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2024-05-14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共11篇)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1

听力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 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加强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听力教学策略和有效途径, 努力提高听力教学效率, 使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针对农村学生接触英语较晚, 小学没上英语课, 更没有英语语言学习氛围, 英语成绩, 尤其是听力, 普遍很差的现状, 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听力水平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培养听的兴趣

笔者认为, 只有当学生有了听的愿望的时候, 他才能专心地去听, 主动、积极地对所听信息进行认知、加工, 因此, 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对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师应精心选择训练材料, 让学生了解多种题材和体裁的语言材料, 并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材料的难度要循序渐进, 使学生对听力持有信心。此外,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唱英语歌曲, 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语言的美。

二、重视语言基础训练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就一定要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第一, 进行英语音标教学, 促使他们了解句子重音、节奏、音的同化、连读等语音及语调知识。第二, 加强对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 同时, 鼓励他们多朗读、背诵和听一些英语名段, 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第三,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 如分类记忆法、字母拼读记忆法和中心词联想记忆法等, 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去有效地记忆单词, 从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第四, 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 了解不同功能的句型和结构, 如问路、指路、就餐、看病、购物、劝告和建议等, 促使他们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与判断。

三、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很多学生在做听力题时出现的错误多, 并不是因为没听懂, 而是因为在做听力题时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 不能够集中注意去听材料。这些都无形降低了他们对信息加工的有效性, 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同步练习册等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同时还要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如用英语组织教学, 成立英语兴趣小组或英语角, 加强他们对英语的适应性, 使他们克服焦虑和畏难情绪,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

四、重视听力技巧的掌握

1. 听前准备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听力训练开始前快速阅读问题和选择项, 促使他们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分析和对比选择项的不同之处, 并学会根据听力问题与选项, 合理地猜测所听内容, 找出所听内容的关键所在, 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在听前集中注意, 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使他们有目的地听录音。

2. 随听随记

在听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听力中所出现的一些数字、地名和人名等, 以便他们回答问题时查用, 对于暂时听不懂的地方, 可边听边在选项的相关处作记号以便稍后再做。同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长期的听力训练中自己摸索一套快速笔记法, 如“∵”表because, “∴”表so, “?”表why等, 这样可以即时抓住信息, 避免漏听。

3. 抓住要点

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 在听的过程中, 没有时间听懂每个词、每句话, 而且个别的词、句不会给理解文章主旨带来太大的困难;在听力训练中, 让他们根据听前准备, 将注意力放在关键词句上, 当遇到生词、连串或含糊不清的语句时, 应适当舍弃, 继续听下面的内容, 或根据录音中所获得的信息以及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进行快速判断和猜测, 从而使他们学会从整个听力对话或段落中理解其大意, 听取重要的信息。

4. 听后总结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 找出难点与不足, 有计划地加强训练。同时, 教师也应在学生完成听力任务后及时了解他们的听力情况, 提供相应指导、训练, 并进行必要的总结。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2

乡镇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乡镇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并且农村小学普遍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因此教师反映用标准课时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目标要求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但由于乡镇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利用频率低,学生的阅读能力远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注重方法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计算机网络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

目前乡镇中学生接触英语材料大都只有课本及练习,英语阅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以文章作为实体而非载体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养成。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初中阶段,阅读能力包括:接受能力,解码能力和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指了解课文提供的事实和创作意图。解码能力:指对课文内容,包括句子﹑词语的理解。创造能力:运用作者提供的知识和观点去解决问题,或在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发表新的看法。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如果不具备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所提供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价和运用,也就谈不上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乡村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方法是:

(一)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二)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三)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四)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五)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尾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二、重视课堂阅读课,通过精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初二学生来说。阅读能力培养的最关键途径是课堂阅读课教学。现就简述阅读课的教学步骤,以此来建议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三、通过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培养的又一途径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目前随着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有关英文的课外读物相当多,但在农村,学生接触的不多且不对口,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选择阅读材料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次序渐进,学生初次脱离课文,阅读课外材料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选得材料太长,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最后将材料速之高阁,不了了之。那么,难度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读物的难易一方面是生词量,另一方面则是句型。要求初二学生过分地扩大词汇量是不现实的,但如能多看些句型变化较多的读物则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好处。所以我认为取材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原则。我向学生推荐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词汇量在100左右,生词率不超过2%,然后逐渐向一些短篇的童话故事系列集过渡。另外,指导学生查字典,极力表扬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学生。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就这样从选材来看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3

一、强化农村初中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对初中生的英语教育, 应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让学生能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的英语语法知识。初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 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要求, 让学生能应用简单的词汇进行对话写作、看图写作等。强化农村初中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首先, 应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词汇、句型和文章。教师应当督促学生背诵单词和经典句型。只有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 才能在写作中有词可写, 有话可说;经典句型的背诵, 也可以帮助学生应用句型造句和写作。如简单句中“主+谓”和“主+谓+宾”等句型的运用。如“I haveanapple.”就是一个“主+谓+宾”句型。另外, 教师还要挑选精彩的课文让学生背诵,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仿照文章中的经典句子和段落进行写作。

其次, 应让学生练习和掌握写作技巧。在记忆大量的词汇、文章之后, 教师可适当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写作技巧, 如首句的写作要点和结尾句的写作重心等, 并让学生每周写一篇英语短文, 从简单的对话写作, 逐步到复杂的记叙文写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

最后, 应让学生学会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写作。由于英语是与汉语差别很大的语言种类, 因此, 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过程中, 会出现将汉语的表述方式带入英语学习和写作中的现象。因此,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转变语言学习的方式, 避免学生将英语学成“中国式英语”。英语具有它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特点, 因此, 教师需让学生熟知英语的表述方式, 可通过英语谚语和名言警句了解英语的特点。如“Agoodbeginningishalf done.” (译文:良好的开 端是成功 的一半。) “Allroads leadtoRome.” (译文:条条大路通罗马。) 等等。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中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我是小花”这句话的表述方式, 在英语中不同的环境表述不同:日常表述为“I’mXiaoHua.”或“MynameisXiao Hua.”打电话时则说“ThisisXiaoHuaspeaking.”教师还可让学生阅读英文儿童读物, 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 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国家的人的思维去学习英语, 达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注重英语作文的批改与讲评

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批改和讲评, 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 教师在注重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 还需顾及学生的心理变化, 应看到学生良好的一面, 在批改和讲评的过程中, 应尽量用鼓励性的语言。教师还需注重批改和讲评的时效性, 在学生写完之后, 便及时地将其批改出来, 综合学生存在的问题, 进行集中的讲评。以免时间过长, 学生淡忘了已写的内容。另外, 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层次不同, 因此, 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 教师可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因为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便是学校, 通常家长不会聘请专业的辅导教师。这样的交流形式, 既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缺点, 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在全班同学面前难堪, 有效地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教师在批改中, 应注重批 改语言的 运用, 可运用“Goodwork!”“Welldone!”“Great!”“Excellent!”“Try yourbest, andyouarethebest!”等鼓励性语句。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并且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信心。讲评中, 重点在于对学生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 教导学生尽量应用简单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进行表达。同时写作过程中, 应灵活地理解题目要求, 避免出现对于题目要求进行生硬翻译的情况, 而应该是根据题目的要求, 应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型和单词进行表达。在此基础上, 尽量地做到语言规范并且文理清晰, 减少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减少复合句的应用, 尽可能地应用简单句。因为句子越长, 产生语法错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 农村学生的语法知识都比较薄弱, 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并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整体内容, 注意词数的控制, 尽量地做到书写美观、工整, 并且层次分明。

三、强化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练习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注重练习, 在英语写作中也是如此。除了学生日常的考试和家庭作业中的写作练习之外, 还应加强学生课余时间和课堂中的写作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可随机选取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话题, 让学生进行准备, 然后将自己准备的内容念出来, 实现由说到写, 再将所写内容进行分享的过程。教师在话题的设置过程中, 应注重导入性语言的应用, 为学生创造出写作情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尽量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 让其开口说。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 可让学生阐述自己喜欢的话题, 或是通过讨论、表演的方式应用英语进行表达。此外, 还可让学生收集英语幽默故事和谚语并学会应用。例如可应用这样的语句:“Showme andImaynotremember;LetmetryandIwillunder- stand.”等。

为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记录下日常有趣的事情, 自己的见闻、感想等。对于日常的写作, 教师可适当地放松要求, 对于文笔和篇幅不要过多地要求, 重在鼓励学生写作、表达。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还可应用写主题作文的形式。教师可在每一周布置一个话题, 让学生进行写作, 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强化训练。目前应用的初中英语教材中, 在每单元结束时, 都有一个话题作文, 教师可结合课本, 合理地安排学生写作。同时因为课本中安排的写作话题大多与本单元的内容相关,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模仿练习, 继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找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尽量地形成学生自己的写作风格。

四、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并培养其良好 写作习惯

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 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写作技能。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注意观察学生写作状态和情感的变化, 尽量地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 让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 同时可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导学生多听英文歌曲, 利用音乐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创造出应用英语交流的环境, 注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可结合课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进行积累。

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 需从学生常犯的错误抓起。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农村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 常犯的错误为句法错误、时态混淆、拼写错误和中文式表达等 (见表1) 。据此,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需明确题目要求, 其次概括出主要内容, 写好初稿后, 应细心地进行检查, 对拼写、语法、人称、时态等进行仔细的检查,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综上所述,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 这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教师须向学生讲述英语词汇的应用、句型格式、英语习惯用法等, 并在实际的练习中让学生对英语写作感兴趣, 让其养成喜欢写作、善于写作的良好习惯。另外, 教师也需要加强学生对课外英语报刊的阅读力度, 扩展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进而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长贵.词块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 2013 (17) .

[2]赵如燕, 李彬元.认知策略运用训练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 2011 (12) .

[3]魏超琼.如何让初中生走出英语写作困境[J].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3 (35) .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4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各种合作与交往更加密切,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技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条件。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叶圣陶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3、改变我区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

我区地处农村,通过对本地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如:在家很少听录音,只靠课堂几分钟;从不大声读单词,只是放在心里默读;只阅读课本内容,不看课外材料;用中文习惯写英语……另外,我区小学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师寥寥无几,导致我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上了初中以后,与城里孩子的发展没有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而且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及为他们创造的学习环境远远比不上城市家庭,相当一部分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同时部分教师唯分数至上,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农村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根本性转变——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同时通过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惑,采取合理对策,培养学生“会学”、“乐学”的习惯,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也体现出本课题的社会价值。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活动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根据外在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3、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的本质内涵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体运用学习策略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在申请本课题之前,我们通过广泛搜集、整理、分析我国目前最前沿的报刊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学外语学法教法研究》、《英语教学策略论》、《英语学习策略》、《基本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等,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虽有研究,但研究对象多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小学生,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论述还是比较零散的、片面的,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更没有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

我们希望在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我区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状况,并针对大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不良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预计在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方面形成系统性的有效策略,从而指导教师有效地教学,并将研究成果在我区及广大农村地区推广。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习惯:是人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是指一个人长期形成的定型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反复练习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是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听、说、读、写习惯为研究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固定下来并为之需要的行为方式。培养策略:是指为了使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形成良好习惯而采取的步骤、方法和途径。

2、途径与目的:

本课题研究将从调查“中学生英语学习习惯”案例中研究总结出具体方法,引领教师积极应用。研究将从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握课标的总体及教学要求,利用个案分析、课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形成对“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新认识,形成有效策略,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要内容:

(1)省级课题内容:

①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②农村初中生不良英语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③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④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B “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C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D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2)子课题内容:

①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现状调查

B 农村初中生英语不良听力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生英语良好听力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学生良好听力方式习惯的研究

b 学生自我良好听力习惯养成的研究

c 学生良好听力习惯评估的研究

d 学生获取听力资源的研究 ②“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分析

B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策略研究 ③ 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B 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英语阅读习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C 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英语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a 良好生词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b 良好难句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c 良好语段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d 良好评价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e 自主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④ 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A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B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与对策研究 C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良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D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研究与实践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行动研究法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典型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完善,归纳整理出有效的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将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辅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分析、整理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我区实际的培养学生良好英语习惯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研究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对来自各方面的数据加以归纳、分析、提炼,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1、筹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1)撰写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培训实验教师,学习英语教学理论,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2)将本课题分别落实在杨桥初中、大龙山初中和花山初中三所学校,各小组分别拟定本组的实验方案。(3)举行开题报告会,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1)2010年12月,各实验班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2010年12月—2010年10月,各实验班按计划进行实验性研究,各课题组之间加强交流、研讨,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的撰写,同时调整策略,进行课题深入研究。

3、深化、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

对实施阶段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撰写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

七、本课题的预期成果

1、《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案例、反思、论文集

3、《农村初中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本课题的组织机构

本课题组聘请安庆市教研室谢余良主任当任本课题的专家顾问,指导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组长:伍玉红

孙明

组员:杨桥初中:吴皖闽、夏云林、刘婵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 大龙山初中:郑文胜、倪红宇、陈家齐、王世宏、李玉霞、戴海燕、王淑萍 花山初中: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长期当任英语教学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其中有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素质高,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一负责人伍玉红:中学高级教师,安庆市外语学会理事,市骨干教师、市教坛新星,荣获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第二负责人孙明: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二十余年,教学成绩突出,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等级奖,并参与主编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三英语教学参考》一书。

另外,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并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2、人员分工

(1)伍玉红负责课题的立项申请、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负责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孙明主持课题组的日常工作,完成阶段性报告的撰写,负责课题组研讨会及研修课的开展,负责课题组各阶段性工作的安排。

(2)吴皖闽、夏云林、刘蝉娟、江满英、潘亚萍、潘玲悦负责听力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3)倪红宇、陈家齐、李玉霞负责“说”的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4)郑文胜、王世宏、戴海燕、王淑萍负责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5)金武、杨新、何明生、唐元山、查海燕负责写作习惯培养策略研究(6)各校联合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论文、个案分析及多媒体课件

3、资料准备(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科研手段

我们有充足的研究实验时间和文献资料;课题负责人高度重视,组织能力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安装了多媒体、农村远程教育网,可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优越条件。

5、经费保障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教科研意识强,都希望通过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将积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资料、多媒体设备和研究经费。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5

关键词 提高 农村初中英语 教学水平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对初学英语者来说形成规范的发音和正确的书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一开始就要训练学生的发音,让学生养成规范发音的习惯。

(一)听正确规范的语音。

听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是说的前提条件。学生听最多的是教师的语音,教师发音的音准、音调甚至音色都极大影响到学生的发音。教师的语音除了正确、规范外,最好是能做到动听、有感染力,让学生有想开口模仿的欲望。要让学生多听地道的英语语音,让学生感受英语的语调、英语的语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发音时注重口形和姿势。

和汉语相比,英语发音开口较大,口腔变化较大。学生初学语音很不习惯,口腔打不开,口形不稳定,导致颤音、跑音、增音或减音,如学生常把thank念成[θりk],写时则成了think;and在句中念成[nd]等。对于初学者,我常让他们吊下巴颏,这能帮助训练两颊腮帮子的肌肉,使口腔容易打开。然后对着镜子学音标。音标可以用汉语名称帮助记忆发音部位和特钲,如元音中一指宽的/e/,两指宽的方音/ /,辅音中的舌齿音,唇齿音等。学生的姿势和呼吸也影响英语的发音。首先要求教师的站姿要标准。其次告诉学生昂首挺胸可以使肺部最大程度舒张开,能容下最多气体,这样在读英语时可以更好地调控音调和节凑。教会学生吸气和送气,使学生的吐字清晰,语音自然,语调流畅。在规范语音的示范下,学生通过训练,能开口说出别人听得懂的英语,才能够参与到交际活动中,英语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大家各说各自的个性英语,无法进行交流,英语学习不仅失去了意义,学生也没有兴趣和自信开口说英语了,英语学习回到传统的哑巴英语学习了。

(三)注意书写规范。

这是语言交际的另一种方式。英语是字母文字,它的书写较圆,没有棱角,学生只要认真就可以写好。英语书写时要注意笔顺正确、布局合理(字母的高矮、胖瘦、间距、斜度等)、书写规范。教师的板书是学生看得最多的书写体,因此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养成规范、工整的书写习惯,就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模仿的平台,对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要书写规范,字体优美。

二、内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包括:形成正确的自我学习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学习意识。

这是学生给我的建议:老师应对我们更严,对不背单词的同学予以惩罚,如放学后留下来或罚抄等。面对着他们的建议,我通常不正面回答而是留下以下的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背单词?2.你有去背吗?背了几个?背不下来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有惩罚,你是为不被惩罚而背的吗?如果没有惩罚,你是否不背?4.如果你今天背不下来,明天、还有后天,你何时能背好?5.一天背多少个才算完成任务?如果你尽力,能背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目的,懂得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讨论知道遇到困难了怎么办,不同学生一定要完成一样的任务吗?学习的态度是不是端正?是不是尽力了?经常和学生一起探讨,让他们自己回答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

(二)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这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学习策略。通过书面材料、讲座、学生座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学习的方法,如上课做笔记的方法,背单词的方法(包括记忆的规律),预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等。2.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活动。如,在指导学生完成预习任务时,教会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课后的注释,练习册的导读内容,练习题及字典等材料进行预习;在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时,教会学生利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和有关背景知识理解不熟悉的词汇和观点等。3.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并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大量的学习活动,完成众多的学习任务的长期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需要师生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三)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

科学的自我评价,能促进学生良好地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为使学生形成科学地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可以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对待评价的态度。

1.评价的内容是多面的,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又评价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还评价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运用。

2.评价的标准可以是自己前一阶段的表现,可以是班中的同学的表现,也可以是老师要求达到的目标。评价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从自身条件出发,既不可盲目求高,打击自信,又不可妄自菲薄,骄傲自满。

3.评价既要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激发兴趣,更要发现其不足,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对待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要体现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扬长避短,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发展,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

三、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上课不能千篇一律。教学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英语,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运用“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苦钻研教学大纲,认真钻透课本,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教学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深讲透,不该讲的不要在课堂上讲,尽量避免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而怎么样讲,这就关系到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而新知识的运用是用旧知识引入,这是以旧引新,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要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善导自学是善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听多说,多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增加课堂教学兴趣及课后自学。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6

一、强化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英语听和说有着很强的联系, 两者相辅相成, 不能分开。简单而言, “说”能够促进“听”, “听”也有助力于“说”。因此, 笔者认为, 提高学生听力首先要强化学生朗读训练,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英语作为初中的主要学科之一, 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很多学生羞于开口。再加上农村初中生英语水平较低, 更是不敢开口, 怕说错了被其他学生笑话。于是, 很多学生选择只看, 不读, 因而也无法体会英语的奥妙。因此, 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 强化学生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用录音机播放磁带, 让学生跟着磁带朗读, 模仿语音、语调。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A中的Unit 2 Colours这一单元的Reading The power of colours这一课时, 教师安排学生听磁带、模仿磁带, 进行有声朗读。学生跟着磁带, 进行朗读, 从发音、词汇, 到串联成句子, 再到语调、语速, 学生慢慢模仿, 逐步体会阅读原文。在这个模仿环节, 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可谓一举两得。当然, 磁带中的听力与考试时的听力会有区别, 为了训练学生适应多种语音、语调, 教师还可以选取课外语音材料。如选取一些有声的英文读物, 可以是英语小故事, 也可以是一些优美的、励志的小文章, 还可以是简单的英文歌曲等。一开始, 让学生以模仿为主, 然后, 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感觉朗读, 力图读出韵味。总之,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英文朗读训练, 让学生敢于“开口”, 从模仿起步, 听说结合, 降低难度, 提高学习实效。

二、渗透背景知识, 奠定学生听的基础

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也是导致学生听力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时, 教师必须渗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奠定学生听的基础。当学生掌握相关背景知识后, 会降低听力心理的焦虑。如在学习牛津英语7A中的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时, 在进行听力训练前, 教师可以渗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本单元的阅读内容主要是Halloween, 教师可以围绕这个话题, 以问题为纽带, 与学生互动。如:When is Halloween eve?What will people do?Will people play games?Will people have a special party?教师利用这些问题, 与学生互动, 在一问一答中, 教师在无形中渗透了文化知识。这比传统的直接陈述背景知识印象会更深刻,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通过互动, 学生了解到有关Halloween的信息, 如庆祝时间、方式、活动等。然后, 教师再利用磁带或者多媒体 (有条件的话) 播放听力原文, 让学生边听边记录。从当堂听力效果来看, 很多学生抓住了原文中的重要信息, 如:have a special party on October 31 st, play a game named“trick or treat”, wear costumes with masks等。在以后的听力训练中, 当学生听到“trick or treat”时, 就可以知道这篇内容很可能与Halloween有关。由此可见,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方面是非常必要的。

三、传授听力技巧,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听不能是盲目地听, 也不能是无技巧地听。农村初中生缺乏一定的听力技巧, 因而在进行听力训练时, 经常中途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听的技巧, 于是形成听力障碍。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传授听力技巧, 全面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A中的Unit 8 Detective stories这一单元的Reading Murder in west town这一课时, 我传授了听力技巧, 帮助学生记录听力信息, 有效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在听力播放之前, 我引导学生抓住五个w, 一个h, 即who, when, where, why, what和how。由于农村初中生英语水平较差, 教师可以设计几个相关题目, 让学生带着题目去听, 抓住信息。我设计的题目有:Who was murdered? (掌握阅读人物) When was the victim murdered? (掌握时间) Where did the murder happen? (掌握地点) What are the clues? (掌握故事信息) 。学生根据问题, 认真听原文内容, 将自己听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然后了解阅读原文。除了抓着关键信息, 教师还可以教学生在听到不懂的信息时, 不要急, 可以跳过, 继续往下听, 争取听明白。在实际听力训练时, 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听力文章, 渗透不同的听力技巧, 最终形成系列化、网络化,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7

1.英语听力方法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初中生来说,英语听力只是简单地运用耳朵听就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在听力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听一句写一句,把听到的内容都写下来呢?诚然这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考验。但是当听力材料中出现数字、地点、人名以及一些比较词的时候,应该运用听力速写技巧,将其记录下来。当前的农村初中生在进行听力的过程中,就不懂采用方法与技巧,往往想把每个单词都拼写完整,往往这样就会导致错过后面更重要的信息,此类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2.初中生语音与词汇方面的问题。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音。要想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首先要扎实语音基础。但是实际现状却是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发音不准确,以至于听不懂和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到发音标准的英语内容,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注意英语单词的发音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都不能正确发音,这样再大的词汇量也无济于事,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来说都于事无补。除此之外,英语词汇量少也是影响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英语听力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生疏的单词,学生就会陷于无措的境地,不知所云,导致对听力信息的理解困难。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初中的教学硬件设施落后,英语课堂效率有待提高;其次,学生生源薄弱,英语基础差;第三,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着“哑巴英语”现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还停留在看懂上,不会听英语,也不会说英语。

3.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时的心理问题。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往往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诉诸于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的话,就会降低英语听力效率,原本听得懂的内容也听不懂了。农村初中生听力的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型的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内容和语速,结果越听越听不懂,越听不懂心理越紧张,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从而造成被动听力的局面。

二、提升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措施

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是一个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个具有深层次综合理解能力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放录音或者听录音,是很难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还需要听说读写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创建一个愉悦、活跃的英语听力环境。虽然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英语课堂教学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死气沉沉。农村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较城市学生来说就偏低,而且如果学生无意继续深造的话,已经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想安稳毕业,谋求一份好工作。因为这个原因,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英语听力变成课堂随机对话课堂,创建新颖、愉悦、活跃的英语课堂听力环境,尊重学生的理解与看法,积极鼓励学生尝试英语听力读写,引导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看法。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就曾经指定一篇听力材料,让学生当堂听,尝试快速写出听到的内容,长此以往的实践证明,这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调整好心理状态,把握听力节奏。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听力习惯是提升英语听力的必然要求。要知道英语听力时一系列复杂心理活动的综合,为了让学生在大考的听力过程中不致于大脑空白,极小程度地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听力水准,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听力氛围,把握听力节奏,防止学生听久了,听多了感到无聊与乏味,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地插播一首英语歌曲作为调剂品。此外,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由浅入深,难易有度,从简单到困难有一个过渡,听力材料的内容选择上要符合初中生的口味哦,要以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为主,英语教师可以上网选择一下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逐步地摆脱初中生对于文字材料的依赖。

3.锻炼学生的听力技巧。英语听力是需要技巧与方法的。相对于那些听力水平高的学生来说,并非他们的英语词汇量有多大,而是掌握一些听力的基本技巧。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审题与应变能力。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英语教师要带领学生去看听力题目,看题干与选项,从题目中预测听力材料的题材与可能的内容。明确需要听的任务,这样带着目的去听听力,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抓住主要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提升听力水平。另外,在英语听力训练的开始阶段,还可以边听边记,对材料中出现的人名、地点、数字等信息及时记录,以便在选择答案时可以参考。

三、提升英语水平具体的训练方法

掌握英语听力的方法与技巧有利于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技巧不能单一进行听,而是要“听说读写”四者齐头并进,将英语听力训练与其他三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听力的水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坚持先听后说、先说后读以及先读后写的教学原则。为此,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听说、听写、听读三个方面的训练。

1.进行听说训练。“听”是对耳朵输入信息,进行加工。“说”是言语表达,将输入到的信息输出来。如果没有输入信息的话,也就没有信息输出。在学生听力听懂的基础之上,英语教师要增加学生说的锻炼与培养,说出来的英语可以增强学生的听力水平,如此让两者相互促进,实现有机结合。对于学生的听说训练包括听后复述以及听音答问,听后解释与辩论等几个方面。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听说训练主要侧重于听后的复述以及听音答问这两个方面,听后复述是指让学生在听后复述听到的句子,而听音答问只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听写训练都要求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句型与语气来确定不同的听力重点,这些重点包括对话话题,双方说话人的身份,说话的话题,说话人的地点,等等。对于带有故事背景的短文听力材料,要搞清楚“五个W一个H”即who、what、where、when、why、how,根据这几点内容捕捉听力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意理解能力。

听音复述侧重于听后的口头表达,针对的听力材料也多是课文段落。根据具体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复述方法,如果听力材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复述的要求就太高了,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听后进行概述文章大意,或者教师设定几个情景问题类似于中考题型,学生听后能清晰回答,就已达到听力训练的要求。此时,英语教师可以写出关键词以便提示,降低概述的难度,此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进行听力教学的时候,学生需要发挥主体性作用,但也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说,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说的过程中,也要自己说,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根据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地总结、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正确地指导学生克服英语语音、词汇等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辅之以听写训练。在听后训练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还要辅之以听写训练,强化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要知道听力不仅仅是需要听的能力,还需要速记的能力,而速记反映着一个人思维的反应灵敏度。在听力进行的过程中,第一遍学生很可能就简单地听到几个单词,等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在逐渐补全,从而准确地完成要求的听力内容。英语教师通过阶段性的听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准确度以及听写速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提高听力水平。

3.必要的听读训练。在训练初中生听力水平的过程中,进行听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所谓的听读训练是让学生在听完一遍听力之后,进行跟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语音、动作以及习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学生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语感揣摩每一个句子,从而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学生如果掌握了英语朗读的技巧,英语的学习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而且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提高语言的领悟能力。

总而言之,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关键还是要依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听力技巧,加强听力训练,力求英语教学情境化,此外还需要加强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提高词汇量,正确发音,让学生能听会说,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听力水平的目的。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就是听、说、读、写。其中听位于起首,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与理解语言信息,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英语语言交际,它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活动中的最基本形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差强人意,怎么帮助学生提升听力水平,提高英语听力的效率,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英语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希望与广大的同行共勉。

关键词:农村初中,听力水平,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尹刚,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小班化英语教学,阅读习惯,培养方法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1. 阅读能力的培养之于英语学习很重要。

“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应该说语言是相通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其实就是‘语+文’,语即口语交际能力,文即写作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阅读积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已从以前的以“双基”为主转到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考试试题中与阅读理解能力有关的分数额占比将近三分之二。看来,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 能力与习惯的关系。

能力与习惯,有着密切关系,亦即:只有在习惯中,才会培养出能力。要成为一种习惯,便得反复练习;而所谓反复练习,指的绝非在同一个水平状态中的反复。在反复练习中,能力会不断累积,潜移默化中逐步成长。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朝一夕的积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能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帮助学生从小学会阅读,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能力培养的关键。

二、农村初中校英语学习的客观环境

1. 教学设施在改善,但效果不显著。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这几年农村中学在硬件上有很大的改观,但新教材量大,任务重,进度要求非常高,加上师资薄弱,这些语音室、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只能作“壁上观”。

2. 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格局在形成,但家庭教育仍缺失。

农村家长素质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围;农村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较多,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前教育现状使部分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

3. 英语基础差,信息相对闭塞,英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

在城市,知识结构、文化层次较高,人的思想比较开明,家长更注重子女的外语学习。各种英语教育形式应运而生,这就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外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农村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有限,学习外语的氛围无法形成。泥土给予农村孩子质朴的同时也赐予他们沉默和害羞,当他们面对这种必须开口说的完全陌生的英语课时,学习氛围沉闷,加上农村的特殊环境,有关英语语言的媒体和信息几乎没有,你很难在这些地方找到有关英语的杂志或报纸,因此他们感觉不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乐趣,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针对以上困境,唉声叹气、自怨自艾于事无补,只能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语言氛围,加强学法指导,大胆创新,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总结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抓住小班化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灵活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三、小班化的契机助推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持续调控,农村学校生源开始减少,尽管农村初中校英语学习的客观环境仍然是一种制约,但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生源减少为小班化教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也为农村小班化教学提供了契机。因为在小班化背景下,英语阅读习惯培养凸显出以下几大优势。

1. 距离缩短,逐项引导。

小班化模式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教学尺寸拿捏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化的情况是:随着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师生、生生互动频繁,关系融洽,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管理,教师更有精力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比如,学过英语的人都很明白,一个人的词汇量的多少可以决定一个人英语能力的高低,那么,对于阅读的基础和重点———词汇的掌握,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1)教会学生使用英汉词典

要求学生人手一本英汉词典。跟学习汉语一样,学生如果会使用词典,那么以后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生词,就会习惯自己解决,逐渐提高阅读效率。

(2)预习中的引领

要求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借助学习工具明确词汇的意义及读音,课堂上进行核对。对于预习中表现好的同学,及时鼓励,形成学生群体中的预习动力。

(3)反复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英语新词汇出现的频率越高,记忆就越深刻。教师可结合生词和单元话题,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特定生词出现频率高的材料,加深学生记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具备对某些高频率词汇的敏感性。

2. 因材施教,分层培养。

小班化模式让阅读教学时达到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目标成为可能。大纲规定:初中生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到50个词,理解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但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训练,此时,小班化模式的高效性就凸显了出来。其高效性表现在:

(1)教学时间上,由于班生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一样大的情况下,学生受益的单位时间增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作个别指导。

(2)教学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室空间相对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辅导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

(3)教学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经过努力在学习上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可以按相对标准把学生分成3组,让他们在不一样的时间内阅读同一篇短文,或在相同时间内阅读3篇难度不一的文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基于各自的水平提高理解能力。

3. 角色参演,其乐融融。

小班化模式能更好地实施角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在一个学生人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角色阅读是比较困难的。英语中有大量的对话练习和短剧,这些教学内容如果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效果就会非常好。学生参与的热情高,非常投入,留下的印象深刻,最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英语教学原则。每位学生得到表演的机会增多,在朗读中养成语言思维,在应用中感受对话的魅力,在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4. 双向互动,教学相长。

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锻炼英语口语能力,营造阅读氛围。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目前农村中学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用语“中英混杂”的大量存在,甚至有的几乎全用汉语教学,这使英语氛围更加稀薄。

英语教学实施小班化,不仅能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密度和频率,而且能增加情感交流的机会,从而大大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情般的关爱和面对面的沟通,创造了更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锻炼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学生学好英语的热情。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小班化教学有条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英语交流,让每个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教师也有时间参与到小组中,及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5. 读写结合,循循善诱。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9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1)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教学设备奇缺。一是农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据调查, 当前农村学校严重缺少英语教师, 许多学校没有英语教师却依然开设英语课程。二是农村英语教师“不专”, 整体水平不高。我县英语科任教师中, 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仅占36.7%, 63.3%的是兼职英语教师。由于大多数农村学校只有一名教师进行英语兼职教学, 在备课和教学时严重缺乏同伴之间的帮教, 教学方法单一。三是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设备奇缺。由于地方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教育经费紧张, 农村学校软硬件支撑不够。

(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 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处于被动状态, 要么是为了应付考试, 要么是教师和家长等所迫。农村较城区客观上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农村学生课外运用英语交际太少, 大多数学生运用英语的场所仅仅在课堂, 在课外他们几乎没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另外, 课程内容编排城市化, 许多东西远离农村学生, 这也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3) 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由于环境、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加上学校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学生来自有着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社会影响的家庭, 因而有着不同的心理个性, 这使得同一个班级的每个同学有着很多的差异, 例如:情感差异、素质差异、智力差异、兴趣差异、认识能力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 使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也阻碍了教育教学的整体进程。

(4) 学生跟老师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一般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四五十人以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有限的上课时间, 老师为赶进度,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跟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 教师只能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 这样不利于了解学生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例如, 在课堂上, 英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不影响进度, 会选择提问学习积极、成绩靠前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上被点到。

二、解决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可能途径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师资是决定农村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 要学好英语, 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一方面, 上级教育部门要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年”和“三评”活动, 实施师德建设行动。健全教师交流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 坚持走“走出去, 请进来”。抓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新教师培训和班主任培训。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严把教师入口关, 着力解决英语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另一方面, 农村各个学校也不要站在原地不动, 而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实际行动, 学校要通过不同渠道, 不断筹集资金来支持英语教师出外培训学习, 引导英语教师加强自学, 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此外, 作为一名乡村英语教师,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 不断加强自身在专业素养和理论素质方面的能力建设, 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 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为更好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素质教育。

(1)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学意识。作为老师, 应该真心实意地热爱和尊重学生。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搞好英语教学, 而不是怨天尤人。鉴于此种情况, 我们应该发挥我们教师肯吃苦的精神, 有条件上好每节课, 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好每节课。对英语学习困难学生或成绩靠后的学生, 我们绝不可以对他们漠视或歧视, 我们应该多鼓励、多辅导, 对他们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

(2) 激发学生兴趣, 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达到“乐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学生, 他们对整个世界、人生还没有完全建立系统的思想, 内心往往比较敏感, 但自尊心很强。因此,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位同学的自尊心,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让学生有更多的努力和进步。

(3) 关注学生情感,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英语教学中, 每个教师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都不相同, 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但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 我们要把每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 尊重他们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情感教育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创设各种情境, 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帮助, 发展合作和团队精神;再次, 要关注性格内向、学习成绩靠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 给他们多提供学习实践机会;最后, 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交流关系。

(4) 优化小组活动, 强化课堂效果。在一个人数较多的班级里, 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 最多也只能跟每一名学生交流一到两次。但是如果将全班学生分到几个小组里, 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 每个组的学生至少有三到四次机会。所以, 在一个四五十人以上的大额班级里, 要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 小组活动是最好的选择。

(5) 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差异教学。我们的教育对象参差不齐, 有复杂的学生来源, 学业水平也参差不齐。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应在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拟定不同的教案, 要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知识, 提高语言能力。对成绩靠后的学生要鼓励他不断进步, 有所追求, 并帮助他们寻找差距的原因和克服的办法。

总之, 农村的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农村的教学条件限制,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和优化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 积极探求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用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和爱心, 坚持不懈地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让学生人人成才, 这是全面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听力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66-0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出发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听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说、读、写三方面技能的发展,为了促使学生这些能力的形成,英语听力已成为中考、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较大的分值。但是在农村中学由于受硬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等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了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

一、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听力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火车头。”只有当学生有了听的愿望的时候,他才能专心地去听,主动、积极地对所听信息进行认知、加工,因此,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对听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听力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上册)Unit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这一听力时,首先,我制造了一个“小事故”,将帽子掉在地上,这时我引出了这个单元的重点句型Could you please pick up my hat? 学生自然明白我的意思,其中一位同学将帽子拾起给我并在其他同学的提示下说,“Certainly”。然后,我又用两种不同的语气让一个同学开关窗户:“Close the window!”、“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我夸张地运用语音、语调,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并不时发出笑声,这代表他们明白了我的意图。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自然愿意听老师的每一句英语,而“听”的实际功效就会呈现出来。我们就可以把哑巴英语转换成交际英语。

二、创设趣味情景,让学生在对话中提高听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营造合理的活动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活动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会话搬上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中,教师创设与语文课程相关的活动作为教学情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听力能力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每节课我都安排课堂五分钟的对话环节,即把课堂前5分钟作为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每天由一对学生上台表演,可以是一个日常会话,也可以是两人合演一个小品。内容不限,可以是打招呼、问路、自我介绍或是上台讲一个小故事。例如,在学生学完初二英语第一学期第六单元Find the right place!后,有两位学生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对话。他们自制路牌,自备服装,要求教室里的一些学生充当hotel,hospital,school,munseum等建筑物。其中一名学生饰演警察,另一名学生饰演游客,模仿书中的对话表演。学生就地取材,道具逼真,表演的微妙微肖。这种真实的语境,真实的演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把自己已学的英语知识活用。

三、采取得当措施,提高学生英汉的转换速度

我们知道要想理解英语的意思,必须先由大脑转化成汉语,有许多学生因为英汉转换速度跟不上,导致听力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既要督促学生记单词并及时检查记忆情况,形成一种习惯,又要着力训练他们的英汉转化速度,这样做才能降低听的难度,有助于树立他们听时的自信心。

例如,对于“Good-bye﹗”和“How are you today?”可能学生都能听懂,甚至都能用英语思维。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此已非常熟悉。对于其它词、日常用语,我们也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他们的熟练程度来提高听力。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记住了每个单元的单词后,我再让学生利用单词表及时复习,一周一次,每个单元重复五、六次。由于单词表的排列方式为左边是英语,右边是汉语,他们可以用手盖住左边快速回忆右边,忆词义,逐个进行,然后左右交换,忆读音,忆写法。随着次数的增加,学生就越来越熟练。这样不但记得牢,还可提高学生英汉的转换速度,及时纠正容易记错的地方,真是一举三得。复习一个单元的单词少则三五分钟,多则七八分钟,花时少但对提高听力却很有效。

四、强化听写训练,使学生提高听音会意能力

听写是我们经常采用且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听与写能力的方法,它既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及词汇的识记程度,又可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应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起始阶段,如初一可以听写单词,到了初二可以听写句子,到了初三可以发展到听写短文,应由易到难,逐步发展。语速、停顿、间歇、语调要恰到好处,不能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而故意放慢、拖长或重复。如果那样,就会失去“听音会意”的训练作用,而成为机械地抄录教师朗读的单词或短语,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要尽量使学生用英语来回答。鼓励他们不要怕错,怕被同学老师取笑。例如,有一次我提问一名女孩子,她很腼腆,因为紧张她根本听不到我在说什么,站在那儿很无助。我建议她用“Pardon?”来回答我,这样就可以要求我在重复刚才的问题。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说“Sorry, I don‵t know.”这样,学生以后在课堂上,如果听不清老师说什么,就都懂得用“Pardon?”,如果自己真的不知道答案的,就要“Sorry, I don‵t know.”来回答。这样积少成多,由易到难,逐步养成说英语的习惯。

培养农村初中英语水平 篇11

一、要打好语音基础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初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发音标准,朗读流畅则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对于这里的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受本地语言——壮话的影响,平舌和翘舌分不清,送气和不送气分不清,学习汉语拼音都还困难,何况是英语呢。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正确对待,帮助学生进行有步骤、有效的语音教学。单词的重音,音标教学按元音和辅音进行分类教,内容包括: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辅音连缀的读音以及成节音的读音。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及本地语言,让学生记下能够使自己方便记的基本音,包括谐音。俗话讲得好:“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教学字母、音素、音标之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拼读规则,包括:重音(单词、句子重音)、意群的读音(连读、失去爆破、弱读与同化)、语调(升调、降调)和节奏,从而增强学生的拼读能力。语音训练结合拼读规则使学生发现拼单词无需死记硬背,语音语调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向学生说明朗读英语的重要性,给学生制定朗读评价机制

初一刚开学,我会告诉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朗读英语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制定朗读评价机制。每开学初,我就设计表格给每个班的小组长,要求会读一个模块的单词就个人加2分;把对话分成三部分,每读完一部分的加3分;把文章分成6部分,每读完一部分就加2分。根据情况,每个组的组长必须都会读单词和对话篇,组员至少会读每个模块的单词,科代表必须会读所有的任务。并做了具体分工:科代表读给老师听,组长读给科代表听,组员读给组长听,组员可以跨组读。老师期中召开组长会议,让组长汇报朗读情况,然后反馈给全班学生听。在期末对于读得好的个人进行奖励,最后还评选出“最佳英语朗读组”。一个学期下来,好生基本上能把所有的对话和文章读熟,而那些能熟读单词,部分对话会读的学生考试得也能够五、六十分,一点都不会读的学生考试只是瞎蒙,得四十分以下。实践证明:朗读英语和英语成绩是成正比的。

三、激发初中学生朗读英语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而教师正是通过激发学生对英语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动力,教和学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追求、一种探索和一种乐趣。对于朗读技能技巧欠缺、又处于考试压力下的农村中学生来说,朗读训练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尤其是语音、语调初期。所以,笔者在朗读训练的各个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找出学生们的兴趣与朗读训练内容的结合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朗读训练方式和内容,如定期开展讲故事、演讲、课本剧等。还可以采用不同的鼓励和激励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有直接感受,全面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以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笔者则采用排演小品剧、演讲比赛的形式来增强学生英语朗读的兴趣等等。如,在2015年春学期,我让所带班级学生排练了《Napoleon and his soldiers》的小品,并让学生在全校的大课间展示中表演,深得全校师生的好评,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当中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采用了小组合作朗读方式,增加学生的朗读机会,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在组建合作小组前,先培养得力的组长,组长必须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每个小组8个学生,组员兼顾优秀生和学困生,还要考虑小组成员的性格。小组合作朗读容易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教师检查和督促。此外,笔者在训练学生朗读时还经常采用游戏和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参与朗读的人数最多、准确率最高等。在这种朗读活动中,学生们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为此他们就主动、积极地请教组员,组员之间也互相鼓励。教师和组长一开始先让学困生读一些简单的句子,给予他们成功感,到后来逐渐给他们增加机会,他们的英语朗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提高。

在设计导学案上,我会在每个模块的Unit1和Unit2设计朗读大PK,朗读形式由各个组组长来定,如:可以让组长带组员齐读,也可全组1人读1句。朗读内容就是把对话和文章分为6个任务,由组长抽本组的任务进行朗读展示。朗读后老师进行点评、打分,评选本节课“最佳英语朗读小组”。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五、重视课前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英语学科词汇量增大,语篇增加,并随着年级的递增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中出现了单词复现率不高,记忆困难,语篇不熟悉,话题理解困难,重点词句不上口,运用困难的现象。学生单靠40分钟接触英语往往不够,需要增加朗读英语时间,因此,我校制定了课前读的学习制度。每天每节课的课前3分钟,学生可读单词,可读词组,还可以读文章等待老师来上课,为一节新课的词汇或旧课的复习词汇输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朗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英语教师应该劳抓这条绳索贯穿我们的英语教学。作为从事农村英语教学的教师们,只要我们能用“心”去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相信,农村中学英语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摘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本文从分析农村中学英语朗读教学现状入手,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英语朗读,重要性,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俊华.课程教育与研究.陕西.2015.第13期.

上一篇:多媒体篮球教学下一篇:病区护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