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油乳剂栓塞

2024-06-19

碘油乳剂栓塞(共5篇)

碘油乳剂栓塞 篇1

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PVA为最常用的栓塞剂, 此外文献报道的还有白芨加明胶海绵, 真丝微粒等, 我们治疗子宫肌瘤选用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均有生育史, 年龄32~49岁, 平均40岁, 病程2~10年, 均经彩超及妇科检查确诊瘤体长径, 肌壁间肌瘤16例, 粘膜下肌瘤5例, 浆膜下肌瘤5例, 多发混合肌瘤5例。患者主要症状有:①月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 周期缩短, 痛经, 腰痛;②尿频, 尿潴留, 便秘;③贫血等。所有患者均经保守疗法效果不佳。

1.2 具体操作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记录月经周期, 月经量, 持续时间;②常规检查, 血、尿常规, 凝血功能, 肝肾功能胸透, 心电, 彩色超声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③术前3 d开始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④术前4 h禁食水, 常规留置导尿。

1.2.2 手术步骤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 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在电视监视下通过0.032inch超滑导丝引导把导管送入子宫动脉, 注入优维显370行子宫动脉造影, 观察肌瘤供血情况确认导管已插入子宫动脉后, 在透视下缓慢地注入碘油-平阳霉素乳化剂。碘油用量根据肌瘤大小及血液供应程度而定, 本组病例一侧子宫动脉栓塞时碘油用量3~10 ml, 平均6 ml, 平阳霉素4~8 mg, 平均6 mg, 最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近端至血流缓慢。栓塞后再次造影证实肌瘤供血动脉血流已完全阻断后拔出导管及导管鞘, 局部加压包扎, 嘱患者平卧24 h, 穿刺部位局部加压6 h, 防止出现血肿, 术后预防性抗生素抗感染1周;酌情给予止痛剂。

1.3 观察方法

①彩色超声测量, 术前3月的子宫肌瘤大小与术后3个月, 6个月子宫肌瘤大小, 简化为3条最大直径线的乘机;②记录患者术后各种反应及月经变化。

2 结果

2.1 栓塞后临床症状变化

①月经变化:16例月经量过多患者明显减少, 周期无明显改变;②贫血症状:治疗前本组18例贫血, 13例血红蛋白80~100 g/l, 5例<80 g/l术后复查血红蛋白均在100 g/l以上。

2.2 栓塞后肿瘤大小的变化

治疗前平均体积为275.6 cm3, 治疗后6个月肌瘤平均体100.3 cm3, 比治疗前平均缩小63.6%。

2.3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 部分较剧烈, 还有些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 术后24~72 h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体温最高达39.5℃以上, 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还有患者术后5~10 d出现少量阴道不规则出血, 均持续15 d左右自动消失, 无1例发生子宫坏死及子宫脓肿, 闭经的并发症。

3 讨论

自1995年法国学者Ravina等[1]首次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通过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 注入栓塞剂阻断肌瘤供血使肌瘤发生缺血性改变, 使肌瘤变小或消失减轻临床症状。通过子宫动脉造影显示子宫肌瘤是由单侧子宫动脉或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两种供血方式, 大部分患者的子宫肌瘤是由双侧供血, 形成两组不同大小的血管网并存在吻合支, 血供极为丰富, 因此必须栓塞双侧子宫动脉。需要提出的是国外行子宫动脉栓塞所使用的栓塞剂是PVA颗粒 (聚乙烯醇) , 国内王仲扑等[2]报道使用PVA颗粒栓塞剂治疗10例子宫肌瘤, 术后2个月肿瘤体积平均缩小42%。姜陵等[3]报道用真丝线段栓塞治疗30例子宫肌瘤,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0.73%。柴建中等[4]报道用白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1例子宫肌瘤, 肌瘤体积平均38%~90%。平阳霉素作为一种光谱抗肿瘤药物, 除了可以抗肿瘤作用外, 动物实验还发现它可通过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起到栓塞血管作用[5]。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可选择性沉积于肌瘤组织, 栓塞后3周即出现肌瘤组织广泛坏死, 而正常子宫组织不受影响, 证明了碘油-平阳霉素乳剂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6]。因此我们认为碘油-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Rivia JH, Herbreteau D, Cirar-Vigneron N, et al.Arterial emboliza-tion to treatment uterine myomata.Lancet, 1995, 346:671-672.

[2]王仲扑, 王茂强, 吴朝阳, 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平滑肌瘤的初步经验.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0, 9 (4) :210-230.

[3]姜陵, 笪坚, 樊新民, 等.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放射学实践, 1999, 14 (4) :247-252.

[4]柴建中, 刘向军, 于凤英, 等.白芨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 10 (6) :336-339.

[5]曾庆乐, 陈勇, 李彦豪, 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兔耳动脉灌注的实验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 1 (6) :376-377.

[6]杜鹃, 庄约明, 陈晓明, 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 (1) :12-15.

碘油乳剂栓塞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1998年3月至2006年2月在本钢总医院介入科治疗的肝血管瘤病例101例,其中男37例、女64例,男女比为1:1.74;年龄24~69岁,平均48.5岁;病灶平均直径10.43cm;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腹部超声或增强CT及MRI检查确定诊断。共进行介入治疗105次,其中有4例行2次PLE治疗,97例行1次PLE治疗。其中61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有腹痛症状的53例;恶心、呕吐5例;腹部包块3例;无症状偶然体检发现40例。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5F的肝动脉导管或Cobra导管插至腹主动脉、肝总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做血管造影,了解肿瘤的数目、大小、位置、染色特征、供血动脉及血供情况,尽可能超选择插管到肿瘤的供血支,若有数支供血动脉则分别超选择插管行PLE栓塞治疗至瘤体充分填满为止。术后给予抗炎,保肝治疗3~7d。患者分别在术后3、6、12、24、36个月复查超声或增强CT,根据药物沉积情况可以重复治疗1~2次。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病例治疗后1~12个月临床症状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腹胀、腹痛减轻47例,而且其中消失38例,分别占88.5%和71.7%;腹部包块缩小3例,占100%;其中包块消失1例,占33.3%;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5例,占100%;仅有1例病人术后腹痛、腹胀症状加重,病灶缩小不明显,6个月后病灶有明显增大,12个月时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占0.99%。

2.2 血管瘤治疗的有效率

参照WHO制定的肿瘤疗效的评定标准,本研究组101例病例中获CR26例(25.7%)、PR63例(62.4%)、MR11例(10.9%)、NC1例(0.99%),将CR+PR评为有效共为89例(88.1%)。

2.3 并发症

经PLE治疗中有4例患者出现胸闷及呼吸困难,停止注药给予吸氧后症状缓解;有16例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给予经导管注入利多卡因或肌注杜冷丁50~100mg后疼痛逐渐缓解;术后无明显反应25例;所有治疗病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肝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由多个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的,而非真性肿瘤。关于肝血管瘤的血供在学术界也有争议,有作者认为其主要是由肝动脉供血,也有作者认为门静脉参与或主要由门静脉供血。近年来对肝血管瘤的血供进行研究,发现经门静脉造影时门静脉支被推移到瘤体外,瘤体成为边界清晰的缺损区,而经肝动脉造影时则瘤体立即显影。实验中把亚甲蓝经门静脉注入,正常肝组织呈深蓝色而瘤体不变色,而经肝动脉注入亚甲蓝瘤体立即染色。由此可见,肝血管瘤是肝动脉支的发育畸形,其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1],门静脉未参与肝血管瘤的血供。

Matalon等及Hay等认为平阳霉素是一种温和的血管硬化剂[2],具有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并产生纤维化的作用,称之为祛血管作用。经导管注入后导致靶器官微小血管的渐进性血栓形成和组织纤维化。加入的碘化油是碘与植物油的加成产物,粘稠度大,可暂时栓塞毛细血管床选择性地沉积于肝血管瘤内,但其单独使用时仅沉积在病灶血窦,小血管呈周边结节样分布,难以完全阻断肿瘤血供,故需要结合其他栓塞剂联合应用。以碘化油为载体将平阳霉素带入并积聚于肿瘤内,引起瘤腔的持久栓塞,达到治愈肝血管瘤的效果。

介入治疗的经导管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血管瘤的国内外报道很多,不同阶段,不同术者使用的栓塞剂也不尽相同,其疗效和并发症也差别很大。Granov[3]等单独应用大的栓塞剂如GF、不锈钢圈等行CHL治疗25例,随访了1~5年,所有的病例的病灶内血流均减少,但仅有33.3%的病例病灶缩小;刘福全等应用鱼肝油酸钠,碘油,明胶海绵3种栓塞剂治疗CHL,病灶缩小20%~90%,随访3~36个月无继续增大。本研究组随访3~36个月经治疗达CR26例(25.7%)、PR63例(62.4%),将CR+PR评为有效共为89例(88.1%);术前有61例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有腹痛症状的53例;恶心、呕吐5例;腹部包块3例,无症状偶然体检发现40例;治疗后1~12个月临床症状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腹痛减轻47例、其中消失38例,分别占88.5%和71.7%;腹部包块缩小3例,占100%;其中包块消失1例,占33.3%;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5例,占100%。说明治疗后由于病灶的不断缩小促使原来因病灶占位造成的临床症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综上所述,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PLE)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PLE)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1998年3月至2006年2月在本钢总医院行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病例101例,其中男37例、女64例,年龄24~69岁,平均48.5岁;平均直径10.43cm;术前有腹痛53例、恶心呕吐5例、腹部包块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彩超或增强CT、MRI证实。行选择性肝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行PLE治疗,其中有4例行2次PLE治疗,97例行1次PLE治疗。所有病例在术后3、6、12、24、36个月进行超声或增强CT复查。结果随访3个月~3年,腹痛减轻29例、消失18例;腹部包块缩小3例、包块消失1例;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消失5例。在术后彩超或CT复查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的有效率为88.1%。全部治疗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PLE)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

参考文献

[1]李国威.肝海绵状血管瘤栓塞治疗及其机理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1993,22:305.

[2]梁杰,程立新,等.平阳霉素对血管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8(4):213~215.

碘油乳剂栓塞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 其中男性27例, 女性3例。年龄33~67岁, 平均56岁。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依据《原发性肝癌诊治规范》, 肿瘤位于肝右叶20例, 肝左叶7例, 肝两叶3例。瘤体直径>10cm5例, 5~10cm有23例, <5cm者2例。伴门静脉瘤栓2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常规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5F雅西诺导管分别置于腹腔干及肝固有动脉造影, 确定肿瘤大小, 分布及血供情况, 在导丝导引下超选插管至肝左或肝右动脉及其分支。以羟基喜树碱2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 L中稀释后灌注化疗, 再以超乳化碘油5~15m L (肿瘤大小与碘油用量成1:1) 与ADM10mg混合成乳剂栓塞。视肿瘤病灶栓塞效果, 决定是否加明胶海绵。介入前1h常规肌肉注射安定10mg, 口服美施康定20mg, 灌注前常规经导管注入格拉司琼10mg。

1.3 观察指标

(1) 肿瘤大小的变化, 以CT扫描为依据; (2) 毒副反应按WHO制定的分级标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按WHO对于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CR) :相隔4周以上检查2次, 可见的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 (PR) :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达50%以上, 并持续1个月。稳定 (SD) :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或增大不超过25%, 没有新病灶出现, 并持续1个月。进展 (PD) :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疗效总有效率=CR+PR。本组无完全缓解病例, PR18例, SD2例, PD10例。本组总有效率为60%。

2.2 症状改善情况

经治疗2周期后, 原消瘦、食欲减退15例中, 9例食欲明显改善;肝区胀痛10例中, 6例减轻;4例低热者, 3例体温恢复正常。

2.3 血清AFP下降情况

20例患者术前血清AFP≥200ug/L, 术后1个月复查AFP下降明显, 其中10例AFP下降幅度达50%以上, 8例恢复正常。

2.4 毒副反应

(1) 栓塞后综合征:本组发生25例, 表现为上腹痛、腹胀、低热、呕吐, 经对症治疗后, 多在3~7d内缓解。 (2) 血象、尿常规和肝功能变化本组6例出现短暂的白细胞降低。所有病例未见肉眼或镜下血尿, 总胆红素升高者出现5例, 合并转氨酶升高者10例。

3 讨论

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因肝癌血液90%以上由肝动脉供血, 少量供血来自于门静脉[2]。而正常肝组织的血液供应70%以上来自于门静脉, 这种血供的差异性是TACE术的治疗基础。HCPT是从我国珙桐科植物喜树中提取的抗癌活性生物碱[3], 属植物碱类抗肿瘤药, 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Hisang等研究揭示, 喜树碱类药物是一种作用于S期细胞周期性抗癌药, 它可以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功能, 从而抑制DNA合成, 促进癌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 喜树碱类药物与其它抗肿瘤药无交叉耐药, 具有广谱, 高效的抗癌作用, 杨甲梅等采用人新鲜肝癌细胞体外药敏实验发现多数患者的肝癌细胞对HCPT敏感性较高, 并发现肝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加[2]。TACE术中先行HCPT灌注, 再用碘油作为载体与ADM混合作化学栓塞, 可发挥化疗和栓塞的双重作用, 同时全身其它部位浓度减低, 从而大大提高了疗效, 减轻了毒副反应。本组病例进行TACE术后, 总有效率达到60%。本文结果表明, 以HCPT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灌注联合ADM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 疗效较好, 副作用小, 患者易于接受, 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药。

摘要: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 (HCPT) 灌注联合ADM碘油乳剂栓塞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 以羟基喜树碱2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稀释后灌注化疗, 再以超乳化碘油5~15mL与ADM10mg混合成乳剂栓塞。视肿瘤病灶栓塞效果, 决定是否加明胶海绵。间隔4~5周后行第2次介入治疗。结果 3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 无完全缓解病例, 部分缓解18例, 稳定9例, 进展3例, 总有效率60% (18/30) 。25例患者治疗前血清AFP≥200ug/L, 经治疗后18例AFP明显下降。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一过性损伤。结论 羟基喜树碱灌注联合碘油乳剂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 不良反应可耐受。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碘油乳剂栓塞,肝癌

参考文献

[1]徐永茂, 张南征, 张国龙, 等.以羟基喜树碱为主的方案双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 2003, 30 (9) :665.

[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10-羟基喜树碱抗癌作用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1978, 58 (10) :598.

[3]陈庆强, 王昌俊, 卢秋红.羟基喜树碱肝动脉栓塞及灌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J].中国肿瘤临床, 2000, 27 (8) :620.

热碘油栓塞治疗小肝癌38例 篇4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热碘油(110℃),栓塞治疗,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在肝癌中的应用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方法学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瘤内酒精注射、内照射、微波和射频治疗等[1,2,3,4]。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应用最为普遍,但对小肝癌尤其是乏动脉血供者,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完全性、充填性栓塞,改进方法学势在必行。借鉴微导管技术在神经介入放射学应用经验,我们对38例小肝癌施行了瘤体内热碘油化疗栓塞,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5月~2004年10月,38例小肝癌接受了热碘油栓塞治疗。其中,男25例,女13例,平均59岁。均为单发肿瘤,直径1.0~5.0 cm,平均3.2 cm。38例均为原发性肝癌,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按Couinaud肝节段划分法[5],肿瘤位于节段Ⅱ3例,节段Ⅲ4例,节段Ⅳ7例,节段Ⅴ7例,节段Ⅵ4例,节段Ⅶ7例,节段Ⅷ6例。

1.2 方法和器械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腹腔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然后利用超滑导丝将5F导管尽量插至肿瘤动脉附近,为微导管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本组使用的微导管(SP)外径3F,表面有亲水膜涂层;配套的微导丝直径0.021″,远端J型弯曲,最先端有点状不透X线标志。放大透视下调整微导丝方向将SP插入肿瘤动脉。经肿瘤动脉造影,当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显示良好且无供应正常肝组织的小动脉分支显影后,将阿霉素20 mg与超液态碘油混悬后加热至110℃,透视下经微导管挤压式栓塞。栓塞终止点为瘤周门脉小分支显影,或发生反流。

术后1~2个月行肝脏CT检查,了解碘油充填情况;术后2~3个月行第二次DSA检查和栓塞治疗;以后则根据随访CT和实验室资料决定再次治疗时间。

2 结果

在超选择性造影时,将SP置于肿瘤所在亚亚段动脉后,造影均检出肿瘤。

本组获得肿瘤完全性充填性栓塞38例(100%),全组平均接受超选择动脉造影3.1次/例(1~5次/例,共计118次)。平均接受热碘油栓塞术2.8次/例(1~5次/例,共103次)。首次栓塞时碘油用量10~20 ml,平均14 ml/例。再次栓塞时碘油用量5~10 ml,平均6 ml/例。4例于首次栓塞后4~7 d施行外科切除手术,大体和镜下显示:瘤组织100%坏死,瘤周有1~2 cm充血带。另1例在第4次治疗时,DSA显示瘤区少量染色,并有瘤内肝动脉-门静脉瘘,将微导管送至瘘口附近缓慢推注无水酒精1~2 ml致瘘口闭合后,再施行了热碘油完全性、充填性栓塞。

除热碘油和酒精栓塞时患者有上腹烧灼感,个别需杜冷丁镇痛外,余无严重不适,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本组随访14~55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期内38例均存活,6例出现肝内转移。

3 讨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影响疗效的因素众多。碘油化疗栓塞后,肿瘤内碘油充填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传统方法,瘤内碘油沉积与肿瘤血窦大小有关:中等分化的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窦大,碘油沉积好;分化差时,肿瘤血窦小,碘油沉积差[3]。

3.1 肝癌的血管供应

肝癌血供主要源于肝动脉,部分源于门静脉,小肝癌的门静脉血供比例更多。显然,利用动脉性血供丰富使碘油选择性“漂向”肿瘤的传统方法难以充填性栓塞小肝癌。实施节段或亚段挤压式碘油栓塞又有损伤正常肝组织之忧。

人类终末肝动脉的解剖表明:肝脏在终末小动脉和终末前小动脉水平与门静脉有着广泛的交通,主要是:(1)胆道周围丛,肝动脉分支进入胆道黏膜下毛细血管丛,引流至胆道外膜静脉丛,然后经小叶静脉直接进入肝血窦或经小叶间静脉进入门静脉。(2)终末肝小动脉与门脉入口-小静脉吻合进入血窦。(3)门静脉壁上的Vasavasorum来源于肝小动脉分支;(4)直接的肝小动脉与门静脉小分支吻合[5]。这些交通为经肿瘤动脉途径阻断肝癌双重血供和获得瘤体完全性、充填性栓塞提供了依据。

3.2 对小肝癌应施行瘤体内完全性、充填性栓塞

含义是:(1)准确的肿瘤内栓塞,确保了正常肝组织免受无为损伤。(2)充填性是指采用挤压式栓塞在肿瘤血窦水平获得致密的碘油沉积,尽管肿瘤血窦大小随分化程度不同有所不同。(3)完全性是指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使肿瘤终末小动脉和小静脉闭塞,完全性阻断肿瘤双重血供,这是本组施行热碘油栓塞的原因之一。与传统方法使肿瘤发生液化性坏死不同,热栓塞为凝固性坏死,除了对肿瘤组织作用外,对瘤周1~2 cm肝组织亦有热损伤作用,与外科切除小肝癌需剔除周围2 cm左右肝组织类似,这对根治小肝癌和防止转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组38例获得了瘤体完全性、充填性热碘油栓塞,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35个月均存活,6例出现肝内转移,但能否代替手术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和积累病例。

3.3 微导管栓塞技术的有关问题

施行热碘油栓塞的关键在于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

3.3.1 导管技术的一般原则

先经造影导管进行腹腔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优点是可以了解很多信息,如肝动脉变异和门静脉畅通情况以及识别肿瘤动脉等。当肿瘤动脉与正常肝动脉分支重叠时,斜位造影有助于展开靶血管和精确插管。放大透视和造影有助于操作成功。合理应用微导丝头端弯曲(必要时再塑形)和动作轻柔是微导管技术的基础操作。在做肿瘤动脉插管时,微导管每进入下一级分支,均需DSA检查,手推造影可缩短手术时间。

3.3.2 瘤内动-静脉瘘栓塞技术

当瘤内发生小的动-静脉瘘时,欲获得瘤体完全性、充填性栓塞,应将微导管置于瘘口远端施行栓塞,或行瘘口酒精栓塞,数天后,待瘘口完全闭合后,再行热碘油栓塞。

3.3.3 多支肿瘤动脉的栓塞技术

首选进入肿瘤中部通常是供应大部分肿瘤组织血供的动脉支作为插管的靶血管,由于瘤内存在着广泛的血管吻合,挤压式栓塞多数能获得完全性、充填性栓塞,必要时再栓塞其他分支。

3.3.4 造影“阴性”小肝癌的栓塞技术

对于选择性造影阴性的肝癌甚至行叶和段肝动脉造影仍不能检出者,需耐心找出供血动脉。对照CT或MRI,将SP置于肿瘤所在亚亚段后,造影能检出肿瘤染色团,然后将SP插入其中便能获得完全性、充填性栓塞结果。

3.3.5 碘油栓塞要点

(1)经肿瘤动脉挤压式栓塞;(2)当出现反流和瘤周门脉小分支显影时停止栓塞,此时多数患者的肿瘤已被碘油完全充填。若部分部位充填不够,继续寻找其他供血动脉,包括施行潜在侧支动脉的DSA检查。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热栓塞的要点是栓塞的血管内无供应正常肝组织的小动脉存在;适应证应严格掌握,最佳者为手术可切除肝癌;禁忌证是门静脉瘤栓,尤其是P3和P4者,肝功能严重障碍和造影剂过敏者。

参考文献

[1]Vokoi H,Kawarada Y.Current status of treatment for small hepato-cel-luar carcinoma[J].Gan To Kagaku Ryoho,1996,23:855-861.

[2]Allgaier HP,Deibert P,Becker G,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ooma:non-surgical treatment[J].Schweiz Rundsch Med Pras,1998,87:1466-1470.

[3]Jinno K.Significance of arterial infusion of SMANCS-dissolved lipi-odol i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Gan To Kagaku Ryoho,1998,25(suppl1):90-98.

[4]大井博道,中村仁信.肝细胞癌(动脉栓塞)[J].消化器外科,1999,22:1585-1593.

碘油乳剂栓塞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观察组中男16例, 女8例;年龄45~71岁, 平均 (61.3±2.7) 岁。对照组中男19例, 女5例;年龄43~70岁, 平均 (60.9±2.6)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经股动脉穿刺, 并行肝动脉造影, 确定病灶位置后, 置入微型导管展开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将导管经过股动脉在X线引导下直接插到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 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 造影, 显示肿瘤染色, 先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 然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 按照50mg/m2的剂量取洛铂置入10ml碘油中, 经微导管行栓塞治疗[6]。阻断癌结节的肝动脉供血, 冲管后再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消失, 确定肿瘤动脉血流完全阻断。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 均给予镇痛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1.4 临床效果评价标准

有效: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面积缩小≥50%;显效: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面积缩小30%~49%;稳定: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面积未出现明显变化;恶化: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面积扩大≥20%。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71%, 高于对照组的4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05,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周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红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组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3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心肌受损、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病, 患者发病期间隐匿性较高, 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肝癌晚期。目前, 化疗是临床治疗大肝癌的常见方法, 短期内能够控制疾病发展, 然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患者会出现多种毒副作用, 如白细胞计数减少、骨髓抑制等。对此, 本研究应用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 该方式在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

临床研究表明, 碘油属于栓塞剂, 单独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栓塞效果, 然而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时, 碘油可作为一种载体, 促使洛铂直接作用于病灶处, 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 达到抗癌目的。此外, 经动脉栓塞治疗, 能够减少正常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 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有研究表明, 抗癌药物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肝癌可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综上所述, 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效果确切, 安全性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邯郸市第二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4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71%, 高于对照组的4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周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红细胞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组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降低、心肌受损、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洛铂混合碘油动脉内栓塞治疗大肝癌的效果确切, 安全性好。

关键词:肝肿瘤,洛铂,碘油,栓塞, 治疗性,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丹叶.羰基铁粉-碘油混悬液介导的肝动脉栓塞磁感应热疗对兔VX2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2] 高松学.肝动脉内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 2012.

[3] 杨永波, 程红岩.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碘油用量的现状与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2, 21 (4) :348-352.

[4] 独建库, 章龙, 何伟华, 等.加热碘油精确栓塞肝左叶大肝癌126例[J].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 (1) :151-153.

[5] 邓小军.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 2011.

上一篇:污油污水回收下一篇:品牌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