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的发展概况

2024-10-20

LED产业的发展概况(精选7篇)

LED产业的发展概况 篇1

台湾是全球LED磊晶与封装产业最大的地区, 生产总值为全球第二, 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占有20%的市场占有率, 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据台湾地区经济部门统计, 台湾LED上游厂商约有20家, 模组封装厂约40家, 下游灯具应用业者近百家, 同时台湾在LED各项关键技术与设备上, 也拥有雄厚研究实力, 自我知识产权丰富、核心竞争力较强。回溯台湾LED 30年发展历程, 尤其是近几年LED产业发展的特色政策支持, 从中汲取有益经验, 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内LED产业协同发展不无裨益。

一、台湾LED产业发展轨迹

(一) 20世纪70年代:下游封装技术引进, LED产业萌芽期

1970年, 美国电气公司德州仪器LED部门正式进入台湾, 引入全台第一条LED封装生产线。

德州仪器选择台湾,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台湾政府超前的政策导向。1960年起, 为实现台湾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快速嵌入国际产业链, 台湾政府出台多项政策, 包括《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奖励投资条例》等, 并对全台基础设施进行大改造。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 在充分利用台湾相对低成本的各项生产要素的同时, 也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厂家涉足台湾LED产业。

德州仪器生产线的引入, 培养了一批具备LED技术、拥有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 其在台湾的生产线, 衔接美国进口的LED芯片, 包括切割、封装、测试, 整个产品化过程都在台湾北部地区中和市的工厂完成, 从而训练出第一批台湾LED封装技术工程师。两年后, 这些工程师催生了台湾本土LED封装厂——光宝。光宝的成功是台湾早期LED封装企业发展的典范, 自光宝之后, 大批下游封装产业陆续成立, 大多集中在台北一带。

(二) 20世纪末期:中上游关键技术消化吸收, LED产业成长期

1. 技术转移, 突破中游晶粒限制

1985年后, 台湾LED封装厂日渐壮大, 专注于封装发展的台湾LED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代工能力出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台湾LED中上游晶粒与磊晶绝大多数依赖进口, 供货受制于人, 极大地限制台湾LED产业的升级发展。

为此, 台湾将光电产业列为八大重点产业之一, 针对LED中上游关键生产原料的研发, 台湾工研院于1981年成立了工业材料所, 由第一任所长桂体刚负责项目团队组建并启动LED研发计划, 确定以磷化镓与砷化镓双头并进的方案, 同时发展单晶与磊晶成长。

强大的人才队伍、相对产业界更先进的研究设备以及政府的资金支持, 使得工研院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计划的预定目标, 且以技术转移的形式将研究成果转移给企业界, 实现产业化。这期间诸多技术转移项目的实施以鼎元最成功。1987年, 鼎元公司与工研院材料所签订IR LED技术放大及建厂合约, 工研院转移砷化镓单晶、磊晶、晶粒量产技术, 负责鼎元公司技术人员的培训活动, 甚至直接转移部分技术人员进驻鼎元, 确保技术转移效果百分之百落地。

2. 机制保障, 攻坚MOCVD设备

MOCVD是生产上游磊晶的重要设备, 商业应用前景广阔但技术难度巨大。

对此, 工研院充分发挥自身机构优势, 从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接为出发点, 从技术攻坚和商业前景的视角, 于1986年购入台湾第一台Cambridge MR102 MOCVD设备进行设备研究学习, 1990年又购入台湾第一台Aixtron MOCVD机, 着手攻坚研究。

在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消化吸收中, 工研院实行的三项研究机制, 对整个上游磊晶设备的攻坚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技术引进判断机制。工研院高度重视前沿设备研究方向的选择, 坚持向世界LED科研一流教授、厂家取经, 参考国际LED前沿文献, 在方向性上把好关。

二是研究团队支撑机制。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 在考虑整体研究进度的基础上, 派遣部分研究人员走出去, 到HP、硅谷、日本等技术领先地区学习深造, 吸收引进在国外的高级研究人员, 在保证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未来研究领域探索的深度。

三是与企业联手研究机制。1993年, 工研院光电所凭借科研攻坚累积的MOCVD技术、人才优势, 集成国联企业对MOCVD机研究的技术优势, 从无烟室、排气系统等建设以及技术人员的训练, 对国联给予充分支持, 促成其从建厂到产品投产的高效率完成。

在工研院的带动与海外人才回流的并行下, 上世纪90年代, 台湾LED产业在上游磊晶工艺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四元磊晶的成功研制, 到氮化物基板的零突破, 直至最后白光LED的问世, 这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 宣告着台湾LED技术研发水平已经逼近世界前沿水平。

(三) 21世纪初:技术发展思路再创新, LED产业整合期

进入21世纪, 台湾LED凭借技术累积优势和专业分工的特点, 产业发展步步高升。截至2009年, 台湾为全球第一大LED生产地区, 拥有世界最密集的MOCVD设备, 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据统计, 2009年台湾LED照明光电产值约为新台币590亿元, 就业人口32, 720人, 拥有全球最大高亮度LED及LED封装产能, 其中光源产值排名全球第二, 背光模组产值全球第一。

为推进台湾LED产业技术进一步发展, 台湾政府以产业技术发展为主轴, 在技术开发、技术消化吸收、技术应用和技术保障上做了系列创新性的重大举措。

第一, 技术引进方式的高级化。台湾LED产业在技术引进上, 除了保持以往技术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做法外, 更是主动与国际大厂邀约, 在各种政策优惠的基础上, 吸引其将研发中心设立在台湾, 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技术研发上的时间差距和空间隔阂, 起到与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同步、互动进行的良好局面。

第二, 技术消化吸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台湾LED产业技术攻关上, 工研院往往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 然而, 进入21世纪后, 国际LED技术研发的脚步不断加快, 创新速度与日俱增, 再延续过去以工研院为主力军的模式难免势单力薄, 耗时耗力。

对此, 一方面工研院从台湾LED产业全局出发, 以技术专案为平台, 以利益共享为诱导, 以整合资源为抓手, 将LED产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厂商维系在一起, 形成了诸如白光LED研发联盟、台湾光电半导体产业协会等多元化研发联盟;另一方面, 台湾LED企业界也围绕技术进行系统整合, 做大做强, 如友达集团于2008年进军LED上游磊晶制造, 成立隆达电子, 类似的还有奇力光电、鸿海集团等。

第三, 技术应用的多元创新。为改变过去台湾LED过度出口、本地市场低迷, 充分调动市场氛围, 激发LED应用市场, 台湾产学研三方进行了诸多尝试。

当局政策重点倾斜。2008年, 台湾“经济部”出台了《照明节能推动方案》, 该方案由当局带头示范, 在2009底以前, 台湾当局有关部门将全面禁用白炽灯, 在2012年以后全面禁止白炽灯的制造、进口和销售, 同时全面更换台湾LED交通信号灯。此外, 为充分调动LED应用氛围, 吸引更多人才进入LED产业, 台湾当局每年举行LED照明设计大赛, 拉动LED应用市场。

研究机构重点突破。从提升LED市场应用的职能角度出发, 工研院下属机构光电元件与系统应用组, 在2004年率先投入ACLED (晶片式交流电发光二极管) 研发, 并联合业界力量, 希望突破LED应用的交流电瓶颈。2008年, 在台湾“经济部”科技处科专计划的支持下, 工研院与24家厂商合作, 成立了ACLED应用研发联盟, 完成元件之光学与电性量测标准草案, 形成LED产业标准。

企业主体重点拓展。近几年来, 台湾LED厂商在市场应用上充分拓展视野, 将LED的光明带入各行各业, 如汽车产业、电子行业等。此外, 企业界在工研院的组织下, 也自发形成各类型应用研发联盟, 如前面所述的ACLED应用研发联盟、车灯应用研发联盟等。

第四, 技术保障上的系统化。在台湾2009年出台的《绿色能源旭升方案》中, 不仅将LED产业列入战略性产业予以扶持, 更是从技术保障角度出发, 提出若干关键性保障措施:第一是扶持LED模块化厂商, 利用其标准模块化零部件的推广, 减少不同研发主体之间的技术平台差异, 提升技术的共通性, 提高研发效率;第二是协助企业界抢占标准制高点, 在空间上统一全台企业界技术研究规范, 在时间上形成先发优势, 以赢取国际竞争优势;第三是协助建立LED产业专利建设, 形成专利库并辅助企业做好“专利战”工作, 攻防兼备。

三、台湾LED产业发展的特色探析

(一) 工研院模式

台湾LED产业的发展, 与工研院的贡献无不相关。为整合各部门相对分散的研究单位、加大技术转移力度, 台湾当局于1973年成立了工研院, 其在台湾LED产业发展中扮演者诸多重要角色, 如技术引进带头者, 技术研究整合者,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转移扩散角色。

1、资金杠杆激励创新

为鼓励台湾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究, 台湾“经济部”设有业界科专计划予以资金支持, 但为达到技术扩散、实现技术商业化的目的, 业界科专计划一般只支持项目研究资金的一部分, 且根据研究项目进度分期付款扶助, 所缺资金须由研究主体自行解决。因此, 即便是有官方背景的工研院, 在进行技术研究时, 也必须进行商业化考虑。在此背景下, 也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工研院模式:选择具有发展前景、具备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 或自主研发, 或联合业界商家合力攻关, 而所形成的项目研究成果, 则必须予以技术扩散、形成商业化, 以成果产出赢回研究投入的空缺资金。

2、技术转移推进创新

在商业化中, 工研院根据项目战略意义、技术转移落实难度等情况, 或以产品形式将项目予以销售, 或围绕项目, 将原先部分设备、人力、技术等进行转移, 形成新的企业。工研院从成立之初, 除陆续将技术转移到企业界外, 更促成数家LED公司成立, 包括台湾科技、鼎元、汉光、国联与晶电等。其中, 1993年国联的成立, 是台湾迈入上游四元磊晶制造的第一步;1996年由工研院与光电半导体技术发展咨询委员会推动, 亿光、百鸿、鼎元等多家厂商投资成立的晶电, 专业生产高亮度LED磊晶及晶粒, 投入上、中游元件的制造, 一改过去台湾只做下游封装“下肥上瘦”的产业结构。

(二) 模块化建设

模块化建设有利于将复杂系统拆分成不同模块, 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系统整合效应。模块化建设契合了台湾LED产业迅速崛起的需求, 不仅能够整合LED产业上中下游的研发实力, 更有利于与下游照明产业衔接, 促使技术研究与商业应用的良性互动。目前台湾LED模块化工作开始起步, 但目标定位已经升级到战略高度。在2009年出台的战略性文件《绿色能源旭升方案》中, 明确把模块化工作列为LED产业发展战略重点, 将扶持具有市场规模的模组技术与大厂作为战略投资基金的倾斜对象, 鼓励有实力的大厂商进军模块化生产。在政策引导下, 目前多家台湾大型企业, 如鸿海, 中强光电、台达电等, 已经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到LED照明模块市场。据统计, 2009年台湾背光模块产值全球第一, 占当年台湾LED照明产业总产值的61%, 模块市场的快速增长也拉动了MOCVD设备扩充产能约35%, 效益明显。

(三) 标准制定工作

LED产品技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使得如果LED产业不存在公认的标准, 各个厂家技术“各自为营”, 就易出现技术竞争秩序混乱、研发资源投入浪费低效的问题。对此, 台湾LED产业从技术发展起步之始, 就将标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例如1987年台湾成立的光电半导体技术发展咨询委员会, 成立之初就将建立LED测试与检验标准纳入委员会每月一次的集体协商内容。台湾地区经济部门2001年也完成了制定行车管制信号、车道管制信号等一系列LED标准规范, 并委托工研院光电所针对LED光源模组功能、可靠度测试标准, 协助台湾地区各县市政府对LED交通信号以标准进行严格检测, 节能效益提高到85%。

标准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台湾LED产业不仅将标准应用范围落地于台湾本地, 同时将视野拓展到全球。台湾工研院积极参与和推广LED国际标准的建立, 突出工研院在LED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加入CIE、UL等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共同参与标准制定, 协助台湾产业界在国际标准平台上争取话语权, 并逐渐提升工研院AC LED在国际LED领域开发上的影响, 争取台湾进入国际市场之时节省成本, 发挥市场影响力。

(四) 专利库建设

台湾LED产业在国际上起步较慢, 进入市场时往往面临着诸多“专利陷阱”, 除去高额的专利使用费, 耗时耗力的专利战同样制约着台湾LED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 台湾工研院从引领LED技术研究之始, 就将LED专利的累积放在重要位置。在台湾“经济部”法人科专计划的支持下, 工研院将LED专利内容细分, 包括元件、模组、照明光学等领域, 以美国资料库为主, 总共建立8万项专利, 开发成专利平台, 电子化操作。在专利库的技术信息引导下, 台湾众多厂商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所需专利进行专利购买或避开专利壁垒另行研发, 积极规避了潜在的“专利战”。

(五) 终端应用创新活动

为推动LED终端应用市场的开发, 促成LED技术走向商业化, 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 台湾于2002年成立了“半导体照明产业推动联谊会 (SLIA) ”, 借以整合照明节能系统与元组件技术, 实现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双赢结果。SLIA为推动终端应用, 巧借LED小巧耐用等诸多光学特性, 在2004年创办第一届LED照明创意设计大赛, 邀请著名设计师担任评委, 同时举办专题演讲, 将LED照明与灯具设计概念导入到LED上游研发阶段。如此, 不仅实现了技术的系统化思维, 切合LED产业系统发展的脉络,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LED设计、制作、研发人才加入到该产业当中, 在台湾掀起LED设计创新热潮。

(六) 循环人才培养方式

台湾LED产业发展之所以能在30年里由落后到先进、由低端技术起步向高端技术突破, 关键在于强大的人才支撑。台湾LED产业在智力支撑上从来不曾出现断层, 其高端人才的循环培养方式尤其值得重视。

第一, 外部智力引进。台湾LED企业界从发展之初, 就将人才引进作为填补技术知识空缺的关键手段。从早期的“走出去”, 向国际LED大厂学习技术, 到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来台演讲指导、传授经验, 再到从国外将LED尖端人才引进, 如亚洲MOCVD研究第一人黄国欣, 台湾LED产业的人才引进呈现出多样化、高级化形式。

第二, 人才输出高端培养。在高端人才上, 台湾产学研则坚持人才输出培养的方式。以工研院为例, 制定出博士培养计划, 根据项目进度, 适度将关键人才输出培养, 如1981年第一批加入工研院的人员, 输出到台湾清华大学进修材料博士, 隔年又送人员到MIT进修一年, 从事砷化镓单晶成长的研究。类似案例层出不穷, 虽然每人每年的出国进修费用将近100万台币, 但是正是这样战略性的人才智力投资, 才使得台湾LED产业人才枝繁叶茂。

第三, 人才输出实战使用。台湾独特的工研院模式, 导致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共融的现象, 如台湾LED大厂晶元光电经理李秉杰, 正是借助工研院模式, 从工研院技术研究走向商业化实战的成功企业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技术人才走向商业实战, 一方面空缺的研究位置为新人预留了前沿创新的机会, 另一方面, 也加快了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四、台湾LED产业崛起对海峡西岸经济区LED产业发展的启示

海峡西岸经济区LED产业发展以福建为主, 较其他地区发展特点鲜明:发展起步先, 区内有中国第一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基地厦门基地;区位位置佳, 经济区位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几大LED基地的地理和产业中心;产业巨头多, 区内三安、华联等公司在国内市场庞大;政府政策稳, 经济区施行了大陆第一个LED产业典型扶持政策, 近几年后续政策陆续出台。

但与此同时,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内LED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区以闽为主, 辐射浙、赣、粤部分地区, LED产业发展在不同行政省间战略协调难;二是产业总体产值有待提升, 以2008年为例, 仅深圳基地产值就达180亿元, 而经济区内LED产业主力军中福建省总体产值不足100亿元;三是政府政策稳中欠新, 近几年区内各政府出台的相关LED发展措施, 较之台湾, 技术创新性政策有待提升, 政策性运作的创新型企业主体数量偏少。

海峡东岸台湾LED产业30年稳步发展,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层层推进, 适当借鉴台湾LED发展的特色政策, 吸取有益经验, 意义重大。

(一) 加大政府研究机构转移力度, 催生创新动力型企业主体

在技术攻关上, 区内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以重大技术项目为平台, 以技术攻关成果共享为鼓励, 成立开放实验室, 吸引产学研多方主体共同研发、群策群力;对于具有市场潜在前景的重大科技专项成果, 考虑建设“实验工厂”, 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孵化器”, 建立具有生产能力的试验基地, 完善引进、开发、试验、转移、服务体系, 探索更加有效的创新技术产业化模式, 适度进行整体式转移, 包括资金、设备、人才和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 较快建成拥有高科技知识产权的大公司。

这样, 借助于平台辅助, 在企业创新能力相对有保证, 市场创新需求可商业化的背景下, 形成企业不断投入到以创新为动力、靠创新来生存的良性循环方式, 催生创新动力型企业, 提高区内LED产业整体的科技综合创新能力。

(二) 抢占LED标准制定高点, 开展LED模块建设工作

抢占LED标准制定高点, 必须建立科学标准制定工作体系, 既要以激励化举措“抢占制高点”, 又要以有序化管理“守住制高点”。当前区内各地政府宏观上应以LED行业各类标准为指导, 落实国家半导体照明标准要求,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LED标准体系, 达到在标准立项、制定、发布机制及整体机制上与时俱进, 科学动态发展;微观上应加强彼此协商, 克服标准制定短视行为, 争取共识求发展, 标准制定技术水平适当超前、带动技术发展。同时, 积极协助有实力的公司代表、专家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 鼓励开展国内、国际行业标准交流会议;在标准落实上, 以市场引导为主, 辅以一定行政手段, 有序推进标准化工作。

应紧密推动LED模块建设工作的开展, 利用区位优势, 积极向台湾及周边半导体照明基地学习:政策性推动一两家现有模块生产大厂做大做强, 形成示范效应;举办行业交流会议, 提高LED元件生产厂商与传统照明灯具厂商技术沟通效率, 求同存异、谋求共识;开设模块专项课题, 吸引多方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提高模块化建设工作市场化效率, 做好行业市场竞争的规范与监控。

(三) 健全LED专利数据库, 形成LED技术动态监测网

充分发挥福建省核心区位优势, 锁定区域内各产学研主体, 建立、健全LED专利数据库制度, 紧跟世界LED专利技术前沿, 形成开放式建设格局, 谁贡献谁受益, 从全局性产业布局与技术发展布局上, 跟踪并填补技术空缺;以网络平台为链接, 协调各地知识产权局, 协助、支持高校、企业和相关协会共同做好LED专利数据库工作, 盘活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设立数据库管理中心和专利购买基金, 对重大研究项目, 通过审核的专利购买或交叉授权行为予以资金补助, 指导各企业进行LED专利联网建设工作, 定期发布LED企业界专利实时信息;前瞻性做好LED专利战规避工作, 以专利库建设带动LED技术动态检测网络平台建设, 规划技术发展路线, 指导LED技术研究方向, 避免陷入国际各大LED公司的“技术陷阱”。

(四) 展开LED终端应用创新活动, 实现附加价值升值

激活创新。积极开展LED灯具设计大赛, 参赛对象面向海西、辐射全国, 对于获奖参赛作品, 鼓励、支持商业化示范性应用, 形成带动效应;同时以此为契机, 召开LED照明交流会议, 提高相关联产业发展共识、谋求合作。

激发创意。重视消费终端原创性建议, 建立LED文化网, 扩大宣传力度, 把LED全新的光文化与消费者的创意相结合, 提供消费者DIY设计展示平台, 营造LED市场文化氛围。

激励创业。开展LED终端应用商业运作模式创意大赛, 设立创意辅助资金, 吸引包括技术人才在内的商业人才, 融合大公司商业需求, 创业阶层融资、致富现实, 高校智力资源与创意源泉, 鼓励推动落实部分比赛获奖项目, 实现创新创业两推动。

(五) 强化LED产业关联协作, 需求互补合力提升

强化LED产业地域关联。充分发挥海峡西岸LED产业核心区位优势, 利用福建省“五缘”优势积极承接台湾LED产业生产力转移, 进一步拓展海峡两岸LED产业合作范围;密切与南昌LED半导体照明基地联系, 开通“绿色通道”, 在LED芯片合作上争取新突破;深化市场, 尊重市场化竞争规律, 最大化深圳半导体照明基地的应用市场商机, 既鼓励区域内LED企业走出去, 也优化市场环境吸引区域外LED企业;优化人才政策, 吸引上海半导体照明基地高端人才, 提升区域内LED人才队伍素质。

强化LED产业与关联应用终端的市场联系。应组织相关学界、产业界进行LED市场应用分析, 着重在LED背光面板、汽车灯具、创意产业、高科技农业应用、太阳能光伏等相关领域进行关联度分析, 以产品技术需求为引线、以产业商业需求为桥梁, 完善LED产业布局、扩大LED应用面;对于潜在的战略结合点, 积极策划技术研发联盟, 结合不同产业的优势资源、整合研发力量, 以政府支持为引入先导, 以会员投资为主要资金来源, 以利益共享为激励机制, 借鉴“工研院模式”, 推动LED横向科技成果商业转化效益, 实现不同产业联动发展合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李书齐, 蔡智贤.台湾LED三十年成功的故事.台北:天下远见出版社, 2009:197, 21, 217.

产业发展概况 篇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 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分布极广, 种植面积和总产不断增长。据统计, 2007—2010年期间, 全国年均种植面积为501.65万hm2, 总产量8 056.6万t, 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了33.93万hm2和1 037万t。2011年全国马铃薯种植统计面积为542.4万hm2, 产量8 829万t, 比2010年分别增加21.89万hm2和675.5万t, 平均产量为16 275 kg/hm2。加上未统计在薯类作物中的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面积, 2011年的全国总种植面积为568.73万hm2, 总产量为9 754万t, 平均产量达17 145 kg/hm2。2011年鲜薯总产量在900万t以上的地区有甘肃、四川、内蒙古和贵州, 700万t以上的有云南和山东, 300万t以上的有黑龙江、重庆、湖北和陕西。

我国马铃薯生产的特点是种植面积大、主产区集中, 但分布广、种植模式多, 可划分为北方一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南方冬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等四大生态区域, 2008年农业部发布的《马铃薯优势区域规划》中, 将我国规划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南方冬作等5个优势区域。从南到北, 从高海拔到低海拔, 全国马铃薯可分为冬作、秋作、早春作、春作秋收等周年生产。冬、秋和早春的马铃薯主要作为城市蔬菜进入市场, 产值高, 经济效益好;北方和西南的春作秋收是主产季节, 但生产条件差, 技术粗放, 单产低。

近10年, 全国共育成推广了新品种150多个。2011年脱毒原原种的生产能力达到20亿粒, 优质脱毒种薯的供应能力得到增强, 同时完善集成和推广了北方机械化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膜下滴灌等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早熟地膜覆盖、与粮棉瓜菜果等作物间套种复种、稻薯水旱轮作、南方冬闲田利用轻简化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提高了马铃薯生产水平。

消费利用结构稳定

在我国, 马铃薯主要用做蔬菜、主食食品和加工的原料。据2009—2011年的平均数据估计, 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61%用于蔬菜和主粮食用, 少部分用于饲料;16%左右用于淀粉、分批粉丝粉条、全粉、薯片和薯条等加工;12%左右用于种薯;贮藏、浪费等损失大概在10%以上;出口占0.4%。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2012年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国际贸易进出口额为3.78亿美元。出口产品中, 鲜薯占出口总额的70.22%, 而冷冻马铃薯进口占进口总额的78.3%。

2012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特点

山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 篇3

1 发展现状

1.1 能源资源

全省含煤面积62 800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4%。自北向南分布有大同、宁武、西山、河东、沁水、霍西六大煤田以及浑源、繁峙、五台、垣曲和平陆5个煤产地。截止到2004年底,查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量为6 551.98×108 t,多数埋深≤2 000 m,其中已查明保有资源储量2 652.84×108 t(占全国的27.02%,居全国首位),预测资源量3 899.14×108 t。在已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中,贫煤、弱黏结煤分别占全国同类煤种的71.1%和48.1%;炼焦煤资源占全国同类煤种的61.4%;无烟煤资源占全国同类煤种的30%。煤层气资源量约1000×108 m3,约占全国的1/3,主要分布在沁水、河东、西山、霍西、宁武五大煤田。其中,以沁水和河东煤田最为富集,蕴藏量占全省煤层气总量的80%以上。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资源。山西未来可开发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黄河北干流,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为防洪减淤、供水灌溉及发电等。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资源利用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广阔。

1.2 能源生产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煤矿2 820座。其中,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124个,市属煤炭企业56个,县营及以下乡镇集体煤矿2 626个,中央在晋煤炭企业14个,分别占煤矿总数的4.4%,2.0%,93.1%和0.5%。900 000 t/a及以上大型矿井197座,300 000 t/a~600 000 t/a中型矿井697座,300 000 t/a以下小型矿井(不含300 000 t/a)1 926座,分别占煤矿总数的7.0%、24.7%和68.3%。2007年,全省煤炭产量(统计数)完成6.3×108 t,同比增长8.4%,其中,重点煤矿(含中央企业)3.14×108 t,同比增长10.7%,非重点煤矿3.16×108 t,同比增长6.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720,同比下降0.1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装机容量32 100 000 kW(扣除已关停机组),其中:燃煤(含煤矸石,下同)机组30 810 000 k W,燃气类发电机组约500 000kW,水电790 000 kW。燃煤机组单机500 000 kW及以上18台,占总容量33.75%;300 000 kW及以上至500 000 kW机组28台,占总容量28.56%;135 000 kW及以上至300 000 k W机组36台,占总容量22.40%;50 000 kW及100 000 kW(含100 000 kW)机组46台,占总容量8.86%;50 000 kW及以下占总容量6.43%。按企业类型分,国家电网公司及五大发电集团机组为163 050 000 kW(小火电1 250 000 kW),占全省总量的52.92%;省外能源集团机组3 840 000 kW,占总量的12.46%;省内电力集团机组4 368 000 kW,占总量的14.18%;五大煤炭集团机组2 227 000 k W(小火电442 000kW),占总量的7.23%;其他企业机组4 070 000 k W(小火电1 940 000kW),占总量的13.21%。

1.3 能源消费和外调

2007年,全省煤炭统计产量完成6.3×108 t,实际产量约7.8×108 t。其中,外调出省5.36×108 t(同比增长14.98%),省内用煤约2.4×108 t,即焦炭(97 000 000 t)用煤140 000 000 t;电力装机(32 000 000 kW)用煤80 000 000t;化工、建材及民用用煤约20 000 000 t。全社会用电量完成1 348.8×108 kW·h,比上年同期增长22.88%。全省发电量累计完成1 760.5×108 k W·h,比上年增长15.3%。外送电量424×108 kW·h,同比增长6%。

2“十一五”开展的主要工作

2.1 煤炭工业

“十一五”以来,全省煤炭工业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资源整合重组、关小建大、采煤方法改革、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深化煤矿专项整治,行业发展初步步入良性轨道。一是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省煤炭矿井由2005年的4 278座减少到2 820座,减少34%;全省煤矿单井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138 000 t提高到224 000 t,提高62.3%;国有重点煤矿产量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3.2%提高到49.8%,提高了6.6%。二是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初见成效。截止到2007年底,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产量分别达到1.96×108 t,2.15×108 t和2.19×108 t。同煤集团成为继神华集团之后全国第二个产销量上亿吨的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煤炭生产能力达到70 000 000 t,成为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阳泉煤业集团、潞安矿业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煤炭产销量均已超过30 000 000 t。三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06年以来,经国家核准的新开工项目有6个,建设规模35 400 000 t/a。一批重点煤矿已经投产或正在进行试生产,主要有潞安矿业集团屯留矿井(一期3 000 000 t)、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井(6 000 000 t)、中美合资大宁煤矿(4 000 000 t)和大同煤矿集团塔山矿井(15 000 000 t)等。“十一五”期间,进入国家煤炭工业规划的新开工(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煤矿建设(备选)项目共34处,建设规模120 700 000 t。2007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全省上报了未来5 a煤矿建设项目调整意见。其中,“十一五”项目39处,建设规模174 650 000 t;“十二五”初期项目25处,建设规模95 850 000 t。

2.2 电力工业

“十一五”以来,全省电力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一是电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底,全省在建电源项目8 150 000 k W,全力争取列入国家电力规划项目19 000 000 kW(包括待批准项目),申请国家“上大压小”项目3 900 000kW,总量相当于前10个五年计划发电装机容量总和。到2010年,全省新投产机组预计可达24 400 000 kW。同时,晋东南—湖北荆门100 G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晋东南—江苏±50 GV直流高压线路送电工程将配套一批电源项目,预计有可能再争取装机6 000 000 kW,2010年投产3 000 000 kW。到2010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9 180 000 kW,装机总规模将比2000年翻两番。二是电力节能减排、关停小机组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省100 000 kW及以下燃煤小火电机组4 710 000 kW,占总容量的15.29%。“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2 699 000 kW。2007年,已关停现役小火电机组812 000 kW,在建项目270 000 kW。总共关停小火电机组可达到1 082 000 kW,位居全国前五名。如果进一步采取措施,“十一五”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可达到3 500 000 kW。这些小机组由大机组替代后,每年可以节约标煤3 800 000 t以上,相应减少SO2排放约120 000 t以上、减少烟尘排放约100 000 t以上。同时,还可以每年节约地下水108 m3以上。

2.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截止到2007年底,已核准和投产的煤层气燃气等发电项目700 000 k W、水电640 kW、风电320 000 k W,共1 090 000 kW。到2010年,将建设煤层气(含焦炉煤气)发电500 000 k W新能源项目,共2 700 000 k W。

3 发展思路

今后,全省能源产业的基本思路是认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继续加大煤炭大基地和大集团建设的力度,促进煤炭工业产业升级;继续加大晋电外送市场开拓和新能源建设力度,促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力度,促进能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1 煤炭工业

一是继续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做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准备,成熟一项完善总结一项。二是继续抓好《山西能源建设指导意见》的落实工作。继续推进大基地、大集团建设。在抓好国家“十一五”规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和核准工作的同时,根据国家关于“1个矿区原则上由1个主体开发的”的要求,重点推进和引导国有重点煤矿兼并重组地方煤矿,力争实现我省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65%以上的目标。重点抓好我省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南北同蒲线的改造工程,全力推进山西中南部出海通道、和顺至邢台铁路、太古岚至兴县铁路、运城至三门峡铁路等项目规划和研究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及时出台全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产业项目规划,加大煤炭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资金投入比例,加快推进太原“重塑西山”、大同“两沟、两河”等重点治理工程的规划论证。积极争取国家尽快对我省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批复开展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管理。

3.2 电力工业

一是继续坚持输煤输电并举的发展方针。首先,在抓好“十五”结转项目和2006年以来在建电力项目的同时,积极推进煤层气发电、水电、风电和“上大压小”项目。继续加快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环保型机组建设,提升电力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电网中平均单机容量,降低机组的平均发电煤耗,促进我省电力工业集约化、现代化。及早筹划“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其次,完善煤电产业合作机制,努力促进煤电一体化建设。到2010年,力求推进煤电联营取得更大突破,全省煤电联营项目争取达到全省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促进重点煤炭、电力集团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人才、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优势,增强抵御市场周期性风险能力,减少电煤供应纷争。再次,提高电网外送能力,努力扩大晋电外送。要以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为契机,争取核准一批配套电源项目。继续抓紧晋东南至江苏50GV送点工程前期工作并力争早日开工,拓展晋电外送通道。主动加强省际沟通,研究采取以煤电股份换取省外市场等方式,吸引外省投资者参与股份合作办电,为扩大晋电外送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认真贯彻国家电力产业政策。首先,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其次,切实加大关小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小火电机组关停政策,尽快开展对全省小火电机组的复核工作,以推广差别电价、节能调度和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等多种限制方式,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淘汰的工作。同时,要积极稳妥处理好相关地区利益和人员安置等实际问题,确保社会稳定。三是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我省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从长远看,不利于促进山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升级。对此,要继续严格遏制焦炭、普钢、生铁、小水泥等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3.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篇4

关键词:风电,发展,规划,风能资源,概况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是我国风电产业不断发展、收获巨大的30年。30年来, 我国风电开发从小到大, 厚积薄发, 形成了世界上难得一见的争相开发风电的竞争格局。30年来, 风电设备容量从千瓦级到兆瓦级, 从引进机组到大规模国产化, 目前各地有数万台大小机组在迎风运转。风电产业进行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1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 依靠风力发电来增加能源供应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风电是当今世界在技术、装备、市场方面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产业。目前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涉足风电, 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从2001年以来, 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 2009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排名世界前10个国家如下表所示:

截止2009年底, 世界风电装机达到15 789.9万k W, 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 300万k W, 占当年世界总新增容量的34.7%, 居世界首位;累计装机容量为2 510.4万k W, 占世界累计装机容量的15.89%, 位居世界第三。可见, 中国在世界风电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 国内风电发展规划

2.1《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年8月31日, 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该规划中提出, 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 到2020年达到15%。其中, 风电产业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如下:

到2010年, 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k W。重点在东部沿海和“三北”地区, 建设30个左右10万k W等级的大型风电项目, 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k W级的风电基地。建成1~2个10万k W级海上风电试点项目。

到2020年, 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k W。在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北、内蒙古、辽宁和吉林等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 进行集中连片开发, 建成若干个总装机容量200万k W以上的风电大省。建成新疆达坂城、甘肃玉门、苏沪沿海、内蒙古辉腾锡勒、河北张北、吉林白城6个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 并建成100万k W海上风电。

2.2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新进展, 国家发改委对“十一五”时期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 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 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t标准煤。其中, 并网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 000万k W, 年产能量210亿k W·h, 折算标煤735万t/年;同时, 形成国内风电设备制造能力, 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k W, 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k W。

2.3 千万级风电基地规划

2008年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把发展风电作为改善电源结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别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和江苏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为2020年的发展目标开展了7个千万千万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工作,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其中,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已经完成, 率先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8月结束了380万k W规模的风电设备招标工作, 标志着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加上原来已建和在建风电场项目, 规模超过500万k W。内蒙古及河北地区四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25个风电场项目也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招标工作。其他地区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

3 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地形条件复杂, 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同地区的风能储量差异很大。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3个地带:

一是北部地区 (包括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 风能资源丰富带, 如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 以及甘肃酒泉、新疆哈密、辽宁阜新和河北坝上等地区;

二是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带,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的近海海域, 其次是广东西部、海南、广西北部湾、浙江北部和渤海海湾近海海域;

三是青藏高原腹地。另外, 在内陆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局部地区风能也较丰富。

3.1 北部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风能丰富带

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盛行风向稳定, 破坏性风速小, 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工程地质条件好, 无占用基本农田问题, 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 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 也是目前我国风电场的主要开发区域。但是, 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 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 离负荷中心较远, 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3.2 沿海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带

该地区经济发达, 风能资源丰富, 没有低温的影响, 可利用施工期长, 风电接入系统方便, 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 有利于加快风电发展。但风电场地形、交通、地址条件复杂, 并有台风和盐雾腐蚀的影响。

3.3 青藏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开阔, 且受到高空强劲西风动量下传的影响, 成为全国风速分布的高值区之一。其中西藏藏北一线,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 青藏高原西部及祁连山的中、西段的青海芒崖、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区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东段, 风能资源也相对比较丰富。

上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值区域以外, 我国大部分内陆省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 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 适合建设零星的中小型风电场。

4 国内风电整机生产情况

风电技术的发展的几个特点为, 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变桨距功率调节方式迅速取代失速功率调节方式、变速运行机组迅速取代恒速运行机组。目前多数风电机组开发制造商都开发制造了兆瓦级变桨距风电机组, 1.5m W~2m W的机组成为当前主流机组。2008、2009年中国新增风机机组, 90%以上都采用了1.5m W和2m W机组, 3m W海上风电机组也已经投入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9年底, 中国有近百家风电整机制造商, 大致可分为4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在2007年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 包括金风、华锐、东汽、运达和上海电气, 占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的新增装机容量的85%, 新增总装机容量的64%, 但是产品技术主要通过许可证生产方式引进,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二梯队是在2007年已推出样机, 2008年进入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的制造商, 包括明阳、湘电、新誉和北重, 占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的新增装机容量的9%, 新增总装机容量的7%, 其中采用国内科技研发成果的有新誉;明阳与国外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组。

第三梯队则是2008年内资与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以外, 机组已安装到现场的制造商, 有华创、汉维、联合动力、惠德、华仪、远景、海装、银星、天威、兰州电机、南车时代和三一电气等。

第四梯队是许多企业正在准备从事、研制风电机组的整机制造的企业。

5 风电场建设情况

我国并网风电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初期风电规模小, 建设速度较为缓慢, 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建设成本高, 市场竞争力弱。至2002年底, 全国风电装机仅为45万k W, 最大投运机组600k W。

从2003年以来, 国家相继推出了五期特许权项目, 以促进风电产业和国产风电机组的发展。随后, 在2005年2月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确立了可再生能源的地位、规划目标, 特别是分别在2005年6月和2007年9月实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解决了上网及电价问题。所以, 我国风电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2006年~2008年连续3年风电装机增速保持在100%以上。中国2000年以来的装机情况如下图所示:

截止2008年, 中国共有24个省 (区、市) 有风电装机, 其中装机超过100万k W的省份有内蒙古、辽宁、河北和吉林等4个省区。

根据中电联的统计, 2009年中国风电全口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613万k W, 基建新增装机容量为896.56万k W, 年底在建项目为765.58万k W, 6 000k W及以上的风电场的总发电量为269.25亿k Wh, 比上一年增长105.86%, 6 000k W及以上的风电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达到1 861h。

6 结论

由于风能自身的随机性和间歇性, 使得风电具有不可控性和调节性差的特点, 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 必将给电力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 给电网带来调峰、调频、调压和运行安全控制等带来安全隐患。2008年以前,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还不足以使这些问题凸现, 2009年开始, 部分地区风电容量超过了现有电网的可调容量, 出现了电网建设速度滞后于风电发展的矛盾。

随着国家支持新能源建设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成熟, 开发大规模风电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刘万琨.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宋海辉.风力发电技术及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篇5

1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1.1 糖蔗产业

近年来, 广西成功推广生态蔗园模式, 开展甘蔗健康种苗示范基地建设和糖料高产创建活动, 推广甘蔗新品种示范和机械深耕深松等技术措施, 努力提高单产、总产和含糖量, 成效显著, 为保障全国食用糖的有效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 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为106.6万公顷, 糖料蔗总产7 009万吨, 产糖量694.2万吨, 产糖量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6%, 糖料蔗种植面积、产蔗量和产糖量均位居全国第一。糖料蔗产业已成为广西大部分市、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2011/2012年制糖期广西蔗农销售糖料蔗总收入290.22亿元, 机制糖销售收入434.03亿元。

1.2 桑蚕产业

近年来, 广西提出把桑蚕打造成为全国甚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广西农业厅按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发展思路, 先后选育出两广二号等多个桑蚕良种, 全面推广小蚕共育、方格蔟上蔟、高产桑园等实用技术。2011年,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再创历史新高, 桑园面积226万亩、鲜茧产量27.5万吨;带动全区1 000多万户蚕农售茧收入80.34亿元。其中蚕茧产量连续7年全国第一, 占全国产量35%以上。广西缫丝机总装机量26万绪, 生丝产量近2万吨,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生丝1.7万吨以上, 实现绢丝精加工产值77.73亿元。

1.3 木薯产业

广西是中国木薯的主产区。近年来, 广西农业厅大力推广木薯良种及间套种技术, 给木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惠及300万薯农, 成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2011年, 广西木薯种植面积365.12万亩, 初步统计产量180万吨 (折干片) 、比上年增长4.47%, 均占全国70%以上, 并成为利用木薯酒精开发生物质新型能源的大省 (区) 之一。广西将通过建立木薯良种繁育体系,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 全面提高种植效益, 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 (木薯乙醇酒精汽油) 基地。

1.4 蔬菜产业

广西充分利用冬闲田地和丰富的温光资源, 创新推进“千万亩秋冬种开发行动计划”, 大力发展秋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2011年, 广西蔬菜种植面积1 715万亩、产量2 460万吨, 分别增长3.22%和2.59%, 其中秋冬蔬菜占75%以上;每年调出800多万吨生态优质秋冬菜支持北方和粤港澳等地区。广西蔬菜成为本地种植业中继优质粮、糖料蔗、水果后, 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产业。目前, 广西蔬菜播种面积约占全区农作物面积的20%左右, 产值约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0%左右, 成为全国秋冬菜面积最大、调出最多的省区, 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及粤港澳地区的“后菜园”。

1.5 水果产业

广西连续推进“优果工程”升级, 通过推动优势果品向优势区域集中, 加快无病健康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出台柑橘苗木补贴办法, 推广高接换种技术, 加快标准园创建, 推广生态种植技术, 打造生态优质水果品牌。同时, 还通过举办灵山荔枝节、百色芒果文化节、浦北香蕉节等水果节庆, 邀请上海等各地果商、批发市场负责人实地考察, 建立广西水果专供基地, 抓好产销对接, 对提升果农效益十分明显。2011年, 广西果园良种覆盖率达92.75%, 面积1 480.72万亩, 比上年增加5.23%, 水果产量925.43万吨, 比上年增产83万吨, 果农售果年收入201亿元, 创历史新高;有63个产品被评为省级名优果品、11个评为绿色果品、2个被评为中国名牌果品, 有3家企业8个产品获有机认证。

1.6 休闲农业

2011年, 广西把休闲农业列入“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规划, 广西农业厅把2011年列为广西“休闲农业推进年”, 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专家编写《广西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将全区上百个休闲农业景区 (点) 精编为风格各异的14条精品线路, 每个地市一条精品线路。与旅游部门共同编制《广西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 推进单家独户的“农家乐”, 走向企业化、产业化的“休闲农业”, 将特色农业融入特色山水, 融合特色民俗, 将农业优势产业带变成旅游精品线路, 名优特色农产品变成高端旅游商品, 科技种养劳动变成可参与体验的健身运动。到2011年底, 广西累计建立休闲农业景点1 680多个、农家乐旅游点1 390多个, 形成了田园观光、民俗融合、都市科普、长寿养生、滨海渔家乐等多种类型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3 890万人次, 休闲农业产业总收入108.9亿元, 农民从中增收50多亿元。休闲农业产业真正成为广西农民增收的幸福产业。2011年12月5日, 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桂林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听取汇报并参观现场后高度称赞说:“广西休闲观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高, 不但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 还丰富了旅游内容。并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为全国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1.7 速丰林产业

从2003年开始, 我区速丰林以每年2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目前, 我区速丰林总面积达3 800万亩 (桉树林2 800万亩) , 速丰林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一位。至“十一五”期末, 我区速丰林活立木蓄积量达9 911万立方米。“十一五”期间, 全区木材采伐限额达到2 500多万立方米, “十二五”期间达到每年3 681.8万立方米, 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 我区木材产量1 526万立方米, 居全国第一位, 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7强。2010年, 我区人工商品林成熟林分蓄积量每亩6.14立方米, 比2005年净增0.54立方米, 增幅为10%。2011年和2012年, 全区共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30万亩和120万亩。桉树速丰林示范林每年每亩蓄积量最大已达3.32立方米。我区速丰林木材销售产值65亿元, 竹材销售产值20亿元, 其它初级林产品产值20亿元, 速丰林初级林产品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1.8 水产畜牧产业

水牛奶产量、大蚝产量、黄羽肉鸡产量均排全国第1位, 对虾产量排全国第2位, 罗非鱼产量排全国第3位, 家禽饲养量排全国第4位。全区水产畜牧养殖总产值从2008年起连续四年超过1 000亿元, 2011年达1 402.1亿元, 养殖、加工和服务三项总产值达2 335亿元。

2 推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措施

2.1 科技创新推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 广西科技部门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深入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桂”战略, 重点围绕粮食、甘蔗、桑蚕、畜禽、水果、水产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上项目, “十一五”期间, 广西通过组织农业科技攻关研究, 累计选育出农作物优良新品种271个, 获得农业科技成果566项,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 广西科技进步奖141项, 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桑蚕良种开发与应用》和《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与创新利用》两个项目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是2011年以来, 以实施“粮食安全、桑蚕茧丝绸、罗非鱼产业、畜禽安全生产”等4项重大专项和农业科技重点项目为重点, 开展新品种选育、先进技术集成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 对推进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自治区财政扶持措施力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得到了自治区财政的大力支持。全区各级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达764.12亿元, 年均增长37.3%, 比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高出21.3个百分点, 2011年全区农林水事务支出310.9亿元, 增长19.5%, 高于全区经常性财政收入8.9个百分点。财政对“三农”投入量保持较快增长, 逐步形成了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3 龙头企业规模壮大, 合作组织发展快速

2.3.1 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 龙头企业起到领头羊的作

用, 如玉林市共有龙头企业590家, 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 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31家,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家, 构建起较完善的重点龙头企业梯队。龙头企业中, 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5家, 1亿元以上的34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73.29亿元, 销售收入179.86亿元, 净利润11.72亿元。

2.3.2 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 在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甚为重要, 如玉林市共有农产品专业市场9个, 其中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市场有3个;市场交易额97.15亿元, 净利润0.86亿元。玉林银丰中药港销售网络遍及全国, 辐射远至东南亚、日本等地, 是中药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完善的行业领跑者, 是全国三大中药材市场之一, 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在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各个产业成立了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反过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如玉林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1 885个, 其中自治区级示范社21个, 市级示范社70个;在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5.9万人。合作社为社员销售产品总额30多亿元。

2.3.4 发展模式不断完善。

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模式为基础,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符合企业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已在我区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最重要的是促进了订单农业飞速发展, 保障农户稳定增收, 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特色产业经营中来。同时“公司+投资商+农户”等创新型模式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龙头企业正致力于谋求多方合作共赢。如玉林市2011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56万户, 其中订单带动农户23万户, 订单总额54.5亿元,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39万户。前几年的禽流感时期, 家禽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全市家禽企业严格履行订单合同, 全部按照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户产品, 承担了全部市场风险, 没有发生一起毁约事件, 树立起龙头企业的风范, 夯实了玉林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

2.3.5 产业化经营组织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发展连片集中种植和规模化养殖, 积极推进各项标准化认证和品牌认证, 提高了效益, 提升了产业综合实力。如玉林市, 2011年全市农业化经营组织共建设种植基地183万亩、基地牲畜饲养量625万头、家禽饲养量3.4亿只、养殖水面面积11万亩。全区累计认定无公害种植基地276个, 面积2288万亩, 认证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 572个;通过ISO、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35个;获“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 认证的龙头企业34个, 产品数量38个;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 (驰名) 商标的龙头企业有22个。

3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 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对农业特色产业的理解与认识不深

我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与各级领导与专业人士的努力分不开, 但对什么是“农业特色产业”, 怎样的产业才称得起为“广西农业特色产业”, 显然理解与认识不深, 把“广西农业特色产业”等同于广西农业, 这很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作为“广西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应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 应有“农业生产+企业加工+市场销售”完整的产业链, 应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做出贡献, 糖蔗产业与桑蚕产业的发展就是典型例子。

3.2 发展基础较差, 设施较落后

我区近年来农业发展在基础建设与设施改进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特别是实施“桂中治旱”、“桂中农村土地整治”等重大工程以后, 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质量有所提升, 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 为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从全区全方位来看, 农业发展的基础与设施仍然赶不上形势的要求, 如仍有60%左右的蔗田与桑园无灌溉条件, 80%以上的农作物还没有应用水肥一体化等增产明显的先进实用技术, 这对农作物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

3.3 农业科技创新与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对称

广西蔗糖、蚕桑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但由于历史原因, 支撑这些重大产业的科研力量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项目支持、资金扶助到自治区自身力量的投入都很欠缺, 十分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来宾市的蔗糖产业, 新台糖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占该市糖料蔗面积的比重达85%以上, 新台糖22号这个品种在该市推广种植时间已有16年, 已出现品种退化, 产量含糖量下降、耐旱耐寒性能大不如前, 目前又没有新品种代替, 影响了来宾市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缺乏实力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我区现已有一大批龙头企业, 但具有实力较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非常少, 如玉林市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34家, 10亿元以上的有5家, 上市龙头企业只有1家, 还没有1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不够强, 带动农户数量不够多。玉林市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只有39万户, 仅占总农户数的30%, 而山东省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超过全省农户数的70%。

3.5 产业链不够长, 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

我区农产品基本以原料销售为主, 产品深加工度不够, 加工转化增值率低,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 而我区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左右。我区的农产品加工业基础比较落后, 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起步也比较晚, 大多数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 科技水平低, 以卖农产品原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 只好把增值效益最高的精深加工环节拱手让区外企业。

3.6 品牌知名度不高, 缺乏高精尖科研产品

我区的农业特色产业, 很多在全国排名前列, 但产业大主要大在数量上, 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如中国驰名商标、自治区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少之又少, 同时, 缺乏高精深科研产品也是我区的短板。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也很少, 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不强。

4 加快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进一步加快落实我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做出的贡献很明显, 已成为我区“富民兴桂”的支柱产业, 大力促进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形成共识, 下一步是落实问题, 有关部门也已做出在“十二五”期间, 做强3个千亿元产业 (蔗糖、畜禽、速生林) , 壮大3个五百亿元产业 (粮食、水果、蔬菜) , 培育9个百亿元产业 (桑蚕、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优势水产品、油茶、草食动物、花卉、奶水牛、农业生态旅游) , 形成较完整产业链的发展计划。建议加大力度, 把这一计划落到实处, 在财政上加大扶持, 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在税收上予以优惠, 特别是在用地与信贷上要“特色特办”予以疏通。

4.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原料基地是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车间”, 是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环节。要扎实推进农业产业“123工程”, 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效益产业的同时, 挖掘培育新兴产业, 建设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

加大对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国家用于农业农村的农田水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要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原料基地予以适当支持。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粮食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

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 促进基地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 特别是畜禽、速丰林、中药材、粮食、水果、蔬菜、优势水产品、草食动物、花卉、奶水牛等产业, 要加快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建设水平,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 严把农产品基地生产质量关, 积极构筑农产品标准体系、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投入品管理服务体系、农产品安全长效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 为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奠定重要基础。要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逐年提高“三品”控制面积。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 不断加强重大疫病疫情的防控力度。

结合龙头企业需要, 突出重点, 突出特色, 合理布局, 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依靠科技进步, 推广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 提升农产品品质, 打造龙头加工企业“第一车间”, 形成优质专业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4.3 扶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龙头企业是农业特色产业的“火车头”。正是一批又一批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带动了我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中之重, 市和各县 (市、区) 要整合资源, 聚集优势, 力争农业每个百亿元产业都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带动, 通过3至5年的努力, 打造一批全区一流的龙头企业。

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资产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 跨区域、跨行业和跨所有制开展强强联合, 建龙头企业集团, 实现产业延伸。科学规划做大一批、资本运作做强一批、招商引资兴建一批、品牌联盟组建一批在全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同时选择一批成长型龙头企业, 支持它们利用各种发展机会迅速发展, 争取尽快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研发机构,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开展科技攻关, 提高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培养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有计划的把业务骨干送到科研院所和国外进修, 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发展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积极创建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国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推动龙头企业集群集聚, 推进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创新和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 改进生产加工工艺, 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加快产业对接, 构建“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深加工技术。

科学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布局, 实现集聚发展。选择政策环境良好、龙头企业聚集度高、农产品加工水平高、产业化水平高的县 (市、区) 建立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培育龙头企业集群, 创新发展模式, 集成要素资源, 拓展产业链条, 发展区域主导产业, 打造区域优势品牌, 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引导现代农业发展, 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扩大, 全面提高农业特色产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4 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要发挥我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 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机遇, 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建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吸引和鼓励区外、境外资金来我区投资开发农业特色产业, 争取更多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广西, 扩大名特优新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出口。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藏和物流设施建设, 着力打造一批集散力强、辐射面广、专业化程度高、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特别是要在农产品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结点, 高标准建设若干国内一流的大型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若干个面向东盟周边国家的大型农产品出口贸易批发市场, 使之成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中转站和贸易中心。

4.5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目前,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实力弱、服务能力不强, 是制约企业与农户有效联结的关键环节。各地要全面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按照农民自愿、稳步推进、加强扶持的原则, 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 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引导同类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成立联合社, 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 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同时, 要鼓励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承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 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推行农超对接、市场与产地挂钩等现代营销模式, 积极推动农批、农超、农企、农校、农社、农餐对接, 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 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进超市开设专卖点、直销点。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营销网, 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 推进农产品网络直销。鼓励城市社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 发展社区配送、小区直销等业务。全面落实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确保农产品流通顺畅。

4.6 开展良种良法推广普及工作

抓良种良法的推广普及是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捷径, 大力支持各市、县 (区) 积极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 千方百计提高良种覆盖率。同时, 认真组织实施优粮工程、“吨糖田”建设工程、优果工程、沃土工程, 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先进技术, 普及推广桔杆还田、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 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与效益。

4.7 加快开展延长产业链与创建知名品牌工作

我区农业特色产业产品原料丰富, 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 是短板但也是一种优势, 提高加工转化增值率, 对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是有利条件。改善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条件,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 增强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提高科技水平, 掌握增值效益最高的精深加工环节, 提高产业的产值与效益。

按照市场化原则整合机制建立品牌, 注重以重点企业和强势品牌为龙头, 推动同类品牌向强势品牌集聚, 要求每个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形成1~2个骨干品牌, 进而打造若干个在全国影响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品牌, 力求在品牌整合上有所突破。高度重视品牌保护力度, 确保我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良好声誉不受侵害。同时, 创建知名品牌方面的工作也要下大力气去抓, 不但企业去抓, 各级业务部门也要去抓, 尽快结束我区农业特色产业大、数量多, 知名品牌、著名商标少的局面。

4.8 培养农业特色产业科技人才与农村实用人才

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不管哪个环节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又离不开科技人才。因此, 要大力加快农业特色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自治区的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特色产业领域倾斜, 加快培养农业特色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进一步完善农业特色产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同时要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 还要加大规模开展农村农业特色产业实用人才培训, 提高农村农业特色产业实用人才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

摘要:近年来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形成了八大产业,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在发展过程中, 政府出台支持政策, 农业部门积极落实, 科技部门加强技术创新, 财政部门侧重支持, 龙头企业牵头带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等是推进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当前发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存在问题和促进发展的建议。

LED绿色照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篇6

LED绿色照明产业发展现状

日益突出的能源和资源短缺问题, 迫使世界各国纷纷加紧立法, 鼓励使用节能型光源, 为LED绿色照明带来了巨大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欧洲联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划定了各自禁止使用白炽灯的最后期限。与此同时, 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绿色照明产业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力度。

2003年, 我国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协调领导小组, 启动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2007年8月,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正式成立;2008年1月, 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全面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2009年, 国家科技部公开了有关同意开展“十城万盏”照明工程工作的复函, 天津、上海、扬州等21个城市将陆续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工作, 计划到2010年在10~20个城市推广30万盏以上LED市政照明灯具, 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 解决LED照明技术成本和规模化生产的系统集成问题, 让城市照明走向节能时代。目前, 我国LED绿色照明产业已初具规模, 在经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阶段后, 已经基本掌握了外延片和芯片生产技术。LED绿色照明的应用领域也正逐渐开始向功能性照明方向发展, 道路照明、隧道照明等室外照明市场将随着LED光效的提高与价格的下降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农业、军事、航空等新的应用领域也将逐步得到开发。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LED绿色照明作为一种新“绿色”光源进行了大力度的应用推广, 并被列为“特殊的技术”, 成为上海世博会一道绚丽的色彩, 此举带动LED绿色照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此外, 上海市人民政府还制定了促进LED照明产业发展与应用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我国LED绿色照明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截至2009年底, 我国LED照明生产企业超过3 000家, 但70%的企业生产经营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封装应用环节。由于LED照明产业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 核心技术、行业关键技术仍被欧美日等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控制, 使得国内LED照明生产企业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而不得不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这对国内LED照明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人才是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技术高门槛带来的产业化高技术人才壁垒, 成为制约许多LED上游企业迅速壮大的瓶颈。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从海外或中国台湾地区引进, 再培训和积累的方式培养技术人才。统计显示, 中国LED工程师大概有80万人, 其中大部分是从海外或中国台湾地区引进, 另外还有60万人的缺口。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LED照明产业, 国内LED照明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衡量和规范, 导致LED照明产品无法进行质量认证, 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售后服务的改进, 致使LED照明市场混乱,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据统计, 2008年我国LED照明产业总产值接近700亿元, 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新增LED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产值及投资规模快速增长。但国内高亮度产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产品质量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些产品存在散热性差、实际使用寿命短、光通性不高、芯片技术不稳定等缺陷, 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目前, 社会上对LED照明存在一种误区, 认为LED照明是一种新兴照明产品, 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 加之LED节能灯具动辄几千元一盏, 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得到快速应用推广。事实上, 虽然现在公路照明普遍使用的高压钠灯只需几百元一盏, 但其使用寿命短, 一般一年左右就需要更换灯具, 其耗能指标也大大高于LED照明, 而且后期修理维护成本很高, 如果把这些成本都算在内, LED照明的成本与传统钠灯照明相差不会太多。另外LED照明使用寿命长、能耗消耗少、绿色无污染等特点, 也是LED照明应用推广的优势。

近年来, 我国先后启动了绿色照明工程、半导体照明工程、“十城万盏”计划等大力推进LED绿色照明产业发展。但由于LED照明企业在投融资扶持、应用推广和项目改造、节能降耗的监督落实等方面仍缺乏详细规定, 减缓了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步伐。

LED产业的发展概况 篇7

其实, 被誉为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照明领域第三次革命的LED, 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受到技术瓶颈、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等影响, 市场表现一直不愠不火。近年来, 随着能源价格的飞涨, 以及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引发的“节能减排”浪潮, 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动LED照明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政府的政策, 刺激了LED行业的资本投入, 加快了LED行业规模化生产、商业化运作的进程。

LED的产业链

LED的产业链包括衬底制作、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和封装与应用, 一般将衬底制作和外延生长视为LED产业的上游, 芯片制造为中游, 封装与应用为下游。

衬底和外延片是LED的上游产品, 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衬底的主要功能是承载, 是生产外延片的主要原材料, 主要有砷化镓衬底、磷化镓衬底、蓝宝石衬底和碳化硅衬底, 红、黄光LED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砷化镓衬底和磷化镓衬底。主要的外延生长方法有气相淀积法、液相淀积法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 (MOCVD) , 目前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是生产高亮度LED外延片的主流技术。在LED的生产过程中, 外延片的制作对设备、技术、工艺、生产管理要求最高, 生产工艺最复杂。外延片的品质, 直接决定了中下游产品的质量。有能力从事的企业数量最少。

上游既是技术进步的瓶颈, 也是整个LED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上游优势企业资源比较集中, 同时利润率也较高。如掌握外延片核心技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德国AIXTRON, 占有全球MOCVD60%的市场份额 (MOCVD设备制造难度非常大, 价格昂贵, 一台24片机器的价格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业内常常以拥有的MOCVD设备作为衡量企业规模和实力的重要指标) 。

芯片制造主要是为外延片制作电极并按一定的规格尺寸进行切割, 主要工序包括研磨抛光、蒸镀、光刻、切割、清洗、检验和包装等。芯片是LED的核心组件, 芯片的亮度、均匀性、稳定性、光衰等指标直接影响着终端产品的质量。中游芯片制造对技术和资本的要求较高, 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封装是为芯片粘着导线、进行固定并用不同的材料封装成需要形状, 封装后的LED主要有灯泡型、数字显示型、点矩阵型或者表面贴装型。下游封装与应用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参与其中的企业数量最多, 由于LED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台湾LED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年历史。台湾的LED是从下游封装开始, 那时中游的晶粒全部从美国与日本进口。在下游产品销售稳定后, 方朝向中游的晶粒制造迈进。最后在1993年才逐渐有上游的磊晶片制造厂商。目前, 台湾的LED上、中、下游产业体系已经相当完整, 周边产业环境也已经建立。晶电、璨圆、泰谷、广镓等专注于磊晶及晶粒制造, 亿光、光宝、东贝等厂商专注于LED封装制造, 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直到近2到3年奇力、隆达及台积电相继投入之后才逐渐打破专业分工的产业结构, 更在台积电投入之后开始规划生产制造LED模块, 将电、光、热同时解决, 以利于下游厂商应用。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表示, 2000年台湾LED已经达到产量全球第一、产值全球第二的骄人成绩。2007年全球LED产值为新台币2138亿元, 台湾LED产值为538.91亿, 约占全球的25.2%。估计2010年台湾LED产值将达到886.16亿新台币。

大陆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已具备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已经初步形成从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器件封装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不过, 从产业链环节上看, 大陆在LED衬底、外延、芯片环节还比较薄弱, 而封装和应用环节由于对技术要求不高, 产业发展很快。大陆LED厂商基本分布在产业下游。截至2008年底, 大陆共有LED企业3, 000余家, 其中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商有25家左右, 封装企业约有600家, 产值达185亿元,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封装基地。近年产品和企业结构有较大改善, 大功率LED封装增长较快, 2000年至2008年期间LED封装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另外, 大陆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 镓、铟储量丰富, 占世界储量的70%到80%, 这使大陆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具有资源上的优势。

依托中央政府LED产业基地建设, 大陆已初步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方地区、福建及江西地区四大区域, 每一区域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各具特色产业集群, 大陆85%以上的LED企业分布在这些地区。

LED市场容量

台湾工业研究院预计, 2011年全球LED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 其中照明、汽车和显示器用背光源市场将是未来五年LED需求的主要增长点。近十年来, 全球LED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 高亮度LED增长更加迅速, 2008年市场规模达到51亿美元, 高亮度LED占全部LED产品的市场份额由2001年的40%增长到2008年的80%以上。预计未来普通亮度LED将基本保持现有市场规模;高亮度和超高亮度LED市场规模将是未来增长的主要部分, 2012高亮度LED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美元, 其中四元系LED将占到其中的30%左右。

就应用来看, 高亮度LED产品应用构成中手机应用的比例持续下, 未来三大主流应用依序为显示、照明及车用。四元系LED芯片的应用产品主要包括手机背光、笔记本与液晶电视背光、汽车、信号灯、显示屏、白光照明等领域。主要需求将来自于显示屏、全彩屏手机等消费电子、家电、信号灯、汽车、景观装饰等领域, 这些领域在未来几年同样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大尺寸LCD-TVLED背光的应用也将有较大的增加, 商业及家居对红绿蓝模式白光照明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面的扩张, 功率型四元系LED芯片市场具有较快的成长速度, 市场需求非常巨大。目前只有欧美和台湾地区少数几家大型LED厂商能够提供高性能功率型四元系LED芯片。

全球LED市场呈现日本、欧美和台湾主导的竞争格局。据PIDA统计, 依2008年LED产业规模计算,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LED生产国, 占有全球45%左右的市场份额, 市场规模约达33亿美元;台湾 (包括大陆地区分厂) 产业规模保持全球第二的位置, 四元系红黄光LED产能全球第一;欧美地区的LED发展主要瞄准照明和汽车市场, 这两个市场以蓝光LED为主, 但由于这两个市场均未大规模启动, 其LED规模增长也比较有限。

台湾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亮度红黄光LED生产基地, 不仅掌握了高亮度红黄光LED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还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产能占到全球的70%以上。主要制造商有晶元光电、华上光电、泰谷光电、奇力光电等。台湾高亮度红黄光LED产品包括了从高端、中端到低端的所有领域;在高端市场, 特别是功率型红黄光LED芯片, 由于大陆还未大批量生产, 台湾产品占有较大的份额, 目前基本处于垄断。

2008年, 大陆LED芯片需求量约940亿只, 国产约460亿只, 国产化率48.94%。其中国产四元系红、黄光LED芯片达到160亿粒, 国产化率45%, 但功率型四元系红、黄光LED芯片国产化程度仍很低, 产品质量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水平仍与日本和台湾地区有较大差距, 大陆封装企业使用的功率型四元系LED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较低的国产化率一方面说明大陆外延、芯片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也给大陆优秀的外延片、芯片生产企业提供了较大的进口产品替代发展空间。

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统计, 2008年大陆LED应用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其中, 建筑景观及装饰照明成为大陆高亮度LED主要应用领域, 市场规模达到126亿元, 占大陆LED总体应用市场28%的市场份额;其次为显示屏及家电领域, 市场规模亦超过120亿元, 占27%的市场份额。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预计, 到2010年, 大陆LED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 000亿元左右, 景观照明、显示屏、交通信号灯、背光源等应用领域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在这些领域, 红、黄光LED芯片被广泛应用。2015年大陆LED市场规模将达到5, 000亿元以上, 应用将以照明为主, 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景观装饰、市政照明、背光应用、商业照明、家居照明, 汽车应用等。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高亮度四元系红、黄光LED的市场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据初步预计, 2012年大陆高亮度四元系LED芯片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930亿粒。

LED发展的有利因素

根据BP预估, 自2003年起算, 石油、天然气、煤等非再生性能源将在41年、67年及192年内耗竭。随着石油储量减少, 开采成本将逐渐提高, 油价已由需求趋动转为供给驱动, 这些都促使人们的资源危机意识增强,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另外, 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资源充分利用和节能技术逐渐受重视。

LED作为新型高效固体光源, 具有长寿命、节能、环保、安全、色彩丰富等显著优点, 将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巨大, 是世界光源工业的一次全新的革命, 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全球巨大的照明市场和各国对节能环保的高度重视, 成为LED产业最大的发展背景与动力。

近年来,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LED产业的发展, 制定了相应的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发展计划, 以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如日本的《21世纪照明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美国能源部的半导体照明国家研究项目、欧盟的“彩虹计划”、台湾地区的“21世纪照明光源开发计划”, 以及中国科技部启动的“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

LED的发展与半导体光电技术、照明光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 近年来LED创新活跃, 发光效率不断提高, 而其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带来产品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进而促进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功率型LED的技术发展, 大尺寸液晶背光、矿工灯、阅读台灯等普通照明的辅助照明产品正在不断涌现。

上一篇:硫氰酸钠下一篇:扭曲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