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2024-10-17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精选12篇)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1

1 引言

信用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信用评价的理论主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运作还不够完善,即便是在国外运作很成熟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我国企业。由于信用评价的本质在于揭示信用风险,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程度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信用分析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必然也有所不同,不能照搬照抄国外先进的方法应用到我国的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中。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开发适合我国企业的信用评价方法和体系,对信用风险评价的理论工作起到进一步的探索、挖掘,从而完善信用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构建我国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才可以更加准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利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有利于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有利于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并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指导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相关公司的业务决策。

2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研究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总体而言,国外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技术主要有传统的信用风险分析、多变量统计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市场价值或预期违约率的现代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诸方法而言,多元判别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更适用于成熟行业的大中企业,因为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其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参数方法不但给出较准确的结果及合理的解释而且经济上较合理;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且处于变化波动较大的行业中的企业,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一类计算技术更有优势,原因是它们对数据要求不严格,以非线性方法处理数据,鲁棒性更强。基于市场价值的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等授信业务和证券监管时衡量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分析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提供量化的、科学的依据。综观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从主观判断分析法和传统的财务比率评分法转向以多变量统计方法、依赖于资本市场理论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趋势发展。多变量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和基于市场价值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着很好的信用风险评估判断记录,这为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当前,我国的证监会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多采取专家评分法。这种方法主观性太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学术界及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时,有时会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多为多变量统计模型,如多元判别分析法、Logistic模型等。由于模型的相对复杂性,使得对数据要求不甚严格的信用评级法、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基于市场价值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在企业的信用评估中使用较少。可见,国内对信用风险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以上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信用风险评价的文献成果主要考察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因素。或者说没有很好地考虑非财务指标,没有系统地量化非财务指标。

3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①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内容应该全面地反映所有影响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各项要素,不但要考虑评级对象本身的情况,而且还要研究周边的环境及其产生的影响。这样,信用状况才能达到全面评价的要求。同时,全面的指标将不可避免造成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减少或清除相关性,使借款人信用更加客观和符合实际。

②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必须有机配合,形成体系,相互之间既不重复,又无矛盾。而且,指标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必须科学,要有一定的依据。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充实提高,逐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数据来源应易于采集,表达方式简单易懂,可操作,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评价是可以计算实际数值,而且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通过量化的表述,达到使评价结果直接、清晰的目的。然而,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设计定型指标对企业信用风险予以反映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定性指标所含信息量的宽度和广度要远大于定量指标,使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结果更具综合性和向导性。

④指标结构相对稳定性与内容动态性相结合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就必须坚持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连续、可比。结构稳定与否取决于形成结构诸要素的合理组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等,这种框架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内容的动态性是指随着时间、条件与空间环境的变化,指标体系评价具体内容也应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是在特定情境下发生的,受经济周期、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

4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

目前,在我国关于信用风险的大部分文献是通过财务指标分析的。但是,安然丑闻的曝光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事实上,由于会计报表数据的滞后性、灰色性、短期性和借款人信用分析日趋复杂化和无形化等,仅仅依赖财务报表上简单的比例计算己无法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准确评价。因此,本文综合考虑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构建了企业信用能力风险与企业信用倾向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体系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主要考察财务指标,忽视非财务因素。由于会计报表数据的失真性,使得仅仅依赖财务数据分析己无法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准确评价。本文考虑了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非财务因素。非财务指标同样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一系列指标,构建了上市企业的信用倾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①企业经营现状。

企业经营现状是指企业在现阶段的经营发展中各方面呈现的基本状况。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文化、员工素质、基础管理状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目标与理念、企业声誉或口碑等;员工素质是指人员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水平等;基础管理是指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

②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行业壁垒、技术和销售优势。行业壁垒指技术和政策壁垒情况。

③企业信誉状态。

企业信誉状态包括历史贷款质量和有无提供对外担保。历史贷款质量是指企业有无贷款、是否用贷产生效益等。

④企业发展前景。

企业发展前景包括政府支持情况、企业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策略和企业所属地域。政府支持情况指政策倾向等;企业经营策略指企业的经营策略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2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用来说明企业财务数据之间关系的比率,借助财务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指标种类繁多,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指标应当根据企业以及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来选取,本文在研究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指标的可解释性、数值的可得性和易得性,本文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四个方面初步选取了11个指标建立了我国上市企业的信用能力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5 企业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我国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本文构建了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胡宗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一个综述[J].新金融,2005,2:37-39.

[2]蔡虹,高杰.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101-105.

[3]赵振全,周佰成,赵云立.“BED”信用评估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3,11:154-160.

[4]翟东升,张娟.模糊认知图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8,2:161-163.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2

一、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设计目标

商业银行建设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目标是,实现自动、及时、全面、自诊断地监测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情况,包括监测内部评级体系中模型、模型支持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诊断内部评级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实施改进措施如深入验证、模型优化、应用流程修正等提供依据和支持。监测体系应当实现监测活动的自动化。内部评级模型监测体系要以IT系统和数据集市为核心载体,以人工监测和判断为辅助手段,大幅度减少监测过程中的大量的人工投入和重复性工作,实现内部评级体系的批量化、自动化监测,同时实现监测的及时性。内部评级监测体系应当是一个覆盖多维度、全流程、分段负责的完整体系。该体系不仅要监测模型本身的表现,还要监测影响到内部评级模型运行的多种因素,如前端基础源数据的质量、模型变量波动情况、变量,后端模型支持体系中的模型使用情况等,使监控体系能准确发现、定位模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环节,并采取相应的管理行动。此外,一个设计良好的内部评级监测体系,还应具有自动化实现和替代大部分投产后定量化验证功能及问题初步自诊断功能。具体来说,内部评级模型监测体系不仅要能实现各类指标的自动化监测,还要能按照一系列内置的专家规则,最大限度判断模型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原因,为全面、深入验证和诊断问题提供支持。

二、监测体系的运行职责

内部评级模型生产、投产前验证、应用、投产后验证的完整生命周期涉及的几类最基本的角色包括:模型设计主体、验证主体、内部评级流程与政策制定主体、模型应用主体。内部评级体系已经深入应用到银行业务流程中,涉及信贷业务多个环节,因此,内部评级体系的监测职能也须由多个部门/机构组成、分段承担不同的监测职能。具体来说,模型设计主体、模型应用主体、应用政策制定部门以及具体使用内部评级模型的银行分支机构,分别承担各自环节的监控。首先,作为内部评级模型设计主体(一般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要承担内部评级体系监测的牵头责任和部分具体责任。牵头责任体现在该部门要设计好全行内部评级体系监测的框架,让内评体系各主体明确各自角色、各司其职,保障内部评级体系的顺畅运作,组织每个部门对各自负责流程环节运行情况开展监控。部分具体责任指模型设计主体要具体负责内部评级模型的部分监测工作。内部评级模型设计主体是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次,模型应用政策制定部门、模型应用部门和银行分支机构也要承担各自业务组合、各自流程环节的内部评级体系使用情况的监测责任。银行内部评级应用的实践显示,模型的表现不仅与模型设计是否合理有关,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模型应用政策设计是否合理,模型应用是否恰当等因素,因此,各流程负责主体理当承担起该环节监测的责任。如评级推翻管理部门要负责评级推翻情况的监测,一旦出现评级推翻率大幅上升,必须通知模型监测和验证团队、模型开发团队以及模型应用部门。IT部门要牵头监控IT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并确保数据传输的质量;零售业务条线要对零售申请评分卡的自动通过率进行监测。银行分支机构的对应条线,要对该分支机构的资产组合内部评级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业务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再次,在模型开发团队和模型验证团队中,开发团队应承担内部评级模型的主要责任,验证团队拥有独立的监测和验证职能,以确保验证的独立性,并及时根据监测情况,决定是否开展投产后验证。两个团队的基础设施如风险数据集市、验证算法等可以在经过独立审核后共享。最后,银行应当明确监测信息的汇总和报告职责。在模型新上线或调整、优化时,开发团队需要将模型信息反馈到模型验证主体,并将部分数据更新到数据集市。模型投入到使用后,各监测主体要把日常监测结果反馈给模型监控牵头部门(包括模型设计主体、验证团队)。模型使用部门要把模型使用情况定期发送给模型开发团队、模型验证团队,以开展汇总分析。

三、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内容框架

监测体系主要监测内部评级模型以及内部评级模型支持体系的运行情况。模型部分主要监测模型和风险参数情况;模型支持体系部分主要监测保障模型的各类支持条件运作情况,如模型输入的数据质量、模型输出的结果、模型应用的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在模型监测环节发现的问题,实际上根源在模型应用、管理中。因此,内部评级监测体系必须要以模型监测结果为出发点,以内部评级支持体系监测为辅助,建立逐层剥笋式的监测结果诊断、分析模式,才能找到内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源。具体来说,监测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1.要设计好反映内部评级体系整体运行情况的仪表盘监测体系需要设计内部评级体系整体分布的概览展示功能,给出具体模型的模型风险等级状态,供管理人员对各模型运行状态进行整体把握和判断。监测维度包括内部评级模型应用敞口的类别、模型类别、模型名称、模型统一编号、模型适用领域,模型风险等级等信息(红黄绿灯),并对模型的总数、问题模型数量进行统计。2.要把内部评级模型的监测作为核心内部评级模型监测的核心是监控模型的区分能力、准确性(审慎性)和稳定性。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定量的手段,及时发现模型运行状态,并对所估计的风险参数是否符合监管和内部要求进行监控。模型区分能力是信用风险评级模型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模型应用部门和分支机构最关注的内容。通俗讲,内部评级体系的区分能力指的是能有效区分客户/债项的风险的能力。良好的区分能力,意味着内部评级结果为高评分、高评级的客户对应的是低风险的客户。在统计上,一般采用KS值、AR值、AUC系数、ROC曲线等统计指标来衡量模型的区分能力。一般来说,这两个指标越高,模型区分能力越好。模型的准确性有多种理解。一般来说,模型准确性主要包括模型输出的风险参数量化准确性、模型本身的准确性。对实施内部评级初级法的银行,主要监测风险参数违约概率PD的准确性,比较每个等级下内评法估计的PD与实际违约率PD之间差异程度。在零售内部评级中,要同时监测债项PD/LGD/EAD和实际结果的差异。由于监管机构更关注风险参数估计的审慎性,还需要单独对审慎性开展监测。从统计结果上看,一般采用二项检验、正态检验等方法进行准确性(审慎性)的定量监测。另外,内部评级模型本身的准确性,一般纳入到区分能力部分进行监测。稳定性指的是,当内部评级模型的客户群发生漂移时,内部评级模型区分能力和风险参数值保持相对稳定。区分能力的稳定性要通过监测连续几个时间点的区分能力指标来评估。风险参数的稳定性要在客户群没有发生剧烈变化时保持相对稳定。除了监测模型本身能力和风险参数稳定性外,还需要综合考察内评应用客户群体的稳定性,才能更具前瞻性地预测可能的冲击对模型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从定量监测技术上看,模型本身能力的稳定性和风险参数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考察时间轴上的区分能力指标、风险参数指标的波动程度来实现,而客户群体的稳定性监测可以通过评级迁徙、群体稳定性指数PSI等指标来实现。除了在上述三大主要维度对模型开展监测以外,针对某些内部评级模型,还有一些专项监测需求。如在建模时形成的零售分池结构,随着客户群的变化,原来分池结构下的客户群体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要对零售分池是否仍然满足池内同质性和池间异质性开展监测;将具有特定的监管要求的资本计量风险参数纳入到监测范畴;零售风险领域需要对是否存在成熟性效应、成熟性效应调节因子进行监测。在零售评分卡与分池、非零售评级等领域对模型输出的结果如集中度等进行监测等。3.要建立内部评级支持体系监测这部分内容是银行内部体系监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内部评级支持体系包括内部评级体系的治理架构、模型的使用政策和流程、数据、IT系统、模型应用、模型开发和应用文档等。其中,模型的使用政策和流程、数据、模型应用情况均可纳入内部评级监测体系中,而这些监测内容中,最主要的是模型应用情况。通过对应用情况的监控,可以评估应用政策和流程设计的.合理性、政策和流程执行的有效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评级政策和流程进行及时重检。具体来说,模型应用情况包括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对模型输入信息的录入、发起评级评分、调整、推翻、认定等环节。以非零售评级应用为例,在评级之前的信息录入环节,需要监控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如可以对客户评级信息的定性指标分布进行监测,通过分布合理性判断客户经理提供的信息是否正确。否则,一旦录入错误信息,将导致输出错误的模型结果,给客户真实风险判断、授信审批决策带来极大的风险。在后端评级中,要对评级发起、评级调整、评级推翻、评级审定环节进行监测,以实现对区域、分行、模型、各流程不同环节控制的有效性以及评级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在评级发起环节,需要监测评级覆盖率,以统计因没有及时发起评级而导致客户评级出现真空期的情况,或者因客户评级发起及时性不足导致客户评级结果和客户真实情况发生偏离的情况。通过定量信息监控模型可以监控使用人员是否使用错误的模型发起评级,导致对客户风险判断失误,以及模型使用人员是否为了规避信贷政策准入要求,采用错误的行业、模型发起评级;在评级调整环节,需要监控特例调整政策的使用频率分布、是否执行评级调整、评级调整有效性等要素,以诊断特例调整政策的使用频度、特例调整政策的有效性等;在评级推翻环节,需要监控评级推翻率总体水平、不同区域/分行模型的评级推翻率、向上推翻比率、向下推翻比率等要素;在评级审定环节,需要监控评级审定和系统评级、调整后评级的偏离情况。零售内评体系主要监测评分卡的自动审批通过率、人工挑选政策有效性、人工审批政策效果等,以实现对评分流程设计合理性和执行有效性的监督。模型支持体系主要监控关键定义(如违约定义、违约损失定义)的应用情况,监控是否存在应当判定为违约的客户,没有及时判定为违约;不应该判定为违约的客户,被误判为违约的情况。

四、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IT系统和数据体系

内部评级监测需要依赖一系列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其中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监控IT系统和数据集市。没有IT系统和数据集市的支持,监控体系的主要功能将无法实现。1.监测体系依赖于完备、高质量的数据体系要基于全行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建立完整的内部评级监测和验证数据集市,并依托该集市建立监测IT系统,开展自动化的模型验证与监测。该集市至少要包括模型输出结果(如评级/评分结果)、客户表现情况(如是否违约、评级中间变量、评级原始信息、人工调整情况等)完整维度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模型关键信息登记表,对内部评级模型的关键变量、变量从前台业务流程系统到后台风险数据集市流转进行全面的记录,以确保监控体系中的信息与业务流程中的数据信息一致。2.内部评级监控IT体系内部评级监控IT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依托监测和验证数据集市,建立自动监测模块,实现整个内部评级体系的形象化展示和灵活报表查询功能,实现监控功能的集中化、自动化、批量化;二是基于风险数据集市的模型开发和数据挖掘平台(如模型实验室)实现手动监控功能,可以随时根据管理需要动态开展信息挖掘、监测分析,满足监控的特色、应急功能需求;三是设立内嵌在评级评分业务流程系统中的内部评级监测模块,为业务条线、分支机构提供查看实时监测分析结果的渠道。上述IT系统可满足前中后台、不同时效要求的监控功能,形成完备的内部评级监控IT体系。其中,基于内部评级体系的监测IT系统是整个监控体系的核心。3.在监控体系中建立监控信息汇总和反馈机制针对一些分支机构在应用模型过程中反馈的非结构化数据(如评级推翻管理部门的评级推翻具体案例信息、模型应用部分的分支机构人工反馈信息等),要在IT系统中提供反馈、汇总和信息保存的环境。4.设定模型风险判定规则,并预留专家调整入口基于上述数据和信息,在内部评级监控系统中设定模型风险判定规则,并预留专家调整入口,实现模型风险等级判定以信息系统中的判定规则为主、辅助人工判断的模式。

五、内部评级监测体系的应用模式

内部评级监测是内部评级模型生命周期管理活动的一个环节。根据模型监控结果,可以开展模型问题诊断、提出后续管理行动等,设计良好的监测体系,可实现模型投产后的部分验证功能,大幅减轻验证的人工投入。监控结果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根据监控结果形成初步诊断结论。首先根据模型监测结果开展模型风险等级分类,根据模型监测结果、模型应用情况监测结果等支持体系信息,以及其他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信息,将内部评级模型按照模型风险高低分为红、黄、绿灯三类。红灯类代表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缺陷,已经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如模型区分能力连续一段时间低于底线,所估计的风险参数和实际情况出现严重偏离等;黄灯类代表模型基本功能满足要求,但是存在一些瑕疵。如客户群体稳定性偶尔出现一些波动,但基本不影响模型区分能力等;绿灯类表示模型运行状态良好,无明显的瑕疵。二是,对模型监控结果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诊断分析,找到模型表现不好的真正原因。银行在内部评级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往往背后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型设计问题,如建模方法不合适,当采用绝对值作为变量进行建模,在经济环境变化幅度较大情况下,可能导致模型应用后客户群漂移以及模型区分能力迅速下降的情况;或建模方法基本合理,但部分指标设计不佳,难以互相印证、核实,带来客户经理误用、乱用模型的安全隐患。另一类是模型应用问题,此类问题在模型应用的各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如前文提到的信息录入环节的虚假财务报表,虚高定性指标打分等;评级发起环节的未及时发起评级,采用错误的行业、模型发起评级,规避对客户的信贷政策准入要求;评级调整环节的未严格按照特例调整要求进行调整;评级推翻环节的评级推翻率过高等。上述情况都可能对客户真实风险判断产生误导。三是,根据监控和诊断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行动。模型风险监控结果为红灯的,要根据诊断的原因,明确内评体系各负责主体部门的责任,并交由各主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对于模型本身的问题,应尽快优化模型,在开发时预留了备份模型的,尽快研究备份模型切换;对于风险参数估计不审慎问题,要定期根据监管要求进行调整;对于评级管理和评级流程环节的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通过软约束(以文件形式制定规范)和硬约束(通过IT系统实现硬控制)等方式,调整管理流程;对于由于信贷政策和评级结果挂钩严格等原因导致的问题,要由有关部门共同讨论模型应用政策是否需要修订。模型风险监控结果为黄灯的,模型开发和监测团队要加强监控,关注产生波动的某些变量和整体客户群体的漂移,提前对模型可能发生的变化开展预警。一个设计良好的内部评级监控体系,应当能监控模型运行各环节中发生的大部分问题。对于诸如内部评级系统的稳定性评估、内部信息源系统数据质量评估等难以用监控体系量化分析的模块,以及一些无法用监控体系应对的突发状况等,可采取投产后验证,对模型运行情况进行专题验证和诊断分析。

六、有关建议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影响因素 管理优化

一、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上看,存贷利差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显示,2009年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中,利息收入占到了61.22%。因此,信贷风险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形式。虽然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不断下降,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的绝对数额仍然较高。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内仍然有5 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障碍,同时也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者们的目标,他们都希望通过收购这笔巨额不良资产来迅速扩大在中国的资本。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这些不良贷款的处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不是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来实现的,而且不良贷款率仍然比国际银行业要高出不少。随着中国加入 WTO,《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正式发布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国内各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其他大型银行的挑战,在这两种内外形势的共同影响之下,中国商业银行对金融风险管理所提出的要求必然会更高。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更加需要在理念、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进与完善。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彻底有效地解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就必不可少。能够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本章从银行外部因素来分析,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体制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来的。在计划经济下,银行没有放贷的自主权,只能按照国家计划指令发放贷款,由于有国家信用的担保,即使出现坏账也不会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银行改善信用风险管理的动力不强。虽然目前已经转制,但政府干预的影响仍然存在,银行仍然要承担国有企业改革重任,对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进行救助,导致银行面临潜在的风险。

2.2市场环境因素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都不完善,商业银行是企业获取贷款资金的主要途径。同时我国居民储蓄率偏高,银行资本远远大于证券市场,使得信贷风险过于集中,为信用风险的分散与化解带来了困难。与此同时,为了抢占市场,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不少商业银行主动降低信贷审批标准,忽略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的发生。

2.3法律法规因素

银行在企业违约之后,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实现债务的清收,是降低损失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从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建设来看,保护债权人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破坏信用关系的一方有时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而且法律执行生效的能力也存在很大问题,造成债务人拒不执行法院裁决,无法保障债权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缺乏相应约束,不可避免的给银行增加了信用风险。

2.4外部监管因素

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一直侧重于对商业银行经营合规性的监督管理,而对于风险管理的监督控制并不够。监管当局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管为主,缺乏主动性和超前性,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风险、信贷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等情况不能迅速作出反应。而且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上,对以金融创新为主的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力度薄弱,从而导致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形成不容乐观的局面。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前面一章提到了影响银行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外部因素,而就银行自身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3.1风险评估的量化工具落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风险评估的量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将风险管理进行定量分析。而我国的量化管理却相对落后,主要停留在资产负债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在具体操作上还停留在依靠客户经理的个人能力阶段。这就会由于个人的能力差异,操作失误等一系列原因,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利率和汇率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量化管理的基础没有得到有效地建立,而且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知识技能也没有在国内很好的研究与推广,相应的量化工具与模型还很缺乏。

3.2不能适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伴随着新资本协议的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也有新的要求。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提出了模型化计量信用风险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建立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对信用风险的敏感性。而我国银行普遍采用的信用风险贷款度量分析方法本质上还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其只考虑了债务人基本的财务状况,给出一个表示风险情况的数值区间,而没有考虑到债务人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暴露等因素,因此无法量化信用风险的大小,也无法进行量化管理的模型化创建。

3.3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我国信用风险评估缺乏相关的数据与资料,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由于我国银行电子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对这方面的记录有限。其次,就是我国的证券金融业还很不发达,缺乏详细的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库,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评级和信用风险评估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而无法做到客观准确。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的财务数据掌握在各个商业银行内部,因此有限的数据也很难实现沟通和共享。

3.4 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强、多学科相互交织,处理相对复杂的管理科学。它需要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高等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基础,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转轨不久,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相关教育教学滞后,人才体系和梯队没有建立完善,在单位内部相关的风险管理培训也没有得到普遍开展,从而整体实力偏弱。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优化途径

好的信用风险管理是持续稳健发展的源动力,如何更好的降低运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时刻关乎的事情。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样问题,本文认为重点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优化。

4.1量化评估指标,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机构

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情况来看,信用风险控制缺乏一套统一的量化评估指标,由于风险评估量化模型化是未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趋势,因此建立一套可以分析计算的评估指标尤为重要。目前的各个商业银行都在研究完善内部评级体系,从早先的专家法、到后来的Z评分、CM模型、KMV模型以及Logit回归模型,虽然都有不少研究,但真正应用于商业银行的少之又少,而且内部评级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构建,相同的信用风险隐患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普适的基本指标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进行统一的评估。不仅如此,在外部环境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积极推进建立独立的权威中介评级机构,由其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及业务经营进行信用评估。目前发达国家都有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其在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2完善信息系统,提供标准可靠数据

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对信息风险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现代信息风险量化模型也是依赖大量信用风险数据而开发应用的。因此,信用数据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自己的信用数据库,但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信用数据缺乏标准,行业内也缺少协调与合作,各行信息系统数据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为了实现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共享及银行间信息的顺利传输,需要遵循一套标准化原则。通过标准化的处理,实现共享与交换,解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在数据积累方面不足的难题,同时也为中小商业银行解决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的问题。

4.3运用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化解信用风险

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其中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尤为迅猛,信用衍生品产品正逐步成为国际先进银行转移、化解信用风险的主要手段,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商业银行经常面临着信用风险集中与投资分散化要求相矛盾的难题。而信用衍生工具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在不影响与客户关系的前提下将信用风险转嫁出去,这使得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手段变得更加灵活,也提高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其次,信用衍生品市场有利于信用风险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信用衍生品交易价格实质上是在既定的信息披露条件下投资者对基础资产信用风险的直接定价。当信用衍生品市场逐渐完善后,信用风险的定价会更加趋于透明与准确,形成一个市场化价格。这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交易机制、法律制度保障、监管问题等都制约着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只有建立合理的交易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制度、适度监管,才能进一步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起到化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管杜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10;100—102

[2] 柳斌. 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浙江金融.2009.09;10—12

[3] 张伟.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华章.2011.23;1—3

[4] 吕运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05;3—5

[5] 万锦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04;45—48

[6] 曾筝.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计算机仿真.2011.05;90—92

[7] Peter Grundle.Importance sampling for intergrated market credit portfolio model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4,2008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4

1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充分利用客户办理用电业扩报装申请时预留的各项信息、客户实际用电电量信息、客户历史交纳电费信息等资料, 结合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采用成熟和先进的信用风险控制和智能决策技术对电费风险管理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提醒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加强对电费风险点的控制, 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费应收账款的损失率, 提高电费及时回收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指在电费管理全过程实现“三层防范、内外控制、数据统一”。

(1) “三层防范”概括电费信用管理手段。它贯穿于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 对电能交易实施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对每笔业务, 特别是高压用电客户和重点客户, 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和管理。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

事前防范:主要是对新增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 对老客户信用状况变坏时进行重新评判, 并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制定科学的信用决策工作。它是建立信用调查和评估机制的信用前期管理阶段。

事中管理:指用电客户用电到电费缴费截止日期之前, 对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化及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监督和债权保障体系的建立。它是建立债权保障与风险转移机制的信用中期管理阶段。

事后处理:指用电客户发生电费拖欠之后, 及时进行电费短期账龄分析并对应收电费余额进行有效催缴。它是建立电费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的信用后期管理阶段。

(2) “内外控制”概括电费风险管理手段。风险管理的核心:一是加强内部的电费管理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对用电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3) “统一数据”概括信用信息整合的思路。即在供电公司建立统一的电费信用风险数据库和客户信用风险动态档案, 利用该共享资源开展客户授信、应收帐款管理、欠费追收等工作, 并协调供电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1.2 降低DSO, 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供电企业通过增加售电量来刺激销售, 加快发展。但是如果应收电费不能及时收回, 甚至拖欠, 价值增值仍然无法实现。这个转换机制还必须是迅速的, 只有迅速地转换, 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提升竞争地位。衡量这个运转速度的一个有效的指标是资金积压期间。

资金积压期间=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针对电力销售的特殊性, 电力无法储存, 设定一个电费回款周期。

电费回款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销售变现天数 (Days Sales Outstanding, DSO) 是西方企业衡量赊销工作最重要的指标。DSO指标表现了企业的平均收账期, 即把赊销收入转化为现金所需的时间, 是企业衡量应收账款水平的重要指标。

1.3 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

针对用电行业, 根据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行业平均附加值、行业平均资本、行业平均工资、生产价格指数、行业电价政策、风险电费构成、整体欠费概率和拖欠比、短期帐龄分析、电费回收难度系数和风险防范绩效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 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风险防范重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用电客户, 根据信用等级、信用变化、风险等级、欠费预警 (欠费概率) 、电费回收难度系数、欠费拖欠概率 (1至6个月各期) 、电费回款周期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 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 (期限) 、风险防范和风险对冲策略、欠费催收策略及业务流程控制 (包括业扩报装、合同管理、抄表核收、欠费催收各节点风险控制策略) 。

1.4 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持系统

电费信用风险模型包括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和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两大类。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包括信用评分模型、风险评分模型、欠费预测模型、拖欠预测模型、绩效管理模型。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包括信用分类决策模型、风险定价模型、信用额度/期限模型、欠费催收决策模型。

2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电费风险一方面产生于供电企业内部的电费管理过程中, 另一方面产生于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因此,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需要建立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之上。管理流程采用“三层防范”和“内外控制”手段, 将以往单一的欠费事后处理, 扩展为对欠费的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闭环控制。根据信用评估和欠费预测结果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电费风险防范策略, 从而有效地防止拖欠电费的发生。

2.2 客户信用评价

(1) 美国银行家爱德华1943年提出“5C”客户资信分析法。它是用5个以字母C开头的英文单词代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的5个要素, 品质 (Character) 、能力 (Capability) 、资本 (Capital) 、担保品 (Collateral) 、环境 (Condition) 。

电费专业对于电费回收提出用户的资本评价。

(2) 首先制定了评价标准: (1) 电费做到月结月清, 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 并能预付电费。电费做到月结月清, 无陈欠电费。 (2) 电费做到月结月清, 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 无陈欠电费。 (3) 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 交费态度较好, 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 无陈欠电费。 (4) 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 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 但经常出现, 无陈欠电费。 (5) 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 不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 需维权诉讼才能缴清。 (6) 无法交纳电费, 使陈欠电费不断增加, 有可能形成呆坏帐。 (7) 评价结果:符合评价标准1、2可评为AAA, 符合评价标准3可评为AA, 符合评价标准4可评为A, 符合评价标准5可评为B, 符合标准6可评为C, 共分为3级。

(3) 信用评价法

信用评价法是对收集的企业数据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然后进行加权评分, 得出顾客的信用分数, 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价的一种方法。

客户信用评价分类及对策在对客户信用评价后, 应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 如表1所示。

CA1、CA2这两个级别的客户一般实力雄厚, 规模较大。这类客户的长期交易前景都非常好, 且信誉优良, 可以放心地与之交易。CA3这个级别的客户具有较大的交易价值, 没有太大的缺点, 也不存在破产征兆, 可以适当地超过信用限额进行交易, 但必须监控其用电情况。CA4这类客户应严格控制在信用限额之内, 最好能寻求一些额外的担保。CA5这类客户必须实现先买电后用电政策, 而且长期监控用电。

2.3 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转以及关键节点的计算机辅助控制, 常州公司与专业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平台。该系统在综合分析电力客户的信用表面特征、用电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 以供电公司掌握的客户数据为基础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模型, 提供供电公司、用电行业和用电客户三个层面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估、风险分析识别、欠费预测预警、信用风险防范决策和绩效评价等多项功能, 同时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辅助控制。

2.4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电费管理

公司层面上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电费回收管理, 保证全市电费回收的可控、在控;建立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发挥统一集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心的作用, 协调财务部门、信息中心、法律部门等共同做好公司的经营风险防范工作;指导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采取相应的电费回收策略和措施;结合电费回收情况, 分析影响电费回收的主要因素、发布电费风险预警信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电费回收工作意见供领导决策等。

供电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负责用电客户信用档案的日常管理, 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信用信息。根据客户的信用变化和风险等级, 建立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等。负责动态掌握本单位应收账款回收率以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按照时段、地区、行业等展开欠费构成和电费回收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电费现金流量的预测及与信息流的差异分析;跟踪每位收费员收费进度, 督促催费人员按时催收电费;制定本单位电费回收责任制考核办法, 分解电费回收目标任务, 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

3 效果分析

通过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 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客户信息, 电费专业在2013年共计下达维权通知书20份, 下达停电通知书20份, 公证送达4份, 依法起诉16户, 申请安装预付费卡表10户。上半年市区大客户电费全部结清, 电费回收率100%。电费回收工作基本做到了可控、能控、在控。年底的客户座谈会上, 有客户表示, “原以为电力客户信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 没有想到我公司评上CA1级客户, 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免费的技术指导、人员技术培训, 今天又领了奖牌和奖金, 既是荣幸又有压力啊。”

4 结论

4.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防范电费风险的有效手段。

4.2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4.3 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4.4 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之际, 利用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有效控制供电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先国, 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营销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 8.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洪瑞云,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编写, 于崇伟, 主编.电力市场营销[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7.

[4]江苏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冯军, 主编.电费管理100案例汇编[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12.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5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作者:黄祖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内部评级法的核心技术要求对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阐明了只有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我国商业银行才能在开放与竞争的市场中不断前进,缩小与国际银行的差距,从而高质量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832.2

企业应收账款与信用评价风险管理 篇6

【关键词】 应收账款;信用评价;风险管理

目前,中国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售渠道,稳定发展,不得不向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提供信用业务,随之带来的应收账款管理成为企业的现实任务。应收账款的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应实行有效的信用评价管理与控制方式,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风险管理,以规避信用风险,获得最大收益。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信用评价体制上,对应收账款从客户信用评价到账款收回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一、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往往运用信用促销。由于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在事先还未对客户付款能力进行调查的情况下,为了扩大销售,盲目地采取赊销政策。虽然看到账面上的利润增高了,却忽视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客户恶意拖欠,甚至不能收回的问题,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逐渐上升居高不下,且总量有逐年增长的势头。据统计,我国企业间互相拖欠构成连环债链的资金总额已达数千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以上,并呈扩大趋势。目前大量的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对其应收账款成本、账龄、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作分析,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所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就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在“坏账”项目下,尽管如此,我国企业坏账率仍占5%~10%。与此同时,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高达90%以上,我国只有20%。可以清醒地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中看出,应收账款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应收账款的管理滞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企业在经营时对其风险性认识不足,相应的管理制度及部门设置不健全。销售业绩的提高,却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监管缺失带来了市场秩序混乱。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这种现象,为了改变应收账款风险无人负责的局面,将应收账款的收账责任指定在营销部门,这种现象在企业实行销售包干或买断的制度下最为明显。在一些管理责任相对模糊的企业,缺乏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一旦营销部门所增加的销售业绩激励超过企业本身应收账款增加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营销部门朝相反的方向选择,那将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后果。更可怕的是有些企业将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划归到企业财务部门,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一方面营销部门不顾风险,任意扩大销售,追求销售业绩,财务部门为了信用风险也会单纯强调风险防范,且由于不能掌握交易客户的信用信息,也无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更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矛盾激化随之而来,最终导致内部冲突。因此,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管理机制和信用评价风险管理不合理造成。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应收账款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是为了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而进行的投资。任何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应收账款投资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商业信用已成为企业间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因而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采取赊销方式,会使应收账款的数额大量增加,现金的回收时间延长,甚至出现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现象,赊销的方式扩大了销售,增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盈利的空间。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功能,权衡应收账款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成本和风险,迅速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决策,争取利润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收账款的管理就应该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以及风险管理体系,在采用商业信用销售产品的同时,规划和制定应收账款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用于约束企业内部与客户。企业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除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并合理有效地防范与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外,同时营销部门应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加强客户的信用评价管理,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以及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要实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形成有效的信用评价风险管理机制。信用评价是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依据,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从根本上要解决信用风险问题,从风险业务的管理制度、管理授权机制、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等必须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这里需要在三个方面的管理进行改革:

1.建立完整的应收账款系统管理机制。这里涉及到企业的销售管理、资金管理、债权管理、客户信用管理等领域,必须全方位的加以解决,其解决方案至少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建立销售管理中的赊销管理程序和规范;二是应收账款的总额控制,涉及应收账款的预算与报告制度;三是建立以账龄控制为核心的营收账款回收监控体系;四是强化对长期拖欠款的催收和处理,建立由专职人员负责的债权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风险控制体系。涉及到企业各部门的利益问题,首先从机制上和制度上进行合理化解决。企业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对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进行专业性的科学预测评估,并进行合理化控制,使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在一个科学的、规范的基础上。存在大量赊销业务的企业其内部必须有人真正对应收账款企业负责,为此应当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兼顾信用营销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管理,使企业信用资源的使用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

3.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机制,改进客户资源的管理方式。企业的财富是由客户带来,其也是风险的所在。在销售承包制或提成方式下,企业的客户资源信息通常掌握在个别业务人员手中,公司很难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则更加困难。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决策上的风险,因而企业必须采取措施,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统一管理和优化客户资源。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每年因信用管理缺陷造成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平均占到销售收入的14%,欧美企业只有3%左右,意味着一个销售额10亿元的企业,中国企业比欧美企业多支出无效成本1亿多元。在这样一个大的信用环境下,企业要想谋求超越其他企业的应收转管理效率,必须规避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是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必要前提。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在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信用管理系统,完善客户信用评价制度,解决好客户选择、授信政策和授信额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实现扩大销售和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评价以及风险管理制度,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将信用评价风险管理与应收账款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信用评价,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以期在我国目前信用环境现状不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优点,为企业谋求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1]王静.《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王亚卓.《现金流、应收账款、存货管理必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7

因此,建立有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至关重要,更是持续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科研环节。

一、文献综述

上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设从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

从考虑的角度不同来说,最初的企业信用评价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指标上。Altman等(1968)选取1946~1965年间的33家破产制造业企业和同样数目且规模相近的正常经营制造业企业,通过对22个财务比率指标(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营运效率等5类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筛选,最终选用了5个指标:营运资本/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收益/总资产、权益市价/债务总额账面价值、销售收入/总资产。Edmist er(1972)选择负债比率、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常规的财务指标,建立了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Aziz、Emanuel和Lawson(1988)发现破产公司在破产前5年内与正常公司相比,他们的现金支付的所得税均值以及经营现金流量均值均有显著的差异,进而发展了现金流量信息预测信用风险模型。部分国内学者主要从防范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角度出发,对构建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如周春喜(2003)基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构建了包括企业素质、资金结构、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经济效益以及发展前景六个评级要素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部分学者着重从企业融资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如张红波(2004)从独立性、相关性、可行性原则出发,构建了由企业品格、企业规模、风险控制水平、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组成的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夏立明、宗恒恒和孟丽(2011)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特性,提出了以融资主体信用风险评价、融资债项信用风险评价、宏观环境风险评价三个子评价体系组成的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三轮指标的筛选,最终甄选出38个指标构成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金融机构进行信用风险评价提供了借鉴。

从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来说,主要有层次分析、聚类分析方法,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方法,Logit判别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贾文荣,2012)。例如,陶军(2005)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在对24个现金流量指标进行分析和蹄选的基础上,确定了销售现金比率、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外部融资比率、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现金投资成长率和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六个揭示企业信用风险的指标。范伯乃、朱文斌(2003)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15个指标,它们包括企业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张目(2012)运用可变模糊评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状态进行了评价。

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前人研究得出的重要财务指标基础上,加入了更能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非财务指标,如研发投入水平,无形资产占比和核心员工人数等。在此基础上,拟采用判别分析法来判定所构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随机从创业板和特别处理类股票中分别选取了35、19只上市公司股票,并收集整理了这54只股票的11个指标。其中包括8个反映上市公司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盈利质量、运营能力、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分别为:基本每股收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例。选取的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非财务特点的三个指标分别为:核心员工占比、无形资产占比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54家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5家创业板公司、3家ST上市公司作为测试样本,其余46家上市公司用作分类样本。所有指标均选取2014年年末这一时点上的数据。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东方财富网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刊登的各上市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

(二)判别分析法检验结果分析

判别分析法可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设有n个样品,对每个样品测得p项指标的数据,已知每个样品属于k个类别(或总体)G1,G2,…,Gk中的某一类。判别分析法利用这些数据,找出一种判别函数,使得这一函数具有某种最优性质,能把属于不同类别的样本点尽可能地区别开来。利用这一判别函数我们能判定测得同样p项指标(变量)数据的一个新样品归属于哪一类。

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54家上市公司进行判别分析。

对判别分析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可得表1。从表1的分析结果可知,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在两组中的差别不显著,对分类的作用可能不大。

从返回结果可以得到如下Fisher判别函数:D=-4.509+0.657X1+0.002X1-0.002X1+0.344X1+0.302X1+0.736X1-0.785X1+0.046X1+0.576X1+0.007X1(1)

将测试样本数据带入上式,所得Fisher判别函数的值与两组的重心值:分别为2.064和-3.835比较,离哪个组的重心近就归入哪一组。

从表2的分类结果可知,判别分析法已对初始分组案例中的97.8%个进行了正确分类,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正确分类的概率为93.5%。从表3测试组的分组结果可以看到,判别函数(1)已对五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的四家进行了正确分类,正确率80%;对3家ST类上市公司全部分类正确,正确率100%。这说明本文所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类效果显著,能有效的甄别风险,是可取的。

三、结论

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能突出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核心员工占比、无形资产占比和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这3类非财务指标,拟构建一个包含11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运用判别分析法对选取的54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指标体系能有效甄别风险,并显著区分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其中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和总资产周转率两个指标对分类效果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从指标体系中剔除以达到简洁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最后,本文通过一系列分析验证得到一个包含九个指标,能有效甄别信用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理论,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了贡献。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就业机会的创造主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技术创新的活跃因素。然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含有11个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并利用判别分析法对54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最终得到一个含有九个指标的有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判别分析法,信用风险评价,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参考文献

[1]Altman E.I,Narayanan.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23(9):589-609.

[2]R.Etimistcr.An empirical test of 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for small business failure predic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72,7(2):147-193.

[3]A.Asiz,D.Emanuel and G Lawson.Bank Prediction:An investigation of Cash Flow Based Mode I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88:25-29.

[4]周春喜.企业信用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科技进与对策,2003,(4):124-126.

[5]张红波.略论企业信用状况评价抬标体系的构建[J].湘渾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55.

[6]夏立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金融论坛,2010,(10):101-106.

[7]陶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构建的发醉模式[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6):6-8.

[8]范柏乃,朱文斌.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与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3,(6):83-88.

[9]贾文荣.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2.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8

目前的国内外理论界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按照学者谢平 (2002) 的观点, 互联网金融是通过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技术, 产生的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运行机制, 可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 电子商务金融就是其中的一种模式。电子商务金融是以电子商务企业为平台, 在商家、消费者有资金需求时, 通过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 根据掌握的日常交易数据及其他外部数据形成的数据库来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 由电商企业自建小额贷款公司, 或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将资金提供给需求方的一种资金融通模式。为了行文方便, 以下简称“电商金融”。

电商金融的出现和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和消费模式, 使得商品交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子商务繁荣的背后是商家和消费者对于资金的需求。目前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家以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为主, 普遍存在规模小, 制度不健全的特点, 在我国长期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 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对于消费者而言, 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消费者逐步选择提前消费的方式。因此, 电商金融的出现恰逢其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融资问题。以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 推出了针对供应商、消费者的阿里小贷、京东的供应链贷款、京东白条、淘宝花呗等,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目前传统金融在这一部分的空白。电商金融最大的特点是在电商平台上有庞大的用户群、良好的知名度以及较强的经济实力。但电商金融面临的客户群流动性大、不稳定, 且交易通过线上进行, 具有隐蔽性, 这使得电商金融面临的风险更大,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符合电商金融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本文以分析电商金融的信用风险为基础, 从上游商家和下游消费者的角度,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以期降低电商金融的信用风险,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电商金融的信用指标的设计

电商平台的服务对象包括商家和消费者, 两者的信用风险评价有本质不同, 因此在下文构建信用评价体系时, 也从各自的角度来进行构建。但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 最主要的依据都是在电商平台上积累的交易数据。

(一) 电子商务平台商家的信用评价指标的设计

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家多以中小企业以主, 而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并不完善, 因此在进行信用指标的设计时, 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真实性, 注意减少对财务数据的依赖, 增加电商企业掌握的交易数据。因此, 本文参考已有文献中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国外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目前电商企业在审核贷款时的做法等, 从四个方面设计电商金融商家的信用评价指标, 包括:交易状况、信贷状况、经营状况、财务状况。

交易状况:企业的交易状况主要包括电商平台交易金额、交易时间、客户流量、订单成交率、客户好评率等进行反映。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商家的经营规模、收益的稳定性、客户的认可度等。交易金额即商家在交易平台上达成的交易金额, 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均值如月平均交易额来代替;交易时间是商家成立的时间;订单成交率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订单量与客流量的比值;客户好评率是客户好评数与总客户数量的比值。

信贷状况:企业的信贷状况主要参考的是企业以往的信贷记录, 主要包括是否有借款记录, 平均每月借款额为多少;是否有逾期, 如果有逾期, 逾期最长期限是多少等。企业的信贷状况往往只能对该电商平台上的信贷数据进行分析, 而企业的信贷行为可能在同时在其他电商企业, 甚至在线下银行金融机构发生, 而目前对企业的信用评价是各自为政的状态, 不能将所有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 因此现有的企业信贷数据比较片面。而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数据共享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营状况:经营状况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受环境影响程度以及企业主的综合情况等。经营环境主要指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发展前景是指企业所属的行业目前属于哪个发展阶段;企业受环境影响程度是指企业与外界环境变化的依赖性大小;将企业主的综合情况作为企业经营状况的一部分主要是考虑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主的能力、素质有直接关系, 因此将其作为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一部分。

财务状况:电商金融的商家主要以小微企业为主, 而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大都不完善, 且真实性不高, 因此, 本文在指标选取上尽量减少反映财务状况的指标, 仅选择最主要的几项指标, 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销售净利率。

(二) 消费者的信用评价指标的设计

电商平台上对消费者的放贷类似于银行发放信用卡, 即根据个人的信用状况提供一定的额度, 在信用额度内可以自由消费, 再按照合同约定还款, 超过规定的还款期缴纳一定的罚息。因此, 在针对消费者的信用指标设计上, 应当参考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评价的方法, 同时加入电商平台收集的个人消费数据等。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的信用评价指标进行设计。

交易状况:包括个人在电商平台上的消费频率、消费金额、消费时间、消费流量。这是电商平台掌握的关于个人信息的核心数据。

信贷状况:包括个人平均每月欠款金额, 是否有逾期。与企业类似, 个人信贷也往往在多个平台上进行, 如果只是考察在该电商的信贷状况可能会造成片面、不真实的结果, 人行征信系统是个人信用信息最完善的系统, 但电商金融大都没有接入人行征信系统, 行业数据也不能共享。目前已经有公司搭建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 可以为信用评价提供依据。

个人特质: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 如身份验证、学历信息、工作性质等。这些可以通过在线提交一些相关的证件、资料等来进行证明。

履约能力:包括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以及个人资产状况等。

社会关系:包括与其他人的资金往来的金额和笔数, 及其他好友的信用评级等, 通过在消费者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来判断消费者的信用状况。

三、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建立电商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时,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根据上文对信用指标的设计, 将指标分为准则层和指标层。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评价商家和消费者信用状况的调查问卷。在确定每一种确定各层次各因素间的权重时, 依据Saaty的1-9标度方法, 采用两两互相比较, 从而建立起准则层指标标度的比较矩阵。通过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利用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 商家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针对商家的信用风险评价的调查问卷通过三类专家进行打分, 共发放30份, 包括研究信用风险领域的财务专家10人次, 商业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10人次, 及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10人次, 最终收回19份, 问卷全部有效, 回收率63.33%, 有效率100%。限于篇幅原因, 本文只给出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 (见表1)

从上述针对商家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可以看出, 影响商家信用评级的主要是反映商家交易状况和信贷状况的信息, 特别是交易金额和最长逾期时间这两项指标的权重最大。除此之外, 交易时间、订单成交率、客户好评率等交易状况指标也占了比较大的权重, 而在传统金融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中占重要分量的财务状况指标的权重反而非常小。一方面反映出交易数据在电商金融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专家大都认为电商金融商家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因此不宜占过多的权重。

(二) 消费者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针对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评价的调查问卷也是通过三类专家进行打分的, 与上文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专家选取商业银行的零售客户经理, 其他一致。最终收回问卷17份, 问卷全部有效, 回收率56.67%, 有效率100%。以下是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 (见表2)

从上述针对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可以看出, 影响消费者信用评级的主要是反映消费者交易状况、信贷状况和履约能力的信息, 特别是消费频率、消费金额、最长逾期时间及是否有稳定还款来源这几项指标的权重最大。而反映个人特质及社会关系的权重相对来说较小。相比传统金融对于个人信用评价的考量, 电商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除了考察信贷状况及履约能力外, 更多地考虑了消费者的交易情况的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能够得到一些更加有用的信息。而目前个人特质以及社会关系的因素在消费者信用评级中占的权重较小,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逐步成熟, 这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者的信用评价产生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层次分析法, 借鉴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及国外成熟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方法, 分别建立针对电商金融的参与者——商家和消费者的信用评价体系, 得到了各个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但由于层次分析法固有的缺陷, 这一信用评价体系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 本文提供的信用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商金融企业甚至包括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信用评价过程中提供参考。未来电商金融的信用评级一方面需要依靠数据的整合和完善, 例如加入企业的工商、税务部门的数据, 个人的公积金、社保、纳税等数据,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发展, 可以加入更多的因素如非结构化信息, 从而使信用评级体系更加完善。

摘要:电商金融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资金平台, 并改变了以往资金的单一流向模式, 使资金流有效地循环,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电商生态圈。与此同时, 电商金融面临的环境更多样、更复杂, 因此也更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信用风险。本文分别从电商金融的上游商家和下游消费者的角度,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各自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为目前的电商金融信用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商金融,信用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孙欣.基于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 (4) :212-1213.

[2]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 (8) :18-23.

[3]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12) :15-26.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9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担保能力弱、经营风险高等诸多原因,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障碍。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科技部等在《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11]540号)中提出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的政策意见,其中,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成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的重要手段。

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能实现多方共赢的新型融资方式,从供应链的角度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注重供应链的稳定性、贸易背景的可靠性,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供应链融资主要包括预付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三类业务模式。其中,中小企业通过预付款融资模式可以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和分批提货的权利,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然而,在预付款融资中,仍然存在借款企业、核心企业、质押物、物流企业或供应链系统等多个风险来源,如何结合风险来源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是预付款融资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针对预付款融资风险分析与管理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于预付款融资可以理解为“未来存货的融资”,因此,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的分析,例如,Shearer和Diamond(1999)[2]指出在物流和金融整合创新下,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需要根据融资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定量并且更加准确的风险识别与度量方法。Diercks(2004)[3]认为物流金融业务必须严密监控,介绍了一些如何实现有效监控的具体监控方法,阐明了要求第三方或物流企业参与监控的必要性。Barsky和Catanach(2005)[4]指出贸易融资不同于传统的信用贷款,即便管理和控制最简单的贸易融资业务都是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在实践中业务控制应该由主体准入为基础的风险控制理念转变为基于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保兑仓融资风险的分析,例如,邓卫华、陈武红(1998)[5]对有色企业预付款融资中存在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了分析。白少布、刘洪(2009)[6]对保兑仓融资中供货方、需求方、仓储方和银行等各方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胡涵芬(2011)[7]分析了保兑仓模式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并据此建立了保兑仓业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李思远(2012)[8]从信用风险、监管风险、质押物风险、法律风险、物流企业资质风险、操作风险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物流银行保兑仓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风险评价。任慧军等(2013)[9]从银行-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企业,卖方-银行、买方,第三方物流企业-卖方、买方,买方-卖方等四个角度对保兑仓模式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预付款融资风险分析与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已有文献大多以一般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缺乏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拟根据预付款融资的内涵及业务流程,对预付款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基本要素,遵循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回购能力、质押物权属及担保安排、质押物的变现风险、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供应链的运营状况等六个方面构建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后续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1 预付款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

1.1 预付款融资的内涵

预付款是一种支付手段,其目的是解决合同一方周转资金短缺。预付款不具有担保债的履行的作用,也不能证明合同的成立。收受预付款一方违约,只须返还所收款项,而无须双倍返还。此外,法律对预付款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当事人不得任意在合同往来中设置预付款项,而对定金则无此限制。依据《浦发银行预付款融资业务管理办法(试行)》(2008),预付款融资是指银行为满足购货商(融资申请人)向特定供应商以预付方式采购的融资需求,依托供应商(及终端买方,如有涉及)的信用,在对采购项下物流及资金流进行监控的前提下提供的融资。融资形式包括贷款、票据承兑等授信业务品种。

预付款融资通常有以下四种模式[10]:卖方担保差额退款、卖方担保货物回购、未来提货权质押融资、“先票/款后货”融资。其中,卖方担保差额退款和卖方担保货物回购统称为保兑仓业务,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银行为买方提供授信的基础是卖方提供担保;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涉及买方、卖方和银行三方当事人,卖方担保的是差额退款,后者涉及买方、卖方、银行和仓储方四方当事人,卖方担保的是货物回购。未来提货权质押融资和“先票/款后货”融资统称为商品提货权质押融资业务,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银行为买方提供授信的基础是商品提货权的质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涉及买方、卖方和银行三方当事人,质押方式为提单质押;后者涉及买方、卖方、银行和仓储方四方当事人,质押方式为仓单质押。

1.2 预付款融资的业务流程

以卖方担保货物回购(即四方保兑仓模式)为例(下同),其业务流程概述如下[11]:(1)买卖双方签订商品购销合同,共同向银行申请办理保兑仓融资业务;(2)买方在银行获取既定仓单质押贷款额度,专门用于向卖方购买货物;(3)银行审查卖方的资信状况及回购能力,一经通过,则签订货物回购和质量保证协议;(4)银行与仓储方签订货物仓储监管协议;(5)卖方在收到银行同意向买方发放贷款的通知后,向指定仓库发货,并取得仓单;(6)买方向银行缴纳承兑手续费和初始承兑保证金;(7)卖方将仓单质押给银行后,银行开立以买方为出票人、以卖方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并交予卖方;(8)买方缴存保证金,银行释放相应比例的商品提货权给买方,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银行承兑汇票金额;(9)买方获得商品提货权,到指定仓库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10)重复(8)-(9),若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保证金账户余额不足,则卖方于到期日回购仓单项下剩余质押物。

1.3 预付款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

根据预付款融资的内涵及业务流程,预付款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

借款企业(买方)的信用风险是预付款融资面临的首要风险,是指在信贷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借款企业不能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善、经营不善、决策失误等)和外部原因(如宏观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政治环境等)[12]。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对借款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主要考察以下内容:企业素质(如法人代表素质、员工素质、管理素质等)、经营能力(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获利能力(如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等)、偿债能力(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履约情况(如贷款到期偿还率、贷款利息偿还率等)、发展前景(如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产业政策、行业特征、市场需求、企业成长性和抗风险能力等)。

(2)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回购能力

由于预付款融资需要核心企业(卖方)提供连带担保责任并承诺回购,核心企业应在借款企业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回购剩余质押物,因此,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及回购能力是预付款融资风险评估的重点。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从企业素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而核心企业的回购能力是指核心企业(卖方)于到期日回购仓单项下剩余质押物的能力。

(3)质押物权属及担保安排

质押物的产权界定及品质检验是预付款融资中合约设计风险的首要来源。前者包括所有权审核和质权审核,所有权审核是指审核质押物是否在法律上清晰地归出质人所有;质权审核是指审核质押物是否能够在法律上允许质押,是否被担保给多个债权人,存在重复担保的现象[13]。后者是对商品实质内容的审查[14],包括质押物的品质检验机构是否具有法定的检验资质,采用的检验方式是否正确等。而质押率及赎(提)货期等担保安排是预付款融资中合约设计风险的关键来源。质押率即贷款额度与质押物价值的比率[14],质押率的确定与业务模式、质押物的特性、企业违约概率、监管方式以及贷款利率等密切相关,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预付款融资的风险状况;赎(提)货期是指从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之日起,到借款企业将仓库中的货物提取的时间,赎(提)货期的长短与借款企业的销售情况密切相关。

(4)质押物的变现风险

预付款融资以仓单项下货物为质押物,当借款企业违约时,银行有权对质押物进行拍卖来抵偿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损失,故质押物对银行贷款起着担保作用。质押物的变现风险是预付款融资中最重要的风险来源之一,主要包括质押物价格风险、质押物形态风险、质押物销售风险等[15]。质押物价格风险主要指质押物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质押物形态风险指质押物的功能形态(如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质押物易损程度及配套保管条件等方面的风险;质押物销售风险指质押物的销售能力变化带来的风险。

(5)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

在预付款融资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监管方参与进来,负责质押物的直接监控和担保。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是指在预付款融资中物流企业在负责质押物的直接监控和担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欺骗、不负责任、虚假上报、监管失误等)[16]。因此,银行应根据物流企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信誉情况、合作意愿、地域分布、监管技术水平等构建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评估体系,从而确定物流企业在预付款融资中的监管资格。

(6)供应链的运营状况

在预付款融资中,借款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对借款企业的信用状况具有直接的影响。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良好,交易风险较小,从而降低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的整体运营状况可以通过供应链生产绩效、供应链竞争力、供应链信息化程度、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程度等指标来反映[17]。供应链生产绩效反映了供应链的整体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及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是对供应链投入产出的量的度量,主要衡量指标包括:核心企业产需率、核心企业产销率、供应链的产品生产或服务循环期、供应链总成本利润率等。供应链竞争力是对供应链投入产出的质的度量,主要衡量指标包括:产品质量竞争力、产品品牌竞争力、客户满意度等。供应链信息化程度反映了供应链中信息流的畅通程度,对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生产流程、存货控制与配送规划等将产生直接影响,主要衡量指标有:信息共享程度、信息系统完备性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程度越高,供应链的整体实力就越强,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则相应下降,主要衡量指标有:上下游企业彼此信赖程度、上下游企业合作密切程度、上下游企业产品依赖度等。

2 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预付款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和平安银行供应链贸易融资客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基本要素(如基础素质、商业经营、财务状况、创新能力、外部环境等)[18],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功能性、动态性、相对独立性、可行性(或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19,20],从借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及回购能力、质押物权属及担保安排、质押物的变现风险、物流企业的监管风险、供应链的运营状况等六个方面构建预付款融资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部分指标说明:

(1)U1指标下:R&D投入强度(u151)是指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产权结构(u171)是指不同类型的产权主体之间以及同一类型产权内部的相互关系或者称相互连接、耦合的格局[21],可以国家资本在企业实收资本中所占比重为产权结构衡量指标。管理者素质(u172)指企业管理者的从业年限、职业道德、社会声誉等。员工素质(u173)指企业员工专业技术等级、受教育程度、职业道德等。

(2)U2指标下:行业地位(u271)是指公司在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主要衡量指标有行业综合排序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行业集中度(u272)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行业生命周期(u273)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资产流动性(流动比)(u281)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例,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用期末的流动资产除以所有者权益;二是用平均流动资产除以平均所有者权益。前者主要衡量的是期末时点企业流动资产占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而后者是对流动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整体考量,考察两者的全年比例。

(3)U5指标下:物流企业规模(u511)要求在中型或中型以上,各种设备、安全防护措施齐全。现金流量(u512)能够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年净现金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货物检验及仓库管理制度(u514)应包括完善的、严格的货物检验化验制度、出入库制度和保管制度,能够对质押物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控制[16]。技术实力主要指应有质押物价值评估系统和网络信息技术,以对质押物进行实时监控[22]。由于预付款融资中的质押物一般是动产,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质押物价值评估系统(u521)对质押物进行实时监控,以保证质押物的价值在预付款融资业务过程中的损耗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u522)对质押物的所有资料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和分析,实时监控相关质押物信息的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16]。

(4)U6指标下:产品质量竞争力(u621)是指产品的一组固有特性较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要求的能力,产品的每一项质量特性在满足顾客、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要求方面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程度高低。产品质量竞争力可通过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符合性质量水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水平来直接体现[23]。市场占有率(u622)指产品销售量占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量的比重[24]。信息共享程度(u631)是衡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水平的一个指标,由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决定,反映了供应链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影响着供应链系统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效率[25]。信息共享程度=共享信息量/总信息量×100%。

3 结束语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10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 在银行卡业务中, 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有3种: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产品, 因此,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征信审批、发卡管理、刷卡交易和透支管理。

从信用卡的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形成信用卡信用风险主要在申请受理、征信审批2个环节。

一是盲目追求发卡数量, 因此打开了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方便之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的第一环节便是申请受理, 《新巴塞尔协议》将“申请受理”环节中因持卡人违约形成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在申请受理阶段, 申请人向发卡银行提出申请, 填写相关资料, 发卡银行受理申请, 展开调查, 核实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完整, 并签署调查意见。但是, 由于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各发卡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扩大市场占有率, 片面追求发卡数量, 忽视发卡质量。在发卡数量指标的压力下, 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越来越简化, 放松了资料审核环节, 申请门槛越降越低, 申请普通卡的发放了金卡, 从而为恶意透支甚至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是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审核程序是参照国际主要发卡机构的发卡审核程序制定的, 按程序申请人递交办理信用卡申请后, 发卡机构对申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身份审核、资质审查, 并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询申请人是否有不良记录, 通过受理、审查、调查、审批4个环节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普遍缺乏, 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行为的系统记载, 我国的个人征信信息是数据分散、开放程度低。我国大约50%~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和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 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 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信用卡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 发卡银行很难获取完整的征信数据, 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例如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付款记录还不能互相沟通, 致使在一家银行欠账的客户, 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照样办卡再次透支。

通过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实质, 是我国信用资源匮乏的后果, 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 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共享, 各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申请人的信用评估, 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 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

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是指征信机构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与信誉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加工和储存, 形成个人信用信息集合, 当个人在进行信用活动时, 其信用记录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为银行或其他社会单位系统地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活动。1999年上海市开展个人信用体系试点, 2004年底,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试运行, 范围限定于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和湖州7个城市的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联网查询, 2006年1月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 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征信系统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就无法从源头上进行防范, 商业银行就还需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因此, 为有效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必须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

(一)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前提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加快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必须注重建设个人信用道德文化,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诚信”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 弘扬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和谐的与时俱进精神, 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诚信立身, 诚信为人, 诚信做事, 增强公民维护信用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信用素质。使讲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信用公开, 信用透明,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信用意识, 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

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个人信用政策法规, 处理好征信与监管、借鉴与创新、规范与发展、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合理区分公共信息与商业信息, 使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 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机密的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权益保护、公正诚信的法律环境, 切实保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 建立信用监管与奖惩体系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要发挥政府在信用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以信息化为手段, 坚持法律惩戒与道德约束、社会他律与行业自律、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突出部门联动, 运用经济惩戒和道德谴责等手段, 进一步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提高个人信用监管水平。

(四) 人民银行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核心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人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个人结算账户信息等内容。个人征信报告是从各家银行或其他各类机构采集所得, 人行征信中心起到了汇总、加工、整合的作用。个人征信报告对银行金融机构向客户发放信用卡、贷款及授信前调查及贷后检查提供了很大地帮助及参考, 但目前个人征信报告还存在“个人基本信息”当中信息不齐全、不十分准确, 所采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时差性, 所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等缺陷, 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地区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迅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设立,带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爆发式的增长,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带来很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互联网金融交易,所以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加强管理,减少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正常化。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贷信息缺乏审查,容易引起金融信用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中,对于客户信用借贷的资质审查过于表明化,只注重书面审核,缺乏实体审核。对于客户是否是自己亲自注册的考证,基本是处于无审核状态,只是简单的短信验证。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的发生。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是处于虚拟状态或者空壳状态,对于客户而言,无法全面地掌握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贷信息。

2.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的信贷

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交易,不注重实体交易,而是为虚拟货币交易为主。针对抵押物而言,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也往往会导致交易出现违约状况时,其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3.没有管理和监督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下而言,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薄弱,还未制定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过于随意化,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毫无规范可言。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维护下,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虚拟网络的,这就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

三、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监督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构建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因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问题,把握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便于互联网金融交易正常健康的发展,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程序,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可以运用法律监督、媒体监督、大众监督等方式,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合法合理科学。

2.建立健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有关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通过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四、结语

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必须先要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和引起的因素,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艳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西部金融,2014,11(02):12.

[2]杜聪聪.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内部控制[J].区域金融研究,2015,01(22):11-14.

[3]黄子健,王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23(01):56.

作者简介:

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篇12

会计信息是经济主体进行经济交往的必要信息,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其以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向人们描述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 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 是外部投资者资金流向的指南针, 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我国目前会计信用普遍存在缺失的情况, “会计造假”泛滥, 会计公信力受到普遍质疑, 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秩序, 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建立会计信用体系,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是市场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也成为社会对市场经济诚信要求的重要方面。上海是我国会计信用评级管理工作做得最早的城市, 有着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 作为会计核算软件技术标准的发源地,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信用体系注入了新的血液, 上海是目前唯一将会计信息化备案纳入到评价体系当中的, 也是为数不多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企业会计信用等级的城市之一。上海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对其他省市的会计信用等级建设有着借鉴作用, 也对全国会计信用体系的不断升级、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各区县财政局进行的调研, 了解到目前上海市会计信用体系完善进程中存在的新问题, 以期为完善会计信用体系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上海市会计信用等级管理概述

(一) 《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概要

21世纪初的美国, 信用体系频频爆出一系列财务丑闻, 会计造假数额之巨大, 堪称史上罕有, 会计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会计人员。国内各种各样的会计舞弊、会计丑闻接二连三爆发, 而且愈演愈烈, 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造假的泛滥严重的干扰了资本市场, 破坏了经济秩序, 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只毒瘤。社会呼唤会计诚信, 建立会计信用成为时代的需要, 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 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试行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既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规范会计秩序、提高行业公信力的现实需要, 也是财政部门改革、完善会计监管模式, 参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时代要求。为此上海市财政税局率先于2001年探索建立了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发布了《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于2002年开始试行。该《办法》规定主管财政机关通过评定本市单位的财务会计信用等级, 将财务会计信用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A、B、C、D四类, 并相应实施A、B、C、D分类管理。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负责人重视、支持财务会计工作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财务会计人员的配备和履职情况;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情况;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情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情况;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依法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情况;有关财税法规、财经纪律专项检查情况等七项。

根据规定,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都不得评定为财务会计信用等级A类单位:单位负责人未采取有效措施重视、支持财务会计工作, 未依法承担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责任的;未设置独立的财务会计机构, 或虽设置独立的财务会计机构, 但大型企业配备的具备会计师任职资格以上的专职人员不足两名、中型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未配备具备会计师任职资格以上的专职人员、小型企业未配备具备助理会计师任职资格以上的专职人员的;单位任用的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未认真执行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单位未按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未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 或未能在最近两年内被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的 (行政事业单位除外) ;在最近两年的有关财税法规、财经纪律专项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 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成效

自2002年实施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以来, 上海市财政局不断根据实施情况和各方面的有关建议对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进行完善, 于2004年、2005年先后两次对该办法进行了修订。2004年的修订中, 扩大了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的适用范围, 将本市国家机关纳入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探索式的采取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单位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的方法, 根据需要与可能,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参与单位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要求财政部门关注单位的整体信用状况, 适当关注银行、工商、海关等经济部门对单位相关信用状况的评估结果及其对财务会计信用的影响;适当缩小年鉴范围, 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在每年二季度对上年度已评定的A类单位、D类单位以及需调整等级的B类单位和C类单位的财务会计信用状况进行年鉴;逐步建立D类单位强制培训制度和通报制度等。为了更有效的对企业会计信用进行评价和管理, 收集相关部门有用信息, 建立公共开放的信用查询平台, 更好的发挥会计信用的监督效应, 2005年上海市财政局在修订会计信用等级管理办法中, 规定主管财政机关必须使用“上海市财政局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将所有评定单位纳入系统管理;对于A类和D类的单位, 增加两项管理措施。一是要求主管财政机关向A类和D类单位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的相关信息, 并建议税务机关强化对D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检查;二是A类企业享受主管财政机关规定的其他优惠措施, D类单位须接受主管财政机关规定的其他监管措施。在两次修订中, 会计信用等级从内容上、手段上、方法上都进行了很大改进, 尤其是财政局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为公众查询企业信用等级提供了方便的信息通道, 自2005年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来, 对外公布了连续3年企业会计信用等级评定为A类的企业名单, 截至到2007年上海市共有1364家企业被评为A类会计信用等级单位。表 (1) 是我们从上海财税网截取的2007年部分会计信用鉴定中A类企业的公布情况。

三、会计信用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评价过程相对孤立, 政府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率低

根据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 主管财政机关在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 应充分听取税务、审计等部门对单位纳税、审计等情况的意见, 并适当关注银行、工商、海关等经济部门对单位相关信用状况的评估结果及其对财务会计信用的影响。那么实施中作为评定部门, 财政局应该如何去听取和利用相关部门的意见。笔者走访了上海市某区财政局, 了解到财政局每年在对会计信用等级年度鉴定中, 都会会同税务、审计、工商、国资委等部门共同对A、D类的企业进行鉴定, 但其他部门的鉴定往往比较简单, 只要企业没有重大的违规违纪, 基本上都会维持财政部门初始意见, 这种粗略的评定给会计信用的鉴定的充分性打了问号。信息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 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构建一个公共的平台来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用进行采集, 使得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没能充分利用, 利用人工进行判断既影响了客观性, 有限制了内容的完整性, 导致对企业的财务会计信用评定不充分。财政、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对企业进行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很多部门都会将检查锁定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上, 这使得检查中出现了很多共性、交叉的地方。针对企业会计信息, 企业会接受不同部门的检查, 这即使得企业对各种检查产生抵触, 也说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互动性较差。会计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是项综合性工作, 政府机构在利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时, 包括会计检查, 税务稽查、审计等, 发现的企业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 都可以作为信用等级的评定资料纳入到企业的会计信用等级中去, 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用体系的完整和充分。

(二) 会计信用等级查询的限制性开放阻碍了信用评定结果的利用率

根据《上海市财务会计行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 市财政局将建立全市单位上海市财政局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对企业会计信用等级开展查询、评价等工作。在实际调研中笔者发现, 这个信息库只对A类企业的信用情况通过财税网向外界开放, 任何个人和机构是没有办法获得信用为B、C、D企业的信息的, 这大大降低了会计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利用率, 同时即便是各区财政局也只能在系统内看到自己管辖区域企业的信息, 而无法查询区域外企业的信用情况, 信用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减少不确定性, 然而在信用的使用上如果加以限制, 部分公布信用等级, 那么就严重削弱了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也是对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最大的浪费。

(三) 信息技术手段的落后为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带来困难

目前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的评价体系中将企业电算化备案纳入到考评范围内, A类信用等级的企业均是通过电算化备案, 但目前电算化备案中存在典型的会计诚信问题, 很多企业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备案, 经常在几分钟内将尚未通过的备案数据人为进行调整, 而并不是真正的在企业的账套中调整。财政部门很难辨别企业备案的数据是否全部来自企业内部, 甚至有的软件公司为了达到备案的目的, 将自己使用同一软件的多个客户用一套通过的数据在不同区县进行测试, 这是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而目前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的落后, 备案回访的工作量较大, 人手不够, 很多回访都是在财务检查的时候顺便附带的, 因此备案结果的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

四、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完善的对策

(一) 会计核算软件技术标准和电算化备案

为了提高我国会计软件的性能, 使得我国的会计软件能早日与国际软件发展结果, 2002年上海市质量监督局颁布了上海市地方标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标准接口规范》。2003年国标委以[2004]41号文通知上海市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 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标准接口规范》正式列入2002年度国家便准项目计划, 该标准于2004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是财会领域的第一个信息技术标准,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接口要求, 包括会计核算数据元素、数据接口输出文件的内容和格式的要求, 提出了数据要求和数据核算的概念, 为标准使用者理解会计核算的数据奠定了基础, 规范了文本格式和XML格式的数据接口, 这个标准实施后不同的财务软件以及相同财务软件的不同版本之间都提供数据接口的尴尬将不复存在。现在《数据接口规范》主要用于统一各会计各会计软件的数据接口, 保证导出的财务数据有标准的格式, 符合《会计工作基础规范》。为了检测企业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是否符合会计数据接口规范, 上海作出了表率作用率先研制出检测软件, 在会计数据接口规范实施制初, 上海市财政局就取消了会计电算化应用行政审批制度, 改为检测“标准接口”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备案形式。通过“会计数据接口检测软件”来检验个财务软件是否符合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检验, 既有效的规范了会计核算数据格式的标准化, 又能及时纠正单位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了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 会计技术标准下的会计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引入会计技术标准后, 会计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以下方面得到了改进:一是数据接口规范为不同部门间会计信息的共享和校对提供了可能。面对一份简单的财务报告, 可能因为报送的主体不同, 企业的报表可能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报税的时候, 企业会考虑如何尽量降低收入, 增加成本;为了上市和配股, 企业可能要通过调高利润来刺激市场;因为要向银行贷款企业会提高资本周转率, 企业会尽量“做”出一副既有潜力又有能力的报告。然而这些部门却无法或无力获得其他部门的财务报告, 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企业逆向选择行为比较普遍, 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报表, 这也是目前会计诚信系统下的一个空白。因为数据接口的存在, 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软件, 使得我们能将来自不同软件的财务数据能够通过数据接口按标准格式导出。如果不同的信息主体都能从同一个报表数据库中导出数据, 这样就能切实缓解企业信息虚假、披露的情况, 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财务部门可以在电算化备案的基础上拓展会计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每年年初企业向财务部门报送年报, 对使用电算化核算的企业, 完全可以要求企业按照接口标准导出财务数据, 如同电算化备案时一样, 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数据通过转化成财务报表, 放入财政部门专门开发的数据库中, 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唯一性, 可以供不同部门使用。银行审批企业贷款时, 可向财政部门有偿取得年度报告;证券市场的年度报告也可直接由财务部门向证券交易所发送, 由于证券交易所在年度报告中使用了XBRl格式, 标准的建立能够使得财政部门的报表转化为该格式, 这也大为提高了报表的利用效率;税务部门通过这一熊可以解决报表的唯一性问题。目前, 因为备案不是强制性, 所以很多企业没有参加备案, 在徐汇区有2万家企业, 而目前只有几百家进行了备案, 很多企业因为担心无法通过或麻烦而不来备案, 这严重的影响了备案的推进。笔者认为, 如果将年报的报送纳入到信用评价中, 建立一个数据库, 需要贷款的企业 (具有一定规模) 都会到财政部门备案, 因为银行不会对贷款给没有财务核算软件的企业, 这样的企业内控也将值得怀疑。因此, 为年报建立公共数据库也可以促进了备案制度的发展。二是将备案回访情况纳入到会计信用等级评价中。备案回访难已是困扰财政人员的一个难题, 如果能够将备案检测软件中加入一个校对模块, 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如一家企业到财政部门将2006年9月的财务数据进行备案, 备案通过, 2007年财政部门在回访的时可以现场从企业的财务软件中调出2006年9月的财务数据, 根据软件接口导入到检测软件中, 通过备案检测软件的校对模块进行数据对比, 如果两次数据不一致, 说明企业在备案时对修改了数据做, 财政部门在对企业进行有关处罚的同时, 也为信用等级评价提供了有效指标, 有效的回访工作促进了备案工作正常开展。

利用会计技术标准工具可以提高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的效率, 拓展评价范围;利用数据接口规范可以为不同部门间会计信息的共享和校对搭建平台, 让不同部门参与到会计信用评价的体系中;利用建立统一的报表数据库, 可以规避企业为不同报表使用者提供不同数据的可能, 大为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 增强企业的会计信用。这些技术手段将会进一步丰富企业财务会计信用等级体系建设。

摘要:会计信用是会计的根本,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保障, 会计信息失真的日趋严重, 亟待建立完善的会计信用评价体系。上海是开展会计信用等级管理最早的城市, 信息化的发展使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本文以上海会计信用评级体系为例, 介绍了目前在会计信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以期为完善会计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用,信息化,接口标准

参考文献

[1]《关于修订<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沪财会[2004]27号) 。

[2]《关于修订<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沪财会[2005]129号) 。

上一篇:应用电工技术下一篇:网络翻译的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