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麻醉术

2024-06-01

七氟醚麻醉术(精选10篇)

七氟醚麻醉术 篇1

摘要:目的:对小手术患儿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进行小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研究组患儿在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 参照组患儿在手术中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方式, 对比两组患儿HR (心率) 情况及麻醉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参照组,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患儿在诱导5 min和10 min时的HR情况要高于参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小儿小型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 也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麻醉方式,临床效果

由于小儿身体器官、机能不够成熟, 以及耐受性较差, 同时不能积极的配合手术, 不仅加大的手术的难度, 同时也需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基本的麻醉要求为手术中安静, 镇痛效果显著、术后清醒的较早等[1]。笔者在小型手术麻醉的患儿中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吸入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科中收治的64例实施小型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家属均是自愿参加治疗, 并签署同意书。均排除心、肝、肾不全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每组32例。研究组男14例, 女18例, 年龄2~9岁, 平均 (5.21±1.8) 岁。体重12~33 kg, 平均 (20.2±2.1) kg;其中有9例患儿手术类型属于普外科, 有8例患儿为骨科手术, 有9例患儿为泌尿外科手术, 其他手术患儿有6例。参照组患儿男15例, 女17例, 年龄2~8岁, 平均 (5.32±1.3) 岁。体重范围13~34 kg, 平均 (21.8±1.7) 千克;其中有11例患儿手术类型属于普外科, 有7例患儿为骨科手术, 有10例患儿为泌尿外科手术, 其他手术患儿有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在手术前4 h需要禁水, 6 h需要禁食。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均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心理疏导工作, 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其中参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进行静脉麻醉, 采用剂量为2~3 mg/kg实施麻醉诱导工作, 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持续微泵, 剂量为6 mg/ (kg·h) 进行维持麻醉。麻醉剂量需要结合患儿的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并且持续面罩供氧工作。而研究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进行, 待患儿情绪稳定后进行肌注射阿托品, 剂量为0.01 mg/kg。在患儿麻醉诱导前需要吸入纯氧, 氧流量为2~4 ml/min, 患儿开始吸入浓度为2%的七氟醚, 患儿每呼吸1~3次时, 需要将吸入浓度增加1%, 并且要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能力, 待患儿针刺痛感觉逐渐消失后,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手术中患儿呼气末的七氟醚浓度应控制在2%~3%。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在手术前均测量HR (心率) 情况, 并且分别在麻醉诱导5 min、10 min以及手术结束后进行心率测量工作, 并且比较两组患儿HR变化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儿麻醉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HR情况

其中两组患儿测得诱导前的HR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参照组患儿在诱导5 min与10 min的HR波动性较大, 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次/min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儿麻醉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患儿躯体运动、呕吐、分泌物增多不良反应情况要低于参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由于小儿身体器官、机能不够成熟, 以及耐受性较差, 同时不能积极的配合手术, 不仅加大手术的难度, 同时也需要注意麻醉方式的选择[2,3,4]。基本的麻醉要求为手术中安静, 镇痛效果显著、术后清醒的较早等。氯胺酮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 不仅诱导时间迅速, 患儿苏醒的时间较快, 同时不需要进行深度的麻醉就可以起到镇痛的效果[3,4,5,6]。但长时间使用氯胺酮会产生成瘾的可能性, 该药物对患儿的身体机能损害情况还没有定论, 因此长时间大量使用会对患儿身体产生危害, 同时还会引发分泌物增多、眼压升高、产生幻觉、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反应[7,8,9,10]。

七氟醚是吸入性麻醉药物, 患儿未发生拒吸或者呛咳的情况, 也无刺激性的气味, 在麻醉过程中非常容易控制, 减少了对循环及呼吸系统的损害, 操作方法简单, 通常应用全麻诱导与麻醉维持的情况。本次实验中, 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的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方式参照组患儿相比较低。研究组患儿的心率没有因疼痛反应而出现波动, 该种麻醉方式对食管下段括约肌能够很好的维持, 避免了反流误吸的情况, 减少了喉痉挛现象。

综上所述, 在实施小型手术患儿的麻醉中采用七氟醚吸入具有显著的效果, 产生的并发症较少, 患儿苏醒的时间较快, 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谢庆华.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疗效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7) :11-13.

[2]余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 :14-15.

[3]陈磊.七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8) :50-51.

[4]陈振明.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4) :28-29.

[5]张福清, 陈国忠, 聂海贵, 等.七氟醚用于小儿吸入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 (4) :334-335.

[6]朱宏.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麻醉诱导的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 (12) :844-845.

[7]石双平, 王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1, 27 (23) :4294-4296.

[8]鲍淑敏, 赵广翊, 王鹏, 等.小剂量氯胺酮预防小儿异丙酚注射痛[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0, 13 (5) :332-334.

[9]郭卫平, 田凯.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 (7) :519-520.

[10]许式恒, 侯文莲.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比较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0, 17 (6) :44-45.

七氟醚麻醉术 篇2

【关键词】 七氟醚;小儿全麻手术;麻醉诱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72-02

近些年基层医院开展小儿外科手术的例数有所增加,其中有部分患儿因多种原因必须行全麻插管麻醉方法。为了在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前提下使麻醉效果满足手术要求,手术时应尽可能采用更为安全、麻醉起效时间短、管理简便的麻醉诱导方法。作为卤族吸入麻醉药物之一,七氟醚较常规传统麻醉方法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更为明显,尤其在门诊手术治疗病例中应用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1]。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选择20例全麻下行手术患儿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并与常规氯胺酮诱导方法进行了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全麻下行手术患儿40例,参照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2岁。其中疝修补术22例、扁桃腺切除术10例、唇裂矫形术8例。随机分为七氟醚诱导组(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8±2.5)岁,体重(47±7.3)kg;氯胺酮诱导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9±3.1)岁,体重(45±9.5)kg。经统计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儿均可排除明显心肺疾病者,且术前无发热、咳嗽和哮喘等特别症状。

1.2 麻醉方法 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告之麻醉方法,征得家属同意后签署同意书。常规禁食、禁饮,麻醉开始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对照组患儿送入手术室手肌注氯胺酮,剂量6mg/Kg。氯胺酮注射结束后开始计时,认真记录睫毛反射消失和疼痛反应消失所需要的时间。随后建立静脉通道,静滴咪达唑仑1mg/kg、琥珀胆碱1mg/kg、芬太尼3μg/kg,然后开始气管插管。观察组患儿送入手术室后给予吸入纯氧,麻醉机吸氧流量设定为8L/分,七氟醚挥发罐药物浓度以3%为起点加大至8%。麻醉回路采用全开放式,见到麻醉机的螺纹管和麻醉面罩内充满七氟醚后,即可将面罩稳妥固定在患儿的口鼻处。从患儿吸入七氟醚起开始计时,认真记录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所需要的时间。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心率和潮气量值指标变化,并进行疼痛反应测试,确定并记录患儿的疼痛消化时间。随后建立静脉通道,开始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和记录麻醉过程中患儿的睫毛反射反应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开始插管的时间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手术过程中是否有呛咳、呼吸抑制、喉痉挛、流涎等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以检验,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47.1±6.2)秒,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为(67.3±4.1)秒,气管插管时间为(88.7±4.0)秒;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65.3±5.9)秒,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为(95.4±5.7)秒,气管插管时间为(130.5±5.8)秒。观察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插管前动脉压为(62.54±15.46)mmHg,插管后5min时动脉压为(69.73±15.23)mmHg。对照组插管前动脉压为(63.14±14.29)mmHg;插管后5min时动脉压为(62.33±14.09)mmHg,对照组插管5min后动脉压较插管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在小儿外科手术的全麻插管麻醉中大多应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这一方法需要在术前进行必要的肌肉注射用药,患儿送入手术室后再经由静脉通道另行给药。这样必然会给患儿带来身体上痛苦,同时还因多次注射引起心理方面的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往往容易出现哭闹等行为抵触,干扰了正常手术步骤的开展。另据文献报道,氯胺酮用于麻醉诱导还会产生喉痉挛的现象[2],应给予高度关注。

由于七氟醚具有气味芳香的特点,患儿在吸入药物时对呼吸道造成的刺激较小,并且血/气分配系数偏低(仅为0.63),药物吸入体内可能迅速起效,尤其到达脑组织后,因脑部的供血充足仅需极短的时间即可发挥出麻醉的效果[3]。因此,应用于临床麻醉时七氟醚在药物分布时间、起效时间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氯胺酮的常规麻醉诱导方法。此外,麻醉过程中对七氟醚的药物浓度可以实施人为控制,这样就能相应的控制体内代谢的时间,进行准确估计术后患儿苏醒的时间。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反应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时间,且观察组患儿动脉压于插管前后无显著变化。表明七氟醚用于麻醉诱导时主要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同时不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刺激,具有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适用于小儿门诊和住院手术患者。

参考文献

[1] 徐坚,连庆泉,陈小玲,等.七氟醚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0(4):248-249.

[2] 李师阳,姚伟瑜,肖伞胜,等.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 2) :186.

七氟醚麻醉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 年1 月~2014 年12 月健康初产妇96 例, 年龄22~36 岁, 平均年龄 (29.47±8.35) 岁, 体重63~82 kg, 孕周37~40 周。入组患者按照自愿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 (50 例) 及对照组 (46 例) 。给药至胎儿娩出时间均在5~10 min。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1. 2 入组标准均为足月妊娠、无妊娠综合征, 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无胎儿先天性异常及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在手术前均签署麻醉和手术知情同意书。

1. 3 麻醉方法两组产妇术前禁食8 h, 禁水4 h。常规监测各项指标。麻醉诱导:观察组吸入3.5% 七氟醚加4 L/min氧吸入诱导, 配合丙泊酚1.5 mg/kg插入喉罩, 以3.5% 七氟醚维持麻醉至胎儿娩出[3]。对照组取左侧卧位, L2~3穿刺, 蛛网膜下腔给予0.5% 罗哌卡因10 mg。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电图 (ECG) 、血压 (BP) 、血氧饱和度 (Sp O2) 等生命体征, 记录给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产妇苏醒时间以及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及新生儿情绪。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完全苏醒平均时间<5 h, 但对照组完全苏醒平均时间>5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妇的心率比较稳定,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5 min后两组新生儿均达到10 分;对照组有9 例新生儿情绪异常不稳, 观察组4 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剖宫产的麻醉方法较多, 国外尚有许多国家至今仍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 其优点是不影响产妇的循环系统功能, 保证子宫有充分的血供, 就此而言, 全身麻醉优于硬膜外麻和腰麻, 但若应用不当, 后果严重[4]。因此如何提高全身麻醉剖宫产的安全性, 减少全身麻醉药物对新生的呼吸抑制和对大脑神经的影响是临床医生及产妇与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椎管内麻醉因其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在剖宫产术广泛应用, 但因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并发症及一些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 全麻药物的选择相对困难。七氟醚是一种对呼吸道刺激小、血气分配系数低并兼有肌松作用的麻醉药[5]。近年来, 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已安全应用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产妇的剖宫产术。临床结果观察显示, 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对产妇刺激小, 浅麻醉下可耐受, 产妇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拔管及苏醒时间短, 苏醒质量高且新生儿无呼吸抑制等有点[6]。

综上所述, 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具有一定优势, 在产妇苏醒时间及新生儿情绪上要好于椎管麻醉的产妇, 而Apgar评分只是在分娩后即可有差异, 5 min后两组新生儿均能达到10 分。由于本文入选资料有限, 未能进行大样本观察, 麻醉方式的效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杨咏.4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剖宫产全麻的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23) :2984-2985.

[2]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75-487.

[3]贾杰, 胡祖荣, 危早梅, 等.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 2014, 9 (4) :538-542.

[4]Choi WJ, Kim SH, Koh WU, et al.Effect of pre-exposure to sevoflurane on the bispectral index in women undergoing Caesarean ddivery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Br J Anaesth, 2012, 108 (6) :990-997.

[5]邓爱华.喉罩下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1 (11) :1599-1600.

七氟醚麻醉术 篇4

(广东省阳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阳江529500)【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与丙泊酚两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拟进行人工流产麻醉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40例患者,Ⅰ组:七氟醚+舒芬太尼;Ⅱ组:丙泊酚+舒芬太尼。观察Ⅰ、Ⅱ两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比较患者在手术前后的SBP、DBP、HR、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患者清醒时间、出院时间明显缩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BP、DBP、HR、SpO2指标测定结果,Ⅰ组术前和术后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前和术后2min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和Ⅱ组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七氟醚麻醉较丙泊酚麻醉的苏醒速度快,对呼吸及循环系统影响较轻,更适合于无痛人流这类短小手术。【关键词】七氟醚 丙泊酚;人工流产;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19-01 目前,对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药物多选择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据临床报道,新型药物七氟醚具有气味刺激性小,对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影响作用较轻,麻醉诱导时间相对较短,而且麻醉后患者的苏醒时间较短,适合人工流产麻醉手术时使用。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0年11月的人工流产患者80例,观察七氟醚和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现将临床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80例实施人流麻醉手术的患者,年龄在l8岁~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岁,妊娠时间为40d~75d,平均为52.5天,ASA分级均为I级。患者无呼吸体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病史,经询问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40例患者,术前进行各项常规检查,除外心、肺功能异常、血液性疾病、高血压等内科并发症。1.2 麻醉方法[1] 在术前的8h患者需要禁食和禁水,在人工流产手术前不给任何药物,同时监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 (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Ⅰ组:采用七氟醚+舒芬太尼复合麻醉,麻醉中,先静脉滴注舒芬太尼10μg,3min后采用吸入式方式,吸入七氟醚药物,同时吸氧、维持氧气流量,控制在2L/min左右,七氟醚吸入浓度开始为2.5%,七氟醚吸入量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生理特征,适当增加药物吸入的浓度,保证患者手术结束。Ⅱ组: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先静脉滴注舒芬太尼10μg,同时吸氧、维持氧气流量,控制在2L/min左右,3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根据患者的自身生理特征,适当调整剂量,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1.3 监测指标 观察指标为Ⅰ、Ⅱ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消失的时间、麻醉后的清醒时间以及出院所需时间等,特殊指标为手术前、后2min的SBP、DBP、HR、SpO2等的变化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以 表示,P<0.01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2 结果2.1 Ⅰ、Ⅱ两组一般情况比较结果:Ⅰ、Ⅱ两组比较,意识消失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Ⅰ组患者比Ⅱ组患者时间短,出院时间Ⅰ组患者比Ⅱ组患者时间短,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1。. 表1 Ⅰ、Ⅱ组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2.2 Ⅰ、Ⅱ两组术前和术后2min指标变化比较结果:Ⅰ、Ⅱ两组术前和术后2min各项指标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Ⅰ、Ⅱ两组术中及术后2min指标变化比较注:P1为Ⅰ组和Ⅱ组比较2.3 Ⅰ、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Ⅰ组麻醉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例,其中呕吐、恶心患者2例,肢体运动出现问题者1例;Ⅱ组麻醉术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呕吐、恶心患者以及肢体运动者各2例。3 讨论近些年来,进行人工流产术多采用给予麻醉药品的途径保证无痛,而且保证患者在术中能达到镇静和镇痛的作用,从而快速步入睡眠状态,手术终止后能较快速度的恢复清醒状态。因此对于麻醉药品的选择性就相对较高,还要保证药物对人身体无毒、无害且无遗传毒性。丙泊酚麻醉采用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操作起来不方便,七氟醚作为新型的麻醉药,临床应用反应其效果良好,采用吸入式的方式给药,此种给药途径对于患者来说使用方便,且利于医护人员调控剂量[2]。七氟醚的理化性质显示,血/气分配系数比为0.63,与其它麻醉药比较可缩短诱导时间,术后苏醒的速度也较快,且体内代谢速度快,容易从体内消除,因此比其它的麻醉药物更为理想[3]。本研究结果显示,Ⅰ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麻醉后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比Ⅱ组患者时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新型药物七氟醚与丙泊酚药物比较具有快速清醒的作用特点,且具备诱导稳定、速度平和的特点;Ⅰ、Ⅱ两组术前和术后2min SBP、DBP、HR、SpO2指标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新型药物七氟醚在实施手术中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不良反应情况统计,Ⅰ、Ⅱ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七氟醚虽不是最完美的麻醉药,但是很多方面优于其他采用吸入式给药途径的麻醉药,且安全性较高,是医护人员及患者易于選择的麻醉药物。参考文献[1]宋永生,张野,胡宪,等.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丙泊酚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6):552-553.[2]李子刚, 陈虹.七氟醚吸人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J].浙江预防医学[J], 2005, 17:75-76.[3]孙剑,赵志丹.七氟醚的临床应用及研究[J].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17(12):1224-1225.

七氟醚麻醉术 篇5

关键词:舒芬太尼,七氟醚,小儿,斜视手术

儿斜视是眼科中的常见病, 不但影响美观, 更重要的是影响小儿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使患儿的日后工作学习深受影响。斜视矫正术的目的不仅是为获得良好的外观, 更重要的是恢复双眼视功能。由于患儿年龄小, 对疼痛的耐受性差, 在接受手术时不能配合, 故一般均需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1]。我院采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为患儿实施麻醉, 由于镇痛镇静充分, 既保证了生命体征的平稳, 又减少了苏醒期和术后的躁动, 较好地满足了手术要求,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2月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 其中男28例, 女32例;年龄3~12岁;体质量12~38kg。患儿术前一般状态良好, 心、肺、肝、肾功能均无严重异常, 近期均无上呼吸道感染。美国麻醉协会分级 (ASA) Ⅰ~Ⅱ级;手术时间30~60min。60例患者随机分为S组和F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2组均术前禁食禁饮4~6h, 未用术前药。患儿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 常规连续监测心电图 (ECG) 、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呼吸频率 (RR) 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麻醉诱导:中长链丙泊酚2.5~3.5mg/kg, 阿曲库铵5mg/kg, S组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 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 完成气管插管, 连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 据年龄和体质量调节呼吸参数, 维持PETCO2在35~45mm Hg。术中吸入2%~4%七氟醚维持麻醉, 据临床指征判断麻醉深浅并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七氟醚吸入, 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意识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术中出现眼心反射, 心率减慢至低于基础值的20%时给予阿托品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 (T1) 、气管插管时 (T2) 、手术开始时 (T3) 、术中 (手术开始后15min) (T4) 、拔管时 (T5) 、拔管后5min (T6) 时的MAP、HR, 并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拔管时间 (自停药至顺利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 、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及术毕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 (RS) 和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

1级:焦虑和 (或) 不安;2级:平静合作, 具有定向力;3级:言语指令有反应;4级:患者入睡, 但对呼唤反应敏捷;5级:患者入睡, 对呼唤反应迟钝;6级:对刺激无反应。

注:与T1比较, *P<0.05;与S组比较, #P<0.05

1.5 RS评分标准

0分:安静且合作;1分:吸痰刺激时有肢体活动;2分:无刺激时有挣扎, 但无需按压;3分:挣扎剧烈, 需按压。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ST5时MAPHR水平高于T1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各时点MAPHR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FT2、T3、T4、T5、T6时MAPHR水平均高于T1时及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镇静及RS评分

S组术毕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高于F组, RS评分低于F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F组比较, *P<0.05

2.3 手术时间、清醒拔管时间、眼心反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2组手术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S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例, 无呼吸抑制发生;F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例, 拔管后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1例, 面罩加压供氧后改善, 2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小儿斜视矫正手术操作精细, 手术时间短, 实施全身麻醉时既需一定的麻醉深度有效抑制术中的应激反应, 又不能使麻醉过深影响术后苏醒。同时术后眼睛覆盖敷料和疼痛又会增加患儿恢复期的心理恐惧和焦虑, 增加术后躁动的发生率[2]。因此选用合适的麻醉药物对提高患儿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既要保证术中镇痛良好, 血流动力学稳定, 又要在术后使患儿快速清醒, 降低恢复期躁动发生率, 并增加患儿舒适感。

七氟醚气味芳香, 无呼吸道刺激性, 血气分配系数较低 (0.63) , 麻醉深度和作用时间可控性较强, 苏醒快, 对器官具有保护作用[3], 用于小儿麻醉具有特殊优越性。但由于七氟醚麻醉后苏醒快, 常伴有苏醒后谵妄躁动, 可能与早期出现的疼痛有关, 有报道学龄前儿童发生率为40.0%, 学龄儿童为11.5%[4]。舒芬太尼是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 阿片μ受体有μ1与μ2两种亚型, 阿片受体药物结合于μ1受体即产生镇痛效应, 结合于μ2受体则产生呼吸抑制效应[5,6]。舒芬太尼与μ1受体的结合较芬太尼有更高的选择性, 因此, 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芬太尼强, 约为芬太尼的5~10倍。舒芬太尼在体内消除较芬太尼快, 与其强大的镇痛作用相比, 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7], 所以, 舒芬太尼对术后患者的躁动, 特别是因疼痛而引起的躁动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舒芬太尼的亲脂性约为芬太尼的2倍, 更易通过血脑屏障,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芬太尼高, 而分布容积较芬太尼小, 因而不仅镇痛强度更大, 且持续作用时间也更长, 约为芬太尼的2倍。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患者的研究表明, 停止用药至患者能对医师的指令作出反应所需的时间为芬太尼的1/3, 恢复至允许拔管的时间为芬太尼的1/2, 患者留于麻醉恢复室的时间明显缩短[8]。在本文中由于斜视矫正术的手术时间短, 在麻醉诱导时分别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比较, 舒芬太尼不仅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还能较好地抑制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另外在眼科手术麻醉中, 围术期如何避免患者眼压升高对围术期眼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既能提供充分的镇静镇痛, 又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有利于维持围术期眼内压的稳定, 是一种实施小儿眼科手术时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郭树清.护理干预对小儿斜视矫正术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 3) : 313-314.

[3]孙艳红, 崔涌, 王俊科.七氟醚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 2) : 125-127.

[4]张伟锋, 罗丽飞.七氧醚与异氟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 4) : 95-97.

[5]彦涛, 徐凯智.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 3) : 335-336.

[6]王少婕, 李天佐, 张炳熙.舒芬太尼用于儿童全耳再造术后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 19) : 3595-3597.

[7]刘春华, 万文华, 王云华.舒芬太尼在腭咽成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 2008, 28 ( 7) : 61-62.

七氟醚麻醉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唇裂修复术的患儿32例, 年龄5个月~3岁。体重7~18 kg, ASA Ⅰ~Ⅱ级, 无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

1.2 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均禁食6 h, 禁饮4 h, 入室前建立静脉通路, 入室后常规连续监测BP、SpO2、HR、EtCO2等生命体征, 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4 ℃~26 ℃。麻醉诱导:阿托品0.02 mg/kg, 芬太尼2 μg/kg, 丙泊酚2 mg/kg, 维库溴铵0.1 mg/kg, 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 气囊充气, 以轻度漏气为宜, 将导管妥善固定于下唇正中。连接麻醉机控制通气, 潮气量10~12 ml/kg, 吸呼比为1∶2, 呼吸次数16~22次/min, 根据EtCO2适当调整通气参数, 保持EtCO2在35~45 mm Hg。术中吸入七氟醚2%~4%, 瑞芬太尼0.05~0.15 μg/ (kg·min) 微量泵输注, 根据血压心率维持于基础值±20%范围内, 且无肢体运动反应, 来调整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输注的浓度, 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麻醉药, 术中输入适量的平衡盐液。

2 结果

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均平稳, 插管顺利, 无明显插管反应, 术中镇痛完全, 患儿无自主体动。术毕吸痰即能睁眼、吞咽, 呛咳活跃, 多在10 min内拔除气管内导管。拔管后SpO2维持在94%~98%, 术后无恶心、呕吐和误吸, 无舌后坠、呼吸抑制、喉水肿、喉痉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恢复顺利。

3 讨论

唇裂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 目前主张早期手术, 但患儿年龄越小, 麻醉风险越大。由于手术操作靠近呼吸道, 围手术期分泌物及出血易造成误吸, 因而唇裂修复术应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具有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婴幼儿咽喉黏膜组织脆弱, 呼吸道狭窄, 尤其是声门与环状软骨处, 易发生喉水肿, 喉镜暴露及气管插管动作要轻柔。在手术开始前要求术者在患儿口腔内用小纱条填塞, 阻止血性分泌物流入咽喉部, 减少分泌物刺激呼吸道而诱发喉痉挛。同时, 口腔内进行手术操作, 围拔管期为高风险环节, 故麻醉医师应使用短效、速效的药物以保证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迅速, 气道保持通畅。婴幼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 常借助环境温度维持体温, 且由于婴幼儿皮下脂肪少,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容易散热, 体温易下降, 特别在全麻下, 室温低加之冷液体输入等原因易引起体温下降, 直接影响全麻苏醒, 因此, 婴儿手术麻醉时, 要注意良好的保暖措施, 室温宜保持在24 ℃~26 ℃。笔者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婴幼儿唇裂手术的麻醉取得良好效果。

七氟醚是一种较新的吸入麻醉药, 血气分配系数低, 仅为0.68, 脑血分配系数为1.7, 是吸入麻醉药中起效、代谢清除较快的新型麻醉药, 微带香味, 气道刺激轻, 溶解度低, 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麻醉深度容易调节, 是较理想的小儿麻醉药物。由于七氟醚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影响较为轻微, 有利于维持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稳定, 在小儿麻醉中有防止反流误吸的作用[2]。七氟醚很少引起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3], 在本组病例中未出现呕吐及喉痉挛。并且七氟醚与镇痛药、肌松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 所以术中没有追加镇痛、肌松药。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 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其化学结构为哌啶环上连接酯键, 容易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 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不依赖肝、肾功能, 作用时间短、消除快, 减少了术后阿片类药物残余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重复或长期用药无蓄积作用。根据麻醉的深度和手术的需要快速而精确的调整给药剂量和速度,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物。与吸入麻醉药合用, 可以提高痛阈, 不仅可以减少七氟醚的用量, 还能加快七氟醚达到血脑平衡[5]。

综上所述, 瑞芬太尼和七氟醚两者半衰期均短, 联合应用优势更为明显, 既可减少两者的用药量, 又能够减少因单独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具有苏醒迅速、苏醒过程平稳、安全性高和麻醉并发症少的特点, 适合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婴幼儿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32例5个月~3岁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过程及相关体会。结果 所有患儿麻醉诱导均平稳, 插管顺利, 无明显插管反应, 术中镇痛完全, 患儿无自主体动。术后无恶心、呕吐和误吸, 无舌后坠、呼吸抑制、喉水肿、喉痉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 恢复顺利。结论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合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

关键词:麻醉,七氟醚,瑞芬太尼,婴幼儿,唇裂

参考文献

[1]黄洪章.唇腭裂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7, 17 (3) :201-204.

[2]孙莹杰, 陈卫民, 张铁铮, 等.七氟醚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3, 19 (8) :451.

[3]Machotta A.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 repair[J].Anaestheology, 2005, 54:455.

[4]徐光红, 张健.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2 (1) :104-105.

七氟醚麻醉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2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 其中, 治疗组21例, 男16例, 女5例;平均年龄 (49.35±10.02) 岁;15例为原发性肝癌, 6例为转移性肝癌;肝功能Child分级:16例为A级, 4例为B级, 1为C级;对照组21例, 男15例, 女6例;平均年龄 (50.02±8.67) 岁;14例为原发性肝癌, 7例为转移性肝癌;肝功能Child分级:15例为A级, 4例为B级, 2为C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气管插管静脉麻醉, 给以患者1.5 mg/kg的丙泊酚、0.1 mg/kg的维库溴胺和3μg/kg的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后同麻醉机相连接, 有效控制患者呼吸。同时, 每小时给以患者4~6 mg/kg的丙泊酚维持麻醉, 手术结束前3 min停止注入丙泊酚。

1.2.2 治疗组

全凭七氟醚麻醉, 在患者入睡3 min后将浓度为8%、氧流量为8 L/min的七氟醚置入喉罩, 同麻醉机连接, 对患者呼吸进行有效控制。术中根据BIS值对七氟醚浓度进行调节, 使其维持在4%~6%, 在手术结束前3 min停止吸入七氟醚。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镇静警觉评分进行密切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的对比

麻醉前、术中射频消融时两组患者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插管时、拔除气管导管时治疗组患者SBP、DBP和HR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镇静警觉评分对比

治疗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为 (7.51±3.26) min、拔管时间为 (10.52±3.38) min和镇静警觉评分为 (4.29±0.33) 分;对照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为 (11.52±3.12) min、拔管时间为 (15.14±5.26) min和镇静警觉评分为 (3.81±0.31) 分。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镇静警觉评分展开对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上, 射频消融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癌的微创技术, 具有安全微创的特点, 能快速去除肿瘤, 改善患者预后, 效果确切[3]。虽然是微创治疗, 但是局麻下不能完全完全阻滞患者疼痛, 由于手术及射频消融电极的刺激, 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憋胀、疼痛感, 肿瘤位于肝被膜, 治疗时间长的患者不适会更为明显[4]。基于手术特点和内生热刺激, 患者在治疗中出现明显的憋胀和疼痛感, 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操作, 因此, 麻醉作用较为重要。传统气管插管静脉麻醉需使用大剂量芬太尼、全麻药和肌松剂等使患者达到深度麻醉, 抑制气管插管产生的刺激[5]。大剂量的麻醉用药会导致患者苏醒延迟, 迟发性呼吸抑制, 甚至会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而笔者麻醉采用的七氟醚具有对呼吸道刺激小, 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快、苏醒快、无刺激性、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肝毒性低等特点[6]。七氟醚停药后可用纯氧将其从肺泡快速排出, 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避免患者血氧饱和度的较大波动, 同时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笔者麻醉运用喉罩, 不使用喉镜, 避免了传统气管插管对喉头和气管的机械性刺激造成的损伤, 插入和拔出喉罩时对心血管影响小, 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7]。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具有操作简单, 不刺激声门和气管, 促使患者尽快苏醒、减少对患者呼吸血压脉的影响等优点[8]。两者一起使用对于手术时间短、手术刺激小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微创手术, 完全可以满足手术需要, 整个麻醉过程安全, 术后患者苏醒迅速。

因此, 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对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具有理想效果,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 全凭七氟醚麻醉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镇静警觉评分均同通过传统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患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胡国华等[9]学者研究中, 全凭七氟醚麻醉患者呼吸恢复时间为 (7.5±3.4) min、拔管时间为 (10.6±3.2) min和镇静警觉评分为 (4.26±0.34) 分, 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证明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 且苏醒快。综上所述, 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为一种良好的麻醉措施, 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促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苏醒, 是一种首选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修蕃, 梁安民.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J].微创医学, 2007, 2 (5) :449-451.

[2]刘慧锦.妇科腹腔镜手术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恢复期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9) :72-74.

[3]陈敏华, 严昆, 杨微, 等.343例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及并发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7 (6) :291-293.

[4]吴启胜, 马志佳, 成国荣.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全麻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4, 28 (5) :352-355.

[5]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11-523.

[6]张春艳, 刘保江.七氟醚的临床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 2008, 14 (7) :138-140.

[7]张燕, 林成新.喉罩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J].广西医学, 2010, 3 (23) :359-361.

[8]黄小云.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4) :35-36.

七氟醚麻醉术 篇8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丙泊酚,七氟醚

近年来在医学水平逐渐提高下,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疾病及气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1], 诸多支气管疾病与气管疾病只有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才可得到明确诊断, 从而得到有效治疗[2]。已有临床研究[3]揭示, 在为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 麻醉方式的合理选择对于检查的顺利实施及检查效果有直接影响。本院在为患儿展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 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时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本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7例患儿, 其中男33例, 女24例, 患儿年龄1个月~5岁, 平均年龄 (2.1±0.2) 岁;患儿体重为3.4~25.3 kg, 平均体重 (15.2±1.3) kg;所有患儿术前均经心电图、X线胸片、血液学及肝功能等检查确定无手术禁忌证。

1.2方法

术前6 h给予禁水禁食, 在手术前为患儿静脉输入0.01 mg/kg盐酸戊乙奎醚, 利用脉搏血氧仪对其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图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0.3 mg/kg地塞米松和2 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以作麻醉诱导, 之后给予患儿8%七氟醚吸入麻醉, 所用氧流量为2 L/min。待患儿下颌、四肢有效松弛后以吸氧管展开吸氧, 采用开放式吸入七氟醚方式维持麻醉效果, 根据患儿年龄调整氧流量为2~3 L/min。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麻醉效果进行评价, 显效:在行镜检术时患儿意识彻底消失, 在检查过程中均保持安静无痛状态;有效:患儿在镜检过程中有面部狰狞、双手紧握或推却等表现;无效:患儿在检查时有冒冷汗、面色苍白、大声哭叫等情况。以显效及有效为麻醉总有效。对患儿术前、术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 统计患儿术中呛咳、窒息、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与术后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7例患儿麻醉效果为显效36例, 有效19例, 无效2例, 麻醉总有效率为96.5%;患儿手术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收缩压显著低于手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57例患儿术中呛咳7例 (12.3%) , 无术中窒息、术后恶心呕吐等事件发生;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为6~18 min, 平均 (9.3±2.2) min。

注:与术前比较, aP>0.05, bP<0.05

3 讨论

目前纤维支气管镜已成为小儿支气管疾病及气管疾病最为可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其适应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诊断;②患儿支气管或气管中有异物;③小儿气管结核、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④梗阻性呼吸困难临床诊断;⑤支气管肿瘤与气管肿瘤的临床诊断;⑥支气管及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⑦反复性肺炎或肺炎经久不愈者病因诊断。

在为小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 由于小儿支气管和气管比成年人狭小、术中配合度较差、纤维支气管镜型号较少及手术风险较大等原因, 在镜检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方法展开麻醉, 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开展及患儿手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传统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 在局部麻醉过程中多数麻醉医师以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患儿呼吸道展开表面麻醉, 从而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意识清醒, 强化代偿呼吸道堵塞造成的通气不足现象[3]。然而在这一麻醉方法下, 患儿因操作刺激、对手术的恐惧等因素常会出现剧烈应激反应, 可导致手术风险大幅增加。本院在为小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时, 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展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其中七氟醚具有可快速实现麻醉诱导, 麻醉平面便于控制且患儿术后苏醒较高等优势, 同时七氟醚具有芳香气味, 不会给患儿呼吸道造成过大刺激, 故而患儿接受度较高;另外七氟醚对患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影响较小, 在麻醉中可保持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稳定, 可有效避免小儿麻醉诱导中的返流误吸现象, 因此国外有研究人员提议在为小儿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时, 均采用七氟醚。然而国内已有研究显示, 在为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时, 若单纯应用七氟醚麻醉则通常难以对患儿应激反应予以有效控制, 而丙泊酚可促使患儿胸壁力学发生改变, 在患儿出现喉痉挛、屏气等并发症时, 可提高患儿胸壁顺应性;同时利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后, 可促使患儿迅速进入睡眠状态, 以免患儿对吸入七氟醚过程出现抗拒, 麻醉更为平稳。

综上所述, 在为小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时, 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可取得显著麻醉效果, 同时麻醉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鑫.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2 (1) :103.

[2]杨劲.喉罩全麻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3, 29 (11) :1076.

七氟醚麻醉术 篇9

【关键词】 丙泊酚;七氟醚;高血压

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拔管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本次分比较析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年龄35-68岁,平均(36.9 10.3)岁,男性39例,女性31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内科严重疾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麻醉下拔管,术前给予患者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0.1g肌肉注射,患者在手术台上时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椎间隙进行硬膜外麻醉,首先从导管处给患者注入5ml的利多卡因,阻滞平面测到后,2-3ug/Kg的芬太尼、0.05mg/kg的咪达唑仑、0.15mg的顺阿曲库铵、1.5mg的丙泊酚静脉注射,术中给予患者0.1ug/(kg·h)的瑞芬太尼和3mg/kg/h的丙泊酚持续泵入,1%的七氟醚吸入。手术开始前给患者追加10ml0.015的利多卡因,手术中继续追加5ml,术后通过阵痛泵给予患者镇痛治疗。手术结束停止使用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泵入。

对照组前期过程同观察组,手术结束停止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持续泵入。观察2组患者,达到拔管指标后停用全麻药物,进行呼吸道清洗,拔管。

1.3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常伴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心、肾、脑、视网膜等器质性或者功能性改变[2]。高血压患者术前、拔管时或者术后都必须维持血压稳定,预防脑血管意外[3]。丙泊酚和七氟醚是代表性的全麻药物,丙泊酚麻醉诱导起效快、是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重症病人镇静的快速新型静脉麻醉剂,患者功能恢复好、苏醒快,术后呕吐、恶心率低。七氟醚诱导麻醉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压制心输出量、动脉压和血管扩张,能够引起患者支气管痉挛,麻醉效果比丙泊酚差[4]。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呼吸次数>12次/分,VT>5ml/kg,呼吸空气的时候血样饱和度>95%[5]。综上所述丙泊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麻醉拔管时比七氟醚安全,能够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稳定,消除拔管心血管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昌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高血压患者鼻内窥镜术中的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18-220.

[2] 王鑫华,李国强,赵丰,等.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通气麻醉在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6(5):72-74.

[3] 许毓光,郭曲练,陈江辉.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2010,31(3):179-182.

[4] 朱小平,汤介红,吴艳梅,等.七氟醚與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61-63.

七氟醚麻醉术 篇10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丙泊酚,七氟醚,应用效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内科用于检查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诊疗手段, 其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适应人群广泛、安全性高[1]。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急性或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麻醉, 麻醉方法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2]。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58例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 旨在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因咳嗽、咯血、胸痛等原因, CT检查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58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9例, 其中男15例, 女14例, 年龄2个月~6岁, 平均年龄为 (31.45±10.72) 个月;观察组29例, 其中男16例, 女13例, 年龄1.5个月~7岁, 平均年龄 (32.45±11.18) 个月;所有患儿均为首次接受纤维镜检查。

1.2 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 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

所有患儿均在术前禁食6 h, 禁水4 h, 术前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 以减少腺体分泌。进入手术室后使用脉搏血氧仪常规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其中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3 mg/kg、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氯胺酮2 mg/kg麻醉诱导, 静脉泵给予丙泊酚6 mg/ (kg·h) 输注维持。观察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3 mg/kg、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 然后给予8%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 氧气流量保持在2 L/min。等患儿下颌和四肢松弛后, 应用鼻给氧长管加气管导管接头, 将其一端连到麻醉机螺纹管开口端, 另一端接用7号头皮针自制的吸氧管[3]。将吸氧管放入患儿鼻孔内, 给予氧气吸入, 同时行七氟醚开放吸入维持麻醉, 根据年龄调整氧气流量。

两组患儿诱导入睡后, 均使用1%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进行表面麻醉, 待麻醉诱导完成后, 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意识消失或安静自如。有效:患儿面部狰狞, 双手握紧或有推却表现;无效:患者面色苍白, 出冷汗, 大声哭叫。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 O2) 、收缩压 (SBP压) 及舒张压 (DBP) 等变化。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麻醉疗效分析

两组患儿分别经过给予不同的麻醉方式处理后, 观察组患儿有79.31%显效, 总有效率为100.00%, 对照组68.97%显效, 总有效率为96.55%, 两组患儿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儿各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儿术后SBP为 (95.94±15.49) mm Hg明显降低, 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儿术后SBP为 (110.68±20.82) mm Hg, 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儿术后Sp O2为 (83.47±0.58) %下降明显, 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P<0.05。

3 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内科用于检查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诊疗手段, 检查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往往需要医生边行局部麻醉边施行手术。但由于患儿均较小, 行局部麻醉对患儿的身心损伤较大, 而且患儿处于有意识的情况下手术, 往往手术的依从性较差, 给家长也带来的较大的心理负担[4]。而静吸复合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因其操作简便, 安全性高, 减少了对患儿气道产生的损伤。

七氟醚带有香味, 患儿容易接受, 有麻醉诱导快, 刺激小, 易于控制等优点。因此临床提倡采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但单纯应用七氟醚容易使患儿发生屏气或喉痉挛等症状, 不能很好地控制患儿应激反应;而丙泊酚则弥补了七氟醚的不足, 因其可以改变胸壁力学, 增加胸壁顺应性, 能够缓解患儿屏气及喉痉挛程度, 或者避免其发生[5]。二者联合使用可以增强麻醉效果, 还能减少并发症, 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术后SBP为 (95.94±15.49) mm Hg明显低于术前 (129.93.±12.57) mm Hg, 而对照组术前术后SBP无明显变化, 而对照组患儿Sp O2由术前 (92.26±0.68) %降至术后 (83.47±0.58) %, 说明七氟醚对小儿呼吸系统刺激较小;且吸入七氟醚后对小儿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影响小, 可有效维持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的稳定, 以防反流误吸。

综上,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 效果好, 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患儿痛苦较少, 临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鼐.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1) :182-183.

[2]周永辉.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支镜检查的临床作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 (5) :649-650.

[3]杜秋.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 2012, 38 (3) :190-191.

[4]Ghatgem S, Lee J, SM IT H.Sevoflurane:an ideal agent for adult day-case anesthesia[J].Acta Anesth Scand, 2003, 47:917-931.

上一篇:足球发展思路下一篇:旋耕机水田旋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