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精选12篇)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1
1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1 制度问题
一些单位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或者是制定的制度不合理、不科学, 可操作性不强。还有一些单位口头上强调设备安全管理, 但安全管理方面不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无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安全管理因素
1) 人的因素:设备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它包括操作者和指挥管理人员。据统计, 由于违反设备操作规程而发生的机械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的82%以上。由此看来人的因素是影响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
2) 机械设备的因素:设备的技术状况以及安全装置设施使用的配件材料质量, 也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1.3 安全管理措施
1.3.1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时, 应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建立一套安全体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 层层落实, 不留死角。
1.3.2 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取得考核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实行“三定”安全制度。
1.3.3 做好机械自身安全工作
定期或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 发现隐患, 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
1.3.4 加强机械使用环境保护工作
机械停放场地要符合安全要求, 位置要合理。机械进出方便, 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照明设施, 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 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
2 机械设备经济管理
2.1 技术管理工作薄弱
机械设备技术管理工作不全面, 只重视设备的技术物资寿命, 不重视经济寿命;只重视设备的购置费, 不分析比较设备寿命周期费。在以前,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只抓使用, 却忽视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在经济管理上缺乏全系统、全寿命和追求设备综合效能的思想。造成“重用轻管、重用轻修, 管机不管人”的严重现象, 导致机械设备的经济寿命缩短。
2.2 机械设备经济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许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认真实行单机单车核算, 设备使用偏重技术, 不讲经济效益, 不进行经济分析, 机械使用成本超支偏高。
2.3 经济管理措施
1) 机械设备经济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必须转变传统的机械设备经济管理观念。要从资产运用产生效益的观点出发, 机械管理人员要从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机械设备带来的经济效益。
2) 加强机械管理人才培养, 对设备进行分层管理,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首先要提高人的思想素质, 机械设备专业化技术程度越来越高, 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的大型设备, 应实行统一管理, 专人操作, 专人负责。对使用频率较大的设备, 可安排基层部门自行管理, 由公司统一监督。对技术含量低的设备可由项目部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管理措施。
3) 探索多种形式的机械社会化租赁经营管理模式
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转变经营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设备租赁机制, 优化设备资金配置效率, 建立和完善设备租赁市场, 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3.1 设备管理维护的现状
3.1.1 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执行不到位
由于工程建设中最求的是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 对机械的使用越快越好, 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影响,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对机械设备保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 没有故障, 无需停下来进行保养, 造成了严重的“重使用, 轻维护”的现象。机械故障不能及时处理, 使工程机械设备经常带病作业, 造成机械设备的故障增加及扩大。
3.1.2 机械设备类型多样性, 管理维护技术薄弱
由于机械设备规格多, 技术复杂, 涉及到机、电、液、等知识领域。一些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不懂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 不注意具体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 只会简单的操作。另外维修人员少, 维修技术水平低, 维修工具不完善, 在维修过程中, 对机械的故障分析主要是凭经验来判断, 准确率低。
3.2 管理维护措施
1) 制定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 分类制定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计划。建立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制度, 实现设备档案信息管理, 不断提高机械管理维护水平;
2) 加大设备维修硬件基础投资及维修设备的投资;
3) 机械维修和操作人员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互相配合, 是保证维护质量重要环节;
4) 培养一支业务熟的管理维修队伍, 与工程项目规模、机械化程度相一致, 有一个合理的配备比例;
5)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保养制度, 避免过时保养, 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 结论
因此, 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维护管理是工程建设单位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 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措施, 为工程建设更好的服务, 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潜能, 促进机械设备与工程项目的两者管理效益的共同提高,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以德.工程机械设备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007, 1.
[2]张青.工程机械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9.
[3]何挺继.公路机械化施工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1.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2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所管理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设备种类也较多,所以对建筑企业来说,要想提升管理的效率,首先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与发展需求构建起长效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构建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后,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管理。例如,对工程的类型、工程的规模以及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质环境等进行深入了解,掌握这些基础情况后来选择工程机械的类型、型号、数量以及管理维护措施等,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操作程序等进行随时检查,看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与标准。管理人员还应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在做好日常维护与检验的过程中同时做好机械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工作,作为日后管理的参考依据。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还应特别关注设备入场前的验收与抽检工作,只有符合标准、检验合格的机械设备才可以在工程中使用,并加强巡查维护力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功能、运行性能与状态的记录工作,为日常管理提供便利。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环节进行分类,来保证各施工环节的质量,便于对机械设备的管控,同时可以避免问题发生,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2加强机械设备养护力度,构建和谐的管理环境
第一,强化机械设备养护知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应具备过硬的养护知识。可以根据实际的要求布置与使用机械设备,尽量不在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使用机械设备;对待暂时不使用的机械设备时应做好保管工作。第二,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约束相关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在提升养护水平的基础上构建起和谐的管理环境。如明确管理责任并建立起完善的奖惩机制,对有良好表现的人员在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与管理效果。第三,做好管理技能培训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控制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提升思想上的认识并付诸于行动,落实管理,同时加强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目标。
3.3努力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建立起基本的机械设备管理意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第二,从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看,建筑科技的发展,很多融入新科技的机械设备已经被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因此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实际操作人员都应积极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出机械设备的最大使用效率。在这个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定期考核,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
4结语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应积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并强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及安全水平,同时做好此项管理工作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以此来提升企业整体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仁宗.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33):125-126.
[2]李阳春.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建材与装饰,(7):191-192.
[3]魏乾.通过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探讨[J].江西建材,2016(14):262-263.
[4]焦宝华.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与维护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J].交通世界,2016(14):100-101.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问题;对策
1.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流程
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流程是从购置、使用、维护、检修到设备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建筑机械设备是现代建筑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前提。建筑机械设备详细的管理流程是从项目施工方案确定后,选择适合的设备机型、选购设备或者租赁设备,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适用性,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安装及验收合格后,由机械设备操作员进行机器的操作,并且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进行保养、检修、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等。项目工程完毕后,进行建筑机械设备在其整个寿命期;周而复始的上管理流程数次。机械设备的拆卸和检查保养、入库,如果存在问题就需要进行检修或者更新设备等工作。
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机构的弱化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机械设备的管理弱化问题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建筑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低下,相关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大多施工单位所用的机械设备都是采取自己购买或者是租赁的方式,但是这方面的大量投入也成为了施工企业的严重负担,因此会出现许多机械设备老化的问题,制约着机械设备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还有就是当施工企业的任务比较多时,企业所拥有的机械设备一般很难满足工程的需要,而在企业施工任务较少甚至没有施工任务的时候,机械设备又会全部闲置下来,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2.2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维护脱节
许多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机械操作工人的持证上岗,实行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某一台机械设备。事实上,固定机械的使用制度也充分发挥了人与机械的最佳配合水平,提高了机械的工作效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人们通常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机械需要维护和维修时,将由专门的修理厂和设备维护部门来进行,造成机械设备的重使用,轻维护的问题。由于没有指定人员对机械保养的机制、维护和维修人员没有真正地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和问题所在,经常草草地了事,使得机械出现工作状态不佳的情况。当机械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又会与维护管理人员互相推卸责任,严重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维护的弊端经常导致机械设备带病工作,造成设备加剧磨损,提前报废,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3伪劣配件泛滥,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
目前市场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许多机械配件不合格,不仅造成机器磨损,甚至会有安全隐患,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也有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对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过慢,对机械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也不够重视,为施工人员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都是为了提高施工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时间和降低人力成本,使企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4施工机械的维护和管理方式落后
大量的机械,在工程工作中,经过长期工作运转,已经磨损。但是,企业有时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不了解设备的生命周期。导致利益的损失。其实,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且是设备真正发挥和体现其使用价值的保障阶段。
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3.1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统一规划,专人负责,实施全员管理,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化是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建筑企业要从机械设备的选型开始,延伸到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监督检查等方面都制定出完整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管理选型有根据、操作有规程、维修有程序、检查有目的。有了规章制度,管理才有依据,操作才有方向,设備管理才能在施工生产中显现出其应有的成效。
3.2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 ,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 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公里或小时)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3.3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工程现场机械配置要成套配置,必须有利于施工和生产上的使用 ,经济上的合理,避免设备的盲目运送现场,造成闲置和资源浪费。各机械设备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无论从工艺还是性能上,都必须达到工程项目的要求。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机械设备的配置分理一致性,既要考虑定量因素,也要考虑定性因素。
3.4增强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工程机械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还要有工程机械故障的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对机械的口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口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以便分析和判断机械故障,及时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另外,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对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本。施工企业也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职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
总之,施工机械的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施工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性能的优劣,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反映到经济收益层面,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要以科学为指导,探索和采用先进的工程机械维护管理方法 , 从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角度切实加强工程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实现建设工程质优、企业增收创造双赢。■
【参考文献】
[1]程淑娟,刘佳成,张闯英.关于工程机械管理维护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1(10).
[2]王秀丽,赵春.浅谈施工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 (21).
桥梁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4
关键词:桥梁,机械设备,管理,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的桥梁建设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大家对质量管理有了更新的认识。因此, 目前, 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是一切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桥梁施工单位就要做到经济、有效、高质地完成工程项目。这就要求项目部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管理机械设备, 对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桥梁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1.1 机械设备宏观管理严重不足
桥梁建设在国内得到了很快速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桥梁施工的进度, 并严格要求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 作为施工单位来讲, 他们也越来越重视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然而, 这些施工单位只是重视机械本身, 对这些设备的管理上确忽视了, 这就会造成无法有效管理机械设备, 进而会出现机械设备由于损坏而得不到及时维修, 以及机械设备调度不及时, 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除此之外, 施工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各自为政, 难以有效管理机械设备, 他们自成—体, 可避开机械设备管理参与施工和管理, 造成机械设备的供需出现严重的失调, 机械设备的调配问题很难解决, 这就会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按需要统筹安排而进行有效的使用, 因而, 会影响工程之中的正常施工。
1.2 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 施工设备不配套
在冬休期间, 工程建设指挥部解散, 会出现一个机械设备管理、维修的真空地带。对于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来说, 由于所承包的工程项目种类非常多并且很复杂, 必然造成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也就多。一般情况下, 为了更好的管理它们就必须详细登记它们的品牌、型号、数量等信息, 以备查用, 同时也给管理提供了方便。
2 管理设备的合理方法
2.1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一个施工企业要想安全稳定生产, 就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这是最根本的保证。在安全施工的管理工程中, 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基本的, 组织机构的建立工作做不好, 就会影响到设备管理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是在法律和法规规定所允许的范围内, 绝对禁止违法建立组织机构;并且它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组成人员数量要适当并且合理, 应体现高效精干。组成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要懂得吃苦耐劳和具有奉献精神;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乐于学习, 积极掌握新的技术和理论, 要有法律意识, 自觉维护公司利益的意识, 除此之外, 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2.2 建立设备维修档案
机械设备动态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要求工作人员对任何一台机械设备都要做好技术归档工作, 记录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修理记录、交接班记录, 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维护保养日志以及保养和修理计划等档案。凭借机械设备的维修档案, 施工单位就可以全面准确的了解设备的技术状态, 可以彻底解决机械设备反复出现的故障, 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稳定使用。
2.3 加强技术培训
现代桥梁机械发展迅速, 机械的操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由于在其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高技术成分, 因此, 机械操作人员不仅要求达到“四懂四会”, 还要既懂机械技术操作, 又得懂些一般的施工技术要求, 不再是重复某种单纯的机械性操作。大型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 还要根据信号反馈下达新的指令, 所以必须进行系统和专业的业务培训, 否则很难胜任这项工作。
2.4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 机械设备要做到及时的保养和维修, 只有这样, 才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旧设备来讲, 工作的重点是要保证其正常运行, 要及时对其进行修理, 保证隐患及时消除;对于新设备来说, 重点是提高操作人员的水平, 认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从而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在生产中做到高效、安全;
2) 有些设备价格十分昂贵, 并且其技术含量高, 对于这样的机械设备来说, 绝对不能凭经验或者普通工具来进行维修, 否则就会损坏设备, 增加修理的难度。因此, 这些机械设备要请专业的维修公司来处理, 签订协议来保证经济上合理, 维修方案科学, 以此使设备得到较好维修。
2.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 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对于一个施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与其经济利益关系密切。目前, 有些操作人员对设备野蛮操作并且缺乏保养, 维修人员有马虎维修的行为, 这些都是职业道德感缺乏的例子。因此, 施工单位的管理者要时刻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 让员工树立爱惜机械设备的意识, 使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发挥最佳的效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大, 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力配合, 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施工企业要充分的认识到管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不能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就会影响到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因此, 我们应建立并且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维修档案管理工作, 强化设备操作与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为保证桥梁正常施工和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殷大坤.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0) .
[2]张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研究.化工之友, 2006 (8) .
[3]周旭.加强桥梁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科技与生活, 2011 (1) .
[4]雷录勋.路桥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9) .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思考论文 篇5
3.1强化管理标准化的落实
确保管理标准化的有效性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基础。在制度和规范要求体系下,围绕落实做文章才能确保塔式起重机等各类机械设备的管理实效性。有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切实落实标准是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必然之举。现阶段,在塔式起重机日常维护、维修、安装、使用等各方面都有详尽的管理标准作为参照,企业只需要落实标准即可以实现标准化管理,因此强化落实是标准化的.基础和必要先决条件。
3.2增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与低。因此增强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而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企业需要强化日常培训教育,使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标准化意识,能够主动有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把标准化工作具体落实到实处,取得标准化管理应有效果。
3.3建立动态标准化管理体系
围绕动态标准化实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一项关键之举。动态标准化能够切实提升管理的实效性和专业性。对于塔式起重机这类常见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而言,动态标准化使管理的要求随着设备自身发展和管理实际要求而变化。动态标准化能够使设备管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促使最新的管理标准和规范要求得到及时有效落实,进而提升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确保设备使用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惠洪,李艳霞.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为公路建设做好后勤保障[J].财经界(学术版),(02).
[2]张以庆.浅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04).
[3]谭日雄.公路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3(04).
[4]马剑华.海外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中华建设,(01).
浅析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6
【关键词】公路,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267-01
公路机械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逐渐地被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将会产生劣化,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甚至整机丧失使用价值。所以,重视机械的使用、维护,保持现场工程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1 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招标投标制度和工程部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市场发展的产物,项目部属于非常机构,从而确定了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1 公路施工机械设备设施不完善
工程中标后组建工程项目部,从各项目部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技术状态较差,而一些公路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投入新的公路工程使用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1.2 公路工程设备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工程项目部推行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因此,出现了“重建设,轻机械”“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使用机械工作越快越好,但由于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重型工程,大量使用机械作业的行为直接左右了机械的技术状态及寿命。不能充分发挥公路机械的使用效率,也造成机械故障小不及时维修,大大降低了机械性能。也增加了机械维修成本,增加项目的成本,而且还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1.3 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项目部以路桥技术人员为主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为主的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才为机械操作和管理,正确使用的机械,灵活的运用技术性能,对机械的用途,工效和定期保养的知识知之甚少,而机械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知识知道甚少,在工程施工往往处于被动或受支配的地位,这样机械管理就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日常保养。所以它不能有效充分利用机械的使用率,不能有效地调控工程机械,使项目成本增加。
2 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配置经济化
(1)施工方案优选化。公路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如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
(2)配套设备效率化施工企业应解决好
机械设备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①以设备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它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②设备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③次要设备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施工设备的并列化。
2.2 管理专业化
(1)管理人员专业化。施工企业应明确分管设备的领导,明确施工所需的设备管理和操作岗位,同时配备相应管理工作人员和设备操作专业技术人员,这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技术使用寿用,还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质量,所以,一定要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手的专业会培训,在施工间隙采取多种形式学习,不但要为眼前的生产需要服务,还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教育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多能服务观念;既培养专才,也培养通才;理论与实践并重,形式与效果齐抓,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日常管理数量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运作实质上是资金的运作。施工企业应进行单机成本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核算出每台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产出,并对投入产出比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机械设备的施工经济效益进行量化,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效益,提高对设备的经济控制力。
(3)项目目标责任化。管理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责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制度,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成本核算、项目细化,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
2.3 作业规范化
(1)施工作业操作规范化。机械设备的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操作使用设备,要求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的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机械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坚持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的非岗位人员操作设备。
(2)安全教育经常化。工程施工安全出了问题,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安全事故,造成施工项目的大量经济损失,同时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2.4 维护科学化
(1)预防检查日常化。实践证明,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为此要做好设备的预防检查,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环节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手来完成,主要内容就是“十字作业法”贯彻机械设备的整个进行过程,直到停机下班。巡检的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项目部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检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晴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励或惩罚。
(2)设备维护科学化。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比如公路施工现场出现的润滑用油更换时不讲牌号、更换的周期不按时等不科学的作法,虽然其后果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却严重影响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也给突发性故障埋下了隐患。
(3)专业检修定期化。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设立机械维修基金,加强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
3.1 机械保养维修费用的储备
储备机械维修费用,实行专款专用,能够有效解决公路工程施工中筑路机械突发性故障所需的维修费用。机械维修费用可从各项目部直接提取,比例可根据项目大小或效益的情况而定。
3.2 机械设备的成本核算
机械设备成本核算应对燃油、润滑油和维修费等。要执行单机登记,及时建立单机台帐,填写设备技术资料卡,随时掌握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
4 结束语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7
一、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研究
1. 没有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 很多单位撤消了一些专门用于管理机械设备的部门, 没有明确的机械设备管理职责, 这就导致了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进行。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使机械设备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对工程进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机械设备工作环境较差, 承担任务较重
很多建设单位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对于那些需要较多机械设备才能完成的工程建设只采用较少的机械设备进行工作, 由于这些机械设备承担了太多的工作量导致其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 甚至有些设备存在故障时依然在运行, 这对于机械设备技术性能的良好发挥以及机械设备的老化速度都是不利的。在降低机械设备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另外一方面由于很多工程建设环境比较差, 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雨淋、暴晒等不良天气的影响, 这都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3. 没有合理的操作机械设备
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造成的, 其中主要体现在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上, 同时很多操作人员在没有经过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上岗, 不仅对设备构造、使用原理缺乏必要的了解, 还因没有完善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致使无法规范的操作机械设备, 无法将机械设备的性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对于机械设备发生的故障无法进行有效地处理。同时, 很多操作人员在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操作意识, 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
4. 没有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
在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下没有较为有效地机械设备保养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机械设备的保障, 导致工程机械设备在损坏以后无法得到及时地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配件质量不达标等现象也会导致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无法有效地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5. 没有进行长期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很多工程倾向于追求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和效益, 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只是进行短期的管理, 没有进行长期的管理准备, 这是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对策探讨
综上, 从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可以看出, 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优化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结合岗位实际, 从机械设备本身、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面思考, 逐一介绍如何应对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故障排查
在使用工程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是不固定的, 这些故障对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是不利的, 很多工程建设事故都是由于一些较小的故障所引起的, 因此在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定期的进行排查和维修, 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的基础上保证发挥设备的优良性能。对于小故障的处理工作应当充分的重视, 避免设备带病工作, 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率。例如可以采用计划性维修、预防性维修等方法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在维修的过程中要以零件磨损和机械损坏的规律并按照相应的时间安排进行维修。在预防性维修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定期的检查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理和维护, 并根据需要维修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维修时间, 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机械设备出现失修和失保的现象。
2. 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 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各个环节的工作给予周密的安排, 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有效地调配。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但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轻微的调节。设备操作人员还要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有效地解决, 杜绝因故障问题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设备操作人员还要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 避免过时保养, 以确保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易损坏、利用率高、易出故障的设备要定期进行跟踪诊断,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对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易损件, 要加大检测力度, 避免由于购件周期延长而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提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过程中, 大多数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所致, 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而且还会给操作人员带来损害, 甚至导致工期延缓,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帮助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树立施工安全意识, 从根本上避免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在设备投入运行之前, 要提前对设备进行检查, 防止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此外,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还要定期更换机油、液压油等, 以保证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施工作业结束之后, 还需要将机械设备放置于坚实平坦的地面, 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施工后, 还要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对已经损坏的零件要及时更换, 以保证下次能够正常使用, 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做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 对于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 很多机械设备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管理人员在机械设备操作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以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进行机械设备的选购、组装、维修以及操作。因此应当采用内部培训或者外送学习的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为工程建设培养足够的专业人才, 使他们具有技术、计算和管理等综合技能这样能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另外一方面, 在企业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会, 讨论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以及操作, 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表演以及参观学习的方法将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出来, 这样既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 还能提升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
5. 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通过建立和健全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在管理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按照相应的规定和制度进行,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约束来保证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 在遵循公正公平以及定机定人原则的基础上将管理工作交由技术技能较高以及操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负责。在计划好机械设备配置以后要选择合理的经济运输路线以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及时到达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施工以前应当对机械设备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检验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 对于存在故障的机械设备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6. 在企业内部形成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安全意识
很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造成的, 这些安全事故在给施工人员带来人身损害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甚至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因此应当充分的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这样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7. 在生产的同时要进行维修工作
应当正确的处理工程机械生产和维修之间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损坏是无法预估的。因此为了充分的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应当协调好维修和生产质检的关系, 例如可以制定有效地维修保养计划, 企业内部要具有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 这样既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提升生产效益。
8. 加强设备的存放管理
对长期停放的贵重设备要进库或下垫上盖, 防日晒雨淋, 防止零部件的锈蚀;对电子、电器类部件如:控制柜、控制台、电机、传感器、平衡梁等进行入库管理;长期停放的设备, 要定期作保养, 并记录保养日期、运转时间、操作人员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要将科学技术充分的体现出来。只有通过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也才能够保证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在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来优化资源配置以保证将工程机械设备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4 (23) :56-58.
[2]顾荣华.探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低碳世界, 2014, 26 (2) :32-36.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8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是机械施工过程连续性的必要保障。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 降低设备故障发生, 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是对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必要要求, 只有加强设备管理, 正确地操作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进行设备的状态监测、科学地维护管理, 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才能保证生产稳定地运行。本文就我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的对策。
2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2.1 施工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项目部, 从各项目部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技术状态较差, 投入新的工程难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一些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 设备不配套同样是个棘手的问题。
2.2 项目部设备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项目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质量, 工程进度和效益。对机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好, 但由于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不得不加班加点,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这种“重管理, 轻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机械, 尤其大型机械, 项目部都不愿承担高额的维修费用, 而仅由一个项目部承担也不尽合理。
2.3 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项目部主要以技术人员组成, 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 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的门外汉, 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定期保养等知识可想而知, 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 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 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3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对策
3.1 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配置的原则是要即能完成施工任务, 还要注意保证经济效益;一般设备的配置是能满足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即可。应根据工程施工项目工程量的大小、施工质量要求、工期要求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合理谨慎的做好项目的设备配置计划、选配设备规格型号、数量、性能技术状况及计划进场日期等。
3.2 严把设备进场验收关。
设备配置计划做好后, 就要依据进场日期来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 保证设备按期进场。设备管理人员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进场的设备逐一检验、以确保进入施工现场设备的完好使用率、并认真做好验收记录、杜绝严重老化、排放超标、漏滴油严重的陈旧设备进场, 以确保进场设备能够按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3.3 建立和健全设备的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 做到设备管理有章可依、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至始至终严格按制度执行;做到公平公正、实行定机定人、由具有操作经验、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员工来掌控设备。
3.4 树立安全意识。
施工中的很多安全事故是因设备以及驾驶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引起的血的教训, 不但给受害者及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 而且会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施工进度和企业形象。做好机手的安全思想教育,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严格按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来操作设备, 严禁违规作业和野蛮作业。做好设备运行前的安全检查, 杜绝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施工作业,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按规定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定期更换机械设备的机油, 液压油和三滤, 以保证机械设备随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施工作业结束时, 应选择平坦坚实的地面来停放设备、除此之外停车地点要符合防火安全的要求;同时还需做好现场施工设备的维修及配件供应工作, 以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使用。
3.5 施工中的机械管理。项目部要周密安排, 搞好设备组织工作, 及
时对设备进行调配。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 又要结合情况视情作业。操作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状况, 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 避免过时保养, 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 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 并及时汇报给领导, 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机械的易损件应作好储备, 避免因购件周期过长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对缺口机械应进行租赁, 保证工程如期进行。机械租赁应做好市场调查, 努力降低租赁成本。
3.6 机械维修方面。
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在这些故障中, 有些故障对机械设备的影响可能是很微小的, 有些是比较严重的, 甚至会造成机毁人亡的大事故。经验表明, 严重机械故障往往是由一些较小的故障引发的。究其原因, 就在于忽视了对小故障的及时处置。因此, 在维修方面, 一是重视小故障的及时处理, 做到防患于未然。切不可小故障不影响使用, 为了赶任务让设备带故障作业, 最后小毛病拖成了大故障, 不但延误工期, 影响正常使用, 还有可能造成设备突然报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 就是减少和防止故障的一种有效措施。采取“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两种制度的相结合的维修制度, 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坚持“养修并重, 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在使用中, 根据机械损坏和零件磨损规律, 按照工作时间, 定期对设备实施强制保修项目;预防性维修坚持“定期检查, 按需修理”, 它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计划状况, 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 避免了强制维修造成的浪费, 同时通过定期检查, 避免了漏拆漏检导致的失保失修。
3.7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 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 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施工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 大家集思广益, 出谋献计, 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 采用示范表现、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 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 以点带面, 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科学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创造新成果。这些都要求加强设备管理, 推动生产装备的技术进步, 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良好的设备状态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由此可知, 设备管理不仅直接影响租赁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 而且关系着企业长远发展和成败兴衰。租赁企业领导人必须摆正现代设备及其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善于通过不断改善人员素质和设备素质,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J].沙棘:科教纵横, 2010, 10.
[2]安景华.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经济化管理与使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5.
路桥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 篇9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而高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又是影响工程效益及工程质量的核心要素, 因此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科学使用、科学维修, 才能真正强化企业资源配置, 使得实际施工过程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某路桥工程, 全长32 km, 道路等级设计为城市主干路, 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行车速度60 km/h。整个工程跨越3座大桥, 实际施工涉及机械设备众多, 并且工程期限仅50 d左右, 项目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要求在有限时间内, 充分优化企业机械设备机人工配置, 以尽可能提高工程效率。
2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模式对策
2.1 不同机械设备使用不同维修模式
对于路桥工程来说, 所用的路面机械及土石方机械大多技术先进、结构复杂, 出现问题后维修较为困难, 因此, 针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维修应该选用状态监测维修模式, 而对其中的破碎设备、木工机械、钢筋加工等设备, 由于其相对简单, 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于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应以预防维修为主。
2.2 不同机械部件采用不同维修模式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一人一机或多人一机模式, 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有效解决机械设备无序管理问题, 但极容易造成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脱节。由于使用人员并没有特定维护维修责任,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不重视设备维护, 而维护人员在实际维护中也大多敷衍了事, 实际维护不彻底, 往往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性能不稳定, 使用寿命缩短, 最终影响工程安全、质量及工程进度, 也使得工程成本费用增加, 因此实际维修过程中, 必须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选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对策
3.1 维护管理对策
全面树立以科学保养减少维修的管理理念, 做到机械设备维修防患未然, 加强紧固、调整、防腐蚀、润滑等具体保养管理, 最终保证机械均在能够正常工作。其次针对机械设备保养, 工程根据其机械设备可靠度确定具体维修时间。图1为机械设备可靠度控制指标, 从图1可以看出, 当机械设备可靠度控制在50%时, 则维修费用最少。另外, 工程施工中, 通过制定有关制度, 做到定期更换润滑剂、润滑油, 保证机械设备润滑适宜并定期清理腐蚀, 根据机械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以掌握机械设备具体损坏规律, 为后期工程采购及维修维护提供参考。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现场管理, 应清晰划分职责分派, 通过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 完善定人定机制度, 不但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而且对具体机械设备故障还应明确具体维修人员的责任, 将具体维修工作做到实处, 最终实现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程序化、科学化。
3.2 维修管理对策
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机械设备维护缺乏足够重视, 这直接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维护机构设置不完善, 并且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及足够的管理人员, 进而造成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杂乱无章, 从整个机械设备租赁 (购买) 到使用维修, 均没有配置人员维护管理[1]。由于管理混乱, 最终导致机械设备发生大范围损坏, 导致一些不合理维修费用出现。另外, 路桥工程实际施工中, 肯定会出现一些机械设备故障, 可能存在一些小故障, 也可能出现一些大故障。相关数据显示, 大故障大多是小故障累加引起的。因此,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 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充分结合, 共同完成维修很有必要。为此, 根据设备实际故障情况, 分布实施了计划维修与预防性维修方法, 科学规划安排维修工作, 结合机械设备实际情况及日常保养资料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 最终保证机械设备有针对性的维修。
3.3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投入
相关调查显示, 一些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设备管理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并且也设立了管理部门, 安排了专业管理人员, 但实际中, 由于此类人员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频繁变更。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乏, 如对一些机械设备仅是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 忽视了对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的管理并缺少相关奖惩制度。针对这一现象, 必须要加强资金投入, 提高相应人员的待遇, 以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有效。
3.4 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因为企业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具体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致使企业实际机械设备维修维护存在事后维修思想, 缺乏必要的早维护、早预防理念, 加之一些维修人员存在贪污维修费用等现象, 进而使得实际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增加。更有甚者,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技术、经验或者其他因素影响, 肆意报废设备零件, 最终直接增加机械设备维修成本[2]。因此, 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以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3.5 强化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 很多时候要应用一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给维修人员带来困难, 加之使用人员为了加快工程进度, 肆意使用机械设备, 导致设备隐患倍增。因此, 工程先期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强化安全第一理念, 加强操作和维修人员技能培训, 熟练掌握设备性能, 防止违规操作。对于日常维护人员, 实行责任落实体系及奖惩机制, 做到专人负责, 落实施工结束之后的机械设备清理、防盗、防火工作。
3.6 强化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是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 企业机械设备运行得是否良好, 也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实现效益的重要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 工程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现场管理, 并应针对机械设备使用不当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这一关键因素, 切实强化设备使用管理[3], 有机整合维修人员、使用人员及设备, 通过建构合适的奖惩制度, 实现定人定机, 科学管理。
4 结语
对于路桥工程来说, 其工程实际进行过程中, 往往复杂程度高、所用机械设备多, 而实际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必然会出现一些故障。在实际工程施工中, 必须要切实重视的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 通过科学组织、统筹规划, 以真正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 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最大程度地实现机械设备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炳波.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 2014, (21) :111-112.
[2]张同辉.如何加强路桥施工项目管理[J].交通世界, 2013, (03) :202-203.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10
关键词:工程机械,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 因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操作错误而导致的安全故障日益增多, 已经严重威胁到工程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此, 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 而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作为其核心内容, 可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而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现状
2.1 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 我国少数企业并不重视机械设备维修工作, 且其为了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 一味的简化机械设备管理部门, 有些甚至将其直接并入其他部门, 从而导致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严重脱节, 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同时, 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购买时, 一些企业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制造厂商的实际生产水平、质量与机械设备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相关事项, 从而导致购买的机械设备质量水平较低, 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求, 且后期也极容易发生故障, 最终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此外, 在进行后期维护与保养工作时,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管理成本, 企业投入设备改造与更新的资金过于少, 导致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磨损情况十分严重, 加快了机械设备老化的速度。
2.2 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现阶段,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机械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均无法较好的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 主要体现为企业成型的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团队的缺乏, 导致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大量技术人才流失问题逐渐加剧。在入职之前, 大多数技术人员均未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日常维护与保养等工作, 导致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较为落后, 机械设备故障频繁发生, 对企业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3.1 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
由于设计结构与使用工程的差异性, 不同机械设备使用领域也大不相同。基于此, 在将设备投入现场作业之前,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深入调查、分析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与工作量等情况, 并且还要在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结构与使用功能等基础上, 对其工作量与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 严禁“大机小用、好机劣用”现象。
在使用机械设备过程中,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使用说明书对机械设备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操作, 严禁不同类型机械设备互相交换使用。在机械设备连续作业过程中, 如果需要交接, 交接人员必须详细的记录机械设备交接前的运行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在有关负责人员签字同意之后才能进行交接, 交接后的机械设备问题则由接班人员负责处理。
此外, 在完成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之后, 操作人员还要详细的记录当天工作量与工作任务, 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初级保养, 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保修。对于大型机械设备, 其直接关联着企业的发展, 是企业重要的构成部分。此情况下,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顺利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检测其重要部位, 以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
3.2 针对维修制度和模式的现场管理对策
3.2.1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当前, 在工程施工现场中, 土石方机械与路面机械是应用较多的机械设备, 大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为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些设备具有复杂的结构与先进的技术, 但如果发生故障, 维修困难也相对较大, 此时应当主要采用状态监测 (检测) 维修模式。但对于一些小型的简单机械, 例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与破碎设备等, 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 就算发生故障, 损失也相对较小, 此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对于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与沥青土加工设备, 例如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泥混凝土输送泵 (车) 以及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 但如果发生故障, 必定严重影响到生产与产品质量, 此时应当采取以计划预防维修为主、状态维修为辅助的维修模式, 并且还要依据实际生产情况, 合理的、有计划的安排维修事项, 之后还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与周期进行点检。
二线水泥A磨1#选粉机变频器改造:型号较老, 水电阻调速较落后, 无法节能启动, 存在一定的冲击作用, 滑环碳刷维护量较大, 维护价格相对较高。测速机故障发生次数频繁, 调速范围相对较小, 调速精度差, 调速不平滑, 调节范围有限, 选粉细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泥的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 决定采用变频器型号AB-ACS800。
改造之后的效果包括以下方面: (1) 电耗大大降低, 原电机额定电流为180A, 经过改造之后, 电机实际运行电流平均为50A, 电能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改善了设备运行状况, 并提升了调速精度, 平滑调速运转, 设备启动冲击减少。 (3) 水泥细度调节有效性增加, 更大范围内调节细度, 有利于水泥生产质量。该风机原每小时耗电量为90k W/H, 项目建成之后, 每小时可大约节电30k W/H, 按照年运转率为73%进行计算, 均电价按照0.5元计算, 每年可节省9万元电费。该项目设备部电气人员可自行安装调试, 当年就可收回变频器成本。
3.2.2 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通常情况下, 工程机械设备各零件工程状况、运行方式与可靠度要求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于那些结构较为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与执行元件, 应当采用状态监测 (检测) 维修模式。同时, 对于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的部件或是有关安全的部件, 例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及发动机等, 应当采用计划于预防有效融合的维修模式。此外, 对于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类型的部件, 应当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3.2.3 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
通常情况下, 只要明确了某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模式之后, 就能够在所有相同类型的设备上使用, 但实际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同类型设备 (甚至是同一设备) 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 其期望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满负荷工作与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 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此外, 就算是同类型设备或是同一设备, 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中, 其所发生的相同故障也有可能导致不同的故障后果, 例如单独使用的机械设备与配套使用的机械设备, 其发生故障之后的后果是存在极大的差异的, 而现场有备份的机械设备与现场没有备份的机械设备, 其发生故障之后的后果也有可能大不相同。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现场环境下, 工程对于同类型机械设备或是同一种机械设备的可靠度要求的不同。
3.3 针对维修方式和工艺组织的现场管理对策
3.3.1 针对维修方式的对策
不管各个工程单位维修方式如何变化, 但基于长远角度, 之后的维修方式大多以状态监测 (检测) 与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 并逐渐发展为机械设备的“异体监护”方式。对于该类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主要目标在于条件运行情况下, 尽可能的减少维修的次数, 并采用有关恢复方式全面排除或是抑制故障。
3.3.2 针对维修工艺组织的对策
在工程施工现场中, 机械设备维修重点往往在于机械设备突发故障的现场抢修, 具有时间紧迫、环境恶劣与恢复状态多样性特征。基于机械设备现场抢修特征, 其维修作业方式多种多样, 不仅包括现有规程上规定的维修方式, 例如总成互换修理、原件修复, 还涉及临时性的修理方式, 例如配用、粘接、焊接、捆绑、拆拼以及旁路等。此外, 在修理的劳动组织形式方面, 现场抢修通常采用传统的综合作业法, 即为包车修理法。
3.4 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
在操作人员上岗以前, 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主要为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设备维护保养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结束之后, 需要向合格的操作人员颁发上岗证, 不合格的人员不得聘用, 以保证所聘请的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并且熟知机械设备机构与操作原理、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等。同时, 为了满足科技迅速发展的需求, 企业必须对现有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以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 企业还要不断提升操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不仅要注重其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还要重点做好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 例如分发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说明书与意外自救指南等, 以保证各参与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 并且还要敦促其平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和常规的巡检, 一旦发现问题, 必须及时汇报和排除。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化企业生产过程中, 必定需要使用机械设备, 其是确保企业经营正常进行的基础性设备, 且其正常运转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我国当前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事项, 已经影响到机械设备自身使用寿命, 严重的甚至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与生产的安全, 此情况下, 必须不断优化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管理措施, 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安全, 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先先.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合理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1) :104.
[2]杨国华.关于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优化管理思考[J].科技资讯, 2013 (30) :135~136.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篇11
关键词: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0 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产品走进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城市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国家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好地生活环境、越来越多企业的成立等等都会直接导致建筑产品的出现,这也是国家、城市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因此,要想保证每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应该做到以下两点: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规范的要求完成的完整、真实、具体的工程资料,是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必备条件。一个质量优良和合格的建筑工程必须有一份内容齐全、文字记载真实可靠的原始技术资料;它是施工安全检测、质量控制等的重要依据,在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方面有重要的依据、凭证作用。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范化的方法
2.1 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工程建设资料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的相关规定,这是一项工程开始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法律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准则,也是一项工程的标杆。只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工程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施工。比如:熟悉国家、省、市城市档案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标准;熟悉城市建设活动的报告、批复、通知、纪要等应用公文的编写方法。
2.2 施工技术的资料与工程同步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资料应随时随地与工程同步进行采集、整理、签发,并按照规定进行移交。并且在书写过程中一定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内容格式上一定要完整无误,工程合同文本必须和工程施工同步,经过责任方签字。施工建设的每一项资料的收集、整理、签发等步骤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2.3 重视资料的记录和保存
建筑资料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建筑物质量的明证,也是保证建筑物施工资料完整的根本因素。因此,建筑单位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重视资料的记录和保存,按照相关原则进行认真核对和管理,确保其再次应用时能够顺利准确的使用[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资料齐全并且真实有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实施,工程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3 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3.1 工程質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得建筑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如何有效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管理的规范化能促进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到一个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结束后业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仅是将建筑物完成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建筑、监理、政府等部门的大规模的项目。所以建设好一项工程项目是十分不易但又十分重要。
3.2 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3.2.1 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设计图纸以及勘察结果进行详细地分析,并且将所有的合同文本整理好,方便后期的合同签约;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方、监理方以及第三方一定要多开会交流,设定好工程建设的应急预案,避免事故发生后不能及时解决;在招投标过程中,监理方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配合招标方进行招标,这不仅仅是监理方的责任,更是对业主的安全进行保障的前提。
3.2.2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加强质量的监督是首要任务。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筑工程加强安全质量监督的方法[3]。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控制关,杜绝或是减少事故的发生。监理方应做好质量检测,严格按照规定和规范实施。通过施工中的监督,保证各工程的质量行为规范、质量活动结果真实,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被监理方控制,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
3.3.3 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工程竣工后,业主入住或是企业办公之前要减少因为装修、维护过程中对建筑物的损害,避免工程质量遭到破坏,这样会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了给业主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希望在工程竣工结束后都能够实行工程质量保险,以免在工程交付使用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行业风生水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走进我们的生活。工程质量的保障离不开资料员对工程资料的汇总和整理。资料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只要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并且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程就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建设,更好地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构造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明兰.关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3(09).
[2]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
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探析 篇12
一、加强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必要性
1.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且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中广泛应用,如电液控制技术、数字技术、超声波、红外线应用等。一些摊铺机、沥青拌合站等都是集机、电、液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程度很高的专用设备。它们结构复杂,装配精密,品种门类多,综合技术含量很高,使得原有的技术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的需要,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2.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与机械设备的工作特点相统一的要求
由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对工程质量有显著影响,机械施工大都集中在夏秋季节。时间短,任务重,机械设备常常处于长时间满负荷工作状态,带有很强的突击性。工作环境恶劣、尘土飞扬,对机械运转磨损极大,尤其是对发动机;高温、冲击载荷、振动、剪切力对机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极易造成机械磨损加剧、性能下降、消耗加大、工效降低。为防止故障扩大、恶化,保持机械应有的技术性能,必须及时加强以保养及维修为主要内容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3.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是提高使用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的要求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市政机务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备有其自身的技术要求和运转规律,只有加强技术管理,人们自觉地学习它、认识它、适应它,并通过管理、使用、保养、维修修、供应等各环节的协作与配合,按其技术要求行事,才能保持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状况和工作状态,才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提高其使用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相关组织机构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并且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此外,我们还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糊涂使用。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
2. 管理模式落后,重用轻管
机械设备是为工程服务的,工程部门及各项目工地的单位,在机械配置、使用、管理上享有权力。技术管理工作不是归口于机务部门,而是依靠各工地进行分散式管理。由于工程任务紧赶工期,或由于资金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各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用轻管、拼设备、吃设备等短期行为。甚至强行指挥,让设备带病作业,人为损坏设备。有限的管理工作也没有系统性和计划性,随意性大,技术管理严重滞后。
3.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管理
工程项目部追求的是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因此,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等工作都需要更多地服从于工程施工的需要。这就导致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维修和保养工作也不能及时地进行。另外,机械设备全寿命周期内不仅仅参与一个项目的施工。因此,由一个项目部进行维修和保养不尽合理,并且其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都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粗放,对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损害,也导致很多机械设备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影响到工程的施工,也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4.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道路施工作业环境恶劣,而专业施工机械操作笨重,在不提高工资待遇的情况下,大多数技术工人不愿意上岗。施工单位被迫使用外聘人员,甚至是农民工。这些人员因流动频繁,不稳定,操作技能及责任心偏低,造成机械设备日常保养不及时,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和加速磨损。
三、改善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
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做好市政工程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 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贯彻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2.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面向生产,管用结合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要面向生产,管用结合。对机械设备要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大型集中、中小型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各大、中城市的市政工程施工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大型机械运行管理公司,对主要的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各级领导都要把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应有懂业务的领导同志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并应配备专业工程师。各级领导对机械管理工作要做到有年、季、月综合指标的布置检查,有机械完好率的定期分析、有经济效果的考核研究。要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做到基本状况清楚,问题解决及时。
3. 强化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机械设备的管理应由企业内专门机构统一进行管理,并针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维修和保养情况、运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制订具体的考核目标。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符合管理规定,有利于机械设备的及时维修和保养,有利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
4. 重视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随者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它要求管理者要有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观念,科学地对机械设备的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必须配合有关部门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保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组织学习推广国内外机械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机械管理水平。另外,应提高大型机械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这看似增加投入成本,但实际上是降低了整个机械的使用成本,即“花小钱,省大钱”。
参考文献
[1]张明轩.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 (应用新规范)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张文华, 闫立红.建筑 (市政) 工程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国家城建总局.市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暂行规定[EB/OL].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2006-11-05.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推荐阅读:
工程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10-19
工程管理园林工程11-11
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07-17
水电工程与工程管理05-29
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05-29
工程管理饮水安全工程论文07-23
酒店工程部工程管理制度08-13
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索赔论文09-14
工程业主工程质量控制及管理办法09-03
工程项目管理督导工程质量汇报材料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