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通用12篇)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1
数学学科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抽象复杂。数学习题是数学学科内在特性和外在特点的生动“体现”,做好习题教学工作,是数学课堂教学深入推进、取得实效的关键性和战略性“工程”。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种形式的作业训练、习题讲解充满整个高中数学课堂之中。如何实现高中数学作业习题教学效能的提升,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研究提升作业习题教学效能。
一、联系重点难点“讲”习题,巩固升华学生主体知识素养
数学作业习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高中生借助所学数学知识和解题经验进行深入研析活动,从而促进高中生巩固升华已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众所周知,知识素养是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推动认知进程的有效“根基”。判断高中数学作业习题教学效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要融数学教材要点难点于其中,实现作业习题有效讲解和数学知识要点内涵深刻巩固合二为一,有机统一。在实际数学作业习题讲解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就习题讲习题”现象,未将习题作为知识巩固和经验强化的“承载体”。高中数学教师开展作业习题讲解,应将习题所蕴含的知识点讲解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借助于数学作业习题解析活动,引导和组织高中生进一步、深一层“回头”复习梳理知识点,重新认知和掌握内涵要义,进而巩固升华自身知识素养。比如“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一节中的习题“|2x+3|-1<a(a∈R)”,教师设计该作业习题的意图就是为了进一步巩固高中生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相关知识要点的认知程度。因此,在高中生解答时,要引导高中生说出解答该习题所需运用的数学知识点。要让高中生认识到:“由于无论x取何值,关于x的代数式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不可能小于0,故|f(x)|<a(a≤0)的解集为渍。”教师此时组织开展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可让高中生结合作业习题以及认知体会,对知识要点难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知识素养。
二、腾留实践时机“探”习题,锤炼提振学生数学解题技能
学生动手探究习题、思考分析习题,是数学作业习题讲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判和衡量其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标尺”之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学习能力培养为要务的现代素质教育。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作业习题教学时,必须遵循和按照新课改核心要义,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能力培养贯彻和落实到作业习题讲解的全过程。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提供高中生亲自探究、亲自解析的实践过程,使作业习题讲解和主体实践探究“完美统一”,让高中生在教师科学有序的指点和自身思考研析等实践中,展现主体地位,锻炼主体解题技能、提升主体学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亲自参与探索作业习题解答活动时,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应该做到指导“精当”,保证高中生探究作业习题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教师围绕学生解析习题过程,进行点评:在平面中选择基底主要有以下特点:不共线,有公共起点,其长度及两两夹角已知。而用基底表示向量,就是利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对有关向量进行分解。
三、引导反思评判“讲”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高中生已有数学解题能力素养与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要求标准之间的差距,决定了他们对自身解析数学作业习题活动的成效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认知的领路人、解惑者和点拨者,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反思、组织学生辨析。一方面,做好高中生作业习题解析的讲解指点活动,另一方面,做好高中生认知反思和评价辨析的组织引导活动。要鼓励高中生组建合作小组进行集体评价和深入辨析活动,既认识解题得失,又获取解题精髓,逐步形成正确解题方法,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摘要:文章从联系重点难点“讲”习题、巩固升华学生主体知识素养,腾留实践时机“探”习题、锤炼提振学生数学解题技能,引导反思评判“讲”习题、有效培养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等方面,研究当前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讲解,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元根.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2]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作业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2
一、主要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教师要更新观念,跟上时代的要求。设计作业,要变单一的书面作业为多种形式并举的作业。变笔写口答作业为口、手、脑并用的作业,变单一的书面作业为多种形式并瘵的作业,变笔写口答作业为口、手、脑并用的作业,变单一划齐作业为注重个性和全体得到发展的作业,变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为独立与合作结合的作业,将被动性授受的书面作业向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课题作业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得发展,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得到培养。
二、实施方案
1、改革作业的种类
将巩固性作业改为多种形式作业的集合上,以克服传统习题目的,形式的单一性,从而可以引入①小结性作业;②探究性作业与实践性作业;③拓展性作业;④反思性作业。比如:布置一些让学生尝试整理知识与规律的作业,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小结的能力。而一些课堂上不宜深化的疑问等,就可提供拓展的资料或线索让富有余力的学生去社会化与开拓新的化学知识领域,这对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很有好处。又比如:对考试后试卷的错题分析和评价,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印象,克服定势思维有很大帮助。而以习题、考题作载体,就是体知识内容谈学习策略,考试教训,形成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提高自学能力。
2、适度的引入难批阅的开放性习题。
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举行课氏上活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这样相关设计的作业就是开放性作业。它使作业也生活化,让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会得到激发。比如:调查你所在城镇或农村的一所工厂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其石址的选择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与批判性。但是教师要帮助学生:①引导学生对比各种不同方案与解答,讨论优劣;②允许犯错,倡导学生质疑;③应注意聚合性思维的并用,即在多种答案中可接某种标准适当分类。这样在总体上给学生思维一定的指导与约束,有利于学学掌握思考问题的基本策略与方法,而不至少思考问题时过于不着边际。
3、化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加大习题解题策略的教学示范和引导
新课程使用中,各种新型开放题,研究性习题出现并逐渐增多,但是存在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将此类习题简单地当作巩固性训练题大批量地去让学生完成或对学生对此类习题不加布置,在习题课上不作引导和解答。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违背了习题改革的良好初衷。因此,教师还必须加强习题解题策略的具体指导。①引入新型习题初期,应多加示范与例题剖析。②应适当花费时间给学生解答新型习题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4、作业设计应配套习题评价和批阅的方式
做作业和批发作用是一种人文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得到老师的鼓励,体验到民主的气氛,平等的交往和进步的快乐。针对于不同形式的作业,教师应用不同的批阅方式与评价方式。在作业批阅方式上有①巩固性作业。适当全批全改或抽样批改后进行习题讲评;②开放性作业,适合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对比;③小结性作业,适宜作为预习性作业布置后,复习课上有投影仪展示后比较讨论;④探究性或实践性作业,适宜成果展示或用黑板报展览;⑤反省性作业,适合彼此交换借鉴或展板展览。总之,教师自己在工作量较大情况下,可以考虑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作业批阅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应倡导合作学习的模式。事实上,适时适度地写好作业评语,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作业或试卷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关怀性的语言,有利于调节学生心态,增强学习信心,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在评价过程中,也注意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智能,不同性格,不同学识背景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要做到个性化、多元化,才会评价出效果。学生也就能在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快乐地“作业”。
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87
写作业的目的具有多样性,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数学学科而言作业更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数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不仅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在解数学题目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作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应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教师提高对作业环节的认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是当天讲解的新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点讲解之后,根据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做课后作业,当然这种布置作业的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产生了良好效果。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作业环节依然是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关键环节,然而为了更好的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紧跟现代教学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自身对作业环节的认识。
(一)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作业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虽然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有很多,然而理论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学生想要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单纯依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要做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目的。教师要对学生做作业引起重视。
(二)引导学生对做数学作业引起重视
在提升教师对数学作业重要性认识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数学作业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师生对数学作业都引起了重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过程就是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因此想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首先应该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进行数学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课余时间学生除了做数学作业,还要复习其他学科,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有效掌握理论知识,那么在课余时间就难以顺利的解题,更难以达到及时练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的目的,也难以达到做作业的目的,并且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呢?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课堂练习结合起来十分重要。学生在初次接触到一个数学理论知识时,对理论的认识是不深刻的,教师只有结合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讲解,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该知识点该如何有效应用,同时教师给出一些与知识点相匹配的题目,才能使学生更加灵活的对知识点进行应用。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自然就为做相关的课后作业奠定了基础。学生在课余时间灵活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解题,不仅使知识点及时得到加强,而且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成就感,对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与代表性
为了更好的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发挥作业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对数学作业引起重视,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还要讲究策略,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不管我们翻开数学教材,还是翻开与教材同步的资料,数学题目都很多,并且同类型的数学题目也十分多,如果教师不加选择的让学生做作业,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且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要先做好题目的选择工作。教师要选出具有针对性与代表性的题目,不同的题目能够达到练习不同知识点的效果,这样学生做少量的数学题目,就能够达到有效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使学生摆脱了“题海战”与“汗水战”的束缚。当然想要提高数学作业的针对性,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并且从作业的角度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
四、提高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自主性
影响学生做作业有效性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发挥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十分重要。学生做数学作业的过程既是进行知识输出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的过程。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发挥自主性,积极进行思考,将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刻苦,然而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经过与学生的对话发现,学生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难以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不能有效发挥在做作业过程中的自主性,难以进行自主思考,高中阶段的数学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思考是很难找到解题思路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进行自主思考,并通过个人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运算效果,通过作业环节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目的。
五、把握好作业批改与讲解环节
教师在布置作业等方面都要引起重视,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对作业的批改与讲解环节引起重视。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是检查学生做作业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作业进行讲解是帮助学生通过做作业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的重要途径,因此都十分重要。
(一)对作业批改环节引起重视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能只看最终的答案,还要对学生做题的步骤进行查看,即使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步骤也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在讲解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对作业讲解环节引起重视
在认真批改作业之后,教师还要对讲解环节引起重视。教师在对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统一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克服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4
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关注和重视的内容。 通过作业, 教师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听课效率,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 还可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 达到培优扶差的效果。 通用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它不像其他高考科目, 多搞题海战术就可以完成,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 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但由于会考的压力, 很多老师把教育学生的重点转向应试技巧, 采取一刀切, 作业内容单一, 作品要求单一, 考核方式单一, 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 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获取信息。
2.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2.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 当然, 我们应明白目标如果低了, 学生就会不感兴趣, 如果目标高了, 实现的可能性就小了, 因此作业设计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发展区,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 我把作业分为三个部分, 基础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让他们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 掌握基本的技能;提高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能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 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能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成果。 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现全体发展的目标。 对基础生, 我们只要他们会根据指定的设计要求, 按老师或书上演示的会模仿操作就行, 如相框的制作, 按部就班只要做出来就行;而对那些好生, 我们则要求他们能有所发挥, 设计一些不一样的样式, 并把它们做出来;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我则不限制他们, 每一次都让他们大胆地做一些他们想做的, 主要是看看他们能不能搞一些创新产品, 再对他们进行指导。
2.2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 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 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 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 因此, 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节课后作业中, 布置学生回去做鸡蛋承重试验, 并让他们用手机拍下来, 传到网上, 在第二天上课时, 我再把前一天的作业内容用多媒体播放出来, 他们认真完成的人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没有认真完成的人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同时达到了相互借鉴的效果。 而在第二节稳固结构构的探析时, 我则是事先让他们各自回去做一个不倒翁, 再带到课堂上展示, 并讲解制作经验, 从而得出重心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2.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日本学者左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中说过: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 展开活动, 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时, 即唯有学生在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 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 从而学生才能掌握教学内容。 例如学完简单结构的设计这一结后, 布置学生, 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发现, 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而给自己一个作业, 再把作业内容进行设计分析, 构思绘图, 并进行简单的制作。 这样的作业内容学生都很喜欢, 既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完成, 又可以生生之间交换设计, 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 共同完成。 学生通过作业设计, 不但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体验, 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4关注学生的发展, 设计有系统性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 老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及能力培养要求, 在作业设计中, 要注重循序渐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作业的设计不能太频繁, 也不可太单一,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这一节我们讲壳体结构受力特点, 可以先看一些相关视频, 再布置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 交一份关于视频中壳体结构特点的解说, 通过讲评, 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可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做这壳体结构试验, 这样他们就能有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认识, 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成效与思考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生成和体现过程。 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与实践, 学生对技术作业不再觉得讨厌, 反而很乐意地去做, 而且经常会变着花样去完成, 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主要表现在:
3.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优化了学习策略。
学生学会了学习, 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 有效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形成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渠道查找资源的能力, 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2手脑并用, 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他们的个性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因此, 教育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 例如有些人文化分不好, 但是动手能力强, 这样的学生便可在作品设计中展拳脚, 增强自信心。
3.3培养了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技术与社会密不可分, 通过调查、访问、实践, 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实践,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能用积极的态度分析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技术保护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兰红.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中学物理, 2014 (12) .
[2]陈燕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 2013 (14) .
高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探究 篇5
高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探究
文/宁丽萍
摘 要: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延续、巩固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作业的改革。就目前高中英语作业的现状,对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作业形式、作业内容、作业批改、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讨,旨在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并提出了高中英语作业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以便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学改革更深入地进行,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化学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篇6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学生的学习有好有差,层次性较明显。因此,作业布置不宜“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与优等生的发展。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学困生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搞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性等识记性作业。这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中感受成功。
二、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多样化的作业,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有利于学生化学兴趣的激发,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不断深入了解初中生特点,融合新课改理念,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完成作业当成一种“享受”,逐步赶走学生对作业的畏惧感,减轻学习压力。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体现人文关怀。对知识功底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单一的针对性强的作业;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对程度好的学生,设计一题多解或解题策略灵活的作业。还有作业形式上引入知识巩固性作业、知识小结性作业、探究实践性、拓展性作业等等。如学习《酸和碱》的性质之后,设计一些知识小结性作业。①对比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列表比较分析;②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列表比较分析,并列举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找出你认为的二者之间相似或不相似或有关系之处。这样的小结性作业,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探究实践性作业为例——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生活中感兴趣物质的酸碱性。请完成下列要求:
①我用的花瓣或果实是 。
②我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过程是 。
③我制取酸碱指示剂在白醋、肥皂水、食盐水中颜色变化是白醋 、肥皂水 、食盐水 。
④我檢验生活中感兴趣物质的酸碱性。我感兴趣的物质 加入自制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该物质酸碱性 。
⑤在这次探究与实践中,我的收获或感想或反思是 。
这种探究实践性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让学生明白化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
探究性作业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索问题,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学习的内容从课本向生活、社会延伸。如学习《氧气》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水中是否溶有氧气。在这种作业模式下,学生会通过思考、设计以及创新来进行教学实验的设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通过脑力与体力的相结合,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与实验技能水平提升提供重要的支持。又如在总复习阶段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事先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提示学生从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现象来设计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第二天上课时和学生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有效方案,然后根据这些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实验作业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设计,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创新水平的锻炼。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活化
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新课程强调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作业,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激发学生探讨。比如在学习《酸碱盐》的时候就给学生设计如下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寻找自己家厨房中的酸碱盐,观察这些酸碱盐的特性以及他们各自的用途。提交作业的时候采取课堂汇报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和别人交流自己家的“酸碱盐”,也可以分享他们对“酸碱盐”不同的看法。学生要完成这样的作业首先需要实践,其次需要对酸碱盐基本知识的理解,再次就是将这些基本知识运用到观察之中然后得出结论。这样的作业形式能让学生亲身去实践生活中的化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本质的理解,也提高了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汇报的形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刻地认识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实验鉴别厨房里的这些“酸碱盐”。如鉴别食盐和纯碱,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出办法鉴别。有些学生利用醋加以鉴别,滴入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的是食盐,反之为纯碱。也有一些学生直接用手触摸鉴别,有滑腻感的是纯碱。又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含磷洗衣粉为什么是禁用的?如何检验家庭中的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实践证明,初中生乐于融入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作业中,愿意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所在。只要化学教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布置与之相关的作业,学生就会积极响应。如目前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化学教师可以以此作为作业背景,让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指出雾霾天气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这类作业既与当前国内热点相关,也与人类基本生活密切联系。因此,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点燃,促使其不断深入探索。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7
关键词:高效课堂,化学作业,有效设计,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
随着高效课堂的推进, 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形式多样的教学让人耳目一新, 而作为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 却没有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那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如何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笔者结合自己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体会。
一、高效课堂背景下要注重学生作业的层次性
1.作业内容要分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基本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喜悦, 激发做作业的内驱力) ;做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不同的自我需求) ;做你能够胜任的作业 (目的是体验成功, 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
2.作业要求要分层
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 要求做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 如,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 要求做一些基础型、识记型的作业, 如,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记忆。
3.作业评价要分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 “五分”是成就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 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段话告诉我们, 评价没有“一定之规”,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所以在分层作业时还要分层评价, 尽管完成的层次不一样, 但只要尽力去做了, 质量都很高, 就可以都是优秀。这样可以给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以鼓励, 也能够使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二、高效课堂背景下要注重学生作业的开放性
1.让学生自己出题目
如, 学习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后, 让学生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出题。学生顿时兴趣高涨, 觉得自己了不起可以出题目难倒对方,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进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加强一题多解练习
如, 学习了“空气”后, 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说说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评分依据是:“一种措施得一分, 多写一种加一分”, 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锐意进取。
3.加强归纳、对比练习
化学知识杂而零碎, 缺乏连贯性, 归纳、对比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 让学生归纳、对比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 让学生归纳、对比章与章之间的知识要点。如, 让学生比较“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缺点;比较“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异同等。学生通过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学生的口头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师对学生应设计适量的口头作业, 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精彩演讲, 也可在课余时间生生口头交流、师生口头交流等, 实现师生双边互动, 拉近师生情感, 形成合力, 教学相长。如, 在新课前让学生复述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一下演示实验中的重点现象;学生实验之前让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结论;一章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讲述化学家的小故事等。
三、高效课堂背景下要注重学生作业的课外实践性
1.查阅型课外作业
不妨让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 那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直观, 令学生兴奋不已。如, 查找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特性, 如何除去衣服上的油渍?切开的苹果过一会儿表面为什么会变黑等问题。通过查阅型作业的设计既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又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
2.调查型课外作业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暑寒假, 走出课堂, 深入社会, 调研生活、生产中有价值的某一现象或问题, 然后用所学的知识,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 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或倡议书。如, 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后, 可让学生写一篇《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的倡议书等。这种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 变小课堂为大课堂, 必将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还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更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3.设计型课外作业
设计的途径可以通过小制作、小鉴别等。如, 学习了“粉尘爆炸实验”后, 由于学校化学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教具可直接利用, 教师鼓励学生制作其装置, 然后统一收集起来, 进行展评、交流、实验, 对其制作精巧、实用的教具给予表彰奖励;学习了“化学肥料”后, 首先留足够时间, 让学生自主设计“几种氮肥的简易鉴别”的实验步骤, 然后利用空闲时间, 在教师的参与下, 共同走进化学实验室, 进行实验操作, 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有效性,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关注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在教学实践中, 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其中,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是值得广大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方面。课后作业不仅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同时还具有检测、复习功能, 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 并为自己的后续教学提供有效参考。即使放在新课程背景下, 课后作业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 树立新的作业观, 提高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对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现状进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并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 所有测试均由班级任课老师担任主试, 统一现场指导语和书面指导语。研究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关于地理课后作业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我们从我校地理作业的现状, 包括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真实想法等几个方面设计问题。首先设计出大概的问题, 然后通过与同行、学生的交谈了解相关情况, 修改并完善问卷。
为了使调查结果能尽可能地反映出课后作业的现状和学生的真实想法, 调查前特别向学生强调本次调查为不记名方式, 结果不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设计的调查问卷指导语中向学生强调调查结果不会影响老师对你的态度。
2. 调查对象的选择
考虑到不同年级、会考班与地理班、不同任课老师等有不同的特点, 我们选择高一1个班级, 高二1个地理班、1个会考班, 高三1个地理班4个班级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
3. 调查的实施
参加调查的学生4个班共计150人。调查由各班的任课老师组织, 收回有效问卷130份。研究样本见下表。
三、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可以得出我校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一些大致信息, 现归纳如下:
1. 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喜爱程度及学习驱动力
在做本次调查时, 我们顺便设计了两个题目, 以了解学生对地理的感兴趣程度及学习地理的驱动力, 以便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 为地理课后作业的设置提供参考。关于对地理课程的喜欢程度, 高二和高三地理班的统计数据比较相近, 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对地理课比较感兴趣, 由于本身选修地理的缘故, 大部分学生对地理感兴趣是顺理成章的。虽然地理班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一般, 但总体上看, 包括高一、高二会考班等未选修地理的学生在内, 也有近60%的学生对地理比较感兴趣, 说明地理在我校学生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2. 完成课后作业的驱动力
学习地理的动力与高考制度关系较密切, 当问学生学习地理的原因时, 高一、高二会考班有一半的学生选择地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高二与高三地理班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地理是高考科目才对地理感兴趣。
完成地理课后作业的动力与老师的导向密切相关。如有的班级90%以上的学生认识到课后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方式, 表明该班大部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是主动的;有的班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完不成作业会受批评, 表明这部分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是被动的。
3. 地理课后作业的类型
关于课后作业的类型, 从统计结果来看, 新课程提倡的一些新的学习方式, 如收集查阅资料、实践性作业、论文或研究报告等, 虽然个别班级情况较好, 但整体上在课后作业中体现并不明显。课后作业的类型仍然以知识的记忆背诵为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 二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方式的课后作业类型所需时间、精力较多, 学生没有时间完成。但这并不能说明学生喜欢简单地记忆、背诵, 事实恰恰相反, 学生更喜欢主动性的作业类型。
4. 地理作业的来源
关于地理作业的来源, 问卷中设置了两个问题, 分别对地理作业的实际来源和学生心目中的来源作了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 我校布置的地理课后作业仍然是以教材教辅为主, 学生基于考查的实际需求, 大部分希望能用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高考) 真题作为作业, 以便平常的练习更有针对性。希望教师自编练习的学生, 也是基于与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对接的考虑。
5. 地理作业的完成时间
关于地理课后作业实际完成时间统计结果表明, 学生实际完成地理课后作业的时间绝大部分在30分钟以内, 对于理想的作业完成时间, 大部分学生希望控制在20分钟以内。
6. 地理课后作业的要求及难易程度
我们对地理课后作业的要求以及地理课后作业的难易程度分别作了统计。统计数据表明, 地理课后作业目前基本上是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要求的目的具体、明确;作业的难易程度适中,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7. 学生在做地理课后作业时的行为
问卷中对学生在完成地理课后作业时的一些行为也作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时存在一些不良行为, 比如不能脱离教材笔记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不能专心, 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等。
四、存在的问题
1. 课后作业的目的单一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地理课程的目标。传统观念把课后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往往局限于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后作业的内容往往只局限于知识与技能一个维度, 而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维度。
2. 课后作业来源缺乏灵活性
目前, 课后作业主要来自教材教辅, 但学生希望课后作业能与考试相联系, 根据考查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一些合适的练习题。
3. 课后作业设置较少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课后作业的设置基本上统一设置、统一要求, 方便教师布置作业、批阅和讲评, 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从新课程角度来说, 这不符合差异化教学的理念。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兼顾教学统一进度、教学时间的前提下, 尝试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层次, 分层设置课后作业。
4. 课后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 地理课后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以知识的记忆背诵为主, 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作业类型很少。说明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 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5. 作业讲评点面结合不够
关于教师对地理课后作业的讲评, 统计结果显示, 讲评的及时性能够得到保证, 每次作业基本都能得到即时点评。但是基本上针对全班作业中的共性问题统一评讲, 由于时间限制以及班级人数众多, 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情况, 作业讲评点面结合有所欠缺。
新课改指出: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倡导建构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探究, 力求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也要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以便更好地体现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地理课后作业与高考等纸笔测验形式相一致, 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6) .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9
一、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一) 作业设计只注重“量”
教师在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作业的时候, 往往非常盲目地选一些题让学生做, 一大堆的背诵、抄写之类的作业乏。比如, 布置一些阅读量很大, 使很多学生没有办法按教师的规定完成作业, 造成抄袭现象的发生。
(二) 作业设计的随意性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针对性不够, 没有计划地随意选择与所学知识无关的题目。还有就是作业的重复性很多, 这样做起来既费力, 又没有很好的温习效果, 让学生很累的同时对教师也产生了偏见。
(三) 作业没有层次
教师会布置很多的练习题和相应的配套练习, 不但作业多而且没有具体的针对性, 学生做的同时也失去了意义。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作业不分一点层次, 造成有的学生作业压力很重, 对英语产生厌烦感;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压力, 因此, 对英语学科不够重视, 眼高手低。
(四) 作业结构不合理
作业结构往往偏重记忆方面, 比如:听写, 听写便于操作, 所以教师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教学;在一些英语交流方面, 比如:英语口语练习之类的, 被教师忽视。这样的作业不是很合理。布置的作业主要重于书面形式, 忽略了英语口语的综合练习。
(五) 对作业的做后监控不够
作业做后的检查也不是很到位, 对学生做的作业没有做到完全检查和必要的指导。有的教师在对作业写结语的时候, 往往都是把作业做的对错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 没有对学生做作业的过程进行考核, 只注重结果。
二、对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研究
(一) 作业布置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作业扼杀了一个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为了打破传统模式的题海战术, 教师应该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造出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或者给学生布置内容丰富的课外英语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外的场地, 进行英语的情景对话表演。这样比在教室里单纯地记背英语单词效果好,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 作业层次感的设计
每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有一定差异的,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认真地考虑这种差异, 布置的作业最好要顾忌到每一个人, 做到全面一些。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作业、开阔思维作业、思维创新作业。让学习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完成基础作业, 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开阔思维作业, 学习较好的完成思维创新作业。作业的内容要以课本为基础。在作业的布置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英汉翻译的题目, 因为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翻译,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三) 作业的批改要多样化
由于作业的批改由教师一个人完成, 而且也只注重结果, 这样比较单调。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论, 评论完之后教师做最后的总点评, 在做批改的时候评语要用英语。可以选出几篇很好的文章朗诵给大家听, 也可以把学生写的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子, 放在班级里, 供大家学习。教师要运用这种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教师在对学生作业批改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作业的态度, 不能只注重对和错。在批改作业的评语里要多用鼓励的话。
(四) 作业布置要有计划性
在作业布置的设计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计划, 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 计划出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作业。要精选作业的题目, 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 不能随便地选材, 比如:不能随便地布置抄单词、抄语法之类起不到效果的作业。
(五) 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
英语教学不能搞应试教育, 要在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之后, 培养他们的英语沟通能力, 教师要允许学生通过一切积极途径来做英语探究活动。比如:在课本中的英语情景对话, 可以让学生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 编写一些英文的小对话, 来亲身体验表达, 从对话中学习英语的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的内容发散思维, 自己设计作业的内容, 然后由教师来审核, 最后由学生来完成。
作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积极地接受并从中学到想要的东西, 在以后的生活中为己所用, 这才是最关键的。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 布置的作业要有个性的对比和自主性。这样的办法是可行的, 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写作业的同时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在新课程模式下, 教师应该根据形势的不同, 改变作业的方法, 改进传统的作业模式, 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不但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还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摘要:随着最近几年的教育改革, 英语课课程理念也随之改变, 新课程理念代替了高中传统的课程理念, 在教学中, 课堂气氛、教学流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的成效比传统教学理念显著许多。改变了学生机械化的英语学习方法, 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英语口语交流的能力。新的教育模式也改变了为学生布置的传统作业。下面笔者将具体阐述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和布置的一些弊端和对新模式下作业的好处。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作业设计和布置,作业布置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伍晓婷.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作业布置新途径[J].学周刊B版, 2011 (4) :35.
[2]李宏杰.新课改下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1 (11) :30.
[3]朱诗爱, 王红娟.如何做到高中英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 (46) .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分析 篇10
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是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作业的布置来说, 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能够让学生及时的做到对学习内容的巩固, 并且还可通过作业的练习能够在习题中发现更多的新的知识内容, 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使他们的潜在能力都能得到挖掘。因此, 作业的布置一定要灵活、精炼, 并具有启发性, 能够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引领下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使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所提高。
(一) 明确的目标。
作业的布置内容要能够依据课程标准, 充分的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 确立一个明确的训练目标, 使得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能够做到巩固和消化, 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具体的要求。
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 务必要做到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了解作业布置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还要做到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问进行启发和点拔, 以防学生因为思路不清而无法下手的现象出现。
(三) 适度的难易程度。
学生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 就不能只顾所谓的重点而以偏概全。因此, 要因人而异, 适中的布置一些难易程度相当的作业, 也可进行针对性的布置, 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作业, 一方面照顾了优等生, 一方面又促进了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促使他们化学知识的提高。
(四) 多样的形式。
教学的内容有不同的差异, 所以在进行作业的布置中, 要能够做到作业形式的灵活多样, 像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都可以进行相互替换, 使作业的安排具有一定的消化性、预习性和综合性。这样学生在面对作业的练习时, 就不会产生厌烦。比如一些探究性的作业, 通过自主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像社会调查类的一些问题, 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 让他们在进行调查之前, 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 并且安排好调查的计划、内容、和记录等相关的活动事项, 结合有利的途径完成合作性的学习探究。一般在进行探究性作业的合作时, 要注意到以下几点内容:1.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 要依据异质分组的原则, 将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在一起, 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学习。2.练习和探究过程中, 一定会出现一些争执和疑问, 抓住这些内容, 使得学生之间的思维有所碰撞。3.学习是快乐的, 要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和成功, 这样才会促使他们内在的动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积极主动。
(五) 适中的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育的一种延续, 它的份量不能过重。在进行布置时, 要根据实际的情况, 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 避免造成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二、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
高中化学老师的基本功如何, 其检验手段之一就是化学作业的设计。做好化学作业的设计, 不仅是教师发挥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种策略, 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氯气溶于水的可逆反应。
1. 写出反应方程式, 并对氯水中的物质做出推断。
2. 设计实验方案, 使得反应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在进行氯气与水反应的学习中, 上面的问题分别设计了化学方程式和探究学习的两个方面第一问侧重的是化学的基本知识, 而第二问就有一定的开放性, 掌握水平的要求也就较高。在进行作业完成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将难易分开, 使学习吃力的学生能够逐步的掌握基础内容, 又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较强的发挥。
(二) 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 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组合而成, 其爆炸反应的方程式是:
此方程式中的氧化剂是什么, 还原剂是什么?
分析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就必须掌握元素的化合价。此反应中的N、C、S的化合价在式中都有变化, 只有学生对三种元素的变价有所掌握, 做这一题时, 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 洪涝灾区的水一般会受到污染, 你作为一名志愿者, 如何设计一套化学试剂的方案, 使得受污染的水能够进行饮用。在进行这一习题时, 要利用到化学实验中的胶体性质和过滤等内容来完成, 才能出去水中的杂质。通过这样探究性的实验活动, 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掌握, 又补充了课堂以外的学习内容, 将生活与化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更让学生们了解了学习的实际意义, 在生活中也能得到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总之, 在化学的教学中, 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能够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 又能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探索的创新。同时, 还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得到个性的发展, 使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得到更高的发展。
摘要:提高高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置, 是进行教学的一项重要形式, 本文结合实际, 力求作业布置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郭要红.有效作业的内涵与设计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9.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 篇11
一、高中历史作业的现状和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作业功能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作为引导学生获取新知,形成有效价值判断的途径。目前高中历史作业体现的是教师意志行为,无论是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内容,还是作业的评价,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们只能完全按照教师规定的要求去完成作业。没有自我反馈所学的内容,不能体现作业对学生的巩固、发展和内化的功能,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从而降低了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和效率。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加上江苏高考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的形势,传统高中历史作业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和当前江苏高考的形势,因此,进行高中历史作业编制的有效性研究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需要。
二、如何编制好高中历史作业
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学习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深度理解教材和课标,让历史作业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第一,作业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教育性。
作业的设计要体现作业的教育性,能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种题目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危机意识,渗透积极的价值取向。
第二,作业内容要有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
1.开放性。开放题的特点是条件不完备或答案不固定,能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对历史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如: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的生产方式,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这种题型并没有提供具体答案,只提供了一个评分标准。这一开放性的设问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较大。
2.探究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关键是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深化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美国梦遭遇危机重创之时,罗斯福新政重塑了美国梦想,让国家渡过难关,在世界政治学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学有所思:“美国梦”的发展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借鉴和启示?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可以深化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意义的认识。
3.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能力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抑制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加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是家里的男主人。今天又到了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日子。加迪:今天我得穿得体面一点,不能让城里人笑话我是乡巴佬。海伦:老公,你十天就去参加一次什么公民大会,家里的农活我都快忙不过来了,要不,今天你就破例一次不去了?加迪:那可不行。一次也不能少,这可是我的荣誉啊!问题一:加迪宁可放下家里的农活,也要准时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这样的历史作业设计能够激活学生处于沉睡状态的历史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实现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篇12
一、针对性:提升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前提
高中学段竞争异常激烈,“精当巧练”是至关重要的,作业内容的精选是第一要务。首先,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面向高考考纲。在众多的知识点、能力点面前,教师必须练就一双慧眼,能明确知识点的教学价值和地位,精选代表性、典型性题目,训练学生横向贯穿能力、题型变通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一会十”“举一反三”。其次,教师要针对学情,立足学生实际,在设计时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为依据来对症下药、量身定做,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再创造的活动,从而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我在执教《苏武传》时,精准抓住“人物形象赏析”这一教学重点,并设计以《我心中的______》为题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将从教材中所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手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一方面深度解读“人物传记”这一文体的特点,另一方面增强“人物形象塑造”的把握力度。这一作业“一线穿珠”,触类旁通,使学生能驾驭不同文体中的人物形象赏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升华与迁移。
二、分层性: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与发展空间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而对于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倡导正视差异。我们要因材施教,找准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机会与发展空间,设计弹性梯形的作业模式。主要表现在:作业量分层、作业要求分层、作业时间上的分层以及其中的精髓部分——设计难易有别、深浅不一的作业即作业难度的分层,可分为基础、提高、创新三个层次(或为必做、选做、自做三类)。
例如,在执教苏轼《前赤壁赋》后,我设计了下列作业。第一,基础层。面向一般学生,要求巩固课文的文言字词句并归纳和梳理文意。第二,提高层。面向优秀生,要求探寻苏轼宋词与其人格的特质,推荐阅读与《前赤壁赋》同时期的作品,如《后赤壁赋》《定风波》等词作,并思考:为何在僻远的黄州过着凄苦生活的苏轼却能写出最为光辉、最富有魅力的优秀篇章?(写随笔)。第三,创新层。面向在文学上有特长的学生,我合理调配梯形高度,推荐其阅读一些评论苏轼的文章如《苏东坡传》(节选)、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等,要求:试以“宋词大家苏轼”为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创新性: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30分钟紧张学习后注意力已经度过最佳时机,此时,学生容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高中生虽有一定自制力,但整日面对僵化的语文作业也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师应着力创新作业的艺术性。作业有了趣味,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不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魅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进行作业的创新应注重形式的趣味化、载体构建的多样化、时效的灵活化、承担者的多元化。教完冯友兰的《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一课后,学生通过作者的笔墨对蔡元培的“春风化雨,兼容并包”气质敬仰不止。为亲近体验名家的世界,我特地组织学生走进蔡元培先生的上海故居,设计让学生撰写《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主题观后感。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一则丰富了生活,让学生兴致盎然;二则使学生置于伟人生活的环境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体验的自主性。这样的作业既尊重文本,又超越文本,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开放性:提供崭新的天地与舞台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有开阔的视野,拉近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拓宽语文的学习与运用领域,引导学生从作业的“小天地”逐步走向社会的“大课堂”,使作业从一种低层次的思维活动转向归纳、推理、分析和综合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作业时空的开放、目标的开放、内容的开放、答案的开放和作业的双方关系的开放。例如,在执教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之后,我发掘语文与生活的契合点,布置作业:“有人说,许多的行为、举措背后,其实是一定的精神、文化在起作用。请你自选一种身边的行为或举措,探寻其文化内涵,以此写一篇文章。”这种开放性作业,让语文回归生态,让学生自由发挥,深受学生欢迎。“弄堂文化、沪语文化、山寨文化”都是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独立对身边鲜活事例主动探究、理性分析的作业主题。
五、实践性:深化知识,内化能力
实践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中知识技能运用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坚持实践原则,力求将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关心学生吸纳、建构、实践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高。
【高中化学有效作业研究】推荐阅读:
化学作业的有效性08-16
学校高中化学有效教学09-04
构建高中化学有效课堂07-31
高中化学作业分层设计07-18
高中有效性化学实验08-14
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06-20
[高考]论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10-26
研究性高中化学05-27
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06-29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研究07-10