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策略(精选12篇)
开放策略 篇1
目前不难发现幼儿园“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忽视自我学习能力及其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小学化的现象特别严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优化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格局,才能使幼儿教育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又能促进人类个体潜能的开发,这是幼儿园目前需要研究的方向。
一、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优化教育格局的必备前提。
目前由于职业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不少幼儿教师正处在“厌教,绩效低下,身心俱疲,及其反施于职业引起一系列负面效应”的职业倦怠之中。幼儿园建立有效的“多奖少罚”、“重成功和进步”的“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激励机制,改革“重结果、轻过程,重表现、轻实质”幼儿教师评价制度为:尊重教师,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评价教师的工作;评价的主体、标准、方式方法多元化,适应幼儿教师的个性、学科、岗位间差异;以评价促进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幼儿园发展规划相统一,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园发展目标相统一;科学合理地利用幼儿的信息反馈评价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信念、敏感性和自尊心,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积极有效教育格局的构建之中,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教师良好角色的定位是优化教育格局的关键
如今的幼儿教育,其最根本的问题是“促进幼儿发展”,如何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优化教育格局,让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教育活动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则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整个教育过程则充满民主、自然与和谐,充满创造与快乐。
第一:教师应是幼儿的解读者。由于幼儿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一些信息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而往往通过一些非言语行为,如动作、眼神、表情等传递,需要成人不断用心去理解。。教师学会解读幼儿,就能看见幼儿的思维、理解孩子、赏识孩子,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教师在学会解读幼儿的同时,自己才愿意向幼儿学习,愿意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成长,也只有在这种心灵的交汇,情感的互动中,幼儿才能积极表现自己,逐渐形成一定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才能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构建有效的教育格局。
第二,教师应是良好环境的创设者。要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教师应视幼儿为“独立的人”,要一切从幼儿的权利和需要着手,以积极的情感、朋友的身份为幼儿营造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激励的心理环境;要在“内容、空间、时间”“三保障”的基础上,多角度、多方位、多功能地营造“开放、多元、动态”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参与和利用环境创设的同时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刺激,让幼儿从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直接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应是幼儿的扶持者。在活动中教师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和“开放性问题”,诱发幼儿主动做到“五勤”:勤思(解疑难)、勤动(自主操作)、勤质疑(找规律)、勤解疑(想思路)、勤交流(讲结论),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认知结构经历的变化,自主建构知识,让幼儿在与环境、情境、问题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培养幼儿自我发展(学习)的能力,教师“管理者、指挥者、裁决者、灌输者或传授者”角色的转变是优化教育格局的关键。
三、幼儿自我效能感是优化教育格局的保障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幼儿对他人和世界都很信赖,非常乐于探索周围世界,积极与教师互动。通过建立安全信任的师幼关系,建立积极的人性观,承认幼儿是积极的、发展的、向善的,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并通过“关系和态度至上而不是知识技能至上”观点的改变,珍视幼儿,无条件地接受和信任幼儿,促进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同时为幼儿提供最近发展区内的适宜帮助,激发幼儿尝试与探索的动机和行为,在幼儿取得成功后给予及时强化,帮助幼儿积累成功的经验,并发挥评价的改善功能,以发展的观点对幼儿进行重新评价,为幼儿提供新的改善机会,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幼儿的主体意识,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是优化教育格局的保障。
综上所述,只有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幼儿的解读者”、“良好环境的创设者”、“幼儿活动的扶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注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才能把奠定人生基础的幼儿教育做到最佳;才能把我们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知识所认同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原则渗透到幼儿教育实践中去,才能有效促进开放、民主、和谐教育格局的进一步优化,才能在教育的目的性与幼儿发展的可能性之间谋求平衡发展的适宜性教育,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
开放策略 篇2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而合理、构思新颖的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充满人文氛围。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核心有效的课堂。本人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出发,探索性地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新的课堂管理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的改变正是常规教学中最活跃的成份,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由积累性向创新性教学的转变,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开放性教学因运而生。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设计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内容的开放设计体现在,以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本,设计基于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无目的的操作介绍和单调的技术性说明。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从以前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同样信息技术课不是教学生某一种工具软件的具体用法,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淡化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设计首先应体现在淡化教材上。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型学科,其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说没 有哪一门学科的教材像信息技术教材那样频繁更新。因为信息技术始终在不停地发展,其教材也应不断更新。因此我们尊重教材,但不照本宣科,在实际教学中,应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例如在“文字处理”教学中,现行教材中列举的是Word,但实质上为何一定要区分Word和WPS呢?我们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处理技术,能够用它处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文字。用Word和用WPS同样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使学生千篇一律地会用Word而不知WPS为何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淡化教材,教会学生文字处理的实质性技术,教学中可以辅助学生尝试WPS的操作,从而让学生领会各种文字处理软件对字处理的主要方法都是相近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两种软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比较不同点,进一步理解技术的实质,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让学生理解信息处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内容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学生才爱学,乐学。教学中侧重实用创作而避免教条式的说教,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题:任务的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避免呆板的照本宣科,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觉理论其实并不枯燥。使学生体验到玩计算机的快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可表现在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方面。如Word中的文章可结合语文课本中的短文;Excel中的数据分析可结合数学中的统计初步 知识,尽量淡出信息技术课的形象,淡入其他学科形象。增强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如结合学生的演讲比赛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绘制“环保”题材的宣传画等,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注入新的“血液”。
二、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基于此,本次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应该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主动学习,学习如何组织和建构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资料,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教学策略的开放设计。
1、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原则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具有积极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例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设置一些具体的任务,规定一定样式的墙纸、屏保程序、机器日期等让学生设置;学习字处理软件时,组织学生结合环保宣传活动,制作一份电子报刊,让学生在制作的活动中,掌握和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排版功能及图像、表格的处理技术。
2、研究式教学策略
研究式教学策略更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和探索。如:学习Word中的美化文档内容时,让学生研究对文字进行不同的字体、字形、字号、字色等设置方法,研究各种效果的差异,发现、归纳出“设置文字格式”这一操作的具体方法,从而掌握处理信息的技巧。研究式教学策略也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行,如学习Excel时,让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在本年度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结合图表分析成绩的波动情况,研究过程中不强调必须掌握哪些知识,而是让每个同学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而研究具体的方法,结果分析出来了,表格的处理方法也探索出来了,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4 同时又将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发现自己各学科学习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学习状态。
3、个别化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往往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可利用网络或多媒体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CAI课件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自己查阅有用的学习资源,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设计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应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学方法的开放设计关键在于“任务”的开放设置,只有了解任务的意义、目的,把握好任务设置的方法,创设真实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设计和编排开放式的“任务”,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1、符合学生特点的“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良莠不齐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差异。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 发,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基本任务和一个创新任务,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任务,而能力强的同学又可以在创新任务中发挥自己的特点。这种开放式的任务体现在既保证了基础,又发展了个性。
2、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设计
设计开放式的“任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在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面应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产生学习迁移。
3、创设教学情境的“任务”设计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学习者带着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及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感兴趣的“任务”时,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因此,教学设计的“任务”不应拘限于教材,应当切合实际,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开放式的,能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4、激发学生求和欲的“任务”设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释疑的情境,使其生理上处于悱愤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积极心理状态。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出任务后,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完成任务的每一步操作过程,而是分析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而临的任务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奋,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强烈欲望。探求欲被激发出来,思维便会更敏捷,联想也会更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解决任务的乐趣。
5、能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任务”设计
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表现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如:学习画图程序可结合语文课文,设计绘制课文插图的任务,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用Excel图表分析研究数学问题的任务,是综合分析能力的运用; 用PowerPoint完成一个项目的任务,是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多学科中。设计与其他课程相整合的“任务”,是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有效途径。
利用开放性教学这一方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课堂教学应是师生生命中共同的幸福体验。对学生而言,课堂是其探究知识、智慧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是其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对教师而言,课堂是其生命价值得到根本体现的场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参考文献】:
[1]苏秋英.浅谈信息技术科的开放式教学.江城学校风采,2004.3期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数学开放题 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117-01
开放题具有三个特点:结论的多样性、条件的完备性以及解题策略的多角度性。基于数学三维课程目标,为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应该重视开放题的教学。
一、开而不散,培养能力
开放题并不存在思维和解题方法的随意性、任意性,而是指题目条件不充分、也没有确定的结论,如此引出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得出结论开放的问题。实施开放题教学应该制定科学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掌握知识与方法。通过创设实际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故事情境等,引导学生创设数学模型,展开猜想、假设与验证的整个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发散、互助交流、探究实践,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
例如,“如何判定两三角形相似”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由“全等三角形”进行类比推理,鼓励学生展开开放题探究过程。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站在边与角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已有认知基础,实施互助交流、探索实践、总结分析。结合全等与相似的定义,分析出全等是大小和形状都相等,而相似是在形状上相等,而大小可以不等。通过围绕问题展开条件假设、猜想验证,结合全等三角形判定的SSS、SAS、AAS、ASA、HL这五种判定方案,得出两角对应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平行、三边对应成比例等情况下,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在开放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维发散,自主思考、类比分析、综合总结,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与科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注重过程,强化讨论
开放题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互助探究过程,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展开学习,鼓励思维发散、优势互补、相互补充与完善。开放题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能只关注现阶段学生是否能提供完善而正确的答案,应该注重学生在分析理解、寻找思路、制定方案、归纳总结过程中是否能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实践探究与拓展分析。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与讨论过程中来,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分析、思考、猜想、验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
例如,对于“ax2+bx+c=0”这一方程根的解,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开放题角度分析问题,重视讨论过程,引导学生全面讨论。首先分析若a=0,则为一元一次方程,而a=0,b=0且c≠0时,无解;a=0,b≠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有一根x=-c/b;a≠0,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根与△=b2-4ac有关,若△<0则无解;若△=0,则有同一解;若△>0则有两个不同解。同时,对于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理清定义域,划分x的取值范围,并讨论解的可用性,由此得出正确的答案。对于开放题的解答,要重视过程分析,强化细致讨论,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合理分析、綜合归纳,通过猜想、验证、总结,得出正确答案。开放题教学需要重视学生讨论过程,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与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科学素养。
三、及时总结,发现规律
开放题进入尾声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已经运用了各种解题思路与解题策略,结论也呼之欲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知识内在规律,并实施拓展实践。总结是开放题教学画龙点睛的环节,应该对同类型问题进行定义、方案分析,以及解题思路、思考模式、注意事项的归纳,得出规律,并分析实际应用中如何应对该类型问题。教师对学生总结过程进行点评,查漏补缺,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
例如,学习“有理数”相关知识,教师设计“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开放题探究活动。结合开放的条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设正面向上为1,反面向上为-1,若开始有奇数(偶数)张牌正面向上,每次翻动奇数(偶数)张牌,一直下去会不会出现所有牌反面向上?”针对这类型开放题,在学生交流合作、深入探究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条件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发现,翻奇数次即为乘以-1,翻偶数次即为乘以1,那么奇数张正面向上为1,到全部反面向上即为-1,由这些知识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奇奇、偶偶、偶奇组合下可能出现全部反面向上,只有奇偶时不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灵活转换思维,巧妙变通,体验数学思维与方法,并由及时总结,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在数学开放题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开而不散、科学安排、注重过程、及时总结等教学指导方案,通过坚持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展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习与交流过程、强化教师示范引导、开放学生思维与方法的开放题学习过程。开放题教学始终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依托,结合数学本质,实施综合性、开放性与发散性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强化学生基础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探究能力。
初中数学开放题型的教学策略 篇4
一、关于数学开放题型的相关认识
数学开放题型具有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问题解决途径开放、灵活等特点, 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空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认为, 条件不完全、结论未确定、设问方式开放多样、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探索的数学问题都是数学开放题。通常来说, 数学开放题型的开放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条件开放, 即问题条件不充分
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对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行探索。例如, 给8㎡+2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 问题就是让学生填入一个正确的单项式。
⒉结论的开放, 即问题没有确定结论或者结论不确定
此类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 探索归纳结论, 然后对结论进行证明。例如, 已知圆O的直径为AB, D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 且BD=OB, 点C在圆O上, 角CAB的度数为30。要求依据给出的已知条件, 写出三个结论。
⒊解题方法的开放, 即问题的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多样
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例如, 有一块三角布料, 其中角C为90度, AB=BC=4, 如果从该三角形中剪出一扇形, 要求使扇形边缘都在三角形边上, 与各边相切, 请设计图案并计算扇形半径。
开放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规律寻求结论。此种题型要求学生自己发现探求规律。
4. 存在性问题的开放, 即根据已知条件探索结论是否成立。
二、针对数学开放题型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数学开放题型是数学思维的一种载体, 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能够抓住数学开放题的特点并加以利用, 对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的教育理念。
1. 在数学开放题型学习中, 将整个探究过程作为学习目的
在原来传统的封闭式题型中, 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 要求学生的最后答案与标准答案相符。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相比之下, 数学开放性题型则摆脱了各种条条框框的禁锢, 注重设计问题的探究过程, 要求在问题设计时, 考虑到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手段对问题进行形式上的改变, 研究在整个解题过程中, 学习者的能力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提高。教师在数学开放性题型的教学中, 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对标准答案的讲解的观念, 将整个探究过程作为学习的目的。
2. 在数学开放题型学习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问题的解决,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主动探索, 善于发现新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 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理论结合实际的意识和总结能力。
3. 在开放性题型的学习中,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因为开放性题型灵活度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制宜,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与难度, 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学生可以在学习中, 突出个性, 在探讨交流中学会合作。
高考英语半开放性作文应对策略 篇5
近年来,书面表达的命题内容更加注重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情景交际。命题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大有半开放性的命题趋势,留给考生发挥空间也就相对比较大了。如何在较短的复习时间里搞好书面表达的专题训练呢?本文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认真审题,把握所有信息。
以2009年湖南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此次书面表达属于半开发性作文,要求考生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给朋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件发生在课堂上难忘的事情,并就此事写出自己的感想。
第二、确定体裁,把握行文格式。
考生确定要写文章的体裁,并迅速组织写作素材,思考行文格式。例如:写记叙文时,考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典型材料(如一个生活侧面、一个精彩场面、一个动人片断)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写作时,记叙文的六个要素一定要清楚:时间(time)、地点(place)、人物(people)、事件(event)、原因(cause)和结果(effect)。以2009年湖南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写作的素材应该是“发生在课堂里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地点自然就是在教室里,时间应定格在过去,短文时态也就为过去时态,人物是老师和学生。对事件发生后的感想,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难点,也是体现写作的开放性特点,这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方面。考生一定要仔细斟酌,“感想”发挥得好,一定会为文章增色不少。第三、罗列提纲,思考表达方式。
经过审题,考生要列出写作的要点,找出恰当的表达方式:用哪些词语、句型比较合适,用哪些时态会比较好,用何种语态,为了保证语句过渡词和过渡句,等等。这些都是动笔前要考虑清楚的。
第四、组织语言,展开写作。
写作时,运用熟悉的英语词汇、句型等,对于没有把握的地方,要灵活变通;要尽量运用多样化的句式,注意长短句的结合、简单句和复合句的结合;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过渡要自然;还要注意书写规范,做到卷面干净,字迹清晰。
第五、认真检查,查漏补缺。
检查语法是否真确,标点、拼写是否有误;检查句式结构有无变化,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是否得当;检查词汇是否太小,是否出现同义词或词组重复过多的情况。总之,要夯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打好坚实的基础,提高准确应用词汇和正确使用句型结构的能力,以及语句的组织衔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范例】
请你按照下面所提供的内容,以“My mother”为题,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⑴对母亲的介绍。
⑵描述一件母亲做的让你感动的事情。
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思路点拨】
审题:记叙文。
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参考提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罗列。
⑴农村妇女,40多岁,没上过学,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省吃俭用积攒学费,关系你的学习情况,为了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总是竭尽全力来照顾你。
⑵听说母亲病重,回家看她,她依然带病劳作,为我做新衣,感动得流泪。
⑶母亲善良、勤劳,值得尊敬和爱戴。
表达方式:
⑴要用到的词或词组:a village woman ,in her forties ,school education ,knowledge ,encourage ,making new clothes ,kind and hardworking ,be moved to tears 等。
⑵要用到的句型:find sb.doing sth.,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so…that...引导的结果主语从句,the moment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等等。
【参考范文】
My mother
My mother ,a village woman ,already in her forties ,has very little school education ,but she knows well how important knowledge is to the young.So ,she often teaches me how to get along with my studies and encourages me to study hard.My mother cares well about me so much that she doesn’t let me do much housework ,so I can spend more time on study.Once informed that she was badly ill ,I rushed home to see her.When I got home at night ,I found her sitting in bed making new clothes for me in the poorly lit room.I was moved to tears the moment I saw her weak figure doing anything she could for her daughter.Such is my mother ,a kind and hardworking woman that I will respect and love her for ever.【高考模拟题】
学校即将举行以“Turning a bad mood into a good one ”为题的英语作文比赛。请按下列要求写一篇120词左右的记叙文。
⑴发生的具体事情。
⑵对你的心情有何影响?
⑶你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开放策略 篇6
关键词:开放教学;感动;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43-01
曾有人问: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追求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那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呢?
我们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也有待获得培养,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教学”为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开放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的指导下,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还要放眼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既应被视为一个结果,更应被视为一个过程,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把数学作为一个过程去组织有关的学习活动。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式过程。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要感动学生学习数学,我们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要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的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学生一次次在互动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并获得积极体验。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数学的体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再创造”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让他们感受“直接”。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数学教学应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设计开放式的课堂练习。传统的练习往往因其机械、重复或难度不适,而使学生有枯燥乏味之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有着良好的积极体验,能够满足全体的需要,这就要求课堂练习从单一走向开放。教师可出示多层次的习题组,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或分成几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也可通过开放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
三、开放学习评价展示自我让学生成为成功者
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成就感,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乐的,只有这样,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1.开放评价指标。一是要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数学活动,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要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为重点,以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评价为主。三是要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2.开放评价主体。利用课堂内外,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一是学生自评。学生在评价自己对某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时,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学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对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成功,以及情绪上的变化,都较他人的评价更符合实际,更具客观性。正视学生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会更好地体现评价促进数学学习的目的,从而上升为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二是学生互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汇报、答问,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判、质疑;对有异议的问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求得辨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公正、诚实地评价同学,充分体现合作精神。三是教师评价。教师应着眼于全局性、客观性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释与说明学生数学学习中对各知識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为主,要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评价时更要指出学生发展的动态,以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四是家长评价。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时,可以从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面进行。
3.开放评价方式。传统的纸笔考试中,过于强调甄别性、终结性,忽视了评价的激励性和形成性。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开放性问题的思维策略 篇7
开放性问题与科学、生活、生产、环境等真实情境紧密相联, 与传统的封闭性问题相比, 其特点是非常鲜明的:
1.问题内容的新颖性
传统的科学封闭题条件简单, 结论僵化, 解法呆板, 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可套用。而科学开放题, 来源广泛, 涉及生活、最新科学技术、环保等, 条件复杂, 结论不定, 解法灵活, 无现成的模式可套用。
2.问题形式的生动性
科学开放题的问题形式, 有的追溯多种条件, 有的探求多种结论, 有的找寻多种解法, 有的由变求变, 有的以动带动, 能体现科学气息。
3.解题思维发散性
科学开放题需要解题者综合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类比、分类、归纳、概括、演绎等思维方法, 同时探索多个解决方向, 获得多种结果并选择最佳途径。
4.教育功能独到性
由于问题解决的发散性, 科学开放题为解题者提供发挥创新精神的广阔空间, 对解题者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机遇, 能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 较好地体现新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鉴于上述科学开放性问题的特点, 对开放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相应的思维策略。解决开放性问题的核心策略是将问题中的各要素进行分解, 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进行各个击破, 从而实现开放题的最终解决, 其中心环节和关键所在是优化思维策略。教师必须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以下结合实例讨论解决科学开放性问题的几种思维策略。
一、等效思维策略
等效思维通过变换思维角度, 对题目作适当假设, 或者代换, 或者转化, 使问题得以简化, 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是等价转化思想在科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1
问题:已知A, B, C, D, E, F, G 7种物质, 且A, D为单质, 它们有如图1的转化关系:
试根据上述变化推断A, B, C, D, E, F, G可能的化学式。
评注:因为酸、碱、盐以及氧化物、单质之间不同的反应都可以生成盐, 我们可以将抽象的图示赋予具体的内容, 这一假设为解题者思维的开放和发散提供了某种指向。但学生要找到解题的具体方向似乎并不容易。但题中的提示告诉我们A, D均为单质, 以提示为线索可以打开解题的突破口, 从而简化问题。
根据已有化学知识不难确定A, D两种物质的可能情况:
(1) 两种物质都为非金属
(2) 其中一种为金属另一种为非金属
我们先看第一种情况, 假定两种物质均为非金属, 不妨先假定G为H2O则可得A, D两种物质为H2和O2, 接着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设定的条件来推测B, C, E, F。令A为H2, 则D为O2, 根据初中知识除H2和O2反应生成H2O, 还有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酸和碱溶液反应、某些盐溶液之间的反应也能生成水, 则可得B为HCl、E为金属氧化物、F为碱、C为HNO3。第二种情况的分析思路与第一种思路类似。因而有多种答案如图2:
二、逆向思维策略
沿着题中给出的条件, 按先后顺序一步步逼近结果, 即“由因求果”的思维活动, 通常称正向求解。在许多场合, 这种策略非常奏效。但有时虽有结果而前提不明时, 正向突破无从下手。如尝试从终点入手, 步步回推, 有时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所在。逆向思维是指思维程序与正常情况相反, 不是从原因来推知结果, 而是从结果入手来分析解题思路, 从而得到问题的最终解决。鉴于科学开放题的复杂性, 运用逆向思维来求解某些化学问题 (如推断题、合成题等) 时比正向思维来得更简便, 更巧妙。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开展逆向思维, 努力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
案例2
问题: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 社会上不法分子时常以此进行诈骗活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 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评注:我们可以假设其是黄金, 从黄金的性质入手进行分析:测定其密度大小;空气中灼烧看颜色是否变化;与酸的反应现象如何等。
案例3
问题: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2, CO, H2O (气) , 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依次进行如下处理 (假设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 :
(1) 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时, 气体体积变小
(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 固体变为红色
(3) 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 粉末变为蓝色
(4)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 溶液变得浑浊
由此可以判断原混合气体的组成是: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评注:从 (1) 无法得出气体体积变小的原因是含二氧化碳还是水;通过 (2) 也无法确定CO, H2;但我们可从后两步 (3) , (4) 的现象得出一定含有CO, H2, 从而获得不同的组合答案。
三、类比思维策略
类比是一种科学方法, 问题解决中的类比思维, 关键是找到两个或两类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或相同属性, 并将其中某一对象的另外属性推至另一对象。类比, 不是严格的逻辑推理, 因此要注意其合理性。有些科学开放题中含有的可类比对象的某些属性是明显的, 有的是隐含的, 需要仔细把握。
案例4
问题: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1体积水可以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 。如图3的装置, 烧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 滴管中装少量水, 烧杯中盛水。挤压胶头滴管内少许水进入烧瓶, 立刻形成美丽的“喷泉”。如改用氨气 (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和水也能形成“喷泉”。请写出还能形成“喷泉”的几组物质。
评注:本题是通过比较、分析氯化氢气体与水, 以及氨气与水能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 类比得出某气体易溶于水或某气体易溶于某溶液的物质都能形成“喷泉”实验。因此, 给我们的启发是:只要设法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减少烧瓶内的气压, “喷泉”就能发生。类似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都能形成“喷泉”实验。
四、集中思维策略
集中思维策略是指在解题时将思维的重点放在“显眼处” (俗称“题眼”、“破绽”) , 抓住关键, 一举中的, 并由此突破, 将其他相关的线索串联起来, 形成畅通无阻的思维路线。这种策略一般不按题设的条件小心地从正面开始, 也不是模式化地逆推回溯, 而是集中思维优势向薄弱处进攻, 一旦突破, 便长驱直入, 直至获得问题的彻底解决。
案例5
问题:已知A是钠的某种正盐溶液, 向A加入试剂甲会得到白色沉淀B, 向B加入足量的试剂乙后溶解并放出气体, 再向此溶液加入试剂丙可得到白色沉淀C, 试推断A, B, C与试剂甲、乙、丙可能的化学式。
评注:本题不从结果的整体来思索, 而先抓住题中给的实验现象, 联系有关物质的性质, 从一个熟悉的反应为突破口:即B+乙, 溶解并放出气体。联系初中知识, B必是碳酸盐 (难溶于水、白色) , 然后进行假设乙是HCl或HNO3, 初步判断出一种物质, 再将整个过程联系起来, 进行正推、反推或从中间向前后推, 从而作出一系列的推断, 进而得出结果。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策略 篇8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理论辨析
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仅包括开发工作本身, 还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档案基础工作、档案开放工作、档案利用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关系, 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手段、目的等问题, 以便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
档案信息资源开放就是将一般可以公开的和保密期满的档案信息资源, 解除“封闭”, 向社会开放, 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的手续后, 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 进行开发利用。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策略的制定
(一) 在建设中开发和开放
1、科学调整资源结构, 加强资源整合力度。
如何进行结构调整,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从而适应新时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
(1) 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结构。档案信息结构包括档案资源种类与成分的状况, 所以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的结构应从两方面入手: (1) 增加种类。新时期,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档案工作者应把注意力和收集的重点迅速转移到反映社会全面生活的档案材料上来, 改变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成分单一的状况。注意收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对外贸易 (包括倾销与反倾销、索赔与反索赔、补贴与反补贴等活动) 、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知识产权、商业信息保密、产品检验检疫等工作中所产生的档案以及“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资产重组企业、境外企业、破产企业、私人家族所形成的档案; (2) 增加成分。在收集档案时, 既要收集党政机关的档案, 也要收集事业及基层单位的档案;既要收集国有企业的档案, 也要收集民营企业的档案;既要收集公务档案, 也要收集私人及家族档案;既要收集行政管理的档案, 也要收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的档案。
(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指档案信息的整理与组合, 如何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 就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新时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整理, 包括档案的基础性整理, 即通过系统化和编目工作, 保持档案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固有联系;档案的研究性整理, 即通过编纂加工,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 使信息价值得到升值, 从而在资政、育人、存史等方面发挥独到的作用;二是新时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组合, 是指根据整合的目标, 采取法律、行政、技术、舆论等方面的措施, 使国家档案资源在结构上趋于合理, 在配置上趋于优化。调整档案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成分, 保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藏优势, 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本区域形成1+1大于2的整体优势 (服务能力) , 以及档案事业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的贡献率 (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成效) 持续提高。
2、加快数字化进程。
针对目前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较低、档案网站信息匮乏的现状, 加快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丰富网上信息内容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1) 目录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数字化, 必须以目录信息数字化为前提, 其实质就是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是严格规范档案信息的著录标引及其机读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 科学选定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
(2) 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全文数字化的技术实现分两种情况:如归档文件本身就是某种文本或图像格式的电子文件, 只需将这类数据按规定转换成规范格式, 然后按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入档案全文库, 建立全文检索系统;如归档的文件是传统载体的文字或图像, 这类文件在转化为数字化文件时可选择以扫描图像方式存储、以文本方式存储和以文本连接扫描图像方式存储三种模式。
(3) 数字化档案的采集。进行数字化档案的采集时, 不仅要对档案信息的全文信息内容进行采集, 还要对数字化档案的相关信息, 如档案的元数据 (电子文件的软硬件信息等) 、背景信息 (电子文件产生的背景) 、相关日志 (电子档案产生的时间) 等都一并进行采集, 并实施前端控制。
3、改善检索功能。
档案检索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存储和根据需要进行查找的工作, 它是开展提供利用工作的基本手段, 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 改善检索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增加新的检索功能。网络环境下,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各种加工是对档案检索功能的一种改善, 利用信息技术将档案著录与标引完成, 在档案进行检索时, 使档案信息的查找更加准确与便捷; (2) 利用先进的检索技术。目前普遍利用的先进检索技术主要有两个:全文信息检索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4、尽快建设档案门户网站。
档案门户网站是一张巨大的网, 其中可以包含中国各级各类的省级档案网站, 当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上传到网络上后, 档案开发人员不仅可以通过档案门户网站查找档案, 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来发布档案开发成果。不同地区、不同的档案开发人员都可以将自己的档案开发成果上传到网站, 而利用者也可以不分地域、不分时间地利用档案成果, 这不仅简化了档案利用的手续, 也可以通过点击率或下载次数, 作为档案成果受公众的欢迎程度作以评价, 加以比较, 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以竞争促发展。
(二) 以开放促开发
1、制定可操作的开放规则。
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开放档案的程度及方法做出了规定, 但有些不大具体, 对于细节问题还应深入探讨, 全面制定规章和细则。
制定操作性强的档案开放规则。首先, 应因档案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档案开放年限, 公文、经济、技术、军事的档案开放年限就不应该一概而论;其次, 虽然在制定档案开放限度时, 会因密级的不同而不同, 应及时对限制开放的档案进行鉴定;再次, 应该根据社会当前的发展形势、社会的热门趋势来确定档案的开放年限;最后, 就是指规则的详细程度, 对于开放规则也要像法律一样, 依不同情形制定出不同的实施办法, 对每一类型的档案都要分得很清楚, 并且要制定不同级别的档案工作人员审查不同级别的档案, 将责任落实到人头。
2、对开放档案进行深层次开发。
对已开放的档案进行深层次开发, 主要有两个途径: (1) 挖掘开放档案的新价值。档案信息在对社会各行业开放的同时, 也参与了各行业的社会活动, 必然会推动该行业和社会产生新的价值, 档案管理人员就应该积极将其挖掘出来, 从而也体现了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的升华; (2) 扩大开放档案的信息功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现行文件的提供对象一直局限于文件的形成者。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的民主化意识提高, 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现行文件中包含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房产经济、养老保险等公共信息, 它必须向社会开放, 而档案部门应该把这项工作作为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新内容加以重视, 并承担起这项工作。
3、积极稳妥地进行网上传播。
网络作为现今社会传递信息最为快捷的方式之一, 逐渐被运用到档案信息的传递中来。但从目前来看, 网络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运用, 并不如传播其他信息那样普遍。在新时期, 对档案信息传播要求快速、便宜, 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节奏, 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快速进行, 因此保证档案信息网上传播的快速及安全,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多种开发方式相结合。
档案的开发方式, 是进行档案开放和深入开发档案信息的保证。开发的方式如何, 直接影响到档案开发人员的开发结果和利用者的利用率。
1、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结合。
对于传统的、可以很方便或是易于数字化的档案, 其中包括近现代形成的一些档案, 例如以纸质、胶片、音像、磁带、光盘为载体的档案, 可以依据相应的转化方法与转化格式, 将其转化为PDF等电脑可以识别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将档案进行现代化的档案信息开发、传输, 最终能够上载到网络、或储存到数据库里提供利用。而对于一些年代较久远不可以运用现代开发方式对其进行开发的档案, 如体积较大的实物档案、一些年代较久远的宣纸载体的档案等, 提供利用的方式只能是进行实物展览等。因此, 传统档案的开发模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现代档案开发方式并存, 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2、公益性方式与商业性方式结合。
档案信息是社会的公共记录, 社会公众对档案具有很强的公共需求, 并且提供公共服务是档案部门的义务, 因此档案信息的开发应主要以公益性开发为主。在进行公益性开发的同时, 还要进行商业性开发。因为档案所具有的知识价值、科技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在开发过程中附加劳动所形成的附加价值, 使得一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可欣赏性、可研究性、可收藏性、可增值性, 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和商业价值。
3、独立方式与合作方式结合。
在目前,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方式多以独立的方式进行开发, 独立的开发方式是指各个档案部门对档案的开发只局限于对于本档案馆或本档案室的档案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指档案开发人员对本档案馆的档案已经非常熟悉, 对本馆的档案特色相对来说也很了解, 开发时可以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档案进行开发。而有弊的一面就是指档案开发的局限性, 这种独立的开发方式限定了档案开发人员的思维模式, 提起开发就想到要依据本馆档案的特点而开发, 久而久之思想僵化;并且由于本馆 (室) 档案数量的有限、结构内容的相对单一, 使档案的开发成果不具有全面性与完整性, 这种割裂式、各自为战的开发方式必然导致档案信息开发成果有缺陷。因此, 档案的开发要以独立开发与合作开发方式相结合进行开发。
(四) 以利用促进开发。
提供利用与信息开发工作虽然工作任务与内容不同, 主动性不同, 但活动宗旨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发挥档案的作用, 实现档案的使用价值, 为社会创造财富。
1、以开发保障利用。
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信息开发工作时, 会根据社会需要, 采用专业方法和现代技术, 从所收藏的档案中发掘有用的信息材料, 进行选择编目或制成档案加工品, 主动为社会各界及用户个人提供信息服务。良好的开发, 必定会带来更好的利用。 (1) 开发成果要适应时代要求, 保持与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同步性。当社会出现一个新动向, 或者是政府发布了一个新文件新公告等其他类似情况, 或可以吸引公众或政府眼球的事件, 那么档案的开发就要跟随这些事件的发生而开展; (2) 开发要保障利用的易得与畅通。档案信息开发出来并不是让它束之高阁, 而是要将档案开发成果在社会上公布与流通, 所以就要通过各种传播手段, 各种可以让利用者最容易得到档案信息开发成果的手段, 将开发成果传递到利用者手中。在新时期, 网络已经延伸到各个角落, 那么在网上传播开发成果是最为高效的, 也更能保障档案信息开发成果的利用。
2、开发时充分考虑利用者的需求。
在开发的最初, 档案的开发人员必定要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来确定开发的范围及开发程度。如果利用者对此问题十分关注, 那么开发成果就要更为详细与周全, 开发所用的资料也要更为充分, 如果利用者对开发的内容不是很认可与热心, 那就要考虑这个开发的范围、程度与所用的时间, 甚至应该考虑还应不应该继续下去。
在开发的过程中, 社会也是在发展的利用者的需求也是在变化的, 因此在开发中, 要时刻保持与利用者的联系, 并将开发的进度反映给利用者, 调查利用者对所开发的内容是不是依旧关注, 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以便使开发更贴近利用者的需求。而开发成果与公众见面后, 也要对反馈信息加以收集, 建立专门的反馈信息处理机构, 了解这项开发的优点与缺点, 以便在下次开发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以利用来促进开发。
三、结束语
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工作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 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 以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为目标, 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步伐、促进档案事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理论,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开放的策略。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1]扈妍珺.档案信息化环境下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2.
[2]刘颖, 马莉苹.刍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兰台内外, 2009.3.
略谈“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策略 篇9
一、激发兴趣, 创设“开放”氛围
我们都知道: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只要你多长个心眼, 那么素材处处皆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安排的习作是“写一则观察日记”, 备课时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确定一样事物, 然后去观察再写下了。第二天去上课时, 发现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是树叶,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还拿着个放大镜在观察。我一问才知上堂课是科学课, 他们刚去校园里收集树叶来观察。他们忙碌又兴奋地完全忘了做课前准备, 看到我来了, 都手忙脚乱地不知把树叶理到哪儿。我灵机一动, 大声宣布: “这堂语文课改上科学, 你们继续观察, 我临时担任一下科学老师。”半课堂后, 他们也观察得差不多了。我马上把习作一块提了上来。那一次我延续了孩子们对科学课的兴趣, 创设了一个既语文, 又科学的“开放性”语文课堂, 那一次的习作是高质量地完成了。事后我还多次把科学课上的几次小实验过程、观察过程搬入作文课堂, 变成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习作。
与此同时, 我还从各任课老师处了解课堂资源, 多次创设“开放性课堂”, 有时与美术课结合, 有时与体育课结合……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充实到作文课堂上来。作文课堂的多样性, 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他们在写的过程中又一次次地体会到当时同学之间玩的乐趣、画画的乐趣、实验的乐趣……
二、自主创新, 张扬自我个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 习作要求虽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就是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概括言之, 就是要让学生“自主作文”。所谓“自主作文”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付诸语言文字。有了理念就要有实际行动, 我在平时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拟题。
1. 自主选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所以, 写作时不应该统一规定内容, 而是给他们一个选材范围, 让他们自由选取熟悉的又感兴趣的话题来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专题习作是“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这对我们农村小学而言, 除了书上介绍的, 就很少有其他途径了解“世界遗产”。没有真实感受, 何来精彩解说? 因此习作时我让孩子自主选材, 除了书上介绍的, 附近的公园、我们的学校、自个村子……都可以写, 选材范围广了, 学生写的内容也丰富了。
2. 自主立意
每位学生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 因此产生的观点、表现出来的性情都有差别, 写作时自然不会写出相同的内容, 更不会写出同样的感慨。所以写作文你或贬或褒, 或扬或抑都自主。
3. 自主拟题
我们的每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 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又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上次我们班级以组为单位, 开展“小小烹饪家”活动。事后让学生自主拟题, 自主作文。《快乐的后操场》《我是小小烹饪家》《开心一刻》《你品尝了吗?》……虽是一样的活动, 却因为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与感受, 就写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三、脚踏实地, 引导学生多练笔
去年我任三年级语文。教材围绕专题组织单元, 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这固然不错, 但是对于习作而言, 我觉得就有所欠缺。例如三年级上册, 一共安排八次习作。分别是: 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写一则观察日记, 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编一个童话故事, 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 不规定习作的题目, 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 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 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 完全放开,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粗粗一看, 确实不错, 编排上完全以学生为主, 鼓励学生自主、有创意地表达。但真正实施起来, 我就觉得缺少连贯性———园地一是记事, 园地二是写人, 园地三又成了写景……如此一来, 学生一会儿写这, 一会儿写那, 刚学会记事又要写人, 如果不多加练笔, 学生是很难把握写作方法、技巧的。
我们经常在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认为习作也一样, 多写多练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定有帮助。因此, 除了完成园地里要求的每一篇习作以外, 我还要求学生每周结合相关内容写随笔。一开始会写的同学每周都能写好几篇, 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写, 问其原因, 就是没东西可写。针对这一现象, 我就经常不失时机地提点他们。如三年级时他们科学课上做了一个物体沉浮的实验, 很快相关内容的随笔交上来了。事后我又引导他们, 在实验过程中, 组长是怎样一个人, 他 ( 她) 是怎么指导你们做的? 在组长的带领下实验成功与否? 你们不妨写一写, 当然其他组员也可以写。不久又是一篇写人的作文交上来了。
在这样不失时机的引导下, 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学会观察、积累, 写作素材就越来越丰富了。同时我还把写随笔与班上的争章机制相结合———写好后就可以让老师批改, 并设A ( 5分) 、B ( 4分) 、C ( 3分) 三个等级。如果写得特别出采的还可以加5 ~ 20分不等, 当然, 在批改时要多鼓励、少批评, 特别是平时习作不太好的同学, 前几次尽量给他 ( 她) 等级打得高一点, 鼓励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分数累积30分得一颗奖章。班上争章的氛围相当浓厚, 因此与争章机制相结合后, 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这半学期, 随笔本子有的同学已写完了四本。
“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策略较好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习作兴趣。但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而需要一个长期地、反复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去深化它, 完善它。
摘要:作文教学要激发兴趣, 创设“开放”氛围, 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然后在众多选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作文, 张扬自我个性, 展自我风采, 让学生愿写、会写、乐写, 踏踏实实写。
关键词:开放,自主,张扬个性,务实,练笔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开放题的教学策略 篇10
一打好基础, 回归书本, 注重知识内在联系
政治课试题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 这样才能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 根据材料这条“藤”, 密切联系课本找出与书本相应知识点这个“瓜”。一条藤可以长几个瓜, 一则材料也可与多个相关知识点挂钩, 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教师要允许、鼓励发挥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维, 但不能读懂了题意, 根据自己的见解, 泛泛而谈, 因为政治课的开放题, 不管内容怎样变化, 都必须要求在书本内找到它的“根”。因此, “顺藤摸瓜”, 有的放矢, 根据材料回归教材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如我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 同学们在议论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时,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方坚持“市场上物美价廉的商品是可以买到的”;另一方则坚持“好货不便宜, 便宜没好货”。双方各自列举了大量的事实, 以试图说服对方。
提出问题: (1) 你对这两种意见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2) 你参加这场辩论后有何哲学启示?
首先要对号入座, 回归教材。物美价廉可以买到 (藤) →价值, 使用价值, 供求关系 (瓜) ;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 (藤) →价格由价值决定 (瓜) ;不同的意见哲学启示 (藤) →意识能动作用, 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瓜) 。再联系教材、联系材料、联系现实, 展开论述, 精心组织答案。
解析: (1)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首先, 价廉物美的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买到的。“价廉”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低于价值, “物美”则表示某种商品使用价值好, 质量高。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在淡季或供过于求时, 可以用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到;二是如果个别企业率先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 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其产品在市场上就有降价销售的空间, 从而使消费者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其次, 说“便宜没好货, 好货不便宜”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商品的价格毕竟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格总是围绕价值这个轴心上下波动, 不可能背离价值太远。 (2) 第一,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对同一事物如果限定了认识的角度, 不同角度的认识虽然不同, 但又可以都是正确的, 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第二, 矛盾是对立统一, 要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分析事物。价格和价值、价值规律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物美与价廉、现象与本质等都是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又相互排斥的, 看问题应该用两分法、两点论, 不应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 用一种现象去否认另一种现象, 这都是不可取的。要破除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思维定势, 学会辩证思维。
二和谐教学, 鼓励创新
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作为教师, 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大胆发言, 鼓励学生持不同观点, 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不明白问题不应责备, 而应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迸发出新奇的思维火花。教师要善于营造这种教学氛围, 尊重每一位学生。要鼓励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急躁, 更不能指责, 要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 使学生消除“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对那些解题思路与教师预设的答案不同时, 不能武断地予以否定, 而应课后再和学生共同探讨;要发扬民主, 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勇敢地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善于引导学生从正面、逆向、纵向、横向等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思考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灵敏性, 实现创新的目的。
三关注热点, 理论联系实际
开放式命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增强, 这就很有必要扩大学生视野。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 注意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的结合。可让学生走向社会, 作调查研究, 关注社会, 关注国家大事。在平时教学中, 老师应利用教材或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事例、素材活化知识, 通过给学生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 在范例中展示知识, 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浅析初中数学开放题型的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开放题型;数学思维
1引言
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应用,数学开放题型作为一种新题型,在初中数学教学和各类考试中占了重要的比例。新课标规定,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对数学开放题型的探讨、研究并进行相关实践势在必行。
2数学开放题型的相关认识
数学开放题型具有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样、问题解决途径开放、灵活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认为,条件不完全、结论未确定、设问方式开放多样、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探索的数学问题都为数学开放题。通常来说,数学开放题型的开放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条件开放,即问题条件不充分。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对结论成立的条件进行探索。例如,给8㎡+2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问题就让学生填入一个正确的单项式。
(2)结论的开放,即问题没有确定结论或者结论不确定。此类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探索归纳结论,然后对结论进行证明。例如,已知圆O的直径为AB,D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OB,点C在圆O上,角CAB的度数为30。请根据已知条件,写出三个结论。
(3)解题方法的开放,即问题的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多样。此类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创新性思维。例如,有一块三角布料,其中角C为90度,AB=BC=4,如果从该三角形中剪出一直扇形,要求使扇形边缘都在三角形边上,与各边相切。请设计图案并计算扇形半径。
归纳总结型开放。此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规律寻求结论。此种题型要求学生自己发现探求规律。
(1)类比引申型开放。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已知条件或结论推导出所需结论。
(2)信息开放型。此类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解出答案。例如,给出某班级学生成绩,求学生得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存在性问题的开放,即根据已知条件探索结论是否成立。
3针对开放题型,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数学开放题型是数学思维的一种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创新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抓住数学开放题的特点并加以利用,对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体现了新课标标准下的新的教育理念。
3.1在数学开放题型学习中,将整个探究过程作为学习目的。
在原来传统的封闭式题型中,每道题都有标准答案,要求学生的最后答案与标准答案相符。这种标准答案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数学开放性题型则摆脱了各种条条框框的禁锢,注重设计问题的探究过程,要求在问题设计时,考虑到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手段、对问题进行形式上的改变,研究在整个解题过程中,学习者的能力有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提高。教师在数学开放性题型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对标准答案的讲解的观念,而是将整个探究过程作为学习的目的。
3.2在数学开放题型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问题的解决,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善于发现新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在开放性题型的学习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因为开放性题型灵活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制宜,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与难度,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学生可以在学习中,突出个性,在探讨交流中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袁红卫.摭谈初中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价值.《教育教学论坛》,2012,22.
[2]何梅.有关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
[3]郜昌民.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策略举隅.《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7.
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策略初探 篇12
关键词:免费开放,基本方式,服务策略
创新免费开放服务方式, 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提高免费开放服务能力, 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题中之义。近年来, 虽然嵊州各地相继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大幅增长, 但由于服务模式构建理念发生偏差, 再加上相关配套措施跟不上, 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和免费开放服务效益不高。因此, 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是每一位乡镇文化站干部面临的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免费开放服务的现状
2009年以来, 嵊州市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入政府的实事工程, 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省文化厅关于文化站建设的配置标准和功能要求,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因地制宜, 加大投入, 整合资源, 新建了浦口、黄泽、三界等文化活动中心, 启动了甘霖、长乐、黄泽等省级中心镇图书馆建设, 为免费开放创造了扎实的基础条件, 并在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各乡镇发展不平衡, 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实施, 这主要表现在:
1. 功能配置欠合理。
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定位与设施配置还不到位, 一些公益性基本项目利用率不高, 与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一定的差距, 在文化活动内容的安排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上, 供需不太匹配, 图书室、活动室, 功能简单、设施陈旧, 主要面向老年人开放, 对青少年吸引力不大, 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导致人气不旺, 群众参与度低。
2. 服务水平不高。
文化站的管理人员大都聘用退休人员, 来自各个阶层, 文化水平不高, 能力高低不一, 服务参差不齐。再加上新建的文化活动中心场地面积大、先进设备多、项目内容新、运作要求高、管理要求严, 而现有的人员队伍难以适应免费开放工作的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的运行和发展。
3. 服务模式单一。
免费开放的活动内容、活动主题, 大都是由文化站组织策划的, 这种单向传递的服务方式, 群众很难有机会表达自身参与活动的需求。因而只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 而不是真正的群众文化需求主体, 其积极性、主动性难以发挥, 缺乏创新。活动的内容基本停留在传统群众文化的初级阶段, 活动内容与形式的设计或越剧、排舞、合唱等或大同小异的主题等, 这种服务模式,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群众文化的不同层次需求。
二、免费开放服务的基本方式
要想扭转我市传统的群众文化服务方式, 增强文化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升免费开放的服务水平, 就必须掌握免费开放服务的性质与形式, 建立完善以阵地式、菜单式、下乡式为主体的全方位服务方式。
1. 阵地式服务。
所谓阵地式服务就是在坚持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原则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 传播有益于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把基层文化阵地建成城乡居民群众求知、求乐、求健、求美的精神家园。
2. 菜单式服务。
就是对传统文化活动模式的创新、完善, 形成“群众点菜、站里配菜、按需送菜”的“菜单式”文化服务新模式, 这样易被参与者所接受, 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 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菜单”模式整合了乡镇的文化服务资源, 形成包括科普讲座, 文艺节目, 培训辅导等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 把为民文化服务资源变成为一道道面向乡村群众的精神“大菜”, 供农民群众自主选择。
3. 下乡式服务。
为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市组织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 内容逐年拓展, 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 效果一年比一年好,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下乡式服务中, 还开办包括越剧、舞蹈、器乐、文学、美术、摄影、书法等各艺术门类的讲座和培训班, 挖掘、整理、创新民间艺术, 大力培训农村文艺骨干, 使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免费开放服务的策略
鉴于各地文化站免费开放起步不久, 尚处于初创阶段, 运行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 我们只有进一步探索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方式, 不断完善文化站的服务机制, 才能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内部运转问题, 促进文化站免费开放的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1. 坚持基本项目的大众化。
根据群众不同的消费水平、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思想素质等情况, 注重功能的大众化和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在项目设置上应集社区学校、上网游览、图书阅读、健身、娱乐、团队活动、展览陈列、放映电影、文艺表演、联谊活动于一体, 组织开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 为广大群众提供最基本的文化保障, 使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心中享受多种文体服务, 提高大众的参与度,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 坚持个性服务的差别化。
针对少儿、青年以及中老年等不同群体文化需求, 设置各种服务项目, 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空间, 推出个性化活动项目, 扩大参与人群覆盖面, 并不断追求社区活动中心设施利用率的最大化, 一是为少儿开设多种项目, 比如“童话世界”、艺术培训、形体课程等, 让小朋友从小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此外, 在暑假和寒假期间, 把周边的少年儿童组织起来, 对他们集中进行假期作业辅导, 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 传授一些非智力因素的知识技能, 引导儿童少年的全面发展。二是为适合青年特点开辟新的服务项目, 如读书、演讲、歌咏、舞蹈、跑步、打球、联欢晚会、音乐欣赏、书法美术等等。三是为中老年群体开设老有所为的服务项目, 如文化培训课程, 老年大学等, 使中老年人在这里老有所学, 学有所乐。
3. 坚持日常管理的团队化。
就是由文化站负责各功能室的行政管理, 包括功能定位、规章制度、活动安排、日常监督, 而各功能室的部分项目则由文化团队自助管理, 如书画展示厅由书画协会管理, 戏曲室由戏迷协会管理, 手工艺室由剪纸编织社管理。各文化活动中心在当地政府主导下, 形成一种“文化站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加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了文化站在免费开放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也发挥了文体团队的作用, 又体现了文化志愿者的一种价值。
浅谈如何保护训练好嗓音
康娜 (黑山县文化馆辽宁黑山121400)
人们往往认为器乐演奏需要多年的刻苦练习, 有着扎实的功底和演奏技巧才能成功。而声乐演唱只需要天生有个好嗓子就行。其实不然, 乐器演奏家可以任意挑选更换自己喜爱的乐器, 得心应手就能演奏出优美的乐曲。可歌唱家只有一个乐器, 那就是自己的嗓子, 没有挑选和更换的余地,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音的不正确和生理变化等嗓音就会受到损坏, 所以歌唱者要想让自己的艺术生命永葆青春, 就要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 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使之发音纯净、甜美、持久、耐用。
古今关于声乐技术训练的论著有很多, 本人仅就演唱中的实践总结的经验教训浅谈自己的初识卓见。
一、消除紧张, 保持放松的心态, 自然演唱很重要
试想, 当你的大脑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全身肌肉包括嗓子就会紧绷僵硬缺乏灵活可变性, 这种情况下您不可能调整好自己的演唱状态, 更别说运用演唱技巧及自然的感情流露。所以, 消除紧张, 保持放松的心态, 自然演唱很重要。
首先, 演唱者在上台前应排除一切与演出无关的杂念, 调整呼吸, 自然、平和的深呼吸是放松自己的一个好办法。加强愉快自信的意识, 保持活波振奋的情绪, 帮助您尽快进入最佳状态。
歌唱形态的问题不单单是形象问题, 它与科学的发声状态直接相关。只注意声音而忽视形体和表情, 时间一长就会养成一些坏习惯, 如动作僵硬缺乏美感, 表情不自然, 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声音。例如, 站立的姿态, 初学者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是求挺拔而至僵硬, 二是求放松而至懈怠。正确的站立应是两脚分开适度, 太近了不易站稳又显僵硬, 太开了降低身高又影响形象, 且不利于用气。两肩不抬不夹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 小腹是积极有力的托住叹下来的气息, 面部表情要做到自然大方。
不同的歌唱形态产生不同的舞台形象, 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有经验的演员从走向台前到进入后台, 都使人感到是一种完整的美感。
二、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
要想得到正确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能体会自己平静自然的呼吸时的内在感觉和深呼吸的感觉。但要注意不可吸的太饱, 太饱满就有一种硬梆梆的感觉, 甚至会使喉部肌肉紧张。应该是自然放松的吸气。正确的吸气方式应该是:吸一口快而短的气, 然后喉咙关闭保持气息→嘴张开保持平行状态→胸腔升高腹部变平→双颊升高鼻部空间变宽→眉毛抬起眼睛睁大→喉头打开喊一声“啊”。
平常还可做些辅助练习:吸足气后喉头关闭, 用嘴慢慢的吹动并体会保持的感觉。用闻花式的方法吸气, 这样吸得深且没有明显动作。吸气时嘴自然张开, 叹气可以解决气浅和气僵的毛病, 是生活中的习惯动作, 每个人都会做。掌握好叹气, 气息不仅有深度, 也自然、松弛、流畅, 如气不够用可体会用吸气的感
理。各文化活动中心在当地政府主导下, 形成一种“文化站人员+社会聘用人员+加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它强调了文化站在免费开放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也发挥了文体团队的作用, 又体现了文化志愿者的一种价值。
觉唱。这样可以保持气息的均匀、流畅、持久。并且越是气息不够用越要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
三、演唱中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1.破音:在的嗓音中一些音质现象, 我们一向是用“声区”这个不属于生理学范围的术语来说明。对人体的声区一般说法是分为两个声区, 即“胸声区”、“头声区”。而破音就发生在音区之间, 这就需要歌唱者学会去“平整”、“调节”这些沟沟坎坎, 从而达到声区融合。
解决方法: (1) 坚持不懈的练声, 每天至少半小时。 (2) 无论是演出还是练声, 都要集中精力, 度过换声区要先调节意识, 让声音跟这意识走。 (3) 少唱与自己应用音域不符的歌, 因为这样会给声带造成紧张状态, 而失去控制。
2.抖音:有些人在演唱时总要求声音结实有力, 气息上过分强调支持与控制。结果用力过大, 产生气僵, 胸部紧, 出现一种痉挛的状态, 这就是抖音。
抖音有两种, 一种是听上去感觉冷而发出的哆嗦音;另一种是起伏大些的抖音。抖音克服起来比较难, 要想改掉这个毛病, 一定要树立坚强的意志。主要从气息上做起:
(1) 先不要追求声音大, 用最轻松的感觉迅速发出“O”元音, 把唱的感觉变成说的感觉。
(2) 开始时说出的声音要直, 不要考虑位置共鸣, 甚至可以白着说, 由短促逐渐变成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最后发展成为四拍、六拍或八拍。如发现抖音出现就立即停止, 从头再练。不要怕难听, 这只是一个过程。
(3) 不要任何气息控制, 流畅的把气用完, 不要怕气不够用, 按此要求气息反比原来还充足够用。
(4) 气息放松流畅之后, 胸、喉也会随着放松, 声音就容易进入头腔, 这时开始阶段所产生的直, 白的声音将自然消失, 得到圆润、丰满、有共鸣的稳定声音。
四、恐慌 (即怯场)
产生恐慌的原因有多种:当表演者意识到自己成为观众观察对象时, 而产生的一种难以名状的害羞感;过分的不自信;过强的虚荣心;身体状况不佳或对演唱曲目没有充足的准备等等。如歌唱着能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就好解决。
对于过分谦虚腼腆的演唱者来说, 只要有恒心, 多给与他们鼓励, 建立自信心, 再有几次成功的体验就可以了。再有就是多位群众演唱, 为不同的观众演唱。演唱时多看你熟悉且亲切的面孔, 不要看让你局促不安的面孔或场景, 避免情绪纷乱。还要对自己演唱的作品了如指掌, 这样在演唱时才会发挥自如, 运用技巧, 不会恐慌。
人生音是最美的、最富有表现力的, 我们要刻苦学习, 勇于实践, 不断探索, 掌握科学的嗓音训练方法, 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
参考文献
[1]金才汉.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12.
[2]郭宏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模式研究.中国社会学网.2008-11-28.
【开放策略】推荐阅读:
开放性策略07-26
学员学习策略开放教育06-11
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策略08-29
开放性问题的思维策略06-06
数学开放题的解题策略11-06
开放政府07-19
开放类型07-21
强调开放10-18
开放学习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