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2024-10-15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共7篇)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并实现再创造时, 才能逐步学会学习。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 其关键在于体验和反思, 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 从而习得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 应如何让学生参与体验数学?如何彰显新理念下数学课堂的靓丽生命?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体验学习。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让学 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 教师应该是学生最忠实的学习伙伴。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强势位置上走下来, 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上来。平等, 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 也是学术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发现再幼稚也是发现, 教师应当倾听、质疑、点拨、激励, 而倾听有时就是一种激励。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 教师请学生用各种教材, 通过动手分一分来表示各个分数。在交流中, 一位同学说:“我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 其中的1份是1/2。”教师问其他同学:“对这一种说法, 你们有什么问题?”同学们面露疑色, 欲言又止。教师就说:“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 1份应该是4个, 怎么是1/2呢?你们能再讨论一下吗?”讨论后, 一位同学发言:“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 是先把8个桃子看成一堆再平均分的。”另一位同学补充: “就是把8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是老师真的不明白吗?不!这是教师努力促进平等交流的艺术。《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中强调要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这种互动意味着师生将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 这种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对教师而言, 意味着上课不再是传授, 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和理解。

二、研究挖掘教材的亮点, 让学 生在体验中建构

教材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资源, 教材是汇集众人智慧的宝贵财富, 其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其中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 寻找亮点, 体现育人的功能。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认识多边形》, 教师就需要在明确每项活动目标的基础上, 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实现教材的意图。

第一个活动: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剪下某个物体的一个面, 在小组里看一看、分一分。这静静地剪、认认真真地分、仔仔细细地思考, 真实的学习活动, 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图形知识、分类知识的经验, 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 并利用这些原始资源支持和帮助以后的学习活动。

第二个活动:想一想、说一说、认一认。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的成果——怎样分。事实上有按形状分的, 有按边数分的, 通过不同分类方法的交流, 把学生对图形的隐性认识, 以显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 再通过数一数、看一看等活动, 逐步认识多边形。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教师是在充分汇集学生原始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习材料之间的多向互动, 生成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 轻松有效地建构了新的数学模型。

第三个活动:创造多边形。教师为学生的创作留下了空白的时间带, 学生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带里, 展开了充分的想象, 自由发挥, 利用各种材料设计了自己心目中的多边形, 空间观念形成了, 个性张扬了, 创造性解放了。

三、经历数学化体验过程, 让学 生在探究中提升

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 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 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所谓“数学化”, 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得出数学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现实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所谓“数学化”是指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得出数学知识的过 程, 学生的数学现实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角的认识》, 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角和掌握了画角的方法后, 接着要研究的就是“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在概念上容易混淆的问题。课堂上, 教师创设了师生比赛画角的活动场景, “比一比谁画的角大”, 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间, 学生在其内在需求的驱使下积极开展探索研究活动, 在几次延长所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感知, 角的边是可以向一头无限延长的, 因而判断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那么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又一次创造了探究的空间, 学生有的拿出活动角不断放大缩小——用自己各自的方式研究着同一个问题。在这期间, 学生自由支配着自己的空白时间带, 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去自悟自得、敢为人先。教师成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 而非“解题者”, 学生成为了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 而非“模仿者”。我想学生只有通过这样数学化的途径进行数学学习, 才能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2

关键词:活动;小学;数学;体验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如何放风筝,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自己去放飞一只风筝,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到放风筝的快乐,体验到放风筝的技巧。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认知层面,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层面,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从而在感悟和创造中学会数学。因而,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学生需要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数学,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在联系生活中放飞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个性体验的获取要“对接生活”

例如:《认数》的教学中,教师出示美丽的小山村(板书“1”),让学生观察一条狗、一棵苹果树、一条小河、一条船、一间房子、一个小朋友等,从中发现他们可以用“1”来表示,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所有物体的性质没有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1”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

思维活动的外部材料越是丰富、全面、贴近儿童的经验基础,儿童的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就越是顺畅、深刻和全面。入学前,孩子们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数字,这正是数感形成的基础。最初,他们所知道的数字是相互孤立的,教学中呈现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画面来引发儿童的直觉思维,吸引孩子们自然地进入知识经验迁移,兴趣盎然地去数:一条狗、一棵树、一条船、一个孩子、一座山、一筐萝卜……将数字与物体联系起来,体会符号的意义。接着,通过数出自己身边可以用“1”表示的物体,引导儿童尝试活动经验升华。由此可见,教学要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利用这些生活经验促进儿童进行数学思考,经历“抽象化”以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二、个性体验的获取要“共享交流”

师生间的对话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固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往往又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其对话面相对较为狭窄。为让更多的学生能积累起自己个性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后,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空,组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把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并引导他们整理、归纳交流的内容,使成功的经验、曲折的教训都成为有益的资源,充实到自己的经验系统里去,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小数乘小数》中“3.6×2.8”这一例题时,笔者首先出示问题情境,学生列式并尝试计算后,师生共同经历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积跟着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再把整数乘法的积“回归”到小数乘法。例题教学结束后,笔者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

师:学到这里,让我们回想一下,你是怎么计算3.6×2.8的?又是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四人一小组展开交流)

生:我是把3.6米换算成36分米,2.8米换算成28分米,算出36×28=1008平方分米,再换算成10.08平方米。

生:我是把3.6×2.8看成36×2.8,算出来等于100.8,再除以10等于10.08。

生:我把3.6×2.8看成36×28等于1008,再除以100,等于10.08。

生:……

师: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有的是先看成36×2.8这样的小数乘整数进行计算,有的是先看成36×28这样的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还有的先进行单位换算再计算。想一想,这些计算都是……

生:我们学过的。

师:对!像这样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是非常智慧的选择。在以往的学习中,还有这样的经历吗?先自己想一想,再互相交流交流。

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

生:后来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我们又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上述片段中,学生在经历完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数学活动后,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从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知道其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感悟到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的策略,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这启示我们,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应止于活动结束之时,也不限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握类似的教学契机,及时将数学活动经验加以提炼、适当强化。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分类整理,或丰富已有的经验,或修正原来有误的经验,或淘汰先前错误的经验。

三、个性体验的获取要“反思提升”

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就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因此,要将学习过程中那些有关的智力活动变为思维的对象,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提炼。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数学活动停止于问题解决时,那么学生的认识仍然只是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因此,不仅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活动,更关注问题解决后的反思与提炼,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帮助学生将经验显性化。“问题解决了,能说说你们有什么体会?”“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解决了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从不同的方法中看到相同的东西?”……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性经验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本质。学生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画画图分析分析,就看出规律了。”“我们是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想起的,等发现规律了,就好了。”“这两种方法在思考的时候,都不是直接画出50个点进行研究的,都是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提炼出来的这些理性、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能形成智慧。

四、个性体验的获取要“形式多样”

学生的数学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以实物、模型、数学语言、数学思想和方法等为工具,以完成特定数学任务为目标,知、情、意、行诸要素全面参与的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一方面,不同形式的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能使一些难以自知或粗糙模糊的想法逐步清晰,能使某些内隐的思想方法逐步外显为可以表达的经验内容;另一方面,不同形式的活动也有能效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避免因活动形式单一而可能引起的枯燥感甚至厌倦的情绪。在原先的活动设计中,笔者曾多次要求学生拿出1个面积单位的正方形纸片,找出自己身边与某个面积单位大小接近的物体。这些活动固然简便易行,但在类似的情境中重复这些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自然会逐步递减,活动效果也跟着打了折扣。在改进后的活动设计中,不再要求学生重复“拿一拿”“找一找”,而是要求他们“自己剪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比谁剪出的正方形最接近1平方分米”“用旧报纸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尽管这些活动都是着眼于让学生感知相关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但由于活动本身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了,获得的活动经验也更加丰富了。

杜威说:“经验首先是实践的,不是认知的──是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承受。”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首先是基于活动的,只有经历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积累足够的数学活动的原初经验,当原初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形成自身的感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并不自觉地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不应当简单地经历“被告知一记忆一熟练”的过程。在这种简单的告知与模仿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强烈地呼唤高效课堂教学, 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践中, 我尝试运用了以下四个操作策略。

一、转变角色, 理解学生的阅读体 验

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师应换位思考, 用学生的心理与眼光来看学生, 时时想着“假如我是学生, 我会怎样说, 怎样做, 怎样想”, 不要单纯地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 进行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 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体验, 体谅学生的言行, 与学生融为一体。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 在引领学生读文的基础上, 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结果学生得出的结论很多:足智多谋的人, 聪明、待人诚恳的人, 勇敢的人, 等等, 这与备课中预想的“神机妙算的人”很不相同。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生成信息, 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以课文内容为依据说得具体些。有的学生说诸葛亮不是去造箭, 而是想妙计向曹操借箭, 可以说是聪明的人;有的说诸葛亮正因为勇敢, 才会带几十个士兵到曹营叫阵;还有的说, 诸葛亮是个有学识的人, 能算出风向。如此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 才使得诸葛亮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更为丰满, 更为鲜活。因此, 教师转变了角色, 适时捕捉住这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可以使学生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课堂便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二、转变观念,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 验

文本阅读无“唯一答案”, 人人有个性化见解, 人人读“自己的”文本, 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在教学中, 教师应允许学生的阅读体验有“不唯书”的现象。如:在学习了《鹬蚌相争》一课后, 学生质疑这篇课文写的有问题, 她提出:“鹬和蚌既然谁也不相让, 都不张嘴, 那么它们之间的语言又怎么能表达出来呢?”我没有以教科书来压学生, 而是因势利导:“如果你是作者,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这样的描写?你说给大家听听。”这时, 学生开始了思维的碰撞, 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她说:“作者可能是出于想象, 通过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才这样写的吧。”“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学生在教师的尊重下说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允许学生的阅读体验有“不唯师”的现象, 教师不要刻意地追求“标准答案”, 学生在阅读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是创造意义。

三、转变行为, 鼓励学生的阅读体 验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 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出自己个性的反应。鼓励学生对所学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积累。学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不 理解的词句提出来, 请同学、老师来帮忙, 共同进行体验。如:学习《地球清洁工》一课, 有的学生对“微生物”一词体验不够, 教师便请全班同学共同探讨。有的说“微生物”就是微小的动物;还有的说“微生物”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还有的学生举例子, 说家用的切菜板上面就附着有“微生物”。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 学生对“微生物”一词的理解加深了, 为这个词语赋予了生命。

四、转变形式, 展现学生的阅读体 验

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感受, 体验情感, 理解见解, 转化智慧, 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教授, 更是情感的交流, 心灵的沟通, 生命的对话。因此, 在学生的个性体验、感受阅读的基础上, 适时地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过程进行新的形式的探究。可以把学生的阅读体验展现出来,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 在口语交际课上, 我把“说一说、练一练”的形式改为“辩论会”, 针对“选队委时自己选自己好不好”“过生日请同学好不好”这两个主题展开辩论。学生课下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加以辅证, 辩论开始后, 双方辩手时而为一个话题滔滔不绝地争论, 时而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独特感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实正反双方哪方取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种形式带来的效益是显著的:既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又增长了知识;既能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有积极探索的冲动和学习的渴望, 又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一阅读体验的展现更说明了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4

一、激发学生主动性、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学习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由要我学转为我想学,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学习,才会探究,只有给学生一个高度自主和开放的学习情境,学生的自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搭石》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所以,教学中以“美”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自读,寻找“美”

师:(指画)这就是搭石,搭石是由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石头组成,但是作者却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下面,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村庄,走近搭石去看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搭石的画面。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感受。

一幅幅画面已在大家的脑海中呈现。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搭石的美?接着品读,欣赏“美”。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学习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教师抓住“美”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说明文是小學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学时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

《世纪宝鼎》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教学《世纪宝鼎》,课前结合预习提示先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了解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并查资料对“鼎”作全面了解,再想一想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课堂上先检查预习情况,使全班同学都能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抓住鼎的样子,让学生自读互议,理解鼎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得以发挥。

要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让学生要有读书、思考的积极性,敢于提出来问题,发表自我见解,敢于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从不同角度探索,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上。

二、尊重学生独立性,探索学习

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如果说主动性是表现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探究学习是积累知识与方法,能力提高于一体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科学的发再是科学研究的先提重要条件,要有的正确的探究目标,采用合适的探究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全作探究,才能达到效果。孩子们探究的问题虽然是小问题,可能他们探究的过程、态度、角度、思维方式和科学家探究过积极是一样的。所以要尊重学生独立性,相信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三、维护学生独特性,发现学习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像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支发现。”因为种种原因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事物的性质入联系,面学生是有着独物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景阳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找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智敏的英雄性格。因此目标确定为能进行简单复述和体会人物性格特点两项。上课时让学生快速自由地读文,然后领悟人物性格,学生是这样理解的:当武松吃了三碗酒后,店家劝他不要再喝,原因是“三碗不过冈”。武松却说:“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就这样,武松一连吃了十八碗。联系武松进山后的思想活动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他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这些描写看出了武松酒量好,无所畏惧的气概。别人三碗就大醉酩酊,他喝了十八碗还顾及面子。打死了老虎,等他酒醒了,他就再也不敢继续往前行了,他是借着酒胆才打死了老虎,因此“醉酒”成就了武松的打虎的英雄名气。学生的观点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教学《将相和》,学生复叙“完璧归赵”的故事,说到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客栈,就叫手个人化了装,带璧回国时,我就提出:课文中说的是“宾馆”并没有提到“客栈”一词,为什么你会说成是客栈呢?学生答到:早在战国时期,那时称在外过夜的地方没有叫宾馆的说法,改编的作者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以为学生的这种与教材不同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认知水平并经过其独特的思考下形成的,应该给予鼓励。

四、重视学生体验性,创新学习

体验能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学生在在体验中他们总能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学习而带来的愉快感。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产物。学生作为“观文者”也必须“披文以入情”,即捕捉语言文字背后的形象,并把之幻化成心像,如此才能感知事物形象的优美,进而体验到作家的感情,直接面对作家的灵魂。

进行重视学生的体验可以寓情于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离不开情感,情感不但是人心理生活中最富有诗意、最富浪漫色彩的部分,同时也是人心理生活最深邃、最富创造力的部分。但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能力却因个体的人生阅历、知识底蕴的多寡而见高低。因此,在直接体验不足的情况下,引导多阅读美文,发挥联想和想象,体验作品意境,同样可丰富学生的各项情感体验。

当然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短暂,校园生活也有局限性,因而要重视直接经验,发掘童心童趣,探究性学习也要求走出课堂,到广阔的世界中学习知识,而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

重视学生体验性可以从:1、创设有意义的体验情境。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合适地进行体验的环境,既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模仿的,关键在于引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使之产生兴趣。2、提供有价值的体验活动。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必须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和自主内化。这种体验的自主性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3、以体验的“个体性”培育自主意识。4、以体验的具体性激发形象思维。5、以体验的行为性强化语文实践。6、以体验的情感性发展审美能力。

促进阅读体验的方法:尊重——尊重体验,激活兴趣;对话——平等对话,加深体验;互动——师生互动,感悟体验;评价——多元评价,升华体验;整合——跨越学科,丰富体验;

教学时还可根据文本适当采用表演、游戏、想象、朗读、理解、争辨、实践、语言、音乐、实验等方式拓展阅读体验的渠道。

要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5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要使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 他们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验参与探究学习的乐趣。依据课改理念所编排的新教材中, 每一单元都有主题图。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 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变成探究的问题, 尽量还知识发展过程的本来面目, 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景中, 迫不及待地去参与探究发现。例如, 在教学《方向和位置》一课时, 教师用课件展示出藏羚羊作为奥运吉祥物的可爱模样, 问学生你知道中国为什么把它选作奥运吉祥物吗?你对它了解有多少?学生们畅所欲言, 然后教师话锋一转, 声情并茂的讲述起它们面临种族灭绝的命运, 和成千上万志愿者为保护这种高原精灵所付出的艰辛和遭遇的困境。接着出示一组藏羚羊保护站的位置图, 说:“你愿意成为保护站中的一员吗?”“那就让我们划分好小组, 进入高原, 模拟拯救藏羚羊吧!”学生很快进入了模拟情境, 在可能遇到的危险中探究相互求援、救助时的位置和方向。他们在角色扮演中, 经历着确定位置和方向的重要性, 感悟出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的难点就在他们亲身经历的模拟数学情境中得以解决。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 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也变得丰富起来。

此外, 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探究学习的快乐, 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实现知识的迁移, 反馈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 发展数学的思考空间。例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请你为我们的教室窗子安装窗帘, 设计一个合理的购买方案, 这道开放题包括了长度的测量、面积金额计算、布料色彩选择等多个问题。而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 还应考虑实际的需要, 如窗帘应适当长些、宽些, 窗帘布的价格也应根据班级实际合理选择。

二、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实行再发现或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 教师选取许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等各种形状的物体, 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先让学生摸一摸, 说说自己的感受, 有的说是软的, 有的说是硬的, 还有的说是圆的, 还有的说是有角的……这样, 让学生在看不到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进行体验。然后, 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 看一看, 拍一拍、放一放、推一推、滚一滚、听一听,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再次体验。之后, 设计了一组游戏活动──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搭东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自由组合, 有的一个人搭, 有的几个人一起搭, 结果搭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学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他们充分体验到球会滚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的、圆柱体有平的和能滚动的两种面这些事物和图形的特征。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也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物体和图形的特征, 使情感体验在感悟中获得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 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三、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

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 数学新课标十分重视教学中的师生双边活动, 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交流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 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 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 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品评, 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学生需要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数学, 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 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 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6

第一, 注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采用不同形式交流自己的体验。如第七册《秋天的怀念》, 作者通过一些小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教学时, 教师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 而是先让学生自读全文, 进行整体感知, 再让学生朗读, 并在朗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本文中“母亲”的肝病已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 但她没有对儿子说, 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诸如此类感人的细节, 只有通过朗读, 体验课文, 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交流体验, 才能真正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发对伟大母亲的挚爱真情。如果教师只注意支离破碎地解释几个词, 就不可能收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 允许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体验, 并给予他们陈述理由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体验, 他们才敢于同教师交流, 敢于在群体中表现自我, 使个性得到张扬。如我们让学生阅读了一篇童话《七只母鸡》, 内容是:

七只母鸡走过木桥, 桥板坏了, 她们不知道, 黑母鸡“哎呀”一声掉进河里, 扑腾着翅膀, 挣扎、哭泣、叫。

第二只母鸡说声“不好”, 纵身跳进滚滚波涛。她和黑母鸡抱在一起, 眼看两条性命都难保。

第三只母鸡跪下祷告, 求凶恶的河神宽恕她们。

第四只母鸡咯咯冷笑:“不会游泳, 干嘛往河里跳!”

第五只母鸡气红了脸, 骂了冷笑的母鸡:“自私、胆小!”

第六只母鸡扔下枯枝, 把水中的鸡拽住, 使她们暂时不被大水冲跑。

第七只母鸡边跑边叫:“救命!”

鹅呀鸭呀, 都随声赶到。“扑通!扑通!”大伙儿救起了落水的老母鸡, 岸上的家禽七嘴八舌好不热闹。

那只花母鸡呢?大家在找, 忽然听到“cīcīcī”锯子响。“dīng dīng──dīng dīng dīng”榔头敲。哦, 在那儿!原来她请来了勤快的水獭、啄木鸟, 正在一起忙着修桥。

学生个性体验管理 篇7

长期以来, 为了应付各种考试, 课本上的一篇篇美文被我们肢解为各种考试题型。学生刚翻开课本, 还没来得及静下心来品读一番, 已被我们在读前设置的各类问题迷花了眼:结构思路、写作手法、中心思想……这种功利性的阅读, 让语文课堂乏味起来, 学生们也慢慢失去了在自主阅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再说学生自己对于文本的解读, 是否也被我们剥夺了自由呢?某一些公开课后, 总会有执教的老师会遗憾在课堂上, 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有的回答甚至于自己预想的答案相差甚远, 造成些难以收场的尴尬局面。不禁想起一个我自己的教学例子:在教学《安恩和奶牛》时, 关于安恩的人物形象分析, 有一段动作描写:“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我备课时预设这句话毫无疑问能看出安恩“勤劳、娴熟”的特点, 然而提问后一个男生回答说:“我觉得这句话能体现安恩很享受生活, 热爱生活。”当时教室后面坐着许多听课的老师, 我也是初入职场, 没有什么经验, 这个回答与我预设的答案有一些差距, 脑子里只想着引导他说出我要的答案———勤劳, 于是情急问大家:“你们觉得这句话是能体现安恩的享受生活还是勤劳?”实际上, 问出这句话我就后悔了, 虽然学生们很配合地说出了“勤劳”, 但却成为我心上的一个疙瘩。这句话中的“翩然起舞”难道不能体现安恩享受生活吗?这种理解难道不是对词语极具敏感的一种体现吗?课后反思, 我当时一味地追求预设的答案, 而没有学生的个性解读, 实在是对孩子自由阅读的一种扼杀。

其实, 上语文课, 课本上的课文只是例子, 用这些例子来教孩子写作方法, 教孩子赏析文章, 教孩子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即所谓的“授之以渔”。我们要做的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把教参上的句子读给学生, 强加给学生, 甚至让他们背下来, 而是教给他们这些方法, 把自由阅读的权利还给孩子。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的阅读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个性见解, 首先就要教师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学生在文章中读到的东西, 是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获得的, 他与文章作者的“对话”是别人不会产生的。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基于自我经验和思考的个性解读, 拥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一致, 那是在束缚孩子的思维, 语文课堂会变得呆板枯燥, 缺少它应有的开放性和活力感。经过那次事件后, 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都注意尊重个体阅读差异。在课文《老山界》中, 有一段文字是写红军露宿山头, 半夜醒来看风景,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在课堂上赏析这段景色描写时, 大部分同学都说出了红军在陡峭的山崖上睡觉, 还有心情欣赏夜景, 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与我预设的答案差不多。而此时有一位女同学很主动地站起来说:“我认为这句话有更深层的含义。星星既给人指引方向, 又象征着光明, 这里作者这样写是想表达红军战士们对美好光明未来的向往。”这位同学的精彩回答让我发自内心地敬佩, 她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联想能力, 又结合了当时红军面对的困难, 并且还能勇于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 并且这种想法合情合理, 很具有感染力。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同学的思维开阔, 并鼓励其他同学学习这种精神, 而不是一味去借助参考书, 在这种问题上追求所谓的完美准确。在这种引导下, 许多学生在这堂课上有所启发, 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 我笑说这样“脑洞大开”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更重要的是每位同学都要投入进去思考, 去拥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再比如学习《父母的心》这篇文章时, 有一位同学大胆地对文中这对父母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 临时组织了一场班级内的辩论赛, 效果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不少平日里内向、羞于展示的同学在这场辩论赛中作为辩手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你来我往, 妙语连珠,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正被尊重。

在语文课堂上, 很多问题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 开放性的问题怎么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整齐划一?只有鼓励学生勇敢说出来, 师生间才能产生认识上的沟通、思维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灵上的对话。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 他们会收获自己的见解被尊重、被肯定的快乐, 不知不觉中, 他们培养了勤学善思的习惯, 不断挖掘着自己的潜能, 语文课堂上也能真正火花四溅, 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那是何等动人的一幅画面!

当然,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对学生进行任何引导。关键问题在于,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 我们应作为学生阅读体验中的引导者、倾听者, 尊重其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对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解读进行由衷赞美。在教学中, 我时刻提醒自己, 不要用自己的分析去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所得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待的。俯下身来, 认真倾听, 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氛围, 个性阅读才能真正实现。

摘要:时下功利性的阅读, 让语文课堂越发乏味, 学生的审美情趣越发失去。所以告知他们一些方法, 还给他们自由阅读的权利, 让他们感觉地位与见解受到尊重, 进而培养他们勤学善思的习惯, 不断挖掘着他们的潜能, 让个性阅读真正实现。

关键词:文本阅读,尊重,个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汽车踏板下一篇:卫星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