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2024-10-22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共12篇)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1

写作是一项综合训练,平淡枯燥的习作指导,不仅无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还会使他们产生怕写、厌写的情绪。怎样指导学生习作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们在作文指导中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把欢乐、把生活中的体验写进作文中去,在写作过程中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案例1:“我见到了未来的作家”

又到了上作文课的时间,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微笑着告诉学生:“今天这一堂作文课,老师要请同学们认识一位作家。”话音刚落,学生立刻议论起来。“咦?作家在哪里?”“是呀!怎么还不见他来呢?”……片刻不见人到,孩子们将期待的目光转向了我。我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长方盒。“里面可能放着一本书。”“不对,我认为方盒里应该是一台小录像机或小电视机。”“难道作家会藏在里面?”……孩子们又指手画脚议论开了。等教室里安静下来,我郑重其事地宣布和作家见面的注意事项。此时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可以看得出孩子们的心情异常激动,正热切地等待着奇景出现。排好队后,一个小女孩首先走向讲台,来到盒子旁边。我轻轻打开盒盖,她迫不及待地往盒里一探,顿时,恍然大悟。“怎么样?见着作家了吗?”我笑眯眯地问。小女孩兴奋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走了下去。第二个孩子走了上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把眼光定格在盒子中间,而后满意地点点头,走了下去……“会见”结束后,我深情地问孩子们:“看到作家了吗?“教室里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原来,我在盒子里放了一面镜子,镜子下边写着“未来的作家,你好!”

这样的习作课导入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情趣,他们不禁要问:我也能成为未来的作家?同时也会思考:要成为一名作家,应该朝哪些方面去努力?于是我告诉孩子们这节作文课的内容就是把自己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跃跃欲试,因为怎么写大家心中已经有数了。

案例2:“池塘”进教室

那天,我一进教室,便神秘地对同学们说:“今天要邀请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好!”一听这话,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我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圆圈,然后微笑着说:“这个圆圈代表池塘,今天我们就把‘池塘’请进教室。来!大家上来添上自己喜欢的画!”同学们恍然大悟,一个个自信地拿起粉笔画了起来。看!池塘里,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一只小蜻蜓飞过来,稳稳当当地立在上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杨万里的诗句!再一看,碧绿的荷叶上还有一只青蛙。咦?小青蛙的眼睛为什么没有睁开?仔细一看,原来它正在睡觉哩!同学们见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画完后,望着生机盎然的池塘,我笑眯眯地说:“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池塘’进教室的情景先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好吗?”“呵呵,今天的作文太有趣了,我们有话可写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高高兴兴地写。林莹秋同学写的《“池塘”进教室》参加福建省组织的“素质教育博览杯”征文活动获一等奖。

在上述作文教学案例中,我注重创新学习形式与内容,用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再现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习作,不但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还要能够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感悟,这便是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作文教学的最大成功。而只有当学生能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去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才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才能保持始终不熄的写作热情。这样的作文构成了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良性循环,即从生活到作文回到生活再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生活的质量会因学生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作文的能力也会因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2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生活里的许多事物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所以,老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细致入微地对学生渗透生活观念,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积极探究教学中的问题。

案例回放

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孙艳霞老师,在给学生们讲“齿轮”这堂课时,刚上课就给学生拿出了一个齿轮模型,然后说:“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这种模型的轮子,你们认识吗?知道它叫什么吗?”

“知道!我见过好多次呢!”一个男生回答。

接着,孙老师把两个齿轮模型贴在了黑板上,一个齿轮模型中贴有“齿”字,另一个贴有“轮”字。

“那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啊?”孙老师问道。

“自行车上就有。”那个男生说道。

“那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其他同学想知道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齿轮。而要研究齿轮,必须得有齿轮才行。我们的桌子上有一些材料,可以制作齿轮。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一个吗?”

“能!”有几个学生大声回答。

“好。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最好做出三五个来。如果给你们5分钟时间,你们觉得能完成吗?如果要把齿轮做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好!我现在开始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率先完成任务!”

一眨眼,时间到了。

“请把你们做的齿轮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嗯!老师发现,有的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5个齿轮,很不错。不过,有的小组虽然只做了3个,但是做得很精致,也很不错。同学们,做齿轮不容易吧?谁给我们谈谈做齿轮的感受呢?”

学生们互相观看同伴制作的齿轮,并谈论自己在制作中的感受。

“现在齿轮做好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块泡沫塑料板、几根小铁钉,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结果发现有的齿轮根本就转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老师,我们的齿轮转不起来!”一个学生喊道。

“那是怎么回事呢?你再仔细看看。”孙老师反问道。

“呵呵!可能是我们的小齿轮不够圆、齿不均匀造成的,因为,齿轮组合在一起时,如果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就转不起来!”

接着有学生说自己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同时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

“哦!有那么多问题会影响齿轮正常工作啊?”一个学生做了总结性的惊呼。

“是啊!看来,我们做的齿轮,问题还真不少呢?大家想一想:要想让齿轮正常工作,必须达到哪些标准呢?”

“齿轮应当是圆的,而且齿的大小要均匀。”“两个齿轮的齿还要能很好的咬合。”“齿轮的厚度要合适。”“轮轴要在齿轮的中心点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没错!其实想做成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们知道吗?建国初期,我国根本就没有自行制造齿轮的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能批量生产齿轮。所以同学们不要灰心,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齿轮制作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做几个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

……

案例解读

齿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对于它的制作方法、用途以及什么样的齿轮能更好地工作,恐怕大多数学生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孙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齿轮,是否知道齿轮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齿轮”强烈的探究兴趣。

在学生对制作齿轮、使用齿轮的探究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齿轮的想法,也解决了很多疑问,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试想,如果孙老师上课时不以齿轮模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提几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能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讲解吗?课堂氛围能达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吗?肯定不能。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推进,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注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能定理”是与“牛顿运动定律”重要性相当的知识点,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且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同时,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理解动能定理所阐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实践与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学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学习、合作讨论、产生式教学策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动能

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介绍动能的定义式。

提问:动能的单位是什么?

提问: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学生活动】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决定。

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有关动能的知识,引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动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能定理

【教师活动】引入动能定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力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动能的变化是由什么力做功引起的呢?(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由学生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验能力进一步拓展新的实验,收获学以致用的感觉。紧紧扣住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实验2:①介绍实验仪器;

②实验目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

③数据记录及处理(借助EXCEL);

④实验结论:物体自由落体时,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四)例题

【学生活动】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使学生体会掌握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加强应用动能定理中对过程量选取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本节课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本人的教学反思。

1.介绍动能。

第一,播放动态影像“子弹射入墙壁”,让学生感受动能的威力。课堂导入部分忌拖泥带水,这样的动态影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本节课学习的对象,使围绕“动能”的学习顺利展开。

第二,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个体差异,教师应耐心聆听每个学生的回答,善于挖掘学生答案中的闪光处,并善于引导他们。在讨论研究方案时,某学生回答:“将纸面倾斜,同地点释放不同质量小球,看其至斜面底端的动能大小关系。”这个回答虽然实验可操作性不够理想,但需肯定的是,“同地点不同质量”是很好的控制变量的思维体现。

第三,得出动能概念、表达式及其一些性质。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动能的知识或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比如概念、单位和标量等,教师不宜赘述,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必须引导他们积极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2.探究动能定理内容。

第一,实验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课堂实验宜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且有说服力。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实验可操作性就比较强。实验操作前,就需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这其中包括明确实验目的、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案。比如在操作过程中手应抓住纸带最上端释放,就需要清晰地告知原因。由于场地的限制,本节课只可以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虽然没有学生实验参与度高,但也可同样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演示实验中看不清、数据处理含糊或是时间过长的不足。一个学生读数其余学生监督,采用EXCEL处理数据,快速且有效。通过5组数据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第二,理论推导动能定理。知识是联动的,运用前面所学的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特征推导动能定理,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提高知识能力层次。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度。

第三,比较得出“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理论推导后教师提问:“此处F是什么力?”学生回答“恒力”“合外力”。学生的回答不一定是教师即时需要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但不要错失答案。关于“合外力”可以很好地导出动能定理内容;关于“恒力”可以引出动能定理也适用变力做功。利用第二个探究实验中“重力做功略大于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学生思考后得出误差来源,是因为整个过程还有阻力做功,进一步说明“合外力做功才等于动能的变化”。教师应珍惜每一个提出的现象或问题,围绕它们,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潜移默化地一步步将问题明了,让学生逐步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

3.动能定理的应用。

作为第一节新授课,起点不宜过高,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例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要让学生有自信为继续学习以后的内容做准备。回到起初子弹射墙壁的情景,举此例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饶有兴趣地进行应用。最后《发展空间》一题,提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层次,让每一次“跳一跳,便够得着”并且“越跳越高”。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尤其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时,每一名学生都专注于实验的进行,体现了“动嘴不如动手,动手更动脑”的教学理念。但对学生的提问要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出发,问题不能太大,可以逐层渐进式设置问题关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有热情。学会聆听和赞赏,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任何一个教学难点都需经历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教师唯有包容学生暂时的认知错误,积极鼓励学生,才会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矛盾冲突中了解真谛。从学生的回答中还可以捕捉到动态生成资源中有意义的成分,从而更好地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本节课还需尽量多地让不同学生参与回答、板书、实验操作和质疑提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一、设计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推进,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注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能定理”是与“牛顿运动定律”重要性相当的知识点,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且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同时,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理解动能定理所阐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实践与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学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学习、合作讨论、产生式教学策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动能

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介绍动能的定义式。

提问:动能的单位是什么?

提问: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学生活动】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决定。

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有关动能的知识,引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动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能定理

【教师活动】引入动能定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力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动能的变化是由什么力做功引起的呢?(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由学生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验能力进一步拓展新的实验,收获学以致用的感觉。紧紧扣住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实验2:①介绍实验仪器;

②实验目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

③数据记录及处理(借助EXCEL);

④实验结论:物体自由落体时,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四)例题

【学生活动】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使学生体会掌握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加强应用动能定理中对过程量选取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本节课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本人的教学反思。

1.介绍动能。

第一,播放动态影像“子弹射入墙壁”,让学生感受动能的威力。课堂导入部分忌拖泥带水,这样的动态影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本节课学习的对象,使围绕“动能”的学习顺利展开。

第二,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个体差异,教师应耐心聆听每个学生的回答,善于挖掘学生答案中的闪光处,并善于引导他们。在讨论研究方案时,某学生回答:“将纸面倾斜,同地点释放不同质量小球,看其至斜面底端的动能大小关系。”这个回答虽然实验可操作性不够理想,但需肯定的是,“同地点不同质量”是很好的控制变量的思维体现。

第三,得出动能概念、表达式及其一些性质。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动能的知识或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比如概念、单位和标量等,教师不宜赘述,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必须引导他们积极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2.探究动能定理内容。

第一,实验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课堂实验宜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且有说服力。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实验可操作性就比较强。实验操作前,就需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这其中包括明确实验目的、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案。比如在操作过程中手应抓住纸带最上端释放,就需要清晰地告知原因。由于场地的限制,本节课只可以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虽然没有学生实验参与度高,但也可同样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演示实验中看不清、数据处理含糊或是时间过长的不足。一个学生读数其余学生监督,采用EXCEL处理数据,快速且有效。通过5组数据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第二,理论推导动能定理。知识是联动的,运用前面所学的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特征推导动能定理,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提高知识能力层次。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度。

第三,比较得出“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理论推导后教师提问:“此处F是什么力?”学生回答“恒力”“合外力”。学生的回答不一定是教师即时需要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但不要错失答案。关于“合外力”可以很好地导出动能定理内容;关于“恒力”可以引出动能定理也适用变力做功。利用第二个探究实验中“重力做功略大于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学生思考后得出误差来源,是因为整个过程还有阻力做功,进一步说明“合外力做功才等于动能的变化”。教师应珍惜每一个提出的现象或问题,围绕它们,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潜移默化地一步步将问题明了,让学生逐步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

3.动能定理的应用。

作为第一节新授课,起点不宜过高,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例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要让学生有自信为继续学习以后的内容做准备。回到起初子弹射墙壁的情景,举此例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饶有兴趣地进行应用。最后《发展空间》一题,提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层次,让每一次“跳一跳,便够得着”并且“越跳越高”。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尤其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时,每一名学生都专注于实验的进行,体现了“动嘴不如动手,动手更动脑”的教学理念。但对学生的提问要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出发,问题不能太大,可以逐层渐进式设置问题关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有热情。学会聆听和赞赏,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任何一个教学难点都需经历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教师唯有包容学生暂时的认知错误,积极鼓励学生,才会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矛盾冲突中了解真谛。从学生的回答中还可以捕捉到动态生成资源中有意义的成分,从而更好地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本节课还需尽量多地让不同学生参与回答、板书、实验操作和质疑提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一、设计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推进,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注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仅起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验探究、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能定理”是与“牛顿运动定律”重要性相当的知识点,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且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同时,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理解动能定理所阐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实践与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学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小组学习、合作讨论、产生式教学策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动能

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介绍动能的定义式。

提问:动能的单位是什么?

提问: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学生活动】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决定。

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有关动能的知识,引发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动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能定理

【教师活动】引入动能定理。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力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那么动能的变化是由什么力做功引起的呢?(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由学生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验能力进一步拓展新的实验,收获学以致用的感觉。紧紧扣住探究过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实验2:①介绍实验仪器;

②实验目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与动能增量的关系;

③数据记录及处理(借助EXCEL);

④实验结论:物体自由落体时,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四)例题

【学生活动】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使学生体会掌握新知识并能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加强应用动能定理中对过程量选取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本节课积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下面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谈谈本人的教学反思。

1.介绍动能。

第一,播放动态影像“子弹射入墙壁”,让学生感受动能的威力。课堂导入部分忌拖泥带水,这样的动态影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本节课学习的对象,使围绕“动能”的学习顺利展开。

第二,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有个体差异,教师应耐心聆听每个学生的回答,善于挖掘学生答案中的闪光处,并善于引导他们。在讨论研究方案时,某学生回答:“将纸面倾斜,同地点释放不同质量小球,看其至斜面底端的动能大小关系。”这个回答虽然实验可操作性不够理想,但需肯定的是,“同地点不同质量”是很好的控制变量的思维体现。

第三,得出动能概念、表达式及其一些性质。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动能的知识或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比如概念、单位和标量等,教师不宜赘述,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必须引导他们积极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2.探究动能定理内容。

第一,实验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课堂实验宜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且有说服力。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实验可操作性就比较强。实验操作前,就需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这其中包括明确实验目的、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案。比如在操作过程中手应抓住纸带最上端释放,就需要清晰地告知原因。由于场地的限制,本节课只可以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虽然没有学生实验参与度高,但也可同样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演示实验中看不清、数据处理含糊或是时间过长的不足。一个学生读数其余学生监督,采用EXCEL处理数据,快速且有效。通过5组数据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第二,理论推导动能定理。知识是联动的,运用前面所学的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特征推导动能定理,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提高知识能力层次。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加强学生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度。

第三,比较得出“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理论推导后教师提问:“此处F是什么力?”学生回答“恒力”“合外力”。学生的回答不一定是教师即时需要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但不要错失答案。关于“合外力”可以很好地导出动能定理内容;关于“恒力”可以引出动能定理也适用变力做功。利用第二个探究实验中“重力做功略大于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学生思考后得出误差来源,是因为整个过程还有阻力做功,进一步说明“合外力做功才等于动能的变化”。教师应珍惜每一个提出的现象或问题,围绕它们,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潜移默化地一步步将问题明了,让学生逐步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

3.动能定理的应用。

作为第一节新授课,起点不宜过高,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例题,让学生自行解决,要让学生有自信为继续学习以后的内容做准备。回到起初子弹射墙壁的情景,举此例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饶有兴趣地进行应用。最后《发展空间》一题,提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层次,让每一次“跳一跳,便够得着”并且“越跳越高”。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尤其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时,每一名学生都专注于实验的进行,体现了“动嘴不如动手,动手更动脑”的教学理念。但对学生的提问要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出发,问题不能太大,可以逐层渐进式设置问题关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就有热情。学会聆听和赞赏,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任何一个教学难点都需经历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教师唯有包容学生暂时的认知错误,积极鼓励学生,才会发现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思维矛盾冲突中了解真谛。从学生的回答中还可以捕捉到动态生成资源中有意义的成分,从而更好地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本节课还需尽量多地让不同学生参与回答、板书、实验操作和质疑提问,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让学生体验写话的乐趣 篇4

一、以说导写,激发写话的兴趣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教师要重视孩子的说话,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搭设说话的平台,让他们敢说、爱说、有兴趣说。可从仿照课文的句子用词说话逐渐过渡到看图说话,再到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或身边的事。同时要给予必要的评论和点拨,引导学生说得真实,有条理,富于想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在写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强调形式,要尽量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样孩子对写话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如,学完语文S版第四册的课文《笋芽儿》时,我问学生:“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地发言,有的说,笋芽儿看到柳条儿在微风中跳舞,桃花笑红了脸。有的说,笋芽儿看到山坡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也有的说,笋芽儿高兴地说:“我要趁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正在学生兴致高涨时, 我对他们说:“大家说得这么好,能不能把你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呢?”大家都信心十足地拿起笔,没过几分钟,学生就把各自心中的春天美景描绘出来了。如有一个小朋友这样写道: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看到小树的叶子绿得发亮,燕子在枝头跳着欢快的舞蹈,老牛伯伯在帮农民耕地,青蛙哥哥在田里忙着捉害虫。笋芽儿兴奋地说:“多热闹的春天啊,我要趁这美好的春光快快长大!”由此看来, 学生说得好就是写得成功的一半。激发和保持学生说话的热情和愿望,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写话的第一步。

二、凭借教材,创设写话的情境

语文S版所选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感情因素,贴近儿童的生活。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写话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设写话的情境。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加工、创造,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为学生提供写话的材料。

如,教学《共同的家》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模仿写话。蓝天是__________的家,草原是__________的家,泥土__________是的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因为有课文做凭借,学生很快地完成了写话训练。有学生这样写道:蓝天是星星的家,草原是羊儿的家,泥土是小草的家,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有学生这样写:蓝天是月亮的家,草原是马儿的家,泥土是花儿的家,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又如,学完《雨后》这首诗歌后,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像这样有图有诗做依托,学生写起话来兴趣很高,表达起来也顺畅了许多。

三、走进生活,拓展写话的空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大环境,为学生创造用语文的机会。

如,春天里,可让学生走进公园,观察动物、植物的变化;假日里,学生走进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校园里,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家庭里,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和活动经验,写起话来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如,妇女节那天,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今天是妇女节,你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先做做或说说,再写成一则日记。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日记内容特别丰富,也特别感人。班里一位好动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暗暗下决心,今天我应该学乖点,让妈妈高兴高兴。没想到下午我还是干了一件惹妈妈生气的事。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这则日记虽然简单,但句句是真话,字字是真情,这就是生活所给予的。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基础,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写话呢?

四、重视评价,体验写话的成功

低年级的孩子十分重视老师的评价,一句鼓励,一句赞扬,都会使他们高兴万分,信心十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的交流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改进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打个分数,或写几句评语了事,应竭力捕捉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写话的内容,教师的评语要明确、 委婉、亲切,带有鼓励性,应时时处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师要经常在班里朗诵学生的作品,或在班里开设写话展示栏、出专题板报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一次,我在班上把一位平常写话写得不大好的学生的作品念给全班学生听,并表扬他比以前进步了许多。第二天他交上了这样一则日记:“昨晚我老是睡不着,因为我太高兴了。我没想到老师能在班上大声地念我的作文。我以后一定好好写,让老师天天念我的作文。”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5

——武坚小学莲湘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课程介绍

莲湘课程是武坚小学开发的一门非学术性的,独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也是武坚小学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特色内容。

莲湘校本课程是在学校一至六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学生以“活动组织者”、“主动实践者”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生活与社区生活中去。该课程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有五年,每逢过年过节或丰收喜庆佳日,“莲湘花鼓”把静谧的水乡闹得热烈欢腾起来。我校的莲湘队经常参加江都市、扬州市的一些文娱调演、汇演,而且取得了许多荣誉,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其中一大批活动项目受到了来自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学校莲湘校本课程的提出有深刻的时代与教育背景,五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实施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使其真正成为培养新时期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一种有效载体。

一、设计背景

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改革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与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至此,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得到确立,它不仅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而且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21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

由于教学资源缺乏,教学状况相对落后。加之学生活动来源于农村,缺乏科学的体育活动,身体综合素质较差。但农村民间体育活动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资源,挖掘校内外闲散和潜在运动资源,我校进行了以“莲湘花鼓”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满足学生课内外活动的需求和推动学校、社区文化共同发展,构建我校体育活动特色,达到学校体育活动和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目标。“莲湘花鼓”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欢快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深受学生喜爱。为了能把学校体育活动教学办得有特色、有生机,确保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和教师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同时解决体育活动资源少、缺少正规、完善的活动设施、体育活动不发达的现状,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和具有操作性、可检查性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

这些原生态民间舞蹈没有正规的课本,基本上是一个地区一个玩法,但它们生命力极强,至今还广为流传。正因为它们的生命力之长,说明了它们的可靠性。因此,教师只要对它们加以整理和修改,就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校本课程。

二、设计创意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能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的课程资源,但苦于没有找到理想的素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本地庙会的民俗表演中得到启发,能不能从本地人爱打的“莲湘花鼓”、日常生活中挖掘乡土资源辅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莲湘花鼓”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欢快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深受学生喜爱。几年来,我进行了以“莲湘花鼓”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并结合“挖掘利用乡土资源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进行深入实践,2009年5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年1月《体育教育》杂志连续刊登了《莲湘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莲湘棒的练习方法》等两篇文章,取得显著的成效。

三、设计目的

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体育文化的需要

四、设计依据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思想家卢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体育课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因此通过体育课程开发,使学习者体验运动乐趣、从而实现人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

运动兴趣和学生的需求是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重点和难点,在课程开发中,学生的需要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课程设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其内涵在于课程的设计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尊重学生获得发展的权利和需要。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态度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与教学得以“发展”。其发展的指向就是社会的需要,及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并利用多种方式去开发课程资源,去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练习欲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而校本课程恰恰适应这一要求,其学习内容多是以学生跳过的民族民间舞蹈为基础,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参与热情高,便于调动学生身心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共鸣”。

乡土资源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根,它深深扎根于祖**亲的身体中,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乡土体育活动项目有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长期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有助于形成具有各地、各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使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密切结合。乡土体育资源的内容很多,像哈萨克族的叼羊竞赛、朝鲜族的顶瓮竞走活动、白族的跳山羊活动、藏族的拔河以及民间的踢毽、滚铁球等,这些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校本课程中的“莲湘花鼓”所需要的器材制作简单,多数能就地取材、开发,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从而弥补农村学校器材不足、场地差的现状,推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

五、活动内容与实施步骤 莲湘棒练习方法赏析:

(一)枯树盘根:8×8拍

1.半蹲,左脚先向前跳一步,右脚跟上,右手向上翘起,左手持莲湘,用前端着地并向后拖动(见图1)。

2.半蹲,右脚先向后跳一步,左手向上翘起,右手持莲湘,用后端着地,并向前拖动(见图2)。

3.身体直立,莲湘直立放置,右脚踢莲湘下端(见图3)。4.身体旋转45度,左脚在后跳踢莲湘下端(见图4)。

5.身体再旋转45度,左脚向右前方跨出,右手持莲湘直立于前方,左手拍打莲湘上 端(见图5)。

6.身体旋转90度,右脚向左前方跨,左臂平抬胸前,右手莲湘拍打左臂(见图6)。7.左脚前跨跳,左手向左平伸,右手持莲湘向前伸(见图7)。

8.左腿收回,右腿原地跳一下,两臂自然下垂,莲湘也直立,贴在右腿上(见图8)。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资和人力,是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也是课程得以实施的条件。活动一般由学校依据地域文化、校本文化、学校特色等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使研究活动形成系列。譬如把莲湘花鼓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方案。把莲湘花鼓文化资源整合成桥、船、住宅、鱼虾、蟹、体育器材、饮食、旅游等板块。学校整合这些板块的文化资源开展体育实践活动,不仅使活动常态化,而且发展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学校的内涵。

第一环节主要通过访问、参观学习、请教专家的方式探究莲湘花鼓的历史,了解莲湘棒制作的方法。校园的画廊里不仅刊登了学校莲湘表演队参加各种演出的照片,还专门设定了“野田河边花鼓词”专栏,登载了学生们从民间收集来的花鼓词,展示同学们以莲湘花鼓为主题的书法、美术作品。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在每天早晨、中午、放学前都要播放莲湘花鼓词演唱曲目,营造浓郁的活动氛围。

第二环节师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形式。为了使这朵民间奇葩重放光芒,首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利用莲湘花鼓创编莲湘操,莲湘操包括枯树盘根、蛟龙盘腿等共计八节。丰富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把莲湘花鼓引入体育等课堂作为教材,丰富课堂内涵,打造精品特色课堂,体育课程“舞动莲湘”单元教学方案,预计分5课时,第一课时是走进生活,了解、制作莲湘,第二至三课时是亲近生活,学打莲湘,第四课时是创新生活,学生创编莲湘舞蹈动作,第五课时莲湘舞蹈活动展示;其次,班班有莲湘小组,能以莲湘花鼓为内容表演几个节目;第三,建立学校莲湘花鼓表演队,参加市、镇大型活动演出。第四,举行民间艺术节。艺术节上班和班之间花鼓对唱,年级与年级莲湘比拼,学校莲湘花鼓表演队更是为同学们演出精彩节目,民间老一辈花鼓艺人这一天也被请进校园为同学们表演原汁原味乡土味极浓的莲湘花鼓、荡湖船,艺术节上学校还将评出校园莲湘王。

第三环节拓展社会实践领域。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应向课堂外延伸,还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高效的活动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效果评估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营造和谐的人文气息

3、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开发

4、有利于家长育儿观念的改变 听听孩子们的知心话吧:

我叫张晶晶,来自学校莲湘队,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注重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解。对难掌握的几节,我更是勤练不停,做到“莲湘操不离手,莲湘曲不离口”。同学们,继续努力,早日加入学校莲湘队吧。

我叫张婷,来自学校莲湘队,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家要坚持刻苦地练习,尤其是莲湘操中 蛟龙盘腿、枯树盘根、四方秧歌,它们的难度可不小。相信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叫侯苗,来自学校莲湘队,在平时的训练中我能够坚持刻苦地练习。莲湘锻炼了我的品质,增强了我体质,更让我了解了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今天我们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们表演了莲湘舞蹈,爷爷、奶奶们笑开怀,我们今天真快乐。——摘自一名校莲湘队队员的日记

孩子变了,变得乐观开朗了,活泼好动了。——家长的话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武坚中心小学

姓名:姜必祥 电子邮箱:wjxxjbx@126.com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6

一、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数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喜新厌旧、知识冲突的“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前后知识的贯通,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活思维。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故事:兔妈妈给她的孩子分苹果。兔妈妈说,我分给姐姐个苹果,分给妹妹个苹果……兔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兔姐姐就大叫:“妈妈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评评理,兔妈妈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兔姐姐分的份数少,是否分得少了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提的问题就多了,学生之间自然就会争辩、讨论、探究,达到了合作的目的,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魅力。

二、在比较探究教学中,体验数学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有差异,通过差异比较,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不同时,他就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方法、结果,并加以调整,追求新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自问、自探、自究、自悟,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性体验、逻辑性体验、层次性体验,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时空,让学生在差异体验中获取知识,获取成功,在体验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一次分数练习课上,我出了一道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小时,从乙地回甲地又用了30分钟,这辆汽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我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思辨。

丁生说:因为题中没有说明原路返回,所以去时和回来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速度不变,从乙地回到甲地时走比较近的路,用的时间相应较短,行驶的路程也比较短。

戊生说:因为题中只是说明乙地回甲地用了30分钟,可以理解为按原路返回,但是没有到达甲地而是在半途中,行驶的路程是60×=30(千米),题中所指的不是甲乙两地之间的总路程。

一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能打破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比较探究中独立思考,从新的角度提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推理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了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三、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他们乐于从贴近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例如:我在教应用题时设计一次“我帮妈妈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里一个月的油、粮、食品、煤气、电等基本开支是多少,总收入多少,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买一台价值5000元左右的彩色电视机,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可以买一台?通过家庭实际问题的设计、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再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星期天起床、吃饭、睡觉、玩游戏、做作业等的时间安排,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体验数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进而达到对大自然的规律、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学生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情境、比较、探究、发现的过程,经历了与人合作的过程,经历了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了数学方法的灵活和多样,体验了探究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必要和乐趣,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的价值。因此说,有效的体验性数学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行为体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习生活的愉悦快乐。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7

一、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目标体系和参照系统

一个人内心的愿望愈迫切,则产生新念头的可能性就愈大。一个人有了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就会去钻研、收集资料与信息,这些知识、资料和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整理,就会爆出“思想火花”。但目标过大过小,均使学习动力系统消弱,甚至消失,这就意味着高效学习的终止。同时目标又是分层次的,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构远期、近期的目标。目标确定后,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遇到挫折时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应更多地参照自己的目标系统和过去的知识水平,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不要盲目地与其他人攀比,使自己丧失前进动力。我任教班有一个女学生,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是全年级的倒数第一,但是她不气馁,在我的指导下,她上课认真听课,课外时间适当地补习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为弄清一些问题,一次次地请教、订正,经过一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成绩为全年级的第一名。

二、在应用中掌握物理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中,使得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构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充分体验物理学是多么有用。如学过重力概念,可以想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重力,树根就不会往下长;没有重力,流出的眼泪也不会往下滴,眼睛上就会挂一个大大的水球等等。只要学生能够充分想象讨论,就会在感到世界真奇妙的同时,掌握重力的概念,再也不会在以后的解题中标错重力的方向。

三、教会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学习物理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物理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显得力不从心。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 遗忘规律支配着每个人的知识保持,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同时知识组织程度也影响着从头脑中提取知识的量。所以,只有及时地复习、归纳,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掌握物理知识、规律,提高学习能力。

2. 构建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抽取骨架性的知识框图,以此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检索系统起作用,帮助学生组织好物理学知识,建立各部分知识点间的内在的相互联系,并让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

构建知识体系的另一个层面的操作方法,是列出物理学知识体系的要点、重点、主要概念、规律、实验等重要的知识线索,会使得物理学知识、规律的掌握变得更为容易,顺利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8

在体育教学中, 很多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仅针对大部分学生, 这些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达到,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则是遥不可及, 如何制订分层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对于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初中学生学习篮球三步上篮时, 一些学生可能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三步上篮的基本步法, 而另一些学生并没有接触过, 这时可以针对学生的水平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如此一来, 学生自然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目标进行练习, 进而体会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 并针对这些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并明确每一个组别的学习目标。如, 在实心球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 将学生分到A组 (纠正持球手法) 、B组 (练习出手角度) 、C组 (做到身体满弓、协调用力) 和D组 (提高出手速度) 等, 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进步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他们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 甚至要安排专人协助这些学生完成目标。如, 笔者以前教授的一名学生, 身体肥胖, 1000米跑的成绩刚开始是7分多钟, 后来笔者要求他每节体育课完成一次1000米跑, 但要求是每次1000米跑的时间要短于上一次跑的时间, 通过初中三年的练习, 他的1000米跑的成绩已经能够达到5分钟左右。现在他非常喜欢跑步, 上高中时也一直坚持跑步, 因为他能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

二、巧妙的教学组织

在讨论中有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初三年级蹲踞式跳远的第3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完整动作练习, 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比赛, 男生自我推荐作为“擂主”, 进行2次试跳, 以其最好成绩为界线, 其他学生进行挑战, 规则如下:1.挑战者跳远后的远度超过“擂主”30厘米以上, 则挑战成功, “擂主”要做10个俯卧撑;2.挑战者跳远后的远度近于“擂主”20厘米以上, 则挑战失败, 挑战者要做20个俯卧撑;3.在踏跳区失误的挑战者要做20个俯卧撑, 并且成绩无效;4.一轮挑战结束后, 换“擂主”继续进行挑战赛。这种比赛式教学一改以往多次反复跳的模式,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效果很好。这也给体育教师带来一个启示:当学生兴趣不高时, 就应该试着改变一下原有的教学组织方式, 采用一种全新的模式进行教学。

三、赏识性的评价反馈

阅读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篇9

一、让学生大量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有资料证明, 缺乏阅读能力, 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 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 谁就不善于思考。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很多教师和家长总担心孩子们读课外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这正如一把相同的种子撒到地里, 有的得到合适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 有的既干旱又阳光不足, 两种结局不言而喻。阅读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阳光。缺乏水分和阳光, 种子会发芽, 茁壮成长吗?

近些年来, 中小学生“偏科”现象屡见不鲜, 不正是向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挑战吗?由此可见, 想让学生变得更聪明,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很简单———大量阅读。书籍犹如一个“法师”, 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法力”。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低年级时, 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没有阅读垫底的同学, 学习起来越来越力不从心。阅读多的学生, 学习能力强, 当他学习的时候, 丰富的语言和背景会帮他轻松学习;而阅读少的学生, 语言和智力背景的苍白使之学习能力低下, 在越来越难的知识面前, 学生更易垂头丧气, 丧失信心。

二、让学生“爱”上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个困难的课题, 重要的是让学生自愿地拿起一本书。儿童最早的阅读就是听家长讲故事, 从父母给孩子慢慢讲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作为父母, 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作为老师, 我们要让学生觉得, 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当然, 在家庭中没有受到过阅读熏陶的孩子, 不可能为了不比别人落后和家长老师的要求而去读书。所以, 如果想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 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 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 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 而是“诱惑”孩子读书。儿童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 记住“破坏兴趣, 就是在扼杀阅读”。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常情况下, 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 一行一行读的较好, 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当然, 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 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 且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 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同时,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 在语言上也是这样。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 与其背诵一段学生并不喜欢的文字, 不如让学生用这个时间多读一本书。这就是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 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作为一种抽象语言符号的文字, 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 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将来学习中使用的符号是一回事, 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 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熟练而自如。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不少取得优异成绩的事例表明: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人, 他们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学生, 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淡。为什么差别会如此之大呢?阅读是一种以语言为符号的媒介, 包含有丰富的超越现实生活内容的活动, 会让阅读者的语言系统发挥得更好, 同时可以让他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排头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渠道。

应该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权利,扼杀了学生阅读的灵感,尽管我们早就强调读、说、听、写综合语文能力,但读———阅这一环节几乎被忽略了。“读”之前,教师长期牵着学生鼻子走,牵制学生思维,学生没有乐趣可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是纸上谈兵。

1提倡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本文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

1.1“发现”———使其快乐

阅读课中,应突出强调学生自己阅读,通过读去理解文章,给学生自己发现的机会,绝不剥夺学生的阅读权利,更不能在学生没有读透之时,教者己把一篇很有阅读价值的文章肢解,零散地呈现于学生面前。现在的学生求新求异的意识很强,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况且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章有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应让学生自由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但绝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发现,这种发现的快乐不是来自别人现成的结论,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的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呈现———接受”模式,转变为“引导———活动———发现”模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索过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经过反复阅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一名学生当即提出:“文章开篇就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字前后都没有交待,为何用这样一个副词,它有何作用?”于是,我把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讨论。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一声长叹,隐藏了作者深深的惆怅之情。因为鲁迅时时关注人民疾苦,在国外看到中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故此,他大失所望,情不自禁的感叹。若是把这“也”字的作用,贴标签似的先告诉学生,令其死记这一知识点,而不是让其充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研讨、解决这一问题,便剥夺了学生阅读中“发现”的机会和乐趣。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1.2“有感”———使其快乐

语文教材用无声的文字描绘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形象性、生活性是它区别于理科的鲜明特征,为了让这些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得到情感熏陶,就应设法激活主体,创造性地活化教材,让学生捕捉那些可“感”的东西。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学生们对安塞腰鼓所表现出来的蓬勃的力量较难理解,我便抓住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反复阅读,然后欣赏打击乐曲《威风锣鼓》,让学生谈从鼓声中听出哪些内容,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理解安塞腰鼓所歌颂的蓬勃的生命力量。在教学“劝君更尽一杯酒”时,就抓住一个“更”字,让学生反复体验,“更”字既含有殷勤劝酒之意,又暗示诗人和朋友酒已经喝了不少,随着殷勤的劝酒,时光正悄悄地流逝,酒越喝越多,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在频频的劝酒中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对离别的难舍之情,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之情;并综合现实生活中分别场面加以体会,让学生有更深切的感受。

叶老师别强调语言的实践,而语言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找到语言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感受,更离不开阅读,在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等描写的朗读中,特别是一部分美文的教学,对文中美感的体验,更离不开阅读。如教学《春》一文时,对各种春景的感受不够具体,反复阅读一幅幅春意盎然的图画,那春花秋实的境界就不难呈现在眼前。这种美的体验,是头脑中的一种再创造,是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到的,是教师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1.3“悟道”———使其快乐

这其中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文章写法,二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人们常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应授之以法。今天我们教给同学们某阅读法,或用某法阅读,开宗明义,吸引自然是有的,但要做到游刃有余,不在有“法”,而在得“道”。阅读之法,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阅读若有法,我认为“悟道”是根本。悟出对文章的写法理解,悟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会让他们终生享用。当他们把一篇文章读得烂熟,只要教师稍加点化,学生便能把整文拆装自如。他们也会发现其中的玄妙之处———文章的写法,从而在他们的习作中借鉴运用这些写法,这是他们“悟道”的结晶,他们会从中享受这种快乐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精心的阅读之后,便会对文章思想、内容有所理解,即道在文中。文载以道,我觉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远没有对文章章法理解那样艰辛,一部《红岩》影响了几代人,而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又能有几人呢?可见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要优于对文章章法的理解。如在教学《提醒幸福》一文时,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什么是幸福,而是让学生反复读文,并注意文中所列举的诸多生活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理解文题中的“提醒”的含义,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得更完美了,也尝试了“悟道”的快乐。

1.4“品味比较”———使其快乐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湛词语同与其相近词语进行认真比较,仔细品味词语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趣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对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极为有利。如“随风潜入夜”中“潜”与“飘”比较,有“潜”字一字传神,写出春雨稍无声息地降临人间的情态,更写出春雨默默奉献的精神。

议论文、说明文难以引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阅读的心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足以引发他们阅读兴趣的情景。如“统筹方法”一文,可采用教学前,先将几项相关的繁琐事务交给他们,让他们自行解决,评出最佳方案,再让学生阅读学习课文,学生便会乐在其中。

2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语文学科的性质具有综合性、开阔性等特点,它包含了知识和智力两大门类。阅读则是综合性的体现。阅读中涉及到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完美教育和知识储备以及语言文字的表达与人的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从语文教材的特点来看,教材的编排都是按自身的知识内容的逻辑系统安排的,有严密的体系。同一篇文章,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非常容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就蕴含着创新教育因素,有利于教师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2.2.1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比较,偏重于展现形象、体验情感,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体味语言,唤起想象,诱导发展语感。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2.2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挖掘创造性因素,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思维是以问题开始的。教学设疑是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交流,展开思维活动常用的途径,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思维从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要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应是对学生思路的开拓,对学习方法的指点,切忌过早评析或越俎代庖,否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并产生依赖思维,限制创新思维的展开。

激发想象,鼓励“幻想”。一切创造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萌发与培育必然伴随着想象、幻想、联想。因而想象力的培养很重要。例如,丰富学生的试听表象,给他们留下“幻想”的空间。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教材、图片、投影、录像、录音、实物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表象,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步发展。如学习《咏柳》,让学生想起柳树的美,并将其画出来,再用语言描述,展现柳树的美。

3结语

阅读教学易于机械、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若没有一点“乐”可言,实在是对不起学生,更对不起“语文”。愿语文教师还阅读教学以“乐趣”,回报学生,也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

摘要:在此提倡的阅读教学,主张自由阅读、自行发现。通过研讨合作,解决疑难,那样才会确确实实地培养综合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同时,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的乐趣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乐趣,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策略;闪光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10-01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用刻板的标准去评价和衡量学生的作文,而应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发现学生作文中精妙的词、句

着名教育家家叶圣陶认为:“学生作文中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不宜过多、過高。面对学生幼稚的作文,教师要尽量发现其闪光点,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不求全责备,不扼杀学生创造的火花。即使学生作文中有一点进步(包括字体的端正、字词的使用等),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认为,学生只要用心去写了,在一篇作文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字词使用得比较恰当,甚至某些段落写得比较精彩。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作重点批注,并在作文讲评课上予以赏析、肯定和褒扬,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摘抄学生习作精美语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了用得好的字词、写得好的句子、段落,但又不可能在讲评课上对每篇作文中的精美句子段落都一一赏析。但老师又不能对这些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置之不理。如果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还可能因为老师的漠视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摘抄学生作文中精美语句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把所有作文中的精美语句抄写在黑板上,每句话的后面注明班级、姓名,同时要求学生把这些语句抄写在专门的摘抄本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把这些精美的语句打印出来,张贴在学习园地,让学生课后去抄,这样学生可以不占用上课的时间。

三、编辑优秀作文本或者张贴优秀作文

如果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文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班上也有不少优秀作文。这些作文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中好的作文对全班同学能起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可以在每次作文后,把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几篇(最好有进步较大的)出来,经过教师修改后,让学生工整地抄写一遍,然后把它编上目录,注明作者的班级、姓名,并装订成册,作为优秀作文书在学生中传阅。每次作文就一小册,一个学期下来,就可以订成一大本。这些优秀作文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为教学积累了资料。教师在放假前把一学期来同学们入选作文的篇数统计出来,对进步最快或入选作文最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在教室墙上办“优秀习作展览”,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习作成果。临近期末,又组织学生编辑“班级优秀作文选”,让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得以展示。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还疏通了学生对作文的“愁”、“怕”、“厌”等心理障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为了强化学生阅读的效果,教师应要求学生传阅作文后写读后感、写心得体会,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文册和作品展的作用。实践证明:同学们利用互相学习的机会,能更有效地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四、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

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作文时经常会有巧妙构思出现。虽然有的作文整体水平不高,但在作文构思上却也有值得肯定之处。好的构思能给作文增色不少。所谓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前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来是说文章构思就是对映在头脑中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扩充、延伸、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最优化。

如有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日夜操劳的变化写了出来。他这样写5年前的妈妈:“那时妈妈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1.63米的个头,圆圆的脸蛋、披肩长发,化个淡妆,人十分精神。”5年后的妈妈则变成:“瘦弱的身躯,瘦削的脸成天露出疲惫的神情,人整天忙个不停,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我们先不说这个作文整体水平高不高,单看作者的构思是成功的。因为这更能反映出妈妈5年来为这个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另外一个学生则写了一个很陈旧的故事:假期自己在路上捡到了一个皮包,包里有现钞和各类银行卡和身份证,最后交给到了派出所。如果文章只写下这个过程,无非就是记叙了一件好人好事而已。但作者却写了家人对是否交皮包给派出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捡到东西要交给派出所,一种是自己要了,反正交上去也是白交了!这样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我在讲评时特意突出了这两个同学文章巧妙构思的好处,强调一篇作文是否成功,构思是否巧妙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篇12

一、创设情境, 享受读书乐趣

在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们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他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才是真切的, 才能读出形, 读出意, 读出味, 读出情。

1. 角色体验。

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 有许多生动的小动物形象, 让学生们扮演文中的角色既能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们通过角色置换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欣赏。这样, 语言文字在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号, 而是具体丰富的形象, 他们就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 听到美妙的音乐,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2. 音乐渲染。

音乐是渲染情境、引发想象的有效手段。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播放狼步步逼近的动感音乐, 为学生营造一个紧张急迫的氛围, 从学生们夸张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 他们已感到了“凶狠”、“可怕”, 体会到了小羊的危险处境, 大家都在为小羊的命运担心, 不知不觉进入了情境, 这时再来指导朗读就会水到渠成, 学生就会入境生情。

3. 画面引入。

画面同样是引领学生们入境生情、增强内心体验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 为使孩子们体会到狐狸巴结讨好乌鸦时的表情,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狐狸的表情, 有的学生说:“他摇着尾巴, 假惺惺地笑。”有的学生说:“狐狸一脸的奸笑, 一看就知道没安好心。”这些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感同身受, 读起书来便倍加用情, 对理解人物形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更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4. 语言描述。

此外, 教师的语言描述也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场景, 引发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如《青蛙看海》一课教学中, 我这样描述“小青蛙努力登山”这一情景:“请小朋友看, 小青蛙跳呀跳呀, 啊!不小心摔了一跤, 流血了, 它不顾疼爬起来继续跳, 跳呀跳呀, 累了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 渴了喝点山泉水, 就这样它不停地跳, 气喘吁吁, 腰酸背疼, 它想到快要到山顶了, 快要实现自已的愿望了, 便更加努力地跳。”我描述完以后, 问:“你听了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孩子们纷纷说小青蛙真了不起, 再来读书时, 我看到不少学生的脸上都露出坚持到底的神情, 很明显他们已经和文中的角色产生了共鸣, 读起书来自然是更加入情。

再现生活情境, 强化学生们内心的体验, 就能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兴趣盎然、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们享受到读书的无限情趣。

二、个性化朗读, 享受读书乐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不同的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即便一样, 朗读的方式也肯定有差异。因此在激情朗读中,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身心处于激活状态。学生的身心只有进入激活状态, 内在语言才能高度活跃起来, 这样, 语言和精神才能同构共生, 才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也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既是享受读书乐趣的过程, 又是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的过程, 何乐而不为呢?因此, 我们在学生每一次读书时, 都要为学生注入能充分激活身心的“兴奋剂”, 使他们情绪激奋, 全身心投入。

三、激励评价, 享受读书乐趣

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 当孩子们通过努力, 将课文读通读熟时, 他们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呀!这时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 既让学生从主观心理上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 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可暗示一些学习方法, 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求知, 把读书当成一种精神享受。

学生生活在集体之中, 有时他们之间的称赞、表扬说出了其心灵深处的声音, 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效果也更佳。因此指导学生互评, 是我惯用的方法。如学生读完一段话后, 我总让其他同学说说他读得怎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评价既可使学生在别人的肯定赞美中更爱读书, 又可引导学生从别人的朗读中汲取营养。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喜欢挑刺, 这时我会说上这么一句:善于欣赏别人, 你在得到友谊的同时也会得到许多知识。学生在教师指点下真诚欣赏别人, 受到了思想教育, 提高了阅读兴趣。其实, 在读书活动中, 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 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 让评价伴随教学的始终, 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

上一篇:低温氧等离子体下一篇:身体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