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形态

2024-11-07

观念形态(共12篇)

观念形态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因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着力点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其思想往往会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格局, 一些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念混乱、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准则的统一体, 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深刻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 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尊奉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人生实践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展现无悔的青春。

2. 有利于优化校风和学风,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校风和学风较好的学校,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较好。反之, 则各种歪风邪气必然会盛行。而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形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高校这个重要阵地, 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 务必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风、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向实践转变的重要条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有利于优化校风和学风,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 在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化校园风气和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客观要求。

3.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网络舆论在人们信息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 高校校园网络也日臻完善, 大学生成为网络舆论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数量为6.32亿, 学生占25.1%, 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大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舆论的力量是无形的, 却是巨大的。它的力量在于精神和道德上的无形的影响, 它能够表达人心向背, 提供一定的价值观念,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倡导和约束的效应。因此,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 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而且也使其在网络舆论中起到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影响力。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制约因素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掌握不够扎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 虽然各高校都大力宣传, 但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 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一方面是学校在宣传和授课方式上存在问题。学校侧重于用报刊、宣传栏和横幅等进行宣传, 不能真正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没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应有效果;在授课方式上, 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选择“填鸭式”教学方式,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没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不够明确, 没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头脑里。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前提, 没有理论基础, 实践就缺少了指引。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科学内涵,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 凝结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它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基础, 有利于培育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促进社会和谐。在世界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不仅国际经济的交往频繁, 政治和思想的交流也日益增多, 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西方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强烈冲击。面对西方文化大量涌入, 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政治敏锐性不强, 还有一部分学生把个人与社会关系相分离, 出现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主义、物质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的人和事, 归根结底是一些大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没有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也正是这个原因, 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外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没有一个衡量好坏的标准, 盲目地跟风, 破坏社会风气, 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3. 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不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高校随之也积极行动起来, 鼓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到:核心价值观, 就是一种德, 是个人的德, 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实际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然而, 目前仍有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只是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学习, 为了通过考试, 拿到学分, 没有把它作为行为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更没有把它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践行。此外, 从学校层面来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停留在宣传层面, 譬如挂横幅、贴报纸等, 缺少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实现路径

1. 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必须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谈到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要做到勤学、求得真学问。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是前提, 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首先必须掌握大量丰富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要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自觉把它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认知认同, 大学生才会自觉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第一步。

2. 深入了解客观实际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在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深入了解客观实际, 把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又要回到实践中去, 指导实践。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离不开客观实际, 同样, 实践也需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目前, 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最大实际问题是实践, 一些大学生空谈理想, 眼高手低, 忽视实践的重要性, 甚至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因此, 我们要抓住这一客观实际, 只有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客观实际, 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3.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也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 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落实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才能实现它自身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 就必须融入人们的生活, 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因此, 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办校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校园生活,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同时, 学生自身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 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的内在动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理论课题, 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又要把它落实到实践中去, 更需要两者间的相互转化与推动, 切实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宫志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5-05.

[4]焦焕成.坚持知行合一,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经济日报, 2014-07-03.

[5]朱善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精神[N].人民日报, 2014-07-31.

观念形态 篇2

夏商时代的文化,总的`来看,被浓郁的天命神学的观念所笼罩,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观念、青铜艺术等许多具体层面,显示出人类已经脱离原始时代的蒙昧和混沌,萌发出一种虽稚嫩但具有整体性的文明.

作 者:郭杰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党委办公室,广东,深圳,518060 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B221 关键词:夏商时代   天命观念   巫吏文化   甲骨文字   饕餮青铜  

产品设计形态与观念研究 篇3

本文通过对产品设计形态与观念的研究,论述了产品形态是指通过设计、制造等来满足顾客需求,最终呈现在顾客面前的产品状况,如产品传达的意识形态,视觉形态和应用形态,以及论述产品设计形态观分类与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形态观 生态 文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72-02

一 产品设计形态观概况

世界观是人对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等)总的看法,是决定人思维和行动的根本原因。产品设计的形态与观念就是设计师如何创造和表达设计意图的世界观,设计师的形态观又决定了设计师进行设计时的态度和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品质。形态观即形态和观念。首先,观念就是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来自于希腊语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形象。形态内容包括物的形状和神态,形状是指物体的可视边界,是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外观表现形式;神态则是指物的形态之本质,说明物的基本空间特征,是物体功能的表征。形状富有客观性,而神态往往带有人的主观色彩,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了不同人对即使是同一形状的东西也会有不同的认识,看出不同的形态。从形态的定义来看,形态所包涵二层意义的形状和神态还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态的形式与内容有时是相一致的,但有时形式表示却是内容的假相。因此,形态观表达了设计师进行形态创造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市场等(物的方面)因素,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时尚、情感等(非物方面)因素。

工业设计师是产品外观形态的创造者,设计师的形态观又决定了设计师进行设计时的态度和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品质。因此,工业产品的外观品质是属于产品设计上感性的领域,是主观而直觉的,由设计师内在的思辨而外显的。工业设计师本身的修养及个性对产品的外观影响很大,通常就世界性的产品设计形态观的主流思潮而言,知名而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师的形态观对产品外观品质往往有引导潮流和时尚的作用。形态观是设计师的形态构建意识,属于设计思想范畴,不同时代的设计师有着不同的形态意识,即有不同的形态观;即使同时代的设计师的形态观不尽相同。

二 产品设计形态观分类

以设计师提出形态观的先后及产生的时间为基本的次序,对产品设计形态观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包括:(1)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形态追随功能”(form follow function)形态观;(2)以市场为导向的“形态追随市场”(form follow market)形态观;(3)以人的行为和习惯为导向的“形态追随行为”(form follow action)形态观;(4)以人的情感为导向的“形态追随情感”(form follow emotion)形态观;(5)以自然为导向的“形态追随自然”(form follow nature)形态观;(6)以文化为导向的“形态追随文化”(form follow culture)形态观;(7)以生态为导向的“形态追随生态”(form follow ecology)形态观。

产品的形态品质可以分解为可用性、易用性和使用者所期待的各种具体的产品属性,正是这些属性把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设计师的形态观联系在一起。设计师通过产品的外形为用户创造了某种生理和心理体验,体验越好,产品的形态对用户的价值就越高。从工业设计角度来看,理想的产品形态品质应当是与产品功能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准确地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难点或完成某项任务,并且对用户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且,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环境应当是有益或没有害处的。

产品的外观形态品质分为五个方面:可用性品质、易用性品质、美学品质、文化品质和生态品质。产品形态的可用性品质是产品第一个也是主要的价值要素,可用性确定了产品形态的存在和形成的基本原因,用户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主要动力,所有设计师的形态观都支持提升产品的可用性品质。产品形态所引导的产品人机品质是产品第二个重要的品质因素,好用的、舒服的以及能够凭直觉就可以操作的产品是用户寻求的基本生理要求。人机关系设计合理的产品形态品质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时的舒适性、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产品人机品质对设计师形态多个形态观都有重要的要求和影响。美学是产品外观的最主要品质,也是工业设计师,尤其艺术出身的设计师最擅长和最喜欢下功夫的品质。美学品质着眼于感官的感受,五种感官都与它有关联,但对产品来说,主要是视觉和触觉的感受。美学品质强调了产品的情感价值,对提升产品的视觉附加值有着直接的作用。

文化品质对产品形态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的民族或传统文化对现代工业产品的影响,表现为后现代设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另外是微观的,生产产品的企业文化或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对产品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决定了产品形态的品牌特性。产品的外观生态品质包括了产品的绿色健康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因素。产品形态的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财富追求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对产品外观品质来说,主要指其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使用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材料,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是当代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产品外观可持续发展品质的设计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资源的关注,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或速生的材料,加工耗能少的材料,延长产品使用的寿命和产品的再利用,从而最终达到对人类持续发展的目的。

每种形态品质都会对设计师的形态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有所贡献,反之,设计师的形态观也会对产品的形态品质产生作用。当然,由于时代局限性的原因,不同时代产生形态观可能只对某一种或二种以上的形态品质产生影响;形态品质对形态观的影响是有时间区间的,有的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的,有的却一直对设计师的形态观产生作用。

三 产品设计形态观发展趋势

1.面向文化品质设计形态观

文化,在设计界我们称为设计的文化,一直都是设计师关注的话题。由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以文化传递的方式进行的,人类的生活方式正是文化的载体,而生活方式又是由通过造物的创造来完成的,因此设计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师对产品形态设计文化内涵的关注和研究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产生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西方最早进入丰裕社会的人们开始厌倦没有装饰、干篇一律的功能主义风格的产品形态,转而期待有更多的文化产品出现,这种期待是设计师把富有文化内涵的形态赋予于产品之上的主要动力。设计为人们创造新的物质产品,就创造了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提升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推动了新文化的诞生;其次,设计师通过对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中吸取最合理的因子,引导和建立本民族风格的产品形态发展的方向;第三个层面是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创建和完善企业品牌的建设,设计师通过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有效地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方向的高品质外观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潜力。

面向文化设计的形态观对产品形态品质设计影响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创建和完善企业品牌的建设,由此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其次,设计师通过对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中吸取最合理的因子,引导和建立本民族风格的产品形态发展的方向;三是面向文化设计的形态观把产品的文化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以物质的方式表现出来,创造了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因此提升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推动了新文化的诞生。

2.面向生态品质设计形态观

所谓生态设计,也称为绿色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它是“这样的一种设计,即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和质量等。对于生态品质产品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当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中心,以降低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和对人体健康风险为目标。面向生态品质设计的形态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持有这一形态观的设计师关注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研究此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努力增强使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设计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形态品质。

面向生态设计的形态观,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来指导设计开发既满足消费者需求又与环境相协调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产品。产品形态设计目的不再仅仅被局限为美观、可用性、文化和人机等品质,其目的不能局限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是应当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成为表现企业的人道精神,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

设计师需要关注形态观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只有这样,工业设计师才能始终走在产品创新的前端,开发出符合满足市场需要的新的产品形态。

四 结语

类型观念的嬗变与电影观念的演进 篇4

什么是类型?类型最初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术语, 用来描述和区分喜剧、悲剧、闹剧等一系列文学形式。在被借用到电影研究中后, 它的意义已经不再附着于文学研究。目前, 电影学界普遍认为, 给“类型”下一个定义是一项非常棘手而复杂的工作。“大多数学者都承认, 没有一种简单而确切的方式可以用来定义类型片……没有在逻辑上严谨的特征可以将所有类型片的诸多要素都包括进来。” (1)

面对形形色色的类型定义, 有学者指出“类型这一术语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在认知上产生变化, 类型的概念不是批评家出自特殊目的而做的分类, 它们是一套文化程式”。 (2) 因此, 对“类型”的解释不必拘泥于一个完美无缺、包罗万象的定义, 而更需要理解电影的作用机制, 明确一系列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语境。类型作为阐释文化、观众、影片和电影制作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是存在于特定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文化概念, 而不是批评家出于方法论目的来区分电影种类的方法。

理解类型, 需要首先将其置于类型诞生的原初语境———“古典”好莱坞时期 (制片厂制度的鼎盛时期, 大约从1930—1960年代) 。“早期电影制作者调查潜在观众诉求的区域, 并且同时标准化那些其诉求已经为观众的反应所证实的区域。” (3) 也就是说, 在早期好莱坞, 观众的喜好决定了电影制作。制作者通过不断探寻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开发新的电影类型, 同时一些在一段时间已经广受欢迎的影片会逐渐被稳定下来, 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逐渐成为类型电影。

综合来看, 类型至少是三组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产业及其生产实践、观众及其期待和理解能力, 以及文本对整个类型的贡献 (如下图所示) (4) 。

对观众而言, 在观看一部类型影片的同时, 他先在的观影经验, 其他艺术审美经验、文化经验甚至与艺术无关的日常生活都会作为参照物。类型的这种特征, 即文本互涉 (intertextuality) (5) 。这一文本系统可以分为三类:电影的、非电影的和外电影的。电影互文本就是某部影片对其他影片中某些元素的利用, 非电影互文本是对其他艺术形式或再现系统 (绘画、戏剧、文学、图像, 等等) 的程式或符码的利用。外电影互文本则是对不具备美学性质或者反美学性质的表意实践 (法律、政治等) 的利用。 (6)

以上文本系统的交织互涉, 界定了观众观看影片时的期待视野。类型为观众提供了易于辨认的符码、惯例和视觉风格, 使观众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进而获得观影快感。为了达到这种易于理解的效果, 类型通常具有一套稳固的程式系统。比如, 经典好莱坞时期的西部片以千里荒原、巨石营造的视觉图谱和不羁的牛仔、白人警长、印第安人等人物形象及枪战、追逐情节为观众提供了易于辨认的元素。

同时, 作为一个动态的惯例系统, 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可辨认的叙事惯例、视觉风格等会为观众带来似曾相识的观影快感, 但一味复制只会使观众乏味和厌倦。同时, 如果创新远远超出观众的阅读经验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比如, 美国影片《珍珠港》在前期宣传各方面都是主打战争片、灾难片, 而观众走进电影院却看到了一部青春偶像爱情片。虽然主创有意识地将战争片与爱情片类型融合, 但显然对这一并不成功的类型融合观众并不买账。影片最终票房惨败。因此, 电影制作者既要满足观众对影片的期待, 又要进行适度调整, 在程式与变化、重复与创新中寻找脆弱的平衡点。

对电影产业而言, 类型是电影制作高度产业化的结果。在经典好莱坞时期, 大制片厂制度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对类型的确立和繁荣功不可没。当时的电影制作像福特汽车生产一样采取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 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在编剧环节, 有人负责设计主要情节, 有人负责补充其他次要情节, 有人专门加噱头, 有人专门写对话。这种方式便于将受欢迎的片种稳定下来, 形成固定程式, 进而发展成为类型电影。在今天, 各种受欢迎的类型影片续集纷至沓来, 一部影片成功带火一批同类影片也很常见, 商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类型的存亡。

二、类型电影研究的正名

如今, 无论是类型片生产还是类型电影研究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但最初类型电影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被广为接受的合法存在。类型是随着电影观念的演进逐渐得以正名, 并最终发展成为重要的电影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

20世纪上半叶, 类型几乎被评论界屏蔽了。评论家以传统的人文主义的标准衡量影片, 认为独特和新颖是可取的, 模仿和重复是不可取的, 唯杰作论十分盛行。在默片时期, 电影评论家们的批评目的主要集中于保住电影严肃艺术形式的地位。在好莱坞, 绝大多数影片都是不能入评论家法眼的类型片。“生产的单一化、思想的雷同, 而需要的恰恰是活力和多样化。牛仔追逐印第安人、警长追踪歹徒、结尾时男主人公拥抱女主人公或在可以预料到的结局中钢琴师弹起婚礼进行曲, 这一切最终使好端端的观众对作为一种娱乐形式的电影产生了厌恶感”。 (7) 当时的很多影评都充斥着类似这种教化, 与此同时, 好莱坞电影评论界对好莱坞以外地区 (尤其是欧洲地区) 制作的影片十分推崇。评论家希望以此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准, 进而使电影名正言顺地成为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

有声片时期的到来并没有使好莱坞评论界对类型电影的态度发生太大变化。这一时期对类型片的姿态与默片时期相仿, 唯一不同的是原先默片时期作为好莱坞类型片的反面得以充分推崇的欧洲导演被业余电影制作者所取代了。

与评论界的不屑一顾截然相反, 好莱坞的观众对类型片报以极大热情。1910年《电影世界》的一篇文章写道:“我们在放映人中作了调查, 看来在他们中间对印第安人和西部片的需求很强烈, 而且愈来愈大。” (8)

美国评论界对类型电影“封杀”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才有所松动。这是以罗伯特·沃肖《作为悲剧英雄的强盗》和《电影记事:美国西部人》为标志的, 其影响延续至今。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于1948年2月和1954年3、4月的《党人评论》上。在这两篇文章中, 沃肖首次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看待强盗片和西部片, 将它们视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和对美国社会的反映。用文章的原话说就是“我们难以道明或者羞于说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强盗能替我们说话, 能表达美国人心灵深处对现代生活的质量和要求的否定, 也就是否定‘美国至上主义’本身”。 (9) 这在沃肖的时代以及之前的几十年间都是绝无仅有的。类型电影研究由此发轫。

虽然沃肖首次将类型电影研究作为一个潜在的研究领域提出, 但类型研究的真正繁荣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的通俗文化运动, 60年代,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定义———“被以往的思考和评述认为是最好的东西”被逐渐稀释。人类学家扩展了“文化”的用法, 他们把文化看做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或者对一些指导某个群体行为的价值和意义的描述。 (10) 这一变化使文化研究的范围从原先传统的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扩展至大众文化以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美国, 文化形态方面的巨变催生了通俗文化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在以往只有莎士比亚和其他经典著作才能作为研究对象, 而现在通俗文化也被纳入学术研究领域, 甚至备受重视。早年的电影研究多是由电影爱好者自发展开的, 松散无序, 多数都没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持。而随着通俗文化运动在美国全国校园内发展壮大, “通俗文化”课程出现在很多大学课表上, 最终导致有资格授予学位的通俗文化系建立, 电影研究也正式进入高等学府。

虽然许多传统的评论家和学者对这一新动向倍感惊愕, 但另一些人却将他们的才智奉献于通俗文化、电影的研究并开始电影类型的研究。1972年, 美国创办了《通俗电影期刊》 (现称《通俗电影电视期刊》) , 发表了很多关于类型片的学术研究成果。至今, 采用类型批评撰述的部分最精彩的文章仍由这家刊物发表。

在法国和英国, 评论家们在为《电影手册》和《画面与音响》这类期刊撰文时, 已经开始赞扬制作他们小时候主要为娱乐所看过的那些类型片的好莱坞导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法评论家们给予美国类型片的专注恰恰是当年美国电影批评早期所发生的情况的反向:那时美国的评论家们是把欧洲影片作为最值得仿效的文化楷模加以赞扬。60年代早期的英法评论家们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他们批评本国生产的许多较严肃的电影, 认为它们过于做作和缺乏个人风格, 比不上好莱坞的快速、情节曲折、饶有发展变化的那些类型片。

至此, 类型电影研究的合法性得以确立。多数类型批评试图识别、选择、描绘与解释一组影片的特征、历史与演变。在具体研究中, 类型片与社会机构、社会心理学, 以及历史等泛本文等一种语境的联系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类型研究借鉴了许多文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跨学科研究是类型研究的一大特点。尤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 类型研究在很多时候与文化研究相结合。例如批评家可以研究某部西部片与真实的西部、影片制作时社会的繁荣程度的关系, 等等。

在类型研究中, 电影研究不再局限于做一些编排影片细目的工作和美学研究。电影文本被置于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泛文本系统中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被考察。

摘要:在电影研究中, 类型的定义纷繁复杂。本文将类型作为特定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文化概念加以考察, 并以此阐释文化、观众、影片和电影制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电影观念的演进, 类型电影和类型研究逐渐得以正名, 并最终发展成为重要的电影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类型观念,电影观念,类型电影研究,通俗文化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C.艾伦, 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2010.4, 第一版.

[2][澳]格雷姆.特纳著.高红岩译.电影作为社会实践 (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月, 第一版.

[3][美]T.贝沃特, T.索布夏克著.肖模译.类型批评法:程式电影分析.世界电影, 1997, (1) .

[4][美]安.图德著.李小刚译.类型与批评的方法论.世界电影, 1998, (3) .

观念形态 篇5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增强法制观念》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园里,我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普遍希望得到社会、学校老师的支持、理解、尊重和赞扬,以体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在出现诸多问题时可能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现象的发生。当我们走出校园的时候,不会利用法律武器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可能就会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有些学生因为法制观念不足,辨别是非能力有限,心理往往会有阴影,进而模仿学习了社会上不成熟的处事方法,当受到不良因素刺激时候可能会行为失当,进而违法犯罪。

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一起来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一、首先从各位教师出发,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在学生中树立标榜,以自身实际行动宣传法制教育,依照法律的要求切实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人格尊严及隐私权等,坚决杜绝校园内的边缘性违法行为。学校可以成立督查小组,保证中小学教学及各项工作有序稳定的开展。

二、各位同学,法制教育先从认真学习、贯彻和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入手。它是规范学生们行为、提高学生们素质的最好的教材,希望你们能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因为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自己要明确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与法规所具有的强制性与约束力。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今天下午各班要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召开一次以法律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班队会,要在本周内出一份法制教育宣传的黑板报。学校做好法制教育的宣传与普及,营造和谐的、安全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希望我今天国旗下的讲话,能进一步唤起每位同学的法律意识,你们要认识到法律无处不在、法律无时不在,遵法、守法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的我们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应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做到既避免伤害别人,又要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观念形态 篇6

根据研究对象人群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运用统计计算的实证分类研究方法(简称VALs),发源于美国SRI机构,是目前国际学术研究界最典型的研究分析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营销学,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市场细分法、最理想的传播受众细分法,也是最有价值的人格形象分析法,同样能应用于青年市场研究。本文将借鉴前人VALS理论来研究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与消费形态。

研究样本

以中国青年的重要代表大学生为样本。采用方便抽样法。样本量320人,问卷回收300份,有效问卷280份,问卷回收率93.8%,回收问卷有效率93.3%。符合因子分析和集群分析的要求。基本人口统计变量为性别、年龄和月可支配收入。其中男性54.6%、女性45.4%。

研究过程

研究步骤:小样本价值观念与生活形态问项语句测试筛选;大样本李克特5级量表问卷语句调查;问项语句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分组含义解释;按新类重新打分进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青年类群及特征。统计软件SPSS。

小样本测试筛选出28项调查语句:我经常吃一些维生素等保健品来补充营养;我会刻意去吃对健康美容有益的食物,我希望过流行、时髦、休闲的生活,我很注意流行的趋势;对于有些想要的东西我会等到降价或特卖时才买,我认为名牌的商品品质比较好;买东西时我经常货比三家,购买商品时我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价格;我宁愿多花一点钱购买品质较好的东西;即使价格贵一些,我还是喜欢买名牌产品;对于想要的东西,价格贵一些也会买,我经常在生活中为自己确立更高的目标;我会有效地安排时间,协调好学习与休闲;我做事一向有计划;我经常能从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喜欢使用名牌;购物时,我不太注重品牌;我对自己很有信心;对于价格高的产品我会慎重选择;喜欢时髦流行的东西;购买新潮东西是很快乐的事;我会尽可能购买低价产品;我喜欢购买特价品;我喜欢趁大减价时购买东西;我向往欧美等先进国家社会的生活形态;纵使价格贵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买外国产品;当我使用外国产品时,心理多少会有满足感;我喜欢购买新潮的东西。

因子分析

对数据做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保留呈现较强相关陈述(相关系数大于0.5)因子,剔除其余陈述。结果见表1。

因子1:称其为“价格敏感度”,包含6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商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11.1%的方差。

因子2:称其为“流行、时尚取向”,包含5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社会流行、时尚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10.2%的方差。

因子3:称其为“创业精神取向”,包含5个变量,都涉及自信、创新和对自身潜能的实现,可以解释9.6%的方差。

因子4:称其为“商品品质取向”,包含4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商品质量的关注程度,解释8.4%的方差。

因子5:称其为“国外生活取向”,包含3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国外生活的看法,可以解释7.3%的方差。

因子6:称其为“品牌取向”,包含3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品牌的关注程度,解释6.8%的方差。

因子7:称其为“健康取向”,包含2个变量,都代表了个人对个人健康的关注程度,可以解释6.0%的方差。

聚类分析

根据因子评价聚类含义进行六个中心的聚类分析,结果见表2。

研究结果

根据青年价值观和生活形态因子特征,最终将青年分为六个类别,并且判断这些分类是符合通常的认识类别。

领袖型:这类青年约占15.7%,在品牌因素得分上是所有的类别中最高的,对于名牌商品和国外商品,即使是多付出一些也是比较愿意。

上进型:这类青年约占19.3%,特别关注商品品质,而且有非常高的生活目标,不太注重品牌选择。

时尚型:这类青年约占青年总人数的8.6%,其时尚因素得分特别高,而且在事业心方面得分也特别高。对西方的生活形态特别崇拜,向往国外生活。

自保型:这类青年约占样本量约16.4%,在关心商品的品质上得分非常高,可是对自己的健康很不关心。

迷茫型:这类青年占18.2%,缺乏自己的生活目标,特别在意价格,对流行趋势特别反感。

平庸型:这类青年占21.8%,对商品品质和价格特别在意,对于新潮东西基本上不关注。

研究展望

观念形态 篇7

一、从物质基础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看, 物质 (经济) 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因素, 构成物质基础的决定性要素是生产力, 而代表社会生产力水平革命性变革的第一标志, 则是社会生产工具的重大革命与普遍运用。同样, 在军事学领域, 战争形态的嬗变也必然是以武器装备的重大革新及实践运用为标志。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推动社会生产工具进步的科学技术, 必然会通过向军事领域的渗透, 从而推动该社会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例如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不仅为农耕和渔猎生产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同时, 也决定着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 必然从石制兵器向青铜兵器、铁制兵器发展。如果从相反的角度研究, 促进武器装备飞跃式发展的相关技术发明, 最终也一定能够拓展到相应民用领域, 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 互联网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核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其发端均以发展军队武器装备为目的, 但最后都不可阻挡地拓展到了社会经济生产领域,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极大发展。

社会生产工具与军队武器装备, 分别作为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各自物质基础中的关键要素, 二者之间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相互促进、交融发展的趋势, 在一种社会形态或战争形态上层建筑许可的框架内, 二者均以“量变”的模式进行发展, 但无论是决定社会形态演变的生产力, 还是决定战争形态发展的战斗力, 其一旦完成“量的积累”, 都必然要冲破制约其发展的上层建筑, 最终发生“质变”。从社会形态的发展来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已经很清楚地阐明, 当现有的生产关系无法再容纳因为生产工具进步而带来的生产力发展时, 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便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 当第一性的物质基础冲破旧有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便发生“质变”, 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形态。同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标志着战斗力水平的武器装备发展的“量变”阶段早晚也会完成, 作为战争形态的物质基础, 战斗力的发展同样也会受到旧有的军事思想、体制编制、作战方式等军队上层建筑的制约, 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正是这对矛盾, 成为驱动军事革命的原动力, 从而强制推动战争形态发生质变。正如恩格斯所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 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 它们便立即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因此, 社会生产工具与武器装备之间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 是决定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辩证关系中的物质基础, 同时, 由它们所代表的社会生产力与军队战斗力, 也是决定着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嬗变的第一性要素。

二、从表现形式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但从本质上来说, 表现形式总是对实质内容的反映。因此, 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必然由其本质属性———物质基础的表现形式所决定, 而物质基础的表现形式总是以其形成的方式为代表。因此, 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即为该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同样, 战争形态最直观也是其最本质的表现形式, 则是该社会军队在战争实践中所采用的主要作战方式。

一个社会和地区的主要社会生产方式, 往往会受到地理、气候、科技水平以及阶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看, 自然条件是影响并形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例如, 在大江、大河以及湖泊密集流域的民族, 比较容易发展出农耕社会;在海岬、岛屿密集地区的民族, 则更容易进入“手工业—商业”社会;在气候条件不利、土地条件贫瘠地区的民族, 往往只能停留在游牧社会。随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不断发展, 大部分社会的生产方式虽然都趋向于复合, 但如果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 总有一种生产方式占据着该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地位。

一支军队所能够采用的作战方式, 并不取决于军事思想家或军事统帅们个人的主观愿望, 而是取决于这支军队的物质基础。军队的物质基础, 则取决于该军队所属社会的经济条件、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成员结构。因此, 如果将社会主要生产方式与军队主要作战方式, 进行不同历史阶段纵向变迁上的研究以及同一历史时期横向比较上的分析, 我们就能够透视出社会生产方式与军队作战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

从“马镫”这一生产工具及作战工具对人类历史中的推动作用的研究分析中, 我们可以发现, 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制约并决定了该社会军队的主要作战方式, 马镫的出现, 在整个农业生产社会中, 引起了先进生产方式 (农耕) 与落后的生产方式 (游牧) 在军队战斗力水平上的倒挂。当人类社会进行工业时代之后, 社会生产方式与军队作战方式的先进性不再“倒挂”, 而是重新统一了起来, 从后续的战争形态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来看, 生产方式决定作战方式这一规律可以继续得到证明。例如, 在前工业时代, 航海技术、海外贸易与海军力量, 成为决定一国国力和军力的决定性因素, “手工业—商业”社会迅速压倒了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一国的机械化工业水平和机械化军队, 开始主宰战场的胜负, 新兴的、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国家 (如德国、美国) , 又压倒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 (英国、西班牙) ;后工业时代, 信息化水平以及精确制导武器, 成为决定机械化军队战斗力水平高低的要素, 谁都不能否认, 在当今世界, 谁占据了信息制高点, 谁就能取得社会生产和军队作战的优势。

三、从上层建筑上分析社会形态与战争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而这里的上层建筑, 就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思想关系及其制度表现”。同样, 如果将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方法, 运用到军事学领域, 那么, 构建于战斗力基础之上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其军队制度表现,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军队上层建筑”。从社会上层建筑与军队上层建筑的内容和含义上分析, 军队上层建筑所包含的各种要素, 如军事思想、军事哲学、军队意识形态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等等, 本身就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从属部分。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来看, 决定某次军事革命物质基础的科技或者科技群的发明创造, 并不能立即推动战争形态的演进, 例如, 在火药发明数百年后, 人类战争形态才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火药时代。而且, 相比较社会形态的转变与成熟, 战争形态依然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决定这种滞后性的主要原因, 除了军事领域本身过分依赖实践经验而呈现出的相对保守性外, 还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 无论是社会还是军队, 其上层建筑的成熟和完善, 本身必然滞后于物质基础的发展;第二, 军队上层建筑的发展程度, 受到社会上层建筑发展的深刻影响。

以工业革命与机械化战争形态的形成为例。早在19世纪初, 欧洲大陆便率先踏上了工业革命的征程,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飞跃式发展的同时, 许多对于战争形态演进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发明、各项技术也陆续问世。如:1807年, 第一艘蒸汽动力船航行成功;1833年, 电动发报机问世;1876年, 电话发明;1885年第一艘海军潜艇建成;1887年, 汽车问世;1903年, 飞机试飞等等。毫不夸张地说,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机械化战争形态的物质准备便已完成。然而战争形态从火药战争时代向机械化时代的跨越, 却比这些技术和发明的问世, 晚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而且, 即使是二战末期, 当飞机、坦克、航母等大量机械化装备被运用于战争实践之后, 也仅有德、美、苏等少数几个军事强国的军事指挥员和理论家, 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机械化战争的理论, 建设符合机械化战争特点的合成军队。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二战中, 那些能够建立机械化军队、熟练运用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国家, 无一例外的都是当时先进的工业国家。这些国家最明显的标志是其国民生产总值中, 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和金融业产值;同时, 从事工业生产的国民比重大大超过从事农业生产的国民比重。这样的工业国家, 不仅在物质基础上为本国军队提供了机械化战争所必需的武器装备和充分的优质兵源。更重要的是, 在工业国家中, 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 能够更容易地从大工业生产所特有的细化分工、流水作业以及协调运转的生产模式和实践中得到启示, 思考机械化战争形态的本质特征, 逐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军事理论, 并在机械化战争理论的指导下, 建立起一支适应战争特点的合成军队;而这些国家军队的中下级军官, 也能够从企业的管理和组织经验中、从工厂的生产模式中, 思考机械化战争中战役、战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汲取领导和组织机械化军队的经验;即使是机械化军队中的普通士兵, 也因为入伍前的大工业生产实践, 而比农业国的士兵更容易学会操作机械化装备, 理解和运用战术层面上的分工与协同。因此, 从机械化战争形态演变以及机械化军队建设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认识到, 一支军队要适应战争形态的演进, 不仅仅是指武器装备等物质基础的进步, 还必须包括由军事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体制编制所构成的军队上层建筑, 而这样的军队, 也只能存在和发展于实现工业化改造的国家。

摘要:主要创新在于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借鉴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科学地研究社会形态中所包含的物质基础、表现形式以及上层建筑等各方面要素, 并分析这些要素与战争形态中相对应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军队上层建筑等要素之间复杂的互动和深刻的影响。

观念形态 篇8

一、从“生物机体”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生物机体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生长、发育、繁殖不同的形态、结构, 多维的变化层面, 巧妙的色彩装饰盒图形组织,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我们可以提取自然生物的形态及生存技能的优势, 用人造的方式表达出来, 变成符号性的形象后, 更便于人的理解。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具有为了维护自身、抵抗变异形成了力量的扩张感, 这与包装的保护功能是一致的。我们可借助生物本身的美感, 借助拟人的、仿生的手法加以解析, 让受众看见有生命的作品, 进而看见有意蕴的作品, 然后引起心灵上的共鸣。如有橘子的“缓冲包装”, 豆角的“颗粒包装”, 花生的“瓦楞包装”, 葫芦的“全封闭包装”都充分反映生态包装的材质结构和功能的合理性及丰富性。

二、从“日常生活”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生活是很丰富的, 每天都在变, 对设计师而言,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资料库, 而“形态学”的出现, 更进一步启发设计师的仿生概念。借助艺术想象, 对生活原型进行取舍、提炼, 再对其进行创造性摹拟, 利用新颖独特的构思, 抛弃陈规戒律, 打破司空见惯, 出奇不意, 惊世骇俗, 使受众油然而生购买的冲动。

三、从“感官体验”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融合人体工程学的理念, 借助人对材质的感官体验,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包装的视触觉感是由包装的材料、质地以及包装材料表面的肌理造成的, 它的不同感觉传达给我们不同的信息和判断。任何物体都有特定的材质构成, 不同的材质表面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 肌理感是物体外表的质地特征, 质地的软, 硬, 光滑, 粗糙, 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包装材料表面材质肌理的视觉触觉感, 建立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和感和诱惑力。

四、从“哲学文化”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在瞬息万变的设计舞台,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包装设计, 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应把现代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 借助一些中国传统哲学理念、文字,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 如:器以载道、天圆地方、源、品、和而不同、三生万物等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自古以来, 我们崇尚“物我交融”“以和为贵”“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涵盖整体、求中和, 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 强调“气韵”、“神韵”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同样是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五、从“风土人情”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借助不同的时代特征、民族文化、地域风俗的特点, 引申到包装形态的创意方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在我们国家,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民族的精神、气质、风俗, 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 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 民族文化, 民间美术其质朴实, 其情真切。因此吸收民族特色, 表现乡土风情, 反映出中国特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我们可以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精简概括其形态, 运用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规律、文化内涵、艺术设计法则, 将这些民俗形态元素加以提炼、组织、整合, 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 间接的再创新, 使之既有现代感, 又有深刻的东方意境, 同时契合现代与传统的双重含义。

六、从“生态材料”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此手法是对材料表面的肌理进行提炼, 利用各种凹凸、条纹、点线等纹理造型突出包装的创意和特点。在包装材质的选择上, 可挖掘天然材料的独特品质, 如随处可见的红白蓝编织袋、草编的篮、竹藤以及配以丝绸麻绳捆扎包装等, 这些材料种类丰富, 适用性强, 可以满足各种包装的用途, 而且资源可再生, 废弃后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编制出各种具有寓意和象征性的造型来丰富包装的形象。利用材料的韧性, 可对包装物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现代包装是极有益处的, 也给人以浓郁的传统气息。

七、从“绿色环保”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绿色环保包装是指包装对生态环境尽可能无污染和对人体尽可能无害, 所用材料能再利用或再循环, 可降解等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概念。绿色包装可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包装结构的设计, 节省用料、减少废弃物, 实现包装减量化;二是易于回收再利用, 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三是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材料, 如柳条、木屑、草等,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容易被分解, 不污染生态环境, 而且可资源再生, 成本低。

八、从“功能用途”到包装形态的创意转换

一般的包装被使用后, 会随之被丢弃, 具备多种功能的包装, 强调在被使用后再发挥其他的功能。包装的基本功能为容纳、保护, 那假如包装在具备以上基本功能外, 还有货架展示的功能, 甚至在使用后还可以把“包装”当成家具、玩具、文具、饰品, 是否更具吸引力呢?我们可以通过包装不同的功能以及产品的背景及相关的故事来吸引消费者, 同时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创造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包装多功能、多用途, 将会是包装设计创新以及发展趋势。

结语

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着, 新的设计形态观必将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更新, 后现代主义时期各种前卫的、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向我们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包装的定义已超越了习惯意义上认为的“产品的终端设计”这一理念, 其功能也不仅仅限于容纳、保护、成本和促销等要素, 而是成为现代科技文明的载体和生活品质的外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 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新的与众不同的创意, 包装形态的更新变态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本人们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愿望, 取代了对物质财富的单纯追求, 导致人们消费需求发生改变, 消费观念更多地表现为崇尚高情感、多元性、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消费品的个性化、趣味性和多样性。形态的多元化, 能够突出包装的个性, 强化包装的动态美, 增加消费者与产品包装之间的精神互动, 使包装具有意象美和意蕴美。

关键词:包装,形态,仿生,环保,人文

参考文献

[1]韩锦平, 王渝珠.中国包装百年辉煌路[J].中国包装, 2001 (6)

[2]刘丹.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包装工程, 2002. (3) :90页

观念形态 篇9

一、方法论基础:概念分析法

现代英语经历了从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辅音→音素字母文字→希腊元音→音素字母文字→拉丁文字→现代英语的转变。Storkwell&Minkova认为英语最古老的词汇多为表达自然现象、植物、动物、亲属关系的名词, 表达人类基本活动的动词及表示重要属性的形容词、数词和代词等原生词。原生词往往是形式最简单的词汇, 如英语sun, man指“日”“人”。要想了解西方人是如何用字母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的, 首先, 我们要通过手写体字母的变化来认识、描述、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手写字母, 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抽象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 表达事物特性。其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西方文化是分析文化, 其分析文化的特征, 就隐含在英语单词的定义 (definitions of the words) 中。英英词典中单词的定义都是用分析性的语言描述性客观事物的。根据自英英词典中单词的定义, 同时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英语单词所表述的具体事物, 采用由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辨方式。如walk (definition1:to move forward by putt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展示给我们的是完整的运动图景:头伴随两条腿依次往前迈步时, 忽高忽低的运动状态抽象为字母W;身体的非承担walk任务但也运动的其他部分抽象为小写手字母a;伸直用力蹬脚在地的那条腿抽象为l;打弯准备迈出下一步的那一条腿则抽象为k。

二、驳论例举

英语单纯符号仅有十分微弱的文字理据性。英语系统由于文字要素地位的缺失, 呈现出音义关系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 从这一角度看,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无疑是适用的。英语理据性极低的单纯词和借词 (二者有很大的交叉部分) 数量庞大, 地位重要 (如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多由单纯词表达) ;而具有较高形态理据的复合词和派生词在词汇系统的重要性相对次要 (较多使用频率较低的专业词汇) ;故而英语共时词汇系统的理据性较低。

赵宏所言之错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局限性是一样的。单纯词符号和合成词符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符号。只是单纯词符号的相似性尚没有被人们完全认知。不同民族在观察自身及客观世界时, 就同一观察对象所使用的记录符号不相同, 这才是语言符号任意性, 而非在同一语言社团任意选择符号来描述所指的。黄远振教授认为:从构词角度来看英语中简单词多数是无理据的隐性词, 如go, make, take, tree, way等。这些词汇数量不大, 但它们都是核心词, 而且一旦与其他语素构成派生词或与其他词构成复合词, 就变得有形态理据。此话值得商榷。请注意所例举的tree, way。TREE (tree) 的外形就象一棵树, 所以有 (树) 一词。大写R代表圆形树冠, EE代表树枝, tree也表示了一棵树由破土 (t) 而出的小苗r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W是似波浪状无限延伸的路的图形, A是所指, Y是状态。在教授bus (巴士) , jacket (夹克衫) , T-shir (T恤衫) 等时, 可以从语音理据入手。通过英汉词语的读音对照, 启发学生发现这些词语之间的近音特征。目前象似性研究基本限于句法平面, 对于揭示单纯符号的理据, 象似说就往往束手无策。

依我之见, 从bus到巴士, jacket到夹克衫, 到T恤衫不是语音理据。T-shirt是文字理据, Bus形态理据, jacket拉链衫是形态、声音理据。黄教授依据汉英近音的词即得出英语词汇语音理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大多数的研究者只是人云亦云, 自己没能真正理解字母符号与所指的联系。

三、结论:英语字母形态相似是形态理据的根据

抛弃借用现代化手段———机器打造出的生硬的没有生命力的印刷体字母, 通过手写体字母心随“物”动的变化来描述、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抽象出事物形态、运动、发展变化规律, 表达事物特性, 即形态相似, 是形态理据的基础。形态理据指的是构成词汇的字母、词素和词汇语义之间有一种可观察到的直接联系, 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某些字母因脱胎于象形文字, 早期临摹形状的意义得以保留, 因而可以发现形和义之间的关系;形态象似性的另外一种和构词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象似性有两种:一种是与客体象似, 是客体的复制或者是客体的标志和象征, 另一种是新的语言符号与原有的语言符号象似即词语有理据性。

参考文献

[1].张高明, 《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赵宏, 《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黄远振, 《词的理据理论与词汇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 2003

观念形态 篇10

笔画是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笔画可分为横 (一) 、竖 (丨) 、撇 (丿) 、点 (丶) 、捺 (ㄟ) 、折 (乛) 等几类, 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

景观设计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 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 又叫“景观建筑学”, 是指在建筑设计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 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本文将对汉字笔画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索景观设计规律。

1 汉字概述

汉字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承载着许多文化与故事。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或图像变为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 因此, 汉字也被叫作“方块字”。汉字由象形文字 (表形文字) 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 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可见, 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除此之外, 汉字还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烙印, 包含着对先人们的尊敬和优良传统的继承, 因此, 汉字的含义与韵味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 这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 汉字的发明、发展和应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正如臧克和先生指出的, “汉字保存初民悠远记忆的历史性、纯粹性, 具有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

2 笔画概述

笔画是汉字的全部, 它是汉字在书写时不间断的一段线条, 主要有横、竖、撇、点、捺、折等几类。现在常用的笔画主要有32种, 具体如图1所示。

3 景观设计要素

景观 (Landscape)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设计是指对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进行的综合考虑和设计。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而景观设计离不开景观要素。

景观设计要素主要有山石、地形、植物、水体、建筑、构筑物、小品、地面铺设、道路小径等。按照抽象空间构成来分, 景观设计要素可以分为点、线、面;按照生态构成来分, 又可以分为基质、斑块和廊道;按照景观外部空间构成来分, 分为边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周边;按照景观感知性来分, 分为图、底、边界、路径、节点、地标、区域。景观设计要素的不同组合对应着不同样式的景观设计, 景观要素存在于景观之中。

4 汉字与景观设计要素比较

汉字是笔画的组成形式。现在通行的汉字字形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字演变来的。著名汉字学家许慎 (东汉人, 约58—147年) 集前人之大成, 解析了汉字的结构规律, 提出了“六书”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园”字本义为园林, 景观的一种形式, 是象形构造字, 以它的繁体字“園”与景观设计进行比较和分析。园字是全包围结构, 里面有土字、口字和衣字的下半部。“土”表屋宇, 属于建筑的一种, 由人工建造而成;“口”意思是水池, 属于水体, 是自然形成的;衣的下半部代表石头或树木, 属于地形和植物类, 是自然形成或者人工制造而成;外框口代表墙, 属于构筑物, 是由人工开凿而形成。“园”字的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含义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志水英树在其所著的《建筑外部空间》一书中, 将外部空间的构成元素分为边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周边六项。这六项与汉字结构有紧密的关系, 由于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笔画与景观设计, 因此就不作解释了。

景观感知性要素图、底、边界、路径、节点、地标、区域与景观外部空间构成要素相同, 与汉字的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在此就不再赘述了。由此可见, 中国汉字文化与景观设计有紧密的联系, 发掘中国汉字文化有助于设计更好的中国特色景观。

5 笔画与景观设计要素比较研究

根据笔画的样式, 可将现在通行的笔画可分为横 (一) 、竖 (丨) 、撇 (丿) 、点 (丶) 、捺 (ㄟ) 、折 (乛) 、提 (/) 等几类。笔画钩是折 (乛) 的变化形式, 景观设计要素根据不同的分类具有不同的名称。

5.1 汉字笔画形态与景观设计要素表现形态

景观设计要素有很多, 比如山石、地形、植物、水体、建筑、构筑物、小品、地面铺设、道路小径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园林与汉字的构成有着相同的深刻的意义。

单从形式上来看景观设计要素, 不难发现山石、构筑物、建筑、小品这类景观设计要素可以在平面上概括为“点”的表现形态, 而道路小径则在平面上概括为“面”的表现形态, 地形和地面铺设在平面上概括为“面”的表现形态。但是, 水体、植物这两类比较特殊, 它们不只有一种表现形态, 比如水体在平面上既可以表现为“点”的形态 (湖水) , 又可以表现为“线”的形态 (河流、小溪) ;植物在平面上既可以表现为“点”的形态 (一株植物) , 又可以表现为“面”的形态 (一片花海) 。

对应在笔画上, 汉字基本笔画有32种, 这32种笔画又可以分成三类, 即点、线、面, 正好与景观要素相对应。“点”在笔画中有点 (丶) 的笔画, “线”在笔画中有横 (一) 、竖 (丨) 、撇 (丿) 、捺 (ㄟ) 、折 (乛) 、提 (/) , 剩下的25种在笔画中表现为“面”。笔者通过分析绘制了如表2所示的汉字笔画与景观设计要素分类, 并给出了如图3所示的汉字笔画与景观设计要素相似性分析。

5.2 笔画形态与景观抽象空间要素表现形态

“景观环境设计是建立在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上的一门综合艺术。人们的审美感受是通过视觉形象来实现的。视觉形象又是由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而构成……”景观抽象空间要素分为点、线、面三类, 而汉字笔画主要由横 (一) 、竖 (丨) 、撇 (丿) 、点 (丶) 、捺 (ㄟ) 、折 (乛) 、提 (/) 等几类组成32种笔画。景观中的“点”可以对应建筑 (厅、台、堂、楼、榭、馆、亭、阁、轩、舫) 、假山、屿以及景观小品等, 而笔画中的点在汉字中就是点;景观中的线对应廊、桥、河流、墙垣等, 而汉字笔画中的“线”对应横 (一) 、竖 (丨) 、撇 (丿) 、捺 (ㄟ) 、折 (乛) 、提 (/) ;景观中的“面”代表湖泊、山体、植物、地面铺装等, 而汉字笔画的“面”对应剩下的复杂笔画, 比如横钩、竖折、横撇、竖折折等。表3所示为汉字笔画与景观抽象要素分类。

5.3 笔画形态与景观生态构成要素表现形态

景观生态构成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邬建国等将“斑块”定义为:“依赖于尺度的, 与周围环境 (基底) 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从本质上来说, 对斑块的理解着重强调其空间上的非连续性和斑块内部的均质性。景观中的斑块包括中庭花园、公园绿地、建筑附属绿地、临街绿地、屋顶绿化、公共广场、停车场、大型构筑物斑块等, 属于景观中的小单元。而笔画点 (丶) 在汉字中也起着相同的作用。

廊道指异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可以看作线状或者带状的景观单元。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会被廊道分割, 同时又被廊道连结在一起。廊道主要包括主要交通干道等, 用于连接各斑块。而汉字笔画中横 (一) 、竖 (丨) 、撇 (丿) 、捺 (ㄟ) 、折 (乛) 、提 (/) 笔画也都与其他笔画相连, 如同景观中的廊道一样。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动态控制性最强的景观要素类型, 在景观中对应着建筑群体,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紧密结合。汉字笔画中复杂的笔画, 比如横折折撇、横折折折、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如同建筑基质一样, 需要横、竖、撇等笔画连接。表4所示为汉字笔画与景观生态构成要素分类。

5.4 汉字笔画与其他类景观要素要素

景观外部空间构成要素有边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周边, 景观感知性要素有图、底、边界、路径、节点、地标、区域。这两类要素与汉字结构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汉字笔画形态与景观设计要素形态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条规律:①汉字笔画在汉字中的平面形态有点、线、面三种形式, 而景观设计要素也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形式。鉴于此, 我们可以将汉字笔画抽象成中国元素并运用在景观设计中, 从而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②汉字笔画形态与景观抽象空间要素表现形态都是由点、线、面构成, 因此也具有相应的关系。③虽然汉字笔画形态与景观生态构成要素表现形态不同, 但是它们各自在汉字中和景观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因此, 它们之间也有相应的关系。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尹安石.浅析汉字元素与景观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6 (04) .

[2]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 2003 (07) .

[3]王明明.浅谈景观设计要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05) .

[4]金颂文.基于传统汉字图形语言介入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表达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 2010.

[5]志水英树.建筑外部空间[M].张丽丽,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王海波, 陈元甫.灵感庭院[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7.

观念形态 篇11

一、方法论基础:概念分析法

现代英语经历了从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辅音→音素字母文字→希腊元音→音素字母文字→拉丁文字→现代英语的转变。Storkwell & Minkova认为英语最古老的词汇多为表达自然现象、植物、动物、亲属关系的名词,表达人类基本活动的动词及表示重要属性的形容词、数词和代词等原生词。原生词往往是形式最简单的词汇,如英语sun,man指“日”“人”。要想了解西方人是如何用字母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的,首先,我们要通过手写体字母的变化来认识、描述、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手写字母,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抽象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表达事物特性。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西方文化是分析文化,其分析文化的特征,就隐含在英语单词的定义(definitions of the words)中。英英词典中单词的定义都是用分析性的语言描述性客观事物的。根据自英英词典中单词的定义,同时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英语单词所表述的具体事物,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思辨方式。如walk(definition1:to move forward by putt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展示给我们的是完整的运动图景:头伴随两条腿依次往前迈步时,忽高忽低的运动状态抽象为字母W;身体的非承担walk任务但也运动的其他部分抽象为小写手字母a;伸直用力蹬脚在地的那条腿抽象为l;打弯准备迈出下一步的那一条腿则抽象为k。

二、驳论例举

英语单纯符号仅有十分微弱的文字理据性。英语系统由于文字要素地位的缺失,呈现出音义关系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从这一角度看,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无疑是适用的。英语理据性极低的单纯词和借词(二者有很大的交叉部分)数量庞大,地位重要(如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多由单纯词表达);而具有较高形态理据的复合词和派生词在词汇系统的重要性相对次要(较多使用频率较低的专业词汇);故而英语共时词汇系统的理据性较低。

赵宏所言之错和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局限性是一样的。单纯词符号和合成词符号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符号。只是单纯词符号的相似性尚没有被人们完全认知。不同民族在观察自身及客观世界时,就同一观察对象所使用的记录符号不相同,这才是语言符号任意性,而非在同一语言社团任意选择符号来描述所指的。黄远振教授认为:从构词角度来看,英语中简单词多数是无理据的隐性词,如go,make,take,tree,way等。这些词汇数量不大,但它们都是核心词,而且一旦与其他语素构成派生词或与其他词构成复合词,就变得有形态理据。此话值得商榷。请注意所例举的tree,way。TREE(tree)的外形就象一棵树,所以有(树)一词。大写R代表圆形树冠,EE代表树枝,tree也表示了一棵树由破土(t)而出的小苗r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W是似波浪状无限延伸的路的图形,A是所指,Y是状态。在教授bus(巴士),jacket(夹克衫),T-shirt(T恤衫)等时,可以从语音理据入手。通过英汉词语的读音对照,启发学生发现这些词语之间的近音特征。目前象似性研究基本限于句法平面,对于揭示单纯符号的理据,象似说就往往束手无策。

依我之见,从bus到巴士,jacket到夹克衫,到T恤衫不是语音理据。T-shirt是文字理据,Bus形态理据,jacket拉链衫是形态、声音理据。黄教授依据汉英近音的词即得出英语词汇语音理据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同时大多数的研究者只是人云亦云,自己没能真正理解字母符号与所指的联系。

三、结论:英语字母形态相似是形态理据的根据

抛弃借用现代化手段——机器打造出的生硬的没有生命力的印刷体字母,通过手写体字母心随“物”动的变化来描述、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抽象出事物形态、运动、发展变化规律,表达事物特性,即形态相似,是形态理据的基础。形态理据指的是构成词汇的字母、词素和词汇语义之间有一种可观察到的直接联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某些字母因脱胎于象形文字,早期临摹形状的意义得以保留,因而可以发现形和义之间的关系;形态象似性的另外一种和构词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象似性有两种:一种是与客体象似,是客体的复制或者是客体的标志和象征,另一种是新的语言符号与原有的语言符号象似即词语有理据性。

参考文献:

1.张高明,《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黄远振,《词的理据理论与词汇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3

4.王寅,《中国语言相似性研究论文精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英语词汇理据与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阶段性成果之一。

观念形态 篇12

1 市场营销观念的概述

市场营销首先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总结出的一种发展的思想, 在市场的活动中, 企业需要根据这一理念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根本上说, 市场营销需要遵循的是“市场“这一中心, 只有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到底缺少什么, 才能按照这一趋势进行投入与发展, 通过对市场营销这一概念的认识, 我们知道, 只有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及相应的欲望要求, 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促进企业的发展, 市场才能发展壮大起来。

2 从静态需求观到动态需求观

企业制定任何决策的依据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 消费者的需求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在过去, 消费者的需求以静态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静态观逐渐转移为动态的需求观。通过这一转变, 使得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得更加具有弹性。这种弹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商品的价格随着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是由于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人群中具有不同的价值, 所以价值方面的弹性更加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这是企业领导者作出相应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三是需求上的认知程度。在一件产品刚刚问世的时候, 其知名度并不广泛, 甚至无人问津, 当通过一系列的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之后, 该产品的知名度因此而打开, 由此需求量增大, 并且在群众中打下了基础, 需求量的弹性变化由此产生。其四是对商品的开发会出现弹性需求。一件产品在刚刚问世的时候, 功能并不多, 但是在不断研究与创新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新的功能, 此时, 原有功能就会被替代, 从而使该商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需要。其五,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于生活品质的不同追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 人们在追求时尚与流行的道路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因此在方方面面均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通过由静态到动态的变化我们能够发现, 无论市场营销的发展是朝着何种方向进行的, 其总的目标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那就是从人们的自身需要入手,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 市场观的转化

市场在营销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存在的目的是利用商品的交换而形成一种交易模式。市场可以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 有形市场是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市场, 无形的市场则多指代互联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 我们应该重视无形市场的发展, 因为无形的市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 可以较为便捷的从事买卖活动, 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从而在根本上加强了市场的流动与交流。在不断扩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 企业应该重视自身形象的提升, 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企业要想进一步与外界沟通, 就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能力, 充分利用市场上的相关信息, 不断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 使其朝着更加繁荣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并且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通过合作能够使企业之间互相学习, 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 这也是市场营销观念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4 从适应、满足对待需求观到创造、引导对待需求观

将以往营销过程中的生产导向不断向市场导向转变, 提供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与社会主义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明确顾客需求, 实现营销的功能和任务。企业通过营销策略的实施, 对消费潮流进行引导, 创造企业价值, 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 产生新的生活方式, 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益水平。企业作为市场的领导者, 不应该被动、消极的满足市场需求, 应该对顾客的未来需求进行预测, 了解潜在要求, 引导顾客产生企业需求的消费观, 建立完善的消费方式, 开发新产品, 使消费层次和质量得到提高。在销售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和顾客进行网络沟通, 增加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实际距离, 但是减少心理距离, 将网上销售和网上订货落到实处。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 应该提高其个性化特征, 提高市场的差异性水平, 为顾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销售, 重视其个体性需求。网络消费导致企业和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接触, 避免中间费用过大的现象, 同时, 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 能够降低成本, 提高信息优势, 重视和中间商进行沟通。在一些发达国家之中, 很多企业将生产和销售融为一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减少流通成本, 为直销提供技术支持, 提高直销在销售中的重要性。企业通过互联网得到相关数据, 进行开发工作, 减少开发过程中的时间, 重视对产品风险进行控制。

5 从显性手法观到隐性手法观

市场经济从以往的短缺状态向过剩状态转化, 因此, 市场影响的作用日益增加, 企业增加了在该方面的投入, 但是如果营销水平过度, 会导致顾客的购买环境恶化, 甚至造成企业信誉水平的下降, 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厌恶营销, 因此, 应该避免使用显性的营销方式以及强制性营销产品, 应该使用隐性营销的方式, 提高营销工作的效果。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地方化和全球性等多种文化共同存在, 多种文化能够融合不同的消费品位, 对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和心理产生影响, 社会群众很容易受到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影响, 满足自身个性化的需求, 将文化作为开发新产品过程中的导向, 消费者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 能够挑选的产品很少, 自身的个性长时间被压抑,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 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不断增加, 对服务的需求增加, 因此, 应该重视营销沟通等工作, 重视主动性, 在定位产品的过程中, 重视消费者的参与水平。

6 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 我们对市场营销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在市场营销观念不断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 始终保持着以人们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这一理念,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 这一发展趋势必将继续下去,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市场营销这一概念也在不断的演化中变得更加重要。当前, 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营销与企业的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 只有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从而促进企业的深入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关键词:市场营销,概念,时代背景,演化

参考文献

[1]张威.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与营销战略[J].品牌营销, 2008, 10 (11) :112-121.

[2]陈坤玉.论新型消费文化下的网络营销策略[J].实践研究, 2008, 12 (11) :116-125.

上一篇:高职教育思想下一篇:锅炉除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