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课程问题(精选10篇)
创业课程问题 篇1
摘要:互联网创业教学是培养现代高等学校学生创业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互联网创业课程较强的实践性, 实践教学设施的严重不足, 该课程的教学并未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以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创业教育,高等学校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1]。随后在2010年, 教育部也倡导我国各个高等学校在力所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另一方面, 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4年12月, 全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 整个2014年新增网民人数为3117万。并且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对于2013年底提升了2.1%, 达到了47.9%。这充分显示出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价值正在日益增大。我国网民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 网民规模的增长也推动我国互联网络价值的提升。随着网民的快速增长, 网络的商业价值倍增。因此, 面对网络经济的发展,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根据大学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且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强的特性, 把创业教育与网络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在创业教育的发展大潮下, 我国先后有近千所高等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 开设了各类创业课程。但课堂上以教师对知识的灌输和强化为主, 忽视情景再现, 学生很难介入创业实践中, 教学效果堪忧。因此, 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借助于互联网创业情境, 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教学问题分析
目前来看,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高等本科院校中, 互联网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陈旧, 理论性强
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速度, 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而多数互联网创业课程教材所介绍的内容仍然是多年前就已经很成熟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企业管理等技术。并且内容杂乱, 很多知识要点可以说是泛泛而谈。导致任课老师在上课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更别说是上好一节课了。另外, 在上课过程中, 基本上都是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灌输, 导致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 兴趣全无。
2.2 任课老师缺乏实践经历
互联网创业这门课程本身就是教育学生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业。因此,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求任课老师也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互联网创业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多数是结束学生生涯后直接去学校教学生, 在本科院校尤其如此。任课老师自己就没有创业实践经历, 怎么看可能把实践性很强的互联网创业这门课程讲解好?也就只能根据自己听到、查到的一些创业故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讲解。更有甚者竟然直接照本宣科。教师本身实践演练就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当然也就多为纸上谈兵。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全面推进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瓶颈”[2]。
2.3 实践教学设施不足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所以, 实践是学生学习互联网创业知识的最好的一个途径。互联网创业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分析、创业设计大赛和创业情景模拟等[3], 最为突出的实践教学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教学。换句话来说, 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流程的了解、经营的管理, 主要还是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究其原因, 还是由于缺乏资金导致实践教学基地欠缺。虽然政府部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定数目的创业基金项目, 但是数额较小, 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4 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落后[4]
早在2012年, 教育部就从教学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五个不同的角度, 对我国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详细的部署和具体的要求。但是, 目前来看, 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面开展创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并不多。从已经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来看, 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把创业教育类课程严格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范畴, 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3. 解决途径
基于以上互联网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本文提出几点互联网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希望对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能有一定的帮助。
3.1 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师资
根据文[5]所提供的数据显示, 在众多的大学生创业案例中, 有高达90%的创业活动会失败, 原因就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高等学校里对大学生开展互联网创业教育工作, 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是保障。一方面高校可以从企业里聘请具有丰富的互联网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 作为互联网创业课程教学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 各学高校应该对任课老师加大培训力度, 鼓励任课老师到各企业里挂职锻炼, 不断提高创业类课程任课老师的实践工作能力和水平。
3.2 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对于互联网创业实践性这么强的课程, 尤其如此。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使得理论与实践不再脱节。要想有效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各个高校可以尝试着与企业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较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另外,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直接面向在校生开设淘宝培训班, 让学生在实践中直接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直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 值得开设互联网创业课程的高校学习借鉴。
3.3 搭建互联网创业平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高校里的创业教育理念中强调, 一个大学生只是拥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是远远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迈出创业第一步, 去经历创业工作的过程, 切身体会其中的各种波折。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条件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校内可用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学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基地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参与互联网创业实践的平台。各个高校要不断整合已有的资源, 积极引进一些门槛低、风险小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入驻,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互联网创业平台。
3.4 用典型做楷模, 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在互联网创业课堂上或者课外通过校园网、校报宣传大学生中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的典型。从而坚定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6]。如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网商”的孙颖和韩洪英, 她们都是通过淘宝进行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还有2008年7月毕业于福州大学信管专业的王伟成, 2009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高伟;他们都是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典型。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 各个高校开展互联网创业课程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互联网创业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 提出了几点对策:首先要求高校引进有实践经验、工作经历的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学校在力所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较多的互联网创业平台,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最后,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对互联网创业的典型进行大力宣传, 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心, 激发其创业热情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孟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15) :120-121.
[2]肖军, 陈柳.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 2013, 20:56-60.
[3]武增海.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问题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 (8) :96-97.
[4]孙礼辉.基于互联网创业的高职点子商务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6 (1) :137-139.
[5]黄丽红.七个要素帮助互联网创业[J].生意通, 2011, (3) :43-44.
[6]侯雪莹.互联网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市场, 2015 (5) :166-167.
创业课程问题 篇2
创新创业课程小结
本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新创业课程”的培训,我们并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课程了,在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创新与创业”这一门课程,这一学期只不过是对这门课程的进一步加深学习而已。
我一直也没有好好的想过自己的将来,该去做什么,那里属于自己,上学的日子大多是得过且过的,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定点的计划。对于人生总的规划像天上的星星似有形,实无形。像我这种思想在当今的时代是必将被社会所淘汰的。通过“创新与创业”这一门课程让我对我将来产生了危机感,同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计划。
我们上课期间主要学习了关于企业的模拟经营管理,者可以说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由于条件有限不可能真正的管理一个企业,通过这一软件的模拟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企业。这可以说是很好的锻炼的机会。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企业的创办,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等等。虽然接触的层面并不是很深,但是这些也足够我们当前的对创业的所需了。可以说这个课程为大家将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而又稳固的基础。
要做项目,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做创新创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的问题。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或者是项目去做。因为一个好的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选择对了就会在未来顺利的多,反之,则可能会将人生领向另一个轨道。因此对于为来创业的项目选择应该慎之又慎。
通过本周的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难已成舟,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葆生命。本周的课程也多亏大家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才完成一个个个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工作的时候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协调,共同讨论,不能个人独断专行,团队精神很重要。回想起来当今一个个商业大亨:马云,张瑞敏,黄存义等等,他们的成功与辉煌的背后都有一支极其强大的团队。集思广益,众人共同努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创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教学刍议 篇3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和2003年的212万人相比,增长比率高达330%,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复杂严峻,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必将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来实现。今年,教育部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江西省教育厅举办主题为“加强高校创业课程建设,推动创业实践教学”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研讨会,都是为了探讨创业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创业教学工作,提升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不管是低年级开设的创业理论课,还是高年级开设的模拟实践课,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应采取课堂案例分析与创业项目模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模拟创新实践的平台。其中,重点是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创业教学又和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紧密联系,受其反馈指导,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的应用和成功人士请进课堂就是必不可少的。
在创业教学中,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学生,开展创业实战培训。引进资源,把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通过创业孵化园和创业项目,扶持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同时,要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下面重点以创业意识的培养为例谈谈教学过程。
首先,强调阐释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低年级创业理论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学。创业意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创业的先导,它构成创业者的创业动力。教学就是要使大学生具有这样的共识:创业创造财富,行动成就未来。有了创业动机和意愿,大学生才有可能去了解市场,了解自己,获取资源,尝试创业。
其次,精心设计创业意识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案例激趣。先介绍本校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导入主题。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招聘视频和图片,结合当今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说明大学生有必要认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努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前是创业的最好时机。①社会转型:人们生活方式、需求结构、消费观念的变化,使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市场。②国家崛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管理模式、新观念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思路。③社会环境:创业的社会匹配条件比以前更完备、更公平,机会更多。④国家政策:政府鼓励、支持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3年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社会创业环境的变化,都提供了创业的机会,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应增加信心。教师上课时,可以进行政策解读。
创业前,大学生要思考:①“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如:什么行业,什么产品(服务)?什么目标(现在的、未来的)?谁是你的顾客,他们需要什么(价值)?你的特色是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想成为什么?等。②“你能做什么,为什么?”如:你有什么能力(专业的、经营的、领导的、人际的),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对你将从事的行业、产品(服务)知道多少?你有能力负担起这个企业吗?你能承受未来的风险吗?等。③“你要怎么做,为什么?”如:你的企业规模多大,它设在哪里?你的市场定位是什么?你有什么创新,它表现在哪里?你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吗?靠什么来实施计划?哪些人可能是你的员工,他们为什么而来?你认为业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谁是你心目中的榜样?你想到过失败吗?你准备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失败?
教学中列举校友成功创业的案例并分组讨论其成功的元素,用身边的例子来教学,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案例的运用是创业教育区别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充分重视、分析和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案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为自主创业作好充分的心理能力准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感受创业激情,教学中设置了学生活动环节。进行发掘创业机会的讨论,并运用SWOT法检验创业可行性。然后判断自己创业的优势(S)、创业的劣势(W)、创业的机会(O)和创业的威胁(T),分析某项目的社会需求和自己的素质、财力条件。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利用好外部的优势,减少外部的威胁。
总之,通过高校创业课程的有效教学,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提高,也获得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有了创业梦,又具备了创业条件,一些学生团队在社会转型、国家崛起、创业政策多有匹配的大好社会环境中,抓机遇敢挑战,自我创办企业,实现就业岗位的自我创造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
创业课程问题 篇4
1989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全新概念, 指出未来人才应该掌握的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 一本是职业性的, 还有一本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 这第三本护照就是创业教育。目前, 创业教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受到广泛关注。但是, 当前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成熟, 仍未形成较为成熟完备的教学内容和保障体系, 如何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寻规范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路径,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和效果, 具有关键意义。为此, 基于当今社会背景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创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调查, 分析了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途径, 以期充实创业理论认识、提高创业管理实践素质、突出就业综合能力, 使高校创业教育更具主体性、高层次、跨越式, 不断提高创新型人才和适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实证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来自于对北京林业大学《创业管理》课程问卷调查所得。调查对象分为两大部分:在校研究生和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总计151份, 问卷收回率达98.01%, 有效问卷收回率达91.39%。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研究, 而不是局限于个别表层现象的描述, 所以在问卷设计时, 将学生学习目的和意愿、教学安排和外部支持等因素全部包括在内, 作为问卷的几大组成部分。由于本次调查是对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的, 所以在问卷设计时也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情况有所改动, 设计出了两份问卷。问卷整体都是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模式。
在问卷正文部分, 调查问题被划分为学习目的和动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4大部分。其中, 学习目的和动机, 调查了学生对创业及创业课程的理解以及可能对创业意愿有潜在影响的学生个人经历;课程内容, 是整张问卷的核心部分之一, 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重要程度、教材选定、与创业教育和现有课程之间关系等的认识;教学方式, 探究了教师角色、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指向性问题;教学保障, 主要是从创业教育的直接提供方即高校的角度出发的, 通过将高校在支撑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3个不同角色来进行题目的设置。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 学习目的和动机
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比较同意以下两种观点, 即“我对创业非常感兴趣, 希望通过上课为创业准备”和“我对创业了解程度很低, 对创业的认识很模糊”。由于学生对创业感兴趣, 但是缺乏必要的信息, 因为产生了对创业教育的需求, 并进而期望通过上课来获得所需信息。
学生不太赞同以下4种观点, 即“学校创业教育是我获得创业信息的首要渠道”、“创业是就业的辅助, 是就业压力下的衍生品”、“创业的最佳阶段是大学毕业之后, 所以创业会是我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和“我有毕业后创业的打算”。
调查数据还发现, 本科生对创业及学校创业课程的理解与研究生非常相近, 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对创业感兴趣, 但是缺乏相关信息, 所以希望通过上课为创业准备。但是, 本科学生较不赞同学校创业教育是获得创业信息的首要渠道, 并且不认为大学毕业是创业的最佳阶段, 因而较少学生将创业列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
(二) 课程内容
学生比较赞同以下3个观点:“教师应在课余补充创业实践和创业成功案例的知识”、“创业管理应更加重视对创业意愿的激励”和“教师应为每一讲内容专门设置研讨课程, 将学生创新和科研相结合”。由此可见, 教师在安排授课时, 一方面, 应当注重增加有利于激励创业意愿的内容, 使学生受到感染;另一方面, 还应当合理安排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比重, 以及与研究生科研之间的关系, 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达到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的效果, 使得更多创新性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创业相关课程与这些主流课程和专业课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应当呈现出课程安排上的先后顺序还是平行顺序?调查发现, 问卷平均分都位于第3分数梯度的上半部分, 接近于4分, 这意味着学生倾向于较赞同创业管理课程确实与专业课联系紧密, 应当与专业课穿插授课, 在创业相关课程的讲学过程中融入专业课内容, 从而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清晰。并且学生们也普遍认为高校应当开设系列创业课程, 形成创业教育体系, 与现有的主流课程形成互补, 呈现出交叉环绕的状态, 而不是平行关系或是先后关系。
(三) 教学方式
研究生对“创业课程应当以理论教育为主, 以参观、实习、经验交流为辅”的赞同程度最低, 只是趋近于“一般”的态度;而对于其他三种授课方式, 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偏好程度, 均分都在3.7分以上, 接近4分。学生认为, 创业课程应当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自由讨论为主要课堂形式, 应当突显案例教学特色。此外, 活力较强的创业课程也应当有别于传统科目的授课方式, 一方面, 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根据不同章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的比例;另一方面, 采用课堂模拟创业竞赛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业项目竞赛, 突出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学生有着几乎相同的看法, 学生普遍较赞同“教师应当充当讨论组织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传统说教者和概念解释者” (均分4.02) 和“教师应当理清关键观念, 激发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而不是用某种定义束缚学生” (均分4.08) 。
(四) 教学保障
关于资助者角色, 学生对“学校每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非常少”持“一般略偏较赞同”的态度, 他们对学校目前实践类创业教育的开设情况并没有明确的看法;第二题平均得分4.04分,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小组, 增加创业活动的开展次数, 为学生提供指导和资金支持”;学生几乎较赞同“学校加大对创业课程的宣传, 消除学生对该课的模糊感”。
关于联络者角色, 体现在与企业、成功人士、知名专家联系, 并以学校名义为创业教育提供校外知识输入。从调查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学校在创业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联络者角色赞同度较高, 平均分都在4以上,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积极联系企业提供实习机会, 增加和锻炼学生的创业基础素质”、“学校应出面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分享成功经验”和“聘请校外专家和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设理论前沿知识讲座, 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 并且学生的赞同程度是逐渐递增的。
关于监督者角色, 学生比较赞同“学校加强对创业课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4.03分) , 因为相对于已有传统课程而言, 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更加多样化、弹性化, 并且没有成熟的教学评价体系。此外,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 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 从而不利于课程的长远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首先, 注重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从创业管理理论基础出发, 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进行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基础模块”、“前沿动态模块”、“案例实践模块”、“能力提升模块”等几部分, 体现出创业管理从新企业成长到成熟企业的不同管理阶段, 实现学术理论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其次, 合理设计功能化的课程结构。根据《创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以创业过程为主, 兼顾关键要素, 以“观念、知识、技能和行动”为框架, 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优化《创业管理》课程结构, 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专业技能和创业知识同步提升, 使其成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两翼”。
再次, 强化运用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基于管理实践的互动特点, 除常见的课堂讲授以外, 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学术论文训练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辅之以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形式,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创业管理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运用能力。
最后, 努力完善立体化的保障体系。应立足课程教学创新, 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探索有利于课程完善和学习效果的优化模式和解决对策, 为学校开展的相关学术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可持续的支撑, 确保教学效果。
摘要:基于对《创业管理》课程教学的调查, 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在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即注重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功能化的课程结构、强化运用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完善立体化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管理,教学,调查
参考文献
[1]Bechard, J.P.Gregoire, 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 Revisited:The Case of Higher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Learning and Education, 2005, 4 (1) :22-43.
[2]Brown, W., Galloway, L.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t university:a driver in the creation of high growth firms[J].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2, 44 (8/9) :398-405.
创业教育课程总结 篇5
四买服务,就是买公道,买个平等交换劳动,买个心理平衡。买房款是血汗钱。您伺候别人,挣了钱买房子,卖房子的就该伺候你,卖房的拿了伺候你挣的钱,去买别人的伺候。全社会都在互相伺候,平等交换劳动,也就是平等交换爱心和责任。卓达小区由正规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为住户提供物业管理和服务。您有什么困难只要拨通物业公司的值班电话,工作人员会在五分钟内赶到,为您排忧解难。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退伍军人和武警组成的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时刻保卫着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全心全意为住户服务,使您住得安心;受过专业培训的环卫、绿化工人让您生活在一个优美、整洁的大环境中,使您住得舒心;职业化的维修人员让您住得省心;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让您住得开心;卓达社会大学的专家教授可以让您开阔视野,获得新知,增强信心。我们的目标是给您提供星级宾馆的服务,每天有专人为您擦洗楼道,就这一条,你就不好找。五买低收费,就是买回报,买个高标准的生活,低标准的负担。这好那好,但处处收费,工薪阶层也受不了,至于变着法高收费,住户则苦不堪言。勿庸讳言,省会居民收入在全国还不算高,收费低,是广大住户的企盼。卓达小区实行福利性物业管理,不但不再收各种集资配套费,而且保安、绿化、环卫、维修、开水、乘车、健身、娱乐等项目免费;乒乓球、台球、游泳、健美、武术、棋类等俱乐部免费开放;社会大学免费听课;图书馆阅览室免费借阅;我们每年还为住户子女提供二百万元的助学金等等。
六买品位,就是买自我超越的机会,就是买芳邻。在卓达小区,住有数百名高等院校的老师,有在各行业事业有成的人士,有自己的社会大学,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有免费的家教中心,有鼓励学习的奖学金,最为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在石家庄任何一个小区,都不可能同时居住数百名教授、专家,数百名的公司经理,而在卓达,这已是现实。高雅的谈吐、友善的微笑、文明的习惯、整洁优雅的仪表,在这样的人群中生活无疑提高了您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您孩子的成长将产生重大影响。若干年后,我们小区的孩子,将以德、智、体、美诸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令小区外广大家长羡慕,令教育工作者瞩目。
七买商业机会,就是买发展、买前途,买事业。在卓达小区,住户得到很多的商业机会(有的住户在这里买了一套房子,因为得到了较多商业机会,很短时间内,又赚出了一套甚至几套的房子)。这里有不期而至的机会可能彻底改变您的一生;这里有众多科研机关和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将有助您事业的发达;这里有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可以给您提供各种方便、迅捷、正规的商业服务。
八买升值潜力,也就是买未来。随着市区向东南方向拓展趋势的定局,卓达小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开始显现,土地及房屋的价格攀升显著,尤其后期升值潜力巨大。市中心一带的房子,每平米3000元以上,已基本接近石家庄人的最大承受能力,升值空间自然很小。而在卓达小区的房产升值潜力巨大,即便从投资的角度,人们也愿意选择卓达。
九买低价格,就等于买一拣一。卓达书香园公寓楼起价每平方米仅售1398元,基本上已是安居工程房的价格。之所以采取如此低的价格,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能够大规模运作,且从不怕吃苦受累,多干一些,利薄些也没关系。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工薪阶层的实际困难,在不影响企业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房价,让惠让利于广大工薪阶层,此举已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众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入住就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对广大购房者,也要算帐。若以距离来测算,比卓达近2公里,房价每平方米2000元;近3公里,房价每平方米2600元;近4公里,房价每平方米3000元。若买近2公里的2套,可以买卓达3套,买近3公里的1套,买卓达2套;买近4公里的1套,买卓达2套还余下装修钱。从生活发展看,在人们有了房子后,就要解决汽车,起码三分之一的家庭是这样。还以买近于卓达2公里120平方米一套房为例,买卓达房则可以省下一部七、八万元的轿车钱。若与买近4公里的120平方米的房子相比,则可省下近20万元,足够一部奥迪车。说到车,几年内十分之一家庭有汽车,已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车停在哪?想想你身边,若居民区内五分之一的家庭有了汽车,生活必将瘫痪!卓达考虑到了这一点,整个小区规划到了每户一个车位。
创业课程问题 篇6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我省各高职院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业课程教育, 已经将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各院校现已开设创业类课程2-3门以上, 其中90%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教育》《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同时近50%的院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开设了特色创业课程, 如《职场软实力》《市场营销与创业》《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基础类课程多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 特色课程多在大二及大三年级开设。讲授创业类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多元, 包括就业指导老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等, 这些师资多接受了创业培训, 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不高。创业类课程所使用教材65%以上为任课教师自主编写, 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还没有成熟、有效地建立起来, 学生创业课程评价大多是以考试或者提交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完成。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走访座谈及问卷调查过程中, 体会到我省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视, 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标准
创业课程体系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设定的依据, 是保证创业目标实现的基础, 没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 就不能准确地把握创业教育教学所需达到的层次, 同时所开设的创业教育各门课程之间也难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的规划。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创业课程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标准, 创业类课程设置相对单一, 缺少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此, 我省各高职院校可以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 (2010年3号) 文件精神, 参照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文件精神, 为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 使开设的各门创业课程之间逐步形成科学的衔接与有效规划。首先各高职院校必须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 创业教育不仅应该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课程中, 而且有必要在高校课程体系标准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使开设的创业各课程之间按照承续关系以及内在逻辑体系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在确立课程体系标准前提下, 按照统一的课程体系标准严格规范教学原则、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过程, 从师资培训、教材开发和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入手, 制定统一的教学标准, 这样既有利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同时也加强了创业课程建设。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
(二) 与专业教育结合,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发现, 对于大学阶段学习了哪些创业类课程, 创业教育是否与专业结合等问题, 很多学生不能做出清晰的回应。部分学院的创业教育甚至仅仅开设了几个讲座, 一些学校对创业课程设置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没有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创业类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 课时少且不能得到全面保障。在各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中, 《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在各学校已经基本普及, 授课效果较好, 得到了受教育者的认同, 发挥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但是, 对于创业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渠道和途径还需要深入探索。当前创业教育并没有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重视创业理论, 但没有与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相结合。
创业课程是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体为目标, 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 所以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 专业课教师要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融入所讲授的专业课之中, 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创业的能力, 将创业意识和精神渗透到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 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内容中, 增加“专业与创业”专题, 如本专业技术在小企业中的应用、怎样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创业、所学专业在国际、国内发展及应用前景等专题的学习;另一方面, 创业课程任课教师, 可以在传授创业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 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针对性的进行创业引导以及创业模拟演练, 只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 才更加有助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完善。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 但从我省高职院校目前情况看, 一方面创业教育师资配备匮乏, 一些学院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师资队伍, 有些院校是临时抽调教师集中完成教学。另一方面师资队伍没有实现专业化与职业化, 横向跨学科领域的宽度不足, 个别教师并没有进行相关创业培训, 专职队伍规模不足。同时, 创业指导与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矛盾, 教学团队整体力量没有充分发挥, 各院校在创业课程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创业教研活动的作用也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都缺少直接的创业实践积累, 教师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途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创业实践的质量, 开设优质的创业课程相对困难, 而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引而影响其创业的能力与热情。针对这些问题, 第一, 各高职院校应注重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 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同时, 对创业课程教师加强培训与引导, 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生产经营一线调研及实践锻炼, 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投身创业实践, 让其体验创业过程, 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性建设, 使课堂的创业教育更多的融入生命力和现实价值。第二, 从企业、社会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业课堂教学的补充师资, 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创业实践, 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四) 完善课程体系的管理与评价机制
各院校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尚缺少有效的评价及管理机制, 课程设置与评价, 多归于就业系统, 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方式单一, 对创业实践环节的考核还停留在考试层面, 没有反映创业学科的应有特征。在与创业授课教师的访谈与交流中体会到,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是我们各学院共同面临的课题,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评价与管理制度要从科学性、激励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 规范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收集反馈学生与教师的创业信息, 建数据库, 同时思考建立学校、企业及社会的综合评价, 把创业成功率和质量纳入整体评价系统。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式, 建立创业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 对于课堂式创业教育形式、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等模式, 分别进行信息跟踪与科学评价。实施课堂及创业实践分类考评, 着重加强过程考评, 做好动态反馈评价, 通过评价及反馈, 科学指导创业教育。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要以存在的问题为基点, 以目标为引领, 进一步探究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创业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创业课堂、创业实践以及创业体验综合定位课程, 深入思考建立包括职业生涯、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为一体的规范教学体系, 将课程优势转化为学生创业能力。
摘要:结合课题调研, 针对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不足, 提出了适应我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飞.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9.
[2]张兆强, 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3) .
系统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篇7
一创业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所谓创业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内化成自身品质和能力的素质教育。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备多方位的职业转换和自主创业的双重能力,创业教育着眼于使大学毕业生首先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求职者,其主旨就是培育学生以创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顺利实现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创业教育并非单纯的应用性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创业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培养了多少成功的创业者,还在于培育学生自主进取的精神与气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创业教育不以传授某一专业知识或技能为目的,而着眼于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创新务实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全面化,教育手段则着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即创业者应具备的创业活动的必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总和,主要包含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要素。
创业意识是对人的创业活动具有驱动和指导、规范作用的行为理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等。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在创业素质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并付诸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意识作为学生在大学教育中需要获取的精神和行为特性,让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诚实守信、依法遵规的经营意识和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不论是创业还是从业,都能在内心深处保持着不断发现和创造世界的驱动力和实践力,都能在良好的创业意识驱动下,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成长,完善个体的社会化活动,形成完善的社会人格。
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能够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等心理因素。创业是一个艰苦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创业者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应对复杂多样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创业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创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自立、坚忍不拔、悦他宽容品性,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勤于自省、勇于自制、善于适应等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环境及社会生活,牢固树立创业的自觉自强自信。
创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营管理活动、专业技术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与此相关,创业者需要具备谋划和决策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即创新,创业竞争,就是创业者创新的竞争。成功的创业,都是创业者根据环境与自身条件进行谋划和决策,正确地确定创业发展方向、目标、路径、方法,制定出实施方案并付之实践的过程。创业者需要在前人活动结果的基础上,有所新发现、发明或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创业涉及到人、财、物和时间空间的选择、分配、组合和优化,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工作本领,能够审时度势,发现和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使机会转化为效益。创业总是在某一具体行业领域进行的的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合理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创业活动千头万绪,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业者需要以系统的思想高度,根据创业目标和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融合群体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内外部矛盾,妥善协调创业过程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使其恰如其分地发挥适当有效方向一致的作用,形成有利于创业发展的最佳合力。总之,适应变化和利用、驾驭变化,交往、公关,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资源整合能力。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应当带有理性启动,知识护航的特征,才可能建立起创业的自觉自信。创业能力是基于相应知识结构而建立和强化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应包含有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相关专业、交往与公关等内容。创业者知识面越广阔,越精深,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创业的成功几率理所当然就越高。
二创业教育要着重抓好“两个结合”
创业教育应该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体系化的支撑,创业教育必将支离零散,无法制度化,难以取得实效高效。
根据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出发起点与目标选择,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培养具有良好创业素质的人才。创业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结构支撑。所以,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创业规律,组建合理的教育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把带有专属性的实体课程与渗透于各个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分科性非实体课程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创业教育主旨的首要举措。
独立实体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成分。实体课程应主要解决“如何创业”的问题,围绕学生创业必需的主要能力,涵盖一般性的创业知识与技能,以传授创业规律、创业方法知识和经营管理、政策法规、会计、税务、保险、金融、沟通与交往、公共关系等常识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诸如规划、决策、生产、管理、阅读报表、评价与反馈等工作知识,为其将要进入的社会角色,掌握角色环境、了解角色规范,采取合理的创业活动做好准备。创业教育独立实体课程应当体现务实高效的风格,内容精炼、节奏明快、指向明确,杜绝学术性的繁文缛节,在高职院校中,一般安排60~80课时为宜。
非实体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为重点,主要解决“如何才能创业”的问题,贯穿渗透于各类基础课、专业课、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习、岗位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在校园文化活动、实习实践活动锻炼中,在氛围熏陶中逐渐形成和固化创业精神、创业品格,强化创造思维、创业能力。非实体课程因附着于其他教学课程和活动,有较丰富的时间和空间,就不必作出明确的课时限制。
创业教育本身带有超越专业教育界限的特征,其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与学科专业教学当然地存在着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学校必须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拓宽基础性教育,建立大课程思维,打破学科专业间的人为壁垒,把具有创业教育性质的基础性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都重视扩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也要结合各学科专业实际,努力实现与各学科专业优势的双向融合,通过强化通识教育,全面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
德国理工科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自1995年起启动了“创业型大学”计划,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创业和创新人才。“创业型大学”其核心要义是调动学校一切教育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实践力。该校管理层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实践、跨学科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创业文化应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业视野和方向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有持久漫长的周期,不能急功近利,试图通过运动式的、应景式的短期行为一蹴而就。与此相比较,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着短视和浮躁,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创业教育仍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例如,在教学定位上,往往把创业教育局限于技能训练和方法实务层面,缺乏理念层次的指导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学科专业教育往往忽视创业意识的灌输渗透,明显形成学科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张皮”格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当把创业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着重抓好“两个结合”。一以创业教育为抓手,构建创业教育与思政法律教育、公共基础教育、职业知识技能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交叉渗透、相互支撑的内容体系。二是以实体课程为抓手,构建以非实体课程为基础,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形式和结构体系。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两个结合”,才能有效避免创业教育游离于其他教育、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悬浮于非实体课程的现象。
三创业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系统化
创业教育实体课程是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学环节,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开展学生创业活动,都需要升华为科学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启迪和指导。因此,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理性层次上把握创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建立起较完整的创业知识系统,提高创业的自信和自觉,保障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目前一些高校采取开设创业指导讲座或请企业家、成功校友作创业报告的形式来取代相对完备严谨的课堂教学,是创业教育活动的误区。讲座和报告虽然也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启发和借鉴作用,但其课时零散,内容单薄且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被动、单一,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也无法与实体课程相等同。
间接经验的传授,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但这些知识要内化为学生的创业素质,还需要有学生在创业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催化。创业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创业模拟或创业实践活动,直接获取创业经验,感悟和体会创业规律,了解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创业活动课程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操作性的特征,如创办创业教育基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开发竞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个人或组队选择参与。设置创业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育学规律与创业发展规律。创业教育设计应当突出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促成创业教育活动蓬勃开展。
目前,不少高校创建了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以推进创业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在基地教育中,学生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依托基地运行,可以较充分地认识企业与市场、创业与社会、职业与人生的关系,完善自身的创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强化进入社会的准备。创建基地要务实求真求效,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有与基地性质和学生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制度、管理制度。
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在国内高校屡见不鲜,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公司。但从现实情况看,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因要求较高,往往成为“精英赛”,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参与热情,对推进创业教育的示范效应并不明显。而一般的创业大赛虽然门槛较低较容易吸引学生参加,但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限于知识、经验不足,所设立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所采用的分析数据等往往是纸上谈兵,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缺乏实用价值。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和改变,否则大赛创业只开花不结果、其生命力将会逐渐萎落。
创办创业园或“孵化器”,是全球高校方兴未艾的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和结晶。学生创业园以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为主旨,承担了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技术服务、资金支持等,使学生在经营管理、团队协作、风险竞争、法律契约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成为创业教育的强大助推器和辉煌成果,其中具有典型和标杆意义的当属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其建立的的“硅谷”,孵化了高科技产业集群,成为世界最先进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硅谷”道路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校发展的规律,“斯坦福+硅谷”的模式成为各大高校竞相效仿的对象,其“硅谷效益”已扩展到世界各地,并带动了世界各地大学高科技园的建立与发展,对于我国高校推进创业教育,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世纪末国内高校开始探索创建创业园区,至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创业园孵化器公司已达一千多家。但是十多年过去,从总体看大学创业园发展并不如人意,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佳,不仅没有孵化出一个真正强大的明星公司,还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斯坦福+硅谷”的模式在中国也许有些“水土不服”,但推进创业园建设的探索应当坚持不懈。即使暂时没有创建创业园区,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产学研互促共进,把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为促进创业型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应积极探索建设开放的弹性教学管理系统,既允许鼓励学生休学创业,也要允许学生返校接续学习,为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营造灵动宽松的制度环境。
创业教育是全面素质的教育,是渗透于学校整个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学校只有以系统思维、系统方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才能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活跃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尹万呁,刘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探索教育探索,2011(10).
[2]许小花,张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子教育,2012(1).
[3]肖柳梅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
[4]彭志武.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及其实施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11(5).
[5]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
创业课程问题 篇8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教学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1]。《简明国际本科全书课程》中将课程设计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2]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课程类型的选择,课程的组织结构则是指课程内各要素的组合。丛立新教授认为: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包括从基本理念的确定到选择具体程序方法的整个过程。从课程设计的实际过程分析,根据课程设计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大致可分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设计,完成不同的任务,产生不同的结果。
综上,笔者认为课程设计是以一门课作为设计对象,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各个要素进行选择、组织而有机组合的决策过程。创业营销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有机组合课程各部分内容,促进学生对课程各环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对创业的洞察能力、环境敏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创业营销课程设计的实施程序
“创业营销”课程以创业营销活动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创业市场环境分析、创业战略选择、创业商业模式和创业规划、创业企业的营销策略等理论与实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创业营销基础理论和创业营销的方法;同时,强化创业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创业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所具备的营销技能。“创业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需要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具体包括建立营销团队、筛选营销创意、设计创业营销方案、评价与讨论等环节。
(一)建立营销团队
营销团队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人是营销的核心资源,将上课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10个左右的营销团队,每个创业营销团队大约4-5人。建立的营销团队民主推出营销经理,在营销经理的领导下将团队内同学进行分工,建立自己营销团队的名称、团队组织结构图,初步选定该团队经营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产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成立营销团队是创意营销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二)筛选创业创意
创意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后面方案设计的基础。筛选创业创意的过程大致是:第一,搜集与整理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大类选择、市场二手资料的搜集,一手资料的设计和整理,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创业营销的产品;第二,提出产品创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每个团队成员根据选择的产品自己考虑2-3个创意;接着评价创意,团队成员一起把各个成员提供的创意进行评价,排出先后顺序;第三筛选创意,将创意里面大家认可的前3个创意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这个过程,选出最优创意;第四形成创意概念,团队成员对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反复验证,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确认各个营销团队的产品概念。
(三)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1营销战略的选择,战略是创业的方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宏观分析工具PEST、行业分析工具五力竞争模型、微观分析工具SWOT以及STP战略工具,形成阶段性成果,随之进行讨论和确认,注意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例如SWOT分析中学生经常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弄混,优势和机会放到一起等。STP战略工具也是目前营销中应用最普遍的工具,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来确认该产品的市场位置,也是后面营销策略设计的基础。2营销策略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创业营销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设计,一步一步让学生掌握策略的具体应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创业营销计划书。
(四)评价与讨论
评价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总结,采取各个营销团队现场PPT演示演讲的形式,由营销团队做出讲解和说明,其他营销团队对该方案质疑,现场讨论,该团队回答其他团队的质疑,教师根据演示和现场回答两部分对各个方案打分,做出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营销团队。学生对自己创业选择的产品进行总结,总结得失,提高其应用能力。
创业营销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很多学生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奖。
三、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实践的效果
创业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我们的实践,在试用课程设计的班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掌握所学知识帮助较大;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6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从统计结果来看创业营销应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3增进了学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5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问题
课程设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设计的产品和创意千差万别,对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提出挑战,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运营知识,指导老师要对很多行业和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怎么判断的问题,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掌控进度问题
教师应掌控各个营销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创业营销课程时间教学周期(18周)较长,课程设计只靠课堂时间没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讨论,而阶段性的成果就能看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营销团队的合作情况,根据运行情况来调整营销团队的分工情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到课程设计的完成进度与教学同步。
五、结语
从实践来看,课程设计研究有助于改变目前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师生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将学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教学设计方面,课程设计研究可以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创业营销知识不但要组合在一起来应用,而且要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创业营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和素质。所以课程设计在创业营销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要:课程设计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互动性强、掌握知识系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优点。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于创业营销课程教学中。论述课程设计这种辅助教学模式的优势、在创业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程序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创业管理”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篇9
1. 以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创业理念教育
创业理念是创业实践的前提, 创新性的创业理念可以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积极指向, 便于创业者整合资源, 增强企业的优势。为此, 创业理念的培养应该成为“创业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创业理念的核心在于其创新性, 富有创新性的创业理念是企业与创业者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为此,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创业理念。在课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某个商业环境为基础, 通过头脑风暴法的形式, 提出创业理念。学生通过提出创业想法, 并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能够从新的视角对商业理念进行思考, 激发出创新性的创业理念。与此同时, 教师在创业理念的培养中, 还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与培养, 从而使他们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2. 丰富商业案例的教育资源
商业案例是创业教育的支撑, 离开商业案例, “创业管理”课程容易沦为枯燥无味的纯商业理论课程。为此, 教师在优化“创业管理”的课程教学中, 要善于丰富商业案例资源, 为创业教育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在选择案例方面, 教师应该着眼于全面性, 尽量从不同视角选择相关的案例, 对理论教学进行补充。另外, 教师在开展“创业管理”课程中, 对于案例的利用不能简单用于举例, 还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案例, 供学生进行分析。[2]
3. 理论教育与企业调研学习相统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创业管理”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课程, 意味着该门课程教育不应该简单地定位为课堂教学。[3]为此,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当地著名的企业进行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 加深对企业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的了解。在进行企业调研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创业管理”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 在企业调研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并在观察后, 将自己的调研心得、结论形成企业调研报告。这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企业调研过程中, 结合企业管理经验, 了解创业理念。
4. 以团队为单位的创业知识学习模式
创业并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需要团队协作。在开展“创业管理”课程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此, 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课程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活动, 这便于让学生在创业知识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 培养团队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5. 侧重于创业技能评价的课程评价模式
教育评估是创业课程教育的重要环节, 其对于了解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技术性, 这就决定了“创业管理”不能单纯采用理论知识考查的形式。基于创业的应用性特点, 教师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 应该侧重于进行创业技能的考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 结合课程所学内容, 撰写商业计划书, 并现场进行展示。商业计划书是综合反映学生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作品, 通过对商业计划书内容与展示情况的了解, 教师能够对学生课程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创业实践, 在实践训练中, 进一步学习创业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以创业实践的成效, 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估。
参考文献
[1]张宏远, 杨淼, 徐永其.“创业管理”课程“1+1”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4, (3) :62-63
[2]李华晶, 贾莉, 郑娟.高校创业教育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基于《创业管理》课程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3) :291-292.
高校创业学课程体系研究 篇10
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同时也是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课程的有益尝试。创业教育分为狭义创业教育和广义创业教育,狭义创业教育是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广义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创业教育,即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创业课程体系;广义的创业课程体是指高校有计划,分步骤,制定创业体系,由创业思维的目标,创业学习方法和创业文化氛围组成的,来指导青少年创业规划的媒体。显然,与狭义的创业课程相比,广义的创业课程既包括课堂内的,也包括课堂外的;既有教学计划内的,也有教学计划外的,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概念不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使学校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力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体制不同,不可能一味仿效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而在国内,还没有可以广为借鉴的成功案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缺乏创业教育观念
近几年创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对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根本目的认识不足,很多学校现在开设的创业讲坛,创业大赛,往往处于功利性目的较强,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创业学》课程,很多只是选修课,而且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目标上;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偏向于就业选择和创业项目的评价上;这种将创业教育停留在创造财富提升个人价值的层面上,没有上升以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高度上。因此,高校不应忽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基础,要在学习创业技能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高校管理部门、家长都需要在观念与理念上进行研究与梳理。
1.2 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在教材中,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了创业团队选择、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企业融资、创业运营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在课程中穿插些创业技能或者创业案例,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创业精神”的体系来说,大多停留在专题讲座或职业规划与指导的层面,未能将其作为一门体系化的课程来讲授。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脱离本学科专业,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关联性不大,导致了创业教育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失去在高校期间专业知识积累的优势,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已经势在必行。
1.3 缺乏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是保障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由于创业学在我国没有独立的学科,没有开设创业类相关专业,因此就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具有理论和实践素养的专职创业学教师来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在高校开设的创业类课程主要由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老师开设课程,或者依托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开设些讲座、创业比赛和创业大赛,理论知识的培训多于实战技巧的介绍,大多数授课的老师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意识、创业经历和创业实战经验,因而导致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甚微。
1.4 缺乏创业的保障体系
学生、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创业资金支持。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不太了解,政策透明化程度应该予以提高等,政策扶持的宣传力度不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提供些优惠政策和融资服务政策,其次是提供场地等硬件扶持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等。据调查,一些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在执行层面还存在着不足,如一般大学生创业基金申请期限为1-3个月,但加上公司执照等手续的办理,必须经过10个月,时间过长。另外,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资助科技型的创业者,从事第三产业的创业者要获得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资助则显得十分困难。
2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1 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特点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吸收传统课程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探索与试行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图1),其基本内容为:(1)前三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ore Coures;(2)第四-六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rofession Coures;(3)第七、八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mployment Coures,它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2.2 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基本内容
就业导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去向,设置职业群集、拓展提高以及创新创业三类课程模块(表1)。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选课与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进行。学生应根据其创业就业和个性发展需要,从就业导向模块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模块进行学习。
2.3 注重创业教学实践
上述CPE创业课程体的重点在于就业导向型课程的设置,而创新创业课程又是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核心,因此在进行创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增强创业实践教育,实践教学要达到系统化与系列化,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将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四类,课内实训(包括专项实训课程和骨干课的实训部分);课外校内实训(学生第二课堂);专业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如表2所示)。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和课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了解和掌握创业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创业主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
3.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念
由于收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认知教育比较狭窄,对待创业的态度仍然是被动、消极的。因此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第一,要由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务院于1999年6月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素质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理想。因此教育要由以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健全人格,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第二,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择业教育转变,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产生了大规模的就业问题,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加,高校一度把就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业教育正在向突出创新意识,自主性强的择业教育过度。
3.2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创业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识,第一课程重点在于按照创业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教授些创业理论知识,要在传统的创业课程上向个性化发展,比如开展些创新思维、创业管理、投资入门等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向,课堂要提高参与性的教学;第二课程重点在于邀请些业界人士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性讲座,借助于国家级、省级、校级各项创业大赛为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形成以第一课堂为依托,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实践体系。
3.3 注重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是培养高校内部的专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把好招聘关,选聘些具有创业教育教师要求具备的素质是相当高的,他们除了具备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课堂讲授能力、创业科学能力之外,还需要拥有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一方面,应该严格规范教师的招聘机制,以保证创业教育教师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之上,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良性的基础条件,同时对在职担任创业课程的教师要“走出去”,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同时接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另一方面,要“请进来”,聘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担任职业讲坛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传授创业经验,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创业。
3.4 组建职能化的保障体系
创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必须在学校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推进创业教育。在高校应该依托学生管理组织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信息提供等,创业管理部门与教务处、科研处还可以开设专项的创新类课题的申报,把创业与科研、教研相结合,组织各种创新比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实现学生的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总之,有效构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赖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端正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更要培养高校内部的专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使创业课程的教学最终应用于实践,使之形成良性职能化的保障体系。
摘要:文章从分析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入手,提出了现今创业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念、注重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组建职能化的保障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章旺.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1,(35).
[2]梁波,郑炳章.对创建新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创业课程问题】推荐阅读:
创业课程现状07-22
高职创业课程10-12
创业管理课程08-20
创新创业的课程08-22
创新创业课程群10-09
大学生创业课程08-07
创业的课程论文05-15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07-07
创新与创业课程总结07-14
创新创业课程总结体会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