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

2024-06-04

农村初中生(精选12篇)

农村初中生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 笔者发现能够达到课标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笔者曾经对本校200名初三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能够完整地阅读教材中推荐的六部名著的学生为0人;了解六部名著内容的学生只有58人, 仅占29%;对名著内容一知半解的学生有115人, 占57.5%;还有27人对这六部名著竟然毫不知情。这六部名著是教材推荐的篇目, 而且是中考常考内容, 阅读情况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别的文学名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此种状况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通过调查分析, 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学生阅读名著的意识不强

在现阶段, 农村家长还是一致认为:要走出大山, 要想真正在城里站稳脚跟, 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而他们所谓的“读书”, 就是学好中高考统考的科目。家长们认为只要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就是读好书了。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 他们甚至认为阅读文学名著就是不务正业, 完整地读完一部文学名著所花的时间都可以做完几个单元的数学检测题了。在他们的意识里, 除非中考必考的几部文学名著必须要读, 其他的则可读可不读。在这种意识形态之下, 学生阅读名著也是围绕中考考点来阅读。比如了解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故事情节、典型人物, 以及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等, 很少有学生会去认真阅读整部作品。就以《西游记》为例, 学生仅知道作者是吴承恩, 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知道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 但再往下问下去, 知道的就越来越少。如果问到有谁完整地读过整部作品, 得到肯定回答的学生可以说寥寥无几。

二、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暇读书

不知从何时开始, “减负”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学生们也一度欢呼雀跃。而现实是考试制度依然存在, 各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依然把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重要标准, 各学校依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 家长们不得不把孩子逼进作业堆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们不得不“押”着学生在题海卷山中过日子;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走出大山, 学生们不得不拼命地去完成家长和教师布置的一道道作业。他们哪里还有闲暇去读那些提分较慢又伤神伤脑的名著呢?此外, 网络游戏也不同程度地挤占了农村学生少得可怜的课余时间。部分农村中学生还承担着较重的家务农活, 读名著的时间就更少了。

三、学生无书可读

农村学校的图书室一般都是为了迎接“普九”验收工作才临时凑了一些课外书, 其实许多都没有可读的价值, 有的学校的图书室连语文教材上推荐的六部文学名著都不齐备, 有的只有上卷没有下卷, 有的只有下卷没有上卷。还有些书一看就知道是盗版的, 书上错字、漏字随处可见, 根本就没有可读性。那么, 提议让家长自掏腰包买书是否可行呢?一套正版的书籍多则需上百元, 少则也需几十元, 书价如此之高, 囊中羞涩的农民怎舍得轻易花钱?家庭无力购买, 学校财力有限, 学生又没有宋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的精神和意志, 哪怕他们能够抽出一点时间, 也只能对名著望洋兴叹。

面对此种情况,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 笔者既忧心忡忡, 又很无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中学生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兴衰。而恰恰是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中的许多人正无暇读书、无书可读。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 农村中学生可以享受到“两免一补”和“阳光午餐”。笔者真诚地希望有朝一日, 我们农村中学图书室的书架上能够摆满各种各样的中外名著, 让农村中学生免费享受到精神上的“阳光午餐”。

农村初中生 篇2

教育对于人的成长、独立都是有至关重要作用。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学会了生活的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道德教育便是教授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随着农村面貌的日新月异,大多数人都享受着祖国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条件的改变。在农村地区也正是因为社会风貌的改变给我国的农村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抛弃传统的务农,开始走出农村去大城市务工。这种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但是务工人员的子女便成为了留守儿童,一般由其爷爷奶奶抚养。留守子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这样长期的自闭会给学生带来许多思想道德问题,学校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这种现象及时纠正,便会造成对学生日后的成长造成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还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多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开始陶醉于生活的安逸当中,市场经济发展有的农村地区的村民也渐渐开始追逐利益,一些原本在农村地区所保留下来的善良勤劳淳朴,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悄然的发生着改变。如何应对日后道德水平的下滑,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保留我们所应该具有的正确价值观。在农村地区,作为学校笔者认为应当在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加强道德教育的实施,让学生在这样一个成长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

农村初中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朗读能力 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朗读能力提出了特别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的阅读能力,因而对他们的朗读水平,应有更高的要求。

一、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朗读是诵读的一种,是心、眼、口、耳并用,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的综合阅读活动。”朗读教学由来已久,人们自古就重视朗读教学。近来,也有老师在论文中强调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朗读能帮助学生迅速感知课文,而且能够使学生较容易地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及其深刻含义,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但是,纵观我国广大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不难发现令人担忧的现状。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对朗读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全面,许多老师自身的朗读技巧就不够熟练,更不要提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了。在另一方面,在课堂中,教师对朗读教学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朗读,偶尔出现,也只能作为课堂活动的点缀。如此以来,学生的朗读存在很多的问题,或者是不敢放声朗读,或者是吐字不清,或者是语速过快,或者是不讲究变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从教师、学生和课堂三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二、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学习不仅要靠老师教,更要靠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教授,更多的是方法,学生提高的是能力。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增强对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视。

1.教师教授朗读技巧。首先,教师要自己重视朗读训练。倘若教师在给学生朗读时,不追求语音的标准,不追求情感的深入,又怎能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给学生做优秀的范读,对学生产生影响,必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产生良好的作用。其次,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包括轻重音、语调、语速以及课文阅读情感的指导。面对学生在朗读中经常出现的错字、漏字、添字、情感干瘪等情况,教师要予以重视,及时纠正指导。再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学习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篇目进行朗读培训。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进而形成主动学习意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农村初中生的阅读范围有限,接触到的朗读文本单一,多以课本为主。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些课外读物,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

从会朗读到爱朗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适当采取措施,缩短这一过程,尽快实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2.学生形成朗读意识。在农村初中生的课堂上,朗读是很稀有的现象,看书的同学往往比读书的要多。即便是教师要求朗读,默读的同学要比出声朗读的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只有学生自己有了朗读的主动性,教师所教的朗读技巧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实际效果。

学生朗读意识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教。但这种教,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每节新课之前,使用多媒体或者是录音机为学生播放课文范读,使学生在感受朗读之美的同时,产生自己朗读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用语言鼓励学生们参与到课文朗读之中。也许有的学生普通话不够好,也许有的学生在朗读中会出现技巧上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教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形象,为学生做好模范作用。

3.拓展丰富朗读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想要真正快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必须要利用好课堂和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诵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配乐朗读,是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朗读方式。在朗读时,选择一首与课文表达情感相一致的乐曲同步播放,可以使学生在情景的熏陶感染下,自主走进课文,神游于文字与乐曲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在小说的讲课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展演,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读,更容易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朗读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应是各科对学生的要求。朗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各科的学习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对于学生以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有提升作用。因此,我们呼吁,在农村初中生学习能力培养中要给予朗读能力一定的重视,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2]黄保宁.浅谈初中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方法[J].零陵学院学报.2005(02).

农村初中生写作培养初探 篇4

初中阶段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 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 对于农村中学来说更是如此, 不少学生仍然谈“文”色变, 惧怕、厌恶写作文, 写出的文章枯燥乏味, 无病呻吟, 缺乏真情实感。写的作文要么是胡编乱造;要么来源生活, 却缺乏理性的思考, 更没有自己的思想。追根究底, 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 头脑一片空白, 不知道写什么, 根本无从下手。

二、无从下手的原因

学生写作文时无从下手, 主要源于体验的缺乏。

1.理性成长经验的缺乏。一方面, 农村中学生生活比较单纯。大多数学生是住宿在学校的, 生活是比较单纯枯燥的。每天是三点一线的生活, 教室、寝室、食堂;接触的人也有限, 除了老师就是同学。和城市的学生相比, 假期生活也比较单一, 没有外出旅游, 没有参观博物馆, 没有看过话剧, 没有参加各种兴趣班。另一方面, 农村中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思考。因为每天生活的单调, 重复。所以, 生活当中的很多细节, 学生们视而不见, 没能及时记录下来, 更没有理性的思考。因此, 农村中学生缺乏理性成长经验。

2.动人情感体验的缺乏。一方面, 农村中学生, 生活环境单纯, 很多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缺少关爱, 缺乏直接情感体验。在家里, 没有感受到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主要亲情关爱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而这种关心主要是生活上的。在学校, 农村中学条件有限, 很多都是大班额, 一个班少则六七十人, 多则八九十人, 老师根本无法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 农村的学生条件较差, 意识较落后, 自己很少买经典名著, 导致间接的情感经验的缺乏。

3.愉悦审美体验的缺乏。农村中学生, 由于条件有限, 缺乏愉悦的审美体验。在家里, 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 别说父母带领他们去参观博物馆, 海洋馆, 画展, 去看话剧, 一起阅读名著, 交流读后感;一年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有的连一年一次面都没见到。在学校, 有的农村中学根本就没有美术音乐课, 有也是形同虚设, 有的老师不是专业的, 老师不能带领学生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 不必说欣赏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京剧国画, 更不必说领略到国外的油画戏剧了。由于各方面因素, 导致农村中学生愉悦审美体验的缺乏。

三、应对策略

(一) 要求学生写日记

既然学生缺乏理性成长体验, 那就帮助学生充实体验, 要求学生写日记。生活太丰富了, 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如果把写日记限定在检查言行、总结思想这个框框里, 就太狭窄了, 思想应当活跃一点。如可记以下东西:

第一, 记自己的身体发育变化的情况。如身高、体重、胸围、视力等的变化, 从中可以看到自己身体成长。比如二三岁时照片中的自己形象与现在的自己镜子中的相貌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 记自己的学习变化的情况。如当天所学知识, 什么地方懂了, 什么地方还不懂。这样, 可以巩固和加深记忆, 可看出自己掌握知识的变化与规律。也可以记课外看到的知识和心得。包括好的电影电视节目内容及想法。

第三, 记自己生活及家庭的变化。每个家庭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新添了彩电或手机, 旧的自行车卖给旧货收购站, 或者来了一位外地客人等等, 都可以写。通过对自己生活中点滴小事的记录及家庭发生变化的记录, 长大以后可以从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看到社会的部分变化及规律。

第四, 记自己的所见所闻。除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外, 一天当中所见所闻很多, 选择印象最深, 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记录下来。比如, 在大街上看到了一起车祸, 就可以记下来:什么地点、什么时间、谁和谁、现场如何、结果如何、自己想到了什么, 等。又如, 某条街上新开了一家有点特别的店, 开张的时候很热闹。

第五, 记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变化。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一些思想, 原来没认识到的, 现在认识到了;原来不是这样想的, 现在这样想了。在成长过程中, 每个人在感情上也会发生变化, 原来对某人感觉不大好, 现在好起来了;原来对某件事总是有点烦, 现在感觉不怎么烦了, 而且渐渐喜欢做了。这些, 都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还就某一件事、某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掌握的知识可以发表议论。

(二) 规定经典名著阅读

经典作品犹如一棵棵大树, 繁盛的枝叶过滤着浮躁、平庸、虚无的沙尘, 深茂的根系汲取着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营养。让学生认真阅读经典作品, 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 丰富他们的文学艺术素养, 让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崇高境界, 帮助孩子抵抗丑恶与残暴, 改造贫乏和平庸, 远离虚无和轻浮, 也获得对于古典美、现代美的认识与理解, 从而更好地去提升自我, 创造世界。

首先,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教师可结合古诗教学, 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诗词, 加以拓展, 这样既能帮助理解, 又扩大了古诗词的阅读量, 可谓两全其美。

其次,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无疑成了我们涵养人文的最佳途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语文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 我们看到一长串书名。每一个被这些经典作品滋养过身心的人都会相信, 这些书名的背后, 是一座座宝藏, 藏在其中的宝物融汇了成百上千年的岁月, 依旧熠熠闪光、璀璨夺目。

引导孩子喜欢阅读经典名著, 不是布置读书任务或者宣传阅读经典名著的好处就能做到的, 需要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进行感染与熏陶。一要创设读好书的氛围, 通过和学生的交谈, 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了哪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并加以鼓励, 让他们有一种自豪感、荣誉感。二要让学生感到读书实实在在的好处, 如发现学生在答问或作文中引用了课外阅读的知识, 就要及时表扬, 还可以对读书已成自觉的同学进行隆重的表彰。

(三) 指导学生收集音乐

初中生正值豆蔻年华, 对美的事物充满渴慕, 抓住这个心理特点,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欣赏吸收优美的音乐, 加强音乐对作文的渗透作用。如指导学生完成作文《我的母亲》时, 我带领学生欣赏《烛光里的妈妈》、《懂你》、《母亲》, 美妙的音乐能营造出想像的空间, 学生容易想像到生活中母亲的形象, 教师在稍加指导点拨, 选取一个点来表现母亲, 学生容易进入写作状态, 文思奔涌, 笔端如流。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的感知、体验、思维创造的过程。这些过程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学生要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 通过回忆、联想、再造想象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 达到有话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一份耕耘, 一分收获, 只要我们用心摸索, 就能让优美的思维之花开满课堂, 让农村中学生作文有话可说, 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绽放绚丽的光彩。

摘要:关于作文, 农村的初中生是谈“文”色变, 更是无从下手。这种现状主要源于体验的缺乏, 他们缺乏理性的成长体验、动人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审美体验。因此, 教师可以对症下药, 丰富学生体验:一是要求学生写日记, 迫使他们多点理性思考, 丰富成长体验;二是规定经典名著的阅读, 丰富情感体验;三是指导学生收集欣赏音乐, 丰富审美体验。

关键词:农村初中,缺乏体验,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杜俊英.让音乐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媒介[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1.05:74-77.

农村初中生如何有效积累写作素材 篇5

姚汉立平时可叫他们看报纸,应用好学校广播,老师讲点时事新闻,讲点诸如“感动中国”的故事给学生听。与时俱进,才能做到新!关键得让学生记录积累!

蒙宝丽多读书多看报多听新闻,加上老师平时也多给他们讲讲新闻、趣味故事等等,多少都有点作用的吧。

罗第信平时多点培养学生的生活中的人文素养,多点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多点文章语言丰富性及语句哲理性的训练会好点

对,正如这句话所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洞悉皆文章!

农村留守初中生教育对策思考 篇6

关键词 农村留守初中生 教育问题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24-02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者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的0-17岁的儿童。当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们都大多有代理监护人,并面临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然而代理监护人由于年迈或经济条件受限制等各种原因,无法正常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使得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保障,教育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不止让家长忧心,更让教育者忧心。它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就目前来说,要基本解决我校“留守初中生”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一些家长对自家孩子期望过低,认为孩子将来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由于近些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家长抱有“孩子大了打工也能挣钱”的思想;其次,建议父母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教育能力的人家或者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留一个在家里照顾孩子。孩子是父母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要尽量抽出时间来教育和陪伴孩子,父母俩实在不得不同时外出的情况下,即便外出了,也应该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多与老师联系,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见面谈心,在孩子生日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使孩子有“父母行千里,心中有孩子”的美好感受。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不要再走自己艰辛的路。但最后大部分人的希望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着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情况,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无法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学生”道德教育上的真空。因此,外出务工人员一定不能忘记自己对子女的监护职责,多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和关爱,尽量避免或减少与子女产生亲情上的隔阂。如果是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学生”,可以让其发挥积极的作用: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照顾孩子的生活、倾听孩子的叙述,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原则;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是促进孩子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二、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

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对他们建立个人档案,将留守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记录好,班主任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手册。利用档案,记录好“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和“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主动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三、建立监护人随访制度

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实行学校宏观管理下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微观管理。平时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随时搜集信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他们外出的父母沟通、与他们的临时监管人沟通,使“留守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特别重要的是,家长的电话要随时保持畅通,当老师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通知到父母。学校还应利用假期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向“留守学生”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学校为学生办理校讯通卡,让“留守学生”跟家长保持联系;并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留守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放心的在外务工,学生在校安心的学习;使学校内外对他们的影响产生合力。

四、创建新型的管理机制

动员和接纳“留守学生”在校寄宿,加以有效的监护。缺乏有效家庭监护的“留守学生”大多存在懒惰、行为草率、自由散漫等行为。为了给“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我校将大部分“留守学生”安排在学校寄宿,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群体的爱心,逐步形成勤奋、认真、严谨、进取等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要当好“留守学生”的直接代管责任人,全校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成为“留守学生”的“代管家长”。“代管家长”要定时找“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感情,了解“留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监督“留守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学生”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应该对进步较快的“留守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五、建立“互助小组”

学校可以打破年级、班级界限,以村落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本校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指导开展集体活动,如组织本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活动。

六、加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学生一部分留守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通常是闷在心里或写日记、或不知道该告诉谁。能告诉监护人或学校老师的留守儿童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在家的生活感到不适应,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正面引导,使“留守学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教育“留守学生”遵规守纪,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习惯,同时认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用爱心弥补缺失的亲情,让“留守学生”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学校教师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要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并且使这种教育延伸到课堂以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面对面地沟通,多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指引者,教师一定要多给“留守学生”一点爱心、一丝微笑、一份关注、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声问候……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去善待他们,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

农村初中生厌学原因与对策 篇7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1. 文化的原因。长期以来, 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很少, 农村文化处于贫困化状态。文化的贫困, 强化了农村的落后观念, 催化着与农村建设相错位观念的滋生, 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初中学生辍学, 同时反过来, 这种情况又造成了农村更加贫困的文化, 进而又“催化”着新的辍学学生。这种循环还在恶性地进行着。

2. 观念的原因。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仍停滞在“应试教育”的升学率上, 观念落后、错位是造成初中学生辍学的直接原因。农村教育质量差, 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 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 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 如果“考不上学, 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认个字就行了”“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 早种比晚种强”。

3. 社会发展的原因。伴随打工浪潮, 一部分打工人在外发了财, 将房子搬迁到城镇, 另一部分人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未等孩子毕业, 就进入打工行列。相反, 苦苦在大学发奋学习的兄弟姐妹们, 家里负债累累, 毕业不分配, 为找一体面工作而四处奔波。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农村悄然兴起。

4. 政府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原因。乡镇政府还没有建立大的教育观, 对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认识还不够, 所以对该地区的辍学问题不够重视, 学校成了单打一的控辍责任部门, 也就是说, 依法治教, 政府责任加强的不够;对于辍学家庭没有依法去处罚。

(二) 家庭原因

1. 家长不良的示范作用。家庭成员重名利轻学识观念和行为的错误示范作用, 使中学生感到读书无用, 读书吃亏, 从而对教育价值的判断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 产生厌学情绪。

2. 部分家长的溺爱教育。一部分学生都来自家庭条件优越, 甚至有着雄厚背景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在为孩子提供过于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家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溺爱。有3%同学在心灵深处有这样的看法:反正我的家长有权有势, 现在不努力学习以后都会找一份称心的工作, 所以他们不勤奋刻苦, 不爱思考。另一方面许多家庭为孩子提供了出国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将希望寄托在出国上, 将在校的生活仅仅当作是一个过度, 因此他们对学习不热情, 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

3. 家庭温暖的欠缺。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些家庭环境变得十分恶劣, 如父母离异、分居, 或父母工作不稳定, 或父母兴趣过分广泛而无暇顾及孩子。这在我县严重表现为父母离异, 再婚, 或父母不在身边, 调查显示有41.7%的学生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 而由他们的其他的亲戚代为监护, 短则半年一年, 长则十多年,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学生感受不到亲人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

4. 家长期望过高。现在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 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常把孩子送到民办贵族学校以期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业, 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既不督促也不检查, 任其发展, 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 他们就大发雷霆, 非打即骂, 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绩, 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 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能为力, 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 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三) 学校原因

1. 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相对于社会而言, 有相对的落后性,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虽然实行了新课改, 但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情境。

2. 不能真正 的贯彻素质 教育。升学率、教学成绩还是社会、家长、上级评价学校的主要标准;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依然存在, 学校和教师抓学生成绩就仍不敢有半点放松。上述情形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在“减负”之后没能实质性的减少。许多老师为争优秀还是通过增加作业量来换取成绩、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 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要求的教学方法, 不仅不能提高成绩, 反而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3. 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封闭式的教学有利也有弊, 其弊端在于对外界的信息收集不够快速、及时,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 教师, 这个“传道授业解惑者”未能及时充电,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 仍然按过去的模式, 只顾完成授课计划, 草草了事, 使得学生兴趣索然, 味同嚼蜡, 由是成为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

4. 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学校受场地、设备师资等方方面面的制约, 大型活动开展少, 专业教师缺失, 学生整天封闭在校园里上课, 作业、吃饭、睡觉, 索然无味。考虑到质量和安全, 大部分学校根本不开展活动。好教师、专业教师源源不断的调走, 致使学校课程失调, 教学水平低, 加上教师不注重教学研究课改理念陈旧, 课堂枯燥无味, 严肃呆板;作业铺天盖地, 机械重复。辅导千篇一律, 学生学习缺乏新鲜感, 久而久之便易出现厌学情绪。

(四) 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心理素质 不佳。调查发现, 厌学的学生95%以上存在心理素质不好, 适应能力差的情况, 面对换老师、换学校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 从而焦虑并产生厌学情绪。更换任课老师, 升入高一级的年级和学校, 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 在每一次的更换后, 总有一些学生, 他们很难适应新老师的教课方法、新学校的学习环境, 从而使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备受打击。如果再碰上考试成绩不理想, 就很容易焦虑而产生厌学情绪。

2. 意志薄弱。调查显示, 90%的厌学学生意志薄弱, 抗打击的能力差。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独立和自理能力差, 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 稍遇挫折便没精打采、悲观失望。学习中一旦遇到难题或者考试失利有些学生就畏缩不前、无法接受, 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3. 缺少理想抱负。没有人生目标, 认为知识无用。好多同学是整天上学, 但不知道为什么来上学, 没有既定的奋斗目标, 上学似乎只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 只盼望能早点毕业, 快点离开学校, 结束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再加上他们了解到社会上很多没有多少文化的人照样可以挣大钱, 过得逍遥自在;而有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毕业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所以, 他们认为知识无用, 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应当采取的对策

(一) 正确引导, 认清形势

农民由于知识的局限性, 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有片面性, 这就需要教师的正面引导。针对辍学务工的学生, 我列举了本村和整个富强片一些真实的例子, 从他们从事的工作、环境、安全、待遇、住所等方面和学生进行交流, 同时对照当年同班上大学、中专、高中的学生现实状况, 加以比较。进而凸显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家校联手, 同频共振

为了一切学生和学生的一切。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并致信予家长, 分析得失。其次, 召开家长会, 比如期中考试后的“问题诊断”, 师生家长“会诊治病”。共同寻找学生退步的原因, 家校商讨制定保进步策略。同时开展“班主任周家访”活动, 形成教育合力。

(三) 营造充满活力的校园

首先, 在课堂上教师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语言应生动富有趣味性。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快乐中成长, 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其次, 大力开展各项活动, 开展“唱红歌”、“中华诗文诵读”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和科技竞赛等活动, 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低于1小时, 形成特色大课间和两操活动模式

(四) 明确学习动机, 加强自我教育

学校务必创设浓郁氛围, 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在政治课堂上、校会上、班会上对学生进行人生前途理想教育, 革命教育, 感恩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形成一个比学赶超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激励更多的学生自我鞭策奋发向上的意识。

(五) 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网络

农村初中生厌学内因及对策 篇8

一、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

1. 学习没有动机, 目标不明确

“不懂就学”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什么这些正处于思维发展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放弃了对学习的追求呢?我校地处县城城郊结合部, 多数学生的家庭靠种植茉莉花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学生认为把花拿到花市场卖就有钱了, 学习好不好没关系, 大不了回家种茉莉花。这样, 学生目标不明确, 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不能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

2. 学习没有兴趣

首先, 相对小学生来说, 初中生学习任务重, 学习时间长。我校是一所高完中, 学生人数多, 活动场地有限, 一个星期只能做两次早操 (初中部与高中部轮换) , 学校生活比较单调、乏味,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其次, 班级人数过多, 一个班近七十人, 老师的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三, 学生的兴趣转移。上网、打游戏机、卡通漫画等对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诱惑太大, 很多学生沉迷其中, 忽视了学习, 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3. 学习困难, 失去信心, 很少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 为什么上了中学成绩这么差甚至会厌学呢?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使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到困难, 加上教师和家长期望值过高, 既定的学习目标没能实现, 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需要不断鼓励和被肯定, 特别是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更需要来自学校、老师、家长恰当、真诚、公正的评价。

4. 自制力差, 个性叛逆, 放任自己的行为

相对我县其他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 我校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 加上家中孩子少, 家长宠爱, 不少学生自制力差, 好逸恶劳, 个性叛逆, 老师稍有批评便认为是有意与他过不去, 冲撞老师, 有的甚至对老师污言秽语等。

二、解决厌学内因的对策

1.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经说过,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有了学习的动力, 学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如今“班班通”惠及各校, 老师们应充分利用这种现代教学手段, 结合授课内容和时政热点, 精心制作课件, 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争取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而学习的决心。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 便积极、乐意地去学, 而不会把它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2. 创造成功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只要有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 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他还说过, 学生学习愿望的源泉, 是智力上的不懈努力, 是胜利的欢乐。可见,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多么重要。老师应从学生实际考虑, 合理地设立学习目标, 课堂问题的设置应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 给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设成功或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 使其心里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3. 给学生玩的机会与时间

学校应充分利用所有的活动场地, 尽量拓宽学生课余活动的空间, 适当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如班际篮球、气排球比赛, 拔河、节日游园活动等等, 让那些厌学的学生觉得在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还能玩得痛快。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学校的生活, 觉得学习生活有意思, 进而消除厌学情绪。

农村初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篇9

一.中外教育家对学习习惯养成的诠释

学者培根说:“习惯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并指出“好习惯养成了, 一辈子受益”陶行知先生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 即在实践中养成习惯。吴稷曾先生说过:“教育家为什么一致把养成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呢?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密切联系的, 凡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 方能发挥效力。”张志公先生也说过:“语文应该以知识为先导, 以实践为主体, 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据。”他强调的就是语文学习过程在实践中把“使一切能力化为自身习惯”作为最终目的。

可见, 语文学习的成效无不与实践能力的养成相关, 语文学科教学中,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语文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 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 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语文教育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 仅仅心知其故, 而习惯没有养成, 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由此可知, 让良好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成为习惯, 是语文教学的必须。

那么,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在教学中如何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中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研究, 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一)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 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 兴趣愈多, 则从事弥力, 从事弥力, 则成效愈著”。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会虽苦尤乐, 轻松、自主地学习, 并在自主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只有当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法时, 他才会学得轻松快乐。所以, 在阅读过程中, 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促使他们专心注意, 仔细阅读, 认真思考, 有意识记;可使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 顽强的毅力, 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 兴趣是提升能力的首要条件。

(二) 依托能力, 培养习惯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一般把它分为认知、理解、鉴赏三个要素。笔者认为, 农村初中生还缺少判断性阅读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因此, 阅读能力可分为五个要素: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判断能力和搜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阅读习惯的养成相辅相成。

1. 认读文本的能力。这是阅读

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

首先, 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把静态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动态的声音信息,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创造。他们要扫清认读障碍, 借助工具书把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查清楚, 以便读通文章。在此基础上追求读得流利。接下来, 要有感情的读。一篇文章, 读者只有感悟了作者的情感, 并倾注自我的情感, 才能读出感情来。学生在进行这种创造时, 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其次, 要使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 感知课文。现代阅读学认为, 认识文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借助各种方式的朗读, 可从多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当学生在发表自我建议的同时, 他的能力提升也达到了。

2. 理解文本的能力。

理解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养成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习惯。作家在文中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驱遣词语, 以达到最理想的表达效果。作家还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 在文中的语句总有它自己的特殊用意。所以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品味。二是养成能较敏锐地感悟语言的习惯。语感能力是阅读文本必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换句话说, 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例如, 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到: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 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我用石板一迎, 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大伙笑了, 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 她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狡猾”是个贬义词, 可解作“诡计多端, 不可信任”, 用在这里显然不通, 推敲之下原来是贬义褒用, 应理解为“机警、调皮”的意思。

3. 鉴赏文本的能力。

该能力体现在:一是欣赏文学,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任何一部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作者的思想感情总要通过字里行间展示出来, 阅读作品, 不能静止地、孤立地阅读, 而应把它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来阅读。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了一个个文学形象, 对于这些形象的评价,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三是培养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的韵味, 只有仔细咀嚼方可品味出其中的滋味。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艺术形象, 但有时孔乙己又是一个可爱的形象。请看:有几回, 邻舍孩子听得笑声, 也来赶热闹, 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 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豆, 仍然不散, 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 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文中的“罩”字, 十分传神。是露非露, 正好可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刻画出孔乙己的童心未泯, 展示他的可爱特征。

4. 批判文本的能力。

众所周知, 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学生在阅读文本时, 不仅要吸收文本的精华, 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使学生明白:指出不足不是不尊重作者, 而是与作者平等对话。创新首先需要质疑的精神, 但这种怀疑不是无中生有, 而要以事实为依据。

5. 搜集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为了理解, 而理解的过程则是不断

吸收, 不断内化的过程, 搜集有效信息就是帮助内化。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习惯。图书馆、互联网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现代科技提供了有效的搜集工具。我们既要搜集与文本有关的信息, 又要搜集与文本阅读有关资源。如学习《雷雨》时, 我们不妨让学生搜集介绍曹禺写作背景的文章, 搜集各评论家对《雷雨》的评价, 将这些材料与文本结合起来, 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刻。

(三)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人曾说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 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必须促进课内外的有效衔接。笔者认为, 一是要带领学生直接走进生活, 让学生理解生活, 品味生活, 感悟生活, 语文无处不在, 只要用心, 何时何地都有语文知识。二是要广泛涉猎。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会有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 新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名著推荐与阅读”中一一列出。

吕叔湘大师说过:“教学, 教学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据此, 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固有的学习能力, 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能力初探 篇10

一、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农村初中生不喜欢作文, 惧怕作文, 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让他们完成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结合学生实际选材, 多种形式命题;可以不硬性给学生死定题目、文体、数字, 放开手让学生写作;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营造有趣的写作情境;可以借助电教手段, 激发学生的写作思路等,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 这种成功感的给予可能比小学生更具有激励性, 尤其是对于那些惧怕作文, 却尝不到成功感的学生更为重要。为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重视抓住学生写作中的发光点, 那怕一点儿, 也要给予肯定, 往往这一闪光之处就是学生步入写作殿堂的阶梯。每次作文后, 我不但选择较好的作文当众宣读、讲评, 并在学习园地张贴, 而且我注重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作文中选择一段话或一个优美的词句给予肯定、表扬, 同样加上评语张贴, 供大家欣赏。与此同时, 每学期我都在班上组织学生出版两次手抄报, 要求人手一份, 内容格式不拘, 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人人集作者、编辑、抄写、美工于一身。每次出版后, 都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中有好的文章, 我推荐到校刊发表, 然后在选择一些较优秀的文章向有关报刊投稿。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兴趣是写作教学的起点, 但要是写作教学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不断提高水平, 则需要是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呢?我认为重要的方法是狠抓日记练笔。要求学生天天写, 内容不限, 字数不限, 教师每周抽查一次, 好的一片日记或优美句段照样给予讲评、肯定或张贴, 建立激励机制。这是提高写作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农村初中生一遇到作文课往往觉得无话可说, 究竟原因, 就是缺乏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因此,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累积素材。累积素材有很多的方法, 我在此着重说两点:

1. 生活中累积。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要让学生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让写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对于初中生来说, 单是采用“放羊式”地让他们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如学校组织拔河比赛, 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赛场面上同学们如何兴趣盎然, 选手们如何跃跃欲试, 他们的神态、动作, 包括手上青筋的变化, 各队拉拉队的情境;一场、二场、三场、胜负决定后的场面及个人感受等。教会他们用感官去摄取, 用心灵去伴随, 用大脑去思考。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学会评判、鉴赏人间世态的美丑、善恶。

2. 阅读中累积。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多读些书, 多积累些, 天长日久, 待自己作文的时候便能呼之即出, 信手拈来, 左右逢源。“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但农村初中学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很多中外名著名篇, 所以教师就必须推荐一些短小的课外读物, 并精心指导。如在阅读中怎样做笔记, 记下典型人物或事例, 分类将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立意深刻的句子, 精彩描绘的片段, 精辟而独到的观点记录下来, 教学生在作文时为何参照、引用。

三、借助范文, 掌握技巧

借助范文, 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技巧, 是很必要的。就如学游泳, 有人做示范, 学起来肯定容易得多, 如果没有人做示范, 只从口头说是何如何, 恐怕就难得多。也许有人认为小学生初学作文是需要范文的, 初中生就不必了吧,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各个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 就像中学生、大学生的体育课仍然需要教师示范一样。但如何选择范文,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优秀的名家名篇、语文课中选取一些好文章, 供学生学习、参考是必要的, 但我认为尤其要从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中小学生作文选或本校往届学生的作文选中选取同类的佳作, 最适合学生学习。因为这类文章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思维习惯和生活经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实践中, 我一方面利用精选的范文, 把范文中观察事物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手法、语言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等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另一方面又启发学生重视独立思考, 寻找自己的语言及自己的表达方式, 力求仿写依傍于范文, 又要脱于范文, 在仿写中创新, 实现由“模仿-领悟-创造”的过程。

四、重视批改, 抓好讲评

批改、讲评, 这又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我认为关键主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批改要及时, 尽早进行。老师只管布置作文, 可写完之后一放就是一两个星期是万万不能的。初中学生年龄还不大, 他们的上进心、荣誉感都较强。当他们写完作文后, 正处于期望值高峰期。因此尽快进行讲评, 犹如趁热打铁, 肯定他们的成功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并增强他们信心。同时, 从时间效率上来说, 及时批改也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多“批”“少改”, 让大部分“改”的工作由学生去完成。“批”是发现问题, 学生“改”的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批”得是否准确。“批”一方面要从全篇、某段、某句各处着眼, 指出关键错在哪里, 用具体有见解的语言及符号点明;另一方面是批语, 特别是全篇批语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启发性、鼓励性, 不能尽是一些“狗屁不通”“极错”等语言。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正面鼓励为主, 对作文中错误与不足之处要委婉批评, 并给予引导。作文批改之后, 更重要的工作还是在讲评作文后安排时间引导、督促学生自改或学生互改;三是讲评, 要以教师为主导, 师生共评。讲评不但是针对文章的的评价, 还是教会学生如何修改文章的一种途径。讲评时要选取1~2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 (从材料选材、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有得或有失的文章) , 打印给每位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说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 然后提出修改意见, 老师最后归纳评价。老师的评价仍然应注意艺术性、启发性和鼓励性的。在作文讲评时, 对一些优秀作文、好的文段、优美的语句坚持宣传、表彰, 并将这些内容抄贴于园地, 供大家共赏, 以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供学生学习参考。

五、一题多作, 提高能力

讲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许多老师都会说, 要让学生多写, 加强训练。因此, 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一周一篇作文甚至二篇, 但成效并不大。什么原因?我认为是贪多嚼不烂的缘故。每周一道文题甚至二道文题, 无论从教师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 时间、精力都是不允许的, 应付了事, 学生写了教师没有办法去批改、讲评, 怎能提高?我的实践体会是:每二周一篇作文 (一道题) , 头一周安排写作, 第二周将作文较详细批改之后, 布置学生将原题重写, 完成后再作简要批改, 而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 再来一次重作, 这样收效会大得多。德国哲学家有一句名言“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就是这个道理。

农村初中生作文现状与提高 篇11

关键词:作文;现状;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28-01

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 写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农村教学领域中,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到令人窒息,写作教学重复枯燥,脱离于社会,滞后于时代,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苦恼和负担,乃至步入“闻作生畏”状态,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摧残。导致原因有下面几点:(一)、写作意识差,有强烈的逆反性和恐惧心理;(二)、取材无方,立题无法;(三)语言素材极度 贫乏,用时恨少。为了有效解决难题,试想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一种文章,像讲故事一样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而结尾所揭示的道理又让我们有顿悟之感,觉得生活真的就是这样,平凡小事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但从不被我们注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朱自清的《春》、贾平凹的《风雨》等,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易理解,无形之中让学生能享受课文之美,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当然,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养成走进“免费书吧”的习惯,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深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必定如有神。

二、品味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要求学生把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多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课外体验性活动,如郊游、干具体的家务和农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本期开学不久,那时秋意正浓,我带着本班学生来到校外的田野间和大山脚,呼吸清新的气息,沐浴着暖暖的秋阳,尽情的闻着稻草味及淡淡的秋菊香,枯黄的草儿在丝丝秋风中发出硬硬的沙沙声,顿时让学生们倍感大自然的美好。面对此情此景,我要求学生仔细体味其中滋味,并且要以文字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十二三岁的学生,一旦放手让他们发展,必会迸发秋的丰硕。那一次的作文,全班同学个个好像都成了“小作家”了。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可见,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开动脑筋去努力发现和挖掘的生活“底蕴”,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各显奇才,百花齐放

虽说我班是初一,共有65名学生,历经了小学六年来的说说写写,但是归根结底良莠不齐,个体不一。有约20名同学,从审题到构思组材到润色再到开章结尾,可以说是毫不含糊,一气呵成,这部分同学可以从独创特色方面稍微引导即可。而另外有三十位同学,还是属于搀扶状态,必须一步一步认真讲解,让他们心中慢慢形成轮廓后,才能让其完成作文任务,适时加以个别辅导。大约有15名同学,是属于“局外人士”级别,从心理上有一种抗拒,从组材上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从文章机构布局上说,根本就是天书,平时课文都难得读一读,脑海里没有调词遣句的概念,作文水平基于小学三年级,对于这样的学生只有平时多交流谈心,让其去掉自卑心理,能勇于奋起直追;降低要求,多加表扬,有时采取“临摹法”作文,老师也可发现其质的进步,至少能想办法在学习别人的作文强处。我想,只要肯走,作文路上终将是百鸟争鸣,百花齐放!

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农村初中生 篇12

一、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家庭成因分析

黄桂华在《试论家庭文化的德育价值》中认为:“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心理上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中父母亲的爱和特有的文化氛围是家庭教育的特殊之处。父母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创造着家庭文化并直接影响着子女的道德观念,只是在孩子不同的认知和成长阶段,对从家庭中所获得的语言和行为的信息,做出的反映不同、接受的程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而已。”家庭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自身法治意识水平、教育方式等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形成。

第一,农村家长整日忙于经济,缺乏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相对于城市家庭来说,农村家庭的收入普遍偏低。问卷中的第10题便是对农村家庭年收入的考察,在994份问卷中,未填者22人,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102人,1-3万元的318人,3-5万元291人,5-10万元207人,10万元以上54人,具体比例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Q市的农村父母中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情况并不算多,但是由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年收入集中于1-3万元和3-5万元之间,迫于生活压力,大多数的农村父母起早贪黑地忙于工作,拿不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法治上的教育。在走访期间,有一个学生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叫其父亲来学校,其父来就踢了孩子一脚,班主任让其把手机交给父亲带回家,其父亲说以后再有这种情况老师直接把手机摔了就行。班主任一直在说其父很忙,前后待了大约十五分钟就离开了学校。

第二,农村家庭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与成绩好坏。在与部分农村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三种错误的观念:一种是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持这种态度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就不用管了,父母的任务就是赚足够多的钱来保证正孩子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只要在学校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成绩与思想状况都无所谓。第二种是读书无用论。在Q市的某些乡镇上,很多农村家庭依靠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家致富,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提升,而这部分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却不是很高,因此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上学读书是没有用的,即便上了大学还得面临找工作的难题,与其让孩子好好学习还不如抓紧毕业回家做生意。第三种是功利心导致的过度重视孩子成绩。与第二种观点不同,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受“知识改变命运”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上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学习好的孩子各个方面就都好了。

上述三种观点在Q市的农村家长中普遍存在,如果长此以往便会使农村初中生产生拜金主义、上学无用、学习压力过大等思想,不仅不利于他们法治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农村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农村家长自身法治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比较低,问卷中第6题反映的便是农村初中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情况。994个调查对象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比例中,父亲占到了66.1%,母亲占到了78.2%;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的比例中,父亲占到了30.8%,母亲占18.9%;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中,父亲为1.6%,母亲为1.3%。一个人的法治意识水平虽然不是完全由其文化素质决定,但是如果父母的文化素质不高,便无力对子女进行有效地法治意识引导。在走访中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农村父母存在无视学校秩序,用金钱来解决孩子之间的打闹问题、闯红灯、遇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辱骂学校、辱骂老师等行为。很多农村父母遇到事情时并不会进行理智的思考,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农村初中生的各种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如果长期接受父母的这些不良影响,他们的法治意识培养势必会遭到阻碍。另外,问卷中的第9题是对家庭爱看的电视节目的调查,在994份问卷中,选项中包含法制类节目的家庭仅仅占了19.8%。这就说明,大部分农村家庭对法制类的电视节目不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并意识不到对自身以及子女法治意识的培养。

第四,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不恰当。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纵型。在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中,家长严格管教孩子的行为,家长的话就是最大的权威,要求孩子对家长的言听计从,甚至以武力保证家长自身的绝对权威;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中,家长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对孩子进行保护的同时也注重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管教。家长与孩子之间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在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将孩子视为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对孩子百依百顺,即便孩子做错事也舍不得管教进行管教。走访中发现,Q市的大部分农村家长的教育方式大部分是专制型和放任型,很少一部分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民主型。孩子在上学之前的时间都是在家庭里,家庭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场所,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对于培养孩子的法治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着孩子法治意识与法治行为的养成。

二、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培养中的家庭路径分析

第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更加注重“育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父母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行为。“学校管教,父母管养”、“读书无用论”、“成绩重于一切”这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错误,更不适应于出生于21世纪的农村初中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农村的风貌也大大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不适应于当今时代对农村初中生的要求。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父母只是让孩子得到丰厚的物质、健康的体魄是不够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还有不完善之处,这就需要家庭来发挥作用。当今世界是重视知识、重视技术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如果父母只是重视知识的学习,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学习的机器。因此,培养农村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农村家长们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树立使孩子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育人”是养育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仅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好的成绩,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塑造完善的的人格。因此,只有农村家长树立起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才能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生的法治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提高农村家庭成员的法治意识水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即是身教重于言教。“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仅仅靠说教的教育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对于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教育,农村家长们的日常行为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家长们必须先要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对孩子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然而,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不论是学习法律的渠道、家庭成员的兴趣还是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就必须通过适合自身的方式来提高法治意识水平。首先,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其次,通过收看《今日说法》、《法治中国60分》等法制类节目来培养自身的兴趣;最后,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形成法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以身立教,做好孩子的榜样。

第三,转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法治家庭氛围,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Q市的农村初中生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忙着工作赚钱,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么简单粗暴,要么直接撒手不管。在Q市的农村中,存在着很多隔代教育的家庭,而隔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孩子,即便孩子做错了事情也舍不得批评,长此以往,便会使得孩子是非不分、法治意识缺乏,严重者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在影响因素中提到过的三中教育方式中,最科学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民主法治意识的需要。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要求父母:第一,尊重孩子,及时给与孩子鼓励和表扬,在孩子犯错时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树立孩子的自信;第二,平等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不要一味地强制而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第三,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曾有人说过,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其自主选择的权利,法治意识的培养也会事半功倍。

第四,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积极配合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近年来,为了加强家校联系,不少地方学校联手家长,实施了家长委员会制度,Q市的各个初中也在实施。然而,据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和家长真正地利用好这个制度。在调查的九所农村初中里,只有一所初中设立起了家长委员会。但是对于设立的家长委员会更让人觉得是形同虚设,很少发挥其真正的职能。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事,家长和老师是很少联系。农村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提升靠初中生自己努力是不实际的,家长和学校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除了学校的大力提倡外,更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家长委员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家长委员会不仅可以使广大的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可以保证学生家长对学校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的行使,从而增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要使家长委员会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人员组成;第二,配合学校制定出详细的委员会章程;第三,严格履行章程中的各项规定并接受监督。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要在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的活动中融入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收看法治教育影片、阅读法律书籍、探讨身边的违法犯罪案例、参与村委会的普法宣传等活动。

农村家长大部分觉悟不是太高,即便有那么一两个支持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也难以有效提高农村初中生整体的法治意识。但是,如果大部分家长联系起来,学校与家庭之间达成了共识,让孩子不仅在学校进行法治知识的学习,在家庭中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法治学习的氛围会越来越浓厚,农村初中生的法治意识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崔季.青少年法治意识养成中的家庭因素[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2]杨宗英,刘晓丽.绵阳市中小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研究[J],2015,(9).

[3]柯卫.法治与法治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7,(4).

上一篇:直接金融下一篇: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