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农民工

2024-10-05

建筑农民工(共12篇)

建筑农民工 篇1

2012年9月13日, 武汉施工电梯坠落造成19人坠亡, 19个年轻的生命就此消失, 由于职业危害防护工作不到位, 同样的悲惨事故每天都在上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亿6 261万, 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并且从事建筑业的比重逐年递增, 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这一庞大群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工作特点, 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工作的同时也遭受着职业危害。因此, 笔者对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危害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

职业危害现状

调查发现, 建筑业作业环境存在多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 包括悬浮颗粒物、毒物、噪声、振动、强光以及高空作业等。

施工现场粉尘主要是由水泥运输搅拌、打磨搬运石料沙土等产生的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水泥尘、石棉尘等, 由木工作业产生的木屑尘, 由焊工焊接产生的电焊烟尘、金属粉尘等。作业环境中刺激性气味主要来源则是由焊接、刷漆等作业产生的。施工现场涉及的毒物主要是铅、锰、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现场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机、电动机、空压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等。涉及工种有混凝土振动棒工、打桩机工、推土机工、平刨工等工种。建筑作业中的工人基本暴露在红外线、紫外线等有害光线下。砼工操作砼振动棒、风钻工钻孔粉碎、司机驾驶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工作会产生振动;钢筋工、瓦工、木工、架子工等则会涉及到高空作业。

从作业环境具体分布可知, 农民工在工作中不止接触一种有害作业环境, 常常是多种危害较大的作业环境交叉存在。

建筑工人长期工作在充满粉尘、噪声、强光、震动的环境下, 所以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尘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电光性眼炎、手臂振动病等疾病是建筑业农民工的常发疾病。

其中, 尤其是以尘肺病最为严重, 2010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例数的87.42%, 接触粉尘2.5〜7年后尘肺患病率为38.16%。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公布数据表明, 我国国企和外资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在30%左右, 中小企业约为3%, 职业健康平均覆盖率不到10%。

职业危害分析

在调查走访的110名农民工中, 52%的受访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曾经受过外力导致的伤害。而受伤主要原因有缺乏安全操作知识、一时疏忽以及未佩戴防护用品等。这说明了施工单位依然不够重视安全以及职业危害预防的问题, 未能做好保护工人健康, 做好企业自身及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

另外, 工人每天工作单调、辛苦, 精神生活严重缺乏, 居住饮食条件差, 社会地位低下等, 也会导致滋生心理疾病。产生职业危害的具体原因为:

工作环境风险高

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其特点有现场环境复杂, 工作区域范围广, 作业条件变动大, 作业人员更换工作环境频繁, 具体工作具有很强临时性。很多作业活动在危险性高、条件简陋、特殊的区域内进行。所以, 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不可避免, 而且十分严重。

企业安全管理薄弱

首先, 建筑业强制工作时间长。调查显示90%多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 h, 长时间的作业导致工人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十分疲倦, 疲劳作业必然导致事故的多发。

其次, 部分企业对职工健康监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很少对工人进行培训, 即便做培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走过场。在调查中发现, 69.2%的工人参加过培训, 并没有达到100%全覆盖, 其中部分企业以开安全教育会议形式作为培训。在岗培训的频率低, 培训形式单一, 内容简单、不全面。培训内容包括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工作中的危险危害识别、操作规范、急救知识、各种操作工具或材料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及保护自身知识。然而, 企业缺乏正规的、良好的安全培训, 工人缺乏安全操作知识, 工人不能做到安全生产, 更不能保护自己免受职业危害带来的伤害。

第三, 劳动保护用品不到位。企业只提供基本的劳保用品, 如安全帽、粗线手套等。有11.5%的企业甚至不提供安全帽, 由工人自行购买。此外, 企业不设置或只设置简易除尘降噪等降低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 不能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给工人带来的健康损害。

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

据笔者走访调查, 农民工文化程度低决定了自我保护能力弱。23.1%的农民工表示自己一点也不了解所从事工作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 38.5%的农民工在工作时不佩戴防护装置, 而因未佩戴防护用品导致的职业伤害占总比例的21.2%。另外, 部分农民工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生命安全, 有超过60%的农民工表示不会拒绝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做一些高危险的工作。

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

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面的协作机制不健全, 职业危害防治阻力重重;职业卫生监管职责职能正处于转变初期, 监管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 监管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够, 缺乏专业职业危害防治人员、专业设备, 监管工作难以实施, 职业危害防治能力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法制宣传不够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严, 以致企业有恃无恐。

健康促进方法

为保证农民工的职业健康, 及减少建筑业安全事故, 应建立农民工培训基地—劳务市场—劳务管理机构体系。

首先, 提高农民工的素质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职业危害, 所以, 应强制农民工在上岗前参加培训。建立建筑业劳务培训基地, 使他们在进入建筑行业前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和安全生产及自我保护知识, 提升自身素质, 合格后颁发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 作为进入建筑业的证件。其次, 不规范的招工方式使得农民工无法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很多合法权利得不到保证, 因此应建立建筑业劳务市场, 农民工需凭安全培训合格证方能进入市场寻找工作, 而施工企业必需通过该劳务市场聘用农民工, 并与之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再次, 为加强作业场所卫生监管, 应建立建筑业劳务管理机构, 综合执行劳动、建设、安监等部门的部分劳动安全执法职能,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职责主要应包括检查施工企业是否从其它渠道雇佣农民工, 检查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签订情况, 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是否到位, 检查作业现场危害控制,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 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等, 对违规操作者加以重罚。其他职责还应包括帮助农民工协调与企业的问题等。

另外, 企业准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资金和人力, 改善施工工艺、设置配套的除尘降噪设施、给工人配备标准的防护装置、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及职业危害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 如安全及职业危害教育电影、幻灯片, 安全及职业危害知识有奖竞赛, 发放宣传册等。

建筑农民工 篇2

甲方(用人单位)企业名称: 杭州杰达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性质: 有限责任 地址: 杭州市江干区九环路6号 乙方(劳动者)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劳动合同:

一、合同期限

第一条①本合同期限从 / 年 / 月 / 日至 / 年 / 月 / 日止。

②本合同期限从 年 月 日至乙方所担任的本岗位工种完工止。其中试用期自 / 年 / 月 / 至 / 年 / 月 / 日。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地点

第二条 乙方从事 工作。乙方须根据甲方规定的岗位工作职责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

第三条 甲方确定乙方实行 综合 工时制度(标准、不定时、综合计算)。甲方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合理安排乙方的工作时间和休息。

项目名称: 工作地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纪律

第四条 甲方必须对乙方进行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进行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第五条 甲方应遵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向乙方提供合格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需的劳动工具、劳动保护用品,为乙方办理工伤保险,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乙方的安全和健康。

第六条 乙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由甲方按国国工伤保险法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条 乙方必需向甲方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同时向甲方提供健康状况证明。

第八条 乙方应接受有关培训,并按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证书,在劳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甲方标准要求进行施工。

第九条 乙方在合同期内应遵守劳动纪律和甲方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各项规章制度。乙方有权拒绝执行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指令。

第十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宿舍、食堂、饮用水、洗浴、公厕等基本生活条件应达到安全、卫生要求,其中建筑施工现场要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CJ146-2004)。

四、劳动报酬

第十一条 甲方根据记工考勤册,按乙方工作内容及完成工作量向乙方计发工资。计时工资单价:按 1310 元 /(月)计发工资。计件工资单价: /。计时或计件任务完成后,按完成工时或工作量计酬,工资在每月 12 日以货币形式按时向乙方支付。

第十二条 乙方计时或计件工资中包括基本工资及奖金,月工资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奖金部分在工程完工或离开时必须结清。

五、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 第十三条 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后,在试用期间内,双方均有权提出解除本合同。第十四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

(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

(二)工作严重失职,对甲方的利益造成2000元以上损失的;

(三)在合同期间有偷窃、打架斗殴、赌博等行为,经教育仍不悔改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提供不真实的有效证件的。

第十五条 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劳动合同:

(一)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不能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

(四)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在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即行终止。

六、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十七条 非乙方原因造成乙方工作延误(/)天以上(不含 / 天)的,甲方按 / 元/每天标准向乙方支付生活费。第十八条 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后果和责任 第十九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七、其他约定

第二十条 甲、乙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

第二十一条 甲、乙双方约定的社保补贴,甲方部分已现金方式支付给乙方

第二十二条 甲、乙双方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任何一方可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六十日内向管辖内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甲方(盖章): 乙方(签名):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建筑行业;农民工;拖欠工资;解决方案

一、我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现状

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2亿人。而从这些农民工从业结构来看,建筑领域的高达80%,农民工已成为建筑用工的主要来源。建筑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行业准入的门槛低,适合于文化程度偏低的青壮年农民工,但这个行业也是拖欠农民工工资比较严重的行业,几年来,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屡屡发生,居高不下。近些年来,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建筑业农民工欠薪案件和涉及人数相比以往都有大幅上升,因工程款和工资拖欠引发的群体性讨薪事件层出不穷,拖欠工资问题处理难度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加大了清欠力度,但仍有大量的欠薪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清欠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二、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农民工法律维权意识较差

目前,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以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讨薪遇阻时往往容易走极端,进而采取各种不理性的方式“维权”,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定时炸弹”。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造成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

2.建筑开发商和承包商信誉度不高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但是进入该行业的门槛较低,缺乏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部曾在2005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提出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但事实是,包工头承揽工程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越做越大,越来越多,他们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苛扣农民工工资或拖欠农民工工资来维持资金的运转。甚至在接到承包款后,受利益的驱使,携款而逃,致使农民工工资得不到兑付。

3.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

目前建筑市场上,由于建筑施工合同不完善,没有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条款纳入建筑施工合同,造成施工单位不受合同约束。一些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通过不正当途径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承包商,然后再转包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工程交给自己招揽的农民工做,这样层层转包,牟取暴利。当开发商出现资金运转不灵或者中间环节出现资金挪用、携款外逃、恶意拖欠等情况无法支付时,就会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甚至无法支付的问题。

三、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方案

1.规范建筑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建筑工程开工审批。开发商的建筑资金不到位,不允许开工。现在,国家对建筑单位的开工准备金定额过低,只要有工程款30%至50%左右的资金就能动工,对开发企业的政策更宽松。如此一来,”钱不够,拖欠凑”,建设单位欠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欠材料供应商货款,欠农民工工资,则成了家常便饭。二是从源头上堵漏,加强对新建项目审批和工程管理,对于拖欠严重的企業,要规范其行为,停止他们上新的项目。针对房地产开发等其他社会投资项目拖欠的工程款,要加强对房地产 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的管理,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承担项目规模和项目资本金审查等各项制度,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杜绝资金不足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市场。

2.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建立农民工工资应急支付保障金制度是防止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效手段。规定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申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时要按中标价缴纳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设立专户、专款专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监督使用。这样安排是因为建设行政部门依法管理建筑企业有其直接、便利的一面。如果建筑施工单位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经核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扣除工资保障金来偿还所需工资。对于拒绝缴纳保障金建设施工单位,主管部门不批准其开工建设;已开工的项目,有权责令其暂停施工。

3.建立建筑市场诚信体系

通过信用体系网络把违规,不讲诚信或对偿还工作进展缓慢的企业或个人定期向社会公布。对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包工头,应让他们进入黑名单,取消他们的行业准入资格。对在限期内拒不偿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或个人,依法对其进行查处;对逾期未完成清欠任务,以及又发生新的拖欠的建筑企业,禁止其参加新的工程项目的投标,必要时可责令其停工整顿,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企业资质和项目经理进行严厉处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施工许可等方面进行限制,并予以相应处罚。

总而言之,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需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才能真正堵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漏洞,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地维护,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铁生,杨浩.试论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法律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13).

[2]高恒.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3]张文文.浅谈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解决的法律对策[J].法制博览,2015(26).

作者简介:

李前进(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本科在读。

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破解 篇4

一、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本原因:竞争力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转移

(一)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过度集中于技术含量低的建筑生产岗位, 造成建筑领域劳动力供过于求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政策推行,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谋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城市能够提供给农民工的通常是教育程度要求不高、劳动强度较大、工资水平偏低的工作岗位, 这既是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也与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差紧密相关。建筑施工、零售服务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就成为农民工聚集的行业。农民工向建筑施工行业的过度集中, 导致建筑领域的劳动力供过于求, 相互之间恶性竞争, 最终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 缺乏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处于不利位置

在缺乏一技之长、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条件下, 农民工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无疑处于不利的位置。面对与农村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以及城市中的各类法律法规, 农民工需要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无疑能够缩短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然而, 现实的情况是, 针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是缺乏的。农民工主要依赖地缘亲缘关系寻找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农民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差, 选择就业岗位的局限性大, 工作中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

二、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业原因:建筑领域管理存在漏洞

(一) 建筑领域工程项目层层分包, 劳动用工主体不明确

随着建筑施工管理体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招标承包制的实行, 建筑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建筑总承包企业为管理层、以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为作业层的相互依托紧密协作的施工管理体制。建设单位以招标形式选定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总承包企业将工程项目分解, 再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形式交给具体的施工单位, 而这些单位又可能将自己所承接的工程分解再分包 (见图1) 。农民工处于这一分包链条的最末端, 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线劳动者。

工程项目层层分包, 带来了劳动用工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一旦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 处于分包链条最末端的农民工就无法拿到工资。例如, 若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 则建筑总承包企业无法向劳务分包企业支付劳务费, 施工队也就无法得到承包款, 无法向农民工支付工资。并且, 实际中工程项目分包制管理不规范, 使用工主体无法迅速准确地认定出来, 农民工到底是受雇于施工队, 还是施工企业, 在认定时并没有清晰的界线, 容易导致互相推诿。

(二) 建筑工程结算款与应付农民工工资集结在一起, 不易明确区分开来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工程持续时间长, 结算周期也相对较长。在建筑项目竣工前, 通常要采用中间结算的方式支付工程款。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付款给建筑总承包企业, 建筑总承包企业再根据各分包企业的施工进度支付款项。发包方与承包方结算工程进度款时, 工资通常是包含在工程进度款中, 不容易明确地将工程款和工资区分开来, 所以, 如果发生工程款拖欠, 则施工单位的工资也无法及时取得, 农民工也就无法按时拿到工资。

(三) 建筑工程质量纠纷容易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

施工企业按合同约定进行建筑施工, 到施工结束时由上一级发包企业进行竣工验收, 如果认定工程发生质量问题, 则上一级发包企业会扣减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和劳务费。但是农民工的工资是事先约定好并且按天核算, 农民工做了多少天工, 就要拿多少工资, 他们认为工程质量导致的工程款和劳务费扣减与自己应得的工资是没有联系的。再者, 如果工程项目是由若干施工企业或施工队分工配合完成, 则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难以认定工程质量的责任归属。若要扣减这些施工企业或施工队的工程款和劳务费, 容易引发纠纷, 导致工程款和劳务费的迟付, 最终造成农民工工资拖欠。

(四) 包工头欠薪逃匿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

当前建筑施工一线大多是由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施工队承担的, 包工头带领若干个农民工就可以组建一支施工队, 承接工程施工项目。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 能找到工作就已经非常不易, 他们很少顾及企业的资质和信誉。许多农民工在同乡包工头的带领下从事建筑施工工作, 在工程验收结算之前, 他们只能领到一点生活费, 工程经验收结算后包工头领到工程款, 农民工再与包工头结算领取工资。包工头处于天然的优势地位, 并且缺乏监督机制制约其行为, 使包工头容易利用这一优势, 在领到工程款后携款逃匿, 导致农民工工资无着落。

三、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直接原因:劳动用工有法不依

(一) 劳动用工不规范, 不签订劳动合同, 导致欠薪事件发生后农民工缺乏有力证据

由于施工企业面临“粥少僧多”的处境, 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已经成为争取施工项目的常用手段之一, 为了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企业尽可能地雇用农民工进行施工, 使得建筑领域的一线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 利用法律手段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 处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位置, 这些都使施工企业有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倾向。发生工资拖欠以后, 农民工往往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工作时间、地点、工作量等关键要素, 不利于追计欠薪。

(二) 对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惩罚力度不够, 包工头违法成本低

包工头在建筑施工中处于联结施工企业和农民工的位置, 与一般的建筑企业不同的是, 包工头不具备法人资格。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 拖欠工资的企业除了须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以外, 还须支付补偿金。然而包工头不具备法人资格, 这样, 发生包工头欠薪逃匿事件, 最多只能追究包工头的民事责任, 即追回所欠农民工的工资, 而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 包工头欠薪逃匿即使被查获, 其损失也不大。一方面是面对几万、几十万的应付农民工工资, 另一方面是包工头欠薪逃匿的违法成本低, 这就成为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农民工缺乏自己的工会组织

工会组织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农民工缺乏自己的工会组织, 在劳资双方之间原本就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民工没有强有力的劳动权益保障机构作支撑, 使得农民工面对工作中的侵权行为无力主张自己应有的权利, 发生拖欠工资的问题后也不利于及时妥善地予以解决。

四、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难题的对策

(一) 建立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育体系, 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育体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市场, 鼓励农村青年就读于职业学校, 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素质;二是大力发展在职培训, 加强职业资格认证, 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 同时还要培训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增强农民工的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 加速农民工向合格的产业工人转化。

(二) 合理引导农民工的流动

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引导, 在城乡之间构建就业信息传播的有效渠道, 组织农民工有序进入城市, 在各行业中合理分布、协调配置, 缓解建筑行业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 避免建筑行业的恶性竞争。

(三) 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建筑领域秩序

完善建筑领域的招投标制度, 严格控制申请投标企业的资格条件, 保证分包建筑企业具备足够的资质;采取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落实各方责任;建立建筑企业的信誉评级机制, 对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建筑企业采取降低信誉等级、限制投标资格等措施, 有效约束建筑企业的行为。

(四) 规范建筑领域劳动用工

为避免因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层层转包而产生欠薪可能性和欠薪环节的增加, 应鼓励建筑施工企业直接雇佣农民工, 按《劳动合同法》的规范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使农民工成为这些企业自己的职工。规范建筑领域劳动用工, 有利于与农民工建立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有利于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管理, 也有利于建筑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五)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对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的惩罚力度

针对按现行法律规定对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进行处罚的力度偏弱、违法成本偏低的状况, 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入手, 严堵法律漏洞, 加大对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重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的法律成本, 从根本上杜绝包工头欠薪逃匿行为。

(六) 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在建筑领域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并将建筑施工企业缴纳工资支付保证金作为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出具的由劳动部门开出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储备证明后, 方可为其办理和发放施工许可证, 为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切实保障。

(七)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大力推进建筑领域工会组织建设, 工会组织可定期到施工单位对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与劳动部门交流情况, 对违反劳动法规现象和劳动争议进行预警预报, 及时反映农民工进城务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协助劳动部门制定并调整相关法规政策;承担对农民工进行维权常识的普及工作, 引导农民工通过合法渠道解决拖欠工资的劳动争议;参与农民工劳动争议的调解与仲裁, 切实发挥工会的维权职能。

参考文献

[1]、张萱.当前公共工程投资建设中的问题及制度建设[J].财会研究, 2007 (6) .

[2]、韩立红, 夏秀芳, 刘艳.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问题探析[J].建筑经济, 2006 (7) .

[3]、王之文.谈建筑领域的信用体系[J].建筑经济, 2006 (4) .

[4]、刘宏鹏, 杨玉华, 殷丽娟.农民工讨薪有多难[J].瞭望.2007 (7) .

建筑业农民工工资管理简报 篇5

※情况通报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的通知》(甬政办明电„2011‟66号)和市住建委《关于做好2011年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通知》)(甬建发„2011‟201号)文件精神,正确应对今年农民工返乡时间提早,农民工工资支付量相对变大,建筑业企业在信贷紧缩的影响下建设资金不到位等情况,确保建筑业农民工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我委于2011年11月对全市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经初步统计分析,目前全市共有1863个在建项目,合同总额897.935亿元,农民工总人数167347人,预计应付工资281254.8万元。今年在建项目比去年增加了50.4%,合同总额比去年增加了79.5%,农民工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6.1%,预计应

23根据甬建发„2011‟201号文件精神,市住建委完善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管理领导小组,由叶继松副主任任组长,相关处室、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并要求各县(市、区)、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管处完善以主要行政负责人为组长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并督促建筑业企业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民工工资专门机构和管理网络,明确企业分管领导和工资管理负责人,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市住建委员会在“宁波工程建设网”首页显要位置设立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管理专栏,及时发布相关文件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管理文件精神、介绍各县(市、区)工作动态、通报农民工工资管理典型事件、公布农民工工资管理网络等。

市住建委郑世海主任督查建筑业

农民工工资管理工作

2011年12月2日,市住建委郑世海主任率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督查组赴镇海区等部分县(市、区)建筑工地进行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专项检查。

在认真听取各施工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处置应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专项汇报和现场查阅农民工工资支付台帐后,郑世海主任充分肯定了企业及项目部的工作,并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务必做到高度重视,完善制度,建立网络,落实责任,规范工资发放管理,杜绝欠薪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二、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检查,各企业要抓紧时间对所有承建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行业主管要对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摸底和重点监控,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要落实应急机制,既要落实应急储备资金,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工资按时足量发放,同时要落实人员及纠纷处理机制,提高各级责任人应对能力,防止因欠薪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要加大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的处罚力度;

五、要加强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的推行力度,逐步建立起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信息管理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底数清、基本情况清、出勤记录清、工资发放记录清、进出项目时间清等“五清”目标;

六、要关爱民工,善待民工,通过送温暖等活动真正做到让民工有归属感,切实解决农民工在生活上的困难。

※经验交流

狠抓七个环节

力争三个确保

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管理之我见 篇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建筑业也是伤亡事故总量较大的行业,在大产业部门中其伤亡事故死亡率排在前三位的危险行业。为什么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善呢?又为什么发生伤亡事故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农民工而不是其他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呢?因为目前建筑业的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而且这些农民工流动性大,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农民工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知识缺乏且技术技能低;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违规分包挂靠;有的业主指定分包队伍肢解工程;有的在投标时压价夺标,连保本都困难;有的班组和劳务队伍私招乱雇,不执行强制标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现场施工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施工现场使用无安全防护装置的非标井字架,施工用电不规范,脚手架的搭设未跟上施工进度,高处临边作业无防护,模板工程支撑体系“临边”防护不到位等安全隐患的存在,就象一个个巨大的老虎口,随时准备吞食我们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兄弟,针对上述种种原因,本人从事多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现提出一些针对农民工安全管理的一些浅见。

一、强化农民工的安全法律意识

针对建筑业在一线作业的人员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流动性大,自身安全意识浅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差的特点,在农民工进场上岗前,必须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法》等安全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遵章守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时刻清醒认识到“我安全了没有,别人安全了没有,机械设备安全了没有”,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目的。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一线作业的农民工中有的是班组长,班组长的安全法律意识要更强,因为班组长是一个施工班组的直接领导者和指挥者,他安全压力大、生产任务重、工作十分辛苦,是带领全班成员完成施工任务的关键人员,班组长如果没有较高的安全法律意识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能带领全班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只有全体农民工的安全法律意识提高,遵章守纪,才能较好完成任务。

二、加强对农民工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

由于建筑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且点多面广,预防难度大,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跟不上,措施不力,农民工安全意识缺乏,技术技能差,自我防护水平低等特点,切实加强农民工安全知识,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农民工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按岗位分工种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岗位的安全水平,及时纠正个别人的不良行为,对那些安全意识差的农民工有针对性进行补课与考核,把好农民工入场上岗前的第一关。其次,要注意加强的是第一次进城务工,又是零零星星临时进入工地的农民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从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这些农民工是最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人群,他们昨天放下锄头,今天就是建筑工人,他们这些人连最起码的安全基本知识都没有,工地上哪里有危险他们不知道。因此,要重点抓好这些零星进入工地的农民工的岗前培训教育与考核工作。最后,要加强特殊工种的农民工的培训考核工作,特殊工种就是存在有特殊危险的工种,危险性、危害性较大,从事特殊工种的农民工如果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那么危害性是十分可怕的。对特殊工种考核持证上岗工作一定要切实抓好,政府监管部门首先要严格依法办事,不能搞不正之风,花钱就可买到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证,要注重农民工技能的提高,不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理论知识,很难适应工程建设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不仅工程质量搞不好,自身安全也无法保证。

三、强化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例会工作

由于农民工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盲目施工多的特点,要细致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分工种、分岗位、分专业,特别是特殊工种,比如登高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电焊、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操作使用,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等进行交底。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每个农民工,切不可走过场。安全技术交底签字随便由他人代签,应付检查马虎了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决不可麻痹大意。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抓好班组上班前的班前安全例会工作。上班前班组长在分配工作时要按岗位、分工不同,对照各操作规程、规范,分别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和提醒,让他们始终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违章作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计划进行施工生产作业,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班组长在带领班组成员进行施工操作生产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个别成员的违章行为,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小违章或忽视安全警告而酿成大事故的。

四、强化项目部对一线作业农民工的安全监管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工程是工期紧、任务重、人员处于长时间的加班加点,操作人员变动频繁,安全防护措施严重不到位等状况,工地的专(兼)职安全员就必须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克服麻痹大意得过且过的思想,以人为本,把农民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坚持工地有施工生产,安全员就要及时到岗,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对农民工的违章现象,对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不能视而不风,对工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安全员要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因纠正、警告不听的,要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及时下令停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五、强化班组经济承包合同中的安全责任。

目前班组进行经济承包是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由于有些施工企业违规分包挂靠,有些业主指定队伍,肢解工程项目,有些是低价中标的,造成许多必要的安全投入得不到落实,施工现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班组经济承包合同中要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采取激励措施,奖优罚劣,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在安全工作中有贡献的,遵守安全条例的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条例和违章操作的班组进行处罚,但不能以罚代管,避免出现抵触情绪而造成对抗,甚至故意破坏的严重后果。使广大农民工清醒认识到,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既保证自身和别人的安全,又得到物质奖励的实惠,反之,自身安全无法保障还要受到经济处罚,得不偿失。

建筑农民工满意度提高途径研究 篇7

建筑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行业。关注建筑农民工的满意度, 是促进建筑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一、建筑农民工满意度现状

(一) 职业技能低下阻碍建筑农民工取得高薪

随着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建筑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剧增。建筑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职业技能缺乏, 进城务工前未接受过技能培训和文化知识培训, 基本上是“放下锄头拿榔头, 放下镰刀拿瓦刀”。教育培训的缺失, 阻碍了建筑农民工的职业发展, 影响了建筑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导致其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

(二) 工作条件艰苦导致建筑农民工安全难以保障

建筑农民工大多是用工单位的劳务工, 主要从事重、脏、苦、累、险等操作性工作。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时间长。部分建筑企业不注重文明生产, 施工现场设施简陋, 卫生条件差,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建筑农民工与其他职工相比, 依然存在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现象, 且工资拖欠问题突出, 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 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三) 过客心理严重导致建筑农民工职业道德缺失

建筑农民工对建筑企业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缺乏责任感, 与企业有疏离感, 普遍存在过客心理。

自卑心理导致建筑农民工的交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建筑农民工内心承受着“双向排斥”的痛苦:他们被城市人当作外来人, 无法享受城市的各项福利;又被家乡人看作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与此相对应, 建筑农民工很难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他们注重现金回报, 而不关心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利润。

(四) 组织观念淡薄导致建筑农民工权益难以保证

建筑农民工通过亲友介绍等帮带方式流动就业, 不愿参加各级组织, 生活条件封闭, 生活方式单调。同时, 建筑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不健全, 很难吸引农民工参加。由于建筑企业工作任务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 农民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短暂、不稳定。缺少组织的帮助, 加上无序流动, 建筑农民工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五) 居无定所影响建筑农民工融入城市

建筑农民工大多住在简易工棚内。居住地环境简陋, 拥挤不堪, 公共设施不健全, 是城市的卫生死角和治安重灾区。按建筑农民工的收入, 在房价飞涨的城市, 他们无法拥有自己的居所。收入和房价的巨大差距使建筑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筑农民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员工满意度指员工接受企业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比较的程度。工作回报、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是决定建筑农民工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工作回报

1. 薪酬公平性。

一是内部公平性, 建筑农民工将把自己的收入与付出, 自己的收入与本项目其他农民工的收入, 自己的收入与本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收入进行比较, 觉得公平则满意度高, 不公平则满意度低。二是外部公平性, 建筑农民工还会与其他建筑企业、其他行业的农民工进行收入水平比较。薪酬的公平性最终影响建筑农民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

2. 工作认可度。

工作认可属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期望认可是所有员工的心理特征, 是激发建筑农民工积极性的重要方式, 也是其付出劳动后希望获得的精神回报。

(二) 工作环境

1. 工作适合度。

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机械设施是否先进, 工作强度是否能承受, 工作条件是否安全, 工作性质是否符合建筑农民工兴趣、特长, 工作责任是否匹配, 都是影响建筑农民工满意度的工作环境因素。个体不同, 影响程度也不同。

2. 同事相处融洽度。

人际关系良好、工作氛围融洽, 将使建筑农民工觉得受到了尊重, 享受到了公平待遇。同样, 若企业内有健康的非正式组织, 建筑农民工的喜怒哀乐能找到倾诉和倾听的对象, 其满意度也会提高。

(三) 企业文化

1. 企业价值观满意度。

所有员工都认同和恪守良好的价值观, 促使员工自主管理、奋发向上。在其他员工熏陶下, 建筑农民工将形成自觉遵守企业纪律、恪守职业操守的习惯, 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 企业形象满意度。

良好的企业形象, 对员工一视同仁的公平态度, 鼓励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行为, 可促使建筑农民工增强自豪感, 积极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并愿意留在企业发展。

三、建筑农民工满意度提高的途径

(一) 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1. 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摒弃农民工低人一等的观念, 所有员工一视同仁, 真正做到同工同酬。首先明确岗位职责, 通过各岗位对企业的贡献、对技术的要求等因素, 以排序、分类或评分等方法, 区分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 据此制定各岗位薪酬水平, 确保薪酬的内部公平性。

2. 实现薪酬的外部竞争性。

通过薪酬调查, 与其他建筑企业和其他行业建筑农民工薪酬水平进行比较, 制定外部竞争性强且公司能支付的工资水平。解决外部公平性问题, 可大大减少建筑农民工无序流动造成的损失。

3. 运用多样化的薪酬分配方式。

建筑企业还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规律, 对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做出特殊贡献的农民工采取多种分配方式, 使建筑农民工的付出得到回报, 提升满意度, 提高劳动效率。

(二)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 平等对待农民工。

建筑企业要将农民工纳入新型产业工人范畴, 加大对建筑农民工的企业文化熏陶力度, 使其明白企业的价值观, 增强职业道德, 克服“过客”心理, 主动融入企业, 为企业做出贡献。

2. 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要构建“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 根据建筑农民工需求的差异性, 有的放矢, 使其具有与企业战略规划一致的价值观, 不再单纯追求物质回报。

3. 发挥非正式组织作用。

非正式组织比正式组织更能满足社交需要。建筑农民工大多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加入各种非正式组织。建筑企业应注重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利用精神领袖的号召力,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形成合力, 提高员工满意度。

(三) 降低建筑农民工的期望值

员工满意度等于员工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之比。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可通过提高员工的实际感受或降低期望值来实现。

员工的期望值即企业对员工的承诺, 包括对工作条件、福利待遇的承诺, 对员工发展的承诺, 对公平性的承诺等。建筑企业在使用农民工前, 应实事求是介绍企业情况, 明确告知薪酬水平并及时兑现。对不能实现的不轻易承诺。因建筑农民工的期望值会随时间而变化, 企业要适时做出新的承诺并兑现。

同时, 企业要加强与建筑农民工的沟通, 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共识, 增强其实际感受程度。

(四) 做好建筑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1. 将建筑农民工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范畴。

建筑农民工职业生涯一般经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对于部分农民工, 应根据其自身素质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通过转岗、内部调整方式, 使其从事管理、技术或业务工作, 实现建筑农民工的人生价值。

2. 提高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

建筑企业在农民工上岗前, 要做好岗前教育工作, 为其提供业务培训、安全知识培训, 使其尽早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和规章制度, 改变散漫的工作习惯。通过进修、竞赛、加薪等方法, 激励建筑农民工提高技术水平。建筑企业还可开办农民工夜校, 组建文体俱乐部, 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鼓励他们提高文化知识水平, 发展兴趣爱好, 做全面发展的人。

(五) 加强建筑农民工援助管理

1. 关心建筑农民工实际困难。

一是针对建筑农民工生活条件恶劣的情况, 将建筑农民工纳入享受城市保障房范畴, 加快农民工廉租住房建设, 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 使农民工可和家属团聚, 减轻其心理压力;二是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 解决随父母到城镇就读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 组建农民工工会,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建筑业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行业工会,集体谈判

建筑业农民工群体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充分的维护。相对于其他行业, 建筑业农民工流动性大、工作技术含量低、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这些特点使得建筑业农民工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进行维权, 只能采取极端措施, 给社会稳定带来很大隐患。研究并保障建筑业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业农民工从业现状

建筑业农民工是全国2.6亿农民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26894万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1.4%, 建筑业占22.2%,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10.6%, 批发零售业占1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6.3%, 住宿餐饮业占5.9%。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 变化较明显的是建筑业, 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比重在逐年递增, 从2008年的13.8%上升到2013年的22.2%。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普遍采用包工制, 以包工头带领的包工队为基础、日常管理、考勤记工由带班或者包工头负责, 工资由包工头组织发放。有六成以上建筑业农民工进入工地工作是通过老乡或朋友等熟人关系网络, 直接通过包工头进入工地的占22%, 通过劳务公司与政府劳务输出进入工地的仅占3.5%。该群体在工资发放、社会保险、加班或者高温补贴、住宿与生活、工伤事故等方面的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该群体被拖欠工资的现象非常普遍, 绝大部分工人做不到当月领工资, 工地采取的形式一般是包工头每月给工人发500元/人左右的零用钱以维持工人生活运转, 到年底或工程结束时再统一结算剩余工资。按照《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建筑劳务企业应该给建筑工人缴纳社会保险, 但是目前建筑业农民工群体中仅有20%左右的工人拥有工伤保险, 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 覆盖率更低。建筑业农民工人采用的是按日工分计薪, 劳动一天发一天工资, 只有因为天气、自身身体状况或者材料供应问题不能工作的时候才能休息, 因此对于该群体来说正常的休假权利几乎不存在, 在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上班是正常情况, 但是这时建筑工人却无法获得2倍至3倍的加班工资, 只能领取和平时一样的报酬。高温作业时9成建筑工人没有领到高温补贴, 工地仅仅提供绿豆汤、西瓜等防暑用品。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住宿条件恶劣, 一般集中居住在工地附近的工人住宿区, 宿舍平均居住人数为8人, 住房一般是彩钢结构的双层或三层简易房, 夏天降温与冬天取暖设施缺乏, 住宿条件恶劣。总之, 该群体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严重, 这种权益受侵害现象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群体现象, 假若该群体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必须通过集体化维权的途径才能实现, 劳动者个体维权无法完全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开展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是集体化维权的有效方式。

2 建筑业农民工集体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存在的障碍

(1) 建筑业农民工年龄、接受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影响该群体对工会的正确认识, 该群体加入工会的比率较低, 在维护该群体自身正当的合法劳动权益时, 缺少唯一合法的集体维权组织。数据调查显示, 建筑业农民工的主体是20岁-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 其中30岁以上的农民工群体占总体的三分之二, 该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 其他全部是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很难正确认识到工会的作用, 也不了解工会的工作职责, 90%以上的员工没有加入工会的意识。该群体的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 经常出现某一公司工程项目还没有完全结束员工就从该公司被包工头带领转移至另一公司工程项目工地, 还有一些人员在建筑行业的从业时间随意性很大, 从业半年、一年、三年或五年不等, 组建企业公司层面的工会存在一定困难, 维护该群体自身的合法权益时缺少一个有力的、合法的组织。

(2) 建筑业农民工签订集体合同比率较低, 自身合法劳动权益难以维护。该群体大部分都是通过老乡关系、亲戚关系和包工头取得联系, 进入工地, 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比较淡泊,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和谁签合同。数据调查显示, 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仅有23%, 其中在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中, 只有30%的工人自己手上保留有劳动合同, 很多劳务公司给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时, 签的是单份合同, 工人签完字合同就被收走了, 合同内容具体是什么基本不了解。当该群体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 单份合同和无劳动合同将对该群体的维权行为非常不利。该群体应通过工会积极开展集体谈判, 根据双方的意见商讨关于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食宿条件等条款内容, 并签订最为有效保护该群体利益的集体劳动合同, 从而维护该群体的合法劳动权益。

(3) 建筑业农民工集体谈判意识薄弱, 认识不到集体谈判的作用, 欠缺专业的集体谈判能力。集体谈判是维护劳动者集体权益的有效途径, 通过集体谈判而达成共识形成的集体合同才能达到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效果。从现实条件来看, 建筑业农民工很难和某一劳务公司开展集体谈判, 该群体应该以地区为单位联合起来同地区建筑业行业劳务公司开展行业集体谈判, 从而保证合同条款符合双方的利益诉求。但是目前群体集体谈判意识薄弱, 不了解集体谈判的作用, 并且缺乏专业的集体谈判能力。这种情况下, 假若一旦开展了集体谈判, 该群体也很难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

3 建筑业农民工集体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的建议

(1) 组建建筑行业工会, 完善维权组织。各地区总工会应根据本地区特点积极组建建筑行业工会, 大力宣传行业工会的积极作用, 并号召吸引建筑业农民工加入该工会组织, 在选举工会主席及工会干部成员时应考虑流动性和知识水平等问题, 可以推选学历较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员工作为候选人。只有成立了真正属于建筑业农民工自己的工会组织, 才能建立均衡的劳资关系, 有效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在建筑行业工会的主导下积极开展行业集体谈判, 帮助员工签订集体合同。建筑行业工会维护全体成员的有效途径是同地区建筑行业企业开展行业集体谈判, 通过谈判讨论集体合同的中每一项条款, 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集体谈判代表成员应积极搜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意见, 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谈判的前期准备工作, 努力学习集体谈判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自身的集体谈判能力, 甚至可以聘请专家学者作为顾问, 帮助工会顺利开展集体谈判, 带领员工签订集体合同, 并形成一个定期谈判机制。只有行业工会扎实的开展一系列维护建筑业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有效活动, 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才能提升工会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 未来才有更多的员工主动加入工会。

(3) 工会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集体谈判, 社会应大量培养劳动关系专业人才, 丰富集体谈判专业服务组织。建筑业农民工权益受损折射出我国目前强资本、弱劳工的劳动关系现状, 社会各行业普遍存在劳资关系力量不均衡、专业的劳动关系人才和集体谈判专业人员人才匮乏的现象, 工会系统和社会需要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和推广集体谈判, 可以在农村基层和建筑工地通过电影、宣传画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作用。通过开展集体谈判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着力提高工会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认可度。国家也应大量培养劳动关系专业人才, 丰富集体谈判专业服务组织, 从而指导帮助各行业开展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的切实有效的行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北京:国家统计局, 2014.

[2]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3]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 2013 (6) .

建筑农民工 篇9

1. 农民工现阶段的工作现状和问题

1.1 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绝大部分的务工者在进入工作之前, 并没有得到一份法律上认可的劳动合同, 而是与分包企业或是“包工头”通过“口头招呼”的形式就进入了工作岗位。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属于违法行为, 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却投机取巧, 因为农民工文化程度低, 法律知识淡薄而不予签订劳动合同。

1.2 农民工薪资不予及时发放

每年都都有各种不同的媒体以不同的方式曝光很多黑心的企业, 更是有不少农民工拿不出工资而跳楼自杀的新闻频频爆出。农民工薪资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尽管曝光企业会接受法律的处罚, 其根本损害最大的是农民工兄弟本身。而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是农民工讨薪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1]。

1.3 农民工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管理问题

每个建筑企业都应该重视“注重质量, 安全生产”的准则开展工作, 但在建筑施工现场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 如果农民工在工作之前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和逃生意识不足, 有时就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导致人身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和损失。

1.3.1 缺乏寻求社会的保护意识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自农村, 不仅法律意识淡薄, 而且自我保护意识也不足。遇到与企业的纠纷问题, 并不知道经由何种门路能追求权益的保护, 甚至有时走上极端, 就会出现上文提到的“跳楼自杀”事件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但是最终伤害的还是自身的利益。

1.3.2 生活质量较差, 且没有社会保险保障

农民工因为收入较低, 多数人选择低廉的地下室, 甚至有些住在工棚、桥洞、火车站、汽车站等等条件相当恶劣的环境里。有的用工单位没有给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人身保险, 但这其实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农民工却缺乏这种保障的意识。

1.3.3 工作时间较长、休息时间不合理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较长, 在工程无法按期完成的情况下, 更是剥夺了基本的休息时间。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 会导致农民工的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出现的机率也随之提升。

1.3.4 长期工作环境下, 导致健康存在隐患

建筑工地的环境恶劣, 杂质、粉尘、噪音等的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条件下, 加上农民工工作时间长, 又未得到很好的休息, 导致了农民工职业病的高发, 特别是眼鼻喉、肺部的疾病比例较高。

2. 解决建筑企业的农民工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法律和法规, 严厉打击企业违法行为

政府应该出台和完善针对农民工务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法律和法规, 应该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关行政部门应该对建筑企业的施工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安全证书等等合法证书进行检查, 定期开展施工地人员检查和安全检查。

对建筑企业实施奖惩制度, 例如对于用工满一个月以上的员工未签订合法劳动合同的建筑企业应该加大惩罚力度和加大罚款数额, 未对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和人身保险的建筑企业应该给予处罚和警告。政府应该监督建筑企业为每一个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2]。

2.2 增强农民工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农民工在上岗之前, 要经过安全知识和逃生技巧的培训。农民工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教育水平较低, 有些甚至不识字。所以要要求建筑企业要定期开展知识培训、工作技巧培训, 帮助农民工更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聘请培训机构的老师专门讲解, 也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 由资历较高的工作者传授经验给新进的农民工。特殊岗位应该达到专业技能才给予上岗资格, 建筑企业不能因为工期问题和费用问题, 违反相对法律法规。

2.3 加强社会关注, 各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务工问题寻找解决途径

增强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 开放维权通道, 建立维权热线, 建立中国公益律师队伍建设, 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后备的法律保障。建立中国维权志愿者, 义务到工地、工棚、火车站、汽车站等农民工聚集的活动场所进行法律宣传和安全教育, 让更多的农民工认识到法律和安全的重要性。

社会政府间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联合, 为农民工过年回家的汽车票、火车票开通绿色渠道, 为农民工的子女进城读书、工作提供帮扶工作, 为农民工遇到重大人身和自然灾害时, 建立国家帮扶救助资金。帮助建立农民工兄弟地方联合会, 使同省份、同地方的农民工家乡信息相互流通, 对于树立道德风尚、做好人好事的农民工, 评选年度优秀农民工代表, 给予优厚的奖金奖励, 以减少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隔阂问题。

2.4 提高居住质量, 改善生活环境

政府支持和企业帮扶的力度比例各占一半, 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在建筑工地搭建临时简易房, 一间房的人数安排进行优化, 由过去的十几人一间, 优化到5—8人一间, 房间风扇、床具等硬件设施要求配置合理。同时在农民工伙食条件上进行合理的提高, 保证食品安全、厨房干净, 饭菜分量足。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农民工参加体检, 对于工作过程中受伤和患病的人员, 要给予伙食上的补足和房间安排上的特殊优待[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务工过程中管理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有些措施是当前一时之间尚未能得到确切的落实的, 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有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还需要人大、政府、各执法部门的共同努力, 也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引导建筑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感, 树立社会企业“正能量”之风。发挥媒体的网络政治教育功能, 传播社会正能量。想法的提出也意味着社会人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道德的提高迈出实在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张蕊莲.论建筑企业农民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J].山西建筑, 2013, 13:235-236.

[2]刘长清.建筑企业农民工管理问题探讨[J].社科纵横, 2007, 08:46-47.

建筑农民工 篇10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其户籍仍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流动性强;其余的则长期在大中型城市就业,已成为城市工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见,农民工群体的大量增加不仅为我国城市建筑业的飞快发展供给了人力资源,同时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农民工生活与就业环境的保障措施。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保障措施依然存在许多问题。2012年12月,笔者对南宁市部分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了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作现状、心理特点及劳动薪酬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同时揭示了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 调查基本情况

1.1 调查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其中西乡塘区40份,兴宁区、江南区各2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回收率高达88.75%。此次调查的农民工的年龄跨度为20~40岁,其中大部分来自广西本地,少数来自湖南、云南等省。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对象选取部分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调查的基本内容涉及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劳动情况、工资收入、劳动保障、技能培训、工作外的娱乐休闲等。

1.2 调查的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建筑业农民工人数为90人,实际调查人数为71人。本次调查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如下:从性别来看,男性农民工为62人,女性农民工为8人,分别占87.3%和11.3%(缺失1人,占1.4%)。从家庭婚姻情况来看,已经结婚的56人,尚未结婚的13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8.9%和18.3%(缺失2人,占2.8%)。从年龄来看,低于20岁的农民工只有1人,20~30岁的农民工占17人,31~40岁的农民工占30人,超过40岁的占22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1.4%、23.9%、42.3%和31%(缺失1人,占1.4%)。从籍贯来看,来自广西的农民工有58人,占调查总数的81.7%,其余12人均来自广西周边的省份,占16.9%(缺失1人,占1.4%)。从民族来看,汉族有22人,壮族有41人,瑶族有3人,其他民族有3人,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1%、57.7%、4.2%和4.2%(缺失2人,占1.4%)。从家庭人数来看,家里有1~3口人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9.9%,家里有4口人的有19人,占26.8%,家里有5口人的有15人,占26.8%,家里有6口人及6口人以上的,分别有17人和12人,各占26.9%和16.9%(缺失1人,占1.4%)。从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8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3人,高中、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有15人,大专及以上的有5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 1.3%、60.6%、21.1%和7%。

1.3 基本情况总结

经过以上分析,笔者针对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基本情况总结出3个特点。

(1)在对这71名农民工的调查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这和建筑业需要高强度体力劳动的职业要求大体符合,但女性在建筑业的地位也不容忽视,许多要求细心、细致的岗位仍需要女性从事。

(2)本次调查的农民工以广西本地的壮族人口为主,笔者在对一些农民工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农民工之间交流多以壮话、桂柳话等本地方言为主,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3)被调查的农民工家庭组成较为庞大,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家庭人口超过4人,有一些家庭甚至超过7人,同时农民工接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庞大的家庭人口数量和较低的文化水平是南宁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2 建筑业农民工现状分析

2.1 农民工务工情况分析

农民工寻找工作的主要途径是来自亲朋好友和老乡的推介。大部分农民工是通过自家亲戚、朋友或老乡的联系和介绍而就职于目前的工作。通过调研,由亲戚好友推介务工的占52.1%,借助老乡联系的占34.2%,其他方式的占7%。除此之外,调查表明建筑业农民工的务工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一是劳务公司的派遣;二是跟随之前的工程包工头;三是与熟人一起外出寻找;四是独自寻找;五是其他方式。这5类务工方式的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8.5%、62%、5.6%、18.3%和5.6%。

2.2 农民工劳动时间分析

调查表明,建筑业农民工从业时间较长,60%以上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达1年以上,70%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8~10 h。

农民工希望每年出外从事建筑劳务期时间长的人数占15.5%;期望排除耕作收获、重要节日的时候可以返乡,剩下期间都能从事劳动的人数占47.9%;期望每年劳动期间在6~8个月的占29.6%;期望每年劳动期间在4~6个月的人数占2.8%;期望每年劳动期间低于4个月的人数占2.8%。

2.3 农民工工资收入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农民工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2人,占2.8%;1 500~2 000元的有12人,占16.9%;2 000~2 500元的有21人,占29.6%;2 500~3 000元的有10人,占14.1%;超过3 000元的有11人,占15.5%;此外有14人不方便透露自己的收入,占19.7%。

对于工作收入的发放方式,每月基于劳动的完成情况发放工资的占22.5%;每月只发放基本生活费用,工程全部完成后一次性发放的占40.8%;日常需要用钱时老板会提供帮助,工程完工后最终发放的占26.8%;其他形式方式发放的占7%。

对于工资薪酬拖欠的情况,5.6%的农民工表示时常遭遇,50.7%的农民工表示只是偶然发生的现象,另外39.4%的农民工表示从来没有被拖欠过,剩下3位农民工表示不方便说,占4.2%。

对于=资薪酬拖欠的态度,33.8%的农民工表示绝对不允许;45.1%的农民工表示能可以接受短期的拖欠,但必须有限期;15.5%的农民工认为多少要给一点,剩下的以后再说;2.8%的农民工认为为了能长期十活,拖欠也没办法。

2.4 农民工劳动保障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与劳动单位建立了合同关系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22.5%。针对是否要建立合同关系的问题,5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十分必要;1 2.7%的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还有28.2%的农民工表示不在意是否存在合同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建立了合同关系的农民工人数不多,他们对于社会保险中的“五险”认识度并不高,非常了解“五险”的农民工只占4.2%,62%的农民工对“五险”只有一般了解,不了解“五险”的农民工仍有29.6%。同时,施工方为农民工入医疗保险的只占21.1%,入工伤保险的占39.4%,加入养老保险的更加少,只占4.2%;仍有49.3%的农民工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2.5 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情况分析

在调查的71名农民工中,有29名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40.8%。当问到是否有必要参加岗前培训时,44人认为很有必要参加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62%;7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占总调查人数的9.9%;15人认为无所谓,占总调查人数的21.1%;5人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在假设可以获得职业技能学习的条件下,选择通过政府、公司获得培训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3.9%,选择自己参加培训班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9.4%,选择私底下跟老乡、同事学习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1%,缺失和选择其他途径各占总调查人数的4.2%和1.4%。

2.6 农民工闲暇生活情况分析

闲暇时,农民工最喜欢做的事情,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看电视、上网占62%;睡觉占45.1%;读书、看报占35.2%;打牌、打麻将占21.1%。在生活上,农民工主要的交往人群为老乡、同事及亲戚,分别占62%、46.5%、50.7%。

2.7 农民工工作环境满意度分析

调查表现,农民工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但农民工表现出较为乐观的情绪。在调查的71名农民工中,有6人对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满意,占8.5%;有56人表示基本满意,占78.9%;有7人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占9.9%;只有2人表示非常不满意,占2.8%。

3 存在的问题

3.1 薪酬收入较低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协调。调查显示.46.5%的农民工月收入在2 500元以下(还不包括不方便透露收入的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南宁市月平均工资为2 848元,这表明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在南宁市平均工资以下。调查同时表明,农民工日常工作时间一般为8~10 h,劳动强度较大。

在“目前您最关心的问题”这一项调查中,选择工资偿付这一选项的比例最大,占43.7%,有32.4%的农民工选择工资水平;此外,孩子就近入学、签订合同、劳动时间、购买住房等也占了较大的部分。目前,农民工的最实际需要是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后,返乡生活、结婚,赡养老人和养育孩子,进而改善当前的生活状况。

3.2 社会保障不完善

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情况,笔者通过农民工对“五险”的认知程度及他们购买了哪些保险这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民工对“五险”并不了解,大多数并不清楚什么是“五险”。实际上,真正加入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只占21.1%,加入工伤保险的占39.4%,加入养老保险的占4.2%。这些明显的缺陷从根本上反映出目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应该说,当前大部分农民工的最基本期望是既可以在城市里挣钱,又可以在出现意外、工伤、疾病时得到救助。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属于职业伤亡的高发人群,他们对于加入工伤保险的愿望十分迫切。可见,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刻不容缓。

3.3 技能培训缺乏

调查发现,目前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普遍为中青年,且学历层次较低。这使得岗前培训显得很有必要。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在上岗之前,只有40.8%的人接受过基本工作技能培训。尽管此次调查对象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不超过一半,但有62%的农民工认为接受培训很有必要,说明农民工有较为强烈的学习诉求。农民工选择培训机构并无重大偏好,不管是政府、劳务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还是通过老乡介绍的学习培训班,均可接受。

3.4 闲暇生活较为单一

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比较单一,大多选择看电视和上网作为娱乐,对于电视这种比较普遍且费用相对低廉的娱乐活动,大部分中老年农民工较为青睐。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则得到青年农民工的喜爱,同时电视和网络也是农民工了解外面世界的主要媒介。在交流人群的选择上,调查发现农民工基本以内部交流为主,大多数以本建筑工地为社交圈子,极少和工地以外的人群打交道,这就造成了一种封闭式的环境。调查发现,农民工很希望和更多的人群交流,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

[2]葛笑如.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难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7(9):69-71.

[3]陈斯冰,刘平建.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对策D].中国农机化, 2009(5):49-52.

[4]毛文琳,陈永峥,陈芳.城市建筑业农民工闲暇生活堪忧[J].农业工作通讯,2010(17):40-42.

建筑农民工 篇11

关键词:农民工 问题 对策

1 概述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入建筑业,使建筑业劳务队伍的数量增长很快据估计,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了4000万人。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农民工是从广大的农村流向城镇就业的劳动队伍,流动性大、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农民工管理的工作就成了一项管理难度较大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在对建筑业农民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2 建筑业农民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复杂、流动性大

建筑业吸纳的农民工均为流动的劳动力,来源较广,成分比较复杂,同时,农民工队伍的流动性导致了用工随意性较大,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不便于常规管理。

2.2 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

农民工普遍综合素质较低,文化程度不高,建筑施工操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但毕竟不占大多数。而且,他们平时生活习惯也比较散漫,这给人员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

2.3 农民工持证上岗比例较低

大多数建筑业农民工上岗之前在家乡没有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进入到施工现场后,除接受安全教育外,大多数农民工也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一些特殊工种,例如架子工、电焊工,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但大部分没有相应证书。而且在获得证书的农民工中,相当部分并没有真正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考核,而是给钱就发相应证书,职业技能并没有真正达到岗位的要求。

2.4 农民工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淡薄

经济利益取向是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首要目的,因此常常忽视了法制观念和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在施工现场,打架斗殴、违反操作规程的事时有发生,这不仅威胁着农民工自身的人身安全,也是对其他人员生命的一种威胁。同时农民工也不懂得用政策、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一旦出现纠纷,往往会用一些过激方式来处理。

2.5 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

大部分建筑业农民工都是跟随亲友或同乡外出务工的,他们几乎很少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此外,许多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险,有的建筑企业不仅没有给农民工购买人身保险,而且连基本的社会保险也没有。这些违反了我国的合同法和劳动法,但多数农民工对这些问题没有基本常识。

2.6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的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有的建筑企业由于三角债等原因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也有一些包工头领了工资后没有及时发放给民工,甚至有的民工老板携工资款逃跑等原因都会造成农民工干了活而拿不到钱,从而激化劳资矛盾。

3 加强建筑业农民工管理的对策

3.1 规范建筑业劳务市场

首先,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建筑活动的农民工要求到劳务公司进行登记,以便合理有序地安排劳动力流动。其次,对以集体形式进行登记的专业建设劳务队伍或已具备资质的队伍要进行审验、登记、业绩考核,择优录用。最后,凡务工的农民工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务工人员必须做到证件齐全,强化农民工自觉办证意识,无证不得就业。

3.2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首先,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应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并且应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其次,要落实农民工培训责任,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上岗前的培训责任,对上岗前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用人单位,甚至是通过一些不法手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单位应给与严厉的处罚。最后,职业技能培训还应和职业道德教育配合开展,把职工培训与职业道德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再则,施工企业应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管理,强化监督检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我们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和目前农民工文化水平,研究制定统一的、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格式合同。依法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仅有利于明确雇佣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而且在劳动纠纷发生时有利于纠纷的合理解决,并让农民工干的放心。而且,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出台相关规定,对于没按要求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并限期整改。

3.5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建筑业农民工流动性大,那么他们就不能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待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根据当地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为农民工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规范社保工作,使农民工跨地区流动也能切实享受社保。我们要通过完善农民工社保方面的法规体系,依靠法律和制度,而不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保障农民工权益。

3.6 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可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此外,还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工资保障准备金制度、欠薪报告公示制度等,确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4 结束语

对建筑业农民工进行有效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应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地管理好农民工队伍,为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这样才能将建筑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田贵祥.诊断建筑业农民工难题[J].施工企业管理2010,12:56-58.

[2]潘韶华.浅谈对建筑业农民工的管理现状及对策[J].福建建筑,2011,11:107-110.

[3]张蕊莲.论建筑企业农民工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J].山西建筑,2013,5:235-236.

作者简介:

建筑农民工 篇12

目前全国各地方有0.9~1.6亿农民, 分布于各建筑工地, 随着建筑业改革的深化和不断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大, 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 而从夜的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 并且缺乏必要的培训。据统计, 在建筑工地从业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 未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占到70%, 而参加过培训并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只有不到10%, 由于种种原因, 导致建筑业事故频发, 以2006年为例, 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事故2224起, 死亡2538人, 在诸多工伤事故中, 农民工伤亡占80%以上, 因此, 农民工安全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2 农民工安全问题类型及解决方案

2.1 当前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主要有如下类型:高处坠落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等。

2.2 解决以上事故主要通过重视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 重视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加强检查监督力度, 落实安全声场责任制, 采取有效地奖惩机制等, 下面分别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2.1 重视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生命与灵魂, 搞好安全工作关键在于人, 安全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的安全素质的高低, 安全意识的强弱, 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成败。安全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 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首先, 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施工现场要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栏, 事故案例警示图片, 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 是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坚持岗前培训, 保证持证上岗, 农民工上岗前, 要严格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上岗后, 遵章守纪情况, 安全生产情况, 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 都要计入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 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种不良行为和安全隐含。三是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 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 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 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农民工定期培训, 新来农民工虽是培训, 重点岗位重点培训, 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 一抓到底。

2.2.2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当前由于低价投标分包转包以及工程款项拖欠等原因, 导致承包商拼命压缩成本, 从而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 施工现场大量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帽, 安全网, 漏电保护器等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全面, 不严密, 不牢固, 机械设备连续运作缺乏必要的维护, 普遍缺少专业电工, 无操作证得电工不按规范设置用电线路, 用电工程无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这一系列原因都使得安全生产隐患增加。

2.2.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农民工的安全技术基础比较差的特点, 要细致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尤其是登高作业, 交叉作业, 机械设备的操作, 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技术交底一定要按照程序交到个人, 绝不能麻痹大意, 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同时要坚持搞好文明生产杜绝野蛮施工和违章施工, 要加强职工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职工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 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标准施工, 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的坚决进行整改,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2.4 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 采取激励措施奖优罚劣, 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力度, 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制和分工,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 一级管一级, 下级向上级负责, 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 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尤其是项目部的管理人员, 不要讲安全工作推到安全员一个人身上, 要齐抓共管。建立项目部的安全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作为当日安全生产的具体负责人, 主要负责监督和督促班组, 做好班前的安全教育, 对现场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对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 做好值班和交接班记录

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思想工作, 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实行奖惩制度, 奖惩分明, 奖励有贡献的人员, 惩罚故意对抗破坏者。

政府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 完善管理机制,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现象, 采取停工, 整顿, 罚款等手段, 并召集违规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进行原因的分析说服教育。

总之,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 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工的利益, 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我们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我们的管理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建设事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得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而其中的很大部分用如建筑业, 使建筑业劳动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 但由于各种原因, 使得各项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安全事故频发, 主要介绍了建筑工地农民工安全问题的现状并分析事故原因, 进而提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案。

上一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下一篇:西瓜田杂草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