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疗法规

2024-05-11

医生医疗法规(共12篇)

医生医疗法规 篇1

“‘无线关爱’移动眼健康项目运行4个多月来, 我院共筛查儿童308人, 发现视力异常儿童126人, 其中确诊弱视儿童27人。”河北省衡水市二院眼科主任李克芳告诉记者, 通过一项移动医疗的活动, 她所在的单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儿童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在3%至5%, 全国约有1200万儿童患有此病。在贫困地区, 由于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 儿童患有弱视疾病的情况更为严重, 弱视严重影响儿童的发育、学习以及正常的生活, 甚至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

李克芳是一名基层眼科医生, 在工作中, 她发现由于地方偏远和医疗水平受限, 许多农村地区的患病儿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救治。而通过“儿童弱视筛查诊疗助理通系统”, 她们这些基层医生可更好地搜集和分析弱视患儿健康信息, 并提高了乡镇、县和市级医疗工作人员间信息交互效率和及时性的。

在引入该系统后, 李克芳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培训, 已经可以利用相关设备和软件快速为当地少年儿童进行弱视筛查诊疗, 并进行相关眼病的防治。“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医院儿童弱视筛查和诊疗水平, 为医院科学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李克芳告诉记者。

无线通信技术还为她们下乡义诊提供了便利。作为一家区级综合医院, 李克芳会与她的同事们经常开展下乡义诊活动。在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以前, “下乡遇到特殊病例时, 总是先草草地简单记录一下再回来整理, 这样难免会有疏漏, ”李克芳说, “项目实施后, 医生配备了先进的通信设备, 并在手机上安装相应软件系统, 下乡时能够利用手机上的软件系统, 第一时间为患者创建电子病历, 同时也方便了其他病历信息的记录。”

通过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 李克芳和她的同事可以利用移动应用和3G网络, 访问“儿童弱视筛查诊疗助理通系统”, 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患儿基本信息及诊疗过程详细记录创建电子病历, 并为建立儿童眼科健康档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于弱视患儿治疗是一项长期工作, 时间甚至可达数年, 通过这些技术, 还可以方便她们快速地查询病理, 了解患儿的诊疗情况, 并提高随诊效率, 便于系统地为患儿制定治疗及康复方案。

此外, 通过系统中的统计分析, 医院还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弱视儿童基本情况, 为儿童弱视宣传、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并提供眼病常识和眼睛知识平台, “全市各基层医务工作者可以交流、分享临床工作中的经验, 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 李克芳说。

将3G技术和其他无线技术与诊断、监测、理疗以及其他医疗设备相结合, 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护理水平, 并最终给患者带来便利。

医生医疗法规 篇2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学准则,守纪律”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落实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现把2015年来院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在急诊是最容易忽略而最重要的东西。

在过去的半年里,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

思想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廉洁自律主题,从事医疗活动,紧跟国际国内形势,拒绝收受红包、提成,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团结同事,爱岗敬业,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与纠纷。

工作中,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本着“节约、节省、高效”的原则,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在科主任的领导下,业务上秉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学习,勤于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培训和业务专业讲座,及参加医院组织的新的医疗知识、技术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熟练掌握了电子病历、医嘱的书写、输入,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尽可能的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台湾医疗危机消失的医生 篇3

台湾医师已是“犯罪率”极高的高风险行业。今年8月,高雄市冈山区,一位孕妇生产时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坏死。结果家属索赔500万元(新台币,下同)不成后,竟然大动作发动两辆游览车及20辆小轿车,到诊所抗议,由于人数众多,警方还出动近百位警察“封路”维持秩序。背负刑事罪名30岁年轻医师自杀

既然死因是肝的问题,按理说应与妇产科医师无关。自问并无医疗疏失的医师,面对病人家属发动人海战术的“闹事”行为,“救人医师”瞬间变成“杀人犯”,内心所遭受的冲击与委屈,不禁让他萌生“不如归去”之念,从此不愿再当“送子观音”。

这位被围攻的医师其实是高雄市冈山地区最后一家还愿意接生的妇产科诊所,除了他之外,冈山医院仅存的两位妇产科医师,也都被病人告上法院。

一般人以为台湾妇产科医师的减少是因为少子化的关系;事实上,医疗纠纷才是妇产科医师还有其他重症医师,心中不可承受之痛。前几年台北荣总医院因为注射筒未消毒完全,导致无辜病患感染疟疾事件,负责医师虽然最后都获得缓刑,但“杀人犯”的罪名,还是让其中一位住院医师无法释怀,竟然注射剧毒的氯化钾自杀,结束了不到30岁的年轻生命。

有一项数据也很惊人,根据阳明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杨秀仪博士与刘邦扬硕士的调查统计,台湾医师的犯罪率,竟是“世界第一”:平均每38.8天就有一位医师被定罪。他们调查自2000年1月1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台湾地方法院共有312位医师被告,其中80名医师被判有罪,台湾医师的“有罪率”竞高达25.6%;相较美国,百年以来却只有一例医疗刑事案件。

8成纠纷打刑事官司

为什么台湾医师的犯罪率特别高?因为台湾医师技术、医疗质量特别差?还是另有原因?

全球前200大医院中,台湾就入围14家,整体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及德国。可见台湾医疗体系及技术,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

台湾医师被告率全世界第一的原因,台湾大学法律系副教授王皇玉指出,问题出在台湾医疗纠纷案件80%是以“刑事诉讼”方式提出,而其他地区则大多是以“民事诉讼”来处理医疗纠纷案件。

为何台湾病患、家属偏好提出刑事诉讼?难道是坚持一定要医师入狱被关?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黄立解释,真正原因是因为成本低、便利性高。就病患或家属而言,若仅提起民事诉讼,提告人必须聘请律师、担负举证责任,证明医疗行为与病人死伤间有因果关系,且必须缴纳裁判费用,成本较高。

反之,若是改以刑事诉讼提告,其优点为可请求检察官介入,利用公权力帮助搜集证据及强制处分,并造成医师心理压力。且无须缴纳裁判费用,还可以同时在刑事诉讼中请求附带民事赔偿。因此,从病人或家属的角度,自然宁愿采取刑事诉讼,造成医疗纠纷“以刑逼民”的诉讼形态。

真理大学财经法律系副教授吴景钦认为,现行“法律规范”不分医疗过失轻重,一律以“刑法”绳之。他认为:“这才是医师被指为高犯罪行业的原因所在,造成诉讼之累。”

去年,台中县有一位医师,好心帮病人剪趾甲,不小心造成病患甲沟炎而被告。另一名医师紧急“救活”90岁老妇人,但因未先获得家人同意书,他也被告。这就是台湾医疗纠纷不分过失轻重都以刑事论罪的结果。

医生救人先问有无签同意书

台湾医疗纠纷刑事诉讼泛滥的结果是,病患或家属很难得到任何赔偿,医疗人员却饱受诉讼过程折磨,而检察官介入司法纷争,更是造成司法资源浪费。

这就逼得医师遇到危急病人时,第一个反应不再是“救人第一”,而是“签家属同意书”才是最优先。“依法看病”成为医师行医的第一守则。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多数妇产科医师宁愿选择剖腹产,因为风险较低。“救人变杀人”的效应,让医师不敢挑战风险大的手术或医疗行为,纷纷采取“防卫式医疗”。

几年前,台中一位小女孩罹患严重腿部血管瘤导致跛行,必须紧急开刀。由于病情严重,开刀风险极高,连续求诊11位医师都遭拒绝,直到第12位医师才帮她开刀成功。当台湾医师都只敢做一些低风险的小手术,高难度的手术将缺乏足够临床经验知识的累积,如此一来,风险又会增加,医师就更不敢冒险“以身试法”。恶性循环的结果,将造成台湾整体医疗水平的下降。

据杨秀仪的统计发现,最常收到法院传票的医师,几乎全来自外科、妇产科、内科、儿科、急诊等重症科别,而这些科别的医师却是在关键时刻真正拯救生命的人!

重症医师受训时间长、行医难度高,现在连被告率都是最高,难怪台湾医学系学生避之惟恐不及!

医生医疗法规 篇4

1 医务工作者的收入状况分析

1.1 医务人员收入组成情况

目前, 我国医生的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所谓基本工资, 就是根据医生职称等级所享受的国家财拨工资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防保医生迄今为止还没有享受到固定的财政工资) 。所谓绩效工资, 就是在“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下, 医生创收的总收入减去成本, 其余部分按比例发放的浮动工资, 其中包括处方与检查提成、药品回扣等收入在内。由于我国临床医生尤其是农村职称等级较低的临床医生诊费标准过低, 使诊费收入在医生收入里面所占比例很少。

1.2 客观存在的医生收入两极分化

1.2.1 城乡医务人员个人收入的贫富分化。

目前, 我国城市医疗机构与农村医疗机构不正当竞争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绝大部分被城市高等级医院所拥有。由于这些医疗机构居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具备向社会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条件与能力, 由此便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医疗收入。大城市里高等级的大医院, 年收入超过数十亿的不在少数, 一些医生的年薪高达数万元, 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相比, 收入差距巨大。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还处于低收入阶层, 其中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迫于经济压力, 到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打工, 且农村留守人口普遍存在有“小病拖, 大病扛”等不良健康观念, 导致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与老百姓的购买能力, 都还处于相对薄弱状态。同样是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仅凭医疗收入难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 使许多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一直未能摆脱生存危机。一些乡卫生院职工的工资收入远不及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 村级防保医生的处境则更为艰难。目前, 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医生因收入太低, 不得不放弃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从商或外出打工。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力量十分薄弱, 高水平的医生不愿来, 就连低水平的医生也留不住, 造成许多农村地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无人承担, 严重破坏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卫生主管部门虽然针对基层医生技能水平普遍偏低这一现状多次举办培训学习班, 但很多医生却因难以解决生活问题而放弃。我国农村许多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本科学历的毕业生, 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村级卫生站的医务人员既无学历又无执业资格, 仅凭跟师学艺后, 便就地执业。目前, 就是由处于这一医疗水平现状的医疗卫生队伍坚守在农村地区卫生事业的最前沿, 向广大农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内的全科医疗服务, 使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医疗质量问题很难得到保证。

1.2.2 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收入差距。

由于我国城乡均存在中西医收入差距问题, 在利益驱动下, 近年来在西医治疗广泛存在滥用抗生素、激素、大输液以及大处方、药不对症等行业腐败现象的同时, 传统中医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目前, 无论是城市等级医院, 还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 都存在重西医轻中医的突出问题, 使中医技术难以得到提高, 中医药营业份额在整个医疗收入里所占比例日渐萎缩。这对解决“看病贵”与完善医疗服务职能都十分不利。从科学角度来讲, 中西医在临床治疗上各有所长, 如果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都以利益来主导自己的医疗行为, 轻视中医中药, 将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1.2.3 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我国所有医疗机构中,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科室与科室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巨大。如皮肤科、传染科的医生要比内科与手术科医生的个人收入少得多, 其悬殊比例往往成倍数。这一局面不仅导致许多低收入科室的医务人员觉得不公平, 而且也导致了医疗机构科室发展失衡, 有的医院干脆取消了收入少的科室。作为医疗机构来说,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首先应当是服务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引起大家的警觉和关注,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必要平衡, 那么就会出现一些老百姓特别需要的科室因收入少、缺人才而逐渐萎缩。

2 平衡医生收入差距的必要性

医疗卫生行业是需要很大智力投资的特殊行业, 医生也是人们普遍认同的高尚职业, 医生在诊治疾病的每一个环节, 包括诊断记录、诊断结论以及处方用药, 都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因此, 医生所从事的职业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劳动报酬理应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但是, 由于受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只要一提到医生的待遇问题, 社会公众不但反感而且异常敏感, 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医生成为廉价劳动力的普遍希冀, 同时也表现出医生的劳动价值并没有被我国社会充分尊重。这一现状造成了绝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与基层医务人员的生存一直面临严峻挑战, 迫使许多医生在对患者疾病的检查、制定医疗方案以及处方用药各个环节里去想办法。由此所滋生的许多行业腐败现象, 不但严重地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而且对患者疾病的康复以及祖国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消极影响。医生从事的是脑力劳动, 干的是技术活, 就应该挣技术钱, 吃技术饭, 凭技术来体现价值。因此, 医疗卫生改革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医生诊疗服务, 变传统的“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为“以医术养医”做深入研究, 平衡城乡医生的待遇水平, 适当提高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和服务能力十分必要。

3 平衡医生待遇的方法建议

3.1 逐步缩小城乡医生待遇差距, 结束对农村医生的待遇歧视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无论是在卫生投入上还是在医生待遇上, 都应该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这一原则立场。如果不立足于广大农村的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 任何改革措施要想收到良好的卫生业绩, 都将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医生待遇问题上, 应当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 也不管医疗机构等级, 只要是取得了合法执业资格的医生, 都应当按相应职称等级享受到公平的国家待遇。只有在这样的改革思路下, 才有助于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8亿农民的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笔者认为, 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应政策, 对城乡医生巨大的收入差距进行必要调节, 让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的收入由财政工资、诊费与注射等其它医疗服务收费组成, 让其收入水平能够略高于所在地区外出打工农民的平均工资水平[2], 这更有助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改善与发展。要真正将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办成能够充分体现社会公益性与福利性的非营利性机构, 就必须将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尤其是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的网底 (村级卫生站) 与履行基本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村防保医生从目前的生存困境里解脱出来。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 历年来不但工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就是最该得到解决的养老保险、执业保险, 到目前为止也无人问津。这一系列问题应当得到医疗卫生改革决算层的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当然, 要切实解决这些具体问题, 仅靠提高其诊费标准还不行, 还必须得到国家财政的扶持。

3.2 对医生待遇与职称实行浮动管理, 切实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服务的质量是通过医生的临床执业效果来实现的。医生的执业效果如何, 取决于医生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与行业风气。医师的技能是医疗服务的核心价值所在。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就必须对医生的具体执业过程, 包括诊断、处方、售药以及服务效果等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因此, 要切实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只有通过建立处方疗效评估制度来对临床医生的执业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与医生的职称晋升与个人待遇挂钩才是最佳办法。过去, 由于我国医生的职称评定均是只升不降, 有许多医生只要职称到了一定级别, 便安于现状, 满足于优厚的待遇, 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钻研业务与更新知识上, 而是用在打牌、钓鱼、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上, 造成医疗水平与处方疗效日渐下降, 使实际执业水平与职称等级极不相称。患者往往不顾车马劳累, 不顾路途遥远慕名就诊, 但则往往是抱兴而去, 扫兴而归, 意见极大。因此, 通过结合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采取优胜劣汰十分必要。这一措施的核心是医生待遇要随其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发生相应变化。不管城市与农村, 也不管医疗机构的类别, 一律按医生的职称等级确定医生的待遇与诊费标准[3]。通过这一方法, 就可以让每一位患者及每一张处方均有可能影响医生的切身利益, 临床医生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处方疗效这一途径来争取为职称晋升与改善个人待遇创造条件。通过这一方法, 就可以迫使医生在临床执业时拿出最佳状态和最高水平来对待每一位患者, 开好每一张处方, 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处方有效率。这样, 就可以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使政府的卫生投入收到最大程度的投入绩效。

3.3 提高医生诊费标准, 实现以医术养医

要有效遏制开大处方、药不对症等行业腐败现象, 要卓有成效地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 就有必要以规范医生临床诊断操作为前提, 适当提高医生诊费标准, 增加医疗服务透明度, 让患者付明码标价的钱, 以避免因开大处方、药不对症、药价居高不下等而给患者造成隐形的经济损害。也就是说必须变传统的“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为“以医术养医”。从表象来看, 一方面切断医生与医疗机构之间过于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 让医生与医疗机构之间只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彻底杜绝检查提成与处方提成可能给医疗服务质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而另一方面又用提高诊费标准等办法来改善医生的待遇, 仿佛“烧起吃与煮起吃”没有多少区别。其实不然, 传统的“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与以提高医生诊费收入而实现的“以医术养医”, 在这两者之间医生都客观存在一个“趋利动机”问题。但“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中的“趋利动机”会滋生开大处方、药不对症、该不该检查的病医生都会叫患者去检查等许多行业腐败现象, 这种“趋利动机”对广大患者疾病的康复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消极的。然而, 适当提高诊费标准, 将诊费作为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中间所存在的“趋利动机”, 会迫使医生要想增加自己的诊费收入, 就必须通过努力完善自己的执业技能, 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 千方百计提高其处方的有效率, 以稳固和扩展自己的病号来让自己多看病。因此, 这种“趋利动机”, 无论是对患者疾病的康复, 还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都是十分积极的。医生的收入只由财拨工资、诊费以及注射等服务费组成;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由原先纯粹的商业买卖变成医疗机构提供以突出社会公益性为目标的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也由原先的商业利益关系变成医术服务供需关系。只有通过这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彻底缓解老百姓的“看病难”与“看病贵”, 也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医患双赢效果。具体办法: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从根本上杜绝开大处方、重复检查等行业腐败现象, 就很有必要对医务人员收入核算方式和奖金分配方案进行重新调整, 不再将药品收入、检查收入与科室、个人的奖金挂钩, 而是让奖金与病人的满意度与临床疗效状况等反映社会效益的综合指标相结合, 促使医护人员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也只有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才能真正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3.4 规范各类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是平衡医生待遇的又一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 在长期市场经济的作用下,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国有、集体、私营、中外合资的多元化卫生服务格局已经形成。但如何理顺不同形式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职能的设置,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义务的分配等等, 这些都是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必须面对和值得深入研究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不同形式医疗机构之间混乱无序的过度竞争, 将农村卫生搞得非常被动。如乡镇与农村个体诊所、城市医药公司延伸到各乡镇的连锁药店, 从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站分流了的大批病员, 却没有履行好防疫、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义务。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但将主要精力放在治病、卖药、赚钱上, 而且为了笼络病人, 还从事一些不合法的诊疗活动, 想出各式各样办法对农村公共卫生机构进行不断的挤压与包围, 对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 令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雪上加霜。因此, 平衡医生待遇, 还需要对各类医疗机构的职责分工与执业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

参考文献

[1]陈益高.建好卫生站.村医有作为.中国卫生杂志, 2008;1.

[2]陈益高.建好卫生站.村医有作为.中国卫生杂志, 2008;1.

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培训考核试卷 篇5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

1、肺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涂阴患者 B.涂阳患者 C.培阳患者 D.结核性胸膜炎

2、结核病患者规范化治疗方案有()

A.2HRZE/4HR B.3HRZE/4HR C.3HRZE/6HRE D.2HRZES/6HRE。

3、初诊患者应查几份痰标本()A.1份 B.2份 C.3份 D.4份

4、结核杆菌生物学特性有()

A.需氧性 B.生长迅速 C.变异性 D.致病性

5、结核菌传播途径有()

A.呼吸道 B.血液传播 C.消化道 D.垂直传播

6、结核病治疗一线抗结核药品有()A、H B.R C.F D.Ofx

7、FDC是()

A.板式药 B.散装药 C.固定剂量复合剂 D.注射剂

8、患者到村医务室进行随访的方式属于()

A.门诊随访 B.家庭随访 C.电话随访 D.面对面随访

9、肺结核可疑症状有()

A.咳嗽咳痰 B.低热盗汗 C.恶心纳差 D.胸痛消瘦

10、医务人员定期访视患者,家属每日监督患者服药,其督导服药方式应属于()A.医生督导 B.家属督导 C.自服药 D.其他

11、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可疑者推介对象来源主要有()

A.初中生入学体检 B.老年人体检 C.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 D.糖尿病患者体检

12、结核病患者服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尿液呈现淡红色,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因为()A.服用利福平B.服用异烟肼 C.血尿 D.服用FDC

13、结核病患者随访检查,每月需监测的项目有 A.痰涂片 B.胸片 C.肝功 D.肾功

14、结核病患者第一次入户随访应填写的资料有()

A.随访记录表 B.治疗管理本 C.签约服务协议书 D.落实管理反馈单

15、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规范疗程情况下,乡镇级全疗程应访视几次()A.8次 B.9次 C.10次 D.11次

16、县级通知基层医疗机构追踪的患者包括()

A.大疫情报告未县医院就诊患者 B.超过预约随访时间3天未随访就诊患者 C.新诊断的利福平耐药患者 D.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

17、基层医疗机构每次访视患者应该做的工作包括()A.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B.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培训和健康教育 C.数剩余药品数量 D.对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口头症状筛查

18、针对肺结核患者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分类干预是指()

A.无不良反应,督促继续服药 B.轻微不良反应,基层医生可自主处置

C.轻微不良反应,在县级主管医生指导下处置 D.重度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转诊

19、患者管理过程中,需要向县级进行信息反馈的情况包括()A.第一次入户落实了患者管理时 B.第一次入户2周内未面见患者时 C.患者服药期间因故迁出本地时 D.发生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时 20、结核病患者治疗原则是()

A.早期 B.联合 C.足量 D.规律 E.全程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基层医疗机构结核病防治主要职责都有什么?

《产科男医生》医疗细节不靠谱 篇6

怀孕合并子宫肌瘤会破裂?

剧中情节:孕妇持续腹痛,医生怀疑是子宫肌瘤,说肌瘤破裂会危及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真实情况]“孕妇合并肌瘤,在临床上挺常见的,但我还没听说过肌瘤会破裂的。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温弘医生说,孕妇合并肌瘤在产科算是一种常见病,怀孕时激素变化,肌瘤可能会变大,也有些会出现腹痛,但一般不会有破裂的情况。只需保守治疗即可,一般不需要手术。

中风孕妇能自然分娩?

剧中情节:一位中风孕妇即将临盆,被医生推进手术室,最终在打麻将声音的刺激下顺产。

[真实情况]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徐冬医生说:“这类中风病人,送到医院之后,原则上是快速中止妊娠,进行手术,不太会让她自然分娩。”徐医生说,中风之后肌肉是松弛的,短时间内阴道分娩的条件比较差,顺产的难度比较大。

徒手能摸出胎心频率?

剧中情节:男主角在路上遇到一个姑娘晕倒,手腕搭几下、肚子按一下,马上说“她怀孕了吗?摸不到胎心”。

[真实情况]徐医生说,胎心检测需要借助仪器,如果没有专业胎心仪器,用听诊器或者木质听筒也能够找到胎心,徒手摸胎心是无法实现的。

绝对不用产钳是忠告?

剧中情节:产妇大呼“我绝对不用产钳,我来你们这里就是冲着某位医生的巧手来的”,僵持了几秒,男主角现身,终于没用上产钳。

[真实情况]徐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一年分娩量在一万左右,其中剖宫产5000例左右,剩下的平产中用到产钳的,一年大概有五六百例,平均下来每天会有1~2例。总的来说还是很安全的。

温医生告诉记者,平产本身也会挤压产道,所以很难把颅内出血的情况归咎于产钳。“产钳对胎儿造成的伤害,最常见的是印子,就像夏天睡席子睡出来的印子一样,一般1~2天就会退;还有可能是轻微的皮肤擦伤,也没什么问题。”

打碳酸氢钠生男孩?

剧中情节:剧中,产科男医生董思贤的岳母带着邻居婆媳二人到医院。原来,邻居大婶希望自己的儿媳生个男孩,拜托董思贤的岳母,要求给儿媳打一针碳酸氢钠,借此将身体转变成碱性体质来增大生男娃的概率。

[真实情况]医生告诉记者:“在民间确实一直存在这样的认识:碱性体质容易生男孩,但这完全是个误区,没有科学依据。临床上,我们使用碳酸氢钠大多是为了抢救酸中毒的病人。正常人打了之后,会破坏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严重的话会导致碱中毒,陷入昏迷。想怀孕还没怀的也不能打,孕前3个月就不能乱用药了!”

医生医疗法规 篇7

一、医疗剧大热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患关系渐渐成为时事关注的焦点。医疗是人们除了衣食住行之外最为关注的事。它是对广大消费者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个行业的窥探。此前, 关于这个行业的展示是匮乏的。即使有新闻对医疗事件的报道, 但那也只是就新闻事件来进行定性报道, 而不能形成相对完整的行业或者医生的媒介形象。随着技术的提高, 家庭伦理剧, 青春都市剧的大批量生产, 观众对此有所倦怠。另一方面, 由于行业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 以及行业透明度越来越高, 医疗剧的编写拍摄难度降低, 利于医疗剧的制作。而医疗剧恰好描述的是处于医疗环境中的人物情感以及价值观, 体现出浓重的现代都市气息。这种与都市剧的嫁接使得医疗剧在缓解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同时满足了观众窥探欲。它以一种“奇观化”的方式, 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因此以医生职业为卖点的另类都市题材电视剧便成为满足多种需求有机融合的产物。故事发生的场景集中于医院, 讨论行业制度、医患关系, 而故事冲突、人物矛盾则关注当下的热点话题。

媒体行业对于医生群体的关注由来已久, 新闻行业对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但是新闻行业对医患纠纷的报道通过罗列大量的事实将患者的不满加深, 不并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而这种不和谐实质上受到损害的还是患者本身。而电视剧通过营造一种理想化的医患关系, 潜移默化的让观众认同这种理想关系存在的现实可能性。而电视剧中的医生形象具有现实人的情感烦恼, 更具包容性。由此电视剧中的医生形象的舆论导向作用优于新闻报道中定性化的医生形象。

就医生的形象构建来说, 电视剧中的医生形象表达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 医生形象更容易让人接受。这让医患双方都在剧中找到慰藉。同时, 电视剧能针对医疗群体做一个详细而有所偏重的刻画, 突出医疗群体的形象。这种多角度展示医疗行业的方式, 加强了观众对医疗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 这样的展示, 实际上是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医疗环境, 以此接受这个虚拟环境中的理想医生形象, 理想化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在虚拟互动中得到价值观、道德观的满足, 以此使用于现实生活。“艺术的根本作用是抵达心灵, 制造精神幻觉补偿现实生活经验中的情感缺陷。正是这些带有强烈伦理特征的“镜像式”人物, 实现了观者心理上对生活的道德期待和满足。”从技巧层面来说, 最新的医疗剧大多采用影视明星的作为包装, 影视剧中的医生形象的将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优质的医生形象以及理想的医患关系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由此影视剧中的医生媒介形象的传播效果更好, 传播效率更高。

二、影视剧中医生媒介形象变迁

中国医疗题材电视剧虽然发展缓慢, 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有中医的包治百病发展而来。后受到美国《急诊室的故事》的影响, 在叙事上开始关注整个医疗群体, 并融入一些都市列元素, 让影片更具时代气息。叙事方式上越加趋向于现实主义。从2006年的《无限生机》到2014年的《妇产科男医生》医生形象变得都市化, 青春化。而2011年的《心术》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心术》之前, 医生形象较为片面, 标签化。《心术》之后, 医生形象更贴近都市年轻一代, 更富于变化。剧作叙事也愈发富有张力。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视觉艺术, 表现社会主导文化价值。当下的行业剧中, 展现某种职业人员的魅力除了专业技术, 更具有传播价值的是表现主人公的价值观取向。这种价值观取向常通过主人公爱情的选择, 友情的选择, 或者在职场中的做法, 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来表现。这种价值观取向往往是编导吸取社会主流文化价值改编而成。这种价值观和观众的价值观相契合, 观众从中获得认同感。“电视剧营造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而人们实际生活子啊一个现实世界, 受众在观看电视时, 会在文本的虚拟世界和生活的现实世界中不停的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并非一定是自觉、直接的行为, 但是受众的确会依据现实生活, 对电视剧文本的叙事理念和意识形态做出评价。另一方面, 剧中所展示的生活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理解现实的参照”。由此, 这种价值观的展现成为塑造人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剧中职业人员的魅力在现实主义理想化人格的包装之下, 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充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说, 表现从业人员的方式不仅仅是从展现其职业技术上来说, 还从其人际关系, 家庭, 友情, 事业, 爱情以及价值观展现的角度来表现。这种复杂包装下的职业形象更贴近观众的生活。观众的接受度也更高, 传播力度更强。

可以看出, 《心术》中的刘晨曦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在生活上家庭和睦, 还能在内心中坚持某种信念, 坚持医学理想。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是非常理想化的, 也很多社会中的男性所希望的。而张嘉译所扮演的角色常常都具有这样的人格特质, 以及社会形象。这样的人物内心有隐忍有理想, 能维护自己的理想。但是又精通职场经营的手腕和技巧, 他们处处小心谨慎, 认真维系着他们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张嘉译在《悬崖》中饰演的周乙, 以及在《借枪》中饰演的熊阔海都有着这样的人格原型。而张嘉译在《蜗居》饰演的宋思明是江州市长秘书, 在江州市算得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职场上为人处世圆滑。他内心城府极深, 可以轻易的掌控他人。可以算得上是这种人格原型在能实现的最成功的人生价值。而这种人格原型也是众多男性心中的理想形象。对于男性观众来说这种人格特质是极具理想化的。

三、关注都市职业女性

女性主义之声日益高涨的今天, 女性越加注重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工作岗位上都积极谋求一种和男人同等的地位, 谋求话语权 , 影视剧也将目光投向了女性形象的塑造 . 在叙事上受女性主义影响, 主张情绪的变化或者人物感情的变化为推动, 去除宏大的叙事背景, 去除社会规训。主要针对女性受众。

这些女性人物的设置侧重于表现社会中女性的角色以及地位。而其中大多女性会受到生理或者家庭的牵制而无法和男性取得同等的地位。或者无法在事业和家庭中获得平衡, 若得事业必有损家庭, 若服务于家庭则在事业上就不尽如人意。的确, 现实社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 但是也不乏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性。银幕中的女性形象都有家庭和生理因素的牵绊, 而永远无法在工作中获得和男性同样的地位。即使得到了, 也会失去家庭。剧中人物对其“女强人”的价值判断也不太认可。这在社会中是一种现实情况, 电视作为大众文化, 本质上就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个折射。但是, 大众文化所营造的拟态现实也继而干扰着大众的判断, 如此循环往复。早期女性主义批评对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及边缘被动地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批评。她们发现刻画女性形象的5种等级, 这些等级从低到高把女性刻画为:“1. 头脑简单无知的装饰;2. 身处在传统妇女的角色定位中;3.‘在两种位置’。即传统和非传统之间, 但明显更具传统特征;4.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与男性平等;5. 刻板模式之外的个体。” (引用 [ 英 ]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 阎嘉译, 第218页, 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 ) 医疗剧中的所有女性医生或者护士都会限于这5种刻板印象之中。

四、当前医疗剧的不足

当前医疗剧成功的构建了诸多理想的医生形象, 也对医疗行业做了一定的展现, 对于受众来说是一种认识上的补白。也表达了兴业人员理想化的医患关系伦理构建。但是他们在表达医患矛盾的时候倾向于从医生的角度。剧中的患者大多都是滑稽的, 不讲理的, 甚至是愚昧的。例如《心术》中, 第一集, 陈平的家属在得知亲人死亡后打骂医生, 并扬言状告医院。而事实上医院这边没有技术上的失误, 而是在手术程序上, 未经家属签字就抢救病人, 矛头直指医疗制度。但是, 这一事件中所表达的病人确实无理, 蛮横的, 这与现实中患者的小心翼翼以及局促感相违背。在观众的接受角度上来说, 这样的情况观众难以认同, 甚至会产生对电视剧的质疑, 反感。

国内当下的医疗剧, 看似一个新的题材, 但是无论是在叙事还是冲突的构造上, 革新意义都不大。但他把医生做为一种宣传媒介 , 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医疗行业 , 又是在国产电视剧继抗战、婆媳、官场斗争等题材之后开发的新领域。

在医患矛盾突出的背景下, 医疗剧大热有着其必然性。医疗剧对于医生群体的刻画, 以及医疗行业的描述适应了受众文化消费的注意力。而影视媒介中所展现的医生群体, 医疗行业带有的主流意识形态, 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虚拟的理想化医患伦理关系。由于其在影视明星、热点话题、新潮的价值观取向的包装下, 受众在全然了解这种理想化的医患关系是虚假的情况下, 也能和剧作传达的价值观念达成和解。《心术》在关注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的同时兼顾了时下热点话题。对于医疗行业的描述对观众来说补足了知识上的空缺。但是, 目前的医疗剧的发展趋向越来越留于表面, 仅仅将医疗行业作为一个噱头, 描述的中心倾向于职场斗争, 爱情观念, 等等都市流行话题。削弱了医疗剧营造的医生媒介形象的传播力度。这样的转变或许是制作难度, 或者编写难度甚至是审查制度造成的。这样一种流于表面的创作思路不会仅仅局限于医疗行业剧, 这种创作态度就整个电视剧行业来说是有传染性的。这样的影视作品更无法满足观众对于行业剧“奇观”式的猎取。因此, 创作者应该提高本身的素养, 突破影视剧在结构和叙事上陈旧模式, 让中国的医疗剧获得新的发展。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华纳公司的《急诊室的故事》播出之后, 医疗电视剧开始风靡全球, 备受人们的喜爱。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都以《急诊室的故事》为蓝本, 拍摄了大量的医疗剧, 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制作模式。但在中国大陆医疗剧发展缓慢, 产量偏低, 并且迟迟没有形成自己的制作模式。但是, 自《心术》后, 国内医疗剧产量增多, 同时制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医疗剧制作模式。2014年多部医疗剧先后在荧屏热播, 银幕中的医生形象也变得越发的都市化。

医生医疗法规 篇8

1 典型案例

案例1患儿男, 13岁。因左上侧切牙畸形并在邻位有一形态相似的多生牙而就诊。X线检查示侧切牙畸形加邻牙多生。当天接诊医生建议拔除多生牙, 家长说考虑一下。第二天换了一个医生接诊, 因临床经验不足, 把畸形牙与多生牙一块儿拔除, 引起纠纷。

案例2患者女, 45岁。因龋齿要求拔除右上第二磨牙。接诊医生检查见右上第一磨牙残冠、第二磨牙残根, 于是将右上磨牙全部拔除, 引起纠纷。

案例3患者女, 38岁。因拔一颗左下磨牙, 患者反复诉“左侧半个头痛, 左侧颞颌关节疼痛”。反复到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 没有结果。患者认为疼痛因拔牙所致, 引起纠纷。

案例4患者女, 65岁。因左下第一磨牙牙髓炎,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根管治疗, 半年后诉左下唇仍麻木、无知觉。反复到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 被诊断为麻醉后遗症。

案例5患者女, 51岁。因食物嵌塞而就诊于某个体诊所。接诊医生给予上下全口烤瓷固定修复。修复后患者诉无法嚼碎食物,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案例6患者女, 49岁。右下龋齿补牙, 手术过程中, 有二次颞颌关节脱位, 医生让患者靠墙坐在地上复位。患者在半年后诉右侧颞颌关节疼痛、右侧半个头痛, 多次去上海、杭州大医院诊治, 无果。

案例1至4都以医疗机构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解、适当经济补偿解决。案例5由消费者协会调解, 适当经济补偿解决。案例6提请地、省两级医疗事故鉴定, 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 分析

案例1与2都是误拔牙齿, 手术时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认定构成四级医疗事故。案例3与4因为在上级医疗机构多次诊治无法明确诊断, 这对于基层牙科医生来说是医疗技术水平所限和临床经验不足, 无法解决情有可原, 体现医患沟通不到位。案例5由于个体医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淡薄合理设计理念, 有过度医疗之嫌, 造成患者不满意。案例6因医生操作不尽合理, 使患者总体感觉医疗不当所致。

3 讨论

3.1 基层牙科医生易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之处

(1)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是规模小、科室设置不全, 对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某些方面的规定, 基层医疗机构根本无法做到。如某些突发病例基层牙科医生无法有效抢救而发生意外, 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2) 由于基层牙科医生技术力量相对较弱, 且平常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与慢性病为主, 医生容易形成经验主义, 而不注意仔细观察、辨证分析病情及其细微变化, 这样就容易误诊或延误患者及时治疗。

3.2 基层牙科医生易产生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重视医疗文件的书写及管理, 病历书写潦草、随意涂改。对一些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环节记录不全, 甚至个别案例无任何记录, 不严格执行首诊负责、疑难病例会诊、讨论等各项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病历开放制度, 将病历作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 业务科室病历缺损、涂改等直接影响到病历在法律上的证明效力。基层牙防卫生机构很可能仅仅因为一份病历问题, 而输掉一场本不该输的医疗官司[2]。 (2) 法律意识薄弱。在临床工作中, 不按照诊疗常规操作, 常会出现无诊疗记录、无手术记录、无检查报告单的“三无”现象, 导致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因缺乏重要举证材料而陷于被动局面。 (3) 技术水平不高, 忽视“三基”培训。部分医生临床基础理论薄弱, 专业知识匮乏, 知识面及思维狭窄, 临床经验缺乏, 对临床上疑难杂症不能很好的鉴别以致漏诊误诊;技术不熟练基本功不扎实, 造成对患者身体的损伤。 (4) 医疗告知不当。医生交代病情不及时、不充分, 未能用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没有详细地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没有向患者告知可能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估计不足, 不能详细说明与告知;意外情况须改变治疗方案时, 没有告知患者, 致使患者一旦没有得到预想的治疗效果, 就会以剥夺患者知情权为由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3 基层牙科医生防范医疗纠纷的基本措施

(1) 全面提高基层牙科医生的法制观念, 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信法开展医疗活动。依法严格准入, 医生执业必须取得相应资格才能上岗。 (2) 提高业务素质及服务质量, 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所在。 (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只有提高医务人员医德水平和责任心, 才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是防范医疗事故最基本的措施。严格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涉及诊疗活动很多环节。下医嘱、处方或治疗时, 应坚持三查七对;用药前要询问过敏史, 尤其是使用毒麻药品时更要反复核对。严格执行首诊负责、三级检诊、会诊等制度, 可以大大减少误诊、漏诊等。 (5) 健全病历管理制度。病历是医务人员对医疗活动的真实、全面、客观的文字记录, 是医疗举证的法律依据, 又是进行医疗鉴定和调解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平时应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可减少医疗纠纷。 (6) 加强医患沟通, 详细向患者说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告知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价格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始手术。 (7) 加强医护质量监控, 重点是对工作流程的质量监督, 监督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执行法律法规、诊疗操作常规、职业道德情况等, 并对医务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 明确各科室及人员的具体职责, 落实事故防范的具体措施, 减少医疗过失的危害后果。

综上, 笔者认为基层牙科医生的医疗纠纷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王传益, 李博.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466-649.

医生医疗法规 篇9

1 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执行者

为人们提供迅速、准确、有效、安全地服务措施, 及时解决不同疾病的痛苦是全科医生的重要责任。其主要工作是开展常见急诊、意外伤害的抢救处置工作, 为人们的基本做好快速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家庭急救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而全科医疗站需要制定24小时的应诊体制, 以无时不刻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地诊治工作, 维护居民的日常健康;还需要做好信息化处理工作来建立社区救助的医疗网络。

2 医疗卫生资源作用的行驶者

全科医疗服务在社区服务网络和卫生服务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来发挥出医疗保健资源的作用, 并且积极调动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科医生的作用, 使医患之间维持良好的关系。全科医生对于全科医疗团队是极为关键的领导因素, 能够维护好资源利用和质量管理有关的工作, 并且发挥出很强的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来显现出医疗卫生资源带来的巨大好处。全科医生能够在诊疗中对治疗成本进行控制, 以避免病人承受过大的经济压力, 让现有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其与医疗保险机构之间保持联系。

3 社区居民疾病预防的提供者

全科医生对个人、家庭及整个社区健康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 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针对各种疾病做好宣传工作, 以促使人们采取预防措施。全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好群体健康工作, 实施疾病预防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的预测, 开展健康教育, 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定期预防接种, 对传染病调查管理, 参与社区卫生监督等等。这样建立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与不同疾病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全科医生能够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有关疾病结合, 提供科学的临床预防服务, 这对于全科医生是很关键的服务内容。

4 群众个体安全的维护者

全科医生是社区中的个人、家庭健康保证的重要维护者, 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的医疗服务, 肩负着为社区、家庭和个人的三级预防任务, 能够对三级预防措施的进行合理的协调。全科医生在面对一些常见疾病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维角度展开研究、诊断、治疗。尤其是当前社会慢性病的防治任务变得格外重要, 对于伤害较大的慢性疾病需要积极建立起社区防治管理与监控网络, 对一些常见病情做好预防、控制、处理, 在病情严重时能够及时诊断处理。

5 家庭与人群保健的影响者

全科医生除行使自身的医疗责任外, 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健康维护者的角色, 管理着社区居民的健康卫生。并且结合家庭动力学、周期理论等, 探讨家庭、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给个体健康及疾病带来在影响, 并利用有效的沟通技术进行交流, 向家庭提供保健指导和心理卫生咨询。全科医生对患者人生全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围产期保健到临终关怀, 都把工作重点投向了儿童、妇女、老年、残疾、精神疾患等不同的群体。执行优生优育、母婴保健、计划免疫、母乳喂养的引导工作;向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生活方面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预防网络, 加强对精神病患者 (非急性发病期) 的家庭控制与管理指导, 在家属、社区和单位的配合下, 做好必要的心理、生活和职业康复, 降低复发率;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 延长“健康寿命”, 防治老年病是全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实施分级 (接老年人年龄与生活自理能力分级) 管理, 提供包括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生活护理等上门服务, 在一些试点地区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 发展照顾医学的承担者

对于患者而言, 治愈和照顾属于不同的概念。当前医学治疗将治愈作为主要目的, 对于难以治愈的疾病则放弃了对患者的治疗与看护, 使得病人的身心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在对症处理方面也没有给予重视。而全科医生能够在社区医院积极采用照顾医学, 以现代医学取代传统的医学治疗, 完成为慢性病人消除病痛的目的, 并对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进行分析。根据生命周期坚持着“生命准备、生命保护、生命质量”为中心发展照顾医学的责任, 这些都需要全科医生来完成的。

摘要:社区医疗服务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全科医生在整个保健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生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后, 工作于基层阶段的临床医生, 能够给病人及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 且服务过程中治疗效果好, 经济消耗少, 是大众群体都能接受的。本文重点探讨了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全科医生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光圆.全科医学概论[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6.

医生医疗法规 篇10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是社区卫生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的深化和发展。2011年4月, 上海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在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周家桥卫生中心”) 成立。通过工作室这一服务载体的实践探索,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显然重塑和优化了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本文将对“家庭医生工作室”这一新兴服务模式的制度含义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5年起, 以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引领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改革, 抓住了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益性问题”这一症结, 并围绕着社区卫生公益性实施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 为国家新医改找到了重要突破口。2006年, 国务院召开社区卫生工作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方向、基本原则和执行框架。2010年下半年开始, 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 先后提出“家庭医生”服务的概念。2011年国发[2011]23号文《国务院关于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从全科医生制度顶层设计上描绘了全科医生制度的蓝图。

2005年底, 作为上海市首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长宁区, 率先创新推广全科服务团队模式, 并推行家庭签约制服务, 但当时的服务基础、人才队伍、政策环境尚不能完全支持签约制服务;上海徐汇、闵行、青浦、金山等区也从2007年起开始从不同角度探索“责任制医生”的健康管理模式;2008年,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区内试点居委责任制医生健康管理模式探索;2009年, 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纳入区卫生局重点工作, 并制定《长宁区家庭健康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 在全区试点探索;2010年8月10日, 在“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上,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首次提出上海将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11年, 上海配合国家新医改方案, 试点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试点家庭医生制就是其中一项, 全市有10个区县参与试点工作。

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上海市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社区卫生机构之一, 早在2008年下半年, 在全科服务团队模式基础上, 开始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工作模式试点, 并于2009年6月在中心全面试点。目前, 中心家庭医生18名, 分别承担19个居委会的家庭医生制服务。2011年4月, 成立全市首个家庭医生工作室——“陈华工作室”。

在上海尤其是长宁区,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内涵深化的方向和共识, 国家对全科医生制度的设计更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正当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探索热火朝天地进行时, 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提出了“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概念, 并迅速得到了政府、舆论的响应, 业内的关注以及居民的认同。那么,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成立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是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还是一种暂时性的炒作手段?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历程及家庭医生工作室成立的背景上进行分析。

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需要服务载体来适应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社区卫生发展和全科理念深入实践的产物。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起步较晚, 大体经历了以功能转型为主的框架建设期、以公益性改革为主的体制机制改革期、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主的内涵发展期等三个时期, 而在三个不同时期, 卫生服务的载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框架建设期期, 地段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及企业医院等逐步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并逐渐成立了“三科一室”的工作模式, 即医疗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及办公室。然而, 这仅仅是功能定位的调整, 这些医疗机构的主要服务载体并未发生变化, 仍然是内科、外科等专科。

(一) 在体制机制改革期, 社区卫生逐渐引入全科理念, 提出“六位一体”的服务理念

然而在当时, 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全科医生, 只能通过组建全科服务团队, 即由若干经过短期全科岗位培训后的专科医生和若干名公共卫生人员、社区护士组成全科服务团队, 通过知识的整合及专业的互补来达到服务的整合, 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来的专科医生转为全科医生后, 而客观上却没有真正涵义上的全科医生的矛盾。全科服务团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诊室等载体,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随着社区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 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不断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 社区卫生服务人群的不断扩大,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 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水平不断提高, 全科服务团队“医”“防”分家、专业化分工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 “六位”难以真正“一体”。“防”“治”分工也局限了全科团队服务效率与服务效果的发挥, 全科医生往往除了家庭病床、出诊等医疗服务外, 较少参与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 例如, 管理慢性病患者的是社区的预防保健人员, 给慢性病患者诊疗开药的是社区全科医生, 即浪费了人力资源, 又降低了服务效率。这也促使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发展期。据此, 周家桥卫生中心率先试点实施全科医生居委责任制管理, 明确一个家庭医生负责1个居委, 2500~3500服务人口, 从而促进全科医生下沉社区, 探索居委责任制医生 (家庭医生雏形) 工作模式, 家庭医生承担责任居委所在的慢性病患者、离休干部、早期归侨、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管理对象的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 并参与居委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 落实防治结合的一体化管理。

随着居委责任制医生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家庭医生制服务概念的提出, 居委责任制的全科医生开始逐步向职业化的全科医生过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特点是以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基础, 以健康为核心, 以需求为导向, 以就近服务为原则, 为居民提供防治结合又具个性化的卫生服务。而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 而且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居民的需求导向则是希望家庭医生能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契约式服务关系的延续;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也必然是因人而异、具有个性化的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就近原则也局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的发挥。这种新的服务特点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服务载体与其相适应。“家庭医生工作室”的提出, 既具有创新性, 又为家庭医生制服务寻找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载体。

(二) 家庭医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标杆效应来带动

上海各个试点区实施家庭医生制的做法固然不一, 即使是长宁区, 虽然较早试点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 但由于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也主要通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试点、各自探索的方式实践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而传统服务模式根深蒂固, 且各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不一、服务理念不一、试点探索的侧重点不一。英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科医生制度上的经验, 是我们学习和参照的标杆。结合我国的实际, 家庭医生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 始终没有一个标杆和统一的规范。

在经济领域, “标杆效应”是指某个经济组织或者公司、集团, 在当地区域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 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活动, 树立了一个“标杆”的形象, 并且相应地带动了区域周围的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同样, 家庭医生制服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也需要树立一个“标杆”形象, 相应带动整体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发展。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最早试点家庭医生制的单位, 在家庭医生人才队伍配置上基本齐备, 19个居委配备了18名家庭医生;经过几年的实践, 也基本实现了家庭医生慢性病防治一体的服务模式, 且服务成效显著, 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但18名家庭医生也仍然存在着服务理念理解不一、服务能力高低不一、服务方法各有千秋, 亟须建立典型、树立标杆、统一模式。周家桥卫生中心选择了工作卓有成效、服务敬业热情、居民认可满意的家庭医生陈华作为典型, 在中心为她提供独立的服务空间, 建立服务支持团队, 通过陈华医生的服务来总结和规范中心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 “陈华工作室”应运而生。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探索中一个崭新的名词, 巧妙区别了家庭医生服务与以往服务模式的不同;而家庭医生陈华更是借助工作室, 充分诠释了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与方法, 树立了家庭医生服务的标杆。

三、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界定与制度实践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 形式多种多样, 大部分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许多工作室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愿望、利益等而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室的规模一般不大, 成员间的利益平等, 大部分无职位之分, 有些工作室有室长职位统领所有人员, 各自负责各自应做的事。大部分工作室的事务可由成员一起讨论、决定。 (1)

结合实际, 我们初步给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定义是:在公益性的原则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物理空间为家庭医生搭建的服务性平台, 是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一种载体, 是社区居民可以寻求家庭医生服务的一种实体。家庭医生是工作室对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主体, 辅以助手 (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 和社区志愿者,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资源、卫生纵向资源和社区资源的支撑, 主要为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从而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区和谐。

(一) 对家庭医生工作室的理解

首先, 工作室与诊室的区别。传统的全科诊室, 全科医生主要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的诊治及双向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而在工作室, 家庭医生除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外, 还要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 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陈华工作室正式开设以来的半年内 (5~11月) , 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外, 提供咨询指导类服务1450人次, 其中热线电话咨询208人次、现场咨询1242人次;按照咨询指导内容细分, 就医指导681人次, 用药指导473人次, 营养指导212人次, 心理疏导52人次, 其他服务32人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陈华工作室已完全超出传统诊室的功能。

其次, 工作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区别。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的延伸, 是方便社区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及全科服务团队工作的场所之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一般有全科诊室、康复室、健康教育室、健康咨询室等内设区域, 并配备有相应的设施设备, 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形式, 服务人员主要由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组成, 包括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等。而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进一步提供社区居民就近服务的一种载体, 也需要物理空间的支撑, 但相对服务站硬件要求没有那么高, 从硬件的角度仅需要有家庭医生独立的服务空间和相应的基本服务设备即可;工作室是家庭医生的主要服务场所之一, 工作室其他服务人员的组成可以包括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生及社区志愿者等, 他们的职责是辅助家庭医生工作的开展。

最后, 工作室与私人诊所的区别。国外的家庭医生是以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作为一种服务载体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 私人诊所或联合诊所是独立法人。而家庭医生工作室是以政府的公益性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平台设立的, 是为适应家庭医生制服务特点、推进家庭医生制工作成立的, 非独立法人的, 且所提供的卫生服务都是以政府主导、公益性服务为原则。因此, 两者的基本性质、政策制度背景都是不同的。

(二) 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的制度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 家庭医生工作室通过实名制、实体形态以及制度规范建设等,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职业化和务实化程度, 从而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

1. 以实名工作室推进家庭医生的职业化

职业化,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 “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 职业化分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 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笔者认为, 家庭医生的职业化, 也必须具备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这三个基本要素。

在周家桥卫生中心陈华医生实名成立了陈华工作室。之所以首先为陈华医生成立工作室, 是因为陈华医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在家庭医生服务上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职业技能上, 陈华医生取得了全科副主任医师的资质, 并取得了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咨询师的岗位资格证书;在职业道德上, 陈华医生敬业精神及良好的医德是得到充分认可的;在职业意识上, 陈华医生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机会和力量, 与社区居民建立服务关系, 发现和想方设法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作为家庭医生的职业目标就是, 为建立契约式关系的固定有限人群提供长期的健康服务。

2. 以实体工作室实现家庭医生服务的务实化

家庭医生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家庭医生不可能像专科医生或过去全科医生那样仅在门诊坐诊, 还要在社区、居委甚至居民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 固定的服务场所, 是社区居民寻找家庭医生、感受家庭医生服务的需要。

在周家桥卫生中心, 陈华工作室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实体化的工作室平台, 让家庭医生制服务成为一个居民能看得见、寻得到的实体, 为家庭医生就近服务提供了空间载体, 能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家庭医生制服务与以往服务的不同。

虽然在物理空间上, 工作室与诊室并无实质性区别。但工作室的命名, 使它区别了诊室, 使得“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具可操作化。1977年,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 (Engel) 首先提出, 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他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 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 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 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然而, 传统的诊室模式, 尤其是社区诊室中, 一些社区医生几乎成了成了“开药机器”, 更无从谈起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了。陈华医生是由原先的外科医生通过全科岗位培训, 而后通过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岗位培训逐渐转岗为全科医生的。过去在中心门诊, 陈华医生主要是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开展诊疗服务及双向转诊服务。原先中心在二楼还保留了陈华医生的全科诊室, 但随着工作室的运行, 全科诊室的功能也逐步转移到工作室内, 并逐渐取代了原先的全科诊室。陈华工作室成立以后, 在工作室内陈华医生除了常规诊疗服务 (全科门诊、双向转诊) 之外, 还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营养咨询、用药指导、心理疏导和慢性病门诊预约等服务 (见表1数据) , 工作室的性质也决定了在一般诊疗服务过程中与居民沟通交流的时间增多了。家庭医生真正从单纯的门诊医生转变为提供“社会-心理-生理”综合服务的全科医生。

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规范与提升

通过陈华工作室的运行实践, 我们总结了家庭医生“13533”工作方法, 作为经验和服务方法在家庭医生中进行推广, 即坚持“1”个中心, 依靠“3”个协同, 提供“5”类服务, 建立“3”种关系, 达到“3”个效果。

(一) 坚持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

每当有社区居民到陈华工作室寻求服务时, 陈医生都会借着看病的间隙, 询问病人及家中成员的一些基本情况, 遇到第一次服务的居民还会顺便询问其住址、联系电话、过去的疾病史、家中老人身体状况等, 掌握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健康状况, 以便为建立服务关系的社区居民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工作方法的核心就是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中心, 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二) 依靠中心资源、区域卫生资源和社区资源“3”个协同

第一个协同是与全科团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家庭医生制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 家庭医生的工作必须依托全科服务团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软硬件支持与协同。陈华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项目在运行过程中, 中心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以项目组成员的形式为陈华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撑, 为陈华工作室配备了专职护士, 保证陈华医生的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个协同是与二、三级医院和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的技术服务协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社区全科医疗都必须要与大医院专科相对接, 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 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与二、三级医院协同, 才能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了与华东医院 (三级综合医院) 、仁济医院 (三级综合医院) 、第九人民医院 (创面远程会诊) 、儿童医院 (三级专科医院) 以及同仁医院等区属二级医院、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协同服务关系, 在双向转诊、技术服务方面为家庭医生提供了支持, 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也增强了家庭医生的底气。在中心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陈华医生会借助“321协同服务”平台, 向同仁、华东等二、三级医院的专家请教, 然后将正确的答案反馈给病人, 让病人满意。在病人服务上有处理不了的情况, 卫生纵向资源更是成为陈华医生的强大技术支撑。

第三个协同是与社区协同。家庭医生的工作是服务社区, 同时也是依托社区的。因此, 家庭医生的工作仅仅靠全科团队、中心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 必须紧紧依靠社区, 包括街道、居委和社区志愿者等社区资源的支持, 同时卫生服务也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和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社区协同是家庭医生制服务必须依靠的力量。周家桥卫生中心通过居委会卫生主任例会制度、社区志愿者制度为家庭医生搭建了社区协同平台, 为家庭医生在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作为家庭医生, 陈华的服务始终围绕“社区居民的健康”这一核心。为了尽快掌握辖区居民的健康信息, 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陈华主动与居委会联系, 参加他们组织的各类活动, 如楼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端午重阳中秋等活动等,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居民, 同时向他们介绍一些防病保健知识。每周利用三天固定工作日以及双休日, 深入社区动态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 进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宣传, 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同时, 居委会有处理不了的情况, 也会联系陈华医生共同解决。

(三) 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

家庭医生不同于以往社区门诊医生的关键是通过提供预约式、互动式、跟踪式、关怀式、监测式服务, 根据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卫生服务, 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

1. 关怀式服务

关怀式服务意味着对患者尽可能地提供贴心和便利的服务。陈华医生正是通过关怀式服务, 建立了与社区居民的服务关系。当然, 家庭医生关怀式服务不仅仅关心的是居民的生理健康, 还应了解关心社区居民的心理因素、病人所处的环境 (自然、社会和家庭因素) 等。有时候家庭医生在心理上的必要疏导和生活上的必要关怀, 会在为居民的健康服务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关怀式服务可以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感情, 巩固医患之间的关系。

2. 跟踪式服务

跟踪式服务即在与患者建立服务关系后, 定期上门随访,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信息是家庭医生实施健康管理、提供连续性健康服务的基础。跟踪式服务让陈华医生能及时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变化, 切实做到“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如今卫生信息化已经实现了区域整合, 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 家庭医生还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 及时了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及近期诊疗信息, 实现对居民健康状况的长期跟踪。

3. 监测式服务

现阶段, 慢性病患者一直是家庭医生的重点服务对象。家庭医生通过门诊、服务站、上门或电话随访的方式, 长期监测慢性病患者重要指标变化情况, 一旦控制不良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种类或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 从而减少和延缓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命质量。

4. 预约式服务

陈华在春天花园居委较早地开展预约式服务, 且成效明显。目前, 中心每个家庭医生都对自己管辖居委的慢性病患者、离休老干部、归侨、残疾人等重点对象实施预约式服务。通过预约式服务, 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 引导了就诊的有序性, 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目前, 陈华医生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对象的门诊预约率分别达到64%、81%。

5. 互动式服务

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取向都有不同, 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爱好, 服务中的互动式交流是加深彼此了解、掌握需求一种方法。家庭医生主动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也是互动式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参与活动, 家庭医生可以获取居民健康需求, 引导居民自我管理、同伴教育和健康促进。

(四) 建立“3”种关系

所谓“3”种关系, 即与社区居民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与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伙伴”关系、与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社区卫生及全科医生代理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 医患关系通常是长期的无限次的重复博弈关系。在这种长期关系中, 全科医生对于患者的病史、社会背景、价值观以及偏好等有更多的了解。 (2) 这就是家庭医生制服务不同于二、三级医院的医患关系。

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化, 其重要目的是引导居民社区首诊, 引导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问题。家庭医生就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距离优势、价格优势、全科优势和服务优势, 通过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反复过程, 与社区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从而引导居民下沉, 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过程。

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服务模式, 关注、关心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健康, 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服务模式容易让彼此建立起一种“伙伴式”的服务关系。一旦建立了这种“伙伴式”服务关系, 社区居民依从性将大大提高。从健康促进“知、信、行”三个阶段来说, 家庭医生的健康干预会比较容易改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

通过3年的努力, 陈华与社区居民建立了长期的健康伙伴关系。目前, 与陈华医生建立重点服务关系的居民达500余人, 慢性病管理对象从3年前的20余人, 增加到目前的300余人, 居民满意度也逐年上升至99.7%。家庭医生服务资源的有限性, 也决定了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其大部分服务资源主要用于社区中的重点人群或弱势群体, 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长期卧床患者等。因此, 家庭医生需建立与这些重点人群的重点服务关系。

陈华医生虽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但她也有自己管理的责任居委, 她的工作室也主要服务于她所负责的居委为主的周家桥社区居民。作为春天花园居委的家庭医生, 陈华必须掌握居委的人口基本信息以及各类重点服务人群基本信息, 以便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春天花园居委总户数1120户 (常住户数820户, 租客300户) , 总人数约3800人;目前, 已经与陈华医生签约的 (或建立服务关系的) 家庭总数有421户, 约占常住总户数的51.3%;而重点服务对象总数为512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 通过居委责任制管理后, 重点管理对象尤其是慢性病管理情况产生的变化, 管理对象数、管理率及预约率都有大幅提高。

(五) 达到“3”个效果

首先, 体现健康促进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 促进居民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提高健康素养, 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其次, 体现和谐医患关系的效果。通过家庭医生制服务, 为居民提供便捷的、连续的、有价值的卫生服务, 并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伙伴式”的服务关系, 逐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后, 体现了政府服务意识的效果。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 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种形式, 最终是要通过服务, 让老百姓满意, 从而让政府满意。

五、结论与讨论

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建立是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一种探索和补充, 为家庭医生制服务提供了一个载体, 陈华工作室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围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开展, 工作室内部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 实体化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服务载体

实体化的服务平台更易被老百姓接受, 看得见、寻得到, 便于社区居民找到家庭医生。因此, 全科服务团队才会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实体化服务平台, 家庭医生制服务才会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但由于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配置还难以为每个家庭医生提供独立的工作室场所。因此, 实体化的家庭医生工作室也可以借助多种场所、多种形式, 可以在中心, 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甚至居委会活动场所;可以是1个家庭医生的工作室, 也可以是2个或几个家庭医生的联合工作室, 还可以有公共卫生医生、社区护士及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到家庭医生工作室的工作。

同时, 家庭医生工作室也不限于实体, 还可以通过设立热线电话、开通微博、博客、社区网站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的载体, 作为工作室服务的补充和外延。

(二) 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服务机制

家庭医生在工作室或诊室等固定场所每周有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 能够充分利用场所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固定的场所服务也会影响家庭医生服务的下沉, 从而脱离社区基础。因此, 合理时间、空间分配是确保家庭医生完成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除了固定的场所和服务时间外, 家庭医生可以根据服务需要, 在居民家庭、社区、服务站及中心机动调整, 灵活掌握, 重点服务和管理好辖区签约居民。

(三) 群体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个防个治的服务平台。家庭医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即时掌握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变化, 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制定诊疗方案。同时, 在社区居委通过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参与指导、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 对社区居民开展群体性的卫生服务指导和干预;还可以通过健康档案信息等掌握居委整体人群的健康状况, 分析发现人群的健康问题, 从而采取适合居委人群的健康干预措施。

(四) 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服务方法

防治一体化服务是家庭医生制服务内涵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保证。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载体, 打破了传统诊室的工作模式, 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心理-生理”的综合健康服务, 不仅要从社会角度、心理角度及生理角度观察人的适应能力, 更要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角度落实医疗与预防相结合服务方法。只有防治结合, 彻底打破过去“医”“防”两条线分开的服务方法, 家庭医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全程管理, 才能真正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工作室[z].http://baike.baidu.com/view/4570.htm.

[2]姜红玲.从医生费用控制视角谈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方向——基于英国全科医生制度的经济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6) .

[3]张平, 吴文娟.通往公众健康之路——解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长宁模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张平.长宁的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组织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丁香园:挟医生以动医疗 篇11

内容压抑得令人窒息。

大多数人都会在残酷的病魔前变得痛苦,丧失健康、尊严,甚至生命。人们往往并不懂得如何去预防、去治疗,只好把自己的疾病和命运全部交给医生。

无论现实给了医生群体怎样的肯定和争议,在包括患者、医院、药企要素在内的医疗体系中,医生处于中心位置。他们拥有救死扶伤的能力,有让医院竞争力崛起的本事,也有让药企业务起起落落的手段。

接下来,谈的是一个与医生群体相关的商业模式养成。

为医生人群而生

2014年7月,腾讯拿了7000万美元注资丁香园,此后关于移动医疗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产业,终于轮到医疗领域了。线上诊断、智能医疗、医生自由执业……各种超前的话题被炒作起来了。

不要只关注丁香园的互联网商业表象,而忽视它作为医学服务机构的伦理。2006年之前,丁香园曾经为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两个身份而犹豫。公益机构一度最适合丁香园的滥觞与气质。

创建于2000年7月,丁香园最初只是一个检索医学文献的小网站,目的是方便从事医学、药学研究的人寻找资料,学习交流。2002年5月,丁香园又转型为一个医药专业的BBS论坛,会员在上面或交流学习心得,或讨论话题,或发下工作牢骚。那时候,丁香园的会员“大约有五六千人。虽然不能和公众论坛比,但和业内的一些网站比较,参与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创始人李天天说。

慢慢地,丁香园的人气越来越旺,信息也越来越多。很多高手把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写了出来,各种知识理念在碰撞中不断分享。丁香园也会组织一些黏性活动,比如“写书”任务,一种致力于用户分享而非商业出版的会员学习活动。经过讨论,版主在社区内发布一个任务,写一本某个领域前沿研究的书。这本书会通过“众包”的形式,让热心的用户认领相关的内容,群策群力。

所有人为所有人——这是丁香园创办的初心。写书目的并不在于公开出版,而是将该书发送给社区内的医生免费阅读。写作者会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其他医生则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2007年,丁香园注册了公司,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为与之相匹配,丁香园论坛的内容开始变得更为丰富和专业。各种前沿技术咨询、中外科研文章编译、专业期刊交流都空前活跃起来。

到现在,丁香园有一个数十人的内容编辑团队,其中不乏医学和药学专业的硕士。而且,丁香园已组织过1100多场专家讲座、32万多个病历讨论、80余本中文医疗专业图书、16本英文医疗期刊,还有大量手术视频可以供医生群体学习。

除了提升用户专业水准,丁香园还愿意为医生群体摇旗呐喊,尤其是在敏感问题出现的时候。还记得2007年的“茶水验尿”事件吗?有人拿茶水当尿液进行化验,把医生和医院逼到了一个很难堪的角落里。后来,是丁香园带头在全国各大医院主动进行“茶水检验”,最终还了医生群体一个公平。

针对这些年频发的医闹、医院暴力伤医事件,丁香园都做了积极回应,甚至还出过《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这样的文档。一次又一次,丁香园扭转着医生们所处的被动局面,为他们争取应有的尊重和权益。

通过丁香园,一名医生可以找到各种文献资料、视频资料,认识其他医生并交流病例,订购医疗耗材、查询药品、接受前沿的业务培训,还可以找到各种帮助以及“职业的归属感”。

丁香园用这些吸引了超过400万用户。这其中包括约200万名经过认证的医生,而国内医生总数也不过是270万人。出于对丁香园的认同,很多丁香园的用户变成了丁香园的员工。比如如今丁香园的总裁张进,副总裁周树忠。张进曾是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周树忠从事过多年的医药研发,而李天天则是肿瘤免疫学专业硕士。这样的背景让他们能够把握医生的需求并加以满足,让丁香园吸引到高质量的专业用户,保持很强的专业性和社区互动氛围。

不问商业,先管专业。巩固会员忠诚度,深耕医药专业人群,这是丁香园发展的基础,商业化运营的核心资源。在医疗产业体系中,医生虽不是最强势的要素,但却处于链条运转的中心。诊断治疗、开药用药、学术研讨……各个环节都受其主导。

让阳光照进灰色区域

很长时间内,丁香园都是一个“业余爱好”类的网站。2006年以前,它都没有全职员工,各个版块的内容与活动由分散于全国各地的版主来管理。加上服务器托管等费用,它2006年前投入的资金在15万元左右。丁香园一直靠着自有资金的滚动来发展,即使有一些天使资金注入也是寥寥无几。

不盈利就无法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不可能活得长久。但是,医疗产业有更敏感的行业伦理约束,丁香园的商业模式必须要考虑这一点。在医疗产业,医生、医院、患者、药企是最主要的四个群体,丁香园的收入来源离不开这四方面。

首先,不应该先考虑向医生索取利益,而应该考虑为医生服务。200万医生群体是丁香园的核心资源,丁香园最好不断地向他们“输出利益”,而且商业行为要以不破坏“医生社区”的粘性和活跃度为底线。其次,也不要考虑患者,至少短时间内不考虑患者。患者需要的是治疗解决方案,然而目前线上问诊、治疗还没有实现的条件。既有技术限制,也有医疗政策的限制。

答案在医院和药企身上。

2006年,当累计了100万左右医药专业的用户时,丁香园便成立了子网站丁香人才网。拥有这么多医生人才数据,最眼馋的是医疗机构。全国大中小医院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发展都有人才需求,包括药物研究领域也需要专业人才,丁香园可以为它们提供人才匹配。

同时,丁香园又发现,很多医生及其背后的机构都有采购医药器材、耗材做研究与实验的需求,但相关的供应商又没有高效的推广渠道。于是它又在2008年涉足电子商务,做了生物试剂耗材的网上采购平台——丁香通。丁香通只做中介平台,不做交易,为医生群体提供便利而不是进行利益博弈,把相关医疗耗材企业作为收入来源。

在医疗行业,制药企业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以药养医”、拿回扣,这些弊病从反面折射出了医药市场的空间。药企需要一个影响医生的渠道,千千万万个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医药代表是其主要手段,而丁香园可以提供另外一种更阳光的方式。

丁香园可以像媒体一样,将医生用户对丁香园的注意力“贩卖”给药企,用“学术交流”来实现药品的推荐与营销。除此之外,丁香园还可以在线帮助制药企业推广新药,为医生提供研究报告、试用报告,在学术上将药企的产品推送到医生的视野当中。

同时,丁香园可以在线下做一些学术活动,将药企的新产品植入到这些论坛活动当中,把产品、理念传递给医生。之后,丁香园可以快速收集药物的使用信息与市场信息,为药企提供专业数据。

丁香园的这一块业务增长很快,尤其在2013年7月的葛兰素史克行贿丑闻曝光之后,药企很希望有一个既合规又高效的药品推广方式。现在丁香园已经向近700家全球化医药公司提供营销服务,其收入已经占了丁香园整体收入的一半多。

就像食材的安全性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一样,资源匹配的透明与高效也是医疗产业的稀缺资源,这就是丁香园的重要商业空间。

我们也在做人与人的连接

与医生人群相比,患者人群会产生一个更大的数据库。2012年,丁香园上线了在线患者交流社区“丁香医生”,让患者与患者之间建立互动。患者之间可以分享一些药品使用和治疗方法的经验,也可以通过情感交流获得心理支撑。

“这年头骗子都很努力了。”副总裁周树忠和我说。他是丁香园论坛最初的版主之一,对互联网上劣质药品的横行深感忧虑。丁香园想做的是正本清源,让药品的使用变得科学、透明、严谨,留住患者用户,进而也会为医患对接提供伏笔。

后面丁香园要做的是,要让医生与患者建立持久的联系。在前期,医生可以进行“轻问诊”,建立初步联系;在结束诊断治疗后,患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后续预约和随访,获得医疗知识与信息,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可以长时间与医生保持联系。

百度也曾想注资丁香园,而且钱也不比腾讯少。但是丁香园“想做的服务是人和人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社交资源的腾讯自然是上上之选。腾讯做的正是“连接”,人与人之间、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

丁香园还有移动业务的扩展,主要做了三方面的移动应用:以药品为中心的移动应用“丁香园用药助手”,医生和大众皆可使用;以疾病为中心的移动应用“丁香医生”,主要面向大众用户;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大众交流的 “医学时间”系列应用。

最初,丁香园做了30多个App,后来逐步缩减。有些取消了,有些合并了,也有些服务嵌入到了微信公众号中。比如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在微信里直接查询。腾讯注资后,微信与手机QQ可以给丁香园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用户服务方面,可以让用户直接查询相关的医疗信息。未来还可能通过微信和手机QQ获取更多的服务内容,例如体检、看病、预约结果、医生专业建议……

在营销服务方面,移动业务可以完善丁香园的数据营销体系。通过“用药助手”,一条药品信息经过数据团队的梳理,可以产生很多便于阅读和理解的新信息。比如,药品对孕妇的影响、药物对儿童的影响、酒精对药物的影响、药物的相互作用……

再大胆想一下,腾讯在手机QQ和微信上,都搭建了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平台,然后,丁香园可以收集、使用某些智能设备所采集的人体数据,并随时为人体健康提供改良建议,给出就医解决方案等。

“未来移动医疗也许会向着渠道分化、数据整合的方向发展。”李天天说,“现在行业刚刚起步,整合或者更加细化都有可能。但是,获取数据的方式一定会越来越精细,而数据则会集中起来。”

线上医疗与独立执业并不靠谱

想象空间很大!所以,移动医疗被炒得一塌糊涂,吊起了很多人的胃口。很多人又联想到了线上问诊与医生独立执业。但这两者都不是很靠谱。互联网思维给传统世界带来了改变和想象空间。在医疗产业,虽然有改变,但是还跟不上我们给它的预想方案。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纯通过线上问诊或者线上咨询就能治病,包括在美国。医生可以在线上问询病情,但最后还是要靠到线下看病人。即使是一些小病,医生也需要当面“望闻问切”,才能确保不会误诊。在线问诊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再加上一些政策约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不会使传统医疗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局面。

至于医生独立执业,它被看作是普惠医疗与缓解医患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有效模式,而且已经在西方国家推行,在国内呼声也很高。如果医生可以实现独立执业,他们可能会很积极地从丁香园寻求水平提升、医疗资源乃至个人公信力的提升。对丁香园而言,这一切都蕴藏着商业价值。但是政策不会放开,因病人点赞而来的医生个人品牌也可能会产生欺诈或误导。医疗行业的伦理问题并不会因为技术改进而得到全盘解决。

丁香园认同医疗行业O2O的发展模式,虽然线上问诊无法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但是打通线上线下却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可以用线上的手段进入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流程的管理,但是医生和患者一定要有线下的互动。

未来,丁香园与腾讯的合作也可以做O2O服务模式的联想。可以不单纯地去做挂号、卖药等医疗行业周边的服务,而是更关注医疗服务本身。而这种模式则为丁香园的另一个大野心做了铺垫。

用线下医院取代“莆田系”

拿了腾讯的钱,丁香园准备怎么花?其一,丁香园要建立透明合规的学术营销渠道,帮助药企把产品推广给中国的医生。这是对营销业务的梳理和强化。其二,建立科学权威的医学信息源,做健康、药品的知识库,让患者获取科学可靠的信息。其三,做医院,做平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熟客”关系,把丁香园变成一个医生和患者之间深度互动的平台。

2014年9月,李天天放出话来:“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莆田系’。”丁香园是想做线下实体医院,而“莆田系”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医院经营群体,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有他们的影子。按照丁香园的战略,首先会在杭州开设全科诊所。

无论最终的形态是诊所也好,小医院也好,都可以为更多执业的医生提供诊疗服务平台,最终让医患双方在线下完成就诊。而且实体医院可以帮助医生打理好专业之外的问题,比如财务、法务、税务问题;检测、化验的外围医疗问题,让医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疾病的诊疗当中,做一个“纯粹的医生”,让医生释放出最大的专业价值。

背靠200多万医生人群,这个医院网络拥有着同行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当一个示范性的医院落地之后,丁香园可以通过连锁的方式快速复制,在全国铺开。再通过O2O的方式较为全面地为病人服务,丁香园会不断地扩大用户基础与服务面积。

丁香园的本质,是为医生提供一个可信任的辅助平台,可提升、可就业、可释放专业价值。医院的落地是一种丁香园与医生共赢的方式,让医生在这里实现自己品牌的成长、职业的成长。

线下有实体医院网络铺开,线上有医生专业社区、医患沟通社区,移动端再辅以各种App与智能硬件,与个体随时相连。丁香园最终可以实现:前台端口信息即时切入,后台的诊疗服务随时进行,让医疗行业的运转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无论大病小病,也不管是长期调理还是快速诊疗,都可以让人有所预防、有所治疗、有所沟通,让人群心有所依,病有所治。

医生医疗法规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延边州8县市各级卫生机构,包括州直医院、各县市定点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西医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中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内科(消化道门诊等)、血液透析科、传染科(肝炎门诊等)、器械室、产科等,每县市100名医生,共调查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800名。

1.2 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编写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人员的一般情况、丙肝基本知识、传播途径、诊断标准和上报标准、治疗方法等,有关丙肝相关知识的题目共11题。

1.3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特征组医生的正确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正确率=该人群正确回答问题的总题次数/该人群应回答问题总题次数×100%。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800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如表 1所示。医生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基本相同,50岁以下692人(86.50%),从事现在岗位5年以上的人员574人(71.75%),初、中级职称575人(71.88%),本科学历403人(50.38%)。

注:χ2检验未包括不详组;χ2=15.479,P<0.001;χ2=8.984,P<0.05。

注:( )内为%。

2.2 医生对丙肝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医生对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为59.75%。不同特征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正确情况如表 2所示。传染科和其他科室的医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所有特征分组的正确率都在63.00%以下。各特征组中,不同年龄组的正确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9,P=0.001),50岁以上组正确率54.55%;不同学历组回答正确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84,P=0.030),学历中专及以下组56.16%。

有关丙肝的预防,调查对象中有96.63%以上的医生知道“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92.25%知道“杜绝非法采、供血”可以预防丙肝的感染;知道“杜绝毒品”和“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丙肝感染的人分别为82.38%和71.75%;知道“感染丙肝病毒的女性在治愈前,应避免生育”的人较少,只有41.50%。另外还有约30.00%的人认为可通过“注射丙肝疫苗”来预防丙肝;能够完全正确地选择预防丙肝感染方法的医生为163人(20.40%);89.63%的被调查者知道丙肝预防的关键是“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800名调查对象中,458位正确地选择了“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排除甲、乙、戊肝炎”作为丙肝的疑诊病例,但有很多人同时选择了其他诊断依据;能够对所有的选项均正确做出判断的60人;79.25%的医生正确选择了“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抗HCV阳性+HCA-RNA 阳性”作为丙肝的确诊病例;26.88%的医生仅依据抗-HCV阳性来诊断丙肝;能够对所有选项都做出正确判断的医生为227人。“哪种丙肝病例需要填写法定传染病报告卡”的问题,80.00%以上正确地选择了“急性丙肝”和“本年度首次就诊的慢性丙肝”;有17.00%以上的认为“本年度2次以上就诊的慢性丙肝”和“历年确诊的慢性丙肝”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能够对所有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医生为471人。“哪种情况的患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问题”,67.88%的正确选择了“HCV-RNA阳性”,89.38%的知道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标准治疗方法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延边州医疗机构医生对丙肝缺乏深入了解,被调查者对于丙肝相关问题回答的正确率为59.75%。不同性别、年龄组、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组的医生对问题回答的正确率最高为62.79%。传染科的医生对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其他科室的医生同样较差,提示有必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丙肝知识的专门培训。

调查对象对于引起丙型肝炎的病原体以及丙肝的转归有较好的认识。对于丙肝的血液传播途径知道的人很多,对于母婴途径和性接触传播掌握的人较少,并且有人认为与丙肝病人日常生活接触,咳嗽、喷嚏和蚊虫叮咬也会被传染。对于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检测出HCV-RNA的时间,掌握的人不到50.00%;有一部分医生认为可以通过“注射丙肝疫苗”来预防丙肝。医生对于丙肝疑诊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判断标准掌握不准确,特别是一部分人仅依据抗-HCV阳性1项来诊断丙肝。抗-HCV及HCV-RNA是诊断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学指标,抗- HCV 可以间接反映HCV 感染和既往感染,HCV- RNA则反映患者血清中存在病毒血症[1]。《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明确规定,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在HCV-RNA阳性时才为确诊丙肝病例[2]。医生对诊断标准模糊,对非病人造成错误诊断,会使发病率虚高,而且会为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有人就延边州医务人员对于丙型肝炎报告标准的理解情况做过调查,其中能够正确理解丙肝报告标准的为66.4%[3]。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医生知道急性丙肝和本年度首次就诊的慢性丙肝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但是仍有一部分医生认为本年度2次以上就诊的慢性丙肝和历年确诊的慢性丙肝也需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如果医生不能正确报告,慢性丙肝患者的反复就诊会使报告的发病率高于实际。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说明,只有确诊为血清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4]。但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医生仍将抗-HCV阳性和ALT异常作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指标。丙肝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为不必要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对于丙型肝炎,PEG-IFN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其次是普通IFNα或复合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4]。

近几年丙肝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于丙肝知识仍然缺乏了解。应在医疗人员中加强丙肝知识培训,使其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丙肝病人。

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医疗机构医生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延边州8县市各级卫生机构的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800人,丙肝相关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为59.75%,传染科和其他科室医生的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组的正确率均在63.00%以下。结论 延边州医疗机构医生的丙肝知识比较欠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丙肝知识的培训。

关键词:丙肝,医生,知识,调查

参考文献

(1)宋雪珍,宋雪梅,刘晓丹,等.HCV-RNA和抗-HCV的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确诊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10):2041-20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213-2008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缪宁,龚晓红,金龙洙,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医务人员对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标准理解情况的调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1):5-10.

上一篇:数学文化大众化研究下一篇:企业会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