下不得已的选择。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如此地互相关联,使得我们必须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客观更系统的理念提出迎接开放的对策。
证券业应做中国金融业市场化的先锋
国内证券经营机构或监管部门,不应将眼睛只盯着对外资设立什么门槛,而应以超前的思维,以较理想的或国际化的制度为目标,关注于自己,关注于我们与市场化运行机制之间的差异,并着力于一个一个地解决这些自我束缚的条条框框,证券业才有可能与外资站在同一平台上自由竞争,并迅速增强竞争力。顺应市场而不是违反市场机制的强大才不是扭曲的,才会长久。市场化会有风险,但并不是政府部门的过失,以可能有风险不推进市场化,政府部门的过失更大。对此,理论界及实务界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相当的宽容度,要对政府的职责界定有清晰的认知。
首先,市场化进程落后的证券业,要取得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需要全新思维。中国证券业相对弱小,与年轻有关,但制度约束或压制也是重要原因。股票市场应该是最市场化的,其市场化应体现在发行、上市、交易等各个方面。但目前,股票发行时主承销商并无自主批股权、股票发行仍是审批制、交易所并未真正实现理事会管理,这种非市场化管理模式是资本市场大发展的阻碍。而资本市场需要更快发展,已经成为经济转型、银行风险转移、金融体系健全的核心要素。在这样的共同期盼下,证券业理应走在中国金融业市场化及对内开放的前沿,以更超前的理念,更全局更系统的眼光,考虑股票及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开放。目前来
看,银行业、保险业市场化步伐似乎更快,如银行间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市场更开放、更市场化的建设甚至一度吸引企业离开了股票市场,保险公司放开投资渠道、纷纷大笔投资银行证券的雷厉风行的举措、银监会放开银行及信托产品创新的行动,都让证券公司羡慕不已。证券业小而弱,要加速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就不应跟随其他行业,而只有引领其他行业,才能确立证券业在资本市场壮大中当仁不让的地位。未来,银行、保险、证券的竞争中谁更市场化运作,谁创新力度更大,谁就是金融业的强者。
其次,证券业的对内开放或进一步市场化,需要在政策上提供条件。具体来看,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1、加快创新步伐,让市场化回归资本运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股票发行、金融产品审批实行真正的备案制;允许证券公司批股,让证券公司成为做市商:推进证券公司所有制形式创新,增加合伙制等形式;允许证券公司进行彻底的市场化薪酬激励制度;允许证券公司多地上市等等。
2、证券业要率先综合经营。银行保险已经开始综合经营,证券业虽然弱小,但能否也投资银行保险?只要放开经营,让市场选择,未必不会有蛇吞象的可能。
3、尽快消除政策导致的国内金融机构低国民待遇现象,如国内证券公司的海外机构竟然没有QFII申请资格,国外的金融机构倒可以;国内证券公司不能直接投资,国外金融机构的投资却在法规监管之外。
4、推进证券公司业务国际化,支持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去。随着证券公司的客户及其行为更加国际化,到国际市场开展业务是成就强大中国投资银行的必要一步。有关部门应支持国内证券公司开展全面的境外业务,打破国内证券公司开展国际业务的各种限制。具体手段可能有:(1)国内企业到国际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中资证券公司应作为主承销之一,韩国证券市场就有类似规定;(2)国外企业到国内发行股票或债券,中资证券公司也应当作为主承销之一;(3)对国内证券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实行税收优惠:(4)鼓励国内证券公司在国外进行各种投资、购并;(5)鼓励国内的QDII优先选择国内证券公司在海外的经纪网点;(6)支持国内证券公司的研究人员取得境外业务资格。
加强对内对外开放促进速丰林发展 篇4
进入新世纪, 国家提出“分类经营、分区突破”和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现代林业发展战略, 广西被列为全国重点速丰林基地建设省区之一。广西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将速丰林建设作为加快广西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 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观的具体行动, 作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加快发展速度。2001至2008年8年间, 广西新造的速丰林面积达到1 728万亩, 其中良种桉面积达到1 347万亩。以桉树为主的速丰林发展飞快, 几年时间, 异军突起的桉树林遍布广西全境,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地、从高等级公路两边到纵深的穷乡僻壤, 到处都见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桉树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把发展速丰林作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
广西具有发展速丰林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从自然条件来看, 广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与巴西等速丰林发展大国同处低纬度地区,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 年降雨量达1 500毫米左右, 林木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广西林地资源丰富, 林业用地面积2.26亿亩, 列全国省市第五位, 名居南方速丰林发展重点省区第一。从速丰林栽培技术来看, 广西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国外引进桉树等速生树种, 速丰林良种繁育和栽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特别是90年代就选育出了东门巨尾桉等桉树优良品种, 年生长量最快达到4m3, 年高生长达到5m—6m甚至10m, 4—5年就可以采伐。
但是, 一直到上个世纪末, 广西的速丰林发展步伐缓慢, 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没有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00年, 全区林木蓄积量平均每亩仅3 m3左右,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 是全国平均数的60%;全区速丰林面积不足1 000万亩, 占林业用地面积不到5%, 年均仅营造20万亩左右。这些都与我区发展林业的潜在巨大优势极不相称。如果仍按照以往的发展模式和速度, 不仅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 而且将拉大我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严峻的现实要求广西林业必须加快发展, 也只有加快发展速丰林, 才能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森林资源, 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 进而带动林产工业迅速崛起, 提高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 自治区党委、政府抓住国家林业战略布局调整这一有利时机, 决定将林业产业作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计划“十五”期间新增速丰林面积1 000万亩,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林浆纸、林板一体化产业。因而自治区林业局确定把速丰林作为广西林业“十五”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心, 作为广西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切入口和着力点, 大胆提出全区“十五”和“十一五”都分别新发展1 000万亩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的宏大目标, 一年新种200万亩, 相当于“九五”年均新种面积的10倍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二、政府引导, 政策扶持, 着力营造发展速丰林的宽松环境
为加快速丰林的发展, 全区各地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制定科学规划。为了确保重点, 突出优势, 我们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定向培育的原则制定科学规划, 其中, 桂南、桂东重点发展桉树、相思、红椎、柚木;桂北、桂西重点发展耐寒桉、拟赤扬、西南桦、任豆、杂交松等。广大业主根据科学的规划营造速丰林, 有效地降低了因盲目选择树种而带来的风险。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 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批转了《自治区计委、财政厅、林业局关于加快广西速生丰产林发展的意见》, 制定了《关于沿海地区林浆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鼓励以集约经营方式, 发展速生丰产林。对速丰林造林项目, 林木采伐计划指标专项安排, 采伐计划实行单列优先安排;减半征收林业“育林基金”;允许速丰林造林项目所产的木材直接进入市场流通, 实行产销见面;对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的速丰林造林项目, 自治区按年利息额的30%进行贴息;经评估机构评估、产权明晰的林地、活立木, 允许作为贷款抵押。各地党委、政府对速丰林建设也十分重视, 制定和落实了不少优惠措施, 积极为业主做好造林用地落实、种苗培育、树种选择、解决低产林改造所需的采伐指标等服务工作。特别是在国有林场、企业及大户的造林服务上, 做了大量工作, 有的地方还专门成立了重大速丰林造林项目指挥部, 实施项目造林“一把手”工程, 大大增强投资者投资造林信心。三是清理阻碍速丰林发展的有关文件、规定。广西结合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有关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 积极开展法规政策性文件清理, 重点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自治区已下文取消地方制定的各种收费项目, 自治区林业局也在职权范围内废止了和修改了10多个有关收费和行政审批文件。同时, 自治区还修改完善《广西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广西森林管理办法》。通过法规政策性文件的清理和修改, 为广西速丰林的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四是实行奖励政策。为鼓励各地林业主管部门抓好速丰林发展工作, 自治区林业局决定从2002年开始, 对完成年度速丰林造林任务好的市林业局, 按每亩一元的标准给予奖励。仅2003年就兑现2002年度奖励160多万元。五是狠抓政策落实。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加快速丰林发展的决策, 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沿海地区林浆纸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动员大会, 区林业局自2001年以来, 先后在北海、玉林等地召开了五次针对速丰林发展的现场会,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对速丰林发展的认识, 统一了思想, 强化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大速丰林发展的宣传, 把速丰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广阔市场需求及速丰林的扶持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做到家喻户晓。
三、向各种所有制开放, 多种模式经营, 多经济成份参与, 多元化发展速丰林
通过实行优惠的政策和措施, 大大调动了广西全社会参与营造速丰林的积极性, 打破以往主要由林业部门造林或林业部门提供种苗群众造林的局面, 多种渠道的资金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股份制等方式, 源源不断地投入到速丰林建设上来, 形成多元化发展速丰林的良好格局。一是生产经营模式多种多样。速丰林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龙头企业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林场+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机制, 一些企业业主还开始探索订单林业。此外, 在区直高峰林场还出现职工营造速丰林实行招标承包、风险抵押, 承担投资的还本付息、交纳土地使用费、税金等全部责任的“国有民营”模式, 比一般的承包更有效地调动造林者的积极性, 这种模式成为广西国有林场改革的一个新亮点。二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份成为速丰林建设的主力军。速丰林建设出现了国有、企业、外商、集体、个体以及机关干部等各种所有制竞相参与造林的大好局面。目前, 广西新种的速丰林, 80%以上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三是区直国有林场在速丰林的发展中起到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广西有13家自治区直属的林场, 经营面积570多万亩, 虽然只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2.5%左右, 比例很小, 但在速丰林发展过程中却发挥着主力军和中坚力量的作用, 是点燃全区广西速丰林热潮的主要火种, 13家区直林场2008年底拥有的速丰林面积356万亩, 其中良种桉面积80%以上, 良种桉速丰林面积是2000年16倍以上。356万亩的速丰林中, 场内面积为157万亩, 场外面积199万亩, 超过场内面积。
四、加强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林浆纸项目, 为速丰林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广西是全国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林板一体化产业、林脂一体化自然和社会条件最为优越的省 (区) 之一, 因而我区确定把林浆纸一体化和林板一体化产业作为林业“十五”发展重点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导下, 我区积极引进外资, 建设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目前已有三个大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正式落户广西。一个落户北海, 由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作主要投资方, 简称北海林浆纸项目;一个落户在钦州, 由印尼金光集团作主要投资方, 简称钦州林浆纸项目;一个落户梧州, 由香港理文公司作主要投资方, 简称梧州林浆纸项目。三大林浆纸项目, 总制浆规模390万吨, 总造纸规模500万吨, 总原料林基地1 195万亩, 总投资规模将超过830亿元。2008年三大项目已落实原料林基地389万亩, 其中大部分已完成造林。日本王子公司、香港嘉汉等十几家外资先后来广西营造速丰林。
五、依靠科技创新, 狠抓技术推广, 为速丰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速丰林发展过程中, 广西一直十分注重林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一是做好良种选育。一方面引进选育外来树种。广西东门林场通过从国外引种, 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全国著名的桉良种繁育生产基地。近年来我们又成功引进马占相思、厚荚相思等新的速丰林树种, 并在良种选育和组织培养繁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 积极发展乡土速生树种。我区在大叶栎、西南桦、拟赤扬、任豆等速丰林栽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二是狠抓种苗工程。从1999年以来, 我区先后投入8千多万元实施种苗工程, 重点建设26个国有苗圃, 7个良种基地, 5个采种基地, 新增育苗能力2亿株。现在全区每年培育的容器苗、组培苗占总育苗量的50%以上。三是加大科技示范和推广力度。自治区在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 重点抓好桉树、相思等速丰树种的试验示范。同时要求全区每个市、县都要试验几个树种, 办好一个100亩以上的速丰林示范点, 并规定未经试种成功的速丰林树种不得大面积推广。四是提高造林质量。各地注意对现有的先进林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 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方法, 使用ABT生根粉和保水剂以及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同时, 严格执行造林检查验收制度, 我区制定了《广西各主要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生长量暂行标准》、《广西速生丰产林造林检查验收试行办法》, 对从炼山到整地、造林、抚育施肥等每一道造林工序都要经过检查验收, 发现不合格的一律要返工, 从而有效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确保达到速生丰产目的。由于科技的广泛推广应用, 速丰林建设实现当年造林当年成林, 3-5年就可以采伐, 变现周期大大缩短, 经营成本大大降低, 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 一个轮伐期内桉树蓄积生长量由2000年前年生长量不足1m3提升到1.5m3, 高的达到4 m3,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六、敞开林业大门, 广纳信贷资金
广西下大力气抓林业贴息贷款, 下大力气解决林木抵押贷款办法问题, 引进世行贷款1亿美元, 牢牢抓住信贷资金这个产业发展资金的最大来源。一是加强与农业银行的沟通, 加大林业治沙贴息贷款的落实力度, 联合出台林木资产抵押贷款办法, 2001年以来农业银行速丰林贷款余额由1亿多元, 提升到现在20多亿元。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沟通, 使国家开发银行的首个和次个速丰林贷款项目落户广西, 这两个项目分别为高峰林场的速丰林贷款和三威公司的原料林基地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广西速丰林贷款余额现在超过10亿元。从2007年开始, 广西开始实施世行贷款1亿美元项目, 这是广西地方世行贷款项目, 营造的速丰林面积超过300万亩。
七、调整结构, 统筹兼顾, 保障速丰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